• 1.21 MB
  • 2023-01-03 08:30:02 发布

污水处理站工程施工方案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污水处理站工程施工方案2一、设计概况21.1、土方工程概况31.1.1、气象水文条件31.1.2、地下水位情况31.1.3、地层岩性特征31.2、钢筋工程概况31.3、模板工程概况41.4、混凝土工程概况4二、编制依据4三、工作准备53.1、技术准备53.2、机具准备53.3、材料准备63.3.1、钢筋材料准备63.3.2、模板材料准备6四、组织施工74.1、施工组织74.2、工期节点7五、施工工艺85.1、工艺流程8\n5.2、工艺要点85.2.1、土方开挖85.2.2、垫层混凝土浇筑115.2.3、砖胎膜砌筑115.2.4、防水工程115.2.5、钢筋工程115.2.5.1、筏板钢筋绑扎115.2.5.2、柱钢筋绑扎135.2.5.3、墙钢筋绑扎145.2.6、模板工程195.2.6.1、柱模板支撑设计205.2.6.2、柱模板支撑施工205.2.6.3、墙模板设计215.2.6.4、墙模板施工225.2.6.5、梁模板设计235.2.6.6、梁模板安装245.2.6.7、板模板设计245.2.6.8、板模板及钢管架施工255.2.6.9、模板拆除265.2.7、混凝土工程275.2.7.1、混凝土施工要点29六、质量标准30\n七、安全文明施工33污水处理站工程施工方案一、设计概况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首期)迁建项目(主体结构)位于湛江市赤坎区康宁路以南、站前路以东、源珠路以北。工程规划用地面积约144027.4m2,总建筑面积约342969.01m2,建筑总高度36.2m。工程由9栋住院楼(1~8#地下1层、地上8层,9#地下1层、地上五层)、1栋门诊医技楼(地下2层、地上5层)、1栋生活楼(地下1层、地上9层)、1栋报告厅(地下1层、地上2层)、1栋办公科研综合楼板(地下1层、地上8层)和1座污水处理站(地上1层)组成,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为预应力管桩基础。污水处理站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属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根据进度安排,即将进行土方开挖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现编制该专项工程主体施工方案。1.1、土方工程概况拟开挖的基坑位于本工程6#住院楼以北,场地相对平坦,本工程设置一层地下室,以38.700标高(黄海标高)为本工程±0.000标高(建筑标高),开挖面标高大部分为-5.700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开挖深度范围内为硬塑型的粉质粘土,地下室侧墙北侧距离用地红线11.54m,距施工围墙为10.6m,东西两侧均为场内的临时性围墙,可予以拆除,具备放坡空间。故开挖方案采取“大放坡”开挖方案。根据现地面标高,及地下室结构图纸,开挖起坡线长度约169m。开挖深度5.7m~7.2m。该单项工程土方开挖分项的土方开挖量约1.3万方。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该区域土质\n情况如下所示。1.1.1、气象水文条件本区属亚热带气候。据湛江气象台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23.1℃,最高38.5℃,最低2.1℃;年平均降雨量157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84%。6~9月份常遭台风袭击,最大风力10~11级,阵风12级以上。1.1.2、地下水位情况地表以下12m左右。1.1.3、地层岩性特征见表1.1.3-1所列。表1.1.3-1地层岩性特征一览表土层类型层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顶层高程(m)岩性特性及分布特点人工填土层①①素填土0.50~0.8039.3至39.7灰褐色,灰黄色,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②②粉质粘土7.9~11.030.3~39.4灰黄色,砖红色,浅灰色,灰褐色,可塑,含有中粗砂,粘性一般。1.2、钢筋工程概况根据代建局下发的结构图纸以及各参建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记录,本工程全部钢筋为HRB400级钢筋,其中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用于上述构件的钢筋进场时应注意钢筋端头是否标有“E”字样。根据图纸要求,直径≥16的钢筋连接需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经统计,各构件主要使用钢筋如表1.2-1所列:表1.2-1主要构件钢筋规格\n序号构件直径类别(均为三级钢筋,单位mm)纵横向钢筋水平钢筋竖向钢筋纵筋箍筋备注1筏板18----2柱--18/16-8-3墙--14--DQ7为124梁---12/18/20/22/25-14钢筋极少5板10/12---8/10/12-1.3、模板工程概况本工程框架柱截面尺寸基本为400×400mm,周边侧墙厚度为350mm,高度基本为3.3m,内部混凝土剪力墙厚度在200~350mm间距之间。侧墙以内的框架柱均存在柱帽,柱帽在筏板一下体积尺寸为2000×2000×500mm,筏板厚度为500mm,柱帽及筏板周边支撑形式为砖胎膜支撑,地下室顶板厚度200mm,一层顶板厚度120mm。1.4、混凝土工程概况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耐久性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满足图纸结构说明表4.2的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参照表1.4-1所列。表1.4-1各部混凝土强度规格序号构件层段混凝土标号备注1混凝土垫层负一层底板C152筏板负一层底板C35要求P6的抗渗等级3墙柱负一层C35侧墙柱为抗渗P6首层及以上C304顶板负一层C30抗渗等级P6首层及以上C30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7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n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5、《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Q/JY16-19996、《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一、工作准备3.1、技术准备熟悉污水处理站建筑及结构图纸,根据污水处理站建筑总图定位出污水处理站轮廓线,根据本方案要求,放出土方开挖控制线。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其他地下室管线的分布情况。总工办在熟悉图纸基础上及时编制好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向本工程管理人员及工人做好交底。3.2、机具准备详细见表3.2-1。表3.2-1主要机具用表序号机具型号数量备注1振动冲击夯HC70D4台震动力5KN2反铲式挖掘机WY-1002辆斗容量1.2方3自卸汽车FD3100P8K46辆载重20t4手推斗车/10辆5小钩机YC1-33辆7铁耙子/20把8混凝土输送泵HBT602台\n9汽车泵DC115B2台10插入式振动器HZ50A3台11平板振动器PZ-502台12混凝土吊斗0.8m³1个13布料机3.5m1台13割断机/2台14弯曲机/2台15钢筋调直机/2台16钢筋滚压套丝机/2台17普通扳手/若干18电焊机/1台19闪光对焊机/1台20量规/21锤子重量0.25、0.5Kg20个22单扳手开口宽:17~1920把23开口宽:22~24㎜24圆盘锯MJ-1068台25平刨MB-50314台26手提电锯M-651A10把27活动扳手最在开口宽65㎜5把28手电钻钻头直径12~20㎜2个29钢丝钳长150、175㎜10把30墨斗、粉线带10个31砂轮切割机配套10个32零配件及工具箱2只33水准仪DZS3-1/AL3322台34水平尺长450、500㎜35钢卷尺5m500个30m36工程检测尺2m23.3、材料准备3.3.1、钢筋材料准备提前做好垫块,对梁、墙、柱构件还应使用埋有扎丝垫块,按计划制作好支撑铁件或马镫。本项目对直径≥16的带肋钢筋使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根据本工程的钢筋直径尚应准备好有效直径为16、18、20、22、25等直径的直螺纹套筒。\n钢筋进场时检验钢筋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量,钢筋进现场后,现场试验员根据规范要求立即做钢筋复试工作,钢筋复试通过后,方能批准使用。3.3.2、模板材料准备表3.2-2模板工程主要用材料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Q235钢管3.5mm,φ48t422木胶板915×1830×18㎡70004木方(杉木)50×100mmm32005扣件旋转、直角、对接个5000表内统计数据未考虑流水施工,未考虑材料损耗四、组织施工4.1、施工组织目前该区域道路共计2条,基坑开挖时从靠近围墙一侧进行污水处理站分层开挖,至施工道路后将污水处理站范围内的施工道路凿除,土方不外运,利用场内的施工道路将土运送至8号住院楼以北的空地区域。污水处理站处所用钢筋利用6#7#住院楼处的钢筋加工厂,加工钢筋,并利用6#7#的塔吊调运至污水处理站,模板堆场利用基础阶段的办公区堆放钢管、模板、方木等材料。混凝土进出厂主要由2号门进出。所有涉及的车辆出门均应进入洗车池进行车辆清洗,若确实需要土方等其他松散材料外运,均应在车顶覆盖彩条布防止对市政道路造成环境破坏。4.2、工期节点根据业主要求及项目部研究,污水处理站各主要分项工程/工序参照一下要求。(所列为主要分或工序;所列工期节点未考虑天气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土方工程:2015年7月30日至2015年8月10日;边坡修整:2015年8月5日至2015年8月14日;验槽:2015年8月14日至2015年8月15日;边坡保护:2015年8月15日至2015年8月17日;\n栏杆、排水沟:2015年8月15日至2015年8月20日;混凝土垫层:2015年8月21日至2015年8月22日;底板防水工程:2015年8月22日至2015年8月25日;筏板钢筋工程:2015年8月25日至2015年9月5日;筏板混凝土工程;2015年9月5日2015年9月6日;负一层墙柱钢筋工程:2015年9月7日至2015年9月15日;负一层墙柱模板工程:2015年9月12日至2015年9月20日;负一层墙柱混凝土工程:2015年9月20日至2015年9月21日;负一层顶板钢管支撑架:2015年9月10日至2015年9月23日;负一层顶板模板铺设:2015年9月15日至2015年9月25日;负一层顶板钢筋工程:2015年9月20日至2015年9月30日;负一层混凝土工程:2015年9月30日至2015年9月31日;地下室侧墙防水工程:2015年9月25日至2015年9月29日;地下室侧墙土方回填工程:2015年9月28日至2015年9月31日;地上小型构筑物工程:2015年10月7日至2015年10月20日;内外立面装饰工程:2015年10月21日至2015年12月10日。五、施工工艺5.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大面积土方开挖→边坡修整→人工挖土→砖胎膜砌筑→柱帽土方回填→土方夯实→验槽→垫层混凝土浇筑→防水施工→养护→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墙柱钢筋工程→墙柱模板工程→墙柱混凝土工程→顶板工程→小型结构构件施工→顶板防水工程→顶板及侧墙土方回填工程→内外立面装饰工程→室外景观工程。\n5.2、工艺要点5.2.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应做好现地面的标高控制网的布控工作,并将地表遗留的混凝土等原结构地面凿除,并作为施工垃圾将其废除,运送至场外。土方开挖竖向顺序为:按照设计要求,每层1.5m,逐层开挖,竖向开挖顺序为先将整个基坑开挖至38.700,然后按照本方案图纸要求进行大面积基坑土方开挖。机械挖土至标高33.000米后,采取人工形式将挖土至32.900m标高。污水处理站部分的土方开挖从靠近康宁路的用地红线附近开始开挖,按照竖向分层开挖原则逐层向6号住院楼方向开挖,并以原场内施工道路作为运土坡道,运土坡道宽度为8000mm,坡度10%。挖出的土方沿原场内道路向8号住院楼以北的现有空地进行堆集,但注意与8#住院楼外立面保持8m以上的通道宽度。场内土方运输参照图5.2.1-1所示。出土坡道剖面如图5.2.1-2所示。边坡开挖时应尽量按照1:1的放坡坡度开挖,尽量保证对原结构坡面不造成扰动或影响。大面积土方开挖完成后应使用挖掘机对边坡进行拍实,并进行细致修整。为防止雨水对边坡造成破坏,边坡顶应留置不小于100mm高,向外散水的土坡。典型的基坑坡面大样参照图5.2.1-3所示。边坡修整完成后用彩条布覆盖,以避免雨水对边坡稳定造成影响。\n运土坡道坡度10%土方堆放出土路线图5.2.1-1场内运土线路图示\n运土坡道坡度10%图5.2.1-1出土坡道剖面做法\n图5.2.1-1典型边坡放坡做法图示5.2.2、垫层混凝土浇筑人工挖土完成,震动并碾压平整厚浇筑垫层混凝土,本工程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混凝强度等级为C15,混凝土垫层应比原结构底板柱帽,排水沟等构件凸出100mm,混凝土浇筑完成2小时使用平板振动器将混凝土面磨光,平整度不大于4mm。5.2.3、砖胎膜砌筑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灰砂砖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尺寸,对柱帽、筏板、泵坑等构件进行砖胎膜砌筑。砖胎膜所用砂浆为M5砌筑砂浆,所用砖为标准灰砂砖,砖胎膜厚度统一为240mm,高度同构件高度。5.2.4、防水工程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侧墙为外防水,所用防水卷材为3厚BAC防水卷材。本工程地下室不考虑设置后浇带,因此不需考虑该种细部做法。具体工艺如下:(一)、底板防水采用1:3素水泥浆(内参建筑胶)对防水卷材湿铺。卷材间搭接采取自粘方式,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短方向搭接缝间隔不小于1.5m。每张卷材铺贴时均应用滚轮压实、压平。卷材铺贴前应做好工序交接检,控制好基层素混凝土垫层)平整度(平整度不超过5mm),基层(素混凝土垫层)的混凝土缺陷应及时修补,修补完成后报验,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贴。(二)侧墙防水根据GD220238-09号工作联系单要求,地下室侧墙不需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因此现场施工,在检查混凝土基层平整度、垂直度后可直接按照本节底板防水卷材做法进行侧墙的防水卷材铺贴。\n在返至地下室顶板时应用M15水泥砂浆做成一个不小于50mm半径的圆弧,平滑的返在地下室顶板平面上,返至平面的长度不小于250mm。铺贴完成后撕掉保护膜并立即粘贴厚度为50mm的挤塑板。随即进行室外土方回填。5.2.5、钢筋工程5.2.5.1、筏板钢筋绑扎1、弹线钢筋连接前,根据钢筋网的间距,算出筏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钢筋料单),让靠近筏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50㎜,先在防水混凝土保护层上弹出黑色墨线,放出集水坑、墙、柱、楼梯基础梁和后浇带的位置控制边线。为了醒目便于日后定位插筋方便,在各边线每隔2.0m划上红色油漆三角。墙柱拐角处各划一个红三角,并将边线延长。钢筋就位时,按照钢筋位置线进行摆放钢筋。2、铺筋顺序柱帽、泵坑及大面积板,下网应先铺短向、后铺长向,上网则刚好相反,柱帽、泵壳与筏板节点附加钢筋等大面积钢筋全部绑扎完毕后,再进行施工。3、垫块制作筏板垫块采用PC32.5水泥制成(水灰比1:3),混凝土所用材料要和筏板所用的材料相同,骨料可用10mm,内置不锈钢丝,便于固定。垫块规格为:50×50×40。垫块应提前30天制作完成,养护强度达到95%后,方可使用。4、绑扎顺序先柱帽钢筋、泵坑钢筋后筏板钢筋,墙柱钢筋应绑扎至地排钢筋,并在墙柱钢筋上设置定位水平钢筋或定位箍筋,后用斜撑钢筋固定,面层钢筋绑扎完毕后与墙柱钢筋绑扎固定,并拆除斜撑钢筋。竖向钢筋设置水平弯钩,弯钩水平长度不小于12倍钢筋直径。\n5、网片绑扎摆放钢筋除按线摆放外,起始钢筋端部应满足设计、规范所要求的最小锚固要求。下网钢筋绑扎时应边绑扎边垫垫块,垫块布置数量的原则为每平米放置一块,实际操作可以板筋间距控制,一般控制为每纵横向5跨设置一处,梅花型布置,要求横竖一条线,斜向一条线。筏板底部钢筋绑扎同时制作马凳筋,马凳筋下脚长度与支臂长度均为200mm,马镫高度=筏板厚度-2×保护层厚度-面筋直径-底筋直径,钢筋型号为直径12mm的三级钢筋,原则为每平米设置一根,具体施工一般为纵横向每隔5跨设置一处。图5.2.5-1筏板钢筋网片绑扎示意筏板钢筋绑扎及马凳筋绑扎完成后对上层网钢片筋绑扎,绑扎前用粉笔在马凳筋上按钢筋间距画线分档,然后按间距线摆放上层网片钢筋,后进行板面筋绑扎。筏板钢筋绑扎示意如图5.2.5-1所示。5.2.5.2、柱钢筋绑扎混凝土柱钢筋施工应保证主筋接头位置正确、箍筋与主筋兜角绑扎到位、箍筋加密高度以及柱顶纵筋锚固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时梁柱接头处钢筋位置准确、梁及墙水平钢筋与钢骨相交处。1、作业条件:(1)轴线、柱边线已弹好并经过预检验收。(2)混凝土施工缝已凿去表面浮浆并清理干净。2、绑扎顺序:钢筋修整、清理→套柱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标识箍筋间距→绑扎箍筋→设置钢筋定距框、限位箍筋及保护层垫块→验收\n3、施工要点(1)修整、清理清理下面预留柱筋上的混凝土渣,根据柱边线校正柱立筋位置(最底层柱插筋应根据柱边线固定立筋位置,支模时再次校正与固定)。根据柱箍筋的形式与数量往立筋上套箍筋,并注意箍筋开口处沿柱四角通转布置。(2)竖向钢筋连接位置柱竖向钢筋直螺纹接头严禁设置在箍筋全高加密区范围内,同一平面内竖向钢筋接头按50%错开不小于35d(d为柱主筋),且不小于500。对竖向钢筋的连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用脚手架临时固定立直,开始绑扎箍筋。(3)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柱箍筋形式:采用封闭式箍及带拉钩的复合箍筋,抗震箍弯钩角度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分档箍筋间距:在柱的对角钢筋上用粉笔自混凝土面50mm起画箍筋间距,当分档排到直螺纹套筒上时,采用上下加密方法避开箍筋设置在套筒上。(4)直螺纹连接柱钢筋详见直螺纹连接。(5)钢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下往上绑扎,采用缠扣绑扎,绑扎箍筋同时调整柱子纵筋歪、扭位现象。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n转角处采用兜扣绑扎,中间采用八字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并且绑扣的多余绑丝必须朝向构件内部。(6)垫块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柱所在位置选取不同的垫块,主要根据柱面是否与水接触,当柱处于有水房间或处于地下室墙壁外侧和与地基直接基础的面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其他均为25mm。垫块绑扎每侧不应小于两排,每个垫块所占面积一般为1平米。对于竖向构件所用垫块,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制作时应预埋扎丝,并做好防锈处理,扎丝在垫块内不应断开;(2)垫块制作初凝后应做好洒水养护工作;(3)扎丝每侧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4)垫块制作完成至少28天,且强度达到95%后方能使用。5.2.5.3、墙钢筋绑扎1、暗柱钢筋绑扎暗柱竖向钢筋连接后应用粉笔从下往上画箍筋定位分档间距线,箍筋起步距混凝土面50mm开始,以上间距为100mm,当遇到绑扎接头时还应满足间距不超过较小纵筋5倍直径的距离,箍筋直径满足0.25倍较粗纵筋的距离。2、墙竖向钢筋绑扎首先将预埋的钢筋弯折至保护层以内的准确位置,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内,水平分布钢筋在外,竖向钢筋弯折角度为9.5°,即按照1:6弯折,墙保护层厚度在地下室阶段外侧为40mm,外墙内侧及内墙保护层厚度为25mm,沿调整后的预埋竖向钢筋进行连接,同一搭接高度范围内,搭接率不宜超过50%。3、水平分布钢筋绑扎\n竖向钢筋绑扎完毕后对竖向钢筋用粉笔画出水平分布钢筋分档线,墙梁处单独画出分档线,混凝土面50mm单独画出一根分档线,分档线间距一般为5倍水平钢筋间距。绑扎时应保证搭接区段有3根水平筋,扎丝所用长度应该一致,无毛刺,绑扎时应从对面绑扎,保证扎丝丝头在墙体钢筋内。4、绑扎连梁钢筋绑扎连梁钢筋:墙分布筋绑扎完后,绑扎连梁钢筋,要求根据建筑50线进行量测确保洞口高度准确。连梁主筋锚入洞口两侧暗柱内的长度要符合设计锚固要求。连梁筋绑扎时,用水准尺进行调平,并考虑建筑地面作法,箍筋要求间距均匀,垂直于梁主筋,箍筋大小标准一致,弯钩角度135度,直线段长度为10d;起步筋第一道在柱内距外侧主筋50㎜,第二道在柱外,距主筋50㎜;封顶梁时,箍筋满绑。连梁箍筋与主筋用20#绑扎丝采用兜扣绑扎,箍筋叠合处沿连梁上铁交错布置。连梁位置处如有水电预留洞,要求根据设计总说明对连梁进行补强。连梁钢筋绑扎完后,拆除暗柱临时固定架。当连梁处存在直径小于50mm洞口时应采用4C16钢筋补强钢筋长度为需要满足钢筋基本锚固长度,有抗震要求还应根据规范要求加以修正。5、拉筋绑扎按图要求进行拉筋绑扎。6、垫块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墙所在位置选取不同的垫块,当为外墙外侧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统一为40mm;当内墙或外墙内侧时,保护层厚度统一为25mm。垫块绑扎间距应每平米设置一处,一般按照纵横向每隔5跨绑扎一块。对于竖向构件所用垫块,应注意以下几点:(5)在制作时应预埋扎丝,并做好防锈处理,扎丝在垫块内不应断开;\n(6)垫块制作初凝后应做好洒水养护工作;(7)扎丝每侧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8)垫块制作完成至少28天,且强度达到95%后方能使用。5.2.5.4、梁钢筋绑扎1、绑扎条件模板已经过预检验收合格;轴线控制线已弹好并经过检查验收;预留钢筋已清理干净并校正完毕,特别注意墙变截面的钢筋校正;混凝土施工缝已凿去表面浮浆并清理干净。2、梁箍筋间距分档起步箍筋距节点边(注意非柱边)50mm开始设置,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按图纸要求设置,主次梁交接处沿主梁附加箍筋间距50mm,按以上间距在已支好的梁底模板上画出箍筋分档线。3、穿梁纵筋(1)、锚固长度:当梁下纵筋伸入支座时须大于等于0.5倍平行于纵筋方向框架柱截面尺寸,当梁上部纵筋梁支钢筋直径不同时,或一端不需要负弯矩钢筋伸出时,另一端负弯矩钢筋需要伸到制作1倍基本锚固长度,当钢筋直径≥25mm时还应乘以1.1倍的修正系数。(2),穿筋顺序:按设计根数摆放纵筋,穿筋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哪个方向的梁纵筋先穿,当主次梁高度一致,次梁钢筋穿过主梁钢筋时,主梁下部纵筋应在下,次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上,上部纵向钢筋次梁钢筋在上,主梁钢筋在下。主次梁节点处应设置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直径及支数同梁跨中钢筋,间距取50mm\n,且主次梁交接处还应设置2C16钢筋。具体配筋形式应符合图纸结构总说明第8.15大样图要求。负筋在支座两侧的长度应根据图纸要求预留,图纸只标注一侧负筋时在一侧预留,支座内锚固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另一侧按照集中标注进行纵筋绑扎,多排钢筋之间应垫上分隔钢筋,分隔钢筋直径与主筋相同,但不小于Φ25,分隔钢筋的间隔不大于1.5m,当纵筋连接完后,调整纵筋间距并与箍筋固定,分隔钢筋详见图5.2.4-2所示。图5.2.5-2分隔钢筋4、梁筋绑扎尚应注意的其他问题梁筋穿入后,先绑扎梁柱节点处柱箍筋,保证柱主筋与箍筋绑扎到位,然后绑扎主、次梁钢筋。箍筋弯钩叠合处沿梁纵筋交错布置,弯钩角度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箍筋与主筋相交点均要绑扎牢固,其中上部纵向钢筋与箍筋用套扣法绑扎,绑扎丝头朝向混凝土内部。梁筋的搭接: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n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梁底面钢筋净距不小于25mm且都不应小于各自钢筋最大直径,以利浇筑混凝土。梁净高度≥450mm时应设置侧向构造或抗扭钢筋(下文均统称为腰筋),两侧构造钢筋选用依据表5.2.5-1选用。\n表5.2.5-1侧向构造钢筋选用表格梁两侧腰筋用拉钩勾住,拉钩直筋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腰筋及构造筋详见图5.2.5-3所示。图5.2.5-3腰筋及构造筋5、弹板筋线\n模板支设并交接完毕,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铁红在模板上弹出下网纵横钢筋间距线,其中板起步筋距梁边、墙边距离为50mm。6、确定板筋摆放顺序无特别注明,板下网先摆放短向钢筋,后长向钢筋,上网则先摆长向钢筋,后短向钢筋。7、板筋接头位置:上铁设置在跨中1/3范围内,下铁设置在支座1/3范围内,在1.3倍的搭接长度范围内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8、板筋锚固要求在板边沿板受力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为:下层筋不小于1/2梁(墙)宽与15d之间较大值,上层筋La,其中下层筋锚固弯头朝上,上层筋直接锚固不做弯头。9、板筋绑扎要点钢筋网片相交点全部绑扎,相邻绑扎点成八字扣,搭接部位应绑扎三扣,所有绑扎丝头朝向混凝土内部。10、对于主次梁交接处,板块悬挑纵横轴线交接处还应对板角加强,凡结构平面图中标有“”符号之板角处均需正交放置长度为1/4短向板跨(且长度不小于1500)、直径和间距均与该板角面筋相同的双向面筋,(即面筋间距加密一倍)。具体加强方式参照图5.2.5-4\n图5.2.5-4主次梁交接板阴阳角处加强做法5.2.6、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施工前应先在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面进行放线定位工作,对墙柱等部位的钢筋应仔细复核钢筋位置是有偏离,若存在偏离应予以矫正;检查混凝土基层是否5.2.6.1、柱模板支撑设计本工程框架柱截面尺寸为400×400mm,高度为4.4m,经计算其支撑方式如图5.2.6-1所示。\n图5.2.6-1柱支撑做法5.2.6.2、柱模板支撑施工1、施工程序:弹柱位置线→柱模范围抄平→安装柱模板→安装钢管柱箍→柱模板支撑加固→调整垂直度→复核上口尺寸→预检2、柱模安装前,必须在楼板面放三条线,内线为柱子截面尺寸,中间线为柱子模板外侧尺寸,外线为200mm控制线。同轴线柱子控制线、模板线必须拉通线检查。成排柱子支模前,在楼板上弹出柱轴线及柱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根柱子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立中间各根柱模,这是保证柱子垂直度、防止轴线位移的关键工序。3\n、为保证柱模整体位置正确、不扭曲,支模前根据所弹模板线校正钢筋位置,使其不发生偏扭。4、为防止柱子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在柱模周边150mm范围内施工楼板混凝土时压光找平,当高低差超过5mm时,将超高混凝土打磨到位。5、柱模板与楼板拼缝采用硬拼缝,为防止少量渗浆,需在柱模下口加贴海绵条,海绵条宽度为30mm,粘贴海绵条距模板线2mm,防止安装模板压缩变形伸入柱内。依据放线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就位,校正模板并用斜撑固定。6、柱钢筋绑扎验收,并将柱头施工缝处理完毕冲洗干净后,现场预拼就位后,确定模板拼缝严密后,加固模板,调整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上口尺寸。吊线找垂直时,每面从上面吊两点,使线坠准确吊到楼地面上的200mm控制线。7、柱模安装完毕后,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办理柱模预检,进行验收,验收完毕后封闭清理口。5.2.6.3、墙模板设计详细见表5.2.6.3-1所列。表5.2.6.3-1墙模板设计\n墙类型及截面设计参数模板简图地下室外侧墙:厚度350mm1、模板:1220×2440×18mm覆膜胶合板;2、次楞:50×100mm方木,竖向布置,水平间距250mm;3、主龙骨:Φ48×3.2mm双钢管,竖向间距450mm;4、止水螺杆:M10,间距500×450mm,止水螺杆长度L=550+h(墙厚);5、侧向斜撑:钢管、顶托;6、其他配件:螺帽、“3”型扣、扣件。M10@450止水螺杆5.2.6.4、墙模板施工1.施工程序:弹出墙体位置线→墙体模板范围抄平→安装墙体模板→安装木方竖楞→安装双钢管主楞→墙体模板支撑加固→调整垂直度→复核上口尺寸→预检2.墙体模板安装前,必须在板面放三条线,内线为墙体截面尺寸,中间线为模板外侧尺寸,外线为200mm控制线。同轴线墙体控制线、模板线必须拉通线检查。支模时,由两端开始支设,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立中间各墙体模板模,这是保证墙体垂直度、防止轴线位移的关键工序。3.为保证模板整体位置正确、不扭曲,支模前根据所弹模板线校正钢筋位置,使其不发生偏扭。4.为防止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板面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在模板周边150mm范围内施工楼板混凝土时压光找平,当高低差超过5mm\n时,将超高混凝土打磨到位。1.墙体模板与楼板拼缝采用硬拼缝,为防止少量渗浆,需在模板下口加贴海绵条,海绵条宽度为30mm,粘贴海绵条距模板线2mm,防止安装模板压缩变形伸入柱内。依据放线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就位,校正模板并用斜撑固定。2.墙体钢筋绑扎完成、预留预埋验收,并将下部施工缝处理完毕冲洗干净,现场预拼就位并确定模板拼缝严密后,加固模板,调整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上口尺寸。吊线找垂直时,每面从上面吊两点,使线坠准确吊到楼地面上的200mm控制线。3.模板安装完毕后,将模板内清理干净,办理预检手续,进行验收,验收完毕后封闭清理口。5.2.6.5、梁模板设计梁截面共200×400mm、300×600mm、300×700mm三种形式。对于200×400mm的梁支撑设计详细参照图5.2.6-2。\n图5.2.6-2200×400mm梁支撑对于300×600mm及300×700梁支撑设计参照图5.2.5-3。\n图5.2.6-3300×600mm及300×700梁支撑设计5.2.6.6、梁模板安装1.施工程序:弹线→搭设梁架满堂脚手架→调整标高→铺梁底模模板→安装梁侧模→安装木方、钢管龙骨→铺顶板模板→校正标高→预检→梁、板钢筋绑扎。2.在竖向结构构件上抄好标高后,根据楼板厚度、模板厚、木方厚调整好搁放木方的水平钢管,然后铺模板。3.严格控制梁板模板的起拱率,框架梁跨度L≥4m时,支模时跨中起拱2L/1000。4.梁模板的定位前,先复查柱中心是否准确,无误后吊线作为梁定位控制线。5.模板安装按梁侧模包底模、顶板模压梁侧模。6.模板接缝要求加工严密,表面错缝平整。5.2.6.7、板模板设计模板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1000×1000mm,步距1500,板底次楞50×100方木@250,主楞Φ48×3.5单钢管,立杆顶用可调支撑托,托梁伸出钢管端面不得大于150mm,横杆至立杆顶端距离严格控制为100mm,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板模板体系搭设参照图5.2.6-4所示。18mm厚胶合板图5.2.6-4模板体系搭设示意5.2.6.8、板模板及钢管架施工1.\n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木垫板;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4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1.立杆顶部顶托的螺杆直径不应小于38mm,伸出钢管顶不得大于200mm。2.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3mm×3.6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5.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6.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横杆上。7.本工程先浇筑柱混凝土,然后才施工上部的梁、板模板、钢筋及混凝土,这样可利用钢管抱柱将满堂架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确保满堂架的整体稳定性。另外,在浇筑柱混凝土时,浇筑速度不得超过2.0m/h。8.满堂架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8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3-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见图5.2.6-5。\n图5.2.6-5剪刀撑布置图(10)梁下立杆纵横成行、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横杆应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立杆联接,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5.2.6.9、模板拆除1、拆除的顺序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2、侧模拆除的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并能满足同条件拆模试块拆模时不粘模、不掉角时,方可拆除柱、梁侧模。柱模板应\n先拆掉柱斜支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连接螺栓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3、底模拆除的要求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最后拆除梁底模。梁底模要保持三层卸荷量。拆楼板模板要待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方可拆除楼板模板及木方。但梁底支撑架立杆水平杆均不得松动,待梁板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并经项目总工同意后,方可拆除梁底模板和梁支撑。各部位承重梁、板模板拆除必须填报混凝土拆模申请单,经项目总工签字后方可拆模。梁板模板拆除时,同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达到以下要求:表5.2.5.8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注:悬挑构件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本表引用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后浇带模板的拆除要求后浇带处的梁、板底模板的支撑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才能拆除底模及支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木夹板进行保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可将梁侧模打开作为清扫口,并恢复。5、拆模注意事项(1)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以备再次使用。(2)模板拆除后,立即清理残留混凝土、密封条等杂物,木模板上的钉子起干净,模板上的孔眼修补好,边角损坏的要进行整修和改制,刷上脱模剂后分类堆放。\n5.2.7、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泵车由于是随机灵活选择布置,选用地泵或者汽车泵及布置应考虑下列条件:(1)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具有重车行走条件。混凝土泵应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在配制泵送混凝土布料设备时,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布料要求等进行选择。布置布料设备应根据结构平面尺寸、配管情况等考虑,要求布料设备应能覆盖整个结构平面,并能均匀、迅速地进行布料。设备应牢固、稳定、且不影响其他工序的正常操作。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2)泵机必须放置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在安置混凝土泵时,应根据要求将其支腿完全伸出,并插好安全销。在场地软弱时采取措施在支腿下垫枕木等,以防混凝土泵的移动或倾翻。混凝土泵与输送管连通后,应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开机进行空运转。(3)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碍阻物、高压电线,同时要有防范高空坠物的设施。2.混凝土输送管应使用无龟裂、无凹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3.合理布设泵管,是保证泵送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混凝土泵管根据路线短、弯头少的原则布置,同时还需满足水平管与垂直管长度之比不小于1:4的要求。为平衡压力,必须在输送泵出料口附近泵管上增加一个逆止阀。室外一般泵管用φ48×3.5钢管及扣件组成支架予以固定。竖向泵管用钢抱箍夹紧,垂直管的底部接头处受力较大,采用钢架重点加固。4.泵送混凝土浇筑泵送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好混凝土浇筑区域。\n5.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1)当采用混凝土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2)在同一区域内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3)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4)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进行处理。6.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方法(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并且不得向模板内侧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2)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7.泵送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一般为300~500mm。8.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为15~30s。既要防止有的部位未振动到,对流动性砼,也要防止过振;一旦出现已浇捣的砼分层、表面析水多,应稍停一阵,在砼初凝之前再振一次,以破坏析水通路,保证砼密实而均匀。9.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预先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10.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搓平搓毛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5.2.7.1、混凝土施工要点1.混凝土浇筑应根据工程对象、结构特点,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制定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2.\n混凝土浇筑前,泵车、运输车、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所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浇筑前,必须核实一次浇筑完毕或浇筑至某施工缝前的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3.必须配备至少两名钢筋工值班,保证钢筋垫块和钢筋间距符合要求。重点是楼板上层筋,踩下去的要补支撑、复位;柱筋不偏移;松扣的补扎;悬挑主筋下垂的重新提高。4.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止施工中突然临时停电,事先应与供电部门联系,以防出现意外停电造成重要部位的质量事故。5.加强气象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特别在雷雨台风季节和寒流突然袭击之际,更应注意,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地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施工特点,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抽水设备和防雨、防暑等物资。6.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应根据混凝土的振捣方法而定,其厚度应符合表5.2.7.1的规定。表5.2.7.1-1混凝土浇筑层厚度(mm)捣实混凝土的方法浇筑层的厚度插入式振捣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表面振动200人工捣固在基础、无筋混凝土或配筋稀疏的结构中250在梁、墙板、柱结构中200在配筋密列的结构中1507.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表5.2.7.1-2的规定,当超过时应按要求设置施工缝。表5.2.7.1-2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25℃>25℃≤C30210180>C30180150\n注:当混凝土中掺加有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六、质量标准1、原材料(1)钢筋进场时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0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测数量应按照钢筋进场批次及抽样检验方法确定。(2)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实测值不应小于1.25.(3)当发现钢筋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检验方法为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报告。(4)钢筋应该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2、钢筋连接:(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作力学性能试验。3、钢筋安装: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检查方法为观察和钢尺测量检查。4、本工程所用钢筋全部为HRB400级,钢筋作136°弯头时,弯头直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4倍;作90°弯头时,弯头直径应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得小于75mm及10钢筋直径。5、钢筋调直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不应大于1%。6、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7.2-1规定数值。\n表6-1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7、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统一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与弯起点的距离不宜小于10倍钢筋直径。8、钢筋接头率已在第5.2.4节详细叙述,本节不再重复,如有不详之处,详细参照《混凝土结构质量施工验收规范第5.4.5~5.4.7条。9、钢筋安装尺寸应符合表7.2-2所示,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检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检10%,且不少于3件,;对于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4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向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6-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钢尺检查钢尺量连续3挡,取最大值网眼尺寸±20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钢尺检查宽、高±5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5个间距钢筋弯起点位移20尺量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钢尺检查保护层厚度基础±5钢尺检查梁柱±3钢尺检查\n墙板、楼板±3钢尺检查埋件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查10、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各构件所在位置有所不同,各构件所在位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如表6-3所示。表6-3钢筋保护层厚度部位保护层厚度mm备注外墙外墙外侧40不小于纵向主筋直径外墙内侧25内墙25承台、底板承台、底板上层25承台、底板下层40(70)顶板顶板上层、下层25顶板上层迎水面40梁梁35梁迎水面40柱柱迎水面40其余35板层板2511、模板工程验收标准参照表6-4所示。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表6.6-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n项次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国家规范标准1轴线位移柱、梁、墙5尺量2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模内尺寸基础±10尺量柱、梁+4、-54层高垂直层高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大于5m8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6表面平整度5靠尺、塞尺7阴阳角方正-方尺、塞尺顺直-线尺8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9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10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尺寸+10拉线、尺量11插筋中心线位移外露长度+10、0尺量12、在混凝土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立即进行处理。13、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14、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15、在浇筑混凝土时,亦至少安排2\n个值班木工,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尤其注意剪力墙新老砼结合面不涨模、移位。16、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避免接缝处出现裂缝。七、安全文明施工1、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机械操作技术培训,持有上岗证,掌握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后,才能上岗。2、钢筋加工机械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并接地,每台机械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并设漏电保护开关,开关箱应设在机械设备附近。机械转动的外露部分必须设有安全防护罩,停止工作时应断开电源。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3、加工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4、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转试车正常后,方能开始使用。5、使用钢筋弯曲机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长度小于400mm的短钢筋时,注意防止钢筋弹出伤人。6、粗钢筋切断时,冲切力大,应在切断机口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角钢挡杆,以防钢筋摆动。7、在现场施工的照明电线不准直接挂在钢筋上。夜间施工的照明设施,应装设在危险区外,灯泡应加防护罩,导线严禁采用裸线。9、钢筋加工作业后,应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并做好机械润滑工作。\n10、高压油管不得打死弯,操作人员应避开高压胶管反弹方向,以免伤人。液压系统中严禁混入杂质,在装卸超高压软管时,其端部要保管好,不能带有灰尘砂土杂物。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和手套,高空作业应戴安全带。11、支、拆模板作业高度在2米以上(含2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12.手动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13.上下建筑物应走马道或安全梯,严禁搭攀登脚手架上下。14.安全梯不得缺档,不得垫高。安全梯上端应绑牢,下端应有防滑措施。严禁两名以上人员在同一梯上作业。15.支搭和拆除模板必须设专人指挥,模板工应协调配合。16.拆模板、起模板钉子、码垛作业时,不得穿胶底鞋。17.木工场和木质材料堆放场地严禁烟火,并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18.运输木料、模板时,必须绑扎牢固,保持平衡,码垛高度不应超过1.5m。19.拼装、存放模板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不得积水。存放时,底部应垫方木,堆放应稳定,立放应支撑牢固。20.使用木工机械如果出现电路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排除,作业前试机,各部件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机械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切断电源。21.模板应根据使用部位加以编号,分型号安排临时堆放场地,根据工艺要求依顺序进行模板安装就位。22.模板拼接安装时,用销卡连接牢固,在楼层上放置定型模板时,成片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采取搭设临时固定架的防倾倒措施,防止碰撞及大风天气造成模板倾倒坠落。23.模板组装完后,应转运至专用堆放场地放置。24.\n安装外侧模板时,必须确保平台板的安装牢固,及时绑好兜网和安全网。模板安装后,应立即拧紧穿墙螺栓,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25.模板组拼未完成且作业人员休整时,必须对模板的临时挂设明显的标志,严禁私拆现象发生。26、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和指挥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意外伤人。27.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先检查底板钢筋支撑的稳定情况。28.振动器电源线必须完好无损,供电电缆线一般不得有接头,如有接头要经常检查接头处的绝缘情况,收、拉线时手不得接触(不论有电或无电)摸接头,也不能拉或在锐利物体上拖拉,所配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作业人员穿戴绝缘手套和胶鞋。29.泵送混凝土时管道接头必须严密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完好,管道架子牢固,输送时先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30.需要夜间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另外,事先到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手续,并在周围小区门口粘贴安民告示。31.施工电源开关、胶皮线要经常检查,移动线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以防漏电伤人。32.振捣器的电源线、开关、胶皮线要经常检查,操作人员施工时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靴。33.混凝土管口前禁止站人,以免喷出的混凝土伤人。34.为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罐车、泵车的停放位置与基坑边缘要有足够的距离,并在泵车下垫板避免集中荷载。作业时,要派专人观察护壁安全情况。35.现场各出入口设清洗池、撒水,减少车辆出入带出灰尘,现场经常清扫、撒水,保持清洁。36.现场设置沉淀池、污水井,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的污染。沉淀后的清水再用做洗车水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