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a 15页

  • 79.50 KB
  • 2023-01-03 08:31:09 发布

城市污水处理a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铝河南分公司污水处理厂CASS生化工艺调试运行方案一、工艺概况1.前言处理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行了城市污水的集中二级处理;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城市污水治理十分重视,同时加大了对污水治理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使我国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2003年,我国已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516座,污水处理能力3284万m3/d。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工艺的应用发展现状自我国第一座采用活性污泥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1921年在上海建成以来[1],污水处理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是层出不穷[2]。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AB工艺、A/O及A2/O工艺、水解-好氧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其变型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氧化塘、BIOLAK®及土地处理工艺。 2.2 常用工艺流程常用的工艺流程有:①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出水。②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 →出水。③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池→出水。④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混凝沉淀(加药)→过滤→出水(物化方法)。⑤污水→格栅→调节池→提升泵→接触氧化池→混凝过滤(加药)→出水。  3 CASS工艺  3.1 工作原理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工艺是循环活性污泥技术(CAST)的一种型式,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SBR池内进水端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区,实现了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nCASS生物处理法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最早产生于美国,90年代初引入中国。该方法是美国川森维柔废水处理公司1975年研究成功的。其主要原理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长度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曝气、沉淀和排水在同一池子内周期性地循环进行,取消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设置生物选择区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选择出絮凝性细菌,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其容积约占整个池子的10%。生物选择区的工艺过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基质积累--再生理论,使活性污泥在选择区中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吸附阶段(基质积累),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阶段,以完成整个基质降解的全过程和污泥再生。 CASS工艺对污染物质降解是一个时间上的推流过程,集反应、沉淀、排水于一体,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因此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    CASS法是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反应器的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其工作过程可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经过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区,在保证供氧的条件下,使有机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根据进水水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CASS法的特点 与SBR相比,CASS法的优点是: 其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进水过程是连续的,因此,进水管道上无需电磁阀等控制元件,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而SBR进水过程是间歇的,应用中一般要2个或2个以上池子交替使用。 排水是由可升降的堰式滗水器完成的,随水面逐渐下降,均匀将处理后的清水排出,最大限度降低了排水时水流对底部沉淀污泥的扰动。 CASS法每个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内总水量的1/3,而SBR则为3/4,所以,CASS法比SBR法的抗冲击能力更好。 CASS工艺每一操作循环由下列四个阶段组成:·进水曝气阶段CASS主反应区内边充水边曝气,由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同时池内的回流污泥泵连续不断的向预反应区回流污泥。此时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n·沉淀阶段CASS主反应区不充水也不曝气,此时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进行氧化分解,生物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变,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逐渐变清;·滗水阶段沉淀结束后,CASS主反应区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同时池内的剩余污泥泵向污泥调节池输送剩余污泥。此时,生物池逐渐由缺氧状态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进行反硝化反。·闲置阶段闲置阶段即是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阶段。含碳有机物和包括氮、磷的污染物的去除  a.硝化反硝化。同步反硝化意味着在不专门为硝酸盐的去除设混合装置或正常缺氧混合程序的条件下,硝化与反硝化同时在同一反应器发生。通常认为在系统中,氮去除机制与在微生物絮体内由于受扩散限制引起的溶解氧(DO))的浓度梯度有关,这样硝化菌存在于高溶解氧区或正氧化还原点位(OPR),相反反硝化菌在溶解氧降低区或负氧化还原点位(OPR)下活性十足。CASS工艺运行中控制供氧强度以及混合液溶解氧的浓度使其从0逐渐上升到2.5mg/L左右,这样使活性污泥絮体的外周保持一个好氧环境进行硝化,由于氧在活性污泥絮体内的传递受到限制,而具有较高浓度梯度的硝酸盐则能较好地渗透到絮体内部有效地进行反硝化。另外,该工艺曝气与非曝气交替进行,从而使泥水混合液通过主反应区,顺序经过缺氧-好氧-厌氧环境,尤其在非曝气阶段0.5h-1.0h内污泥层以胞内在生物选择高负荷下储存或吸收的碳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在污泥沉淀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反硝化作用。  b.磷的去除。生物除磷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实现的,生物选择器不曝气这样反应环境非常迅速地从缺氧环境转化为厌氧环境,当选择器处于厌氧环境,聚磷菌依靠水解体内的聚磷(Poly-P)水解释放出正磷酸盐,同时产生能量以吸收水中的溶解性有机底物,并将其在体内合成为细胞学储备物质PHB;在主反应区为好氧环境时,聚磷菌以游离氧为电子受体,将细胞储备物质氧化,并利用该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过量地在污水中摄取磷酸盐并合成为ATP,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聚磷贮存能量,为下一周期的厌氧释磷做准备。由于好氧段的吸磷量要远大于厌氧段的释磷量,所以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可达到除磷目的。若要在生物除磷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除磷效果或达到完全除磷的目的,可加入铝盐或铁盐,根据所去除磷浓度的大小,化学污泥在池子中的浓度约在1.7g/L~2.0g/L左右,化学污泥可以进一步提高沉淀污泥的压缩能力。CASS工艺是活性污泥不断地经过耗氧和厌氧的循环,这将有利于聚磷菌在系统中的生长和积累。当微生物内吸附大量降解物质时,系统可具有良好的生物除磷功能。\n此外,在曝气结束后,主反应区进行泥水分离,由于此阶段无进水水力干扰,在静止环境中进行,从而保证系统良好的分离效果。CASS工艺过程遵循生物的“积累一再生”原理,生物先在生物选择器经历一个高负荷反应阶段,然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低负荷反应阶段,生物选择其中较高的污泥絮体负荷,可以使废水中存在的溶解性易降解有机物通过酶转移机理予以快速地吸附和吸收进行底物的积累,然后在污泥絮体负荷较低的主反应区完成底物的降解,从而实现了活性污泥的再生。再生的污泥又以一定的比例回流至生物选择器中,进行机制的再次积累,这样不断地循环完成了生物的“积累—再生”,当高于75%的易降解有机物质通过酶转移机理去除,则剩余可溶解COD小于100mg/L[5]。4 CASS工艺应注意的问题4.1水量平衡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常是不均匀的,如何充分发挥CASS反应池的作用,与选择的设计流量关系很大,如果设计流量不合适,进水高峰时水位会超过上限,进水量小时反应池不能充分利用。当水量波动较大时,应考虑设置调节池。4.2控制方式CASS工艺的日益广泛,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及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CASS工艺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可根据进水及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整套控制系统可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PLC)与微机集中控制相结合,同时为了保证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所有设备采用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后者便于手动调试和自控系统故障时使用,前者供日常工作使用。4.3曝气方式CASS工艺可选择多种曝气方式,但在选择曝气头时要尽量采用不堵塞的曝气形式,如穿孔管、水下曝气机、伞式曝气器、螺旋曝气器等。采用微孔曝气时应采用强度高的橡胶曝气盘或管,当停止曝气时,微孔闭合,曝气时开启,不易造成微孔堵塞。此外,由于CASS工艺自身的特点,选用水下曝气机还可根据其运行周期和DO等情况适当开启不同的台数,达到在满足废水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耗的目的。4.4排水方式CASS工艺的排水要求与SBR相同,,常用的设备为旋转式撇水机,其优点是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节、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水排出。CASS工艺沉淀结束需及时将上清液排出,排水时应尽可能均匀排出,不能扰动沉淀在池底的污泥层,同时,还应防止水面的漂浮物随水流排出,出水水质。目前,常见的排水方式有固定式排水装置如沿水池不同深度设置出水管,从上到下依次开启,优点是排水设备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开启阀门多、排水管中会积存部分污泥,造成初期出水水质差。浮动式排水装置和旋转式排水装置虽然价格高,但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出水排出,因此,这两种排水装置目前应用较多,尤其旋转式排水装置,又称滗水器,以操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等优点受到设计人员和用户的青睐。\n4.5过程的非稳态性每个工作周期内排水开始时CASS池内液位最高,排水结束时,液位最低,液位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排水比,而排水比与处理废水的浓度、排放标准及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等有关。反应池内混合液体积和基质浓度均是变化的,基质降解是非稳态的。4.6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差,污泥与水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有效分离,造成污泥流失,使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使污水处理厂无法运行,而控制并消除污泥膨胀需要一定时间,具有滞后性。因此,选择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因此,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但一般丝状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丝状菌小,在高底物浓度下菌胶团和丝状菌都以较大速率降解底物与增殖,但由于胶团细菌比增殖速率较大,其增殖量也较大,从而较丝状菌占优势。4.7需要注意的其它问题1、冬季或低温对CASS工艺的影响及控制2、排水比的确定3、雨季对池内水位的影响及控制4、排泥时机及泥龄控制5、预反应区的大小及反应池的长宽比6、间断排水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及水量匹配问题。  \n二、CASS工艺调试运行方案1.1 简介中铝河南分公司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CASS+混凝沉淀+消毒工艺。主要处理上街区和中铝河南分公司的生活污水,水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悬浮物和油类等。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简称CASS)最早是美国于1975年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专利。CASS池是该工艺的核心,它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器,曝气、沉淀、排水均在同一池子内周期性循环进行。生物选择区和主反应区之间由隔墙隔开,污水由生物选择区通过隔墙下部进入主反应区,托动水层缓慢上升。整个CASS池平面30m×30m,宽度方向分4格,每格可独立运行,池深6.8m,有效水深5.8m,滗水高度1.624m,每周期排水比约为0.28。1.2工艺流程污水中含有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经过格栅截留,除去上述污染物,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管道、阀门和水泵机组堵塞。污水经集水池用潜污泵抽至沉砂池,在沉砂池中可除去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污水经沉砂池后由配水管自流进入CASS池进行生物处理,出水达标后,进入调节池。2 工艺调试  污水处理厂调试及试运行是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检验污水处理厂前期设计、施工、安装等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设备安装完工后,按单体调试、局部联合调试和系统联合试运转三个步骤进行。污泥的培养驯化采用接种培养法,具体是在CASS池中加入其它污水处理厂浓缩脱水后的污泥,闷曝,此后每天排出部分上清液并加入新的污水,逐步加大负荷,此阶段不排泥。培养期间应通过镜检密切观察CASS池中微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进行进、出水水质及反映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包括:SV、MLSS、SVI、COD、BOD5等。该工艺是通过PLC程序化控制进水、曝气、沉淀、排水4个阶段,实现对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初步设计每个运行周期为240分钟,进水期60分钟,曝气期为90分钟,沉淀期30分钟,滗水期为60分钟。CASS构造简图进水预主滗水器\n反反应应区区排水曝气管设计进厂污水水质序号检测项目设计值1BOD5140mg/L2COD300mg/L3SS100mg/L4NH4-N30.5mg/L5TP3.2mg/L6PH6~9生化处理后的污水水质序号检测项目设计值1BOD5<30mg/L2COD<100mg/L3SS<30mg/L4NH4-N<25mg/L5TP<3.0mg/L6PH6~9\n二准备工作活性污泥系统启动前污水厂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一、人员准备1、生活污水厂工艺、化验、设备、自控、仪表等相关各专业技术人员(每专业至少一人)。2、生产运行人员共配备21人,每天三班。技术人员1人、化验人员3人、操作人员17人。3、各岗位人员到位,参加专业培训,培训时间1~2天。二、培训工作1、全体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为该系统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启动的注意事项。2、主控室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为控制参数、重点注意控制点等。3、操作工进行培训的内容为本岗位操作方法、需要重点巡视的地方等。4、化验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为水质分析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等。三、物资准备1、检查化验室仪器、药品、器皿等是否齐全,以便开展水质分析。2、检查维修、维护工具是否齐全,常用易损件有无准备。3、准备生产用药剂。四、其他准备1、认真消化施工设计图纸资料及管理运行手册。2、检查、熟悉系统装备及管线、阀门、仪表。3、加注清水做池渗漏试验,单台调试后联动试车,调好出水堰板。三污泥接种及驯化CASS反应池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主要依靠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因此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正式投产之前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可归纳为异步培驯法、同步培驯法和接种培驯法,异步法为先培养后驯化,同步法则培养和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接种法系利用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再进行适当的培养、驯化。我们决定在此系统采用接种法。具体是在CASS池中加入其它污水处理厂浓缩脱水后的污泥进行闷曝,此后每天排出部分上清液并加入新的污水,逐步加大负荷,此阶段不排泥。一、污泥接种根据反应器有效容积及污泥浓度计算所需接种污泥总量。SBR池有效池容为:30×30×5.8=5220m3\n。现确定接种污泥200吨,每池接种50吨。污泥接种时将污泥投加至污水提升泵的吸水池内。首先,使吸水池和CASS池内储存有适当的水量,防止污泥投入后粘附在池底。然后,边进水边投泥,开启污水提升泵,将泥水混合物泵送至CASS。投加污泥需要5~6天,投加时使活性污泥菌种在四个CASS池平均分布,同时培养、驯化。注意事项:1、向吸水池内投泥要保证少量多次,均匀分布。2、先开启风机再开启污水提升泵,使风机起到搅拌作用,在活性污泥进入CASS后可以和池内的水迅速混合,不至于粘附在池底。二、污泥培养与驯化污泥培养时注意观察CASS池污泥性状,以接种污泥恢复活性为准。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实施方法是陆续投加接种污泥,在此过程中,加入生活污水,进行闷曝。具体实施方法为:1、将滗水器升至最高,向CASS内注满生活污水,然后停止进水。2、开启风机,调节风量。3、在污水进池时测水中各项参数,以后每小时测一次COD,如COD降到≤100mg/L时,将滗水器降下,开始排水。4、水排完后,继续进水。重复以上步骤。在培养驯化阶段,巡检需要做的工作有两点。第一点,测定污泥沉降比,并详细准确地记录。第二点,观察沉淀时上清液的清澈程度。培养期间化验人员每周期至少做1次水质分析并详细准确地记录测量数据。应通过镜检密切观察CASS池中微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进行进、出水水质及反映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包括:SV、MLSS、COD、PH、DO等。一般正常指标为:DO=1~2mg/l、PH=6~9。因为,只有在此条件下,活性污泥才能生长迅速。如果测量数值出现较大波动,应及时通知控制室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闷曝过程中,随着微生物培养时间的增加,活性污泥开始迅速生长,并适应现在的水质。当污泥活性明显增强,沉降性能良好,检测到污泥中有大量活跃的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少量的后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此时SV=10~30%时,MLSS=1200mg/L~1800mg/L,表明污泥已经成熟,活性污泥培养基本成功,强制驯化期基本结束。以上阶段完成后即可进入污水厂全面试运行阶段。此强制驯化阶段大约需时7~10天。4.系统启动及调试\n当污泥恢复活性、强制驯化完成以后即可进入试运行阶段。此阶段不但要培养出适当的菌种,还要确定活性污泥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污水厂试运行是指在连续进水条件下,优化、摸索运行参数,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同时对工程整体质量进一步全面考核,为今后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在CASS池内的SV到达20%后,可以连续进水,按照设计的工作周期安排进行处理。每个运行周期为240分钟,进水期60分钟,曝气期为90分钟,沉淀期30分钟,滗水期为60分钟。四个CASS池的工作周期安排1#进水进水曝气曝气曝气沉淀排水排水2#排水排水进水进水曝气曝气曝气沉淀3#曝气沉淀排水排水进水进水曝气曝气4#曝气曝气曝气沉淀排水排水进水进水注:每格代表30分钟。进水条件下,优化、摸索运行参数,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同时对工程整体质量进一步全面考核,为今后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此阶段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滗水器控制参数的确定,CASS池运行周期及曝气、沉淀、排水、闲置时间的分配,自控系统的校正、污泥脱水过程中混凝剂的投加量等。4.1滗水器控制参数的确定  CASS工艺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可依据进、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滗水器是CASS工艺中的关键设备,该滗水器通过电机的运动,滗水器上下移动,从而完成滗水过程。  每次滗水阶段开始时,滗水器以事先设定的速度首先由原始位置降到水面,然后随水面缓慢下降,下降过程为:下降10s,静止滗水30s,再下降10s,静止滗水30s…,如此循环运行直至设计排水最低水位,通过滗水器的堰式装置迅速、稳定、均匀地将处理后的上清液排至排水井,滗水器下降速度与水位变化相当,排出的始终是最上层的上清液,不会扰动已沉淀的污泥层。滗水器上升过程是由低水位连续升至最高位置,即原始位置,上升时间通过调试摸索确定。滗水器在运行过程中设有限位开关,保证滗水器在安全行程内工作。调试工作主要是根据进出水水质及水量来探索滗水器的排水时间、滗水器最佳下降速度及排水结束后滗水器的上升时间。4.2 CASS池运行周期的确定  根据实验室小试结果,原设计的CASS池运行周期是4h,其中进水曝气2h,沉淀1h,排水1h。调试过程中发现原水浓度比设计原水浓度低,有必要根据实际废水水质情况来确定运行周期,根据进出水水质指标适当调整周期中各阶段时间的分配。4.3 自控系统\n  CASS工艺之所以在国外得到普遍应用,得益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根据工艺流程与厂区设备分布状况,自动控制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整套控制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PLC)与微机集中监控;在中心监控室设有工控机和模拟显示屏。现场控制机独立完成相应的参数设置、数据显示、自动控制、数据通信等全功能,中央控制计算机通过工业现场总线向各现场控制机传输和采集数据,并可根据进、出水水质变化适当调整工作程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模拟显示屏显示工艺全过程的数据与状态。5.0.污泥处理:  曝气池是由微生物组成的活性污泥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物质充分混合接触,并进而降解吸收并分解的场所,它是活性污泥工艺的核心。曝气系统的作用是向曝气池供给微生物增长及分解有机物所必须的氧气,并起混合搅拌作用,使活性污泥与有机物充分接触。在曝气池内,悬浮的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粒这就叫做活性污泥絮体。随着有机污染物被分解,曝气池每天都净增一部分活性污泥,这部分叫做剩余活性污泥。用污泥泵直接排出系统之外---污泥池。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控制:  活性污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污水的水质及水量在不断的变化,环境条件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需要按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代谢规律进行调节控制,使系统处在最佳运行状态,发挥最大的效益,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1)有机负荷  指的是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承受的有机污染物(BOD5)即F/M的值。F/M较大时,由于食料充足,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增长速率较快,有机污染物被出除的速率也较快,但此时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较差,反之F/M较小时,由于食料不足,微生物增长速率较慢或不增长或减少,此时有机物被去除的速率也非常慢,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往往较好。一般F/M的值为0.2—0.5㎏BOD5/(㎏MLVSS·D)  计算公式如下:  F/M=24小时处理水量×进水的BOD5\n  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曝气池有效容积  (2)剩余污泥排放量和污泥龄  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用SRT表示也是指微生物在活性污泥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控制污泥龄是选择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一种方法。如果某种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长,则该类微生物在繁殖出下一代微生物之前,就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方式排走,该类微生物就永远不会在系统内繁殖起来。反之如果某种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的泥龄短,则该种微生物在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排走之前,可繁殖出下一代,因此该种微生物就能在活性污泥系统内存活下来,并得以繁殖,用于处理污水。SRT直接决定着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的年龄大小,一般年轻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强,但凝聚沉降性差,年长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谢能力差,但凝聚性较好。用SRT控制排泥,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最准确的排泥方法,选择合适的泥龄(SRT)作为控制  排泥的目标。一般处理效率要求高,出水水质要求高SRT应控制大一些,温度较高时,SRT可小一些。  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决大多数微生物的世代期都小于3天。  将NH3-N硝化成NO3—-N的硝化杆菌的世代期为5天。在这一阶段巡检需要注意观察CASS池的运行情况,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污泥的性状: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第二点,沉降性: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如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每次少排。如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解不彻底,导致出水SS偏高,最主要的方法降低系统负荷。观察主要方法:取100ML量筒盛放曝气池中的新鲜活性污泥混合液,静置5~10分钟,观察在静置条件下污泥的沉降速率和污泥外观性状,絮状结构,泥水界面是否分明,上清液是否清澈透明等现象,依靠这些调整工艺控制。\n气池观察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则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负荷过高,泡沫量增多,洗涤剂过多或污泥龄过短也会使泡沫增多。泡沫的色泽呈茶色或灰色等其它颜色则表明污泥龄太长或污泥解絮或洗涤剂增多。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序号异常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解决对策1曝气池有臭味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溶解氧)偏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加大曝气量2污泥发黑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H2S与F作用生成FS加大曝气量3细小污泥漂浮污泥缺乏营养进水氨氮过高,C/N不合适水温超过40°投加营养按BOD5:NP=100:5:1测定进水氨氮,稀释进水4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F/M(污泥有机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彻底污泥浓度不够减少进水量培养成熟的活性污泥(引进新活性污泥投入曝气池)5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进水洗涤剂含量过高或丝状菌过量生长清除浮渣增加系统剩余污泥的排放6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浑浊,水质差污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PH值不适投加营养按BOD5:NP=100:5:1调整PH值,培养成熟的活性污泥(入曝气池)7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污泥解絮,出水水质恶化或PH值异常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引进新活性污泥8曝气池泡沫过多,呈白色进水中洗涤剂过多加消泡剂(机油或煤油)9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降低负荷10曝气池泡沫呈茶色或灰色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增加排泥量11污泥层(泥面)升高SVI值高,污泥沉降性差泥龄太长投入混凝剂(PAC)增加排泥量12污泥色泽转淡曝气池供氧过大,污泥负荷太低,进水营养不足,污泥自身氧化分解减少曝气量加大进水量投加营养(N,P)按BOD5:N:P=100:5:1\n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1、为了顺利完成调试工作,一定要保证此阶段CASS反应器运行条件的稳定,避免进水浓度、悬浮物、酸碱度的较大波动,而给CASS反应器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导致污泥恶化。2、运行过程中,每运行周期一定要至少测量一次DO、PH、SV水质指标。改变污染物浓度前、后一定要监测反应器中及要进入反应器的水质的全套指标,重点COD、SS、PH,保证反应器中污泥负荷的合理性。3、每次改变污水加入量的初期一定要注意观察污泥性状,及记录其适应时间,为下次污水加入量的改变提供参考依据。4、当污泥SV%≥45时,要少量排泥。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工作参数的积累。包括进水泵的控制水位,曝气期CASS内的COD变化,来水水量、COD浓度,CASS的溶解氧DO变化,污泥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周期、排放量等。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可靠数据后,要根据本系统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参数、运行周期的调整,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和达到最经济的运行安排。对SBR处理工艺而言,运行周期的确定还与进水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排泥时间有关,还和处理工艺中所设计的SBR反应器数量有关。运行周期的确定除了要保证处理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外,还要保证每个池充水的顺序连续性,即合理的运行周期应满足运行过程中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池子同时进水或第一个池子和最后一个池子进水脱节的现象。同时通过改变曝气时间和排水时间,对污水进行不同的反应测试,确定最佳的运行模式,达到最佳的出水水质、最经济的运行方式。五主要设备操作注意事项设备操作主要按中铝河南分公司颁布的操作规程执行,另外注意:一、机械格栅每天必须清除栅渣,冲洗栅齿,机械格栅减速机必须每15天保养一次,适时添加润滑油和润滑脂,保持传动部件的灵活性。二、提升泵全过程由PLC控制,每日观察提升泵的运行情况,如有堵塞和异常声响,一定要及时检修和清理,检修前应先切断提升泵的电源,然后再进行。三、罗茨风机全过程由PLC控制,四用两备。每日观察曝气机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声响或堵塞一定要及时解决。在开启风机前切记风机出口阀门要打开。四、滗水机全过程由PLC控制,每个周期运行60\n分钟。每日观察滗水机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声响或堵塞也一定要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