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估 147页

  • 14.85 MB
  • 2023-01-03 08:31:13 发布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估

  • 1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评估\n第一章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评估评估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需从处理水量、水质、污泥处理、运行成本及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估,其中水质、污泥处理及运行成本作为本次运行评估的主要因子,而水量、安全不作为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污水处理要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必须控制好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只有控制好前面的处理单元,才能保证后续单元的处理效果,使出水水质和污泥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和对污泥进行进一步处置的要求。假设栅渣和沉砂穿过预处理单元,随污水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将产生以下问题:对初级处理的影响从格栅流走的栅渣太多,将使初沉池浮渣量增多,难以清除,挂在出水堰板上影响出水均匀,不美观,并增加恶臭;如果用链条式刮泥机,丝状物将在链条上缠绕,增大阻力,损坏设备。从沉砂池流走砂粒太多,砂粒有可能在初沉池配水渠道内沉积,影响配水均匀;砂粒进入初沉池内将使污泥刮板过渡磨损,缩短更换周期;进入泥斗后将会干扰正常排泥或堵塞排泥管路;进入泥泵后将使污泥泵过渡磨损,使其降低使用寿命。对二级处理的影响栅渣进入曝气池会在表曝机或水下搅拌设备浆板上缠绕,增大阻力;它进入二沉池将使浮渣增加,挂在出水堰板上影响出水均匀。对污泥处理的影响\n极易从格栅流走的是一些破布条、塑料袋等杂物,这些杂物进入浓缩池后将在浓缩机栅条上缠绕,增加阻力,并影响浓缩效果,将在上清液出流堰板上缠绕,影响出水均匀,还将堵塞排泥管路或排泥泵。这些杂物进入消化池,极易堵塞的是热交换器,而堵塞以后清理又是非常困难的,另外还可能堵塞排泥管路,堵塞排泥泵。大量沉砂进入浓缩池将可能堵塞排泥管路,使排泥泵过渡磨损,进入消化池将减少有效容积,缩短清砂周期;砂进入带式压滤机将大大降低污泥成饼率,并使滤布过渡磨损。综上所述,要想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必须保证各处理单元的去除率。下面按处理构筑物的顺序对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污泥处理及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1、格栅间1.1水处理评估内容1.1.1运行参数的控制(1)格栅流速合理地控制过栅流速,能够使格栅最大程度地发挥拦截作用,保持最高的拦污效率。污水在栅前渠道流速一般应控制在0.4-0.9m/s,过栅流速一般应控制在0.6-1.0m/s。\n具体控制在多少,应视处理厂来水中污物的组成、含砂量以及格栅间距等具体情况而定。运行人员应在运转实践中摸索出本厂的过栅流速控制范围。栅前流速和过栅流速可按下式估算:栅前流速:(1-1)过栅流速:(1-2)(2)污水过栅水头损失污水过栅水头损失《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规定过栅的水头损失一般为0.08-0.15m。据全国多数污水厂的运行经验,污水过栅的水头损失小于0.3m时,既不影响工艺的正常运转,又方便管理,所以,过栅水头损失应控制在0.3m以内为宜。1.1.2设备状况\n为保证运行正常,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巡视检查时,应注意格栅除污机有无异常声音,栅条是否变形,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使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1.1.3分析测量与记录记录每天发生的栅楂量,用容量或重量法均可。这样可间接判断格栅的拦污效率。当栅渣比历史记录减少时,应分析格栅是否运行不正常。另一间接途径是经常观察初沉池和浓缩池的浮渣尺寸。1.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1,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2。表1-1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栅前流速(m/s)0.4-0.92过栅流速(m/s)0.6-1.03过栅水头损失(m)小于0.3表1-2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栅渣量运行评估效果备注重量法(Kg)容量法(L)1-1当栅渣比历史记录减少时,应分析格栅是否运行不正常1-21-3:::1-271-281-291-301-31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n2、进水泵房2.1水处理评估内容2.1.1运行参数的控制运行中严格按照水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使其在工艺参数允许的范围内工作。2.1.2设备状况泵组的运行操作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是保证来水量与抽水量一致,即来多少抽走多少。第二是应保持集水池高水位运行,这样可降低泵的扬程,在保证抽水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第三是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否则易损坏电机并降低使用寿命。第四是泵组内每台水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另外,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水泵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使其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2.1.3运行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况数据统计分析情况见表2-1。表2-1运行工况数据统计分析情况及运行效果日期来水量(m3/d)抽水量(m3/d)集水池最高水位(m)集水池运行水位(m)运行效果评定备注1-1\n另外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否则易损坏电机并降低使用寿命;泵组内每台水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1-21-3:::1-271-281-291-301-313、沉砂池3.1水处理评估内容3.1.1运行参数控制(1)平流沉砂池1)水平流速平流沉砂池主要应控制污水在池内的水平流速,并核算停留时间。水平流速一般控制在0.15-0.30m/s,具体取决于沉砂粒径的大小。水平流速可用下式估算:(3-1)式中,Q为污水流量(m3/s);B为沉砂池的宽度(m);H为沉砂池的有效水深(m);n为投入运转的池数。\n2)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决定能沉淀下来的砂粒的沉淀效率。如果停留时间太短,在某一水平流速下本应沉淀下来的一部分沉砂也会随水流走。停留时间一般应控制在30s以上。可以用下式估算:水力停留时间:(3-2)(2)曝气沉砂池1)水平流速(旋流速度)曝气沉砂池可通过调整曝气强度,使曝气沉砂池适应入流污水量的变化及来水中砂粒径的变化,保证稳定的沉砂效果。运行人员应根据入流污水中砂粒的主要粒径分布及沉砂池的具体情况,在运转实践中摸索出曝气强度与水平流速之间的关系,以方便运行调度。其流速一般控制在0.25-0.3m/s。(3-3)2)水力停留时间\n水力停留时间决定能沉淀下来的砂粒的沉淀效率。如果停留时间太短,在某一水平流速下本应沉淀下来的一部分沉砂也会随水流走。停留时间一般应控制在60-180s之间。水力停留时间:(3-4)3)曝气强度通过调整曝气强度,可以使曝气沉砂池适应入流污水量的变化及来水中砂粒径的变化,保证稳定的沉砂效果。曝气强度一般控制在0.1-0.2m3气/m3水。运行人员应根据入流污水中砂粒的主要粒径分布及沉砂池的具体情况,在运转实践中摸索出曝气强度与水平流速之间的关系,以方便运行调度。4)配水与气量分配\n经常调节入流阀门或闸门,使进入每一条沉砂池的水量均匀。配水不均匀,经常会出现有的池子处于低负荷运行,有的池子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对于曝气沉砂池来说,配水均匀,使每条池子处于同一工作液位,才有可能实现配气均匀。因为几条池子往往共用一根空气干管,分配各池的支管也比较短,阻力很小,池子之间的液位稍有不同,就有可能导致各池的气量分配严重不均,致使有的池子曝气过量,有的则曝气不足,使总的除砂效率降低。(3)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利用水利涡流,使泥砂和有机物分开,以达到除砂目的。(4)竖流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是污水由中心管进入池内后自下而上流动,无机物颗粒借重力沉于池底,处理效果一般较差。3.1.2设备状况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应经常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时,应注意设备有无异常声音,如有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维修。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使其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3.1.3分析测量与记录应连续测量并记录每天的除砂量,可以用重量法或容量法,但以重量法较好。应定期测量初沉池排泥中的含砂量,以干污泥中砂的百分含量表示,这是衡量沉砂池除砂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沉砂池排砂应定期进行筛分分析,筛分至少应分为0.01mm、0.15mm和0.20mm三级。应定期测定沉砂池和洗砂设备排砂的有机分。对于曝气沉砂池,应准确记录每天的曝气量。\n应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经常对沉砂池的除砂效果和洗砂设备的洗砂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反馈到运行调度中去,指导生产运行。沉砂池的分析测量项目具体见表3-1:表3-1沉砂池分析测量与记录日期除砂量初沉污泥含砂量沉砂池排砂筛分分析(%)排砂中有机分曝气量(吨/天)(%)0.01mm0.15mm0.20mm(%)(米3/天)1-11-2∶∶∶每天记录定期分析定期分析定期分析每天记录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化验分析项目,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为保证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3.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3-2;3-3;3-4;3-5。表3-2平流沉砂池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水平流速(m/s)0.15-0.302水力停留时间(s)30-60表3-3旋流沉砂池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流速(m/s)0.02-0.12水力停留时间(s)30-60表3-4曝气沉砂池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水平流速(旋流速度)m/s0.25-0.32水力停留时间(s)60-180\n3曝气强度(m3气/m3水)0.1-0.24配水与气量分配是否均匀表3-5竖流沉砂池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流速(m/s)0.02-0.12水力停留时间(s)30-60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4、初沉池4.1水处理评估内容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的四个作用:去除50-60%的SS;使污水BOD5降低25-35%;去除漂浮物质;均和水质。4.1.1运行参数控制(1)平流沉淀池1)水力表面负荷在初沉池内决定沉淀效果的主要参数已不再是水平流速,而是水力表面负荷。水力表面负荷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单位沉淀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污水量,一般控制在1.5-3.0【m3/(m2·h)】。用下式计算:(4-1)式中,Q为初沉池入流污水量(m3/h);B和L分别为沉淀池的池宽和池长(m)。\n2)水力停留时间污水在初沉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也是初沉池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只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才能保证良好的絮凝效果,获得较高的沉淀效率。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0~2.0h之间。平流式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用下式计算:(4-2)式中,Q为入流污水量(m3/s);B、L、H分别为初沉池的宽度、长度和有效水深(m)。3)冲刷速度污水在初沉池内水平推进流速不得超过冲刷速度。冲刷速度是足以将已沉下去的污泥重新冲刷起来的流速,这也是污水开始环流的极限速度。初沉池的冲刷速度较大,一般为50mm/s。冲刷速度:(4-3)\n4)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它是单位堰板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溢流的污水量。这个参数能够控制污水在池内特别是在出水端能保持一个均匀而稳定的流态,防止污泥及浮渣的流失。初沉池一般控制堰板溢流负荷小于10【m3/(m·h)】。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4-4)(2)辐流式沉淀池1)水力表面负荷辐流式沉淀池水力表面负荷一般控制在2-3【m3/(m2·h)】。水力表面负荷:(4-5)2)水力停留时间辐流式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0~2.0h之间。\n水力停留时间:(4-6)3)冲刷速度污水在初沉池内水平推进流速(辐流池为径向推进流速)不得超过冲刷速度。一般为50mm/s。冲刷速度:(4-7)4)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一般控制堰板溢流负荷小于10【m3/(m·h)】。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4-8)5)工艺控制措施其目的是将初沉池的工艺参数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运行中应核算这三个参数是否超出上述所要求的范围,如发现上述任何一个参数超出范围,一般都应进行工艺调节。如增加投运池数或减少处理量。\n4.1.2设备状况刮泥机的操作应严格按照该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使设备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1)刮泥与排泥操作污泥在排出初沉池之前必须首先被收集到污泥斗,即刮泥。辐流式初沉池一般应采用连续刮泥方式,运行中应特别注意周边刮泥机的线速度,不能太高,一定不能超过3m/min,否则会使周边污泥浮起,直接从堰板溢流走。排泥是初沉池运行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操作,有连续和间歇排泥两种方式。初沉池排泥的含固量一般能达到3%,当部分剩余污泥进入初沉池产生良好的絮凝作用时,排泥含固量可达5%。排泥时间的确定:当开始排泥时,从排泥管取样口连续取样分析其含固量的变化,从排泥开始到含固量降至基本为零即为排泥时间。运行管理人员在运转实践中应摸索出本厂初沉池的排泥周期及排泥时间。来达到既不降低排泥浓度,又能排泥彻底的目的。(2)应经常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4.1.3分析测量与记录(1)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的进出水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分析与测量:SS:取不同时段多个瞬时样的平均值,计算去除率,一般应在50-60%之间。小处理厂可每周两次或一次,大型处理厂应每天一次。BOD5\n:24h混合样,计算去除效率,一般应在25-35%之间。小处理厂每周1-2次,大型处理厂每天一次。可沉固体:进行1h沉降试验,并计算去除效率。大型处理厂每天应做数次,每班至少一次。小处理厂每天一次。PH:每天数次,每班至少一次。TS:大型处理厂每天至少一次。TVS:大型处理厂每天至少一次。FOG:每周一次。温度:每天数次。(2)初沉池排泥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分析及测量:排泥的含固量:每天一次。VS:每天一次,取多个瞬时样的均值。PH:每天数次。分析化验项目具体见表4-1、4-2。表4-1初沉池进、出水的分析与记录单位:(mg/L)日期SSBOD5可沉固体去除率(%)pHTSTVSFOG温度进出进出进出SSBOD5可沉固体进出进出进出进出进出1-11-2∶∶∶每天一次(多个瞬时样均值)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数次每天数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天数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n表4-2初沉池排泥的分析与记录日期含固量(%)VS(mg/L)pH1-11-2∶∶∶每天一次每天一次(多个瞬时样均值)每天数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并保证所测数值真实、可靠。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3)初沉池运转中,每班应记录以下内容:排泥次数,排泥时间;排浮渣次数,浮渣量;温度和pH;刮泥机及泥泵的运转情况;初沉池运转记录具体见表4-3。表4-3初沉池运转记录时间排泥次数排泥时间排浮渣次数浮渣量温度pH刮泥机及泥泵的运转情况(吨)(℃)班次备注(4)工艺调控记录:\n应计算每班出泥量,水力表面负荷,停留时间和堰板溢流负荷等参数,并做好记录。4.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4-4;4-5。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4-6。表4-4平流式初沉池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水力表面负荷【m3/(m2·h)】1.5-32水力停留时间(h)1.5-2.03冲刷速度(mm/s)小于504溢流负荷【m3/(m·h)】小于10表4-5辐流式初沉池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水力表面负荷【m3/(m2·h)】2-32水力停留时间(h)1.0-2.03冲刷速度(mm/s)小于504溢流负荷【m3/(m·h)】小于10表4-6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SS去除率应为(%)SS实际去除率(%)BOD5去除率应为(%)BOD5实际去除率(%)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150-6025-351-21-3:::1-271-281-291-301-31\n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5、曝气池(传统活性污泥法)5.1水处理评估内容5.1.1运行参数的控制(1)入流水质水量入流污水量Q必须充分利用所设置的计量设施准确计量,它是整个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控制的基础。Q的计量不准确,必然导致运行控制的某些失误。入流水质也直接影响到运行控制。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污水中的BOD5,因此,入流污水的BOD5必须准确测定,它是工艺调控的一个基础数据。(2)回流污泥量与回流比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常用QR表示。QR是活性污泥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通过有效调节QR,可以改变工艺运行状态,保证运行的正常。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回流比R一般在25-100%。回流比:(5-1)\n(3)混合液悬浮固体和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混合液悬浮固体是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浓度,通常用MLSS表示。MLSS可以近似表示曝气池内活性微生物的浓度,这是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另外一个指标,MLVSS可能较MLSS值接近活性微生物浓度,它是MLSS中的有机部分,称为混合液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的测量较MLSS稍麻烦一点,但处理厂运行管理中应尽量采用MLVSS。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是指回流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浓度,通常用RSS表示它近似表示回流污泥中的活性微生物浓度。运行管理中应尽量采用RVSS,即回流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传统活性污泥法的MLSS在1500~3000mg/L之间,而RSS则取决于回流比R的大小,以及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二沉池的运行情况。(4)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通常是用BOD5\n代表有机污染物进行计算的,因而也称为BOD负荷。通常用F/M表示有机负荷,F代表食物,即有机污染物,M代表活性微生物量,即MLVSS,而F与M的比值代表了微生物量与食物量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他直接影响活性污泥增长速率、有机物污染物的去除率、氧的利用率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F/M值一般在0.2~0.4kgBOD5/(kgMLVSS·d)之间。有机负荷:(5-2)5)混合液溶解氧浓度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主要采用耗氧过程,因而混合液中必须保持耗氧状态,即混合液内必须维持一定的溶解氧DO浓度。DO是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内的,因而混合液需有足够高的DO值,以保持强大的扩散推动力,将微生物耗氧分解所需的氧强制“注入”微生物细胞体内。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控制DO大于2.0mg/L。(6)剩余污泥排放量和污泥龄剩余污泥的排放量用Qw表示。如从曝气池排放剩余活性污泥,则其浓度为混合液的污泥浓度MLSS;如果从回流污泥系统内排放剩余活性污泥,则其浓度为RSS。绝大部分处理厂都从回流污泥系统排泥,只有当二沉池入流固体量严重超负荷时,才考虑从曝气池直接排放。剩余污泥排放是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控制中一项最重要的操作,Qw的大小,直接决定污泥龄的长短。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用SRT表示。因为活性微生物基本上“包埋”\n在活性污泥絮体中,因此,污泥龄也就是微生物在活性污泥系统内的停留时间。SRT直接决定着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的年龄大小。一般来说,年轻的污泥活性高,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强,但凝聚沉降性能较差,而年长的污泥有可能已老化,分解代谢能力较差,但凝聚沉降性能较好。通过调节SRT,可以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年龄,使活性污泥即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又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一般控制SRT在3-5d。污泥龄:(5-3)(7)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水在曝气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用Ta表示。Ta与入流污水量及池容的大小有关系。Ta有时也叫污水的曝气时间,即污水在曝气池内被曝气的时间。Ta有两种计算方法:(5-4)(5-5)\n前一种计算方法是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实际停留时间。后一种计算方法计算的时间实际上比实际停留的时间长,有时称之为名义停留时间。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池名义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6-9h,而实际停留时间则取决于回流比。5.1.2运行控制指标、方法及步骤(1)测定活性污泥质量的方法1)颜色和气味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既生物活性越强,土腥味越浓。这里强调的是,黄褐色和土腥味只是活性污泥正常的指标之一,而不是唯一指标。应该这样认为,不是黄褐色或不是土腥味的活性污泥一定不正常,应分析产生的原因,但有土腥味是黄褐色的活性污泥不一定正常,如发生膨胀的活性污泥一般也是黄褐色,也具有土腥味。2)活性污泥的好氧速率活性污泥的好氧速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一般用SOUR表示,单位采用mgO2/(gMLVSS·h)。它是衡量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SOUR一般为8—20mgO2/(gMLVSS·h)之间。一般应在20℃时测SOUR值。3)污泥沉降比\n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的混合液在100mL的量筒中,静置30min后,沉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之比,一般用SV30表示。正常的活性污泥,其MLSS浓度在1500—3000mg/L之间时,SV30一般在15—30%的范围内。4)污泥的体积指数和密度指数的关系污泥的体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静置30min以后,1g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常用SVI30表示,单位为mL/g。SVI30与SV30存在以下关系:(5-6)SV30值的概念不太直观,有的处理厂常采用污泥的密度指数。密度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静置30min后,含于100mL沉降污泥中的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量常用SDI30表示,单位为g/mL。SDI30与SV30存在以下关系:(5-7)SDI30的单位与通常密度相同,较易理解,且直观。5)活性污泥的生物相\n以上介绍的是活性污泥宏观质量指标。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污泥的微观生物指标,即污泥的生物相。生物相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观察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指示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变化。不同质量的活性污泥中存在不同的指示生物,通过指示生物的观察,可以间接评价活性污泥质量。另一部分是观察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不同质量的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量是不同的,通过丝状菌数量的测量,也可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质量。下面仅介绍第二部分。活性污泥丝状菌测量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长度测量,另一种是丰度测量。一般来说,每gMLSS对应的混和液中的丝状菌长度小于10m/mL时,该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大于10m/mL时,沉降性能恶化。并不是丝状菌越少越好,因为丝状菌在污泥絮体中起骨架作用。当丝状菌长度小于0.5m/(mL·MLSS)时,该种活性污泥虽沉降速度非常快,但形不成泥水界面,出水浑浊。丰度测量是将混合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丝状菌的多少。按照丝状菌在污泥絮体上的丰富程度,将丰度分为七级:第0级:没有。所有絮体上都未见到丝状菌。第a级:很少。在个别絮体上发现丝状菌。第b级:一些。不是所有絮体上都有丝状菌。第c级: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但密度较低。每个絮体上有1-5根菌丝。第d级:较多。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中等密度。每个絮体上有5-20根菌丝。\n第e级:丰富。所有絮体上都有菌丝,密度很高。每个絮体上菌丝超过20根。第f级:大量。大量菌丝形成丝网。当活性污泥丝状菌丰度在a-b级时,污泥沉降浓缩性能良好。当为e或f级时,活性污泥处于膨胀状态,沉降性能恶化。当处于0级,即未发现丝状菌时,活性污泥絮体较松散,极易被曝气设备和回流设备打碎而形成很小的絮体。这种污泥在沉降时很可能沉速较快,但往往形不成泥水界面,上清液浑浊。(2)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因素既然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主要利用微生物处理水,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必然影响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污水效果。1)进水水质\n入流污水水质影响处理效果。一般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且过剩很多。但如果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为100:5:1。如果污水中缺氮,一般可以加入无水氨或氨水,也可投加铵盐。如果污水中缺磷,可投加磷酸或磷酸盐。如果PH过高或过低,还应加入一定量的中和剂,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氢氧化钠和硫酸。解决PH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对工厂排水的管理,严禁强酸强碱排入市政排水管道。同样,解决活性污泥中毒的根本办法也是加强对上游污染源的管理。污水中的油脂类物质也会影响活性污泥工艺的处理效果。当污水中油脂含量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大曝气量,处理效率也会降低。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2)温度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3)工艺的控制1)曝气系统的控制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采用的是耗氧过程,因而必须供给活性污泥充足的溶解氧。这些溶解氧应既能满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分解有机物的需要,也能满足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及回流系统内的需要。另外,曝气系统还应充分起到混合搅拌的作用,保证活性污泥絮体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混合接触,并保持悬浮状态。不同类的曝气系统控制方式不同。①鼓风曝气系统的控制鼓风曝气系统的控制参数是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DO值,控制变量是鼓入曝气池内的空气量Qa。Qa\n越大,即曝气量越多,混合液的DO值也越高。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DO值一般控制在2mg/L左右。DO控制在多少,与污泥浓度MLVSS以及F/M有关。一般说,F/M较小时,MLVSS较高,DO值也应适当提高。一些处理厂控制曝气池出口混合液的DO值大于3mg/L,以防止污泥在二沉池内厌氧上浮。DO是通过单纯的扩散进入微生物体内的,DO从混合液扩散进入污泥絮体,再扩散进入微生物体内,每个过程都需要推动力,因而保持较高的DO值对于保证微生物获得充足的氧也是有好处的。但DO值不能太高。对于同样的供氧量来说,要保持较高的DO值,则需要较多的曝气量,从而使曝气效率降低,浪费能源。当维持DO值不变时,曝气量Qa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流污水的BOD5,BOD5越高,Qa越大,反之越小。Qa的调节可通过改变鼓风机的投运台数以及调节单台风机的风量来实现。对于微孔扩散系数,Ea一般在7-15%之间。曝气池水深越深,Ea越大,但处理厂曝气池水深一般是恒定的。入流污染物质,特别是一些油脂类,合成洗涤剂类物质浓度越高,Ea越小。DO值越高,温度越高,Ea也越小。Ea可以用废气分析方法测定,也可以利用处理厂运行数据反算。运行人员应摸索出本厂的实际fo值和Ea值,以方便曝气系统的控制。曝气池前段曝气量主要取决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氧量,只要满足这部分需氧量,一般也能满足混合要求。但在曝气池后段特别是末端,曝气量主要取决于混合要求,微生物需氧已很少。有时虽然DO值维持不变,但曝气量不能满足混合需要,造成污泥沉积。为满足混合要求,使活性污泥保持悬浮状态,每平方米曝气池面积曝气量一般应大于2.2m3/h,实际运行中应注意核算。②表面曝气系统的控制表面曝气系统是通过调节转速和叶轮淹没深度来调节曝气池混合液的DO值。具体调节规律因设备而异。同鼓风机系统相比,表曝系统的曝气效率受入流水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为满足混合要求,应控制输入每立方米混合液中的搅拌功率大于10w,否则极易造成污泥沉积。2)回流污泥系统的控制回流系统的控制有三种方式:保持回流量Qr\n恒定;保持回流比R恒定;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量Qr及回流比R,使系统状态处于最佳。每种方式适合于不同的情况。目前,有相当多的处理厂运行中保持回流量Qr不变,但应认识到这只适应于入流污水量Q相对恒定或波动不大的情况。如Q变化较大,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为Q的变化会导致活性污泥量在曝气池和二沉池内的重新分配。当Q增大时,部分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会转移到二沉池,使曝气池内MLSS降低,而实际此时曝气池内需要更多的MLSS去处理增加了的污水,MLSS的不足会严重影响处理效果。另一方面,二沉池内污泥量增加会导致泥位上升,造成污泥流失,同时,Q增加导致二沉池水力负荷增加,进一步增大了污泥流失的可能性。Q减小时,部分活性污泥会从二沉池转移到曝气池,使曝气池MLSS升高,但此时曝气池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的MLSS,因为入流污水量减少,进入曝气池的有机物也减少了。保持回流Qr恒定,能允许入流污水量在多大范围内变化,取决于很多实际因素。如入流BOD5、二沉池与曝气池容积之比及污泥的沉降性能。运行人员应摸索出本厂允许的入流污水量的波动幅度,在允许范围内尽量不调节回流量。如果保持回流比R恒定,在剩余污泥排放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保持MLSS、F/M以及二沉池内泥位Ls基本恒定,不随入流污水量Q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相对稳定的处理效果。第三种方式是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比和回流量,保持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种方式是稳定运行所必须的,但操作量较大,一些处理厂实施较困难。\n不管那种控制方式,都需要确定合适的回流量或回流比。即使基本上不控制的第一种方式,也需要确定一个较合理的回流量。回流量及回流比的确定或控制调节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首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泥位Ls,亦即选择一个合适的污泥层厚度Hs。泥层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3~0.9m之间,且不超过泥水界面上水深Ls的1/3,然后调节回流污泥量,使泥水界面上水深Ls稳定在所选定的合理值。一般情况下,增大回流量Qr,可降低泥位,减少泥层厚度;反之,降低回流量Qr,可增大泥层厚度。应注意调节幅度每次不要太大,如调回流比,每次不要超过5%,如调回流量,则每次不超过原来值的10%。具体每次调多少,多长时间以后再调节下一次,应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入流污水量一天之内总在变化,泥位也在波动,为稳妥起见,应在每天的流量高峰,即泥位最高时,测量泥位,并以此作为调节回流比的依据。②按照沉降比调节回流比或回流量假设用100mL量筒进行的沉降试验基本上与二沉池内的沉降一致,则由测得的SV30值可以计算回流比,用于指导回流比的调节。回流比与沉降比之间存在以下关系:(5-8)③按照回流污泥及混合液的浓度调节回流比\n可用回流污泥浓度RSS和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指导回流比R的调节。R与RSS及MLSS的关系如下:(5-9)该法只适用低负荷工艺,即入流SS不高的情况下,否则会造成误差。④依据污泥沉降曲线调节回流比沉降性能不同的污泥具有不同的沉降曲线,如图5-1所示。易沉污泥达到最大浓度所需时间短,沉降性能差的污泥达到最大浓度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回流比的大小,直接决定污泥在二沉池内的沉降浓缩时间。对于某种特定的污泥,如果调节回流比使污泥在二沉池内的停留时间恰好等于该种污泥通过沉降达到最大浓度所需的时间,则此时回流污泥浓度最高,且回流比最小。沉降曲线的拐点处对应的沉降比,即为该种污泥的最小沉降比,用SVm表示。根据由SVm确定的回流比R运行,可使污泥在池内停留时间较短,同时污泥浓度较高。回流比R与SVm的关系如下:(5-10)图5-1不同沉降污泥的沉降曲线\n⑤四种回流比调节方法的比较上述四种调节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根据泥位调节回流比,不易造成由于泥位升高而使污泥流失,出水SS较稳定,但回流污泥浓度RSS不稳定。按照SVm调节回流比,操作非常方便,但当污泥沉降性能不佳时,不易得到高浓度的RSS,使回流比R比实际需要值偏大。按照RSS和MLSS调节回流比,由于要分析RSS和MLSS,比较麻烦,一般可做为回流比的一种校核方法。用沉降曲线调节回流比,简单易行,可获得高RSS,同时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最短;该法尤其适于硝化工艺及除磷工艺。在运行管理中,上述几种方法可以并用。例如,按照沉降曲线确定回流比,并经常用MLSS和RSS校验,另外还应经常观测泥位,防止泥位太高,造成污泥流失。3)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的控制活性污泥系统每天都要产生一部分活性污泥,使系统内总的污泥量增多。要使总的污泥量基本保持平衡,就必须定期排放一部分剩余活性污泥。事实上,排泥是活性污泥工艺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项操作,它比其它任何操作对系统的影响都大。通过排泥量的调节,可以改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和增长速度,可以改变需氧量,可以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因而可以改变系统的功能。\n目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处理厂并不有意识地调节排泥量。但应认识到,这只适应于入流水质水量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当入流水质水量及环境因素发生波动,活性污泥的工艺状态也将随之变化,因而处理效果不稳定。通过排泥量调节,可以克服以上的波动或变化,保持处理效果的稳定。有以下几种排泥方法。①用MLSS控制排泥用MLSS控制排泥系指在维持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恒定的情况下,确定排泥量。首先根据实际工艺状况确定一个合适的MLSS浓度值。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MLSS一般在1500~3000mg/l之间。当实际MLSS比要控制的MLSS值高时,应通过排泥降低MLSS值。一般来说,活性污泥工艺是一个渐进过程,在控制总的排泥量前提下,每次尽量少排勤排,如有可能,应连续排泥。这种排泥方法比较直观,易于理解,实际上很多处理厂都用这种方法,但该法仅适于进水水质水量变化不大的情况。有时,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误操作。例如,当入流BOD5增加50%时,MLSS必然上升,此时如果仍通过排泥保持恒定的MLSS值,则实际上使污泥负荷增加一倍,会导致出水质量严重下降。②用F/M控制排泥F/M中的F是入流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负荷,一般无法人为地控制,因此只能控制M,即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量。如果不改变曝气池投运数量,则问题就变成控制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但这种方法不是单纯将污泥浓度保持恒定,而是通过改变污泥浓度,使F/M基本保持恒定。\n当入流污水水质波动较大时,该法也可使用。因此,工业废水含量较大的处理厂,应尽量采用这种排泥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根据本厂的特点,确定合适的F/M值。F/M值可根据污水的温度做适当调整,当水温高时,F/M值可高些,反之可低些。当入流工业废水中难降解物质较多时,F/M应低一些,反之可高些。实际运行控制中,一般是控制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F/M值基本恒定,如采用一周的F/M平均值或一月的平均值。在这一段时间内,可根据情况做些小的调整。例如,每周六或每周五的污染负荷一般会增加,可在周四或周五适当少排泥,使F/M适当降低,保存一些污泥,防止周六F/M值升的太高。这样平均下来,可使一周7d的平均F/M基本与上周一致。计算F/M时,要用到入流的BOD5,而BOD5需要5d才能测出,实际上难以采用。因此应根据情况,发展一些快速测定法,例如,用COD、TOC等指标快速估算BOD5,或采用27℃时1d的生化需氧量BOD1。总之,采用该法排泥时,应能快速测得入流污水的有机负荷。另外,计算F/M时,必须用MLVSS值。MLVSS值测定较麻烦,可以利用MLSS和MLVSS之间的相关关系,用MLSS估算MLVSS值。③用SRT控制排泥用SRT控制排泥,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最准确的排泥方法,很多处理厂正在改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选择SRT和准确地计算系统内污泥总量MT。\n应根据处理要求,环境因素和运行实践综合比较分析,选择合适的泥龄SRT作为控制排泥目标。应充分利用污泥的沉降试验、呼吸试验、生物相观测等手段,随时调整SRT,使之更加合理。一般来说,处理效率要求越高,出水水质要求越严格,SRT应控制大一些,反之,可小一些。在满足要求的处理效果前提下,温度较高时,SRT可小一些,反之则应大一些。当污泥的可沉性能较差时,有可能是由于泥龄太小。SRT越大,利用呼吸试验测得的耗氧速率SOUR越小,反之则越大。通过生物相观察,会发现不同的SRT对应着不同的优势指示生物。严格地讲,系统中的污泥总量应包括曝气池内的污泥量Ma,二沉池内的污泥量Mc和回流系统内的污泥量MR,即TT=Ma+Mc+MR(5-11)实际上,很多处理厂在用SRT控制排泥时,仅考虑曝气池内的污泥量,即MT=Ma,此时(5-12)式中,Mw为每天排放的干污泥量。如果从回流系统排泥,则Mw=RSS·Qw(5-13)\n式中,Qw为每天排放的污泥体积流量;RSS为回流污泥浓度。Me为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干污泥量:Me=SSe·Q(5-14)式中,SSe为二沉池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Q为入流污水量。综合以上各式,每天的污泥排放量应为(5-15)一些处理厂经常不考虑二沉池出水带走的污泥量Me,实际上,这部分污泥量占排泥量的比例不容忽视。尤其当出水SS超标时,更不能忽略。\n上述方法计算简单,使用方便,但仅适应于入流污水量波动不大的情况。当入流污水量波动时,如果回流比保持恒定,则污泥量将在曝气池和二沉池中随污水量的波动处于动态分配,此时MT的计算应考虑二沉池内的污泥量,即MT=Ma+Mc(5-16)SRT的计算公式为(5-17)Mc可用下式计算:(5-18)式中,Ac为二沉池的表面积;Hs为二沉池内的污泥层厚度。将式(5-13)、(5-14)代入式(5-17),可得每天的污泥排放量(5-19)\n一般情况下,计算MT均可忽略回流系统中的污泥量。但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某厂多条曝气池和多座二沉池共用一套回流污泥系统,当因故只能运行一条曝气池和一座二沉池时,回流污泥系统中的污泥量占MT的比例会很大,此时如用SRT控制排泥,不能忽略回流系统内的污泥量MR,应按式(5-11)计算MT。用SRT控制排泥的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一周或一月内SRT的平均值。保持一周或一月内SRT的平均值基本等于在要控制的SRT值的前提下,可在一周或一月内作些微调。例如,要使一周的SRT平均值控制在8d,可以在周一至周五多排泥,每天控制SRT为7d,周六和周日控制SRT为10d。这样,周六和周日可以少排些泥。当通过排泥改变SRT时,应逐渐缓慢地进行,一般每次不要超过总调节量的10%。④用SV30控制排泥SV30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又反映污泥浓度的大小。当沉降浓缩性能较好时,SV30较小,反之较高。当污泥浓度较高时,SV30\n较大,反之则较小。当测得污泥SV30较高时,可能是污泥浓度增大,也可能是沉降性能恶化,不管是那种原因,都应及时排泥,降低SV30值。采用该法排泥时,也应逐渐缓慢地进行,一次排泥不能太多。如通过排泥要将SV30由50%降至30%时,可利用一周的时间逐渐实现,每天少排一部分泥,使SV30下降,逐渐逼近30%。⑤各种排泥方法的综合使用上述几种仅是常用的,另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排泥方法。应该认识到,每一种方法都各有利弊,都有其特殊的适应条件。实际运行中,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一种方法为主,但不排除兼用其它方法。例如,采用SRT控制排泥时,也应经常核算F/M值,经常测定SV值。当采用F/M控制排泥时,也应经常核算SRT值。5.1.3设备状况(1)微孔曝气系统的维护管理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曝气设备多种多样,大多数处理厂主要采用三类:陶瓷微孔扩散器、橡胶膜片微孔扩散器和曝气转刷。前两类为鼓风曝气设备,也称为曝气头。曝气转刷为表曝设备,主要用于氧化沟工艺。现主要介绍陶瓷扩散器。陶瓷扩散器一般用硅石(二氧化硅)或钢玉(氧化铝)为主要材料烧结制成,因而该类扩散器耐酸碱及耐油性能较好,寿命一般都在15年之上。由于陶瓷扩散器内部结构为空间网状结构,通道大小不均,因而极易堵塞,需定期清洗,这是该类扩散器的一大缺点。以下内容将主要介绍陶瓷扩散器的堵塞问题及清洗技术。\n1)微孔扩散器的堵塞问题及其判断扩散器堵塞系指一些颗粒物质干扰气体穿过扩散器而造成的氧转移性能的下降。堵塞又可分为两类:内堵和外堵。内堵,也称为气相堵塞,堵塞物主要来源于过滤空气中遗留的砂尘、鼓风机泄漏的油污、空气干管的锈蚀物、池内空气支管破裂后进入的固体物质。外堵,也称为液相堵塞,堵塞物质主要来源于污水中悬浮固体在扩散器上沉积,微生物附着在扩散器表面生长,形成生物垢,以及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包埋的一些无机物质。大多数堵塞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应经常观察,根据堵塞程度及时安排清洗计划。观察与判断堵塞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定期核算能耗并测量混合液的DO值。如果设有DO控制系统,在DO恒定的条件下,能耗升高,则说明扩散器已堵塞。如果没有DO自控系统,在曝气量不变的条件下,DO降低,说明扩散器已堵塞。②定期观测曝气池表面逸出的气泡的大小。如果发现逸出气泡尺寸增大或气泡结群,说明扩散器已经堵塞。因此,在运行初始,应详细观测各池及池内各段的气泡尺寸,形状及分布情况,作好记录。③在曝气池最易发生扩散器堵塞的位置设置可移动式扩散器,使其工况与正常扩散器完全一致,定期取出检查测试是否堵塞。④在现场最易堵塞的扩散器上设压力计,在线测试扩散器本身的压力损失,也称之为湿式压力DWP。如果DWP增大,说明扩散器已堵塞。2)微孔扩散器的清洗如发现微孔扩散器堵塞应及时进行清洗。以保证曝气池内充足的溶解氧。\n3)冷凝水的排放应定期排放空气管线内的积水,否则会增大空气管路的阻力,使能耗升高。(2)其它维护管理问题要经常检查与调整曝气池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统,确保进入各系列或各池之间的污水和污泥均匀。5.1.4分析测量与观察记录活性污泥工艺的正常运行需进行一些观测,以便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工艺运行状态或紧急处理。这些观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观指标,另一类是理化分析指标。在实际运行管理中,这两类指标经常综合运用。(1)感官指标有经验的运行管理人员,往往能够通过一些表面现象的观察,对工艺状况是否正常及异常的原因作出初步的判断。活性污泥系统应经常进行观察的感观指标包括颜色、气味、泡沫、流态、透明度等项目。活性污泥正常的颜色应为黄褐色,正常气味应为土腥味,运行人员在现场巡视中应有意识地观察与嗅闻。如果颜色变黑或闻到腐败性气味,则说明供氧不足,或污泥已发生腐败。对曝气池表面应经常观察气泡的均匀性及气泡尺寸的变化;如果局部气泡变少,则说明曝气不均匀,如果气泡变大或结群,则说明扩散器堵塞。另外,还应经常观察曝气池表面的泡沫情况,如果泡沫增多,则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n(2)理化分析指标理化分析指标又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测定指标,另一类是根据直接测定结果计算出的间接指标(称之为计算指标或工艺参数)。①直接测量指标A.流量:要测定的流量包括进水流量、出水流量、剩余污泥量、回流污泥量和供气量。B.COD:包括进水COD和出水COD值。一般应做混合样,用于特别的工艺控制时,也可做瞬时样。每天至少1次。C.BOD5:包括进水BOD5和出水BOD5。一般应做混合样,用于特别的工艺控制时,也可做瞬时样。每天至少1次。BOD5测定需要5d时间,因此,一般只能用于工艺效果评价和长周期的工艺调控。对于特定的处理厂,可以建立BOD5和COD的相关关系用COD粗估BOD5值,因COD值一般在3h内即可得到结果。D.SS:进水和出水应测总悬浮固体TSS。曝气池混合液应分别测总悬浮固体MLSS和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回流污泥应分别测总悬浮固体RSS和挥发性悬浮固体RVSS。以上项目一般可做瞬时样,且每天1次。E.主要测曝气池混合液的DO值。对于推流曝气池,应取各点的平均值,例如入口、出口和中间三点的平均值。另外,每天还应测二沉出水的DO值。F.pH:测定进水出水的pH,每天至少1次。一般只做瞬时样。G.温度:测入流污水温度,每天至少1次。H.营养元素:入流污水中应定期测定NH3-N和TKN以及TP,核算营养是否平衡,即BOD:TKN:TP是否为100:5:1。应定期测定出水的NH3\n-N,TKN和NO3—-N,观察是否存在硝化。一般每天1次测定,取混合样。I.SV与SVI:混合样的SV和SVI是经常性测定的项目,可随时测定,用于工艺调控。J.SOUR:应定期测曝气池末端混合液的SOUR,每周1次。K.生物相:包括观察混合液和回流污泥的生物相,每天应观察记录。以上直接测量项目祥见表5-1及续表5-1。表5-1曝气池检测、测量指标单位:mg/L日期进水量出水量剩余污泥量回流污泥量供气量进水(m3/d)(m3/d)(m3/d)(m3/d)(m3/d)BOD5CODTSSpH1-11-2∶∶∶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瞬时样)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续表5-1日期进水出水温度(℃)NH3-NTKNTPBOD5CODTSSpHNH3-NTKNNO3--N1-11-2∶∶∶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混合样)核算营养是否平衡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瞬时样)每天一次(混合样)观察是否存在硝化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续表5-1日期混合液\nMLSSMLVSSDOSV(%)SVISOUR[mgO2/(gMLVSS·h)]RSSRVSS生物相1-11-2∶∶∶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②计算指标通过以上直接测量指标,应计算出计算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污泥负荷F/M、回流比R、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Ta和Tc,5.1.5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5-2。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5-3。表5-2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活性污泥回流比R(%)25-1002MLSS(mg/L)1500-30003F/M【kgBOD5/(kgMLSS·d)】0.2-0.44混合液溶解氧DO(mg/L)2.0左右5污泥龄SRT(d)3-56水力停留时间(hr)6-9表5-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SS应去除率(%)SS实际去除率(%)BOD5应去除率(%)BOD5实际去除率(%)氮应去除率(%)氮实际去除率(%)磷应去除率(%)磷实际去除率(%)运行效果评估1-185以上85以上\n每降低100mg/LBOD5,可去除5mg/L氮。每降低100mg/LBOD5,可去除1mg/L磷。1-21-3:::1-271-281-291-301-31备注续表5-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铁实际去除率(%)铜实际去除率(%)铅实际去除率(%)镍实际去除率(%)锌实际去除率(%)去除率应达到(%)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1对铁、铜、铅、镍、锌金属或重金属离子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均能达到30-90。1-21-3:::1-271-281-291-301-31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6、曝气池(生物硝化工艺)6.1水处理评估内容6.1.1运行参数的控制(1)F/M和SRT\n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都在0.15kgBOD/(kgMLVSS·d)以下。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有时为了使出水NH3-N非常低,甚至采用F/M为0.05kgBOD/(kgMLVSS·d)的超低负荷。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泥龄SRT一般较长,这主要是因为硝化细菌增殖速度较慢,世代期长,如果不保证足够长的SRT,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实际运行中,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但一般情况下,要得到理想的硝化效果,SRT至少应在8d以上。(2)回流比R与水力停留时间T。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如果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生物硝化系统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a一般也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长,至少应在8h之上。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较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3)溶解氧DO硝化工艺混合液的DO应控制在2.0mg/L,一般在2.0~3.0mg/L之间。当DO小于2.0mg/L时,硝化将受到抑制;当DO小于1.0mg/L\n时,硝化将受到完全抑制并趋于停止。生物硝化系统需维持高浓度DO,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即停止生命活动,不像分解有机物的细菌那样,大多数为兼性菌。其次,硝化细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争夺”不到所需要的氧。另外,绝大多数硝化细菌包埋在污泥絮体内,只有保持混合液中较高的溶解氧浓度,才能将溶解“挤入”絮体内,便于硝化菌摄取。一般情况下,将每克NH3-N转化成NO—3-N约需氧4.57g,对于典型的城市污水,生物硝化系统的实际供氧量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高50%以上,具体取决于进水中的TKN浓度。(4)硝化速率硝化速率系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一般用NR表示,单位一般为gNH3-N/(gMLVSS·d)。NR值的大小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温度等很多因素,典型值为0.02gNH3-N/(gMLVSS·d),即每克活性污泥每天大约能将0.02gNH3-N转化成NO—3-N。(5)BOD5/TKNTKN系指水中有机氮与氨氮之和。入流污水中BOD5与TKN之比是影响硝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BOD5/TKN越大,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越小,硝化速率NR也就越小,在同样运行条件下硝化效率就越低;反之,BOD5/TKN越小,硝化效率越高。典型城市污水的BOD5/TKN大约为5~6,此时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比例约为5%;如果污水的BOD5/TKN增至9,则硝化菌比例将降至3%;如果BOD5/TKN减至3,则硝化细菌的比例可高达9%。其次,BOD5/TKN变小时,由于硝化细菌比例增大,部分会脱离污泥絮体而处于游离状态,在二沉池内不易沉淀,导致出水混浊。综上所述,BOD5/TKN太小时,虽硝化效率提高,但出水清澈度下降;而BOD5\n/TKN太大时,虽清澈度提高,但硝化效率下降。因而,对某一生物硝化系统来说,存在一个最佳BOD5/TKN值。很多处理厂的运行实践中发现,BOD5/TKN值最佳范围为2~3。(6)pH和碱度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当PH<6.0或>9.6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在生物硝化系统中,应尽量控制混合液的pH大于7.0,当pH<7.0时,硝化速率将明显下降。当pH<6.5时,则必须向污水中加碱。(7)有毒物质某些重金属离子、络合阴离子、氰化物以及一些有机物质会干扰或破坏硝化细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当这些物质在污水中的浓度较高,便会抑制生物硝化的正常运行。例如,当铅离子大于0.5mg/L、酚大于5.6mg/L、硫脲大于0.076mg/L时,硝化均会受到抑制。有趣的是,当NH3-N浓度大于200mg/L时,也会对硝化过程产生抑制,但城市污水中一般不会有如此高的NH3-N浓度。(8)温度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在5~35℃的范围内,硝化细菌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并随温度的升高,生物活性增大。在30℃左右,其生物活性增至最大,而在低于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在生物硝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当污水温度在16℃之上时,采用8~10d的泥龄即可;但当温度低于10℃时,应将泥龄SRT增至12~20d。\n6.1.2设备状况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同。6.1.3分析测量与记录除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检测项目以外,生物硝化系统还应增加以下项目:(1)TKN:包括进水和出水的TKN值。应做混合样,每天至少1次。(2)NO3--N:主要测二沉池出水的NO3--N,应做混合样,每天至少1次。(3)pH:每天数次测定混合液出流pH,并根据工艺控制需要随时检测。(4)碱度:包括入流污水的总碱度和二沉出水的总碱度,做混合样,每天至少1次。(5)NR:定期测混合液的硝化速率NR。每周1次,或根据工艺调控需要,随时测量。具体见表6-1。表6-1分析检测项目单位:mg/L日期进水出水二沉池出水混合液TKN总碱度TKNNO3--N总碱度pHNR(gNH3-N/gMLVSS•d)1-1∶∶∶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数次(或随时)每周一次(或随时)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n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6.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6-2。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6-3。表6-2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F/M【kgBOD5/(kgMLSS·d)】0.05-0.152混合液溶解氧DO(mg/L)2.0-3.03污泥龄SRT(d)8以上4水力停留时间(hr)8以上5BOD5/TKN2-36pH8-97硝化速率NR(gNH3-N/gMLVSS•d)0.02表6-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SS应去除率(%)SS实际去除率(%)BOD5应去除率(%)BOD5实际去除率(%)TKN转化率可达(%)TKN实际转化率(%)出水NH3-N含量能达出水NH3-N实际含量运行效果评估1-185以上85以上85以上小于2mg/L(需要良好的设计和精心运行)1-21-3:::1-271-281-291-301-31备注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n7、曝气池(生物反硝化工艺)有的处理厂除要求有效去除BOD5和SS,并通过生物硝化去除有机氮和氨氮以外,还要求去除硝酸盐,即不允许出水存在任何形式的氮。此时,应在生物硝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硝化工艺。7.1水处理评估内容7.1.1运行参数控制(1)F/M和SRT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获得高效而稳定的反硝化。因而,A-O脱氮系统也必须采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并采用高污泥龄。(2)内回流比内回流比系指混合液回流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一般用r表示,典型城市污水的脱氮工艺常采用300%~500%。(3)回流比生物反硝化系统的回流比R较单纯生物硝化系统要小些。这主要是入流污水中的氮绝大部分已被脱去,二沉池中NO3—-N浓度不高,相对来说,二沉池由于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的危险性已很小。另一方面,反硝化系统的污泥沉速较快,在保证要求的回流污泥浓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回流比,以便延长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停留时间。运行良好的处理厂,R可以控制在50%以下。\n(4)反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指单位活性污泥每天反硝化的硝酸盐量,一般用DNR表示,单位为gNO3—-N/(gMLVSS·d)。DNR与温度等因素有关,典型值为0.06~0.07gNO3—-N/(gMLVSS·d)。(5)缺氧段溶解氧大量处理厂的运行实践证明:缺氧段混合液的DO值控制在0.5mg/L以下,即可得到良好的脱氮效果,当DO高于0.5mg/L时,脱氮效率明显下降。(6)BOD5/TKN因为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的,所以进入缺氧段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从理论上讲,当污水的BOD5/TKN>2.86时,有机物即可满足需要。但由于BOD5中的一些有机物并不能被反硝化细菌利用或迅速利用,而且另外一部分细菌在好氧段不进行反硝化时,也需要有机物。因此,实际运行中应控制BOD5/TKN大于4.0,最好在5.7之上。否则,应外加碳源,补充有机物的不足。常用的是工业用甲醇,因为甲醇是一种不含氮的有机物,正常浓度下对细菌也没有抑制作用。投加量按下式估算:MC=2.5×(TKNi-0.25×BODi)×Q(7-1)式中,TKNi为入流污水中TKN浓度;BODi为入流污水中BOD5浓度;Q为污水量。\n(7)pH和碱度反硝化细菌对pH变化不如硝化细菌敏感,在pH为6~9的范围内,均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但生物反硝化的最佳pH范围为6.5~8.0。当pH>7.3时,反硝化的最终产物为N2,而当pH<7.3时,反硝化最终产物为N2O。由于反硝化细菌对pH范围要求较宽,因而A-O生物脱氮工艺中,pH控制的关键在于生物硝化,只要pH变化不影响硝化的顺利进行,则肯定不会影响反硝化;反之,当pH变化对硝化产生较大影响,使之不能顺利进行时,不管pH对反硝化是否有影响,脱氮效率都不会理想。因此,A-O生物脱氮系统中混合液的pH仍需控制在6.5之上,如果pH<6.5,应投加石灰,补充碱源不足。(8)温度反硝化细菌对温度变化虽不如硝化细菌那样敏感,但反硝化效果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硝化速率也越高,在30~35℃时,DNR增至最大。当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也将明显降低;至5℃时,反硝化将趋于停止。因此,在冬季要保证脱氮效果,就必须增大SRT,提高污泥浓度或增加投运池数。7.1.2设备状况\n除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外;还应注意内回流设备的运转情况,在运转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下工作。7.1.3分析测量与记录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硝化工艺所有分析测量项目均适于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此外,还应定时测定缺氧段的DO值,每天至少数次。DNR(反硝化速率)也应根据工艺控制需要经常测定。具体分析项目见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生物硝化工艺的分析化验项目。7.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7-1。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7-2。表7-1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F/M【kgBOD5/(kgMLSS·d)】0.05-0.152内回流比(%)300-5003回流比(%)50以下4DNR【gNO3—-N/(gMLVSS·d)】0.06-0.075好氧段溶解氧DO(mg/L)2-36缺氧段溶解氧DO(mg/L)0.5以下7BOD5/TKN5.7以上8pH6.5以上9污泥龄SRT(d)8以上表7-2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SS去除率应(%)SS实际去除率(%)BOD5去除率应(%)BOD5实际去除率(%)氮的去除率可达(%)氮的实际去除率(%)出水NH3-N含量能达出水NH3-N实际含量运行效果评估1-185以上85以上75以上小于2mg/L\n(需要良好的设计和精心运行)1-21-3:::1-271-281-291-301-31备注TN<5~7mg/L的潜力,但需要良好的设计与精心运行管理。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8、曝气池(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有些处理厂在去除BOD5和SS的同时,还要求去除污水中的磷。此时可采用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也称为A-O除磷工艺。8.1水处理评估内容8.1.1运行参数控制(1)F/M与SRTA-O生物除磷工艺是一种高F/M低SRT系统。这是因为磷的去除是通过排放剩余污泥完成的。F/M较高时,SRT较小,剩余污泥排放量也就较多,因而在污泥含磷量一定的条件下,除磷量也就越多。但SRT不能太低,必须以保证BOD5的有效去除为前提。另外,SRT对污泥的含磷量也有影响,一般认为SRT在7~10d\n时,污泥中的含磷量最高,但并不意味着必须在这个范围内运行,因为总的还应着眼于总除磷量。有的处理厂发现,当SRT大于15d时,除磷效率在50%以下,而当SRT降至6d以下时,除磷效率升至80%以上。(2)回流比R总起来看,A-O除磷系统的R不宜太低,应保持足够的回流比,尽快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排出,防止聚磷菌在二沉池内遇到厌氧环境发生磷的释放。在保证快速排泥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R,以免缩短污泥在厌氧段的实际停留时间,影响磷的释放。已经证明,A-O除磷系统的污泥沉降性能一般都良好,R在50~70%范围内,即可保证快速排泥。而有的处理厂将R降至25%,也未发现磷在二沉大量释放。(3)水力停留时间污水在厌氧段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5~2.0h的范围内。停留时间太短,一是不能保证磷的有效释放,二是污泥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分解成低级脂肪酸(如乙酸),以供聚磷菌摄取,从而也影响磷的释放。停留时间太长,不但没有必要,还可能产生一些负作用。污水在好氧段的停留时间一般在4~6h,这样即可保证磷的充分吸收。(4)溶解氧DO厌氧段应尽量保持严格的厌氧状态,实际运行中应控制DO在0.2mg/L\n以下。因为聚磷菌只有在严格厌氧状态下,才进行磷的释放,如果存在DO,则聚磷菌将首先利用DO吸收磷或进行好氧代谢,这样就会大大影响其在好氧段对磷的吸收。大量实践证明,只有保证聚磷菌在厌氧段有效地释放磷,才能使之在好氧段充分地吸收磷,从而保证应有的除磷效果。放磷越多,则吸磷越多,放磷量与吸磷量成正比。厌氧状态下,聚磷菌每多释放1mg磷,进入好氧状态后就可多吸收2.0~2.4mg磷。好氧段的DO应保持在2.0mg/L之上,一般控制在2.0~3.0mg/L之间。这是因为聚磷菌只有在绝对好氧的环境中才能大量吸收磷。另外,保持好氧段的高氧环境,还可以防止聚磷菌进入二沉池后,由于厌氧而产生磷的释放。(5)BOD5/TP一般认为,要保证除磷效果,应控制进入厌氧段的污水中BOD5/TP大于20,以保证聚磷菌对磷的有效释放。国外一些处理厂运行控制中,常将SBOD5/TP做为控制指标,SBOD5系溶解性BOD5或滤过性BOD5。根据以上分析,采用SBOD5/TP控制运行要比单纯采用BOD5/TP准确得多。有些处理厂运行发现,要使出水TP<1mg/L,应控制SBOD5/TP>10,而要出水TP<0.5mg/L,应控制SBOD5/TP>20。(6)pHpH对磷的释放和吸收有不同的影响。在pH=4.0时,磷的释放速率最快,当pH>4.0时,释放速率降低,pH>8.0时,释放速率将非常缓慢。在厌氧段,其它兼性菌将部分有机物分解为脂肪酸,会使污水中的pH降低,从这一点来看,对磷释放也是有利的。在pH为6.5~8.5的范围内,聚磷菌能在好氧状态下有效地吸收磷,且pH=7.3左右吸收速率最快。综上所述,低pH有利于磷的释放,而高pH有利于磷的吸收,而除磷效果是磷释放和吸收的综合。所以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宜将混合液的pH控制在6.5~8.0的范围内。当pH<6.5时,应向污水中投加石灰,调节pH\n值。(7)温度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复杂,目前尚不太清楚。各种研究和不同处理厂的运行结果相差较大,有的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例如,有的处理厂发现除磷效果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一般认为,在5~35℃的范围内,均能进行正常的除磷,因而一般城市污水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除磷工艺的正常运行。8.1.2设备状况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8.1.3分析测量与记录(1)分析测量与记录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分析测量项目均适于A-O除磷系统。另外,应增加以下项目的分析测量:①TP:进水与二沉池出水的TP,取混合样,每天1次。②SP:主要测二沉出水的SP,取混合样,每天1次。③DO:测厌氧段中混合液的DO,每天数次。大型处理厂应在线连续监测。④:测二沉出水和回流污泥中的-N,取混合液,可数天1次或根据工艺控制需要测量。⑤SBOD5:测进水中的SBOD5,取混合样,定期测定。\n除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分析测量项目相同外,还应增加的分析测量项目具体见表8-1:表8-1分析检测项目单位:mg/L日期进水二沉池出水回流污泥厌氧段混合液TPSBOD5NO3--NSPTPNO3--NDO1-1∶∶∶每天一次(混合样)定期测量(混合样)根据工艺需要测量(混合样)每天一次(混合样)根据工艺需要测量(混合样)每天数次或在线连续监测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8.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8-2。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8-3。表8-2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F/M【kgBOD5/(kgMLSS·d)】≥0.1(0.2-0.7)参考《污水厂工艺设计手册》2回流比(%)50-70有的可降至253BOD5/TP>204pH6.5-8.05污泥龄SRT(d)7-106温度(℃)3-357溶解氧DO(mg/L)好氧段2.0-3.0之间缺氧段0.2以下8水力停留时间(hr)好氧段4-6缺氧段1.5-2.0表8-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n日期SS应去除率(%)SS实际去除率(%)BOD5应去除率(%)BOD5实际去除率(%)磷的去除率可达(%)氮的实际去除率(%)出水TP含量能达出水TP实际含量运行效果评估1-185以上85以上85-95小于1mg/L(需要良好的设计和精心运行)1-21-3:::1-271-281-291-301-31备注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9、曝气池(A-O生物除磷硝化工艺)有的处理厂除要求去BOD5和SS以外,还要求去除磷以及有机氮和氨氮,在出水中只允许氮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此时,可采用A-O生物除磷及硝化工艺。该工艺系A-O除磷与硝化的综合,要达到充分除磷和完全的硝化,其工艺参数就必须同时满足除磷和硝化的要求。但实际上,除磷和硝化对一些参数的要求是矛盾的,因而要得到较高的除磷效率,则必然降低硝化效率,反之亦然。实际运行中,应根据排放水质的具体要求,综合平衡。9.1水处理评估内容9.1.1运行参数控制(1)F/M与SRT\n生物硝化要求低负荷高泥龄,而生物除磷要求高负荷低泥龄。SRT越长,硝化效率越高,而除磷效率越低,反之亦然。在实际运行中,如果以硝化为主,兼顾除磷,则SRT宜控制在10~15d;如果以除磷为主,兼顾硝化,则SRT宜控制在8~10d。具体因厂而异。(2)水力停留时间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1.5~2.0h,好氧段停留时间一般应在8h之上。(3)回流比对于A-O生物除磷硝化工艺来说,回流比R是一个很难控制的参数。首先,对硝化来说,宜保持大回流比,防止大量-N在二沉池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但回流比太大,会将过多的-N带回厌氧段,干扰生物除磷。如果回流污泥中-N为20mg/L,当R为25%时,厌氧段-N为4mg/L;当R为50%时,厌氧段-N为7mg/L;综合权衡,在保证二沉池不产生反硝化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回流比。(4)溶解氧厌氧段应控制DO<0.2mg/L,好氧段应控制DO在2.0~3.0mg/L。(5)BOD5/TKN与BOD5/TP生物硝化要求BOD5/TKN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最好在2~3范围内,而生物除磷则要求BOD5/TP越大越好。在A-O生物除磷硝化系统中,如果以除磷为主,则应尽量提高BOD5/TP值,此时有可能使BOD5/TKN也提高。从而使活性污泥中硝化菌的比例降低,影响硝化效果。反之,为保证较高的硝化效率,必须降低BOD5\n/TKN值,提高硝化细菌的比例,此时必然会使BOD5/TP值也随之降低,从而影响除磷。这一矛盾只能在实际运行中,根据具体情况综合权衡。(6)pH和碱度生物硝化要求pH控制在7.0之上,当低于6.5时,则必须加碱,生物除磷也应控制在6.5之上,因而,生物硝化与除磷对pH的要求基本一致。(7)温度温度越高,对硝化越有利;当低于15℃时,硝化效率会明显降低。而当温度降低时,极可能对除磷有利。9.1.2设备状况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9.1.3分析测量与记录(1)分析与测量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分析测量项目均适于A-O除磷硝化工艺。另外,应增加以下项目的分析测量:①TKN:包括进水与出水的TKN。应作混合样,每天1次。②-N:包括二沉出水、回流污泥及厌氧段混合液的-N。应作混合样,每天至少1次。③pH:每天数次测定厌氧段和好氧段中混合液的pH,并根据工艺控制需要随时检测。④TP:进水与二沉出水的TP。取混合样,每天1次。\n⑤SP:二沉出水的SP。取混合样,每天1次。⑥DO:厌氧段及好氧段的DO值。除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分析测量项目相同外,还应增加的分析测量项目具体见表9-1:表9-1分析检测项目单位:mg/L日期进水二沉池出水回流污泥厌氧段混合液TPTKNNO3--NSPTPNO3--NNO3--N1-1∶∶∶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混合样)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每天数次测定厌氧段和好氧段中混合液的pH、DO值,并根据工艺控制需要随时检测。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9.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9-2。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9-3。表9-2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回流比(%)25-50在保证二沉池不产生反硝化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回流比2BOD5/TKN2-33pH7.0以上4污泥龄SRT(d)以硝化为主10-15以除磷为主8-105溶解氧DO(mg/L)好氧段2.0-3.0之间厌氧段0.2以下6水力停留时间好氧段8以上\n(hr)厌氧段1.5-2.0表9-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SS应去除率(%)SS实际去除率(%)BOD5应去除率(%)BOD5实际去除率(%)硝化效率可达(%)硝化实际效率(%)除磷效率(%)除磷实际效率(%)运行效果评估1-185以上85以上80以上(以硝化为主)90以上(以除磷为主)1-21-3:::1-271-281-291-301-31备注该种工艺具有同时使出水的NH3-N<3mg/L、TP<2mg/L的潜力,但需精心设计与运行。在设计时,不能以此为设计排放标准。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10、曝气池(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相当多的污水处理厂在去除BOD5和SS的同时,还要求脱氮并去除磷。此时,应采用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生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如能有效地脱氮或除磷,一般也能同时高效地去除BOD5。但除磷和脱氮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具体体现在某些参数上,使这些参数只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内。这是A-A-O系统工艺系统控制较复杂的主要原因。\n10.1水处理评估内容10.1.1运行参数控制(1)F/M和SRT完全的生物硝化,是高效生物脱氮的前提。因而,F/M越低,SRT越高,脱氮效率越高,而生物除磷则要求高F/M低SRT。A-A-O生物脱氮除磷是运行灵活的一种工艺,可以以脱氮为重点,也可以以除磷为重点,当然也可以二者兼顾。如果既要求一定的脱氮效果,也要求一定的除磷效果,F/M一般应控制在0.1~0.18kgBOD5/(kgMLVSS·d),SRT一般应控制在8~15d。(2)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2h范围内,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1.5~2.0h,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应在6h。(3)内回流与外回流内回流比r一般在200~500%之间,具体取决于进水TKN浓度,以及所要求的脱氮效率。一般认为,300~500%时脱氮效率最佳。外回流比R一般在50~100%的范围内。在保证二沉池不发生反硝化及二次放磷的前提下,应使R降至最低,以免将太多的NO3--N带回厌氧段,干扰磷的释放,降低除磷效率。(4)溶解氧DO厌氧段DO应控制在0.2mg/L以下,缺氧段DO应控制在0.5mg/L以下,而好氧段DO应控制在2~3mg/L之间。\n(5)BOD5/TKN与BOD5/TP对于生物脱氮来说,BOD5/TKN至少应大于4.0,而生物除磷则要求BOD5/TP>20。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向污水中投加有机物。为了提高BOD5/TKN值,宜投加甲醇做补充碳源。为了提高BOD5/TP值,则宜投加乙酸等低级脂肪酸。(6)pH和碱度A-A-O生物除磷脱氮系统中,污泥混合液的pH应控制在7.0之上;如果pH<6.5,应外加石灰,补充碱度不足。(7)温度温度越高,对生物脱氮越有利。当温度低于15℃时生物脱氮效率将明显下降。而当温度降低时,则极有可能对除磷有利。(8)毒物及抑制物质某些重金属离子、络合阴离子及一些有机物随工业废水排入处理系统以后,如果超过一定浓度,会导致活性污泥中毒,会使其生物活性受到抑制。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对毒物及抑制物质的反应,同传统活性污泥系统基本一致,其中毒或抑制剂量见表10-2。与以上菌类相比,硝化细菌更易受到毒物抑制。一些对异养菌无毒的物质会对硝化细菌形成抑制。而同一种抑制物质,在某一浓度水平下,对异养菌无毒性,而对硝化细菌却可能有抑制作用。一些物质对硝化细菌的影响见表10-1和10-2。表10-1抑制生物硝化的一些有机物有机物产生75%抑制时的浓度(mg/L)苯胺1乙二胺1萘胺1芥子油1酚5.6甲基引哚7\n硫脲0.076氨基硫脲0.18表10-2抑制硝化的一些重金属和无机物浓度种类产生抑制的浓度(mg/L)六价格0.25铜0.005~0.5铅0.5镁50镍0.25锌0.08~0.5氰化物0.34硫酸盐50010.1.2设备状况除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外;还应注意内回流设备的运转情况,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下工作。10.1.3分析测量与记录(1)直接测量指标①流量:进水流量、出水流量、回流污泥量,以及剩余污泥量和混合液回流量、实际供气量。②COD:进水COD和出水COD。混合样或瞬时样,每天1次。③BOD5:进水BOD5和出水BOD5。混合样,每天1次。④SS:进水和出水的TSS,混合液的MLSS和MLVSS,回流污泥的RSS和RVSS。可做瞬时样,每天1次。⑤DO: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的DO值,每天数次。大型处理厂最好在线连续测定。\n⑥温度:入流污水、混合液以及环境温度,每天1次。⑦TKN:入流污水和出流的TKN。取混合样,每天1次。⑧NH3-N:入流污水和二沉池出水的NH3-N。取混合样,每天1次。⑨-N:入流污水、二沉出水、厌氧段、缺氧段和回流污泥中的-N。取混合样,每天1次。⑩TP:入流污水和二沉出水的TP。取混合样,每天1次。SP:入流污水和二沉出水的SP。取混合样,每天1次。污泥含磷量:定期分析MLVSS中的磷含量,每周1次。SOUR:曝气池好氧段末端混合液的SOUR,每周1次。NR:曝气池好氧段末端混合液的NR,每周1次。DNR:曝气池缺氧段末端混合液的DNR,每周1次。生物相:每天观察混合液和回流污泥的生物相。ORP:连续测定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中混合液ORP。泥位:定期测定二沉池泥位。大型处理厂最好在线连续测定。以上直接测量指标详见表10-3及续表10-3。表10-3曝气池测量、分析检测指标单位:mg/L日期进水量出水量混合液回流量剩余污泥量回流污泥量供气量进水(m3/d)(m3/d)(m3/d)(m3/d)(m3/d)(m3/d)BOD5CODNO3--NTSS1-11-2∶∶∶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瞬时样1-31最高最低\n平均备注续表10-3日期进水出水回流污泥温度(℃)NH3-NTKNTPBOD5CODTKNTSSRSSRVSSNO3--N1-11-2∶∶∶每天一次每天一次(混合样)核算营养是否平衡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一次(瞬时样)每天一次(瞬时样)每天一次(混合样)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续表10-3日期好氧混合液二沉出水MLSSMLVSS温度NRSOUR[mgO2/(gMLVSS.h)]TPSPNH3-NNO3--N1-11-2∶∶∶每天一次(瞬时样)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天一次(混合液)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另外,除对上述项目分析测量外,还应对下列项目进行定期测量。1、DO: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的DO值,每天数次。大型处理厂最好在线连续测定。2、污泥含磷量:定期分析MLVSS中的磷含量,每周1次。3、生物相:每天观察混合液和回流污泥的生物相。4、ORP:连续测定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中混合液ORP。5、泥位:定期测定二沉池泥位。大型处理厂最好在线连续测定。6、对缺氧段的NO3—N每天取混合样策一次。7、对缺氧段末端混合液的DNR每周测量一次。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n(2)计算指标通过以上项目的直接测定,计算出以下指标:F/M,R,SRT,Ta,Tc,r,qn和qs以及qw。计算出BOD5去除率以及脱氮除磷效率。10.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0-4。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0-5。表10-4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F/M【kgBOD5/(kgMLSS·d)】0.1-0.182内回流比(%)200-5003外回流比(%)50-1004污泥龄SRT(d)8-155BOD5/TKN>46BOD5/TP>207pH7.0以上8溶解氧DO(mg/L)厌氧段0.2以下缺氧段0.5以下好氧段2.0-3.09水力停留时间(hr)厌氧段1.0-2.0缺氧段1.5-2.0好氧段6.0表10-5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SS应去除率(%)SS实际去除率(%)BOD5应去除率(%)BOD5实际去除率(%)硝化效率可达(%)硝化实际效率(%)除磷效率(%)除磷实际效率(%)运行效果评估1-185以上85以上80以上(以硝化为主)90以上(以除磷为主)1-21-3:::1-271-281-29\n1-301-31备注在运行良好时,可以实现脱氮与除磷同时超过60%。该种工艺具有同时使出水的TP<2mg/L、TN<9mg/L的潜力,但需精心设计与运行。在设计时,不能以此为设计排放标准。国外很多采用A-A-O工艺的处理厂大多数以脱氮为主,兼顾除磷;如果出水中TP超标,则辅以化学除磷方法。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11、曝气池(生物氧化沟工艺)11、1帕斯韦尔氧化沟11.1.1水处理评估内容(1)运行参数的控制1)活性污泥有机负荷:F/M=0.05~0.15kgBOD5/(kgVSS·d)2)活性污泥泥龄:SRT=10~30d当要求完全硝化时,SRT一般应大于20d;当要求彻底的污泥好氧稳定时,SRT一般应大于30d。3)水力停留时间:Ta=10~24h4)回流比:R=100%(2)设备状况回流污泥设备(污泥回流泵)、曝气设备(曝气转刷),\n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下工作。(3)分析测量与记录与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1-1。表11-1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F/M【kgBOD5/(kgMLSS·d)】0.05-0.152回流比(%)100左右3污泥龄SRT(d)10-304污泥龄SRT(d)完全硝化时>20要求污泥好氧稳定时>305曝气时间(hr)10-246混合液流速(m/s)0.3以上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评定与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11.2T型氧化沟(三沟交替式氧化沟)11.2.1水处理评估内容(1)运行参数的控制1)BOD降解及硝化BOD降解及硝化运行控制程序一般分成六个阶段或八个阶段的运行程序。\n处理厂的运行人员,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适合本厂具体特点的运行控制程序。每个运行周期可以不同,每阶段的历时也可以不同。但投入运行之前,应对所编制的运行程序做以下项目的核算。①转刷利用率转刷利用率系指转刷实际投运量与可投运量之比,可用下式计算:(11-1)式中,ni至ni分别为(1)至(i)阶段投运转刷的数量;t1至ti分别为(1)至(i)阶段的历时;n为转刷总数量;t为整个运行周期的历时。转刷的利用率一般应保持在55%以上。②曝气时间和沉淀时间曝气时间系污水在沟内曝气区的水力停留时间,可用下式计算:(11-2)式中,N1至Ni分别为(1)至(i)阶段作为曝气区的沟数;t1至ti分别为(1)至(i)阶段的历时;N为总沟数;t为整个运行周期的历时;V为氧化沟总有效容积;Q为入流污水量。当要完成硝化时,Ta一般应大于8h。沉淀时间系污水在沟内沉淀区的水力停留时间,可用下式计算:(11-3)\n当入流污水量一定时,沉淀时间越长,则曝气时间越短。当入流污水污染物浓度不高时,可适当缩短Ta,延长Tc,这样可在保证分解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澄清能力。反之,当入流污水污染物浓度较高时,应首先保证充足的曝气时间Ta,以使污染物得以分解。2)硝化与反硝化适当改变运行程序,可使T型氧化沟处于反硝化脱氮状态。硝化与反硝化运行程序一般也分为六个阶段或八阶段运行程序。与硝化运行程序一样,每个处理厂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编制出运行控制程序。但投入运行之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核算。①转刷利用率无论低速运行还是高速运行,转刷均属投入利用。转刷利用率计算详见(氧化沟工艺中)式(11-1)。②反硝化及曝气时间和沉淀时间反硝化时间系指污水在沟内缺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用TDN表示,可用下式计算(11-4)式中,N1至Ni分别为(1)至(i)阶段作为缺氧区的沟数;t1至ti分别为(1)至(i)阶段的历时;N为总沟数;t为整个运行周期的历时;V为氧化沟总有效容积;Q为入流污水量。曝气时间Ta可用(氧化沟工艺中)式(11-2)计算,沉淀时间用下式计算:\n(11-5)当入流污水量一定时,TDN、Ta和Tc三者之和是一定的。在运行程序的编制时,必须综合均衡三者的长短。一般来说,TDN应大于1.5h,Ta应大于8h,Tc应大于3.5h。③内循环比内循环比系指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处于反硝化状态的混合液量与该周期内入流污水总量之比,用r表示,可用下式计算:(11-5)式中,V1至Vi分别为(1)至(i)阶段作为缺氧区的氧化沟容积;t为一个运行周期的历时;Q为入流污水量。一般认为,r越高,脱氮率越高。(2)设备状况回流污泥设备(污泥回流泵)、曝气设备(曝气转刷)及内回流设备,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下工作。\n(3)分析测量与记录与活性污泥法的硝化、硝化与反硝化工艺基本相同。(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BOD降解及硝化运行程序的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1-2。硝化与反硝化运行程序的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1-3。表11-2BOD降解及硝化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转刷利用率(%)55以上2曝气时间(hr)>8完成硝化时表11-3硝化与反硝化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转刷利用率(%)55以上2曝气时间(hr)缺氧段>1.5好氧段>83沉淀时间(hr)>3.5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评定与活性污泥法的硝化、硝化与反硝化工艺基本相同。11.3DE型氧化沟11.3.1水处理评估内容DE型氧化沟为双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系统,但不同于D型氧化沟。DE型氧化沟设有独立的二沉池和回流污泥系统,氧化沟内只是交替进行着硝化与反硝化。因而,DE型氧化沟工艺是专为生物脱氮而开发的新工艺。\n(1)运行参数的控制1)硝化和反硝化DE型氧化沟硝化与反硝化运行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每个处理厂可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编制控制程序,运行周期历时可在4.0~8.0h之间选取。不同的运行程序,脱氮效果也不相同。正式运行之前,应核算TDN和Ta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TDN和Ta分别由(T型氧化沟中)式(11-2)和(T型氧化沟中)式(11-4计算。2)除磷脱氮运行程序DE型氧化沟的脱氮功能系由两沟交替硝化与反硝化实现的,这样可省去了内循环系统。但生物除磷工艺为连续式工作,具体运行控制参数、分析测量数据及运行控制程序基本与(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相同。(2)设备状况回流污泥设备(污泥回流泵)、曝气设备(曝气转刷)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下工作。(3)分析测量与记录与活性污泥法的硝化与反硝化及除磷脱氮工艺基本相同。\n(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硝化与反硝化运行程序的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1-4。表11-4硝化与反硝化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曝气时间(hr)缺氧段>1.5好氧段>82沉淀时间(hr)>3.5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评定与活性污泥法的硝化与反硝化工艺基本相同。12、曝气池(A-B工艺)12、1水处理评估内容12.1.1运行参数的控制A-B工艺由A段与B段组成,两段串连运行。A-B工艺的A段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污泥负荷F/M=2-6KgBOD5/(KgMLSS·d)污泥龄SRT=0.3-0.5(d)曝气时间Ta=20-60(min)溶解氧DO=0.2-1.5(mg/L)回流比R=50-70(%)A-B工艺的B段属超中低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污泥负荷F/M=0.15-0.3KgBOD5/(KgMLSS·d)污泥龄SRT=15-20(d)\n曝气时间Ta=2-3(h)溶解氧DO=2(mg/L)回流比R=50-100(%)12.1.2设备状况除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外;还应注意内回流设备的运转情况,在运转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下工作。12.1.3分析测量与记录B段的运行控制,包括脱氮除磷的控制,同传统工艺完全一致,详细可参见活性污泥工艺。B段的分析测量项目也与传统工艺一致,但A段由于其处理机理的特殊性,应增加以下项目的测试,以便准确地评价A段的运行效果。A.SS类测试可沉悬浮固体(悬浮态)))不可沉悬浮固体(胶态)TSSTSS:即一般的SS,应每天测试一次。可沉SS:沉降1小时之后,能沉淀下来的固体浓度。不可沉SS:TS-SS,即为不可沉的悬浮固体,该部分固体物质不能通过滤纸。\n固态BOD5胶态BOD5溶解态BOD5B.BOD5类测试TBOD5固态COD胶态COD溶解态CODC.COD类测试TCOD以上项目中,TSS、TBOD5和TCOD应每天测试一次,其它项目可每周一次。典型城市污水的数值如下:可沉SS:120mg/L))不可沉SS:80mg/LTSS=200固态BOD5:80mg/L胶态BOD5:40mg/LTBOD5=200溶解态BOD5:80mg/L固态COD:160mg/L胶态COD:80mg/L溶解态COD:160mg/LTCOD=400以上A段增加的分析测量项目详见表12-1。\n表12-1曝气池A段增加的分析测量指标单位:mg/L日期TSS可沉SS不可沉SSTBOD5固态BOD5胶态BOD5溶解态BOD5TCOD固态COD胶态COD溶解态COD1-11-2∶∶∶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化验分析项目,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为保证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12.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2-2。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2-3。表12-2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位置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A段F/M【kgBOD5/(kgMLSS·d)】2-6污泥龄SRT(d)0.3-0.5回流比(%)50-70曝气时间(min)20-60溶解氧DO(mg/L)0.2-1.5B段F/M【kgBOD5/(kgMLSS·d)】0.15-0.3污泥龄SRT(d)15-20回流比(%)50-100曝气时间(hr)2-3溶解氧DO(mg/L)2表12-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n日期SS总去除率应(%)SS实际总去除率(%)BOD5总去除率应(%)BOD5实际总去除率(%)A段BOD去除率应(%)A段BOD实际去除率(%)A段SS去除率应(%)A段SS实际去除率(%)运行效果评估1-195以上90以上40-6060-751-21-3:::1-271-281-29备注续表12-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磷的总去除率应(%)磷的实际总去除率(%)A段磷的去除率应(%)A段磷的实际去除率(%)A段SVI值一般为(mL/g)A段SVI实际值(mL/g)运行效果评估1-17040-5040-701-21-3:::1-271-281-29备注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另外,如果A-B工艺的B段曝气池前设置缺氧段,可使之具有脱氮功能;在B段前设置厌氧段,可进一步提高A-B工艺的除磷效率,使总除磷效率在90%以上;如果在B段前设置厌氧段和缺氧段,可使之具有脱氮除磷功能,次为A-B工艺与A-A-O脱氮除磷工艺的有机结合。BOD5/TKN的控制\n当A-B工艺具有脱氮功能时,应控制BOD5/TKN值。如果BOD5/TKN∠4,脱氮效率将降低,此时应降低A曝的供气量,使DO降低,这样可降低A段对BOD5的去除率,提高进入B曝污水的BOD5/TKN值。BOD/TP的控制当A-B工艺具有除磷功能时,应控制B曝入流的BOD5/TP值。要使B段高效除磷,BOD5/TP一般不应大于20。13、曝气池(SBR工艺)13、1水处理评估内容13.1.1运行参数的控制(1)只要求去除BOD5和SSSBR工艺的运行周期系各阶段历时之和。用下式计算:T=Ta+Ts+Tf+Td+Tw(13-1)式中,Ta为曝气时间;Ts为沉淀时间;Tf为进水时间;Td为排水时间;Tw为排泥时间。曝气时间Ta越长,BOD5降解越充分,出水BOD5越低。Ta一般可为3.0~3.5h之间选取。Ts为沉淀时间,一般来说,Ts\n越长,沉淀效果越好,出水SS越低。但SBR工艺中的沉淀为静沉,沉淀效率较高,Ts为1.0h一般即可满足出水要求,因而Ts可在1~1.5h之间选取。进水时间Tf一般不宜太长,否则浪费时间。但Tf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与设置的反应池数量有关系,Tf一般取1.0~2.0h。排水时间Td不可太短,否则会扰动沉下的污泥。但Td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置的排水能力,Td一般在0.5~1.0h之间。排泥时间Tw越短越好,以便节省时间,设计常采用0.5h,并常与排水合并。综上所述,当只要求去除BOD5和SS时,SBR系统的运行周期一般在4.5~8h的范围内。每个处理厂应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编制运行程序,并确定合理的运行周期。(2)生物除磷适当改变SBR系统的运行程序,可实现生物除磷。聚磷菌在厌氧阶段中进行磷的释放,为吸磷作准备,因此该段混合液内的DO应保持在0.2mg/L以下。在好氧工作状态下,除进行BOD5分解外,聚磷菌在该阶段将过量吸收磷,因而混合液DO值应保持在2.0mg/L以上,以便促进磷的充分吸收。按照以上程序运行,一般可获得90%以上的除磷效率,而总的运行周期则仍在8h以内。(3)生物脱氮同样,通过改变运行程序,可以实现生物脱氮。在曝气阶段除完成BOD5的降解外,还要进行硝化,为反硝化脱氮做准备。因而该段混合液的DO值应控制在2.0之上,一般在2.0~3.0mg/L之间,Ta\n一般也应大于4h。在停曝搅拌阶段,保持搅拌混合,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脱氮。由于经曝气阶段之后营养已被耗尽,反硝化细菌只能进行内源反硝化,即利用细胞内贮存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进行反硝化,因而反硝化效率并不是太高。但由于全部混合液均进行反硝化,总的脱氮效率也能维持在70%左右。由于硝化阶段要求的曝气时间较长,相应运行周期T也延长,一般在8~12h的范围内。(4)脱氮除磷另外,通过改变运行程序,也可以同时实现脱氮除磷。在进水搅拌阶段,聚磷菌进行厌氧放磷,DO应控制在0.2mg/L以下。在曝气阶段内除完成BOD5的分解外,还进行着硝化和聚磷菌的好氧吸磷,DO应控制在2.0mg/L之上,且该阶段曝气时间Ta一般应大于4h。在停曝搅拌阶段,停止曝气,只进行混合搅拌。在该阶段内将进行反硝化脱氮,由于该段中NO3--N较高,因而一般不会导致磷的二次释放。该阶段历时应在2h之上,时间延长,一方面使脱氮效率增高,另一方面能降低阶段I混合液中的NO3--N浓度,避免对释放磷的干扰。以上运行程序,总的运行周期在10~14h范围内。13.1.2设备状况除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外,还应注意内回流设备和滗水气器的运转情况,在运转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良好的运转状态下工作。13.1.3分析测量与记录同前面介绍的普通活性污泥法、厌氧-好氧生物除磷、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基本一致。\n13.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3-1。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3-2。表13-1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工艺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只要求去除BOD5和SS曝气时间Ta(h)3.0-3.5沉淀时间Ts(h)1-1.5进水时间Tf(h)1.0-2.0排水时间Td(h)0.5-1.0排泥时间Tw(h)0.5运行周期一般为(h)4.5-8.0生物除磷厌氧阶段溶解氧DO(mg/L)<0.2好氧阶段溶解氧DO(mg/L)>2.0运行周期(h)<8生物脱氮曝气时间Ta(h)>4.0曝气阶段溶解氧DO(mg/L)2.0-3.0运行周期一般为(h)8-12脱氮除磷厌氧阶段溶解氧DO(mg/L)<0.2曝气阶段溶解氧DO(mg/L)>2.0曝气时间Ta(h)>4.0运行周期(h)10-1413-2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生物除磷生物脱氮运行效果评估除磷效率应(%)实际除磷效率(%)脱氮效率应(%)实际脱氮效率(%)1-190以上70左右1-21-3:::1-271-281-29备注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n14、鼓风机房14.1水处理评估内容14.1.1运行参数控制中、微孔曝气装置,应将空气过滤;微孔曝气器,空气含尘量应小于15mg/1000m3。14.1.2设备状况(1)运行中严格按照鼓风机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应定期对鼓风机进行维护和保养。使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下运行,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14.1.3运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设备的运行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14.1.4运行效果根据曝气池、曝气沉砂池的需氧量,调节鼓风机的供气量、运转台数。通过改变转速、调节进气导向叶片的旋转角度及调整出风管闸阀的开启度等方式达到曝气池、曝气沉砂池的最佳处理效果。\n15、二沉池15.1.水处理评估内容15.1.1运行参数控制(1)停留时间混合液在二沉池内的停留时间一般用Tc表示。Tc也有名义停留时间和实际停留时间,计算如下:(15-1)(15-2)式中,Vc为二沉池的容积;Q和Qr分别为入流污水流量和回流污泥量。Tc要足够大,以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泥水分离以及污泥浓缩。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二沉池名义停留时间一般在2-3h之间,实际停留时间往往取决于回流比的大小。(2)水力表面负荷\n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是指单位二沉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沉降分离的混合液流量。单位一般为m3/(m2·h),它是衡量二沉池固液分离能力的一个指标。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qh一般不超过1.2m3/(m2·h)。水力表面负荷qh计算如下:(15-3)(3)固体表面负荷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是指单位二沉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浓缩的混合液悬浮固体,单位一般为kg/(m2·h)。它是衡量二沉池污泥浓缩能力的一个指标。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固体表面负荷最大不宜超过150kgMLSS/(m2·d)。固体表面负荷qs计算如下:(15-4)(4)出水堰溢流负荷\n出水堰溢流负荷是指单位长度的出水堰板单位时间内溢流的污水量,单位为m3/(m·h)。出水堰溢流负荷不能太大,否则可导致出流不均匀,二沉池内发生短流,影响沉淀效果。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二沉池堰板溢流负荷一般控制在5-10m3/(m·h)。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15-5)15.1.2设备状况(1)刮泥机的操作应严格按照该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2)应经常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3)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15.1.3分析测量与记录(1)固体浓度:出水固体浓度对出水水质有很大地影响,通过测定进出二沉池的固体浓度即可得知二沉池的效率。(2)DO:应定期采样测定进出二沉池液体的DO,若二沉池出水中的DO显著下降,表明二沉池污泥仍具有高的需氧量,水质处理不完全,仍未稳定化;若DO下降少说明污泥稳定状态是可以接受的。(3)PH值:二沉池中的PH下降,同时有小气泡表明污泥存在腐败条件。\n(4)温度:温度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温度低时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需延长。由于温度下降后出水的BOD升高,可使浮渣增多。(5)BOD、COD测定BOD、COD值可得知处理系统的负荷及处理效率。若将出水中BOD5/COD同进水值相比较,比值大大地下降,表明可以被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已基本上被除去。以上项目的分析、测量具体见表15-1。表15-1二沉池的分析、测量项目单位:mg/L日期进水出水二沉池中TSDOBODCODTSDOBODCODPH温度(℃)1-11-2∶∶∶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6)泥位应定期测定二沉池的泥位。小型处理厂可用顶部带有控制阀的取样管测定,大型处理厂应设在线泥位计。15.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5-2。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5-3。表15-2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停留时间(h)2-3\n2水力表面负荷【m3/(m2·h)】不超过1.23固体表面负荷【kgMLSS/(m2·h)】不超过1504出水堰溢流负荷【m3/(m·h)】5-10表15-3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污泥层厚度污泥层实际厚度二沉池表面是否油气泡产生二沉出水的透明度二沉出水的实际透明度运行效果评估1-1不超过泥水界面上水深度的1/3用刻度量筒测透明度1-21-3:::1-271-281-291-301-31备注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16、回流污泥泵房16.1水处理评估内容16.1.1运行参数控制\n污泥回流泵房位于曝气池的前端。其作用是把二沉池中沉淀下来的绝大部分活性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有足够的微生物浓度。回流泵的机械效率应大于额定值的75%。如回流泵的机械效率过低,将减少回流量,影响曝气池的出水水质。16.1.2设备状况(1)严格按照回流泵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对设备应定期进行养护维修,使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下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16.1.3运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设备的运行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16.1.4运行效果为达到理想的运行效果,应根据曝气池的运行方式和工况,相应调整回流量。曝气池按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回流比一般控制在50%左右。曝气池按A/O法运行,其回流比需达100-200%,此外,曝气池进水负荷变化,还需调整、控制一定的污泥浓度,所以应根据需要决定开启回流泵台数或调整曝气池进泥管路闸阀的开启度。17、浓缩池17.1污泥处理评估内容17.1.1运行参数控制(1)重力浓缩1)进泥量的控制\n对于某一确定的浓缩池和污泥种类来说,进泥量存在一个最佳控制范围。进泥量太大,超过了浓缩能力时,会导致上清液浓度太高,排泥浓度太低,起不到应有的浓缩效果;进泥量太低时,不但降低处理量,浪费池容还可导致污泥上浮,从而使浓缩不能顺利进行下去。浓缩池进泥量可由下式计算:(17-1)2)固体表面负荷固体表面负荷qs系指浓缩池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浓缩的干固体量。qs的大小与污泥种类及浓缩池构造和温度有关系,是综合反应浓缩池对某种污泥的浓缩能力的一个指标。温度在15-20℃时,浓缩效果最佳。不同种类的污泥其控制范围见表17-1。3)水力停留时间浓缩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2-30h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允许停留时间稍长一些;温度较高时,不应使停留时间太长,以防止污泥上浮。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如下:(17-2)\n4)浓缩效果在浓缩池的运行管理中,应经常对浓缩效果进行评价,并随时予以调节。浓缩效果通常用浓缩比、固体回收率和分离率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①浓缩比(f)浓缩比系指浓缩池排泥浓度与之入流污泥浓度比。用f表示,计算如下:(17-3)式中,Ci为入流污泥浓度(kg/m3);Cu为排泥浓度(kg/m3)。②固体回收率(η)固体回收率系指被浓缩到排泥中的固体占入流总固体的百分比。用η表示,计算如下:(17-4)式中,Qu为浓缩池排泥量(m3/d);Qi为入流污泥量(m3/d)。\n③分离率(F)分离率系指浓缩池上清液量占入流污泥量的百分比。用F表示,计算如下:(17-5)式中,Qe为浓缩池上清液流量(m3/d);f表示污泥经浓缩后被浓缩了多少倍;η表示污泥经浓缩之后,有多少干污泥被浓缩出来;F表示污泥经浓缩之后,有多少水分被分离出来。以上三个指标相辅相承,可衡量出实际浓缩效果。一般来说浓缩初沉污泥时,浓缩比(f)应大于2.0,固体回收率(η)应大于90%。如果某一指标低于以上数值,应分析原因,检查进泥量是否合适,控制的qs是否合理,浓缩效果是否受到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浓缩活性污泥与初沉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时,f应大于2.0,η应大于85%。3)重力浓缩池的正常运行参数应符合表17-1的规定。表17-1重力浓缩池正常运行的参数污泥类型污泥固体负荷(kg/m2·d)污泥含水率(%)停留时间(h)浓缩前浓缩后初沉污泥80-12095-9790-926-8剩余活性污泥10-3099.2-99.697-98≥12初沉污泥与活性剩余污泥的混合污泥固体负荷和污泥含水率,可按两种污泥的比例进行计算。固体负荷一般为:50-7510-164)排泥控制\n浓缩池有连续和间歇两种运行方式。连续运行是指连续进泥连续排泥,这在规模较大的污水厂比较容易实现。小型污水厂一般只能间歇进泥间歇排泥,,因为初沉池只能是间歇排泥。连续运行可使污泥层保持稳定,对浓缩效果比较有利。无法连续运行的处理厂应“勤进勤排”,使运行尽量趋于连续。不能做到“勤进勤排”时,至少应保证及时排泥。(2)气浮浓缩1)进泥量控制在运行管理中必须控制进泥量。如果进泥量太大,超过气浮浓缩系统的浓缩能力,则排泥浓度将降低;反之如果进泥量太小,则造成浓缩能力的浪费。进泥量可用下式计算:(17-6)式中,Qi为进泥量(m3/d);Ci为入流污泥浓度(kg/m3);A为气浮池的表面积(m2);qs为气浮池的固体表面负荷【kg/(m2·d)】。当浓缩活性污泥时,qs一般在50-120【kg/(m2·d)】范围内,其值与活性污泥的SVI值等性质有关。qs可由试验确定,也可在运行实践中得出适合本厂的污泥负荷值。2)气量的控制气量的控制将直接影响排泥浓度的高低。一般来说,溶入的气量越大,排泥浓度也越高,但能耗也相应增高。气量可用下式计算:\n(17-7)式中Qi和Ci分别为入流污泥的流量和浓度;γ为空气容重(kg/m3),与温度有关;A/S为气浮浓缩的气固比,系指单位重量的干污泥量在气浮浓缩过程中所需要的空气重量。A/S值与要求的排泥浓度有关系,A/S越大排泥浓度越高。对于活性污泥,A/S一般在0.01-0.04之间。3)加压水量控制加压水量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水量太少,溶不进气体,不能起到气浮效果;水量太多,不仅能耗升高,也可能影响细气泡的形成。加压水量可由下式计算:(17-8)式中,Qw为加压水量(m3/d);Qi为入流污泥量(m3/d);Ci为入流污泥浓度(kg/m3);Cs为1大气压下空气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kg/m3);P为溶气罐的压力,一般控制在3-5atm;η为溶气效率,即加压水的饱和度,与压力有关系,在3-5atm下,η一般在50-80%之间。\n4)水力表面负荷的控制通过以上各步确定了进泥量、空气量及加压水量之后,还应对气浮池进行水力表面负荷的核算。水利表面负荷qh可用下式计算:(17-9)式中,Qi和Qw分别为入流污泥和加压水的流量(m3/d);A为气浮池的表面积(m2)。对活性污泥,qh一般应控制在120m3/(m2·d)以内,qh如果太高,使上清液的固体浓度明显升高。5)停留时间污泥在气浮池内的停留时间也影响浓缩效果。停留时间可计算如下:(17-20)式中,H为气浮池的有效深度(m);其它参数同前。对活性污泥,要得到较好的气浮浓缩效果,一般应控制T≥20min。\n6)刮泥控制运行正常的气浮池,液面之上会形成很厚的污泥层。污泥层厚度与刮泥周期有关,刮泥周期越长,泥层越厚,污泥的含固量也越高。泥层厚度常在0.2-0.6m之间,越往上层,含固量越高,平均含固量一般在4%以上。一般情况下,泥层厚度增至0.4m时,即应开始刮泥。虽然使厚度增高,可继续提高含固量,但高含固量的污泥不易刮除,刮泥机的刮泥速度一般控制在0.5m/min以下。每次刮泥深度不宜太深,可浅层多次刮除。如果总泥层厚度为0.4m,则刮至0.2m时即应停止,否则可使泥层底部的污泥,带着水分翻至表面,影响浓缩效果。17.1.2设备状况(1)浓缩池刮泥机的操作应严格按照该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2)应经常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3)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4)浓缩池刮泥机保证连续性,提高污泥的浓缩效率,降低浓缩池污泥的含水率。(5)对气浮浓缩中使用的设备也应定期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使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17.1.3分析测量与记录(1)重力浓缩\n1)分析项目如下:含水率(含固量):浓缩池进泥和排泥,每天3次,取瞬时样。BOD5:浓缩池上清液,每天1次,取连续混合样。SS:浓缩池上清液,每天3次,取瞬时样。TP:浓缩池上清液,每天1次,取连续混合样。2)测量项目如下:温度:进泥及池内污泥。流量:进泥量与排泥量。以上项目的分析、测量具体见表17-2。表17-2重力浓缩池的分析、测量项目日期进泥出泥池内上清液流量(m3/d)温度(℃)含水率(%)流量(m3/d)含水率(%)温度(℃)BOD(mg/L)TP(mg/L)SS(mg/L)1-11-2∶∶∶每天三次(瞬时样)每天三次(瞬时样)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三次(瞬时样)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3)计算项目如下:计算并记录qs、T、f、η、F。(2)气浮浓缩池\n1)分析项目如下:含水率(含固量):气浮池的进泥和排泥,每天数次瞬时样。BOD5:分离清液,每天1次,取连续混合样。SS:分离清液,每天3次,取瞬时样。2)测量项目如下:温度:环境温度和污泥温度。流量:溶入每池的空气流量,加压水量,进泥量和排泥量。以上项目的分析、测量具体见表17-3。表17-3气浮浓缩池的分析、测量项目日期进泥排泥环境上清液空气流量加压水量流量(m3/d)温度(℃)含水率(%)流量(m3/d)含水率(%)温度(℃)BOD(mg/L)SS(mg/L)m3/dm3/d1-11-2∶∶∶每天数次(瞬时样)每天数次(瞬时样)每天一次(混合样)每天三次(瞬时样)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3)计算项目如下:计算并记录:qs、qh、A/S、T等参数值。17.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n重力浓缩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7-3,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7-4。气浮浓缩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7-5。表17-3重力浓缩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污泥种类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污泥固体负荷【kg/(m2·d)】初沉污泥80-120剩余污泥10-30混合污泥50-752停留时间(hr)初沉污泥6-8剩余污泥≥12混合污泥10-16表17-4重力浓缩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分析测量数据污泥种类理论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浓缩比(f)初沉污泥>2.0剩余污泥混合污泥>2.02固体回收率(%)初沉污泥>90剩余污泥混合污泥>853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初沉污泥90-92剩余污泥97-98混合污泥表17-5气浮浓缩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固体表面负荷【kg/(m2·d)】50-1202水力表面负荷【m3/(m2·d)】120以内3气固比0.01-0.044溶气罐压力(atm)3-55停留时间(min)≥20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n18、污泥厌氧消化池18.1污泥处理评估内容18.1.1运行参数控制(1)pH值消化液的pH一般应控制在6.8-7.4的近于中性的范围内。从理论上讲,由于进泥量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产酸速率和产甲烷速率会经常性地处于波动状态,而二者的步调又很难一致,因而消化液的pH也很难稳定在6.8-7.4的近中性范围内。但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处理厂的消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并不需要经常性地人工调整pH,消化液pH能自动地保持在6.5-7.5地范围内。(2)温度消化常分为三类:高温消化、中温消化和常温消化。中温消化的温度可控制在29-38℃之间,常采用35℃;高温消化在50-56℃之间,常采用55℃;常温消化一般不加热,不控制消化温度,常在15-25℃之间,但停留时间较长。高温消化的有机物分解率和沼气产量会略高于中温消化,但所需的热能耗较大,总体比较得不偿失,因而采用较少,当污泥的卫生指标要求较高时,高温消化仍具优势。实际普遍采用的是中温消化,池温控制在35℃左右。(3)污泥厌氧中温消化正常运行参数应符合表18-1规定:表18-1污泥厌氧中温消化正常运行参数序号项目运行参数1温度(℃)33-352消化时间(d)20-30\n3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kg/(m3·d)0.6-1.54投配率(%)4-85污泥含水率(%)进泥95-98出泥95左右6PH值7-87有机物分解率(%)大于358污泥沼气搅拌供气量m3/m3·d0.8m3/m圆周长·d109沼气搅拌方式次/d4-5min/次3010沼气中主要气体成分(%)CH4>55CO2<38H2<2H2S<0.01N2<611产气率m3气/m3泥>5(4)厌氧消化工艺控制工艺控制的目的是保持稳定而高效的消化效果。厌氧消化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较高的有机物分解率;较高的沼气产量;沼气中较高的甲烷含量;较高的病原菌及蛔虫卵杀灭率。有机物分解率取决于工艺控制。对于中温消化,有机物分解率应控制在35%以上。有机物分解率η按下式计算:(18-1)式中,Qi和Qu分别为进排泥量(m3/d);Ci和Cu分别为进排泥浓度kg/m3);fi和fu分别为进排泥的有机分(%)。\n沼气产量除与工艺控制有关外,还取决于污泥的成分。沼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和CO2、N2、H2S和CO。CH4的含量越高,其热值也越高,利用价值越大。一般情况下,对于中温消化,当消化时间为20-30d时,分解每公斤有机物的沼气产量应大于0.75m3,沼气中甲烷含量应在55%以上,否则应从运行控制本身寻找原因。一般情况下,中温消化对大肠菌群可获得99%以上的杀灭效果,使卫生指标大大提高,但对蛔虫卵的杀灭率较低。为达到并保持以上消化效果,应对消化系统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其中包括进排泥控制pH与碱度控制、加热及搅拌系统的控制、毒物控制等方面。1)进排泥控制对于特定的某一套消化系统来说,其消化能力也是一定的。常用两个指标衡量消化能力,一个是最短允许消化时间,另一个是最大允许有机负荷。最短允许消化时间系指达到要求的消化效果时,污泥在消化池内的最短允许水力停留时间,常用Tm(d)表示。最大允许有机负荷系指达到要求的消化效果时,单位消化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化的最大有机物量,常用Fv(kg/m3·d)表示。Tm越小,Fv越大,系统的消化能力也越大。对于中温消化来说,Tm和Fv\n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化池的构造,以及消化温度的稳定性和混合搅拌效果。消化温度波动越小,混合搅拌越均匀充分,Tm也就越小,Fv就越大,系统的消化能力也就越大。一般来说,要使有机物分解率大于35%,产气量大于0.75m3/kg,系统的Tm应大于20d,Fv应小于3.0(kg/m3·d)。各处理厂在运行实践中应摸索出本厂Tm和Fv的范围。在实际运行控制中,投泥量不能超过系统的消化能力,否则将降低消化效果。但投泥量也不能太低,如果投泥量远低于系统的消化能力,虽能保证消化效果,但污泥处理量将大大降低,造成消化能力的浪费。最佳投泥量应为低于系统消化能力的最大投泥量。可计算如下:(18-2)式中,V为消化池的有效容积(m3);Fv为消化系统的最大允许有机负荷(kg/m3·d);Ci为进泥的污泥浓度(kg/m3);fv为进泥干污泥中有机分(%);Qi为投泥量(kg/d)。按上式算得的投泥量还应核算硝化时间:(18-3)式中,T为污泥硝化时间(d);Tm为最短允许硝化时间(d);V为消化池有效容积(m3)Qi为投泥量(kg/d)。\n排泥量应与进泥量完全相等,并在进泥之前先排泥。2)毒物控制当出现重金属类型的中毒问题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控制上游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污染源管理。。3)加热系统的控制甲烷菌对温度的波动非常敏感,一般应将消化液的温度波动控制在±1.0℃范围之内,如果条件许可,最好控制在±0.5℃范围之内。18.1.2设备状况(1)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2)应经常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3)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定期对搅拌设备、投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18.1.3分析测量与记录消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分析测量项目有:(1)流量:包括投泥量、排泥量和上清液排放量,应测量并记录每一运行周期内的以上各值。(2)pH:包括进泥、消化液排泥和上清液的pH值,每天至少测两次。(3)含固量(%):包括进泥、排泥和上清液的含固量,每天至少分析一次。(4)有机分(\n(%):包括进泥、排泥和上清液干固体中的有机分,每天至少分析一次。(5)碱度(mg/L):包括测定进泥、排泥、消化液和上清液中的碱度,每天至少一次,小型处理厂可只测消化液中的ALK。(6)挥发性脂肪酸【VFA(mg/L)】:测定进泥、排泥、消化液和上清液中的VFA值,每天至少一次,小型处理厂可只测消化液中的VFA。(7)BOD5(mg/L):只测上清液中的BOD5值,每两天一次。(8)SS(mg/L):只测上清液中的SS值,每两天一次。(9)NH3-N(mg/L):包括进泥、排泥、消化液和上清液中的NH3-N值,每天一次。(10)TKN(mg/L):包括进泥、排泥、消化液和上清液中的值TKN,每天一次。(11)TP(mg/L):只测上清液中的TP,每天一次。(12)大肠菌群:测进泥和排泥的大肠菌群,每周一次。(13)蛔虫卵:测进泥和排泥的蛔虫卵数,每周一次。(14)沼气成分分析:应分析沼气中的CH4、CO2、H2S三种气体的含量,每天一次。(15)沼气流量:应尽量连续测量并记录沼气产量。分析测量项目具体见表18-2及续表18-2。表18-2厌氧消化池分析测量项目日期进泥投泥量pH有机分含固量碱度VFANH3-NTKN大肠菌群蛔虫卵m3/d%%mg/Lmg/Lmg/Lmg/L个个1-11-2\n∶∶∶运行周期一次每天两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续表18-2日期排泥排泥量有机分含固量碱度VFANH3-NTKN大肠菌群蛔虫卵m3/d%%mg/Lmg/Lmg/Lmg/L个个1-11-2∶∶∶运行周期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续表18-2日期上清液排放量pH含固量碱度VFANH3-NTKNTPBOD5SSm3/d%mg/Lmg/Lmg/Lmg/Lmg/Lmg/Lmg/L1-11-2∶∶∶运行周期一次每天两次每天一次每两天一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续表18-2日期消化液沼气流量沼气成分上清液干固体pH碱度VFANH3-NTKNCH4CO2H2S有机分mg/Lmg/Lmg/Lmg/Lm3/d%%%%\n1-11-2∶∶∶每天两次每天一次连续每天一次每天一次1-31最高最低平均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数据,应计算并记录以下指标:(1)有机物分解率(%):η(即污泥的稳定化程度)。(2)分解单位重量有机物的产气量:【qa(m3/kgVSS)】。(3)有机物投配负荷:Fv【kgVSS/(m3·d)】。(4)消化时间:T(d)。(5)消化温度:t(℃)。另外,还应记录每个工作周期的操作顺序及每一操作的历时。18.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8-3。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8-4。表18-3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温度(℃)33-352消化时间(d)20-303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kg/(m3·d)0.6-0.154投配率(%)4-85污泥含水率(%)进泥95-98出泥95左右\n6PH值7-87污泥沼气搅拌供气量m3/(m3·d)0.8m3/(m圆周长·d)108沼气搅拌方式次/天4-5min/次309沼气中主要成分CH4>55CO2<38H2<2H2S<0.01N2<610产气率(m3气/m3泥)>5表18-4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有机物分解率(%)有机物实际分解率(%)沼气产量(m3/kg有机物)沼气实际产量沼气中甲烷含量(%)沼气中甲烷实际含量(%)大肠菌群的杀灭率(%)大肠菌群的实际杀灭率(%)运行效果评估1-135以上0.7555以上99以上1-21-3:::1-271-281-291-301-31备注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n19、污泥脱水机房19.1污泥处理评估内容19.1.1运行参数控制(1)带式压滤机1)带速的控制滤带的行走速度控制着污泥在每一个工作区的脱水时间,对出泥泥饼的含固量、泥饼厚度及泥饼剥离的难易程度都有影响。对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来说,带速一般应控制在2-5m/min。进泥量较高时,取高带速,反之取低带速。2)滤带张力的控制滤带张力会影响泥饼的含固量,滤带张力越大,泥饼含固量越高。对于城市污水混合污泥来说,一般将张力控制在0.3-0.7MPa,常在0.5MPa。3)调质的控制污泥调质效果,直接影响脱水效果。对于城市污水混合污泥采用阳离子PMA时,干污泥投药量一般为1-10kg/t,具体可由试验确定,或在运行中反复调整。4)最佳投药量的确定投药量与污泥本身的性质、环境因素以及脱水设备的种类有关系。要综合以上因素,找到既满足要求又降低加药费用的最佳投药量。带式压滤机脱水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调质的加药量范围见表19-1,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典型值。\n表19-1各种污泥采用带式压滤脱水时PMA的投加量污泥生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好氧消化污泥种类初沉污泥活性污泥初沉+活性初沉污泥初沉+活性初沉+活性PMA(%)0.1-0.45(0.25)0.1-1.0(0.5)0.1-1.0(0.35)0.1-0.5(0.15)0.15-0.75(0.3)0.2-0.75(0.5)投药量除与污泥本身的性质和脱水方式有关外,还与污泥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投药量越小;反之,温度越低,投药量越多。一般来说,在保证同样调质效果的前提下,夏季比冬季减少10-20%的投药量。上述所谓的投药量,实际系指污泥中单位重量的干固体所需投加的絮凝剂干重量,因而准确地应称之为干固体投药量,用fm表示。实际中,常采用kg/Mg为fm的单位,即每吨干污泥所需投加药量的千克数,这是一个千分比的概念。前面的加药量表中,为便于直观比较采用了百分比的概念。实际运行中,应根据泥质的变化情况,定期确定或调整fm值。利用fm可准确地计算出每天每班实际要投加的药量。计算如下:(19-1)式中,fm为干污泥投药量(kg/t);C0为待脱水污泥的浓度(kg/m3);Qs为污泥量(m3/d);M为每天加药量(kg/d)。(2)离心脱水机1)分离因数的控制\n离心机转鼓的转速一般能在较大范围内无极调节,通过调节转速,可以控制离心机分离因数,使之适应不同泥质的要求。一般来说,污泥颗粒越大,密度越大,需要较低的分离因数,反之则需要较高的分子因数。城市污水混合污泥的α值一般在800-1200之间,具体可通过离心模拟试验或直接对离心机进行调试得出,也可参考相近厂的数值。2)液环层厚度的控制当进泥量一定时,液环层越厚,污泥在液环层内进行分离的时间越长,会由更多的污泥被分离出来;另一方面,液环层变厚,会降低某些小颗粒受扰动而随分离液流失的可能性。离心机液环层的厚度一般在5-15cm之间,具体取决于离心机的规格以及进泥泥质。3)转速差的控制转速差是指转鼓与螺旋的转速之差,即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一般离心机都允许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转速差,城市污水污泥一般在2-35r/min的范围内,具体取决于进泥泥量和泥质。4)调质效果的控制离心脱水一般宜用高效的阳离子PAM,不能采用无机盐类混凝剂,主要原因是离心机为封闭式强制脱水,对进泥量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果采用无机类混凝剂将由于污泥量增加,使离心机的脱水泥量大大降低。19.1.2设备状况(1)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2)应经常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3)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定期对脱水机、泥泵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n(4)在运行中,计量加药泵每周至少应校正和维护一次,以保证加药量的准确。投药不足或太多,都将降低调质与脱水效果。19.1.3分析测量与记录(1)带式压滤机1)每班应监测分析以下指标:进泥的流量及含固量;泥饼的产量及含固量;滤液的流量及水质(SS、BOD5、TN、TP可每天一次);絮凝剂的投加量;冲洗水水量及冲洗后水质,冲洗次数和每次冲洗历时。以上项目的分析测量具体见表19-2及续表19-2。表19-2带式压滤机分析测量项目时间进泥泥饼滤液流量含固量产量含固量流量BOD5SSTNTPm3/d%%m3/dmg/Lmg/Lmg/Lmg/L每班备注续表19-2时间絮凝剂冲洗水投加量流量BOD5SSTNTP冲洗次数冲洗历时kg/tm3/dmg/Lmg/Lmg/Lmg/L每班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n2)每班应计算或测量以下指标:滤带张力、带速;固体回收率;干污泥投药量;进泥固体负荷。(2)离心脱水机1)离心脱水机运行需分析的项目有:进泥含固量、泥饼含固量、滤液的SS、每班至少一次。以上项目的分析测量具体见表19-3。表19-3离心脱水机分析测量项目时间进泥泥饼滤液含固量含固量SS%%mg/L每班备注对于以上化验分析,要尽量保证分析项目齐全,一定要保证所测数值准确。为检验其准确性,可定期带标准样进行化验分析。2)每班应进行下列项目的计算:总入流固体量,固体回收率,干污泥投药量,处理每1000kg污泥的能耗。19.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1)带式压滤机有两个主要指标衡量脱水效果的好坏:一个是泥饼含固量Cu,另一个是固体回收率η。1)固体回收率固体回收率是泥饼中的含固量占脱水污泥中总干固体量的百分比,用η表示。η\n越高,说明污泥脱水后转移到泥饼中的干固体越多,随滤液流失的干固体越少,脱水率越高。η可用下式计算:(19-2)式中,Cu为泥饼的含固量(%);Ce为滤液中的含固量(%);C0为脱水机进泥的含固量(%)。2)泥饼的含固量需用泥饼的含固量和固体回收率两个指标同时评价脱水效果的好坏。只获得较高的泥饼含固量,而固体回收率很低,或者固体回收率很高,但泥饼含固量很低,都说明脱水效果不佳,应分析其原因。一般来说,正常运行的污泥脱水系统,泥饼含固量应在20%以上,固体回收率应在85%以上。脱水效果较好时,泥饼含固量可达25%左右,固体回收率可超过95%。除以上两个评价指标,脱水机的脱水能力也是一个衡量脱水效果的指标。如果某脱水系统泥饼含固量和固体回收率都很高,但脱水能力较低,入流污泥量不能太大,恐怕也不能认为脱水效果较好。另外,满足以上脱水要求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加药量,如何减少脱水机的维护工作量等方面,也是评价脱水效果好坏的一些重要方面。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9-3。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9-4。表19-3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带速(m/min)2-5\n2滤带张力(MPa)0.3-0.73阳离子PAM投加量(干泥kg/t)1-10表19-4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分析测量项目污泥种类理论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1进泥含固量(%)生污泥初沉污泥3-10剩余污泥0.5-4混合污泥3-6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3-10剩余污泥3-4混合污泥3-9好氧污泥混合污泥1-32进泥固体负荷【kg/(m·h)】生污泥初沉污泥360-680剩余污泥45-230混合污泥180-590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360-590剩余污泥40-135混合污泥180-680好氧污泥混合污泥90-2303PMA加药量(kg/t)生污泥初沉污泥1-5剩余污泥1-10混合污泥1-10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1-5剩余污泥2-10混合污泥2-8好氧污泥混合污泥2-84泥饼含固量(%)生污泥初沉污泥28-44剩余污泥20-35混合污泥20-35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25-36剩余污泥12-22混合污泥18-44好氧污泥混合污泥12-205SS(mg/L)滤液水质200-1000BOD5(mg/L)200-8006SS(mg/L)冲洗水水质1000-2000BOD5(mg/L)100-500\n7泥饼含固量(%)20以上8固体回收率(%)85以上备注(4)离心脱水机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19-5。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19-6。表19-5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分离因数α800-12002液环层厚度(cm)5-153转速差(γ/min)2-35表19-6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分析测量项目污泥种类理论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1泥饼含固量(%)生污泥初沉污泥28-34活性污泥14-18混合污泥18-25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26-34活性污泥14-18混合污泥17-242固体回收率(%)生污泥初沉污泥90-95活性污泥90-95混合污泥90-95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90-95活性污泥90-95混合污泥90-953干污泥加药量(kg/t)生污泥初沉污泥2-3活性污泥6-10混合污泥3-7厌氧消化污泥初沉污泥2-3活性污泥6-10混合污泥3-8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n20、沼气柜20.1污泥处理评估内容20.1.1运行参数控制压力是沼气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参数,一是要保持压力的稳定,二是将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低压湿式气柜除储存沼气以外,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持系统的压力恒定,使压力不随沼气产量的改变而波动。适当调整气柜浮盖的配重块,可将沼气系统的工作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常为300-400mm水柱。20.1.2设备状况为防止产生危险,沼气柜浮盖上部一般均设有压力安全阀和负压防止阀,实际运行中应对它定期检查,使这些安全装置时刻保持良好,如有可能,应定期送专业单位标定。20.1.3分析测量与记录(1)操作人员应按时对沼气柜的贮气量和压力做检查记录。每日检查消化池产气量和压力,可以判断污泥消化过程是否正常,如遇气量减少,气柜压力降低,应分析污泥消化过程的各项影响因素是否正常,如泥温、污泥含水率、pH值、污泥的投配率及C/N、有毒物等是否超出了允许范围。另外,还应检查沼气管道、气柜等是否漏气。\n(2)沼气柜水封槽内水的PH值应定期测定,当PH值小于6时,应换水。20.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工艺参数控制祥见表20-1。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见表20-2。表20-1运行工艺参数控制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工艺控制参数控制范围实际运行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沼气系统工作压力(mm水柱)300-400表20-2分析测量数据情况及效果评定表日期沼气柜水封槽内水的pH值沼气柜水封槽内水的实际pH值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16以上1-21-3:::1-271-281-291-301-31除以上分析测量数据评定外,还应根据运行工艺应达到的效果、国家排放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进行相应项目的分析评估。21、锅炉房21.1评估内容21.1.1设备状况(1)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应经常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n(3)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定期对设备、仪表进行维护保养,使其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运行。21.1.2分析测量与记录为使锅炉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除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以外,还应定期对锅炉水进行硬度化验。并对相应的仪表数据进行记录。21.1.3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化验数据和运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21.1.4运行效果根据运行与统计的结果判断其运行效果。22、监控仪表室22.1.评估内容22.1.1运行控制(1)仪表监控室宜采用微机系统进行运行管理。(2)现场仪表的检测点应按工艺要求布设,不得随意变动。计算机则严格按照编制好的程序工作,满足生产工艺的测量和控制要求,并能完成耗电量等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核算。已布设的检测点,不得随意变动,否则影响工艺正常运行的需要。\n(3)各类检测仪的一次传感器均应按要求清污除垢。消除干扰,保证信号的灵敏、准确。(4)室外的检测仪表应设有防水、防晒的装置。保证测量精度和其他性能的完好。设置仪表箱可遮阳挡雨。(5)操作人员应定时对显示记录仪表进行现场巡视和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操作人员应按时对显示记录仪表进行巡视,如检查记录纸是否需更换,各种调节仪表是否工作正常,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22.1.2仪器、仪表状况(1)严格按照仪器、仪表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应经常检查仪器、仪表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3)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定期或随时对仪器、仪表进行检修、校验,使其在灵敏、准确的工作状态下运行。自控设备检修、校验主要包括:1)电源电压是否在额定的允许范围内。2)外观有无破损、断裂。3)仪器、仪表、探头等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各仪表精度是否符合测量要求。5)相关仪表的设定值是否符合工艺要求。6)各数据采集、传输及信号显示是否正常。\n22.1.3测量与记录操作人员要按时抄表,对自动记录的参数进行统计,完成当班的运行记录。22.1.4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及时反馈到运行调度部门,以指导生产运行。22.1.5运行效果根据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对生产运行所起到的指导作用。来衡量仪器仪表的运行效果。23、变配电室23.1.评估内容23.1.1运行参数控制(1)变、配电装置的工作电压、工作负荷和控制温度应在额定值的允许变化范围内运行。\n(2)操作人员应按时记录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并记录有关的命令指示、调度安排。严禁漏记、编造和涂改。根据电气设备运行记录中的负荷记录资料,可了解设备的利用率,指导设备的负荷调整幅度并决定变电器的运行方式,以提高设备负荷和设备利用率,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另外,根据运行记录资料可确定电气设备的检修内容和周期,适时安排检修试验工作,同时根据有功、无功功率的比例情况,决定补偿设备的容量和确定补偿部位等。严禁编造、涂改运行数据,当出现问题时,利于分析和查找原因。23.1.2设备状况(1)严格按照电气设备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应经常检查电气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则及时处理。1)日常巡视检查变压器的安全性能应做到:油温和温度表正常;套管外部无破损裂纹;变压器音响正常,无杂音和内部爆裂声;瓦斯继电器无漏油,内部无气体;呼吸器完好,硅胶干燥;压力释放器及防爆装置完好;一、二次母排接点牢固,无发热迹象。2)对运行中的电容器应进行日巡视检查,主要注意电容器外壳有无膨胀和异常声响;熔丝是否正常;电流、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放电装置是否正常。(3)按照电气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应定期对其进行保养、检修,使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1)变压器的保养、检修,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变压器的保养分为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变压器的维修分为小修和大修。其保养和检修的内容可参照有关规定执行。2)高、低压变、配电装置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停电、清扫、检修工作。\n3)高压架空线路,宜5~7年大修一次。23.1.3运行记录值班人员要按时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统计,完成当班的运行记录。23.1.4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23.1.5运行效果根据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实际需要以及电气设备所完成的情况。来衡量电气设备的运行效果。24、化验室24.1.评估内容24.1.1运行控制(1)化验室负责全厂水、泥、气项目的化验,并及时将各个阶段的数据反馈到生产运行科,以便对运行有的放矢地进行工艺调整,确保出水达标,并认真填写本组的化验报表、留档,使其真正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n1)化验室应每月完成总化验项目任务的90%以上。化验室监测分析项目及测定的周期次数应符合【(2)水质管理中第2)条】的规定,为充分和连续地反映工艺运行情况及处理结果,化验室需提供足够数量的数据。所以,对所监测项目每月测试次数应完成计划的90%以上。2)化验检测的精度范围、回收率及重现性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水质管理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正常运行检测的项目与周期,应符合表24-1和24-2的规定。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表24-1序号项目周期序号项目周期1PH值每日一次21蛔虫卵每周一次2SS22烷基苯磺酸钠3BOD523醛类每月一次4CODcr24氰化物5SV%25硫化物6MLSS26氟化物7MLVSS27油类8DO28苯胺9氯化物29挥发酸10氨氮脱氮除磷工艺每日一次每周一次30氢化物11硝酸盐氮31铜及其化合物每半年一次12亚硝酸盐氮32锌及其化合物13总氮33铅及其化合物14有机氮34汞及其化合物15磷酸盐35六价格16总固体36总铬17溶解性固体37总镍18总有机碳38总镉19细菌总数39总砷\n20大肠菌群40有机磷污泥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表24-2序号项目周期序号项目周期1有机物含量每日一次14锌及其化合物每季一次2含水率15铜及其化合物3PH16铅及其化合物4脂肪酸17铬及其化合物5总碱度18镍及其化合物6沼气成分每周一次19铬及其化合物7酚类每月一次20汞及其化合物8氰化物21砷及其化合物9矿物油22硼及其化合物10苯并(a)芘23总氮11细菌总数24总磷12大肠菌群25总钾13蛔虫卵说明:前面所提到的各处理构筑物的化验监测项目以各构筑物为准,构筑物中没有提到的化验监测项目可参考表24-1和表24-2。化验监测项目的确定除应满足现行的《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外,还应设置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需检测的项目。化验、检测项目的周期,根据实际需要制定。2)化验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及《中国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监测分析样品的方法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CJ/T—1999)。若有些项目暂时没有标准方法,应参照类似的标准方法,并在技术上予以说明。3)化验室内部应建立健全水质分析质量保证体系。4)化验监测人员应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考核和抽验。\n24.1.2仪器设备状况(1)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之前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牢记操作要领及该仪器在使用中有关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2)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方法。(3)各种精密仪器应专人专管,使用前应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必须按规定认真操作。使用精密仪器的过程中绝对禁止有损于仪器的操作。(4)化验室的仪器设备应进行维护和定期检验。(5)精密计量仪器的检修和检定应由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化验室的分析天平和其他的精密计量仪器应定期检修和检定,并由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统一负责。(6)仪器的附属设备应妥善保管,并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7)分光光谱仪(含红外、紫外、可见光、原子吸收、荧光等)的操作人员对仪器的维护保养应严格限于如下范围:1)定期擦拭外部镜片;2)易损部件随着仪器灵敏度、重现性、回收率等指标的降低进行更换;3)定期更换冷却循环水;4)定期润滑打印机械部位;5)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用元素灯的调整与更换;6)附属设备的除尘擦拭与通风等。\n(8)分析仪器(含气相、液相色谱、质谱等)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感器系统应定期进行清洗或更换检测器。2)加热系统、去氢器、气体过滤装置应定期检查,更换过滤材料。3)终端显示系统的打印机、记录仪应定期润滑,并检查色带或针头是否磨损,应否更换。24.1.3分析测量与记录化验室的化验人员负责化验室的原始监测数据记录、计算和填写。并做到完整、准确。24.1.4运行、分析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与运行效果运行控制内容情况见表24-3。表24-3运行控制内容情况及效果评定表序号运行控制内容控制范围实际完成(%)运行效果评估备注1每月应完成总化验项目的90%以上2对所监测项目每月测试次数应完成计划的90%以上3化验检测的精度范围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定4化验检测的回收率5化验检测的重现性第二章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核算污水处理厂应在保证各处理单元运行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核算,争取做到以尽可能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运行效果。污水处理厂成本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u药剂费\nu动力费(耗电量×电价)u工资及福利费u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年综合折旧率;折旧率为5.2%)u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u大修理费u日常检修维护费u财务费用(借款利息)u管理及其他费用1、运行费用1.1药剂、耗油费用污水处理厂药剂、耗油费用见表1-1。表1-1药剂费、耗油费用表序号地点名称用药量(Kg/月)药价(元/Kg)耗油量(升/月)油价(元/升)金额(元/月)1脱水机房2锅炉房3化验室4车辆管理室合计金额(元/月):备注\n1.2动力费仪器、仪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耗电费用见表1-2及续表1-2。表1-2仪器、仪表、电气设备耗电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功率(Kw)运行时间(hr/月)耗电量(Kw·h/月)单价(元/度)金额(元/月)1除污机附属设备2提升水泵附属设备3刮除砂机附属设备4刮吸泥机附属设备5内回流泵搅拌设备曝气转刷滗水器附属设备6鼓风机附属设备7刮吸泥机附属设备8污泥回流泵附属设备9刮泥机附属设备加压泵(气浮)空压机附属设备合计金额(元/月):续表1-2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功率(Kw)运行时间(hr/月)耗电量(Kw·h/月)单价(元/度)金额(元/月)10投泥泵循环泵混合搅拌设备附属设备11带式压滤机污泥泵\n加药计量泵冲洗泵离心机脱水机附属设备12上煤机补水泵循环泵风机出渣机除尘机加药设备附属设备13微机仪器仪表附属设备电气设备附属设备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色谱仪质普仪生物显微镜有机碳总量测定仪精密计量仪器箱式电阻炉(烘箱)BOD培养箱其他仪器附属设备15办公设备附属设备16电热水器食堂用电合计金额(元/月):备注\n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见表1-3及续表1-3。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1格栅间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除污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栅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集水池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2进水泵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提升水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进出水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3大修理费\n曝气沉砂池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刮除砂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水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气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4初沉池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刮吸泥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4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水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n泥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出水堰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5曝气池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内回流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搅拌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曝气转刷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滗水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5水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气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回流管大修理费\n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曝气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6鼓风机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鼓风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7二沉池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刮吸泥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7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水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n折旧费泥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出水堰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8回流污泥泵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回流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9浓缩池(重力)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刮泥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气浮浓缩池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溶气罐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空压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加压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n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9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泥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上清液溢流堰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0污泥厌氧消化池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消化池控制室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投泥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循环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加热系统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混合搅拌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闸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n11污泥脱水机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带式压滤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离心脱水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污泥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加药计量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冲洗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污泥管道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压力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2沼气柜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压力阀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n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12压力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管道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3锅炉房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上煤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补水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循环泵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风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出渣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阀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压力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管道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加药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名称规格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n序号型号数量(次/月)(元/单价)(%)(万元/月)13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4监控仪表室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微机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仪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仪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5变配电室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电气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6(化验室)色谱仪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质谱仪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n16液相色谱仪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气相色谱仪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生物显微镜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有机碳总量测定仪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精密计量仪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箱式电阻炉(烘箱)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BOD培养箱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其他仪器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合计金额(万元/月):续表1-3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项目次数资产原值费率金额(次/月)(元/单价)(%)(万元/月)17综合办公楼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办公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附属设备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n办公家具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8车辆大修理费日常检修费折旧费19财务费用20管理及其他费用合计金额(万元/月):备注1.4其他费用其他费用见表1-4。表1-4其他费用表名称用电量(度/月)用水量(吨/月)电价(元/度)水价(元/吨)人数(个)人均费用(元/人)金额(万元/月)日常用水日常用电办公用品费卫生用品费工资及福利费其他合计备注2、运行成本核算污水处理厂总运行成本计算如下:序号项目金额(万元/月)处理水量(万吨/月)备注1药剂、耗油费用2动力费用3固定资产大维修费、日常检修费及折旧费4其他费用运行费用总合计(万元/月):\n运行成本=总运行费用/处理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