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3-01-03 08:30:39 发布

理工论文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我国建筑给排水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1949年至1964年;二是室内给排水阶段,即1964年至1986年;三是建筑给排水发展阶段,即1986年至今。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热水供应;建筑灭火技术    根据历史三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已跨入新的世纪,在建筑给排水上将担负着新的历史重任,设计工作人员应全面考虑和掌握新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建筑给排水将更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冷水供应与热水供应并重,共水的水量水压与水质并重等方面上来,走上全面、均衡、务实、安全的发展之路。就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结合来进行阐述:    1建筑给水    1.1增压设施\n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某些城市的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加之管道的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升压供水,一般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求,使我国两次加压广泛使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  1.2储水装置  设于屋顶的调节贮水水箱是常用的储水装置,但由于其存在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现在水箱从材料和加工上已有很大改进,向多元化发展。新颖水箱从材质上说有镀锌、搪瓷、复合钢板、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的水箱,其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对水质无污染,并减轻结构重量,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材质改变了,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状也随之改变,组合式水箱、装配式水箱可以提高水箱质量,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并缩短现场施工时间,也减少了水箱内底的死水区范围;求形水箱和槽形水箱是外形变化,用呼吸阀替代浮球阀,解决了因浮球阀关闭不严造成漏水问题。  1.3分质供水  在营造现代化生活的住宅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人们对饮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我国最初是以小型家用净水器的方式来处理饮用水,其主要方式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但是它在使用时滤料更换不易控制。近年来,出现了优质饮用水这一概念。它是指能达到直接生饮水水质标准的水,其中有超纯水、纯水、蒸馏水、矿泉水和深度处理水等。优质饮用水的水源是来自城市自来水或底下矿泉水,其处理工艺有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供水方式有桶装供应和管道分支供应。桶装供应是设置集中的优质水供应站,用桶装送至居民家中或自取,这种方式目前占大多数;管道分质供应系统在部分住宅小区中已有建成,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预涂膜精滤、微电解和紫外线杀菌等技术,可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优质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后送至每户厨房,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管道末端循环,以保证水质要求。  1.4节水技术  我国水资源缺乏,再加上水污染,使得水资源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建筑给排水中,节水重点在于推广节水配件和建筑中水道。节水配件有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安装二档冲洗大便器配件、屋顶水箱的配重逆开止回阀、水力控制的多功能阀以及给水的卫生器具配件,可具有限流、温度自动调节、高温限制等功能。改进配件还着重于节省用水量和防止漏水。建筑中水道应用已是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沐浴排水、舆洗排水等均可作为冲厕用水的水源,中水还可用于消防、洗车、清扫、绿化用水,这样即可节约用水,又可缓解水资源不足。中水水源可取自生活废水冷却水,我想应按下列顺序取舍:冷却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2建筑排水    2.1卫生洁具\n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洁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安静、节能。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卫生洁具有:水力按摩浴盆,用喷嘴产生大量回旋式气泡和冲击水流,可达到康健和休闲的效果,连体式低位冲洗水箱漩涡大便器,冲洗时噪声低,冲洗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量;高标准的全自动坐式大便器,冲洗污物、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休闲卫生器具,包括桑拿浴设备、蒸汽浴设备、热能震荡按摩设备和身体机能调理运动器等。国外很多知名厂家也进入了我国生产的各类新产品市场。  2.2排水通气技术  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通气立管、环行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是通气阀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具有通气功能的阀体采用优质朔料和橡胶制作。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即可补气又可防止管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已出台了设计规程,其立管的通水能力增大1/3,减少了立管的数量,但该产品现局限于铸铁制品。    3热水供应    3.1热水的加热方式和设备热  近几年,国内还多次开展了热水供应、加热方式和设备方面的研讨。在间接加热方式上,采用的热媒主要为蒸汽和热水。其换热设备的理论得到一定的发展,对容积式水加热的设计提出了流加热的概念,既提高热媒和被加热水的流速,以提高对管壁的放热系数和管壁对被加热水的放热系数,用以改善传热效果。在二次加热设备中,出现了导流型容积式热交换器、半容积式热交换器、半即热式热交换器。在设计中应意识到综合考虑设备的安全、先进性以及设备一次性投资与占地面积的因素,要合理经济地选择加热设备。  3.2节能  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是建筑给排水节能的重点,其节能措施主要有:提高给水温度;降低使用温度;减少热水耗量,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减少流率;减少热勋失,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改进加热方式和热水系统,提高水加热器的传热效率;利用新热源;采用节能产品等。  3.3热水的水质处理\n  主要是防止热水结垢,损坏设备管道,降低传热效率。当用水量大、水质差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在加热前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在处理技术上除运用加药处理外还有运用静电处理技术、电子处理技术和磁化处理技术,以保证热水在循环中的水质稳定。此外热水中的军团菌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关注。这方面应在热水器或贮缸的容积以及构造上进行改进,从而才能保证热水的质量。    4建筑灭火技术    4.1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部分。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常高压。增设小口径自救式水枪,提供给水消防专业人员使用,以便自救。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置能及时投入运行,加强了工作泵和设备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4.2自动喷水灭火技术  根据发展原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现逐步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过渡的原则。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建筑发展,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还扩大设置在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建筑给排水新老技术应用的结合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火灾蔓延通道,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这也是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的重大举措。  4.3气体灭火\n  目前,气体灭火剂和灭火系统日趋多样化,有FM200、CEA、INERGEN、Trioxide等,此外将水喷雾运用到电气灭火,将泡沫喷水运用到汽车库灭火,扩大了自动喷水系统的应用范围。  4.4使用智能化技术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考虑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实行对给排水设备进行监空及自动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在给水系统中,对流量、压力(压差)、温度、液位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二是在排水系统中应注意的是,对流量的测量、记录、阻塞的显示等;三是在消防灭火系统中,应提出监空方式、监测位置,并能及时反映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文源等主编.  [2]中国期刊网、水网等.  其他参考文献Baker,Sheridan.ThePracticalStylist.6thed.NewYork:Harper&Row,1985.Flesch,Rudolf.TheArtofPlainTalk.NewYork:Harper&Brothers,1946.Gowers,Ernest.TheCompletePlainWords.London:PenguinBooks,1987.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Amsterdam:JohnBenjamins,1987.Hu,Zhuanglin.[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Jespersen,Otto.ThePhilosophyofGrammar.London:Routledge,1951.Leech,Geoffrey,andJanSvartvik.ACommunicativeGrammarofEnglish.London:Longman,1974.Li,Qingxue,andPengJianwu.[李庆学、彭建武],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Lian,Shuneng.[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Ma,Huijuan,andMiaoJu.[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北京:\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London:PergmonP,1981.Quirk,Randolph,etal.AGrammarofContemporaryEnglish.London:Longman,1973.Wang,Li.[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Xu,Jianping.[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Yan,Qigang.[严启刚],英语翻译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Zandvoort,R.W.AHandbookofEnglishGrammar.London:Longmans,1957.Zhong,Shukong.[钟述孔],英汉翻译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Zhou,Zhipei.[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