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50 KB
  • 2022-04-22 13:40:35 发布

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毕业论文.doc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毕业论文1绪论21.1选题的背景21.2分析研究的意义21.3分析研究的方法32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概况42.1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概念42.2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思想52.2现今以人为本的思想62.3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63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马克思理论证明与现实的、实践的意义93.1理论的证明93.2现实的、实践的意义113.3全球的、未来的展望184现阶段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现状204.1潜在的危机204.2现阶段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具体问题214.2.1法制上214.2.2思想上214.2.3政治上225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235.1法律制度建设235.1.1完善加强法律制度建设245.1.2完善加强公共改革体制255.1.3完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255.2革新公务员队伍的招聘与管理275.3完善加强政务公开29 6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展望326.1以国情为出发点的展望326.2对未来改革的探索性展望337结论361绪论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逐步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及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这是我国政府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步骤,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也是顺应国际形势的重要举措。1.1选题的背景政府改革一直伴随着我国改革的全过程,我国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有赖于政府改革的实际进程,改革走到今天,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正式场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郑重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主要经济工作重点之一。这充分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应当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充满了现代社会的政治智慧,既是开阔政治视野下的理性选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构建“和谐社会”并非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它涉及的面非常宽泛,需要走很长的路、做很多的事、解决很多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无论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百姓, 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权力政府向能力政府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单方面控制的行政体制到合作管理机制转变,这给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的功能型政府已经难以现代社会。为适应社会关系的这种急剧变化,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这是我党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实践为基础,综合我国前期探索经验和新时期里的一些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把握我国构建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潜力,展望其发展的前景。1.2分析研究的意义中国近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它彻底地化解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增长与供应极度短缺的矛盾,也基本上解决了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不仅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促使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步入了富裕阶层的行列。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它要求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要与之相配套、相适应,要求政府职能结构随之调整与改变。这既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又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为什么呢?因为,中外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不能够自动地消除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改革进程中的某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旧的社会问题虽然得以化解,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却也在不断出现,我们走过了共同贫穷的时代,也在发展中进入了一个新的不和谐的时代。这些不和谐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了满足公民的需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解决好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及政府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提出的新要求,并且按照新的价值取向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从“管制刑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从“无限责任”向“有限责任”、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从“集权行政”向“分权行政”的转变,真正的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原因,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方法方式,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本人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相信会对以前的理论的一个创新。有助于指导和推进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1.3分析研究的方法本文由国内外关于构建以人为的服务型社会的部分理论及实际现状的角度谈起,引出当前我国在构建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各类主要阻碍因素。然后通过文献阅读分析的方法,推论得出行政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运用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的方法不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在当前我国 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借鉴市场化的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树立“管理和服务”意识,对于国内行政改革的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本质分析,以便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本身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以诺基亚和谷歌系统手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展现所构建发展模式的具体应用思路。然后对影响企业网络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本质分析,以便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我国在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新时代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措施,其中体现了行政理论适应经济基础创新的思想。 2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1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概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理解了以人为本之后,我们就可以从行政管理上的角度去理解这一概念。 从功能上讲,在行政管理中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使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变成服务者,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服务为目标,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变为公共服务领域;从管理模式上讲就是用有限管理社会的权利,对经济社会管理负有限责任,通过对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互动式管理的政府模式;从特征角度上讲就是用全新的服务理念支撑,在服务中试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的政府,突出以民为本,以提高政府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政府管理体系;从理念和宗旨上讲就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民和社会服务为宗旨的政府。2.2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认为人是构成国家整体的第一要素,要求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提倡“爱人贵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已经“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意识”。管子说:“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认为,务本之道在于经营民心,争取百姓。达人民之所愿,予百姓之所需。尽量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要求齐桓公竭诚听取民众的意见,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而管理国家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治国就是治人”。孟子从“民为立国之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得,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其失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反之,“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孟子·离娄上》)。并进而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孟子·尽心下》)。荀子则指出:“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执,待之而后安。”(《荀子·富国》)。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仅体现在对民力的利用上,更难能可贵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孙子还提出了“唯民是保”的“保民”观点:“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孙子兵法》)在孙子的民本思想中他提出既要保民,又要利主,把对民众负责与对君主负责统一起来,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是我们又要看到,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其实已经表明古人的“以人为本”实质上应该叫做以民为本,因为它存在的基础是封建经济,这就决定了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 2.2现今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赖以出发的重要文化国情,是中华儿女“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必须借鉴的“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之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儒家的民本思想进行扬弃,在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的同时,吸收其民主性精华,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借鉴。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我们坚持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3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当时的智者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讲过一句千古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命题在哲学上虽然具有相对主义的特点,但它最为重要的意义是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对人自身给予了肯定。这在当时宗教和神统治的世界里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在经历了长期的中世纪神学统治之后,人本主义思想在14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实现了“人的发现”。一批人文主义者,既有文学家也有艺术家,如我们所熟悉的但丁、彼得拉克、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等等,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对人的伟大和人的价值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在他们看来,人不再是匍匐在上帝之下的可怜的被造物,而是上帝创造的杰作,世间最可宝贵的生灵。他们以饱含热情的语言对人从身体到精神进行了赞美。艺术家阿尔伯蒂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却不同于其他部分,上帝创造人是为了让他的杰作被人欣赏。这些人文主义者发现了人的价值包括尊严、才能和自由。他们反对封建王权对个人人性的扼杀,大声疾呼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价值和人的解放,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这一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针对中世纪神本主义而提出的。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以神为中心,扼杀人的本性,把人从现实生活中引向来世的幻想;而人文主义学者们从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出发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他们宣扬人应当按照人的本性去生活,这就使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中世纪长期统治人们社会意义的神本主义意识从此开始被颠覆。这一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进步意义,而且在后来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人本主义自那之后就成为西方文明中闪光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其中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这种哲学声称关注个人的存在,主张“人就是自由”、“在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人本主义哲学在当代之所以兴起,是与人们对工业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生态,以及工业化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人的本质及其异化、人的崇高地位与神圣性、人的自由、人间的平等以及人类的安全受到的威胁分不开。阿道尔诺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人类幸福和进步的增长,而是对人性的压制和异化的增长。”因此,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在反对科学主义的过程中,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们认为人并非单纯的理性存在物,人也具有丰富的非理性的意志、情感、欲望。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现实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批判意义。通过以上的回顾可以看出,人本主义是一种影响人类行动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人类的生存当作终极的、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尽管历史上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历史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尽一样,但在肯定和认可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上却存在着极大的一致,而且这一思想也成为西方社会和政治文明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人本主义思想,我们不应当象过去那样唯恐与之划不清界限,而且应当充分吸收属于人类共同文明的部分,以及对我们的理解和改造社会现实有借鉴和启示的部分。只要现实中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仍然遭受到忽视,只要神本主义、物本主义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那么人本主义思想就不应当为我们所轻视。我们今天作为发展观的核心的“以人为本” ,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物本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市场化发展所导致的人对物的依赖即人的异化;政治发展不足造成的个体或群体在人格和精神上的压抑和扭曲)但同时也具有反对“神本主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所遗留下来的等级、特权、独断、官本位等弊端)的价值,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当然,不应当把我们讲的以人为本与西方历史上的人本主义简单等同起来,因为很显然,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无论是在哲学基础上,还是在提出的方式上和现实意义上,与西方人本主义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3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马克思理论证明与现实的、实践的意义“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哲学概念,哲学范畴,既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也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中的人。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生产劳动,是人类创造世界历史的“第一件事情”,是唯物史观所面对的“基本事实”,因而,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但是,“人”在中国的遭遇是令人遗憾的,曾经一度出现过“谈人色变”的可悲局面。现在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恢复了唯物史观的本来面貌,而且坚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对提出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千万不要低估了。现在,“谈人色变”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仍然有人对“以人为本”怀有无穷的忧虑,正如王锐生教授在一篇文章的结尾处所说:“‘以人为本’是一个很好的、很有用的原则。它的内容并不深奥,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倒是:我们是人,为何却拒绝‘以人为本’?”正是为了解疑释惑,我们不厌其详地引用、复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原著文本,并诉诸实践,看到了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后,在人民群众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生了何等巨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我们是可以丢掉疑虑,轻装前进的,这里用得着邓小平的一句名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3.1理论的证明现在就让我们来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层面对“以人为本”作一理论上的证明:作为主体的证明。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如何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说,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而,在唯物史观中,人也应该以主体的身份出现。这一点,有马克思自己的著作作为证明。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创立自己的新哲学的标志性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明确地指出,对人类社会历史,要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和把握,并把这一点视作自己的新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他又明确提出:人是“社会联系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5页)。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马克思再次肯定,人是“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300页)。 正因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所以人们在思维中就应把人放在本位来把握,这样,“以人为本”就成为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不把人放在本位,那么,“社会”就变成了无主体的、失去了活生生的人的空壳。正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如实地把握了人是主体,要以人为本,所以它不仅是科学,而且是具有崇高意义的价值观。作为客体的证明。人是主体,但当人们去研究人是怎样在社会历史中活动时,人就成了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而且,人与人在交往时,也都是把对方当作客体来对待的,“我”、“你”、“他”就是人们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客体的称谓。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丝毫也没有忽视人、漠视人,而是真正科学地面对人。这一点,他们在全面阐发自己的学说时,曾作过明确的肯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又说,唯心史观的“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当作客观存在的现实来进行研究,所以发现人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他们从事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为此,人必须运用大脑和四肢作用于自然界,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形成了关于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还发现,现实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唯物史观中一系列概念、范畴,以及这些概念、范畴所反映的矛盾运动及其逻辑体系,都不是先验地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大脑之中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在社会历史中实践的人作为客体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科学抽象和概括。因此,我们说唯物史观是科学。唯物史观不是不面对人,只是不面对虚幻的、孤立的人,而面对真实的、社会的、实践的人,因而是真正地面对人———一个科学规定了的客体。人作为科学客体的确立,人的客观必然性之揭示,很自然地就导致了对人们的活动规律的揭示,即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证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在唯物史观中,人是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而存在的,是既包含着人的自觉能动性、又体现着客观规律性的。在唯物史观中,作为主体的同作为客体的人的统一,或者说,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人的完整性。完整的人,在唯物史观中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是一个客体化了的主体,也就是说,当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他们是受着客观制约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规定性的主体,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这种客观规定性的范围内或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而他们的活动才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由于在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是从它的客观制约性入手的,是把人放在由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中进行研究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主体性的客体。马克思主义在把人作为一个科学规定的客体来考察时,认为他是这样的一个客体,他处处以主体的姿态出现,按照自己的需要追求自己的目的,追求自由和幸福,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追求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而是属于自然和社会的产物,因而他们并不因为自己的任何追求都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放弃追求,他们的需要、意识和追求虽然具有受动性,但并不以受动性表现出来,而总是表现为某种主动姿态。人们是在对自己的受动性毫无顾忌中,以各自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创造,同时造就着自己。从客体化了的主体和主体性的客体两方面来看,人的完整性就真正被确立了起来,因而历史就是一个有规律的人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唯物史观本来就是这样有机地包含着人的创造性与历史规律性的。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曾经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最明确的表述是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认为,“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就要“把这些人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的剧中的人物和剧作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7页),意味着什么呢?人们在演出,是按照一定的剧情(作为规律、作为必然性)在演出,因而他们是主体,但却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者。同时,剧情又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例如上帝或观念)为他们写成的,完全是他们自己创作的,他们是剧作者,因而历史又的确是他们之所为。这表明,马克思并不是只注意了一个方面,而是全面地将人作为能动的主体和受动的客体的统一来把握的,这样就得出了历史规律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既当作价值主体,又当作科学客体,而且是主客体的统一来加以把握,所以唯物史观是科学性与价值观的统一。通过上述证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党中央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不但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3.2现实的、实践的意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恩格斯曾经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党中央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就是我国人民智慧的新结晶,就是时代精神的新精华。(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应运而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而且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一种应运而生,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动员、指导作用。“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位。在世界万千事物中,人是最为宝贵的,人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以人为本,将人放在本位。人之所以能够为“本”,首先,人类能够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当作是属人的,这个世界是属于人类的。 其次,人类认为这个世界不但是属人的,而且是能够被人类改造和利用的,人类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可以变物为宝。再次,人类改造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而都是有目的地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第四,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类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人类改造世界的原动力是永恒的,是永无止境的,是永不枯竭的。“以人为本”,从经济上说就是我们的一切生产都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无论从什么时间来说,搞经济建设、搞生产建设,它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如果一叶障目,偏离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朴素的真理,那么,我们的经济建设,我们的一切生产活动都会走到邪路上去。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对经济建设的结果进行价值评估:我们的各项建设是否真正地、全面地达到了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是不是节约了资源和劳动力,是不是注意了保护生态,是不是污染了环境,是不是既满足了当前的需要又保持了可持续发展等等。“以人为本”,从政治上说就是要把人民放在本位,让人民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我国的宪法、我们共产党的党章都是这样明确规定了的。在政治文明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解决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也就是在改革中要协调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要注意普遍受益和共同富裕问题,防止扩大地区、贫富差距,防止出现两极分化;要协调好群众间的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防止出现新的社会对抗,等等。“以人为本”,从伦理道德上说就是要把人当作人来对待。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享有普遍的人权,这已成为当今人类文明社会公认的一个原则,我国已先后加入21个国际人权公约,并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就是证明。当然,人权、人的自由、人的尊严的实现,并不是无条件、无限制、任意的,它必须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必须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一个社会要想获得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弘扬“以人为本”。无论是一个社会组织、团体、政党、政府和所有拥有权力者,都要把人当作人来对待,也无论是人与人之间,以至每个人对自身,都应把人当作人来对待。(2)“以人为本”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动力的深度开发党中央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动力的深度开发,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胡锦涛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需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所以需要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所制定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这种客观的、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讲发展,自然也就会产生一个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为解决这个问题作出了贡献。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需要与生产的矛盾运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这里就有一个对发展动力的研究、认识、把握和开发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动力问题,我们党的认识过程,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党的八大,面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新的现实,对这个问题,曾经作过创造性的论断。但是八大后不久,由于经验不足和对形势的判断发生了偏差,很快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改变了原来的论断,而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误区。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更把“以阶段斗争为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大搞“停产闹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实行全面专政”,等等,我们的国家遭到了一场浩劫。粉碎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在清算这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时,进行严肃的理论上的反思和拨乱反正,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段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党的十二大上,恢复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动力的正确论断,十二大以后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党章,都坚持了这一科学的论断。这一科学论断之所以重要,不但因为它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这一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其他一切判断和认识,而且因为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走过弯路,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发展动力,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形成了对这个问题的科学的正确的认识以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还有一个怎样充分地开发这一动力系统,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坚持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发展动力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认识的新飞跃,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的深度开发。我国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如果对之作一粗略的划分,又可分为动因、动能、动力三个子系统。现在,就让我们按动因开发、动能开发、动力开发三个层次,谈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动因开发 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人民从事劳动生产的根本动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在一系列著作中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论证过人类从事劳动生产的动因和目的的一致性。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的需要同人类劳动生产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辩证关系:需要推动人们去从事劳动生产,而劳动生产一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使人们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劳动生产。人不仅是生产的主体,而且是享受的主体,人的需要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可分为:生产的需要与消费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与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个体的需要与整体的需要;目前的需要与长远的需要;物质的需要与精神的需要;追求真的需要与追求善和美的需要;现实的需要与追求理想、献身事业的需要…… 所以,人的需要系统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发展的无止境性。需要与劳动生产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都使人类的需要与人类的劳动生产发展到更高的程度。在这里,需要表现为目的,是人们从事劳动生产的内在动因,劳动生产则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劳动生产又必然使人们产生新的需要,提出新的目的。但是,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生产的结果同需要的满足发生了分离、分裂、矛盾以至对立,劳动者需要的满足,不但要从事劳动生产,而且还要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争得,需要的动因作用被扭曲了、变形了、掩盖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同劳动者可以直接结合了,形成了劳动生产与取得报酬的直接联系和正比关系,所以需要恢复了它成为人们从事劳动生产的“动因—目的”的直接作用。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根本之所在。我们党的八大以及十二大以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动力的认识正是建立在对这一规律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之上的。我国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所以能取得快速的发展,也都是由于充分地开发了这一动因作用。现在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这一动因作用的进一步深度开发。以人为本,不是仅仅把人当作手段,而是更加重视把人当作目的。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出现的新的不平衡提出来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了,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了、提高了,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一伟大成就,不仅中国人民亲身体验到了,而且引起了世界的惊叹和瞩目。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社会生产力原来极其落后,人口众多,底子很薄,发展本来就不平衡,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不平衡,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了五个新的不平衡,这就是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自然发展不平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平衡。也就是说,在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新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等。党中央看到了在这种新的不平衡和矛盾中,蕴藏着人民群众的巨大的物质文化需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13亿人口在党的富民政策下逐步地富裕起来,需求的旺盛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人类社会是在“不平衡—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不可能出现绝对的平衡,但是人类又在绝对的不平衡中追求相对的平衡。正因为有人的需要的不平衡,而人类又在不平衡中追求平衡,所以才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然而,这种追求有自发和自觉之分,我们党正是自觉地认识到在这种新的不平衡中蕴藏着新的强大的动因,把这种动因开发出来,正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求的旺盛,大家都想尽快地发展,但发展又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盲目地上低水平重复的项目、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但不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危害很大,所以必须实行必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正是为了解决新的不平衡、新的矛盾,实现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所以党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一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继续发展城市的同时,要着力解决“三农”的发展问题;在继续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要着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大力 展生产力的同时,要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还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必将开发出蕴藏着的巨大的动因作用,极大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对人的动能的全面开发。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生产工具、生产资料都是死的“物”,见物不见人,“以物为本”就没有活力,而人不仅具有客观的、内容无限丰富的需要,而且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只有以人为本,把人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才能使我们这个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无限发展的生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无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组织的社会生产,要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列宁无论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还是胜利后,在制定党的纲领时,都作过明确的论述。我们现在着重从动能开发的角度,概括地讲如下四点:首先,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包含着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和措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人力资源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从数量上说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果从质量上不断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使我国的人力资源成倍地增值,将会极大地开发出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第二,要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人的健康状况,对于劳动者的动能的开发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健康的体魄,蕴藏在劳动者身上的能量,就无法充分地发挥。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也是生产力、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我国遭到SARS疫病的突然袭击,暴露了我国疾病控制、防治卫生体系的严重不足和脆弱,更加深化了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所以党中央把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更快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纳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中,是对动能开发的认识的新进展。第三,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的人,不但表现为崇高,而且表现为强大。人在劳动生产中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仅仅决定于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而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更决定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党中央在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提出了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它的深刻的道理就在于此。在人的动能的开发中,千万要注意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第四,要促进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有人对思维方式中也存在能量,也可以产生能量,不太理解。我想举个比较通俗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实事求是”对于我们来说耳熟能详,这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是不是能做到实事求是,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取得成果的大小、快慢、好坏,甚至成败,是可以产生大为不同的结果的。思维方式中的其他要求,例如辩证观、发展观、系统观等等,也都存在相同的情况。我们应当从过去那种唯书唯上而非务实的、一维的而非多维的、单向的而非双向反馈的、直线的而非批判性反思的、单层面的而非网络立体的、静态的而非动态随机的、守旧的 而非新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所以,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对动能的开发是至为重要的。而思维方式属于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思维方式的树立,就成为动能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认识上的一次新的飞跃,其中就包含着思维方式的变化,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物为本”等等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克服了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是人的精神境界的进一步解放,必将开发出强大的动能。动能也是一个系统,如果再细分,又可分为潜能、动能和效能,怎样实现从潜能到动能、效能的转化,形成现实的发展动力,关键是适宜的社会环境的条件,这就进入了我们下一节的论说领域。动力开发 启动动因,增强动能,并使两者在实践中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动力,这就需要建立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即实现各种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这属于各种体制改革的任务。所以,党中央在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提出了各方面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要求和措施,这是开发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更深层次的要求。第一,以经济建设为重心,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中央在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和要求,例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市场经济体制,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还有它局限性的一面,都还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五个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宏观调控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第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体制发展中,党中央强调地提出了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的执政理念;提出了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提出了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任务。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健全上层建筑,不断调整、完善国家政权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协调、公共服务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好地开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第三,继续推进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等。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要也会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协调地发展。所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继续推进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要求和措施,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协调地可持续地发展,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获得进一步深度开发。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具体事情做起,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十三亿个动力点形成合力,必将汇聚成为强大的动力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滚滚向前。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3)“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具有重大的国内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当今的人类面临着大量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人类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性课题;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下的发展战略问题;核子武器的发明和扩散,人类面临如何消除核战争毁灭性威胁问题;人类的脚步已经迈出地球,走向星际空间,如何和平利用宇宙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思考的迫切问题;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已经超越狭隘的地域和国家的范围,成为全球关注和只有依靠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人工生殖技术的进步,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怎样改进自身的问题也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艾滋病、SARS等传染病疫的出现和传播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问题;还有人口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毒品泛滥问题、国际反恐问题,等等。2004年10月29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医学协会发表的报告称,能够灭绝某一民族族群的基因武器,可能在五年内研制成功。报告的作者布拉德福德大学负责和平问题研究的马尔科姆·丹多说:“几乎每一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都会被用于邪恶目的。”“如果生命科学被滥用,人权、人类的尊严和人类的安全将受到重大威胁。”作者还警告:由于生物技术“放荡不羁”的发展,生物武器的威胁超过了化学武器和核武器。英国医学协会还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要探索加强《生物及毒素武器公约》的办法,并呼吁科学家要清醒地认识他们的尖端科研存在的潜在危险和责任。人类在外太空寻找生命现象也存在风险,如果探测器将其他星球的微生物带回地球,也许会击垮地球的“免疫系统”,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威胁,科学家们已向人类发出警告。总之,全球性的、全人类都应关注的问题日益增多,“以人为本”也是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最近读到汪子嵩教授的一篇文章,其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在“谈人色变” 的年代,有位搞外交工作的同志对我们诉说,他们参加国际会议时感到最为尴尬的是:当别国代表大谈人道主义的时候,我们既不能表示赞同,又实在无法站出来驳斥。现在,我们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和指导原则,具有普世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这就使我们党、我国政府取得了同各国党、各国政府、世界上各种非政府组织、各国人民沟通、交流、协商、谈判的话语主动权和广阔的论说空间,也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我国的外交官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尴尬了。3.3全球的、未来的展望在全球化语境下论说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全球化浪潮在全世界涌动。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现在人们议论纷纷。发达国家的劳动者非政府组织,由于资金、技术、劳动力、工厂企业在全球的流动、交换、合作,由于工作岗位的减少和失业,强烈反对全球化,经常集会、游行、抗议;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对于富国、工业化国家借着全球化浪潮搞扩张、掠夺和侵略,心存疑虑,甚至反对。全球化,对于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许多学者已从国际关系、世界贸易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进行对策研究,取得大量可贵的成果。现在,党中央又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我们将全球化问题提高到哲学层次的研究提供了哲学武器和工具。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方面来说,对于我们共产主义者不仅具有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更深远、更重大的理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说过,共产主义事业,“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7页)当今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完全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160年前的这一预言。全球化正是生产力和世界性交往的普遍发展的结果,这就为共产主义事业在全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新契机。面对这样的新契机,我们油然地想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精彩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说,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 恩格斯在《反对杜林》中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和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自由王国”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级,其中的一些理想境界在社会主义阶段,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无法完全做到,只能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但是作为共产主义者,这一理想境界无疑不可遗忘,不能迷失方向。上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两段精彩的论述,有如下几点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第一,必然王国的必然性就在于人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由于人的发展,人的需要就必然发展,生产力也必然随之发展;第二,自由王国的发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之上的,是以生产力和人的发展为前提的;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不仅成了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结合的主人,原来作为支配自己的异己力量,将听从人们自己的控制和支配;第四,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才最终成为自己的主人;第五,在人类成为自然的、社会的、自己本身的主人以后,人类在进行生产,在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时候,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第六,自由王国的自由就在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在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这几点,正是党中央所制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指向的发展理想、发展目标。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中,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的、深远的理论价值也就在这里。正因为科学发展观具有这样重大的理论价值,而这种理论一经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4现阶段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现状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登文章说,中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归纳起来,这个阶段特点有两个: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    这一阶段呈现出两种前景,一是执政党和政府头脑清醒,政策妥当,就可以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执政党和政府政策失误,不但会使经济停滞不前,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荡,危及政权稳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蕴含着争取第一种光明前景,规避第二种黯淡前景的战略意图。    具体审视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则能更加清楚地看出中央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决策的深谋远虑。4.1潜在的危机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平均发展速度为9.4%,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在2003非典考验中暴露得更加充分,可以看出城乡差距拉大问题和公共医疗资源短缺问题。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认为,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城乡差距就远不是3倍,而可能会有6倍以上。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严书翰认为,现代社会中收入差距肯定是存在的,关键是要保证它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目前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够予以正确解决,也会危及稳定。比如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关键在于分配不公。目前我国存在一些非法致富现象,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这对群众的情绪是一种严重的挫伤。    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这些群体主要指农民和工人,到目前为止,农民的人均收入还很低,负担还很重。改革开放26年取得的成果,农民并没有充分分享。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的阶级,由于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作出战略性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国企改制、搞活,致使大批产业工人下岗。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产业工人和无地农民、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显然是不对等的。利益失衡导致心理失衡,是当前社会情绪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指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矛盾。这类矛盾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纵横交织,盘根错节,复杂异常。可以说,目前中国各社会阶层之间,社会阶层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内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等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利益矛盾。4.2现阶段行政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具体问题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正面临日益凸显的现实困境。所谓困境,是指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中遇到的足以令其徘徊不前甚至停滞和倒退的障碍与阻力。正是这些困境因素的存在,使得服务型政府建设难以持续地深入推进,阻碍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制度化和常态化。通过现实的理论思索后,本人认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4.2.1法制上规章制度不健全,有规章难以落到实处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讲人情”、“讲关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纠正,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民主制度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和公务员的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评估方法不合理,各地政府只为上级“服务”;重大的决策论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听证制度都还不完善,流于形式;政府的相关责任机制不健全,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有了成绩相互争功;没有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缺乏为公共服务方面作保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不能落到实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年度目标管理工作,很多科室在年初签订完责任状和收到局里下发的其它目标任务后,并未真正抓好落实,有的甚至于放入抽屉完事。殊不知下达的这些任务就是反映和体现每个科室的年度工作情况,虽然各科室都还有具体的日常工作,但并不是这些具体的日常工作做好了,就说明年度工作任务完成了,而是如果连日常工作都做不好,就谈不上如何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工作纪律不严明,疏松涣散,例如开会,无论什么会议,总是有人迟到,形同“家常便饭”,参加会议总是往后排座,与领导保持“远距离”,会议期间进进出出,有的参会人员因没有参加会议,还会以“我不知道”或者“有其他事情”为由而推诿等。服务于人民的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城市化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与老龄化人口高峰的叠加时期,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品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而我国的综合国力又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有关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不够健全,如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都不到位,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体制的建立健全步伐缓慢。4.2.2思想上观念上因循守旧。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官大于民” 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在不少政府工作人员眼里,领导、上级、自己、其他部门都比百姓重要。观念上总是抱着“以前如何如何”,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对改革后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服务意识不强,虽然建立了“政务大厅”,有些“政务大厅”并没有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反而增加了服务成本。公务员可能是社会各类组织里最怕犯错误的人,一犯错误,往往造成社会影响,受到全社会的攻击。因为害怕把事情办糟而受到责备,公务员们不喜欢冒险,不喜欢抢先做什么事情,碰到事情,往往先问“惯例”是怎么办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普遍存在。当然,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也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要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4.2.3政治上行政效率较低。由于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导致公务员缺乏竞争意识。正如戴维.奥斯本认为的:“政府是最习惯于采取垄断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的,它常常把竞争看作是一种浪费和重复。”在这种垄断的政府组织里,也如缺乏竞争的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它必然产生低效率,与此同时,在政府机关里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办理一件事情,办事员要请示科长,科长要请示分管局长,稍微重要的还要请示局长,这中间如果有一个环节反对,那这件事情就办不成,影响了工作效率。五是业绩导向不明显,使政府工作人员缺乏进取心。政府即使规定了业绩目标,一般也是自己给自己制定的,所以民众极少听说政府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不少公务员对政府缺乏一种认同感,将自己视作为政府打工,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遵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办事方针,行政效率不高是长期以来老百姓对政府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当前制约行政效率提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思想不解放,缺乏干事创业的精神气;二是行政审批偏多,抑制了发展活力;三是“三乱”有禁无止,群众反映强烈;四是政令不畅,部门本位主义严重;五是衙门习气重,行政效率低;六是诚信意识淡薄。甚至有“拖”、“扯皮”、“环节多”、“人浮于事”、“执法比较随意”、“政策创新不够”等问题。计划性不强。工作中疏于计划,即使有计划也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任务分工、工作进度、责任落实和奖罚措施,想到哪里就干到哪里,工作中不设定目标、不规定工作方向、没有灵魂,出现盲目和混乱。只关注日常事务性工作,不了解整体工作发展状况,不清楚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在谋划整体工作的发展上前瞻性不强,特别是在下达工作任务时,仅仅是把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简单分解,不能提出具体推动整体工作的考核指标,有的甚至是把不符合下级工作情况的指标下达给基层,使基层产生怨言。缺乏团队意识,安于现状。只关心眼前利益,对整个团队所处的“优”、“劣”漠不关心,更不会想到为团队多增一分光彩,工作中我行我素,不是自己份内的事绝不会伸出援助的手,安心于每天的按部就班,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某一单位或某一岗位多年,或多或少地积淀下一些长久养成的习惯,工作中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受这种习惯的引导,长期会拘泥于这种工作方式,工作中难以取得新的突破和创新。 5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进入20世纪,为适应西方社会发生的复杂变化,西方国家对自身的法律法规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修订。例如,在财产法方面,国家对私有财产权进行干预;在合同法方面,契约自由原则受到标准化合同的限制;在立法方面,授权立法和行政立法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执法方面,执法者自由裁量权扩大;在法律审判方面,法律推理逐渐强调结果正义的重要性等。法制法规的调整一方面解决了某些现实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例如执法者可能利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侵犯个人权利。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近代的法治理论,他们一方面继承了近代法治理论所主张的法律制度要以人权,民主等为价值取向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不同于近代法治理论的特点。因此,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必然要求尊重自由、保障权利、契约社会,着力创造安定有序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并以法治作为保障。要通过依法行政保障政治民主,实现民意充分表达。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动,各种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愿望和要求需要充分表达,依法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利益需求才能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行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制度在解决社会矛盾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严格依法行政,始终把控制人口、严格依法保护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夯实基础。5.1法律制度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没有依法办事的落实,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由于和谐社会只能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依法治国。2003年3月17日晚10点,刚来广州工作的大学生孙志刚因没有带身份证被当地警方收容,3天后死在收容所。这件事被当地的《南方都市报》曝光后,引起社会强烈的反映,引起公众对警方行为强烈的愤怒。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遵纪守法,更加要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能够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法治关注的焦点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依法治国就是把法律从作为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手段和统治工具变为人民在当家作主的前提下以法来有效管理国家、约束政府权力,使其合理运用、不致滥用和腐败,从而使国家权力服从于社会公众的共同意志,政府的权威从属于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法治权威。从各国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在于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双重角色: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就是通过削减政府职能和重塑政府来理顺社会关系;而作为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又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有所作为,而不能消极无为。政府之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就注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凌驾在社会之上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是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公共权力,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和体现。由于行政权力属于国家公共权力,具有强制性和单方面性,而且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直接关乎公民权益的得失,行政权力对公民权益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几乎是“从摇篮到坟墓”,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行政权力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行政机关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行政权是把双刃剑,依法行政有助于理顺社会关系,而违法行使则会导致社会关系的恶化。对此有学者指出,“当代西方法治观念与古代,中世纪和近代都不同,它更倾向于研究或说明什么样的法律才能为人们所遵守,从而导致法治的实现。如果说,当代以前的法治观念还比较强调法律本身应该是意志的体现,无论这是指谁的意志,当代法治则突出怎么才能让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政权力的建设和制约。5.1.1完善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政府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政府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第一、完善政府立法工作,尽量填补政府立法空白。政府工作法制化的前提,是政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始终是政府法制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做好立法工作,应当始终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立法,通过立法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二是因地制宜解决地方实际问题,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坚持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以确保法规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立法效率,讲求立法的社会效果;四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立法民主。可在网上公开征求广大市民对规章、规范性文件草案的意见,使立法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政府工作法制化,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是核心。搞好行政执法工作,首先,是要大力推行依法行政,保障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行政执法决定必须做到主体合法、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既要防止不执法,又要防止乱执法。其次,是优化行政执法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再次,是要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惩戒力度。对损害政府形象,以权谋私的行政执法人员,要通过调离执法岗位,给予行政处分,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加以惩处。最后, 是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要教育机关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迫在眉睫,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清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文明公正执法,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高度法治化的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5.1.2完善加强公共改革体制把政府的职能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等。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制度性手段和机制。在我国现阶段,按照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必须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在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等的规范管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也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由传统向社会化的现代社区体制转化,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预防和化解矛盾。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通过健全有效覆盖全社会的管理体系,更好的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我国的公共支出具有浓厚的生产投资型财政的特点。我国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仍然是竞争性行业,虽然近年来增加了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但在竞争性行业方面的投资仍然占了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另外,在公益性投资项目中,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支出所占比例过大,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项目设置的严重不合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就必须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把公共资源优先用于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上来。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好关系民生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5.1.3完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纵览我国目前的现状,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我们经历了、并且仍然在经历着剧烈的转型过程。比较而言,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尚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比如这些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地沟油事件、劣质奶粉事件、官员渎职等现象,还有一些地区的血吸虫病等疫病死灰复燃,艾滋病呈现蔓延之势,说明社会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保障体制亟待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逐步形成利益多元化的格局。然而,由于制度规则不够健全,不同群体的得失分布是不均匀的。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工人下岗、农民负担沉重、土地被廉价征用、用工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导致群体性事件增多,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尖锐与对立的程度加剧。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同样亟待健全。社会保障资金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筹资困难。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分散,混乱,缺乏监督,社会保障资金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我国尚未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报站资金筹措机制,资金来源单一,单靠征缴的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约束力差。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还没有立法,社会保险基金征收部分无法强制征收社会保险基金,企业个人拖欠拒缴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十分严重。解决对策(1)实现社会保障机智的多层次,多形式,增强市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社会保障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因此说,社会保障基金要按需分配,不能一刀切。社会最低生存费用,失业者和退休者,健康者和不健康者,有人口负担和没人口负担,子女在不在义务教育期,费用都是不同的,应该把最低生存费用层曾分解。个人收入和积累能够满足社会平均生活费用支出的,社会没有补助的必要。社会补助的只是社会平均生活费和个人支付能力的差额。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当前电子信息,数字化迅速发展,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保障形式的选择上,应该突出多样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如果在社会保障方面支出过快。势必会影响国家积累基金的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国家经验,即建立起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同时努力发展商业保险和民间互动。通过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介入,构筑一个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全防卫,多渠道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这样有利于建立低保障,高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市场在地域社会风险方面的作用,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同时通过鼓励企业为职工选择商业保险投保,有利于增强企业吸引力,在市场争夺优秀人才。(2)建立以全民为对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做到覆盖面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总结半个世纪的经验教训,企业各自负责养老已基本结束,企业和国家包揽难以为继。我国是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如不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很难实现的。社会化统筹社会保障基金,以偿还历史上对老职工欠下的硬性债务。发行特重债券,社会保障债券等。社会保障是全体公民平等享受的权利,同时也要求全体公民承担供款的义务。从整个社会保障来看,必须是社会化筹集资金,全社会调剂使用。这就是说,社会保障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使用收入转移的办法来保证困难人群的最低生活需要。保障资金转移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要解决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社会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在广大职工的所有企业,城乡基层干部和有关部分领导中树立这种全面参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3)扎实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全面理解切实实现社会保障社会化的原则,社会化是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树立全民保障的观念。现代社会保障乃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保证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安全,提高社会福利的公共计划和福利制度,使全体公民平等享受正当的权利。全体社会成员不分性别,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分职业,不分城乡,不分工作单位的所有制属性,不分个人身份以及用工制度,一律都是社会保障的对象。都有平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我国是社会注意国家,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必须树立全民保障的意识观念。5.2革新公务员队伍的招聘与管理公务员队伍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主体,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也就影响到了国家构建以人为本和谐政府的执行与落实。加强培训,不仅向广大公务员队伍灌输执政理念、法治意识和国家观念,而且培养他们服务精神与服务技能;在制度上实行绩效预算和成本核算,改革传统的统一薪酬制度,实行绩效工作制,以让工资反映公务员的工作绩效,努力建设一支精英化、廉洁高效、务实的公务员队伍,这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选拔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该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举措中最具突破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选拔公务员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社会各方对政府的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期盼和要求,人事部加紧研究部署完善国家公务员选拔制度。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将党管干部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干部实践锻炼等传统融入其中,并用规定、规章和规程加以规范。同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官制度的有益经验,建立竞争激励、民主监督和法制管理等机制。目前考试选拔全面铺开。用宋德福部长的话,就是“凡进必考”。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机构新进人员,普遍实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一些地方还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公务员考录制度赢得了民心,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欢迎。而且竞争上岗制度也在全面推行。政府部门领导职务晋升,实行了竞争上岗,使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公开、竞争、择优中脱颖而出。按照中组部、人事部的统计,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5万个机关单位实行了竞争上岗,职位近35万个;国务院部门已有20多个部委局的近千个职位实行了竞争上岗。 公务员的选拔是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门户,是“进口”。从选拔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看,政府机关能否提高行政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拔制度。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基础是考试录用制度。选拔考试制度法制化是公务员管理法制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高效的保障。然而,我国公务员选拔制度与公务员交流制度中的调任制度、挂职锻炼形成冲突。按《条例》规定,作为“进口”,“调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或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选拔是补充“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从各自适用的对象范围看,二者是能够衔接的。但也有明显的冲突之处,只规定调入人员进入国家行政机关是担任领导职务或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但对被调人员的考核却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对被调入人员的思想表现、工作能力、任职资格条件等也没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规定,这成为公务员选拔制度中的一个难点,给一些不具备相应资格条件和业务素质的人以可乘之机,造成了一些通过正常录用渠道的人员不能进入行政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使考试录用制度流于形式。挂职锻炼也是交流制度的一种形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国家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活动。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一些组织人事部门无视挂职锻炼的对象是“在职国家公务员”的规定,选派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挂职锻炼;继而又以挂职锻炼为过渡,将一些不具备公务员资格的人员调入公务员队伍,甚至借口挂职锻炼将一些优秀的公务员调离公务员队伍,给行政机关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造成破坏。考试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考试的中,对可以量化的文化知识水平易于测评,而对于应考者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等难于量化的部分没有精确的测定办法。“要想得到一流的人选,必须求助于竞争”,选拔中推行竞争机制可以确保公务员的素质。为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务员队伍,我国在公务员选拔制度中应注意下述环节的改进:首先是进一步完善考试录用的办法。把竞争性考试作为招聘公务员的法定制度。现在的选拔考试过于偏重于文化知识的考核,偏重于以学历取人。这将导致被录用人员实际工作能力不适应公共管理的需要。为此,首先应转变考核方式,将考试由重视文化知识转变为重视素质和能力,增加口试的比重,便于考查应试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增加内部考试的录用人数,积极鼓励在职公务员通过内部竞争考试得到晋升。在政府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参加内部考试。而且,政府应该考虑到未来社会发展将对公务员的素质提出新要求,对公务员录用的标准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现有的某些职位可能将被新的职位所取代,这就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开拓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在选拔公务员方面,尽可能录用三种条件都具备的人员。其次是建立职位分类的简化、通用性系统,根据职位分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职位分类标准,是衡量工作价值的工具,是通过把职位分为职组和职级来实现的,职位分类在职组中把工作分为不同等级,使工作之间具有相对价值,从而确定职级和工资水平。例如加拿大的职位分类系统是通用职位分类标准UCS,特征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用。使得公务部门所有工作特征得到评价,其价值得到衡量;(2)简化。设计和应用标准都直截了当,高效地衡量工作价值,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雇、佣双方都简便易懂;(3)性别中立。 再次是在公务员选拔方面实行严格的筛选和竞争程序,进一步改进晋升制度。晋升制度直接决定公务员的工作士气和组织效率。要通过一定程序筛选出助理副职候选人名单和可以晋升上一级职务的后备管理人员名单,这些人员在出现职位空缺时将获得晋升机会。当然,公务员职务升迁主要应该通过内部竞争考试实现的,尤其是对那些处于行政机构最低层的公务员。同时,我们不应该完全受逐级晋升原则的限制,应该有一套“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首先,改变对竞争性考试的本质认识。竞争性考试只是一种工具,是检查候选人的资格,尤其是发现其在未来履行职务所必备资格的工具,不是实现晋升的目的。其次,改革晋升评估手段。政府应从制度上规定各部门应对本机构内公务员的成果及业绩进行定期分析,根据获得的数据所确定的指标对行动结果予以衡量,以“三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为衡量标准。除必须的评估外,还可以直接进行座谈,座谈应采取讨论的方式,来评估晋升对象的实际工作能力及潜在能力。再次,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估体制。评估应该由高级别的人员结合部门管理职员进行,同时应建立部分外部评估体制。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考试选拔制已在中国全面起步。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政府机关的各类人员已超过数万。其中不仅有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一些司局一级的政府高级公务员。尽管在公务员选拔制度中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多表现于技术和操作层面,随着执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公务员制度的整体完善,相信那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环境一定会逐渐形成。公务员考试录用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工作。选用什么样的人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改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求。随着行政管理环境的不断变迁,考录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从报考设置、考试科目、管理体制、政策实施几个方面分析,并总结了相关措施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水平。这对于国家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增强机关活力,提高机关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5.3完善加强政务公开推行政务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和优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行政管理以人为本思想的手段。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把政府行使权力的行为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促进廉政和勤政建设,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面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紧迫需求,实行政务公开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实行政务公开,给予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消除现今社会一些不和谐现象的重要举措。政府工作公开透明,实现公权公用,阳光操作,同样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加强政务公开的对策(1)明确公开内容,强化工作职责公开内容上,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公开形式上,做到“四个上”,即:上墙、上网、上报、上会。先后编制了区局政务公开目录,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库和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图,将机构职能、法律依据、发展规划、行政执法、便民服务、工作动态等内容全部在区政府、市司法局网上公示,同时在机关走道将区局的主要职能和内设机构、服务承诺予以内容更新,在法律援助中心、区公证处两个服务窗口把法律援助的受理条件和政策规定、公证收费标准和工作纪律上墙公示,各律师事务所还结合市行评代表指出的有的所没有办理收费许可证问题,按照有错必改的原则,用一个星期时间全部办理了律师办案收费许可证,并全部上墙,切实增加了行政执法(规范执法)的透明度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可操作性。(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认真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是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做到“五有四落实”,即:有组织、有安排、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责任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政务公开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的政务公开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也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齐抓共管,逐级落实。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要在本系统的指导下,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开展政务公开工作。(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信息等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政务公开工作,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加强政务公开宣传教育,增强推进政务公开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要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对在政务公开中存在突出问题,不公开、假公开等违纪责任行为,要及时曝光,营造政务公开的良好社会氛围。(4)严格监督检查推行政务公开,政府是主体,监督是关键,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核心是执政为民。各级各部门要建立政务公开多渠道、多形式的监督机制,主动接受监督;要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推行政务公开的层级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不力、重视不够、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搞好政务公开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当前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政务公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政务公开主要的要求是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疗保健措施、事务处理等分类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政务信息本身就是政府信息的一部分,政务公开,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进一步透明化,但政府信息还包括其他方面,范围较广。政务公开主要是明确职权、明确政府职能及其运作,而办事公开主要是要求在处理事务中公开化,透明化,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促进关系。 6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展望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触及深层次的关键性改革目标日趋明显合理。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今后,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以人为本和谐政府的构建,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深化以人为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6.1以国情为出发点的展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境界。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包括就业、看病、上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了构建以人文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把促进社会和谐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人文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构建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认社会矛盾,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环境。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2对未来改革的探索性展望(1)机构改革的理念。第一、注重效能和效果的理念。不断提升行政效能,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民众日益提高的、对行政服务运行速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效能建设不仅应该体现在其工作上,还不应忘记对其自身建设的效能。同时,还应把消除政府机关的不作为列为效能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使政府真正能够为民办事、办实事。第二、追求服务和公益的理念。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把公众利益作为政府管理的宗旨。政府是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公务员在处理社会事务时不谋私利,这是政府实现其合法性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它必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为社会日益增加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服务。第三、着眼民本和民生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也是管理人本化的时代。对地方政府而言,人本理念”就是要反“官本位”,将区域视为公民的聚集而不是官僚的扩展。所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归结到人民。只有这样才是为民的政府,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2)机构改革的理论。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机构改革工作,并在改革实践中先后就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对象、关键环节、重要内容、难点问题、方法步骤等发表过一系列精辟而深刻的论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机构改革理论。认真学习研究这一重要理论并以这一重要理论为指导,将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要崇尚理论创新,要对政府机构改革进行系统分析,对改革的目标、内容和策略,改革的相关制约因素,改革的运作规律,社会变革的动态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科学界定,改革的实施方法、步骤,改革的科学依据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创立科学的理论,以构建改革整体推进战略,指导改革实践。(3)机构改革的目标。 改革的目标确定为: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廉洁型政府。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有四项,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模式,转变政府调控经济和管理社会的方式与手段: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由依靠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4)机构、体制、职能与人员的配套改革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行政范式的转换,都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范式的转换。中国提出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中国政治范式由传统的人治范式向法制范式转换,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行政范式的转换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政治保障。如果仅注重行政范式转换,而忽视政治体制的创新,行政范式转换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为机构改革创造条件。经济体制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证和重要标志,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行政机构改革又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机构改革还要兼顾其他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政府机构改革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其出发点,政府机构的撤销意味着政府已无这部分管理职能,其管理职能和权力下移给社会或社会组织。精简政府机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和权力的载体不存在了,才能突破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界定政府总体职能、合理调整政府间及政府部门间的职能结构,归根结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这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因此,要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政府之间及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改变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促进政府机构高效、协调、规范运转。对精简人员进行妥善安排是保证政府机构改革稳定进行的善后举措。要按照“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业、优化结构”的基本原则,妥善解决好人员分流工作。要切实做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必须从现实出发,多管齐下,拓宽人员分流途径,帮助分流人员实现自我转变、自我发展。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必须高度重视人员的分流,要着眼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重视解决改革带来的利益冲突与矛盾,以减轻或化解分流阻力,防止分流人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促进分流人员稳妥、有序地安置与消化。(5)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及自身的关系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还权于民,要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孕育出一个外在于国家的自主的社会,社会对政府机构的膨胀具有逆向抵抗和限定的作用。但是,当社会还远不够强大,不足以承担起自我管理的重任的时候,政府职能转变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只有当社会充分发展了,才能承担起政府交还给社会的职能。因此,培植各种非政府的社会性组织,促进社会的充分发育,这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需把市场能够做的事情交给市场,政府的责任是做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情,重点应放在宏观调控、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市场、搞好基本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机构改革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健全的市场对政府功能的勘定,来组建新的政府机构。从政府与公民关系上讲,有效与合法的政府必然要求政府尊重个人自由和个人的基本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自由和财产权。政府应保证公民包括经济自由在内的各种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最大提供者,应该是一个顾客导向亦即公民导向的政府。政府自身内部的关系包括政府内部机构之间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两种关系,其实质就是权力的划分问题,它相应地分为机构分权和地方分权两种。机构分权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内部层级之间的分权,吸收更多的人民参与政治的过程,促使行政组织机构扁平化,提高行政效率、增进民主。另一方面体现在政府机构内部的决策、执行职能及机构分离,这主要是指部门内设组织、机构下放,转变为具独立性的单位,从工作上下级隶属改变为执行监督,体现为决策与执行分离和分权制度化的趋势。地方分权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主要是中央政府将部分行政职能和权力如经济审批权、项目管理权、法规制定权等下放给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权力,并由法律规定治理责任。总的改革原则是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充分授权地方的原则,努力建立分权合作、融合一体的权责一致、权能高效政府。(6)稳固改革动力,巩固改革成果社会环境变化为政府机构改革提供环境动力;改革者为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主体动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机构改革进行的工具动力;财政压力为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临界动力。政府机构改革能否启动乃至成功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完备的动力体系。这种动力体系从内容的类属来看主要有环境动力、主体动力、工具动力以及财政压力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的启动和开展。政府机构改革要顺利进行,并使已有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就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法制化、规范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政府机构设置、人员数额、职能范围、责权关系等明确固定下来,并严格依法执行,用法治约束代替权力约束,把机构的变动行为控制在法律制度和技术标准的框架之内,这正是根治政府机构屡简屡胀顽症的一项重要手段。政府机构改革要顺利进行,并使已有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就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法制化、规范化。(7)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新时期的政府管理必然要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效能为目的,以深化行政改革、转变职能和在体制、制度、运行机制方面的大胆创新为途径,实现政府管理内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而这一切首先要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提,理念的转变和创新是改革实践的先导。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总体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创新政府管理理念、管理内涵、管理体制和方式为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紧扣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两大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府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完善政府运行机制,规范政府活动,提高政府效率。惟有改革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和谐,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 7结论政府构建以人为本为理念的管理模式是经济发展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从政府的职能角度分析,政府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定位,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因为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建设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而不是机构的简单精简和办事方法的简单调整。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一个为民的政府。“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所有的社会发展都要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之上,经济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支撑。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正由公众的愿望变为政府的行动,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特别是“两会”的召开,必将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我们相信,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政府与老百姓会越来越近,干群关系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