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00 KB
  • 2022-04-22 13:44:18 发布

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毕业论文.doc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毕业论文目录目录居中,黑体小三摘要楷体小四,以后各级相同,并左对齐…………………………………………………………………………………………目录标点应统一用图示样,其它都不符合要求。1页码一定要与正文相同,准确标注,并尽量右对齐。关键词………………………………………………………………………………………1引言…………………………………………………………………………………………11.头孢菌素的分类、特点…………………………………………………………………11.1笫一代头孢菌素………………………………………………………………………11.2笫二代头孢菌素………………………………………………………………………11.3笫三代头孢菌素………………………………………………………………………21.4笫四代头孢菌素………………………………………………………………………22.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几种头孢类抗生素疗效特点………………………………22.1头孢拉定(先锋VI)……………………………………………………………………22.2头孢呋辛………………………………………………………………………………22.3头孢曲松钠……………………………………………………………………………32.4头孢吡肟………………………………………………………………………………3层级要清楚,一般到二级目录,标序如左侧图示3.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33.1过敏反应………………………………………………………………………………33.2消化道反应……………………………………………………………………………43.3血液系统反应…………………………………………………………………………43.4神经系统反应…………………………………………………………………………43.5心血管系统反应………………………………………………………………………4 3.6双硫醒样反应……………………………………………………………………………53.7肝、肾毒性………………………………………………………………………………53.8配伍用药中的不良反应………………………………………………………………53.9注意事项…………………………………………………………………………………54.结论…………………………………………………………………………………………6参考文献……………………………………………………………………………………6致谢……………………………………………………………………………………………6行间距上下都调成自动,单倍间距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一般顺序为: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与致谢如为实验性研究,在各层级可加入: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小结讨论等。3 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居中,黑体三号摘要:“摘要”为黑体小四号综述头孢菌素的分类特点与临床应用较好的几种头孢菌素以及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的注意事项,为头孢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摘要内容呈小四号楷体,分为综述写法与实验写法。摘要为文章的高度浓缩,便于进行文献的快速浏览,禁忌出现“本文”等指代性的表述如为实验性摘要一般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部分。关键词:“关键词”为黑体小四号头孢菌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关键词内容为小四号楷体,以分隔符分开,如图示,为文章最为关键的学术用语,便于进行检索。一般为3~6个关键词头孢菌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感染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广,毒性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头孢菌素药物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为了更好的掌握此药物,为临床提供服务,现对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概述。从引言开始全文都使用小四号楷体,引言部分可以不用单独加入“引言”字样,在正文最前,应说明论文(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不足;本论文(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1头孢菌素的分类、特点一、二级小标题都要加粗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1.1第一代头孢菌素染黑(加粗)本代抗生素中常用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等。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抗生素均可用于口服,也称口服头孢。第一代广谱头孢菌素,为细菌繁殖期杀菌剂,对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妇科感染、耳鼻喉感染及皮肤感染等疾病。应用以头孢唑啉,头孢拉定作用较强,但有一定肾毒性,应用时必须注意。所有正文,段间距均为“0行”,行距为“单倍行距”;如为实验性论文,其中表格为三线表,即只有三根横线标。1.2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而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为优异,表现在:(l)抗酶性能强,一些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易对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第二代头孢菌素对这些耐药菌株常可有效。(2)抗菌谱广,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较第一代有所扩大,对奈瑟菌、部分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部分枸橼酸杆菌、部分肠杆菌属均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产酶流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骨和关节、女性生殖部位的感染。虽然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比第一代头孢菌素强,对部分β-内酰胺酶稳定,且肾毒性较小,但其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却稍逊于第一代头孢菌素,其中以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第二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杀菌力强、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头孢呋辛也是第二代头孢菌素中,唯一能透过血一脑屏障的药物。1.3第三代头孢菌素任何层级小标题都须简明扼要,恶禁在各小节后没有标题直接加入大段文字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酶等特点,对一些G-菌有任何段落的段首都必须空两个字符的空间起行3 中度的抗菌作用,对G+菌的作用强,适用于敏感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的治疗。虽然对G-菌作用比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强,且肾毒性更小,但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却不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其中,临床以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地嗪最为常用,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且抗菌活性较第二代药更为有效。对铜绿假单孢菌较强,而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嗪半衰期长,头孢地嗪半衰期长又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1.4第四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比第三代头孢菌素更稳定,对革兰阴性菌(除耐药菌)比第三代头孢菌素强,对革兰阳性球菌比第三代强,抗菌谱比第三代头孢菌素更广,无肾毒性,主要用于免疫功能低的复合性感染。2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几种头孢类抗生素疗效特点2.1头孢拉定(先锋VI)为第一代广谱、高效头孢类抗生素,特点是能够耐受胃酸,从而使它不但可注射且可口服,因而临床使用很广泛。头孢拉定对β-内酰胺酶的耐受性优于青霉素G、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唑啉,对大肠杆菌、金葡菌、肺炎杆菌及产生的β-内酰胺酶耐受性与第二代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相似,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敏感感染,注射用也可用于败血症和骨感染[1]引文在引用人后,或引入观点后进行上标注中括号,标入引文号,多引文号以“,”隔开。引文号及引文号内的内容均用“TimesNewRoman”字体,引文必须在参考文献上有相对应的文献,全文参考文献都必须按此处理。。2.2头孢呋辛 半合成头孢菌素,属于第二类头孢菌素,其7位侧链上接甲肟基,这一特殊的化学结构大大增强了β-内酰胺环母核对酶的稳定性,扩大了抗菌谱,增强了抗菌活性,与其他头孢菌素相比,头孢呋辛对耐药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为其突出优点,因此是治疗耐药菌感染的主要选用药物,头孢呋辛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者)、表皮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奈瑟氏球菌属(包括产生的β-内酰胺酶者)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志贺氏菌及百日咳杆菌等,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普通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有中等强度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无效。临床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取得了良好疗效。经临床验证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泌尿系感染、呼吸系感染和由敏感菌感染所引起的脑膜炎都是有效且安全的[2]。正文内容也为小四宋体,段落上下都为自动,单倍间距2.3头孢曲松钠 又名菌必治、头孢三嗪等,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由于本品抗菌谱广,耐β-内酰胺酶,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于第二代头孢菌素,体内分布容积高于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故被临床医生经常使用。头孢曲松钠,口服不吸收,肌注1g后1h或静注1g后0.5h,血药浓度达高峰,分别为125ug/ml或150ug/ml以上。可透过脑脊液,进入羊水、骨组织、皮肤软组织、呼吸道、胸膜腔、泌尿系等组织。以原型排出体外,尿和胆汁中浓度也较高,半衰期7—8h,血清蛋白结合率为95%。常用于严重的、长期的、混合的感染及大型术后预防感染。该药杀菌作用强,维持时效长,但不同程度破坏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易致霉菌生长形成二重感染。为此,使用中应注意二重感染的出现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本品副作用较小,偶有极少数发生胃肠道不适,软便或腹泻、恶心、呕吐、口炎、舌炎,反应一般不重[5]。2.4头孢吡肟 3 与第三代相比,对某些β-内酰胺酶更为稳定,而且对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有效。这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有关。头孢吡肟化学结构上带两性离子,其正电荷与负电荷能够互相抵消,使其结构不带电,有利于药物更容易通过细菌的细胞膜与β-内酰胺酶的低亲和力,使其能抵抗多种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另外,头孢吡肟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有强大亲和力,可与其紧密结合。因此,头孢吡肟具有均衡的广谱的抗菌活性。头孢吡肟对革兰氏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均敏感;对肠杆菌属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噻肟或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与头孢他啶类似,而低于头孢匹罗;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均高度敏感。有文献报道,在临床实验中头孢吡肟治疗重度感染70例,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复杂尿路感染、创伤烧伤后及腹腔感染、败血症感染。临床有效率为94.12%~97.14%;各种致病菌感染临床有效率为93.55%~96.88%;同时,将细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头孢吡肟对大肠杆菌、肠杆菌属菌、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亦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作用[4]。3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3.1过敏反应这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疹、药物热、哮喘,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头孢菌素类药物与青霉素类药物在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因此,两类药物之间可致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其发生率为5%—10%。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约10%—30%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临床应用时须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并在用药前做过敏性实验,结果阴性者须在严密观察下使用,以免发生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敏病例日益增多,致敏性休克中死亡率可高达10%。致敏病例中有口服的,外用的,新生儿吮吸母乳的,甚至在皮试时发生,值得大家重视[5]。据调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居头孢菌素之首。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2%、1.8%、1.3%。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中,头孢噻肟占17.7%,头孢哌酮占13.3%,头孢曲松占11.3%。3.2消化道反应其发生率为3.6%~10.8%,主要表现为腹泻,头孢曲松钠应用于儿童时更易引起体液与电解质失衡。有报导4例因肺部感染而应用头孢哌酮治疗4天后,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其中2例因消化道出血不止,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这可能与该药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少有关[6]。3.3血液系统反应3临床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凝集功能障碍等,头孢菌素一方面在体内可能成为免疫介导物,引起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使其数量急剧下降或对外周血中血小板或骨髓早期巨核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其可作为半抗原先吸附于血小板膜表面,构成全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后者与靶细胞作用,引起血小板大量凝集与破坏,有报导一患者用药后骨髓片提示巨核细胞系统增生低下,停药后恢复[6]。3.4神经系统反应常规用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当大剂量应用时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曾有报道应用头孢哌酮引起延髓受损样反应,头孢曲松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脉络丛变态反应。因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故在应用时尤应注意。有专家建议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抗感染时不宜应用头孢噻肟。大量证据证明,第三代头孢菌素无论在试验中还是临床上,都能引起机体抽搐反应[6]。5 3.5心血管系统反应心律失常、早搏、心房颤动、低血压、高血压,严重的有心跳骤停、心衰等。头孢哌酮、头孢噻肟钠可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脂质过氧化物引起毒性反应和细胞坏死,同时能诱导氧自由基产生进而破坏机体组织细胞,产生血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种反应[7]。3.6双硫醒样反应应用头孢菌素期间饮酒者,可发生面红、胸闷、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双硫醒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与辅酶I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乙醛氧化成乙酸,从而使乙醛无法降解,蓄积在体内产生双硫样反应。笔者曾见过二起应用头孢菌素饮酒者的过敏抢救工作,二例均抢救无效死亡,故用药期间应严禁饮酒[5]。3.7肝、肾毒性肝毒性表现为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指标测定值升高,以头孢他啶发生率高;经肾排泄的药物可损害肾功能,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少尿、蛋白质、血尿等。头孢噻啶和头孢拉啶的肾损害最严重。当合用氨基糖苷类及其它有肾毒性的药物时可增加肾毒性;又髓袢利尿药呋噻米能降低头孢菌素的肾清除率,致使肾脏内药物浓度增高导致肾损害。因此,对儿童及老年人在临床使用过程应注意剂量、滴速,不要太快;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其肌酐清除率来调整剂量及间隔时间,用药时间不宜超过二周,而且正常患者一次剂量分二次用,以免发生药物蓄积,加重肾病[8]。3.8配伍用药中,会出现不良反应[9]将头孢类抗生素根据配伍用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为以下几种:一、肾毒性加重的有西索米星、硫酸新霉素、乳糖红霉素、小诺霉素、卡那霉素等。二、降低或缩短抗菌疗效的有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盐酸林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米诺环素等。三、诱发伪膜性肠炎,引起严重腹泻的有阿法罗定、盐酸哌替啶、盐酸吗啡、枸缘酸芬太尼、美沙酮、罗痛定、硫酸可待因、罂粟碱等。四、降低心、肺或肝功能的有氨茶碱、止喘片等。五、引起耳、肾毒性增加的有呋塞米、依他尼酸等。3.9注意事项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2)用药前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有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明确应用指证时应谨慎使用本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并予以肾上腺素等相关治疗。(3)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应酌情减量用药。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4)氨基糖苷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合用可能加重前者的肾毒性,应注意监测肾功能。(5)本品对婴儿(1周岁以内)包括早产儿的安全性尚未确定,所以应慎用。(6)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合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本药也可引起戒硫样反应。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内避免摄入含酒精饮料。4结论5 综上所述,头孢菌素类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适应症多等特点,但也应注意其不良反应,特别是它的严重不良如过敏性休克、重度血红蛋消化道大出血等。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全面考虑,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药物不良的相互作用。参考文献[1]齐大平,孙海霞.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实用杂志,2002,2(19):155.[2]付明耀.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23):45-46.[3]邱凌梅.头孢曲松钠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华当代医学,2006,2(4):108.[4]陈莲珍,王育琴,姜大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J].首都医药,2003,10(8):29-32.5[5]张翠兰.临床中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3(13):792.[6]王瑞华,徐冰米,宏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2):1653.[7]姜晓燕,宋丽娟.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4(5):297.[8]郭玉华,张晓军.浅谈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3,2(60):10053-10054.[9]孟庆法,许伟娜.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慎用配伍药[J].山东生物医学,2001,20(4):63.此为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请参考此处撰写。6 致谢此部分内容在参考文献之后,单独一页居中,楷体,三号字体,加粗在论文的设计过程中,非常感谢金亚老师为我提供的数据资料,感谢夏笑芳和崔文豪老师提供的文献资料和给予的相应课题建议。感谢宁波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给予的实习机会。请按这种格式撰写致谢。可大致模仿此内容。6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药学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及相关要求重要提示:l以下工作是教育部对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提出的新要求,为规范毕业工作程序,请同学按本材料规定的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表格。l所有毕业生必须于5月15日前按时返校报到,并将毕业论文附表一、二、三、四的打印稿(A4纸打印)和实习档案袋提交系办公室。l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药学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高等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前,除了少数专业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考核外,凡申请学位(证书)者,都必须撰写并向学校提交毕业论文,其毕业论文经评审合格者,才能颁发学位证书。因此,毕业论文是申请学位的一种凭据。但撰写毕业论文应遵循一定的格式,现将我院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如下。本科论文一般包括封面、目录、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论文一律要求打印,不得手写。一、封面:封面应独立成页,封面设计时应标明论文标题(二号宋体字加黑)、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导师职称、申请学位的专业名称(课题的专业方向)、完成日期(此部分皆用三号字)(详见附件“封面格式”)。二、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和主要级次的标题和所在页码。根据正文的内容和层次,要求目录编制到二级标题,并在其后依次注明页码。6 三、论文:主要由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七部分组成。1、页面要求:所有内容统一采用A4纸打印。2、题目:用三号字,黑体,居中;外文用TimeNewRoman,加粗,题目应该简短、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3、摘要:“摘要”用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用小四号楷体。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中文摘要在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摘要部分避免出现“本文”、“我”等字样。4、关键词:用小四号黑体,外文用TimeNewRoman,加粗。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关键词是表述设计(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3-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5、引言(前言):用小四号楷体。应说明论文(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及存在的不足;本论文(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6、正文:l正文的用小四号楷体,居中;l外文用TimeNewRoman格式,标题加粗;l正文中所有表格一律用三线表;l文章参考文献的标示一律置于该引用文字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即如:………………等[2]。l使用各种单位均以国际通行单位标准。l注意行文格式:对齐方式用左对齐,首行空两个字符(特殊格式中选首行缩进),间距段前段后空0行,缩进左右均为0字符,行间距为单倍行距。l文中一、二、三级标题采用如多级符号,如: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2调查方法1.3统计分析2结果2.1一般情况四、参考文献格式6 :这里主要介绍图书正式出版物和期刊正式出版物两种著录标准。(一)、图书正式出版物:序号著者姓名: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下例:[1]曹春林,施顺清主编:中药制剂注释[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89-98.(二)期刊正式出版物:序号著者姓名:论文题目,刊名,出版年月,卷号(或年号),期次,页码如下例:[1]梁爱华,曹春林,施顺清,等.炮制对苦杏仁毒性及药效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8):474–478.[2]WestendorfAM,TemplinM,GefemR,eta1.CD4’Tcellmediatedintestinalimmunity:chronicinflammationversusimmuneregulation[J].Gut,2005,54(1):60-69.五、致谢:用三号楷体,放在论文最后后,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曾给予你支持和指导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6 附件一:[封面格式]当归的不同产地与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03中药作者姓名:李敏导师姓名:方成导师职称:教授导师单位:江西中医学院专业方向:中药资源完成日期:2007.06.056 附件二:[论文格式]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部分]:、、、、、、、、、、、、、、、、、、、、、、、、、、、、、、、、、、、、、、、、、、、、、、、、、、、、、、、、、、、、、、、、、、、、、。1、、、、、、、、、、、、、、、、、、、、、、、、、、、、、、、、、、、、、、、、、、、、、、、、、、、、、、、、、、、、、、、、。1.1、、、、、、、、、、、、、、、、、、、、、、、、、、、、、、、、、、、、、、、、、、、、、、、、、、、、、、、、、、、、、、。1.2、、、、、、、、、、、、、、、、、、、、、、、、、、、、、、、、、、、、、、、、、、、、、、、、、、、、、、、、、、、、、、、、、、、、、、、、、、、、、、、、、、、、、、、、、、、、、、、。2、、、、、、、、、、、、、、、、、、、、、、、、、、、、、、、、、、、、、、、、、、、、、、、、、、、、、、、、、、、、、、、。2.1、、、、、、、、、、、、、、、、、、、、、、、、、、、、、、、、、、、、、、、、、、、、、、、、、、、、、、、、、、、、、、。2.2、、、、、、、、、、、、、、、、、、、、、、、、、、、、、、、、、、、、、、、、、、、、、、、、、、、、、、、、、、、、、、。2.3、、、、、、、、、、、、、、、、、、、、、、、、、、、、、、、、、、、、、、、、、、、、、、、、、、、、、、、、、、、、、、、、、、、、、、、、、、、、、、、、、、、、、、、、、、、、、、、、、、、、、、、、、、、、、、、、、、、、、。3、、、、、、、、、、、、、、、、、、、、、、、、、、、、、、、、、、、、、、、、、、、、、、、、、、、、、、、、、、、、、、、、。3.1、、、、、、、、、、、、、、、、、、、、、、、、、、、、、、、、、、、、、、、、、、、、、、、、、、、、、、、、、、、、、、。3.2、、、、、、、、、、、、、、、、、、、、、、、、、、、、、、、、、、、、、、、、、、、、、、、、、、、、、、、、、、、、、、、、、、、、、、、、、、、、、、、、、、、、、、、、、。参考文献[1][2][3][4]6 致谢、、、、、、、、、、、、、、、、、、、、、、、、、、、、、、、、、、、、、、、、、、、、、、、、、、、、、、、、、、、、。6 附件三:各种表格的填写要求l表格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表、评阅意见表。l所有表格,同学填写后用A4纸打印,返校后连同打印的毕业论文一并交学部,经学部老师指导修改后,再统一发表填写。l各表格填写内容及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见:附表一)2、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案和目标、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参考书目、进度安排。表中注明由指导老师完成的内容,无论同学有无正式的指导老师,均由同学按照自己的论文情况填写初稿,回校即交论文评审组的评审专家修改,然后正式填入表中。l毕业设计(论文)参考书目,可选择相关论文书籍及参考文献填写l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分阶段按周次填写,可从毕业实习开始之日算起,结束日期以返校日期计算。l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工作必须与论文相关,如为实验研究可考虑从文献查询、预实验(订购试剂)、正式实验、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补充实验、撰写论文等方面去安排。如其他则可考虑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安排。l指导意见请指导老师酌情填写(无指导老师怎么办??)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见:附表二)l仅写答辩记录。l答辩记录可以从自己论文出发,简单提出2~3个问题,并根据自己的论文进行简单的回答,即问题后面紧接着就是回答问题。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见:附表三)l论文评阅意见原则上由指导教师填写,如无指导老师或指导老师未写的,均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毕业论文先写好论文评阅意见,回校后交论文评审组的评审专家修改,然后正式填入表中。l可考虑从总结的角度对论文进行评价,概括论文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实验数据是否可靠;实验操作方法是否可行;有无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论文设计是否合理;格式是否规范;条理是否清晰等各方面去整理。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见:附表四)同学必须填写的内容:l6 选题的理由和依据、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研究方法、手段和计划、研究目标、主要参考文献。l参考文献可以附页附表一: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学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6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指导老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案和目标(指导老师完成)6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书目(指导老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分阶段按周次来填写,指导老师完成)6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主要工作”由学生如实填写,按期交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提出“指导意见”)第1-4周(年月日到年月日)主要工作:指导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第5-8周(年月日到年月日)主要工作:指导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6 第9-12周(年月日到年月日)主要工作:指导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第13-16周(年月日到年月日)主要工作:指导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6 第16-20周(年月日到年月日)主要工作:指导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第21-24周(年月日到年月日)主要工作:指导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6 审查意见表(分别由指导老师、学科或专业组和学部完成)指导老师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学科或专业组意见学科(专业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学部审查意见学部分管教学领导签名:年月日6 附表二、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学生姓名年级专业论文题目答辩小组成员(签名):答辩记录答辩小组意见得分组长签名日期学部评审意见6 综合成绩系(院)分管领导签字日期附表三: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部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单位论文评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6 附表四: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部专业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一、选题的理由和依据:二、选题的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含文献综述):6 一、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二、研究方法、手段和计划:三、研究目标:四、主要参考文献:6 说明:参考文献可以附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