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06 KB
  • 2022-04-22 13:48:07 发布

DB51T1063-2010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程.pdf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65.020.20B22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063—2010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程Greenfood-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Wheatproduction2010-2-10发布2010-3-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063—201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产地环境............................................................................14栽培技术............................................................................15收获与贮运..........................................................................36建立生产档案........................................................................3I DB51/T1063—2010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彬、周南华、刘基敏、曾海山、舒宏义。II DB51/T1063—2010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小麦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收获与贮运和建立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绿色食品小麦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GB/T17320专用小麦品种品质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4栽培技术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技术,仍采用常规农耕农艺技术。4.1种子及其处理4.1.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选用适应当地种植的、符合GB4404.1、GB/T17320规定的、经审定通过的、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宜2年~3年更换一次。4.1.2种子精选播前一周将麦种摊晒2天~3天,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种子精选,剔出秕粒、病粒、杂质等。4.1.3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和净度达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8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4.1.4种子处理提倡按使用说明,采取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4.2选地与整地宜选择耕层深厚、田间排灌方便、结构和理化性状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在合理轮作基础上,选用未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稻田或旱地。整地做到深、细、实、平。稻茬麦田在水稻散籽后及时理沟排水,稻收后趁土壤干湿适度时翻炕碎土,播麦前再进一步耕细耙平。稻茬麦田提倡开沟作厢,一般厢面宽度200cm~300cm,厢沟宽15cm~20cm、深25cm,腰沟宽25cm、深30cm,围沟宽30cm、深40cm~50cm,做到沟沟相通。1 DB51/T1063—2010套种轮作麦田在前作收后及时深翻炕土,耙细整平,保墒防旱。晚茬麦地,随收随耕,整平耙细,抢墒播种。旱地因地制宜采用“双二五”、“双三O”或“双六O”规格开厢,实行套种轮作。4.3施肥4.3.1施肥原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控施化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施用的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4.3.2施肥比例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确定施肥量和肥料比例。一般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比例为3:1:3。2目标产量为亩产500㎏时,一般每667m施纯氮8㎏~12㎏、五氧化二磷2.5㎏~4㎏、氧化钾8㎏~12㎏。4.3.3施肥方法2每667m施用优质农家肥2000kg~2500kg,结合翻地一次施入。磷肥、钾肥全部作底肥。氮肥的60%~70%作底肥,30%~40%作追肥。4.4播种4.4.1播期适期早播,播期一般为10月末至11月上旬。4.4.2密度2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水肥条件确定,一般稻茬麦田净作每667m的基本苗达到14万苗~16万2苗;套种轮作旱地每667m的基本苗达12万苗~15万苗。4.4.3播种方式主要采用条播、穴播和撒播,播种深度一般以3cm~5cm为宜。提倡机械精量播种和采用小窝疏株密植技术播种。4.5田间管理4.5.1查苗补缺齐苗前后,对缺窝、断垄,用事先在空行间培育的预备苗进行补植,或匀密补稀,达到苗全、苗匀。4.5.2早施苗肥苗肥中氮肥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20%~30%。净作小麦,麦苗二叶一心至三叶期,一般亩用纯氮2kg~3kg兑猪粪水1000kg~1200kg浇苗。套种轮作小麦比照净作小麦减少40%用量。4.5.3防除杂草小麦二叶一心至三叶时,进行人工除草。4.5.4巧施拨节肥进入拔节期,对群体偏小,基部叶片发黄,心叶长势不强的麦苗,普遍追肥一次拔节肥。拔节肥用量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10%左右。净作小麦一般亩用纯氮0.8kg~1.2kg兑猪粪水500㎏浇苗。套种轮作小麦比照净作小麦减少40%的用量。4.6病虫害防治4.6.1主要病虫害小麦主要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等;害虫有蚜虫、麦蜘蛛等。4.6.2防治原则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4.6.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合理施肥,人工除草,培育壮苗等农业措施。4.6.2.2物理防治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等害虫。2 DB51/T1063—20104.6.2.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麦田自然天敌,选用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4.6.2.4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2防治白粉病和条锈病,掌握在麦田出现中心病团时,每667m可用25%丙环唑乳油30ml~35ml或220%三唑酮乳油45ml~60ml,兑水60kg~75kg喷雾;防治纹枯病每667m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2ml~150ml,兑水40kg喷施到植株下部。防治赤霉病每667m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2kg,在始花期前喷雾,可兼治白粉病;防治蚜虫每667m可用10%吡虫啉10g~20g或50%抗蚜威6g~8g等杀虫剂,在百株蚜虫量800头~1000头时施药。5收获与贮运5.1收获时期黄熟期进行收割。5.2收获要求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粒。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机械化收割。5.3贮存与运输脱粒后分品种单晒、单存。按NY/T658和NY/T1056的标准进行包装、贮存与运输。6建立生产档案6.1建立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档案。6.2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情况并保存记录三年以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