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7 MB
- 2022-04-22 13:44: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13150-2016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SO’047-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侃eford笛蝠not切:dldingf创mdation2016-01-21发布2016-05-01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buildingfoundationDBJS0-047-2016主编单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批准部门z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16年5月1日2016重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渝建发〔2016〕8号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有关单位:现批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修订)为我市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编号为:DBJ50-047-2016,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5.1.2、6.1.2条为强制性条文。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查与备案,备案号为]13150-2016,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同时废止。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J台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O一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关于同意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备案的函建标标备〔2016〕3号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你委《关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申请备案的函》(渝建函〔2015〕284)号,收悉。经研究,同意该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z]13150-2016。其中,同意第5.1.2、6.1.2条作为强制性条文。该项标准的备案号,将刊登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附件: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16年1月6日
目。昌本规范系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发[2012]119号文的要求对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进行修订而成。本次修订的原则是:保留原规范的先进成果、内容;补充完善近几年重庆市在地基基础方面科研、设计、施工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充分体现重庆市的地区特色;力求与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协调统一;注重规范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重庆市在地基基础方面科研、设计、施工中取得的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有关技术标准,吸纳了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监测和施工单位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并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0个章节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地基计算、山区地基、地基处理、建筑基坑、基础、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检验与监测。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场地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规定;2.增加坡地地基设计和边坡地基承载力验算内容;3.增加了地基抗浮验算和措施,修改补充了基础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的内容;4.增加了岩榕地基设计的内容,新增了溶洞的稳定计算。5.增加了加筋垫层技术规定;6.增加了冲击碾压法、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法等地基处理方面的计算和设计内容,
7.修改补充了基坑支护结构常用型式的内容,增加了岩土组合基坑设计的内容;8.增加了钢结构框架柱脚设计的内容;9.增加了岩石地基扩展基础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0.修改了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11.增加了箱型基础设计的内容;12.增加了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的内容;13.增加了地基、桩基验证扩大检验的内容,修改增加了基坑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内容。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第5.1.2条、第6.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修编)编制组。(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1号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邮编:400013;电子邮箱:cqsjzdjjcsjgf@l63.com)。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技术顾问、审查人员主编单位: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参编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设计院重庆市都安工程勘察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重庆公司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二零八勘察设计院重庆大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大有建筑设计院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长寿建筑设计院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全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两江新区北暗蔡家组团管理委员会主要起草人:薛尚铃方玉树胡朝晖邓小华汤启明杨越徐革熊启东唐秋元何平李成芳吴曙光来武清周晓雪苟基佐赵启林谭天贵高永波陈坤喜江景雄王建忠邓策胡胜利罗向奎李镜
聂影陈浩技术顾问:曾世仁审查人员:钱志雄谢自强周显毅黄家愉何建波孔凡林胡莉薄
目次1总则…z术语、符号z.1术语…z.z符号……·3基本规定…··4地基计算……………………………………………………四4.1基础埋置深度4.2地基承载力计算4.3地基变形计算…………………………………………204.4地基稳定性验算………………………………………255山区地基5.1一般规定………………………………………………275.z岩石地基………………………………………………285.3土岩组合地基…………………………………………285.4压实填土地基…………………………………………305.5人工洞室地基…………………………………………335.6岩溶与土洞地基………………………………………376地基处理6.1一般规定………………………………………………396.z换填垫层法……………………………………………406.3振动及冲击碾压法……………………………………46.4强劳法…………………………………………………66.5静力注浆法……………………………………………476.6高压旋喷法6.7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危害的措施…………………50
7建筑基坑…………………………………………….........537.1一般规定………………………………………………537.2土质基坑………………………………………………567.3岩质基坑…………………………………….......…..577.4岩土组合基坑…………………………………………588基础…………………………………………………………四8.1一般规定………………………………………………598.2扩展式基础……………………………………………618.3柱下条形基础…………………………………………718.4徙形基础……………………........………………·…738.5箱型基础………………………………………………768.6岩石锚杆基础…........………….........…………·…798.7桩基础…………………………………………………839地基基础抗震设计…………………………………………949.1一般规定………………………………………………949.2天然地基和基础………………………………………959.3桩基……………………………………………………9610检验与监测…………………………………………………9810.1一般规定………………………………………………9810.2地基检验………………………………………………9910.3桩基检验……………………………………………10010.4锚杆(锚索)检验……………………………………10310.5基坑监测……………………………………………10310.6建筑物及地下洞室监测……………………………104附录A平均附加应力系数…………………………………106附录B人工洞室地基承载力验算…………………………108附录C榕洞的稳定计算……………………………………111附录D主动、被动、有限范围内土土压力计算……………114本规范用词说明………………………………………………117条文说明……….........二…………………………………….119
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andsymbols…………………………………………22.1Terms……………………………………………………22.2Symbols…………………………………………………33Basicrequirements….·····················………………………64FoundationDesignCalculation……………………………124.1Embeddeddepthoffoundation………………………124.2Bearingcapacitycalculation…………………………134.3Deformationcalculation………………………………204.4Stabilitycalculation……………………………………255FoundationinMountainarea………………………………275.1Generalrequirement……………………………………275.2FoundationonRock…………………………………285.3FoundationonRockandSoil…………………………285.4FoundationonCompactedFill………………………305.5Foundationwithartificialcavern……………………335.6Karstandsinkhole……………………………………376Groundtreatment…………………………………………396.1Generalrequirements…………………………………396.2Replacementlayerofcompactedfillmethod………406.3Vibrationandimpactrollermethod…………………436.4Dynamiccompactionmethod…………………………456.5Staticgroutmgmethod………………………………476.6Highpressurespininjectionmethod………………486.7Measurestoreducedamageoftheunevensubsidenceforthebuilding……………………………………………507Excavat10nengineering……………………………………53
7.1Generalrequirement…………………………………537.2Soilexcavat10n…………………………………………567.3Rockexcavation………………………………………577.4Soil-rockCompositeexcavation………………………588Foudation……………………………………………………598.1Generalrequirement…………………………………598.2SpreadFooting…………………………………………618.3StripFootingUnderColumn…………………………718.4RaftFoundation………………………………………738.5Boxfoundation…………………………………………768.6FoundationwithRock-Anchors………………………798.7PileFoundation………………………………………839Seismicdesignofbuildingfoundation……………………949.1Generalrequirement…………………………………949.2Shallowfoundationonnaturalground………………959.3PileFoundation……………………………………...9610Inspectionand岛fonitoring………………………………9810.1Generalrequirement…………………………………9810.2Groundinspection……………………………………9910.3Pilefoundationinspection………………………...10010.4anchor(anchorcable)inspection…………………10310.5肌1onitoringofexcavation…………………………10310.6岛fonitoringofbuildingsandundergroundcaverns104AppendixAAveragestressinfluencecoefficient…………106AppendixBCalculationofbearingcapacityoffoundationwithartificialcavern………………………………108AppendixCStabilitycalculationofcavern………………111AppendixDCalculationofactiveandpassiveearthpressuresandlimitedrangeearthpressure……………114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117ExplanationofProvisions叶..........................................11°9
1总则1.0.1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做到安全、适用、经济,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o.2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地下采空区、机械振动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以及处于侵蚀性环境或受高温、冷冻等影响时的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勘察成果、建筑物的重要性、上部结构的类型、材料类别及来源、施工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进行设计。1.0.4本规范应与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配套使用。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术语、符号2.I术语2.1.I地基Subgrade,foundationsoils承受建筑物传来的各种作用的岩土体。2.I.2基础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2.I.3土岩组合地基SoilrockCompositeground在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2.I.4填土地基Fillfoundationsoil由人工填土形成的地基。2.I.5洞室地基Foundationwithcavern受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着洞室的地基。2.I.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ubgradebearingcapacity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地基承载能力代表值。2.I.7扩展基础Spreadfoundation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且基础内部的应力满足材料强度的设计要求,这种起应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2.I.8刚性下卧层Rigidsublayer相对于持力层而言,其压缩模量或变形模量较大的下部士层或岩层。
2.1.9桩基础Pile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2.1.10嵌岩桩Rocksocketedpiles嵌入基岩一定深度的桩。2.1.11基坑支护结构Supportingoffundationpit为保持基坑稳定、控制基坑变形而建造的结构物。2.1.12弃填度Compactiondegree芳实后的土体厚度与弃前土体厚度的比值。2.1.13岩榕地基Karstfoundation岩体中存在洛洞、洛蚀裂隙,或岩体表面存在石芽、洛沟(槽)、溶蚀漏斗,或覆盖层中存在可榕岩类残积土(包括经搬运沉积次生的沉积士、冲积土)、伴生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基。2.1.14边坡地基Slopesubgrade以边坡岩土体为基础持力层的地基。2.2符号2.2.I抗力和材料性能:c季占聚力;e孔隙比;E弹性模量;E,土的压缩模量;J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一一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uk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第i层土的桩侧土摩阻力特征值;凡一一单桩坚向承载力特征值;Rha一一←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一一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3
w一→一含水量;Y一一岩土的重度;ν一一泊松比;ψ一一-岩土的内摩擦角。2.2.2作用和作用效应:e荷载偏心距;E.→一主动岩土压力;E。静止岩土压力;Ep被动岩土压力;F基础顶面竖向力;G一一基础自重;M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或截面的弯矩;N桩顶竖向力;ρ基底平均压力;如一一基底平均附加压力;sd一-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2.2.3几何参数:A基础底面积;AP~一桩端截面面积;b一一基础底面宽度(最小边长);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d基础埋置深度;桩身直径;Ho-基础高度;l基础底面长度;u一一桩身周长;W一一基础底面抵抗矩。2.2.4计算系数:Yo结构重要性系数;Y1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4
δ二→挡土墙墙背摩擦角;"f/b←→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如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k,主动土压力系数;走。一一→静止土压力系数;儿被动土压力系数。5
3基本规定3.0.1根据地基基础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对社会或环境产生影响及修复的可能性)的严重性,应将建筑地基基础分为三个安全等级,按表3.o.1选用。表3.0.1地基基础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一级很严重;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很大二级严重z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较大三级不严重2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均较小3.0.2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内容包括: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强度验算、有软弱下卧层时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计算;2土质地基除下列情况外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表3.0.2所列范围内的建筑物,且无下列情况时: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形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4)地基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或运营期可能被水浸泡发生湿陷性沉降时。6
表3.0.2可不作地基变形验算的建筑物范国80<100<130<160<200<地基主地基承载力f.kb/6)下基底压力计算固对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b/6(图4.2.2)且基础底面不能承受拉力时,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按下式计算zPkmax=2(Fk十Gk)(4.2.24)31.a式中zl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m);a一一-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m)o·4.2.3当基础埋置深度大于0.5m或基础宽度大于3m时,对应于载荷试验条件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修正为对应于实际基础宽度和深度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f.k+1/by(b一3)十加Ym(d一0.5)(4.2.3)式中:f.根据实际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k一一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Y一一基础底面下持力层土的重度(kN/m勺,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3);Ym一一基础底面以上各层土体重度的加权平均值(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一一基础底面宽度(m)'小于3m时按3m计算,大于6m时按6m计算;d一一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从室外地面算起。在填方15
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自天然地面算起。对地下室,当采用箱形基础或徨基时,应自室外地面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算起。当埋深小于0.5m时按0.5m计算;鄂、平d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根据基底持力层岩土的类别按表4.2.3采用。表4.2.3地基承载力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基底持力层岩土的类别"Jb"Jd淤泥和淤泥质士。1.0人工填土e或II,大于等于0.85教性土。1.0红劲土含水比αw>O.8。1.2次生红教土含水比αw三三0.80.151.4压实系数大于0.95旦茹粒含量大于或等于10%的粉土。1.5压实填土最大干密度大于2.1t/时的级配砂石。2.0e及le均小于0.85的事击性士0.31.6教粒含量大于或等于10%的粉土0.31.5粉士事古粒含量小于10%的粉士0.52.0粉砂、细砂(不包括很湿与饱和时的稍密状态)2.03.0中砂、粗砂、砾砂和碎石土3.04.4注:1.强风化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士类取值,其它风化状态的岩石不修正;2深层载荷板静荷载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不进行深度修正;3含水比是土的天然含水率与液限之比。4.2.4当荷载偏心距不大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la=Mbyb个Mdymd+M,ck(4.2.4)式中:f.由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16
Mb,Md,Mc承载力系数,按表4.2.4确定;b基础底面宽度(m),大于6m时按6m取值,对于砂土小于3m时按3m取值;Ck一一一相应于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范围内土的黠聚力标准值(kPa)。表4.2.4承载力系数Mh、M"、M,士的内摩擦角标准值机(。)MbMdM,。。1.003.1420.031.123.3240.061.253.5160.101.393.7180.141.553.93100.181.734.17120.231.944.42140.292.174.69160.362.435.00180.432.725.31200.513.065.66220.613.446.04240.803.876.45261.104.376.90281.404.937.40301.905.597.95322.606.358.55343.407.219.22364.208.259.97385.009.4410.80405.8010.8411.73注:0.50时8值不变$3中间数值采用插值法,括号内的数值仅供插值用。18
4.2.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确定:/ak=Yi•/uk(4.2.6)式中/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uk一一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CkPa),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Yr一一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对土质地基取0.50,对岩质地基取0.33。4.2.7当岩体完整、较完整、较破碎时,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天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折减系数估算。折减系数对完整岩体取0.47~o.57,对较完整岩体取0.37~0.47,对较破碎岩体取0.23~0.370注:施工期及使用期岩体可能遭水浸泡时可采用饱和试样。4.2.8对位于边坡上的基础,除应按平地地基进行承载力验算外还应按边坡地基进行承载力验算。但对位于坡角卢小于45。且坡高小于Sm的稳定土质边坡或极破碎岩质边坡上的基础(图4.1.7),当其垂直于坡顶边缘线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b小于或等于3m,基础底面外缘到坡面的水平距离a,对于条形基础不小于该边长的3.5倍,对于矩形或圆形基础不小于该边长的2.5倍且不小于2.5m时,可仅按平地地基进行承载力验算。对位于无外倾结构面、岩体完整、较完整或较破碎且稳定的岩质边坡上的基础,可仅按边坡地基进行承载力验算。4.2.9对位于土质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和有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上的基础,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坡上建(构)筑物基础反算的底面极限压力除以地基承载安全系数的方式估算,地基承载安全系数对土质边坡应取2,对岩质边坡应取3。坡上建(构)筑物基础底面极限压力应采用边坡稳定性的反算确定,反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边坡稳定系数取1;19
2除结构面充当滑面外,滑面采用从基础底面内边缘通过的圆弧形滑面;3当有边坡支护结构时,可将支护结构有效抗力计入。4.2.10对位于无外倾结构面、岩体完整、较完整或较破碎且稳定的岩质边坡上的基础(图4.2.10),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平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折减估算,折减系数可根据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按表4.2.10确定。表4.2.10边坡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90。~75°I75。~50。I50。~15°折减系数Io.33~o.50Io.50~o.67Io.67~0.85图4.2.10岩质边坡上的基础4.3地基变形计算4.3.1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4.3.2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按表4.3.2采用。对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其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20
表4.3.2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地基土的类别变形特征中、低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0.0020.003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基础的沉降差(1)框架结构0.002l0.003l(2)砖石墙填充的边排柱0.0007l0.001l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o.005l0.005l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mm)(120)200桥式吊车轨面的倾斜(按不调整轨道考虑)纵向0.004横向0.003多层和高层建筑物基础的倾斜H.<240.00424250l/(2H•)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mm)200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H.<200.008208000kN•m时为200mm;2秀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3不因劳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当劳坑过深出现提锤困难时,宜在旁坑内回填碎石土与坑顶齐平后再继续旁击。6.4.7场地的开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可采用点穷2~3遍,然后以低能量满穷1~2遍,最后采用振动碾压法对表层松动土层碾压密实。满芳时应使劳锤锤印搭接。深厚填土分层强劳时,中间层填土可仅采用点奔而不须进行满穷。对于渗透性能较差的茹性土地基,两遍穷击之间的间歇时间宜为2~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开击。6.4.8穷击点位置可根据基础底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穷击点间距可取芳锤直径的(2.0~3.0)倍,第二遍穷击点位于第一遍旁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开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穷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穷击点间距宜适当加大,并宜增加穷击遍数。6.4.9填土深度较大的填土地基,可采取不同能级组合法强劳工艺进行地基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能级劳击能不宜小于8000kN•m,中等能级劳击能宜为4000kN•m~6000kN•m;低能级穷击能大于3000kN•m;2点穷宜为3~4遍,高能级点穷2遍,中等能级点开I~2遍;3开击点位置宜采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开击点间距可取开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穷击点位于第一遍穷击点之间,第兰遍穷击点位于第一遍开击点中间。46
6.4.10强穷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且不应小于3m,处理湿陷性地基时,不应小于5m。6.4.11强穷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6.4.12强劳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位置及高程等,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6.4.13当强劳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临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6.5静力注浆法6.5.1注浆加固适用于砂土、粉土、蒙古性土、人工填土、土洞或岩溶等地基的局部加固处理。6".5.2注浆加固设计内容应包括注浆材料的选择、浆液配比、初凝时间、注浆压力、注浆范围、注浆孔布置、注浆顺序、注浆结束标准及质量检验标准。6.5.3采用注浆法加固地基时应以水泥浆为主要注浆材料。加固人工填土等空隙较大地层时,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适量的砂、蒙古性土、粉煤灰或其他掺合料。6.5.4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0.8~1.5。根据地质条件,可在浆液中加入速凝剂、减水剂等添加剂。6.5.5浆液的初凝时间宜根据加固目的和加固地基的地质特性由现场试验确定。黠性土地基浆液初凝时间可取1~2h,砂土、人工填土地基浆液初凝时间可取lOmin~30min。人工填土地基注浆宜在孔内分层限量多次进行,每次注浆应在前次浆液达到初凝后进行。6.5.6水泥浆液的注浆压力宜为O.2MPa~0.5MPa,水泥砂浆浆液的注浆压力宜为0.2MPa~1.5MPa。47
6.5.7注浆加固处理范围应大于所加固基础的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注浆处理深度的1/2~1/3,且不宜小于2mo6.5.8注浆孔孔距和孔深应根据加固目的和加固地层的地质特性由现场试验确定。蒙古性土及砂土地层注浆孔间距宜为1.Om~2.Om,松散填土地层注浆孔间距宜为0.5m~1.5m。6.5.9注浆顺序可采用跳孔间隔、先外围后内部的方式进行。6.5.10当注浆段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后,lOmin内持续注浆量小于5L/min时,可停止注浆。6.5.11注浆加固既有建筑物基础时,应对建(构)筑物及其邻近地下管线的沉降、倾斜、地面隆起等现象进行监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6.6高压旋喷法6.6.1高压旋喷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茹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及碎石土等地基。大粒径块石含量较多的填土地基、地下水流速较大或具有腐蚀性的地基,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6.6.2旋喷施工,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选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6.6.3高压旋喷法应进行现场试验性施工,确定注浆材料配比、施工参数及工艺。6.6.4旋喷桩固结体物理力学性能、桩径及桩长应根据旋喷工艺类型、地质条件、施工参数等由现场试验或参照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经验确定。6.6.5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式估算。~==).m生+卢(1-m)儿(6.6.51)48
R.=Up2:_;qιi+αpq~Ap(6.6.5-2)式中:f呐一一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R.一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f.k一一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可根据试验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A一一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根据试验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85~1;AP桩的截面积(mz);卢一一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P在无试验资料时,对淤泥、龄泥质土、流塑状黠土、抛填土等高压缩性土层,可取0.1~o.5,对其它土层,可取0.4~0.7;当不考虑桩间土作用时取O;m一一面积置换率;m=d2/d~;d为桩身平均直径(m),d.为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等边三角形布桩d.=1.05s,正方形布桩d.=1.13s,矩形布桩de=1.l3s1S2川、S1、Sz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和横向桩间距。的一一一桩的周长(m);q.;一一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lpi一一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αp桩端端阻力系数,可取0.6~0.8;qp一一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6.6.6旋喷桩桩身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fcu~4尝(6.6.6)式中:儿一一与旋喷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70.7mm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6.6.7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变形计算按本规范有关规定执49
行。当旋喷桩处理地基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本规范相关规定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6.6.8旋喷桩复合地基直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褥垫层,垫层厚度可取150~300mm,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垫层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6.6.9旋喷桩的平面布置可根据上部结构和基础特点确定。桩间距宜取2~3倍桩径,桩位宜按梅花形或长方形布置。独立基础下的桩数不应少于4根。6.6.10高压喷射注浆应以水泥为主要注浆材料,水泥浆水灰比宜取0.8~1.2。当需要改善浆液性能时,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添加剂和掺合料。6.7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危害的措施6.7.1利用人工压实填土地基、土岩组合地基、处理土地基作为建筑持力层时,为预防或减少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应从建筑体型、荷载分布、结构类型、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和结构措施及施工要求。6.7.2相邻建筑荷载或基础埋深差异较大时,应选择合理的施工顺序,对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宜先建荷载大的部分;对基础埋深不同的建筑物,宜先建埋深大的部分。6.7.3相邻建筑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时,应考虑新建建筑在士层中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对相邻建筑的不利影响,并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其安全和正常使用。6.7.4在满足使用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6.7.5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1地基士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2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折部位;50
3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4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5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6下卧基岩的驼峰顶部;7分期建造房屋的交接处。6.7.6建筑物可根据预估的不均匀沉降量,适当调整各组成部分的高程:1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高程,应根据预估差异沉降量予以提高。建筑物各部分(或设备之间)有联系时,可将沉降量较大者高程予以提高;2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根据预估差异沉降量留有足够净空。建筑物有管道穿过时,应根据预估差异沉降量预留孔洞或采取柔性管道接头。6;7.7减小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可采取以下结构措施:1选用轻质结构,减轻墙体自重,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或架空层,调整基础埋深及断面尺寸;2同一结构单元直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并应设置在同一持力层上;3加强条形基础刚度或采用十字交叉条基、徨板等刚度较大的基础形式;4采用加筋垫层以调节基础变形;5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利用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来抵抗、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6.7.8对于砌体承重结构的房屋,宜采用以下措施增强结构的刚度和强度:1对三层和三层以上的砌体结构的房屋,当房屋最大沉降量大于120mm时,其长高比L/h不宜大于2.5,否则宜设置沉降缝,当房屋的长高比为3.。>L/h>2.5时,纵墙不宜转折或少转
折,必要时应增强基础刚度和强度;2墙体内宜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设置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3基础圈梁的高度不宜小于350mm。位于土岩地基交接处的墙段,不宜开设孔洞。6.7.9对于单层工业厂房和库房,宜采取下列结构构造措施:1单层工业厂房宜采用静定结构;2单层工业厂房或库房的柱基础计算倾斜值大于0.0015时,应适当加大柱的配筋,加强柱与屋架的连接,必要时应验算屋架下弦出现压应力的可能性;3防止或减轻吊车梁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可选取如下措施:1)采用刚度较大与强度较高的柱断面型式;2)适当加大吊车梁顶面至屋架下弦的净空,适当加宽吊车梁边缘至上柱边缘的距离,以便在必要时调整吊车梁;3)吊车梁与柱子采取便于调整高程和水平位置的连接方式;4)当填土厚度较大且有大面积堆载或有振动荷载时,宜设置基础横向拉梁或增强桩的侧向刚度、填土密实度等。52
7建筑基坑7.1一般规定7.1.1基坑支护设计应保证周边建筑物及市政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保证岩土开挖、地下结构施工的正常进行。7.1.2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z1基坑支护工程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选型;2基坑岩土体破坏模式的确定、稳定性分析、基坑底抗隆起验算及侧向荷载计算;3支护结构的强度、稳定计算,必要时应对变形进行计算及控制;4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市政设施的影响,基坑周边荷载限制;5基坑地下水和地表水控制、渗透稳定性验算;6基坑开挖的技术要求及基坑的监测要求。7临近高边坡的基坑,应分析高边坡对基坑的影响;7.1.3基坑支护工程应根据其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严重性,按表7.1.3确定其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Yo。表7.1.3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Yo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Yo一级很严重1.1二级严重1.0三级不严重0.90(临时〉、1.0(永久)注:1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53
2基坑永久支护工程安全等级不应低于受其影响的建(构)筑物安全等级。3临时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2年;基坑永久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不应低于受其影响的建(构)筑物的使用年限。7.1.4基坑支护设计应取得下列资料:1场地和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基坑周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结构类型、基础形式、结构现状质量评价以及与建筑基坑的关系;3建筑总平面图、地下结构及综合管网平面图及相关资料。7.1.s作用于支护结构的岩土侧向荷载应考虑水压力、基坑影响范围内建筑物荷载、施工荷载、地面超载的影响等。应进行岩土侧向压力与剩余下滑力对应的支护结构抗力比较,按不利情况确定岩土侧向荷载。7.1.6支护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支护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2基坑支护设计应按基坑开挖的实际工况进行;3基坑支护设计应根据基坑形状和施工时序的影响,考虑时空效应。7.1.7在基坑潜在塌滑区附近有建(构)筑物时,应考虑建(构)筑物水平、竖向荷载对基坑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支护结构的位移控制值应按不影响建(构)筑物正常使用的要求确定。潜在塌滑区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7.1.8当基坑上部与下部采用分阶支护时,上部支护结构位于下部基坑潜在塌滑区附近时,应考虑上部支护结构荷载对下部支护结构的影响。结合部位支护结构应加强处理。7.1.9当基坑地下水发育时,应根据基坑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及支护结构形式采用截水、降水、排水措施控制地下水。7.1.10支护结构型式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基坑深度、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可按表7.1.10选择。54
表7.1.10基抗支护结构常用型式结构型式适用条件基坑较浅,场地允许临时施工放坡,坡顶无建筑物g对基坑变形重力式挡墙要求较高时,不宜采用p开挖时基坑稳定较差,不应采用g挖方段宜采用仰斜式;多为临时护脚挡墙基坑较浅,场地不允许临时施工放坡,开挖时基坑稳定较差;对悬臂式桩板挡墙基坑变形要求较高、基坑较深时,可采用双排桩g桩嵌固段土质较差时应对土体加固处理基坑较深,对基坑变形要求较高,锚杆(索)具备有效锚固段,悬锚拉式桩板挡墙臂式桩板挡墙不适用时基坑较深,施工期稳定性较差宜采用逆作法施工g对基坑变形板肋式有较高要求,应采用预应力锚杆(索)锚杆锚喷式基坑较浅,对基坑变形要求较低,基坑自稳性较好挡墙基坑较深,对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排桩式质边坡、逆作法开挖施工尚不能保证基坑稳定,应先施工超前桩、肋;)(才基坑变形有较高要求,应采用预应力锚杆(索)双排桩当以上支护结构不适用时,可采用基坑较深,周边环境及地质环境较复杂,对基坑变形要求较高,内支撑基坑形状较规则基坑较浅,基坑潜在滑塌区上元建构筑物、重要地下管线,非软土钉挡墙土场地,对基坑变形要求较低,用于临时基坑支护当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水位低于坡脚,放坡不会对周放坡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放坡坡面宜设置防护层,如挂网喷浆等待填填土基坑或上述基坑支护结构与地下层侧壁间有较大空地下层侧壁挡墙隙需回填时,采用结构自带的地下层侧壁挡墙;回填土应较密实处理注:1、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表中支护结构型式可在不同部位组合使用s2、锚杆(索)不能用于软土、有地下水位岩土层;当锚杆施工会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损害,不应采用锚杆(索)。7.1.11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应注意锚杆与临近建筑基础的相
互影响。7.1.12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内壁间隙应灌注素混凝土或搅拌流动性水泥土,或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旁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4。7.2土质基坑7.2.1当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水位低于坡脚,放坡不会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基坑宜采用放坡处理。基坑放坡坡率可根据稳定分析确定,当基坑元沿岩土界面或土层界面滑移时,土质基坑临时放坡坡率也可按表7.2.1确定。表7.2.1土质基抗l临时坡率允许值坡率允许值(高宽比)基坑土体类别状态坑深在Sm以内坑深为5~8m坑深为8~12m密实l=0.20~1:o.301:o.30~l=0.501:0.75~1:1.。。碎(卵)石土中密l=0.30~1:o.451:0.45~l:o.751:1.00~1:1.25稍密1:0.45~l•O.70l=O.70~1:1.00坚硬l•O.70~1:0.951:0.95~111.25辈古性土硬塑l•O.95~1:1.151:1.15~1:1.50可塑1:1.20~1:1.45注:1表中碎石土的填充物为坚硬或硬塑状态的教性土s2对于砂土或填充物为砂土的碎石土,其基坑的坡率允许值应按自然休止角确定。7.2.2土压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挡结构的主动土压力可采用朗金或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详见附录D);2当对支挡结构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或采用地下室外墙支挡时,应采用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是。宜由试验测定,当元试验条件时,对正常固结土,可参考表7.2.2;56
表7.2.2静止土压力系童Eko士类坚硬土硬可塑蒙古性土粉土、砂土可软塑猫性土ko0.2~0.40.4~0.50.5~0.73在基坑潜在塌滑区,存在较陡峻的稳定岩坡或相邻建筑物地下墙体等为稳定结构时,岩土侧向压力按有限范围滑动模体计算。4对砂土及碎(卵)石,土应按水土分算的方法计算侧向压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对蒙古性土可按水土合算方法计算侧向压力;5桩板挡墙、铺杆挡墙的挡板荷载取值,可考虑桩(肋)间较密实土的卸荷拱作用。7.3岩质基坑7.3.1岩质基坑的放坡坡率应根据稳定分析、工程类比确定。对整体稳定性不受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基坑侧壁边坡,其放坡坡率可按表7.3.1确定。表7.3.1岩质基坑侧壁边坡l临时坡率允许值坡率允许值(高宽比)边坡岩体类型H(8.2.10-4)其最大弯矩截面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墙体材料为混凝土时,取a1=b1;如为砖墙且放脚不大于1/4砖长时,取a1=b1十1/4砖长;的当双向偏心受压基础的ey《l/6、e.《b/6时,基础的弯矩可简化为下式计算(图8.2.10-4):MMb一一一一hα忡一叶-a一一=《---。-4α-’AYAr(8.2.10-5)42lah一一一一一----飞9u1i1i4(8.2.10-6)Fkτρ-+十式中:MFJ(8.2.10-7)问hM-7飞/(8.2.10-8)手。
」L图8.z.10z矩形基础图8.2.103墙下条形图8.z.104双向偏心底板的计算示意基础的计算示意受压基础的计算示意8.3柱下条形基础8.3.1柱下条形基础一般指柱下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截面形式一般为倒T形,由柱下基础梁和底部翼板组成,多呈一字形布置和交叉形布置。8.3.2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除满足本规范第8.2.5条的要求外,尚需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当翼板厚度大于250mm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坡度不宜大于1:3;2条形基础的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为第一跨距的0.25倍;3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处,其平面尺寸应满足图8.3.2的规定;71
45。”翩翩d也翩翩』j.?s伽m1基础梁;2柱图8.3.2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交接处平面尺寸4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8.3.3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8.2.7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此时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2当不满足本条第一款的要求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3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交叉梁的刚度或变形协调的要求进行分配。其内力可按本条上述规定,分别进行计算;4应验算柱边缘处基础梁的受剪承载力55当存在扭矩时,尚应作抗扭计算;6当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条形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7倒T形地基梁尚应验算梁翼板的抗弯及抗冲切承载力。72
8.4德形基础8.4.1徙形基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应根据工程地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8.4.2榄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布置、结构底层平面以及荷载分布等因素确定。对单栋高层建筑物,应满足本规范第8.1.2条的规定。8.4.3筷形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榄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有地下室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进行防水棍凝土设计。徨形基础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l5,厚度不应小于lOOmm;2采用筷形基础的地下室,应沿地下室的四周布置钢筋混凝土外墙,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墙的截面设计,除应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变形、抗裂、防渗等要求。墙体内应设置双面钢筋网,钢筋宜采用HRB400或HRB500,水平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lO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3平板式徨基~板的最小板厚度不宜小于500mm,不应小于300mm.梁板式筷基的最小板厚度不宜小于400mm,不应小于300mm,且板厚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不小于1/14,基础梁的高跨比不宜小于1/6;4柱、墙的边缘至梁板式接基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当交叉基础梁的宽度小于柱截面的边长时,基础梁节点的构造尺寸应满足柱下条形基础相关规定的要求;5徙基的底板和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应有不少于1/3全跨通长布置,顶部纵筋应按实际73
配筋全部贯通。上下通长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62克基底板悬臂部分的上部宜设置构造钢筋。对于双向悬挑板挑出但基础梁无法外伸的夜板,宜在授板角区布置放射状底部附加钢筋;7当饶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8.4.4在土质地基上,当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梁板式接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德板的厚跨比不小于1/6,且相邻柱的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时,在形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进行内力计算。计算时地基反力值应扣除底板及其上填土的自重。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接基内力应按弹性地基梁板法进行计算。8.4.5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饶基,其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分析,边跨跨中弯矩值以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8.4.6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接基,可按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分别进行内力分析。柱下板带中,柱宽及其两侧各o.5倍板厚且不大于1/4板跨的有效宽度范围内,钢筋配置量不应小于柱下板带钢筋数量的一半,且应能承受部分不平衡弯矩。部份不平衡弯矩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8.4.7梁板式筷基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尚应满足受剪切承载力的要求。梁板式徨基的基础梁除满足正截面受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外,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有关规定验算柱下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8.4.8平板式夜基的计算应满足下列规定,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74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1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计算时应按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产生的附加剪力;2应验算距内筒边缘或柱边缘h。处徨板的受剪承载力。当徨板变厚度时,尚应验算变厚度处榄板的受剪承载力;3榄基顶面应满足底层柱下局部受压承载的要求;4必要时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8.4.9当柱荷载较大,等厚度接板的受冲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在徙板上面增设柱墩或在徨板下局部增加板厚或采用抗冲切钢筋来提高受冲切承载能力。8.4.10当徙板基础的外墙或内墙为钢筋棍凝土时,在上部无剪力墙的情况下,可按梁高等于地下室总高的基础梁进行抗弯、抗剪计算。当模板以局部弯曲为主且墙体符合深受弯构件条件并按其进行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有关规定。8.4.11在同一大面积整体统形基础上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时,徙基的计算宜考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榄基可采用弹性地基梁板的理论进行整体计算;也可按各建筑物的有效影响区域将德基分为若干单元分别进行计算,计算式应考虑各单元的相互影响和交界处的变形协调条件。8.4.12榄形基础上高层建筑物中的塔楼与裙房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土质地基上,当塔楼与裙房间需设置沉降缝时,塔楼基础的埋置深度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且不小于2m。沉降缝在地面以下部位,采用粒径小于lOmm的碎石或粗砂进行回填;2在土质地基上塔楼与裙房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宜设置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当地基土质较均匀、裙房刚度较好且裙房结构层不少于两层(含地下室)、与主楼相连一侧裙房基础底板厚度与塔楼相同时,75
后浇带可设在距塔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后浇带1昆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3在土质地基上,当塔楼与裙房之间不能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高层建筑及与其紧邻一跨裙房筷板应采用相同的厚度,裙房筷板的厚度宜从第二跨裙房开始逐渐变化,应同时满足主、裙楼基础整体性和基础榄板的变形要求。应进行地基变形和基础内力的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间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不利影响的差异沉降;4在岩质地基上,塔楼与裙房之间可不设沉降缝及后浇带。8.4.13夜形基础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时,应先清除基坑内的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并分层穷实回填。8.4.14当接形基础有防水要求时,基础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泪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8.4.14的规定。表8.4.14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工程埋置深度(m)设计抗渗等级l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l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不宜大于300mm;3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200mm~300mm;宜采用螺旋式箍筋;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抗震设防区的桩基,桩顶以下1500mm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lOOmm,直径不应小于8mm;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加劲箍,焊接成环后与纵筋焊牢;4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桩身主筋伸入承台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5倍纵向主筋直径;对于抗拔桩,桩身纵向主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5桩身混凝士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水下、混凝土强度等级84
不应低于C30;6桩主筋的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腐蚀环境中的灌注桩不应小于55mm。8.7.5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Fk十Gk(8.7.5-1)η偏心竖向力作用下E↓口,Mk"YMkX"k=~一~士一二丘上士~」(8.7.52)n~yf~xf2水平力H,-Hk(8.7.5-3)·k-一-n式中:Fk一一一作用的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Gk一一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Nk一一作用的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的平均竖向力;N;k作用的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竖向力;Mxk,M,k一一作用的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y主轴的力矩;X;,Xj、y,、Yi一一第i、j基桩至y、z轴的距离;Hk→一作用的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桩基承台底面的水平力FH;k一一作用的标准组合下,作用于第1基桩的水平力;η一一桩基中的桩数。8.7.6单桩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k30MPa,介于二者之间可内插取值;2d为嵌岩段桩身直径,h,为桩身嵌岩深度,当岩面倾斜时,以坡下方嵌岩深度为准g当h,/d为非表列值时,?;,可内插取值。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确定:R.=去Quk(8.7.8-7)式中:K一一安全系数,按本条第1、3款计算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时,K=2;按本条第2款计算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时,K=3。8.7.9置于基岩上的桩基,穿越土层厚度小于lOm时,可不考虑桩侧土的正摩阻力。8.7.10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现场水平载荷试验确定。当有可靠资料和经验时,可根据地基水平抗力系数计算确定;单桩水平载荷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执行。8.7.11位于岩石上的桩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在计算桩基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桩侧负摩阻力可按现行重庆市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的相关公式计算:1桩穿越较厚新近填土、欠固结土、膨胀土层时;2桩穿越较厚的软弱土层,且附近场地地面可能进行大面积堆载或填土时;3由于地下水位降低使桩周土中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90
8.7._12位于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地基上的桩基,可不计算桩基沉降。8.7.13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钢筋棍凝土轴心受压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桩顶以下5d范围的桩身螺旋式(或水平环形)箍筋间距不大于lOOm时zYoNζ1PJcA十0.9元A~(8.7.13-1)2当桩身配筋不符合上述1款规定时:YoN<1PJcA(8.7.13-2)式中:N一一作用的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γ。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仙一一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干作业非挤土灌注桩取0.9,泥浆护壁机械成孔灌注桩取0.8;J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纵向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A~-纵向主筋截面面积;A一一桩身横截面面积。8.7.14桩基承台的构造,除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承载力和上部结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2柱下单桩承台,宜在承台顶部配置12@100的钢筋网片;单柱单桩的承台宽度可适当减小,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lOOmm,当柱全断面落于桩钢筋笼范围时,可不做承台;3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4承台的配筋,对于柱下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纵筋宜按双向均匀通长布置(图8.7.14-a);对于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91
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图8.7.14b);承台梁的纵向主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关于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图8.7.14-c),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架立筋直径不应小于lO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75蝴-6(a)矩形承台配筋(h)三桩承台配筋(c)墙下承台梁配筋1墙,2箍筋直径;3一桩嵌入承台注50mm;4一承台梁内主筋除须按计算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5垫层lOOmm厚;6桩基图8.7.14承台配筋5桩~基础承台板计算中当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时,在纵横两个方向的下部配筋率不宜小于0.15%,上部钢筋应按计算配筋率全部通长设置;6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承台底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1昆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5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此外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8.7.15承台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地基岩石露头且完整性较好或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可不设连系梁;2两桩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连系梁;3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桩基,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连系梁;4连系梁顶面直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连系梁宽度不92
宜小于200mm,其高度可取桩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5连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部配筋不宜小于2根直径12mm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相邻跨连系梁纵筋宜通长配置。8.7.16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8.7.17承台和连系梁的受弯、受冲切、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和现行重庆市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的有关规定。93
9地基基础抗震设计9.1一般规定9.1.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首先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在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筑丙类的建筑。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当甲类、乙类、丙类建筑建造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考虑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9.1.2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当不可避免时,宜设置防震缝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2同一结构单元宜采用相同基础类型;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变形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3同一结构单元以基岩作持力层采用浅基础和桩基时,应对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加强措施。4地基为不均匀土、软弱黠性土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它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地基压缩性相差较大的部位,宜结合建筑平面形状、荷载条件设置沉降缝。9.1.3框架抗震墙、板柱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基础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基础,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能力,基础型式应采用钢筋棍凝土条形基础、授形基础或桩基。94
9.1._4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的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有关动力参数。9.2天然地基和基础9.2.1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1采用天然地基上演基础,而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淤泥、淤泥质土、松散填土的下列建筑z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砌体房屋;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一抗震墙房屋;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钢筋泪凝土抗震墙房屋。2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9.2.2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的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9.2.3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aE=巳f.(9.2.3)式中:/aE一一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已一一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9.2.3采用;f.一一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采用。95
表9.2.3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鼓岩土名称和性状E.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f.k二三300的黠性士和粉土1.5中密、稍密的碎石士,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3150kPa50×lOOmm的圆柱体)进行天然或饱和条件下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2桩孔总数少于表中规定时,应全数检验。10.3.4大直径嵌岩桩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一柱一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榕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对工程不利的地质环境。10.3.5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10.3.6当桩基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检测z1土质地基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101
确定;2施工前进行了单桩静载试验,但施工过程中变更了工艺参数或施工质量出现了异常;3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桩基;4采用新桩型或新工艺。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10.3.7对大直径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检验,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时,可采用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进行检验,也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检验情况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10.3.8桩身完整性检验可采用钻孔抽芯法、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动测法,有关检测方法和抽检数量应符合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的规定。采用钻孔抽芯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验后,应用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当的混凝土进行充填处理。10.3.9嵌岩桩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其竖向承载力时,试验桩桩顶的总沉降量扣除桩身弹性压缩量后不应大于4mm,或桩顶的残余变形量不应大于4mm。桩身的弹性压缩量可按下式计算:人=旦ιCl0.3.9)EhA式中:s,检验荷载下桩身弹性压缩l量计算值(mm);Q一一桩的试验荷载CkN);Eh一一一←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CMPa);A桩身截面面积(mz);L一一桩穿越土层的长度(m)。10.3.10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扩大抽检,扩大抽检应采用原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扩大抽检数量及结果评定方法应符合现行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剧工!验收•4-见范DB霄,FhdnU9μnunu的44a-回缸定,,aJ,,
10.4锚杆(锚索)检验10.4.1锚杆(索)的锚孔成形后,应检验锚孔的位置、钻进角度和深度、锚固段长度。10.4.2基坑支护锚杆、岩石基础锚杆、抗浮锚杆均应进行现场抗拔试验,抽检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6根。10.4.3锚杆(索)钻孔时,应利用钻孔取出的锚固段岩芯加工成标准试件,在天然湿度条件下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每根试验锚杆的试样数量不得少于3个。10.4.4预应力错杆施工完后应对预应力锁定值进行监测。监测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6根。对多层锚杆支挡式结构,宜在同一剖面的每层锚杆上设置测点。10.5基坑监测10.5.1基坑工程监测期应从基坑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应采取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0.5.2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主要对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管线、道路等有无变形、开裂、漏水等现象进行检查。10.5.3基坑支护设计应根据支护结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类型、基坑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按表10.5.3选择仪器监测项目。表10.5.3基坑监测项目选择表支护结构支护结构顶邻近建(构〉筑物与地锚杆支护结地面地下土压力安全等级部水平位移下管线、道路沉降拉力构内力沉降水位一级应测应测应测宜测应测宜测应测二级应测应测宜测选测宜测选测应测三级应测应测选测选测选测选测应测103
10.5.4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的间距宜为20m~30m,且基坑每边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基坑周边有建筑的部位、坑边中部及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应设置监测点。10.5.5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应沿平行及垂直于坑边的两个方向分别布设。建筑物每边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靠近基坑一侧、平行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15m。监测点宜设置在建筑柱、承重墙及结构缝两侧。10.5.6地面沉降监测点应布设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基坑每边垂直于坑边的监测剖面不宜少于3条,每条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不宜少于2个。10.5.7基坑施工期间,表10.5.3所列应测项目的监测频次宜为(3~5)d一次(雨季施工应加密观测周期),当出现前后两次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变形速率加快;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产生开裂、变形、漏水等现象时,应加密监测频次。10.5.8基坑开挖采用爆破作业时,应对爆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管线等进行振动效应监测。建筑物基础质点振动速度控制值可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相关要求执行。10.6建筑物及地下洞室监测10.6.1大面积填方地基处理工程,应对地面沉降进行长期监测,直到沉降达到稳定标准。10.6.2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变形监测:1建筑物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为一级;2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3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4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5需要积累建筑物沉降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10.6.3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施测精度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104
范》JGJ8的相关要求。10.6.4当地下洞室下穿建(构)筑物基础或地下洞室顶部拟建建(构)筑物时,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表10.6.4选择监测项目。表10.6.4监控量测项目表序号监视~项目测点布置监视~频率1洞内、外观察开挖及初支后进行2~3次/d21~2次/d.周边位移I~皿级围岩2每15~25m一个剖面当位移速率大一3必溃qIV级围岩:每8~15m一个剖面于2mm/d时,一4项目拱顶下沉V~VI级围岩:每4~Sm一个剖面2~3次Id。』-------5爆破振动建筑物基础上,不少于4点。每炮必测。←--一---地表建筑变形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S执行。6围岩压力选测IV~VI级围岩,每10~25m一个剖一7锚杆轴力1~2次/d.项目面,每个剖面3~6个澳q点。-8围岩内部位移10.6.5每次量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绘制量测数据的时态曲线,对其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率,并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10.6.6围岩稳定性应根据实测位移量大小、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位移变化速率、支护结构应力水平等多项指标综合判定。105
附录A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A.0.1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面l/bz/b1.01.21.41.61.82.02.42.83.23.64.05.010.0。。0.25000.25000.25000.25000.2切。0.25000.25000.25000.25000.25000.25000.25000.250C0.20.24SR0.24970.24970.24980.24980.24980.24980.24980.249R0.24980.2498o.2498o.24980.40.24740.24790.24810.24830.24830.24840.24850.24850.24850.24850.24850.24850.24R5o.6o.2423o.24370.24440.24480.24510.24520.24540.24550.24550.24550.24550.24550.245E0.8o.2346o.23720.23870.2395o.24000.24030.24070.24C80.24C90.24C90.24100.24100.241C1.00.22520.22910.23130.23260.23350.2J400.23460.23490.23510.23520.23521.20.2149o.21990.22290.2248o.22600.22680.22780.2282o.2285o.22860.22870.22880.22~S1.40.20430.21020.21400.21640.21800.2191O.22C4o.2211o.2215o.2217o.22180.22200.22211.60.19390.20Ui0.20490.20790.2日990.21130.2130o.21380.21430.2146o.2148o.21500.21521.80.18400.19120.19600.19~40.20180.2034o.2055。.2066o.2073o.2077o.20790.28820.2~R42.0。17460.18220.18750.19120.19380.19580.19820.19960.20C4o.20C9o.2012。.28150.2oiE2.20.16590.17370.17930.18:130.18620.18830.19110.19270.19370.1943o.19470.1952。19522.40.15780.16570.17150.17570.17890.18120.18430.18620.18730.18日。0.1885o.18900.189E2.60.15(用0.15830.16420.1686o.17190.1745o.17790.17990.1812。18200.18250.18320.18382.8。14330.15140.15740.16190.16540.16810.17170.17390.17530.1763。1769o.17770.17843.0。1369o.14490.1510o.1556o.1592。.16190.16580.16820.16980.l7CR0.17150.17250.17303.20.13100.13910.14510.1497o.15330.15620.16020.16280.16450.1657。.16640.16750.16Rc3.40.12560.1334o.13940.14410.14780.15(80.15500.15770.15950.16070.16160.16280.163S3.6。12CS0.12820.13420.13890.14270.14560.1500。15280.1548o.1561o.1570o.158J0.159E3.80.11580.12340.12930.13400.1378。.14C80.14520.14820.15020.15160.15260.1541o.15544.0。11140.11890.12480.1294o.1332o.1362o.14(8。.1408o.1459o.1474o.14850.150。。151E4.20.10730.11470.12~5o.12cl0.12890.13190.13650.13S60.1418o.1434o.14450.14620.147S4.40.1035。.11070.11640.12100.12480.12790.13250.1357。.1379。1396。14070.1425。14444.6o.10[]0.10700.11270.11720.1209。.12400.12870.13190.1342。.13590.1371。.13900.141[4.80.09670.1036。.1C910.11360.11730.12C40.12500.12830.13070.1324o.1337o.13570.137S5.00.0935。.1CJ30.10570.11020.11390.11690.12160.12490.12730.1291。1304o.132c0.13485.2o.09060.0972o.10260.10700.11060.1136。.llEJ0.12170.12410.12590.1273。12950.132C5.40.08780.09430.09960.10390.10750.11050.11520.11860.12110.12290.12430.126"10.12925.60.0852。.09160.09680.10100.1日460.10760.11220.11560.11810.12CJ0.12150.12280.126E5.80.08280.08SJ0.0941o.0983o.10180.10470.10940.11280.11530.11720.11870.12110.124[106
续表A.0.1l/bz/b1.01.21.41.61.82.02.42.83.23.64.05.010.06.00.c8050.CR660.C~l60.09570.09910.10210.1Cfi70.11010.11260.11460.11610.11800.12H6.20.07830.078420.08910.09320.09660.09950.1C410.10750.11010.11200.11360.11610.119:6.40.07620.08200.08690.(9日90.(~420.09710.1016O.1C500.10760.10960.11110.11370.11716.60.07420.07990.08470.C886O.C919o.09480.0993o.10270.1053o.10730.10880.1114O.lW6.80.072:10.07790.c8260.c8650.(8980.(~260.09700.10040.10300.10500.10660.10920.112~7.00.07050.07610.cs口60.C8440.C877o.09日40.0949o.09820.lCJS0.10280.1044o.10710.llC!7.20.06880.07420.07870.CR250.CR570.08840.09280.0962。.og37o.lc:so.10230.10510.1C9C7.40.06720.07200.07690.CROfi0.(8380.C8650.09080.09420.0~670.口9880.10C40.10310.1C717.60.06560.07口90.07520.C7890.C8200.C8460.08890.0922。.0948。.0968o.0984o.10120.10517.80.06420.Cfi930.07360.0771o.C8020.C8280.0871o.09040.09290.0950o.09660.09940.103(8.00.06270.Cfi780.0720o.07550.07800.C8110.0853o.08860.09120.口932o.0948o.09760.102(8.20.0614o.0663o.07050.C739o.07690.C795o.08370.08690.08940.09140.09310.09590.1[:48.40.06010.06490.06900.07240.07540.07790.08200.08520.C878。.08930.09140.09430.(9388.60.05880.06360.06760.07100.07390.07640.08500.0836o.08620.08820.08980.0927O.C9738.80.05760.06230.06630.06960.07240.07490.079川。0.08210.口846o.0866o.08820.09120.C9599.20.05540.05990.06370.06700.06970.07210.07610.07920.08170.0837o.08530.C8820.C9319.60.05330.0577o.0614o.06450.0672o.0696o.0734o.07650.07890.C8C90.C8250.0855o.c90c10.00.05140.0556o.05920.06220.06490.0672o.07100.07390.07630.07830.C7990.C8290.c88[10.40.04960.05370.05720.0601o.06270.0649o.06860.0716o.0739o.0759o.0775o.08J4o.085710.80.04790.05190.05530.05810.06060.06280.0664。.0693o.0717o.0736o.07510.07810.C83411.20.04630.0502o.05350.05630.05870.0609o.0644。.06720.Ofi950.07140.C73J0.0759。.C81311.60.04480.04860.05180.05450.05690.05900.06250.0652。.06750.06940.07090.07380.079312.0o.04350.04710.05020.05290.05520.05730.0606。.Ofi34。.Ofi560.0674o.069J0.0719o.077412.8o.0409o.04440.04740.04990.05210.05410.05730.05990.06210.06390.06540.06820.073日13.60.03870.C4200.0448o.0472o.0493o.0512o.0543o.0568o.05890.06070.06210.06490.070714.40.0367o.0398o.0425o.0448o.0468o.0486o.05160.05400.05610.05770.05920.06190.Cti7715.20.03490.03790.04040.04260.04460.04630.04920.05150.05350.05510.05650.05920.C65C16.0o.0332o.0361o.03850.C4070.04250.04420.0469。.04920.05110.05270.05400.0567。.Cfi2c18.00.02970.03230.03450.03640.03810.03960.04220.口442o.0460o.04750.0487o.05120.C57C2J.00.02690.02920.03120.03300.03450.03590.03830.04020.04180.04320.04440.04680.0524107
附录B人工洞室地基承载力验算B.0.1本附录适用于以下条件的洞室地基承载力估算:1对I~E级围岩,洞室覆盖层厚度H二三2hq;对凹~H级围岩,洞室覆盖层厚度H二三2.5hq;注:hq为压力拱高度,可按本附录B.0.5-2式和重庆市地方标准《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6.3.3条计算;2洞室跨度不大于lOm;3地面建筑不高于10层。若不满足条件(1)时,应将洞室地基视为沟墅。不满足条件(2)或(3)时,尚应结合数值分析、经验类比等方法,经综合分析后确定洞室地基的承载力。B.0.2地面建筑地基反力传至洞顶上的附加荷载计算简图见图B.0.2。此时的地面建筑地基反力传至洞顶上的附加荷载Q,按下式计算(以下取洞室轴向单位厚度t=lm计算):Q=W-2CFr十F,)CB.o.21)式中:W一一洞顶岩柱自重及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取1.0)时,地面建筑地基反力产生的总下滑力CkN);Fr一一洞顶岩柱侧面的摩阻力CkN);F,洞顶岩柱侧面的粘结阻力CkN)。108
qβ=(45。+伊/2)图B.0.22(F1+F)当QLO稳定,地面w建筑地基反力对洞顶无附加荷载影响;一2(F1+F,)当Q=O时,稳定系数走一=1.0极限平衡,w地面建筑地基反力对洞顶元附加荷载影响;2(F1+F)当Q>O时,稳定系数k="15m时,可参照i=0.1。110
附录C溶洞的稳定计算C.0.1对于一般工程,根据已查明的地质条件,结合基底荷载情况,对影响溶洞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可按表c.o.1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验比拟法)。表C.0.1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评价因素对稳定有利对稳定不利无断层、裙曲,裂隙不发育或有断层、榴曲,裂隙发育,有两组以地质构造胶结良好上张开裂隙切割岩体,呈干砌状走向与洞轴线正交或斜交,倾岩层产状走向与洞轴线平行,倾角陡角平缓厚层块状,纯质石灰岩,白云薄层状,石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石岩性和层厚质石灰岩p岩体强度高灰岩,有互层,岩体强度低埋藏深,覆盖层厚,洞体小(与洞体形态及埋埋藏浅,在基底附近,洞径大,呈扁基础尺寸比较),榕洞呈竖井藏条件平状,复体相连状或裂隙状,单体分布顶板厚度与洞跨比值大,平板顶板厚度与洞跨比值小,有切割的顶板情况状,或呈拱状,有钙质胶结悬挂岩块,未胶结为密实沉积物填满,且无被水充填情况未充填,半充填或水流冲蚀充填物冲蚀的可能性地下水元地下水有水流或间歇性水流建筑物荷重及建筑物荷重小,为一般建筑物建筑物荷重大,为重要建筑物重要性C.0.2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可按下列公式对榕洞顶板的稳定性进行验算。1当顶板为中厚层、薄层,裂隙发育,易风化的岩层,顶板有可能拥塌、但能自行填满洞体时,元需考虑其对地基的影响。此111
时所需塌落高度(H)可按下式计算zH-Ho(C.0.21)K-1式中:Ho塌落前洞体最大高度(m);K岩石松散(涨余)系数,石灰岩K取1.2,蒙古土K取1.0502当顶板岩层较完整,强度较高,层厚较大,并已知顶板厚度和裂隙切割情况时,可按抗弯、抗剪验算顶板稳定性,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顶板跨中有裂缝,顶板两端支座处岩石坚固完整时,可按悬臂梁计算zM=卡l2(C.0.22)2)当裂隙位于支座处,而顶板较完整时,可按简支梁计算:M=卡l2(C.o.2-3)3)当支座和顶板岩层均较完整时,可按两端固定梁计算:M=l_ρl2(C.o.2-4)124)计算弯矩和剪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z6M~bH2飞毛30σ(C.0.25)(C.0.26)(C.o.2-7)H》J弓l,即有偏心距时对基底128
平均压力的要求反而比不偏心时宽一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可以通过规定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也要满足(4.2.1-1)式的要求予以弥补,但当0b/30时,1¥1<1,满足(4.2.1-2)式就必然满足(4.2.1-1)式。当e>b/6时,基底压力重分布后的基底最大压力为ρ2(Fk+Gk)Fk十Gk2kmax==一一一一·(6)bl3(-e)l3(一一一)2b式中Fk一一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pGk一二一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l矩形基底非偏心边长度。因有ρk=旦土豆(7)bl故(6)式可写成:Pkmax=Pk0_’12、(8)u飞2bI代入(4.2.1-2)式得Pk•_’12e\ζ1.2/.(9)u飞2bJ129
整理得(10)Pk::(1.8(÷f)1.A、飞r矶=1.s(÷-f)(11)代人(10)式得Pk~二1I"2•f.(12)显然,当e>b/6时,(12)式与(4.2.1-2)式等效。由(11)式和(12)式知,因e>b/6,故矶<0.6,pkb/6时,满足(4.2.1-2)式就必然满足(4.2.1-1)式。综合对b/6二三e>b/30和e>b/6两种情形的分析结果可知,当e>b/30时,满足(4.2.1-2)式就必然满足(4.2.1-1)式。因此,当e>b/30时,地基承载稳定性应满足(4.2.1-1)式要求的规定是多余的。本次修改后,上述几个问题均不再存在。3工业建筑柱基础容易出现荷载偏心距较大的情况而不同工作状态的柱基础因荷载偏心产生的后果有较大差异,为恰当控制荷载偏心距,本条保留原规范了对工业建筑柱基础底面边缘最小压力的要求。4.2.2本条规定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基本一致,但增加了式(4.2.2-4)的两个限制条件:一是矩形基础;二是基础底面不能承受拉力。这是因为式(4.2.24)只适用于矩形基础,而基础底面不能承受拉力并不是对任何基础都必然存在的条件,带锚杆的基础底面便能承受拉力,该式对此不适用。基底压力分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力学课题,它与基础的刚度、地基的弹性性质及均匀性、基底与地基的接触条件等有关,进行精确计算太繁。在工程设计中普遍按材料力学的基本假定进行计算。这种简化计算方法,对普通扩展基础其误差不大,在工程设计中是允许的,因此本规范采用了这一计算方法。但对于梁130
板式基础,其误差相对要大一些,在工程设计中应慎用。4.2.3、4.2.4这两条规定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GB50007-2011)一致。4.2.4条中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由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不能采用直接剪切试验确定的抗剪强度指标。4.2.5本条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GB50007-20ll)基本一致。重庆地区软弱下卧层存在Es1/E,2<3的情况,为在此种情况下也能用简化式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补充了E,1/E,2=1时的地基压力扩散角。4.2.8此条为新增条款。建筑物位于边坡上时,因地基一侧临空,相应地基承载力有可能降低。因此,基础工程设计不仅应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还应进行边坡地基承载力验算。对地基竖向承载而言,一般地说,建筑物基础所传递的荷载较大、坡高较小、外倾结构面倾角较大从而使潜在滑体自重小于基础传递的荷载时,边坡地基承载力较易不满足要求。当基础离坡面较远时,地基承载力将不受边坡影响。为节省计算工作量,需要给出按边坡地基进行承载力验算的条件。对土质边坡,本规范给出的条件与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GB500072011)给出的需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的条件一致。从安全起见,对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本规范给出的条件比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DBJ50-47-2006)给出的需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的条件有所降低,基础外边缘与边坡坡脚连线倾角。大于45。者均需进行边坡地基承载力验算。同时,考虑到较破碎、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与土质边坡较接近,从安全起见,对较破碎、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采用与土质边坡相同的条件。另外,考虑到填土与岩体性质差异大,从安全起见,本规范给出的外侧有填土的岩质边坡进行边坡地基承载力验算的条件与外侧元填土的岩质边坡相同。4.2.9本条给出了土质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和有外倾
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先通过边坡稳定性计算的反算求出基础底面极限压力(即边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再由此计算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边坡稳定性要求和边坡地基承载力要求是不同的,对永久岩石边坡地基,要求承载安全系数接近或等于3;对永久土质边坡地基,要求承载安全系数接近或等于2。这就是说,边坡地基承担的基底压力按这样的倍数放大后边坡稳定系数仍不小于1时,边坡地基承载才满足安全系数要求。显然,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不能代替与边坡地基承载力验算。例如:某直立岩质边坡,高度为3m,重度为23kN/旷,顶面上有一重要建筑物条形基础,其基底压力为140kPa,其宽度为lm,边坡岩体中有一外倾结构面从基础内边缘和坡底边缘通过,其倾角为70°,其茹聚力为lOOkPa,内摩擦角为30°0进行边坡抗滑稳定性计算得,该边坡抗滑稳定系数为2.12,显著大于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与边坡地基承载力验算等效的边坡抗滑稳定性计算(计算时地基承载安全系数取3)得,该边坡抗滑稳定系数为0.95,明显小于1。这就是说,此边坡抗滑稳定满足要求而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如果对这样的边坡不进行支护,则地基承载安全度是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对支护桩和锚杆或锚杆挡墙,应将桩、立柱和一列锚杆所提供的抗力换算为单位宽度的抗力;当既有支护结构剩余设计使用年限小于坡上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或有损伤时,支护结构有效抗力应根据国标《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取值。4.2.10本条给出了无外倾结构面、岩体完整、较完整、较破碎且稳定的岩质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折减办法。折减系数在《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S0/5001-1997)基础上调整z一是决定折减系数的因素由坡角改为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二是考虑到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小于45。时不做折减偏于
不安全,将75°~00分为75。~50°、50。~15。、15。~0。三档,并对各档的折减系数采用区间值。4.3地基变形计算4.3.1、4.3.2这两条规定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强制性条文。4.3.3岩质地基变形小且完成快,基础设计一般不受变形控制。式(4.3.3)是刚性基础沉降计算的弹性力学公式,采用该公式是考虑岩质地基情况与该公式适用条件比较吻合。4.3.4本条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3条第1款相同。由于在重庆地区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土的压缩性普遍较低,本条没有对预估施工期和使用期的地基变形做出规定。4_.3.5本条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l)的规定基本一致。鉴于重庆地区存在大量的岩质地基而本条中的方法对岩质地基不适用,故条文中将国标中的“地基变形”改为“土质地基变形”。4.3.6本条增加了压缩模量当量值的另一种表达式即(1)该式的由来是:ρo~;是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附加应力面积之和,也就是计算深度范围的附加应力面积,故有户o~;=户。Znι(2)A力Aρ02:~(即2:~)是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变形计算值之和,也就是按经验系数修正前的地基变形计算值,故有ρ02:~=s"(3)133
将式和式化入-酣一一中一「之的民也达式-ZKdA气-,/zE-nA(4)J得到(1)式。因此(1)式与国标中的表达式完全等效。由于Zn;;:-和5’在变形计算过程中已有数据,无需为了计算压缩模量当量值专门进行计算,而根据Mi和~A;/E,;的直接含义进行压缩模量当量值计算时4A,和4A,/E.,都需要专门进行计算,显然采用本条给出的(1)式进行压缩模量当量值计算要比按国标中的表达式计算来得简单。4.3.7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确定原则应与地基变形计算方法匹配,鉴于本规范已经采用了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GB50007-2011)中的地基变形计算方法,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确定原则也应采用该国标中按变形比控制的原则,故本条规定的原则与国标中的原则一致。本条对&的具体取值方法与国标有所不同,对此作如下说明:为考察&取值方法的合理性,现引入应变比。应变比R,是&土层的应变(Lls"n/Llz)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的应变(s’/zn)之比,即R--~坐(1)s"Zn.将国标中无相邻荷载影响时的Zn经验公式即本规范式(4.3.7)、TJ7-74规范规定的&=lm和现行国家标准制定&表所依据的经验公式&=0.3(1+lnb)(2)及变形比条件Lls1n/s’=0.025代人(1)式,得R.=立(2.5一0.4lnb)(3)"40b2.5-0.4lnb=一.(4)121+lnbl.34
1.00.8主0.6在民0481216202428基础宽度b,m固4.3.6R,-b曲线作出R,-b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见z两曲线交于b=lOm,R,=0.4处。按TJ7-74规范的变形比法(即Llz取lm)确定z.时,对大基础(b>lOm)应变比偏大即沉降量偏小;对小基础(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J440100T16-2008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pdf
- DBJ440100T30-2009植物饮料卫生要求.pdf
- DBJ440100T32-2009固态调味品卫生规范.pdf
- DBJ440100T42-2009食品生产溯源系统管理要求.pdf
- DBJ440100T43-2009水质总铬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df
- DBJ440100T58-2010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基本要求及评价.pdf
- DBJ440100T74-2010空气质量羰基化合物的测定DNPH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pdf
- DBJ440110T10.1-2008电子文件档案资源管理规范术语和定义.pdf
- DBJ45003-2012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pdf
- DBJ50-052-2013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pdf
- DBJ50-052-2016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pdf
- DBJ50-054-2013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 DBJ50047-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pdf
- DBJ50048-2006重庆市LS系列多腔节能铝合金门窗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 DBJ50050-2006重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pdf
- DBJ50052-2006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 DBJ50055-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pdf
- DBJ50065-2007非正式版民用建筑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非正式版.pdf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