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 MB
  • 2022-04-22 13:45:12 发布

DBJ53-14-2005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施工管理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 17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总则1.0.1为了防止和减少公路隧道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以及长度超过1000m的二级公路隧道(以下简称“隧道”)。本规程不适用于城市隧道、水下隧道等。1.0.3隧道工程的消防设计、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及验收、运营消防安全管理等,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消防设计应针对隧道的火灾特点,立足于自防自救,采用相应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1.0.4隧道防火等级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和交通量划分为I级、II级、III级等3个等级,并应符合表1.0.4的规定:表1.0.4隧道防火等级划分标准交通量隧道长度公路等级防火等级(辆日)(m)公路等级车道数1000<L≤2000III级5000~75002000<L≤3000II级L>3000I级1000<L≤1500III级双向交通二级公路7500~100001500<L≤2000II级双车道L>3000I级1000<L≤3000II级10000~15000L>3000I级1 交通量隧道长度公路等级防火等级(辆日)(m)公路等级车道数500<L≤1000III级15000~200001000<L≤2500II级L>2500I级四车道500<L≤750III级20000~30000750<L≤2000II级>2000I级一级公路500<L≤750III级25000~40000750<L≤1500II级>1500I级六车道500<L≤1000II级40000~55000L>1000I级500<L≤750III级25000~40000750<L≤1500II级>1500I级四车道300<L≤1000II级40000~55000L>1000I级高速公路500<L≤1000II级45000~60000L>1000I级六车道500<L≤1000II级60000~80000L>1000I级60000~100000L>500I级八车道交通量是指年度隧道单洞平均日交通量,二级公路按照各种汽车折合备注成中型载重汽车,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按照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型载重汽车。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1.0.5隧道内消防应急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消防应急设施的设置不应低于表1.0.5的规定。表1.0.5隧道内消防应急设施设置标准隧道防火等级IIIIII备注消防应急设施紧急电话●●▲不设置管理所的隧道可不设置手动报警按钮●●▲不设置管理所的隧道可不设置火灾报警设备火灾探测器●●▲不设置管理所的隧道可不设置声光警报装置隧道中未设置有线广播的疏散通道上必须设置灭火器●●●灭室内消火栓●●▲不设置管理所的隧道可不设置火设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与室内消火栓配合设置备www.bzfxw.com室外消火栓●●▲设置室内消火栓的隧道应设置安全出口标志在疏散通道的安全出口处设置疏散指横洞指示标志在行人、行车横洞前设置示标志疏疏散指示标志●●▲长度不超过1000m的隧道可不设置散避1、长度大于500m的相邻双孔隧道间宜设置行人横洞,长度大于或等于1500m难的相邻双孔隧道间应设置行车横洞和行人横洞。疏散救2、长度大于或等于4000m的双向交通隧道,应设置专用避难疏散通道;长避难援度为3000m~4000m,且设计交通量超过10000辆/日的双向交通隧道宜设置独立救援设避难间。设施施3、长度大于1500m二级公路隧道和长度超过1000m其它公路隧道应设置机排烟械防烟排烟系统。设备4、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排烟设施。5、隧道内设置的附属用房应设置防排烟设施和安全疏散通道。有线广播设备●●▲设有火灾报警系统的隧道应设置其它设施应急照明●●▲不设置管理所的隧道可不设置注:●表示应设置▲表示按照备注要求设置3 2对于纵坡大于4%、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的隧道,其消防应急设施的设置应在所确定的隧道等级基础上提高一级设置。3长度超过5000m的双向交通隧道,其消防应急设施的设计应增加技术设计阶段。1.0.6隧道消防专项工程应与隧道其它工程、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隧道同时验收、使用。1.0.7隧道的消防设计、消防设施施工、验收、维护以及运营消防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www.bzfxw.com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2术语与符号2.1术语2.1.1公路隧道为使公路从地层内部通过而修建的建筑物。2.1.2设计年度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根据交通量预测所选定的作为隧道设计标准的远景设计年限单孔隧道年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是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2.1.3消防专项工程为确保隧道及其附属用房消防安全,在隧道消防安全布局、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和设置的设施,以及隧道火灾报警、灭火救援等消防应急设施工程的总称。2.1.4单向隧道交通单孔隧道只设计有一个交通流向的隧道交通。2.1.5双向隧道交通单孔隧道设计有2个相反的交通流向的隧道交通。2.1.6隧道交通控制设施为确保车辆在隧道中安全高效行驶而设置的控制交通量、车速、行车道和车辆行驶方向等交通要素的设施。2.1.7隧道附属用房为隧道正常运营而设置的管理和设备用房。其中,管理用房包括隧道控制室、管理人员办公用房等,设备用房包括变(配)电所、自备发电机房、消防应急车辆器材库等。2.1.8建筑构件耐火极限5 建筑构件按照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止的时间,用小时表示。2.1.9隧道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隧道承重结构体按照碳氢时间—温度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距离混凝土底表面25mm处钢筋的温度超过250℃,或混凝土表面任一点温度超过380℃止的时间,用小时表示。2.1.10横洞相邻隧道间横向设置的,用于特殊情况下人员、车辆疏导或安全疏散的联络洞。2.1.11专用避难疏散通道设置了具有防火防烟功能的前室,火灾时专门用于人员从起火隧道安全疏散到洞外的独立通道。2.1.12独立避难间在隧道内独立设置的具有一定防火防烟功能,火灾时专门用于人员在隧道火灾延续时间内避难的房间。2.1.13隧道防烟排烟系统设置在隧道内,可兼作隧道通风系统使用的,由风机、风道、竖(斜)井、排烟(送风)口、控制设备等部分或全部设施、设备组成的,用于排除火灾产生的烟和热气的固定通风系统。2.1.14纵向式通风通过风机、竖(斜)井等通风手段在隧道中形成沿隧道纵断面流动的排风气流的通风方式。2.1.15半横向式通风通过隧道内设置的风道,形成沿隧道横断面流动的送风气流或排风气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流,并在风压作用下,形成沿隧道纵断面流动的排风气流的通风方式。2.1.16横向式通风通过隧道内设置的2组风道,分别对隧道送风和排风,形成沿隧道横断面流动的气流的通风方式。2.1.17火灾临界风速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保证火灾产生的烟雾向同一方向扩散的最小风速。2.1.18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配置了单体水成膜泡沫供给设备、移动式泡沫枪等,与消火栓系统配合使用的灭火装置。2.1.19疏散指示标志用于指示设置点与洞口、行人横洞、行车横洞的水平距离与方向,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引导人员、车辆进行疏散的标志。2.1.20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火灾探测器在规定的验收试验条件下,从试验点火瞬间起到探测器信号反馈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止的时间间隔。2.1.21建筑消防工程为确保隧道及其附属用房消防安全,在隧道消防安全布局、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和设置的设施等工程的总称。2.2符号L—隧道长度q—隧道单洞年平均日交通量VC—火灾临界风速K1—临界查德森系数7 K2—坡度修正系数i—隧道纵坡坡度g—重力加速度H—隧道高度Q—火灾释放热量A—隧道横断面积ρm—流向火灾区的空气密度Tm—环境空气温度Cp—空气比热VI—烟雾透过率CO—一氧化碳浓度WS—风向风速N—每个灭火器材箱内的灭火器数量l—灭火器材箱的设置间距w—单孔隧道横断面的建筑限界净宽U—隧道灭火器的配置基准Qm—拟选用灭火器所对应的配置灭火级别KL—隧道长度修正系数K—灭火设施修正系数UPS—不间断电源装置PE—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干线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建筑消防设计3.1消防安全布局3.1.1隧道总体设计时,应根据隧道的地质、地形、气象、水文、地震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隧道的消防安全布局,合理确定隧道及其附属用房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以及室外消防应急设施等。3.1.2隧道附属用房宜就近设置在隧道外。其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中央控制室可不设置在隧道附近,但设有消防监控设备的中央控制室应能满足消防监控和灭火救援的需要。中央控制室设有重要设备的房间,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隧道外的设备用房与其它用房贴邻设置时,应采用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用房分隔开。3.1.3设置在隧道内的附属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附属用房应靠近隧道出入口或行人、行车横洞设置。2附属用房与隧道及其横洞之间、附属用房之间应采用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分隔开,其隔墙上设置的门应采用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3附属用房及其通道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进行建筑内部装修;控制室的地板可采用B1级防静电地板。4有人员职守的房间必须设置通风和防排烟系统。5应设置相应的火灾报警和灭火设施。3.1.4为隧道供电系统设置的柴油发电机房,除应符合隧道附属用房的其它设置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31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量不应超过1.00m或8.00h的需要量,储9 油间应采用防火墙和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与发电机房和其它部位分隔开。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通风系统。3储油间的电气设计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3.1.5隧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的消防车道可与行车道、超车道合用,火灾发生后,应利用交通控制设施和交通指挥措施,划分出消防车道。2双孔隧道应利用洞外联络道或在中央分隔带开口,设置能够连通相邻隧道的环形消防车道。3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50m,消防车道上方4.00m以内的净空范围不得设置妨碍灭火救援的架空管线和设施、设备;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www.bzfxw.com暗沟应能承受消防车满载时的轮压。4长度超过1000m的二级公路隧道外应设置回车场,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5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室外消火栓周围2m的范围内应设置便于消防车取水的停车道。3.2隧道防火分区和建筑构造3.2.1隧道内应采用防火墙或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耐火构件将横洞、附属用房、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独立避难间等与隧道分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3.2.2隧道内附属用房设有独立的疏散通道的,其隔墙和顶板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3.2.3隧道及其横洞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2.3的规定。1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隧道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低于表3.2.3规定的,应采取喷涂防火涂料或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安装防火板等防火隔热措施。表3.2.3隧道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要求隧道防火等级I级II级III级隧道长度(m)—>3000其它>1000其它耐火极限(h)2.002.001.501.501.00注:隧道承重结构体耐火试验升温曲线和判定标准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3.2.4隧道应采用A级耐高温、且高温时不释放出有毒气体的材料进行内部装修。3.2.5防火墙的建筑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火墙应设置在承重结构体上,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必须设www.bzfxw.com置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水、电等管道、支架穿越防火墙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管道、支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3通风、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墙时,应在防火墙的两侧设置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管道材料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3.2.6甲级防火门、窗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20h。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防火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行人横洞口设置防火门时,应向横洞内开启。2用于行人横洞、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的防火门,应为常闭防火门,确需常开时,当火灾发生后应能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3双扇或多扇防火门应能顺序关闭。11 3.2.7行车横洞口应设置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常闭防火卷帘,防火卷帘两侧应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功能;火灾发生后,应能按照设计程序自动联动启闭。3.2.8设置在隧道行车道旁的电缆沟,其侧沿应采用不渗透液体的结构,电缆沟顶部应高于路面,且不应小于200mm;当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其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设有排水沟的隧道内,应设置导流措施,将火灾时流散的可燃液体有组织地排出隧道;排水沟应采用暗沟。3.3隧道安全疏散3.3.1行车横洞、行人横洞的设置应能满足火灾时人车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www.bzfxw.com需要,其设置间距和设置要求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3.3.2隧道的检修道应作为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通道使用。检修道上不应设置妨碍安全疏散的障碍物或设施、设备。隧道内设置的电缆沟、排水沟等不得影响车辆和人员安全疏散。3.3.3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与专用避难疏散通道之间应设置前室;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上。2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的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应与隧道的相同;其前室隔墙、顶板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3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的净宽度不应小于2.00m,净空高度2不应低于2.50m,前室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0m;通往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的门均应采用甲级防火门。1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4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防烟排烟设施;应设置紧急电话、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灭火器;前室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5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所采用的装修材料必须为A级;前室内不应设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设施、设备。3.3.4独立避难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间应采用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分隔构件与其它部位分隔开,避难间的分隔构件上不应设置除分隔门、送风口外的其它门窗、洞口,其分隔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其送风口上应设置防火阀;其内部装修材料必须为A级。2避难间内必须设置独立、可靠的防烟排烟设施,送风管、排烟管不得明敷在隧道内,应确保火灾延续时间内烟气不流入避难间。www.bzfxw.com3避难间内应设置电视监控设施、紧急电话、应急广播、应急照明、消防卷盘和饮用水储备。4避难间内应急照明的供电时间不应低于火灾延续时间。5避难间入口上方应设置内部照明、单向显示的电光标志。23.3.5独立避难间的面积不宜小于10m。专用疏散通道前室和独立避难间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300m。13 4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4.1一般规定4.1.1隧道通风设计必须考虑火灾工况及其对策,并应根据隧道长度、平曲线半径、纵坡、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火灾危险性等因素进行防烟排烟设计。4.1.2隧道防烟排烟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通风方式的特点、排烟效果、工程造价、技术难度和运营维护等因素,可采用纵向式、半横向式、全横向式以及在这三种基本方式基础上的组合通风方式。4.1.3隧道通风系统与防烟排烟系统合用时,应符合防烟排烟系统的设置要求。隧道防烟排烟系统及其控制模式应按照下列原则确定:1必须有利于人员、车辆安全疏散,避免起火隧道的烟气进入行人、行车横洞www.bzfxw.com和相邻隧道。2应能有效控制火场高温烟气的扩散,防止炽热气体引燃起火点以外的其它车辆,造成火灾的扩大蔓延。3应有利于灭火救援人员从起火点的上风方向接近火场进行灭火救援。4.1.4隧道内的下列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正压送风系统:1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2独立避难间。3火灾时暂时不能撤离的附属用房。4长度超过20m的行车横洞。4.1.5隧道内的下列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1火灾时无需有人职守的隧道附属用房。2附属用房的专用疏散通道。1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4.1.6隧道内设置的横洞,其横洞门应具有防烟功能。4.1.7隧道火灾工况下的通风和防烟排烟设计,除执行本规程外,其风量及通风计算、风道、风机、通风井和风机房的设置等,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4.2隧道火灾临界风速4.2.1隧道内的火灾临界风速一般宜采用2辆载重车/公共车燃烧时的空气流动速度。有特殊规定的隧道,其火灾临界风速应符合有关规定。4.2.2以油罐车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运输为主,且交通得不到有效管制的隧道,其火灾临界风速宜采用2辆油罐车燃烧时的空气流动速度。4.2.3各种火灾临界风速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按照表4.2.3查表确定。www.bzfxw.com表4.2.3火灾临界风速表起火车辆载人小汽车载重车/公共汽车油罐车最高温度(℃)400~500700~8001000~1200最大热释放量(MW)3~515~2050~100火灾临界风速(m/s)1~22~35~82可按照下式计算确定。gHQ1/3VC=K1K2[Q](4.2.3)PmCpA(+Tm)PmCpAVc其中,VC—临界风速,m/s;K1—临界查德森的1/3次幂,取0.61;0.8K2—坡度修正系数,K2=1+0.0374i;i—隧道纵坡,%;g—重力加速度,取9.8kN/m;15 H—隧道高度,m;Q—火灾释放热量,W;2A—隧道横断面积,m;3Pm—流向火灾区的空气密度,kg/m;Tm—环境空气温度,K;Cp—空气比热,J/kg·K。4.3隧道内防烟排烟系统及其风向、风速4.3.1双向交通隧道纵向排烟系统及其风向、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排烟方向和排烟速度的确定,应考虑自然排烟、竖井设置情况等因素,不应在隧道内产生烟气回流现象,应尽量缩短烟气在行车道内的行程。www.bzfxw.com2安全疏散阶段,起火点附近的风机应停止工作,纵向排烟速度不应大于0.5m/s。3灭火救援阶段,纵向排烟速度不应小于火灾临界风速,烟气应能从离起火点最近的排烟竖(斜)井或隧道出入口排出。4采用洞口集中送入式通风的隧道,当起火点距离送风竖(斜)井不大于700m时,应停止喷口送风或转换为竖(斜)井排烟,以确保烟气就近从隧道口或竖(斜)井中排出。4.3.2单向交通隧道纵向排烟系统及其风向、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改变起火隧道内的排烟方向,排烟方向应与隧道交通流向相同。2起火隧道起火点附近的风机应停止运行,安全疏散阶段的纵向排烟速度应予以控制;灭火救援阶段的纵向排烟速度不应小于火灾临界风速。1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火灾情况下,起火点下风方向横洞的防火卷帘或防火门应关闭;设有防烟排烟设施的横洞,其气流方向应流向起火隧道;未发生火灾的隧道的风机运行方向,应以能维持横洞内安全疏散所需的余压为设定原则。4.3.3横向和半横向式防烟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半横向防烟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或排烟,送风、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设置在隧道拱顶附近的风道,其底部隔板的建筑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2排烟分区按照长度划分,且不应大于1000m。排烟时,应能确保排烟分区内不出现烟气回流;烟气应能通过隧道顶部或侧壁上部设置的排烟口排出。3单向交通隧道的送风系统宜在上游段以最大送风量送风,排烟系统宜在下游段以最大排烟量排烟,形成沿交通方向的纵向气流,洞内纵向风www.bzfxw.com速不宜大于2m/s。4火灾时,起火点附近的横向或半横向通风系统转换为排烟系统时,不得从隧道顶部喷送新鲜空气;系统送风量应降至最大送风量的1/3~1/2。隧道送风半横向系统应转换为排风半横向系统进行排烟。4.4隧道排烟风机4.4.1用于隧道排烟的风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机选型与布置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的3.6执行。2直接暴露在火灾现场的风机,其电动机和所有与高温烟气接触的相关部件、附属设备以及外接配电线路应能满足在250℃的烟气中正常工作不少于60min的要求。3直接暴露在火灾现场的风机应考虑其火灾工况下的损耗。17 4火灾发生时,合用风机应能在60s内从静止状态转换到火灾不同阶段排烟系统所要求的运行工作状态。5可逆式风机应能在90s内完成全速反向旋转。4.4.2隧道采用射流风机纵向排烟时,风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机的运行数量、排烟速度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不同阶段的烟气流动速度以及隧道的自然风速、自然风阻力、交通通风力和通风阻抗力等经计算确定。2不易发生严重交通堵塞、且自然风速变化不大、平均风速不大于1m/s的单向交通隧道应采用单向风机;其它隧道应采用逆转风量大于正转风量的95%的可逆式风机。3风机不应集中布置,应根据隧道长度、排烟和配电等要求,分散设置在隧道内的恰当位置。4.4.3www.bzfxw.com排烟风机的叶片应采用高温状态下不会降低功效和发生严重变形的金属材料叶片。叶片上宜添加磨损条或增加叶片间的距离。4.4.4排烟风机中使用的消音器,其隔板中使用的吸音材料应为不燃烧、无毒材料,且能在250℃的烟气中保持稳定。4.5隧道相关场所的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4.5.1隧道外设置的附属用房,其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应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4.5.2隧道内相关部位设置的机械正压送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确需采用共用系统时,应在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和防火阀。2行车横洞内的机械正压送风系统可利用射流风机向起火隧道送风,在起火隧道通往横洞的入口处形成正压,其余压值不应小于50Pa。1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应根据其长度和净空,选择合理适用的机械正压送风方式,其前室的余压值不应小于30Pa,避难疏散通道的余压值不应小于50Pa。4其它部位的机械正压送风系统风机的全压除计算管道的最不利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不小于30Pa的送风余压。5独立避难间和附属用房内的加压送风量应按地面面积每平方米不3小于30m/h计算,新鲜空气供气时间不应小于火灾延续时间。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和送风口尺寸应按其入口门洞风速不小于1.2m/s计算确定。系统送风口应靠近入口或正对入口设置,其风速不应大于7m/s。6设置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的部位应设置排风措施或设施,其排风口或排风管上应设置余压阀,并应保证规定的送风余压值。www.bzfxw.com7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风机应采用普通离心式、轴流式或斜流式风机。8系统新风采气口应设置在隧道外,且应低于隧道外排烟口,其与隧道外排烟系统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且应有防止烟气回流的措施。4.5.3隧道内相关场所设置的机械排烟系统,其系统设置以及排烟风量、排烟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械排烟系统应单独设置。确需与排风系统合并设置时,必须在火灾发生时能自动转换为排烟模式。32隧道内附属用房的排烟量应按地面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h3计算,且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应小于7200m/h。3排烟区内应设有补风措施。当补风通路的空气阻力不大于50Pa时,可自然补风;当补风通路的空气阻力大于50Pa时,应设置机械补风19 系统,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风量的50%。4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墙面上部,其侧边与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疏散通道上设置的排烟口,其间距不应大于30m。排烟口与排风口合并设置时,其数量、尺寸要求应按该部位的设计排烟量计算确定。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l0m/s。4.5.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金属风道或内表面光滑的其它材料风道时,其风速不宜大于20m/s;当采用内表面抹光的混凝土或砖砌风道时,其风速不宜大于15m/s。2管道、送风口、排烟口及其相关附件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当采用钢制风道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0mm。排烟管道与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15m。www.bzfxw.com3管道穿过防火墙或设置了独立防烟排烟设施的房间隔墙时,应在穿墙处设置防火阀或排烟防火阀。4.5.5排烟风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烟风机可单独设置或与排风风机合并设置;当与排风风机合并设置时,应能满足排烟风机的要求。2排烟风机的余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进行计算,排烟量应增加10%。3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式风机或排烟轴流风机,并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排烟风机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4排烟风机应与排烟口联锁。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能与排烟防火阀联动关闭。4.5.6隧道附属用房中设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1设置有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应设置排风设施;与该房间连通的2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风管应设置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2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机及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3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消声、过滤材料及粘结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4下列情况应设置防火阀。(1)隧道内附属用房的通风风管穿越房间隔墙或顶(楼)板处。(2)穿过防火墙处。(3)水平干管同垂直总管的交接处。5通风系统中设有电加热器时,通风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锁;电加热器前后0.8m范围内,不应设置消声器、过滤器等设备。4.5.7防火阀的温度熔断器的动作温度应为70℃,排烟防火阀的温度熔断器的温度应为280℃。www.bzfxw.com4.6火灾时的通风、防烟排烟监控4.6.1通风监控系统应考虑火灾工况下的监控要求,设有机械防烟排烟系统的隧道,其通风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必须具有防烟排烟监控功能。2必须设定安全疏散、灭火救援等不同阶段、不同防烟排烟方式的控制模式。3应能根据起火点位置,合理确定相应防烟排烟系统的风量、风速控制模式。4应具备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适时调整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功能。4.6.2防烟排烟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装置,并应具有现场控制、联动控制和远程控制功能。火灾工况下,现场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应优于其它控制指令。21 4.6.3隧道内和控制室内必须设置防烟排烟系统手动控制装置。隧道内的手动控制装置应设置在安全且便于操作的地方,并应有明显的标志和保护措施,其操作按钮距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13m~1.5m。4.6.4用于排烟的风机,其电动机的启动器、驱动装置、断开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应与风机气流隔离。4.6.5隧道内附属用房排烟口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独设置的排烟口,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其控制方式可采用自动或手动开启方式;手动开启装置的位置应便于操作。2排风口和排烟口合并设置时,应在排风口处设置电动排烟防火阀,并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联动;火灾时,着火区域内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其它区域内的阀门应全部关闭。www.bzfxw.com2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5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5.1一般规定5.1.1消防用水可由市政管网或天然水源供给。利用天然水源应确保枯水期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并应设置可靠的净水、取水设施。5.1.2隧道消防给水应采用常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当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其水压应能满足隧道内最不利点灭火设施的要求。5.1.3同一隧道或设置间距较近的隧道群,其消防给水系统应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进行设计。5.2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www.bzfxw.com5.2.1隧道消防用水量应按隧道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隧道内设有消水栓和其它水系灭火系统时,其消防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开启的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5.2.2隧道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表5.2.2室外消火栓用水量隧道长度L(m)消火栓用水量(L/s)500≤L<1000201000≤L≤300025L>3000305.2.3隧道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2.3的规定。23 表5.2.3隧道内消火栓系统的用水量消火栓用水量每支水枪最小同时使用水枪隧道长度L(m)(L/s)流量(L/s)数量(支)500≤L<100010521000≤L≤30001553L>300020545.2.4市政供水设施、天然水源不能满足隧道消防供水要求的,应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应设置在隧道外。5.2.5消防水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隧道消防用水量的要求。I级长隧道和特长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低于3.00h,其余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低于2.00h。www.bzfxw.com设置间距较近的隧道群,可共用消防水池,但应保证供水可靠。消防水池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最大的隧道的灭火要求。2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得超过48h。3当消防用水与其它用水共用水池时,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被挪作它用的技术措施。4应设置水位显示控制装置,消防水池的水位数据应能反馈到隧道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水池外应能进行现场水位观测。5消防水池设置在山体上时,其选址和结构设计应考虑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应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严禁将消防水池设置在滑坡体和地震断裂带上。6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有防冻措施。5.2.6取用山泉水、山涧水等天然水源的消防水池,除应符合5.2.5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2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1应对天然水源进行可靠性调查,确保水源不断流。2应设置取水、给水设施,其设计应符合《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3必须设置净化水设施,其设计应符合有关给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规定。4当消防水池与取水设施之间设置有中间水池和泵房时,其水池容积和水泵流量应能满足48h内补足消防水池贮水量的要求。水泵应设置自动和手动控制装置,其启停信号应能反馈到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装置应与消防水池的水位显示控制装置联锁。水泵和泵房的设置应符合消防水泵及其泵房的设置要求。5.2.7可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应设置取水设施,其水深应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不超过6m。5.2.8www.bzfxw.com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重力供水消防水池,其设置高程应满足隧道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灭火时的压力要求。5.2.9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其储水量应满足10min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其高程应满足隧道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灭火时的压力要求。2设置有重力供水消防水池的,可不设置高位水箱,应采用消防水泵直接吸水加压。未设置重力供水消防水池的,当设置消防水箱有困难或消防水箱高程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用水量不小于5L/s的稳压泵。消防水泵、稳压泵应具有降压启动的控制功能。3消防水泵的选用应满足隧道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灭火时的流量和压力要求,并应设置备用消防水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其中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25 4消防水泵、稳压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其吸水管应设闸阀或带有锁定装置的蝶阀。出水管上应装设试验和检查用压力表和DN65mm的放水阀门。5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2根,当其中一根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能通过全部水量。6消防水泵与隧道给水管网相连的供水管不应少于2根。7隧道群共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的供水压力和流量应按各隧道中的最大设计压力和最大设计流量确定。5.2.10隧道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防超压措施。5.2.11消防水泵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与其它附属用房贴邻设置,并应符合3.1.2的规定。确需设置在距隧道较远的地方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有人职守或能被控制室有效监控。2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泵房内应设置消防水泵应急控制装置、火灾应急照明和消防对讲电话,配置移动式灭火器。5.3隧道消防给水管道和消火栓系统5.3.1隧道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环状管网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根,当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5.3.2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阀门宜采用有启闭信号反馈功能的信号阀门。5.3.3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应经水力计算确定。管道宜敷设在检修道下的管沟内,管道敷设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2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5.3.4隧道内给水管道应在最高部位设置自动排气阀,应根据需要设置管道伸缩器。泡沫灭火装置进水支管上,应设置管道过滤器。5.3.5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内外镀锌钢管、无缝钢管;管道连接应采用螺纹、沟槽式管接头或螺纹法兰连接。系统中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应分段采用螺纹法兰或沟槽式管接头连接。5.3.6隧道出入口外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每个出入口外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双向交通隧道宜在隧道中部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2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标志。5.3.7隧道内应采用双口双阀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的任何部位应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3m。2消火栓箱应安装在隧道侧壁上,其箱底距路面高度应为1.5m,应采用双开门暗装消火栓箱。3消火栓箱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应设置明显的电光标志;宜具有箱门启闭信号反馈功能。4距隧道出入口最近的消火栓应设置压力显示装置。5消火栓应采用同一规格型号。消火栓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30m,水枪喷嘴直径不应小于19mm,并应选用多功能水枪。6消火栓栓口距检修道地面高度宜为1.10m,栓口出水方向宜与隧道侧壁垂直。7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应确保喷雾水枪充分雾化。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消火栓处应设减压装置;27 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大于0.80MPa时,应在给水管道的相应管段上设置静压减压装置。8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箱内应设置一只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5.4其它灭火设施5.4.1隧道汽车燃油火灾宜采用水成膜泡沫灭火。5.4.2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倍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2水成膜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5.0L/min·m,连续供水时间不应小于30min。2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应安装在隧道侧壁的箱体内,其箱体尺寸和安装高度应与消火栓箱协调。3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并应设置明显的反光指示标志;宜具有箱门启闭信号反馈功能。5.4.3人员集中的隧道运营管理用房设置灭火系统时,应采用不致人中毒、伤害的灭火系统。设备用房设置的灭火系统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5.4.4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尚未作出规定的灭火设施的使用、设计,应按照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专家论证。5.4.5隧道附属用房内的灭火器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5.4.6隧道内应配置能够扑救A、B、C、E类火灾的手提式灭火器,并2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灭火器的配置基准不应小于表5.4.6的规定:表5.4.6隧道内灭火器配置基准隧道灭火器配置每具灭火器最小基准U()配置灭火级别Qm21.0m/B55B2灭火器应成组配置在灭火器箱内,每个灭火器箱内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不宜多于5具。3灭火器箱应安装在隧道侧壁上,应采用嵌墙型开门式灭火器箱,其尺寸和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灭火器箱》的规定。4灭火器箱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灭火器箱上应有明显的反光标志;宜具备箱门启闭信号反馈功能。5每个灭火器箱内的灭火器数量按照下式计算:lWN=K·KL(5.4.6)UQm式中N—每个灭火器材箱内的灭火器数量;l—灭火器材箱的设置间距,m;W—单孔隧道横断面的建筑限界净宽,m;2U—隧道灭火器的配置基准,m/B;Qm—拟选用灭火器所对应的配置灭火级别,B;K—灭火设施修正系数。未设置灭火系统的,K取1.0;设置消火栓系统或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K取0.7。KL—隧道长度修正系数;特长隧道、双向交通长隧道,KL取1.3;其余隧道,KL取1.0。29 6消防电气6.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6.1.1隧道消防用电设备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6.1.2隧道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消防用电设备应由2个独立电源供电。2设置不间断电源或应急电源装置(UPS或EPS)对监控、消防和应急照明等设施进行供电时,其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min。3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采用消防电源作为主电源,直流电源、不间断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应采用独立供电回路供电;光纤分布式感温报警系统的报警控制器的电流不应大于2A。4消防备用电源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并应根据各消防用电设备的允许中断供电时间来确定启动方式。5消防用电设备应设置专用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6重要的消防用电设备不宜设置过载保护装置;消防电源不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6.1.3隧道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应采用耐火型铠装铜芯电缆或矿物质绝缘铜芯电缆。2供(配)电线路线芯截面选择应满足电压降的要求,同时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当采用220V电源供电时,末端电压降不应超过设备额定电压的5%;当采用380V电源供电时,末端电压降不应超过设备额定电压的10%。3UPS或EPS出线柜至隧道内消防设备的供电电缆应沿隧道电缆沟敷设,电缆支架的设置间距宜为1m。3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4隧道内的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和护套为不延燃材料的电缆或耐火型电缆,并应敷设在电缆沟或不燃电缆槽盒内;当消防配电线路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金属线槽外涂刷防火涂料;消防配电线路采用矿物质绝缘电缆时,可不受此限制。5电缆沟至消防设备的配电电缆应敷设在不燃烧结构体内的预埋钢管或金属套管内,其衬砌保护厚度不应小于30mm。6电缆沟内敷设的消防用电设备电缆应按照信号电缆、控制电缆、电力电缆的顺序从上到下分层安装,层间距不应小于150mm。6.1.4消防用电设备的防雷、接地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干线(PE线)相连接。2接地保护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16mm。3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4消防用电设备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6.2火灾应急照明及相关指示标志6.2.1隧道及其附属用房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1隧道及其横洞内。2消防控制室、消防设备用房、水泵房、配电室等。3隧道内附属用房的安全疏散通道。4独立避难间、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6.2.2隧道及其附属用房的火灾应急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31 1隧道及其附属用房火灾应急照明应采用UPS或EPS供电,隧道内照明中断时间不应大于0.3s。2起火点周围区域和隧道内附属建筑疏散通道的火灾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隧道其它区域的火灾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5.2.5规定的火灾延续时间。3火灾应急照明在洞内路面亮度不应小于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2通风照明设计规范》4.2.1规定的中间段亮度的10%,且不得低于0.2cd/m;行人横洞、独立避难间、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的路(地)面亮度不22应低于2cd/m,行车横洞的路面亮度不应低于7cd/m。4火灾时需要坚持工作的附属用房的火灾应急照明应保持正常照度;隧道内附属用房安全疏散通道地应急照明地面照度不应低于5lx。6.2.3隧道横洞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双面显示的电光标志,其尺寸、样式和照明方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附录”的要求。2标志应分别设置在行人横洞、行车横洞前10m的隧道侧壁上,标志中心距路面高度应为2.0m~2.5m。3标志照度不应小于100lx,应能在5s中内自动切换应急照明电源。4标志面板及箱体应采用耐腐蚀的不燃烧材料制作,防护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中规定的IP65(以下简称“IP65”)的要求。6.2.4紧急停车带、紧急电话、消防设备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双面显示的电光标志,其尺寸、样式和照明方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附录”的要求。2标志分别设置在紧急停车带前5m、紧急电话洞室前和消防设备上方的隧道侧壁上,标志中心距路面高度应为2.0m~2.5m。3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标志照度不应小于100lx,应能在5s中内自动切换应急照明电源。4标志面板及箱体应采用耐腐蚀的不燃烧材料制作,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6.2.5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单面显示的电光标志,其尺寸、样式和照明方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附录”的要求,其它技术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灯具》的规定,应符合下列设置要求:1长度超过1000m的隧道、隧道内附属用房的疏散通道上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2行人横洞入口、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隧道内附属用房及其疏散通道通往横洞的门上应设置安全出口标志。3隧道内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行车方向左侧隧道侧壁上,标志中心距路面高度应为2.0m~2.5m,隧道内的设置间距宜为150~200m。4隧道内标志照度不应小于100lx。5标志面板及箱体应采用耐腐蚀的不燃烧材料制作,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6.2.6隧道内的各类消防应急指示标志应采用UPS或EPS供电,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6.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3.1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6.3.2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火灾警报装置、电源和传输介质等组成。6.3.3每孔隧道和隧道内附属用房均应设置为独立的报警区域;隧道探测33 区域宜为50m~100m。6.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采用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认证或国家法定消防电子产品检测机构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2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3对设备选型时应考虑隧道的使用特点,选择抗干扰能力强、报警速度快、运行维护方便的产品。6.3.5隧道内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备抗烟尘、尾气、汽车灯光、自然光等干扰的能力。2应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能力。3在被尘埃等污染、或在自然风速、环境温度发生突然变化等情况下,不应影响其探测灵敏度。4按照附录F的试验方法和要求,响应时间不应超过60s。5隧道内应采用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适用于隧道的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光纤感温探测器以及其它适合隧道使用的探测器。6自然风速(变化)较大、建筑净空尺寸较大的隧道不应采用缆式定温探测器。6.3.6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隧道内探测器宜根据其类型,合理设置在隧道建筑限界外。2隧道内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设置间距和安装要求应以满足隧道内最不利点的响应时间为设计原则,探测器在探测区域内应没有探测盲点。3按照本规程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附属用房,其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6.3.7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附属用房的疏散通道上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其设置间距3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不应大于30m。2隧道内设置的手动报警按钮,其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3手动报警按钮应安装在隧道侧壁上或安装在附属用房疏散通道墙面上,其底边距人员所能到达的地面高度宜为1.3~1.5m。6.3.8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1应能直接接收各类触发装置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声、光警报信号,准确指示火灾发生的部位,并能自动记录、存储火灾数据。2应能在100s内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部件内部和部件间出现的故障发出与火灾警报信号有明显区别的警报信号,准确显示故障部位或区域;并具有火灾报警优先的功能。3具有火灾报警自检、消音、复位功能。4具有主备电源自动转换和自带备用电源自动充电功能。6.3.9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根据隧道及其附属用房消防设备的设置情况,具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6.3规定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具备设计确定的隧道火灾不同阶段防烟排烟模式的监控功能。6.3.10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宜由隧道中央控制室统一管理;当隧道距离中央控制室较远时,应在其附属用房内设置消防控制室或现场控制室。2隧道内设置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等,其布置间距应能满足隧道火灾报警和控制信号的传输要求,并应设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和明显的标志。3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或隧道侧壁上时,其底边距人员所能35 到达的地面高度宜为1.3m~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或其它设备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2m。4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控制模块、信号模块等的地址编码总数,应留有余量。5火灾报警控制器应留有足够的接口与中央控制室的监视设备相连,并实现通讯。6.3.11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应由有线广播控制器、扩音设备、扬声器和传输介质等。2消防控制室或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置扩音设备和有线广播控制器,并宜与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相连接。3隧道出入口处、隧道内、横洞入口处、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外、隧道内附属用房疏散通道上应设置扬声器。6.3.12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扬声器功率应为5w~50w,频率范围应为80Hz~10000Hz。2当扬声器的频率为400Hz时,其频率特性应为0dB,当其频率为200Hz~5000Hz时,其频率特性应为±2dB,当其频率为150Hz~10000Hz时,其频率特性应为±3dB。3当扬声器的频率为400Hz时,其非线性失真应小于4%。6.3.13隧道内有人职守的附属用房的疏散通道上、双向交通隧道内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装置。6.3.14扬声器应设置在行车方向左侧横洞前的侧壁上,宜安装在横洞指示标志上方;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外的扬声器应设置在安全出口标志上方;附属用房疏散通道上的扬声器和警报装置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3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当环境噪声大于60dB时,火灾警报装置和扬声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6.3.15火灾时,可变信息情报板应作为显示火灾以及相应交通控制信息的文字提示警报装置使用,其设置除应满足交通控制设施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入口外的可变信息情报板应能显示火灾信息、禁止通行以及为配合车辆疏散和灭火救援确定的相应交通控制措施等信息。2隧道内的可变信息情报板应能显示火灾信息和相应位置的疏散要求。6.3.16隧道紧急电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对讲电话应与隧道紧急电话系统合并设置,宜选择共电式电话总机或对讲通信电话设备。系统应由紧急电话控制器、紧急电话分机以及传输介质等组成。2紧急电话控制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或中央控制室内。3宜在隧道出入口各设置一台紧急电话分机;隧道内紧急电话分机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200m。4消防水泵房、变电所、风机房等与消防联动控制相关的设备用房,以及消防站等部位应设置紧急电话分机;消防设施、系统控制装置处应设置对讲电话插孔。6.3.17紧急电话系统控制器用于汇接传输线路,应能提供包括对地图板的串行智能通信接口、外设端口和电话分机端口等各种通信接口,控制管理所属紧急电话分机的呼叫业务和系统诊断等。6.3.18紧急电话系统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工作方式应采用全双工,两路同时报警;具有自动测试和远程控制功能。37 2应采用音频传输,发送功率不应小于5W。3当音频频率为1KHz时,其谐波失真不应大于5%;当音频频率为为0.3~2.2KHz时,线路衰减不应大于5dB。4控制器至最远点分机之间在3000Hz的线路衰减不应大于29dB,最大传输损耗应从ETC到ET,其中ET应小于40dB。5信号发送电平不应小于0dBm,且不应大于+3dB;接收灵敏度不应大于﹣45dBm。6分机额定声级压不应小于90dBA;当声压级为90dBA时,其非线性失真不应大于5%;分机杂音不应大于40dB。7系统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应能全天候工作。6.3.19消防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或企业消防站等处,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6.3.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输介质应采用铜芯电缆或光纤,光纤分布式感温报警系统传输介质应采用无金属光缆或传输光调制信号的光缆。2系统传输网络应为独立网络,不得与其它传输网络合用。3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应采用屏蔽电缆,对于传输距离较长、干扰较大的路段,可选用屏蔽双绞电缆或光缆。4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启泵按钮和探测器的配电线路均采用耐火铜芯导线。5消防控制、警报电缆应根据传输距离选择线芯截面,同时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6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电缆由消防控制室引至隧道内的线路应在电缆沟内敷设。3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6.4消防控制室和中央控制管理系统6.4.1消防控制室宜与隧道中央控制室或现场监控室合并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室应设置下列部分或全部消防控制装置。(1)集中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2)消火栓系统控制装置。(3)自动灭火系统控制装置。(4)横洞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5)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控制装置。(6)紧急电话系统控制装置。(7)火灾应急照明和指示标志控制装置。(8)通风及防烟排烟设备控制装置。(9)消防安全管理计算机。2公路沿线隧道群应根据中央控制室与各隧道的间距,采用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控管理。3实行集中管理的隧道群,火灾报警信号应通过可靠的传输介质传输到隧道中央控制室,并在隧道中央控制室设置消防安全管理计算机、紧急电话控制器和火灾应急广播控制器,实现对隧道的远程控制管理。6.4.2中央控制室计算机网络应设有接口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连接,以使消防控制系统能与所属公路通信网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交换。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在消防控制方面应具有下列功能:1应能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控制装置传输的各种信息。2应能对接收到的各类与火灾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3应能自动或手动执行计算机内预置的消防控制模式。4应能以数据、图形、图像等方式显示隧道内的火灾场景、火灾中39 的相关参数、交通情况以及消防设备运行情况等。5应能自动完成数据备份、文件存档;并能够方便地进行查询、统计和报表形成。6应能定期对各消防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完好情况进行监控。6.4.3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信号后,消防联动控制装置和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应具有下列联动功能:1闭路电视应能自动切换到隧道内火灾报警部位。2消防水泵应能手动、自动联动启动。3横洞防火卷帘应按照设计要求手动、自动联动开启或关闭。4应能联动启动火灾交通控制模式和相应的火灾防烟排烟控制模式。公路隧道消防联动可通过中央控制室火灾监控计算完成;消防联动预案执行前应由值班操作人员确认。4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及验收7.1一般规定7.1.1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应由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应等级的专业承包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消防设施专项承包企业的项目经理、施工技术人员等应经消防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7.1.2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安装维护说明书以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应齐全,并应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查合格。2所选用的消防产品及其主要组件应符合国家、行业消防产品技术标准,并应经法定检测机构型式检验合格,具有有效的质量保证文件。3消防设施及其组件、管件和主要材料齐全,各消防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4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5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岗位职责,配齐与施工相关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6有关构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7.1.3消防专项工程应按照经批准的设计施工图施工,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建设单位必须重新申报审批。7.1.4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分项工程调试和联动调试。调试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各系统、设施及其组件安装到位,安装中需要进行的检验、试验已完成,并应符合设计要求。2经检查,各系统、设施及其组件、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且施工安装质量合格。41 3灭火系统中的灭火剂或进行调试、模拟试验用的灭火剂替代物的充装量应满足调试要求。4调试前应备齐本规程7.1.2的1、2款所列的技术资料和调试必需的其它工程施工技术资料。5各消防用电设备应供电正常,不得采用施工临时用电。6调试前应将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安装到位,调试所需的检测设备应齐全。7.1.5消防系统、设施的调试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施,参加调试的人员应按预定程序进行调试,应职责明确。各系统调试完成后,按照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填写调试报告。7.1.6消防专项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竣工资料:1竣工图、设计变更文字记录和公安消防机构下发的全部法律文书和表格。2各系统、设施主要材料、设备和组件以及其它消防产品的有效质量保证文件和现场检验报告。3施工记录、地下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监理记录、检验记录、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记录以及管道冲洗、吹扫和防腐记录。5各系统分项调试记录和联动调试记录。6各系统、设施及其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7消防验收申请报告。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设备使用及维护管理规程、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及灭火疏散预案、使用维护管理人员培训记录、登记表和上岗证。7.1.7消防专项工程调试完成后,应试运行达到正常运行状态,经消防专4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业检测机构质量检测合格后,按照正常运行条件进行竣工验收。隧道工程竣工消防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竣工资料。2建筑消防工程。3通风及防排烟系统。4水系灭火系统及泡沫灭火装置。5气体灭火系统。6消防供电、配电系统。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监控系统。8技术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准备工作。7.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装置、水喷雾灭火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执行现行有关国家标准。7.1.9隧道工程竣工消防验收后,应将各系统、设施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未经竣工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隧道不得投入使用。7.2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及验收7.2.1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前,应对采用的消防产品及其质量保证文件进行现场核查。所有消防产品及其部件的规格、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保证文件应齐全。7.2.2隧道承重结构体喷涂防火涂料、防火材料施工前,应对现场的防火涂料或防火材料进行现场检查或抽样送检。经搅拌,容器中的涂料应呈均匀液态或稠厚流体,不得结块。涂料的pH值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其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膨胀型涂料的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15Mpa。其它防火材料外观、理化、防火性能等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3 7.2.3隧道承重结构体防火涂料(材料)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涂前,应对混凝土基层进行铲平、去灰、找平等处理,对拱顶的麻面、缝隙等用防火涂料或其它防火材料进行填补。2防火涂料涂覆厚度不应小于与设计厚度,设计厚度不应小于国家法定消防产品检测机构型式检验报告中测定的相应耐火极限的试验厚度。3施工宜分为底层和面层施工,其施工工序应按照各产品的施工技术工艺要求进行,并应在自然条件下充分干燥固化。4底层宜采用压力为0.4~0.6Mpa重力式喷枪或压送式喷涂机施工。喷涂施工分遍进行,必须待上一层涂层基本干燥或固化,用测厚针测量涂层厚度后,再确定下一层涂层的喷涂厚度。5当底层达到设计厚度时,待底层基本干燥或固化后,进行面层施工,面层应颜色均匀,接搓平整。6施工时应保证涂层完全闭合;喷涂后应剔除乳突,保证涂层均匀。当设计要求涂层表面平整光滑时,应对最后一道涂层进行整体磨平。7施工中,对不需要进行防火喷涂的部位和物件应进行遮蔽保护,施工完毕的涂层,应防止脏物污染和机械撞击。7.2.4隧道承重结构体防火涂料(材料)工程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质量检测、验收:1目测检查涂层外观质量。涂层应颜色一致,疏密均匀,涂层表面不得有乳突,不得有漏涂、露底和明显裂缝等缺陷,如有个别裂缝,其宽度不应大于0.5mm;如设计有外观和平整度要求的,应按照设计要求验收。2用0.75kg的木锤轻击涂层检查涂层粘结强度。涂层与混凝土基层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脱层、松散等现象。3用1m的直尺检测平整度。不得有明显的凹凸。4用测厚针或测厚仪测量涂层厚度。按每100m~500m随机抽取4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21m,随机抽取20个测量点进行测试。使用厚涂型、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每个测试点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涂层厚度的90%,所有测试点的平均涂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涂层厚度;使用非膨胀型或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每个测试点的涂层厚度均不应小于设计涂层厚度。7.2.5防火卷帘、防火门(窗)安装前,应按照《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或设计要求预留洞口,不得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再砌口。7.2.6防火卷帘安装前应按照下列规定对现场的防火卷帘及其附件进行现场检查:1外观检查要求。(1)帘板、导轨、门楣、卷轴等部件表面不得有裂纹、压坑及明显的凹凸、锤痕、毛刺、空洞等;帘板装配平整,帘板间不得有孔洞和缝隙。(2)构件或零部件的组装、拼接处不得错位。(3)外露表面应做防锈处理,涂层、镀层应均匀,不得有斑剥。(4)焊接处应牢固,外观平整,不得有夹渣、漏焊等现象。所有紧固件必须紧牢,不得松动。2帘板串接后应转动灵活,摆动±90°时,其串接处不得脱落。3将到场的防火卷帘与生产厂家提供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进行对照检查,到场防火卷帘的主要部件及其原材料、厚度、尺寸公差等应与检验报告一致。4对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的防火卷帘,应抽样进行防火极限测试。7.2.7钢质防火卷帘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轨、门楣安装应牢固,预埋钢件间距不应大于600mm;导轨宜采用铆接或焊接安装,安装后,两导轨的中心线应平行,其滑动面应光滑平直,直线度不应大于0.12%,垂直度不应大于5mm/m,且最大不超过20mm;导轨顶部应成圆弧形,其超过洞口的长度不应小于75mm。45 2帘板两端挡板或防窜机构应装配牢固,帘板窜动量不得大于2mm;帘板嵌入导轨的深度应符合表7.2.7—1。表7.2.7—1帘板嵌入导轨的深度洞口宽度B(m)每端嵌入最小深度(mm)B<3453≤B<5505≤B<9603座板应采用角钢铆接或螺栓连接,其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300mm;座板与地面的接触应均匀,地面因结构要求有坡度时,座板与地面间的最大缝隙不应大于20mm。4传动装置及其支座应安装应牢固,并应留有检修空间,轴承应无异样,各旋转轴的链轮中心应同轴一致,无破损。5具有防烟功能的防火卷帘安装时,其导轨、门楣必须安装防烟装置,防烟装置与卷帘表面、门楣密封面应均匀紧密接触或贴合,其接触面、贴合面不应小于洞口尺寸的80%,非接触、贴合部位的缝隙不应大于2mm。6电动卷门机以及其它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电气装置安装标准的规定,各电路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表7.2.7—2电路绝缘电阻值电路类别电路电压(V)绝缘电阻(MΩ)>300>0.4电动机等主电路<300>0.2150~300>0.2控制电路、信号电路<150>0.14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2.8防火卷帘的验收应按照抽样比例10%~30%,且不少于3樘进行随机抽样(实际数量少于3樘的,全部抽样),并按照下列内容和要求检查验收:1目测检查防火卷帘外观质量。外观检查应按照7.2.6中1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检查。2对防火卷帘进行现场电动、手动和远程启停运行检查。(1)现场启停控制装置应有明显标志,且便于操作。(2)防火卷帘启停控制与运行应协调一致,可在任何位置启停。(3)限位控制应准确,其重复定位误差不超过20mm。(4)卷帘运行时应平稳、顺畅、平行升降,不得有碰撞、冲击、卡死、倾斜、帘板和传动用套筒链脱落等相象。3具有防烟要求的防火卷帘,应采用最不利点的点火试验检查其防烟功能。正常情况下,烟气不应向相邻区域漏溢。7.2.9钢质防火门(窗)安装前,应按照下列要求对现场的防火门(窗)进行现场检查:1防火门(窗)上使用的五金配件应齐全,并应有五金配件熔融温度不低于950℃的有效证明文件。2防火门(窗)上的密封条应为不燃烧材料。3防火门(窗)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毛刺、焊渣和明显的擦痕、锤痕、凹凸等缺陷。4铆、焊连接处应牢固,不得有假焊、烧穿、断裂、松动等。5门(窗)扇、门(窗)的外形尺寸、形位公差、搭接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和《钢质防火窗》的“技术要求”的规定。6防火门的开启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单扇门的闭门器、双扇门的47 顺序器应有有效的质量保证文件。7对现场检查存在问题的防火门(窗),应抽样进行防火极限测试。7.2.10防火门(窗)的验收应按照抽样比例10%~30%,且不少于3樘进行随机抽样(实际数量少于3樘的,全部抽样),并应按照下列内容和要求检查验收:1防火门(窗)的启闭状态、开启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平时常开的防火门应能自动关闭。2防火门的闭门器、顺序器等配件工作正常,门扇关闭严密。3防火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4电动防火门在火灾确认后,应能自动关闭或远程关闭,启闭信号应及时反馈回监控设备。5防火门(窗)安装后的外观质量、外形尺寸、形位公差和搭接量要求、铆、焊连接质量等应符合7.2.9的规定。7.2.11其它建筑消防设施、措施应按照下列内容和要求检查验收:1对中央控制室、变配电站及柴油发电机房、隧道内附属用房等进行检查验收,其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等应符合本规程“3隧道附属用房消防设计”和相关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定。2对相邻隧道和洞内的管沟、电缆敷设等的防火分隔、防火封堵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分隔、封堵应严密,应能有效阻止火灾的扩大蔓延。3对消防车道及回车场等进行检查验收,应符合本规程“3.1”的规定。4对隧道内的安全疏散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疏散通道、横洞、安全出口、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等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3.3”的规定。7.2.12建筑消防工程验收后应按照附录B的格式填写验收记录。4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3防烟排烟设施施工及验收7.3.1风机安装前,应对现场的风机及其部件、材料等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设备装箱清单检查风机零件、部件和配件,应齐全。2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件及其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3风机进、出风方向(或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叶轮旋转方向和定子导流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风机外露部分的各加工面应无锈蚀,转子的叶轮和轴颈、齿轮的齿面、齿轮轴的轴颈等主要零件、部件等重要部位应无碰损和明显的变形。5整体出厂的风机,其进风口和排风口应有盖板遮盖,应能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6隧道内的防烟排烟风机及其附件、风道及其附件必须具备250℃的热气流中正常工作不少于60min的法定检测机构的有效测试报告;附属用房内的排烟风机必须具备280℃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不少于30min的法定检测机构的有效测试报告。7.3.2风机安装前应对风机支撑结构进行荷载试验,其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实际静荷载的15倍。7.3.3风机安装应牢固、可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机的机座与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风机底盘与机座相连的地脚螺栓应按照设计要求的风机底盘螺栓孔布置预留灌注孔。螺栓埋设时,灌浆应密实,螺栓应与机座面垂直。2射流风机安装前应试运转,射流风机吊装时应有安全措施。射流风机的安装位置、悬吊高度及风机间的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应设置于建筑限界外150mm~200mm处。3通风机房内的附属设施宜与机房施工同时完成。49 4风机安装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7.3.4风道及其部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道内表面应平整、清洁、无裂纹,并不得渗水。水平风道应设有排水纵坡。2风道与金属风管及其部件的连接处应设预埋件,其位置应准确,连接应严密。3风道的伸缩缝应符合设计要求,伸缩缝不应渗水和漏风。4风道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耐腐蚀性、不燃性和气密性。5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其安装应设置单独的支(吊)架。暗装时,应在顶部或侧壁上设置检修口,检修口不宜小于450mm×450mm。6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安装方向应正确,易熔件应迎气流方向,安装后应做动作试验,其阀板的启闭应灵活,动作应可靠。7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及其手动控制装置(包括预埋导管)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管不应有死弯、瘪陷。8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风口水平安装时,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时,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9风道及部件的制作、安装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7.3.5风机控制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机及其控制装置的供电线路、线路保护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执行。2风机控制装置的控制功能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5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3.6防烟排烟系统应在系统调试正常,防烟排烟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行2.00h无故障后,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风机、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排烟口的功能性试验。2模拟不同火灾阶段的风速。3模拟不同火灾阶段的防烟排烟及通风控制模式。检查验收完成后,应填写附录C规定的验收记录。7.3.7防烟排烟系统的风机应全部进行检查验收,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按照30%的比例抽样,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机、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的铭牌清晰,风量、风压、工作温度等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2排烟风机采用的消防电源和供电回路应安全可靠。3排烟风机启动后应运转正常,风机固定应牢靠,风机的风量、风压应符合设计要求。4消防控制室应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控制模式对风机、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进行自动、现场和远程控制,并能显示其工作状态。现场控制应优先于远程控制。5风机应能够在60s内从静态达到全速旋转的工作状态。6可逆式风机应能在90s内全速反向旋转。7模拟火灾试验时,隧道送风半横向式通风系统,应能转换为排烟系统。8火灾时,与防烟排烟无关的送风机、空调系统应停止运行。7.3.8模拟火灾试验时,应采用风速仪对隧道内的风速进行测试和检查验收,并应符合本规程4.3的规定。7.4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施工及验收51 7.4.1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施工前,应对系统组件、管件及其它设备、材料进行现场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组件、管件及其它设备、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2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箱、水带、水枪、水泵接合器、灭火器、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气体灭火系统以及其它灭火设施等应经国家法定消防产品检测中心型式检验合格。3管材、管件外观检查要求。(1)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和重皮。(2)螺纹密封面应完整、无损伤、无毛刺。(3)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无缝钢管材质、壁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4)非金属密封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分层等现象,表面应无折损、皱纹等缺陷。(5)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整、无损伤。4阀门及其附件的现场检验。(1)阀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阀门及其附件应配备齐全,不得有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3)阀门除应有商标、型号、规格等标志外,尚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4)减压阀和控制阀的阀瓣及操作机构应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阀体内应清洁、无异物;减压阀的导向阀各连接件不得有松动。(5)阀门应逐个进行渗漏试验。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试验时间应为5min,阀瓣处应无渗漏。5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4.2消防水泵、消防水池(水箱)、稳压设施等供水设施及其附属管道等安装前,应清除其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时,其敞口处应封闭。供水设施安装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7.4.3消防水泵、稳压泵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2水泵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3水泵与相关管道的连接,应以水泵的法兰端面为基准进行测量和安装。4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压力表以及检查和试水用的放水阀门;消防水泵泵组的总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压力表和泄压阀;安装压力表时应加设缓冲装置。压力表和缓冲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2~2.5倍。7.4.4吸水管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吸水管上的控制阀应在消防水泵牢靠固定在基础上后进行安装,其直径不应小于消防水泵吸水口直径,且不应采用没有可靠锁定装置的蝶阀。2当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独立的两个基础上,且互为刚性连接时,吸水管上应加设柔性连接管。3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应有气囊和漏气现象。变径时应用偏心异径管件,连接时应保持其管定平直。7.4.5消防水池(水箱)及其给水、净化水设施的施工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消防水池(水箱)的溢流管、泄水管应有防止污染的措施。管道穿过53 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水箱)时,应加设防水套管;对有振动的管道应加设柔性接头。7.4.6阀门井、地下消火栓井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其井壁宜采用Mu7.5级砖和M5.0级水泥砂浆砌筑;2当必需设置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其井壁宜采用Mu7.5级砖、M7.5级水泥砂浆砌筑,且井壁内、外表面应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并应进行防水处理,其抹面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抹面高度应高出最高地下水位250mm。当管道穿过井壁时,管道与井壁间的间隙宜采用粘土填塞密实,并应采用M7.5、级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不应小于50mm。7.4.7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网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网安装前应校直管子,并应清除管道内部的杂物;安装时应随时清除已安装管道内部的杂物。2管网安装前应按照设计要求对管道、管件等进行防腐处理。管道连接后,不得减小管道的过水横断面面积。3室外安装的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埋入地下,埋深不小于500mm,防腐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管道应安装在管沟内,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5管道穿过结构体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结构体厚度。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6配水管应涂刷为红色或红色环圈。7.4.8管道螺纹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应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管道螺纹密封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基本尺寸》、《普通螺纹公差》、《普通螺纹管路系列》的有关规定。5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2当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得采用补芯;公称直径大天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头。3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7.4.9沟槽式管接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选用的沟槽式管接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沟槽式管接头》CJ/T156的规定,其材质应为球墨铸铁,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球墨铸铁件》GB/T1358的规定。2沟槽式管件连接时,其管材连接沟槽和开孔应采用专用滚槽机和开孔机加工;连接前应检查沟槽、孔洞尺寸和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沟槽、孔洞处不得有毛刺、破损裂纹和脏物。3橡胶密封圈应无破损、变形,涂润滑剂后卡装。4应先将沟槽式管件的凸边卡入沟槽后,再同时紧固两边的螺栓。紧固中出现橡胶密封圈起皱等情况,应更换橡胶密封圈。5供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应采用沟槽式管接头三通;其它管道中采用机械三通连接时,应检查机械三通与孔洞的间隙,各部位应均匀,然后再紧固到位。6埋地、水泵房内的管道连接应采用挠性接头,埋地的沟槽时管接头螺栓、螺帽应进行防腐处理。7.4.10螺纹法兰连接应预测对接位置,清除外露密封填料后再对称紧固,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7.4.11消防给水系统管道支架、支墩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支墩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7.4.11的规定。2管道支架、支墩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55 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表7.4.11管道支架或支墩之间的距离公称直径(mm)7080100125150200250300距离(m)6.06.06.57.08.09.511.012.07.4.12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结构施工时,应按照设计箱体尺寸预留安装孔洞。2箱体安装后,其表面应与隧道侧壁平齐。3消火栓箱、灭火器箱安装就位后应固定牢靠,四周间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4消火栓箱、灭火器箱设有启闭信号功能的,其信号应传输到消防控制室。5消火栓上设有压力表的,其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1.5~2.0倍。7.4.13水系灭火系统的减压阀、控制阀、排水阀等规格型号、安装位置、保护措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减压阀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其进水侧应安装过滤器,其前后宜安装控制阀,以便于检修和更换阀体;不带压力表的减压阀应在其前后相邻部位安装压力表。减压阀的水流方向应与供水管网水流方向一致。2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阀盖应向上。3比例式减压阀水平安装时,单呼吸孔减压阀的孔口应向下,双呼吸孔减压阀的孔口应呈水平位置。4控制阀安装方向应正确,阀体内应清洁,无堵塞、无渗水;供水干管上设置的控制阀应便于操作,且应有明显启闭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设施;设有启闭信号的控制阀,其信号应能准确传输到消防控制室的消防监控设备上。5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4.14水系灭火系统管网安装完毕后,应采用消防用水对其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系统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对管道及其部件、支架、支墩等施工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埋地管道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的支架、支墩、锚固设施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试验管段的所有敞口应堵严,不得有渗水现象。2试验用压力表不得少于2只,精度不得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5~2.0倍;压力表应安装在试验管段的下游端部。3不得采用阀门作堵板,试验管段上不得有消火栓等附件。对不能试压的设备、仪表、阀门及附件等应隔离或拆除;加设的临时盲板应有突出于法兰的边耳,并应设有明显标志,对加设的临时盲板及其数量应做好记录。7.4.15水系灭火系统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2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低于1.4Mpa。3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目测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4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5水源干管、隧道外埋地管道应在回填前单独地或与系统一起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6系统试压过程中,当出现泄漏时,应停止试压,并应放空管网中的水,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试。7系统试验完成后,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格式填写记录;并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及试验用的管道,与记录核对无误。57 7.4.16水系灭火管网冲洗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分段进行。冲洗顺序应先隧道外,后隧道内;先地下,后地上。管网冲洗应符合下列规定:1冲洗前,应对系统的仪表采取保护措施;对不能经受冲洗的设备应进行清理。2管网冲洗所采用的排水管道,应与排水系统可靠连接,其排放应畅通和安全。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积不得小于被冲洗管道截面面积的60%。3管网冲洗的水流方向应与灭火时管网的水流方向一致。4冲洗直径大于100mm的管道时,应对其死角和底部进行敲打,但不得损伤管道。5管网冲洗的水流速度、流量不应小于设计流速、流量,并宜分区分段冲洗。6管网冲洗应采用清水连续进行,当出口处水的颜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的基本一致时,冲洗方可结束。管网冲洗结束后,应将管网内的水排除干净。7管网冲洗合格后,应按照本规程附录D的格式填写记录。7.4.17消防给水系统应按照下列内容和要求进行调试:1水源及水池测试。(1)核实水源可靠性和日供水流量,宜确保48h的补水量能补足消防用水。(2)按照设计要求核实消防水池的容积、设置高度以及消防用水不被挪作它用的技术措施。(3)按照设计要求核实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和供水能力,并通过移动式消防水泵做供水试验进行验证。(4)对水位显示控制装置进行调试,其数据应能准确、及时反馈到消防控制室。5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2消防水泵和稳压泵调试。(1)以自动、手动、远程控制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在发出启动信号的60s内投入正常运行。(2)主备电源切换启动消防水泵或远程、现场控制工作泵与备用泵转换运行时,消防水泵应在60s内投入正常运行。(3)稳压泵调试时,模拟设计降压启动条件,稳压泵应立即启动;当达到系统设计压力时,稳压泵应自动停止运行。7.4.18系统调试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试运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后,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系统应按照下列内容和要求进行竣工验收:1消防水源的检查验收。(1)应对室外供水管网的供水管数量、管径及供水能力和消防水池容量进行检查,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消防用水不被挪作它用的技术措施进行测试,其有效消防用水量不应少于设计消防用水量。(2)当利用天然水源进行消防供水时,其水量、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取水设施枯水期的水深应确保消防车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的要求。(3)消防水池以山泉水、山涧水为水源时,检查水源可靠性,应确保不断流;检查其给水设施、净化水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2水系灭火系统的流量、压力试验。(1)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过系统最不利点的消防水枪进行放水试验,流量、压力、水枪充实水柱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通过消防水泵、稳压泵加压后,测量系统最不利消防水枪的流量、压力、水枪充实水柱等,应符合设计要求。3消防泵房(含中间泵房)的检查验收。(1)消防泵房设置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应符合设计要求。(2)工作泵、备用泵、稳压泵、吸水泵及其出水管、出水管上的泄59 压阀、信号阀等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出水管上的闸阀应锁定在常开位置。(3)消防水泵、稳压泵应采用自灌式引水。(4)开启消防水泵出水管上的放水试验阀对消防水泵进行功能性试验,消防水泵启动后,其供水能力应符合7.4.18的2的要求。4消防水泵接合器数量及进水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消防水泵接合器应进行充水试验,系统最不利点的压力、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管网检查验收。(1)管道的材质、管径、接头及采取的防腐、防冻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2)管网不同部位安装的闸阀、减压孔板、减压阀、柔性接头、排水管、排水阀、泄压阀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配水干管上除隧道内紧急停车带设置的公用给水栓外,不应安装有其它用途的支管或水龙头。6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的检查验收。(1)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的安装间距、固定情况以及水枪、水带、灭火器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水带绑扎应牢固,不渗水。(2)水枪、水带、手提式灭火器的规格型号等应符合设计要求。(3)设置有消火栓启泵按钮的,消火栓启泵按钮应能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工作泵和备用泵。7系统竣工验收后,应按照本规程附录D的格式填写记录。7.5消防电气设备施工及验收7.5.1隧道消防电气设备、系统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6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柴油发电机、UPS或EPS装置的安装及其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7.5.2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选择应符合6.3.5的规定,订货前应按照附录F的规定进行模拟火灾试验,以确定其探测响应时间。隧道消防电气设备、系统施工前应对到场的系统组件、设备、材料进行现场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组件、设备、材料及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现行国家消防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制造厂商商标或铭牌、生产年月、出厂检验合格证等。2系统组件、设备、材料应外观整洁、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附件、备件应齐全;主要设备及系统组件应经国家法定消防产品检测机构型式检验合格。3火灾应急照明和相关指示标志安装前,应对灯具及其外观、额定功率、亮度、照度以及保护罩或箱体的防护要求等进行检查,并应符合设计要求;自带蓄电池的火灾应急灯和相关指示标志,应对其蓄电池的充电、放电功能进行检查,充电、放电功能应正常。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设备安装前,应按照其产品通用技术标准进行功能性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安装。5布线前,应对电缆及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和耐火要求等进行检查,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型号、规格、电压等级和耐火要求等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7.5.3消防电气设备、系统的施工应按规定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7.5.4消防电气设备、系统的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61 1布线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导线的长度,合理安排布线,减少电缆接头。2管内和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墙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管内或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穿线后管口应进行封堵。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3电缆、导线的敷设应规范,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电缆管和线槽应固定牢靠。电缆、导线敷设后,所有管路的管口和连接处均应密封,导线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4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5引入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控制设备的电缆或导线,应配线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其端部应标明编号,编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褪色;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的接线不得超过2根;导线应绑扎成束,其引入线穿管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6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其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7探测器的导线连接应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8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7.5.5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灾报警系统在隧道内的设备应安装固牢,并应符合设计要求;6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安装时不得损坏设备涂覆层。隧道内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等宜暗装在隧道结构体内或设置专门的设备箱保护。2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高度应按照产品的保护半径、保护面积等经试验后确定,应安装在易于接受报警介质的位置,以确保在60s内准确报警;探测器应固定牢靠,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等保护措施。3缆式感温探测器应采用电缆支撑件平直地安装在隧道建筑限界外,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5m,探测器线缆不得有绞合、扭折和死结。设置1个回路的缆式感温探测器时,宜安装在隧道中心线上方拱顶附近,与拱顶的距离宜为0.5m。光纤感温探测器应采用专用吊架安装在隧道顶部,距地面高度不应超过12m,距顶部间距宜为75mm~150mm。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隧道侧壁上,其底边距检修道(或行车道)地面高度应为1.3m~l.5m,消防泵启动按钮应设置在消火栓箱内;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消防泵启动按钮应安装在明显的、便于操作的地方,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5隧道内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消防控制室内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和设计规范的》规定,隧道内的消防控制设备应设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6消火栓箱、灭火器箱上设置有启用报警器的,应在箱内固定牢固,并宜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电视监控系统联动。7.5.6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电源应为消防电源;供电和控制导线截面积、绝缘电阻、线路敷设和保护管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防火卷帘供电装置的过电流保护额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2防火卷帘应在两侧分别设置现场手动控制按钮,其底边距行车道63 地面的高度应为1.3m~1.5m。3横洞入口处设置的防火卷帘、电动防火门,其电气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应设置在横洞内。7.5.7火灾应急照明、相关指示标志及其控制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相关指示标志的指示内容、指示方向应与所指示的设施和疏散方向协调一致。2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应设置与疏散预案一致的控制模式,以确保疏散指示标志能正确引导人员、车辆疏散。3安装在隧道入口处的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扬声器,应设置防止污染、受潮和机械损伤等保护措施。7.5.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按照设计确定的基本功能和自动联动功能进行调试,并在系统连续运行120h后,按照附录E填写调试报告。7.5.9消防电气设备、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及其自动切换装置等功能、安装位置及施工质量。2消防用电设备供电、配电线路布线等中间验收,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等安全性能测试。3消防电气设备、系统及其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型号、规格、数量、固定方式、外观、标志以及功能、安装质量等。4火灾应急照明和相关指示标志安装位置、间距和施工质量。7.5.10消防电气设备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用电设备主、备电源的切换装置和UPS或EPS的控制装置,应进行3次试验,每次试验均应正常。2消防用电设备供电、配电线路的布线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中间验6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收,其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3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的抽样及试验要求。(1)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的,全部抽验;实际安装数量在6~10台的,抽验5台;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的,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抽样,但不得少于5台。(2)试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l~2次,被抽验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的功能要求。4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以及消火栓箱、灭火器箱启用报警器的抽样和试验要求。(1)点型探测器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验10只;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按实际安装数量5%~10%抽样,但不得少于10只。(2)缆式感温探测器和光纤感温探测器的抽样要求:隧道长度不超过1000m的,在隧道出入口和隧道中间各选定1个抽样点;隧道长度超过1000m的,按照每1000m选定一个抽样点,且不得少于3个抽样点。(3)隧道附属用房内设置的点型探测器,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检查。(4)隧道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进行模拟火灾试验,其试验方法和要求应按照附录F执行。5室内消火栓系统应在出水压力、流量符合本规程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控制功能验收。(1)工作泵、备用泵转换运行1~3次,稳压泵、中间泵运行1~3次。(2)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降压启动的水泵应进行降压启动试验1~3次。(3)按5%~10%的抽样比例在消火栓处操作启泵按钮。65 以上控制功能应正常,信号反馈应准确。6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联动控制功能验收。(1)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抽验,且不得少于3樘。(2)火灾确认后,防火卷帘应能按照设计要求开启或关闭,其控制功能应正常,启停信号、限位信号反馈应准确。(3)防火卷帘在联动试验中的运行情况应符合7.2.8第2款的规定。7通风空调和防烟排烟设备(包括风机和阀门)的验收。(1)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抽验联动控制功能,风机应全部检查验收。(2)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设有火灾时安全疏散阶段和灭火救援阶段通风系统控制模式和电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控制模式;其预先设置的控制模式应符合设计要求。(3)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应能适时调整通风、排烟模式;其风机启停及其运转方向、风量、风速应符合设计要求。(4)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风机工作状态。模拟火灾试验时,不同阶段的排烟控制模式应正确,控制功能、反馈信号均应正常;现场、远程控制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控制应优先于远程控制。(5)应能将模拟火灾试验时采集到的VI值、CO值、WS值等数据进行适时记录,并传输到消防安全管理计算机上。8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和火灾警报装置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进行功能检验。(1)在消防控制室、中央控制室进行广播。(2)备用扩音机控制功能试验。(3)扬声器应能满足在车辆运行、风机运转的环境条件下语音清楚的要求。6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9隧道中的紧急电话系统应按照隧道中的实际安装数量的5%~10%,且不少于5台,进行通话试验;在消防控制室内进行1~3次与设备间的通话试验。对消防控制室、中央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119台”进行1~3次通话试验。各项功能应正常,语音应清楚。10隧道中的火灾应急照明供电进行不少于1次的切换试验,照明间断时间不应超过0.3s,UPS或EPS装置和柴油发电机供电应正常;对隧道中的疏散指示标志进行控制试验,模拟火灾试验中应能按照疏散预案准确启动或关闭疏散指示标志。11检查验收过程中,应按照附录G的格式填写验收记录。7.5.11上述各项验收试验项目中,当有不合格者时,应限期修复或更换,并进行复验。复验时,对有抽验比例要求的,应进行加倍试验。复验不合格者,不能通过验收。67 8维护管理和灭火救援8.1消防安全管理8.1.1消防竣工验收前,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中央控制室、现场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2消防设施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3消防安全检查制度。4消防安全重大问题决策制度。5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程序和交通控制指挥管理制度。6隧道及附属用房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7员工消防教育、培训制度。8各岗位职责及其持证上岗制度。9专职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执勤制度。8.1.2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是隧道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对所辖公路沿线隧道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立隧道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应将消防工作与隧道运营管理统筹安排。2组织制定、批准实施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在制度中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3批准实施隧道运营管理中涉及消防安全的监控、配电、消防设施管理、交通指挥、紧急救援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方案,应确保隧道火灾时各相关岗位应急措施实施得当,设施运行正常。4批准、督促落实阶段性消防工作计划,主持实施消防检查,确定6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经费保障。5按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应保证有必要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条件;根据各隧道的特点,组织制定灭火救援和人、车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6依法对新建隧道的消防安全和消防设施工程质量负责,落实已建成隧道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7积极组织隧道火灾的前期扑救和现场保护,配合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火灾事故调查。8.1.3根据公路沿线隧道的情况,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按照下列规定设置隧道管理单位,配置相应的专职消防人员和灭火救援装备:1对于特长隧道或相对集中的隧道群,应就近设置隧道管理所,负责落实隧道运营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管理所内应设置专职消防队,配备不少于2辆的消防车和不少于1辆的清障车,每个管理所的专职消防人员不得少于8名。2对于没有设置管理所的长隧道,应设置现场管理点,负责对本隧道的消防安全和机电设施、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双向交通长隧道或距离公安消防队(站)、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超过7公里的其它长隧道,应配备不少于1辆的消防车和不少于4人的专职消防人员。3消防控制室的人员配备应能满足24h不间断值班的要求。专职消防人员平时可兼任隧道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但应在时间和工作安排上,保证其能够按照《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和灭火演练。8.1.4隧道管理单位应根据隧道设计交通流量、排烟设施和允许通行车辆类型等情况,配备相应规格型号的消防车和专职消防人员个人防护装备。69 消防车宜采用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或大型水罐车;个人防护装备至少应配备隔热服、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等。8.1.5隧道管理单位应按照下列规定实施消防安全管理:1应按照设计标准和本规程在隧道投入使用前配齐消防应急设施和交通控制指挥设施。2应在隧道运营前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岗位人员配备齐全,并应完成岗前培训,以确保隧道监控、安全检查、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灭火救援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隧道的安全畅通。3应根据隧道运营要求,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单位应对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并应做好检查记录,分类整理存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派专人负责解决排除不安全因素。4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车辆通过长隧道或特长隧道时,应在通过前向管理单位进行申报,并应按照管理单位的要求通过隧道。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车辆不得擅自驶入隧道。5发生火灾或可能引发火灾、可能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泄漏的交通事故时,隧道管理单位应积极组织自救,并应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6应加强隧道交通管理,隧道内行驶的车辆不得随意停驻或掉头,如有车辆抛锚,隧道管理单位应及时牵引清障。7在运营隧道的行车洞、横洞以及其它各类疏散通道上,禁止堆放影响安全和车辆、人员疏散的物品。8隧道内照明亮度应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要求,并应保证隧道出入口照明过渡适宜。9隧道内应设置有必要的交通安全标志;隧道内施工维修作业时,必须实行交通管制。10隧道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时,隧道入洞口前的可变情报板应及时7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发布相关信息,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8.1.6隧道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2隧道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隧道横洞、错车道、紧急停车带等使用维护情况。3消防水源及供水设施、消防车及消防车通道情况。4重要岗位人员的履职、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和巡查情况。6消防控制室和中央控制室的值班、设施运行监控等情况。7火灾情况下交通控制、指挥设施、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8隧道交通安全、安全疏散等标志的设置和运行情况。8.1.7用于隧道灭火、抢险救援的各种消防器材、设备设施、消防车、清障车等,不得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无关的其它事项。8.2消防应急设施的维护管理8.2.1隧道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应急设施、设备必须有专人控制管理,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值班人员应熟悉应急程序,熟练掌握设施、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控制室。2系统运行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操作管理及维护人员应经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隧道管理单位必须有各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的竣工图、竣工资料、操作规程和控制系统流程图、值班人员职责、值班检查记录和设施、系统使用图表,并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4隧道监控、消防应急设施、设备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71 中断;确因设施、设备维护、检修等需要部分中断运行的,必须采取临时性措施,确保隧道安全。5隧道管理单位应针对隧道特点和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的设置情况,制定完善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计划,按计划对设施、设备的各部位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6消防设施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维护保养单位进行维护保养。8.2.2每季度应采用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对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内设置的防烟排烟设施进行功能测试。8.2.3水系灭火系统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理单位应具有水系灭火系统使用、管理、维护规程,水系灭火系统应处于准工作状态。消防给水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得擅自在消防给水管道上连接其它给水设施。2系统水源控制阀应每日进行一次检查;冬季,寒冷地区应每日对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等进行检查,应确保供水系统正常供水。设有开启信号阀的消火栓箱和灭火器箱,应每日对其启闭状态信号进行一次巡检。3每周应对消防水池蓄水量、消防用水不被挪作它用的技术措施、水位显示装置、管道压力、进水管控制阀门和检修阀门启闭情况等进行检查,应对锁链固定在开启或规定状态的控制阀门的锁链和所有铅封进行检查,验证检查情况和数据是否与自动监测结果一致,当发现故障或有破损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内燃机驱动的消防水泵应每周启动运转一次,确保其运行正常。4每月检查维护的内容和要求。(1)应对水源控制阀、减压阀组进行外观检查,对消防给水设备的压力进行测试,应保证系统处于无故障状态。7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2)应对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等的外观和内部配置情况以及消火栓、水枪、水带、灭火器等配件的外观和完好性进行检查,确保配件齐全、有效;发现有失效的配件应及时更换;发现箱内有杂物应及时清除。(3)应手动和自动启动消防水泵各一次,消防水泵应在控制信号发出后60s内启动运行,供水应正常。(4)对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进行外观检查,应保证配件齐全,接口完好、无渗漏;当发现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周围堆放有杂物,或消火栓阀门井、地下消火栓井内有积水、垃圾及其它杂物时,应及时清除。5每2个月应利用最低、最高压力的消火栓对管网进行出水试验和对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进行给水、供水联合试验,确保系统供水、出水水量、压力正常。6室外阀门井中进水管上的控制阀门应每季度检查一次,核实其处于完全开启状态。7每半年进行一次管网外观检查和放水试验。(1)打开末端消火栓检查供水情况,放尽锈水后再关闭,观察各部位的严密性;发现有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有严重漏水的部位,检修后应进行水压严密性试验。(2)检查供水、给水系统管道、阀门、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的防腐情况及外观,发现有锈蚀和外表油漆脱落的,应及时处理。(3)检查系统的各种闸阀、单向阀、减压阀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8每年应对水源的供水能力和水泵接合器的通水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测试,应对消火栓的出水情况分批进行试验;每两年应对消防储水设备进行检查,修补缺损和重新油漆。73 9消防水池、消防给水设备内的水应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和灭火系统对水质的要求进行不定期更换。需要更换消防用水或停水对发生故障的消火栓系统进行检修时,应在更换或检修前,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应采取临时防范和现场监督措施。10其它水系灭火系统的维护保养,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隧道内进行出水试验时,应在可变信息情报板上和试验区域前后分别设置路面防滑警示信息和警示牌。8.2.4气体灭火系统的维护保养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相关消防地方标准的规定执行。8.2.5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维护保养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8.2.6灭火器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季度应分批对灭火器的数量、重量、外观、压力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丢失、损坏、压力不足、重量不足、配件破损或铅封遗失等情况的,应及时补充、维修或更换,并应做好检查记录。2应建立灭火器管理档案,灭火剂有效期到期后应及时更换;灭火器使用后,应及时充装。8.2.7隧道监控系统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系统中的仪器仪表、控制设备、传输线路、电源及安全保护装置等的工作状况进行日常检查,并应对计量仪器进行校正。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自动控制设备、计量仪器等的各种异常工作状况,应立即进行处理。2应定期对各种监控设备和仪器进行综合性测定和性能试验,对计量仪器进行校正,并应将检查结果和维护保养情况登记备案。7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1)定期检查的内容应包括仪器仪表、控制设备、传输线路、绝缘电阻等进行测定和功能试验,各部位性能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2)定期检查宜一年进行一次。(3)定期检查中发现各种监控设备及仪器的性能超过规定范围时,可根据需要采取维修、更换零部件或整机更换等处置措施。(4)对VI测定仪、电视监控系统的摄像机等,宜2年进行一次分体检修。8.2.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日应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2每季度应对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装置、紧急电话、应急广播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应对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手动功能性检查。3探测器投入运行2年后,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去尘,并应按照验收要求进行一次模拟火灾试验和其它响应阈值测试;应对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自动联动试验。经测试,响应阈值不合格的探测器严禁继续使用。8.2.9消防车的使用、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日应启动一次消防车,并对消防车进行常规性能检查,应保证车况良好。2消防车内应按照要求注满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每周应对消防车配备的消防装备、工具和附件等的数量、配置要求进行检查,所配置的消防装备、工具和附件等应齐全、完好。3每月出动一次消防车,对消防车的发动机系统、制动性能、消防泵及水路系统、操纵及仪表监测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行驶和驻车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检修。75 4每2个月配合进行一次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供水、给水试验。5按照公安车辆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定期维护保养。8.2.10现场控制室、中央控制室、变电站等附属用房消防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准入审批制度。2运营管理及设备用房内严禁吸烟,禁止明火取暖(含电炉、石英取暖器等)。3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各类控制室和通讯室。4维修必须使用的各种化学溶剂(汽油、酒精、丙胴、甲苯等),应设置专门房间储存,并应设置防护措施,检修时应限量带入室内或隧道内,每次不应超过100克。5室内使用的各种测试仪表、电烙铁、吸尘器等,使用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并放置在固定金属架上。6严格用电、动火管理,严禁乱拉临时电线。7室内、疏散通道上严禁堆放可燃杂物或影响疏散的设备、物资。8对防雷、防静电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保证接地电阻值达到设计要求。9电气线路管沟、管井等,应采用防火材料(防火泥)封堵。8.3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及灭火疏散预案8.3.1长隧道、特长隧道或隧道群竣工后,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必须制定隧道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安全疏散预案和灭火救援预案。8.3.2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应实施安全疏散预案和灭火救援预案:1隧道内发生火灾。2隧道内发生可能引发火灾的交通事故。7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在隧道内发生泄漏。4其它可能引起隧道火灾的紧急情况。8.3.3火灾应急处置程序的制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灾报警与确认程序。(1)隧道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紧急电话等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或VI、CO、WS等监控设备的监测值发生重大异常时,隧道视频图象监控值班人员应利用视频、视窗界面进行火灾确认或迅速派人到达报警地点确认。(2)经确认未发生火灾的,应查明火灾报警原因以及VI、CO、WS等监控值出现重大异常的原因,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消防控制室或中央控制室应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复位,进入正常运行控制程序。(3)经确认发生火灾的,应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和本单位值班领导报警,并实施火灾应急处置程序。(4)火灾报警与确认程序完成后,应做好记录。2火灾应急处置程序。(1)消防控制室或中央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隧道管理单位的消防人员进行现场处置。(2)现场人员应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息。(3)当出现交通堵塞或可能产生二次灾害时,应根据火灾现场的情况,通知公安交通管理、医疗、水电等部门协助救援。(4)消防管理计算机和隧道管理计算机应进入火灾事故控制模式,利用可变信息情报板发布火灾信息,利用火灾事故广播或火灾声光警报器向隧道内发出火灾信号。(5)应自动或手动发出交通控制信号,除救援车辆外,严禁其它车辆继续驶入隧道;应通过交通控制指挥管理,留出救援车道。77 (6)应自动或手动开启、关闭相关消防设施、设备;应利用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或现场指挥,引导人员、车辆进行安全疏散。(7)应启动防烟排烟控制系统的安全疏散阶段控制模式,将烟气控制在起火点附近区域内。起火隧道的人员、车辆完全疏散后,应启动灭火阶段防烟排烟控制模式,迅速将烟气排出隧道。(8)消防救援车辆和救援人员应从起火点排烟气流上风方向一侧进入隧道进行灭火救援。3火灾扑灭后,隧道管理单位应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火灾事故调查。4隧道管理单位应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隧道承重结构体和设施设备等的烧损情况进行评估。经评估认定隧道承重结构体和设施设备完好的,可恢复隧道的正常运营;隧道承重结构体或设施设备需要维修、更换的,经修复和验收合格后,隧道方可继续运营。8.3.4隧道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应急疏散预案的基本内容。(1)隧道及其预案名称。(2)预案批准发布单位及其主管领导和编制、批准实施及修改时间。(3)编制预案的目的、原则、实施范围和控制目标,实施预案的条件和组织单位及其负责人、组织指挥程序。(4)隧道的基本情况和消防应急设施设置情况。(5)隧道平面布局以及安全疏散通道和设施、交通控制设施的设置情况及其平面布置图。(6)起火隧道安全疏散路线的设定。(7)未起火隧道以及隧道外交通控制指挥要求。(8)避免应急疏散路线与灭火救援路线交叉的措施。7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9)培训、演练和实施要求。2起火隧道的应急疏散路线应根据不同的火灾场景,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定。(1)起火隧道应急疏散路线的设定应以人车能够快捷、安全疏散,车辆行驶不引发新的交通堵塞和二次灾害为原则。疏散通道上设置的疏散指示标志和交通控制指挥标志、设施应按照预案准确引导疏散。(2)起火点前方的车辆应沿行车道直接疏散出隧道。(3)起火点附近的车辆,可视隧道交通堵塞情况、起火点的位置和火势,绕过起火点向前行驶,或就近通过行车横洞疏散,或依次退出隧道。(4)起火点后的车辆应通过行车横洞疏散或依次退出隧道。(5)车辆需要退出起火隧道的,应由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统一安排退出路线。(6)出现严重交通堵塞、且可能引发二次灾害的隧道,当其起火点附近的车辆难以进行安全疏散时,管理人员应先引导驾乘人员从检修道、行人横洞、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等进行安全疏散,或在独立避难间内避难。3隧道火灾时的交通控制指挥要求。(1)隧道入口前的可变信息情报板应及时向未驶入隧道的车辆报告火灾信息和“禁止通行”的警示信息。(2)交通指挥信号灯应变为红灯;未进入隧道的车辆应靠公路右侧停驻。(3)起火隧道内设有可变信息情报板的,应能显示安全疏散信息,引导车辆在隧道内安全行驶。(4)未起火隧道内的车辆应靠行车道右侧尽快驶出隧道,为起火隧道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灭火救援车道。79 (5)设有行车横洞的隧道,未起火隧道在安全疏散阶段应调整为双向交通;行车横洞与未起火隧道衔接处应设有管理人员进行交通指挥。(6)未起火隧道内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关闭,设有可变信息情报板的,应能显示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信息;交通控制指挥设施、标志应能正确引导车辆行驶。4应急疏散与灭火救援应协调统一。(1)隧道火灾初期阶段,应按照以应急疏散为主,应急疏散和灭火救援协调统一的原则设定安全疏散路线和灭火救援路线。(2)起火隧道的灭火救援应在应急疏散基本完成后展开;隧道内发生严重交通堵塞时,应先清障再疏散,同时展开灭火救援。(3)灭火救援交通流向应避免与应急疏散交通流向产生交叉,以防止出现新的交通事故和其它灾害。(4)发生严重交通堵塞的隧道,消防车不宜靠近交通堵塞区域,灭火救援人员应充分利用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实施灭火救援。8.3.5隧道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灭火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1)隧道及预案名称。(2)预案批准发布单位及其主管领导和编制、批准实施及修改时间。(3)编制预案的目的、原则、实施范围、控制目标、预案实施条件以及组织指挥机构和实施程序。(4)隧道及其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火灾危险性。(5)隧道消防水源和周围环境情况,以及隧道平面布局、消防应急设施和交通控制设施设置情况及其平面布置图。(6)隧道管理单位及其专职消防队或专职消防人员的勤务保障情况,公安消防站的基本情况和行车路线。8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根据8.3.2确定的紧急情况,设定隧道中可能出现的火灾场景和次生灾害。(8)消防控制室、中央控制室中可利用的控制、通信、消防应急设施及其操作、控制目标和运行程序。(9)警戒区的设定以及灭火救援、事故处理中的安全要求。(10)根据不同的灾情设定,确定相应的紧急情况处置对策、灭火救援力量的调集、部署方案以及注意事项。(11)预案的培训、演练和实施要求。2组织指挥机构及其职责。(1)指挥部。应根据火灾现场情况,由参与灭火救援的单位派人组成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灭火救援工作。(2)战斗组。应根据不同紧急情况的灾情设定划分战斗组,并规定其工作细则。(3)通信联络组。应根据隧道中有线、无线通信设施、通信辅助设施、紧急电话和火灾应急广播等设置情况,确定火灾时通信联络设备的操作控制程序、责任人和岗位职责,保障灭火救援中通信联络畅通。3灾情设定。(1)应根据隧道的火灾特点,假定起火点和其它事故发生点。(2)应针对不同类型火灾,设定起火原因、可燃物、火灾蔓延条件及蔓延途径、燃烧和烟气蔓延区域和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等。(3)设定所有可能导致隧道火灾、爆炸等二次灾害的事故,设定二次灾害的类型及其原因和条件、灾害波及范围、灾害后果等。(4)应设定出所有可能出现的隧道交通状况,以及与之相应的火灾场景、火灾发展蔓延状况和危害后果等。(5)应设定火灾事故中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灭火救援和交通清障的81 危险因素和不利状况。4警戒区的设立。(1)警戒区应分为火灾警戒区和爆炸危险区2类,警戒区的设立应以不产生二次灾害为原则。(2)火灾警戒区应以起火点或事故发生点为中心,根据起火点周围可燃物的分布、流淌、泄漏或飞散等情况以及交通堵塞状况等设定。(3)应将隧道中可燃气体浓度接近或超过爆炸下限的区域,或具有产生物理或化学爆炸条件的区域设定为爆炸危险区;爆炸产生后会出现破坏性伤害或产生次生灾害的区域,应纳入爆炸危险区。(4)现场警戒区的确定应由指挥部根据预案,结合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并通告现场救援人员。警戒区内原则上不得采用可能产生二次灾害的灭火救援设施、设备、工具和技术措施。(5)消防车辆严禁进入爆炸危险区;灭火救援人员进入爆炸危险区进行事故处理时,应有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和防护装备进行保护,并应适时监控可燃气体浓度,爆炸危险区内同时处理事故的人员宜为2人。5紧急情况处置对策。(1)应针对不同的灾情设定,确定相应紧急情况的处置对策、灭火救援的战术和技术措施。(2)应针对所设定的不同隧道交通状况,确定相应的人员、车辆救援方案。6灭火救援力量的调集与部署。(1)应设定不同灾情下的指挥体系,确定需要调集的灭火救援装备、灭火救援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需要停止或启用的隧道消防应急设施。(2)应根据预案中设定的警戒区,确定参战车辆、人员的停驻位置和阵地设置。8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应结合疏散路线和警戒区的确定情况,选定进攻和退防路线。(4)应根据不同的灾情设定,确定需要参与灭火救援的部门、单位,明确其在灭火救援或处置其它事故中的职责、权利和责任,并应制定调用其它部门、单位及其专职消防队的程序。7供水方案。(1)应对隧道周围的水源情况进行调查,确定所有可利用的水源及其取水方式;根据不同的灾情设定,计算或估算灭火、冷却所需的用水量;核定隧道灭火救援设备的灭火能力和可靠性。(2)应根据灭火、冷却用水量和供水要求,选定直接供水、接力供水和远距离运水的方案。(4)应对现场供水中的注意事项作出规定。8灭火救援中的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灾情设定,拟定火灾现场可能出现的险情及其对策。(2)规定出灭火救援中的安全要求和个人防护措施。(3)确定不同灾情下的交通控制指挥方案。(4)对应急疏散和灭火救援中产生的交叉和矛盾进行设定,并应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5)规定出灭火救援结束后的现场清理和移交工作要求。(6)建立灭火救援预案实施情况的总结、分析和调整制度。(7)明确灭火救援战术中需要特别警示和强调的事项。8.3.6隧道的火灾应急程序、应急疏散预案和灭火救援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且每年不应少于一次,并应做好演练记录。83 附录A隧道承重结构体升温曲线及耐火极限判定标准A.0.1隧道承重结构体应按照碳氢时间—温度曲线进行耐火极限试验。温度(℃)时间(min)1=德国RABT曲线2=碳氢化合物曲线A.0.2隧道承重结构体受到火的作用后,当距离混凝土表面25mm处钢筋的温度超过300℃时,或混凝土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380℃时止的这段时间,判定为隧道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8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附录B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记录B.0.1建筑消防工程由防火涂料和防火材料喷涂、防火卷帘和防火门窗安装、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车道、隧道附属用房建筑消防设施等分项工程组成。建筑消防工程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照表B.0.1记录。表B.0.1建筑消防工程竣工验收记录表工程名称专业负责人技术部门质量部门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分包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序抽样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检查评定总体验收意见号数量防火涂料、防火1材料喷涂工程2防火卷帘3防火门窗4防火分区5安全疏散6消防车道附属用房7建筑消防设施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功能检验报告外观质量验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年月日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年月日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单位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85 B.0.2分项工程应在各区段、部位抽样检查验收的基础上进行,并按照表B.0.2记录。表B.0.2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工程检验批数名称施工项目项目技术单位经理负责人分包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序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检验部位、区段号检查评定结果检查评定结果123456789101112检验查收结结论论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8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B.0.3各区段、部位检查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按本规程的抽样要求组织检查验收,并按照表B.0.3记录。表B.0.3分区段、部位验收记录表分项工程工程名称验收部位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经理施工验收执行标准分包项目分包单位施工组长经理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123验收内容45678910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人员: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87 附录C隧道防烟排烟系统工程验收记录C.0.1防烟排烟系统设备材料到场后,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检查验收,并按照表C.0.1记录。表C.0.1防烟排烟系统设备材料到场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分部工程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系统编号装箱单号设1、包装备2、设备外观检3、设备零部件查4、其它技1、装箱单份张术2、合格证份张文3、说明书份张件检4、设备图份张查5、其它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检查验收人员:(公章)(公章)(公章)建设单位专业负责人:施工单位专业质检人员: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8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C.0.2防烟排烟系统隐蔽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并按照表C.0.2记录。表C.0.2防烟排烟系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序数工程分项及部位要求检查结果号量1隐2蔽3工4程5内6容789验收意见检查验收人员:(公章)(公章)(公章)建设单位专业负责人:施工单位专业质检人员: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89 C.0.3防烟排烟系统中间验收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并按照表C.0.3记录。表C.0.3防烟排烟系统中间验收记录表分部(或单工程名称位)工程分项工程开工日期年月日名称工程地点交验日期年月日交验简要说明遗留问题验收意见检查验收人员:(公章)(公章)(公章)建设单位专业负责人:施工单位专业质检人员: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9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C.0.4防烟排烟系统施工完成后,应由调试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单机调试,并按照表C.0.4记录。表C.0.4防烟排烟系统设备单机调试记录表工程名称分部工程系统名称设备转速功率(kw)电流(A)轴承温升(℃)序系统设备(r/min)号编号名称铭实额定实测额定实测实测值牌测评定意见调试技术人员:(公章)(公章)(公章)调试单位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专业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91 C.0.5防烟排烟系统单机调试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联合试运转,并按照表C.0.5记录。表C.0.5防烟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转记录表分部(或单位)工程名称工程试运转设备名称年月日日期试运转内容试运转结果评定意见试运转人员(公章)(公章)(公章)建设单位专业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9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C.0.6防烟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转正常后,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系统验收,并按照表C.0.6记录。表C.0.6防烟排烟系统竣工验收记录表分部(或单工程名称位)工程工程地点开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交验日期年月日工程内容验收资料施工人员:验收评定意见(公章)(公章)(公章)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93 附录D水系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记录D.0.1水系灭火系统管网施工过程中,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管网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并按照表D.0.1记录。表D.0.1水系灭火系统管网水压强度和水压严密性试验记录表专业工长工程名称/证号分部工程施工名称负责人分项工程项目经理施工单位管设计工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材温度段作压力介压时结介压时质(℃)结论号(MPa)质力间论质力间施工单位试验结果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单位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结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9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0.2水系灭火系统管网冲洗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组织实施,并按照表D.0.2记录。表D.0.2水系灭火系统冲洗记录表专业工长工程名称/证号分部工程施工名称负责人分项工程项目经理施工单位管冲洗段材质压力流速流量冲洗结论介质号(MPA)(m/s)(L/s)次数施工单位冲洗结果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单位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结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95 D.0.3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系统竣工后,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系统验收,并按照表D.0.3记录。表D.0.3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系统验收表专业工长工程名称/证号分部工程施工名称负责人分项工程项目经理施工单位主分项验收意见综合验收意见序要不不分项内容主要技术要求合基本号项合合格合格合格目格格设计任务书、有关图纸批件、地质资料齐文件技全术埋地和路、设施设资隐藏工程备验收测试记录,1料验收资料吊顶墙体等隐藏文处管线资料齐全件调试及验安装调试记录,测收技术资试验收单位、人员料等全套资料齐全水源符合设计规范要水量求系统最不利点处水压不小于系统压力0.25Mpa,不大于水0.8M源消防水泵的数量、2电流量、压力、泄压泵房功能源措施、自灌引水措等施等符合要求有备用电源,自动电源切换可靠水质要求,地基沉其它降资料、环境资料齐全9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续表D.0.3主分项验收意见综合验收意见序要不不分项内容主要技术要求合基本号项合合格合格合格目格格不能在给水管网供水干管上接不符合规定及管网的水管或水龙头对照管径估算表管网管径合理坡度、排水口、末管网布置端试水装置符合管要求3网管网支架按规范要求设置支墩等合理、牢固节流管、减压孔板安装位置合理,型减压阀、号、功能符合设计泄压阀、要求排气阀等联动控制符合设计要求消火栓安装质量、外观、箱、手提防腐、布置、灭火灭灭火器型器型号符合设计火号与安装要求4器消火栓有合格证,检验合材箱、水带、格箱水枪、手提式灭火器质量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经理: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项目负责人:年月日97 附录E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报告表E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报告工程工程地址名称建设专业技术电话单位负责人设计专业技术电话单位负责人监理专业监理电话单位工程师施工专业技术电话单位负责人调试专业技术电话单位负责人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编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工程主要设备施工遗留问题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调试技术人员:调试情况调试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公章)(公章)(公章)调试技术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9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附录F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模拟火灾试验方法和要求F.0.1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进行模拟火灾试验。F.0.2模拟火灾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内应无车辆行驶,与试验相关的车辆应停驻在横洞内或安全区域外,不得影响试验。2隧道内的风速不应大于2.5m/s,风向应为隧道自然风向。#3模拟试验应采用钢制油盘作为容器,感温型探测器采用90汽油#作为燃料,感光型探测器采用0柴油作燃料,应采用50g棉纱浸油后点火。油盘面积尺寸(长×宽)应为1.00m×1.00m,汽油层下加入10mm的清水作垫层,试验用液面距地面高度应为1.20m。4试验位置应为探测区域的最不利位置。5模拟火灾试验时,隧道消防电气设备应进行自动联动试验。F.0.3模拟火灾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采用秒表测定探测器响应时间,且不应超过60s。2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应符合6.3.8的规定。3消防控制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消防用电设备运行正常,反馈信号准确。F.0.4油盘周围50m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或其它危险物品。试验现场应准备ABC干粉灭火器,并应指定专人负责试验安全。F.0.5试验前将现场计时器与控制室计时器校准,现场和控制室各配置2块秒表(精度不低于0.1s),通过紧急电话发出试验指令和报告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信息,以现场、控制室的秒表数值的平均值作为响应时间,以现场计时器和控制室计时器的起始时间进行校核。F.0.6一次试验完成后,应妥善清理油盘中的燃油和水,待油盘冷却后,再按照试验条件进行下一次试验。试验结束后,按照表G.0.1和表G.0.2的格式填写试验记录。99 附录G隧道消防电气设备、系统验收记录G.0.1隧道消防电气设备、系统验收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照表G.0.1记录。表G.0.1隧道消防电气设备、系统验收记录表分项工程名称所属建设项目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理监理单位工程师验收项目验收记录评定类序验收方法及相应要求内容1234结果别号消防隧道消防用电负荷应为一级,应采用双电源1用电供电,应急照明应采用UPS装置供电。负荷消防电源设备变电所、配电室、柴油发电机、UPS装置的2安装安装质量及验收应符合《建筑电气施工质量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主、备电源、应急电源应设有切换装置,进控制3行3次切换试验,供电应正常,切换时间应切换符合消防电气设备的供电要求。用专用接地阻检测仪器测试接地电阻:接地4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电阻值≤4Ω;安全性能电阻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电阻值≤1Ω。用试验电压500V、量程500兆的兆欧表,测绝缘5试消防用电设备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性能于20MΩ。供电、配电线路的防火性能、导线种类和电电缆6压等级、机械强度、截面面积等应符合设计选用要求。布布线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内消防电气设备的布线应7线要求符合设计要求。保护供电、配电线路敷设时,其电缆沟、桥架、8措施保护管等的防火隔热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10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续表G.0.1验收项目验收记录评定类序验收方法及相应要求验收部位内容结果别号1234触发装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灭9置和警火设施箱启用报警器、警报装置等安装符报装置合本规程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报警控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设备等的布置、设备安装质制量器和和基本功能10安装,消防控制室及其内部设施的设置等消防控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制设备紧急紧急电话设置、安装和对讲、报警功能应11电话符合本规程和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火灾事扬声器、广播设备的设置、安装、基本功12故广播能等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应急照应急照明和相关标志的亮度、照度、设置、13明和相基本功能、防护级别、照明时间、控制等关标志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观各消防电气设备的外观质量应符合本规程14质量的规定。在抽样点对手动报警按钮的功能进行试手动报15验,采用秒表、计时器等测量手动报警按警按钮钮的响应时间,且不应超过60s。采用常规方法对隧道附属用房的点式探测常规器的报警功能、灵敏度等进行测试,应符火灾探测器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火灾自16动报警功能在隧道中进行模拟火灾试验,采用秒表、模拟火计灾时试验器等测量探测器响应时间;探测器响应时间不应超过60s。检查火灾控制器在模拟火灾试验中的报警功能及其准确性、警报器的声、光报警效火灾报警控制器果,以及消防控制设备自动联动控制功能和反馈信号的准确性。17按照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对火灾报警控制器基本功能的基本功能和消防控制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检查,应符合本规程和设计的要求。101 续表G.0.1验收项目验收记录评定类序验收方法及相应要求验收部位内容结果别号1234分别进行主电源断路、过压、欠压试验,触发装置的断路、短路(缆式感温探测器故障除外)试验,通讯线缆、区域控制器等组18报警件断路试验,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100s的功能时间内发出故障报警声、光信号,并显示报警部位。火灾报警系统火灾基本功能模拟火灾试验的同时,进行故障报警试验,报警19探测器响应时间、火灾报警信号不受故障优先报警的影响。功能对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自检、消音、复位功自检能进行试验,火灾报警控制器能在自检周消音期内完成进行自检,各项功能应正常,火20复位灾、故障报警信号发出后,所有火灾报警功能控制器应能手动消音,试验完成后应能手动复位。其它点击控制器设置、查询等功能按钮,并按21操作提示进行操作。应能分别实现各自的相应功能功能。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人员: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10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G.0.2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区段、部位检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按照本规程的抽样要求组织检查验收,并按照表G.0.2记录。表G.0.2分区段、部位验收记录分项工程工程名称验收部位名称施工单位专业工长项目经理施工验收执行标准分包项目分包单位施工组长经理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建设、监理单位验收记录12验3收4内5容6789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人员:年月日监理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103 附录本规程用词说明1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词:正面用词采用“宜”或“可”;反面用词采用“不宜”。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10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条文说明105 1总则1.0.1规定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行政区域内山脉纵横,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近十年来,我省加快了公路网建设,为克服重山峻岭的阻隔,在建和建成了30余条公路隧道。由于隧道存在着火灾危险性,为预防和减少隧道火灾危害,必须针对隧道的火灾特点,确定出相应的消防设计、消防专项工程施工、运营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隧道的火灾危险性:1、隧道火灾类型和火灾发生频率。隧道火灾可分为隧道附属用房火灾、隧道设备火灾和隧道内的汽车火灾3类,以A类火灾、B类火灾和电气火灾为主,也不排除C类火灾出现的可能性。据国外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资料显示,隧道火灾的发生频率为10次/(亿车·km)~17次/(亿车·km)。2、隧道的火灾特点。(1)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由于隧道长度、断面、纵坡、平曲面半径、交通量、车型、车载可燃物等影响火灾发生、蔓延的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隧道火灾及其发展蔓延规律和烟气流动规律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隧道越长、交通量越大,火灾发生的概率越大;隧道火灾荷载主要取决于车载可燃物类型及其数量、车内装修和车载燃油量类型和数量等。不同车辆的火灾荷载参见表1.0.1—1。(2)隧道呈狭长形,隧道越长越近似于封闭空间,火灾发生后,隧道内烟雾大,能见度低,散热慢,温度较高,起火点附近未进行防火保护的隧道承重结构体的混凝土容易发生崩落。10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表1.0.1—1隧道内不同类型汽车火灾时的火灾荷载车辆最高温度最大热释放等效汽油坑3类型(℃)速率(MW)(m)小汽车400~5003~52载重车/公共汽车700~80015~208油罐车1000~120050~10030~100(3)隧道火灾会产生跳跃性蔓延。由于隧道内空气不足,火灾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等不完全燃烧产物随高温烟气流动,并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空间,当新的可燃物获得足够的点火能量,即会引发新的燃烧。从火灾实例看,会出现火灾从一辆车跳跃到另一辆车的“跳跃式”蔓延。(4)隧道火灾发生后,安全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出现二次灾害。双向交通隧道、单向单车道隧道、车流量大或处于交通高峰期的隧道发生火灾时,由于隧道内能见度低,疏散通道有限,加之驾驶人员对烟火的恐惧,容易出现慌不择路而造成交通堵塞或出现新的交通事故,而严重影响车辆疏散;隧道越长,车辆疏散所需的时间越长,期间发生二次灾害的概率越大。(5)灭火救援难度较大。由于隧道多远离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且隧道内灭火条件有限,所以,隧道火灾延续时间和火灾扑救的成功率通常取决于隧道消防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和使用效率,以及隧道管理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自救、应急能力。双向交通隧道、特长隧道内,容易产生灭火救援路线与疏散路线、烟气流动路线的交叉,加之救援面和救援途径有限,火灾扑救难度较大。(6)火灾损失的不可预见性。隧道火灾损失因隧道火灾荷载和交通状况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预见性。隧道火灾可能只造成一107 辆车的损失,也可能成为群死群伤、车损洞毁、交通中断的特大恶性火灾,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表1.0.1—2列举了国内外发生的7起特大隧道火灾及其损失情况。表1.0.1—27起特大隧道火灾情况表人员死亡隧道名称火灾发生地经济损失交通中断情况猫狸岭隧道中国·浙江无重大经济损失18天勃朗峰隧道法国39人毁车43辆18个月以上托恩隧道奥地利13人毁车34辆3个月圣哥达隧道瑞士11人约100辆2个月Velser30m隧道荷兰5人毁车6辆Tunnel严重损坏Nihonzaka1100m隧道日本7人毁车173辆Tunnel严重损坏Caldecott580m隧道美国7人毁车7辆Tunnel严重损坏鉴于此,在没有国家、行业隧道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一部隧道消防设计、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及验收、运营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标准,对于预防隧道火灾,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也是势在必行的。1.0.2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一级公路隧道以及二级公路长隧道的消防设计、消防专项工程施工、验收及维护,以及运营消防安全管理。对于城市隧道、水下隧道等,由于其火灾特点、隧道结构特点、交通状况、自然与环境条件等与公路隧道有很大的差异,本规程对其不具有针对性。所以,城市隧道、水下隧道等的消防设计等不适用于本规程。10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1.0.3规定了隧道消防设计、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及验收、运营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和指导思想。明确了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隧道的火灾特点和远离城市公安消防队(站)的区位特征,在防火措施、灭火救援设备等设计上立足自防自救,并处理好隧道运营与消防安全的关系,使消防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1.0.4根据国际道路协会(PIARC)的推荐,本规程将影响隧道防火等级划分的因素确定为公路等级、隧道长度和单洞设计交通量。按照国家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1.0.3规定,公路根据其功能和对应的交通量划分为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等5个等级;本规程1.0.2确定的适用范围为高速、一级公路隧道和长度超过1000m的二级公路隧道,由此,借鉴《日本建设省道路隧道应急设施设置标准》“3—1隧道的等级划分”的规定,以及欧盟公路隧道最低安全标准的隧道分类方法,将本规程的隧道防火等级确定为Ⅰ级、Ⅱ级、Ⅲ级等3个等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1.0.3规定,二级公路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15000辆,所以,本规程将隧道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基准确定为5000辆;根据隧道火灾特点和隧道管理要求,长度不超过500m的隧道,其火灾危险性较小,火灾发生时不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较大的损失,且一般不设置隧道管理所,所设置的消防设施很难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将隧道长度的基准确定为500m。1.0.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7.0.7第7款规定,特长隧道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长隧道,必须配置报警设施、警报设施、消防设施和救助设施等,二级公路长隧道可根据需要设置。为此,本条结合隧道的火灾特点以及现有隧道工程实践经验、模拟火灾试验结果和火灾资料分析报告等,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确定了不同防火等级隧道的相应消防应急设施设置标准。109 在确定本规程的消防应急设施设置标准时,借鉴了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隧道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消防应急设施的设置要求。表1.0.5—1是《日本建设省道路隧道应急设施设置标准》、美国消防协会NFPA502《公路隧道、桥梁和其它有限制性通道的公路标准》和德国《公路隧道设施及运营规范》中确定的隧道主要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表1.0.5—1日本、美国、德国隧道消防设施设置标准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防烟排应急隧道自动手动消火栓自动灭火器烟系统照明国家长度(m)日本>500>200>1000>3000全设>1500>200美国>300>300>90未规定>300>300>300德国>500>300>1000—>300—>300汽车在纵坡大于4%、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的隧道中行驶时,由于坡大弯急,视距较短,弯道情况较复杂,发生车辆事故并引发火灾的概率较相同防火等级的平直隧道高;火灾发生时,隧道中烟气流动不畅,能见度低,更容易产生二次灾害。为此,这类隧道的消防应急设施应在所确定的隧道等级基础上提高一级设置。长度超过5000m的双向交通隧道,火灾发生频率高,疏散和火灾扑救难度大,特别容易出现交通堵塞和多车追尾,进而发展为特大恶性火灾,如连接法国和意大利的勃朗峰隧道(11.6km)、奥地利的托恩隧道(6.4km)、瑞士的圣哥达隧道(16.9km)等均为长度超过5000m的单洞双向交通特长隧道,在1999年至2001年间先后发生群死群伤特大恶性火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交通长时间中断。因此,对这类隧道的消防应急设施的设计有必要组织专家在对隧道火灾风险进行评估的基11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础上,增加技术设计阶段,以确保隧道消防设计科学合理。1.0.6隧道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其消防专项设计、施工受到隧道其它专业工程的影响和制约,隧道消防安全布局、隧道内附属用房的建筑消防设计,以及隧道内消防设施、系统的管道、管线等设计和施工,必须与隧道其它专业统筹考虑,协调一致,以防止出现隧道土建工程完成后,消防专项工程不能严格按照本规程规定设计、施工的情况出现。同时,为保证隧道消防设施施工质量和使用中的消防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隧道消防专项工程必须与隧道同步验收,验收合格后隧道方可投入使用。1.0.7隧道的消防设计、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及验收、运营消防安全管理等,涉及专业较多,本条阐明了本规程与相关技术法规的关系。与隧道消防安全相关的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主要包括: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8、《泵站设计规范》9、《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0、《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1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111 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系列规范)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1、《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1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建筑消防设计3.1消防安全布局3.1.1由于隧道工程建设、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和室外消防应急设施的设置等受到所在地区的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鉴于此,本条对涉及到隧道消防安全布局的隧道及其附属用房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和室外消防应急设施的设置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3.1.2隧道越长越近似于封闭空间,设置在长隧道内的附属用房,其安全疏散、灭火救援难度较大;隧道附属用房是隧道安全、正常、有序运行的基本保证,从安全、经济出发,本条以倡导性条款,优先推荐附属用房在总平面布局上设置在隧道外,并宜就近设置,以便于隧道运营管理和处置紧急情况的需要。由于隧道外的附属用房属于民用建筑范畴,除本规程有特殊要求外,其消防设计应根据其建筑高度的不同,分别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设计依据。中央控制室是隧道群或整条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心,其重要程度较高,设置位置所需考虑的因素较多,本条第2款对设置有消防监控设备的中央控制室作了原则性规定,并对中央控制室中设有重要监控设备的用房的消防设施设置作出了明确规定。3.1.3规定了隧道内设置的附属用房的消防设计要求。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分为四级,即A级、B1级、B2级和B3级。A级为不燃性材料,B1级为难燃性材料,B2级为可燃性材料,B3级为易燃性材料。3.1.4为隧道供电系统设置的柴油发电机房一般都与隧道变配电室贴邻设置,由于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存在着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为与现行有关113 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协调统一,本条规定了柴油发电机房的消防设计要求。3.1.5规定了隧道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由于隧道建筑结构的特殊性,致使隧道不可能在建筑周围形成消防车道和救援面。以两车道的隧道为例,其行车道与路缘带的基本宽度为7.50m~9.00m,隧道火灾发生时,起火隧道既是火灾现场、烟气蔓延通道,其有限的空间还要作为疏散通道和灭火救援场所使用;由于人对烟、火的恐惧,加剧了人在火灾环境中的盲目性和不知所措程度,在缺乏统一、有序的交通控制、指挥的情况下,不仅不可能让出专供灭火救援用的消防车道,还可能造成交通堵塞和二次灾害。为此,必须通过有效的交通控制、指挥手段,在有限的隧道空间内人为划出灭火救援通道。对于单向交通隧道,火灾时,消防车无论是在隧道内,还是在隧道外的行车道上回车,都有很大的难度。为有利于消防车快速、有效地参加灭火救援,可充分利用隧道外的洞外联络道或中央分隔带等通道连通相邻隧道,形成便于通行的环行消防车道。对于双向交通的特长隧道和长隧道,为解决消防车灭火、救援等行动中回车的要求,有必要在隧道外设置回车场,回车场的设置应与路面连成整体;在充分考虑火灾等紧急状态时,正常车流停车要求的情况下,可将交通道路作为回车场使用(如图3.1.5示)。≥15m≥15m双向交通隧道图3.1.5回车场示意图11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3.2隧道防火分区和建筑构造3.2.1本规程在充分考虑隧道内车辆行驶要求和限制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等因素的前提下,把横洞、附属用房、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独立避难间等划分为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其防火分隔构件包括防火墙、楼板、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等。鉴于隧道横洞内没有可燃物,当隧道与横洞之间采用相应耐火极限的金属防火卷帘或无机防火卷帘进行分隔时,可不采用水幕保护。防火卷帘用于隧道内设备用房防火分隔时,应采用符合防火墙耐火极限试验方法和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3.2.2本条规定了隧道内附属用房疏散通道两侧的隔墙和楼板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3.2.3根据国内外隧道混凝土衬砌火灾试验研究可知,混凝土衬砌在300℃~400℃时强度开始降低,表面开始产生裂纹,400℃以上强度急剧降低,600℃时试件表面裂纹贯通,800℃以上出现崩裂;由于隧道火灾发生前,隧道衬砌和地层已存在着因挖掘和设置支撑等引起的应力场和变形场;此外,由于衬砌内含有水分,当火灾发生时,衬砌中的水变成蒸汽,在衬砌内成千倍地膨胀,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由此,导致隧道衬砌发生崩裂的温度点大大降低。国外针对钻孔隧道衬砌火灾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200℃时,10~15min内混凝土衬砌就会发生爆裂、崩落。目前,在国外隧道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试验的测试方法、耐火试验升温曲线和判定标准中,荷兰TNO测试标准《隧道防火测试方法》采用的RWS时间—温度曲线是假设在最不利火灾情况下,模拟潜热值为300MW燃油或油罐车在隧道中持续燃烧120min的燃烧情况;德国《ZTV—隧道,关于公路隧道建设补充技术条款及准则》采用的RABT时间—温度曲线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展而来的,是模拟一场简单的卡车火灾的升温情况,对于特殊的火灾类型,其最高温度的持续时间可作延长,之后冷却115 110min。本规程参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管理组在制定城市隧道防火设计标准方面的经验,确定了隧道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及其耐火试验升温曲线和判定条件。3.2.4本条针对隧道的火灾特点,从装修材料方面规定了隧道装修的防火要求。3.2.5防火墙具有防火、阻火和隔热的作用,设置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的有效措施。防火墙一般应与承重构件整体浇注,建筑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本条引用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有关条款对防火墙的设置要求作出规定。3.2.6本规程中的防火门窗主要作为防火分区的分隔构件使用,均为甲级防火门窗,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20h;人行横洞、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入口处防火门还应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本条引用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条款,规定了隧道内不同部位防火门的设置要求。3.2.7为便于隧道日常运营管理和处置紧急情况的需要,隧道行车横洞洞口应采用常闭式防火卷帘。防火卷帘按照《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进行耐火极限试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火灾发生后,为便于安全疏散,起火点沿烟气流向的上风方向行车横洞的防火卷帘必须全部开启,以便于车辆能够不通过起火区域安全疏散到隧道外;起火点沿烟气流向的下风方向行车横洞内未设置送风风机时,其防火卷帘应全部关闭,以防止高温烟气流入横洞和相邻的未起火隧道。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消防管理计算机应按照上述要求设计防火卷帘的控制程序。3.2.8设置在隧道路缘带、检修道、人行道下的电缆沟,应从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方面考虑,防止可燃液体和灭火用水浸入,造成火灾蔓延、供电事故或其它次生灾害。当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为防止火灾顺着电缆11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沟向其它防火分区蔓延,应在电缆沟与地面防火分隔构件所对应的位置采用防火构件或防火包、防火堵料等柔性防火材料进行防火封堵。隧道设置的排水沟,平时主要用于排出隧道路面的雨水、渗漏水等。火灾时,有大量的消防用水需要排出;可燃液体火灾中,还需要合理引导流散的可燃液体排出,为此,有必要采取疏导措施,有组织地引导灭火用水以及流散的可燃液体流入排水沟,以防止可燃液体向横洞或相邻隧道流散。此外,为防止火灾沿排水沟蔓延,排水沟应采用设置有盖板的暗沟,以便盖板能起到防止可燃液体与空气充分预混的作用,有效控制可燃液体在暗沟中的燃烧。3.3隧道安全疏散3.3.1本条规定了隧道行人横洞、行车横洞的设置要求。平时,横洞主要作为巡查、维修、养护的联络道使用,并可作为隧道局部检修时车辆转换方向、并道的过渡通道使用;火灾和其它紧急情况下,横洞的主要作用是疏导交通、临时避难,以及作为人车安全疏散、灭火及抢险救援通道使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的8.4.1~8.4.4对横洞的设置间距和设置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3.3.2高等级公路隧道中一般只设置检修道,不设置人行道,为便于人员能在火灾时,及时、安全地脱离火灾现场,可将检修道作为人员在隧道内的疏散通道使用。为此,检修道上不应设置影响安全疏散的设施、设备、突出物、沟、槛等。此外,为不影响安全疏散,半横向式、横行式防烟排烟系统的送风管道和送风口宜设置在检修道一侧,排烟管道和排烟口不应设置在检修道上方;检修道上方不宜设置阻碍烟气流动或使烟气在检修道上方低空滞留的设施。3.3.3~3.3.5规定了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的设置要求。117 一、双向交通特长隧道中设置避难疏散设施的必要性。1999年~2001年,欧洲先后发生了3起双向交通特长隧道火灾,其中,圣哥达隧道火灾中被困车辆最多,但死亡人数较少。究其原因,圣哥达隧道中设置了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如图3.3.4示),供被困驾乘人员安全疏散,有100多人通过该通道逃生,得以生还。在死亡人数最多的勃朗峰隧道火灾事故的总结中,专家对勃朗峰隧道提出了8条建议,其中一条建议就是作为双向交通长隧道,应设置避难洞室及其疏散旁道。图3.3.4圣哥达隧道火灾及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图二、《人防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专用避难疏散设施的规定。作为与特长隧道火灾危险性有相似特点的人民防空工程,在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3.1.8中作出了“当人防工程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受条件限制时,可设置避难走道”的规定。三、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的设置要求。1、本规程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的主要设置要求是参照人11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防工程避难通道和高层民用建筑避难层的设置要求,并结合隧道特点、国外隧道工程实际经验和隧道模拟火灾试验结果确定的。2、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的最小净宽、净高尺寸是根据隧道人员疏散要求和人体基本尺寸、疏散空间要求确定的。3、在圣哥达隧道中每隔250m设置了一条联络道(即前室)通往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在对勃朗峰隧道火灾的总结中,专家建议避难洞室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并应保证人员在洞内避难2h以上。在日本“东京湾水之线”隧道设计中,将隧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行车道路,下部为管理道路(即安全疏散和救援专用道路)。连接上、下部道路的避难口,每隔300m设置一个。借鉴专家建议、实际工程经验和隧道模拟火灾试验结果,本规程规定了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和独立避难间的设置间距不宜超过300m,避难洞室防火分隔构件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火灾延续时间。119 4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4.1一般规定4.1.1~4.1.3根据隧道火灾特点和烟气流动规律,规定了隧道火灾工况下通风设计和防烟排烟方式选择的原则。一、隧道火灾工况下通风设计和防烟排烟方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通风方式的特点,并根据隧道长度、平曲线半径、纵坡、交通条件、气象条件和环境条件等,选择既有利于隧道防烟排烟,又经济、合理、便于营运维护的通风方式。表4.1.6归纳了纵向式、半横向式和横向式3种通风方式中不同通风系统的特点及其适用性。表4.1.6隧道通风方式、种类、特点及其适用性通风方式纵向式半横向式全横向式射流洞口集中集中竖井送风半排风半代表形式全横向式风机式送入式排出式送排式横向式横向式由隧道通风按照上道送风或排风,由排下送的方基本特征受迫气流沿隧道纵向流动洞口沿隧道纵向式分别设送排风或抽风排风道,通风由射流洞口两端由喷口风流在隧道由喷口送由送风由排风形式特征风机群进风、中间送风升内作横向流风升压道送风道排风升压集中排风压动排烟效果不好不好一般一般较好较好有效排烟工程造价低一般一般一般较高较高高技术难度不难一般一般稍难稍难稍难难运营维护费用低一般一般一般较高较高费用高单向2500m2500m2000m3000m3000m适不限不限交通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用3000长双向1500m1500m3000m3000m——m不限度交通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二、隧道火灾和烟气流动具有下列特征:1、隧道内散热条件较差,隧道起火后升温速率较快,大型车辆起火12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后5~10min,顶板附近的温度最高可升至800~1200℃。2、大量未完全燃烧的高温气体(如CO等)随烟气扩散,致使隧道火灾呈“跳跃式”蔓延。3、火灾初起阶段,自然风速较小时,高温烟气主要集中在隧道顶部,隧道下部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存在大量的新鲜空气,形成明显的烟气—空气分层结构。4、隧道内采用射流风机通风方式进行排烟时,纵向通风气流流速较大,烟气-空气分层结构被破坏,使隧道全断面被烟气弥漫。5、隧道火灾蔓延和烟气流动受到自然通风的影响。隧道越短,自然通风的影响越大,其火灾蔓延和烟气流动规律越接近于地面建筑的火灾蔓延和烟气流动规律。6、隧道内的烟气流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隧道出入口高程差产生的“烟囱效应”的影响。隧道出入口高程差越大,隧道纵断面与横断面之比越大,“烟囱效应”越显著。7、隧道内烟气呈双向流动。当隧道内的纵向风速远小于烟气流速时,烟气可逆流到达隧道纵向气流上风方向的隧道口。综上所述,参照现行行业标准JTJ026.1《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以及美国消防协会NFPA502《公路隧道桥梁和其它有限制性通道的公路标准》(2001版)的有关规定,提出了火灾工况下的通风设计原则和防烟排烟方式选择的规定。本着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隧道建设中,通常将通风系统设计为正常工况下通风换气,火灾工况下防烟排烟的合用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兼作防烟排烟系统使用时,纵向式通风中,除静电吸尘式通风系统外,射流风机通风系统、集中送入式通风系统、竖(斜)井送排风系统、竖(斜)井排风系统等均可作为防烟排烟系统使用;半横向式通风的121 送风半横向通风系统,火灾工况下必须采用下部风道送风,或采用双向风机,火灾时将上部送风方式调整为排烟方式。4.1.4~4.1.5为确保隧道内附属用房和专用避难疏散通道等的人员安全疏散,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质和要求,按照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在防烟排烟设计中确定的一般性原则,分别在4.1.4和4.1.5中确定了隧道中设置机械正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的场所。4.1.6横洞是火灾时人车临时避难、安全疏散的重要场所,横洞入口处的防火卷帘、防火门必须具有防火、防烟功能,以防止高温烟气流入横洞,影响安全疏散或引发新的事故或灾难。4.2隧道火灾临界风速4.2.1~4.2.2根据国际道路协会(PIARC)的推荐,并参照国内众多隧道的设计经验,规定了隧道火灾临界风速的选取原则。4.2.3表4.2.3是根据国际道路协会(PIARC)1987年和1999年的标准提出的,公式4.2.3是根据1999年PIARC的标准提出的。4.3隧道内防烟排烟系统及其风向、风速4.3.1~4.3.3根据4.1确定的原则、隧道火灾试验成果和人在火灾中的生存极限条件,规定了纵向式、半横向式和横向式防烟排烟系统在安全疏散阶段和灭火救援阶段的通风模式和要求。1、隧道火灾试验结论(1)火灾初期,隧道内纵向风速在1m/s~1.5m/s,火源功率在1.5MW~3.2MW时,火灾发生后的8min~10min以内,火场纵向气流上、下风方向700m范围内形成明显的烟气-空气分层结构,高温烟气层集中在拱顶,距地面2.00m~4.00m的范围内为洁净空气层。12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2)为保证安全疏散阶段内不破坏烟气—空气分层结构,起火点附近的气流流动速度不宜过大。(3)当隧道内风速大于火灾临界风速时,烟气沿隧道纵向气流流向呈单向流动,烟气流向下风方向的温度远远高于上风方向的温度。为此,在灭火救援阶段,为保证消防队员能安全地从隧道烟气流向的上风方向一侧抵达火场进行灭火救援,必须保证隧道内的纵向风速大于火灾临界风速。2、人在火灾中的生存极限条件(1)人体身高范围内的温度不高于80℃;(2)烟雾浓度低,最小通视距离为20m;(3)空气含氧量不低于15%(体积比);(4)CO2含量不大于5%(体积比);(5)CO及碳氢化合物浓度不大于1500ppm;(6)氮氧化合物浓度不大于100ppm。3、隧道火灾纵向式排烟系统排烟模式的确定(1)由火灾实验结论,安全疏散时间宜确定为8min。(2)双向交通隧道中,风机应向距起火点最近的一端隧道出入口或竖井排烟。安全疏散阶段,排烟速度不应大于0.5m/s,以确保安全疏散时间内,排烟系统不破坏起火区域内的烟气-空气分层结构;灭火救援阶段,只有纵向排烟速度大于隧道火灾临界风速,才不会出现烟气的拥塞现象,所以,各部位的风机必须全速运行,以保证烟气迅速、有组织地排出隧道。(3)单向交通隧道中,起火隧道内的排烟方向与隧道交通流向相同。起火隧道安全疏散阶段的纵向排烟速度以不破坏烟气层化为原则,宜控制在1m/s~2m/s,起火点附近的风机停止工作,其它部位的风机根据排烟速度调整运行速度;灭火救援阶段,纵向排烟速度大于隧道火灾临界风速,123 所有风机应全速运行;要严格控制高温烟气向其它区域的扩散,确保相邻的未起火隧道、横洞以及隧道内设置的附属用房内不受烟气侵扰,起火隧道横洞洞口应保持正压或采取其它必要的防烟措施。(4)设有防烟排烟设施的横洞,所有风机运行,防火卷帘开启,横洞内风机的运行方向和风速的确定,以确保横洞内形成正压为原则;未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横洞,起火点纵向气流上风方向侧的防火卷帘开启,下风方向的防火卷帘关闭;未发生火灾的相邻隧道的风机运行方向和风速,以能维持横洞内疏散所需的正压为原则,对其风机启动数量和运行方向进行调整。4.4隧道排烟风机4.4.1本规程对隧道内排烟风机的选型和布置,除火灾时的特殊要求外,未作出详细的规定,风机的风压和风量计算、电动机功率计算、选型和布置要求等,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执行。由于隧道火灾烟气温度较高,起火区域内的风机容易被烧坏,因此,考虑到风机的损坏因素,设计时必须对直接暴露在火场中的风机留有一定的冗余,对与高温烟气有直接接触的风机电动机、附属设备、零部件、外接配电线路等提出耐高温要求,以确保风机在250℃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60min以上。为确保风机能够满足火灾工况下的不同阶段的排烟要求,本条第4款、第5款对隧道通风排烟合用系统风机在完成不同模式下的通风状态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作出了规定。4.4.2由于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系统施工难度小、工程造价和运营费用低、活塞风利用效果好,适用于3000m以内的单向交通隧道和1500m左右的双向交通隧道,从已建成和在建隧道的排烟设计看,其通风排烟合用12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系统运用最为广泛。为此,本条对射流风机的设置进行了必要的强调。4.4.3~4.4.4风机叶片是保证风机正常风速和通风功效的关键部件,由于其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高温工况下,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会发生突变,会影响叶片的正常运转;风机的消音器是用于降低环境噪音的,保障火灾现场调度指挥的。为确保风机叶片、消音器等在火灾高温作用下能正常使用,4.4.4~4.4.5规定了其耐火、耐高温要求。4.5隧道相关场所的防烟、排烟和通风、空气调节4.5.2根据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的特点和火灾时隧道内相关场所的避难疏散要求,从系统设置、系统风量及其余压、送风口和新鲜空气采气口设置、风机选用等规定了隧道内附属用房和疏散避难场所的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要求。独立避难间、火灾时必须有人职守的隧道内附属用房,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不仅要确保房间内保持一定的正压值,以防止高温烟气侵入,而且必须通过不断的通风换气,为避难人员提供呼吸所需的新鲜空气。本条第5款根据实际火灾和实际工程经验,确定了独立避难间和相关附属用房的机械加压送风量、新鲜空气供气时间和排风设施的设置要求。火灾工况下,正压送风系统向隧道内驾乘人员和灭火救援人员提供新鲜空气,并防止烟气流入未起火区域,确保安全疏散、临时避难和灭火救援的正常开展。为此,送风系统的采气口附近,不能有高温烟气存在,否则,已排出隧道的有毒、有害烟气,会被重新送入隧道的疏散、避难区域,对隧道内的驾乘人员和灭火救援人员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隧道送风系统的新风采气口必须设置在不受火灾、烟气威胁的地方,必要时,还应采取防止回流的防护措施。4.5.3针对隧道附属用房的排烟要求、烟气流动规律和机械排烟系统的特125 点,规定了系统设置、排烟口、排烟风量等的设计要求。利用排风系统转换成排烟系统,其系统设置和转换都较为复杂,可靠性差,故不提倡。对于特别重要的场所,排烟系统最好单独设置,—般场所的排烟系统可与排风系统合并设置。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排烟效果的好坏与补风措施是否合理密切相关。通常,机械补风系统可由送风系统转换而成,可不单独设置,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未设置送风系统的,应单独设置补风系统;送风机应与排烟系统同步运行;通风量不得小于排烟量的50%;平时设有回风系统的,火灾时要能自动联动关闭;要在系统的适当位置设置防火阀。4.5.4规定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管道的设置要求。由于排烟系统管道内流动的是高温烟气,为防止管道及其周围的可燃物因高温辐射着火,强调了管道及其附件的制作材料要求和与可燃物的间距。4.5.5规定了排烟风机的风机类型及设置要求。4.5.6本条对隧道内附属用房中设置的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要求和应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作出规定。4.5.7防火阀和防火排烟阀是防止火灾通过风管扩散蔓延的防火分隔设施。在工程实际中,采购人员设备订货时,常常混淆“防火阀”与“排烟防火阀”的概念。因此,本条对二者的本质性差别予以特别强调,防止设计、采购、安装时出现错误。4.6火灾时的通风、防烟排烟监控4.6.2火灾情况下,隧道烟气控制最关键的问题是隧道内防烟排烟设施能及时、准确地启动。就控制设备而言,现场控制比远程控制更能实现这一要求。现场人员对火灾情况、交通状况等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比远端监12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控更直接、详细,所确定的通风控制要求更切合实际,因此要求现场控制优于远程控制。4.6.3由于手动控制的可靠程度高于自动控制,且简单明了。为避免在火灾紧急情况下,出现误动作或自动控制程序差错,导致不必要的二次灾害,因此,通风系统中必须设置手动控制操作系统。为保证隧道内手动控制装置能安全、及时、准确启用,隧道内的手动控制装置要设置在安全、便于操作的地方,并且有不受火灾、烟气威胁的保护措施。4.6.4火灾情况下,烟气温度较高,为避免风机的驱动、控制设备因高温烟气的造成损坏,导致风机不能正常工作,影响通风和灭火救援,需要对排烟风机的电气、驱动、监控装置采取必要的防止烟气侵入的隔离措施。4.6.5规定了隧道内附属用房中排烟口的控制模式。127 5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5.1一般规定5.1.1规定了消防水源的型式及其可靠性要求。隧道附近缺乏城市供水设施,消防用水主要靠天然水源供给。隧道周围的天然水源,更多的是山涧水、山泉水,断流的可能性极大,且水流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杂物,会对水系灭火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选择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必须经过严格的实地考察,不仅要确保水源的可靠性,而且要保证取水设施、净水设施设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1.2根据目前国内外隧道火灾防控技术研究,隧道的火灾扑救仍然以消火栓、泡沫灭火装置等水系灭火系统为主,并应随时保持临战状态。为此,隧道消防给水系统主要采用常高压或临时高压系统,并按照下列要求设置:1、常高压给水系统设置高位消防水池,利用重力供水,管网经常保持满足灭火时所需的压力和流量,扑救火灾时,不需启动消防水泵加压而直接使用灭火设备灭火。2、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置消防水泵房,平时管网由稳压泵或气压罐保持压力,当火灾发生后,启动消防泵,使管网内的压力和流量达到灭火时的要求。5.1.3根据国内外火灾统计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一隧道同一时间内发生两次火灾或同一公路沿线隧道群同一时间内发生两次火灾的记录。为此,本规程确定了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的隧道供水系统设计原则。12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5.2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5.2.1隧道的水系灭火系统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泡沫灭火装置、附属用房中的水喷雾灭火系统等。可能同时开启灭火的系统中,用水量最大的一般应为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泡沫灭火装置用水量较小,可忽略不计;所以,一般情况下,隧道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之和计算。设置在紧急停车带旁、由消防水源供水、用于汽车紧急情况下补水的DN25mm补水栓,其用水量可不计入消防用水量。5.2.2~5.2.3隧道消防用水量应根据隧道长度、防火等级、同一时间火灾次数、火场用水量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针对隧道的特点,隧道消火栓系统通常将室内、外消火栓设计在同一个环状管网上,统一由消防水池或消防水泵供水。日本规范按照3个室内消火栓和2个室外消火栓同时作用计算,消防用水量为35L/s~45L/s,德国规范消防用水量为20L/s,美国规范为32L/s;正在修编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12城市隧道”中规定,城市隧道消防用水量包括隧道内用水量和隧道洞外用水量,根据隧道类别分别为20L/s、30L/s和10L/s、20L/s。本规程借鉴城市隧道消防用水量确定原则,确定了隧道内、外消火栓用水量。5.2.4~5.2.5规定了消防水池的设置条件和设置要求。公路隧道周围很少有市政供水系统,消防水源以天然水源为主,城市近郊的公路隧道周围可能会有市政供水设施,但多数情况下,处于城市管网末端,很难满足隧道消防供水的需要,通常都需要设置消防水池。5.2.4中“市政供水设施、天然水源不能满足隧道消防供水要求”包括下列几种情况:一是隧道周围没有市政供水设施;二是市政供水管网为枝状或只有129 一条进水管;三是市政供水、天然水源及其取水设施不能满足隧道一次灭火的水量、水压要求。各国规范对隧道火灾延续时间的确定都不完全相同。美国、德国规定不低于1.00h,日本规定不低于40min,正在修编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中,根据隧道类别分别确定为3h、2h、1h。综合考虑公路隧道水源状况、建筑特点、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将特长隧道和I级长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确定为3.00h,其余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确定为2.00h。对于公路沿线隧道群,为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在确保可靠供水的前提下,本规程规定可共用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对于水源缺乏的地区,消防水池会因水源问题,补水时间超过48h,为此,在消防供水设计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考虑设置补水时间内未能补足的余量。5.2.6位于山区的公路隧道,多采用山泉水、山涧水和地下水等天然水源进行消防供水。由于地区、季节的差异,山泉水、山涧水的水量变化很大,枯水期甚至有断流的可能。所以,当采用山泉水、山涧水作为消防水源时,必须设置消防水池,并要对水源的可靠性进行认真调查,选择未出现过断流的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消防水池前要设拦水坝等取水设施。考虑到隧道中喷雾水枪、泡沫灭火装置、静压减压装置等的使用效果,要根据水源的水质情况,设置气水分离井、沉淀池、澄清池等净化水处理构筑物或设施。给水设施和净化水处理设施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由于隧道环境及其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工程实际中已出现过消防水池设置在山岭上,水泵房设置在水池高程以下,水泵只起到将水源地的水提升到消防水池的“补水”作用。为此,需要对补水用水泵的补水量、补水时间和控制要求作出规定。5.2.8~5.2.9隧道消防给水系统分为常高压给水系统和临时高压给水系统。通常,隧道常高压给水系统设有重力供水消防水池,消防水池靠消防13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水池与管网的高程差产生的势能保证隧道内的供水压力。重力供水消防水池出水管高程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最不利点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隧道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与消防水池出水管的高程差、给水管网以及消火栓、水枪、水带、阀门等的水头损失。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指隧道管网最不利消火栓周围平时水压和流量不能满足灭火的需要,在水泵房内设有消防水泵,火灾时启动消防水泵,使管网内的压力和流量满足灭火的需要。隧道临时高压给水系统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消防水池设置在消防水泵房附近,消防给水管网的压力和水量完全靠消防水泵启动获得,初期火灾的消防用水量靠高位消防水箱供给;二是隧道外设有高位消防水池,但消防水池的高程不能满足隧道最不利点灭火压力的要求,水泵房设置隧道附近,水泵直接吸水加压;三是隧道由于受周围环境和地形、地质条件等限制,无法设置高位消防水箱和高位消防水池,隧道管网平时由稳压泵等增压设施来保持足够的压力,水泵房内的消防水泵只在火灾时启动,以满足灭火所需的水量和压力要求。为确保第二种、第三种方式中消防水泵、稳压泵能够及时启动,本规程对消防水泵、稳压泵的控制模式作出了规定,除应具备常规的火灾报警联动启动、现场紧急启动、控制室或消火栓启泵按钮远程启动等控制模式外,还应具备降压启动模式。对于隧道群合用消防水泵的情况,消防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应分别以隧道群中用水量最大的一条隧道的消防用水量和供水压力最大的一条隧道的压力作为确定标准。5.2.10隧道火灾初期,由于消火栓启用数量少,消火栓流量远远小于消防水泵选定流量,管网压力会蓄积上升。为防止管网压力超过允许压力而造成事故,隧道设计时,要考虑管网的防超压措施。5.2.11消防水泵房是水系灭火系统的中枢,消防水泵房的安全直接关系131 到水系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为此,本条从建筑耐火等级、建筑平面布局、安全疏散、消防应急设施等方面对消防水泵房的安全作出了规定。5.3隧道消防给水管道和消火栓系统5.3.1为保证隧道消防水系灭火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隧道消防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以便在某段管网维修或发生故障时,仍能保证火场用水。常高压给水系统从高位消防水池至环状管网的引入管和临时高压给水系统从消防水泵房至环状管网的引入管均不应少于2根。5.3.2为确保隧道环状管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火场用水的需要,有必要使用阀门将环状管网分成若干独立段,以便于管道局部损坏或检修时,关闭损坏或检修段管网两端的阀门,其它管段的消火栓仍能够正常使用。隧道环状管网上的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考虑道隧道使用管理中少人职守的特点,为防止检修后忘记开阀门,建议采用信号阀门,以便于随时观察其开启状态,防止阀门被关闭。5.3.3将给水管道设于检修道下方沟内有利于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保证管道不因车祸、火灾等受到破坏。5.3.4设置排气阀,是为了使管道充水时不存留空气;给水管道伸缩器应根据温差情况来计算选用。设置管道过滤器是为了防止水中杂质堵塞比例混合器等配件;过滤器除设置在消防给水干管上外,还应在每个泡沫灭火装置的进水支管上安装。5.3.5隧道周围水源的水质参差不齐,消防水池中生活用水较少,水质容易变差,为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隧道消防给水管网采用内外镀锌钢管较为合适。隧道火灾初期,管道压力急剧上升,为确保管道供水的可靠性,管道连接应首先考虑选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承压大,安装方便。13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5.3.6规定了室外消火栓的安装位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目标显著,使用维修方便,推荐采用。5.3.7为不影响隧道火灾时的人员安全疏散,隧道内的消火栓箱应采用双开门暗装消火栓箱,安装在隧道侧壁上。现行国家标准《消火栓箱》确定了标准消火栓箱的基本型号和基本参数,表5.3.7根据隧道内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要求,推荐了适合隧道使用的消火栓箱规格型号及其基本参数。隧道结构设计和衬砌施工时,应按照表5.3.7给定的箱体尺寸,预留消火栓箱安装位置。由于结构等原因不得不采用非标准消火栓箱的,应按照消防产品管理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非标准消防产品的审批、检验手续。由于隧道是机动车交通通道,隧道行车道通畅,且没有任何分隔,隧道的长、宽(高)比例极大,经计算,消火栓布置间距为50m较为合适。为便于驾乘人员识别,箱体上应设置醒目的指示标志;为防止箱内设施被盗,建议设置具有开闭反馈信号功能的消火栓箱。表5.3.7适用于隧道的室内消火栓箱基本型号及基本参数箱体基本参数室内消火栓基本型号长边短边厚度公称通径出口代号mmmmmmmm数量SG24A65A240800650SG32A65A320SG24B65B2401000700652SG32B65B320SG24C65C2401200750SG32C65C320隧道出入口处的消火栓,通常是压力最大或最不利点消火栓,设置压力显示装置,既便于隧道管理单位对消火栓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又便于消防部门对消火栓系统的定期检查。由于地形、地势条件的限制,隧道存在有高程差,由此导致隧道消火133 栓系统的压力变化较大,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建议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既能减动压又能减静压的减压稳压型消火栓,或根据管网压力变化情况,在管网适当位置增设既能减动压又能减静压的减压装置;根据隧道火灾的多样性,建议采用多功能水枪;为及时启动消防水泵,要求每个消火栓箱内设置启泵控制按钮。5.4其它灭火设施5.4.1~5.4.2水成膜泡沫对汽车燃油火灾的灭火效果优于蛋白泡沫和氟蛋白泡沫,其灭火机理除具有一般泡沫灭火剂的冷却和窒息作用外,还能在燃烧液体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与泡沫层共同封闭燃液表面,隔绝空气,形成隔热屏障,阻止可燃液体继续升温、汽化和燃烧,并能较好地阻止B类火灾的蔓延;此外,水成膜泡沫属于环保型灭火剂,储存时间长,可达10年以上。根据水成膜泡沫的灭火机理、汽车火灾特点以及灭火要求,隧道中的汽车燃油火灾推荐采用水成膜泡沫灭火剂,隧道内的固定灭火装置建议采用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属于移动式低倍泡沫灭火装置,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倍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表5.4.1给出了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主要设计参数。表5.4.1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主要设计参数泡沫液混合液量喷射距喷射时间供水压力软管长混合比型号(L/min)离(m)(min)(MPa)度(m)3%≥256%≥6≥220.4~0.8≥25水成膜泡沫的型号按照泡沫液浓度一般分为1%、3%、6%和8%等4种,1%的水成膜泡沫液多用于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和细水雾灭火系统,其它型号的水成膜泡沫液常用于扑救液体火灾。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13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在隧道火灾中推荐采用3%的水成膜泡沫液。为便于管理和不影响火灾时的人员安全疏散,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应配置在箱体内,其尺寸和质量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消火栓箱》的有关规定执行。5.4.3~5.4.4隧道运营管理用房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用于扑救这类场所的灭火系统必须是无毒或低毒、且无刺激性气体释放的灭火系统,防止灭火剂误喷射或火灾时人员撤离不及时等致使人员中毒,或对人员造成其它伤害;设备用房的灭火系统,随着卤代烷气体灭火系统的替代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可选用的灭火系统有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有的灭火系统,灭火时伴随有热量和刺激性气体放出,对人体和设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的,隧道附属用房内不宜采用。随着消防产品和消防科技的不断创新,新型灭火系统将不断被研制开发,对于新型灭火系统的使用,在没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按照有关消防法规、规章的规定,必须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后,才能确定是否适用于工程实际。5.4.5隧道附属用房因使用功能的不同,其灭火器配置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本规程不再一一作出规定,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执行。5.4.6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隧道初期火灾。隧道内发生A类、B类、C类火灾和E类火灾的可能性都存在,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4.2.1~4.2.5的规定,隧道内适合配置ABC干粉灭火器和其它适用于扑救A、B、C、E类火灾的通用灭火器。据调查统计,隧道初期火灾以隧道内车辆的燃油火灾居多,其升温速率快,发展、蔓延速度较快。为此,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配置基准确定的原则,将一般隧道的危险等级确定为中135 危险级,对于以油罐车、可燃气体运输车辆等为主的隧道,其危险等级可确定为严重危险级;隧道灭火器配置以扑救B类火灾为基准,确定为1.02m/B;每具灭火器的最小灭火级别在综合考虑配置数量、驾乘人员灭火技能水平、隧道车辆燃油火灾的初期火灾特点等因素,确定为55B。表5.4.6—1给出了适合于隧道配置的不同充装量的ABC干粉灭火器所对应的每具灭火器的灭火级别。表5.4.6—1ABC干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灭火级别序号灭火剂充装量(Kg)A类火灾B类火灾142A55B253A89B363A89B484A144B隧道的使用功能是供机动车辆通行,平时,车辆事故或多或少会对隧道内的设施、器材造成意外损坏;火灾时,由于灭火器放置位置不当,会严重影响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为便于对隧道内灭火器的统一管理,防止灭火器被盗或遭受意外损坏,同时也防止随意放置灭火器而影响安全疏散,要求隧道内的灭火器成组放置在灭火器箱内,灭火器箱暗装在隧道侧壁上。现行行业标准《灭火器箱》规定了标准灭火器箱的基本型号和基本参数,表5.4.6—2根据隧道灭火器的配置要求,推荐了适合隧道使用的灭火器箱的基本型号及其基本参数。本规程在综合考虑隧道内能见度、汽车火灾特点和车行速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将隧道灭火器设置间距确定为不大于50m。本规程的计算公式(5.4.6)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13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的。由于隧道越长,越接近于封闭空间,其火灾特点越近似于地下建筑火灾特点,结合隧道的建筑和火灾特点,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7.3.3的规定,确定了不同长度隧道的KL的取值标准。表5.4.6—2适合隧道使用的灭火器箱的基本型号和基本参数灭火器外形尺寸(mm)宜存放的型号存放数量ABC干粉宽A厚B高H(具)灭火器型号XMQK233660±4MF4~MF6XMQK244860±4200±3680±4MFZ4~MFZ6XMQK2551060±4XMQK333750±4MF8~MF10XMQK344980±4220±3830±4MFZ8~MFZ10XMQK3551210±4137 6消防电气6.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6.1.1隧道电力负荷是根据事故时因中断供电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来进行负荷分级的,并根据负荷等级的不同确定相应可靠程度的供电方式。隧道内照明中断,容易造成车辆追尾、碰撞、颠覆等重大交通事故,进而会引发火灾或交通阻塞等,有的甚至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灾难。隧道供电系统故障,会导致监控中心无法对隧道的运行状况实施监控,发生事故或交通堵塞时,无法对经过隧道的车辆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有效的控制指挥;停电时若发生火灾和交通事故等,隧道内的车辆及其驾乘人员将无法在隧道中进行安全疏散或得到有效救助;消防用电设备因停电处于瘫痪状态,将无法有效实施灭火;隧道管理人员、公安交通和消防等部门到场后,难以合理调度人力、物力进行施救。由此将引起事故和灾难的扩大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所以,隧道消防应急设施中的用电设备、隧道监控设施及其用房的用电负荷均应确定为一级供电负荷。6.1.2由于隧道消防电源是隧道消防应急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所以,设备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电源损坏时,另一个电源仍能承担全部用电负荷,继续正常供电。为此,隧道消防应急用电设备应由2个独立电源供电,每个电源均应能承担火灾时所有消防应急用电设备的全部负荷。2个独立电源应优先从隧道周围的独立电网中获得。考虑到隧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沿线供电条件的限制,如确实不能2个独立电网获得双电源,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同时还应采用UPS对监控、应急照明等不能停止供电的设施进行不间断供电。13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对于火灾应急照明、自动报警系统等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设备,必须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主、备电源切换,对于UPS装置,可在出线柜直接切换;对于消防水泵等允许短暂中断供电的设备,应根据其设置位置和运行时间要求,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方式。为避免其它机电设备启动时产生的对消防用电设备的干扰,防止消防设备受其它用电设备的影响而损坏或使火灾报警系统出现误报等情况发生,消防应急用电设备必须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进行供电,以保证火灾时消防用电设备能够独立、有效、正常的运行。为确保消防供电回路的独立性,应在配电箱、供电回路末端等处设置明显的标志。消防用电设备只有在火灾情况下才会运行,运行时间较短,运行环境恶劣,可能出现暂时的过载或漏电现象。由于短时间的过载或漏电,不会对设备造成严重危害,为防止火灾时由于暂时过载或漏电,而使保护装置发挥作用停止供电,消防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所以,重要的消防用电设备(如消防泵、防烟排烟风机等)允许不加过载保护及漏电保护装置。6.1.3对于爆炸危险性场所、腐蚀严重的场所以及移动设备的供电回路和控制回路,建议采用铜芯电缆;隧道供电距离长,为防止隧道特殊工作环境对电缆造成的腐蚀,以及鼠、蚁等对电缆的损坏,以提高电缆的防护能力、载流量和耐火性能,要求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电缆采用钢带铠装铜芯电缆或矿物绝缘电缆。在选用电缆时,要充分考虑消防回路的电压损失,电压损失超过允许值,会使用电设备端电压低于设备额定电压,而造成电气设备烧毁或损坏。对于消防水泵等消防应急用电设备,其电动机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的95%时,仍能保证电动机温升符合有关规定,且堵转转矩、最小及最大转矩均能满足传动要求。所以,电动机端电压可低于95%,但不得低于90%;对于其它用电设备,其允许电压降应符合用电设备制造标准139 的规定,根据一般运行经验,当采用220V电源供电时,电压降不应超过5%,当采用380V电源供电时,不应超过10%。6.1.4规定了消防用电设备防雷接地装置设置的技术要求。任何时候、任何工况条件下,电气设备的对地电压都不得超过允许接触的安全电压,根据有关规定,人体最小安全电流为50mA,最不利人体电阻为1000Ω,则接触电压不应大于50V。TN-S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PE线)是分开的,正常运行中,PE线上没有工作电流通过,可能仅有毫安级的电气设备漏电电流或线路分布电容电流通过。电气设备外壳通过铜芯导线与PE线相连,使电气设备外壳与变压器中性点基本处于同电位状态,且对地电压均为零。中性线上产生的电压降,没有作用到电气设备外壳上,所以,从防触电或防火角度来看都是安全的。电气设备接地线必须有足够的载流量和热稳定性。对于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与设备和接地极相连的接地线,在流过单相短路电流时,由于作用时间较长,会使接地线温度升高。所以,规定接地线敷设在地上部分不超过150℃,敷设在地下部分不超过100℃,其校验公式为:t-tt0It=Iet-te0式中tt—接地线的规定允许温度(150℃或100℃);t0—周围介质温度(℃);te—导体的额定温度70℃;Ie—按额定温度70℃考虑时,查出的接地线额定电流(A);It—温度150℃(或100℃)考虑时,该接地线的接地电流允许值(A)。对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气设备,接地干线的截面按供电网中容量最14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大线路的相线允许载流量的1/2确定;单独用电设备接地支线的截面不应低于分支供电相线的1/3。实际接地线的截面一般都不大于下列数值,钢222—100mm,铝—35mm,铜—25mm。这时无论从机械强度还是热稳定角度,都能满足要求。隧道消防设计中,考虑用电设备容量都较小,供电22电缆截面一般控制在25mm以内,故设备接地线选用1×16mm。接地电阻:当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这一取值是与计算机接地要求有关规范一致的。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这也是与国家有关接地规范中对与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的要求是一致的。对于接地装置是专用还是共用,要根据工程建设的情况而定,一般尽量采用专用为好,若无法达到亦可共用。6.2火灾应急照明及相关指示标志6.2.1隧道火灾造成车毁人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火灾时的应急照明有着直接关系。隧道发生火灾,一旦照明中断,隧道内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严重的交通堵塞,驾乘人员在黑暗中将不知所措,隧道管理单位及其消防部门将无法按照安全疏散、灭火救援预案有效的引导疏散和实施灭火救援;加上高温烟气熏烤,势必造成人员伤亡。此外,对于在火灾时必须坚持工作的场所和人员避难场所,如配电室(含自备发电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以及独立避难间、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及其前室等场所,必须设置火灾应急照明。6.2.2隧道照明所采用的高压钠灯,重新启动所需电压较高,启动间隔时间较长。若供电中断,高压钠灯熄灭,必须待灯具冷却到放电管内的钠蒸141 汽压力足够低,钠原子能被1.5~5KV的高压脉冲再次电离,才能重新启动。为确保紧急情况下,基本照明灯具能够无闪烁地过渡到应急照明,以避免由于灯具熄灭,应急照明不能正常使用,致使隧道内突然漆黑一片,而引发新的车辆追尾、碰撞等重大交通事故和其它次生灾害,本条第1款规定了火灾应急照明的电源和最大供电中断时间要求。隧道火灾时,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在隧道内,火场周围能见度极低,这是隧道火灾与地面火灾的重大差别。为确保人车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正常开展,必须在火灾现场保留一定亮度、照度的应急照明,且供电时间应能与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时间相对应。为此,本条第2款规定了不同场所的火灾应急照明灯具的供电时间,第3款和第4款根据隧道及其附属用房的不同使用功能要求,规定了不同部位的火灾应急照明的亮度、照度要求。6.2.3~6.2.5规定了隧道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时,用于引导车辆、驾乘人员安全疏散的相关标志的设置要求。横洞指示标志用于指示隧道行人横洞和行车横洞的位置,是在隧道发生紧急状况时,引导车辆、驾乘人员安全疏散的标志;紧急停车带标志用于指示隧道内紧急停车带的位置,供事故车辆(如起火车辆)在险情发生后停驻,以保证行车道安全畅通;疏散标志用于指示安全出口、安全通道入口的位置,以及疏散标志设置点通往隧道出(入)口、横洞、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前室入口的方向,是隧道发生紧急状况时,指示车辆及其驾乘人员迅速、安全撤离事故现场的重要指示标志,分为安全出口标志和疏散指示标志2类。横洞指示标志、紧急停车带标志按照交通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制作,疏散标志的图形、文字、规格型号和技术要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执行。为保证灯光标志能够有效引导和指示人员、车辆进行疏散,设计时,14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光源的光通量应考虑在箱体上安装玻璃罩后的折减。折减系数可按照乳白玻璃为0.55,磨砂玻璃为0.7确定,灯光标志为常亮灯时,可以不考虑。6.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3.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隧道应确定为二级保护对象,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宜采用集中报警系统。为此,本条确定了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设备组成。6.3.3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0.1和2.0.2的定义,报警区域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区域,通常按照防火分区划分;探测区域是指报警区域内探测器探测到的起火点所在部位。根据本规程对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本规程将隧道内附属用房和每孔隧道确定为独立的报警区域;并根据目前隧道常用的火灾探测器种类和本规程规定的灭火设施的设置要求,将隧道的探测区域确定为50m~100m。6.3.4多数隧道建设在荒郊野外,其火灾报警系统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车辆从隧道中通过时,会留下浮尘、尾气等;隧道中的渗水会导致环境潮湿,使设施、设备容易产生锈蚀;隧道出入口附近受阳光、雨雪、雷电等干扰较大;隧道中因自然风、车辆行驶产生的活塞风和风机通风换气等,风速变化较大。由此,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择除应满足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要求外,其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65,并应有较强的抗干扰、抗腐蚀能力,其设备应能在有浮尘、尾气和其它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6.3.5~6.3.6规定了隧道火灾探测器选型的基本原则和在隧道中的设置原则,并推荐采用探测器响应时间短、运行维护方便,尤其是在环境污染较严重时能自动修正、发出警示信号或污染对系统灵敏度不产生重大影响,抗干扰能力强的火灾探测器。143 根据目前国内的隧道工程实例,隧道火灾探测器多采用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线型光纤定温火灾探测器、线型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以及线型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等。1、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1)工作原理通过对自然光、环境光的光谱特征与隧道火灾的火焰光谱特征比较,可以发现:隧道火灾火焰的光谱分布情况与隧道中的自然光或环境光(如各种照明灯光)的光谱分布情况有着显著的差别。以此为依据,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采用了2个感应波长参数不同的检测元件,对接收到的辐射光的波长输入值进行比较,各检测元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通过电子回路的狭光带滤波器检测出火焰所特有的具有浮动频率的信号,并进行交流放大,再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整流、平滑,并通过比较电路进行判断,当确定为符合规定标准的信号时,启动开关回路,发出报警信号。(2)主要技术参数该类探测器响应时间阈值是通过实验室和实地模拟火灾试验确定的。2其模拟火灾试验是模拟0.5m的汽油火灾(0.7m×0.7m试验油盘,2L车用汽油)和固体火灾进行试验,其响应时间不超过30s;风速不超过12m/s时,其受光窗口的污损率低于光学减光率的50%。(3)设置参数该类探测器在隧道中的设置间距不宜超过50m,宜设置在隧道行车方向右侧的侧壁上,整体设备底边安装高度距离检修道宜为1.5m,探测器的安装高度,以没有探测盲点为原则来确定。对于建筑限宽较宽的隧道,为避免探测盲区,宜根据探测区域的要求,确定设置间距或在隧道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探测器。2、线型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14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线型缆式感温探测器又分为定温、差温、差定温等种类。(1)线型缆式定温探测器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线型缆式定温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在警戒区域内响应环境温度额定值的探测器,一般由2根载流导线(或铜芯电缆)绞接在一起,或芯线间采用热敏绝缘材料分隔,或线芯采用热敏合金线制作。当环境温度升高,达到或超过额定值时,热敏绝缘材料融化,造成导线短路,或探测回路阻抗发生变化,从而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该类探测器的额定动作温度分为70℃以下、71℃~85℃、86℃~100℃、100℃以上4个等级;其响应时间试验是在试验室内,将探测器与控制设备连接处于正常的报警监控状态,抽取1.0m的探测器,利用烧杯内的沸水(100℃以下等级)或打火机(100℃以上等级)作为热源,把探测器放到热源内均匀加热。其响应时间要求分别为70℃以下等级不应大于20s、71℃~85℃等级不应大于30s、86℃~100℃等级不应大于40s、100℃以上等级不应大于20s。(2)线型缆式差(定)温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探测器一般采用热敏合金线制成,通过探测回路的阻抗变化,差温探测器能够适时检测到探测区域内的升温速率变化;差定温探测器同时还能响应环境温度额定值,具有差温和定温双重报警功能。探测器外一般包有防潮、防腐蚀的保护层。差温探测器按照灵敏度分为3个等级,分别以10℃/min、20℃/min和30℃/min作为额定升温速率,其响应时间试验是在25℃的初始温度,0.8±0.1m/s的气流速度下,利用温箱对不超过20m的探测器进行试验,在额定升温条件下,探测器响应时间不超过60s。(3)隧道工程验收时的模拟火灾试验结果在隧道建筑限界净宽不超过10m,隧道内风速较小(一般不大于2m/s)145 2的条件下,采用1m油盆、内盛15L~20L汽油进行模拟火灾试验,试验点设在行车道中心线附近时,缆式感温探测器因厂家不同,响应时间差别较大,但仍有部分产品的响应时间不超过60s;在风速较大(超过5m/s),2或油盘尺寸减小(如减小为0.5m),或采用木材等固体燃料,或位置选择在隧道最不利位置时,所有厂家的缆式探测器的响应时间都超过60s。3、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光纤用作定温探测器的主要依据是光纤的光时域反射原理以及光纤的后向拉曼散射温度效应。激光光源沿着光纤注入光脉冲,脉冲大部分能传输到光纤末端并消失,有一小部分拉曼散射光会沿着光纤反射回来,其反射参数与温度有关,经对这一后向散射光进行信号采集并在光电装置中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获得温度变化的信息。4、线型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此类探测器以空气管为敏感元件,空气管和膜盒以及电路部分组成。空气管由细铜管或不锈钢管制成,并与膜盒连接构成气室。当环境温度缓慢变化时,空气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能从膜盒的泄气孔排出,因此不会推动膜片,电接点不会闭合;当环境温度上升很快,空气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迅速,来不及从膜盒的泄气孔排出,膜盒内压力增加,推动膜片产生位移,使电接点闭合,从而接通电路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空气管差温探测器的分类、响应时间试验条件及要求等与缆式差温探测器的相同。隧道火灾,升温速率快、散热差、短时间内能达到最高温度值;另一方面,由于初始起火点会随车辆发生位置上的移动,并且受到隧道中的自然风、汽车活塞风以及通风设施的影响,初期火灾中的烟雾和温度很难象其它建筑一样,蓄积在起火点附近空间。从对上述火灾探测器在隧道中的模拟火灾试验看,不同的探测器受到隧道内风速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不相同,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几乎不受风速的影响,线型缆式差定温火14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灾探测器次之,线型缆式定温火灾探测器和线型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受风速影响较大;相同规格数量的燃料、相似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类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各不相同,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的平均响应时间最短,线型缆式差定温火灾探测器、缆式定温火灾探测器和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因灵敏度不同、厂家不同,其响应时间差距很大;不同种类的探测器对不同的环境污染、干扰因素的抵抗能力不相同,线型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可不受环境污染、浮尘、尾气、一般腐蚀性气体的影响,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因浮尘、尾气的遮光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设定了受光窗口污损率及其补偿、报警等抗干扰措施,一定时间内能有效弥补了其不足;其它探测器因厂家采取的抗环境污染、抗干扰措施不同,其效果也不尽相同。为此,针对对隧道火灾的特点、隧道环境条件和各类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从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机械强度、抗腐蚀能力、抗污染能力等方面对隧道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原则作出了规定,为达到及时报警的目的,确定了探测器在附录F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的响应时间要求;并根据工程实践,推荐了几类在隧道环境条件下运行情况较好的探测器以供选择。由于适合隧道使用的火灾探测器不是唯一的,随着对隧道火灾探测技术的进一步探索研究,还会有更多的适宜隧道使用的火灾探测器被开发使用,如国外新近研究生产的以隧道内CO理化参数为检测目标的CO探测器等。为此,对于隧道内设置的火灾探测器,其保护范围、设置间距、安装位置和安装要求等,都会因产品类型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本规程对隧道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只作原则性规定,在满足本规程设定的原则的前提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各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工程设计。当隧道为单孔双车道时,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在符合本规程规定的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条件下,通常采用支架将探测器回路安装在行车道中心轴线上方的隧道拱顶附近;当隧道为单147 孔三车道或多车道时,建议根据产品的监控半径,为达到本规程规定的探测器响应时间,适当调整探测器回路数量及安装位置。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宜安装在隧道建筑限界外的隧道侧壁上,其安装间距为25m~50m,安装高度为距离检修道地面高度1.2m~1.5m。6.3.7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8.3.1的规定,隧道内附属用房疏散通道上的手动报警按钮的最大设置间距为30m,隧道内设置的手动报警按钮,由于报警人员是驾车到手动报警按钮处报警,综合考虑车速、刹车距离和车辆行驶中对道旁标志识别时间的要求,并配合隧道内探测区域和消火栓的设置规定,将隧道内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间距确定为不超过50m,安装高度以检修道等的顶面为基准,确定为1.3m~1.5m。6.3.8火灾报警控制器是一种能为火灾探测器供电、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对自动消防等装置发出控制信号的报警装置,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程规定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的。6.3.10由于隧道长度对火灾报警通讯、控制线路的影响,隧道内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所选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产品技术条件,确定是否设置区域控制器;设有区域控制器的隧道,不可能在每台设备处设置人员职守,因此,有必要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集中报警控制器;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便于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实现数据共享、统一管理,可在中央控制室内设置一台消防管理计算机,以实现对隧道群灾情的统一监控。6.3.11~6.3.14规定了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和火灾声光警报装置的设置要求和设备技术参数。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属于有线广播系统,主要用于隧道内交通堵塞、交14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通事故和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引导车辆及其驾乘人员进行避难、疏散和疏导交通;同时,考虑到隧道内的屏蔽效应对无线、有线通讯的影响,火灾应急广播系统也可作为灭火救援时传递指挥信息的辅助设施。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隧道均有必要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扬声器一般应设置在隧道紧急停车带内、行车或行人横洞附近;为控制隧道外的交通,还应在隧道两端出入口广场各设置一个扬声器。隧道内扬声器可固定在灯具下方行车方向右侧的隧道侧壁上,一般应面向行车方向,并可垂直和水平调节扬声器的朝向。扬声器和固定设施的几何尺寸不应超过隧道建筑净空限界。当隧道内由于火灾或交通事故而发生交通阻塞时,中央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可通过广播向隧道内的车辆发出事故信息,立即引导车辆及其驾乘人员疏散、疏导交通、指挥灭火和抢救受伤人员,以控制隧道内的混乱;同时,指挥隧道外的车辆有序停驻,避免造成新的交通堵塞和次生灾害。平时也可利用此系统传递交通信息。6.3.16~6.3.18隧道紧急电话是供隧道内的驾乘人员在发生行车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向公路管理单位报警的设施,就其呼叫方式和功能来看,可作为消防专用电话使用。本着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隧道紧急电话系统在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5.6的各条规定的情况下,可不再单独设置隧道消防专用电话系统。1、隧道紧急电话系统选型及设备组成为方便驾乘人员报警,隧道紧急电话的呼叫方式应该是直接的,中间不应有交换程序,即应选择共电式直通电话或对讲电话为宜。通常情况下,紧急电话系统需要由紧急电话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传输介质和紧急电话分机等组成。紧急电话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149 电话机、录音机及供电设备等;传输介质通常采用长途对称电缆或市话电缆以及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的光纤电缆等;当采用光纤电缆时,需要增设光电连接器;紧急电话分机主要包括平衡网络、信号收发电路、语音收发电路和送受话器件等。2、紧急电话控制器的功能及要求紧急电话系统作为专用呼救系统,应自成体系,系统仅供紧急电话分机与紧急电话控制器之间通话,分机与分机之间,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均不能交换或转接。紧急电话分机呼叫时,紧急电话控制器应具有声、光显示,并自动显示呼叫分机位置;当控制器与一台分机通话通时,有其它分机呼叫,控制器上应有声、光显示,并应有提示音,通知正在呼叫的分机作短暂等待。紧急电话控制器还应具备自检功能,可自动检测系统的正常和故障状态,并能自动录音、记录和打印。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可将紧急电话呼叫信号传至上级部门,再通过闭路电视控制器控制呼叫地区的摄像机工作并录像,中心计算机同时可将信号送至地图板或大屏幕等显示设备,显示呼叫分机位置。因此,为便于接警和对隧道内紧急情况的统一监控、及时处理,建议将紧急电话控制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或设有消防控制设备的中央控制室内。3、紧急电话的设置要求(1)设置间距紧急电话的设置间距,各国要求都不完全相同,日本及法国每隔200m设置一台,瑞士及德国的设置标准为150m,奥地利的设置间距确定为不大于250m。1983年,国际道路协会(PIARC)建议,都市地区高交通量隧道每隔50m设置一台,山区长隧道每隔300m米设置一台。目前,在我国的隧道建设中,通常以200~300m作为设置标准,在隧道曲线段上,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设置间距。综上所述,本规程推荐采用200m作15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为隧道直线段上的设置标准。(2)设置位置紧急电话应采用设置在隧道侧壁内。为便于寻找,单向交通隧道的紧急电话应设置在行车道右侧;双向交通隧道应分别在隧道两侧设置,以避免临时停车或人员横穿车道,引发新的交通事故或造成交通堵塞;紧急电话标志应为灯光标志,并应面向行车方向安装。为便于事故车辆停靠和报警,紧急停车带附近应设紧急电话。为防止隧道内的噪声干扰,保证报警通话效果,隧道内的紧急电话应设置在隔音洞室内,室内应设有照明。当隧道内发生事故,尤其是发生火灾时,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驾乘人员通常会驶离隧道后再报警,为此,可在隧道两端出入口外10m处各设置一台紧急电话。(3)设置高度为使便于报警者操作,电话高度以距人员所能达到的地面1.2m~1.5m为宜。4、紧急电话系统的设备技术要求紧急电话系统应采用全双工通话方式和双音频信号传输方式。因系统属专用设备,话务量小,可采用多机复接共线方式,复接分机量视交通量和设备能力确定。系统应提供不间断电源以保证紧急电话系统能够不间断地工作;为保证紧急电话系统的通话效果、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条提出了紧急电话系统设备选型的相关技术参数。6.3.19消防控制室设置对内联系、对外报警的电话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报警通讯手段,作为消防控制室,设置一部向公安消防队“119”报警台报警的外线电话,是隧道运营消防安全所必需的。同时,为保证消防控制室同有关消防设备间的工作联系,应在消防水泵房、配电室等设备用房设置消防对讲电话。151 6.4消防控制室和中央控制管理系统6.4.1对于设有独立管理所的隧道,其消防控制室宜与隧道监控室合并设置;对于设有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隧道群,除应在现场监控室设置相应的火灾报警控制设备外,还应在中央控制室设置消防管理计算机、紧急电话控制器、火灾应急广播控制台等设备,充分共享系统资源,节省运营成本,实现对隧道群的统一调度、统一管理。6.4.2中央控制室是公路沿线及其隧道(群)的监控、管理中枢,对于隧道的监控,应具备下列基本功能:1、能够接受各系统传输的各种信息,包括数据信息,视频信息和语音信息。2、能够对各系统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3、能够以自动或手动控制方式执行计算机内的控制预案。4、能够灵活地以数据、图形、图像等方式显示隧道内、外的交通情况及设备的运行状况。5、能够自动完成数据备份和文件存档。6、能够全面地进行查询、统计和报表形成。7、能够不间断地定时检测各设备的工作状态。8、中央控制室计算机网络应设有与所属公路通信网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隧道监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子系统,其火灾监控信息应能传递到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使消防控制系统能与所属公路通信网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交换。为此,在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中必须增加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的监控、数据存储、分析等功能。6.4.3规定了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在火灾工况下的自动联动功能和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功能。15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1、闭路电视联动控制过程:火灾报警后,闭路电视画面应能自动切换到火灾报警地址点附近,将现场图像在显示屏上放大,以确认火灾,并能在火灾确认后,自动录象。2、消防水泵联动控制过程:消防水泵应能在消防控制中心实现自动联动控制和远程启动,其远程控制电路设计以简单、快捷、合理为原则。火灾报警信号输入系统后,值班人员通过闭路电视予以确认,并通过消防水泵手动或自动控制直接启动消防水泵,同时接收水泵启动后的反馈信号。3、防火卷帘联动控制过程:火灾确认后,行人横洞入口的防火卷帘应能自动、手动开启,起火点排烟方向上游行车横洞入口的防火卷帘全部开启,起火点排烟方向下游行车横洞入口的防火卷帘,当横洞内无正压送风系统时,全部关闭,当横洞内有正压送风系统时,起火点附近的关闭,远离起火点的可开启。相邻未起火隧道横洞入口的防火卷帘全部开启,以便于空气流入横洞,在起火隧道横洞口形成正压。车辆、人员安全疏散后,根据现场指令,关闭或开启防火卷帘,以实现横洞及其防火卷帘在火灾不同阶段的安全疏散、灭火救援、防烟防火、防止火灾扩大蔓延的作用。4、交通信号系统联动控制过程:火灾确认后,隧道外信号灯应自动转变为红灯,并在可变信息情报板上发布火灾信息,引导未进入隧道的车辆有序地停驻在隧道外的右侧行车道上。对于单向交通隧道,其起火点行车方向下游的信号灯仍然维持绿灯不变,以引导车辆迅速疏散出隧道;起火点行车方向上游行车道上的信号灯变为红灯,行车横洞入口前的车道指示标志灯变为左转信号,隧道内的可变信息情报板发布疏散信息,引导车辆利用行车横洞向相邻隧道进行安全疏散;与此同时,未起火隧道的行车道变成双向交通,车道指示灯、信号灯随之进行调整。对于双向交通的隧道,其信号灯应根据隧道内的交通堵塞情况,以不发生新的交通堵塞和次153 生灾害为原则,进行适时调整。5、防烟排烟系统联动控制过程:针对火灾发生地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通风及防烟排烟预案。当火灾确认后,自动执行通风及防烟排烟预案。值班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调整。15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及验收7.1一般规定7.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行政规章的规定,为保证消防专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由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消防专业承包一级和二级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其项目经理、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工长必须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有消防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岗位消防专业合格证书。7.1.2本条规定了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前应具备的技术资料和基本条件。根据本规程2.1.3的定义,“消防专项工程”包括在隧道消防安全布局、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方面设置的消防设施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在隧道及其附属用房中设置的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隧道消防应急设施等分项工程。施工图和设计说明书是消防专项工程施工的技术依据,规定了各分项工程、系统、设施的基本设计参数、设计依据和设备材料等;各分项工程的产品、设施、系统及其主要组件的施工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是设备制造厂根据其产品的特点和规格型号、技术性能参数编制的供设计、安装和维护人员使用的技术说明与要求,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技术参数、安装的特殊要求、维护方法和要求等。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单位正确选型,便于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检查施工质量,而且是施工单位把握设备特点,正确安装所必需的。其它有关技术文件还应包括:消防产品明细表、施工程序、施工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控制制度、公安消防机构的建审意见书等监督审批文件、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验收等表格等技术文件,由于不便一一列举,只作原则性规定以利于执行。155 检验报告和产品出厂合格证是保证各分项工程所采用的消防设备、设施、产品和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消防产品质量标准的可靠的质量保证文件。消防产品属于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其产品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对已颁布实施国家标准的系统及其组件,必须出具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的型式检验合格报告。对于阀门、压力表、管道过滤器、金属软管、管子、管件等,可以只提供生产厂家出具的检验报告、合格证。施工前对消防设施及其组件、管件和主要材料进行检查,看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设计选型,以确保施工及施工进度的要求。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单位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设计意图,尤其是在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各专业相互交叉等部位,以及隐蔽工程、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间更应加强交流、沟通,达成共识,以确保消防专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埋件、预留孔洞是根据设计图纸在隧道土建阶段为消防专项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预留的,如与设计要求不符,必然会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这需要建设、设计、监理、土建施工和消防施工等单位在实际工程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7.1.3隧道消防专项工程设计施工图是依据现行国家、行业、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的,是施工的基本技术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消防设计应当由建设单位报公安消防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施工单位应按照经审核批准的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确实变更的,必须由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公安消防部门重新审核批准后,方可变更。7.1.4规定了消防专项工程调试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系统调试是保证各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1~3款规定了消防15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专项工程的分项工程调试和整体联动调试的前提条件,第4款规定了调试前必须备齐的技术资料,5~6款规定了保证调试工作正常进行所必需的供电、测试用仪器仪表等外部条件。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与调试技术人员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可能出现施工单位与调试单位不是同一个单位的情况,由此,备齐调试必需的技术资料,才能使调试人员准确掌握设备及其施工情况,能够了解施工人员是否按图施工以及施工质量如何,便于调试人员在调试中找准问题,给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7.1.5规定了参加调试的技术人员的资格和调试应遵守的原则。调试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求调试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即调试负责人应具有消防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熟悉各分项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工作和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熟悉系统及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避免调试时发生不应有的事故。另外,要做好调试人员的组织工作,做到职责明确,并按照预先确定的调试方案开展调试工作。7.1.6规定了消防专项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为竣工验收工作提供的技术资料。提供完整的消防专项工程技术资料,说明工程已具备软件方面的条件。完整的技术资料是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对工程设计、施工实施有效监督和组织竣工消防验收的基础,也是竣工验收时对工程质量作出合理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管理单位对隧道及其消防专项工程运营、维护、管理的必要条件。7.1.7隧道工程竣工消防验收与其它专业的竣工验收不同,它既是对隧道消防安全的综合评价,又是对隧道消防专项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系统性能、产品质量的全面检查验收;既包括了竣工资料、对设施和系统技术管理,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等软件的验收,又包括了对隧道及其附属用房所设置的各类消防应急设施、系统和技术措施等硬件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整157 体验收。考虑到系统组件、元器件的早期失效和系统磨合所需要的时间,为确保消防专项工程验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消防专项工程需要在各消防应急设施、系统整体联动调试完成,且试运行到达正常状态后再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过程中,所有设施、系统都应按照正常运行条件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运行条件。在实际工程验收中,有的施工单位、调试单位或设备厂家,为保证消防设备顺利通过验收,检查验收时,故意将设备灵敏度(如差温探测器的灵敏度阈值、定温探测器的额定温度值,以及采用降压启动的稳压泵的启泵压力等)调高;验收合格后,为防止误报警或稳压泵频繁启动,再将各响应阈值调低。这种情况既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设备的灵敏度与抗干扰能力,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火灾时报警设备的及时报警和灭火设施的有效运行。鉴于此,本条不仅根据本规程确定的消防设计要求规定了对应的隧道竣工消防验收内容,还着重强调了竣工消防验收的条件。7.1.8隧道及其附属用房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设施、水喷雾灭火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除有特殊要求的外,本规程不再对其施工、验收中的共性问题作重复规定,施工及验收时,以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作为依据。7.1.9竣工消防验收时,需要对各消防系统、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验,试验时,系统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因此,竣工验收后应将各消防系统、设施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以确保验收后各消防系统、设施处于待命状态,能够适时进入运行状态。7.2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及验收15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2.1隧道消防专项工程由建筑消防工程和固定消防系统工程2个部分组成。隧道建筑消防工程又分为隧道承重结构体防火涂料、防火材料喷涂工程、防火门窗及防火卷帘安装、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安全布局、耐火等级、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车道等分项工程。7.2.2~7.2.4隧道防火涂料(材料)喷涂工程既是隧道消防专项工程的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也是隧道建筑装饰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本规程在制定隧道防火涂料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时,既考虑到隧道防火涂料工程是为了提高隧道混凝土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防止火灾时隧道拱顶崩塌的根本目标,也兼顾了装饰工程所确定的平整、美观的要求。在对7.2.2~7.2.4的编写过程中,参照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中施工、验收的规定,参照了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标准》GA98、《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试验方法》GA110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等标准中有关涂料到场检验要求、防火涂料工程的基层处理、涂料涂覆与养护、施工工艺与主要工序、验收内容及要求的规定。7.2.5防火卷帘、防火门窗是防火分隔构件,为防止火灾蔓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为确保防火卷帘、防火门窗安装牢固,其支撑构件必须是固定的、可靠的,安装前应当安装《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或设计要求预留洞口和预埋件,不得在安装过程中再砌口。7.2.6~7.2.8规定了钢质防火卷帘在隧道中的安装及验收要求。隧道横洞采用的防火卷帘一般为钢质防火卷帘。7.2.6强调了钢质防火卷帘到场检验的要求。钢质防火卷帘的到场检验除应对防火卷帘的外观和帘板串接等进行常规性检查外,还应对照生产单位提供的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对防火卷帘的材料(如材质、厚度等)、主要部件的制作(如帘板、导轨、门楣、卷轴的用材、制作、帘板串接方法等)、各部件的尺寸159 公差、制作厚度等进行检查,对与检验报告不一致或有疑问的,应向出具型式检验报告的检测机构询问,无异议时方可使用。7.2.8~7.2.10隧道中采用的防火门窗一般为钢质防火门窗,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三章“门窗工程”的有关规定,对防火门窗到场检查、安装要求、验收内容及其要求等方面作出了规定。7.2.9中所要求提供的防火门窗“五金配件熔融温度不低于950℃有效证明文件”应包括有效的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7.2.11规定了隧道建筑消防工程的其它专项工程的验收内容和验收要求。7.2.12附录B的建筑消防设施验收记录表分为:建筑消防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和分区段、部位验收记录。验收时,根据分区段、部位验收情况对各分项工程作出验收评定结论,并根据各分项工程验收结论,综合评定出建筑消防工程的验收结论。有一个分项工程不合格的,建筑消防工程验收不合格。7.3防烟排烟设施施工及验收7.3.1风机进场后,必须对风机及其材料、部件等进行到场检验。风机的开箱检查是施工前必需进行的常规性检查,开箱检查的具体内容有: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件的主要安装尺寸,检查叶轮旋转方向和定子导流叶片的导流方向,对主要零件、部件的外观进行检查;通过开箱检查,应及时发现问题,以避免风机及其零件、部件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返工,为安装做好准备。7.3.2国产100型射流风机的总重量为985kN,加之风机高速运转时的荷载,施工前,需要对风机支撑结构进行荷载试验,其最小承载能力应为实16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际静荷载的15倍,设计有规定的还应符合设计要求。7.3.3隧道中的防烟排烟系统多采用射流风机式纵向排烟系统,本条重点对射流风机的安装作了规定。由于射流风机自重大,安装方法宜采用固定式或悬吊式,风机安装应牢固;风机应设置于建筑限界以外150mm-200mm处,风机轴线应与隧道轴线平行。安装前应进行试运转,吊装时应有安全保证措施。7.3.4规定了防烟排烟系统的风道及其风管、防火阀、排烟防火阀、风口等部件的施工安装要求。风道内表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防烟排烟系统的运行效果。风道内表面平整、清洁、无裂纹、无渗水,水平风道设有一定坡度的排水纵坡,能够保证不增加气流阻尼,确保风道的严密性、无积水,以达到预期的防烟排烟效果。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风道与金属风管连接处未作预埋处理,或预埋位置、尺寸不正确,给施工带来困难的情况。鉴于此,为确保风道与金属风管连接严密,第2款规定了风道与金属风管及其部件连接时的预埋要求。风道伸缩缝的设置形式较多,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且还要保证其不渗水、不漏风。火灾时,风道直接承受高温,容易变形、剥脱,从而导致漏风,甚至产生火灾扩大蔓延的严重后果,风道破损后,其修补或更换难度较大,因此,应特别重视其材料、结构的耐久性。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是通风空调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中起防火分隔作用的安全装置,应能在火灾时准确、适时地发挥作用,其安装质量要求应更为严格。本条第5款至第7款对其安装位置、安装要求和安装后的动作试验等作出了规定。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按其机械运行装置的类型可分为弹簧式和重力式两类;弹簧式防火阀、排烟防护火阀又分为左启式和右启式,重力式又分为水平安装、垂直安装和左启式、右启式等规格,安装时应选用合适产品;为确保易熔件的感温灵敏度,应将易熔件顺气流方向安161 装;为确保阀板关闭后的严密性,阀板应逆气流方向开启。排烟防火阀平时多处于常闭状态,火灾发生后,手动或自动开启进行排烟。排烟防火阀的结构可分为多叶式、翻板式等,安装时,可设置在墙体上或安装在吊顶内;其阀板的开启及复位可采用自动或手动控制。施工安装过程中,由于对到场成品的保护不当,或放置过久而受潮生锈,或在运输中损伤,或产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安装不当等,都会造成阀板变形、启闭不灵活、关闭不严,甚至失灵。因此,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安装后必须全数进行动作试验,要求启闭灵活;有卡阻、关闭不严的要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电控阀还需进行手动、电动控制试验。第8款规定了风口的安装要求和风口安装的允许偏差。7.3.5规定了风机控制装置的安装要求。风机供电电缆应敷设在电缆沟内,引至隧道内的控制箱,再由控制箱采用绝缘导线穿预埋金属管引至风机。如穿线管明敷时,应作防火处理。风机控制装置应根据设计原理图、风机控制方式、风量级档等制作,射流风机控制装置安装在预留的风机控制装置孔洞内。7.3.6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12.2.1的规定,确定了系统调试正常后,应在额定转速下运行2h无故障后,方可申请竣工消防验收的要求,以及竣工验收的主要检查测试内容。7.3.8~7.3.9规定了隧道防烟排烟系统竣工验收的具体内容、各检查验收项目的抽样比例和验收要求。规定了隧道模拟火灾试验时,防烟排烟系统控制模式的验收内容和要求,以及在火灾不同阶段控制模式下应进行的检查验收项目、验收方法和验收要求。7.4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施工及验收7.4.1规定了隧道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设施、系统施工前,对所采用的系16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统组件、消火栓箱、管材、阀门等进行现场检查的要求。7.4.2由于隧道施工现场比较复杂,周围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消防给水管道比一般建设项目的长,管道施工和设备安装中,施工杂物、泥土、石块、杂草、枯枝败叶等进入管道和设备的可能较大。为减少隧道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网阻尼,防止各类杂物在管道中堵、卡,本条规定了供水设施安装前和安装过程中的清洁要求,强调了安装中断时敝口处应作临时封闭处理,以防止杂物进入正在安装的管道与设备中。本条第2款规定了供水设施安装时的最低环境温度,其目的在于防止供水设施焊接或试水时,因温度剧变产生应力而造成意外的设备、管道损伤。7.4.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本条对消防水泵、稳压泵的安装要求作出了规定。为确保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正确选用设计图纸中确定的相应规格型号的产品,设备安装和验收时,认真检查、核对产品质量保证文件和安装使用说明书是非常必要的。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安装泄压阀,主要考虑在日常维护管理中,消防水泵启停和系统试验较频繁,经常发生非正常承压,没有泄压阀很容易造成管道崩裂现象。压力表缓冲装置可以是缓冲弯管,或者是微孔缓冲水囊等方式。7.4.4规定了吸水管及其附件的安装要求。消防水泵吸水管的正确安装是消防水泵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吸水管上安装的控制阀是用于控制消防水泵吸水量,便于水泵使用、维护的,其直径应与吸水口直径一致,以确保消防水泵的正常供水。当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独立基础上时,由于沉降不均匀,将会造成消防水泵损坏,为此,第2款给出了实际工程中运用较为普遍、最简单的解决方法。7.4.5消防水池(水箱)及其给水、净水设施的施工和安装,直接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为确保隧道消防163 给水系统的水质要求,第2款对消防水池(水箱)溢流管、泄水管提出了防止污染的要求。7.4.7管网是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设施的灭火剂输送通道,系统管网安装是隧道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设施施工中工程量最大、出现问题几率较高、返工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其它组件安装和系统使用寿命的环节。针对隧道工程的特点,为了确保管件连接强度、管网安装质量和使用寿命,避免管道堵塞以及管道安装位置不当而影响行车安全,本条规定了管网安装前的管子校直、净化处理、防腐处理等要求和管道安装中的具体施工要求。7.4.8~7.4.10隧道消防给水管网的尺寸,除室内消火栓配水管外,均不小于100mm,按照常规连接方法应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而焊接或焊接法兰连接,焊接后都必须对管件、连接件进行重新镀锌等有效的防锈处理,施工难度较大,且或多或少地降低了镀锌钢管的抗腐蚀能力;加之,隧道消防水源受环境条件限制,多为天然水源,水质较市政水源差,对管道和连接件的防腐蚀要求更高;鉴于上述2个原因,为不影响隧道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使用寿命,本规程5.3.5为消防给水管网推荐了螺纹连接、沟槽式管接头连接和螺纹法兰连接等3种连接方式。本条规定了螺纹连接、沟槽式管接头连接和螺纹法兰连接的具体施工要求。为确保管道螺纹连接的强度、管网密封性能和不增加管网阻力,7.4.8分别对管子和螺纹的机械加工技术要求、变径管件的连接要求和密封填料的使用要求作出了规定。沟槽式管接头连接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种新型连接技术,其优点是施工和维修便捷、强度和密封性能良好、美观,其工程造价接近法兰连接。根据2001年版国家标准《沟槽式管接头》的有关规定,7.4.9对沟槽式管接头及其材质、连接方法和连接要求等作出了具体规定。16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7.4.11水系灭火系统运行时,由于消防给水管道内压力变化,会在管道内产生水流惯性力,在弯头、三通、管道分支处等部位产生拉力,并使管道产生不同程度的晃动或振动;加之管道、管件和水等的重量,会使给水管道产生应力和相应的变形。由此,为满足管道强度和刚度要求,需要根据管道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经计算后确定支架、支墩的最大允许设置间距,且不应大于表7.4.11的规定的设置间距。7.4.12本条规定了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的安装要求,强调设有箱门开启信号的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的报警信号反馈要求,以满足平常防盗,火灾时辅助报警的功能要求。7.4.13规定了减压阀、控制阀、排水阀等阀门的安装要求。由于隧道消防水池的设置受到周围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多数隧道的出入口存在高程差,致使隧道消防给水系统常常出现局部管网的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和静水压力分别超过0.50MPa和0.80MPa,影响消火栓的正常使用。按照常规做法,当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超过0.80MPa时,消防给水系统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但就隧道消防给水系统施工而言,分区给水系统不仅施工难度大,施工要求高,而且极不经济合理,有的隧道工程中甚至不具备施工条件。为此,工程实际中常采用可调式减压阀、比例式减压阀等减压装置进行局部减压。第1款至第3款针对减压阀的功能和阀体结构特点,规定了减压阀及其部件的设置、安装要求,以确保减压阀的正常使用,避免冲洗对阀体及其部件造成损失,防止管道中的杂物堵塞阀门或沉积在阀体内的活动部件上,造成减压阀失灵。由于设置消防给水系统的隧道长度较长,且洞内无人职守,而隧道管理用房与隧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便于对控制阀门启闭状态进行准确的监控,防止由于检修等原因,致使供水干管上的控制阀门关闭,火灾时造成意外损失,第4款强调了供水干管上设置的控制阀应设明显的启165 闭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设施,对于采用信号控制阀的,其启闭信号应能准确反馈到消防控制室的监控设备上。7.4.14~7.4.16规定了消防给水管网水压强度试验、水压严密性试验和管网冲洗的要求。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系统是在火灾等非正常情况下使用的。对于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来说,管网长期处于带压工作状态,而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其管网压力在水系灭火系统运行初期,会发生极大变化,这就给消防给水管网及其组件提出了较高的强度和严密性要求。管网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是以水为试验介质,分别对管网整体结构、连接件、阀门及其它部件进行的短时间超负荷试验和对管网及其部件、管材的严密性程度进行的全面测试,两个试验都是消防给水系统工程质量、系统功能、系统可靠性评定的重要依据,是火灾时水系灭火设施有效灭火的基本保证。7.4.14规定了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前必需进行的准备工作和具备的条件;为了避免在消防给水系统试验、验收后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后,因遗留少数临时盲板,而给系统的冲洗、使用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强调了对试验时加设的临时盲板的处理要求。7.4.15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7.4.16规定消防给水管网的冲洗程序、方法及要求以及冲洗介质和冲洗效果要求。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系统均以水为介质,其管网用水冲洗简单易行,经济合理,效果较好。7.4.17规定了消防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调试验收要求。本条规定是为确保水源可靠及保证水池消防用水符合设计要求。本条同时16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规定了对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的详细调试要求。7.4.18规定了消防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竣工验收的内容和要求。消防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系统的验收内容包括:(1)消防水源的检查验收。(2)消火栓系统的流量、压力试验。(3)消防泵房(含中间泵房)的检查验收。(4)消防水泵接合器充水试验。(5)管网检查验收。(6)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的检查验收。7.5消防电气设备施工及验收7.5.1本规程是隧道消防专业技术规范,涉及范围较广。消防电气设备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以保证标准、规程的协调统一。7.5.2规定了消防电气设备、系统施工前,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对系统组件、设备进行到场检查的要求。由于适用于隧道的火灾探测器种类有限,且其安装在隧道中的探测响应时间缺乏试验数据,为确保工程所选用的产品能够满足本规程的相关规定,订货前可针对探测器的响应时间,按照本规程附录F的规定,进行现场局部试验,综合考虑试验位置、传输距离及其传输时间、控制器功能、实际运营状况等因素,局部试验的探测响应时间不宜超过45s。自公安部取消了对消防产品的备案制度后,一些消防产品生产厂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厂家的违法生产、销售消防产品,使消防产品质量控制成为了消防专项工程施工、验收、运行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尤其是不合格的消防电气设备及其组件,严重影响了隧道消167 防专项工程施工质量和运行管理中的准确报警、应急照明和灭火设施的有效使用。为此,强调消防电气设备、系统及其组件的到场检查,是为了严把消防产品质量源头关,以确保设备顺利安装、验收和正常使用。7.5.3本条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编写的。隧道竣工消防验收时,隐蔽工程已不能被检查到或不能进行重复性试验,因此,为了保证验收的完整性,有必要对隐蔽工程做中间验收,并保留相关记录。7.5.5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要求。其目的,一是为了避免设备安装不牢固、脱落,而影响使用;二是确保报警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三是便于操作使用和维护管理。由于实际工程中探测器的选择不同,安装要求也不同,为此,第2款只对探测器的安装作了原则性规定。7.5.6~7.5.7规定了防火卷帘、防火门、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设备及其控制装置的安装要求和控制功能项要求。7.5.8规定了系统验收前,必须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试运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能可靠运行。7.5.9规定了系统验收中应该检查验收的设备及其验收项目。这是根据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综合制定的,对保证整个消防电气设备施工安装质量是十分必要的。7.5.10消防电气设备、系统的验收共分为10个子项,本条对整个消防电气设备、系统的功能性试验要求、抽检比例和检查频次作出了规定。7.5.11由于系统验收的抽验具有普遍性和典型代表性,借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重复验收的要求,应对不合格项目加倍试验。168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8维护管理和灭火救援工程建设项目消防管理与其它专业的管理不同,除必须对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制定技术规范、规程进行管理外,为确保消防专项工程的可靠性、完好性和合理的使用寿命,以及工程交付使用后的安全,还需要制定管理规程来规范隧道运营消防安全管理、消防专项工程维护管理以及灭火救援等。为此,第8章借鉴《日本建设省道路隧道应急设施设置标准》和美国消防协会NFPA502《公路隧道、桥梁和其它有限制性通道的公路标准》的编制方法,从隧道运营维护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消防专项工程的维护管理和隧道灭火救援等3个环节作出规定,强调了隧道工程竣工验收前需要完成,且作为检查验收项目需要进行抽查验收的几项工作:一是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及责任控制措施,二是配置管理单位的灭火救援设备和个人消防防护装备,三是制定消防专项工程维护管理规程,四是针对隧道特点编制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和灭火疏散预案。8.1消防安全管理8.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隧道消防安全特点,本条确定了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的隧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定期消防安全检查要求、消防设施配置及有效情况、消防安全重大决策规定、灭火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专(兼)职消防队执勤管理情况等,而规定相应的组织制度。8.1.2规定了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及其责任目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和个人往往没有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为工程建设完成后,该配置的设备已配置到位,发生火灾后灭火救援就是公安消防队的事情了,没有意识到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必要性,更没有将消防安全责任169 落到实处,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后不知所措。因此,把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单位法人代表身上,落实到单位各级领导身上,自上而下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做到保障消防经费,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结合单位的实际需要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定期组织单位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主动消除各类火灾隐患,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8.1.3~8.1.4由于公路沿线隧道的规模不一,且有的分散、有的相对集中,其运营管理机构的设置按照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来考虑,专职消防队车辆和人员配备根据其担负任务的繁重程度设置,参照消防队站车辆和人员配备的有关标准执行。根据隧道火灾危险性,隧道管理机构应配置相应的消防车辆和个人防护装备,个人装备的配备标准根据隧道的火灾特点和建筑特点确定,个人防护装备数量按人计算,基本配置应为每人一套隔热服和一具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8.1.6隧道运营管理单位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转,必然要通过消防检查的手段来督促和整改,本条规定了实施消防检查时,针对隧道特点通常应检查的内容和范围,此外,还应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其它需要检查的内容和消防安全情况实施检查。8.1.7隧道火灾事故或其它灾害事故发生时,为确保能及时有效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条根据《消防法》有关规定,严禁将消防器材、设备设施、消防车、清障车等用于与消防和抢险救援无关的其它事项。8.2消防及应急设施运行维护管理8.2.1~8.2.9规定了隧道消防及应急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的消防及应急设施包括:(1)监控、消防及应急设施。(2)防排烟设施。(3)消防给水系统和水系灭火系统。(4)气体灭火系统。(5)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6)移动式灭火器。(7)隧道监控系统。(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消防车的使用及维护管理要求。17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8.3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及灭火疏散预案8.3.1~8.3.5本条针对长隧道、特长隧道或隧道群的火灾特点,规定了制定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安全疏散预案和灭火救援预案的要求,详细规定了处置程序和灭火疏散预案的内容、编制方法和标准。其中的编写内容和编写标准,参照了国内外灭火救援的通用标准和处置化学危险预案标准。8.3.6为使隧道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和灭火、疏散预案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应在规定时限内组织演练。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