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 MB
- 2022-04-22 13:49:0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7.P61备案号:OJ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5182一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rulefordesigningoflocalequipmentinstallation,pipelineandcablesofI&Cinpowerplant2004-03-09发布2004-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5182一2004目次前言·································································⋯⋯n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总则·······························································⋯⋯34取源部件、检出元件和就地设备安装·····················⋯⋯45管路············,·············”·································⋯⋯186电缆·····················,,·,······‘····“·,··········‘··‘··”一267电缆敷设········,················,·,·················,··‘·······⋯⋯308接地·······························································⋯⋯36附录A(规范性附录)危险场所的分类··················⋯⋯39附录B(规范性附录)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等级表···⋯⋯40附录C(规范性附录)危险场所中能引起危险的可燃物质的种类及产生危险的条件··,·········⋯⋯41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厂常用隔离液及其物理、化学性质···························⋯⋯42附录E(资料性附录)IkV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允许持续载流量(建议性基础值)···························⋯⋯43附录F(资料性附录)间断运行阀门用电动机(380VAC)动力电缆线芯截面的选择·..........44附录G〔资料性附录)不同材质的补偿电缆的往复电阻⋯45条文说明····························································⋯⋯47
DL/T5182一2004Al舌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7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综科教【1998]28号文)的安排制定的。本标准是在原NDGJ16-198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第12章、第13章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次制定对NDGJ16-1989作了如下变动:—将原标准中取源部件及就地设备一节,细化为取源部件、检出元件、就地设备安装、就地设备防护四个部分,对各部分的内容作了充实和细化。补充了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超声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等仪表的安装要求内容。—增加了仪表阀门选择的内容。—增加了电缆防火的内容。—增加了接地要求的内容。本标准代替NDGJ16-1989第12章、第13章。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起草人:陆龙生、刘新栋。
DL/T5182一2004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道及电缆的设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125MW-600MW新建或扩建的凝汽式发电厂以及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供热机组的热电厂的就地设备安装、管道及电缆的设计。安装上述机组的发电厂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涉外工程要考虑供方或订货方所在国的情况及使用标准,可参考使用本标准。
DL/T5182一2004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624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eqvISO5167/1-1991)GB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IEC6007,一。:1998)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T8625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eqvDIN4102/1)GBIT12666.1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总则GB/T126663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单根电线电缆水平燃烧试验方法GB/P12666.4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单根电线电缆倾斜燃烧试验方法GB/T12666.6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第六部分: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GA161防火封堵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181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DL/T5182一20043总则3.0.1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的设计应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和元件。新产品、新技术应经过试验获得成功,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在设计中采用。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也应是技术先进并有成熟经验的产品。3.0.2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应积极采用标准设计、典型设计、通用设计和参考设计。
DL/T5182一20044取源部件、检出元件和就地设备安装4.1取源部件4.1.1取源部件:仅指检出元件或测量管路与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连接时所用的安装部件,不包括检出元件本身。4.1.2取源部件应设置在能真实反映被测介质参数,便于维护检修且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上。4.1.3取源部件不应设置在人孔、看火孔、防爆门及排污门附近。4.1.4当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需进行防腐、衬胶处理时,所有取源部件均应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预留好,不得在施工现场对己经防腐处理及衬胶的管道进行开孔焊接。4.1.5机组四大管系(主汽、冷再热汽、热再热汽、给水管系)的所有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位置均宜在管系制作中预留好,不宜在施工现场开孔设置。4.1.6高压管道上的取源部件,不宜设置在管道的焊缝或热影响区内,取源部件与管道焊缝之间以及两个取源部件开孔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200mme4.1.7压力取源部件和测温元件在同一管段上邻近装设时,按介质流向,前者应在后者的上游。4.1.8压力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流速稳定的管段上,不应设置在有涡流的地方。4.1.9压力取源部件与管道上调节阀的距离:上游侧应大于2D;下游侧应大于5D(D为工艺管道内径)。4.1.10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DL/T51821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2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成00夹角范围内。3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宜在管道的上半部或与水平中心线以下成00^-45“夹角范围内。4.1.11测量带有粉尘的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应设置具有防堵或吹扫结构的取源部件。4.1.12炉膛压力取源部件,宜设置在燃烧室火焰中心的上部(具体位置由锅炉厂确定),取源部件应具有防堵或吹扫设施。4.1.13各燃烧器一次风压取源部件,应设置在直管段上,并使取源部件至各自燃烧器的阻力相等。4.1.14中储仓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前后风压取源部件,前者应装设在磨煤机入口颈部,后者应装设在靠近粗粉分离器的气粉混合物管道上。4.1.15温度取源部件不应装设在设备和管道的死角处:不宜装设在易受振动或冲击的地方,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4.1.16在直径小于76mm的工艺管道上装设温度取源部件且无小型测温元件时,应采用扩径管。但当其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1.6MPa时,允许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4.1.17测量粉仓内煤粉温度的取源部件,宜装设在粉仓顶部,垂直插入,测量上、中、下三个不同断面的煤粉温度。4.1.18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取源部件,应设置在混合风门后,落煤管前。4.1.19安装在工艺管道或设备上的测温元件的插座,其高度应根据选定的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及工艺管道的外径确定,一般为SOmm或70mm。插座的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参数的要求。4.1.20当测量蒸汽流量时,在节流件上、下游取源部件处的管道或冷凝容器内的液面标高应相等,且不低于取压口。4.1.21物位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工况稳定和不受冲击的地
DL/T5182一2004方,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4.1.22采用差压法测量密闭容器内有蒸汽的液位,当汽侧取源部件设置平衡容器时,平衡容器的上部汽侧不应保温。4.1.23汽水分析仪表的取源部件,应装设在分析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实时性的位置,并满足制造厂的要求,取样管路可从化学取样装置冷却器后接管。4.1.24烟气成分分析氧化铭取源部件的安装方式,宜采用直插式。4.1.25氢分析器取样系统,应从高氢压侧引出,经分析器后排入低氢压侧,整个气路系统必须严密不漏。4.1.26炉膛灭火保护和监视的火焰取源部件,应设置在炉本体预先确定的监视孔处,并有防止灰渣污染及高温损伤的吹洗冷却措施。4.2检出元件安装4.2.1测量金属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其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面,接触良好,坚固牢靠,并随工艺一起保温。4.2.2测量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宜装设在顶棚管上面loomm以内(按锅炉厂要求),接线端子应引至炉墙外便于维修处。4.2.3当测温元件必须装设在隐蔽处或在机组运行中人无法接近的地方时,测温元件的接线端应引至便于维修处。4.2.4水平安装的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lm时,应有防止保护管弯曲的支撑措施。4.2.5气粉管道上装设的测温元件,宜有耐磨的保护管。对于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还需在迎向气粉流向的一侧装设可拆卸的保护罩。4.2.6流量测量的节流件可设置在水平、垂直或倾斜的直管道上,应便于维护检修,必要时设维修平台。
DL/T5182一20044.2.7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GB/T2624的规定,也可按下列要求选择:1标准孔板、标准喷嘴、标准文丘里喷嘴的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表4.2.7一1的规定,经典文丘里管应符合表4.2.7-2的规定。2机翼式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其上游应大于或等于管道当量直径的0.6倍,其下游应为管道当量直径的0.2倍。管道当量直径d按式(4.2.7)计算。即:d=2HL(4.2.7)H十L式中:H-一一管道高度,rnm;L—管道宽度,MM.3复式文丘里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表4.2.7-1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下游侧最渐缩管渐扩管单个900在同一在不同直径(在1.5D(在1D至全孔短直管段比弯头或三平面上的平面上的长度(包至3D的2D的长球型阀球阀或通〔流体两个或多两个或多尹(长度内由度内由全开闸阀全拈仕不表仅从一个个90"个900中的所有2D变为0.5D变开支管流出)弯头弯头D)为D)阻流件)0.2010(6)14(7)34(17)一}1仅8)}18(9)}12(6)}4(2)}0.2510(6)}14(7)34(17)一}16(8)}18(9)}12(6)}4(2)}0.30}10(6)I16(8)134(17)一}16(8)}18(9)}12(6)}5(2.5)}不512(6)}16(8)I36(18)516(8)18(9)}12(6)}5(2.5)0.4014(7)}18(9)}36(18)}16(8)20(10)}12(6){6(3)。.朽}14(7)}18(9)I38(19)}I17(9)}20(10)12(6)6(3)「0.50}14(7)}20(10)140(20)}6(5)}18(9)22(11)12(6)}6(3)}0.55}16(8)22(11)}44(22)8(5)}20(10)124(12)14(7)6(3)
DL1T51822004表42了-1(续)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节流件下游渐缩在同在不侧最短直径单个0.管(在渐扩管直管段一平面同平面比弯头或三通上的两上的两1.5D至(在1D至全孔球长度(包尹‘(流体仅从3D的长2D的长度阀或闻阀括在本个或多个或多阀l*v一个支管流度内由内由。.5D全开个900个900表中的出)2D变为变为D)所有阻弯头弯头D)流件)0.6c18必26(13)48(24)9(5)22(11)2叹13)3电7)7(3.5)0.6522(11)32(16)54(27)11(6)一}25(13)一}28(14)一}16(8)一I7(3.5)0.7028(14)36(18)162(31)I14(7)30(15)132(16)20(10)一I7(3.5)0.7536(18)42(21)70(35)122(11)38(19)一}36(18)24(12)一}8(4)0.8046(23)50(25)80(40)}30(15)54(27)一I二(22)30(15)一}8(4)阻流体上游侧最短直管段长度对于所直径比大于或等于0.5的对称骤缩异径管}130(15)7sf8te"Ap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5(3)直径在0.03D和0.13之间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20(10)注l:表列数值为位于节流件士游或下游的各种阻流件与节流件之间所需要的最短直管段长度。注2: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注3: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注4:直管段长度均以直径D的倍数表示,它应从节流件上游端面量起表4.2.7-2经典文丘里甘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d主同一平在不同平在3.5D长在D长度单个90"面L的两个面上的两个度范围内由范围内由全开球阀直径比短半径弯头或呈B个90"或多个0.3D变为D0.75D变为或闸阀弯;k弯头的渐缩管D的渐扩管0.30一}0”一}1.5(0.5)(0.5){}1.5(0.5)I1.5(0.5)0.350.51.5(0.5)(众5)1.5(05)1.5(0.5)}2.5〔。.5)日40仪51.5(0.5)(0.5)25-(0.5)1.5(0.5)2.5(1.5)0.45l习(0.5)1.5(0.5)(0.5)4.5(0,5)2.5(1.0)3.5(1.5)0.50I1.5(0.5)}2.5(1.5)}(8.5)一5.5(0.5)2.5(1.5)3.5(1.5)0.55}2.5(0.5)一}2.5(L5)(12.5)6.5(0.5)}3.5(1.5)I}4.5(2.5)
DL/T5182一2004表4.2.7-2(续)在同一平在不同平在3.51)长在D长度单个900面上的两个面上的两个度范围内由范围内由全开球阀直径比短半径弯头或多个900或多个9003D变为D0.75D变为或闸阀弯头弯头的渐缩管D的渐扩管0.60(17.5)8.5(0.5)3.5(1.5)}一4.5(2.5)3.0(1.0)}3.5(2.5)0.654.0(1.5)}(23.5)}9.5(1.5)}一4.5(2.5)}一4.5(2.5)4.5(2.5)0.704.0(2.0)4.5(2.5)}(27.5),。.5(2.5)}5.5(3.5)5.5(3.5)0.754.5(3刀)4.5(3.5)(29.5)11.5(3.5)}一6.5(4.5)}一5.5(3.5)注1:表列数值为经典文丘里管上游的各种阻流件与经典文丘里管之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注2: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注3: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注4:直管段均以直径D的倍数表示,从经典文丘里管土游取压口平面量起。至少在表中所示的长度范围内,管道粗糙度应不超过市场上可买到的光滑管子的粗糙度(约K/刀510")。注5:下游直管段:位于喉部取压口平面下游至少4倍喉部直径处的管件或其他阻流件不影响侧量的不确定度。注6:经典文丘里管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较标准的孔板、喷嘴、文丘里喷嘴所规定的直管段长度短,原因是:U它们是由不同的实验结果和不同的上游接管条件得到的.2)设计经典文丘里管的收缩部分可使得在其喉部能得到更均匀的“速度分布”。实验表明,对于相同的直径比,经典文丘里管上游的最短直管段可比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为短。4.2.8转子流量计应垂直安装,流体的流间自下而上。流量计上游直管段长度应不小于5倍工艺管道直径。4.2.9电磁流量计上游至少应有5倍工艺管道直径的直管段,下游至少应有2倍工艺管道直径的直管段。安装在垂直管道上的电磁流量计,流体的流向应自下而上。插入式电磁流量计上游应有10倍工艺管道直径的直管段,下游应有5倍工艺管道直径的直管段。流量计插入位置应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上、下各45。之间。电磁流量计应有良好的接地。4.2.10旋涡(涡街)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表4.2.10的规定。9
DL/T5182一2004表4.2.10不同配管状态下涡街流量计的最小直管段长度配管状态直管段长说明15D以上上游侧有同心缩(介幸15D月Irk放口缩放口11!~.一11一步20OJ-}20D以上上游侧有弯头25D以上上游侧同平面有"I邑D}两弯头弯头夕一40D以上上游侧不同平面通}-40D档}"有两弯头50D以上上游侧有没全开。、洲阵50D圳}}1的阀门阀门石川尸别卜--‘一一一卜一卜J注I:下游侧直管段长5刀以上.注2:当装有流束导直器时,旋涡发生体上游直管段长为12D,下游为5D.4.2.11涡轮流量计上游应有15倍工艺管道直径的直管段,下游应有4倍工艺管道直径的直管段。涡轮流量计的前置放大器与变送器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m.4.2.12靶式流量计上游直管段长度应大于5倍工艺管道直径,下游应大于3倍工艺管道直径。4.2.13均速管(阿牛巴、威力巴、托巴管)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表4.2.13的规定或满足制造厂的要求。
DLIT5182一20044.2.14不同型式的超声流量计和质量流量计前后直管段长度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4,2.15直接装设在工艺管道上的且连续运行的容积式、速度式流量计,应设置旁路切换阀。表东2」3不同配管状态下均速管(阿牛巴、威力巴、托巴管)流量计最小直管段长度}..___一丽直管段前直管段后直AA管道结构管段(无整流(有整流B器)器)乙厂l月l性es区弯头l7731e多弯头在同993一平面店气‘匕,牛_孺f多弯头在不弋卜E一一*卜一一日jl893同平面rAB,气1上一l=些胜〔了卫缩径管.「883AB
DL/T5182一2004表4.2.13(续)}_{前直管段前直管段后直AA管道结构管段(无整流(有整流吞器)器)一一,=圣一~扩管883~~仁A幸耳.有阀门(半9例一’冈2494开半闭)I4.3A就地设e备i安装4.3.1就地设备不应设置在人孔、看火孔、防爆门及排污门附近。4.3.2就地设备的装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便于维护检修、不影响厂房整齐美观。2满足设备对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3避开振动源、磁场源、干扰源及腐蚀场所。4在露天场所应有防雨、防冻措施。5在有粉尘的场所应有防尘密封措施。4.3.3电传仪表不宜设置在电场源、磁场源或电磁场源附近,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4.3.4机械仪表不宜设置在振动源附近,否则,应采取减振措施,或选用耐振仪表。4.3.5在油罐区、天然气调压站、制氢站等有爆炸危险区域内设置的电气设备,应具有相应的防爆等级,不应将无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装设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4.3.6测量真空的指示仪表或变送器,应装设在高于取源部件
DL/T5182一2004的地方。管路敷设时应防止管内积水。4.3.7测量蒸汽或液体流量时,差压仪表或变送器宜设置在低于取源部件的地方;测量气体流量时,差压仪表或变送器宜设置在高于取源部件的地方。否则,应采取放气或排水措施。4.3.8变送器或开关量仪表的装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靠近取源部件。2便于维修调校。3在环境清洁且不影响厂房布置整齐美观的场所,可相对集中布置在支架上。4相对集中,布置在保护箱或保温箱内。4.3.9变送器或开关量仪表装设在保护箱或保温箱内时,导管引入处应密封,排污阀应装在箱外,并设排污槽和排污总管。4.3.10执行机构的装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便于操作和维修且不妨碍通行。2不受汽水浸蚀和雨淋。3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之间的连杆在全行程中不得与其他物体相碰,其转动部件宜采用球型绞链。4执行机构的操作手轮中心距地面的高度约为900mme4.3.11当调节机构随主设备产生热态位移时,执行机构的装设位置应能保持与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不变。4.3.12角行程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的转臂宜在同一平面内动作,否则,应装设中间环节。4.3.13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之间的连杆长度应可调,连杆长度不宜大于5m,其丝扣连接处应有锁紧螺母,传动部件应动作灵活、无空行程及卡涩现象。4.3.14角行程气动执行机构的气缸及其连接管路应有足够的摇摆和伸缩裕度,不得妨碍执行机构的动作。4.3.15需配阀门定位器的气动调节阀,定位器的气源压力和输出信号应与调节阀的信号压力相匹配。
DL/T5182一20044.3.16超声波物位仪的安装位置应满足下列规定:1物位仪的探头不可安装在入料扇区的正上方,也不可安装在罐(仓)顶的中心位置。2物位仪的探头距罐(仓)内壁的最小间距应大于最大量程时的波束半径,且在信号波束内应避免安装温度计、限位开关等任何装置。3物位仪探头的安装高度应满足最高被测料位在测量盲区以下。4.3.17微波(雷达)物位仪的安装位置应满足下列规定:1对于非接触式微波(雷达)物位仪,罐(仓)内壁至天线安装短管外壁的间距一般不小于300mm,在信号波束内避免安装任何装置。2微波天线不可安装在入料扇区的正上方,也不可安装在罐(仓)顶的中心位置。3钢缆导波式微波脉冲物位计,在所测料位的整段距离中,钢缆必须悬直,并充分拉伸。探头距罐(仓)内壁间距应大于300mmo4.3.18就在盘、箱、柜的布置位置与安装,应符合下述规定:1光线充足,通风良好。2操作维修方便,不妨碍交通。3避免装设在振动较大的场所,否则应有减振措施。4装设在露天场所时,应有防雨措施。5装设在有粉尘的场所时,应有防尘密封措施。4.4就地设备防护4.4.1在危险场所装设的电气设各(含开关量仪表,后略),应具有相应的防爆等级和必要的防爆措施。4.4.2危险场所是指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及火灾危险场所。各种危险场所的分类见附录A。电厂中油罐14
DL/T5182一2004区、制氢站等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等级的划分见附录Bo4.4.3电厂用电气设备属II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A,B.C三级,并符合表4.4.3的规定。表4.4.3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级别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n刀】】一}}nB0.5朽01龙300270T12200士1v;0--50.A对绞总屏计算机电缆或对绞分高电平屏计算机电统轴入:<60V总屏控制电缆或对绞总屏计算开关量机电缆愉出:11OV.D(或220V.AC<60V加110V.D(:或对纹分屏计算机电缆开关量输入加输出220V.AC脉冲量}}对纹分屏计算机电缆注1:屏蔽层材质特征代号:P(铜网屏蔽),PI(镀锡铜丝屏蔽),P2(铜带屏蔽),P3(铝塑复合膜屏蔽)。注2:计算机信号电缆屏蔽层材质:宜选用P2或P3<注3:热电阻信号回路宜采用三线制接法.
DL/T5182一20046.2电缆截面选择6.2.1测量、控制、动力回路用电缆和补偿电缆的线芯截面,应按回路的最大允许电压降、线路的通流量、仪表或模件的最大允许外部电阻及机械强度等要求选择。6.2.2测量及控制回路用电缆的线芯截面,宜按回路的最大允许电压降及机械强度选择,且应不小于0.75mm2;接至插件线芯截面,宜采用不小于0.5mm2的多股软线。6.2.3动力回路用电缆的线芯截面,应按电动机的类型和功率所对应的额定电流及机械强度选择,且应不小于1.Omm2。要求为:1不同铜芯截面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建议性基础值),可按附录E查得。2间断运行的阀门电动装置(380VAC)动力回路电缆线芯截面选择,可按附录F(或者使该阀门电动装置额定电流的1.5倍小于所选截面对应附录E中所列的数值)选择。3连续性负荷电力电缆线芯截面选择:连续性负荷最大电流的两倍应小于所选截面对应附录E中所列的数值。6.2.4测量及控制回路用补偿电缆的线芯截面,应按仪表或计算机温度模件的最大允许外部电阻及机械强度选择,且应不小于1.Omm2o当仪表与热电偶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较远且不能满足其最大允许外部电阻要求时,可采用就地冷端温度补偿的连接方式。不同材质的补偿电缆的往复电阻值见附录Go6.3电缆合井6.3.1起止点相近的同类信号电缆,可合并选用多芯电缆。控制盘内两侧端子排的引出线,不宜直接合并为一根电缆引必要时,可利用盘内端子转接后再合并的连接方式。
DL/T5182一20046.3.2要求抗干扰的微弱信号及低电平信号,不应与强电回路合用一根电缆。6.3.3同一安装单位中,对抗干扰要求不高的普通测量控制信号,可与其电源回路合用一根电缆,如热电偶冷端温度就地补偿测量系统、执行器、带位置指示的电动门等。6.3.4DCS控制对象中,380V.AC动力电源回路不得与控制回路1/0信号合用一根电缆;同一安装单位中的开关量输出(DO)与开关量输入(DI)可以合用一根电缆。6.3.5电缆允许选用的最多芯数或对数,应根据电缆线芯的截面、电缆外径和是否恺装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外径不宜超过30auno6.3.6单根电缆实际使用的芯数(或对数)超过6芯(或3对)时,视芯数(或对数)的多少,可预留1^2芯(1对)备用,但两根及以上的电缆的起止点相同时,可不必在每根电缆中都预留备用芯(对)。6.3.7控制室下方电缆夹层中的盘间联系电缆,不论线芯(对)数量,均可不预留备用芯(对),只保留自然各用芯(对)。
DL/T5182一20047电缆敷设7.1电缆通道及敷设7.1.1测量、控制、动力电缆宜采用电缆桥架敷设。7.1.2电缆通道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免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及易燃易爆物等的危害,当必须经过有腐蚀、易燃或易爆的地方时,应采取相应措施。2便于安装、维护。3路径应尽量短,并保证足够的断面。7.1.3明敷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其间净距宜符合表7.1.3的规定。表7.1.3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净距电缆与管道之间走向}电力电缆一}控制和信号电缆平行一}1。一}500热力管道交叉一}500}其他管道平行}1007.1.4水平电缆通道中电缆桥架至各处的垂直净距,应满足电缆能方便地敷设和固定,并符合下述规定:1电缆桥架层间:不小于150mmo2最上一层至构筑物、梁底、电缆沟顶:不小于200mm,并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3最下一层至电缆沟底:不小于1加mm.4最下一层至厂房内地坪:不小于2000mmo5最下一层至电缆夹层地坪:不小于200mm(但至少在一侧不小于800mm宽的通道处应不小于1400mm).
DL/T5182一20047.1.5电缆通道中电缆桥架的宽度,不宜大于600nim。电缆桥架的两侧中,至少在一侧应有不小于800mm宽的空间。7.1.6当电缆通道中有两组多层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其支撑立柱应布置在两组桥架的中间或分布在两组桥架的外侧,而不应只布置在两组桥架的一侧。7.1.7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其支撑立柱的间距宜为1500mm至2000mmo7.1.8光缆、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或任何路径改变方向时,都应满足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光缆、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应不低于下列数值(D为外径):光缆15D(静态)20D(动态)耐火电缆8D恺装电缆12D铜带屏蔽电缆12D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6D氟塑料绝缘及护套电缆IOD7.1.9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多层水平电缆桥架上的配置,宜按下述电缆类别“自上而下”顺序排列:带屏蔽信号电缆[TC,RTD,(4^-20)MA;DI,DO]、强电信号控制电缆、电源电缆、电动门动力回路电缆。每层桥架上的电缆可紧靠或重叠(不宜超过4层)敷设。7.1.10计算机信号电缆与一般强电控制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保护管内,但允许在带有中间隔板的同一层电缆桥架中敷设。7.1.11明敷电缆不应平行敷设在油管路及腐蚀性介质管路的正下方,也不应在油管路及腐蚀性介质管路的阀门或接口下方通过。7.1.12布置在零米层的盘、箱、柜等,其下面应设置与电缆沟连通的电缆出线沟道或预埋电缆保护管(或保护框,后略)。保护管管口在落地式盘、箱、柜内露出地面的高度宜为
BLfT5182一200430mm-50mm,保护管管口至悬挂式盘、箱、柜底面的距离宜为200mm-250田口。7.1.13电缆在穿墙、穿楼板的孔洞处,应设置保护管。7.1.14电缆桥架外的各种电线、补偿导线应敷设在保护管中,保护管与接线盒及检测元件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与保护管之间应用压接(卡套),金属软管与箱、盒及就地设备之间应用螺纹连接。7.1.15电缆垂直敷设可采用封闭型桥架或竖井,否则在离地面或楼板2m高的地段,应设置护围或保护罩。7.1.16电缆保护管的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并符合下列规定:1需采用穿管抑制电气干扰的控制电缆,应采用钢管。2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采用钢管。3满足工程条件自熄性要求时,可采用难燃性塑料管。4一般情况,可采用硬质塑料管。7.1.17电缆保护管的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倍。7.1.18单根电缆保护管的敷设路径,不宜超过3个弯头:直角弯不宜超过2个。整根电缆的保护管应自成一体,不得中断。7.1.19在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敷设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1尽可能使电缆远离爆炸释放源,敷设在爆炸危险较小的场所。2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在高处架空敷设,且采用穿管或封闭式电缆桥架。3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在低处采用穿管或封闭式电缆桥架敷设,也可采用电缆沟敷设。7.1.20电缆沿输送易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2
DL/T5182一20041电缆应沿危险程度较低的管道一侧敷设。2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宜敷设在管道上方。3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宜敷设在管道下方。7.1.21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穿过不同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之间的墙、板孔洞处,应以阻燃性材料严密封堵。7.2电缆桥架7.2.1电缆桥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面光滑、无毛刺。2适应所在环境并保持稳固。3符合所在环境的阻燃、防火要求。4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7.2.2电缆桥架的材质:1一般情况,宜采用钢材质。2技术经济综合较优时,可采用铝合金。3在某些强腐蚀环境下,可采用满足难燃性要求的玻璃钢。7.2.3钢质电缆桥架,宜采用热浸镀锌的防腐处理,也可采用冷浸镀锌或喷塑的防腐处理。7.2.4电缆桥架及其支撑立柱的强度,应满足电缆及桥架附属件荷重和安装维护等的受力要求:1有可能短暂上人时,按900N的附加集中荷载计。2机械化施工时,计入纵向拉力、横向拉力和滑轮重量等影响。3在户外时,计入可能有覆冰、雪和大风的附加荷载。7.2.5电缆桥架的整体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且符合下列规定:1桥架允许承受的最大荷载,不得超过使桥架最初产生永久变形时的最大荷载的2/3.2梯型桥架、槽型桥架及组合型桥架在允许均布承载作用33
DL/T5182一2004下的相对挠度值,对钢材质不宜大于1/200;对铝合金材质不宜大于1/30003钢材质托臂在允许承载下的偏斜与臂长的比值,不宜大于1/10007.2.6电缆桥架种类的选择:1环境较好,空气洁净的场所,可采用梯形桥架。2在有易燃挥发物及粉尘的场所(如锅炉炉顶及汽机本体四周油管区等),需屏蔽外部电气干扰的场所,宜采用封闭线槽或槽型桥架。3在下列场所采用梯形桥架时,电缆通道的最上一层,宜采用有罩盖的电缆桥架,最下一层宜采用有底板的电缆桥架。1)栅格式楼板及易积聚灰尘的场所。2)有火星或杂物及易被机械碰伤的场所。4油管道附近及与热管道交叉的场所应采用耐火槽盒。7.2.7电缆桥架的直线段超过下列长度时,应留有不少于20mm的伸缩缝。1钢桥架:30m.2铝合金或玻璃钢桥架:15m.7.2.8金属桥架系统,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7.2.9位于振动场所的电缆桥架系统,对包括接地部位的螺栓在内的所有螺栓连接处,应装设弹簧垫圈。7.3电缆防火7.3.1电缆敷设应避开爆炸性气体区域、爆炸性粉尘区域及火灾危险区域。7.3.2电缆敷设在油箱、油管道、热管道以及其他容易引发电缆火灾的区域,应重点采取防火措施,如实施阻火分隔,宜采用难燃性或耐火性电缆。7.3.3电给限火分隔方式的洗择.应符合下列规宁:
DL/T5182一20041电缆通道的分叉处,宜采用防火枕进行阻火分隔。2电缆通道进入控制室下的电缆夹层处,宜设置防火墙(采用防火枕、矿棉块等软质防火堵料进行阻火分隔);对于两机一控的单元控制室下的电缆夹层,宜有隔墙将两机组的夹层隔开。3电缆引至盘、台、箱、柜的开孔部位及贯穿隔墙、楼板的孔洞处,均应采用防火堵料进行阻火分隔。4电缆竖井在零米层与沟(隧)道的接口以及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应采用防火枕或防火堵料进行阻火分隔。当电缆竖井的长度大于7m时,每隔7m应设置阻火分隔。7.3.4采用难燃性电缆,应符合GB/T12666.1的规定。多根电缆密集配置时的难燃性,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7.3.5在外部火焰燃烧中,需要维持通电一定时间的重要连锁保护回路,应实施耐火防护或采用耐火电缆。7.3.6实施耐火防护的方式:根据电缆的数量及敷设方式,可采用防火涂料,穿耐火管、耐火槽盒、封闭式耐火桥架等;在无爆炸性粉尘区域可采用半封闭式耐火桥架。7.3.7采用耐火性电缆,应符合GB/T12666.6-1990中A类的要求。7.3.8采用难燃性、耐火性材料产品,应符合下列规定:I电缆用封闭式防火槽盒及防火隔板的燃烧性能应达到GB8624-1997中规定的A级或B级的要求。2电缆防火涂料符合GA181的有关规定。3防火堵料(有机、无机)、阻火包等封堵材料应符合GA161的规定。4采用的难嫌性、耐火性材料产品,应适用于工程环境且具有耐久可靠性。
DLIT5182一20048接地8.0.1下列设备适当的金属部位应接地,另有规定者除外:1电气设备的外壳或基础。2不要求浮空的盘、台、箱、柜的框架。3金属电缆桥架。4屏蔽电缆的屏蔽层芯线。5各计算机系统内不同性质的接地(如电源地、信号地、逻辑地、机柜浮空后接地等)。第1~3款,可接入就近的电气保护接地系统。第4款,应符合8众9的规定。第5款,宜设置专用的计算机系统总接地箱。8.0,2下列设备可不接地:1在导电不良的地面上装设的电气设备(额定电压不大于380VAC或不大于440VDC)可不接地:但当维护人有可能同时触及到电气设备的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件时,则仍应接地。2在干燥场所,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为127VAC或10v.DC时,其外壳可不接地;但在爆炸危险场所除外。3装在己接地的金属构架上不浮空的电气设备,其外壳可不接地。8.0.3保护接地应牢固可靠,且不应串联接地。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应符合电气保护接地现行的有关规定。8.0.4当利用自然接地体(如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当利用串联的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的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8.0.5金属电缆桥架的端部及电缆桥架层间,均应用导线牢固连接,且在沿电缆桥架长度方向,宜每隔IOm一15m良好接地36
DL/T5182一2804一次。8.0.6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牢固可靠,宜与电厂电力系统公用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一般不大于0.562.当制造厂要求采用独立地网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n.8.0.7计算机系统的总接地箱,可设置在集中控制室下的电缆夹层中,它与电气地网的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制造厂的计算机系统内不同性质的接地,均经绝缘电缆引至总接地箱上的总接地板,然后用绝缘电缆与地网单点连接。在地网上,计算机系统接地点与电气设备接地点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并符合厂家要求。2不同制造厂的计算机系统(如DCS和DEH等),制造厂不同意在总接地箱处共地时,总接地箱内可设置两块接地板,分别用绝缘电缆按厂家要求与电气地网连接。3当计算机系统厂家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相应的总接地箱及箱上的分组接地板和总接地板。8.0.8计算机系统总接地箱中,各种电缆与接地板的连接,宜采用线鼻子压接后用带弹簧垫圈的螺栓连接或焊接。8.0.9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不得浮空,必须接地,其接地方式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应在计算机侧接地。2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源侧接地。3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宜与屏蔽罩相连,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现场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信号地)。4当屏蔽电缆途经接线盒或中间端子柜分开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或中间端子柜内将其两端电缆的屏蔽层通过端子连接。8.0.10计算机系统各种用途接地线的截面选择应符合厂家要求,一般情况可按下述规定选取:1总接地板至地网接地点连接的接地线截面,宜不小于37
DL/T5182一200450mm2a2系统内不同性质的中心接地点至总接地板连接的接地线截面,宜不小于25mmZo3机柜间链式接地连接线的截面,宜不小于16mm2,4系统外设经三孔插头接地,按厂家预制电缆的要求。5上述各项接地线,可采用低压铜芯电力电缆。
DL/T5182一2004附录A(规范性附录)危险场所的分类A.1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2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3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场所。A.2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1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场所。2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A.3火灾危险环境。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的不同,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1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2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然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是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3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DL/T5182一2004附录B(规范性附录)娜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等级表B.1爆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等级见表B.1.表B.1娜炸与火灾危险场所等级表40
DL/T5182一2004附录C(规范性附录)危险场所中能引起危险的可燃物质的种类及产生危险的条件C.1在火灾危险场所中,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可燃物质可分为下列四种。1可燃液体:如柴油、原油、润滑油、透平油及变压器油等。2可燃粉尘:如焦炭粉、煤粉、合成树脂粉等。3固定状可燃物质:如煤、焦炭、木质等。4可燃性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木质纤维、合成纤维等。C.2在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的条件。1存在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汽或薄雾,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2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C.3在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的条件。1存在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2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
DL/T5182一2004附录D(资料性附录)电厂常用隔离液及其物理、化学性质D.1电厂常用隔离液及其物理、化学性质见表D.lo表D.1电厂常用隔离液及其物理、化学性质表42
DL/T5182一2004附录E(资料性附录)1kV聚氮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允许持续载流量(建议性基础值)E.11kV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允许持续载流量。表E.11kV聚氮乙烯绝缘及护套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允许持续载流量(建议性墓础值)允许持续载流量线芯截面A田功2单芯二芯三芯1刀la一}1.523改9162.53226224.04135296054}44381072}6052169779}251321价9335162}124113
DL/T5182一2004附录F(资料性附录)间断运行阀门用电动机(380VAC)动力电缆线芯截面的选择F.1间断运行阀门用电动机(380VAC)动力电缆线芯截面选择。表F.1间断运行阀门用电动机(380VAC)动力电缆线芯截面选择表阀用电动机功率蕊2之345.57.5101520kW线芯截面1乃1.52.52.54刀或6.0101016州匀注:本表不适用于单相电动机(220V.AC,当阀门电动装置为单相电动机时,其额定电流的1.5倍应小于附录E所列的数值。
DL/T51822004附录G(资料性附录)不同材质的补偿电缆的往复电阻G.1不同材质的补偿电缆的往复电阻见表G.lo表G」补恰电缆往复电阻在20℃时往复电阻值补偿电缆型号幼ma52川n2LU山田21.5mm"2.5.1.2SC或RC0.100.050.030.02KCA1.40住700.47住28ur只1.040.520.350.21KX2.201.10让730.44EX2.501.250.830.50JX1.300.650.430.26TX1.040.520.350.21N(:1.500.750.50让30NX2.861.430.950.57注:表中所列数值为GB/f4989-1994的规定。45
DL/T5182一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条文说明
DL/T5182一2004目次4n,3总则·········“·············································⋯⋯1n4取源部件、检出元件和就地设备安装············”·······⋯⋯~气o5管路····‘····,·················,······················,············⋯⋯︸户6~、6电缆.....................................................................︸,6O产电缆敷设J只7内今︸接地··⋯
DL/T5182一20043总则3.0.1系必须遵照当前的技术方针政策。3.0.2积极采用标准设计、典型设计、通用设计和参考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水平,节省劳力和时间。
DL/T5182一20044取源部件、检出元件和就地设备安装4.1取源部件4.1.1系对取源部件的定义,例如,取样短管、温度计插座、流量法兰等。4.1.2系对取源部件设置的要求。4.1.3取源部件不应设置在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地方。4.1.4防止在施工现场开孔焊接破坏防腐层、衬胶层。4.1.5四大管系属高参数管道,其取源部件的开孔(不包括试验孔)应在管系制作中预留好,否则,在现场开孔由于专用机具的缺乏和热处理不合适可能导致对管道强度的影响。虽然这样做会增大设计工作量,但还是有必要的。4.1.7为了明确表示:无论管道内压力的大小,压力取源部件都应在测温元件的上游,以防止测温元件后的涡流对测压的影响。4.1.8系为了测量参数的静压准确。4.1.9调节阀前2D至调节阀后5D管段范围内易引起介质流速不稳定,导致测压不准。4.1.10对于气体,应使气体内的少量凝结液能顺利地流回工艺管道,而不至流入测量管路及仪表造成测量误差。故测点应在管道上半部。对于液体,应使液体内逸出的少量气体能顺利地流回到工艺管道,同时还应防止工艺管道底部的固体杂质进入测量管路及仪表,以免造成测量不稳定,故测点应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成。。一45。夹角的范围内。对于蒸汽,为防止工艺管道底部的固体杂质进入测量管路及
DL/T5182一2004仪表,故测点应在管道的上半部及水平中心线以下成00-450夹角的范围内。4.1.11具有防堵或吹扫结构的取源部件,均有定型产品可供选用。前者系指采用扩容变速使粉尘分离的方法;后者系指采用一股净化气流连续稳定地通过取源部件,使取源部件和测量管路不致被粉尘堵塞。4.1.14磨煤机是一个巨大的旋转机械,其内的煤块、钢球相互撞击旋转下落,随热空气干燥交错运动,在很大范围内气流都不稳定,取在靠近粗粉分离器的气粉管道上就是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4.1.15当温度取源部件不可避免需装设在受振动或冲击的地方时,应采取减振措施及在感温元件迎向气流处加护板。4.1.17明确指出需测粉仓上、中、下三个不同断面的煤粉温度,而每个断面测几点,需根据粉仓的大小确定,一般每个断面可设三点,这样,基本上可测量出粉仓不同几何位置的煤粉温度。4.1.18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取源部件,宜尽量靠近磨煤机,且应避开落煤管以防止煤块撞击或打坏感温元件。4.1.19测温元件的插座高度,可以是50mm也可以是70mm,它主要是根据工艺管道的外径及已选定的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来确定,目的是使这二者尺寸配合得更合适。另外,现有的一次元件安装部件图上,也定了这两种规格。4.1.20无论是水平或垂直蒸汽管道,节流件正、负压侧冷凝器(未装设冷凝容器的则在脉冲管内)的液面标高都应相等,使正、负压侧的水柱误差抵消。4.1.21为了使物位测量准确,应使取源部件设置在介质工况稳定和不受冲击的地方。4.1.22采用差压法测量密闭容器内有蒸汽的液位,当汽侧设置平衡容器时,平衡容器的上部汽侧不应保温,以便迅速冷凝补充由于压力工况变化引起的液位波动。
DL/T5182一20044.1.23汽水分析仪表的取样管路,一般从化学分析取样装置冷却器后接管,可不单独设置分析取样冷却器。4.1.24氧化错分析器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本上取代了过去的热导式CO:分析器和磁性氧分析器,相对比较,它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准确,性能稳定等优点。其安装方式宜采用直插式。4.1.25氢分析器取样系统,应保证氢气不外泄,使测量分析后的氢气仍回到本循环系统中。4.1.26炉膛灭火保护和监视的火焰取源部件,应该有其正确的安装位置,以保证其监测准确可靠。要求锅炉厂在炉本体设计时,就应预留安装检测孔,并配套专用的火检冷却风吹扫系统,有的工程是由FSSS(或BMS)厂家提供火检和冷却风吹扫系统。4.2检出元件安装4.2.1测量金属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其测量端感温块表面的曲度应尽量与被测金属表面的曲度一致,即在设计中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感温块表面的曲率半径R值,并列入表面式热电偶型式规范中作为订货依据,以保证感温块与被测金属表面接触良好。4.2.2目前,尚无直接检测高温炉膛内过热器或再热器管壁温度的方法,热电偶装在炉内易烧坏,且无法检修;实际上将测量管壁温度的表面热电偶装在顶棚管上面l00mm左右,根据运行经验作为判别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参考。4.2.3无论什么场合,测温元件的接线端都应引至便于运行人员检修维护的地方。譬如:130OMW机组锅炉炉顶大包罩内的测温元件均应用耐高温的恺装偶丝延伸至大包罩外的接线柱接线,这里的接线柱可以是直接与补偿电缆连接,也可以是经冷端补偿后与铜芯控制电缆连接,随具体工程确定。230OMW机组.#7.#8低FR加执器置千静汽器内,其
DL/T5182一2004抽汽的测温元件,应用恺装偶丝延伸至凝汽器外的接线柱连接,不得采用普通热电偶误将接线柱放在凝汽器内。4.2.6流量测量节流件应设置在便于维护检修的地方,否则应考虑设置维修平台,并向热机专业提资,将维修平台标注在管道设计布置图中。4.2.7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1在条文中列出了标准孔板、标准喷嘴、标准文丘里喷嘴及经典文丘里管应符合GBM624的规定。按照GB/T2624的定义,文丘里管分两种:如收缩部分是一个标准化的ISA1932喷嘴,则称为标准文丘里喷嘴;如收敛部分是圆锥形,则称为经典文丘里管。2锅炉燃烧自动调节系统中的风量信号,无论机组容量大小,大多选用机翼式或复式文丘里风量测量装置,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规定中列入了这两种测风装置。4.2.8-4.2.13系参照有关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4.2.14因不同的产品对直管段要求差异较大,故本规定未提出具体数据而是提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4.2.15条文中指的旁路切换阀包括流量计前后的切断阀及旁路阀。4.3就地设备安装4.3.1为了设备及维护人员的安全,就地设备不应设置在有可能喷射高温气流或高压蒸汽的地方。4.3.2对就地设备的装设位置提出了规定和要求以及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应采取的措施。4.3.3当电传仪表不可避免需设置在电场源或磁场源附近时,对于电场源可采用接地的导体层屏蔽隔离干扰;对于磁场源可采用磁性材料层屏蔽隔离干扰;对于电磁场源可采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层屏蔽隔离干扰。实际情况,干扰源并非是单一的,需对其53
DL/T5182一2004主要干扰源采取相应的屏蔽隔离措施。4.3.4当机械仪表不可避免需设置在振动源附近时,应采取减振措施。如转动机械、泵类出口的压力表,宜选用耐振压力表,否则其测量管路上应设环形管或U形管或缓冲器,当仪表需固定在安装板上时,应加减振垫。4.3.5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或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按GB3836.1的规定,各种防爆类型标志如下: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a,ib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4无火花型n特殊型s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n类:工厂用电气设各。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举例如下:11类:隔离型B级T3组防爆标志为dHBT3,II类本质安全型is等级A级T5组防爆标志为iaIIAT5.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时,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II类主体增安型并具有正压型部件T4组:epIIT4;主体防爆型式一般是指电气设备外壳的防爆类型。对只允许使用于一种爆炸性气体或蒸汽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其标志可用该气体或蒸汽的化学分子式或名称表示,这时可不必注明级别与温度组别。例如,II类用于氨气环境的隔爆型:dII(NH3)或dII氨。54
DL/T5182一2004对于n类电气设备的标志,可以标温度组别,也可以标最高表面温度,或两者都标出。例如最高表面温度为125℃的工厂用增安型:eIIT5或eII(1250C)或ell(1250C)T5o4.3.6防止真空测量管路内的蒸汽冷凝液聚积而产生测量误差。4.3.7前者,是为了使测量管路中的气体能自然地返回到工艺系统中;后者,是为了使测量管路中的冷凝液体能自然地返回到工艺系统中。否则,在测液管路的最高点宜设放气阀,在测气管路的最低点宜设排水阀。4.3.8对变送器和开关量仪表的装设位置提出了规定和要求。在易污染、灰尘大、有腐蚀性的场所及露天场所安装的变送器和开关量仪表,应采取防护措施,实际上是安装在保护箱或保温箱中;在主要人行通道视线范围内或影响厂房布置整齐美观的地方,其就地变送器也宜安装在保护箱中。这样,也可防止安装过程中的损伤和灰尘。4.3.9安装在保护箱或保温箱中的变送器或开关量仪表,其测量管路的排污阀应装在箱体外,以防止排污冲管时对箱内电气线路的影响。为了不使排污水漫流遍地,应设排污槽或排污总管将排污水引至集中排放的地方。4.3.10对执行机构的装设位置提出规定和要求。4.3.11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之间的连接部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运动体系,当调节机构的固定基础随主设备产生热胀冷缩的位移时,执行机构的固定基础也应随主设备产生与之相同的热胀冷缩的位移,如锅炉二次风门的调节机构和执行机构即属此类。4.3.12角行程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的转臂应在同一平面动作,否则,将产生扭拉力或扭压力,解决的办法是装设中间连杆环节。当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的转臂基本上在同一平面动作时,也宜采用球型绞链消除可能产生的平面不一致的误差。4.3.13执行机构与调节机构之间的连杆长度应满足现场安装调55
DL/T5182一2004试的要求,在丝扣连接处采用压紧螺母。在转动部位采用球型绞链,可以防止空行程产生并保证动作灵活不卡涩。连杆太长,难于保证运动部件的刚度,根据经验限制连杆长度不宜大于5m.4.3.14角行程气动执行机构的输出臂的调节范围是900转角,而气缸活塞行程是直线,因此在调节过程中,气缸随弧度的变化产生轻度的摇摆,与气缸连接的气信号管路也随之产生位移,在安装时,应保证在正常调节范围内必须产生的气缸摇摆裕度和连接气管的伸缩裕度。4.3.15阀门定位器的输出信号压力应与调节阀的信号压力一致。一般情况均为20kPa-100kPa,此时,定位器的气源压力应为140kPa,当安装在高参数管道上的调节阀的信号压力根据厂家计算定为40kPa^200kPa时,其阀门定位器的输出信号压力也应为40kPa^200kPa,这时定位器的气源压力约为280kPa。在选择阀门定位器气源管路上的定值减压阀时应注意。4.3.16系参照有关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这些条款总的意思是防止信号波束受到干扰而影响测量精度。4.3.17系参照有关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这些条款总的意思是防止信号波束受到干扰而影响测量精度。4.3.18对就地盘、箱、柜的装设位置提出了规定和要求。4.4就地设备防护4.4.1见本规定条文说明4.3.5.4.4.2危险场所,亦称危险环境,一般分三种: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及火灾危险场所。其中,任何一种场所在某一特定情况,满足一定特定条件!将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使之燃烧或爆炸,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根据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0区、1区、2区。在生产过程中,0区是最危险的也是极个别的56
DL/T5182一2004场所,大多数危险场所均属于2区。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10区、11区。这种分区的方法与爆炸性气体场所的分区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前者从第0位数开始,后者从第10位数开始,以示对应和区别。按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的不同分为21区、22区、23区。在划分一个区域是否有火灾危险时,要仔细考虑可燃物质在区域内的量和配置,决定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而不应单凭有可燃物质,就认为属于火灾危险场所。也就是说,有可燃物质,是必要条件,其量和配置达到一定程度是充分条件,两者具备有可能引起火灾,方属于火灾危险场所。本规定将电厂中有爆炸与火灾危险的场所参照《热工自动化设计手册》,水力电力出版社(1981年),列于附录B中。4.4.3,4.4.4我国防爆电气设各制造检验用的国家标准GB3836.1,采用IEC的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及最小点燃电流比再打C尺分级并按引燃温度分组。4.4.5引用国家标准GB50058,对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可燃物质进行分类,也列出了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4.4.6使产生爆炸的条件必须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程度应采取的措施,诸如:工艺设计中应考虑消除或减少易燃物质的产生及积聚;工艺设备采取露天或敞开式布置;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在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检测报警装置,当其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能及时报警或切断相关的电源。4.4.7对危险场所的控制室布置提出规定和要求,以消除和防止在控制室内产生爆炸危险的必要条件,保证控制室内的设备和运行人员的安全不受到威胁。4.4.8见本规定条文说明4.3.5.
DL/T5182一20044.4.9保护箱主要对就地仪表设备起到防污染、防灰尘、防腐蚀的作用。保护箱安装后,其引入的管路和电缆孔洞处均应严密封堵。4.4.10保温箱及其加热保温措施主要对就地仪表设备起到防冻的作用。4.4.11露天装设的仪表控制设备,可采用保护箱或保温箱以满足防护和防冻的要求,同时也满足防雨的要求;当不采用保护箱或保温箱时,应酌情采取遮挡雨水的措施或修砌砖房防雨。4.4.12对保温箱伴热保温提出规定和要求。在选择保温箱时,可向厂家提出至少满足这些要求。保温箱内的温度开关和电加热器的装设位置,应使电加热器的热辐射线不得直接对温度开关产生加热作用,以保证温度开关检测的温度确实是箱内空气的温度。温度开关的动作温度值应是可调的。4.4.13见本规定条文说明5.5.9.
DL/T5182一20045管路5」一般规定5.1.1系对管路的分类定义,定义的内容与国家标准GBJ93-19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一致。5.1.2测量管路允许的最大长度与介质的参数、液体的性质及管路的内径等因素有关。当管路内径为lOmm时,其允许的最大长度如表5.1.2所列(引自《热工自动化设计手册)}。在工程中,测量管路的实际长度,绝大部分能符合本规定要求;当采用位移量极微的仪表或变送器时,其允许的最大长度还可增加。5.1.3管路敷设应避免交叉和拐弯。水平敷设段的坡度方向,应尽可能使水管路中的气体或气管路中的液体返回到工艺管道或设各中,否则,在水管路的最高点宜设排气阀,在气管路的最低点宜设排水阀,以保证测量的稳定性的准确性。5.1.4防止油滴在热管道上造成火灾。当油管路与工艺热管道免不了需交叉时,也不能将油管路的焊口或阀门接口安排在交叉处的正上方,以免天长日久油管路锈蚀泄漏。5.1.5单元控制室或机炉集控室,是机组的中枢,运行人员集中监控主、辅机系统的地方,一般不允许任何管道穿通控制室,特别不允许水蒸气、油、氢等介质的管路,以防其泄漏带来后患。控制室应具有并保持美观、安静、平和、高雅的气氛,运行人员在这种环境中,将充分发挥其能力和作用。5.1.6避免管路锈蚀和损伤。5.1.7管路敷设的全程中,管路的各支撑点,可能随工艺设备和管道热胀冷缩形成位移。若有,则必须对这种位移产生的拉、59
DL/T5182一2004压应力进行补偿,可在支撑点附近设置膨胀弯。5.1.8差压测量的正、负压管路,其环境温度应一致,应靠近热表面敷设时,正、负压管路距热表面的距离应相等,且不得使管路内的水汽化,否则,应用绝热层与高温热表面隔开。5.1.9镀锌钢管的连接,不得采用焊接,否则就会破坏镀锌层引起锈蚀蔓延。5.2管路选择5.2.1对管路直径及壁厚选择进行核算并给予修正,成表5.2.10计算公式来源:DLJT5054-199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计算结果,后者的壁厚大于前者,按照同样的考虑方法和适当的裕度,选择应符合表5.2.1的规定。原规定的注(D:“⋯⋯拟6X3亦可用拟6X2.50,但其中有少数项若用价16X2.5代替,则裕度偏小。所以本规定列出了可用"16X2.5的项,而在表5.2.1注1中说明:“管路规定拟6X15可统一为沪16X3",这样,在强度方面不会减弱。当一次门为焊接式阀门时,为了支承稳定,承受在操作一次门时产生的附加扭压力,取压短管的管径和壁厚应采用"25X7或沪22X6.原取压短管025X7,本次规定修编增加列入"22X6的管子,从强度方面考虑是可以满足的。目前,随高参数节流件配供的取压短管大部分是沪22X6,为了与其接管一致,所以,增加价22X6的规定,保留叻25X7是适应习惯作法,在具体工程中可酌情选择。国家标准和热机专业规定中,尚未列入超临界参数的机组系统,所以本规定也暂不列入超临界参数选择管路直径和壁厚的系列。经过计算,在超临界参数机组工程设计中,可根据表1参考进行管路直径和壁厚的选择:60
DL/T5182一2004表1超临界参数机组管路选择参考表被洲一次门前一次门后适用被侧介质参数介质备注范围材质管路材质管路名称Ale(&e12Cr1M.VP=(17.0^25.4)MPa或与主管道0252X76中16X3.5钢20价16x3主蒸汽价18x4r-(500-566)"C同材质12CrlMoVP=(28.0^45功MPa或与主管道0252X76价16x3.5钢20巾16x3.5给水价18X4Y{7K.喇2叨"286℃同材质平衡容器后,P=(20.0-27.3)MPa平衡容器前,电接点水位计前,电接点水位计疏钢20,028X6水。钢20,价16黯器1=(364--435)`CX35.2.2主要是指控制用气源系统中的信号管路,其传送信号的压力一般为20kPa-100kPaa5.2.3主要是指控制用气源系统中的动力管路,动力用气源压力一般为0.3MPa--0.5MPa,即动力用气源减压阀后的压力。动力管路的规格,一般可选"08X1.5.2.4当测量管路系统中有吹洗管路或放空排污管路时,其管路的材质和规格可选择一致。5.2.5经过多年的运行经验,控制用气源母管及支管的材质应采用不锈钢管。很早以前,有用无缝钢管的,也有用镀锌钢管的,经过一定时间后引起锈蚀,带来隐患。气源母管系统,长期运行必然有凝水聚积,通过低处设置的排液装置排除,支管从水平母管的上半部引出,可使气源中尽量不带水分进入仪表控制设备。在控制盘上装设直接测量的微压表,盘内的测量管路采用紫铜管引接方便美观。盘外的测量管路一般为沪14x2与盘内紫铜管之间需采用转接活接头。5.3管路附件的配15.3.1系原规定第12.3.1条的补充,同一参数用于不同的对象,
DL/T5182一2004应有各自的测量管路、阀门及附件:当需要排污冲管时,宜有各自独立的取样孔,以免相互影响。5.3.2冗余配置的变送器,是为了相互备用,也应保证各自独立的测量管路、阀门及附件。5.3.3参见原规定第12.3.2条,第12.3.3条。装设在保护箱或保温箱中的仪表或变送器在箱体外需配置排污门,以便冲管排污,而不能把排污门装在箱内,以免排污水、汽影响电气线路。凝汽器真空测量严禁配置排污门,是防止正常运行中误操排污门破坏真空,引起停机事故。5.3.4系原规定第12.3.4条。5.3.5燃油及燃气的流量,差压测量管路,应配置一次门,二次门和平衡门,不必配置排污门。5.3.6系对原规定第12.3.5条的修改。只限定在微压范围,控制用气源系统测量不包括在内。凡不配置阀门的测量管路,宜配置闭锁活接头,可间接起到阀门的作用。可参见《热控就地设备安装部件典型设计》图号:D-RK84-0102-69.D-RK84-0102-7105.3.7高豁度介质,如重油,在常温要凝固,腐蚀性介质,如酸、碱溶液,对管路和仪表有腐蚀作用,配置隔离容器后,管路和仪表接触的是中和性液体,从而保证测量精度和安全。可参见《热控就地设备安装部件典型设计》图号:D-RK84-0102-38-D-RK84-0102-42e5.3.8氢气与空气混合达一定浓度,就会发生爆炸。配置一次门和二次门并应要求有高度的关断严密性,以保证在正常运行中或维修分析器时不漏泄。5.3.9汽、水成分分析取样系统,应配置阀门及冷却器附件,但一般情况,是与化学专业合用取样装置,这时,只需配置二次门、排出门和取样管路。5.3.10系原规定第12.3.9条的补充。在就地盘、箱、柜内,空62
DL/T5182一2004间位置受到限制的场合,安装仪表、变送器时,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参数,采用相应的具有足够强度的不锈钢毛细管件、小管径的无缝钢管或紫铜管,以便于安装。特别是不锈钢毛细管件具有相当的可塑性,既能起到阻尼稳压作用,又可以吸收或减少在紧接头时产生的附加扭应力。5.3.11电磁阁箱内的配管。一船山由磁阀箱翻}浩厂字成5.4阀门选择5.4.1系原规定第12.3.7条的补充。除条文中列示的几种系统,应采用不锈钢阀门外,对环境较差的化补水车间的仪表阀门也可采用不锈钢阀门。但对于强腐蚀酸性介质的测量管路及阀门不能用不锈钢材质,而应用相应防强酸腐蚀材质的阀门或工艺管道材质相同的阀门。在工程中,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宜使阀门型式规格的种类减少,以减少备品的种类和数量。5.4.2阀门的通径和连接方式,根据被测介质的参数及阀门的位置选择确定。一次门和排污门:前者与被测介质相近要求关断严紧,后者面临大气,排污冲管易受磨损。故其公称通径宜采用DN10。但对于测量低温、低压介质只装设一次门的就地仪表,其一次门的公称通径也可采用DN6。当介质温度大于100℃时,均采用焊接式截止阀,主要是为了安全可靠,防止因螺纹连接时,由于排污冲管或介质温变引起螺纹连接处热胀冷缩不匀,长期使用易漏泄。参见《热控就地设各安装部件典型设计》图号:D-RK84-0102-04.05.070二次门和平衡门:因始终处于常温状态,当被测介质公称压力小于32MPa时,均采用公称直径为DN6的外螺纹针形阀。当箱体的液位测量采用电接点液位计、外浮球(筒)式或法兰式变送器,或为适应与工艺设备接口的要求时,阀门及管路的通径选择可适当增大1-4级,以减少液位变化产生的测量迟延。63
DL/T5182一2004如汽包的液位测量,加热器的液位测量,其一次门及其连接管路,一般通径为DN20或DN3205.5管路防护5.5.2采用自限式电热带的伴热方式,可以防止管路内介质汽化。但也要防止冲管排污时使电热带损坏。在选择电热带时,必须保证:电热带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应大于管路排污冲管时管路的表面温度,否则,电热带不可紧贴管路表面敷设,而只能采取间隙敷设。5.5.3电伴热方式(限温加热方式和恒功率加热方式)具有的特点:电热源稳定,温度可控或自限、加热均匀、使用灵活。它已被广泛采用。5.5.4对电伴热方式(限温加热方式和恒功率加热方式)提出了规定和要求,耐高温的限温电热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设计、施工、使用均简便灵活。5.5.5,5.5.6对蒸汽伴热方式及其使用的保温材料提出了规定和要求。5.5.7,5.5.8高砧度介质(如重油)在常温易凝固,导致传压不及时,降低测量精度,装设隔离容器后,管路和仪表接触的是有一定物理、化学性质要求的隔离液,可以达到满意的测量精度。测差压的成对隔离容器内的隔离液自由界面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免形成液柱误差。5.5.9对需防腐的管路、桥架、基座及其安装部件和附件,均应涂防锈漆和面漆。
DL/T5182一20046电缆6.1电缆类型选择6.1.1本专业用电缆线芯截面均属小截面,控制和测量回路用电缆线芯截面均在1mm2左右,动力回路用电缆线芯截面,绝大部分不超过4mm2,为了保证线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适中的塑性。线芯与端子铜片连接牢固,线芯均应采用铜质。铜质与铝质比较:铜质的机械强度优于铝质;同样的弯折条件,铝芯易折断损裂;相同截面铜芯比铝芯允许持续载流量大29,铝芯与端子铜片连接,其接触电阻偏大;由于铝质的蠕动塑性,其连接的可靠性较差。6.1.2同一测量、控制回路采用的补偿电缆应与其连接的热电偶的分度号一致。即具有相同的热电特性,以保证测量精度。6.1.3选用电缆的绝缘层、护套层,应考虑电缆使用场合是否有耐温性、低毒性、难燃性、耐火性等要求。聚氯乙烯在环境温度一20℃以下易脆化开裂。普通聚氯乙烯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700C,对连续负荷的电力电缆,曾测得其线芯70℃时,其与电缆外皮的温差梯度为100C-150C,故以环境温度为60℃作为普通聚氯乙烯炉套层的高温限。对于间断负荷的电力电缆,其环境温度可允许达700Co耐热聚氯乙烯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1050C。某些直接与热筒体连接的电缆线芯,如与汽包电接点水位筒的连接,可能超过105`C,则需采用氟塑料绝缘的电缆或矿物绝缘材质的电缆。普通聚氯乙烯在燃烧时要释放出有毒的氯化氢气体,因此需用添加剂处理后,才能具有低烟低卤的特性。交联聚乙烯具有低烟无卤的特性。65
DL/T5182一2004有难燃性要求时,需在聚氯乙烯中加阻燃剂,使其氧指数大于300从发展的方向看,交联聚乙烯将取代聚氯乙烯。6.1.4非桥架敷设的电缆采用内钢带恺装层可以增加机械强度,免受外力损伤和鼠害。6.1.5盘、台柜内部的连接线,要求在端子及电气设备接线柱处压接牢靠、走线整齐、敷设美观,可用BV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需经插件连接的线路,要求柔软灵活,便于焊接,用RV型聚氯乙烯绝缘软线较为适宜。6.1.6热电偶的允差等级有三级(1,2,3),补偿电缆的允差有两级(精密级和普通级)。选用补偿电缆时,应采用与热电偶的分度号相同,与热电偶的允差相当的补偿电缆,一般容易忽视后者。6.1.7根据制造厂的要求和6.1.11规定选择。6.1.8当盘间连接要求有抗干扰线路的中间转接环节时,除采用与其相应屏蔽类型的屏蔽电缆外,端子两端的屏蔽层电缆的屏蔽层应通过端子相连接,不得中断。6.1.9从控制室引至就地接线盒或热控设备的电缆,一般均敷设在电缆桥架中,不必采用恺装电缆。根据安装使用经验,相应塑料电缆的耐磨性和机械强度是能满足施工要求的。6.1.10从就地接线盒至热控设备的连接线路,可采用相应类型的塑料电缆。施工中有一批剩余的短长度的塑料电缆,将其用在接线盒至热控设备之间的连接是适宜的,一方面,可以减少品种规格和节省投资,另一方面,便于施工敷设整齐。6.1.11计算机信号的分类及其电缆的选择,见表6.1.11。该表是对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有关条文的具体化及补充。同一安装单位的开关量输入(DI)和输出(DO)信号电缆的选择:从信号本身来说是可以合并的,但若DI和DO模件布66
DL/T5182一2004置在不同机柜,则DI和DO信号的电缆不宜合并。电缆选择:表中列入两种类型者,前者为宜用,后者为必要时用或对抗干扰要求高时用。从屏蔽层的屏蔽效果来看,P2和P3比P1和P的屏蔽效果好,特别是对于屏蔽磁场干扰信号。目前,国内生产的计算机信号电缆,随其对绞对数的不同,可以有1-4种不同的绞合节距,任何一线对的绞合节距不大于l00nim,并满足信号电缆中,同层相邻线对的绞合节距不相同,以防止电磁干扰。6.2电缆截面选择6.2.2测量及控制回路用电缆的线芯截面的下限,从1.Omm2修改为0.75mm2,即其线径从1.13mm修改为0.97mm。在工程实践中己有采用,且能保证与端子及电气设备接线柱处压接牢靠,在一些密集接线的机柜中占据更小的空间。热控电缆绝大部分是敷设在电缆桥架中,受外力损伤的机会极微,只要在拉放电缆的过程中,接照规定的施工方法,其机械强度是没有问题的。在不少的工程中,计算机信号电缆的线芯截面己采用0.75mm2o6.2.3动力回路用电缆的线芯截面,主要应根据用电负荷的功率所对应的额定电流进行选择,其下限定为1.Omm2,以示与测量、控制回路的区别。同容量机组的同一控制对象,在不同的工程中,可能选择不同类型的阀门电动机,其额定电流也可能不相等,在选择线芯截面时,就有可能相差一个等级。附录E列出了铜芯截面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建议性基础值)。分析热控专业动力回路的运行特征:一种是间断性负荷,诸如所有的阀门用电动机,只在其开或关的过程中才带负荷,其线芯截面可参见附录F中表El查得;另一种是连续性负荷,诸如电力电源回路,应取其最大电流的两倍小于所选截面对应附录E中67
DLIT5182一2004所列的数值。6.2.4测量及控制回路用补偿电缆的线芯截面的下限,从1.5mm2修改为1.Omm2,即其线径从1.37mm修改为1.13mm。与铜质线芯相比,虽然其机械强度较好,但塑性比铜质差,为防其在多次弯折时断裂,所以其线芯截面选择的下限比铜质大一级。补偿电缆线对的往复电阻见附录G。常用补偿电缆的分度号为EX和KX,若长度为200m,在20℃时,截面为1mm2的往复电阻分别为25052和22052,均在计算机TC模件的允许外部电阻范围内。对于测量仪表需注意,其最大允许外部电阻不能满足时,可采用就地冷端补偿的连接方式;必要时,也可选择增大线芯截面的方式,以满足外部电阻的要求。6.3电缆合井6.3.1在允许和可能的情况下,电缆合并可以节省投资,减少拉放电缆工作量,但要注意,不能给安装接线及运行维护带来麻烦。6.3.2防止强电对微弱信号及低电平信号产生干扰。6.3.4计算机开关量信号DI和DO是否合并,可参见本规定6.1.11说明。6.3.5增加计算机信号电缆部分。总的要求,电缆的外径不宜超过30mm。目前,绝大部分工程,均是人工拉放敷设电缆,电缆太粗,荷重大,不便于现场施工。6.3.7控制室下电缆夹层中的盘间联系电缆,其环境条件比现场好,施工中磨损小,电缆长度短,即使更换也较方便,所以,可不考虑备用芯。
DL/T5182一20047电缆敷设7.1电缆通道及敷设7.1.1采用专业厂生产的电缆桥架,不仅施工方便、加快进度,而且电缆在桥架中能得到保护,免受机械损伤,运行维护方便,确保厂房整齐美观。7.1.2电缆通道路径的选择,应密切与工艺专业配合,争取工艺专业把电缆通道作为辅助设各和管道一起统筹布置,尽量减少碰头打架和返工现象。7.1.3应符合GB50217-1994中5.1.7的规定。7.1.4系对原规定第13.4.8条的修改。电缆桥架层间垂直净距应满足敷设和固定方便,最上一层至构筑物或梁底的垂直净距还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并提出在条件许可时要保证的各种净距数值。7.1.5电缆桥架的宽度若大于600mm,不便敷设电缆,特别是对于只有一侧给人有活动的空间的电缆桥架。7.1.6保持电缆桥架的支撑立柱受力均衡。7.1.7保持水平敷设的桥架有足够的刚度。7.1.8光缆、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与下列因素有关:1外径。2类别。3绝缘层和护套层的材质。条文中列示的允许的弯曲半径,是从产品样本中统计归纳的。也可由相应的制造标准查明或由供货方提供。光缆在静态时弯曲半径不小于15D,在敷设的动态过程中不小于20D.7.1.9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多层水平电缆桥架上的配置,69
DL/T5182一2004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的标准,分别提出了相反的排列方式。按从上层至下层的排列:①弱电一强电"A”方式;②强电一弱电,"B”方式。GBJ93-1986中第6.5.8条,属“A",方式。其标准来源于美国API.RP550第三版。SDJ26-1989《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中第4.1.8条,属"B"’方式,但条文中提到在某种条件下也可按‘`A"方式。其标准来源于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AoNDGJ16-1989中第13.4.8条,属“A"’方式。NDGJ91-19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中第8.0.5条,属"B",方式。GB50217-1994中5.1.3,提出了“应按电压等级、强弱电顺序分层排列”,而未明确是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同时说明在某种条件下,宜按"A",方式。在条文说明中则明确指出:两种排列顺序都应允许,可因地制宜。根据上述标准及现场实践经验分析:1通过多次实体模拟燃烧试验显示:上层动力电缆着火后,高温熔融物滴落在下层控制电缆上也会引燃,故从防火意义看,按“A”方式或按“B”方式,并无本质差别。2电厂综合控制楼中,热控的电缆夹层在上(如300MW机组约10.10m-12.60m),电气的电缆夹层在下(约3.80m-6.30m),当主厂房各处的电缆汇聚到控制楼处,出现热控和电气电缆在同一通道的各层时,那么热控电缆排列在上层、电气电缆排列在下层,就可方便地进入各自的夹层,否则,会出现上下交叉、安装不便、错乱不齐。3在电缆夹层中、主厂房运行层下,凡有电缆通道处,为了充分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及占据尽量小的空间,弱信号小电缆在上层即按“A”方式排列是适宜、合理的。综上所述,本规定仍按“A”方式排列。70
DL/T5182一20047.1.10在某些区域,计算机信号电缆和一般控制电缆的数量不多,专为分层而增加一层电缆桥架是不必要的,可以在同层桥架中加中间隔板,将计算机信号电缆与一般控制电缆隔开。7.1.11防止油管路因漏泄而引起火灾或因腐蚀性介质漏泄而损坏电缆。当不可避免电缆需从油管路或腐蚀性介质管路下方通过时,应采取遮挡隔离措施。7.1.12-7.1.17防止电缆被磨、割损伤。保护管的内径大于电缆外径的裕度,应便于拉放电缆,使电缆不受损伤,基于长期实践经验,应不小于1.5倍。7.1.18应尽量减少保护管的弯头,使施工易于进行。弯头越多,施工越困难。7.1.197.1.21在选择电缆路径时,应尽量使电缆与爆炸性气体隔绝或远离,并采用阻燃电缆。7.2电缆桥架7.2.1-7.2.5概括了电缆桥架应满足的基本使用性要求及需考虑的安全性、耐久性要求。提出了电缆桥架可能选择的材质及钢质桥架进行防腐处理的方法。铝合金电缆桥架在日本应用较多,主要用于污水处理,食品加工等工程。国内沿海等强腐蚀环境的电厂也己有应用。铝合金的比重约是钢的比重的1/3,耗量少,但较贵,选择时,应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阻燃电缆桥架具有耐火、隔热、阻燃自熄、耐腐蚀、耐油、耐水等特点,它己被保定热电厂、西柏坡电厂等应用。电缆桥架、托臂及立柱等的强度,应考虑各种可能的受力因素,以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电缆桥架系统各受力构件,应同时满足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要求,这是保障正常施工运行的前提。承受能力的确定方式,与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NEMA-VEI-1984标准基本一致。
DL/T5182一20047.2.6对选择电缆桥架的种类,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为了保护电缆不致受损、积灰或着火,根据工程实况,可酌情采用封闭式桥架、组合式桥架、梯形桥架或采取局部性的加罩、隔离及阻燃等措施。7.2.7电缆桥架需留足供热胀冷缩的间隙,防止桥架温升膨胀相碰产生机械应力。7.3电缆防火7.3.1一7.3.4电缆发生火灾,内部原因有电缆绝缘老化,电气回路短路,电缆过热等;外部原因有可燃气体、煤粉外喷或积结、油泄漏等经高温引燃,电焊、火焊渣物着火等。根据火灾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阻火分隔措施及选择相应类型的电缆。火电厂中,发生火灾几率高的区域:炉体四周,特别是燃烧器附近;炉顶高温管道;制粉系统,特别是防爆门附近;汽轮机本体四周,特别是油系统设备附近。这些区域除采用适当的阻火分隔外,宜采用难燃性电缆(俗称阻燃电缆),其难燃性试验应符合GB12666的要求。7.3.5-7.3.7用于重要连锁保护回路的电缆(如机组或重要辅机连锁保护回路、重要控制回路等),在外部火焰燃烧中,需要维持通电一定时间,以完成连锁保护动作,不致使事故扩大。耐火电缆的耐火特性试验应符合GB12666.6的要求。7.3.8电缆用难燃性、耐火性材料,相对电缆本身来说,生产和使用历史不长,需根据逐步积累的经验正确选择,以保证其合理性,实现安全、适用、耐久等目的。考核有效阻止延燃或耐火性的燃烧试验,对有的工程情况,仅按现行标准试验不足以表征,可采取等效工程使用条件特征的实体模拟燃烧试验。
DL/T5182一20048接地8.0.1接地可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为了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对电气设备的可能接触到的金属部位采取的接地。当电气设备故障漏电至外壳,若无保护接地,人触及则形成与地通电,危及人身。工作接地:为了各种信号不受或少受外界干扰而采取的接地。如计算机系统内不同性质的接地、屏蔽电缆屏蔽层芯线的接地。计算机系统设置总接地箱、汇聚不同性质的接地,然后采用绝缘电缆与地网单点接地。8.0.2虽然人可能触及,但却不危及人身安全的那些电气设备的外壳金属部位,可不接地。8.0.3-8.0.5电气设备之间,不应串联后再接地。电气设备利用自然接地体或串联的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接地电阻符合有关规定。所有接地线的连接点,均应牢固可靠。8.0.6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必须稳定、可靠,并满足DCS制造厂家提出的要求。计算机系统的接地方式,应尽量采用与全厂电力系统公用一个接地网。若设置计算机系统专用的独立接地网,一方面,由于主厂房下的电气地网星罗棋布,不可能找到一个近距离且合适的独立地网位置,只可能在主厂房外相当距离处设置,无疑地增加了设置独立地网的难度和接地电缆的长度,需耗一定的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现场测试试验和理论分析,设置独立地网不但不能减小因电气地网电位波动时,对计算机系统的干扰,反而会增加;对此,原能源部组织的有关专家组,在20个电厂通过大量测试、分析、总结并经评议已有定论。73
DL/T5182一2004在具体工程中,若DCS厂家提出要求设置计算机系统专用的独立地网,应分析研究,并与之协调,力求统一认识。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的含义,应包括:电气地网的电阻,从电气地网至DCS总接地板的连接电缆的电阻,总接地板至DCS机柜不同性质接地的连接电缆的电阻,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8.0.7计算机系统的总接地板,应置于防护的总接地箱中,总接地箱可设置在集控室下的电缆夹层中,处于机柜群的几何适中位置。8.0.8应尽量减少接地板与各种接地电缆连接的接触电阻,采取永久牢靠的接线方式:线鼻子压接后再焊接。不宜单独铆接或螺栓连接,以防止天长日久,尘埃渗入,螺纹滑动,铆接松动等引起接触奄阻增加。8.0.9本规定采用了NDGJ91-1989第7.0.6条。并补充了屏蔽电缆经接线盒或中间端子柜分断时屏蔽层的连接要求。8.0.10计算机系统接地线截面选择基于DCS制造厂家技术资料的要求及国内工程的实际情况。例如:美国西屋公司WDPF系统在利港电厂提出的要求:机柜之间或机柜至机柜中心点的连接线截面采用美国线规4A.WG(约21mm2),机柜中心点至总接地板的连接线截面采用美国线规OOOOA.WG(约107mm2),总接地板至地网的连接线截面采用美国线规OOOOA.WG(约107mm2,实际采用240mm2)e国内某些工程,如湖北青山电厂、武钢自备电厂、江西丰城电厂采用的接地线截面均相同,机柜中心点至总接地板的连接线截面为25mm2,总接地板至电气地网的连接线截面为120nmi2(南京热电厂为95mm2,鹤岗电厂为50mm2)o上述工程的计算机系统均要求总接地电阻不大于1620普通工业铜质导体在20℃时,长度为lkm,截面积为1mm274
DL/T5182一2004时,直流电阻约为18.4520若只从接地线本身的电阻考虑,其截面是可以缩小的,然而考虑到地网电阻及接触电阻,再加上接地电缆数量很少,接地系统抗干扰的重要性,以及给接触电阻留下充分的裕度,故提出计算机系统接地电缆截面选择的一般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LT5178-200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
- DLT5179-2003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热系统设计导则.pdf
- DLT518-2012电力生产人身事故伤害分类与代码.pdf
- DLT518.2-1993电力生产人身事故原因分类与代码.pdf
- DLT518.3-1993电力生产人身事故触电分类与代码.pdf
- DLT518.4-1993电力生产设备事故性质分类与代码.pdf
- DLT518.5-1993特大和重大设备事故分类与代码.pdf
- DLT5180-2003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pdf
- DLT5181-2003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pdf
- DLT5184-2004水电水利工程通信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pdf
- DLT5185-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
- DLT5186-2004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pdf
- DLT5187.1-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部分:运煤系统.pdf
- DLT5187.2-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单行本可提取文字版].pdf
- DLT5187.3-2012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运煤自动化.pdf
- DLT5188-2004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pdf
- DLT5189-2004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pdf
- DLT519-2004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pdf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