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管道施工规范 5页

  • 37.01 KB
  • 2022-04-22 13:33:07 发布

低压管道施工规范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总则  1、为统一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及运行与维护。  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将井、水泵、管道系统及田间工程统一考虑,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显著。  4、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的机井:新井必须经成井验收合格;现有机井必须是符合SD188《农用机井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完好机井。  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二、工程规则  1、规划原则。应准确占有规划区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文地质、表层土壤、工程现状、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地形等资料。规划应在当在农业区划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应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规划中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达到投资省,效益高,水、节能、省地及便于管理的目标。在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时,宜以年费用最小为主要依据选定规划方案。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主要技术参数。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宜不低于75%。管系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9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灌区,应做到田间工程配套齐全、灌水方法合理、灌水定额适当,其田间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5。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低于0.80。  3、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应根据规划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所提供的不同典型年地下水可采量,结合配套设备能力,确定可供水量;已成井区还应根据多年采补资料,对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加以复核,分析确定可供水量。需水量中应包括灌溉、牧副渔业、工业及生活等用水量,并应考虑发展计划。不同保证率相应典型年的灌溉用水量,应根据作物组成、复种指数、作物需水、降水可利用量等计算确定。可采用典型年法进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需水量大于供水量时,宜调整种植比例,减少灌溉面积或增辟水源。  4、管道系统布置与畦沟灌水要素。一般宜用单井管道系统;采用多井汇流系统,应经技术经济论证。应根据机井位置、地块形状、种植方向及田间工程配套等因素,通过比较确定采用树状管网或环状管网。管道级数,应根据系统灌溉面积(或流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旱作物区,当系统流量小于30立方米/小时时,可采用一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在30--60立方米/小时时,可采用干管(输水)、支管(配水)两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大于60立方米/小时,可采用两级或多级固定管道。对于渗透性强的沙质土壤区,末级还应增设地面移动管。应力求管道总长度短、管线平直、减少折点和起状。干、支两级固定管道在灌区内的长度,宜为90─150米/公顷。支管走向宜平行于作物种植行;支管间距宜采用50--150米,单向浇地时取较小值,双向浇地时取较大值。给水栓(或出水口)应按灌溉面积均衡布设,间距宜为50--100米,单口灌溉面积宜为0.25--0.6公顷,单向浇地取较小值,双向浇地取较大值。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条件下的畦田与灌水沟规格及适宜流量,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无资料地区可参照表2.4.8-1和表2.4.8-2选定。  表2.4.8-1       畦田灌水要素表─────┬───────┬───────┬──────   地面 │    ≤0.002 │ 0.002--0.005│0.005--0.01     坡度├───┬───┼───┬───┼───┬── 灌水   │畦长│单 宽│畦长│单 宽│畦长│单宽   要素 │     │流 量│     │流 量│     │流量土壤透水性│(m) │L/s.m│(m) │(L/s.m│(m)  │L/s.m─────┼───┼───┼───┼───┼───┼──强       │20--50│ 5--6│30--60│ 5--6│50--70│4--5─────┼───┼───┼───┼───┼───┼──中       │30--60│ 5--6│40--70│ 4--5│60--80│4--5─────┼───┼───┼───┼───┼───┼──弱       │40--70│ 4--5│50--80│ 3--4│80--1003--4─────┴───┴───┴───┴───┴───┴──表2.4.8-2       沟灌灌水要素表─┬────────┬────────┬────────土│    ≤0.002   │ 0.002--0.005 │ 0.005--0.01壤├───┬────┼───┬────┼───┬────透│沟长│流 量│沟长│流 量│沟长│流 量性│(m) │ (L/s)│(m) │ (L/s)│(m) │(L/s)─┼───┼────┼───┼────┼───┼────强│30--40│1.0--1.5│40--60│0.7--1.0│60--80│0.6--0.9─┼───┼────┼───┼────┼───┼────中│40--60│0.7--1.0│70--90│0.5--0.6│80--1000.4--0.6─┼───┼────┼───┼────┼───┼────弱│50--60│0.5--0.6│80--1000.4--0.5│90--1200.2--0.4─┴───┴────┴───┴────┴───┴────  三、工程设计  1、设计流量   灌溉系统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灌溉系    控制性的作物种植比例×设计灌溉面积  统设计=────────────────────   流 量水利用系数×每次灌水延续时间×日工作时数   当设计流量大于水泵流量时,应取水泵流量,并相应减小灌溉面积或种植比例。  2、水锤压力。管道系统设置单向阀时,应验算突然停泵时的水锤压力。遇到水锤情况下管道内压力超过管材公称压力或管内可能出现负压时,应采取水锤防护措施。  3、镇墩。遇到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6米,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15°或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3米,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30°,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45时,管路应设置镇墩。镇墩应设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按受力要求确定尺寸。  4、出水口防冲设施。出水口处应设置防冲池;地面移动管道出口,宜有防冲措施。防冲池宜就地取材,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防冲池池底,应至少低于地面15厘米;防冲池占地宜为0.1--0.25平方米。  5、其它设施。在管道轴线起伏段的高处和向下弯处,应设置进排气设施;在管轴线起伏段的低处和管道系统的最低处,宜设置泄水阀和渗水井。在顺坡管道节制阀下游侧、逆坡管道节制阀上游测,以及可能出现负压的管段,应设置负压消除设施。埋于冻层以下,且埋深不少于70厘米的管道,可不计算温度应力;必要时可设伸缩节或柔性接头。  四、水泵选型与配套  1、新配水泵的选型与配套。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新配水泵,宜选用国家公布的节能型产品,严禁选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选用水泵的流量应满足灌溉系统设计流量的要求,且不大于根据抽水试验确定的机井出水量;扬程应根据灌溉系统设计扬程合理选定;在灌溉系统设计流量下,水泵应工作在高效区。应分别校核在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和最小工作水头下,水泵的工作点是否在高效区内,如偏离过大应重新选择水泵或调整管道系统的设计。井用潜水泵的配套泵管,在经济上合理的情况下可增大一级管径,但不应影响水泵的安装和检修。水泵的选型和配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农用机井技术规范》的要求。  2、现有机井装置的利用和改造。利用现有机井装置建设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测试水泵扬程、流量、转速及动力机能耗等性能参数,根据水泵及配套装置的技术指标、目前技术状况、设计要求等,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确定其利用、改造的可行性。应制定现有机井装置的具体技术改造方案,并据此进行改造、检修和验收。经检修或技术改造的水泵应符合4.1.2和4.1.3条的规定。  五、管材与连接件  1、一般规定。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所用管材与连接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非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为定型产品,或经过技术鉴定并严格按技术要求生产的非定型产品。  (2)现场制作的管材与连接件,应进行技术鉴定,并有相应措施保证其质量不低于鉴定时的指标。  管材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管道设计工作压力。连接件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管材的公称压力,其规格尺寸及偏差应满足连接密封要求。水泥预制管和现场浇筑混凝土管不应埋设在硫酸盐浓度超过1%的土壤中。在硫酸盐浓度大于0.1%、小于1%的土壤中埋管,应选用铝酸三钙含量小于5.5%的水泥。  2、塑料管与连接件。低压输水塑料管宜选用薄壁或双壁塑料管;其性能指标及检测应符合相应标准。地埋塑料管由静荷载和动荷载引起的总径向变形率(即径向变形量与外径比值)不得大于5%;当埋深大于70厘米时动荷载可忽略。塑料连接件材质宜与管材相同。焊接成型的硬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连接件应达到1米高度自由坠落不破裂、4.2倍公称压力保压1h不渗漏的力学性能指标。当管道采用粘接剂连接时,粘接剂的固化时间应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粘附力强,易于涂在接合面上;粘接强度应满足管道使用要求。当管道采用橡胶圈作接口密封材料时,所用橡胶圈不应有气孔、裂缝或接缝,其拉断强度大于等于16MPa;伸长率大于等于500%;邵氏硬度为45--55度;永久变形小于20%;老化系数大于0.8(在70℃温度下,历时144h)。  3、水泥预制管与连接件。管材及连接件的工作压力应不大于抗渗试验压力的1/2。用三点荷载试验数据确定管上的允许填土荷载时,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5。管材内壁应光滑,内外壁无裂缝,壁厚允许偏差为±2毫米,内径允许偏差为±3毫米。在不均匀沉降地段应采用柔性连接。  4、现场浇筑混凝土管。管体混凝土抗压强度在管径小于等于200毫米时,不低于15.0MPa;管径大于200毫米时,不低于20.0MPa;管道外压强度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5。管道最小壁厚应为内径的1/10加15毫米。管道内径允许偏差为±7毫米.  六、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  1、一般规定。工程施工与设备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不得自行修改设计或更换材料设备。7.1.2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中应成立质量检查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中应执行机械、电器设备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2、施工准备。应根据设计备足工程物料;管材、连接件及附属设备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扔或剧烈碰撞;塑料管材和连接件在贮存时应避免阳光暴晒。施工前应编制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应通过技术培训。 应根据设计核对工程物料的数量、规格,并检查质量。施工应避开雨季;地下水位较高地段应备好排水设备;物料场地应开阔,便于运输和操作。  3、管槽开挖。施工现场应设置测量控制网点,宜在管道中心线上每隔30--50米打一木桩,并在管线的转折点、出水口、闸阀等处或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加桩,桩上应标注开挖深度。管槽开挖应根据当地土质、管材、地下水位、冻土层深度及施工方法等确定断面开挖形式;根据管材规格、施工机具、操作要求确定管槽开挖宽度,槽底宜挖弧形管床,管床对薄壁塑料管的包角应不小于120°;管槽开挖深度应在冻层以下,且埋深不小于70厘米,如在冻层中埋设应经技术经济论证,并有相应措施;管材与管件连接处,管槽开挖尺寸可适当加大。管槽弃土应堆放在管槽一测0.3米以外处。槽底应平直、密实,并清除石块与杂物,排除积水。如超挖则应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遇软弱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管槽开挖完毕经检查合格方可铺设管道。  4、管道系统安装。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管件进行外观检查,清除管内杂物,不合格者不得就位。7.4.2  管道安装,宜先干管后支管。承插口管材,插口在上游,承口在下游,依次施工。管道中必线就平直,管底与槽底应贴合良好。塑料管应按下列要求连接:   (1)热扩口承插,应将插口处挫成坡口,承口内壁和插口外壁均应涂粘接剂,其搭接长度应大于1倍外径。  (2)带有承插口的塑料管应按厂家要求连接。   (3)塑料管连接后,除接头外均应覆土20--30厘米。  水泥预制管应按下列要求连接:   (1)平口(包括企口)式接头宜采用纱布包裹水泥砂浆法连接,要求砂浆饱满,纱布和砂浆结合严密,严禁管道内残留砂浆。   (2)承插式接头,承口内应抹1:1水泥砂浆,插管后再用1:3水泥砂浆抹带封口,接管时应固定管身。  (3)预制管连接后,接头部位应立即覆20--30厘米厚湿土。  5、现场浇筑混凝土管施工。施工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管内壁必须灰浆饱满、均匀、光滑。管初凝后应立即回填湿土至管顶以上20--30厘米。施工暂时中断时,应安排在连接件处。  6、建筑物施工。管道系统的所有建筑物,都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建筑物的地基应坚实,必要时应进行夯实或铺设垫层。出地竖管的底部和顶部都应采取加固措施。管道穿越道路或其他建筑物时,应增设套管等加固措施。  6.7 试水回填。管道系统和建筑物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试水。安装结束后,必须对每条管道进行水压试验。管道系统试水前应安装好测压议表;认真检查被测管道系统设备是否安全,进排气阀是否畅通,安全阀、给水栓是否启闭灵活;检查被测管段覆土固定情况。管道试水时,环境气温应不低于5℃。试水压力应为管道系统的设计工作压力,保压时间塑料管和预制管不小于1小时,现场浇筑混凝土管不小于8小时;应检查管道系统的渗漏情况并做好标志和记录;渗漏损失应符合管道水利用系数要求,不允许有集中渗漏。试水不合格时应采取修补措施,在修补处达到预期强度后重新试水,直至合格。管道试水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应按设计要求和程序进行,有条件时宜采用水浸密实法。采取分层压实法时,回填密实度应不低于最大夯实密实度的90%。初始回填应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回填材料应不含直径大于25毫米的石块和直径大于50毫米的土块。回填达到管顶以上15厘米后再进行最终回填,回填料应不含直径大于75毫米的石块。对管道系统的关键部位,如镇墩、竖管周围、防冲池地基等的回填应分层夯实,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七、工程验收  1、一般规定。工程验收前应提交下列文件:规划设计报告和图纸、工程预算和决算、试水和试运行报告、施工期间检查验收记录、运行管理规程和组织、竣工报告和竣工图等。工程施工结束后,应由主管部门组织设计、施工、 使用单位组成工程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工程未验收移交前,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2、验收内容。应审查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技术数据是否正确、可靠。应审查管道铺设长度、管道系统布置和田间工程配套、管道系统试水及试运行情况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机泵选配是否合理、安装是否合格;建筑物是否坚固。工程验收后应填写“工程竣工验收证书”,由验收组负责人签字,加盖设计、施工、使用单位公章,方可交付使用。  八、运行与维护。应成立管理机构或明确专管人员,制订运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应培训后上岗。应根据灌溉制度制订科学的用水计划。运行前,应检查机井装置、管道系统和附属设施是否齐全、完好。灌水时应先开启出水口,后启动水泵;改换出水口时,应先开后关;停灌时应先停泵,后关出水口。停灌期,应把地面可拆卸的设备收回,经保养后妥善保管。在冻害地区,冬季应及时放空管道。应根据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行署水电处张怀福)机井装置、管道系统和附属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8.0.4 灌水时应先开启出水口,后启动水泵;改换出水口时,应先开后关;停灌时应先停泵,后关出水口。  8.0.5 停灌期,应把地面可拆卸的设备收回,经保养后妥善保管。  8.0.6 在冻害地区,冬季应及时放空管道。  8.0.7 应根据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行署水电处张怀福) 8.0.7 应根据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行署水电处张怀福) 8.0.5 停灌期,应把地面可拆卸的设备收回,经保养后妥善保管。  8.0.6 在冻害地区,冬季应及时放空管道。  8.0.7 应根据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行署水电处张怀福) 8.0.7 应根据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或更换。(行署水电处张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