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6.00 KB
- 2022-12-09 09:57:4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草稿)27目录271.总则2.术语、符号(原附录一)2.1术语2.2符号3、室内空气质量及室外气象参数(原2、室内外坟算参数)3.1室内空气质量(原2.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3.2室外气象参数(原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3.3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原2.3)4、采暖(原3)4.1一般规定(原3.1)4.2热负荷(原3.2)4.3散热器采暖(原3.3)4.4热水辐射采暖(原3.4辐射采暖)4.5燃气采暖(原3.4辐射采暖)4.6热风采暖及热空气幕(原3.5热风采暖与热风幕)4.7电采暖4.8采暖管道(原3.6)4.9集中热水采暖分户计量系统5通风(原4)5.1一般规定(原4.1)5.2自然通风(原4.2)5.3隔热降温(原4.3)5.4机械通风(原4.4)5.5事故通风(原4.4)、(原4.6)5.6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原4.5)5.7设备与布置(原4.7)5.8风管及其他(原4.7)6空调(原5.空气调节)6.1一般规定(原5.1)6.2负荷计算(原5.2)6.3空调系统选择与设计(原5.3系统设计)6.4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原5.3系统设计)6.5冷却水系统6.6空气分布(原5.4气流组织)6.7空气处理(原5.5)7冷热源(原6.制冷)7.1一般规定(原6.1)7.2压缩式冷冷水机组与热泵(原6.2压缩式制冷)7.3吸收式制冷(原6.3热力制冷)7.4蓄冷与蓄热7.5换热装置7.6机房设计、设备布置及其他(原6.4)7.7设备和管道保温8、监测与控制(原7.自动控制)8.1一般规定(原7.1)8.2检测与信号显示(原7.2检测、连锁与信号显示)8.3控制(原7.3自动调节,7.4制冷装置的自动保护与控制)9消声与隔振(原8)9.1一般规定(原8.1)9.2消声与隔声(原8.2)9.3隔振(原8.3)附录A加热由门窗除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附录B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沿用原规范附录八,略)附录C自然通风的计算(沿用原规范附录九,略)附录D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计算(沿用原附录十,略)附录E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量(沿用原附录十一,略)《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原附录二——附录六)(暂缺)27271总则1.0.1为了在采暖、通风(和)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空调)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有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民用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及其制冷)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本规范执行。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1.0.3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及其制冷的)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环境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会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0.4(原1.0.6)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和制冷)的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位置设置必要的检测、调节和计量装置。1.0.5(原1.0.5、1.0.7)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必要的操作和维修的空间以及设备、管道及配件安装的条件,对于大型设备及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及运输通道,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1.0.6(原1.0.8)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设计中,应对有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设备及管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1.0.7(原1.0.9)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设计中,对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1.0.8在采暖、通风(和)与空调设计中,(应明确对施工及验收的特殊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应执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应考虑施工及验收的要求,并执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当设计对施工及验收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加以说明。1.0.9(原1.0.10)(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与空调(及其制冷)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27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采暖heating也称供暖。用人工的方法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2.1.2参数conditions表明任何现象、状态、装置或变化过程中某种重要性质的量。2.1.3WBGT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也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它采用了自然湿球温度(tnw)、黑球温度(tg)和干球温度(ta)三种参数,并由下列公式计算而获得:1.室内作业:WBGT=0.7tnw+0.3tg(2.1.3-1)2.室外作业:WBGT=0.7tnw+0.2tg+0.1ta(2.1.3-2)2.1.4历年annual气象资料中的每一年。2.1.5累年normal在长期气象资料中,历年资料的累计。2.1.6辐(射)照度irradiance落到接受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即单位时间内落到接受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w/㎡)。2.1.7辐射强度radiantintensity点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由给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辐射出的能量[w/s(s*r)]。2.1.8地方太阳时localsolartime按照观测地点的子午线所测得的时间。2.1.9典型气象年canonicalmeteorologicalyear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资料不连续,还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2.1.10采暖地区heatingregion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27\n2.1.11过渡采暖地区transitionheatingregion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2.1.12非采暖地区regionwithoutheating采暖地区与过渡采暖地区以外的地区。2.1.13寒冷地区chillregion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即冬季室外通风温度低于或等于0℃,但高于-10℃的地区。2.1.14严寒地区severecoldregion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即冬季室外通风温度低于-10℃的地区。2.1.15炎热地区torridregion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的地区。2.1.16高级民用建筑highgradecivilbuilding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建筑等。2.1.17通风ventilation为改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创造安全、卫生的适宜条件而进行换气的技术。2.1.18局部送风localrelief也称空气淋浴。在工作地点造成局部气候的送风,分以下两种;单体式局部送风:用轴流风机等将空气直接送至工作地点;系统式局部送风:用通风机将室外空气(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通过风管送至工作地点。2.1.19工作区workzone,occupiedzone工作地点所在地面以上2m以内的空间。2.1.20避风天窗protected(roof)monitor,wind-proofedmonitor不受室外风向变化的影响,使室内空气能稳定排出的天窗。2.1.21置换通风displacementventilation一种借助浮力作用的机械通风。入室空气(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以单向流形式注入底部作业区,在热源形成的烟羽作用下,将热浊气体提升至顶部并排出的一种换气方式。2.1.22面风速facevelocity空气进入或离开给定有效面积的轴向速度。2.1.23通风效率ventilationefficiency表示送风气流消除工作区负荷或污染物的能力。2.1.24湿式作业wetmethodoperation将物料加湿,防止粉尘放散的操作方式。2.1.25水力除尘hydraulicdustremoval利用喷水,促使粉尘凝聚,减少扬尘的除尘方式。2.1.26通风屋顶ventilatedroof使空气在屋顶夹层内流通,以减少太阳辐射影响的屋顶。2.1.27空气分布airdistribution,spaceairdiffusion也称气流组织。对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合理组织,以满足空调房间或区域对空气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以及舒适感等方面的要求。2.1.28空气调节airconditioning也称空调。为满足生活、生产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的方法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达到一定要求的技术。2.1.29空调房间或区域air-conditionedroomorspace指对某个房间或某个局部区域送、排风,以达到给定空气参数的房间或空间。2.1.30多分区空气处理机multi-zoneairhandingunit具有若干送风支路,各以不同的送风温度送入不同的负荷特性的空调分区,满足不同区域空调要求的空气处理机组。2.1.31变频控制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inverterdrivenmulti-indoor-unitsplitairconditioningsystem1台室外空气源制冷机组或热泵机组联多台室内机,根据各房间的室内温度,对室外压缩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使制热或制冷量承受负荷变化的制冷剂直接膨胀式空调系统。2.1.32水环热泵空调系统water-loopheatpumpairconditioningsystem按房间或区域的负荷特性分散设置水联热泵机组,根据需要分别控制机组制冷或制热×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将机组的水侧换热器联接成并联环路,以辅助加热和排热设备供给系统热量的不足,以及排除多余热量的空调系统。2.1.33低温送风(冷风分布)系统coldairdistributionsystem也称冷风分布系统。将空气处理到低于常规的温度(约为4~10℃),送入空调房间的全空气空调系统。2.1.34分区两管制水系统zonetwo-pipewatersystem冷热源部分的冷水和热水系统管路分别设置,为四管制系统:按建筑物负荷特性将水路分为冷水和冷热水合用的两个两管制循环系统: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只有一组换热器,需全年供冷的区域的末端设备只需供应冷水,其余区域设备根据季节转换,供应冷水或热水。2.1.35空调水输送系数airconditioningwatertransportfactor空调冷水以及空调热水循环系统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kW)与所选配循环水泵电机的额定功率(kW)之比值。2.1.36空气冷却器aircooler也称表面冷却器、冷盘管。在空调装置中,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减湿的设备。2.1.37冷热源cold&heatsource指供给采暖、通风和空调用冷与热的出处。2.1.38蓄冷(热)thermalenergystorage储存电网低谷时段的“便宜能源”,而在需要能量的峰值时段,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以满足负荷要求。2.1.39消声soundattenuation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生产过程或其他过程产生的噪声加以控制,使其降低到容许范围的技术。2.1.40隔振vibrationisolation采取一定措施,使机械设备的传振衰减到容许的程度,以防损坏建筑结构、影响生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2.2符号沿用原规范。273室内空气质量及室外计算参数(原2.室内外计算参数)3.1室内空气质量(原2.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3.1.1(原2.1.1)3.1.2(原2.1.2)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作业区(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的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3.1.3(原2.1.3)注:该相对湿度适用于有集中空调的场所;若使用条件无特殊要求时,室内相湿度可不受限制。3.1.4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WBGT指数大于或等于25℃的作业为高温作业,并按《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进行分级。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相应通风降温措施。3.1.5(原2.1.4)在计算自然通风时(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的允许温差进行计算。(下同原2.1.4)3.1.6(原2.1.5)3.1.7(原2.1.6)1.注:该相对湿度适用于有集中空调的场所;若使用条件无特殊要求时,室内相对湿度可不受限制。3.1.8室内空气必须无毒、无害、无异味,符合室内空气质量卫生标准。对于舒适性空调,应满足下列要求:1.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应符合《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17095)的规定,不应大于0.15mg/m3;2.室内空气中的CO2浓度,可根据房间的卫生要求取0.1%~0.15%;3.室内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的浓度和细菌总数应符合《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17093)、《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17096)、《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B17097)、《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16127)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9673)的规定。27\n3.1.9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民用建筑舒适性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3-9673)和《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确定,具体数值可参照表3.1.9。并宜根据室内吸烟和其他由于室内装修等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增加用于稀释的新风量。2.生产厂房应按补偿排风、保持室内正压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的最大值确定。表3.1.9民用建筑需要的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旅游旅馆、饭店客房3~5星级≥30m3/(h·人)2星级以下≥20m3/(h·人)餐厅、宴会厅、多功能厅3~5星级≥30m3/(h·人)2星级以下≥20m3/(h·人)会议室、办公室、接待室3~5星级≥50m3/(h·人)2星级以下≥30m3/(h·人)商业、服务机构3~5星级≥20m3/(h·人)2星级以下≥10m3/(h·人)大堂、四季厅 ≥10m3/(h·人)美容、理发室 ≥30m3/(h·人)康乐设施 ≥30m3/(h·人)公寓卧室高级≥30m3/(h·人)一般≥20m3/(h·人)厨房 ≥80m3/h厕所 ≥20m3/h浴室 ≥25m3/h起居室高级≥90m3/(h·人)一般≥75m3/(h·人)医院病房大≥35m3/(h·人)小≥50m3/(h·人)诊室 ≥25m3/(h·人)手术室 ≥25m3/(h·人)办公楼办公室高级35~50m3/(h·人)一般20~30m3/(h·人)会议室 30~50m3/(h·人)文体建筑影剧院、音乐厅观众厅≥20m3/(h·人)体育馆观众厅≥20m3/(h·人)室内游泳池 10~15m3/(h·人)展览馆、博物馆展厅、观众厅10~15m3/(h·人)图书馆阅览室≥15m3/(h·人)健身房、弹子房、保龄球房 18~30m3/(h·人)舞厅、酒吧 18~30m3/(h·人)学校教室小学≥11m3/(h·人)初中≥14m3/(h·人)高中≥17m3/(h·人)交通机场候机厅≥15m3/(h·人)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候车室特等、一等≥15m3/(h·人)二等≥10m3/(h·人)设备房电话机房 10~15m3/(h·人)计算机房 18~25m3/(h·人)复印机房 ≥30m3/(h·人)27\n商店百货商店 10~20m3/(h·人)零售商店 ≥20m3/(h·人)3.2室外气象参数(原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273.2.1(原2.2.1)3.2.2(原2.2.2)3.2.3(原2.2.3)3.2.4(原2.2.4)3.2.5(原2.2.5)3.2.6(原2.2.6)3.2.7(原2.2.7)3.2.8(原2.2.8)3.2.9(原2.2.9)3.2.10(原2.2.10)3.2.11(原2.2.11)3.2.12(原2.2.12)3.2.13(原2.2.13)3.2.14(原2.2.14)3.2.15(原2.2.15)3.2.16(原2.2.16)273.2.17(原2.2.17)室外计算参数的统计年份,宜采取1970~1999(1951~1980)年,共30年足30年者,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10年;少于10年,应对气象资料进行订正。3.2.18(原2.2.18)3.2.19(原2.2.19)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室外气象参数”(附录二)采用。对于《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室外气象参数”(附录二)未列入的城市及台站,应按本节的规定进行统计确定。对于冬夏两季各种室外计算温度,亦可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室外计算温度的简化统计方法”(附录二)所列的简化统计方法确定。3.3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原2.3)3.3.1(原2.3.1)3.3.2(原2.3.2)建筑物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太阳总辐射照度,可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附录四)采用。3.3.3(原2.3.3)透过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标准窗玻璃的太阳直接辐射照度和散射辐射照度,可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附录五)采用。3.3.4(原2.3.4)应用《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附录四)和“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附录五)时,当地的大气透明度等级,应根据《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夏季空调大气透明度分布图”(附录六)及夏季大气压力,按表3.3.1确定。表3.3.4大气透明度等级大气透明度等级下列大气压力(hPa)时的透明度等级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111111112111112223122223334223334445334444556444555664(原3)采暖4.1(原3.1)一般规定4.1.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规定为采暖地区。4.1.2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规定为过渡采暖地区。4.1.3凡不符合本规范第4.1.1条和第4.1.2条规定的地区,规定为非采暖地区。4.1.4采暖地区、过渡采暖地区和非采暖地区的分区气象指标,应按本规范第3.2.16条及《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确定或利用当地近30年气象资料进行计算。4.1.5位于采暖地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当室内经常有人停留、工作或对室内温度有一定要求时,宜设置集中采暖。4.1.6位于过渡采暖地区的幼儿园、养老院及医院等建筑应设置集中采暖,其他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设置集中采暖。4.1.7位于非采暖地区的公共建筑、旅游旅馆等建筑和工艺对室内温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厂房,亦可设置集中采暖。4.1.8(原3.1.1)设置集中采暖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当其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且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而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5℃设置值班采暖。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需要另行确定值班采暖所需维持的室内温度。4.1.9(原3.1.2)4.1.10(原3.1.3)4.1.11(原3.1.4)表4.1.11-1温差修正系数围护结构特征a外墙、屋顶、地面以及与室外相通的楼板等1.00闷顶和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等0.90与有外门窗的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1-6层建筑) (新)0.60与有外门窗的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7-30层建筑) (新)0.50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有窗时0.75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0.60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0.40与有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0.7027\n与无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0.40伸缩缝墙、沉降缝墙0.30防震缝墙0.704.1.12(原3.1.5)4.1.13(原3.1.6)4.1.14(原3.1.7)表4.1.14窗、阳台门和天窗层数建筑物及房间类型室内外温差(℃)层数外窗阳台门天窗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及潮湿的公共建筑除外)<33≥33单层双层单层双层----干燥或正常湿度状况的工业建筑物(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33≥36单层双层----单层单层潮湿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物(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33≥31单层双层----单层单层散热量大于23w/m3,且室内计算相对湿度不大于50%的生产厂房不限单层--单层注:1表中所列的室内外温差,系指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和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之差;2高级民用建筑,以及其他经技术经济比较设置双层窗合理的建筑物,可不受本条规定的限制;3居住建筑外窗的层数,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规定。(新)274.1.15(原3.1.8)4.1.16(原3.1.9)4.2(原3.2)热负荷3.1.10(原3.2.1)3.1.11(原3.2.2)3.1.12(原3.2.3)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Q=aFK(tn-twn)注:当已知或可求出冷侧温度时,twn一项可直接用冷侧温度值代入,不再进行a值修正。(新)3.1.13(原3.2.4)3.1.14(原3.2.5)3.1.15(原3.2.6)1.2.3.外门附加率:当多层建筑物的楼层数为n时:一道门65n%两道门(有门斗)80n%三道门(有两个门斗)60n%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的主要出入口500%注:1外门附加率,只适用于短时间开启的、无热风幕的外门;2阳台门不应考虑外门附加。3.1.16(原3.2.7)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注: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它附加耗热量上。3.1.17(原3.2.8)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应根据建筑物的内部隔断、门窗各种构造、门窗朝向、室内外温度(热压)和室外风速等因素,按本规范附录A(附录七)确定。3.1.18(原3.2.9)3.2(原3.3)散热器采暖4.3.1(原3.3.1)各类型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符合(下列)有关产品标准中的规定。(1.热媒为热水时,各种类型的散热器,应按制造厂的规定选用;2.热媒为蒸汽时,铸铁柱型和长翼型散热器,不应高于200kPa,铸铁圆翼型散热器,不应高于400kPa。)4.3.2(原3.3.2)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2.3.4.热水采暖系统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定压封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标准中对运行系统水质的要求,其含氧量应小于或等于0.1mg/l、水温20℃时的PH值应在8.5~10的范围内;在非采暖季节应充水保养(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5.热水采暖系统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使热水水质在水温20℃时的PH值在5~8.5的范围内,复合管材及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的水质PH值<12;(新)6.钢制散热器与铝制散热器不应用于同一热水采暖系统;(新)7.安装热量表和温控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新)4.3.3(原3.3.3)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安装在不影响散热的内墙;2.两道外门之间及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3.楼梯间的散热器,应尽量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4.3.4(原3.3.4)散热器宜(应)明装;托儿所和幼儿园应暗装或加防护罩。4.3.5(原3.3.5)4.3.6(原3.3.6)4.3.7(原3.3.8)民用建筑和室内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考虑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暗设时应考虑管道中水的冷却对散热器数量的增加。4.3.8(原3.3.10)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的采暖系统,条件许可时,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4.3.9(原3.3.11)(高层建筑的热水采暖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时,热水采暖系统宜竖向分区采暖(供热)。(2.一个垂直单管采暖系统所供层数不宜大于12层)。4.3.10(原3.3.12)注: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新)4.3.11(原3.3.13)4.3.12散热器温控阀的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新)274.4热水辐射采暖(原3.4辐射采暖)4.4.1(原3.4.1条1,2款)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热水辐射采暖,可用于建筑物的全面采暖或局部采暖。(设计时,)但加热管的设置不应导致建筑构件龟裂和破损。4.4.2(原3.4.1条3款)低温热水辐射采暖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4.4.2的要求。4.4.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供回水温度应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宜超过60℃(宜采用45~60℃),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新)4.4.4(原3.4.1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计算确定。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参照本规范的4.2节的有关规定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0.9~0.95的修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原3.4.12)局部(区域)辐射采暖的热负荷(耗热量),可按整个房间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27\n所算得的耗热量)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和表4.4.4中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定。建筑物地面敷设加热管时,采暖热负荷中不计算地面的热损失。(新)表4.4.4局部辐射采暖热负荷附加系数采暖区面积与房间总面积比值0.550.400.25附加系数1.301.351.504.4.5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有效散热量应计算确定。在计算有效散热量时,应考虑室内设备、家具及地面覆盖物等的影响。(新)4.4.6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加热管及其覆盖层与外墙和楼板结构层间应设隔热层。注:当使用条件允许楼板双向传热时,覆盖层与楼板结构层间可不设隔热层。(新)4.4.7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敷设加热管的覆盖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覆盖层应设伸缩缝,伸缩缝设置的位置、距离及宽度会同有关专业计算确定。加热管安全无害伸缩缝时须设长度不小于(200mm)100mm的柔性套管。(新)4.4.8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阻力由计算确定,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应小于0.25m/s,同一集配装置的每个环路加热管长度应尽量接近,每个环路的阻力不宜超过30000Pa(且DN15加热管不宜超过75m,DN20加热管不宜超过150m。)。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进、回水管应设阀门,分水器前应设过滤器;集、分水器上应设放气阀;系统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新)4.4.9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当超过上述压力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新)4.4.10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隔热层铺设在土壤上时,隔热层下应做防水层。在潮湿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敷设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时,加热管覆盖层上应做防水层。(新)4.4.*地板辐射采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应按工程要求的使用寿命、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经计算选择确定。(新)4.4.11(原3.4.2)热水吊顶辐射板采暖,可用于高度3~30m的建筑物的全面采暖和局部区域或局部工作地点采暖。当室内有降温要求时,辐射板可兼作冷却板使用,但其表面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4.4.12(原3.4.3)4.4.13热水吊顶辐射板的系统工作压力,不宜大于1.2MPa。(新)4.4.14(原3.4.11)热水吊顶辐射板采暖的热负荷应按照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并应对在热负荷按第4.4.4条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正。当室内换气次数大于1次/h时,室内应安装相应的热风机。注:当屋顶热负荷大于房间总热负荷的30%时,应采取措施。4.4.15确定热水吊顶辐射板有效散热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安装角度修正,按表4.4.15确定;2.辐射板管中的流体应为紊流。当最小热水流量过小,且辐射板不能串联连接时,应乘以1.18的保险系数。表4.4.15辐射板安装角度修正系数辐射板与水平面的夹角(。)010203040修正系数11.0221.0431.0661.0884.4.16(原3.4.4)热水吊顶辐射板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的舒适辐射照度确定。最小安装高度可按表4.4.16确定。表4.4.15热水吊顶辐射板安装高度安装高度(m)热水吊顶辐射板占天花板面积的百分比10%15%20%25%30%35%37371686458564115105917867605>1471231008371646 1321048775697 1371089180748 >1411129686809 117101928710 1221079894注:表中安装高度系指地面到板中心的垂直距离。表内数值为热水吊顶辐射板内水的最大平均温度。4.4.17(原3.4.6)热水吊顶辐射板(金属辐射板)采暖系统,宜采用同程式。(管道连接应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4.4.18热水吊顶辐射板与采暖供、回水管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并联或串联、同侧或异侧连接,但应考虑辐射板具有平均的表面温度、平衡的流体阻力和适宜的热膨胀等要求。4.4.19(原3.4.14)布置全面采暖的热水吊顶辐射板装置时,应保证室内作业区辐射照度均匀,且宜满足以下要求:1.安装吊顶辐射板时,宜沿最长的外墙平行布置;2.设置在墙边的辐射板规格应大于在室内设置的辐射板;3.高度小于4m的建筑物,宜选择较窄的辐射板,避免过大的辐射强度;4.长度方向预留热膨胀余地。注:辐射装置不应布置在对热敏感的设备附近。4.4.20当室内局部区域需要采暖时,可仅在低温区域设置吊顶辐射板提高工作区的区域温度。局部区域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可按本规范第4.4.4条规定进行计算。4.5燃气辐射采暖(原3.4辐射采暖)4.5.1(原3.4.7)生产厂房、高大空间的全面采暖、局部区域或局部工作地点采暖、室外工作地点的采暖及排风量较大房间的采暖,宜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注:采用燃气(煤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4.5.2(原3.4.8)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的热媒,可采用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沼气。燃气质量、燃气办理配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要求。4.5.3(原3.4.9)燃气(煤气)红外线辐射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的舒适辐射照度和防火安全确定(27\n但不应低于3m)。最小安装高度及距可燃物的最小距离按表4.4.19确定。表4.4.19最小安装距离(m)辐射器发热量(kW)最小安装高度(m)距可燃物最小距离(m)下方上方两侧≤153.01.50.10.6203.51.50.10.76254.01.50.10.84304.51.50.10.914.5.4(原3.4.9)燃气(煤气)4.5.5(原3.4.11)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和于全面采暖时,建筑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计算,但可不考虑高度附加。并应对总热负荷(耗热量)乘以0.8~0.9的修正系数。辐射器安装高度超过6.0m时,每增高0.3m,总热负荷(耗热量)需增加1%。4.5.6(原3.4.12)局部区域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时,其热负荷可按本规范第4.4.4条中的有关规定计算。(整个房间全面辐射采暖时所算得的耗热量,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和表3.4.12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定。)4.5.7(原3.4.14)布置全面辐射采暖系统时,沿四周外墙、外门处的辐射器发热量,不宜少于总热负荷的60%。4.5.8甲、乙类厂房及散发有害、有毒、有异味的厂房或房间,当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时,严禁由室内向燃烧器供应空气。允许由室内供气的厂房或房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房间的换气次数0.5次/h时,应由室外供气。4.5.9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采用室外供气时,进气口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在室外空气洁净区,距地面高底不低于2.0m;2.距排风口水平距离大于6.0m;在排风口下方时,垂直距离不少于3.0m;在排风口上方时,垂直距离不少于6.0m;3.安装过滤网;4.采用无压供气时,进气口处设真空开关;真空开关与采暖系统联锁;5.采用有压供气时,通风机与采暖系统联锁。4.5.10如无特殊要求,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的尾气应排出室外。排气口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在人员不经常通行的地方,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0m;2.水平安装的排气管,排气口伸出墙面不少于0.5m;3.垂直安装的排气管,排气口高出半径为6.0m以内的建筑物最高点不少于1.0m。4.排气管穿出外墙或屋面时,应加装金属套管。4.5.11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的消防值班室,应设控制开关。4.6热风采暖及空气幕(原3.5热风采暖及热风幕)4.6.1(原3.5.1)2.利用循环空气采暖技术、经济合理时;4.6.2(原4.6.1)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允许(不应)采用空气再循环的热风采暖(循环空气):1.室内空气中含有剧毒性物质(允许浓度≤0.1mg/m3的物质);2.室内空气中含有难闻气味的物质;3.产生粉尘的厂房及房间;4.5.空气中含有燃烧危险的粉尘和纤维,并未经处理的丙类生产厂房;6.4.6.3热风采暖的热媒宜采用0.2~0.3MPa的高压蒸汽或不低于95℃的热水。当采用燃气、燃油间接加热和电加热时,应符合其他有关规范。4.6.4(原3.5.2)位于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小于或等于0℃地区(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生产厂房,(当)采用热风采暖(且距外墙2m或2m以内有固定工作地点)时,宜在外窗下设置散热器值班采暖系统。(原3.5.3)当(非工作时间)不设散热器值班采暖系统时,热风采暖不宜少于两个系统(两套装置),其供热量的确定,应根据其中一个系统(装置)损坏时,其余仍能保持工艺所需的最低室内温度,但不得低于5℃。4.6.5(原3.5.6)采用(小型)暖风机热风采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厂房内部的几何形状,工艺设备布置情况及气流作用范围等因素,设计暖风机台数及位置,做到气流组织合理,室内温度均匀;2.(原3.5.5)选择暖风机的散热量,应乘以1.2~1.3的安全系数;3.4.暖风机的送风温度不宜低于35℃,不得高于70℃(宜采用35~70℃);5.热媒为蒸汽时,每台暖风机应单独装置阀门和疏水器。4.6.6(原3.5.5,3.5.7,3.5.8)采用(利用)集中送风采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作区的风速一般为0.3~0.5m/s,但最小风速不宜小于0.15m/s;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通过计算确定;2.集中送风口的高度,不宜低于3.5m,吸风口底边至地面的距离,宜采用0.4~0.5m;3.集中送风的送风温度,不宜低于35℃,不得高于70℃;4.选择空气加热器的散热量,应乘以1.2~1.3的安全系数。4.6.7(原3.5.10)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热空气幕:1.位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对经常开启的外门,且不设门斗和前室时;2.位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以外的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当生产或使用要求不允许降低室内温度时;或经技术经济比较设置热空气幕合理时。4.6.8(原3.5.11)热空气幕的送风方式,对于公共建筑,宜采用由上向下送风;生产厂房宜采用双侧送风,或由上向下送风(外门宽度小于3m时,可采用单侧送风);当大门宽度超过18m时(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采用侧面送风时),宜采用由上向下送风。注:侧面送风时,严禁外门向内开启。4.6.9(原3.5.12)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一般(对于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的外门),不宜高于50℃,对生产厂房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70℃。4.6.10(原3.5.13)27\n热空气幕条缝和孔口处的送风速度,应通过计算确定。对于公共建筑的外门,不宜大于6m/s;对于生产厂房的外门,不宜大于8m/s;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宜大于25m/s。4.7电热采暖4.7.1技术经济合理,并符合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电热采暖:1.在电力丰富、电价相对便宜,且电力负荷蜂谷差较大的地区;2.在夏热冬冷或夏热冬暖等采暖负荷不大的地区;3.房间面积较小或局部区域的采暖;4.当利用电能驱动热泵,无论对采暖或降温空调均可获得较高效率时;5.没有更经济的能源时,可用电热采暖专用于露天场地或房间采暖。4.7.2在下列条件下,不应采用电热采暖方式:1.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2.室内装修复杂,且有特殊要求的场所;3.有集中供热或有余热资源的地区。4.7.3采用电热采暖时,其形式应根据房间用途、特点和安全防火等要求,分别选用电热(踢脚板式)散热器、高强度红外辐射电热板、低温加热电缆、低温辐射电热膜等。4.7.4采用热泵的热源可根据情况选用室外空气、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等利用热风或散热器向房间供热。根据热源及供热条件,分别选用风冷热泵或水源热泵。当建筑层高较低时,宜选用空气--水热泵;对建筑层高较高的商场、剧院等,宜采用空气--空气热泵机组或水--空气热泵机组。在设计时,还应符合本6.3.10规范、6.3.11、7.2.5及7.2.6条的有关规定。4.7.5采用低温加热电缆采暖,可用于全面采暖、局部采暖、室外溶冰雪、管道保温等。加热电缆直接埋于混凝土中,埋深应在3~5cm,并应根据不同使用条件设置不同型号的温控器。4.7.6对节能型建筑,层高不超过4m时,可采用天棚式电热膜。电热膜工作时的表面温度应符合产品安全要求。其上应设不燃材料的隔热层,且其散热表面不应有阻挡物,并应与家具等保持一定间距。固定电热膜的龙骨采用木龙骨时,必须刷防火涂料。电热膜采暖不得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电热膜应装有温控器。4.7.7电热采暖供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消防法规以及相关电器规程的要求。并设置过载断路保护和接地等安全装置。电热采暖的加热元件均应符合产品安全要求。274.8采暖管道(原3.6)4.8.1采暖管道的材质,应当根据采暖热媒的性质、管道敷设方式分别采用金属管道与化学管材。热媒温度80℃及其以上者不应采用化学管材。4.8.2(原3.6.1)4.8.3(原3.6.2)热水采暖系统,应在热力入口处的供回水总管上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必要时应设热量计或流量计和除污器。4.8.4(原3.6.3)当供汽压力高于室内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时,应在采暖系统入口的供汽管上装设减压装置。必要时,应安装计量装置。4.8.5(原3.6.6)4.8.6(原3.6.7)4.8.7(原3.6.9)4.8.8(原3.6.10)4.8.9(原3.6.11)4.8.10(原3.6.13)4.8.11(原3.6.14)4.8.12(原3.6.15)4.8.13(原3.6.16)4.8.14(原3.6.18)4.8.15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热水采暖系统中,每组立管或分户采暖系统的始末段均应装设有供调节及检修泄水用的阀门。4.8.16(原3.6.21)采暖管道的伸缩,宜(应尽量)利用系统的弯曲管段补偿;当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伸缩器。4.8.17(原3.6.22)4.8.18(原3.6.24)4.8.19(原3.6.25)4.8.20(原3.6.27)4.8.21(原3.6.28)274.9集中热水采暖分户计量系统4.9.1新建住宅建筑集中热水采暖系统,应设置按户热量计量和分室控制温度装置;采用热量表计量时,第户应单独形成一个环路。4.9.2计算分户热量计量采暖系统热负荷时,应考虑向邻室、邻户的传热引起的附加。4.9.3分户热量计量的住宅建筑宜考虑分户隔墙和楼板的隔热处理。4.9.4热水采暖系统,宜在建筑物热力入口的管道上设置热量表、差压或流量调节装置、除污器或过滤器等。4.9.5设置热量表计量分户采暖系统的住宅,其采暖系统的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2.总硬度:小于或等于6mg/l;3.悬浮物:小于或等于20mg/l;4.PH值(25℃):7~8.5。4.9.6分户热计量时,热量表的流量计应安装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前宜设过滤器。采暖系统在装有热量表和温控阀时所选用的散热器应符合本规范第4.3.2条7款的规定。4.9.7采用热量表按户计量热量的户内系统宜采用单管水平跨越式、双管水平并联式、上供下回式等形式。4.9.8户内管道布置,不应影响室内有效使用面积。沿内墙敷设的管道应暗埋(或嵌装)布置,暗埋管道不应有接口,应选用耐温性能好、耐老化、耐腐蚀的管材及配件。4.9.9户内系统的管道在条件可能时,宜采用塑料管进行地面暗埋布置,但暗埋管道不应有连接口;暗埋的管道宜外加塑料套管,管道暗埋布置方式宜采用放射状的暗埋连接。4.9.10多层或高层住宅楼内供、回水主立管应做保温,并设于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管道井应层层封闭。各分户入口装置的检查门开向楼梯间,检查门应考虑防护装置。别墅建筑分户热力入口装置,可设在别墅建筑内便于查表和维护的位置,亦可配置远程计量。5.通风(原4.)5.1一般规定(原4.1)5.1.1(原4.4.1)为了防止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向作业区(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放散,防止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必须从工艺、总图、建筑和通风等方面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5.1.2(原4.1.2)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采用(尽量)机械化、自动化,加强密闭、隔离和在负压下操作(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积极)改革工艺流程,使之少产生或不产生有害物质。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各地区(方)、各行业规定的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种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5.1.3(原4.1.3)产生(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湿式作业。运输粉尘物料时,应(尽量)采用机械输送、气力输送或水力输送。放散粉尘的生产厂房,宜采用湿法冲洗措施,当工艺不允许湿法冲洗且防尘要求较严格时,可采用真空吸尘装置。5.1.4(原4.1.4)大量的散热的热源(散热设备、热物料等),宜(应尽量)放在生产厂房外面或坡屋内。对生产厂房内的热源,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工人远离热源。5.1.5(原4.1.5)确定建筑物方位和形式时,宜(应尽量)减少东西向的日晒(27\n西晒)。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建筑物,其方位还应根据主要进风面和建筑物形式,按夏季有利的风向布置。5.1.6放散大量热、蒸汽或有害气体的建筑物,应采用单层生产厂房和有组织的自然通风,且厂房的主导风向迎风面,应避免附属建筑物遮挡,且遮挡长度不得超过迎风面外墙全长的30%。5.1.7(原4.1.6)位于炎热地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其建筑热工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中的要求。采用通风屋顶隔热时,其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0m,空气层高度宜采用20cm左右。(宜采用通风屋顶,如条件限制,可采取其他隔热措施;注1)民用建筑的隔热,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要求。)散热量小于23W/m3的生产厂房,当屋盖离地面平均高度小于或等于8m时,宜在屋盖隔热或适当增加厂房高度。有条件时,生产厂房或存放橡胶、油漆和塑料制品等的仓库,亦可采用通风屋顶。(注2.有条件设置通风屋顶的生产厂房,以及存放橡胶、油漆和塑料制品等的仓库,亦可采用通风屋顶。)5.1.8对于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放散不同毒性的有害物质生产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害大的应与毒害小的隔开;2.放散热或有害气体的生产设备,应布置在自然通风厂房的天窗下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3.放散热或有害气体的生产设备,当设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集中布置在上层。当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5.1.9为保证厂房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卫生标准,机械通风送入厂房内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的30%。5.1.10(原4.1.7)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宜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排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应辅以全面排风或采用全面排风。5.1.11(原4.1.8)设计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时,宜于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注: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屋顶通风机或屋顶通风器进行全面排风。5.1.12(原4.1.9)组织室内气流时,不应使含有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空气流入没有或仅有少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作业区(作业地带)。5.1.13(原4.1.10)5.1.14(原4.1.11)5.1.15(原4.1.12)散入室内的有害物质气体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类似房间实测资料或经验数据,按换气次数确定,亦可按现行各相关(有关)的行业(专业)标准执行。5.1.16(原4.1.13)民用建筑的厨房、厕所、盥洗室和浴室等,宜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行局部排风或全面换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的要求。旅馆、饭店及餐饮业建筑物的厨房,应设机械排风和油烟净化装置,并应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多层、高层民用建筑的厨房、卫生间(有外窗的除外)的竖排风管道,应具有防倒灌、均匀排气的功能。应使散发油烟处处于负压下工作,或排风管道顶部设总排风机。5.1.17(原4.1.13)普通民用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以及(居住、)办公用室等,应充分利用(宜采用)自然通风,单朝向住宅应采取通风措施;当其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时,尚应设置可开启的气窗进行定期换气。5.1.18(原4.1.14)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以及中庭、走道、房间等的防烟、排烟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执行。对于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的防烟、排烟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执行。5.1.19生产极毒(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g/m3物质,如四乙基铅、汞及其他化合物、黄磷等)和剧毒物质(指最高容许浓度为0.1~1mg/m3的物质,如氯、氟、氰化钠等)的厂房,不应布置在山谷、盆地或背着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山坡上。上述厂房应与其他较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大于1mg/m3的物质)如氯化氢、氮氧化物等的厂房隔开,并应避免采用多跨厂房。5.2自然通风(原4.2)5.2.1民用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和一定的通风孔口面积,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5.2.2民用建筑的厨房和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5.2.3夏热冬冷地区的民用建筑的朝向,应考虑冬季获得最多的日照和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并宜同时考虑夏季能形成穿堂风等因素;夏热冬暖区的民用建筑物的朝向,应考虑夏季主导风向能使室内形成穿堂风和避免过多的日照等因素。5.2.4(原4.2.1)放散热量的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其自然通风应仅考虑热压作用,按本规范附录C(附录九)计算。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工作区的温度要求时,宜辅以机械通风。5.2.5在确定高温厂房的朝向时,应考虑夏季盛行的主导风向对厂房能形成空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作用,厂房的迎风面与夏季盛行的主导风向宜成60。~90。角,并不小于45。角。5.2.6(原4.2.2)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宜采用门、洞、平开窗、上悬窗、中悬窗及隔板或垂直转动窗、板等。5.2.7(原4.2.3)5.2.8(原4.2.4)当热源靠近生产厂房的一侧外墙布置,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地点,该侧外墙上的进风口,宜(应尽量)布置在热源的间断处。5.2.9(原4.2.5)5.2.10(原4.2.6)5.2.11(原4.2.7)当建筑物一侧与较高建筑物相邻接时,为了防止避风天窗或风帽倒灌,其各部尺寸,应符合附录C(图4.2.7-1~2和表4.2.7)的要求。5.2.12(原4.2.8)5.2.13当设有通风天窗的单跨工业厂房跨度≥24m时,其天窗跨度宜为厂房跨度的1/3。5.2.14(原4.2.9)5.2.15(原4.2.10)5.3隔热降温(原4.3)5.3.1(原4.3.1)工人在较长时间内直接受(受到)辐射热影响的工作地点,当其辐射照度大于或等于350W/m2时(在350W/m2以上),应采取隔热措施;受辐射热影响较大的工作室应隔热。5.3.2(原4.3.2)经常受辐射热影响的工作地点,应根据工艺、供水和室室内气象等条件,分别采用水幕、隔热水箱或隔热屏等隔热措施(设施)。5.3.3(原4.3.3)工人经常停留的高温地面或靠近的高温壁板,其表面平均温度不应高于40℃。(注:)当采用串水地板以或隔热水箱时,其排水温度不宜于高于45℃。5.3.4(原4.3.4)5.3.5(原5.3.5)5.3.6(原4.3.6)5.3.7(原4.3.7)注:12对于炎热地区,表中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可提高2℃;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25℃,可降低2℃。3表中的辐射照度系指一小时内的平均值。5.3.8(原4.3.7条注3)5.3.9(原4.3.8)1.不得将有害物质或热气流吹向人体;2.3.4.当工人活动范围较大时,宜采用大型送风口或旋转送口;5.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不应与进气通风系统合用。5.3.10(原4.3.9)系统式局部送风,应按本规范附录D(原附录十)计算。5.3.11(原4.3.10)5.3.12(原4.3.11)5.3.13(原4.3.13)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25℃(高于或等于22℃的)地区的公共建筑,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可设置吊扇。吊扇的台数,可按不同规格的吊扇所提供的服务面积相应为15~25m2确定。27\n吊扇叶片距地面不应小于2.3m,距顶棚不应小于0.25D(在为吊扇叶片外缘直径)。吊扇应布置在其所服务区域的中心。5.4机械通风(原4.4)5.4.1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机械通风:1.当采用自然通风或定时换气不能保证室内空气参数和清洁度时;2.对于无自然通风的房间和地段以及用于防火安全为目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5.4.2炎热地区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时,可设置屋顶通风机进行全面排风。5.4.3(原4.4.2)设置集中采暖且有机械排风的建筑物,(应考虑自然补风(包括利用相邻房间的清洁空气)的可能性。)当采用自然补风不能满足(达不到)室内卫生条件、工艺(生产)要求或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时,宜设置机械送风系统。注:1.2.5.4.4(原4.4.1)要求空气清洁的房间,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室内应保持正压,排风量宜为送风量80%~90%。放散粉尘、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负压,送风量宜为排风量的80%~90%。当要求空气清洁程度不同或与有异味的房间比邻、且有门(孔)相通时,应使气流从较清洁的房间流向污染较严重的房间。5.4.5设置在爆炸危险场所的房间,当室内安装有非防爆型的电控设备等,且不能做局部防爆处理时,应设计正压值为30~50Pa的正压通风。正压通风的进风口应设在爆炸危险场所边界以外到少1m,且应是清洁的。注:爆炸危险场所应符合现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技术规范》(GB50025-92)的规定。5.4.6(原4.4.4)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且进风口处室外空气有害物含量,不应大于室内作业区(作业地带)最高容许浓度的30%;对于居住和公共建筑,不大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所规定的浓度限值;2.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3.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于小于2m,当设在(布置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4.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5.当进、排风口均设在屋面上同一高度时,其水平间距应大于20m,当小于20m时,排风口应高于进风口6m。5.4.7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系统,可共用同一个进风口,但应与丙、丁、戊类及其它建筑物进风口分设;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必要时,应加围护装置。5.4.8位于沙暴地区、风沙严重地区或工艺有要求时,以及当送入室内空气的含尘浓度超过室内作业区允许浓度的30%时,送风系统应设置必要的过滤净化装置。5.4.9通风系统的送风量(m3/h)应取为保证卫生标准和防爆安全标准所需风量的最大值。送入室内的室外新风量,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1.8条所规定的最小新风量,并应按排风系统和工艺设备排到室外的风量确定,但要考虑一定的不平衡度。5.4.10(原4.6.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使用循环空气:1.甲、乙类生产厂房的空气;2.丙、丁、戊类房间以及试验室内排除含有害物质和有爆炸危险的空气混合物的排风系统,不允许循环使用;但对排除含尘空气混合物局部排风系统,当排风经净化后,其浓度不超过工作区允许浓度的30%时,允许循环使用;3.民用建筑储存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4.空气中含有极难闻气味的物质,以及含有危险浓度的致病细菌或病毒房间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5.4.11(原4.6.7)5.4.12置换通风的设计,应符合下列条件:1.污染源与热源伴生时2.房间高度不小于2.4m;3.冷负荷小于120w/m2的建筑物;5.4.13置换通风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条件:1.坐着时,头部与足部温差△Thf=2℃;2.站着时,头部与足部温差△Thf=3℃;3.吹风风险不满意率PD值不大于15%;4.热舒适不不满意率PPD值不大于15%;5.置换通风房间内的温度梯度小于2℃/m。5.4.14置换通风器的选择,其面风速应符合下列条件:1.工业建筑面风速v取0.5m/s;2.高级办公室面风速v取0.2m/s;一般根据送风量和面风速v=0.2~0.5确定置换通风器的数量。5.4.15置换通风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条件:1.置换通风器附近不应有大的障碍物;2.置换通风器宜靠墙、靠窗或墙角;3.圆柱形置换通风器可布置在房间中部;4.冷负荷高时,且布置多个置换通风器;5.置换通风器布置应与室内空间协调。5.4.16当室内放散有害气体的工艺设备不固定,或大面积均匀布置但设置局部排风系统有困难时,应设置全面通风系统。在炎热地区,确定全面通风量时,夏季尚应考虑太阳辐射的得热。5.4.17送风气流不应首先经过污染较大的地区再进入污染较小的地区,且不应破坏局部排风系统的正常工作。5.4.18(原4.4.3)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并的系统)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湿和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上部或上下部同时全面排风时,宜送至工作区(工作地带);2.放散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而不同时放散热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从下部地区(地带)排风时,宜送到上部地区(地带);3.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装置时,应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5.4.19(原4.4.6)全面通风系统自房间排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从空气污染最严重、空气温度最高或焓值最大的地区排除;2.对放散粉尘的房间,其全面通风系统应从下部地区排风;3.被污染的空气,不应流经人们经常停留地点的呼吸带;4.循环空气的吸风装置,一般应布置在房间的作业区内5.对散发有害的或可燃气体或蒸汽的生产厂房,应从上部地带排除污染空气,风量不少于1次/h;当房间高度在6m以上时,每1m2厂房地板面积排风量为6m3/h;5.4.20(原4.4.7)当采用全面排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全面排风量的分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放散的气体和蒸汽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虽比室内空气重,但厂房内放散的显热全年均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厂房上部地区排出总排风量的2/3,从下部地区排出总排风量的1/3;2.当放散的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重,但厂房放散的显热不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或挥发的蒸汽吸收空气中热量导致气体或蒸汽混合物沉积在下部地区时,宜从下部地区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上部地区排出总排风量的1/3;3.当工作区有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的浓度未超过卫生标准,且混合后气体的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时,可不分上、下地区排风。注:1相对密度≤0.75的气体或蒸汽规定为比空气轻,当其相对密度>0.75时,规定为比空气重;2上、下部地区的排风量中,应包括该地区内的局部排风量;3厂房地面以上2m以内规定为下部地区;4当房间高度≤6m米时,或换气次数≥8次时,符合本条第一款条件时,可仅从上部地区排风;符合本条第2款的条件时,可仅从下部地区排风。当房高在6m以上时,排风量可按每1m2厂房面积排风量为6m3/h。5.4.21(原4.4.5)设置局部排风罩时,应(尽量)采用密闭罩。当不能采用密闭罩时,根据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比较,可分别采用伞形罩、侧吸罩、吹吸式排风罩或槽边排风罩。5.4.22生产厂房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排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布置在顶棚或屋顶下面,但自地板至吸风口下缘不小于2m;2.用于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时(含氢气时除外),自顶棚平面或屋顶至吸风口上缘不大于0.4m;3.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当房间高度≤27\n4m,自顶棚平面或屋顶至吸风口下缘不大于0.1m;当房间高度>4m时,上述距离不大于0.025倍的房间高度,且不大于0.4m;4.从生产厂房作业区排风的全面排风系统,其吸风口下缘至地板间距不应大于0.3m。5.4.23(原4.4.8)含有剧毒物质或难闻气味物质的和位于非爆炸危险区,排出含有浓度较高的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5.4.24放散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当利用自然通风(在半敞开或封闭建筑物中利用天窗或风帽换气)不能稀释到低于该物质爆炸下限的25%时,应设计机械通风。5.4.25采用燃气加热的采暖装置、热水器或炉灶等,其“燃气的应用”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5.4.26所有地区住宅建筑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机械排风排入有防回流设施的竖向通风道,县城应留有必要的进风面积。5.5事故通风(原4.4机械通风)5.5.1(原4.4.9)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风量,应根据工艺设计所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确定。当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资料时,应按正常排风与事故排风总量不小于房间全部容积的8次/h换气确定。(事故排风宜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的排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必须在发生事故时,提供足够的排风量。)5.5.2事故通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没有或利用正常的排风系统时,不可能或不合理时,应设事故排风系统;2.当正常的排风系统能满足事故排风量的要求时,可不设事故排风系统,但应设置一台备用通风机;3.当正常的排风系统不能满足事故排风量要求时,应补足不足部分的事故排风系统;5.5.3对所放散的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蒸汽等,当其温度、类别、组分不条例防爆通风机的技术条件时,可采用诱导事故排风系统;或当具有自然通风的单层建筑物内,所放散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可设置事故送风系统。5.5.4(原4.4.11)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蒸汽或爆炸危险性物质散发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当发生事故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在地面以上0.3~1.0m处,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设在上部地带,且对于可燃气体和蒸汽,吸风口应尽量紧巾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5.5.5(原4.4.12)事故排风的排风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2.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应在20m以上(事故排风的排风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面3m以上);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6m以上;3.当排放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或蒸汽时,事故通风系统排风口距可能发火源(不应小于30m)应在20m以上;4.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涡流区或不易扩散的地段。5.5.7(原4.4.13)设计事故排风时,在符合本规范第5.5.1~5.5.6条要求的情况下,可在外墙或外窗上设置轴流式通风机或屋面上设置屋顶通风机向室外排风,但应防止气流短路。5.6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原4.5除尘与净化)5.6.1(原4.5.1)5.6.2(原4.5.2)布置水力除尘喷嘴时,应(尽量)防止水滴落到设备的传动部件上;采用联合除尘时,不应将水滴吸入风管中。5.6.3(原4.5.3)放散粉尘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应(尽量)采取密闭措施。其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要求以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分别采用局部密闭、整体密闭或(和)大容积密闭。5.6.4(原4.5.4)5.6.5(原4.5.5)确定密闭罩吸风口的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使(考虑)罩内负压均匀……5.6.6(原4.5.6)……系统的排风量可按同时工作的吸风点的排风量(计算,但应附加)与各非同时工作(的)吸风点排风量的15%~20%之和确定。并(且)在各间歇工作的吸风点上必须装设电动阀门,(必要时,应)并与式工艺设备连锁。5.6.7(原4.5.7)除尘风管内的(最小)风速,不得低于(宜按)本规范附录E(原附录十一)所规定的最小风速(采取)。5.6.8(原4.5.8)除尘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1.……2.……3.……4.一个除尘系统同时工作的扬尘点不宜超过5~6个,最多不应超过20个。当吸尘点相距较远时,应分别设置除尘机组或系统。注:除尘系统的划分,尚应符合本规范5.1.13条。5.6.9(原4.5.9)除尘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含尘气体的化学成分、腐蚀性、爆炸性、温度、湿度、露点、(流量)气体量及其波动范围和含尘浓度;2.……3.净化(后)气体的排放标准(容许排放浓度);4.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分级效率或总效率;5.……6.除尘器的设备费、运行费、使用寿命、场地布置及外部水、电源条件得等;7.……5.6.10(原4.6.20)……对容易爆炸的铝、镁等粉尘(必要时),干式除尘器应采用产生很少(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制作,且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5.6.11(原4.6.13)用于净化有爆炸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生产厂房之外,并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5.6.12(原4.6.14)5.6.13(原4.6.15)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粉尘的(局部排风)除尘系统,其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等,)不得布置……5.6.14(原4.5.10)……注:①含尘污水的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有关排放标准的要求。②处理干式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时,(尚)应采取防止二次扬尘的措施。5.6.15(原4.5.11)5.6.16(原4.5.12)5.6.17(原4.5.13)5.6.18(原4.5.14)5.6.19(原4.6.2)5.6.20当含尘气体湿度高于过滤器或除尘器所容许的工作温度时,应采用经济合理的冷却降温措施。5.6.21(原4.5.16)局部排风系统排出的有害气体,应采取洗涤、吸附、过滤或燃烧等净化措施净化或回收处理。当技术上达不到国家卫生和排放标准要求时,须辅以高空排放予以稀释。5.6.22当采用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如柴油、轻油等)作为有害气体(如苯类)的吸收剂时,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回收再生,或作为燃料利用。5.6.23当净化酸性有害气体或有酸雾时,整体排风系统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和设备。5.6.24当净化易燃易爆的有机废气时,进入活性炭装置或催化燃烧装置的废气浓度不得超过爆炸下限的25%,且该装置宜与生产作业场所分开,并应布置在单独的建筑物或封闭的房间内。5.6.25民用建筑中的宾馆、饭店、餐馆等大中小型厨房所排出的油烟,应予以净化,并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WPB5-2000)所规定的排放浓度不大于2.0mg/m3的规定。5.7设备与布置(原4.7设备、风管及其他)5.7.1(原4.7.1)选择空气加热器、冷却器和除尘器等设备时,应附加风管等的漏风量。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按本规范第5.8.2条确定。5.7.2(原4.7.1)选择通风机时,应(考虑)同时计入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并宜(应尽量)使其设计工况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90%,且应防止其工作点处于喘振区之内。负压除尘系统,通风机的额定风量应计入除尘器的漏风量;正压除尘系统,可不考虑除尘器的漏风量。5.7.3(原4.7.5)输送非标准状态空气的通风、空调系统,……5.7.4(原4.7.6注)5.7.5(原4.7.7)5.7.6(原4.6.17)在下列条件下,应采用防爆型设备:1.直接布置在甲、乙类生产厂房以及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通风(含局部排风)、空调和热风采暖系统的设备;2.27\n用于丙、丁、戊类生产厂房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设备。注:1布置在丙、丁、戊类生产厂房中排除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排风系统,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确保上述气体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可采用普通型设备;2当排除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气溶胶的物质时,当防爆通风机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时,可采用诱导通风装置:当其布置在室外时,通风机应采用防爆的,电动机可采用一般的设备。5.7.7(原4.6.19)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机及电动机等)通风、空调和热风采暖系统的送风设备,当其布置在单独的通风机室内,(且在)送风干管内风速不小于8m/s并(上)设有防爆式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设备。(布置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送风管的阀门应防爆。)5.7.8(原4.6.9)用于甲、乙、类厂房的通风、空调和热风采暖的送风系统设备,不应与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用于甲、乙类厂房全面排风系统的设备,不应与其它系统的通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但可与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5.7.9(原4.6.12)5.7.10(原4.6.5)……通风设备(及)和风管,均应采取……5.7.11用于民用建筑通风、空调的送风系统设备,不应与服务于居民生活的送风系统设备及其排风系统设备以及排除空气中含有刺激性或难闻气味(如厕所、吸烟室等)的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5.7.12(原4.7.12)5.7.13易燃或可燃气体、液体的管道,不得穿过通风设备室。下水道不得穿过送风系统的设备用室。5.7.14为保证大件单体设备(通风机、电动机等)或重量超过50kg的部件检修作业,当不可能利用工艺要求所设置的机械装置时,应设置起吊装置。5.7.15(原4.6.37)……,并可利用布置在设备用室内的送风系统或单独的送风系统送风。排风机室应设每小时不小于1次换气的排风。5.7.16民用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的通风机室的火灾危险性属于戊类房间。工业建筑中排风设备室与排风系统所服务的房间同属一类火灾危险性。275.8风管及其他(原4.7设备、风管及其他)5.8.1(原4.7.8)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宜采用圆形或长、短边之比不大于4的矩形截面,最大边比不应超过10。风管的截面尺寸,应按现行《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选用。金属风管应以外径或外边长为准,砖、混凝土风管应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设计非标准的风管及部件时,应考虑工厂化加工的可能性。5.8.2(原4.7.2)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应根据风管系统类别及其工作压力(总风管静压)分别确定,并应符合表5.8.2的规定。表5.8.2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m3/h·m2)系统类别工作压力(Pa)使用范围1002003004005006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2500低压系统2.113.314.305.196.00 一般空调及送排风系统中压系统 2.002.252.713.143.534.08 1000级及以下空气净化、排烟、除尘等系统高压系统 1.361.531.641.901000级及以上空气净化、气力输送、生物工程等系统注:1安装在所服务房间内的全面送排风系统、空调系统,其风管漏风量可不予考虑。 2当采用全部焊接的风管时,可适当减少漏风量。 3计算风管时,可不附加风管的漏风量。5.8.3(原4.7.3)通风、空调系统各环路的压力损失应进行压力平衡计算。各并联环路(管段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宜超过(大于)下列数值:一般送排风系统10%除尘系统10%~15% 注:当通过调整管径或改变风仍无法达到上述数值时,宜装设调节装置。5.8.4(原4.7.4)……注:排除木屑、刨花、棉花和纤维等的除尘系统,尚应考虑由上述物料引起的附加压力损失。27\n5.8.5(原4.7.9)除尘系统的风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明设的圆形钢制风管,其接头和接缝应严密;2.除尘风管最小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细矿尘、木材粉尘80mm较粗粉尘、木屑100mm粗粉尘、粗刨花130mm3.……4.……5.……5.8.6(原4.7.10)5.8.7(原4.7.15)5.8.8(原4.6.29)(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机械送排风)热风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的新风系统)的风管布置,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可每隔五层设水平集合管,分别连接各层的送排风支管)。当排风管道设有(送排风支管采取)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送、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穿过楼层的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每个垂直风管所管辖的楼层数,不应超过十层。)5.8.9(原4.6.8)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空调和热风采暖系统的风管,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与建筑物耐火极限标准一致、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1.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的防火墙或楼板处;2.风管穿越通风、空调机房及贵重设备房间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含用于甲、乙、丙类厂房的风管)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垂直风管与各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4.穿越变形缝墙的两侧各设一个。5.8.10(原4.6.35)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保温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等,应采用不燃(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当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的开关应与通风机开关连锁。电加热器前后各80c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其保温材料均应采用不燃(非燃)材料。5.8.11(原4.6.28)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排风管道及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和不燃性楼板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非燃)材料。风管空过处的空隙应用不燃(非燃)材料堵塞。5.8.12(原4.6.24)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非燃)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及柔性(挠性)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制作。5.8.13(原4.6.22)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的送、排风管道宜分层设置,但进入生产厂房的水平或垂直送风道设有防火阀时,各层的水平或垂直送风管可合用一个送风系统。5.8.14(原4.7.16)5.8.15(原4.7.11)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和含有剧毒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应尽量减少正压管段的长度,且)的正压管段不得穿过其他房间。必要时,应采用通过式风管,该风管应密实焊接、无接头。且排除剧毒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不应设置调节阀。5.8.16通过式风管穿过建筑物的墙、隔断和楼板处,应用不燃材料密封,以保证被穿越的围护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极限。5.8.17(原4.6.30)风管内腔及侧壁上,不允许布置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线、排水管道等。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管不应穿过通风机室。5.8.18(原4.6.31)输送有爆炸危险混合物的风管,不允许温度高于110℃的供热管道穿过或沿风管外壁敷设,允许与热媒管道交叉敷设,但热媒温度至少比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粉尘或气溶胶的自燃点(℃)低20%。5.8.19(原4.6.33)……,应设置不燃(非燃)材料的隔热层,……。5.8.20(原4.6.34)输送高温气体的非保温金属风管、烟道,……5.8.21(原4.6.36)……,应沿气体空气混合物的流向具有上倾的坡度,其值不小于0.005(其全长均应按气流流动方向向上坡)。5.8.22(原4.7.13)当风管内可能产生沉积物、凝结水或其他液体时,应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不小于0.005的坡度,并在风管的最低点和通风机的底部设排水装置。5.8.23(原4.7.14)5.8.24(原4.7.17)5.8.25对于排除有害气体含有粉尘的通风系统,其风管排风口宜采用锥形风帽或防雨风管。5.8.26(原4.6.38)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的防火阀及其其感温、感烟控制元件的设置(民用建筑和生产威望及辅助建筑物的通风机室,其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执行。6空调(原5)6.1一般规定(原5.1)6.1.1(原5.1.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调:1.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2.对于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3.设置空调后,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时;4.设置空调后,对保证身体健康、促进康复有显著效果时。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等。6.1.2(原5.1.2)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宜(应尽量)减少空调房间或区域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采用局部空调或局部区域空调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调。(层高大于10m的)高大空间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宜(可)采用分层空调或置换式送风。6.1.3(原5.1.3)(室内)保持正压的空调房间,同与其相通房间的压力差应满足下列要求:1.舒适性空调,不大于25Pa;2.室内保持正压所需风量,可按表6.1.3中的换气次数估算;3.工艺性空调按工艺要求确定。27\n表6.1.3保持室内正压所需换气次数(次/h)室内正压值(Pa)无外窗的房间有外窗、密封性较好的房间有外窗、密封性稍差的房间50.30.70.9101.01.21.5151.51.82.2202.12.53.0252.53.03.6302.73.34.0353.03.84.5403.24.25.0153.44.75.7503.65.36.56.1.4(原5.1.4)空调房间或区域宜(应尽量)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基数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或区域,宜相邻布置。6.1.5(原5.1.5)空调房间或区域围护结构的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调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应(不宜)大于表6.1.5所规定的数值。表6.1.5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围护结构名称工艺性空调舒适性空调室温允许波动范围(℃)±0.1~0.2±0.5≥±1.0屋盖--0.81.0顶棚0.50.80.91.2外墙-0.81.01.5内墙和楼板0.70.91.22.0 注:1表中内墙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3℃时。 2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4.1.11条的规定。6.1.6(原5.1.6)工艺性空调房间或区域,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时,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不宜小于表6.16的规定。表6.1.6围护结构最小热惰性指标围护结构名称室温允许的波动范围(℃)±0.1~0.2±0.5外墙-4屋盖和顶棚436.1.7(原5.1.7)工艺性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6.1.7的要求。表6.1.7外墙、外墙及所在层次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外墙外墙朝向层次≥±1.0宜减少外墙宜北向宜避免在顶层±0.5不宜有外墙如有外墙时,宜北向宜底层±0.1~0.2不应有外墙-宜底层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的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调房间或区域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2本条和本规范第6.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23.5。以北的地区;北纬23.5。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6.1.8(原5.1.8)空调房间或空调区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有恒温、怛湿要求的房间,对建筑材料应选用隔气性能好、密闭性能高、吸湿系数底的材料;舒适性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的工艺性空调房间或空调区,部分窗扇宜能开启。注:工艺性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调房间或区域,室内外设计温差大于10℃时(有条件时),外窗宜(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6.1.9(原5.1.9)工艺性空调房间或区域,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0℃时,外窗宜(应尽量)北向;±1.0℃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0.5℃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有北向。6.10(原5.1.10)工艺性空调房间或空调区的门和门斗,应符合表6.1.10的要求。舒适性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门斗、旋转门或弹簧门,必要时可设置空气幕。表6.1.10门和门斗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外门和门斗内门和门斗≥±1.0不宜设置外门,如有经常开启的外门,应设门斗门两侧温差大于或等于7℃时,宜设门斗27\n±0.5不应有外门,如有外门时,必须设门斗门两侧温差大于3℃时,宜设门斗±0.1~0.2-内门不宜通向室温基数不同或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0℃的邻室 注:外门门缝应严密,当门两侧的温差大于或等于7℃时,应采用保温门。6.1.11下列情况下,宜作逐日、逐时冷负荷计算和全年能量分析:1.室内空气参数全年都要求比较严格的建筑;2.建筑功能复杂,需要进行全年能量分析与校核的建筑;3.系统工程复杂(如蓄冷空调计算蓄冷量、制冷机组装机容量、蓄冷装置等)。6.2负荷计算6.2.1除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可使用冷负荷指标进行必要的估算之外,在其他情况下,均应按本规范对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6.2.2(原5.2.1)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计算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2.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散热量;5.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室内)热源的散热量;6.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7.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8.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热量。注:有关散湿量的规定,见本规范第6.2.12条。6.2.3(原5.2.2)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空调房间或区域的蓄热特性,分别进行计算。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不稳定传热量、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等形成的冷负荷,宜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应(不宜)把上述得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刻冷负荷的即时值。6.2.4(原5.2.3)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或邻室计算温度,宜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1.2.……注:舒适性空调房间或区域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的工艺性空调房间或区域,其非轻型外墙,室外计算温度可采用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3.对于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当邻室为非空调房间或区域时,采用邻室计算平均温度,……6.2.5(原5.2.4)……tw1---外墙或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朝向和构造、外表面颜色和粗糙程度以及空调房间或区域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6.2.4条确定的tzs值通过计算确定;tn---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的空调房间或区域,其非轻型外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可近似下式计算:……注:当屋顶处于空调区域之外时,只计算屋顶传热进入空调区域的辐射部分形成的冷负荷。6.2.6(原5.2.5)……tw1---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空调房间或区域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3.2.10条确定的tsh值,通过计算确定;……6.2.7(原5.2.6)空调房间或区域与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宜按下式计算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负荷:……6.2.8(原5.2.7)舒适性空调房间或区域,可不计算通过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工艺性空调房间或区域,有外墙时,宜计算距外墙2m范围内的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6.2.9(原5.2.8)(计算)透过玻璃窗进入空调房间或区域(室内)的太阳辐射热(时),根据《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中“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给出的太阳辐射照度,应考虑空调房间或区域内、外遮阳设施以及高大建筑或遮挡物的影响,通过计算确定。6.2.10(原5.2.9)透过玻璃窗进入空调房间或区域(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宜按)应根据本规范6.2.9条得出的太阳辐射热量,考虑外窗的构造、遮阳设施的类型和空调房间的蓄热特性等因素,通过(分别)计算确定。6.2.11(原5.2.10)确定人体、照明和设备等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适宜的群集系数、负荷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有条件时,宜采用实测数值。当上述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占空调房间或区域(室内)冷负荷的比率较小时,可不考虑空调房间或区域(房间)蓄热选择性的影响。6.2.12(原5.2.11)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计算散湿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1.……2.……3.……4.…………7.通过围护结构的散湿量。6.2.13(原5.2.12)6.2.14(原5.2.13)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调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空调房间或区域(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各房间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新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风管、水泵、冷水管和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6.2.15(原5.2.14)6.3空调系统选择与设计(原5.3系统设计)6.3.1(原5.3.2,5.3.3)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分别设置空调风系统:1.使用时间不同的房间;2.空气洁净度要求不同的房间;3.温湿度基数不同的房间;27\n4.有消声要求和产生噪声的房间;5.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6.负荷特性相差较大,以及同时分别需要供热和供冷的房间或区域,宜分区设置空调风系统,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多分区空气处理机组。6.3.2(原5.3.4)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噪声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工艺性空调系统,宜采用定风量空调系统。各房间热湿负荷变化情况相类似,当采用集中控制,各房间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采用集中式定风量空调系统;当某些房间不能满足室温参数要求,如采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等空调系统能满足要求时,不宜采用末端再加热的集中定风量空调系统。一般情况下,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应采用单风管式。6.3.3(原5.3.7)当房间允许采用较大送风温差或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全空气定风量系统应采用一次回风系统。当要求采用较小送风温差,且室内散湿量较小、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较大时,宜采用二次回风系统。6.3.4(原5.3.4)负荷变化较大、多个房间合用一个空调风系统,且各房间需要分别调节室内温度时,尤其是需全年供冷的内区,如经济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房间允许温湿度波动范围小,以及噪声要求严格的房间不宜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6.3.5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单风管式;2.送回风机宜采用变速调节;3.宜采取保证满足卫生要求的最小新风量的措施;4.当采用使出风吕处风量变化的送风末端装置时,应采用扩散性能好的风口,并应符合本规范6.6.2条件的规定。6.3.6(原5.3.11)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一般可采用单风机式。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回风机:1.……2.……3.需分别改变送回风量的变风量系统。6.3.7(原5.3.5)空调房间或区域较多、(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条件许可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宜将室外空气直接送入室内。空气质量或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的房间不宜采用风机盘管。6.3.8中小型集中式空调系统,有条件时,可采用变频控制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变频控制多室内机分体式空调系统不宜于用于震动较大、产生大量油污蒸汽,以及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设备而影响空调器控制系统的场所。6.3.9采用变频控制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宜采用热泵式机组。当同一空调系统中,同时有需要分别供冷和供热的房间时,宜选择热回收式机组;2.一组空调系统的规模、制冷剂管道最大长度、设备之间最大高差等,以及制冷和制热工况时的室外温度限制,应符合设备的性能规定;3.选择设备时,应根据室内外温度、制冷剂配管长度、设备高差、设备组合等,对室外机和室内机的标称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计算修正;4.制冷剂管道的管径、管材,应按设备技术性能设计选用;系统自控设备及制冷剂分配器等主要配件,应由研制生产厂配套供应。6.3.10全年进行空调,且各房间和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长时间同时需分别供热和供冷的建筑物,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冬季不需供热或供热量很小的地区,不宜采用水环热泵系统。6.3.11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循环水水温宜控制在15-35℃之间;2.循环水系统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使用开式冷却塔时,宜设置中间换热器,采用闭式循环水与开式冷却水分开的双循环系统;3.辅助热源的供热量应根据冬季白天高峰和夜间低谷负荷时,建筑物的供暖负荷、系统可回收的内区余热等,经热平衡计算确定。6.3.12当采用冰蓄冷空调冷源或有低温冷媒可利用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要求较高空气湿度或较高换气量的房间或区域,不应采用低温送风系统。6.3.13采用低温送风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空气处理机组冷却器的出风温度与冷媒的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宜小于3℃,出风温度宜采用4~10℃,直接膨胀式系统不应低于7℃;室内送风湿度应考虑送风机、送风管道及送风末端装置的温升,并应保证在室内湿度条件下风口不结露;2.采用低温送风时,室内设计干球温度宜比常规空调系统提高1℃;3.应综合考虑风机与水泵运行费用、设备的一次投资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和计算确定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却器的迎风面风速、冷却器的出风温度与冷媒的进口温度之间的温差、冷媒通过空气冷却器的温升,及冷却器的排数、翅片间距、管程数。冷却器的迎风面风速宜采用1.5m/s~2.3m/s;冷媒通过冷却器的温升宜采用9~13℃;冷却器的排数宜为8~10排,当必须采用12排或更多排数时,宜采用2台冷却器串联,且应在冷却器之间留出清扫空间;4.当采用直接送低温冷风的送风口时,应设置能够在系统开始运行时,使送风温度逐渐降低的设施;5.低温送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到送风口处必须进行严密的保温,保温层厚度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第7.7.3条的规定;6.低温送风系统的末端送风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扩散性或空气混合性,并应符合本规范6.6.2条的规定。6.3.14除下列情况外,不应采用直流式(全新风)空调系统:1.系统服务的各房间或区域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出的送风量;2.室内散发的有害物质,以及防火防爆等要求不允许空气循环使用;3.各房间或区域采用风机盘管或循环风空气处理机组,集中送新风的系统。6.3.15(原5.3.8)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不小于下列两项中的较大值(条例下列规定):1.空调系统人员所需新风量应符合本规范3.1.9条的规定(民用建筑宜按表5.3.8采用);2.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生产厂房应按补偿排风、保持室内正压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的最大值确定)。6.3.16(原5.3.7)6.3.17(原5.3.9)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适应(季节)新风量变化的需要。进风口处应(宜)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新风进风口(27\n其)位置应符合本规范5.4.6(4.4.4)条件的规定。6.3.18(原5.3.10)空调系统应有排风出路,室内正压值应符合本规范6.1.3条的规定。人员集中且密闭性较好,或过度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房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排风量应适应新风量的变化。6.3.19设有机械排风的空调系统,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设置新风与排风系统的热回收装置。6.3.20(原5.3.12)空调系统风管内的风速,应符合本规范9.1.5条(第8.1.4条)的规定。6.4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6.4.1空调水管路系统宜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必要时可采用开式系统。6.4.2(原6.1.9)必要时,开式空调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的蓄水量,应按系统循环量的5%~10%(10%~25)确定;蓄冷水池的蓄水量应满足本规范7.4.14条的规定。6.4.3(原5.3.13条1款)(设计风机盘管的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仅要求按季节进行供冷和供热(冷却和加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闭式)空调水系统;当建筑物内一些区域需要全年供冷时,宜采用冷热源同时使用的分区两管制系统。当供冷和供热(冷却和加热)工况交替频繁或同时使用(要求冷却和加热)时,可采用四管制(闭式)系统。6.4.4(原6.1.11)中小型工程宜采用一次泵系统;系统较大、阻力较高且各环路阻力相差悬殊时,宜在空调水的冷热源侧和负荷侧分别设一次泵和二次泵。6.4.5设置2台或2台以上冷水机组和循环泵的空调水系统,应能适应负荷变化改变系统流量,并宜采取在末端设备设置自动控制阀门、改变冷水机组和水泵的运行台数,以及改变水泵转速等变流量措施,并应符合本规范7.3.18条的要求;6.4.6(原5.6.13条2款)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设备、管道及附件的承压能力确定。两管制风机盘管水系统管中宜(尚应)按建筑物的朝向及内外区分区布置。6.4.7空调冷热水参数一般宜采用以下数值:1.空调冷水供水温度:5~9℃,一般为7℃,2.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差:5~10℃,一般为5℃;3.空调热水供水温度:40~65℃,一般为60℃,4.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差:4.2~15℃,一般为10℃。6.4.8(原6.1.11)空调水循环泵宜按下列原则选用:1.两管制空调水系统,宜分别设置冷水和热水循环泵。当冷水循环泵兼作冬季的热水循环泵使用时,冬夏季水泵运行的台数及单台水泵的流量、扬程应与系统工况相吻合。2.一次泵系统的冷水泵,以及二次泵系统中一次冷水泵的台数和流量,应与冷水机组的台数及蒸发器的额定流量相对应。3.二次泵系统的二次冷水泵台数应按系统的分区,以及每个分区的流量调节方式确定,每个分区不宜少于2台;水泵总流量应不小于该分区设计负荷所需总流量。4.空调热水泵应根据供热系统规模和运行调节方式确定,不应少于2台;严寒及寒冷地区,当热水泵不超过3台时,其中一台宜设置为备用泵。6.4.9多台冷水机组和一次冷水泵之间并联接管时,每台冷水机组与水泵的连接管道上应设自控阀,自控阀应与冷水机组联锁。6.4.10空调水系统布置和选择管径时,应尽量减少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必要时,应在各回水汇合点之前增设调节装置。6.4.11空调水系统的水输送系数,不得小于下表数值:表6.4.11空调水系统水输送系数系统形式水输送系数空调冷水系统30两管制空调热水系统严寒地区190寒冷地区150夏热冬冷地区150夏热冬暖地区130四管制空调热水系统906.4.12空调水系统的小时泄漏量,宜按系统水容量的1%计算。6.4.13空调补水泵的选择及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调水系统的补水点,宜设置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补水压力不大于补水点压力时,应设置补水泵;2.补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补水点压力,并应增加30~50kPa的裕量;3.补水泵的流量,不宜小于系统小时泄漏量的5倍;4.严寒及寒冷地区空调热水用及冷热水合用的补水泵,宜设置备用泵。6.4.14当给水硬度较高时,空调热水或冷热水合用系统应进行水质软化处理。6.4.15当设置补水泵时,空调水系统应设补水调节水箱;水箱的调节容积应按照水源的供水能力、软化设备的间断运行时间及补水泵稳定运行等因素计算确定。6.4.16闭式空调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应符合下列要求:1.定压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定压点最低压力应高于系统最高点5kPa以上;2.条件许可时,应采用高位水箱定压;3.膨胀管上不应设置阀门;4.系统的膨胀水量应能够回收。6.4.17空调水管的坡度、设置伸缩器的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8.16和4.8.17条对热水采暖管道的规定。27\n6.4.18(原6.1.10)空调水系统(闭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膨胀水箱和)排气和泄水装置。6.4.19冷水机组、换热器或循环水泵,以及补水泵等设备的入口管道上,应设置过滤器或除污器。6.4.20空调设备的冷凝水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空调设备冷凝水积水盘位于机组的正压段或负压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应设置水封,水封高度应大于积水盘处正压或负压值;2.凝水盘的泄水支管沿水流方向坡度不宜小于0.01,冷凝水干管坡度不宜小于0.005,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3.冷凝水水平干管末端应设置扫除口;4.冷凝水管道宜采用塑料管或镀锌钢管,不应采用焊接钢管,管道宜采取防结露措施;5.冷凝水管排入污水系统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冷凝水管不得与室内闭式雨水系统直接;6.冷凝水管径应按冷凝水的流量和管道坡度确定。6.5冷却水系统设计6.5.1制冷机的冷却水应循环使用;有条件时,冷却水的热量宜回收利用。6.5.2(原6.1.7条1款,6.2.3)冷却水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冷机(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5.2所规定的数值;2.制冷机(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宜按表6.5.2选用(下列数值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为2~4℃;卧式壳管式、套管式和组合式冷凝器为4~8℃;淋激式冷凝器为2~3℃);3.一般制冷机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小于22℃;冷却水系统,尤其是全年运行的冷却水系统,宜采取调节制冷机冷却水供水温度的自控措施。表6.5.2冷却水水温设备名称进口温度(℃)进出口温差(℃)压缩式制冷机32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325.5~66.5.3(原6.1.7条2款)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并应采取下列措施:1.开式冷却水系统,应采取稳定水质的有效水处理措施;2.水泵或制冷机的入口管道上应设置过滤器或除污器;3.当一般开式冷却水系统不能满足制冷机水质要求时,根据设备要求,应采用闭式冷却塔,或采用设置中间换热器,将开式冷却塔和闭式冷却水分开的双循环系统。6.5.4除采用多台水冷柜式空调器,冷却水循环泵可以合用外,冷却水泵台数和流量应与制冷机相对应;冷却水泵的扬程应能克服系统阻力,满足系统扬水高差和冷却塔布水器所需压力。6.5.5多台制冷机和冷却水泵之间并联接管时,每台制冷机和水泵的连接管道上应设电动阀,电动阀应与制冷机联锁。6.5.6冷却塔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冷却塔的出口水温、进出口水温差和循环水量,在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条件下,应满足制冷机的要求;2.有旋转式布水器的冷却塔的台数应与循环水泵台数相对应;3.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在0℃以下的地区,冬季运行的冷却塔应单独设置,并应采取防冻措施;4.应采用阻燃型材料制作的冷却塔,并应符合防火要求;5.冷却塔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远离高温或有害气体,并应避免漂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冷却塔的噪声标准和噪声控制,应符合本规范第9.1.2的要求。6.5.7当多台开式冷却塔并联运行,且不设集水箱时,应使各台冷却塔和水泵之间管段的压力损失大致相同,在冷却塔之间宜设平衡管,或各台冷却塔底部设置公用连通水槽;不同规格型号的冷却塔不宜并联运行。6.5.8采用旋转式布水器的冷却塔,且多台并联时,应在每台冷却塔进水管上设置自控阀,当无集水箱或连通管、连通水槽时,每台冷却塔的出水管上也应设置自控阀,自控阀应与冷却水泵联锁。6.5.9开式系统冷却水补水量应按系统的蒸发损失、飘逸损失、排污损失、泄漏损失之和计算。不设集水箱的系统,应在冷却塔底盘处补水;设置集水箱的系统,应在集水箱处补水。6.5.10间歇运行的开式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底盘或集水箱的有效存水容积,应大于湿润冷却塔填料等部件所需水量,以及停泵时靠重力流入的管道等的水容量。6.5.11当冷却塔设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屋顶时,冷却水集水箱不宜设置在底层。6.6空气分布(原5.4气流组织)6.6.1(原5.4.1)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和室内空气质量等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以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6.6.2(原5.4.2)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及送风口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贴附(工艺性空调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时,侧送气流应贴附);2.3.4.当建筑物内的污染源与热源伴生时,在条件允许时,宜采用置换通风器或地板送风口;5.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口,当风量改变时,应能满足空调房间的温度、风速的基本要求;6.选择低温送风口时,应根据散流器类型,并使其主要参数、房间特征长度、射程和贴服长度等合理搭配,且应使送风口表面温度高于室内露点温度1~2℃。注:①工艺设备对侧送气流有一定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使工作区的风速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应有侧送。 ②(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量较大且上部带有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风方式。 ③设置窗式空调器和风机盘管机组时,不宜合气流直接吹向人体。6.6.3(原5.4.3)6.6.4(原5.4.4)6.6.5(原5.4.5)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生活区或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2.喷口直径可采用0.2~0.8m;2.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的0.5倍;27\n3.兼作热风采暖时,应考虑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6.6.6(原5.4.6)分层空调的空气分布(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2.……3.……6.6.7(原5.4.7)空调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差,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和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贴附等因素确定。应在满足舒适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确定(应尽量加大)送风温差。……6.6.8(原5.4.8)空调房间的循环次数(换气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2.工艺性空调,不宜小于表6.6.8所列的数值;3.在大温差通风时,通风湿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1~2℃。表6.6.8循环次数室温允许波动范围(℃)每小时循环次数附注±1.05高大房间除外±0.58±0.1~0.212工作时间不送风的除外6.6.9(原5.4.9)送风口的出口面风速(出口风速),应根据送风量、射程、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宜小于5m/s(采用2~5m/s),喷口送风宜小于10m/s(可采用4~10m/s)。6.6.10(原5.4.10)回风口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2.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且应保持走廊于非空调区之间的密封性。6.6.11(原5.4.11)回风口的面吸风速度,……6.7空气处理6.7.1空气处理机组宜安装在空调机房内。6.7.2(原5.5.1)空气的冷却应根据不同条件和要求,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1.循环水蒸发冷却;2.(条件允许时,利用)水库不、江水、湖水、地下水(、深井水或山涧水)等天然冷源冷却。采用这些天然冷源时,回水应重复利用。用作天然冷源的水质应符合卫生要求和其他使用要求。3.当采用蒸发冷却和天然冷源等自然冷却方式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冷却。(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蒸发冷却和天然冷源等自然冷却方式,当其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注:采用地下水、深井水或山涧水等冷源时应尽量做到回水的重复利用。)6.7.3(原5.5.2)空气冷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或采用水库水、江水、湖水、地下水(、深井水或山涧水)作为冷源时,宜采用喷水室;(注:)采用地下水(、深井水或山涧水)等天然冷源且温度条件适宜时,宜选用两极喷水室。2.采用人工冷源时,宜采用空气冷却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喷水室,必要时,(有条件时),亦可采用冷剂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氟利昂直接膨胀式表面冷却器)。(注:)当要求冬季或过渡季利用循环水进行绝热加湿或利用喷水提高空气处理后的饱和度时,可采用带喷水装置的空气冷却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6.7.4(原5.5.3)采用(氟利昂直接膨胀式表面冷却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制冷剂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载冷剂表面冷却器)时;空气与(氟利昂、)冷水或制冷剂(载冷剂)应逆向流动,空气冷却器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2.5~3.5kg/(㎡·s)。(注:)当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大于3.0kg/(㎡·s),宜在冷却器后增设挡水板。6.7.5(原5.5.4)制冷剂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氟利昂直接膨胀式表面冷却器)的蒸发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温度至少低3.5℃;在常温空调系统情况下,满负荷时,其蒸发温度不宜低于0℃;低负荷时,应防止其表面结霜(结冰)。6.7.6(原5.5.5)空气冷却器的冷水进口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干球温度至少低3.5℃。冷水的温升宜采用4.0~6.5℃;冷水流速宜采用0.6~1.8m/s。6.7.7(原5.5.6)(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用盐水作冷媒;)空调系统采用直接膨胀式(表面)空气冷却器时,不得(允许)用氨作制冷剂。6.7.8(原5.5.7)采用人工冷源喷水室处理空气时,(若以人工冷源作冷媒,冷媒)冷水的温升值宜采用3~5℃;(若以天然冷源作冷媒)采用天然冷源喷水室处理空气时,其温升(值)应通过计算确定。6.7.9(原5.5.8)6.7.10(原5.5.9)(空调的)加热空气的热媒宜采用热水(或蒸汽。当某些房间的温湿度需要单独进行控制,且安装和选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装置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可采用电加热器。)对于工艺性空调系统,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1.0℃时,室温调节加热器(应)宜采用电加热器。6.7.11(原5.5.10)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不含二次回风)应经(宜)过滤处理,并应满足卫生标准要求。(过滤设备宜采用无纺布或泡沫塑料等作滤料的过滤器,不宜采用油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应(宜)按终阻力计算。6.7.12采用人工冷源、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应能充分利用冷却塔在冬季和春秋季的冷却功能。6.7.13一般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除采用怛温恒湿机组外,其空气处理过程的设计,应避免冷热抵消。7冷热源(原6制冷)7.1一般规定(原6.1)7.1.1(原6.1.1)空调人工冷源一般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和供热、换热设备。其机型和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空调规模、用途、冷热负荷、所建地区气象条件、能源结构、政策、价格及环保规定等情况,通过综合论证确定。宜按下列要求选择:1.冷水机组应选择电动压缩式、溴化锂吸收式;2.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3.具有城市煤气或天然气的地区可采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机供热或燃气吸收式机组供冷、供热;4.无上述热源和气源的地区,可设置燃煤锅炉、燃油锅炉或热水机供热,压缩式机组或燃油吸收式机组供冷、供热;5.具有多元化能源地区的大型建筑,宜采用复合能源供冷供热;6.冬冷夏热地区,以日间使用为主的建筑,或干旱缺水地区的建筑可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27\n7.有天然水资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源热泵供冷、供热;8.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在用电高峰期使用为主的建筑,宜采用蓄冷(热)系统。7.1.2在电力充足及供电政策、价格优惠的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除下列情况外不应采用电热锅炉或电热水机:1.以供冷为主,供暖热负荷较小的系统;2.无城市、区域热源。采用燃油、燃煤设备受环保、消防限制的系统;3.夜间利用低谷电价进行蓄热的系统。7.1.3需设空调的多幢或区域建筑群,有条件时宜采用热电冷联产系统或设集中供冷供热站房。7.1.4符合下列情况时,宜采用分散设置的风冷或水冷式整体或分体空调机组:1.空调面积较小,采用集中供冷供热系统不经济或机房、管道无法布置的建筑;2.需设空调的房间布置过于分散的建筑;3.设有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建筑中,少数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房间;4.温湿度有要求的房间。7.1.5(原6.1.6)冷水机组,供热设备的总装机容量,应按本规范6.2.14及6.2.15条计算的冷、热负荷选定,不应再附加选型系数。7.1.6(原6.1.2)选择冷水机组时,一般不少于2台;当仅需设1台时,应选多机头联控型。冷水机组台数也不宜过多,并应与空调负荷变化规律及调节要求相适应。7.2压缩式冷水机组与热泵(原6.2压缩式制冷)7.2.1压缩式冷水机组所使用的制冷剂必须符合环保规定,当所选机组采用过滤制冷剂时,应考虑使用年限不得超过禁用时间表。7.2.2水冷式冷水机组的机型宜按表7.2.2内制冷量范围内进行选择。表7.2.2水冷式冷水机组选型范围单机名义工况制冷量(kW)冷水机组机型<116往复式116~700往复式螺杆式700~1054螺杆式1054~1758螺杆式离心式>1758离心式注:名义工况指出水温度7℃,冷却水温度30℃。7.2.3水冷、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和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VPLV)不应低于现行标准《离心式冷水机组》(JB/T3355)的规定,见表7.2.3。表7.2.3机组名义工况的性能系数和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W/kW)名称制冷量(kW)≤527>527~1163>1163水冷式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380042004700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APLV)390045004800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26502400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APLV)275025007.2.4空气源泉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1.应选择性能系数高,具有先进可靠的化霜控制、噪声小的产品;2.在冬季寒冷且潮湿的地区,需连续运行并对室内温度有较高要求的空调系统,宜设辅助加热装置。7.2.5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的制热量,应考虑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和化霜修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Q=q·K1·K2 (7.2.5)式中:Q----机组制热量(kW); q----产品样本中的瞬时制热量(标准工况:室外空气温湿度为7℃、87%)(kW) K1----使用地区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的修正系数,按产品样本选取; K2----机组化霜修正系数,每小时化霜一次取0.9,二次取0.8。 注:每小时化霜次数可按所选机组化霜控制方式选取或向生产厂查询。7.2.6水源热泵机组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1.选择全年制冷、制热性能系数高且噪声小的产品;2.机组的制冷量、制热量应根据水源有关系数,按产品样本确定;3.选择直接进入机组换热或加设换热器的间接加热,应根据水源水质确定;4.机组冬季供水温度不宜超过55℃;5.水冷源应梯级利用或重复利用。7.2.7在有工艺用氨制冷的工业建筑(如冷库等),其生产及辅助建筑用房的空调系统可采用氨制冷机房提供的冷源,但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应采用间接水----空气供冷方式,不得采用氨直接膨胀式送风系统;2.氨制冷机房及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J72-84)的规定。7.2.8(原6.4.5~6.4.8)因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氨制冷提供冷源时,应满足下列条件:1.氨制冷机房单独设置且远离建筑群;2.采用安全性、密封性能良好的整体式氨冷水机组;3.氨冷水机排氨口接排气管,其出口应高于周围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屋脊5m;27\n4.发生事故时,能将机组氨液排入水池或下水道的紧急泄氨装置。7.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6.3热力制冷)7.3.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机型选择,应根据用户具备的热源(燃料)条件及参数合理确定。各类机型及名义工况下的热源参数见表7.3.1。表7.3.1各类机型及名义工况下的热源参数机 型热源(燃料)各类及参数直燃机组天然气、城市煤气、轻油蒸汽双效机组蒸汽额定压力(表)0.25、0.4、0.6、0.8Mpa热水双效机组>150℃热水蒸汽单效机组废汽(0.1Mpa)热水单效机组废热(85-150℃热水)7.3.2直燃机组的燃料应优先采用天然气或城市煤气,当无上述气源供应时,应采用轻油。7.3.3吸收式制冷机组在名义工况下的汽耗、油(气)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其数值可见表7.3.3。表7.3.3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汽(气)耗、油耗型式蒸汽压力(MPa)油(气)低热值汽耗油耗(kg/kWh)气耗(Nm3/kWh)MJ/KgKJ/Nm3Kg/kWh制冷制热制冷制热蒸汽单效双效双效双效0.10.40.60.8 2.351.451.351.30 直燃轻油重油 42.941.916.3 0.0770.0790.0930.095 煤气天然气 16.339.5 0.2210.0910.2710.1127.3.4选用直燃机组应符合以下原则:1.考虑冷、热负荷与机组供冷、供热量的匹配,应按冷负荷选型;2.当热负荷大于机组供热量时,不应用加大机型的方式增加供热量。当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加大高压发生器和燃烧器以增加供热量,但增加的供热量不应大于机组原供热量的40%。7.3.5(原6.3.2)7.3.6采用供冷(热)及生活热水三用直燃机时,除应符合本规范7.3.4条外,还应考虑以下要求:1.完全满足冷(热)水与生活热水日负荷变化和季节负荷变化的要求,并达到实用、经济、合理;2.设置与机组配合的控制系统,按冷(热)水及生活热水的负荷需求进行调节;3.当生活热水负荷大、波动大或使用要求高时,应另设专用热水机组供给生活热水。7.3.7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直燃机组的储油、供油系统、燃气系统、烟道设置、防火消防措施,均应符合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7.4蓄冷与蓄热7.4.1蓄能系统的负荷计算,应以一个用能周期为单元(一般为一天),计算出逐时需求的负荷。7.4.2应根据各地区的气象数据与设计日的负荷计算关系,确定蓄冷(热)系统的年冷(热)负荷值。7.4.3蓄能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筑负荷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有条件时,用闲置时候的制冷设备进行制冰蓄冷。2.建筑物负荷非常突出,使用常规空调会使制冷机容量过大,且常在非满负荷下工作,造成制冷设备大量浪费。3.当地电网允许分时计价,且峰谷电价比值适当。7.4.4冰蓄冷系统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冷负荷的特点、规律以及所选蓄冰装置的特性来确定。当空调系统要求供水温度较低或要求有较大水温差时,宜采用串联系统。7.4.5乙二醇水溶液的浓度,应根据蓄冷设备制冰时的最低温度和乙二醇水溶液的凝固点等确定,一般应低于最低运行温度3~4℃。常用的溶液浓度为25%。7.4.6乙二醇水溶液管路的水力计算,可按水管阻力计算方法进行,但应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修正。7.4.7乙二醇水溶液循环系统,应单独设置膨胀溶液箱及其补液设备。7.4.8乙二醇管路与阀门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乙二醇水溶液的管路系统,宜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2.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阀门,且阀门密封垫不得与乙二醇产生化学反应。7.4.9蓄冷(热)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蓄能设备安装的要求,是否符合工程允许的安装尺寸与条件。2.蓄冰设备的取冷特性与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要求应一致。如:蓄冰设备逐时可提供的冷量,以及提供的出水温度、流动阻力等。7.4.10选择设备容量时,应增加冷(热)损失附加量。一般冰蓄冷系统冷损失量约为总蓄冷(热)量的3%~5%。而水蓄冷(热)系统的冷(热)损失量约为总蓄冷(热)量的5%~10%。Qs=24Σi=1qi=n1·cf·qc7.4.11设备容量Qs,应根据蓄能方式,按下式进行计算:1.全负荷蓄冰(能): (7.4.11-1)27\n式中:Qs——设备容量; qi——建筑物逐时冷负荷; nl——夜间制冷机在制冰工况下运行的小时数,一般应等于电网给定的低谷时段、且不大于建筑物间歇供冷的时段; Cf——制冷机在制冰工史下的出率与空调工况下出率这比值。一般活塞式制冷机约为0.6~0.65,螺杆式制冷机约为0.65~0.70; qc——制冷机在空调工况下的出率。Qs=n2·cf·qc2.部分负荷蓄冰(能): (7.4.11-2)式中:n2白天制冷机在空调工况下的运行小时数; 其它符号与式7.4.11-1相同。 注:若当地有其它电力限制时(如某时段不允许开制冷机),则所选蓄冷设备容量还应满足限电时段的全部冷负荷要求。故应对上述算出的蓄冷容量Qs再进行修正。其中qc按下式计算: (7.4.11-3)7.4.12对每一个蓄能系统,应逐时考虑其负荷平衡分配,校验整个蓄能系统如何满足用户要求。7.4.13蓄冰槽的安装位置,应与建筑密切配合,可放置在地基槽内、顶层、地下机房、室外或室外地坪下。7.4.14水蓄冷(热)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低蓄水温度不宜低于4℃; 2.蓄冷水池容积不宜不小于100m3; 3.水池蓄冷,可以采用传统的串联池组,也可利用自然分层蓄冷等; 4.对管路中最高点的静压应进行保持与控制,以保证系统中的水不会倒灌; 5.蓄热水池不应与消防水池使用。7.4.15蓄冰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装式(冰球、冰板、蕊芯冰球等) 1)制冰温度最低不宜低于-7℃; 2)取冷系统宜设计为并联系统。 2.内融冰盘管式(圆形、U形、蛇形) 1)制冰终温不宜低于-6℃左右; 2)取冷系统宜设计为串联或并联系统。 3.外融冰盘管式(主要为蛇形金属盘管) 1)制冰温度不宜低于-6℃,或直接蒸发制冰; 2)取冷系统宜设计为串联系统 3)宜与低温送风或大温差供水系统相配合; 4)系统中应采用最高水位保持措施。 4.共晶盐蓄冷热装置 1)宜选用4~8℃相变温度的共晶盐来进行蓄冷,50℃以上相变温度进行蓄热; 2)应选用性能稳定、无毒、安全的相变材料。7.5换热装置7.5.1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锅炉房热源(蒸汽、热水)供热的空调系统,应设换热器进行供热。7.5.2换热器应选择新型、高效、结构紧凑、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的品种。7.5.3换热器的容量,应根据计算热负荷确定。当一次热源稳定性差时,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应乘以1.1~1.2的系数。7.5.4汽水换热器的蒸汽凝结水,宜回收利用。7.5.5换热器应设置温度自控装置。7.6机房设计、设备布置及其它(原6.4)7.6.1(原6.4.1)7.6.2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地下层机房应设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控制室、维修间应设空调末端装置。7.6.3机房应考虑予留安装孔、洞及运输通道。7.6.4机房应设电话及事故照明,照度不应小于200lx,测量仪表集中处应设集中照明。7.6.5(原6.4.8)7.6.6机房应设给水与排水设施。7.6.7(原6.4.2、6.4.3)7.6.8氨制冷机房,应满足下列要求: 1.(原6.4.5) 2.设事故排风装置,换气次数不少于8次/h,排风机选用防爆型; 3.(原6.4.6) 4.(原6.4.7)7.6.9直燃吸收式机房设计,储油罐及日用油箱、供油(气)系统及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7.7设备和管道保温7.7.1(原6.4.10)下列设备和管道应保温: 1.导致冷、热损失的部位;27\n 2.产生凝结水的部位。7.7.2(原6.4.11)设备和管道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温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 2.非闭孔保温材料(保温层)的外表面应设隔汽层和保护层; 3.管道和支架之间,管道穿墙、穿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冷桥”的措施。7.7.3设备和管道保温应按《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75-87)进行计算。一般可按表7.7.3-1~4选用,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表7.7.3-1空调供冷管道经济保温厚度保温材料年供冷时间(小时)公称直径(mm)经济保温厚度(mm)橡塑管壳、平板288015~321940~15025200~50032360015~502565~15032200~50038432015~10032125~50038离心玻璃棉管壳(64kg/m3)288015~502565~15030200~50035360015~503065~15035200~50040432015~503565~15040200~50050表7.7.3-2蓄冰系统管道最小保温厚度保温材料年供冷时间(小时)公称直径(mm)经济保温厚度(mm)橡塑管壳、平板288015~322540~15032200~50038360015~253232~503865~15041200~50045432015~503865~15041200~50045离心玻璃棉管壳288015~12540150~50050360015~504065~50050432015~10050125~50060注:蓄冰系统的冷媒温度为-6℃,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难燃聚乙烯:λ=0.036+0.001tm[W/(m*℃)]27\n 橡塑: λ=0.0375+0.00125tm[W/(m*℃)] 聚氨脂发泡:λ=0.035+0.000125tm[W/(m*℃)] 式中:tm系指保温层的平均温度。一般取管内介质与周围空气的平均温度计算。表7.7.3-3空调风管经济保温厚度保温材料一年供冷时间(h)经济保温厚度(mm)离心玻璃棉管壳(35kg/m3)288030366040432050橡塑管壳、平板288016360019432021表7.7.3-4空调低温送风风管经济保温厚度保温材料一年供冷时间(h)经济保温厚度(mm)离心玻璃棉管壳(35kg/m3)288050366060432070橡塑管壳、平板288021360025432032注:送风温度按7℃计算。278控制与监测(原7自动控制)8.1一般规定(原7.1)8.1.1(原7.1.1)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控制与监测(自动控制),包括参数检测、参数和动力设备状态显示、……8.1.2(原7.1.2)……1.……2.……3.……4.系统和设备要求集中管理时。8.1.3(原7.1.3)在满足控制功能和指标的条件下,应(尽量)简化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环节。8.1.4(原7.1.4)8.1.5(原7.1.5)8.1.6(原7.1.6)8.1.7(原7.1.7)8.1.8(原7.1.8)建筑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中央及区域两级控制(即集散型DDC控制):1.监控设备或系统较多且分散布置时;2.监控点数较多,控制及管理标准较高时。8.2检测与信号显示(原7.2检测、联锁与信号显示)8.2.1(原7.2.1)……,其主要参数应设置遥测仪表或采用微机检测方式等;布置检测仪表时,应考虑仪表公用的可能性,避免重复设置。8.2.2(原7.2.2)采暖、通风系统的下列参数,宜(对下列部分或全部参数的测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检测仪表:……8.2.3(原7.2.2条6款)空调系统的下列参数,宜设置检测仪表:1.2.3.喷水室或空气(表面)冷却器出口空气温度; ……8.2.4空调冷热源系统的下列参数,宜设置检测仪表:1.一次热源进出口温度、压力;2.冷水机组蒸发器供回水温度、压力;3.冷水机组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压力;4.换热器进出水温度、压力;5.分集水器温度、压力;6.水泵进出口压力;7.水过滤器前后压差;8.供水流量。8.2.5蓄冷(热)系统的下列参数,宜设置检测仪表:1.室外空气温湿度;2.空调水系统侧供回水温度;3.乙二醇水溶液侧供回水温度;4.冰槽进出口溶液温度、压差;5.制冷机蒸发器出口溶液温度;6.制冷机冷凝器进出水温度;7.制冷机、水泵及调节阀状态;8.各种故障显示。8.2.6空调系统敏感元件及检测元件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系统控制及参数测量的要求,确定所选敏感元件及检测元件的精确度及量程;2.应与相应的二次控制及测量仪表相配套。8.2.7(原7.2.3)空调系统(温湿度)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内温湿度(在室内):应装设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有代表性的、空气流通的地点;仅局部区域要求严格时,应装设在要求严格的地点;2.风管温湿度:应由所控系统的工艺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并应符合制造厂有关的安装规定(在风管内,宜装设在气流稳定管段的截面中心);3.机器露点温度:(的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应置于挡水板后有代表性的位置,并应避免辐射热、振动、水滴及二次回风的影响;4.水管:安装位置及与管路的连接应符合制造厂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系统与工艺运行的要求。8.2.8(原7.2.6)8.2.9(原7.2.7)8.2.10(原7.2.8)8.3调节与控制(原7.3自动调节与控制)8.3.1(原7.3.1)8.3.2用于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集散型(DDC)系统应由中央级(电脑及外围设备)、区域级(DDC型控制器、现场设备及附件)及其相关网络及通讯接口等环节组成。8.3.3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集散型(DDC)系统应包括以下监控环节:1.设备的启停控制及联锁控制;2.设备的状态监视及故障保护;3.参数的控制和测量;4.执行器的控制;5.耗冷量和耗热量的计量和累积;6.一些就地独立使用,或因人员对使用环境要求各异的系统不宜纳入DDC系统;7.其他。27\n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类型、使用功能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监控内容。8.3.4空调系统的监控应包括温度、湿度、焓值控制、CO2浓度控制、变风量机组静压控制、机组的防冻保护控制以及风机运行状态、过滤器状态等环节。设计时,应根据工艺要求、系统类型等项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8.3.5(原7.3.3)……,当水冷式空气(表面)冷却器采用变水量控制时,宜由室内温……8.3.6(原7.3.4)8.3.7(原7.3.5)采用喷水室进行室内相对湿度控制时,可采用机器露点温度恒定、不恒定或不达到机器露点等方式;当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宜采用机器露点温度不恒定或不达到机器露点温度的方式直接控制室内相对湿度。8.3.8(原7.3.13)位于冬季有冻结可能地区(严寒或寒冷地区)的新风(送风)或空调机组,应对热水盘管加设防冻保护控制(其新风加热器宜设防冻自动保护)。8.3.9空调及通风系统宜采用独立电源回路。8.3.10(原7.3.2)8.3.11空调系统的回风机、控制设备和仪表应与送风机连锁。必要时,通风和除尘系统的通风机和水力除尘装置等应与有关的工艺设备连锁。8.3.12当制冷机水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运行时,系统中各相关设备及附件应与制冷机进行电气连锁。8.3.13空调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连锁,并应设无风断电保护。设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8.3.14(原7.3.6)8.3.15(原7.3.7)8.3.16(原7.3.8)8.3.17由室温控制变风量末端装置,当房间侵分割不确定时,宜采用一个温控器控制一个变风量风口的方式;当房间分割确定时,可采用一个温控器控制一个具有多个风口的变风量末端装置。8.3.18(原7.3.10)设置2台或2台以上冷水机组和循环泵的闭式冷水系统,当其末端设备进行变水量控制时,宜设根据系统负荷变化情况改变冷水机组和水泵运行台数或水泵转数等变流量措施。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根据系统负荷变化控制冷水机组及其一次泵的运行台数;2.应根据系统流量或压差变化控制二次泵的运行台数或转数;3.应在系统供回水总管间设压差控制环节。8.3.19蓄冷(热)系统监控宜设下列环节:1.运行工况之间的转换控制;2.板式换热器的防冻保护控制;3.冰槽与制冷机的逐时负荷分配比例控制;4.冰槽与旁通流量分配比例控制。8.3.20当制冷机由集散型(DDC)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时,应复核由制冷机制造厂配套提供的控制和保护环节是否满足要求。8.3.21(原7.3.11)8.3.22(原7.3.12)8.3.23(原7.3.15)连续供热的散热器采暖系统,宜(必要时,应)设置散热器自动调节阀。8.3.24(原7.3.16)279.消声与隔振(原8)279.1一般规定(原8.1)9.1.1(原8.1.1)9.1.2(原8.1.2)……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0070-88)等的有关规定。9.1.3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产生的振动,传播至使用房间和周围环境的振动级,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等的有关规定。9.1.4(原8.1.3)在选择设备和进行系统设计时,应采取下列降低声源的措施:1.应(尽量)选用高效率、低噪声设备(通风机、空调机组、制冷压缩机和水泵等);2.系统的总风量和阻力不宜过大;系统风量一定时,所选风机的风压安全系数不宜过大;3.通风机与电动机宜采用直联传动,无法采用直联时,可采用其它传动方式(连轴器传动或三角胶带传动);4.通风机进出口处的管道不宜急剧转弯;5.必要时,弯头和三通支管等处,应装设导流叶片;6.应少装或不装调节阀,必要时,要求严的房间应在阀后设消声支管或消声风口。9.1.5(原8.1.4)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表9.1.5选用。表9.1.5风管内的风速(m/s)室内允许噪声级dB(A)主管风速支管风速出风口风速(散流器后)25-35≤2.0≤1.6≤0.8≤40≤3.0≤2.4≤1.2≤45≤4.0≤3.2≤1.6≤50≤5.0≤4.0≤2.0≤55≤6.0≤4.8≤2.4≤60≤7.0≤5.6≤2.8≤65≤8.0≤6.4≤3.2≤70≤9.0≤7.2≤3.6≤75≤10.0≤8.0≤4.0≤80≤11.0≤8.8≤4.4≤85≤12.0≤9.6≤4.89.1.6(原8.1.5)通风、空调和制冷机房的位置,不宜靠近有较高隔振和消声要求的房间;当必须靠近时,应采用必要的隔声、隔振、消声和吸声措施。 (机房内噪声源的控制,应以隔声隔振为主,吸声为辅。)9.1.7(原8.1.6)279.2消声与隔声(原8.2)9.2.1(原8.2.1)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通风机、空调机组、制冷压缩机和水泵等)噪声源的声功率级,宜(应尽量)采用实测数值;当无实测数值时,可通过计算确定。9.2.2(原8.2.2)9.2.3(原8.2.3)9.2.4(原8.2.4)……,参阅专业生产厂的产品手册等资料,经技术经济比较,……27\n9.2.5(原8.2.6)消声器宜布置在靠近机房的气流稳定的管段上,距风机出入口、弯头、三通等要有一定距离,一般要求大于4~5倍风管直径或当量直径;当消声器直接布置在机房内时,……9.2.6(原8.2.7)……,采取相应(必要的)的隔声措施;当机房靠近有较高消声要求的房间,机房门窗应采用隔声门窗。9.2.7(原8.2.8)管道穿过机房围护结构(套管)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应使用弹性材料填充密实。 注:套管直径在于管道直径60mm。 9.2.8吸风口及空气分布器与风管之间应设置适当长度的扩散管;必要时,在风机出口处或空气分布器前设置静压箱。9.3隔振(原8.3)9.3.1(原8.3.1)9.3.2(原8.3.2)当设备运转(转速)小于或等于1500r/min时,……9.3.3(原8.3.3)…… 1.设备的运转频率与弹簧隔振器垂直方向的自振频率之比,应大于或等于2.5(2.0); 2.…… 3.…… 4.弹簧隔振器与基础之间宜加一定厚度的弹性隔振垫。9.3.4(原8.3.4)…… 1.…… 2.…… 3.…… 4.…… 5.橡胶隔振器与基础之间宜加一定厚度的弹性隔振垫。 注:橡胶隔振器应避免太阳直接辐射或与油类接触。9.3.5(原8.3.5)9.3.6(原8.3.6)通风机和空调机组的进出口,宜采用软管连接;水泵的进出口,宜采用可曲挠橡胶接头连接。9.3.7管道的支吊架应采用弹性的。27 附录A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A.0.1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0.28cpρwnL(tn-twn) (A.0.1)式中:Q--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 cp--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kJ/kg·K; ρ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 L--渗透冷空气量,m3/h,按本附录式(A.0.2-1)或式(A.0.3)确定; tn--采暖室内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3.1.1条确定; t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采用。A.0.2 渗透冷空气量可根据不同的朝向,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L=L0l1mb (A.0.2-1)式中:L0--在基准高度(10m)单纯风作用下,不考虑朝向修正和内部隔断情况时,通过每米门窗缝隙进 入室内的理论渗透冷空气量,m3/m·h,按本附录式(A.0.2-2)确定; l1--外门窗缝隙的长度,m,应分别按各朝向可开启的门窗全部缝隙长度计算; m--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考虑建筑体型、内部隔断和空气流通等因素后,不同朝向、不同高 度的门窗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按本附录式(A.0.2-3)确定; b--门窗缝隙渗风指数,b=0.56~0.78,当无实测数据时,可取b=0.67。1.通过每米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理论渗透冷空气量,按下式计算: (A.0.2-2)式中:a1--外门窗缝隙渗风系数,m3/(m·h·Pab),当无实测数据时,可根据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 分级的相关标准,按表A.0.2-1采用; v0--基准高度(10m)下的一月室外平均风速,m/s,按《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采用。表A.0.2-1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与缝隙渗风系数(下限)等级IIIIIIIVVα1·m3/(m·h·Pa0.67)0.10.20.50.81.22.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m=Cr·△Cf·(n1/b+C)·Ch (A.0.2-3)式中:Cr---热压系数。当无法精确计算时,按表A.0.2-2采用:表A.0.2-2热压系数内部隔断情况开敞空间有内门或房门有前室门、楼梯间门或走廊两端设门密闭性差密闭性好密闭性差密闭性好Cr1.01.0~0.80.8~0.60.6~0.40.4~0.2 △Cf---风压差系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可取△Cf=0.7; n---单纯风压作用下,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按本规范附录B(沿用原附录八)采用; C---作用于门窗上的有效热压差与有效风压差之比,按本附录式(A.0.2-5)确定; Ch---高度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ch=0.3h0.4 (A.0.2-4)式中:h----计算门窗的中心线标高,m。3.有效热压差与有效风压差之比,按下式计算:(A.0.2-5)式中:hz--单纯热压作用下,建筑物中和面的标高,m,可取建筑物总高度的二分之一; t'n--建筑物内形成热压作用的竖井计算温度,℃。A.0.3多层建筑的渗透冷空气量,当无相关数据时,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L=kV (A.0.3)27\n式中:V----房间体积,m3; k----换气次数,次/h,当无实测数据时,可按表A.0.3采用。表A.0.3换气次数(次/h)房间类型一面有外窗房间二面有外窗房间三面有外窗房间门厅κ0.50.5~1.01.0~1.52A.0.4生产厂房,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可按表A.0.4估算。表A.0.4渗透耗热量占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百分率(%)建筑物高度(m)<4.54.5~10.0>10.0玻璃窗层数单层253540单、双层均有203035双层152530附录B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沿用原附录八)附录C自然通风的计算(沿用原附录九)2727
相关文档
- DB13T 1161.1-2009 河北省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用水.pdf
- DB13T 1161.2-2009 河北省用水定额 第2部分:工业取水.pdf
- DB13T 1161.3-2009 河北省用水定额 第3部分:生活用水.pdf
- DB14 1049-2015 山西省用水定额.pdf
- DB21T 1237-2003 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pdf
- DB22 T 389-2004 用水定额.pdf
- DB33T769-2016农业用水定额.pdf
- DB36T419-2003江西省城市生活用水定额.pdf
- DB36T419-2011江西省城市生活用水定额.pdf
- DB41T385-2009河南省用水定额(有黑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