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_0 242页

  • 570.50 KB
  • 2022-04-22 11:44:24 发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_0

  • 2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肄肂蒇袄袄莇莃袃羆膀蚂袂肈莅薈袂膁膈蒄袁袀莄莀薇羃膇芆薆肅莂薄薆螄膅薀薅羇蒀蒆薄聿芃莂薃膁肆蚁薂袁芁薇薁羃肄蒃蚀肆芀荿蚀螅肃芅虿袈芈蚄蚈肀肁薀蚇膂莆蒆蚆袂腿莁蚅羄莅芇蚄肇膇薆螄螆莃蒂螃袈膆莈螂羁莁莄螁膃膄蚃螀袃肇蕿蝿羅节蒅螈肇肅莁螈螇芁芇袇衿肃薅袆羂艿蒁袅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肁节蒈螅羇芁薀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羅膄薄袀羄芆螀螆羃莈薃螂羂薁莅肀羂芀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肈芇蚇羃肇荿蒀衿肆蒂蚆袅肆芁葿螁肅莄螄蚇肄蒆薇羅肃膆螂袁肂芈薅螇膁莀螁蚃膀蒂薃羂膀膂莆羈腿莄薂袄膈蒇蒄螀膇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给水条文1总则1.0.1为使城镇给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法令,统一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特制订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及工业区永久性给水工程设计。1.0.3给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水源选择、净水厂位置、输配水管线路等的确定应符合规划的要求。1.0.4给水工程设计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正确处理城镇用水和其他用水的关系。1.0.5城镇给水工程设计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10~20年。1.0.6给水工程构筑物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管道及专用设备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宜按材质和产品更新周期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0.7给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供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降低工程造价,优化运行成本。1.0.8设计在地震、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地质特殊地区给水工程时,尚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1.0.9设计给水工程时,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给水条文2术语2.0.1生活用水domesticwater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用的水。2.0.2浇洒道路用水streetflushingdemand,roadwatering对城镇道路进行保养、清洗、降温和消尘等所需用的水。2.0.3绿化用水greenbeitsprinkling,greenplotsprinkling对市政绿地等所需用的水。2.0.4未预见用水量unforeseendemand给水系统设计中,对难于预测的各项因素而准备的水量。2.0.5自用水量waterconsumptioninwater works水厂averagedailyoutput一年的总供水量除以全年供水天数所得的数值。2.0.8最高日供水量maximumdailyoutput一年中最大一日的供水量。2.0.9日变化系数dailyvariationcoefficient最高日供水量与平均日供水量的比值。2.0.10时变化系数hourlyvariationcoefficient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与该日平均时供水量的比值。2.0.11最小服务水头minimumservicehead配水管网在用户接管点处应维持的最小水头。2.0.12取水构筑物intakestructure取集原水而设置的各种构筑物的总称2.0.13避咸蓄淡水库取水构筑物coastalreservoir为避免咸潮影响而设置的储蓄淡水水库中取水的构筑物。2.0.14岸边式取水构筑物riversideintakestructure2给水条文直接从江河岸边取水的构筑物,一般由进水间、泵房两部分组成。2.0.15河床式取水构筑物riverbedintakestructure利用进水管将取水头部伸入江河中取水的构筑物,一般由取水头部、进水管(自流管或虹吸管)、进水间(或集水井)和泵房组成。2.0.16取水头部intakehead为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部分。2.0.17进水间intakechamber连接进水(进水管或进水孔)与吸水、格网screen一种网状的用以拦截水中较小尺寸的漂浮物、水生物或其他污染物的拦污设备。2.0.19自动清污机autocleaner一种栅状的可以连续自动清除被拦截水中各种形状杂物的清污设备。2.0.20消防用水firedemand扑灭火灾所需用的水。2.0.21最大时用水量maximumhourlywater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水头损失headloss水通过管(渠)、设备、构筑物等引起的能耗。2.0.23配水管网distributionsystem,pipesystem将水送到分配管网以至用户的管系。2.0.24环状管网pipenetwork配水管网的一种布置形式,管道纵横相互接通,形成环状。2.0.25枝状管网branchsystem配水管网的一种布置形式,干管和支管分明,形成树枝状。2.0.26支墩buttress,anchorage为防止管埋设深度(覆土深度)buried depth埋地管道管顶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3给水条文2.0.28输水管(渠)deliverypipe一般指从水源到城市水厂(原水输水管道)或从城市水厂到较远管网的管道(净水输水管道)2.0.29压力管道pressureconduit(pipeline)指输送液体、气体等介质是在压力的状态下运行的管道。2.0.30管道防腐corrosionpreventiveofpipes为减缓或防止钢管、铸铁管在钢管steelpipe由铁和碳等元素炼制的圆管统称。2.0.32球墨铸铁管ductilecastironpipe(DIP)指由球化和孕育处理优质铁水(其中石墨组织已由片变成球状)采用离心浇注制作的圆管。2.0.33预应力砼管prestressedconcretepipe(PCP)在制管过程中用张拉高强钢丝的工艺使管体砼在环向和纵向均处于受压状态的圆管。2.0.34预应力钢筒砼管prestressedconcretecylinderpipe(PCCP)指在带钢筒的砼管芯上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使该复合管芯在环向处于受压状态下并喷涂水泥砂浆保护面层而制成的圆管。2.0.35聚乙烯塑料管Polyethylenepipe(PE)以聚乙烯树脂单体为主,用挤出成型法制成的热塑性塑料圆管。2.0.36硬聚氯乙烯塑料管unplasticisedpolyvinylchloridepipe(UPVC)以聚氯乙烯树脂单体为主,用挤出胀型法制成的热塑料塑料管。2.0.37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glassfibrereinforcedplasticspipe(GRP)指由已固化的热固性树脂包围或环绕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复合结构圆管,俗称玻璃钢管。2.0.38水锤压力Surgepressure管道系统由于水流程度突然变化,而产生的瞬时压力。2.0.39混凝剂coagulant为使胶体失去稳定性和脱稳胶体相互聚集所投加的药剂统称。2.0.40助凝剂coagulantaid4给水条文在水的沉淀、澄清过程中,为改善絮凝效果,另投加的辅助药剂。2.0.41原水rawwater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水。2.0.42沉淀sedimentation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杂物的过程。2.0.43石灰乳milkoflime石灰浆用水稀释后的混浊液。2.0.44药剂固定储备量standbyreserve为考虑非正常原因导致药剂供应中断,而在药剂仓库药剂周转储备量currentreserve考虑药剂消耗与供应时间之间的差异所需的储备量,简称药剂周转储备量。2.0.46饮用水除氟drinkingwater defluorinate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饮用水中过量的氟除去。2.0.47混凝沉淀法coagulationsedimentation采用在水中投加具有凝聚能力或与氟化物产生沉淀的物质,形成大量胶体物质或沉淀,氟化物也随之凝聚或沉淀,后再通过过滤作用将氟离子从水中除去的过程。2.0.48活性氧化铝法activatedaluminumprocess采用活性氧化铝滤料吸附、交换氟离子将其从水中除去的过程。2.0.49再生regeneration离子交换剂或滤料失效后,用再生剂使其恢复到原型态交换能力的工艺过程。2.0.50反冲洗backwash当滤料层截污到一定程度时,用较强的水流自下而上对滤料进行冲洗。2.0.51冲洗强度intensityofbackwashing冲洗滤池时,单位滤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反冲洗滤层膨胀率backwashbedexpansion反冲洗时水流通过滤料层时,滤料层发生膨胀的程度,以滤料层厚度的百分比计。2.0.53吸附容量sorptioncapacity滤料或离子交换剂吸附某种物质或离子的能力。5给水条文2.0.54电渗析法electrodialysis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一部分氟离子等透过离子交换膜而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中,从而使一部分水淡化而另一部分水浓缩。英文简称ED。2.0.55电渗析器electrodialyzer利用离子交换膜和直流电场,使水中电解质的离子产生选择性迁移,从而达到使水淡化的装置。2.0.56脱盐率rateofdesalination在采用化学或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阴、阳离子过程中,它们去除的量占原量的百分数,是表明设备除盐能力的数值。2.0.57脱氟率rateofdefluorinate除氟过程中氟离子去除的量占原量的百分数,是表明设备除氟能力的数值。2.0.58倒极器transitionelectrodeunit在电渗析工艺中用于倒换电极极性的装置。2.0.59浓水concentrate在电渗析过程中,在相邻的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一隔室。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自会作定向迁移,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阴离子向正极迁移。由于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这室淡水unconcentrate电渗析过程中,阴、阳离子不断迁移出使离子数量减少,浓度降低的水称为淡水。2.0.61极水在电渗析过程中,在电极和膜之间隔室酸洗acid cleaning采用酸去除离子交换膜设备上的不溶于水的沉积物的过程。2.0.63反渗透reverseosmosis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过程。英文简称RO。2.0.64膜组件membranecomponent6给水条文按一定技术要求将反渗透膜组装在一起的组合构件。2.0.65保安过滤cartridgefiltration水从过滤精度一般小于5μm的微滤滤芯的外侧进入清洗cleaningup当反渗透膜被钙沉积物或氧化物或胶体或有机物沉积或细菌等污染到一定程度,去除这些污染物的过程。2.0.67污染指数foulingindex综合表示进料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浓度和过滤特性,是表征进料对微孔滤膜堵塞程度的一个指标。2.0.68饮用水消毒系统drinkingwaterdisinfectionsystem饮用水处理中完成消毒过程的全系统。2.0.69液氯消毒法chlorinedisinfection将液氯气化后通过加氯机投入水中接触完成氧化和消毒目的的方法。2.0.70氯胺消毒法chloraminedisinfection氯和氨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入水中生成一氯胺和二氯胺接触完成氧化和消毒目的的方法。2.0.71二氧化氯消毒法chlorinedioxidedisinfection将现场发生的二氧化氯通过投加装置投入水中接触完成氧化和消毒目的的方法。2.0.72臭氧消毒法ozonedisinfection将臭氧通过投加装置投入水中接触完成氧化和消毒目的的方法。2.0.73紫外线消毒法ultravioletdisinfection利用波长紫外线光在水中照射一定时间完成消毒目的的方法。2.0.74氯源chlorinesource液氯消毒系统中完成液氯气化向加氯机提供氯气的部分。2.0.75氯(氨)吸收装置chloramine(ammonia)absorptionsystem液氯(氨)钢瓶库房发生氯(氨)泄漏事故时,将气化的氯(氨)气体吸收中和后按达标要求排放的全套装置。2.0.76三卤甲烷(THMs)Trihalomethanes(THMs)7给水条文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包括氯仿、溴仿、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四种化合物。2.0.77氯仿(也称三氯甲烷)Chloroform(alsonamedtrichloridemethane)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饮用水标准毒理学项目。2.0.78亚氯酸盐Chlorite饮用水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饮用水标准毒理学项目。2.0.79溴酸盐 Bromate臭氧消毒副产物;饮用水标准毒理学项目。2.0.80甲醛formaldehyde臭氧消毒氧化副产物;饮用水标准毒理学项目。2.0.81沉淀和澄清sedimentationandclarification水中悬浮颗粒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的过程称为沉淀。澄清则是利用活性泥渣层去除水中杂质来达到清浊分流的过程。2.0.82沉淀池和澄清池sedimentationandclarificationtank完成沉淀和澄清过程的构筑物。2.0.83混合mixing使投入的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于被处理水中以创造良好的凝聚反应条件的过程。2.0.84机械混合mechanicalmixing介质液体通过机械提供能量,改变介质流态变化达到混合目的。2.0.85水力混合hydraulicmixing消耗介质液体自身的能量,通过流态变化达到混合目的。2.0.86絮凝flocculation1完成凝聚的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较大絮状颗粒的过程。曾用名反应。2高分子絮凝剂在悬浮固体和胶体杂质之间吸附架桥的过程。2.0.87隔板絮凝池spacreflocculatingtank水流以一定流速在隔板之间通过而完成絮凝过程的絮凝池。2.0.88机械絮凝池machanicalflocculatingtank机械絮凝池是通过机械带动叶片而使液体运行以完成絮凝的絮凝池。2.0.89折板絮凝池plateflocculatingtank8给水条文水流以一定流速在折板之间通过而完成絮凝过程的絮凝池。2.0.90栅条(网格)絮凝池gridflocculatingtank栅条(网格)絮凝池是在沿流程一定距离的过水断面中设置栅条或网格,通过栅条或网格的能量消耗完成絮凝过程的絮凝池。2.0.91平流沉淀池horizontalflowsedimentationtank水沿水平方向流动的沉淀池。2.0.92异向流斜管(斜板)沉淀池tube(plate)settler池侧向流斜板沉淀池sideflowlamella水流由测向通过斜板,沉泥沿斜板滑下的斜板沉淀池。2.0.94机械搅拌澄清池accelerator利用机械使水提升和搅拌,促使泥渣循环,并使原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而分离沉淀的水池。2.0.95水力循环澄清池circulatorclarifier利用水力使水提升,促使泥渣循环,并使原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而分离沉淀的水池。2.0.96脉冲澄清池 pulsator悬浮层不断产生周期性的压缩和膨胀,促使原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进行接触凝聚而分离沉淀的水池。2.0.97气浮池floatationtank运用絮凝和浮选原理使液体中的杂质分离上浮而去除的池子。2.0.98滤池filter原水在经前道沉淀(澄清)处理后的水,再通过装有滤料(石英砂、煤等)和冲洗滤料设施进行过滤的容器。2.0.99滤料filteringmedia是装在滤池中进行滤水的材料,一般有石英砂、煤、重质矿石等,水从其中通过后,水中所含杂质就被截留,水质变清。2.0.100初滤水initialfiltratedwater9给水条文在滤池截污进行反冲洗后,刚开始重新过滤初始阶段的滤后出水。2.0.101粗粒深床过滤coarsehomogenousmediaanddeepbedfiltration使用粒径比较粗的,且厚度较厚(一般1.2m以上)的滤料层进行的滤水过程。2.0.102滤料有效粒径(de)effectivesigeoffilteringmedia天然的滤料经过一定的筛分后,有总重量的10%滤料颗粒小于该粒径。2.0.103滤速filtrationrate水流通过滤料层时的速度,一般以m/h为单位。2.0.104滤料组成filteringmediacomposition天然的滤料经过筛分后,构成具有一定的有效粒径(de)、不均匀系数(k80)和厚度。2.0.105级配滤料gradedfilteringmedia粒径由细到粗具有一定有效粒径(de),并有较大的不均匀系数(k80)的滤料。2.0.106均匀级配滤料uniformlygradedfilteringmedia粒径比较均匀而具有一定有效粒径(de),但不均匀系数(k80)较小的滤料。2.0.107配水系统filterunderdrainsystemforwater滤池底部为均匀汇集滤后水和均匀分配冲洗水而装置的由总管(渠)和支管组成的配水设施,一般有穿孔管、滤砧、滤头等。2.0.108配气系统filterunderdrainsystemforair滤池底部为均匀分配冲洗空气而装置的由总管(渠)和支管组成的配气设施,如穿孔管。2.0.109配水配气系统filterunderdrainsystemforairandwater滤池底部为均匀汇集滤后水和均匀分配冲洗水和冲洗空气而装置的由总管(渠)、气垫室和长柄滤头等组成的共用配水配气设施。一般有长柄滤头、塑制滤砧等。2.0.110冲洗强度washrate在单位时间冲洗周期(过滤周期、滤池工作周期)filterruns滤料截污并冲洗完成,滤池开始运行后,再次到达预定的过滤时间或出水浊度,需要再进行冲洗的整个时间。2.0.112承托层gradedgravellayer由于配水系统的开孔直径往往大于滤料的粒径,为防止滤料漏入配水系统开孔进而进入清水池,在滤池底部配水系统与滤料层之间,需铺垫自上而下不同粒径的砾石层。其最小粒径要 10给水条文大于滤料粒径。2.0.113洗砂排水槽wash-waterdischargetrough在滤池上部为汇集冲洗滤料的含泥废水所设置的水槽,并经此槽将含泥废水排出池外。2.0.114V型进水槽V-shapedlateraltrough在V型滤池上部,于两侧池壁上设置为滤池沿长度方向均匀分配进水的V字形水槽,此槽兼作滤池表面扫洗水进水并均匀扫洗滤池冲洗含泥水入中央排水槽。2.0.115表面扫洗surfacesweepwashing在V型滤池反冲洗时,待滤水仍进入V型进水槽,并经槽底配水孔在水面横向将冲洗含泥水扫向中央排水槽。2.0.116反冲洗空气总管airmainforairscour设在V型滤池管廊顶部的输送反冲空气的总管。2.0.117快滤池rapidfilter应用粒径由细到粗的石英砂、白煤、重质矿石等粒状滤料对沉淀(澄清)后水进行快速过滤,从而达到截留水中悬浮固体和部分细菌、微生物等目的的池子。2.0.118虹吸滤池siphonfilter以虹吸管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的快滤池形式之一。滤池各格出水互相连通,反冲洗水由未进行冲洗的其余滤格的滤后水供给。每个滤格都在等滤速、变水位条件下进行。2.0.119重力式无阀滤池gravityvalvelessfilter一种不设阀门藉重力过滤的快滤池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恒定,进水水位则随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而不断在虹吸管压力滤池pressurefilter在密闭的容器中在压力下进行过滤的滤池。2.0.121V型滤池Vfilters应用粒径较粗较均匀的石英砂作滤料,在滤池两侧设置进水总渠和进水堰板进水,并在各滤格两侧设有V型进水槽的滤池形式。在运行过程中保持恒水位、恒速进行过滤,采用气水膨胀兼有表面扫洗的冲洗方式,冲洗排泥水则通过设在滤格中央的排水槽排出池外。2.0.122水处理watertreatment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11给水条文2.0.123工艺流程processflow-path自取水水源至水厂经过各种水处理和消毒后直至最后由泵房将符合水质要求的水,送至用户的整个净水生产线的流经过程和高程布置。2.0.124水处理(净水)构筑物watertreatmentstructure是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进行水处理池子的总称。2.0.125炭吸附池carbonadsorptiontank池methylenebluenumber在定浓度的亚甲兰溶液中,在规定的条件下,每克炭吸附碘的毫克数。亚甲兰值是鉴定活性炭对半径为2~100nm吸附质分子的吸附能力。亚甲兰值越高,对中等分子的吸附能力越强,表明活性炭的中孔量越大。2.0.130大孔、中孔、微孔large-pore,mesopore ,minipore活性炭在制造过程中,当挥发性有机物去除后,晶格间的空隙形成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细孔。半径100~1000nm为大孔,半径2~100nm为中孔,半径小于2nm为微孔。2.0.131灰分ashcontent活性炭中的杂质。是影响活性炭吸附效果的物质。2.0.132炭吸附池carbonadsorptiontank池内介质为单一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池。2.0.133空床接触时间(EBCT)emptybedcontacttime用粒状活性炭的填充量(m3)除以处理水量(m3/h)的值。2.0.134空床流速superficialvelocity用处理水量除以吸附池面积的值,相当于过滤速度。12给水条文2.0.135碘值iodincvalue在定浓度的碘溶液中,在规定的条件下,每克炭吸附碘的毫克数。碘值是鉴定活性炭对半径小于2nm吸附质分子的吸附能力,且由此值降低值确定活性炭的再生周期。2.0.136亚甲兰值methylenebluenumber在定浓度的亚甲兰溶液中,在规定的条件下,每克炭吸附碘的毫克数。亚甲兰值是鉴定活性炭对半径为2~100nm吸附质分子的吸附能力。亚甲兰值越高,对中等分子的吸附能力越强,表明活性炭的中孔量越大。2.0.137大孔、中孔、微孔large-pore,mesopore,minipore活性炭在制造过程中,当挥发性有机物去除后,晶格间的空隙形成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细孔。半径100~1000nm为大孔,半径2~100nm为中孔,半径小于2nm为微孔。2.0.138灰分ashcontent活性炭中的杂质。是影响活性炭吸附效果的物质。2.0.139完全处理completetreatment能全部处理一年中任何一日的原水浊度所产生的污泥量。2.0.140非完全处理incompletetreatment一年内有部分日数原水浊度所产生的污泥量不能全部处理,高于原水浊度设计取值的污泥量需排除。2.0.141原水浊度设计取值designturbidityvalueofrawwater用以确定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规模即处理能力的原水浊度取值。2.0.142超量污泥supernumerarysludge原水浊度高于设计取值时,其差值所引起的污泥量,包括药剂所引起的污泥量。2.0.143干泥量drysludge污泥中干固体含量。2.0.144分建式调节池separateadjustingtank排水池与排泥池分开建设。2.0.145综合式调节池combinedadjustingtank既接纳和调节沉淀池排泥水,又接纳和调节滤池反冲洗废水的调节池。2.0.146排水池drain tank以接纳和调节滤池反冲洗废水为主的调节池,也称回流水池。13给水条文2.0.147排泥池sludgedischargetank以接纳和调节沉淀池排泥水为主的调节池。2.0.148浮动槽排泥池sludgetankwithfloatingtrough利用浮动槽收集上清液的排泥池。2.0.149综合排泥池combinedsludgetank与第7(综合式调节池)相同。14给水条文3给水系统3.0.1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情况、城镇规划、供水规模、水质及水压的要求以及原有给水工程设施等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3.0.2地形高差大的城镇给水系统宜采用分压供水。对于远离水厂或局部地形较高的供水区域,可设置加压泵站,采用分区给水。3.0.3当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相对集中,且有合适水源可利用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工业用水可独立设置给水系统,采用分质供水。3.0.4当水源地与供水区域有地形高差可以利用时,应对重力输配水与加压输配水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3.0.5当供水系统采用区域供水,向范围较广的多个城镇供水时,应对采用原水输送或清水输送以及输水系统的管路布置和调节水池、增压增站等的设置,作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0.6城镇给水系统中水量调节构筑物的设置,宜对集中设于净水厂负有供应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其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专用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其水质标准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3.0.8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的最小服务水头时,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m。3.0.9城镇给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原有给水设施和构筑物的利用。15给水条文4设计水量4.0.1设计用水量包括下列用水: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2工业企业用水;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4管网漏损水量;5未预见用水;6消防用水。4.0.2 城镇水厂设计规模,应按本条文4.0.1的1~5款的最高日用水量确定。4.0.3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资源充沛程度、用水习惯,在现有用水定额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给水专业规划,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当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可按表4.0.3-1和表4.0.3-2选用。表4.0.3-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人²d)表4.0.3-2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人²d)注:1居民生活用水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2综合生活用水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但不包括浇洒道路、绿地和其它市政用16给水条文水。3特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及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中、小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50万的城市。4一区包括: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上海、云南、江苏、安徽、重庆;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地区;三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5经济开发区和特区城市,根据用水实际情况,用水定额可酌情增加。4.0.4工业企业用水量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大工业用水户或经济开发区宜单独进行用水量计算;一般工业企业的用水量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工业企业用水资料分析确定,或根据不同类型工业用地面积参照相似条件下的用水定额通过计算确定。4.0.5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等设计防火规范执行。4.0.6.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应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浇洒道路用水可按浇洒面积以2.0~3.0L/d²m2计算;浇洒绿化用水可按浇洒面积以1.0~3.0L/d²m2计算。4.0.7 城镇配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一般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2%计算,当单位管长供水量小或供水压力高时可适当增加。4.0.8未预见水量应根据水量预测中考虑难以预见因素的程度确定,一般可采用最高日用水量的8%~12%。4.0.9城市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应根据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供水系统布局,结合现状供水曲线和日用水变化分析确定。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3~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17给水条文5取水5.1水源选择5.1.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勘察。5.1.2水源的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量充沛可靠;2原水水质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要求;3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4取水、输水、净水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5具有施工条件。5.1.3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地下水开采后,不引起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和水位持续下降。5.1.4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7%。注:镇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5.1.5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同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5.2地下水取水构筑物(1)一般规定5.2.1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位于水质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2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3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4尽量避开地震区、地质灾害区和矿产采空区。5.2.2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型式的选择,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各种取水构筑物型式一般适用于下列地层条件:1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4m,其底板埋藏深度大于8m;2大口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在5m左右,其底板埋藏深度小于15m;18给水条文3渗渠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5m,渠底埋藏深度小于6m;4泉室适用于有泉水露头,流量稳定,且覆盖层厚度小于5m。5.2.3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2在取水构筑物的周围,可根据地下水开采影响范围,设置水源保护区,禁止建设各种对地下水有污染的设施。3过滤器有良好的进水条件,结构坚固,抗腐蚀性强,不易堵塞;4大口井、渗渠和泉室应有通风设施。(2)管井5.2.4从补给水源充足,透水性良好、且厚度在40m以上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中取水,经分段或分层抽水试验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分段取水。5.2.5管井的结构、过滤器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96)的有关规定。5.2.6管井井口应加设套管,并填入优质粘土或水泥浆等不透水材料封闭。其封闭厚度视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一般应自地面算起向下不小于5m。当井上直接有建筑物时,应自基础底起算。5.2.7采用管井取水时应设备用井,备用井的数量一般可按10%~20%的设计水量确定,但不得少于一口井。(3)大口井5.2.8大口井的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5m。其直径应根据设计水量、抽水设备布置和便于施工等因素确定,但不宜超过10m。5.2.9大口井的进水方式(井底进水、井底井壁同时进水或井壁加辐射管等),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5.2.10大口井井底反滤层宜设计成凹弧形。反滤层可设3~4层,每层厚度宜为200~300mm。与含水层相邻一层的反滤层滤料粒径可按下式计算:d/di=6~8式中(5.2.10)19给水条文d—反滤层滤料的粒径;di-含水层颗粒的计算粒径;当含水层为细砂或粉砂时,di=d40;为中砂时,di=d30;为粗砂时,di=d20;为砾石或卵石时di=d10~d15;(d40、d30、d20、d15、d10分别为含水层颗粒过筛重量累计百分比为40%、30%、20%、15%、10%时的颗粒粒径)。两相邻反滤层的粒径比宜为2~4。5.2.11大口井井壁进水孔的反滤层可分两层填充,滤料粒径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5.2.10条规定。5.2.12无砂混凝土大口井适用于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其井壁的透水性能、阻砂能力和制作要求等,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经验确定。5.2.13大口井应设置下列防止污染水质的措施:1人孔应采用密封的盖板,高出地面不得小于0.5m;2井口周围应设不透水的散水坡,其宽度一般为1.5m;在渗透土壤中散水坡下面还应填厚度不小于1.5m的粘土层。(4)渗渠5.2.14渗渠的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在检修时仍能满足取水要求。5.2.15 渗渠中管渠的断面尺寸,应按下列数据计算确定;1水流速度为0.5~0.8m/s;2充满度为0.4~0.8;3水流通过渗渠孔眼的流速,一般不应大于0.01m/s。5.2.17渗渠外侧应做反滤层,其层数、厚度和滤料粒径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5.2.10条规定,但最集取河道表流渗透水的渗渠设计,应根据进水水质并结合使用年限等因素选用适当的阻塞系数。5.2.19位于河床及河漫滩的渗渠,其反滤层上部,应根据河道冲刷情况设置防护措施。5.2.20渗渠的端部、转角和断面变换处应设置检查井。直线部分检查井的间距,应视渗渠20给水条文的长度和断面尺寸而定,一般可采用50m。5.2.21检查井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度一般为1~2m,井底设0.5~1.0m深的沉砂坑。5.2.22地面式检查井应安装封闭式井盖,井顶应高出地面0.5m,并应有防冲设施。5.2.23渗渠出水量较大时,集水井宜分成两格,进水管入口处应设闸门。5.2.24集水井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容积可按不小于渗渠30min出水量计算;并按最大一台水泵5min抽水量校核。5.3地表水取水构筑物5.3.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基本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位于水质较好的地带;2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有稳定的河床及岸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3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等影响;4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5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6供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上游的清洁河段。5.3.2在沿海地区的从江河取水的大型取水构筑物,当河道及水文条件复杂,或取水量占河道的最枯流量比例较大时,在设计前应进行水工模型试验。5.3.4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应根据取水量和水质要求,结合河床地形及地质、河床冲淤、水深及水位变幅、泥沙及漂浮物、冰情和航运等因素以及施工条件,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3.5取水构筑物在河床上的布置及其形状的选择,应考虑取水工程建成后,不致因水流情况的改变而影响河床的稳定性。5.3.6 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其设计洪水重现期不得低于100年。水库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应与水库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相同,并应采用设计和校核两级标准。21给水条文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应根据水源情况和供水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9%。5.3.7设计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时,应考虑发展的需要。5.3.8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源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防止下列情况发生:1漂浮物、泥沙、冰凌、冰絮和水生物的阻塞;2洪水冲刷、淤积、冰冻层挤压和雷击的破坏;3冰凌、木筏和船只的撞击。在通航河道上,取水构筑物应根据航运部门的要求设置标志。5.3.9岸边式取水泵房进口地坪的设计标高,应分别按下列情况确定:1当泵房在渠道边时,为设计最高水位加0.5m;2当泵房在江河边时,为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必要时尚应增设防止浪爬高的措施;3泵房在湖泊、水库或海边时,为设计最高水位加浪高再加0.5m,并应设防止浪爬高的措施。5.3.10位于江河上的取水构筑物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河床的高度,应根据河流的水文和泥沙特性以及河床稳定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得小于下列规定:1侧面进水孔不得小于0.5m,当水深较浅、水质较清、河床稳定、取水量不大时,其高度可减至0.3m。2顶面进水孔不得小于1.0m。5.3.11位于湖泊或水库边的取水构筑物最低层进水孔下缘距水体底部的高度,应根据水体底部泥沙沉积和变迁情况等因素确定,但一般不宜小于1.0m,当水深较浅、水质较清,且取水量不大时,其高度可减至0.5m。5.3.12取水构筑物淹没进水孔上缘在设计最低水位下的深度,应根据河流的水文、冰情和漂浮物等因素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并应分别遵守下列规定:1顶面进水时,不得小于0.5m;2侧面进水时,不得小于0.3m;3虹吸进水时,一般不宜小于1.0m,当水体封冻时,可减至0.5m。注:1上述数据在水体封冻情况下应从冰层下缘起算;2湖泊、水库、海边或大江河边的取水构筑物,还应考虑风浪的影响。5.3.13取水构筑物的取水头部宜分设两个或分成两格。进水间应分成数间,以利清洗。22给水条文注:漂浮物多的河道,相邻头部在沿水流方向宜有较大间距。5.3.14取水构筑物进水孔应设置格栅,栅条间净距应根据取水量大小、冰絮和漂浮物等情况确定,小型取水构筑物一般为30~50mm,大、中型取水构筑物一般为80~120mm。当江河中冰絮或漂浮物较多时,栅条间净距宜取大值。必要时应采取清除栅前积泥、漂浮物和防止冰絮阻塞的措施。5.3.15进水孔的过栅流速,应根据水中漂浮物数量、有无冰絮、取水地点的水流速度、取水量大小、检查和和清理格栅的方便等因素确定,一般宜采用下列数据:1岸边式取水构筑物,有冰絮时为0.2~0.6m/s;无冰絮时为0.4~1.0m/s;2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有冰絮时为0.1~0.3m/s;无冰絮时为0.2~0.6m/s。格栅的阻塞面积应按25%考虑。5.3.16 当需要清除通过格栅后水中的漂浮物时,在进水间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及其管径,应根据最低水位,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其数量不得少于两条。当一条管道停止工作时,其余管道的通过流量应满足事故用水要求。5.3.18进水自流管和虹吸管的设计流速,一般不宜小于0.6m/s。必要时,应有清除淤积物的措施。虹吸管宜采用钢管。5.3.19取水构筑物进水间平台上应设便于操作的闸阀启闭设备和格网起吊设备;必要时还应设清除泥沙的设施。5.3.20当水源水位变幅大,水位涨落速度小于2.0m/h,且水流不急、要求施工周期短和建造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困难时,可考虑采用缆车或浮船等活动式取水构筑物。5.3.21活动式取水构筑物的个数,应根据供水规模、连络管的接头型式及有无安全贮水池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5.3.22活动式取水构筑物的缆车或浮船,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机组、管道等的布置应考虑缆车或船体的平衡。机组基座的设计,应考虑减少机组对缆车或船体的振动,每台机组均宜设在同一基座上。5.3.23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23给水条文1其位置宜选择在岸坡倾角为108~288的地段;2缆车轨道的坡面宜与原岸坡相接近;3缆车轨道的水下部分应避免挖槽。当坡面有泥沙淤积时,应考虑冲沙设施;4缆车上的出水管与输水斜管间的连接管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橡胶软管或曲臂式连接管等;5缆车应设安全可靠的制动装置。5.3.24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选择在河岸较陡和停泊条件良好的地段。浮船应有可靠的锚固设施。浮船上的出水管与输水管间的连接管段,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摇臂式或阶梯式等。5.3.25山区浅水河流的取水构筑物可采用低坝式(活动坝或固定坝)或底栏栅式。低坝式取水构筑物一般适用于推移质不多的山区浅水河流;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一般适用于大颗粒推移质较多的山区浅水河流。5.3.26低坝位置应选择在稳定河段上。坝的设置不应影响原河床的稳定性。取水口宜布置在坝前河床凹岸处。5.3.27低坝的坝高应满足取水深度的要求。坝的泄水宽度,应根据河道比降、洪水流量、河床地质以及河道平面形态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冲沙闸的位置及过水能力,应按将主槽稳定在取水口前,并能冲走淤积泥沙的要求确定。5.3.28底栏栅的位置应选择在河床稳定、纵坡大、水流集中和山洪影响较小的河段。5.3.29 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的栏栅宜组成活动分块形式。其间隙宽度应根据河流泥沙粒径和数量、廊道排沙能力、取水水质要求等因素确定。栏棚长度,应按进水要求确定。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应有沉沙和冲沙设施。24给水条文6泵房6.1一般规定6.1.1工作水泵的型号及台数应根据逐时、逐日和逐季水量变化,水压要求,水质情况,调节水池大小,机组的效率和功率因素等,综合考虑确定。当供水量变化大时,应考虑大小规格搭配,但型号不宜过多,电机的电压宜一致。6.1.2水泵的选择应符合节能要求。当供水水量和水压变化较大时,可采用机组调速、更换叶轮、调节叶片角度等措施。6.1.3泵房一般宜设一至二台备用水泵。备用水泵型号宜与工作水泵中的大泵一致。6.1.4不得间断供水的泵房,应设两个外部独立电源;如不可能时,应设备用动力设备,其能力应能满足发生事故时的用水要求。6.1.5要求起动快的大型水泵,宜采用自灌充水。非自灌充水水泵的引水时间,不宜超过5min。6.1.6泵房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采暖、通风和排水设施。泵房的噪声控制措施应符合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的规定。6.1.7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泵房,其耐火等级和电源以及水泵的启动、吸水管、与动力机械的连接和备用等,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要求。6.1.8当停泵水锤压力值超过管道试验压力值时,必须采取消除水锤的措施。水锤消除装置宜装设在泵房外部,且应有库存备用。6.1.9使用潜水泵时,应遵循下列规定:1水泵应常年运行在高效区;2在最高与最低水位时,水泵应能安全、稳定运行;3所配用电机功率宜小于450kW,电压等级宜为低压;4应有防止电缆碰撞、磨擦的措施;5潜水泵不宜直接设置于过滤后的清水中。6.1.10参与自动控制的阀门应采用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直径300mm及300mm以上的25给水条文其它阀门,且启动频繁,宜采用电动、气动或液压驱动。6.2水泵吸水条件6.2.1水泵吸水条件的设计要求6.2.1水泵吸水井、进水流道及安装高度等应根据泵型、机组台数和当地自然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6.2.2非自灌充水水泵宜分别设置吸水管。设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其数目不得少于两条,当一条吸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吸水管仍能通过设计水量。6.2.3 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水泵运行的要求。6.2.4吸水井布置应满足井叶轮直径较大的立式水泵宜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当受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钟型进水流道。6.2.6水泵安装高度必须满足不同工况下必需气蚀余量的要求。6.2.7湿式安装的潜水泵最低水位应满足电机干运转的要求。6.3管道流速6.3.1水泵吸水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1吸水管: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直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直径大于1000mm时,为1.5~2.0m/s。2出水管:直径小于250mm时,为1.5~2.0m/s;直径在250~1600mm时,为2.0~2.5m/s;直径大于1600mm时,为2.0~3.0m/s。26给水条文6.4起重设备6.4.1泵房叶轮直径较大的立式水泵机组净距应不小于1.5m,并满足进水流道的布置要求。6.6泵房布置6.6.1泵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6.6.2泵房泵房地面层的地坪至屋盖突出构件底部间的净高,除应考虑通风、采光等条件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1当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净高不应小于3.0m;2当采用单轨起重机时,吊起物底部与吊运所越过的物体顶部之间应保持有0.5m以上的净距;3当采用桁架式起重机时,除应遵守第2款规定外,还应考虑起重机安装和检修的需要。6.6.4设计装有立式水泵的泵房时,除应符合上述条文中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1尽量缩短水泵传动轴长度;27给水条文2水泵层的楼盖上设吊装孔;3设置通向中间轴承的平台和爬梯。6.6.5管井泵房内应设预润水供给装置。泵房屋盖上应设吊装孔。6.6.6泵房至少应有一个可以搬运最大设备的门。28给水条文7 输配水7.1一般规定7.1.1输水管(渠)线路的选择,应根据下列的要求确定:1尽量缩短管线的长度;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地质断层、滑坡等)处;2减少拆迁,少占良田,少毁植被,保护环境;3施工、维护方便,节省造价,运行安全可靠。7.1.2从水源至城镇净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净水厂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管(渠)道漏失水量和净水厂自用水量确定。从净水厂至管网的清水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条件下,由净水厂所负担的供水量确定。7.1.3输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它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的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事故用水量计算确定,城镇的事故水量为设计水量的70%。7.1.4输水管道运行中,应保证各种设计工况不出现负压。7.1.5原水输送宜选用管道或暗渠(隧道);若采用明渠输送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止水质污染和水量流失的安全措施。清水输送应选用管道。7.1.6长距离输水工程应考虑规划、地形、地质、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线路的实地勘察和选择优化。应对输水方式、管道根数按不同工况进行技术分析论证,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管材、设备的比选,并应按经济流速确定管径。7.1.7城镇配水管网宜设计成环状,当允许间断供水时,可设计为枝状,但应考虑将来连成环状管网的可能。7.1.8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连接。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自备水源供水系统直接连接。7.1.9配水管网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进行计算,并应分别按下列三种情况和要求进行校核:1发生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的要求;2最大转输时的流量和水压的要求;29给水条文3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用水量和水压要求。7.1.10压力输水管道,应考虑水流速度急剧变化时产生的水锤,并设置削减水锤的措施。7.1.11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7.2水力计算7.2.1 管(渠)道总水头损失,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hz=hy+hj式中:hz——管(渠)道总水头损失(m);hy——管(渠)道沿程水头损失(m);hj——管(渠)道局部水头损失(m)。7.2.2管(渠)道沿程水头损失,可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1塑料管(聚乙烯管、聚氯乙烯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7.2.1)lv2hy=l××dj2g式中:hy——沿程水头损失(m);λ——沿程阻力系数;l——管段长度(m);dj——管道计算(7.2.2-1)ν——管道断面水流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m/s2).注:λ与管道的相对当量粗糙度(△/dj)和雷诺数(Re)有关,其中:△--管道当量粗糙度(mm);Re——雷诺数2混凝土管(渠)及采用水泥砂浆(7.2.2-2)30=ν2iC2×R式中:i——每米长度的水头损失(m);C——流速系数;R——水力半径(m)。其中:C=1nRy式中:n——管(渠)道的粗糙系数;y:可按下式计算:y=2.n-0.13-0.R(n-0.1)公式(7.2.2-5)适用于0.1≤R≤3.0;0.011≤n≤0.040管道计算时y也可取1116,即C=/6nR计算;3输配水管道也可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hy=i.l式中:10.67q1.852i=Ch1.852d4.87j式中:q——设计流量(m3/s);Ch——海曾—威廉系数。7.2.3 管(渠)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宜按下式计算:hzv2j=å2gζ——管(渠)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31给水条文(7.2.2-3)(7.2.2-4)(7.2.2-5)(7.2.2.-6)(7.2.2-7)(7.2.3)给水条文7.3管道布置和敷设7.3.1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情况、外部荷载、管材性能、抗浮要求及与其他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露天管道应有调节管道伸缩设施,并设置保证管道整体稳定的措施,还应根据需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7.3.2城镇给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和竖向位置,宜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规定。7.3.3城镇给水管道与建(构)筑物、铁路和其它工程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应根据建(构)筑物基础、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方法、管道设计压力、管道附属构筑物的大小等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定。7.3.4给水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最小垂直净距可按本规范附录B规定确定。给水管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的安全措施,应按本规范7.3.6条文规定实施。7.3.5生活饮用水管道应尽量避免通过毒物污染及腐蚀性地区,如必须通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7.3.6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输送有毒液体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钢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钢套管的两端采用防水材料封闭。7.3.7给水管道与铁路交叉时,其设计应按铁路行业技术规定执行。7.3.8管道穿过河道时,可采用管桥或河底穿越等型式。穿越河底的管道应避开锚地,管输配水管道的地基、基础、垫层、回填土压实度等的要求,应根据管材的性质(刚性管或柔性管)、结合管道埋设处的具体情况,按照《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规定的原则执行。32给水条文7.4管渠材料及附属设施7.4.1输配水管道材质的选择,应根据管径、金属管道应考虑防腐措施。金属管道输配水的管道、管材及金属管道承插式管道在转弯处、分叉处、管道尽端,以及管径截面变化处支墩的设置,应根据管径、转弯角度、管道设计输水管(渠)道的始点、终点、分支处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段,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规定设置阀门。输水管道,尚应考虑事故检修的需要设置阀门。配水管网上阀门间距,不应超过5个消火栓布置长度。7.4.6输水管(渠)道隆起点上应设通气设施。管线竖向布置平缓时,宜间隔1000m左右设一处通气设施。7.4.7 输水管(渠)道、配水管网低洼处及阀门间管段低处,可根据工程的需要设置泄(排)水阀井。泄(排)水阀的直径,根据放空管道中泄(排)水所需要的时间计算确定。7.4.8输水管需要进人检修处,宜在必要的位置设置人孔,并可结合通气设施一起考虑。7.4.9非满流的重力输水管(渠)道,必要时还应设置跌水井或控制水位的措施。33给水条文7.5调蓄构筑物7.5.1净水厂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产水曲线、送水曲线、自用水量及消防储备水量等确定,并满足消毒接触时间的要求。当厂外无调节构筑物时,在缺乏资料情况下,一般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计算。7.5.2管网供水区域较大,配水距离较长,且供水区域有合适的位置和适宜的地形,可考虑在水厂外建高位水池、水塔或调节水池泵站。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用水区域供需情况及消防储备水量等确定。7.5.3清水池的个数或分格数量不得少于2个,并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泄空;如有特殊措施能保证供水要求时,亦可修建1个。7.5.4生活饮用水的清水池和调节水池、水塔,应有保证水的流动,避免死角,防止污染,便于清洗和通气等措施。生活饮用水的清水池和调节水池10m以水塔应设避雷装置。34给水条文8水厂总体设计8.0.1水厂厂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并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1给水系统布局合理;2不受洪水威胁;3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4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5有便于远期发展控制用地的条件;6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7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8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注:有除铁、除锰、沉沙等特殊处理要求的水厂应设在水源附近。8.0.2水厂总体布置应结合工程目标和建设条件,确定各工序功能要求和适宜的工艺流程。根据各建(构)筑物的功能和流程要求进行平面布置和竖向控制。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应根据水厂规模、生产和管理体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8.0.3水厂生产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程布置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力求流程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2构筑物间距宜紧凑,但应满足各构筑物和管线的施工要求;3生产构筑物间连接管道的布置,宜水流顺直、避免迂回;8.0.4 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施(食堂、浴室等)宜集中布置,力求位置和朝向合理,并与生产构筑物保持适当的距离。8.0.5附属生产建筑物(机修间、电修间、仓库等)应结合生产要求布置。8.0.6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8.0.7一、二类城市主要水厂的供电应采用一级负荷。一、二类城市非主要水厂及三类城市的水厂、泵站供电可采用二级负荷。当不能满足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8.0.8生产构筑物应配置必要在线水质检测和计量设施,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控制和调度系统。在必要时,水厂可设置电视监控系统等安全保护措施。8.0.9并联运行的净水构筑物间应配水均匀。构筑物之间宜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可切换的连通管或超越管。35给水条文8.0.10水厂的主要生产构筑物及构筑物之间应通行方便,并设置必要的栏杆、防滑梯等安全措施。8.0.11水厂各建筑物的造型宜简洁美观,材料选择适当,并考虑建筑的群体效果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8.0.13寒冷地区或漂尘较多地区的净水构筑物宜建在室水厂生产和附属生产及生活等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要求。8.0.15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平面的30%。清水池池顶宜铺设草皮。8.0.16水厂水厂排水有条件时宜采用重力流排放,必要时可设排水泵站。厂区雨水管道设计降雨重现期一般选用1~3a。8.0.18水厂排泥水的排放应满足当地环保的要求。必要时应对排泥水进行处理,对产生的污泥应妥善处置。8.0.19水厂应设置大门和围墙。围墙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m。有污泥处理的水厂,宜设置污泥专用通道及出入口。36给水条文9水处理9.1一般规定9.1.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经过调查研究以及不同工艺组合的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已有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操作管理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9.1.2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生产能力,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必要时还应包括消防补充水量。城镇水厂的自用水量应根据原水水质、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城镇水厂的自用水率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的5%~10%。注:当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可适当减小。9.1.3 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必要时应按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如沙峰、低温、低浊等)下所需最大供水量进行校核。9.1.4设计城镇水厂时,应考虑任一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而停运时仍能满足当时的供水要求。9.1.5净水构筑物应根据需要设置排泥管、排空管、溢流管或压力冲洗设施等。9.1.6城镇水厂应根据当地环保的要求,对排泥水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9.1.7当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时,要避免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等积聚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适当处理后回用。9.2预处理9.2.1原水的含沙量或色度、有机物、致突变前体物等含量较高、嗅味明显以及为改善凝聚效果可在常规处理前增设预处理。9.2.2当原水含沙量高时,宜采取预沉措施。在有天然地形可以利用时,也可采取蓄水措施,以供沙峰期间取用。9.2.3预沉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原水含沙量及其组成、沙峰持续时间、排泥要求、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因素,结合地形条件采用沉沙、自然沉淀或凝聚沉淀。9.2.4预沉池的设计数据,应通过原水沉淀试验或参照类似水厂的运行经验确定。37给水条文9.2.5预沉池一般可按照沙峰持续时间预沉池应采用机械排泥。9.2.7生活饮用水原水的氨氮、臭阈值、有机微污染物、藻含量较高时,可采用生物预处理。生物预处理池的设计,应以原水试验的资料为依据。进行生物预处理的原水应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且不含抑制生物处理的有害物质,水温宜高于5℃,9.2.8人工填料生物预处理池,宜设置曝气装置。9.2.9人工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1~2h,曝气气水比宜为1:1~2:1。9.2.10颗粒填料生物滤池可为下向流或上向流。填料粒径宜为2~5mm,填料厚度宜为2m,滤速宜为4~7m/h,曝气气水比宜为1:1。下向流池气水反冲洗强度宜为:水10~15L/s²m2,气10~20L/s²m2。9.2.11采用氯预氧化处理工艺时,加氯点和加氯量通过试验确定,应尽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9.2.12采用臭氧预氧化时,应符合本规范9.9相关条款的规定。9.2.13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锰酸钾一般宜在水厂取水口加入;如在水处理流程中投加,先于其它水处理药剂投加的时间不宜少于3min。经过高锰酸钾预氧化的水必须通过滤池过滤;2高锰酸钾预氧化的药剂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精确控制,用于去除有机微污染物、藻和控制嗅味的高锰酸钾投加量一般为0.5~2.5mg/L;3高锰酸钾的用量在15kg/d以上时可采用干投。湿投溶液浓度宜为4%。9.2.14原水在短时间内含较高浓度溶解性有机物、具有异嗅异味时,可采用粉末活性碳吸附。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应符合下列规定:1粉末活性炭投加点宜根据水处理工艺流程综合考虑确定。一般宜加于原水中,经过与水混合、接触10~15min后,再投加凝聚剂或氯。2 粉末活性炭的用量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为5~30mg/L。3湿投的粉末活性炭炭浆浓度可采用5~10%(按重量计)。4粉末活性炭的贮藏、输送和投加车间,应有防尘、集尘和防火设施。38给水条文9.3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9.3.1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混凝剂或助凝剂产品必须符合卫生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的要求。9.3.2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应根据原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等,经综合比较确定。9.3.3混凝剂的投配方式可采用湿投或干投。当湿投时,混凝剂的溶解和稀释应按投加量的大小、混凝剂性质,选用水力、机械或压缩空气等稀释搅拌方式。9.3.4湿式投加混凝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混凝剂投加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每日不宜超过3次。混凝剂投加量较大时,宜设皮带运输机或将固体溶解池设在地下。混凝剂投加量较小时,溶解池可兼作投药池。投药池应设备用池。9.3.5混凝剂投配的溶液浓度,可采用5%—20%(按固体重量计算)。9.3.6石灰应制成石灰乳投加。9.3.7投加混凝剂应设计量设备并采取稳定加注量的措施,一般采用计量泵加注。9.3.8混凝剂或助凝剂宜采用自动控制投加。9.3.9与混凝剂接触的池加药间应尽量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段。室加药间宜靠近投药点。9.3.12加药间的地坪应有排水坡度。9.3.13药剂仓库及加药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计量工具和搬运设备。9.3.14混凝剂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加量的15d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9.3.15计算固体混凝剂和石灰贮藏仓库的面积时,其堆放高度一般当采用混凝剂时可为1.5~2.0m;当采用石灰时可为1.5m。当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9.4混凝、沉淀和澄清39给水条文(1)一般规定9.4.1本节所指沉淀、澄清系指通过投加混凝剂后的混凝沉淀和澄清。9.4.2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4.3沉淀池和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两个。9.4.4经过沉淀或澄清处理的水,在进入滤池前的浑浊度一般不宜超过5NTU,遇高浊度原水或低温低浊度原水时,不宜超过10 NTU。9.4.5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均匀配水和集水。9.4.6沉淀池积泥区和澄清池沉泥浓缩室(斗)的容积,应根据进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处理水量、排泥周期和浓度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9.4.7当沉淀池和澄清池规模较大或排泥次数较多时,宜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排泥装置。9.4.8澄清池应设取样装置。(2)混合9.4.9混合设备的设计应根据所采用的混凝剂品种,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的急剧、充分混合。9.4.10混合方式一般可采用机械混合或水力混合。(3)絮凝9.4.11絮凝池宜与沉淀池合建。9.4.12絮凝池型式的选择和絮凝时间的采用,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9.4.13设计隔板絮凝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絮凝时间一般宜为20~30min;2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0.5~0.6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3隔板间净距一般宜大于0.5m。9.4.14设计机械絮凝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絮凝时间一般宜为15~20min;40给水条文2池设计折板絮凝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絮凝时间一般宜为10~20min;2絮凝过程中的速度应逐段降低,分段数一般不宜少于三段,各段的流速可分别为:第一段:0.25~0.35m/s;第二段:0.15~0.25m/s;第三段:0.10~0.15m/s。3折板夹角采用90°~120°。9.4.16设计栅条(网格)絮凝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絮凝池宜设计成多格竖流式;2絮凝时间一般宜为10~20min;3絮凝池竖井流速、过栅(过网)和过孔流速应逐段递减,分段数一般宜分三段,流速可分别为:竖井平均流速:前段和中段0.14~0.12m/s,末段0.14~0.10m/s;过栅(过网)流速:前段0.30~0.25m/s,中段0.25~0.22m/s;竖井之间孔洞流速:前段0.30~0.20m/s,中段0.20~0.15m/s,末段0.14~0.10m/s。4絮凝池一般布置成2组或多组并联形式。5 絮凝池内应有排泥设施。注:用于低温低浊水时,絮凝时间可适当延长。41给水条文(4)平流沉淀池9.4.17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水温等,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宜为1.5~3.0h。9.4.18平流沉淀池的水平流速可采用10~25mm/s,水流应避免过多转折。9.4.19平流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可采用3.0~3.5m。沉淀池的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宜为3~8m,最大不超过15m,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得小于4;长度与深度之比不得小于10。9.4.20平流沉淀池宜采用穿孔墙配水和溢流堰集水,溢流率一般不超过500m3/m²d。(5)异向流斜管(斜板)沉淀池9.4.21异向流斜管(斜板)沉淀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1000NTU的原水。9.4.22斜管(斜板)沉淀区液面负荷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5.0~9.0m3/m2²h。9.4.23斜管(斜板)设计一般可采用下列数据:斜管管径为30~40mm;斜板板距为80~100mm;斜长为1.0m;倾角为60°。9.4.24斜管(斜板)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米;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6)侧向流斜板沉淀池9.4.25侧向流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斜板沉淀区的设计颗粒沉降速度、液面负荷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确定,一般设计颗粒沉降速度可采用0.16~0.3mm/s,液面负荷可采用6.0~12m3/m2.h。低温低浊水宜采用下限值;2斜板板距一般宜采用80~100mm;3斜板倾斜角度宜采用60°;4单层斜板板长不宜大于1.0m。42给水条文(7)机械搅拌澄清池9.4.26机械搅拌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5000NTU的原水。9.4.27机械搅拌澄清池清水区的上升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8~1.0mm/s。9.4.28水在机械搅拌澄清池中的总停留时间,可采用1.2~1.5h。9.4.29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可为进水流量的3~5倍,叶轮直径可为第二絮凝室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否设置机械刮泥装置,应根据池径大小、底坡大小、进水悬浮物含量及其颗粒组成等因素确定。(8)水力循环澄清池9.4.31水力循环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0NTU的原水,单池的生产能力一般不宜大于7500m3/d。9.4.32水力循环澄清池清水区的上升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7~0.9mm/s。9.4.33 水力循环澄清池导流筒(第二絮凝室)的有效高度,一般可采用3~4m。9.4.34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回流水量,可为进水流量的2~4倍。9.4.35水力循环澄清池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9)脉冲澄清池9.4.36脉冲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3000NTU的原水。9.4.37脉冲澄清池清水区的上升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7~0.9mm/s。9.4.38脉冲周期可采用30~40s,充放时间比为3:1~4:1。9.4.39脉冲澄清池的悬浮层高度和清水区高度,可分别采用1.5~2.0m。9.4.40脉冲澄清池应采用穿孔管配水,上设人字形稳流板。9.4.41虹吸式脉冲澄清池的配水总管,应设排气装置。(10)气浮池43给水条文9.4.42气浮池一般宜用于浑浊度小于100NTU及含有藻类等密度小的悬浮物质的原水。9.4.43接触室的上升流速,一般可采用10~20mm/s,分离室的向下流速,一般可采用1.5~2.0mm/s。9.4.44气浮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10m;池长不宜超过15m;有效水深一般可采用2.0~2.5m。9.4.45溶气罐的压力及回流比,应根据原水气浮试验情况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回流比一般可采用5%~10%。溶气释放器的型号及个数应根据单个释放器在选定压力下的出流量及作用范围确定。9.4.46压力溶气罐的总高度一般可采用3.0m,罐气浮池宜采用刮渣机排渣。刮渣机的行车速度一般不宜大于5m/min。9.5过滤(1)一般规定9.5.1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抗蚀性能,一般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9.5.2滤池型式的选择,应根据设计生产能力、运行管理要求、出水水质和净水构筑物高程布置等因素,结合厂址地形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5.3滤池的分格数,应根据滤池型式、生产规模、操作运行和维护检修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除无阀滤池和虹吸滤池外一般不得少于4格。9.5.4滤池的单格面积应根据滤池型式、生产规模、操作运行、滤后水收集及冲洗水分配的均匀性,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5.5滤料厚度(L)与有效粒径(d10)之比(L/d10值):细砂及双层滤料过滤应大于1000;粗砂及三层滤料过滤应大于1250。9.5.6除滤池构造和运行时无法设置初滤水排放设施的滤池外,滤池宜设有初滤水排放设施。(2) 滤速及滤料组成9.5.7滤池应按正常情况下的滤速设计,并以检修情况下的强制滤速校核。注:正常情况系指水厂全部滤池均在进行工作;检修情况系指全部滤池中的一格或两格停运进行检修、冲44给水条文洗或翻砂。9.5.8滤池滤速及滤料组成的选用,应根据进水水质、滤后水水质要求、滤池构造等因素,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已有滤池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宜按表9.5.8采用。表9.5.8滤池滤速及滤料组成注:滤料的相对密度为:石英砂2.6~2.65;无烟煤1.4~1.6;重质矿石4.7~5.0。9.5.9当滤池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时,其承托层宜按表9.5.9采用。表9.5.9细砂级配滤料滤池承托层材料、粒径与厚度9.5.10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宜按表9.5.10采用。45给水条文表9.5.10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材料、粒径与厚度注:配水系统如用滤砖,其孔径小于等于4mm时,第6层可不设。9.5.11采用长柄头配水(气)系统时,承托层可采用粒径2~4mm粗砂,厚度为50mm~100mm。(3)配水、配气系统9.5.12滤池配水、配气系统,应根据滤池型式、冲洗方式、单格面积、配气配水的均匀性等因素考虑选用。采用单水冲洗时,可选用穿孔管、滤砖、滤头等配水系统;气水冲洗时,可选用长柄滤头、塑料滤砖、穿孔管等配水、配气系统。9.5.13 大阻力穿孔管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0.20%~0.28%;中阻力滤砖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0.6%~0.8%;小阻力滤头配水系统缝隙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1.25%~2.00%。9.5.14大阻力配水系统应按冲洗流量设计,并根据下列数据通过计算确定。1配水干管(渠)进口处的流速为1.0~1.5m/s;2配水支管进口处的流速为1.5~2.0m/s;3配水支管孔眼出口流速为5~6m/s。干管(渠)顶上宜设排气管,排出口需在滤池水面以上。9.5.15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应按冲洗气量、水量设计,并宜根据下列数据通过计算确定:1配气干管进口端流速为10~15m/s;2配气孔眼出口流速为10m/s左右;3配水干管进口端流速为1.5m/s左右。4配水孔眼出口流速为1~1.5m/s。46给水条文干管(渠)顶上宜设排气管,排出口需在滤池水位以上。(4)冲洗9.5.16滤池冲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滤料层组成,配水配气系统型式,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已有滤池的经验确定。一般宜按表9.5.16选用。表9.5.16冲洗方式和程序9.5.17单水冲洗滤池的冲洗强度及冲洗时间宜按表9.5.17采用。当增设表面冲洗设备时,表面冲洗强度宜采用2~3L/m2²s(固定式)或0.50~0.75L/m2²s(旋转式),冲洗时间均为4~6min。。表9.5.17水冲洗强度及冲洗时间(水温20℃时)注:1当采用表面冲洗设备时,冲洗强度可取低值。2应考虑由于全年水温、水质变化因素,有适当调整冲洗强度的可能。3选择冲洗强度应考虑所用混凝剂品种的因素。4膨胀率数值仅作设计计算用。9.5.18气水冲洗滤池的冲洗强度及冲洗时间,宜按表9.5.18采用。47给水条文表9.5.18 气水冲洗强度及冲洗时间注:表中均匀级配滤料中,无括号的数值适用于无表面扫洗的滤池;括号单水冲洗滤池的冲洗周期,当为单层细砂级配滤料,宜采用12~24h;当为粗砂均匀级配滤料并用气水反冲时,宜采用24~36h。(5)滤池配管(渠)9.5.20滤池应有下列管(渠),其管径(断面)宜根据表9.5.20所列流速通过计算确定。表9.5.20各种管渠和流速(6)快滤池9.5.21快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宜采用2.0~3.0m。9.5.22滤层表面以上的水深,宜采用1.5~2.0m。9.5.23单层滤料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穿孔管或中阻力滤砖配水系统;三层滤料滤池宜采用中阻力滤砖配水系统。9.5.24冲洗排水槽的总平面面积,不应大于滤池面积的25%,滤料表面到洗砂排水槽底的48给水条文高度,应等于冲洗时滤层的膨胀高度。9.5.25滤池冲洗水的供给可采用水泵或高位水箱。当采用水箱冲洗时,水箱有效容积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1.5倍计算。当采用水泵冲洗时,水泵的能力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设计,并应设备用机组。(7)虹吸滤池9.5.26虹吸滤池的分格数,应按滤池在低负荷运行时,仍能满足一格滤池冲洗水量的要求确定。9.5.27虹吸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一般可采用1.5m。9.5.28虹吸滤池冲洗水头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宜采用1.0~1.2m,并应有调整冲洗水头的措施。9.5.29虹吸进水管和虹吸排水管的断面积宜根据下列流速通过计算确定:1进水管0.6~1.0m/s;2排水管1.4~1.6m/s。(8)重力式无阀滤池9.5.30无阀滤池的分格数,一般宜采用2~3格。9.5.31每格无阀滤池应设单独的进水系统,进水系统应有防止空气进入滤池的措施。9.5.32无阀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1.5m。9.5.33 过滤室无阀滤池的反冲洗应设有辅助虹吸设施,并设调节冲洗强度和强制冲洗的装置。(9)V型滤池9.5.35V型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宜采用2.0m左右。9.5.36滤层表面以上的水深,宜采用1.2m。9.5.37V型滤池宜采用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9.5.38V型滤池冲洗水的供应,宜用水泵。水泵的能力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设计,并应设备用机组。9.5.39V型滤池冲洗气源的供应,宜用鼓风机,鼓风机的输气量应取单格滤池冲洗气量的49给水条文1.05~1.10倍,并应设备用机组。9.5.40V型滤池两侧进水槽的槽底配水孔口至中央排水槽边缘的水平距离宜在3.5m以V型进水槽断面应按非均匀流满足配水均匀性要求计算确定,其斜面与池壁的倾斜度宜采用45°~50°。9.5.42V型滤池的进水系统应设置进水总渠,每格滤池进水应设可调整高度的堰板。9.5.43反冲洗空气总管的管底应高于滤池的最高水位。9.5.44V型滤池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的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同格滤池所有滤头滤帽或滤柄顶表面在同一水平高程,其误差不得大于±5mm。9.5.45V型滤池的冲洗排水槽顶面宜高出滤料层表面500mm。9.6地下水除铁和除锰(1)工艺流程选择9.6.1作为生活饮用水的地下水水源,当铁、锰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时,应考虑除铁、除锰。生产用水的铁、锰浓度应根据各种工业用水要求确定。9.6.2地下水除铁、除锰工艺流程的选择及构筑物的组成,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除铁、除锰试验或参照水质相似的水厂运行经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6.3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为:原水曝气——接触氧化过滤9.6.4地下水同时含铁、锰时,其工艺流程应根据下列条件确定:1当原水含铁量低于6.0mg/L、锰量低于1.5mg/L时,可采用:原水曝气——单级过滤2当原水含铁量或含锰量超过上述数值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级过滤——二级过滤3当除铁受硅酸盐影响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级过滤——曝气——二级过滤50给水条文(2)曝气装置9.6.5 曝气装置应根据原水水质及曝气程度的要求选定,一般可采用跌水、淋水、喷水、射流曝气、压缩空气、板条式曝气塔、接触式曝气塔或叶轮式表面曝气装置。9.6.6采用跌水装置时,跌水级数可采用1~3级,每级跌水高度为0.5~1.0m,单宽流量为20~50m3/h²m。9.6.7采用淋水装置(穿孔管或莲蓬头)时,孔眼直径可采用4~8mm,孔眼流速为1.5~2.5m/s,安装高度为1.5~2.5m。当采用莲蓬头时,每个莲蓬头的服务面积为1.0~1.5m2。9.6.8采用喷水装置时,每10m2集水池面积上宜装设4~6个向上喷出的喷嘴,喷嘴处的工作水头一般采用7m。9.6.9采用射流曝气装置时,其构造应根据工作水的压力、需气量和出口压力等通过计算确定。工作水可采用全部、部分原水或其他压力水。9.6.10采用压缩空气曝气时,每m3水的需气量(以L计),一般为原水二价铁含量(以mg/L计)的2~5倍。9.6.11采用板条式曝气塔时,板条层数可为4~6层,层间净距为400~600mm。9.6.12采用接触式曝气塔时,填料层层数可为1~3层;填料采用30~50mm粒径的焦炭块或矿渣,每层填料厚度为300~400mm;层间净距不宜小于600mm。9.6.13淋水装置、喷水装置、板条式曝气塔和接触式曝气塔的淋水密度,一般可采用5~10m3/h²m2。淋水装置接触水池容积,一般按30~40min处理水量计算。接触式曝气塔底部集水池容积,一般按15~20min处理水量计算。9.6.14采用叶轮表面曝气装置时,曝气池容积可按20~40min处理水量计算;叶轮直径与池长边或直径之比可为1:6~1:8,叶轮外缘线速度可为4~6m/s。9.6.15当跌水、淋水、喷水、板条式曝气塔、接触式曝气塔或叶轮表面曝气装置设在室内时,应考虑通风设施。(3)除铁、除锰滤池9.6.16除铁、除锰滤池的滤料一般宜采用天然锰砂或石英砂等。9.6.17除铁、除锰滤池滤料的粒径:石英砂一般为dmin=0.5mm,dmax=1.2mm;锰砂一般为dmin=0.6mm,dmax=1.2~2.0mm。厚度为800~1200mm,滤速为5~7m/h。51给水条文9.6.18除铁、除锰滤池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其承托层可按表9.5.19选用。当采用锰砂滤料时,承托层的顶面两层需改为锰矿石。9.6.19除铁、除锰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可按表9.6.19采用。表9.6.19除铁、除滤池冲洗强度、膨胀率、冲洗时间注:表中所列锰砂滤料冲洗强度系按滤料相对密度在3.4~3.6之间,且冲洗水温为8°C时的数据。9.7除氟 (1)一般规定9.7.1生活饮用水氟化物含量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当氟化物含量大于1.0mg/L时,应进行除氟。9.7.2生活饮用水除氟,一般可采用混凝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9.7.3除氟处理宜用于含氟量为1~10mg/L、含盐量小于10000mg/L、悬浮物小于5mg/L、水温为5~30℃的原水。9.7.4除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泥渣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9.7.5饮用水除氟工程中的设备、管材、器材、防腐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2)混凝沉淀法9.7.6混凝沉淀法适用于含氟量小于4mg/L的原水;所使用的药剂宜选用铝盐。9.7.7药剂投加量(以Al3+计)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宜为原水含氟量的10~15倍。9.7.8工艺流程宜采用:原水-混合-絮凝-沉淀-过滤。52给水条文9.7.9混合、絮凝和过滤的设计参数应符合本规范相关章节的规定;投加药剂后水中的pH值应控制在6.5~7.5之间。9.7.10沉淀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宜为4h。(3)活性氧化铝吸附法9.7.11活性氧化铝的粒径应小于2.5mm,一般宜为0.5~1.5mm。9.7.12在原水接触滤料之前,宜降低pH值,可采用投加硫酸、盐酸、醋酸等酸性溶液或投加二氧化碳气体。一般pH值宜调整到6.0~7.0之间。9.7.13吸附滤池的滤速和运行方式可按下列采用:1当滤池进水pH值大于7.0时,应采用间断运行方式,其滤速宜为2~3m/h,连续运行时间4~6h,间断6~4h;2当滤池进水pH值小于7.0时,宜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其滤速宜为6~8m/h。9.7.14滤池滤料厚度可按下列规定选用:1当原水含氟量小于4mg/L时,滤料厚度宜大于1.5m;2当原水含氟量大于4mg/L时,滤料厚度宜大于1.8m。9.7.15当滤池出水含氟量达到终点含氟量值时,应对滤料进行再生处理,再生液宜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也可采用硫酸铝溶液。9.7.16采用氢氧化钠再生时,再生过程可分为首次反冲、再生、二次反冲及中和四个阶段;采用硫酸铝再生时,可省去中和阶段。(4)电渗析法9.7.17电渗析器应根据原水水质及供水水质要求和氟离子的去除率选择主机型号、流量、级、段和膜对数。电渗析流程长度、级、段数应按脱盐率确定,其脱盐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Z=式中:Z——脱盐率(%);Y——脱氟率(%);(100Y-C)100-C (9.717)C——系数(重碳酸盐水型为-45;氯化物水型为-65;硫酸盐水类为0)。9.7.18倒极器操作可采用手动或气动、电动、机械等自动控制倒极方式。自动倒极装置应53给水条文同时具有切换电极极性和改变浓淡水方向的作用。倒极周期不应超过4h。9.7.19电极一般可采用高纯石墨电极、钛涂钌电极。严禁采用铅电极。9.7.20离子交换膜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选择透过率大于90%的离子交换膜;2离子交换阳膜的阳离子迁移数和离子交换阴膜的阴离子迁移数应大于0.9;3应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且必须无毒性。9.7.21电渗析淡水、浓水、极水流量可按下列要求设计:1淡水流量可根据处理水量确定;2浓水流量可略低于淡水流量,但不宜低于2/3的淡水流量;3极水流量一般可为1/3~1/5的淡水流量。9.7.22进入电渗析器的水压不应大于0.3MPa。9.7.23电渗析主机酸洗周期可根据原水硬度、含盐量确定,当除盐率下降5%时,应停机进行酸洗。9.7.24电渗析器大修每年不应少于1次。(5)反渗透法9.7.25当原水水质指标不符合膜组件的进水水质要求时,应进行相应的预处理。预处理方法一般有机械过滤、活性炭过滤、保安过滤等,其中保安过滤必须设置。9.7.26保安过滤器的滤芯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可根据前后压差来确定调换滤芯,压差不宜大于0.1MPa。可选择较高的滤速,宜采用14~15m3/h•m2滤元过滤。使用中应定时反洗、酸洗,必要时杀菌。9.7.27反渗透装置设备及设备保护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反渗透水处理设备》(CJ/T119)相关的规定。9.7.28反渗透装置清洗周期一般要根据预处理效果、膜性能及产水量来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对反渗透系统进行化学清洗:1在正常压力下产水量下降10%~15%;2为了维持正常的产水流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10%~15%;3装置各段的压力差增加15%;4产品水质降低10%~15%,装置的盐透过率增加10%~15%;54给水条文5装置运行3~4个月时,长期停运时,在用甲醛溶液保护之前应进行化学清洗。9.8消毒(1)一般规定9.8.1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可采用液氯消毒、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及紫外线消毒,也可采用上述方法的组合。9.8.2 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原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消毒剂来源、净水处理工艺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8.3消毒剂投加点应根据原水水质、工艺流程和消毒方法等确定,可在过滤后单独投加,也可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多点投加。9.8.4消毒剂的设计投加量宜根据相似条件水厂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按最大用量确定,并符合消毒剂残留浓度和消毒副产物不超过标准。9.8.5消毒剂与水要充分混合接触。接触时间应根据消毒剂种类和消毒目标以满足CT值的要求确定。9.8.6各种消毒方法采用的消毒剂以及消毒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2)氯消毒和氯胺消毒9.8.7氯消毒一般采用液氯、漂白粉、漂白精、次氯酸钠消毒剂。氯胺消毒一般采用液氯、液氨消毒剂。9.8.8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与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9.8.9水与氯应充分混合,其有效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min,氯胺消毒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2h。当有条件时,可单独设立消毒接触池。9.8.10净水厂宜采用全真空加氯系统,氯源的切换采用自动压力切换,真空调节器安装在氯库内。加氯机宜采用自动投加方式,水射器应安装在加氯投加点处。9.8.11各类加氯机均应具备指示瞬间投加量的流量仪表和防止水倒灌氯瓶的措施。在线氯瓶下应至少有一个校核氯量的电子秤或磅秤。9.8.12采用漂白粉(次氯酸钙)消毒时应先制成浓度为1%~2%的澄清溶液,再通过计量设备注入水中。每日配制次数不宜大于3次。55给水条文9.8.13采用液氨加氨系统时,宜按净水厂布置情况采用真空投加或压力投加。采用压力投加的加氨间和加氯间宜靠近加氨、加氯点,其高程设计应保证最佳投加条件。9.8.14氯库和加氯间、氨库和加氨间的布置应设置在净水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远离居住区和公共集会游乐场所。9.8.15氯(氨)库和加氯(氨)间的集中采暖应采用散热器等无明火方式。其散热器应离开氯(氨)瓶和投加设备。9.8.16为提高氯瓶的出氯量,应采用增加在线氯瓶数量或设置液氯蒸发器。液氯蒸发器的性能参数、组成、布置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应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9.8.17加氯(氨)间及氯(氨)库的设计应采用下列安全措施:1氯库位置应与其它建筑物的任何通风口相距应不少于25m,与氨库等其它钢瓶储库相距应不少于20m。2氯库不应设置阳光直射氯瓶的窗户。氯库应设置单独外开的门,不应设置与加氯间相通的门。氯库大门上应设置人行安全门,其安全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3加氯(氨)间必须与其它工作间隔开,并应设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和固定观察窗。4 加氯(氨)间和氯(氨)库应设置泄漏检测仪和报警设施,检测仪应设低、高检测极限。5氯库应设有漏氯跑氯的处理设施,贮氯量大于1t时,应设置氯吸收装置(处理能力按一小时处理一个所用氯瓶漏氯量计),其吸收塔的尾气排放量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氯吸收装置应设在临近氯库的单独的房间内。6氨库除设置的通风系统进出口与氯库不同外,其它安全措施与氯库相同。装卸氨瓶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设电气保护装置。9.8.18加氯(氨)间及其仓库应设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系统。氯库的通风系统应设置高位新鲜空气进口和低位室内空气排至室外高处的排放口。氨库的通风系统应设置低位新鲜空气进口和高位抽排室外的出口。氯(氨)库应设有氯(氨)气少量泄漏时启动和大量泄漏时关闭通风系统,并随后开启全套氯(氨)气吸收装置的控制设计。9.8.19加氯(氨)间外应设值班室,值班室内应备有防毒面具、抢救设施和工具箱。防毒面具应严密封藏,以免失效。照明和通风设备应设室外开关。9.8.20真空和压力投加所需的加氯(氨)给水管道应保证不间断供水,水压和水量应满足投56给水条文加要求。加氯、加氨管道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在氯库内有压部分管道应为特殊厚壁钢管,加氯(氨)间真空管道及氯(氨)水溶液管道及取样管等应采用UPVC管等耐腐蚀管材。加氨管道及设备不应采用铜质材料。9.8.21加氯、加氨设备及其管道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备用。9.8.22液氯、液氨或漂白粉应分别堆放在单独的仓库内,且应与加氯(氨)间毗连。液氯(氨)库应设置起吊机械设备,起重量应大于瓶体(满)重量的1倍。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城镇水厂一般可按最大用量的10~30d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3)二氧化氯消毒9.8.23二氧化氯宜采用化学法现场制备。二氧化氯消毒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包括原料调制供应、二氧化氯发生、投加的成套设备,并必须有相应的有效的各种安全措施。9.8.24二氧化氯与水混合接触,其接触时间按30min考虑。9.8.25制备二氧化氯的原材料氯酸钠、亚氯酸钠和盐酸、氯气等严禁相互接触,必须分别贮存在分类的库房内,贮放槽需设隔离墙。盐酸库房内应设置酸泄漏的收集槽。氯酸钠及亚氯酸钠库房室内应备有快速冲洗设施。氯库安全措施应符合本规范9.8.15~9.8.18的有关规定。9.8.26二氧化氯制备、贮备、投加设备及管道、管配件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其操作台、操作梯及地面均应有耐腐蚀的表层处理。其设备间内应有每小时换气8~12次的通风设施,并应配备二氧化氯泄漏的检测仪和报警设施和稀释泄漏溶液的快速水冲洗设施。设备间应与贮存库房毗邻。9.8.27二氧化氯消毒系统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的设置及值班室、设备间的布置同本规范9.8.19条和9.8.17.3条的规定。值班室内宜设置快速洗浴龙头或设淋浴房间。9.8.28 二氧化氯的原材料库房贮存量不大于最大用量10d。9.8.29二氧化氯消毒系统的设计应执行相关规范的防毒、防火、防爆要求。(4)臭氧消毒9.8.30使用臭氧消毒后的水在出水厂前应补充加氯消毒。57给水条文9.8.31臭氧与水充分混合,其接触时间根据原水水质和处理要求确定,通常采用4~12min。9.8.32臭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9.9节的相关规定。9.9臭氧净水(1)一般规定9.9.1臭氧净水设施的设计应包括气源装置、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气体输送管道、臭氧接触池,以及臭氧尾气消除装置。9.9.2臭氧投加位置应根据不同的净水工艺目的确定:1以去除溶解性铁、锰、色度、藻类,改善嗅和味以及混凝条件,减少三氯甲烷前驱物为目的,一般应设置在混凝沉淀(澄清)之前(预臭氧);2以氧化难分解有机物、灭活病毒和消毒或与其下游的生物氧化处理设施相结合时,一般应设置在过滤之前或过滤之后(后臭氧)。9.9.3臭氧投加率宜根据待处理水的水质状况并结合试验结果确定,也可参照相似水质条件下的经验选用。9.9.49.9.5臭氧投加量应根据最大处理水量和投加率计算确定。所有与臭氧气体或溶解臭氧的水体接触的材料必须耐臭氧腐蚀。(2)气源装置9.9.6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源可采用空气或氧气。所供气体的露点一般应低于-60°C,其中的碳氧化合物、颗粒、氮以及氩等物质的含量不能超过臭氧发生装置所要求的规定。9.9.79.9.8气源装置的供气量及供气压力应满足臭氧发生装置最大发生量时的要求。供应空气的气源装置一般应包括空压机、气体过滤设备、气体除湿干燥设备以及消声设备等。主要设备应有备用。9.9.99.9.10供应氧气的气源装置可采用液氧储罐或制氧机。液氧储罐供氧装置应包括液氧储罐、蒸发器、添加氮气或空气的设备,以及液氧储罐压力和罐内液氧储存量的显示及报警设备等。液氧储存量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当地的液氧供应条件综合考虑确定,一般不宜少于最大日供氧量的三天用量。9.9.11制氧机供氧装置应包括制氧设备、供气状况的检测报警设备、备用液氧储罐、蒸发器,以及备用液氧储罐压力和罐内液氧储存量的显示及报警设备等。58给水条文备用液氧的储存量应满足制氧设备停运维护或故障检修时的氧气供应量,一般不应少于两天的用量。9.9.12 气源品种及气源装置的型式应根据气源成本、臭氧的发生量、场地条件、以及臭氧发生的综合单位成本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9.13供应空气的气源装置应尽可能靠近臭氧发生装置。供应氧气的气源装置应紧邻臭氧发生装置,其设置位置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有关规定。9.9.14供应空气的气源装置应设在室臭氧发生装置的产量应满足最大臭氧加注量的要求。臭氧发生装置应考虑备用能力。以空气为气源的臭氧发生装置应设置硬备用的臭氧发生器。以氧气为气源的臭氧发生装置既可设置硬备用的臭氧发生器,也可通过调整臭氧发生的浓度以软备用的方式解决备用能力,应作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9.17臭氧发生装置应尽可能设置在离臭氧接触池较近的位置。当净水工艺中同时设置有预臭氧和后臭氧接触池时,其设置位置宜靠近用气量较大的臭氧接触池。臭氧发生装置必须设置在室内。设备的布置应考虑有足够的维护空间。室内应设置必要的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满足室内环境温度在臭氧发生装置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以下。9.9.18在设有臭氧发生器的建筑内的用电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4)臭氧气体输送管道9.9.199.9.20输送臭氧气体的管道直径应满足最大输气量的要求。管材应采用不锈钢。埋地的臭氧气体输送管道一般应设置在专用的管槽内,管槽上应设活动盖板。在气候炎热地区,设置在室外的臭氧气体管道宜外包隔热材料。(5)臭氧接触池9.9.21臭氧接触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两个。59给水条文9.9.22臭氧接触池的接触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工艺目的、待处理水的水质情况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9.9.23臭氧接触池必须全密闭。池顶应设置尾气排放管和自动气压释放阀。水面与内顶宜保持0.5~0.7m距离。9.9.24臭氧接触池水流宜采用竖向流,可在池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竖向导流隔板。导流隔板顶部或底部应设置通气孔和流水孔。接触池出水一般采用薄壁堰跌水出流。9.9.25预臭氧接触池宜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时间一般为2min左右;注:若考虑除藻则宜适当延长接触时间。2臭氧气体宜通过水射器抽吸后注入设于进水管上的静态混合器或通过专用的大孔扩散器直接注入到接触池内。注入点一般只设一个;3抽吸臭氧气体水射器的动力水不宜采用原水;4接触池设计水深一般宜采用4~6m;5导流隔板间净距一般不宜小于0.8m;6接触池出水端应设置余臭氧监测仪。9.9.26后臭氧接触池宜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池一般由二到三段接触室串联而成,由竖向隔板分开;2 每段接触室由气水接触区和后续反应区组成,并由竖向导流隔板分开;3总接触时间应根据工艺目的确定,一般宜控制在6~15min之间,其中第一段接触室的接触时间一般宜为2min左右;4臭氧气体宜通过设在气水接触区底部的微孔曝气盘直接向水中扩散,气体注入点数与接触室的设置段数一致;5曝气盘的布置应能保证布气量变化过程中的布气均匀,其中第一段接触室的布气量一般宜占总布气量的50%左右;6接触池的设计水深一般宜采用5.5~6m,气水接触区的深度与长度之比宜不小于4;7导流隔板间净距一般不宜小于0.8m;8接触池出水端必须设置余臭氧监测仪。(6)臭氧尾气消除装置60给水条文9.9.27臭氧尾气消除装置一般应包括尾气输送管、尾气中臭氧浓度监测仪、尾气除湿器、抽气风机、剩余臭氧消除器,以及排放气体臭氧浓度监测仪及报警设备等。9.9.28臭氧尾气消除一般宜采用电加热分解消除、催化剂接触催化分解消除或活性炭吸附分解消除等方式,以氧气为气源的臭氧处理设施中的尾气不得采用活性炭消除方式。9.9.29臭氧尾气消除装置设计气量应与臭氧发生装置的最大设计气量一致。抽气风机宜设有抽气量调节装置,并可根据臭氧发生装置的实际供气量适时调节抽气量。9.9.30电加热臭氧尾气消除装置可设在臭氧接触池池顶,也可另设它处。装置一般应设在室活性炭吸附(1)一般规定9.10.1活性炭吸附或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宜用于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某些有机、有毒物质含量和色、嗅、味等感官指标仍不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时的净水处理。9.10.2炭吸附池的进水浊度应小于1NTU。9.10.3活性炭吸附池的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条件下炭吸附池的运行经验确定。9.10.4活性炭应具有吸附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和再生后性能恢复好等特性。采用煤质颗粒活性炭时,可按表9.10.3-1选用。61给水条文表9.10.3-1 煤质颗粒活性炭规格、特性参数注1对粒度、吸附值、漂浮率等可以有特殊要求;2不规则形颗粒活性炭的漂浮率应不大于10%。(2)主要设计参数9.10.5活性炭吸附池的池型应根据处理规模确定。9.10.6过流方式应根据吸附池池型、排水要求等因素确定,可采用降流式或升流式。当采用升流式炭吸附池时,应设置防止二次污染措施。9.10.7炭吸附池个数及单池面积,应根据处理规模和运行管理条件比较确定。吸附池一般不小于4个。9.10.8处理水与炭床的空床接触时间一般宜采用6~30min、空床流速8~20m/h、炭层厚度1.0~2.5m。炭层最终水头损失应根据活性炭的粒径、炭层厚度和过滤速度确定。9.10.9活性炭吸附池经常性的冲洗周期宜采用3~6天。常温下经常性冲洗时,冲洗强度宜采用11~13L/m2.s,历时8~12min,膨胀率为15%~20%。定期大流量冲洗时,冲洗强度宜采用15~18L/m2.s,历时8~12min,膨胀率为25%~35%。为提高冲洗效果,可采用气水联合冲洗或增加表面冲洗方式。冲洗水宜采用滤池出水或炭吸附池出水。9.10.10炭吸附池宜采用中、小阻力配水(气)系统。承托层宜采用砾石分层级配,粒径2~16mm,厚度不小于250mm。9.10.11炭再生周期应根据出水水质是否超过预定目标确定,并应考虑活性炭剩余吸附能力能62给水条文否适应水质突变的情况。当活性炭碘值指标小于600mg/g或亚甲兰指标小于85mg/g时,应进行再生。9.10.12炭吸附池中失效炭的运出和新炭的补充,宜采用水力输送,整池出炭、进炭总时间宜小于24h。水力输炭管原水与供水的水质稳定处理,宜分别按各自的水质根据饱和指数IL和稳定指标IR综合考虑确定。当IL>0.4和IR<6时,应通过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其酸化处理工艺。当IL<1.0和IR>9时,宜加碱处理。碱剂的品种及用量,应根据试验资料或相似水质条件的水厂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CaO、NaOH或Na2CO3。侵蚀性二氧化碳浓度高于15mg/L时,可采用曝气法去除。9.11.2用于水质稳定处理的药剂,不得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环境或工业生产有害。63给水条文10净水厂污泥处理10.1一般规定10.1.1 净水厂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10.1.2净水厂污泥排入河道、沟渠等天然水体或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对河道、沟渠造成污染、淤塞;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道和污水厂的正常运行。且其水质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要求10.1.3污泥处理系统的规模应按满足全年85%~95%日数的完全处理要求确定。其余日数所产生的超量污泥宜通过调节构筑物调蓄或采取其它妥善措施;若采用排放时,宜经调节构筑物后排出。10.1.4净水厂污泥处理系统设计处理的干污泥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K1C0+K2D)´Q´10-6式中:(10.1.4)C0——原水浊度设计取值(NTU)K1——原水浊度单位NTU与悬浮物SS单位mg/L的换算系数。应经过实测确定。D——药剂投加量(mg/L)K2——药剂转化成泥量的系数Q——原水流量(m3/d)S——干污泥量(t/d)原水浊度C0按污泥处理系统能完全处理全年日数的85%~95%进行取值。10.1.5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水,经技术经济比较可考虑回用或部分回用。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影响净水厂出水水质;2回流水量尽可能均匀;3回流到混合设备前,与原水及药剂充分混合。若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水不符合回用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处理后回用。10.1.6污泥处理各类构筑物的个数或分格数不宜少于2个,按同时工作设计,并能单独运行,分别泄空。10.1.7污泥处理系统的平面位置一般宜靠近沉淀池。并尽可能位于净水厂地势较低处。64给水条文10.1.8当净水厂面积受限制而污泥处理构筑物需在厂外择地建造时,应尽可能将排泥池和排水池建在水厂节(1)一般规定10.3.1污泥处理系统的排水池和排泥池。一般应采用分建;但当污泥送往厂外处理,且不考虑废水回用,或污泥处理系统规模较小时,宜采用合建。10.3.2调节池(排水池、排泥池)出流流量应尽可能均匀、连续。10.3.3当调节池对入流流量进行均质、均量时,池65给水条文2当排水池除调节滤池反冲洗废水外,还接纳和调节浓缩池上清液时,其容积还应包括上清液所需调节容积。第10.3.8条当排水池废水用水泵排出时,排水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排水泵容量应根据反冲洗废水和浓缩池上清液等的排放情况,按最不利工况确定;2 当排水泵出水回流至水厂时,其流量应尽可能连续、均匀;3排水泵的台数一般不宜少于2台,并设置备用泵。(3)排泥池10.3.9排泥池调节容积应根据沉淀池排泥方式、排泥水量以及排泥池的出流设计,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小于沉淀池最大池一次排泥量。当考虑高浊度期间部分污泥在排泥池作临时储存时,还应包括所需要的储存容积。10.3.10当排泥池出流不能满足重力流要求时,应分别按下列情况设置排泥泵:1至浓缩池的主流程排泥泵;2当高于原水浊度设计取值的污泥采用从排泥池排至天然水体或厂外时,应设置超量污泥排出泵;3设置备用泵。(4)浮动槽排泥池10.3.11当调节池采用分建时,排泥池可采用浮动槽排泥池进行调节和初步浓缩。10.3.12浮动槽排泥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底污泥应连续、均匀排入浓缩池;上清液由浮动槽连续、均匀收集;2池容积应按满足调节功能和重力浓缩要求中大者确定;3调节容积应符合本标准10.3.9条的规定;池面积、有效水深、刮泥设备及构造应按本标准10.4节有关重力浓缩池相关条款规定;4浮动槽浮动幅度一般为宜1.5m;5宜设置固定溢流设施。10.3.13上清液排除应设置上清液集水井和提升泵。(5)综合排泥池66给水条文10.3.14排水池和排泥池合建的综合排泥池调节容积宜按滤池反冲洗水和沉淀池排泥入流条件按调蓄方法计算确定,也可采用按10.3.7、10.3.9条计算所得排水池和排泥池调节容积之和确定。10.3.15池中宜设扰流设备。10.4浓缩10.4.1污泥浓缩宜采用重力浓缩,当采用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10.4.2条浓缩后污泥的含固率应满足选用脱水机械的进机浓度要求,且不低于2%。10.4.3重力沉降浓缩池一般宜采用圆形或方形辐流式浓缩池,当占地面积受限制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斜板(管)浓缩池。10.4.4重力浓缩池面积可按固体通量计算,并按液面负荷校核。10.4.5固体通量、液面负荷及停留时间宜通过沉降浓缩试验,或可按相似污泥浓缩数据确定。当无试验数据和资料时,辐流式浓缩池的固体通量可取0.5~1.0kgds/m2·h,液面负荷不大于1.0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24小时。10.4.6辐流式浓缩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边水深一般为3.5~4.5m。当考虑污泥在浓缩池作临时储存时,池边水深可适当加大;2宜采用机械排泥,,当池子直径(或正方形一边)较小时,也可以采用多斗排泥;3刮泥机上宜设置浓缩栅条,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2m/min;4 池底坡度为0.08~0.10。超高大于0.3m;5浓缩污泥排出管管径不应小于150mm。10.4.7当重力浓缩池为间歇进水和间歇出泥时,可采用浮动槽收集上清液提高浓缩效果。67给水条文10.5脱水(1)一般规定10.5.1污泥脱水一般宜采用机械脱水。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污泥干化场。10.5.2污泥脱水机械的选型应根据浓缩后污泥的性质、最终处置对脱水泥饼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一般可采用板框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对于一些易于脱水的污泥,也可采用带式压滤机。10.5.3脱水机的产率及对进机污泥浓度的要求宜通过试验或按相同机型、相似污泥数据确定,并应考虑低温对脱水机产率的不利影响。10.5.4脱水机的台数应根据所处理的干泥量、脱水机的产率及设定的运行时间确定,但不宜少于2台。10.5.5脱水机械前宜设平衡池。平衡池有效容积可按一日的湿污泥量确定。平衡池中应设扰流设备。10.5.6污泥在脱水前若进行化学调节,药剂种类及投加量一般宜由试验或可按相同机型、相似污泥数据确定。10.5.7药剂的溶解、投加、控制设备及控制程序宜与主机配套提供。10.5.8机械脱水间的布置除考虑脱水机械及附属设备外,还应考虑泥饼运输设施和通道。10.5.9脱水间内泥饼的运输方式及泥饼堆置场的容积应根据所处理的泥量多少、泥饼出路及运输条件确定,泥饼堆积容积一般可按3~7d确定。10.5.10脱水机间和泥饼堆置间地面应设排水系统,能完全排除脱水机冲洗和地面清洗时的地面积水。当排水管内有泥沙沉积时,应便于清通。10.5.11机械脱水间应考虑通风和噪音消除设施。10.5.12宜设置滤液回收井,经调节后,均匀排出。10.5.13输送浓缩污泥的管道应适当设置注水口和排水口,其弯头宜易于拆卸和更换。10.5.14脱水机房应尽可能靠近浓缩池。68给水条文(2)板框压滤机10.5.15污泥进入板框压滤机前的含固率一般不宜小于2%,脱水后的泥饼一般不应小于30%。10.5.16板框压滤机宜选用两段式加压挤压脱水机。过滤压力可采用0.4~0.6Mpa,薄膜挤压可采用水和气为介质,挤压压力可采用1.0~1.5Mpa。10.5.17板框压滤机宜配置全自动高压滤布清洗系统。10.5.18板框压滤机一般宜解体后吊装,起重量可按板框压滤机解体后部件的最大重量确定。如脱水机不考虑吊装,则宜结合更换滤布需要设置单轨吊车。10.5.19滤布应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表面光滑、便于泥饼脱落。滤布的选型应通过对拟处理污泥投加不同药剂进行试验确定。10.5.20板框压滤机投料泵配置宜遵守下列规定:1 选用容积式泵;2采用自灌式起动。(3)离心脱水机10.5.21离心脱水机选型应根据污泥性状、泥量多少、运行方式确定。一般宜采用卧式离心沉降脱水机。10.5.22离心脱水机进机污泥含固率一般不宜小于3%,脱水后泥饼一般不应小于20%。10.5.23离心机的转速应根据离心脱水机的材质、构造及污泥的性质综合确定。10.5.24离心脱水机的产率、固体回收率与转速、转差率及堰板高度的关系宜通过拟选用机型和拟脱水的污泥的试验或按相似机型、相近污泥的数据确定。在缺乏上述试验和数据时,离心机的分离因素可采用1500~3000,转差率2~5r/min。10.5.25离心脱水机的转速应采用无级可调。10.5.26离心脱水机应设冲洗装置,上清液排出管宜设空气排除装置。(4)污泥干化场10.5.27污泥干化场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A=式中:S´TG(9.5.26)69给水条文A—污泥干化场面积(m2)S—一日平均的干泥量(kg/d)G—污泥负荷(kgDs/m2)T—干化周期(d)10.5.28污泥干化场的干化周期T、污泥负荷G宜根据小型试验或根据污泥性质、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蒸发量等因素,参照相似地区经验确定。10.5.29干化场单床面积一般宜为500~1000m2,且床数不宜少于2床。10.5.30进泥口的个数及分布应根据单床面积、布泥均匀性综合确定。当干化场面积较大时,宜采用桥式移动进泥口。10.5.31干化场排泥深度宜采用0.5~0.8m.超高0.3m。10.5.32干化场宜设人工排水层,人工排水层下设不透水层。不透水层坡向排水设施,坡度宜为0.01~0.02。10.5.33干化床应在四周设上层污泥水排出装置。当上层污泥水悬浮物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应经沉淀处理后再排出。10.6泥饼处置和利用10.6.1脱水后的泥饼处置可采用地面填埋和有效利用等方式。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有效利用。10.6.2泥饼处置后不得产生二次污染。10.6.3泥饼处置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和相关标准。10.6.4当采用填埋方式处置时,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应小于80%,渗滤液不得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体造成污染。10.6.5当埋填场规划在远期有其他用途时,填埋泥饼的性状不得有碍远期规划用途。10.6.6泥饼埋填深度一般宜为3~4m。 70给水条文11检测与控制11.1一般规定11.1.1给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特点、生产管理运行要求确定检测及控制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应保证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便于运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11.1.3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宜兼顾现有、新建及规划要求。11.2检测11.2.1地下水取水时应检测水源井水位、出水流量及压力。当井群采用遥测、遥讯、遥控系统时,还应检测深井泵工作状态、工作电流、电压与功率。11.2.2地表水取水时应检测水位、压力、流量,并根据需要检测原水水质参数。11.2.3输水工程的检测项目应视输水距离、输水方式及相关条件确定。长距离输水时应检测输水起末端流量、压力,必要时可增加检测点。11.2.4水厂进水应检测水压(水位)、流量、浊度、温度、电导率及其它相关的水质参数。11.2.5沉淀池(澄清池)应检测出水浊度,可根据需要检测池滤池应检测出水浊度,并视其滤池型式及冲洗方式检测水位、水头损失、冲洗流量及压力等相关参数。注:除铁除锰滤池尚需检测进水溶解氧、pH值。11.2.7药剂投加系统应根据需要检测相关参数。11.2.8回收水系统应检测水池液位及流量。11.2.9清水池应检测水位。11.2.10污泥处理系统应根据系统设计及构筑物布置和操作控制的要求设置相应检测装置。11.2.11水厂出水应检测流量、压力、浊度、pH值、余氯及其它相关的水质参数。11.2.12泵站应检测吸水井水位及水泵进、出水压力和电机工作的相关参数,并应有检测水泵流量的措施;真空启动时还应检测真空装置的真空度。11.2.13参与控制和管理的机电设备的工作与事故状态应予检测。11.2.14配水管网应检测特征点的流量、压力;并视具体情况可检测余氯、浊度等相关水质71给水条文参数。管网地下水取水井群宜采用遥测、遥讯、遥控系统。11.3.2水源地取水泵站、输水加压泵站及调流调压设施宜采用遥测、遥讯、遥控系统。11.3.3小型水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沉淀池排泥、滤池反冲洗、投药、加氯等)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11.3.4大、中型规模水厂可采用集散型微机控制系统,监视主要设备运行状况及工艺参数,提供超限报警及制作报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11.3.5泵站水泵机组、泵控阀、真空装置宜采用联动、集中或自动控制。11.3.6多水源供水的城市宜设置供水调度系统。11.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11.4.1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应有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管理及安全保护功能。11.4.2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监控系统的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的配置合理;2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确当的网络结构及通信速率;3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能稳定运行、易于开发、操作界面方便。4根据企业需求及相关基础设施,对企业信息化系统作出功能设计。11.4.3厂级中控室应就近设置电源箱,供电电源应为双回路;直流电源设备应安全、可靠。11.4.4厂、站控制室的面积应视其使用功能设定,并考虑今后的发展。11.4.5防雷与接地保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的规定。72给水条文附录A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附录B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最小垂直净距73给水条文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 本规范中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7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征求意见稿给水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条文阐明编制本规范的宗旨。1.0.2规定了本规范适用范围。1.0.3给水工程是城镇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给水工程的设计应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其中,水源选择、净水厂厂址以及输配水管线的走向等更与规划的要求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时应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城市现状加以确定。1.0.4强调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及水体保护。同时应处理好在一种水源有几种不同用途时的相互关系及综合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性。1.0.5对给水工程近、远期设计年限作的规定。年限的确定应在满足城市供水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建设资金投入的可能作适当调整。1.0.6本条规定给水工程构筑物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主要参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所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水厂中专用设备的合理使用年限由于涉及到的设备品种不同,其更新周期也不相同,同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质也影响使用年限,故难以作出统一规定,本条文只作了原则规定。同样由于目前给水工程中应用的管道材质很多,有关使用年限的确切资料不多,故也难以作出明确规定。1.0.7关于在给水工程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以及在设计中体现行业技术进步的原则确定。根据建设部组织中国城镇供水协会正在编制的《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提高供水水质、保证供水、优化运行成本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目标,故本条文作了相应规定。另外,对于工程设计而言,降低工程造价也应作为目标之一,故也予以列入。1.0.8提出了特殊地区的给水工程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规范的要求。1.0.9提出了关于给水工程设计时需同时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给水条文说明3给水系统3.0.1给水系统的确定在给水设计中最具全局意义。系统选择的合理与否将对整个给水工程产生重大影响。一般给水系统可分成统一供水系统、分质供水系统、分压供水系统、分区供水系统以及由多种供水系统组合等。因此,在给水系统选择时,必须结合当地地形、水源、城镇规划、供水规模及水质要求等条件,从全局考虑,通过多种可能方案的技经比较,选择最合理的给水系统。3.0.2 当城镇地形高差大时,如采用统一供水系统,若满足所有用户用水压力,则将大大提高管网的供水压力,造成极大的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并因管道承受高压而给安全运行带来威协。因此宜按地形高低不同,采用不同的分压供水系统,以节省能耗和有利于供水安全。在向远离水厂或局部地形高程较高的区域供水时,采用设置加压泵站的局部分区供水系统将可降低水厂的出厂水压,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3.0.3在城镇统一供水的情况下,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又相对集中,且有可以利用的合适水源时,在通过技经比较后可考虑设置独立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采用低质水供工业用水系统,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3.0.4当水源地高程相对于供水区域较高时,应根据沿程地形状况,对采用重力输水方式和加压输水方式作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加以选定,以便充分利用水源地与供水区域的高程差。在计算加压输水方式的经常运行电费时,应考虑因年内水源水位和需水量变化而使加压流量与扬程的相应改变。3.0.5随着供水普及率的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以及受水源条件的限制和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在一个较广的范围内,统一取用较好的水源,组成一个跨越地域界限向多个城镇统一供水的系统(即称之谓“区域供水”)已在我国不少地区实施。由于区域供水的范围较为广宽,跨越城镇很多,增加了供水系统的复杂程度,因此在设计区域供水时,必须对各种可能的供水方案作出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选定。3.0.6城镇给水系统的设计,除了对系统总体布局采用统一、分质或分压等供水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外,水量调节构筑物设置,对配水管网的造价和经常运行费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还需对水量调节构筑物设置在净水厂内或部份设于配水管网中作多方案的技经比较。管网中调节构筑物设置可以采用高位水池或调节水池加增压泵站。设置位置可采用网中设置或对置设置,应根据水量分配和地形条件等分析确定。2给水条文说明3.0.7对负有供应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明确规定其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于专用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由于各种工业生产工艺性质不同,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各异,故其水质标准应根据用户要求经分析研究后合理确定。3.0.8本条是关于配水管网最小服务水头的规定。给水管网的最小服务水头是指城镇配水管网与居住小区或用户接管点处为满足用水要求所应维持的最小水头,对于城镇给水系统,通常以需要满足的直接供水的建筑物层数来确定。(不包括设置水箱,利用夜间进水,由水箱供水的层数)单独的高层建筑或在高地上的个别建筑,可设局部加压装置来解决,不宜作为城镇给水系统的控制条件。3.0.9在城镇给水系统设计中,必须对原有给水设施和构筑物做到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原有设施能力,节约工程投资,节约成本,并做好新、旧构筑物的合理衔接。3给水条文说明4 设计水量4.0.1规定了设计用水量组成内容。原《室外给规》中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合并计算,现予以分列。4.0.2规定了水厂设计规模的计算方法。明确水厂规模系指设计最高日的供水量。4.0.31997年《室外给规》局部修订时,曾根据建设部下达的科研项目“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研究”成果对居民生活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全国用水人口35%,全国市政供水量40%,在约10万个数据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后综合确定。用水定额按地域分区和城市规模划分。地域的划分系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作相应规定。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主要根据气候条件将全国分为七个区。由于用水定额不仅同气候有关,还与经济发达程度、水资源分布、人民生活习惯和住房标准密切相关,故用水定额分区参照气候分区,将用水定额划分为三个区,并按行政区划作了适当调整,即:一区:大致相当建筑气候区划标准的III、IV、V区;二区:大致相当建筑气候区划标准的I、II区;三区:大致相当建筑气候区标准的VI、VII区。城市规模分类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基本协调。城市规划法规定:特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下,50万以上;中小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下。生活用水按“居民生活用水”和“综合生活用水”分别制定定额。居民生活用水指城市中居民的饮用、烹调、洗涤、冲厕、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二部分的总水量。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包括娱乐场所、宾馆、浴室、商业、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但不包括城市浇洒道路、绿地和市政等用水。根据调查资料,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特区的城市生活用水,因暂住及流动人口较多,它们的用水定额较高,一般要高出所在用水分区和同等规模城市用水定额的1~2倍,故建议根据该城市的用水实际情况,其用水定额可酌情增加。由于城市综合用水定额(指水厂总供水除以用水人口,包含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及其他用水的水量)中工业用水是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各城市的工业结构和规模以及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因此本规范中未列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本次规范修编前,曾向全国有关单位征询过对于用水定额规定的意见,有个别单位对用水定4给水条文说明额提出了质疑,故本次修编中对“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及条文说明中“城市综合用水量调查表”自1997年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复核。按照《城市供水统计年鉴》(1990~2001年)中555个城市用水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并与1997年所订用水定额对照作了分析。统计的最大、最小值详见附表。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由于统计值包涵了所有统计对象的资料,因此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明显大于原规定;2 对照居民生活用水定额,除一区个别城市用水量大于原规定较多外,大部分多在原规定范围或附近;3对照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大部分均在原规定范围或附近;4由于三区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统计对象太少,故缺乏代表性。鉴于以上情况,本次修编对原定额暂不作修改。见表1~6表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调查结果(L/人²d)表2平均日居民生活用水调查结果(L/人²d)表3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调查结果(L/人²d)表4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调查结果(L/人²d)5给水条文说明表5最高日城市综合生活用水调查结果(L/人²d)表6 平均日城市综合生活用水调查结果(L/人²d)4.0.4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由于工业结构和工艺性质不同,差异明显。本条文仅于工业企业用水量确定的方法作了原则规定。4.0.5关于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设计的原则规定。4.0.6关于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的规定。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系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作相应规定。4.0.71999年我国城市供水企业平均漏损率为15.14%。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建设部制定了行业标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规定了城市供水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同时规定了可按用户抄表百分比、单位供水量管长及年平均出厂压力进行修正。本条文参照以上规定作了相应规定。4.0.8关于未预见用水量的规定。未预见用水量系指在给水设计中对难于预见的因素(如规划的变化及流动人口用水等)而保留的水量。因此未预见水量宜按8%~12%考虑。4.0.9根据55个城市自来水公司1990年以来最高日供水变化曲线,得出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由于各城市水厂供水的时变化系数和日变化系数规律性不强,采取综合分析研究后,规定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3~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6给水条文说明5取水5.1水源选择5.1.1关于在水源选择前应先进行水源勘察的规定。据调查,一些项目由于在确定水源前,对选择的水源没有进行详细的调研、勘察和评价,以致造成工程失误,有些工程在建成后,发现水源水量不足,或与农业用水发生矛盾,不得不另选水源。有的工程采用兴建水库作为水源,而在设计前没有对水库汇水面积进行详细勘察,造成水库蓄水量不足。一些拟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工程,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地下水资源勘察,取得必要水文资料,而盲目兴建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以致取水量不足,甚至完全失败。因此,本条规定在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勘察。5.1.2 关于水源选择的原则规定。水源水量可靠和水质符合要求是水源选择的首要条件。考虑到水资源的不可替代和充分利用,饮用水、环境用水、中水回用以及各工业企业对用水水质的要求都不相同,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水源水质的要求颁布了相应标准,因此,本次修改将水源水质的要求明确为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要求。由于地下水水源不易受污染,一般水质较好,故当水质符合要求时,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宜优先考虑地下水。选用水源除考虑基建投资外,还应注意经常运行费用的经济。当有几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上升很快,不少地区和城市,特别是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干旱地区,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工业与农业用水的矛盾日趋突出;也有一些地区由于水源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由于水资源的缺乏或污染,出现了不少跨区域跨流域的引水、供水。因此,对水资源的选用要统一规划,合理分配,优水选用,综合利用。此外选择水源时,还需考虑施工和运输交通等条件。5.1.3关于选用地下水为水源时,必需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遵守地下水取水量不得大于允许开采量,不得盲目开采的规定。鉴于国关于地表水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的规定。7给水条文说明对以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设计枯水量保证率目前有两种意见:1处于水资源较丰富的有关单位认为最枯流量保证率可采取95%~97%,个别设计院建设不低于97%,对于大、中城市应取99%;2处于干旱地带的华北、东北地区的有关单位认为,枯水流量保证率以定为90%~97%较确当。国在确定水源时,为确保取水量及水质的可靠,应取得水资源管理、卫生防疫、航运等部门的书面同意。本次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卫生防护条文关于选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规定。由于地下水水质较好,且取用方便,因此,不少城市取用地下水作为水源,尤其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但长期以来,许多地区盲目扩大地下水开采规模,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贮水量逐渐枯竭,并引起水质恶化,硬度提高,海水入侵,水量不足,地面沉降以及取水构筑物阻塞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条文规定了选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必要条件,着重作了取水构筑物位置应“不易受污染”的规定。此外,为了确保水源地运行后不发生上述问题,还要避开对取水构筑物有破坏性的强震区、洪水淹没区、矿产资源采空区和易发生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坍陷)地区。近年来这方面问题较多,同时,也为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影响取水构筑物和水源地的寿命,不引起区域漏斗和地质灾害。因此条文修订时补充了相关关于选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型式的规定。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型式主要有管井、大口 8给水条文说明井、渗渠和泉室等。正确选择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对于确保取水量、水质和降低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取水构筑物的型式除与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深及其变化幅度等有关外,还与设备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有关,故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首先要考虑的是含水层厚度和埋藏条件,为此,本条规定了各种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管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取水方式。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仅大江大河地区广泛分布砂、卵石含水层,而且在松辽平原、云贵高原和山西高原地区分布有裂隙、岩溶含水层。管井不但可从埋藏上千米含水层中取水,也可在埋藏很浅含水层中取水。例如:吉林新中国糖厂和桦甸热电厂的傍河水源,其含水层厚度仅为3~4m,埋藏深度也仅为6~8m,而单井出水量达到100m3/d左右,类似工程实例很多。故本次对管井适用条件作了修改。将原来的“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5m,其底板埋藏深度小于15m”修改成“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4m,其埋藏深度大于8m”。工程实践中,因为管井可以机械施工,施工进度快、造价低,因而在含水层厚度、渗透性相似条件下,大多采用管井,而不采用大口井。但含水层颗粒较粗又有充足河水补给时,仍可考虑采用大口井。当含水层厚度较小时,因不易设置反滤层,故宜采用井壁进水,但井壁进水常常受堵而降低出水量,当含水层厚度大时,不但可以井底进水,也可以井底、井壁同时进水,是大口井的最好选择方式。鉴于以上情况,本规范修订时,对原条文作了适当的补充。渗渠取水,施工困难,并且出水量逐年减小,只有在其他取水型式无条件采用时方才采用。因此,条文对含水层厚度、埋深作了相应规定。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人工抽降取代了自然排泄,致使泉水流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干涸废弃。因此,规范对泉室只作了适用条件的规定,而不另列具体条文。5.2.3关于地下水取水构筑物设计时具体要求的规定。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多数建在市区附近、农田中或江河旁,这些地区容易受到城市、农业和河流污染的影响。因此,必须防止地面污水不经地层过滤直接流入井中。另外在多层含水层取水时,有可能出现上层地下水受到地面水的污染,或者某层含水层所含有害物质超过允许标准而影响相邻含水层等情况。例如,在黑龙江省某地,有两层含水层,上层水含铁量高达15一20mg/L,而下层含水层含铁量只有5-7mg/L,且水量充沛,因此,封闭上层含水层,取用下层含水层,取得了经济合理的效果。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供水水质,条文规定了应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为保护地下水开采范围内不受污染,规定在取水构筑物的周围应设置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9给水条文说明井5.2.4本条规定了在40m以上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中取水时,可采用分段取水。5.2.5关于管井的结构、过滤器和沉淀管设计的规定。5.2.6关于管井井口封闭材料及其做法的规定。为防止地面污水直接流入管井,各地采用不同的不透水性材料对井口进行封闭。调查表明,最常用的封闭材料有水泥和粘土。封闭深度与管井所在地层的岩性和土质有关,但绝大多数在5m以上。5.2.7关于管井设置备用井数量的规定。据调查各地对管井水源备用井的数量意见较多,普遍认为10%备用率的数值偏低,认为井泵检修和事故较频繁,每次检修时间较长,10%的备用率显得不足,因此本条对备用井的数量规定为10%-20%,并提出不少于一口井的规定。(3)大口井5.2.8关于大口井深度和直径的规定。经调查,近年来由于凿并技术的发展和大口井过深造成施工困难等因素,设计和建造的大口井井深均不大于15m,使用普遍良好。据此规定大口井井深“一般不宜大于15m”。根据国关于大口井进水方式的规定。据调查,辽宁、山东、黑龙江等地多采用井底进水的非完整井,运转多年,效果良好。铁道部某设计院曾对东北、华北铁路系统的63个大口井进行调查, 10给水条文说明其中60口为井底进水。另据调查,一些地区井壁进水的大口井堵塞严重。例如:甘肃某水源的大口井只有井壁进水,投产二年后,80%的进水孔已被堵塞。辽宁某水源的大口井只有井壁进水,也堵塞严重。而同地另一水源的大口井采用井底进水,经多年运转,效果良好。河南某水源的大口井均为井底井壁同时进水的非完整井,井壁进水孔已有70%被堵塞,其余30%孔进水也不均匀,水量不大,主要靠井底进水。上述运行经验表明,有条件时大口井宜采用井底进水。5.2.10关于大口井井底反滤层做法的规定。根据给水工程实际情况,将滤料粒径计算公式定为d/di=6~8。根据东北、西北等地区使用大口井的经验,井底反滤层一般设3~4层,大多数为3层,两相邻反滤层滤料粒径比一般为2~4,每层厚度一般为200~300mm,并做成凹弧形。某市自来水公司起初对井底反滤层未做成凹弧形,平行铺设了二层,第一层粒径20~40mm,厚度200mm;第二层粒径50~l00mm,厚度300mm,运行后若干井发生翻砂事故。后改为三层滤料组成的凹弧形反滤层,刃脚处厚度为1000mm,井中心处厚度为700mm,运行效果良好。执行本条文时应认真研究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井底反滤层的做法。5.2.11关于大口井井壁进水孔的反滤层做法的规定。经调查,大口井井壁进水孔的反滤层,多数采用二层,总厚度与井壁厚度相适应。故规定大口井井壁进水孔反滤层一般可分两层填充。5.2.12关于无砂混凝土大口井适用条件及其做法的规定。西北铁道部门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筒,以改善井壁进水,取得了一定经验,并在陕西、甘肃等地使用。运行经验表明,无砂混凝土大口井井筒虽有堵塞,但比钢筋混凝土大口井井壁进水孔的滤水性能好些。西北各地采用无砂混凝土大口井大多建在中砂、粗砂、砾石、卵石含水层中,尚无修建于粉砂、细砂含水层中的生产实例。根据调查,近年来无砂混凝土大口井使用较少,因此,执行本条文时,应认真研究当地水文地质资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2.13关于大口井防止污染措施的规定。鉴于大口井一般设在覆盖层较薄、透水性能较好的地段,为了防止雨水和地面污水的直接污染,特制订本条文。(4)渗渠5.2.14关于渗渠规模和布置的规定。经多年运行实践,渗渠取水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出11给水条文说明水量逐年明显减少。这主要由于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和渗渠位置布置不适当所致。正常运行的渗渠,每隔7-10年也应进行翻修或扩建,鉴于渗渠翻修或扩建工期长和施工困难,在设计渗渠时,应有足够的备用水量,以备在检修或扩建时确保安全供水。5.2.15 管渠关于渗渠孔眼水流流速的规定。渗渠孔眼水流流速与水流在地层和反滤层的流速有直接关系。在设计渗渠时,应严格控制水流在地层和反滤层的流速,这样可以延缓渗渠的堵塞时间,增加渗渠的使用年限。因为渗渠进水断面的孔隙率是固定的,只要控制渗渠的孔眼水流流速,也就控制了水流在地层和反滤层中的流速。经调查,绝大部分运转正常的渗渠孔眼水流流速均远小于0.01m/s。因此,本条文制订了“渗渠孔眼的流速不应大于0.01m/s”的规定。5.2.17关于渗渠外侧反滤层做法的规定。反滤层是渗渠取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滤层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渗渠的水质、水量和使用寿命。据对东北、西北等地14条渗渠反滤层的调查,其中5条做四层反滤层,9条做三层反滤层。每层反滤层的厚度大多数为200~300mm,只有少数厚度为400~500mm。东北某渗渠采用四层反滤层,每层厚度为400mm,总厚度1600mm。同一水源的另一渗渠采用三层反滤层,总厚度为900mm。两者厚度虽差约一倍,而效果却相同。5.2.18关于集取河道表流渗透水渗渠阻塞系数的规定。对于集取河道表流渗透水的渗渠,地表水系经原河砂回填层和人工反滤层垂直渗入渗渠中。河道表流水的悬浮物,大部分截留在原河砂回填层中,细小颗粒通过人工反滤层而进入渗渠,水中悬浮物含量越高,渗渠堵塞越快,因此集取河道表流水的渗渠适用于常年水质较清的河道。为保证渗渠的使用年限,减缓渗渠的淤塞12给水条文说明程度,在设计渗渠时,应根据河水水质和渗渠使用年限,选用适当的阻塞系数。5.2.19关于河床及河漫滩的渗渠设置防护措施的规定。河床及河漫滩的渗渠多布置在河道水流湍急的平直河段,每遇洪水,水流速度急剧增加,有可能冲毁渗渠人工反滤层。例如,吉林某市设在河床及河漫滩的渗渠因设计时未考虑防冲刷措施,洪水期将渗渠人工反滤层冲毁,致使渗渠报废和重新翻修。为使渗渠在洪水期安全工作,需根据所在河道的洪水情况,设置必要的防冲措施。5.2.20关于渗渠设置检查井的规定。为了渗渠的清砂和检修的需要,渗渠上应设检查井。根据各地经验,检查井间距一般采用50m~100m,当管径较小时宜采用低值。5.2.21为了便于维护管理规定检查井的宽度一般为1~2m,,并设沉砂坑。5.2.22为防止污染取水水质,规定地面式检查井应安装封闭式井盖,井顶应高出地面0.5m。渗渠的平面布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平行河流、垂直河流及平行与垂直河流相组合,渗渠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主河道和水位变化较小且有一定冲刷的直岸或凹岸。因此,渗渠有被冲刷的危险,故本条规定应有防冲刷的措施。5.2.23渗渠出水量较大时,其集水井一般分成两格,接进水管的一格可作沉砂室,另一格为吸水室。进水管入口处设闸门以利于检修。5.2.24关于集水井结构和容积的规定。5.3地表水取水构筑物5.3.1关于选择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规定。在选择取水构筑物位置时,应重视和研究取水河段的形态特征,水流特征和河床、岸边的地质状况,如主流是否近岸和稳定,冲淤变化,漂浮物、冰凌等状况及水位和水流变化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此外,还需对河道的整治规划和航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与落实,以保证取水构筑物的安全。对于生活饮用水的水源,良好的水质是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在选择取水地点时,必须避开城镇和工业企业的污染地段,到上游清洁河段取水。5.3.2 沿海地区的内河水系水质,在丰水期由于上游来水量大,原水含盐度较低,但在枯水期上游径流量大减,引起河口外海水倒灌,使内河水含盐度增高,可能超过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此,可采用在沿海地区筑库,利用丰水期和海水低潮位时蓄积淡水,以解决就近取水的问题。避咸蓄淡水库一般有二种类型:一种是利用现有河道容积蓄水,即在河口或狭窄的海湾入口处设闸筑坝,以隔绝内河径流与海水的联系,蓄积上游来的淡水径流,达到区域内用水量的年度13给水条文说明或多年调节。近河口段已经上溯的咸水,由于其比重大于淡水而自然分层处于河道底部,待低潮位时通过坝体底部的泄水闸孔排出。这样一方面上游径流量不断补充淡水,另一方面抓住时机向外排咸。浙江省大塘港水库和香港的船湾淡水湖就是这种型式的实例。另一种是在河道沿岸有条件的滩地上筑堤,围成封闭式水库,当河道中原水含盐度低时,及时将淡水提升入库,蓄积起来,备枯水期原水含盐度不符合要求时使用。杭州的珊瑚砂水库、上海宝山钢铁厂的宝山湖水库、上海长江引水工程的陈行水库等,都是采用这种型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3.3关于大型取水构筑物进行水工模型试验的规定。据调查,电力系统进行水工模型试验的项目较多。如泸州电厂长江取水,取水量为7000m3/h,因水文条件复杂,通过模型试验确定取水口位置及取水型式;宜宾福溪电厂南渡河取水,取水规模为河水流量的36.7%,亦通过模型试验确定取水口位置及型式。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第14.2.10条,第14.3.2条对什么情况进行水工模型试验作出了规定。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达到如下目的:1研究河流在自然情况下或在取水构筑物作用下的水流形态及河床变化;拟建取水构筑物对河道是否会产生影响及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2为保证取水口门前有较好的流速流态,讯期能取到含沙量较少的水,冬季能促使冰水分层,须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提出河段整治措施;3研究取水口门前泥沙冲淤变化规律,提出减淤措施及取水形式;4当大型取水构筑物的取水量占河道最枯流量的比例较大时,通过试验,提出取水量与枯水量的合理比例关系。5.3.4关于取水构筑物型式选择的原则规定。1河道主流近岸,河床稳定,泥沙、漂浮物、冰凌较严重的河段常采用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具有管理操作方便,取水安全可靠,对河流水力条件影响少等优点;2主流远离取水河岸,但河床稳定、河岸平坦、岸边水深不能满足取水要求或岸边水质较差时,可采用取水头部伸入河中的河床式取水构筑物;3中南、西南地区水位变幅大,为了确保枯、洪水期安全取水并取得较好的水质,常采用竖井式泵房;电力工程系统也有采用能避免大量水下工程量的岸边纵向低流槽式取水口;4西北地区常采用斗槽式取水构筑物,以克服泥沙和潜冰对取水的威胁;14给水条文说明5水利系统在山区浅水河床上采用众多的低坝式或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6中南、西南地区采用了能适应水位涨落、基建投资省的活动式取水构筑物。5.3.5 关于取水构筑物不应影响河床稳定性的规定。取水构筑物在河床上的布置及其形状,若选择不当,会破坏河床的稳定性和影响取水安全。据调查,上海某厂在某支流上建造一座分建式取水构筑物,其岸边式进水间稍微突入河槽,压缩了水流断面,流速增大,造成对面河岸的冲刷,后不得不增做护岸措施。福建省某市取水构筑物,采用自流管引水,自流管伸入河道约80m,当时为了方便清理,在管道上设置了几座高出水面的检查井。建成后,产生丁坝作用,影响主流,洪水后在自流管下游形成大片沙滩,使取水头部有遭遇淤积的危险。上述问题应引起设计部门的注意与重视。必要时,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5.3.6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都明确规定,堤防工程采用“设计标准”一个级别;但水库大坝和取水构筑物采用设计和校核两级标准。对城市堤防工程的设计洪水标准不得低于江河流域堤防的防洪标准;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的防洪标准的规定,旨在强调取水构筑物在确保城市安全供水的重要性。设计枯水位是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取水头部及泵组安装标高的决定因素。据调查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见表7),除个别城市设计枯水位保证率为100%外,其余均在90%~99%范围设计枯水位保证率调查表5.3.7规定取水构筑物的设计规模应考虑发展需要。15给水条文说明根据我国实践经验,考虑到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工程量大,水下施工复杂,扩建困难等因素,设计时,一般都结合发展需要统一考虑。5.3.8关于取水构筑物各种保护措施的规定。据调查,漂浮物、泥沙、水凌、冰絮等是危害取水构筑物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设计必须慎重,并应条取相应措施。1防沙、防漂浮物:应从取水河段的形态特征和岸形条件及其水流特殊性,选择好取水构筑物位置,重视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对取水构筑物的影响。很多实例,由于取水口的河床不稳定,处于回水区,河道整治时未考虑已建取水口等原因,引起取水口堵塞,淤积以至改造,甚至报废。取水头部的位置及选型不当,也会引起头部堵塞。大量泥沙及漂浮物从头部进入引水管、进水间,必会引起管道和进水间关于取水泵房进口地坪标高的确定。泵房建于堤内,由于受河道堤岸的防护,取水泵房不受江河、湖泊高水位的影响,进口地坪高程可不按高水位设计,因此本规范中有关确定泵房地面层高程的几条规定仅适用于修建在堤外16给水条文说明的岸边式取水泵房。泵房进口地坪设计标高在有关规程、规范中均有规定,现对比见表8: 17给水条文说明表8泵房进口地坪设计提高对比表注:频率为2%的浪高,可采用重现期为50年的波列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乘以系数0.6-0.7后得出。从上表可以看出,泵房进口地坪设计标高确定原则基本一致,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分三种情况更为合理。5.3.10关于从江河取水的进水孔下缘距河床最小高度的规定。江河进水孔下缘离河床的距离取决于河床的淤积程度和河床质的性质。根据对中南、西南地区60余座固定式泵站取水头部及全国100余个地面水取水构筑物进行的调查,现有江河上取水构筑物进水孔下缘距河床的高度,一般都大于0.5m,而水质清、河床稳定的浅水河床,当取水量较小时,其下缘的高度为0.3m。当进水孔设于取水头部顶面时,由于淤积会造成取水口全部堵死的危险,因此规定了较大的高程差。对于斜板式取水头部,为使从斜板滑下的泥沙能随水冲向下游,确保取水安全,不被泥沙淤积,要加大进水口距河床的高度。5.3.11关于从湖泊或水库取水的进水孔下缘距河床最小高度的规定。据调查,某些湖泊水深较浅,但水质较清,故湖底泥沙沉积较缓慢,对于小型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下缘距湖底的高度可从一般的1.0m减少至0.5m。5.3.12关于进水孔上缘最小淹没深度的规定。进水口淹没水深不足,会形成漩涡,带进大量空气和漂浮物,使取水量大大减少。本条系根据调查已建取水头部进水孔的淹没水深,一般都在0.45~3.2m之间,其中大部分在1.0m以上。考虑到河流封冻后,水面不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故条文中规定“虹吸进水时,一般不宜小于1.0m,18给水条文说明当水体封冻时,可减至0.5m”。水泵直接吸水的吸水喇叭口淹没深度与虹吸进水要求相同。在确定通航区进水孔的最小淹没深度时,应注意船舶通过时引起波浪的影响以及满足船舶航行的要求。进水头部的顶高,同时应满足航运零水位时,船舶吃水深度以下最小富裕水深的要求,并征得航运部门的同意。5.3.13 关于取水头部及进水间分格的规定。据调查,为取水安全,取水头部常设置二个。有些工程为减少水下工程量,将二个取水头部合成一个,但分成二格。另外,相邻头部之间的间距位置不宜太近,特别在漂浮物多的河道,因相隔过近,将加剧水流的扰动及相互干扰,如有条件,应在高程上或伸入河床的距离上彼此错开。某工学院为某厂取水头部进行的水工模型试验指出:“一般两根管间距不小于头部在水流方向最大尺寸的三倍”。由于各地河道水流特性的不同及挟带漂浮物等情况的差异,头部间距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5.3.14关于栅条间净距的规定。据调查,栅条净距大都在40~100mm之间,个别最小为20mm(南京城北水厂1996年建成),最大为120mm(湘潭一水厂)。据水利系统排灌泵站调查数据,栅距一般在50~100mm。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对栏污栅栅条净距规定:对于轴流泵,可取D0/20;对于混流泵和离心泵,可取D0/30,D0为水泵叶轮直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50mm。根据上述情况,原规范制订的栅条间净距是合理的。据调查反映,手工清除岸边格栅,在漂浮物多的季节,因清除不及时,栅前后水位差可达1-2m影响正常供水,故应采用机械清除措施,确保供水安全。5.3.15关于过栅流速的规定。过栅流速是确定取水头部外形尺寸的主要设计参数。如流速过大,易带入泥沙、杂草和冰凌;流速过小,会加大头部尺寸,增加造价。因此过栅流速应根据条文规定的诸因素决定。如取水地点的水流速度大,漂浮物少,取水规模大,则过栅流速可取上限,反之,则取下限。据调查,淹没式取水头部进水孔的过栅流速(无冰絮)多数在0.2~0.6m/s,最小为0.02m/s(九江河东水厂,取水规模只有188m3/h),最高为2.0m/s(南京上元门水厂)。东北地区淹没式取水头部的过栅流速多数在0.1~0.3米/秒(有冰絮),对于岸边式取水构筑物,格栅起吊、清渣都很方便,故过栅流速比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规定略高。5.3.16关于格网(栅)型式及过网流速的规定19给水条文说明1关于格网(栅)型式:根据国高等问题。双面进水转鼓滤网应用于大流量,维修工作,去除漂浮物效率高,在电力及核电系统的大型取水泵钻已有供用。各种型式的自动清污机除用于污水系统外,也大量应用于给水取水工程中。如成都水司各水厂都改用了回转式自动清污机,其中设计取水规模为180万m3/d的水六厂共安装10台。由于清污机的栅条净距根据用户需要制造,小的可到几个mm,可以满足去除细小漂浮物的工艺要求。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将耙斗(齿)式、抓斗式回转式等清污机已列入条文中。2关于过网(栅)流速:根据电力系统经验,旋转滤网标准设计采用过网流速为1.0m/s,自动清污机也都采用1.0m/s过栅流速,考虑平板格网清污困难原定流速0.5m/s是合理的。5.3..17关于进水管设计原则的规定。考虑到进水管部份位于水下,易受洪水冲刷及淤积,一旦发生事故,修复困难,时间也长,为确保供水安全,要求进水管设置不少于二条,当一条发生事故时,其余进水管仍能继续运行,并满足事故用水量要求。5.3.18 关于进水管最小设计流速的规定。进水管的最小设计流速不应小于不淤流速。四川某电厂取水口原设有三条进水管,同时运行时平均流速为0.37m/s,进水管被淤,而当二条进水管工作,管内流速上升至0.55m/s时则运转正常。因此,为保证取水安全,应特别注意进水管流速的控制。在确定进水管管径及根数时,需考虑初期取水规模小的因素,采取措施,使管内初期流速满足不淤流速的要求。据调查进水管流速一般都大于0.6m/s。实践证明,在原水浊度大、漂浮物多的河流取水,头部被堵,进水管被淤,时有发生,设计应有防堵、清淤的措施。根据国内实践,虹吸管管材一般采用钢管,以确保虹吸管的正常运行。同时亦与原规范3.2.5条保持一致,并将“但埋入地下的管段也可采用铸铁管”删去。20给水条文说明5.3.19根据国泥装置。5.3.20关于活动式取水构筑物适用范围的规定。当建造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在水流不稳定,河势复杂的河流上取水,修建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往往需要进行耗资巨大的河道整治工程,对于中小型水厂常带来困难,而活动式(特别是浮船)具有适应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能适应水流的变化。此外,某些河流由于水深不足,若修建取水口会影响航运,或者当修建固定式取水口有大量水下工程量,施工困难,投资较高,而当地又受施工及资金的限制时,可选用缆车或浮船取水。根据使用经验,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存在着操作、管理麻烦及供水安全性差等缺点,特别在水流湍急、河水涨落速度大的河流上设置活动式取水构筑物时,尤需慎重。故本条文强调了“水位涨落速度小于2.0m/h,且水流不急”的限制条件,并规定“„„要求施工周期短和建造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有困难时,可考虑采用活动式取水构筑物”。据调查,已建缆车取水规模有达10余万m3/d,水位变幅为20-30m的;已建单船取水能力最大达30万m3/d,水位变幅为20~38m,连络管直径最大达1200mm。目前,浮船多用于湖泊、水库取水,缆车多用于河流取水。由于活动式取水构筑物本身特点,目前设计采用已日趋见少。5.3.21于确定活动式取水构筑物个数应考虑的因素。运行经验表明,决定活动式取水构筑物个数的因素很多,如供水规模,供水要求,接头形式,有无调节水池,船体需否进坞修理等,但主要取决于供水规模,接头形式及有无调节水池。根据国关于缆车、浮船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及平衡要求的规定。经分析原因为:由于轨道不均匀沉降产生纵向弯曲,而使部分支点悬空,引起车架杆件内力剧变而变形;车架承压竖杆和空间刚度不够而变形;平台梁悬过长,结构又按自由端处理,在动荷截作用下,洗泵车平台可能产生共振;机组布置不合理,车体施工质量不好等原因引起振动。 21给水条文说明因此条文中强调了泵车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的要求。车架的稳定性和刚度除应通过泵车结构各种受力状态的计算,以保证结构不产生共振现象外,还应通过机组、管道等布置及基座设计,采取使机组重心与泵车轴线重合,或降底机组、桁架重心等措施,以保持缆车平衡,减小车架振动,增加其稳定性。为保证浮船取水安全运行,浮船设计应满足有关平衡与稳定性要求。根据实践经验,首先应通过设备和管道布置来保持浮船平衡并通过计算验证。当浮船设备安装完毕,可根据船只倾斜及吃水情况,采用固定重物舱底压载平衡;浮船在运行中,也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移动压载或液压载平衡。浮船的稳定性应通过验算确定。在任何情况下,浮船的稳性衡准系数不应少于1.0,即在浮船设计时,回复力矩mg与倾覆力矩mf的比值k/1.0,以保证在风浪中或起吊连络管时能安全运行。机组基座设计要减少对船体的振动,对于钢丝网水泥船尤应注意。5.3.23规定了缆车式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和坡道、输水斜管等设计要点。1位置选择:总的选择原则与固定的取水构筑物一致,但根据缆车式取水特点,强调了对岸坡倾角的要求。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对位置选择规定了4点要求,即:河流顺直,主流靠岸,岸边水深不小于1.2m;避开回水区或岩坡凸出地段;河岸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岸坡在1:2.5~1:5之间;漂浮物少,且不易受漂木、浮筏或船只的撞击。2坡道设计:坡道形式一般有斜桥式和斜坡式二种。为防止轨道被淤积,要求坡道与岸坡相近,且高出0.3m~0.5m,并设有坡道的反冲措拖。3输水斜管设计:泵车出水管与输水斜管的连接方法主要有橡胶软管和曲臂式连接管两种。小直径橡胶软管拆换一次接头约需半小时,对于直径较大的刚性接头,拆换一次需历时1~6h(4~6人),因而刚性接头的拆换费时费力。而曲臂式连络管,由于能适应水平、垂直方向移动,可减少拆换次数,增加了供水的连续性。4缆车的安全措拖:缆车在固定和移动时都需设防止下滑的保险装置,以确保安全运行。缆车固定时,大、中型可采用挂钩式保险装置,小型可采用螺栓夹板式保险装置。缆车移动时可用钢丝绳套挂钩及一些辅助安全设施。5.3.24规定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的位置选择和连接管等的设计要点。22给水条文说明1位置选择:为适应水位涨落、缩短连络管长度,一般选择较陡的岸形。采用阶梯式连络管的岸坡约为20°~30°;采用摇臂式连络管的岸坡可达40°~4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对浮船式取水位置作以下规定:水位平稳,河面宽阔,且枯水期水深不少于1.0m;避开顶冲、急流、大回流和大风浪区以及支流交汇处,且与主航道保持一定距离;河岸稳定,岸坡坡度在1:1.5~1:4之间;漂浮物少,且不易受漂木、浮筏或船只的撞击;附近有可利用作检修场地的平坦河岸。2 连络管设计:浮船出水管与输水管的连接方式主要有阶梯式活动连接和摇臂式活动连接。其中以摇臂式活动连接适应水位变幅最大。浮船取水最早采用阶梯式活动连接,洪水期移船频繁,操作困难。摇臂式活动连接,由于它不需或少拆换接头,不用经常移船,使操作管理得到了改善,使用较为广泛。摇臂连络管大致有球形摇臂管、套筒接头摇臂管、钢桁架摇臂管以及橡胶管接头摇臂管四种形式。目前套筒接头摇臂管的最大直径已达1200mm(武汉某公司),连络管跨度可达28m(贵州某化肥厂),适应水位变化最大的是四川某化肥厂,达38m。中南某厂采用钢桁架摇臂管活动连接,每条取水浮船上设二组钢桁架,每组钢桁架上敷有二根DN600mm的连络管,每条船取水能力达18万m3/d。中南某厂水库取水用的浮船为橡胶管接头摇臂管。3浮船锚固:浮船锚固关系到取水安全,曾发生因锚固出现问题而导致浮船被冲甚至沉没的事例。浮船锚固有岸边系缆、船首尾抛锚与岸边系缆结合及船首尾抛锚并增设角锚与岸边系缆相结合等形式,应根据岸形、水位条件、航运、气象等因素确定,当流速较大时,浮船上游方向固定索不应少于3根。5.3.25阐明了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山区河流水量丰富,但属浅水河床,水深不够使取水困难,或水位不够需抬高水位,或取水量大无坝取水不能满足取水需求。当推移质不多时常采用低坝取水型式。低坝可分活动坝及固定坝。活动坝除一般的拦河闸外还有橡胶坝、浮体闸、水力自动翻板闸等新型活动坝,洪水来时能自动迅速开启泄洪、排沙,水退时又能迅速关闭蓄水,以满足取水要求。山溪河道,河床坡度较陡,当水流中带有大量的卵石、砾石及粗沙推移质时,常采用底拦栅取水型式。取水流量最大已达35m3/s,据统计,使用于灌溉及电力系统已达到70余座,其中新疆已建近50座。5.3.26关于低坝及其取水口位置的选择原则。23给水条文说明为确保坝基的安全稳定,低填应建在河床稳定、地质较好的河段,并通过一些水工设施,使坝下游处的河床保持稳定。取水口设在凹岸可防止泥沙淤积,确保安全取水。选择低坝位置时,尚应注意河道宽窄要适宜;要在支流入口上游,以免泥沙影响;寒冷地区修建取水口应选在向阳一侧,以减少冰冻影响等要求。5.3.27规定低坝、冲沙闸的设计原则。低坝取水枢纽一般由溢流坝、进水闸、导沙坎、沉沙槽、冲沙闸、导水墙及防洪堤等组成。溢流坝主要起抬高水位满足取水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泄洪要求。因此坝顶应有足够的溢流长度。如其长度受到限制或上游不允许壅水过高时,可采用带有闸门的溢流坝或拦河闸,以增大泄水能力,降低上游壅水位。如成都水六厂180万m3/d取水口,采用了拦河闸型式。进水闸一般位于坝侧,其引水角对含沙量小的河道为90°,新建灌溉工程一般为300~400(规范规定为700~750),以减少进沙量。冲沙闸布置在坝端与进水闸相邻。其作用是满足冲沙及稳定主槽。据统计,运用良好的冲沙闸总宽约为取水工程总宽的1/3~1/10。5.3.28关于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的原则规定。根据新疆的实践经验,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宜建在山溪河流出口处或出山口以上的峡谷河段。该处河床稳定,水流集中,纵坡较陡(要求在1/20~1/50),流速大,推移质颗粒大,含细颗粒较少,有利于引水排沙。初期修建在出口以下冲积扇河段上的底栏栅,由于泥沙淤积被迫上迁至出口处后,运行良好。5.3.29规定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的设计要点。底栏栅式取水构筑物一般有溢流坝、进水栏栅及引水廊道组成的底栏栅坝、进水闸、由导沙坎和冲沙闸及冲沙廊道组成的泄洪冲沙系统以及沉沙系统等组成。栅条做成活动分块形式,便于检修和清理,便于更换。为减少卡塞及便于清除,一般做成钢制梯形断面,栅条顺水流方向布置,栅面向下游倾斜,底坡为0.1~0.2 。栅隙根据河道砂砾组成确定,一般为10~15mm。冲沙闸在汛期用来泄洪排沙,稳定主槽位置,平时关闭壅水。故冲沙闸一般设于河床主流,其闸底应高出河床0.5~1.5m,防止闸板被淤。设置泥沙池可以处理进入廊道的小颗粒推移质,避免集水井淤积,改善水泵运行条件。24给水条文说明25给水条文说明6泵房6.1一般规定6.1.1关于选用水泵型号及台数的原则规定。选用的水泵机组应能适应泵房在常年运行中供水水量和水压的变化,并满足调度灵活和使水泵机组处在高效率情况下运行,同时还应考虑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以节省用电,降低运行成本。若供水量变化较大,选用水泵的台数又较少时,需考虑水泵大小搭配。为方便管理和减少检修用的备件,选用水泵的型号不宜过多,电动机的电压也宜一致。当提升含沙量较高的水时,宜选用耐磨水泵或低转速水泵。6.1.2规定选用水泵应符合节能要求。泵房设计一般按最高日最高时选泵,当水泵运行工况改变时,水泵的效率往往会降低,故当供水水量和水压变化较大时,宜采用改变水泵运行特性的方法,使水泵机组运行在高效范围。目前国关于水泵充水时间的规定。据调查,电厂和化工厂的大型泵房,当供水安全要求高或便于自动化运行时,往往采用自灌充水,以便及时启动水泵且简化自动控制程序。为方便管理,使水泵能按需要及时调度,对非自灌充水水泵的引水时间规定不宜超过5min。6.1.6关于泵房采暖、通风和排水设施的规定。为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满足周围环境对防噪的要求,应考虑泵房的采暖、通风和防噪措施。6.1.7关于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泵房设计原则的规定。所有的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对消防的要求6.1.8关于停泵水锤防护及消除的规定。根据调查,近年来由于停泵水锤或关阀水锤导致泵房淹没、输水管破裂的事故时有发生。国内在消除水锤措施方面有不少的成功经验。常规做法是根据水锤模拟计算结果对水泵出水阀门进行分阶段关闭以减小停泵水锤,并根据需要,在输水管道的适当位置设置补水、补气等设施,以期消除弥合水锤。泵站设计时,宜进行停泵水锤计算:①求出水泵机组在水轮机工况下的最大反转数Nrmax,26给水条文说明判断水泵叶轮及电机转子承受离心应力的机械强度是否足够;②求出泵壳由于电动机绝缘保护的原因,潜水泵配套电动机一般为低压,如电动机功率过大,会导致动力电缆截面过大或电缆条数过多,安装不便,故做此规定;4 由于水泵间水流扰动的原因,已有多起工程实例中发生了潜水泵动力、信号电缆与潜水泵起吊铁链互相碰撞、磨擦,致使动力或信号电缆破损渗水的事故发生。实践经验证明,采取适当措施可以避免类似事故;5近年来有使用潜水泵直接置于滤后水中作为滤池反冲洗泵的实例,为了确保饮水安全,防止污染,不宜采用这种使用方式。6.1.10关于水泵配套阀门控制方式的原则规定。阀门的驱动方式需根据阀门的直径、工作压力、启闭的时间要求及操作自动化等因素确定。根据对泵房内阀门驱动方式的调查,近年来给水泵站多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人工控制的泵站已很少见,故规定泵房内直径300mm及300mm以上的阀门宜采用电动或液压驱动为主,但应配有手动的功能。27给水条文说明6.2水泵吸水条件6.2.1关于泵房吸水井、进水流道及管道流速等方面的原则规定。水泵吸水条件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水泵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各种水泵对吸水条件的要求差异很大,同时机组台数及当地的水文、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前池、吸水井是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水井关于水泵合并吸水管的规定。自灌充水水泵系指正水头吸水的水泵。非自灌充水水泵系指负水头吸水的水泵。非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运行的安全性差,一旦漏气将影响与吸水管连接的各台水泵的正常运行。对于自灌充水水泵,如采用合并吸水管,吸水管根数不得少于两条,并应校核其中一条吸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吸水管的输水能力。6.2.3关于吸水管布置要求的规定。卧式水泵和叶轮直径较小的立式水泵,其吸水管宜采用带有喇叭口的吸水管道。喇叭口吸水管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吸水喇叭口直径(DN)不宜小于1.25倍的吸水管直径(dn);2吸水喇叭口最小悬空高度(E):(1)喇叭口垂直布置时,E=0.6~0.8DN;(2)喇叭口倾斜布置时,E=0.8~1.0DN;(3)喇叭口水平布置时,E=1.0~1.25DN;3吸水喇叭口在最低运行水位时的淹没深度(F):(1)喇叭口垂直布置时,F=1.0~1.25DN;(2)喇叭口倾斜布置时,F=1.5~1.8DN;(3)喇叭口水平布置时,F=1.8~2.0DN;4吸水喇叭口与吸水井侧壁净距G=0.8~1.0DN;两个喇叭口间的净距H=1.5~2.0DN;同时应满足喇叭口安装的要求;5设有格网或格栅且安装有多台水泵的吸水井,格网或格栅至吸水喇叭口的流程长度不28给水条文说明应小于3DN。6.2.4 关于吸水井(前池)布置要求的原则规定。前池的作用是使水流平顺地扩散分布,避免形成漩涡。采用侧向进水时,前池及吸水井易出现回水区,流态很不好,流速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应尽量采用正向进水,如受条件限制必须采用侧向进水时,宜在前池关于大型立式水泵进水流道型式的规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区域供水的实施,一些工程的水源泵站采用了大型立式水泵。肘型进水流道是目前国关于水泵安装高度的规定。水泵安装高度必须满足不同工况下必需气蚀余量的要求。同时应考虑电机与水泵额定转速差、水中的泥沙含量、水温以及当地的大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对水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或必需气蚀余量进行修正。轴流泵或混流泵立式安装时,其基准面最小淹没深度应大于0.5m。深井泵必须使叶轮处于最低动水位以下,安装要求应满足水泵制造厂的规定。水泵安装高度合理与否,影响到水泵的使用寿命及运行的稳定性,所以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需要详细论证。以往对泥沙影响水泵汽蚀余量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导致安装高程确定得不够合理。近年来我国学者进行了不少实验与研究,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泥沙含量对水泵汽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室内实验证明,泥沙含量5~10kg/m3,水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降低0.5~0.8m;泥沙含量100kg/m3,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降低1.2~2.6m;泥沙含量200kg/m3时,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降低2.75~3.15m。29给水条文说明所以水泵安装高程应根据水源设计含沙量进行校核修正。由于水泵额定转速与配套电动机转速不一致而引起汽蚀余量的变化往往被忽视。当水泵的工作转速不同于额定转速时,汽蚀余量应按下式换算:[NPSH]ˊ=NPSH(nˊ/n)。轴流泵、带导叶的立式混流泵和深井泵,叶轮应淹没在水下,其安装高度通常不进行计算,直接按产品样本规定设计。6.2.7关于湿式安装潜水泵最低水位的规定。6.3管道流速6.3.1关于泵房内管道采用流速的规定。根据技术经济因素的考虑,规定水泵吸水管及出水管的流速范围。6.4起重设备6.4.1关于泵房内起重设备操作水平的规定。关于泵房内起重设备的操作水平,在征求各地意见过程中,一般认为考虑方便安装、检修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泵房内起重的操作水平宜适当提高。但也有部分单位认为,泵房内的起重设备仅在检修时用,设置手动起重设备就可满足使用要求。6.5水泵机组布置6.5.1关于水泵机组布置的原则规定。机组布置直接影响到泵房的结构尺寸,对安装、检修、运行、维护有很大的影响。6.5.2关于卧式水泵及小叶轮立式水泵机组的布置的规定。水泵机组布置时,除满足其结构尺寸的需要外,还要考虑:1为方便操作和检修的最小净距。由于在就地拆卸电动机转子时,电动机也需移位,因此规定了考虑就地检修时,应在机组一侧设水泵机组宽度加0.5m的通道。2 泵房内设检修场地的要求。为满足检修要求,规定了检修场地的最小通道宽度。在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保证设备能顺利地安装或拆卸。需要将设备吊至集中检修场地检修时,既要满足吊运的要求,又要满足设备安放及检修工作的需要。3满足设备运行维护的要求。有现场操作要求的设备,应留有足够的操作距离。只需要巡视检查的设备,应有不小于0.8~1.2m的运行维护通道。设备布置应整齐、美观、紧凑、合理。30给水条文说明考虑到地下式泵房的平面尺寸的限制,以及小容量电机的条件,水泵机组的间距可适当减小。6.5.3随着城市供水规模的扩大,以往在给水工程中较少采用的大叶轮立式轴流泵和混流泵,近年来在不少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因此增加了对大叶轮立式轴流泵和混流泵机组布置的规定。6.6泵房布置6.6.1关于泵房主要通道宽度的规定。6.6.2关于泵房内架空管道布置的规定。考虑安全运行的要求,架空管道不得跨越电气设备。为方便操作,架空管道不得妨碍通道交通。6.6.3关于设计泵房地面层以上高度的规定。泵房高度应能满足通风、采光和吊运设备的需要。6.6.4规定设计装有立式水泵的泵房时应考虑的特殊要求。若立式水泵的传动轴过长,轴的底部摆动大,易造成泵轴填料函处大量漏水,且需增加中间轴承及其支架的数量,检修安装也较麻烦。因此应尽量缩短传动轴长度,降低电动机层楼板高程。6.6.5规定设计管井泵房时应考虑的特殊要求。6.6.6规定设计泵房的门需考虑设备的进出。31给水条文说明7输配水7.1一般规定7.1.1关于输水管(渠)线路选择的原则规定。输水管(渠)的长度,特别是管径较大的管道,对投资的影响很大。缩短管道的长度,既可有效地节省工程造价,又能降低水头损失。管线敷设处的地质构造,直接影响到管道的设计、施工、投资及安全,因此条文中增加了选线时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地带(如地质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处)的规定。管线经过地质情况复杂地区时,应进行地质灾害的评价。管线选择时还应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有关规定。7.1.2 关于输水管(渠)道设计水量的规定。输水管(渠)的沿程漏失水量与管材、管径、压力和施工方法等有关,计算时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参照《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中相关条文及说明确定。由于水厂的供水量中已包括了管网漏失水量,故向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水量不再另计管道漏失水量。多水源供水的城镇,各水厂至管网的清水输水管道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条件下综合考虑配水管网设计水量、各个水源的分配水量和调节能力、管网调节构筑物的设置情况后确定。7.1.3关于输水干管条数和安全供水措施的规定。为保证供水安全,本条文规定了输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或采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日本水道协会2004年版《水道设施设计指针》中规定“当输水设施发生事故时,会导致大范围停水或输水量下降,要求输水设施在保证必要输水量的同时,其可靠性要强,输配水设施有无形成网络系统的,都应设置两条以上输水管线”。7.1.4关于输水管道运行中,应保证各种工况不出现负压的原则规定。输水管出现负压,水中的空气易分离,形成气团妨碍通水,另外也可能造成管外水流的渗入,造成污染。一般输水管线宜埋设在水力坡降线以下,这样可保证管道水流在正压下运行。7.1.5关于输水形式的规定。采用明渠输送原水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水质易被污染,二是容易发生与工农业争水,导致水量流失,因此本条文中规定原水输送应首先选用管道或暗渠(隧道);采用明渠输水应为专用渠道,如天津引滦入津工程。32给水条文说明为防止水质污染,保证供水安全,本条文中规定清水输送应选用管道。7.1.6关于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原则规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用水量随之增加,同时供水水源水质污染也日趋严重,形成一些城镇附近的水源已不能满足所需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因此近年来长距离输水工程愈来愈多,技术问题也愈来愈复杂,有必要在规范中增列相关规定。长距离输水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如天津引滦入津工程,工程规模50m3/s(隧洞设计流量为60m3/s),输水距离234km。工程关于配水管网布置的原则规定。城镇供水安全性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宜将配水管网布置成环状。考虑到某些中、小城镇等特殊情况,一时不能形成环网,可按枝状管网设计,但是应考虑将来连成环状管网的可能。7.1.8关于严禁生活饮用水管网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的规定。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明确规定“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不得与城市供水系统连接”,结合国关于配水管网设计水量和设计水压计算及校核的规定。为合理确定配水管网的管径、水泵扬程及高地水池的标高等,必须进行配水管网的水力平差计算。为确保管网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满足居民的用水要求,配水管网除按最高日最高时的水量及控制点的设计水压进行计算外,还应按发生消防时的水量和水压要求、最大 33给水条文说明转输流量及干管事故水量等三种情况进行校核;如校核结果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调整某些管段的管径。7.1.10关于压力输水管道削减水锤的原则规定。由于开泵、停泵、开阀、关阀等造成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中“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和“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的相关规定。7.2水力计算7.2.1关于管道水头损失计算的规定。管道总的水头损失计算,通常把沿程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分别计算,而后把二者进行叠加,即为管道总的水头损失。7.2.2关于给水管道沿程水力计算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给水工程所用管材发生很大变化。灰口铸铁管逐步淘汰。塑料管材(如热塑性的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和热固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加砂管等)品种愈来愈多,规格愈来愈齐全,在给水工程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成功引进了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生产技术,其管材已广泛应用在输水工程上。此外应用历史较长的钢管的防腐技术也有了长足进展,目前较普遍使用水泥砂浆内衬。这样原规范中所使用的以旧钢管和旧铸铁管为研究对象建立的舍维列夫水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愈来愈小。《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对原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已发行和正在修编的塑料管规程也规定了相应的水力计算公式。同时,欧美国家所习惯使用的水力计算公式和配水管网计算软件(一般多采用海曾-威廉公式),已在有些设计单位的工程实践中应用。基于上述原因,对原规范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改和补充。lv2魏斯巴赫—达西1本规范采用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WEIBACH-DARCCY)hy=λ××dj2g公式是一个半理论半经验的水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层流和紊流,适用于管流和明渠。已发行和正在编制的塑料管技术规定都采用了该公式。因为塑料管材的管壁光滑,管内水流大多处在水力光滑区和紊流过渡区,所以沿程阻力系数λ的计算,应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埋地硬聚氯乙烯34给水条文说明给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17)规定水力摩阻系数λ按勃拉修斯公式λ=0.304Re0.239计算,并附管道水力坡降表供查阅。《埋地硬聚乙烯(PE)管给水管道技术规程》规定水力摩阻系数λ宜按柯列布鲁12.51△ =-2log[+]3.72djRe克—怀特公式计算,并附管道水力坡降表供查阅。埋地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玻璃钢管)设计规范正在编制,其中规定水力摩阻系数λ按柯列布鲁克—怀特公式计算。另外输配水管道也可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计算。目前国关于管道局部水头损失计算的规定。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和管线的水平及竖向平顺等情况有关。调查了国内几项大型输水工程的管道局部水头损失数值,一般占沿程水头损失的5%~10%。所以一些工程在可研阶段,根据管线的敷设情况,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5%~10%计算。35给水条文说明配水管网平差计算,一般不考虑局部水头损失。7.3管道布置和敷设7.3.1关于管道埋设深度及其它规定。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应为冰冻线以下,若管道浅埋时应进行热力计算。露天铺设的管道,为消除温度变化对管道伸缩的影响而产生的形变,应设置伸缩器等措施,但近年来由于露天管道加设伸缩器后,忽略管道整体稳定,从而造成管道伸缩器处拉脱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本条文中增加了保证管道整体稳定的条款。7.3.2关于给水管道布置原则的规定。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对城镇给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和竖向位置作出本条文规定。7.3.3关于给水管道与建(构)筑物和其他管线最小水平净距的规定。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对城镇给水管道与建(构)筑物和其它工程管线间的水平距离作出本条文规定。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其最小水平净距。7.3.4关于给水管道与建(构)筑物和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的规定。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对城镇给水管道与其它工程管线交叉时的垂直距离作出本条文规定。7.3.5关于生活饮用水管道通过毒物污染及腐蚀地区的规定。7.3.6关于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输送毒液管道交叉时的有关规定。7.3.7关于给水管道与铁路交叉的原则规定。7.3.8关于给水管道与河道交叉时的原则规定。《防洪标准》(GB50201)中规定了不同等级管道的不同防洪标准,并规定“从洪水期冲刷较剧烈的水域(江河、湖泊)底部穿过的输水、输油、输气等管道工程,其埋深应在相应的防洪标准洪水的冲刷深度以下”。《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中规定“在一至五级航道下面敷设,应在航道底设计高程2m以下;在其它河道下面敷设,应在河底设计高程1m以下;当在灌溉渠道下面敷设,应在渠底设计高程0.5m以下”,因此本条文修订了原规范中管道穿越河道时管道埋设深度的规定。7.3.9关于管道地基、基础、垫层及回填土压实度的规定。36给水条文说明7.4管渠材料及附属设施7.4.1 关于输配水管道材料选择和管道连接方式的原则规定。近年来国关于金属管道防腐措施的原则规定。金属管道防腐处理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管道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应特别注意涂料的选择、防锈的质量和施工技术。钢管的接口处为薄弱环节,应特别注意。一般情况金属管道防腐,宜由专业队伍施工。金属管道外防腐可根据工程的性质、埋设处土质腐蚀性等情况,采用不同级别的防腐措施。7.4.3关于输配水管道的管材、金属管道关于承插式管道支墩设置的规定。承插式管道在管道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转弯点、T型连接段等分叉处、管道端部堵头处,以及管径截面变化处都会产生轴向推力,埋地管道一般设置支墩支撑,支墩的设计应根据管道设计关于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设置检修阀门的规定。输水管的始点、终点、分支处一般应设置阀门;管道穿越大型河道、铁路主干线、高速公路和公路的主干线,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设置阀门。输水管还应考虑自身检修和事故时维修的需要设置阀门,并考虑阀门拆卸方便。根据消防的要求,配水管网上阀门间距,不应超过5个消火栓布置长度。7.4.6关于输水管(渠)道设置通气设施的规定。输水管(渠)通气设施是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通气设施一般采用空气阀,其设置可经过计算确定,一般在管道的隆起点上必须设置空气阀,在管道的平缓段,根据输水工程的实例和安全运行的要求,也宜间隔1000m左右设一处空气阀。7.4.7关于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设置泄水阀和排水阀的规定。泄水阀的作用是考虑管道排泥和管道检修排水以及管道爆管维修的需要而设置的,一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低洼处及两个阀门间管段的低处,可根据工程的需要设置泄水阀。泄水阀的直37给水条文说明径根据放空管道中泄水所需要的时间计算确定。环状管网在两个阀门间宜设置排水阀,在枝状管网的末端应设置排水阀,排水阀可与泄水阀一并考虑。根据自来水部门反馈的意见,配水管网在因事故修复后,由于缺少必要的冲洗设施造成用户水质污染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本条文增加了环状管网在两个阀门间宜设置排水阀的规定。7.4.8关于输水管道和配水管网设置人孔的规定。7.4.9关于非满流重力输水管(渠)道设置跌水井等的规定。7.5调蓄构筑物7.5.1关于净水厂关于在水厂外设置调蓄构筑物的原则规定。大中城市供水区域较大,配水距离较长时,且供水区域有合适的位置和适宜的地形,可与仅由送水泵站调节水量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建厂外调节构筑物(如高位水池、水塔、调节水池泵站等)。厂外调节构筑物的容积应根据用水区域供需情况及消防储备水量等确定。当缺乏资料时,亦可参照相似条件下的经验数据确定。7.5.3关于清水池个数或分格数的规定。为确保供水安全,设计时应考虑当某个清水池清洗或检修时还能保持正常生产。7.5.4关于生活饮用水清水池和调节构筑物平面布置及工艺布置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主要目的是防止饮用水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在管网中饮用水调节构筑物的选址时,应注意其周围可能存在的对饮用水水质的潜在污染。本条文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清水池和调节构筑物与污染源的最小距离。7.5.5 关于水塔设置避雷装置的规定。38给水条文说明8水厂总体设计8.0.1提出水厂厂址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水厂厂址选择正确与否,涉及到整个供水工程系统的合理性,并对工程投资、建设周期和运行维护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水厂厂址选择的因素很多,设计中应根据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水厂厂址。除铁、除锰的水厂应设置在水源附近以减少铁、锰对管道的腐蚀。当原水混浊度高、泥沙量大需要设置预沉设施时,预沉设施一般应设在水源附近。8.0.2关于水厂总体布置的规定。水厂总体设计应根据水质要求、建设条件,制定各工序的功能目标,选择合适的处理构筑物形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工艺流程。水厂平面布置依据各建构筑物的功能和流程综合确定,通过道路、绿地等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区。竖向控制应满足流程要求并兼顾生产排水及厂区土方平衡,并考虑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排泥水处理及回用水建设等可能的发展余地。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应以满足正常生产需要为主,非经常性使用设备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坚持专业化协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尽量减少配套工程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8.0.3关于水厂生产构筑物布置的原则规定。当水厂位于丘陵地区或山坡时,厂址的土方平整量往往很大,如生产构筑物能根据流程和埋深进行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地形,则可使土方平衡量达到最小,并可节约能耗、排水顺畅。为使操作管理方便,水厂生产构筑物宜布置紧凑,但构筑物间的间距必须满足各构筑物施工及埋设管道的需要。构筑物间的联络管道应尽量顺直,防止迂回,以减少流程损失。8.0.4水厂是安全和卫生防护要求很高的部门,为避免生活福利设施中人员流动和污水、污物排放的影响,条文规定水厂生产构筑物与水厂生活设施宜分开布置,并通过适当的交通组织保证通行方便。8.0.5为使水厂布置合理和整洁,并使运行维护方便,提出机电修理车间及仓库等附属生产建筑物与生产构筑物协调布置的原则规定。8.0.6当水厂可能遭受洪水威胁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设施,且其防洪标准不应低于该城市的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以确保发生设计洪水时水厂能够正常运行。8.0.7关于水厂电源等级的规定。一类城市:首都、直辖市、特大城市、经济特区以及重点旅游城市;39给水条文说明二类城市:省会城市、大城市、重要中等城市;三类城市:一般中等城市、小城市。8.0.8 水厂生产操作自动控制水平应以保证水质、经济实用、保障运行、提高管理水平为原则;并应根据城市类别、水厂规模和流程要求,设置在线水质和计量设备,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相应的生产操作方式和自动化控制方案。大型水厂可采用集中监视、分散控制的集散型微机控制系统,监视主要设备运行状况及工艺参数,对有条件的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中型水厂,有条件时可采用集中监测、微机数据采集、仪表监测系统、重要处理单元实现自动控制,浊度及余氯应连续测定。小型水厂,近期宜以手动为主,将来可逐步实现生产操作的自动控制。有条件时可在某些重要单元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如投药、加氯、沉淀池排泥的自动控制与滤池反冲洗自动控制等。大型水厂应建立中心调度室,及时了解生产构筑物的运行状态和主要工艺参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平衡调度,保证安全供水;有条件时应掌握管网的运行信息。8.0.9关于并联运行的净水构筑物间应考虑配水均匀的规定。水厂若有两组以上相同流程的净水构筑物时,构筑物的进水管道布置应考虑配水的均匀性,使每组净水构筑物的负荷达到均匀。并联运行的生产构筑物宜设置必要的连通管道,通过闸门进行切换或超越,灵活组合。8.0.10水厂中加药间、沉淀池和滤池是操作联系频繁的构筑物,为有利于操作人员巡视和取样,应考虑相互间通行方便。据调查,不少水厂采用天桥等连接方式作为构筑物间的联络过道,以避免上下频繁走动。为保证生产人员安全,构筑物及其通道应根据需要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等安全保护措施。8.0.11关于水厂设置露天堆放场地的规定。在布置水厂平面时,需考虑设置堆放管配件的场地。堆放场地宜设置在水厂边缘地区,不宜设置在主干道两侧。滤池翻砂需专设场地,场地大小应不小于堆放一只滤池的滤料和支承料所需面积。滤池翻砂场地尽可能设在滤池附近。8.0.12关于水厂寒冷或沙尘、粉尘较多地区的净水构筑物应根据水面结冰、漂尘情况及当地运行经验确定是否设盖或建在室内,保证运行和水质。40给水条文说明8.0.14关于生产和附属生产、生活等建筑物防火设计的原则规定。8.0.15关于水厂绿化的规定。鉴于水厂绿化要求较高。据此,条文中规定为新建水厂的绿化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30%。为避免清水池池顶上因绿化施肥而影响清水水质。条文中规定“清水池池顶宜铺设草皮”以限制施用对水质有害的肥料和杀虫剂。8.0.16关于水厂道路的有关规定。车行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系根据的《厂矿道路设计规范》确定。8.0.17关于水厂排水系统设计的原则规定。为使生产构筑物的排泥通畅,并及时将厂区雨水排出,水厂应设有排水系统。当条件允许时,水厂排水首先应考虑重力流排放。若采用重力流排放有困难时,可在厂区水厂的排泥水量占水厂制水量的3%~7%,主要来自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排泥水中含有原水的各种杂质和所投加药剂的残留物,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环保部门对水厂排泥水日益重视。近年来,许多规模较大的新建和扩建水厂都已开始考虑和实施排泥水的处理和污泥的处置。这次修订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水资源要求出发,规定了水厂排泥水在必要时应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并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合理和妥善的处置。8.0.19 关于水厂围墙的规定。水厂围墙主要为安全而设置,故围墙高度不宜太低,一般以采用2.5m以上为宜。为避免污泥运输影响厂区环境,应在污泥处理构筑物附近设置污泥运输专用通道及出入口。41给水条文说明9水处理9.1一般规定9.1.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是净水处理能否取得预期的处理效果和达到规定的处理后水水质的关键。原规范只提出:“参照相似条件下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这次修订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实际,结合当前水源水质的现状和供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增加了经过调查研究以及不同工艺组合的试验,以使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更科学和更切实际。9.1.2规定了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生产能力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确定。水厂的自用水量系指水厂关于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校核条件的规定。通常水处理构筑物按最高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进行设计。但当遇到低温、低浊或高含沙量而处理较困难时,尚需对这种情况下所要求的最大供水量的相应设计指标进行校核,以策安全、保证水质。9.1.4净水构筑物和设备常因清洗、检修而停运。通常清洗和检修都计划安排在一年中非高峰供水期进行,但净水构筑物和设备的供水能力仍应满足此时的用户用水需要,不可因某一构筑物或设备停止运行而影响供水,否则应设置足够的备用构筑物或设备,以满足水厂安全供水的要求。9.1.5净水构筑物除设置必须的进出水管外,还应根据需要设置辅助管道和设施,以满足构筑物排泥、排空、事故时溢流以及冲洗等要求。9.1.6水厂的排泥水量一般占水厂制水量的3%~7%,其中主要包含原水中的各种杂质和所投加的药剂残留物。以往受经济条件限制,国内大部分水厂的排泥水都直接泄入附近河道,不仅淤积河床,而且成为水体的污染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的增强,特别强调对水资源的42给水条文说明保护,对于水厂排泥水的处理和污泥的处置日益受到重视,环保部门对水厂排泥水的处理和处置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近年来,国根据充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的要求,滤池反冲洗水可以加以回收利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少水厂采用了回收利用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但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对回用水中的锰、铁等有害物质的积聚,特别是近年来国规定了预处理的使用条件。常规处理或常规—深度处理的出水不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时,可先进行预处理。根据原水水质条件,预处理设施可分为连续运行构筑物和间歇性、应急性处理装置两类。9.2.2当原水含沙量很高,致使常规净水构筑物不能负担或者药剂投加量很大仍不能达到水质要求时,宜在常规净水构筑物前增设预沉池或建造蓄水池,以供沙峰期间应用9.2.3 关于预沉方式选择的有关规定。一般预沉方式有沉沙池、沉淀池、澄清池等自然沉淀或凝聚沉淀等多种形式。当原水中的悬浮物大多为沙性大颗粒时,一般可采取沉沙池等自然沉淀方式;当原水含有较多粘土性颗粒时,一般采用沉淀池、澄清池等凝聚沉淀池。9.2.4关于预沉池设计数据的原则规定。因原水泥沙沉降形态是随泥沙含量和颗粒组成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故条文规定了设计数据应根据原水沉淀试验或类似水厂运行经验进行确定。9.2.5关于预沉池设计依据的规定。由于预沉池一般按沙峰持续时间的日平均含沙量设计,因此当含沙量超过日平均值含沙量时,有可能难以达到预沉的效果,故条文规定了设计时应考虑留有在预沉池中投加凝聚剂或采取适当加大凝聚剂投配措施的可能。9.2.6由于预沉池的沉泥多为无机质颗粒,沉速较大,当沉淀区面积较大时,为保证池内泥43给水条文说明沙及时排除,应采取机械排泥方式。9.2.7规定了生物预处理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在下述情况下可以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处理工艺的原水中氨氮、有机微污染物浓度较高或臭阈值较大时,常规处理后的出水难于符合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进水中藻类含量高时,滤池容易堵塞,过滤周期缩短。在生物预处理的工程设计之前,应先用取水口的原水做该工艺的试验,试验时间宜经历冬夏两季。取水口原水的可生化性可根据BDOC或BOD5/CODcr比值鉴别;国人工填料生物预处理池,如深圳某特大型弹性填料生物处理工程、日本某水厂蜂窝生物预处理池、上海某水厂轻质悬浮球颗粒生物滤池以及国人工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气水比的上限值,一般在去除率要求或有机微污染物浓度较高时采用。主要运行参数参考国生物陶粒滤池宜用气水反冲洗。填料粒径宜为2~5mm,主要运行参数参考国处理水中三卤甲烷等生成量与前体物浓度、加氯量、接触时间成正相关。研究表明,在预沉池之前投氯时三卤甲烷等生成量最高,快速混合池次之,絮凝池再次,混凝沉淀池后少。故规定含三卤甲烷等前体物的水的前加氯点应尽量位于常规处理工序靠近滤池位置。三卤甲烷等生成量与氯碳比值成正比;加氯量大、游离性余氯量高则三卤甲烷等浓度也高,故规定投氯量应采用低限值。9.2.12采用臭氧预氧化,应符合本规范9.9相关条款的规定。臭氧预氧化的臭氧投加量宜根据预氧化效率及其副产物确定。我国以前设计手册的臭氧投加量为0.5~4mg/L,深圳市某水厂的臭氧预氧化臭氧投加量为0.5~1.6mg/L,美国某8座水厂为0.8~4mg/L,瑞士为≤2mg/L,日本某5座水厂为2~3mg/L。溴离子浓度较低的原水,臭氧投加量可为0.8~3mg/L。臭氧可与水中溴离子(Br-)反应生成溴酸根(BrO3-),系致癌物。美国水质标准的溴酸根浓度为10μg/L,以后还可能降低标准值;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值为25μg/L。水中溴离子浓度愈高或 44给水条文说明臭氧投加量愈大,则溴酸根生成量都愈大。根据使用臭氧的水厂的调查,美国11座水厂中,有4座出厂水溴酸根为9~60μg/L;法国4座水厂出厂水有20%以上的溴酸根超过10μg/L;日本8座水厂溴酸根在数十μg/L以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应符合的规定:1高锰酸钾投加点宜设在取水口,经过与原水充分混合反应后,再与凝聚剂、氯、粉末活性炭混合。高锰酸钾预氧化后再加氯,可降低水的致突变性。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混合投加时,炭会消耗高锰酸钾。如果需要在水厂规定了粉末活性炭吸附的使用条件。当一年之中的使用炭时间不长,或应急需要,或污染度较低,以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为宜;长时间或连续性处理,宜采用粒状活性炭过滤。1粉末活性炭宜加入于原水中,进行充分混合、接触10~15min以上之后,再加氯或凝聚剂。除取水口投加点以外,根据实验结果也可向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中投加;2国内生产实践的用量范围;45给水条文说明3规定了湿投粉末活性炭的使用浓度范围;4大型水厂的湿投法,可在炭浆池关于选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规定。混凝剂和助凝剂是水处理工艺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其成份将直接影响生活饮用水水质。选用的产品必须符合卫生部2001年9月1日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的要求,从法律上保证了对人体无毒,对生产用水无害的要求。聚丙烯酰胺常被用作处理高浊度水的混凝剂或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聚合而成,其中还剩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的单体,这种单体是有毒的。《聚丙烯酰胺技术指标》(GB17514)中对饮用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的单体丙烯酰胺的含量规定在0.05%以下。9.3.2关于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选择的规定。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品种直接影响混凝效果,而其用量还关系到水厂的年运行费用。为了精确的选择混凝剂品种和投加量,应以原水作混凝沉淀试验的结果为基础,综合比较其它方面来确定。采用助凝剂的目的是改善絮凝结构,加速沉降,提高出水水质,特别对低温低浊水以及高浊度水的处理,助凝剂更具明显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对助凝剂是否采用及品种选择也应通过试验来确定。缺乏试验条件或类似水源已有成熟的水处理经验时,则可根据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来选择。9.3.3 关于混凝剂投配方式和稀释搅拌方式的规定。根据对全国31个自来水公司近50个水厂的函调,一般都采用湿式投加方式,其中有许多水厂为减轻水厂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消除粉尘污染,直接采购高浓度的液体混凝剂,存放在毗临的专用储备池。在投配前,将高浓度的液体混凝剂稀释搅拌至投配所需浓度。而固体混凝剂因占地小,又可长期存放,仅作为备份。有条件的水厂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湿式投加的搅拌方式取决于选用混凝剂的易溶程度。当混凝剂很易溶解时,可利用水力搅拌方式。当混凝剂难以溶解时,则宜采用机械或压缩空气来进行搅拌。此外,投加量的大小也影响搅拌方式的选择。投加量小可采用水力方式,投加量大则宜用机械或压缩空气搅拌。聚丙烯酰胺的配制和投加方法可按《高浊度水给水设计规范》(CJJ40)相关条文执行。46给水条文说明9.3.4关于湿式投加混凝剂时溶解次数的规定。据调查,各地水厂的混凝剂溶解次数一般均采用每日3次,即每班一次。为使固体混凝剂投入溶解池操作方便及减轻劳动强度,混凝剂投加量较大时,宜设皮带运输机或采用溶解池放在地下的布置形式,以避免固体混凝剂在投放时的垂直提升。9.3.5关于混凝剂投配浓度的规定。本条文的溶液浓度系指固体重量浓度,即按包括结晶水的商品固体重量计算的浓度。所配置的投加混凝剂应具有适宜的浓度,在不影响投加精确度的前提下,宜高不宜低。浓度过低,则设备体积大,液体混凝剂还会发生水解。例如三氯化铁在浓度小于6.5%时就会发生水解易造成输送管道结垢。无机盐混凝剂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一般投加浓度为5%~7%(扣除结晶水的重量)。有些混凝剂当浓度太高时容易对溶液池造成较强腐蚀,故溶液浓度适当放宽。9.3.6关于石灰应制成石灰乳投加的规定。石灰不宜干投,应制成石灰乳投加,以防止粉末飞扬,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9.3.7关于计量和稳定加注量的规定。按要求正确投加混凝剂量并保持加注量的稳定是混凝处理的关键。根据对全国31个自来水公司近50个水厂的函调,大多采用柱塞计量泵或隔膜计量泵投加,其优点是运行可靠,并可通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或变频调节混凝剂投量,既可人工控制也可自动控制。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9.3.8关于混凝剂或助凝剂采用自动控制投加的规定。有条件的水厂,设计中应采用混凝剂(包括助凝剂)投加量自动控制系统,其方法目前有数学模型法、现场模拟实验法、特性参数法等。无论采用何种自动控制方法,其目的是为达到最佳投加量且能即时调节、准确投加。9.3.9关于防腐措施的规定。常用的混凝剂一般对混凝土及水泥沙浆等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对与混凝剂接触的池关于加药间劳动保护措施的规定。加药间是水厂中劳动强度较大和操作环境较差的部门,因此对于卫生安全的劳动保护需特别47给水条文说明注意。有些混凝剂在溶解过程中将产生异臭和热量,影响人体健康和操作环境,故必须考虑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等劳动保护措施。9.3.11关于加药间宜靠近投药点的规定。为便于操作管理,加药间应与药剂仓库(或药剂储备池)毗连。加药间(或药剂储备池)应尽量靠近投药点,以缩短加药管长度,确保混凝效果。9.3.12关于加药间地坪坡度的规定。9.3.13关于药剂仓库及加药间设置计量工具和搬运设备的规定。药剂仓库 关于固体混凝剂或液体混凝剂的固定储备量和周转储备量的规定。根据对全国31个自来水公司近50个水厂的函调,固体混凝剂或液体混凝剂的固定储备量一般都采用10—15d,其周转储备量则可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9.3.15关于固体混凝剂和石灰堆放高度的规定。9.4混凝、沉淀和澄清(1)一般规定9.4.1阐明本节所指沉淀和澄清的适用条件。本节所述沉淀和澄清均指混凝沉淀和澄清。自然沉淀(澄清)与混凝沉淀(澄清)有较大区别,本节规定的各项指标不适用于自然沉淀(澄清)。9.4.2关于沉淀和澄清池类型选择的原则规定。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沉淀和澄清构筑物的类型越来越多,各地均有不少经验。在不同情况下,各类池子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正确选择沉淀池、澄清池型式,不仅对保证出水水质、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对投产后长期运行管理等方面均有重大影响。设计时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主要因素,并考虑水质、水温和水量的变化以及是否间歇运行等情况,结合当地成熟经验和管理水平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4.3规定了沉淀池和澄清池的最少个数。在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停池清洗或检修,为不致造成水厂停产,故规定沉淀池和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两个。9.4.4关于沉淀或澄清处理后水的浑浊度的规定。48给水条文说明原《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对经混凝沉淀或澄清处理的水在进入滤池前的浑浊度,规定为不宜超过10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适应人民对生活饮水水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在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将生活饮用水浑浊度的规定由不超过3NTU降低为1NTU。为与其相适应,有必要将进入滤池前的浑浊度适当降低,以保证滤后水的水质。据此本条文改写为“经过沉淀或澄清处理的水,在进入滤池前的浑浊度一般不宜超过5NTU”。考虑到某些地区在处理高浊度原水或低温低浊度原水时,沉淀水较难控制在5NTU以规定了沉淀池和澄清池应考虑均匀配水和集水的原则。沉淀池和澄清池的均匀配水和均匀集水,对于减少短流,提高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设计中必须注意配水和集水的均匀。对于大直径的圆形澄清池,为达到集水均匀,还应考虑设置周边集水的措施。9.4.6关于沉淀池积泥区和澄清池沉泥浓缩斗容积的规定。9.4.7规定了沉淀池或澄清池设置机械化或自动化排泥的原则。沉淀池或澄清池沉积污泥的及时排除对提高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当沉淀池或澄清池排泥较频繁时,若采用人工开启阀门,劳动强度较大,故宜考虑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排泥装置。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一般常可采用机械吸泥机或刮泥机;澄清池则可采用底部转盘式机械刮泥装置。考虑到各地加工条件及设备供应条件不一,故条文中并不要求所有水厂都应达到机械化、自动化排泥,仅规定了在规模较大或排泥次数较多时,宜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排泥装置。9.4.8 关于澄清池应设取样装置的规定。为保持澄清池的正常运行,澄清池需经常检测沉渣的沉降比,为此规定了澄清池应设取样装置。(2)混合9.4.9混合系指投入的混凝剂被迅速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水体的过程。在混合阶段中胶体颗粒间的排斥力被消除或其亲水性被破坏,使颗粒具有相互接触而吸附的性能。据有关资料,对金属盐混凝剂普遍采用急剧、快速的混合方法,对而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则不宜过分急剧。故本条规定“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的急剧、充分混合”。9.4.10关于混合方式的规定。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混合方式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以及管道静态混合器等,其中49给水条文说明水泵混合可视为机械混合的一种特殊形式,管式混合和管道静态混合器属水力混合方式。目前国凝9.4.11关于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的原则规定。为使完成絮凝过程所形成的絮粒不致破碎,故宜将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成一个整体构筑物。9.4.12关于选用絮凝池型式和絮凝时间的原则规定。9.4.13关于隔板絮凝池设计参数的有关规定。隔板絮凝池的设计指标受原水浊度、水温、被去除物质的类别和浓度的影响。根据多年来多数水厂的运行经验,一般可采用停留时间为20~30min;起端流速0.5~0.6m/s;末端流速0.2~0.3m/s。故本条对絮凝时间和廊道的流速作了相应规定。为便于施工和清洗检修,规定了隔板净距一般宜大于0.5m。9.4.14关于机械絮凝池设计参数的有关规定。实践证明,机械絮凝池絮凝效果较隔板絮凝池为佳,故絮凝时间可适当减少。根据各水厂运行经验,机械絮凝时间一般宜为15~20min。9.4.15关于折板絮凝池设计参数的有关规定。折板絮凝池是在隔板絮凝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了平流折板、竖流折板、竖流波纹板等型式,但采用竖流折板较多。竖流折板又分同步、异步两种型式。经过多年来的运转证明,折板絮凝具有对水量和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投药量少、絮凝效率高、停留时间短、能量消耗省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絮凝工艺。本条文是在总结国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1原《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1997年版)条文中对絮凝时间规定“一般宜为6~15min”,现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水厂所采用絮凝时间为10~20min。据此本条文修订为“絮凝时间一般宜为10~20min”。2据调查,各地水厂设计中,大多根据逐段降低流速的要求,将絮凝池分为三段,第一段流速一般采用0.25~0.35m/s,第二段流速一般采用0.15~0.25m/s,第三段一般采用0.10~0.15m/s。3据调查,已安装的折板絮凝池,其折板夹角大部分采用120°和90°两种。本条订为90°~120°。设计时可根据池深、折板材料及安装条件选用。50给水条文说明9.4.16 关于栅条(网格)絮凝池的若干规定。1据调查,已投产的栅条(网格)絮凝池均为多格竖流式,故规定“宜设计成多格竖流式”。2根据调查,目前应用的栅条(网格)絮凝池的絮凝时间一般均在10~20min。3关于竖井流速、过栅(过网)和过孔流速,均根据国关于平流沉淀池沉淀时间的规定。沉淀时间是平流沉淀池设计中的一项主要指标,它不仅影响造价,而且对出厂水质和投药量也有较大关系。根据实际调查,我国现采用的沉淀时间大多低于3h,出水水质均能符合进入滤池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对出厂水质的进一步提高,在平流沉淀池设计中,采用的停留时间一般都大于1.5h。据此,条文中规定平流沉淀池沉淀时间一般宜为1.5~3.0h。调查情况见表9。表9各地已建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h)9.4.18关于平流沉淀池水平流速的规定。设计大型平流沉淀池时,为满足长宽比的要求,水平流速可采用高值。9.4.19关于平流沉淀池池体尺寸比例的规定。沉淀池的形状对沉淀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宜做成狭长型。根据浅层沉淀原理,在相同沉淀时间的条件下,池子越深,沉淀池截留悬浮物的效率越低。但池子过浅,易使池内沉泥带起,并使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带来困难,故需采用恰当。根据各地水厂的实际情况及目前采用的设计数据,平流沉淀池池深一般均小于4m。据此,本条文对沉淀池池深规定一般可采用3.0~3.5m。为改善沉淀池中水流条件,平流沉淀池宜布置成狭长的型式,为此需对水池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以及长度与深度的比例作出规定。本条文将平流沉淀池每格宽度作适当限制,订为“一般宜51给水条文说明为3~8m,最大不超过15m”。并规定了“长度与宽度比不得小于4;长度与深度比不得小于10”。9.4.20关于平流沉淀池配水和集水形式的规定。平流沉淀池进水与出水均匀与否是影响沉淀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使进水能达到在整个水流断面上配水均匀,一般宜采用穿孔墙,但应避免絮粒在通过穿孔墙处的破碎。根据实践,平流沉淀池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为不致因堰负荷的溢流率过高而使已沉降的絮粒被出水水流带出,故条文规定了“溢流率一般不超过500m3/m²d”。为降低出水堰负荷的溢流率,出水可采用指形槽的布置形式。(5)异向流斜管(斜板)沉淀池9.4.21 关于异向流斜管(斜板)沉淀池适用范围的规定。各种类型的沉淀池或澄清池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和优缺点,其适用范围也有差异。异向流斜管(斜板)沉淀池,由于水流在池中停留时间较短,故原水水质变化不宜太急剧。同时,异向流斜管(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率较高,单位时间关于斜管(斜板)沉淀区液面负荷的规定。液面负荷值与原水水质、出水浑浊度、水温、药剂品种、投药量以及选用的斜管直径或斜板间距、长度等有关。据调查,各地水厂斜管(斜板)沉淀池的液面负荷一般为5.0~11.0m3/m2²h。考虑到对沉淀池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故条文中规定液面负荷“一般可采用5.0~9.0m3/m2²h”。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宜取低值。各地水厂斜管(斜板)的液面负荷见表10。表10各地已建斜管沉淀池液面负荷(m3/m2²h)9.4.23规定斜管(斜板)沉淀池斜管的几何尺寸及倾角。斜管沉淀池斜管的常用形式一般有正六边形、山形、矩形及正方形等,而以正六边形斜管最普遍。条文中的斜管管径系指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或矩形、正方形的高。据调查,国内异向流52给水条文说明斜管的管径一般为30~40mm;斜板的板距一般为80~100mm。据此,本条文规定了相应数值。调查情况见表11。表11国规定清水区保护高度及底部配水区高度。斜管(斜板)沉淀池的集水一般多采用集水槽或集水管,其间距一般为1.5~2.0m。为使整个斜管(斜板)区的出水达到均匀,清水区的保护高度不宜小于1.0m。斜管(斜板)以下底部配水区的高度需满足进入斜管(斜板)区的水量达到均匀,并考虑排泥设施检修的可能。据调查,其高度一般在1.5~1.7m之间。据此,本条规定:“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6)侧向流斜板沉淀池9.4.25侧向流斜板沉淀池设计时应符合下列条件:1颗粒沉降速度和液面负荷是斜板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参数,它们的设计取值与原水的水质、水温及其絮粒的性质、药剂品种等因素有关,根据东北院的设计和长春、吉林等地水厂的运行经验,其颗粒沉降速度一般为0.16~0.3㎜/s;液面负荷为6.0~12m3/m2.h。北方寒冷地区宜取低值。2条文中的板距系指两块斜板间的垂直间距。椐调查,国规定机械搅拌澄清池进水浑浊度的适用范围。据调查,各地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进水浑浊度,一般在5000NTU以下,个别地区短时间可达 53给水条文说明10000NTU。实践证明,当原水浑浊度经常在3000NTU以下时,处理效果稳定,运转正常。在3000~5000NTU时,采用池底机械刮泥装置,也可达到较稳定的处理效果。据此,本条中规定“机械搅拌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5000NTU的原水”。9.4.27规定机械搅拌澄清池清水区的上升流速。考虑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为减轻滤池负荷,保证出水水质,本条订为“机械搅拌澄清池清水区的上升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8~1.0mm/s”。低温低浊时宜采用低值。9.4.28规定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总停留时间。根据我国实际运行经验,条文规定水在机械搅拌澄清池中的总停留时间,可采用1.2~1.5h。9.4.29关于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及叶轮直径的规定。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即第一絮凝室的污泥回流量,对循环污泥的形成关系较大。条文参照国外资料及国规定机械搅拌澄清池设置机械刮泥装置的原则。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否设置机械刮泥装置,主要取决于池子直径大小和进水悬浮物含量及其颗粒组成等因素,设计时应根据上述因素通过分析确定。对于澄清池直径较小(一般在15m以关于水力循环澄清池适用范围的规定。由于水力循环澄清池对水质、水量和水温变化的适应性较差,故原水浑浊度不宜过大。据调查,原水浑浊度在2000NTU以下时,处理效果较稳定。据此,条文中规定“水力循环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0NTU的原水”。水力循环澄清池如直径过大,清水区上升流速不均匀,会影响处理效果。据调查,单池生产能力大于7500m3/d时,处理效果不够理想,故条文中规定“单池的生产能力一般不宜大于7500m3/d”。9.4.32关于水力循环澄清池清水区上升流速的规定。清水区上升流速是澄清池设计的主要指标。根据对各水厂调查表明,水力循环澄清池清水区54给水条文说明上升流速大于1.0mm/s时,处理效果欠稳定,同时,考虑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故本条文对水力循环澄清池上升流速的指标订为一般可采用0.7~0.9mm/s。低温低浊原水宜选用低值。9.4.33关于水力循环澄清池导流筒有效高度的规定。导流筒有效高度系指导流筒关于水力循环澄清池回流水量的规定。9.4.35关于水力循环澄清池斜壁与水平面夹角的规定。本条从排泥通畅考虑,规定了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9)脉冲澄清池9.4.36关于脉冲澄清池适用范围的规定。据国关于脉冲澄清池清水区上升流速的规定。根据对各地脉冲澄清池运行经验的调查表明,由于其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差,上升流速不宜过高,一般以低于1.0mm/s为宜。据此,结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本条文将上升流速规定为“一般可采用0.7~0.9mm/s”。9.4.38 关于脉冲周期及其冲放时间比的规定。脉冲澄清池的脉冲发生器有真空式、S型虹吸式、钟罩式、浮筒切门式、皮膜式和脉冲阀切门式等型式,后三种型式脉冲效果不佳。脉冲周期及其充放时间比的控制,对脉冲澄清池的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一般采用的脉冲发生器不能根据进水量自动地调整脉冲周期和充放比,因而当进水量小于设计水量时,常造成池底积泥,当进水量大于设计水量时,造成出水水质不佳。故设计时应根据进水量的变化幅度选用适当指标。本条系根据国关于脉冲澄清池悬浮层高度及清水区高度的规定。55给水条文说明本条系根据国关于脉冲澄清池配水形式的规定。9.4.41规定了虹吸式脉冲澄清池的配水总管应设排气装置。虹吸式脉冲澄清池易在放水过程中将空气带入配水系统,若不排除,将导致配水不均匀和搅乱悬浮层。据此,本条文规定配水总管应设排气装置。(10)气浮池9.4.42关于气浮池适用范围的规定。根据气浮处理的特点,适宜于处理低浊度原水。试验表明,虽然气浮池处理浑浊度为200~300NTU的原水是可行的,但考虑到相关的生产性经验还不多,故本条规定了“气浮池一般宜用于浑浊度小于100NTU”。9.4.43关于气浮池接触室上升流速及分离室向下流速的规定。气浮池接触室上升流速应以接触室关于气浮池的单格宽度、池长及水深的规定。为考虑刮渣机的安全运行及水流的稳定性,减少风对渣面的干扰,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10m。气浮池的泥渣上浮分离较快,一般在水平距离10m范围关于溶气罐压力及回流比的规定。国外资料中的溶气压力多采用0.4~0.6Mpa。根据我国的试验成果,提高溶气罐的溶气量及释放器的释气性能后,可适当降低溶气压力,以减少电耗。因此,按国内试验及生产运行情况,规定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范围,回流比一般可采用5%~10%。56给水条文说明9.4.46关于压力溶气罐总高度、填料层厚度及水力负荷的规定。溶气罐铺设填料层,对溶气效果有明显提高。但填料层厚度超过1m,对提高溶气效率已作用不大。为考虑布水均匀,本条规定其高度一般宜为1.0~1.5m。根据试验资料,溶气罐的截面水力负荷一般可采用100~150m3/h²m2较宜。9.4.47关于气浮池排渣设备的规定。由于采用刮渣机刮出的浮渣浓度较高,耗用水量少,设备也较简单,操作条件较好,故各地一般均采用刮渣机排渣。根据试验,刮渣机行车速度不宜过大,以免浮渣因扰动剧烈而落下,影响出水水质。据调查,以采用5m/min以下为宜。9.5过滤(1)一般规定9.5.1本条对滤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作了规定。9.5.2本条是选择滤池型式的原则规定。影响滤池池型选择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生产能力、运行管理要求、出水水质和净水工艺流程布置。对于生产能力较大的滤池,不宜选用单池面积受限制的池型;在滤池进水水质可能出现较高浊度或含藻类较多的情况下,不宜选用翻砂检修困难或冲洗强度受限制的池型。选择池型还应考虑滤池进、出水水位和水厂地坪高程间的关系、滤池冲洗水排水的条件等因素。9.5.3 为避免滤池中一格滤池在冲洗时对其余各格滤池滤速的过大影响,滤池应有一定的分格数。同时为保证一格滤池检修、翻砂时不致影响整个水厂的正常运行,原条文规定滤池格数不得少于两格。本次修订,根据滤池运行的实际需要,将滤池的分格数规定为不得少于4格。(日本规定每10格滤池备用1格,包括备用至少2格以上;英国规定理想的应有3格同时停运<一格排水、一格冲洗、一格检修>,最少为6格,但维修时可降低水厂出水量的则可为4格;美国规定至少4格(当滤速在10m/h,同时冲洗强度为10.8L/m2²s时,最少要6格,如滤速更低而冲洗强度较高,甚至需要更多滤池格数)。9.5.4滤池的单格面积与滤池的池型、生产规模、操作运行方式等有关,而且也与滤后水汇集和冲洗水分配的均匀性有较大关系。单格面积小则分格数多,会增加土建工程量及管道阀门等设备数量,但冲洗设备能力小,冲洗泵房工程量小。反之则相反。因此,滤池的单格面积是影响滤池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设计中应根据各地土建、设备的价格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9.5.5滤池的过滤效果主要取决于滤料层构成,滤料越细,要求滤层厚度越小;滤料越粗,57给水条文说明则要求滤层越厚。因此,滤料粒径与厚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组合关系。根据藤田贤二等的理论研究,滤层厚度L与有效粒径de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美国认为,常规细砂和双层滤料合适滤料级配的L/de应≥1000;三层滤料和深床单层滤料(de=1~1.5mm),L/de应≥1250;英国认为:L/de应≥1000;日本规定L/d平均≥800。本规范参照上述规定,结合目前应用的滤料组成和出水水质要求,对L/de作了规定:细砂及双层滤料过滤L/de>1000;粗砂及三层滤料过滤L/de>1250。9.5.6滤池在反冲洗后,滤层中积存的冲洗水和滤池滤层以上的水较为浑浊,因此在冲洗完成开始过滤时的初滤水水质较差、浊度较高,尤其是存在致病原生动物如贾弟氏虫和隐孢子虫的机率较高。因此,从提高滤后水卫生安全性考虑,初滤水宜排除或采取其它控制措施。20世纪50~60年代,不少水厂为了节水而不排放初滤水,滤池设计也多取消了初滤水的排放设施。为提高供水水质,本次修订中规定了滤池宜设初滤水排放设施。(2)滤速及滤料组成9.5.7滤速是滤池设计的最基本参素,滤池总面积取决于滤速的大小,滤速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滤池的出水水质。由于滤池是由各分格所组成,滤池冲洗、检修、翻砂一般均可分格进行,因此规定了滤池应按正常滤速设计并以强制滤速进行校核。9.5.8 滤池出水水质主要决定于滤速和滤料组成,相同的滤速通过不同的滤料组成会得到不同的滤后水水质;相同的滤料组成、在不同的滤速运行下,也会得到不同的滤后水水质。因此滤速和滤料组成是滤池设计的最重要参数,是保证出水水质的根本所在。为此,在选择与出水水质密切相关的滤速和滤料组成时,应首先考虑通过不同滤料组成、不同滤速的试验以获得最佳的滤速和滤料组成的结合。本条所附表中的单层细砂滤料、双层滤料和三层滤料的滤料组成数据,基本沿用“室外给水规范”97版的规定,对粒径的表述用有效粒径d10取代了原来的最大、最小粒径,对滤料组成的个别数据按9.5.5条规定作了适当调整。对表中滤速的规定则根据水质提高的要求作了适当调低。本次修订根据近10多年来国滤料的承托层的粒径和厚度与所用滤料的组成和配水系统型式有关,根据国内长期使用的经验,条文作了规定。由于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距池底高度不一,故最底层承托层规定从孔58给水条文说明眼以上开始计算。一般认为承托层最上层粒径宜采用2~4mm,但也有认为再增加一层厚50~100mm,粒径1~2mm的承托层为好。9.5.10由于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之上是重质矿石滤料,根据试验,为了避免反冲洗强度偏大且夹带少量小气泡时产生的混层,粒径在8mm以下的承托层宜采用重质矿石;粒径在8mm以上的可采用砾石,以保证承托层的稳定。9.5.11长柄滤头滤帽的缝隙通常都小于滤料最小粒径,从这点来讲,长柄滤头配水系统可不设承托层。但为使冲洗配水更为均匀,不致扰动滤料,习惯上都设置厚50~100mm、粒径2mm~4mm的粗砂作承托层。(3)配水配气系统9.5.12本条文对滤池配水、配气系统的选用作了原则规定。国本条文根据国根据国本条根据《滤池气水冲洗设计规程》CECS50规定纳入。根据国冲洗59给水条文说明9.5.16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本条为单水冲洗滤池冲洗强度和时间的规定,沿用原《室外给规》97版的数据。9.5.18本条文参照《滤池气水冲洗设计规程》CECS50规定纳入。根据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和本次修订调研的38座V型滤池所得数据,大部分与表列范围一致。但其中单层粗砂均匀级配滤料中气水同时冲洗的水冲强度和时间与原规定稍有出入,对于单层细砂级配滤料和煤、砂双层滤料的冲洗强度,当砂粒直径大时,宜选较大的强度;粒径小者宜选择较小的强度。根据修订调研所得资料,38座单层粗砂均匀级配滤料滤池,在气水同时冲洗阶段的水冲强度有1/3滤池与后水冲洗强度相同,其余2/3采用小于后水冲洗阶段强度。9.5.20本条文是对滤池工作周期的规定,其中单水冲洗滤池的冲洗周期沿用《室外给规》97版的数值;粗砂均匀级配深床滤料并用气水反冲滤池的冲洗周期,国本条沿用《室外给规》97版的规定,列出了滤池中各种管(渠)的设计流速值。并补充了初滤水排放和空气管的流速值。(6) 快滤池目前国根据国为保证快滤池有足够的工作周期,避免滤料层产生负压,并从净水工艺流程的高程设置和构筑物造价考虑,条文规定滤层表面以上水深,宜采用1.5~2.0m。60给水条文说明9.5.23由于小阻力配水系统一般不适宜用于单格滤池面积大的滤池。因此条文规定了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穿孔管或中阻力滤砖作为配水系统。由于三层滤料滤池的滤速较高,如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会使过滤水头损失过大;而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又会因单格面积较大而不易做到配水均匀,故条文规定宜采用中阻力配水系统。9.5.24为避免因冲洗排水槽平面面积过大而影响冲洗的均匀,以及防止滤料在冲洗膨胀时的流失而规定。9.5.25根据国虹吸滤池每格滤池的反冲洗水量来自其余相邻滤格的滤后水量,一般冲洗强度约为滤速的5~6倍,当滤池运行水量降低时,这一倍数将相应增加。因此,为保证滤池有足够的冲洗强度,滤池应有与这一倍数相应的分格数。9.5.27虹吸滤池是等滤速、变水头的过滤方式。冲洗前的水头损失过大,不易确保滤后出水水质,并将增加池深,提高造价;冲洗前的水头损失过低,则会缩短过滤周期,增加冲洗水率。根据国虹吸滤池的冲洗水头,即虹吸滤池出水堰板高程与冲洗排水管淹没水面的高程差,应按要求的冲洗水量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国根据国无阀滤池一般适用于小规模水厂,其冲洗水箱设于滤池上部,容积一般按冲洗一次61给水条文说明所需水量确定。通常每座无阀滤池都设计成数格合用一个冲洗水箱。实践证明,在一格滤池冲洗即将结束时,虹吸破坏管口刚露出水面不久,由于其余各格滤池不断向冲洗水箱大量供水,使管口又被上升水位所淹没,致使虹吸破坏不彻底,造成滤池断续不停地冲洗。滤池格数越多,问题越突出,甚至虹吸管口不易外露,虹吸不被破坏而延续冲洗。为保证能使虹吸管口露出水面,破坏虹吸及时停止冲洗,因此合用水箱的无阀滤池一般宜取2格,不宜多于3格。9.5.31无阀滤池是变水头、等滤速的过滤方式,各格滤池如不设置单独的进水系统,因各格滤池过滤水头的差异,势必造成各格滤池进水量的相互影响,也可能导致滤格发生同时冲洗现象。故规定每格滤池应设单独进水系统。在滤池冲洗后投入运行的初期,由于滤层水头损失较小,进水管中水位较低,易产生跌水和带入空气。因此规定要有防止空气进入的措施。9.5.32无阀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值将影响虹吸管的高度、过滤周期以及前道处理构筑物的高程。条文根据长期设计经验规定。9.5.33无阀滤池为防止冲洗时滤料从过滤室中流走,滤料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除应考虑滤料的膨胀高度外,还应加上100~150mm的保护高度。9.5.34为加速冲洗形成时虹吸作用的发生,设计中反冲洗虹吸管应设有辅助虹吸设施。为避免实际的冲洗强度与理论计算的冲洗强度有较大的出入,应设置可调节冲洗强度的装置。为使滤池能在未达到规定的水头损失之前,进行必要的冲洗,需设有强制冲洗装置。(9)V型滤池9.5.35 V型滤池滤料采用粗粒均匀级配滤料,孔隙率较一般细砂级配滤料为大,因而水头损失增长较慢,工作周期可以达到36~72h,甚至更长。但过长的过滤周期会导致滤层为使滤池保持足够的过滤水头,避免滤层出现负压,根据国V型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根据一般布置,气、水经分配干渠由气水分配孔眼进入有一定高度的气水室。在气水室形成稳定的气垫层,通过长柄滤头均匀地将气、水分配于整个滤池面积。目前应用的V型滤池均采用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使用效果良好。条文据此作了规定。9.5.38V型滤池冲洗水的供给,一般都采用水泵直接自滤池出水渠取水。若采用水箱供应,因冲洗时水箱水位变化,将影响冲洗强度,不利于冲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水泵直接冲洗还能62给水条文说明适应气水同时冲的水冲强度与单水漂洗强度不同时的灵活变化。水泵的能力和配置可按单格滤池气水同冲和单水漂洗的冲洗水量设计,当两者水量不同时,一般水泵配置二用一备。9.5.39冲洗空气一般可由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贮气罐组合两种方式来供应。鼓风机直接供气的效率比空气压缩机――贮气罐组合供气的效率高,气冲时间可任意调节。大、中型水厂或单格滤池面积大时,宜用鼓风机直接供气。鼓风机常用的有罗茨风机和多级离心风机,国V型进水槽是V型滤池构造上的特点之一,目的在于沿滤格长度方向均匀分配进水,同时亦起到均匀分配表面扫洗水的作用。V型槽底配水孔口至中央排水槽边缘的水平距离过大,孔口出流的推动力的作用就减弱,将影响扫洗的效果,结合国为使V型槽能达到均匀配水目的,应使所有孔眼的直径和作用水头相等。孔径相等易于做到。作用水头则由于槽外滤池水位固定,而槽进水总渠和进入每格滤池的堰板相结合的进水系统是V型滤池的特点之一,由于进水总渠的起始端与末端水位的不同,通过同一高程堰板的过堰流量会有差异,肖山自来水公司的滤池就产生这种情况。因此为保证每格滤池的进水量相等,应设置可调整高度的堰板,以便在实63给水条文说明际运行中调整。上海大场水厂采用这一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9.5.43气水反冲洗滤池的反冲洗总管的高程必须高于滤池的最高水位,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滤池水倒灌进入风机之虞。安徽马鞍山二水厂曾有此经验教训。9.5.44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系统的配气配水的均匀性取决于滤头滤帽顶面是否水平一致。目前国由于V型滤池采用滤料层微膨胀的冲洗,因此其冲洗排水槽顶不必象膨胀冲洗时要高出膨胀后的滤料层顶面。根据国内外资料和实践经验,在滤料层厚度为1.20m左右时,冲冼排水槽顶面多采用高于滤料层表面500mm。条文据此作了规定。64给水条文说明9.6地下水除铁和除锰(1)工艺流程选择9.6.1 关于地下水要否除铁和除锰的规定。微量的铁和锰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饮用水中含有超量的铁和锰,会产生异味和色度。当水中含铁量小于0.3mg/L时无任何异味;含铁量为0.5mg/L时,色度可达30度以上;含铁量达1.0mg/L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水中含有超量的铁和锰,会使衣物、器具洗后染色。含锰量大于1.5mg/L时会使水产生金属涩味。锰的氧化物能在卫生洁具和管道关于地下水除铁、除锰工艺流程选择原则的规定。试验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合理选择工艺流程是地下水除铁、除锰成败的关键,并将直接影响水厂的经济效益。工艺流程选择与原水水质密切相关,而天然地下水水质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给工艺流程选择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掌握较详尽的水质资料,在设计前进行除铁、除锰试验,以取得可靠的设计依据是十分必要的。如无条件进行试验也可参照原水水质相似水厂的经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除铁、除锰工艺流程。9.6.3地下水除铁技术发展至今已有多种方法。如:接触过滤氧化法、曝气氧化法,药剂氧化法等等。工程中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的工艺是接触过滤氧化法。除铁的过程是使Fe2+氧化生成Fe(OH)3,再将其悬浮的Fe(OH)3粒子从水中分离出去,进而达到除铁目的。而Fe2+氧化生成Fe(OH)3粒子性状,取决于原水水质。水中可溶性硅酸含量对Fe(OH)3粒子性状影响颇大。溶解性硅酸能与Fe(OH)3表面进行化学结合,形成趋于稳定的高分子,分子量在104以上。所以溶解性硅酸含量越高,生成的Fe(OH)3粒子直径就越小,凝聚就困难。经许多学者试验与工程实践表明,原水中可溶解性硅酸浓度超过40mg/L时就不能应用曝气氧化法除铁工艺,而应采用接触过滤氧化法工艺流程。65给水条文说明接触过滤氧化法是以溶解氧为氧化剂的自催化氧化法。反应生成物是催化剂本身不断地披覆于滤料表面,在滤料表面进行接触氧化除铁反应。曝气只是为了充氧,充氧后应立即进入滤层,避免滤前生成Fe3+胶体粒子穿透滤层。设计时应使曝气后的水至滤池的中间停留时间越短越好。实际工程中在3~5min之关于地下水铁、锰共存情况下,除铁除锰工艺流程选择的规定。Fe2+、Mn2+离子往往伴生於天然地下水中,Fe2+、Mn2+离子的氧化去除难以分开。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指出,地下水中的Mn2+离子能在除锰菌的作用下,完成生物固锰除锰的生物化学氧化。Fe2+离子参与Mn2+离子的生物氧化过程,所以,Fe2+、Mn2+离子可以在同一滤池中去除。此滤池称为生物滤池。无论单级或两级除铁除锰流程都可采用生物滤池。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已成功设计运行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生物除铁除锰水厂。当原水含铁量低于6mg/L,含锰量低于1.5mg/L时,采用曝气、一级过滤,可在除铁同时将锰去掉。当原水含铁量、含锰量超过上述数值时,应通过试验研究,必要时,可采用曝气、两级滤池过滤工艺,以达到铁锰深度净化的目的,先除铁而后除锰。当原水碱度较低,硅酸盐含量较高时,将影响生成的Fe2+离子的尺度,形成胶体颗粒。因此,原水开始就充分曝气将使高铁(Fe3+)穿透滤层,而致使出水水质恶化。此时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除铁、除锰的工艺,必要时,可在二级过滤之前再加一次曝气。即:原水曝气——一级除铁除锰滤池——曝气——二级除铁、除锰滤池。(2)曝气装置9.6.5关于曝气设备选用的规定。9.6.6 关于跌水曝气装置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国关于淋水装置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目前国内淋水装置多采用穿孔管,因其加工安装简单,曝气效果良好,而采用莲蓬头者较少。理论上,孔眼直径愈小,水流愈分散,曝气效果愈好。但孔眼直径太小易于堵塞,反而会影响曝气效果。根据国内使用经验,孔眼直径以4~8mm为宜,孔眼流速以1.5~2.5m/s为宜,安装高度以1.5~2.5m为宜。淋水装置的安装高度,对板条式曝气塔为淋水出口至最高一层板条的高度;对接66给水条文说明触式曝气塔为淋水出口至最高一层填料面的高度;直接设在滤池上的淋水装置为淋水出口至滤池关于喷水装置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条文中规定了每10m2面积设置喷嘴的个数,实际上相当于每个喷嘴的服务面积约为1.7~2.5m2。9.6.9关于射流曝气装置设计计算原则的规定。某水厂原射流曝气装置未经计算,安装位置不当,使装置不仅不曝气,反而从吸气口喷水。后经计算,并改变了射流曝气装置的位置,结果曝气效果良好。可见,通过计算来确定射流曝气装置的构造是很重要的。东北两个城市采用射流曝气装置已有15年历史,由于它具有设备少、造价低、容易加工、管理方便、溶氧效率较高等优点,故迅速得以在国关于压缩空气曝气需气量的规定。9.6.11关于板条式曝气塔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9.6.12关于接触式曝气塔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实践表明,接触式曝气塔运转一段时间以后,填料层易被堵塞。原水含铁量愈高,堵塞愈快。一般每1~2年就应对填料层进行清理。这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为方便清理,层间净距一般不宜小于600mm。9.6.13关于设有喷淋设备的曝气装置淋水密度的规定。根据生产经验,淋水密度一般可采用5~10m3/h²m2。但直接装设在滤池上的喷淋设备,其淋水密度相当于滤池的滤速。9.6.14关于叶轮式表面曝气装置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试验研究和东北地区采用的叶轮表面曝气装置的实践经验表明,原水经曝气后溶解氧饱和度可达80%以上,二氧化碳散除率可达70%以上,pH值可提高0.5~1.0。可见,叶轮表面曝气装置不仅溶氧效率较高,而且能充分散除二氧化碳,大幅度提高pH值。使用中还可根据要求适当调节曝气程度,管理条件也较好,故近年来已逐渐在工程中得以推广使用。设计时应根据曝气程度的要求来确定设计参数,当要求曝气程度高时,曝气池容积和叶轮外缘线速度应选用条文中规定的上限,叶轮直径与池长边或直径之比应选用条文中规定数据的下限。67给水条文说明9.6.15关于曝气装置设在室关于除铁、除锰滤池配水系统和承托层选用的规定。9.6.19 关于除铁、除锰滤池冲洗强度、膨胀率和冲洗时间的规定。以往设计和生产中采用的冲洗强度、膨胀率较高,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发现,滤池冲洗强度过高易使滤料表面活性滤膜破坏,致使初滤水长时间不合格,也有个别把承托层冲翻的实例。冲洗强度太低则易使滤层结泥球,甚至板结。因此,除铁、除锰滤池冲洗强度应适当,当天然锰砂滤池的冲洗强度为18L/s²m2,石英砂滤池的冲洗强度为:13~15L/s²m2时,即可使全部滤层浮动,达到预期的冲洗目的。68给水条文说明9.7除氟(1)一般规定9.7.1关于生活饮用水除氟处理范围的规定。人体中的氟主要来自饮用水。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过量饮用含氟高的水可引起慢性中毒,特别是对牙齿和骨骼。当水中含氟量在0.5mg/L以下时,可使龋齿增加,大于1.0mg/L时,可使牙齿出现斑釉。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了饮用水中的氟化物含量小于1.0mg/L。9.7.2关于除氟方法的规定。除氟应用的方法很多,如活性氧化铝吸附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骨碳法等,本规范仅对常用的前四种除氟方法作有关技术规定。去除氟离子的同时(特别是采用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对其它离子或物质也有一定的去除率,这就要求处理出水中的各种离子或物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的要求。9.7.3关于除氟法适用范围的规定。饮用水除氟的原水主要为地下水,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存在较多的地下水高氟地区,一般情况下高氟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在1.0~10mg/L范围关于除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泥渣排放的规定。除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排放应符合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规定。泥渣按其去向,进入垃圾填埋厂的应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的规定,进入农田的应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的规定。9.7.5关于除氟工程中的设备、管材、器材的应用和防腐的规定。除氟工程中的设备、管材、器材的应用和防腐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及《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的规定。(2)混凝沉淀法69给水条文说明9.7.6关于混凝沉淀法原水水质及使用药剂的规定。混凝沉淀法主要是通过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吸附水中的氟,经沉淀或过滤后去除氟化物。当原水中含氟量大于4mg/L时不宜采用混凝沉淀法,否则处理水中会增加SO4、Cl等物质,影响饮用水质量。一般采用铝盐的去除效果较好,可选择氯化铝、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等。9.7.7 关于絮凝剂投加量的规定。絮凝剂投加量受原水含氟量、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其投加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投加量(以Al计)宜为原水含氟量的10~15倍(质量比)。9.7.8关于混凝沉淀法工艺流程的规定。9.7.9关于混合、絮凝和过滤的设计参数的规定。9.7.10关于混凝沉淀时间的规定。3+--(3)活性氧化铝吸附法9.7.11关于活性氧化铝滤料粒径的规定。活性氧化铝的粒径越小吸附容量越高,但粒径越小强度越差,而且粒径小于0.5mm后,反冲洗时的滤料流失较大。粒径1mm的滤料耐压,其耐压强度一般能达到9.8N/粒。9.7.12关于原水在进入滤池前调整pH值的规定。一般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其碱度也较高(pH值大于8.0,偏碱性),而pH值对活性氧化铝的吸附容量影响很大。进水pH值在6.0~6.5时,活性氧化铝吸附容量一般为4~5g(F)/kg(Al2O3);进水pH值在6.5~7.0时,吸附容量一般为3~4g(F)/kg(Al2O3);若不调整pH值,吸附容量仅在1g(F-)/kg(Al2O3)左右。9.7.13关于吸附滤池滤速和运行方式的规定。9.7.14关于滤池滤料厚度的规定。9.7.15关于再生药剂的规定。9.7.16关于再生方式的规定。首次反冲洗滤层膨胀率宜采用30%~50%,反冲时间宜采用10~15min,冲洗强度一般可采用12~16L/s•m2。再生溶液宜自上而下通过滤层。采用氢氧化钠再生,浓度可为0.75%~1%,消耗量可按每去除1g氟化物需要8~10g固体氢氧化钠计算,再生液用量容积为滤料体积的3~6倍,再生时间为--70给水条文说明1~2h,流速为3~10m/h;采用硫酸铝再生,浓度可为2%~3%,消耗量可按每去除1g氟化物需要60~80g固体硫酸铝计算,再生时间为2~3h,流速为1.0~2.5m/h。再生后滤池关于电渗析器选择及确定电渗析流程长度、级、段和膜对数的规定。电渗析器应根据原水水质、用水量、供水水质要求和氟离子的去除率选择主机型号、流量、级、段和膜对数。当处理量大时,可采用多台并联方式。为提高出水水质,可采用多台电渗析串联方式,也可采用多段串联(即增加段数),延长处理流程;为增加产水量可以增加电渗析单台的膜对数。9.7.18关于电渗析倒极器的规定。倒极器可采用手动、气动、电动、机械倒极装置。若采用手动倒极,由于不能严格地长期按时操作,易产生结垢而严重影响电渗析的正常运行。为降低造价,便于维修,宜采用自动倒极装置。9.7.19关于电渗析电极的规定。电极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阻小、机械强度高、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好。经石蜡或树脂浸渍处理后的石墨,用其作电极,一般在苦咸水或海水淡化中使用寿命较长;钛涂钌电极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强。处理水作饮用水,为杜绝纯铅离子的渗入不得采用铅电极。9.7.20 关于离子交换膜的规定。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饮用水电渗析除氟效果、电能消耗的主要因素,应采用对氟离子选择透过性高的交换膜。目前国产离子交换膜有聚乙烯异相阴/阳膜、聚乙烯醇异相阴/阳膜、聚乙烯半均相膜、氯醇橡胶均相阴膜、聚丙烯异相阴/阳膜等。离子交换膜一般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连续工作一年以上性能不变;应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膜应平整,无孔洞,无裂缝。膜的爆破强度应大于0.3MPa。在使用中不因溶液浓度、湿度变化而变形。9.7.21关于电渗析淡水、浓水、极水流量的规定。71给水条文说明为保持膜两侧浓、淡室压力的一致,浓水应取与淡水相同的流量,但为节水,一般在不低于2/3淡水流量时,仍可以安全运行。建议浓水循环使用。极水流量一般可为1/3~1/5的淡水流量。太高产生浪费,太低会影响膜的寿命。9.7.22关于进入电渗析器水压的规定。国关于电渗析主机酸洗周期的规定。电渗析主机酸洗周期是根据原水硬度、含盐量不同而变化,并与运行管理好坏有直接关系。电渗析工作过程中水中的钙、镁及其它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并在交换膜面或多或少的积留,甚至造成结垢。电极的倒换即浓室变淡室,离子也反向移动,可以使膜消垢。因此,频繁倒换电极,可以延长酸洗周期。倒换电极较频繁时,酸洗周期可为1~4周。酸洗液宜采用工业盐酸,浓度可为1.0%~1.5%,但不得大于2%;宜采用动态循环方式,酸洗时间一般可为2h。9.7.24关于电渗析器大修年限的规定。(5)反渗透法9.7.25关于反渗透除氟预处理的规定。预处理是反渗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去除悬浮固体颗粒、微生物、胶体物质、硬度及其它对膜有损害的物质,它直接影响到膜的使用寿命及出水水质,关系到整个净化系统的运行及效果。一般膜组件生产厂家对其产品的进水水质会提出严格要求,当原水水质不符合膜组件的要求时,就必须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方法和深度主要取决于膜材料、膜组件的结构、原水的组成、产水的质量要求等。一般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软化处理、机械过滤、活性炭过滤、保安过滤等。有的原水成分较复杂,可能还需进行更复杂的处理工序,如微滤、超滤等。对地下水来说,预处理系统一般包括机械过滤、活性炭过滤和保安过滤。保安过滤可以将大于一定粒径的残余的微颗粒截留下来,确保对反渗透膜不造成损害,这是保证进水水质符合要求不可缺少的重要预处理工序。9.7.26关于反渗透系统保安过滤器的规定。保安过滤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反洗型和不可反洗型。不可反洗型滤芯为一次性,运行费用高,但效果好。对于复合膜,不允许含余氯,保安过滤器则成为系统中细菌滋生及污物沉积的主要场所。因此滤芯不宜过长,并且可以选择较高的滤速,以便减少更换周期。72给水条文说明9.7.27 关于反渗透装置设备及设备保护等的技术要求的规定。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操作和维修的需要。设备一般放在室关于反渗透装置清洗周期的规定。反渗透装置清洗周期一般要根据预处理效果、膜性能及产水量来定,并与运行管理好坏有直接关系。预处理情况较好、膜性能较好且系统运行合理的反渗透装置,其清洗周期一般为0.5~1年,而预处理情况较差、膜性能较差,运行管理不当的反渗透装置,其清洗周期一般为半个月至3个月。在反渗透系统停运时必须定期对膜进行清洗,既不能使反渗透膜变干,又要防止微生物的繁殖生长。9.8消毒(1)一般规定9.8.1关于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及消毒方法的规定。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可采用的消毒方法为:液氯(Cl2)、氯胺(NH2Cl、NHCl2)消毒、二氧化氯(ClO2)消毒、臭氧(O3)消毒及紫外线消毒。也可采用上述方法的组合。小型水厂或特殊情况也可采用漂白粉(CaO²2Ca(OCl)2²3H2O)、漂白精(Ca(OCl)2)及次氯酸钠(NaOCl)消毒。9.8.2关于消毒方法选择的规定。消毒的效率与水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消毒剂的类型、投加点、投加量及接触时间等影响因素有关。通过消毒处理的水质不仅要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的细菌学指标,同时,由于各种消毒剂消毒时会产生相应的副产物,因此还要求满足相关的感官性状和毒理学指标。目前,国内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规范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和卫生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建设部也正在制定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73给水条文说明9.8.3关于消毒剂投加点的选择的规定。不同消毒剂和不同的原水水质,其投加点不尽相同。根据对目前几十个城市调查的反馈情况,消毒方法大多采用液氯消毒,加氯点多数采用混凝前和滤后两点加氯。9.8.4 关于设计投加量的规定。设计投加量可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原水水质变化会使投加量相差悬殊,因此有必要按出厂水与投加消毒剂相关的水质控制指标,通过试验确定各投加点的最大消毒剂投加量作为设计投加量。消毒剂的最大投加量还应控制出水厂水的消毒剂残留浓度和消毒副产物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定范围内。采用液氯消毒时,一般采用混凝前和过滤后两点加氯,加氯量一般分别为1.0~2.0mg/L和0.5~2.0mg/L。-当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二氧化氯及消毒产生的副产物,氯酸盐(CO3)和亚氯酸盐-(ClO-2)是有严格控制的。各国、各组织控制二氧化氯及消毒副产物氯酸盐(ClO3)和亚氯酸盐(ClO-2)的标准值不尽相同。1979年美国环保总署(U.S.EPA)发布关于二氧化氯(ClO2)应用-规范,饮用水中二氧化氯(ClO2)、氯酸盐(ClO3)、亚氯酸盐(ClO-2)总量不超过1mg/L,我国卫生部2001年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规定了亚氯酸盐(ClO-2)<0.2mg/L,建设部2003年编制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送审稿)中规定了亚氯酸盐(ClO-2)<0.8mg/L,-两个规范(标准)对二氧化氯(ClO2)、氯酸盐(ClO3)和亚氯酸盐(ClO-2)总量尚未有规定。由于对二氧化氯副产物的控制,所以二氧化氯的投加量是有限制的:在美国二氧化氯投加一般不大于1mg/L,日本《水道设施设计指南》中规定二氧化氯最大加氯量为2mg/L(一般在预氧化后有活性炭吸附)。在美国有报道用氯化亚铁(FeCl2)可去除二氧化氯副产物氯酸盐:二氧化氯投量2.5mg/L时,加入6~7mg/L氯化亚铁(FeCl2),对氯酸盐浓度减至0.2mg/L是有效的。二氧化氯的投量与原水水质、工艺流程、絮凝剂种类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按对饮用水水质相关指标的控制,进行试验确定其投加量是必要的。9.8.5关于确定消毒剂与水接触时间的规定。化学法消毒工艺的一条实用设计准则为接触时间T(min)³接触时间结束时消毒剂残留浓度C(mg/l),被称为CT值。对于一定温度和PH的待消毒处理水,不同消毒剂对粪便大肠菌、病毒、兰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的不同灭活要求所需的CT值也不同。74给水条文说明按美国《地表水处理规则》(SWTR),达到1-log灭活(90%灭活率)兰氏贾第虫和在PH值6-9时达到2-log、3-log灭活(99%、99.9%灭活率)肠达到1-log灭活兰伯贾第虫的Ct值表13在PH值6-9时达到2、3-log灭活肠内病毒的Ct值9.8.6 关于采用消毒剂以及消毒系统设计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的规定。依据《消毒管理办法》(中国卫生部2002年7月1日颁布)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对消毒设备、产品和药剂的标准和质量加以规范。对于广泛应用的氯消毒系统,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物质,加氯消毒系统的设计必须执行《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75给水条文说明(2)氯消毒和氯胺消毒9.8.7关于采用氯消毒和氯胺消毒有关消毒剂的规定。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对国内几十个城市水厂的调查,国内外仍以液氯消毒作为普遍采用的消毒方法。饮用水氯消毒,将液氯气化通过加氯机将氯气投入处理水中,形成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OCl-),统称游离性有效氯(FAC)。游离性有效氯有杀菌消毒及氧化作用。氯胺又称化合性有效氯(CAC),在处理水中通常按一定比例投加氯气和氨气,当pH7~10时,稀溶液很快合成氯胺。氯胺消毒较之氯消毒可减少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量,减轻氯酚味;还可增加余氯在供水管网中的持续时间,抑制管网中细菌生成。故氯胺消毒常用于原水中有机物多和清水输水管道长、供水区域大的城市水厂。9.8.8关于氯胺消毒时,氯和氨投加比例的规定。9.8.9关于氯消毒和氯胺消毒与水接触时间的规定。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送审稿)中要求,当氯消毒时,与水接触30min后,出厂水游离余氯≥0.3mg/L,可达到氯消毒的CT值为9mg∙min/L;当氯胺消毒时,与水接触120min后,出厂水总余氯≥0.6mg/L,可达到氯胺消毒的CT值为72mg∙min/L。对于无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地下水,可不经接触池而在配水管网中氯化。对污染严重的地表水,应使用较高的CT值,如:C和T分别不小于1.0mg/L和30min。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由原水得到无病毒出水,需满足下列氯消毒条件:出水浊度≤1.0NTU,pH<8,接触时间30min,游离余氯>0.5mg/L。这一条件对一般净水厂设计均可实现。9.8.10关于加氯机和加氯系统的规定。根据几十个城市的调查反馈情况,大多数净水厂液氯消毒及加压站补氯采用了国外引进的全真空自动加氯系统。净水厂前加氯多为流量比例(手动或自动)投加,后加氯多采用流量、余氯复合环控制投加。根据《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规定,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因此氯源的切换多采用压力切换。9.8.11关于加氯计量和安全措施的规定。9.8.12关于采用漂白粉消毒时的有关规定。9.8.13关于液氨系统加氨方式的规定。9.8.14关于加氯间、加氨间位置的规定。76给水条文说明9.8.15 关于加氯(氨)间采暖方式的规定。从安全防火、防爆考虑,条文删去了原规范火炉采暖。9.8.16关于提高氯瓶出氯量措施的有关规定。9.8.17关于加氯(氨)间及氯(氨)库安全措施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BZ1)规定,室内空气中氯气允许浓度不得超过1mg/m3,故加氯间(真空加氯间除外)及氯库应设置泄漏检测仪和报警设施。当室内空气含氯量≥1mg/m3时,自动开启通风装置;当室内空气含氯量≥5mg/m3时,自动报警,并关闭通风装置;当室内空气含氯量≥10mg/m3时,自动开启氯吸收装置。因此漏氯检测仪的测定范围为:1~15mg/m3。加氯设施的设计应将泄漏减至最低程度,万一出现泄漏,应及时控制,故本条文规定氯库应设有漏氯、跑氯事故的处理措施,并应设置全套氯吸收装置(处理能力按一小时处理一个所用氯瓶漏氯量计)。氯吸收塔尾气排放量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中氯气无组织排放时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为0.5mg/m3的规定。氯吸收装置与消防设备类似,不常使用,但必须注意维护,确保随时可安全运行。氯吸收装置应设在临近氯库的单独房间内,用地沟与氯库相通。氨是有毒的、可燃的,比空气轻。氨钢瓶间仓库安全措施与氯库相似。9.8.18关于加氯(氨)间及其仓库通风的规定。参照美国规范,对通风系统设计作了规定。9.8.19关于加氯(氨)间设置安全防范设施的规定。9.8.20关于加氯(氨)给水管道的供水要求及有关管道材质的规定。消毒药剂均系强氧化剂,对某些材料有腐蚀作用,本条文中规定加氯(氨)的管道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氨水溶液及氨对铜有腐蚀性,故宜用塑料制品。9.8.21关于加氯、加氨设备及其管道设置备用的规定。为保证不间断加氯(氨),本条文对备用作了相应的规定。9.8.22关于消毒剂仓库设置和仓库储备量的有关规定。固定储备量系指由于非正常原因导致药剂供应中断,而在药剂仓库内设置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准动用的储备量,应按水厂的重要性来决定。据调查,一般设计中均按最大用量的10~30d计算。周转储备量系指考虑药剂消耗与供应时间之间的差异所需的储备量,可根据当地货源和运输条件确定。77给水条文说明(3)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荐的AI级广谱、安全和高效的消毒剂。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净水厂多有采用。参考美国、日本的净水厂设计规范,二氧化氯通常作为净水厂前加氯的代用预氧化剂。因其不同于氯,不产生三卤甲烷(THMs),不氧化三卤甲烷(THMs)的前驱物,不与氨或酚类反应,杀菌效果随pH值增加而增加,所以二氧化氯应用于含酚、含氨、pH值高的原水中,其预氧化和消毒是有利的。9.8.23 因为二氧化氯与空气接触易爆炸,不易运输,所以二氧化氯一般采用化学法现场制备。国外多为高纯型二氧化氯发生器:有以氯溶液与亚氯酸钠为原料的氯法制备和以盐酸与亚氯酸钠的酸法制备方法。国内有以(氯)盐酸与亚氯酸钠为原料的高纯型二氧化氯和以盐酸与氯酸钠为原料的复合二氧化氯两种形式。可根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选型。在密闭的发生器中生成二氧化氯,其溶液浓度为10g/L。由于生成二氧化氯的主要材料固体亚氯酸钠、氯酸钠属一、二级无机氧化剂,贮运操作不当有引起爆炸的危险;原材料盐酸与固体亚氯酸钠相接触也易引起爆炸;原料调制浓度过高(32%HCl和24%NaClO2)反应时也将发生爆炸。二氧化氯泄漏时,空气中二氧化氯(ClO2)含量为14ppm时,人可察觉,45ppm时明显刺激呼吸道;空气中浓度大于11%和水中浓度大于30%时易发生爆炸。鉴于上述原因,其贮存、调制、反应过程中有潜在的危险,为确保二氧化氯安全地制备和在水处理中使用,其现场制备的设备应是成套设备,并必须有相应的有效的各种安全措施。9.8.24关于二氧化氯消毒剂与水接触时间的规定。《城市供水水质标准》(送审稿)中规定:二氧化氯与水接触30min后,出厂二氧化氯余量≥0.1mg/L,管网末梢二氧化氯余量≥0.02mg/L。9.8.25关于二氧化氯原材料贮备间安全措施的规定。9.8.26关于二氧化氯设备系统密封、防腐及安全措施的规定。9.8.27关于二氧化氯系统设置安全防范设施和房间布置的规定。9.8.28关于二氧化氯原材料贮存量的规定。出于安全考虑,二氧化氯原材料库房的贮量不易太多。9.8.29关于二氧化氯系统防火防爆设计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相关条文执行。78给水条文说明(4)臭氧消毒9.8.30关于臭氧(O3)消毒出厂前补充加氯的规定。臭氧(O3)是一种优良消毒剂和强氧化剂。其特点是反应快、杀菌消毒效果好,对原水中无机物、有机物均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但臭氧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为抑制供水管网生成细菌和保证管网末端保持一定的余氯,应在使用臭氧消毒之后再补加氯消毒,以满足出厂余氯要求。作为氧化剂臭氧的副产物—溴酸盐和甲醛也为控制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城市供水水质标准》(送审稿)分别限制为25μg/L和900μg/L。9.8.31关于臭氧消毒与水接触时间的规定。臭氧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大于15min,通常4~12min。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规定:“臭氧是有效的病毒消毒剂,用于净水,保持游离臭氧余量0.2~0.4mg/L,接触时间4min”。欧洲采用的准则:“游离臭氧余量0.4mg/L,接触时间4min(即CT=1.6mgmin/L)”。上述规定和准则用于原水水质好,有效的接触反应池且仅作消毒处理的场合。对于原水水质不同,处理要求不同的臭氧处理,其接触时间不同,可参考同类工程确定。9.8.32关于净水厂臭氧消毒系统设计所应遵循规范条文的说明。。79给水条文说明9.9臭氧净水设施(1) 一般规定9.9.19.9.2阐明臭氧净水设施应该包括的设计内容。规定了确定臭氧投加位置的原则。由于目前国内城镇水厂中采用臭氧净水设施实例极少,因此,本规定所述原则基本上是依据国外的相似经验确定。设计中臭氧投加位置应通过对原水水质状况的分析,结合总体净水工艺过程的考虑和出水水质目标来确定,也可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或通过一定的试验来确定。9.9.3规定了臭氧投加率的确定原则。由于臭氧净水设施的设备投资和日常运行成本较高,臭氧投加率确定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和生产运行成本,同时考虑到国内目前水厂中的实践经验很少,因此,本规定明确了应根据待处理水的水质状况并结合试验结果来确定的要求。9.9.49.9.5关于臭氧投加量计算的规定。对于与臭氧气体或溶有臭氧的水体接触的材料作出的规定。由于臭氧的氧化性极强,对许多材料具有强腐蚀性,因此要求臭氧处理设施中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气体输送管道、臭氧接触池、以及臭氧尾气消除装置中所有可能与臭氧接触的材料能够耐受臭氧的腐蚀,以保证臭氧净水设施的长期安全运行和减少维护工作。据调查,一般的橡胶、大多数塑料、普通的钢和铁、铜以及铝等材料均不能用于臭氧处理系统。适用的材料主要包括316和305不锈钢、玻璃、氯磺烯化聚乙烯合成橡胶、聚四氟乙烯以及混凝土。(2)气源装置9.9.6规定了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源品种及气源质量要求。对气源品种的规定是基于臭氧发生的原理和对目前国内外所有臭氧发生器气源品种的调查。由于供给臭氧发生器的各种气源中一般均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二氮,气源中过多的水份易与其生成硝酸,从而导致对臭氧发生装置及输送臭氧管道的腐蚀损坏,因此必须对气源中的水份含量作出规定,露点就是代表气源水份含量的指标。据调查,目前国内外绝大部分运行状态下的臭氧发生器的气源露点均低于-60℃,有些甚至低于-80℃。一般情况下,空气经除湿干燥处理后,其露点可达到-60℃以下,制氧机制取的气态氧气露点也可达到-60℃到-70℃之间,液态氧的露点一般均在-80℃以下,因此,本规定对气源露点作出应低于-60℃的规定。此外,气源中的碳氧化物、颗粒、氮以及氩等物质的含量对臭氧发生器的正常运行、产气能80给水条文说明耗等也会产生影响,且不同臭氧发生器的厂商对这些指标要求各有不同,故本条文只作定性规定。9.9.79.9.8对气源装置的供气气量及压力作出的规定。 对供应空气的气源装置基本设备组成和设备备用作出的规定。供应空气的气源装置除了应具有供气能力外,还应具备对所供空气进行预处理的功能,所供气体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能满足臭氧发生装置的供气要求。空压机作为供气的动力设备,用以满足供气气量和气压的要求;过滤设备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和杂质;除湿干燥设备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水份,以达到降低供气露点的目的;消声设备则用于降低气源装置在高压供气时所产生的噪声。由于供应空气的气源装置需要常年连续工作,且设备系统较复杂,通常情况下每个装置可能包括多个过滤、除湿、干燥和消声设备,为保证在某些设备组件发生故障或需要正常维修时气源装置仍能正常供气,要求气源装置中的主要设备应有备用。9.9.9规定了供应氧气的气源装置的形式。据调查,目前国内外水厂臭氧处理设施中以氧气为气源的均通过设置现场液氧储罐或制氧机这两种形式的气源装置来为臭氧发生装置供氧气。9.9.10关于液氧储罐供氧装置设备的基本配置以及液氧储存量的规定。液态氧均通过各种商业渠道采购而来,其温度极低,在使用现场需要专用的隔热和耐高压储罐予以储存。为节省占地面积,储罐一般都是立式布置。进入臭氧发生装置的氧必须是气态氧,因此需要设置将液态氧蒸发成气态氧的蒸发器,蒸发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自环境空气温度。通过各种商业渠道所购的液态氧的纯度很高(均在99%以上),而提供给臭氧发生装置的最佳氧气浓度通常在90%~95%之间,且要求含有少量的氮气,因此,液氧储罐供氧装置一般均应配置添加氮气或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氮气)的设备。通常采用的设备有氮气储罐或空压机,并配备相应气体混配器。储存在液氧罐中的液态氧将随着水厂生产逐步消耗,其罐内的压力和液面将发生变化,为了随时了解其变化情况和提前做好补充液氧的准备,须设置液氧储罐的压力和液位显示及报警装置。采购的液态氧均是由液氧槽罐车输送到现场,然后用专用车载设备加入到储氧罐中。运氧槽车一般吨位较大,在厂区内行驶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储存量越大,则对厂区的交通条件要求越高。另外,现场液氧储罐的大小还受消防要求的制约。因此,液氧储存量不宜过大,但储存太少将增加运输成本,带来采购液态氧成本的增加。因此,根据相关的调查,本条文只作出最小储存量的规定。9.9.11关于制氧机供氧装置设备的基本配置以及设备例行停运维护或故障检修时备用能力的规定。空气中98%以上的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制氧机就是通过对环境空气中氮气的吸附来实现氧气的富集。一般情况下,制氧机所制取的氧气中氧的纯度在90%~95%之间,其中还含有少量81给水条文说明氮气。此外,制氧机还能将所制氧气中的露点和其它有害物质降低到臭氧发生装置所需的要求。为了保证能长期正常工作,制氧机需定期停运维护保养,同时考虑到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因此制氧机供氧装置必须配备备用液氧储罐及其蒸发器。根据大多数制氧机的运行经验,每次设备停役保养和故障修复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天,故对备用液氧储罐的最小储存量提出了不应少于两天的氧气用量的规定。虽然备用液氧储罐启用时其所供氧气纯度不属最佳,但由于其使用机会很少,为了降低设备投资和简化设备系统,一般不考虑备用液氧再配备加氮气或空气设备。9.9.12 对气源品种及气源装置型式选择的规定。就制取臭氧的电耗而言,以空气为气源的最高,制氧机供氧气的其次,液氧最低。就气源装置的占地而言,空气气源的较氧气气源的大。就臭氧发生的浓度而言,以空气为气源的浓度只有氧气气源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就臭氧发生管、输送臭氧气体的管道、扩散臭氧气体的设备以及臭氧尾气消除装置规模而言,以空气为气源的比氧气的大许多。就设备投资和日常管理而言,空气的气源装置均需由用户自行投资和管理,而氧气气源装置通常可由用户向大型供气商租赁并委托其负责日常管理。虽然氧气气源装置较空气气源装置具有较多优点,但其设备的租赁费、委托管理费以及氧气的采购费也很高,且设备布置受到消防要求的限制。因此,采用何种供气气源和气源装置必须综合上述多方面的因素,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据调查,一般情况下,空气气源适合于较小规模的臭氧发生量,液氧气源适合于中等规模的臭氧发生量,制氧机气源适合于较大规模的臭氧发生量。9.9.13对气源装置设置地点的规定。由于臭氧发生装置对所供气体的质量要求较严格,过远的气体输送增加了管道中杂质污染气体的潜在危险,而且以氧气为气源时还存在着发生火灾的隐患,因此,本条文作出相应规定。9.9.14对气源装置设置地点的条件作出的规定。供应空气的气源装置中产生噪声的设备较多,因此应将其设在室内。而供应氧气的气源装置中产生噪声的设备较少,且储存液氧的储罐高度较高,并考虑到运送液氧的槽车向储罐加注液氧时的操作方便,因此一般设置在露天,并要求对部分产生噪声的设备采取降噪措施。(3)臭氧发生装置9.9.15规定了臭氧发生装置最基本的设备组成。其中臭氧发生器的供电及控制设备,一般都作为专用设备与臭氧发生器配套制造和供应的。冷却设备用以对臭氧发生器及其供电设备的冷却,既可以配套制造供应,也可根据不同的冷却要求进行专门设计配套。臭氧和氧气泄漏探测及报警设备,用以监测设置臭氧发生装置处环境空气中可能泄漏出的臭氧和氧气的浓度,并对泄漏82给水条文说明状况作出指示和报警,其设置数量和位置应根据设置臭氧发生装置处具体环境条件确定。9.9.16关于臭氧发生装置产量及备用能力设置的规定。为了保证臭氧处理设施在最大生产规模和最不利水质条件下的正常工作,臭氧发生装置的产量应满足最大臭氧加注量的需要。用空气制得的臭氧气体中的臭氧浓度一般为2%~3%,且臭氧浓度调节较困难,当某台臭氧发生器发生故障时,很难通过提高其它发生器的产气浓度来维持整个臭氧发生装置的产量不变。因此,要求以空气为气源的臭氧发生装置中应设置硬备用的臭氧发生器。用氧气制得的臭氧气体中的臭氧浓度一般为6%~14%,且臭氧浓度调节非常容易,当某台臭氧发生器发生故障时,既可以通过启用已设置的硬备用发生器来维持产量不变,也可通过提高未故障发生器的产气浓度来维持产量不变。采用硬备用方式,可使臭氧发生器维持正常工作时的产气浓度和氧气的消耗量,处于较经济的状态,但设备的初期投资将增加。采用软备用方式,设备的初期投资可减少,但可能会使装置正常工作时产气浓度不很经济,且消耗的氧气将增加。因此,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9.9.17 对臭氧发生装置的设置地点及设置环境作出的规定。臭氧的腐蚀性极强,泄漏到环境中对人体、设备、材料等均会造成危害,其通过管道输送的距离越长出现泄漏的潜在危险越大。此外,臭氧极不稳定,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将分解成氧气,输送距离越长,其分解的比例越大,从而可能导致到投加点处的浓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要求臭氧发生装置应尽可能靠近臭氧接触池。当净水工艺中同时设有预臭氧和后臭氧接触池时,考虑到节约输送管道的投资,其设置地点除了应尽量靠近各用气点外,还宜靠近用气量较大的臭氧接触池。据调查,在某些工程中,当预臭氧和后臭氧接触池相距较远时,也有分别就近设置两套臭氧发生装置的做法,但这种方式将大为增加工程的投资。根据臭氧发生器设置的环境要求,其必须设置在室内。虽然臭氧发生装置中配有专用的冷却设备,但其工作时仍将产生较多的热量,可能使设置臭氧发生装置的室内环境温度超出臭氧发生装置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以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维持在臭氧发生装置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以下。9.9.18对设有臭氧发生器的建筑内的用电设备的安全防护类型作出的规定。(4)臭氧气体输送管道9.9.199.9.20关于确定输送臭氧气体管道的直径及适用材料的规定。关于输送臭氧气体的埋地管敷设和室外管隔热防护的规定。由于臭氧泄漏到环境中83给水条文说明危害很大,为了能在输送臭氧气体的管道发生泄漏时迅速查找到泄漏点并及时修复,输送臭氧气体的埋地管一般不应直接埋在土壤或结构构造中,而应设在专用的管槽内,管槽上设活动盖板,以方便查漏和修复。输送臭氧气体的管道均为不锈钢管,管材的导热性很好,因此,在气候炎热的地区,设在室外的管道(包括设在管槽内)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从而导致管道中的臭氧分解速度加快,因此,要求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对室外管道进行隔热防护。(5)臭氧接触池9.9.21规定了臭氧接触池的最少个数。在运行过程,有时需要停池清洗或检修,为不致造成水厂停产,故规定了臭氧接触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两个。9.9.22关于臭氧接触池接触时间的规定。工艺目的和待处理水的水质情况不同,所需臭氧接触池接触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设计采用的接触时间应根据对工艺目的、待处理水的水质情况的分析,通过一定的小型或中型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来确定。9.9.23规定了臭氧接触池的构造要求以及尾气排放管和自动气压释放阀的设置。为了防止臭氧接触池中少量未溶于水的臭氧逸出后进入环境空气而造成危害,臭氧接触池必须采取全封闭的构造。注入臭氧接触池的臭氧气体除含臭氧外,还含有大量的空气或氧气。这些空气或氧气绝大部分无法溶解于水而会从水中逸出。这部分逸出的气体(其中还含有少量未溶于水的臭氧)被称之为臭氧接触池尾气。在全密闭的接触池内,要保证来自臭氧发生装置的气体连续不断地注入和避免将尾气带入到后续处理设施中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必须在臭氧接触池顶部设置尾气排放管。为了在接触池水面上形成一个使尾气集聚的缓冲空间,池内顶宜与池水面保持0.5~0.7m的距离。随着臭氧加注量和处理水量的变化,注入接触池的气量及产生的尾气也将发生变化。当出现尾气消除装置的抽气量与实际产生的尾气量不一致时,将在接触池内形成一定的附加正压或负压,从而可能对结构产生危害和影响接触池的水力负荷,因此,必须在池顶设自动气压释放阀,用于在产生附加正压时自动排气和产生附加负压时自动进气。9.9.24关于臭氧接触池水流形式、导流隔板设置以及出水方式的规定。由于制取臭氧的成本很高,为使臭氧能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接触池水流宜采用竖向流形式,并设置竖向导流隔板。在处于下向流的区格的池底导入臭氧,从而使气水作相向混合,以保证高效的溶解和接触效果。在与池顶相连的导流隔板顶部设置通气孔是为了让集聚在池顶上部的尾气从排放管顺利排出。在 84给水条文说明与池底相连的导流隔板底部设置流水孔是为了清洗池子之用。虽然接触池内的尾气可通过尾气排放管排出,但水中仍会含有一定数量的过饱和溶解的空气或氧气,该部分气体随水流进入后续处理设施后会自水中逸出并造成不利影响,如在沉淀或澄清中产生气浮或在过滤中产生气阻。因此,接触池的出水一般宜采用薄壁堰跌水出流的方式,以使水中过饱和溶解的气体在跌水过程中吹脱,并随尾气一起排出。9.9.25关于预臭氧接触池设计参数的规定。1根据臭氧净水的机理,拟在预臭氧阶段去除的物质大多能迅速与臭氧反应,去除效率主要与臭氧的加注量有关,接触时间对其影响很小。据调查国外的相关应用实例,大多数采用2min左右的接触时间,但若工艺设置是以除藻为主要目的的,则接触时间一般应适当延长,或通过一定的试验确定。2预臭氧处理的对象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原水,原水中含有一定的颗粒杂质容易堵塞微孔曝气装置。因此,臭氧气体宜通过水射器抽吸后与动力水混合,然后再注入到进水管上的静态混合器或通过专用的大孔扩散器直接注入池内。由于预臭氧接触池停留时间较短和容积较小,故一般只设一个注入点。3由于原水中含有的颗粒杂质容易堵塞抽吸臭氧气体的水射器,因此,一般不宜采用原水作为水射器动力水源,而宜采用沉淀(澄清)或滤后水。当受条件限制而不得不使用原水时,应在水射器之前加设两套过滤装置,一用一备。4本规定是基于对国内外有关应用实例的调查所得。5由于接触池的池深较深,考虑到若导流隔板间距过小,不易土建施工和扩散器的安装维护,以及停池后的清洗,故规定了导流隔板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0.8m。6接触池出水端设置余臭氧监测仪是为了检测臭氧的投加率是否合理,以及考核接触池中的臭氧吸收效率。9.9.26关于后臭氧接触池设计参数的规定。1据调查,后臭氧接触池根据其工艺需要,一般至少由二段接触室串联而成,其中第一段接触室主要是为了满足能与臭氧快速反应物质的接触反应需要,以及保持其出水中含有能继续杀灭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氧化有机物所必需的臭氧剩余量的需要。后续接触室数量的确定则应根据待水处理的水质状况和工艺目的来考虑。当以杀灭细菌和病毒为目的时,一般宜再设一段。当以杀灭寄生虫和氧化有机物(特别是农药)为目的时,一般宜再设两段。2每段接触室包括气水接触区和后续反应区并由竖向导流隔分开是目前国内外较普遍的85给水条文说明布置方式,故作此规定。3规定后臭氧接触池的总接触时间宜控制在6~15min之间,是基于对国内外的应用实例的调查所得,可作为设计参考,当条件许可时,宜通过一定的试验确定。规定第一段接触室的接触时间一般宜为2min左右也是基于对有关的调查和与预臭氧相似的考虑所得出。4 一般情况下,进入后臭氧接触池的水中的悬浮固体大部分已去除,不会对微孔曝气装置造成堵塞,同时考虑到后臭氧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溶解性物质和残留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处理对象的浓度和含量较低,为保证臭氧在水中均匀高效地扩散溶解和与处理对象的充分接触反应,臭氧气体一般宜通过设在气水接触区底部的微孔曝气盘直接向水中扩散。为了维持水在整个接触过程中必要的臭氧浓度,规定气体注入点数与接触室的设置段数一致。5每个曝气盘在一定的布气量变化范围内可保持其有效作用范围不变。考虑到总臭氧加注量和各段加注量变化时,曝气盘的布气量也将相应变化。因此,曝气盘的布置应经过对各种可能的布气设计工况分析来确定,以保证最大布气量到最小布气量变化过程中的布气均匀。由于第一段接触室需要与臭氧反应的物质含量最多,故规定其布气量宜占总气量的50%左右。6接触池设计水深范围的规定是基于对有关的应用实例调查所得出。对气水接触区的深度与长度之比作出专门规定是基于对均匀布气的考虑,其比值也是参照了相关的调查所得出。7由于接触池的池深较深,考虑到若导流隔板间距过小,不易土建施工和曝气盘的安装维护,以及停池后的清洗,故规定了导流隔板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0.8米。8接触池出水端设置余臭氧监测仪是为了检测出水中的剩余臭氧浓度,控制臭氧投加率,以及考核接触池中的臭氧吸收效率。(6)臭氧尾气消除装置9.9.27关于臭氧尾气消除装置设备基本组成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这些设备应是最基本的。其中尾气输送管用于连接尾气中剩余臭氧消除器和接触池尾气排放管;尾气中臭氧浓度监测仪用于检测尾气中的臭氧含量和考核接触池的臭氧吸收效率;尾气除湿器用于去除尾气水的水份,以保护剩余臭氧消除器;抽气风机为尾气的输送和处理后排放提供动力;经处理尾气排放后的臭氧浓度监测及报警设备用于监测尾气是否能达到排放标准和尾气消除装置工作状态是否正常。9.9.28对臭氧尾气中剩余臭氧的消除方式的规定。电加热分解消除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普遍的方式,其对尾气中剩余臭氧的消除能力极高,工作时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随着热能回收型的电加热分解消除器的开发,其应用价值在进一步提86给水条文说明高。催化剂接触催化分解消除,与前者相比可节省较多的电能,设备投资也较低,但需要定期更换催化剂,生产管理相对复杂些。活性炭吸附分解消除目前主要在日本等国家有应用,设备简单且投资也很省,但也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和存在生产管理相对复杂等问题。此外,由于以氧气为气源时尾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吸附到活性炭之后,在一定的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容易产生爆炸,因此,规定在这种条件下不得采用活性炭消除方式。9.9.29关于臭氧尾气消除装置最大设计气量和对抽气量进行调节的规定。臭氧尾气消除装置最大气量理论上略小于臭氧发生装置最大气量,其差值因水质和臭氧加注量不同而不同。但从工程角度出发,两者最大设计气量宜按一致考虑。抽气风机设置抽气量调节装置,并要求其根据臭氧发生装置的实际供气量适时调节抽气量,是为了保持接触池顶部的尾气压力相对稳定,以避免气压释放阀过于频繁工作。9.9.30规定了电加热臭氧尾气消除装置的设置地点及设置条件。由于电加热消除装置长期处于高温(250℃~300℃)状况下工作,会向室活性炭吸附(1)一般规定9.10.1 当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宜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应对原水进行多年水质监测,分析原水水质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或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国内使用活性炭吸附池和生物活性炭吸附池情况见表14。日本使用颗粒活性炭净水处理的实施例见表15。9.10.2活性炭吸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截留悬浮固体,因此,要求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先去除悬浮固体,然后再进入炭吸附池。在正常情况下,要求炭吸附池进水浊度小于1NTU,否则将造成炭床堵塞,缩短吸附周期。9.10.3关于炭吸附池参数确定的一般要求。9.10.4关于活性炭规格及性能的规定。活性炭是用含炭为主的物质制成,如煤、木材(木屑形式)、木炭、泥煤、泥煤焦炭、褐煤、褐煤焦炭、骨、果壳以及含炭的有机废物等制作原料,经高温炭化和活化两大工序制成的多孔性疏水吸附剂。87给水条文说明活性炭按原料不同分为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或果壳活性炭等;按形状分为颗粒活性炭(GAC)与粉末活性炭(PAC),煤质颗粒活性炭分柱状炭、压块破碎炭和原煤破碎炭。目前国内运行的地面水水厂的炭吸附池用炭大部分使用煤质柱状炭。如果采用颗粒压块炭或破碎炭需参照有关产品特性,经试验确定各种设计参数。活性炭性能指标按满足国标GB7701.4-1997《净化水用煤质活性炭》一级品以上要求规定。88给水条文说明表14国内使用活性炭吸附池情况一览表89给水条文说明*浙江桐乡水厂7格采用柱状煤质炭直径1.5mm,长2~3mm,碘吸附值值1025mg/g,亚甲兰吸附值205mg/g。3格采用8*30目煤质破碎炭,碘吸附值值1067mg/g,亚甲兰吸附值256mg/g。90 给水条文说明表15日本使用颗粒活性炭净水处理的实施例91(2)主要设计参数9.10.5关于活性炭池型的规定。当处理规模小于320m3/h时,可采用普通压力滤池;当处理规模大于或等于320m3/h时,可采用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双阀滤池等形式,当处理规模大于或等于2400m3/h时,炭吸附池形式与过滤形式配套为宜。9.10.6关于炭吸附池过流方式的规定。采用升流式炭吸附池,处理后的水在池上部,应采用封闭措施,如设房、加盖等,以防人为污染。9.10.7为避免炭吸附池冲洗时对其它工作池接触时间产生过大影响,炭吸附池应设有一定的个数。为保证一个炭吸附池检修时不致影响整个水厂的正常运行,规定炭吸附池个数不得少于4个。9.10.8关于炭吸附池设计参数的规定。炭吸附池设计参数主要是空床接触时间和空床流速。空床接触时间和空床流速应根据水质条件,经试验或参考类似工程经验确定。表16为日本水道协会《水道设施设计指南》(2000)中颗粒活性炭滤池设计参数,供参考。表16日本颗粒活性炭滤池设计参数9.10.9关于炭吸附池冲洗的规定。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宜采用炭池出水冲洗,并考虑初滤水排除措施。为调整反冲洗强度,在反冲洗水管上宜设调节和计量装置。定期冲洗主要目的是冲掉附着在炭粒上和炭粒间的粘着物,一般可按30d考虑,实际运行时可根据需要调整。另外,水温影响水的粘度。当水温较低时,应调整反冲洗强度弥补温度差异的影响。表17为日本水道协会《水道设施设计指南》(2000)中颗粒活性炭吸附池设计冲洗参数,供参考。 表17冲洗参数9.10.10炭吸附池若采用中阻力配水(气)系统可采用滤砖。若采用小阻力配水(气)系统,配水孔眼面积与炭吸附池面积之比可采用1%~1.5%。如只用水冲洗,可用短柄滤头。如采用气水反冲,可采用长柄滤头。表18所示承托层粒径级配排列经工程实践验证,冲洗均匀,冲洗后炭层表面平整。(以五层承托层为例)表18五层承托层粒径级配9.10.11关于活性炭再生周期及指标的规定。炭再生周期的确定亦应考虑活性炭装运和更换所需时间等因素。所列指标为经验数值。当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时,也可采用CODMn、UV254的去除率作为判断活性炭运行是否失效的参考指标。9.10.12关于失效活性炭运出和新炭补充的输送方式的规定。输送方式宜采用水力输炭,也可采用人工输炭。当采用水力输炭时,输炭管可采用固定方式亦可采用移动方式。出炭、进炭可利用水射器或旋流器。炭粒在水力输送过程中,即不沉淀、又不致遭磨损的最佳流速为0.75~1.5m/s。9.10.13因池壁按开裂设计,磨损的炭粉如掉到缝中,会腐蚀钢筋。9.11水质稳定处理9.1.1对水质稳定进行了规定。城市给水的水质稳定性一般用饱和指数和和稳定指数鉴别,如下式:IL=PHo-pHsIR=2(pHs)-pH0式中 :IL-饱和指数,IL>O有结垢倾向,IL<O有腐蚀倾向;IR-稳定指数,IR<6有结垢倾向,IR>7有腐蚀倾向;PHo-水的实测pH值;pHs-水在碳酸钙饱和平衡时的pH值。全国26座城市自来水公司的水质稳定判断和中南地区40多座水厂水质稳定性研究,均使用这两个指数。水与CaCO3平衡时的pHs,可根据水质化验分析或通过查索pHs图表求出。在城市自来水管网水中,IL较高和IR较低会导致明显结垢,一般需要水质稳定处理。加酸处理工艺应根据试验用酸量等资料,确定技术经济可行性。对于IL<-1.0和IR>9的管网水,具有腐蚀性。一般宜先加碱处理。广州、深圳等地水厂一般加CaO,国内水厂也有加NaOH、Na2CO3的实例。日本有很多大中型水厂加NaOH。中南地区40多处地下水和地面水水厂资料表明,当侵蚀性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5mg/L时,水呈明显腐蚀性。敞口曝气法可去除侵蚀性二氧化碳,小水厂一般采用淋水曝气塔。9.11.2城市给水水质稳定处理所使用的药剂,不得增加水的富营养化成分(如磷等)。10净水厂污泥处理10.1一般规定10.1.1规定了净水厂污泥处理的主要对象。10.1.2规定了净水厂污泥排入天然水体或城镇排水系统所应遵循的标准及一般要求。10.1.3关于确定净水厂污泥处理规模的原则规定。净水厂污泥处理的规模由干泥量决定。干泥量主要与水处理规模及原水浊度有关。虽然一年内水厂处理水量和原水浊度都是变化的,但对污泥处理规模影响较大主要是浊度变化,特别是一些江、河水源,浊度的变化可达几十倍。因此,净水厂污泥处理规模主要决定于原水浊度的设计取值。设计按最高浊度取值还是按平均浊度取值,其污泥处理规模相差将十分悬殊。日本设计《指针》提出按能完全处理全年日数的95%确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本规范提出污泥处理系统规模即处理能力应能完全处理全年日数的85%~95%,即保证率为85%~95%。在高浊度较频繁的地区定采用下限。一年内还有15%~5%的日数不能全部处理,高于原水浊度设计取值的部分所产生的超量污泥要处置。目前一些地方提出零排放,即全年所有日数均能得到完全处理。这对于一年内原水浊度变幅大的水厂,困难较大,要达到零排放,则基建投资大,大部分污泥脱水设备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闲置。污泥处理的保证率取多大合适,目前国内还没有规定。保证率高,即一年中能完全处理的日数高,则基建投资大和日常管理费用高,但对环境污染小。目前国内所建的净水厂污泥处理系统大部分是能处理就处理,不能处理就排放。在高浊度期间,超量污泥首先应通过加强污泥处理系统功能(包括延长运行时间和启动备用设备)进行处理,也可通过调节构筑物的调蓄储存部分超量污泥,若要排到天然水体,其排放口有两种选择,一、经调节池调节后排出,二、从调节池前排出。本条规定宜从调节池后排出。经调节后排出,有以下优点:1经调节后均匀排出,对天然水体影响小,特别是排入小河沟。均匀排出,由于瞬时流量小,影响不明显。如果未经调节就排出,瞬时流量特别大,容易造成壅水和沉积。2均匀排放所需排水管道小。10.1.4 污泥处理系统的规模由所处理的干污泥量决定。本条文是关于净水厂污泥处理系统所要处理的干污泥量的计算公式的规定。由于原水浊度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式(10.1.4)中系数K1应经过实测确定。公式(10.1.4)中原水浊度设计取值C0为按本规定10.1.3条所规定的能完全处理全年日数的85%~95%所对应的原水浊度值。10.1.5关于污泥处理系统所产生废水回用的原则规定。净水厂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水包括调节、浓缩、脱水三道工序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经调节池调节后的滤池反冲洗废水和浓缩池上清液及脱水滤液。本条文对上述生产废水的回用从质和量上均提出了要求。回用水水质对水厂出水水质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1在浓缩和脱水过程中投加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上清液和滤液中残留了丙烯酰胺单体,可能引起水厂出水丙烯酰胺超标;2铁、锰在回流中循环累积而超标;3隐孢子虫等生物指标的可能超标。在实践中还发现,有些用于回流的水泵启动后,净水厂絮凝、沉淀效果易变坏,特别是停留时间短,抗冲击负荷能力低的高效絮凝、沉淀设备尤为明显,其原因是回流时间短促,不连续,不均匀性大,冲击负荷大。另外,由于进入絮凝、沉淀池的流量时大时小,加药系统难以实时跟踪水量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确定调节池的容积和回流水泵的容量时应尽可能使水流连续运行,增长运行时间,减少流量,降低回流水量的冲击程度。若污泥处理系统生产废水水质需经过另行处理(如需经沉淀或滤处理后才能回用),则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其是否回用。10.1.6关于污泥处理构筑物分格数的规定。10.1.7由于污泥处理系统所处理的泥量主要来自于沉淀池排泥,而沉淀池排泥水多采用重力流入排泥池,如果污泥处理系统离沉淀池太远,排泥池埋深很大,因此,污泥处理系统应尽可能靠近沉淀池,并尽可能位于水厂较低处。10.1.8一些水厂净化构筑物先建成,污泥处理构筑物后建,厂内未预留污泥处理用地,需在厂外择地新建,厂外择地不仅离沉淀池远,而且还有可能地势较高,因此,应尽可能把调节构筑物建在水厂内,以保证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能重力流入调节池。10.2工艺流程10.2.1关于净水厂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原则规定。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理工艺流程一般由调节、浓缩、脱水、处置四道基本工序组成。根据各水厂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浓度,其污泥处理系统可选择其中一道或全部工序组成。例如:一些小水厂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小城镇,附近有大河,水环境容量较大;或离海边不远,处理工艺可相对简单一些。又如:当水厂排出的污泥送往厂外集中处理时,则在厂内只需设调节或浓缩工序即可。当水厂净水工艺排放的污泥浓度可达3%及以上时,则可不设浓缩池,沉泥可直接进入脱水机前平衡池。因此,工艺流程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10.2.2 关于各工序中子工艺流程及前处理方式的规定。尽管水厂污泥处理系统所采用的基本工序相同,但由于各水厂污泥的性质差别很大,浓缩和脱水两道工序所采用的前处理方式不一定相同。目前,前处理方式一般在脱水前投加高分子絮凝剂、或石灰等进行化学调质。对于难以浓缩和脱水的亲水性污泥,在国外,还有在浓缩池前投加硫酸进行酸处理。对于易于脱水的疏水性无机污泥,也有不进行任何前处理的无加药处理方式。这些前处理方式的选择可根据各水厂污泥的性质,通过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10.2.3关于净水厂污泥送往厂外处理时,在水厂内应设调节工序的规定。在厂内设调节工序有下列优点:1由于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均为间歇性冲击排放,峰值流量大,而在厂内设调节工序后,可均质、均量排出,减小输泥管径。若采用现有沟渠输送,由于峰值流量大,有可能造成现有沟渠壅水、淤积而堵塞;2若考虑滤池反冲洗废水回用,则只需将沉淀池排泥水调节后,均质、均量输出。10.2.4沉淀池排泥含固率(指排泥历时内平均排泥浓度)大于3%时,一般能满足大多数脱水机械的最低进机浓度要求,因此可不设浓缩工序。但调节池应采用分建式,不得采用综合排泥池,因为含固率较高的沉淀池排泥水被流量大、含固率低的滤池反冲洗废水稀释后,满足不了脱水机械最低进机浓度的要求。若采用浮动槽排泥池,则效果更好。10.2.5关于净水厂污泥送往厂外处理时污泥输送方式的规定。水厂污泥送往厂外处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几个小水厂污泥送往一个大水厂集中处理;另一种情况是送往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污泥合并处理。当净水厂污泥与污水厂污泥合并处理时,如果采用城镇排水系统输送,则增加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负荷。如果采用设专用管渠或用罐车输送,则可超越污水处理系统,直接与污水系统污泥混合,可减小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但净水厂污泥处理系统除应设调节工序外,还宜设浓缩工序,经浓缩后均质均量送出。10.2.6关于浓缩池上清液及滤液回流方式的规定。脱水机滤液和浓缩池上清液的回用需考虑由化学调节所引起的有害成分含量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例如丙烯酰胺含量不超过0.5mg/L。因此,脱水机滤液应先回流到浓缩池,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可利用滤液中残留的高分子絮凝剂成分,提高浓缩效果;2滤液中残留的絮凝剂的利用,不仅可减小药剂投量,还可降低回流水中高分子絮凝剂的含量。浓缩池上清液如回流到排泥池,则浓缩池上清液将在排泥池和浓缩池之间循环累积,造成上清液无出路,故规定浓缩池上清液不得回流到排泥池。但浮动槽排泥池除外,由于浮动槽排泥池具有调节和浓缩功能,送往浓缩池的底流污泥与上清液分开,故浓缩池上清液送入浮动槽排泥池后,将变成浮动槽排泥池上清液而排除,而不再循环往复再回到浓缩池。10.3调节(1)一般规定10.3.1 规定了净水厂污泥处理调节池采用的形式。调节池一般宜采用分建,设排泥池和排水池,分别接纳、调节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主要原因是:1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排泥浓度相差较大,沉淀池排泥水平均浓度一般在1000mg/L以上,而滤池反冲洗废水仅约150mg/L。进入浓缩池的排泥水,浓度越大,对浓缩越有利。如果采用综合排泥池,不仅进入浓缩池的水量增加,而且沉淀池排泥水被滤池反冲洗水稀释。不利于浓缩;2有利于回收。净水厂生产废水的回收主要是滤池反冲洗废水,当回用水水质对净水厂出水水质不产生有害影响时,经调节后就可直接回用。如果采用综合式,则滤池反冲洗废水须变成浓缩池上清液后才能回用。当净水厂污泥送往厂外集中处理,而又不考虑废水回收时,净水厂生产废水宜设综合排泥池均质、均量后输出。这里指的是全部污泥,包括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如果是部分污泥送往厂外集中处理,例如将沉淀池排泥水送往厂外集中处理,而反冲洗废水就地排放或回收,则应采用分建式,设排水池将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回流到净水工艺或就近排放,沉淀池排泥水由排泥池均质、均量后输出。10.3.2调节池(包括排水池和排泥池)出流流量应尽可能均匀、连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排泥池出流一般流至下一道工序重力连续式浓缩池,重力连续式浓缩池要求调节池出流连续、均匀;2污泥处理系统生产废水,包括经排水池调节后的滤池反冲洗废水回流至水厂重复利用时,为了避免冲击负荷对净化构筑物的不利影响,也要求调节池出流流量尽可能均匀。10.3.3污泥处理系统中,调节池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调质、调量,调节池不仅依靠池容大小进行均量调节,池中还设扰流设备,进行调质。例如在池中设搅拌机、曝气等。另一种基本形式,只依靠池容对量进行调节,池中不设扰流设备均质,泥在调节池中会发生沉积。因此调节池中应设污泥不定期取出设施。10.3.6当调节池出流设备发生故障时,为避免泥水溢出地面。因此,应设置溢流口。设置放空管是为清洗调节池用。(2)排水池10.3.7关于排水池调节容积的规定。滤池最大一次反冲洗水量一般是最大一格滤池的反冲洗水量。但是当滤池格数较多时,按均匀排序不能错开,发生多格滤池在同一时序同时冲洗或连续冲洗时,则最大一次反冲洗水量应按多格滤池冲洗计算。排水池除调节反冲洗废水外,还存在浓缩池上清液流入排水池的工况。因此,当这种工况发生时,还应考虑对这部分水量的调节。10.3.8关于排水泵设置原则的规定。(3)排泥池10.3.9 关于排泥池调节容积的规定。本条文明确了排泥池的调节容积包括正常条件下(即原水浊度不大于设计取值)所需的调节容积和高浊度时可能发生的在排泥池作临时储存所需的容积。临时储存所需的容积是应付短时高浊度发生时的一条措施。当高浊度发生时,高于设计取值的污泥由于脱水设备能力不够,一部分可临时储存在排泥池内,待原水浊度恢复低于设计取值时,通过脱水设备的加强运行将储存的污泥处理完。10.3.10关于排泥池排泥泵设置的原则规定。向浓缩池输送污泥的排泥泵是主流程排泥泵,其排出流量应符合第10.3.2条连续、均匀的原则。在高浊度时,如果考虑污泥在排泥池和浓缩池作临时储存,主流程泵的容量和台数除能满足设计浊度排泥水量的输送外,还能满足短时间内储存在排泥池中这部分泥量的输送。由于时间较短,可考虑采用备用泵。当原水浊度高于设计取值,其超量污泥需一部分或全部从排泥池排入附近水体时,需设置超量污泥排出泵。这种排泥泵一年内大部分时间闲置。因此,若扬程合适,最好与主流程泵互为备用,以减少排泥泵台数。(4)浮动槽排泥池10.3.11排泥池与排水池分建,主要原因之一是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污泥浓度相差很大,为了提高进入浓缩池的初始浓度,避免被反冲洗废水稀释,以提高浓缩池的浓缩效果。当调节池采用分建时,可采用浮动槽排泥池,使沉淀池排泥水在浮动槽排泥池中得到初步浓缩,进一步提高了进入浓缩池的初始浓度。虽然多了浮动槽,但提高了排泥池和浓缩池的浓缩效果。10.3.12关于浮动槽排泥池设计的有关规定。浮动槽排泥池是分流式排泥池的一种形式,以接纳和调节沉淀池排泥水为主,因此,其调节容积计算原则同10.3.9。由于采用浮动槽收集上清液,上清液连续、均匀,使液面负荷均匀稳定,因此,这种排泥池如果既在容积上满足调节要求,又在平面面积及深度上满足浓缩要求,则具有调节和浓缩的双重功能。一般来说,按面积和深度满足了浓缩要求,其容积也一般能满足调节要求。因此,池面积和深度可先按重力式浓缩池设计。这种池子日本使用较多,国内北京市第九水厂也采用这种池型做排泥池。设置固定式溢流设施的目的是防止浮动槽一旦发生机械故障时,作为上清液的事故溢流口。10.3.13关于设置上液提升泵的原则规定。由于浮动槽排泥池具有调节和浓缩的双重功能,因此浓缩后的底泥与澄清后的上清液必然要分开,底泥由主流程排泥泵输往浓缩池,上清液应另设集水井和水泵排出。(5)综合排泥池10.3.14关于综合排泥池调节容积计算原则的规定。可按下列两条途径计算:途径一:只计算入流,不考虑出流对调节容积的影响。途径二:同时考虑入流及出流的影响,这是按收支动态平衡,一般通用的调蓄计算方法。 途径一虽然是静态计算方法,但计算过程相对简单。由于没有考虑排水泵出流所抽走的这部分水量所占用的调蓄容积,因此求出的调蓄容积偏大,偏于安全。从理论上分析,采用途径二比较合理。合流式排泥池既接纳和调节沉淀池排泥,又接纳和调节滤池反冲洗排水,一般单池池容较大,其调节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宜优先采用调蓄方法计算。可减少容积,节约占地。但要适当留有余量,以应付外界条件的变化。由于按调蓄方法计算需事先做出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的时序安排,进而做出综合排泥池的入流曲线和出流曲线进行调蓄计算,求出调节容积,也可列表计算。但要做出入流和出流两条曲线,当条件不具备时,比较困难。因此,条文中规定了也可按第一条途径计算。目前,日本的《水道设施设计指针》也采用第一条途径计算排水池和排泥池调节容积。日本倾向于把调节构筑物的容积特别是排泥池的容积做的大一些,以应付外界条件,特别是原水浊度的变化。往往管理单位也希望管理条件宽松一些,调节容积适当大一些,以利于水厂的运行管理。因此在计算中没有考虑泵所排出的这部分流量。但是也不能让全部滤池一格接一格连续冲洗,一气呵成,这样所需的调节容积特别大。10.3.15池中设扰流设备,如潜水搅拌机、水下曝气等,以防池底积泥。10.4浓缩10.4.1关于污泥浓缩方式的规定。目前,在污泥处理中,大多数采用重力式浓缩池。重力式浓缩池的优点是日常运行费低,管理较方便;另外由于池容大,对负荷的变化,特别是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适应原水高浊度的能力较强。如果采用其它浓缩方式,如离心浓缩,失去了容积对负荷变化的缓冲能力,负荷增大,就会显出脱水机能力的不足,给运行管理带来一些困难。目前,国内外重力沉降浓缩池用的最多,日本设计指针(2000年版)只列入了重力沉降浓缩池。在国内,斜板浓缩池也在开始利用。第10.4.2条每一种类型脱水机械对进机浓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低于这一浓度,脱水机不能适应,例如板框压滤机进机污泥浓度可要求低一些,但一般不能低于2%。又如带式压滤机则要求大于3%。如果利用脱水机选型去适应污泥浓度,则浓缩后的污泥浓度应不低于2%;如果先有了脱水机,则浓缩后的污泥浓度应满足污泥进机浓度要求。10.4.3关于重力式沉降浓缩池池型的规定。本条文主要基于重力式浓缩池国内外一般多采用辐流式浓缩池。例如土地面积较紧张的日本,污泥处理浓缩池多采用面积较大的中心进水辐流式浓缩池。虽然斜板浓缩池占地面积小,但斜板需更换,由于容积小,缓解冲击负荷的能力较低。因此,本条文规定仍以辐流式浓缩池做为重力式沉降浓缩池的首选池型。在面积受限制的地方,也可采用斜板斜管浓缩池。若采用斜板浓缩,调节工序的排泥池及脱水机前污泥平衡池容积宜做大一些。10.4.4关于重力式浓缩池面积的计算原则的规定。浓缩池一般按通过单位面积上的固体量即固体通量确定面积。但在入流污泥浓度太低时,还要用水力负荷进行核对。10.4.5 关于固体通量及停留时间的原则规定。固体通量、液面负荷及停留时间与污泥的性质,浓缩池形式有关,因此,原则上固体通量、液面负荷及停留时间应通过沉降浓缩试验确定,或者按相似工程运行数据确定。对于斜板斜管浓缩池固体负荷、液面负荷,由于与污泥性质、斜板斜管形式有关。各地所采用的数据相差较大,因此宜通过小型试验,或者按相似污泥、同类型斜板数据确定。10.4.6关于辐流式浓缩池设计的有关规定。10.4.7重力沉降浓缩池的进水原则上应该是连续的,当外界因素的变化不能实现进水连续或基本连续时,可设浮动槽收集上清液,提高浓缩效果,成为间歇性浓缩池。10.5脱水(1)一般规定10.5.1关于选择脱水方式的规定。目前国内外污泥脱水大多采用机械脱水,也有部分规模较小的水厂,当地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周围又有荒地可占,用地不紧张,也可采用污泥干化场。10.5.2关于脱水机械选型的原则规定。污泥脱水机械的选型既要适应前一道工序污泥浓缩后的特性,又要满足下一道工序污泥处置对泥饼性能的要求。由于每一种类型的脱水机械对进机污泥浓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低于这一浓度,脱水机不能适应,因此,前道浓缩工序的污泥含水率是脱水机械选型的重要因素。例如,浓缩后污泥浓度仅为2%,则宜选择板框压滤机;对于气浮浓缩的污泥,由于浓缩后污泥粘附许多小气泡,水分排出阻力大,故也宜采用板框压滤机脱水。另外,后一道处理工序也影响机型选择。例如,为防止污染要求前面工序不能加药,则应选用无加药脱水机械(如长时间压榨板框压滤机)等。用于给水厂污泥脱水的机械目前主要采用板框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带式压滤机国内也有使用,但对污泥进机浓度和对前处理的要求较高,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高,脱水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本规范提出对于一些易于脱水的污泥,也可采用带式压滤机。10.5.3脱水机的产率和对进机浓度要求不仅与脱水机本身的性能有关,而且还与污泥的特性,例如与含水率,污泥的亲水性等因素有关。进机污泥的含水率越高,要求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越低,脱水机的产率就越低。因此,脱水机的产率及对进机污泥浓度要求一般应用拟采用的机型对拟处理的污泥进行小型试验后确定。或按已运行的同一机型的相似的污泥数据确定。脱水机样本上也提供其相关数据的范围,可作为参考。受温度的影响,脱水机的产率冬季与夏季区别很大,冬季产率较低,在确定脱水机的产率时,应适当考虑这一因素。10.5.4所需脱水机的台数应根据所处理的干泥量、每台脱水机单位时间所能处理的干泥量(即脱水机的产率)及每日运行班次确定,正常运行时间可按每日一至二班考虑,脱水机台数可不设备用。当脱水机发生了故障检修时,可用增加运行班次解决。但总台数一般不宜少于2台。10.5.5关于脱水机械前设平衡池的规定。实践证明,脱水机进料泵不宜直接从浓缩池中抽泥,宜设置平衡池。脱水机进料泵从平衡池 吸泥送入脱水机;浓缩池排泥泵从浓缩池中吸泥送入平衡池。平衡池中设扰流设备,防止污泥沉淀。10.5.6污泥在脱水前进行化学调节,由于污泥性质及脱水机形式的差别,药剂种类及投加量一般宜由试验或可按相同机型、相似污泥数据确定。若无试验资料和上述数据,板框压滤机可按污泥干固体的2‟~3‟,离心脱水机可按污泥干固体的3‟~5‟计算加药量。10.5.9机械脱水间板框压滤机有一段式加压过滤和两段式加压过滤加薄膜挤压两种。净水厂污泥大多数因净水工艺投加铝盐混凝剂而含有氢氧化铝等亲水成分,因此,对于净水厂污泥宜采用两段式加压挤压脱水机。10.5.18关于板框压滤机起吊重量的规定。由于板框压滤机总重量可达百吨以上,整体吊装比较困难,应采用分体吊装。起重量可按整机解体后部件的最大重量确定。如果安装时不考虑脱水机的分体吊装,宜结合更换滤布的需要设置单轨吊车。10.5.19关于滤布选择的有关规定。各种滤布对不同性质污泥及所投加的药剂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滤布的选择应对拟处理污泥投加不同药剂进行试验后确定。10.5.20关于板框压滤机投料泵配置的规定。1为了在投料泵的输送过程中,使污泥化学调质中所形成的矾花不易打碎,宜选择容积式水泵;2由于投料泵起、停频繁,且浓缩后污泥浓度较大,因此,一般宜采用自灌式起动。(3)离心脱水机10.5.21离心机有离心过滤,离心沉降和离心分离三种类型,净水厂及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和污泥脱水,其介质是一种固相和液相重度相差较大,含固量较低,固相粒度较小的悬浮液,适用于离心沉降类脱水机。离心沉降类脱水机又分立式和卧式两种,污泥脱水通常采用卧式离心沉降脱水机,也称转筒式离心脱水机。10.5.23离心机的转速越高,即施加的离心力就越大,脱水性能就越高。但能耗增加,机械磨损及噪音增加。而且施加给离心机械的负荷也加大。因此要考虑离心机械在力学强度方面的承受能力。另外,转速增加,对污泥絮体的剪切力也增加,大的絮体容易被破坏和剪碎,这又降低了污泥的分离效果,因此,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综合确定。10.5.26离心脱水机上清液排出管宜设空气排除装置。由于从高速旋转体内分离出来的上清液,含有大量空气,并可见到气泡,若不将气体排出,将影响上清液排出管道的过水能力。(4)污泥干化场10.5.27关于污泥干化场面积的规定。10.5.28污泥干化场的干化周期T和污泥负荷G的有关规定。由于干化周期和污泥负荷与污泥的性质、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蒸发量等因素有关。因此,宜通过试验确定。或根据以上因素,参照相似地区经验确定。10.5.30 布泥的均匀性是污泥干化床运作好坏的重要因素,而布泥的均匀性又与进泥口的个数及分布密切相关。当干化场面积较大时,要布泥均匀,需设置的固定布泥口个数太多,因此,宜设置桥式移动进泥口。10.5.33污泥干化场运作的好坏,迅速排除上清液和降落在上面的雨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干化场四周应设上清液及雨水排除装置。排出上清液时,一部分污泥会随之流失,而可能超过国家的排放标准,因此在排入厂外排水管道前应进行沉淀。10.6污泥处置10.6.1关于泥饼处置方式的规定。目前,国内已建几座净水厂污泥处理的脱水泥饼,基本上都是采用地面埋填的方式处置。由于地面埋填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还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泥饼含水率太高,受压后强度不够,有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因此,有效利用是泥饼处置的方向。10.6.5当泥饼填埋场远期规划有其他用途时,污泥填埋应能适用该规划目的。例如规划有建筑物时,应考虑填埋后如何提高场地地耐力,对泥饼的含水率及结构强度应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规划为公园绿地,则填埋后污泥的性状应不妨碍植物的生长。11检测与控制11.1一般规定11.1.1给水工程检测与控制涉及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使用应有利于给水工程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自动控制设计应以保证出厂水质、节能、经济、实用、保障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水平为原则。自动化控制方案的确定,应通过调查研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1.1.3根据工程所包含的检测11.2.1对地下水取水的检测要求。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必须设有测量水源井水位的仪表。为考核单井出水量及压力应检测流量及压力。井群一般超过3眼井时,建议采用“三遥”控制系统,为便于管理必须检测控制与管理所需的相关参数。11.2.2对地表水取水的检测要求。水质一般检测浊度、pH值,根据原水水质可增加一些必要的检测参数。11.2.3对输水工程作出的原则性检测规定。输水形式不同,检测对水厂进水的检测要求,可根据原水水质增加一些必要的水质检测参数。11.2.5对沉淀池(澄清池)的检测要求的规定。11.2.6对滤池的检测要求,视滤池型式选择检测项目。11.2.7本条内容包括混凝剂、助凝剂及消毒剂的投加。加药系统应根据投加方式及控制方式确定所需要的检测项目。消毒还应视所采用的消毒方法确定安全生产运行及控制操作所需要的检测项目。11.2.8关于回收水系统检测要求的规定。11.2.9 应检测清水池液位,便于实现高低水位报警、水泵开停控制及水厂运行管理。11.2.10关于水厂污泥处理系统检测要求的规定。11.2.11对水厂出水的检测要求,可根据处理水质增加一些必要的检测。11.2.12对取水、加压、送水泵站的检测要求。水泵电机应检测相关的电气参数,中压电机应检测绕组温度。为了分析水泵的工作性能,应有检测水泵流量的措施,可以采用每台水泵设置流量仪,也可采用便携式流量仪在需要时检测。11.2.13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与工作时间、故障次数与原因对控制及运行管理非常重要,随着给水工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应对机电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11.2.14配水管网特征点的参数检测是科学调度的基本依据。现许多城市为保证供水水质已在配水管网装设余氯、浊度水质检测仪表。11.3控制11.3.1关于地下水水源井群控制的规定。近年来井群自动控制已在不少城市和工业企业水厂建成并正常运行。实现井群“三遥”控制,可以节约人力,便于调度管理,安全可靠。11.3.2为便于生产调度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水厂与水源取水泵站、加压泵站及输水管线调压调流设施的遥测、遥讯、遥控系统。11.3.3对小型水厂采用自动控制水平的原则规定。小型水厂系指二、三类城市10万m3/d以下规模的水厂。11.3.4对10万m3/d及以上规模水厂所采用的控制系统形式的原则规定。11.3.5对泵站水泵机组、泵控阀、真空系统采用的控制系统形式的原则规定。11.3.6设置供水调度系统,可以合理调度、平衡水压及流量,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11.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11.4.1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是用于给水工程生产运行控制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本条对系统功能提出了总体要求。11.4.2对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的结构、通信、操作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11.4.3关于中控室电源的有关规定。11.4.4关于控制室面积的有关规定。11.4.5关于防雷和接地保护的要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Codefordesignofoutdoorwastewaterengineering前言 本规范系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由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国内9家市政设计院和3所大学参编,对原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进行全面修订。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增加水资源利用,包括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的内容。(2)增加术语和符号。(3)调整综合径流系数。(4)调整生活污水中每人每日的污染物产量。(5)补充塑料管的粗糙系数。(6)增加非开挖技术和敷设双管的内容。(7)调整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间距。(8)增加防沉降的内容。(9)增加溢流井的内容。(10)增加再生水管道和饮用水管道交叉的内容。(11)增加除臭的内容。(12)补充水泵节能的内容。(13)删除双层沉淀池的内容。(14)增加生物脱氮除磷的内容。(15)补充氧化沟的内容。(16)增加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内容。(17)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的内容。(18)将“灌溉田”改为“土地处理”,调整有关内容。(19)增加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内容。(20)将“污泥处理构筑物”改为“污泥处理和处置”,增加污泥处置的内容。(21)增加检测与控制的内容。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目次1总则...............................................................................................................................................1152术语、符号.........................................................................................................................................1172.1术语......................................................................................1172.2符号......................................................................................1273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1313.1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1313.2雨水量.....................................................................................1313.3合流水量.................................................................................1333.4设计水质.................................................................................1344排水管渠.............................................................................................................................................1354.1一般规定.................................................................................1354.2水力计算.................................................................................1364.3管渠....................................................................................1394.4检查井.....................................................................................1404.5跌水井.....................................................................................1414.6水封井.....................................................................................1414.7雨水口.....................................................................................1414.8截流井..................................................................................... 1424.9出水口.....................................................................................1424.10立体交叉道路排水...............................................................1424.11倒虹管...................................................................................1434.12渠道...................................................................................1444.13管道综合...............................................................................1455泵站...................................................................................................................................................1465.1一般规定.................................................................................1465.2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1465.3集水池.....................................................................................1475.4泵房设计.................................................................................148(I)水泵配置............................................................................148(II)泵房.................................................................................1495.5出水设施.................................................................................1506污水处理.............................................................................................................................................1516.1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1516.2一般规定.................................................................................1536.3格栅......................................................................................1546.4沉砂池.....................................................................................1556.5沉淀池.....................................................................................156(I)一般规定............................................................................156(II)沉淀池...............................................................................157(III)斜板(管)沉淀池...............................................................1576.6活性污泥法.............................................................................158(I)一般规定............................................................................158(II)传统活性污泥法...............................................................159(III)生物脱氮、除磷..............................................................160(IV)氧化沟.............................................................................165(V)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1666.7化学除磷.................................................................................1686.8供氧设施.................................................................................1686.9生物膜法.................................................................................171(I)一般规定............................................................................171(II)生物接触氧化池...............................................................171(III)曝气生物滤池..................................................................172(IV)生物转盘.........................................................................173(V)生物滤池...........................................................................174(VI)塔式生物滤池..................................................................1746.10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 1756.11污水自然处理.......................................................................175(I)一般规定............................................................................175(II)稳定塘...............................................................................176(III)土地处理..........................................................................1766.12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177(I)一般规定............................................................................177(II)深度处理...........................................................................177(III)输配水.............................................................................1796.13消毒.....................................................................................179(I)一般规定............................................................................179(II)紫外线...............................................................................179(III)二氧化氯和氯..................................................................1807污泥处理与处置.................................................................................................................................1817.1一般规定.................................................................................1817.2污泥浓缩.................................................................................1817.3污泥消化.................................................................................182(I)一般规定............................................................................182(II)污泥厌氧消化...................................................................182(III)污泥好氧消化..................................................................1847.4污泥机械脱水.......................................................................185(I)一般规定............................................................................185(II)压滤机...............................................................................185(III)离心机.............................................................................1867.5污泥输送.................................................................................1867.6污泥干化焚烧.........................................................................1867.7污泥综合利用.......................................................................1878检测与控制.........................................................................................................................................1898.1一般规定.................................................................................1898.2检测......................................................................................1898.3控制......................................................................................1898.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190附录A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方法.....................................................................................................191附录B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1921总则 1.0.1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达到防治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1.0.3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正确处理城镇中工业与农业、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合当地实际情况。1.0.4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及尾水利用等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1.0.5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污水的再生利用,污水和污泥的合理处置;2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系统相协调;3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洪水和雨水的排除系统相协调;4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5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1.0.6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且其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1.0.7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废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应设置监测设施。1.0.8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0.9排水工程宜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应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1.0.10排水工程的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1.0.11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区设计排水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排水工程sewerage,wastewater engineering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雨、污水的工程。2.1.2排水系统seweragesystem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2.1.3排水制度sewersystem在一个地区combinedsystem用同一个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2.1.5分流制separatesystem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2.1.6城市污水municipalwastewater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它由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地下渗入水三部分组成。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截留的初期雨水。2.1.7生活污水domesticwastewater人们日常生活中洗涤、冲厕、洗澡等产生的污水。2.1.8工业废水industrialwastewater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2.1.9地下渗入水infiltratedgroundwater通过管道破损处或有缺损的管道接口进入排水管网的地下水。2.1.10总变化系数peakvariationfactor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2.1.11迳流系数runoffcoefficient一定汇水面积迳流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2.1.12暴雨强度rainfalldensity降雨在某一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单位mm/min。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recurrenceinterval在一定长的统计期间durationofrainfall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2.1.15汇水面积catchmentarea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其计量单位通常以hm2表示。2.1.16地面集水时间inlettime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表迳流到雨水管渠入口的时间。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简称集水时间。2.1.17管timeofflow雨水在管渠中流行的时间,其计量单位通常以min表示。简称流行时间。2.1.18截流倍数interceptionratio合流排水系统在降雨时被截留的雨水量与设计旱流污水量之比值。2.1.19排水泵站drainagepumpingstation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统称排水泵站。2.1.20合流污水泵站combinedsewagepumpingstation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抽送污水、被截流的初期雨水和雨水的泵站。2.1.21污水泵站sewagepumpingstation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抽送污水的泵站。2.1.22雨水泵站stormwaterpumping station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抽送雨水的泵站。2.1.23活性污泥法activatedsludgeprocess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和和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生物反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2.1.24生物反应池aerationtank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生物处理的构筑物。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2.1.25活性污泥activatedsludge生物反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体。2.1.26回流污泥returnedsludge由二次沉淀池分离出来,回流到生物反应池的活性污泥。2.1.27格栅barscreen一种栅条形的隔污设备,用以拦截水中较大尺寸的漂浮物或其他杂物。2.1.28格栅除污机barscreen用机械的方法,将格栅截留的栅渣清捞出水面的设备。2.1.29固定式格栅除污机fixturebarscreen每组格栅采用对应的除污机,将格栅截留栅渣清捞出来的设备。2.1.30移动式格栅除污机mobilerankingmachine数组格栅或超宽度格栅,采用一台除污机,按一定操作程序轮流耙除被截留栅渣的设备。2.1.31沉沙池(沉砂池)desiltingbasin,gritchamber去除水中自重很大,能自然沉降的较大粒径沙粒或杂粒的水池。2.1.32平流沉砂池horizontalflowdaitingbasin水沿水平方向以0.1~0.3m/s流速分离砂子的水池。2.1.33曝气沉砂池aerationdesitingbasin空气沿池一侧进入,使之与水流向相垂直的螺旋形分离砂子的水池。2.1.34旋流沉砂池rotationalflowdesitingbasin靠沿进水形成旋流离心力将水中砂子分离的水池。2.1.35沉淀sedimentation利用悬浮物和水的密度差异,既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过程。2.1.36初次沉淀池primarysedimentationtank二级污水处理厂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沉淀池,叫初次沉淀池。主要用以降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2.1.37二次沉淀池secondarysedimentationtank设在污水生物处理构筑物后的沉淀池,叫二次沉淀池,主要用以泥水分离。2.1.38平流沉淀池horizontalsedimentationtank水沿水平方向流动,并相随沉降固体物的沉淀池。2.1.39竖流沉淀池verticalflowsedimentation tank污水从中心管进入,经反射板分布的水流竖直向上升并相随沉降固体物的沉淀池。2.1.40辐流沉淀池radialflowsedimentationtank污水从池中心进入,沿径向减速流动过程中,沉降分离固体物的沉淀池。2.1.41斜板(管)沉淀池Plate(tube)sedimentationtank利用“浅层沉淀”理论,池中加斜板(管),高效沉降固体物的新型沉淀池。2.1.42好氧oxic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既有溶解氧,也有硝态氧的环境状态。2.1.43厌氧anaerobic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既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2.1.44缺氧anoxic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没有溶解氧或溶解氧不足但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2.1.45生物硝化bio-nitrification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在好氧状态下,硝化菌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2.1.46生物反硝化bio-denitrification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以去除污水中氮的过程。2.1.47混合液回流mixedliquidrecycle将好氧池出流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以增加供反硝化脱氮的硝态氮的过程。2.1.48生物除磷biologicalphosphorusremoval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将活性污泥交替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运行,能过量积聚磷酸盐的聚磷菌占优势生长,使活性污泥含磷量比普通活性污泥高。污泥中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在好氧条件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含磷量高的剩余污泥,其结果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可去除污水中更多的磷。2.1.49缺氧/好氧脱氮工艺(简称A/O法)anoxic/oxicprocess污水经过缺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以提高总氮去除率的污水处理方法。2.1.50厌氧/好氧除磷工艺(简称A/O法)anaerobic/oxicprocess污水经过厌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以提高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方法。2.1.51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anoxic/oxicprocess(简称A/A/O法)污水经过厌氧、缺氧、好氧交替状态处理,可提高总氮和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方法。2.1.5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在同一个反应器中,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等工序的污水处理方法。2.1.53充水比fillratio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一个周期中,进入反应池的污水量与反应池有效容积之比。2.1.54总凯氏氮totalKjeldahlnitrogen有机氮(负三价)和氨氮之和为总凯氏氮。2.1.55总氮total nitrogen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的总和为总氮。2.1.56总磷totalphosphorus正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之和为总磷。2.1.57好氧泥龄oxicsludgeage活性污泥在好氧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2.1.58泥龄sludgeage活性污泥在整个反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2.1.59氧化沟oxidationditch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构筑物呈封闭无终端渠形,用以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无机营养物。一般采用机械充氧和推动水流。2.1.60好氧段oxiczone位于氧化沟的充氧段,溶解氧浓度不小于2mg/L。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2.1.61缺氧段anoxiczone位于氧化沟的非充氧段,溶解氧浓度为0.2~0.5mg/L。当回流污泥中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并得到充足的有机物时,便可在该区内进行脱氮反应。2.1.62厌氧段anaerobiczone一般设于氧化沟的进水端部,溶解氧浓度小于0.2mg/L。微生物在厌氧区吸收有机物并释放磷。2.1.63生物膜法biofilm-process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在载体表面微生物细胞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孔状结构,称之为生物膜。污水利用生物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脱落下来的生物膜与污水进行分离。2.1.64生物接触氧化bio-contactoxidation由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和人工曝气系统构成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有氧条件下,污水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广泛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2.1.65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简称BAF由浸没式接触氧化与过滤相结合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有氧条件下完成污水中有机物氧化,过滤、反冲洗过程,使污水获得净化。2.1.66生物转盘rotaingbiologicaldisk由水槽和部分浸没在污水中的旋转盘体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盘体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反复接触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获得净化。2.1.67塔式生物滤池biotower一种高8~24m,直径1~3.5m,填料分层布设的塔状生物滤池,填料一般用轻质塑料制品。污水由上往下喷淋过程中,与填料上生物膜充分接触,使污水获得净化。2.1.68低负荷生物滤池low-ratetricklingfilters 低负荷生物滤池BOD容积负荷率,水力表面负荷率均比高负荷生物滤池低,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能力比高负荷生物滤池低,因此占地面积大,但去除效率比高负荷生物滤池高。2.1.69高负荷生物滤池high-ratetrickingfilters高负荷生物滤池BOD5容积负荷率比低负荷生物滤池高6~8倍;比水力负荷高达10倍。通过限制进水BOD5值和运行上采取处理水回流等措施实现高负荷滤池的高滤率。2.1.70BOD5容积负荷率BOD5-volumetricloadingrate表示生物滤池的一种负荷方式是指在保证所要处理的污水达到要求水质的前提下每立米填料每天所能接受BOD5的量:以kgBOD5/(m3²d)表示。2.1.71水力表面负荷率hydraulicsurfaceloadingrate表示生物滤池的一种负荷方式是指在保证所要处理的污水达到要求水质的前提下每平方米滤池表面每天所能接受污水的量:以m3/(m2²d)表示。2.1.72固定布水器fixeddistributor生物滤池中由固定的穿孔管或喷嘴等组成的布水设施。2.1.73旋转布水器rotatingdistributor由旋转和若干条配水管组成的配水装置。它利用从配水管孔口喷出的水流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配水管绕旋转轴旋转达到均布配水的目的。2.1.74石料滤料rockfilteringmedia用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并起悬浮物过滤作用的粒状材料,通常有碎石、卵石、炉渣、陶粒等。2.1.75塑料填料pasticfilteringmedia用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通常有蜂窝状填料、波纹板状填料、软性、半软性填料、内置醛化维纶丝、聚乙烯扁丝的悬浮填料等。2.1.76污水自然处理naturaltreatmentofwastewater利用自然生物作用净化污水的处理技术。2.1.77土地处理landtreatment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对废水处理,并通过该系统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植物生长繁殖,实现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2.1.78稳定塘stabilizationpond经过人工适当修整,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通过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自然处理的工程设施。2.1.79灌溉田sewagefarming利用土地对污水进行天然生物处理的一种设施。它一方面利用污水培育植物,另一方面利用土壤和植物净化污水。2.1.80人工湿地artificialwetland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状,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通过布水装置进入,以推流方式流动,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人工湿地分为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和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2.1.81污水再生利用thereuseofrecycling water污水回收、再生和利用的统称,包括污水净化再用、实现水循环的全过程。2.1.82深度处理advancedtreatment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杂质的净化过程。2.1.83再生水recyclingwater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回用用户的水。再生水系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2.1.84膜过滤micro-porousfilter孔径为0.1~0.2μm的滤膜过滤装置的统称,简称微滤(MF)。2.1.85颗粒活性炭吸附池granular-activatedcarbonadsorptiontank池内介质为单一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池。2.1.86紫外线ultravitolet(UV)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部分,污水消毒用的紫外线波长为200~310(主要为254)nm的波谱区。2.1.87紫外线剂量ultravitoletdose(UVDose)照射到生物体上的紫外线剂量(即紫外线生物验定剂量或紫外线有效剂量),由生物验定测试得到。2.1.88污泥浓缩sludgethickening采用重力、气浮或离心的方法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和后续处理费用的方法。2.1.89污泥脱水sludgedewatering对浓缩污泥进一步去除大量水分的过程,普遍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2.1.90污泥干化sludgedrying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水分的过程。2.1.91污泥消化sludgedigestion通过厌氧或好氧的方法,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是污泥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的总称。2.1.92厌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on在无氧条件下,污泥中的有机物由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2.1.93好氧消化aerobicdigestion在有氧条件下,污泥中的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2.1.94中温消化mesophilicdigestion污泥温度在33~35℃时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2.1.95高温消化thermophilicdigestion污泥温度在53~55℃时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2.1.96原污泥rawsludge未经污泥处理的初沉池污泥、二沉池污泥(剩余污泥)或两者混合后的污泥。2.1.97初沉池污泥primarysludge污水未经生物处理前,从初次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2.1.98二沉池污泥secondary sludge污水经生物处理后,从二次沉淀池、生物反应池沉淀区排出的沉淀物。2.1.99剩余污泥excessactivatedsludge活性污泥法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生物反应池沉淀区排出的活性污泥。2.1.100消化污泥digestedsludge经过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的污泥。与原污泥相比,有机物总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污泥性质趋于稳定。2.1.101消化池digester进行污泥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反应的容器。2.1.102消化时间(Td)digesttime污泥在消化池中平均停留的时间,以日(d)为单位。2.1.103挥发性固体(VSS)volatilesolid把污泥固体物质在马福炉中灼烧,温度600°时所失去的重量,称为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代表了污泥中可通过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水平,以kgVSS为单位。2.1.104挥发性固体去除率(RVS)removalpercentageofvolatilesolid通过污泥消化,污泥中挥发性有机固体被降解去除的百分比(%)。2.1.105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LVS)cubageloadofvolatilesolid单位时间sludgesupplypipe从污泥泵出口到消化池投泥口之间的,向消化池中分配并输送原污泥的管道系统。2.1.107污泥循环管道sludgerecirculationpipe从消化池下部抽出部分混合污泥再泵送回消化池进泥口,使污泥从池外循环搅拌的管道系统。当污泥需要加热时,也可在循环管道上串联或并联加热设施。2.1.108污泥气sludgegas(marshgas)俗称沼气。在污泥厌氧消化时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等。2.1.109污泥气燃烧器sludgegasburner将多余的污泥气燃烧消耗的装置,俗称沼气火炬。2.1.110回火防止器backfirepreventer在发生事故或系统不稳定的状况下,当管内沼气压力降低时,燃烧点的火会通过管道向气源方向蔓延,称作回火。防止并阻断这种回火的装置称作回火防止器。2.1.111污泥热干化sludgeheatdrying污泥干化的一种工艺,在干化炉中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或其它可利用的热能,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使脱水污泥成为污泥干化产品。2.1.112污泥焚烧sludgeincineration污泥处理的一种工艺,利用焚烧炉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并高温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2.1.113污泥综合利用sludgeintegratedapplication将污泥作为有用的原材料在各种用途上加以利用的方法,是污泥最终处置的最佳途径。2.1.114污泥土地利用sludgeland application将污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园林、绿化、林业或农业等各种用途。2.1.115污泥农用sludgefarmapplication专指将污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农业用途。2.2符号2.2.1设计流量Q——设计污水流量;Qd——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Qm——设计工业废水量;Qs——雨水设计流量;Qdr——溢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Q’——溢流井以后管段的流量;Q’s——溢流井以后汇水面积的雨水设计流量;Q’dr——溢流井以后的旱流污水量;no——截流倍数,即开始溢流时所截流的雨水量与旱流污水量之比;A1——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b——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c——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n——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P——设计重现期;t——降雨历时;t1——地面集水时间;t2——管渠水力计算Q——设计污水流量;v——流速;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h——水流深度;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R——水力半径。2.2.3污水处理Q——设计污水流量;V——生物反应池容积;S0——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Us——生物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Uv——生物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Xa——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y——MLVSS/MLSS之比; Y——污泥产率系数;Yt——污泥总产率系数;θc——污泥泥龄(活性污泥在整个生物反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Kd——衰减系数;Kdt——t℃时的衰减系数;Kd20——20℃时的衰减系数;θt——温度系数;t——温度(℃);Vn——缺氧(脱氮)区(池)容积;Vo——好氧(硝化)区(池)容积;Va——厌氧区(池)容积;N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式氮浓度;N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式氮浓度;N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Nt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Na——生物反应池中氨氮浓度;Noe——生物反应池出水硝态氮浓度;△X——剩余污泥量;△XVSS——排除生物反应池系统的生物污泥量;Kde——脱氮速率;Kde(t)——t℃时的脱氮速率;Kde(20)——20℃时的脱氮速率;m——硝化菌生长速率;Kn——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数;QR——回流污泥量;QRi——混合液回流量;R——污泥回流比;Ri——混合液回流比;HRT——生物反应池水力总停留时间;Tn——缺氧区(池)水力停留时间;To——好氧区(池)水力停留时间;Ta——厌氧区(池)水力停留时间;F——泥龄安全系数。O2——设计污水需氧量;OS——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5计时,取1.47;b——常数,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取4.57;c——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EA——曝气器氧的利用率,以%计;Gs——标准状态下供风量;TF——SBR生物反应池,每池每周期需要的进水时间;T——SBR生物反应池一个运行周期需要的时间;TR——反应时间;Ts——沉淀时间;TD——排水时间;Tb——闲置时间;m——充水比、生物反应池充水比;n——每个系列反应池个数。2.2.4污泥处理Td-消化时间;V-消化池总有效容积;Qo-每日投入消化池的原生污泥容积;Lv-消化池挥发性固体溶积负荷;Ws-每日投入消化池的原生污泥中挥发性干固体重量。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3.1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3.1.1城市旱流污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Qd+Qm式中:Q-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Qd-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Qm-设计工业废水量(L/s);3.1.2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3.1.1)注:当污水平均日流量为中间数值时,变化系数用内插法求得。3.1.4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淋浴污水量的确定,应与国家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协调。3.1.5工业企业内的工业废水量及变化系数应根据工艺特点确定,并与国家现行的工业用水量有关规定协调。3.1.6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地下水渗入量,其量宜实测确定。3.2雨水量3.2.1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s=qΨF式中:Qs-雨水设计流量(L/s);(3.2.1)q-设计暴雨强度(L/s.hm2);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径流系数表3.2.2-2综合径流系数3.2.3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67A1(1+ClgP)q=n(t+b)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m2);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a);A1、C、n、b-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在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有关规定编制。3.2.4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选用0.5~3a,(3.2.3)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3.2.5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t1+mt2式中:t-降雨历时(min);t1-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一般采用5~15min;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t2-管渠(3.2.5)3.3合流水量3.3.1合流管渠的总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Qd+Qm+Qs=Qdr+Qs式中:Q-总设计流量(L/s);Qd-设计综合生活污水量(L/s);Qm-设计工业废水量(L/s);Qs-雨水设计流量(L/s);Qdr-溢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L/s)。3.3.2溢流井以后管渠的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no+1)Qdr+Q’s+ Q’dr式中:Q’-溢流井以后管渠的流量(L/s);no-截流倍数,即开始溢流时所截流的雨水量与旱流污水量之比;Q’s-溢流井以后汇水面积的雨水设计流量(L/s);Q’dr-溢流井以后的旱流污水量(L/s)。3.3.3截流倍数no应根据旱流污水的水质、水量、排放水体的卫生要求、水文、气候、经济和排水区域大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一般采用1~5。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截流倍数或不同截流倍数。(3.3.1)(3.3.2)3.3.4合流制排水系统宜采取削减雨天排放污染负荷的措施,包括:1合流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2提高截流倍数,增加截流初期雨水量;3有条件地区可增设雨水调蓄池或初期雨水处理设施。3.4设计水质3.4.1城市污水的设计水质应根据调查资料确定,或参照邻近城镇、类似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水质确定。在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采用:1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可按每人每天25~50g计算;2生活污水的悬浮固体量可按每人每天40~65g计算;3生活污水的总氮量可按每人每天5~11g计算;4生活污水的总磷量可按每人每天0.7~1.4g计算;5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可参照同类型工业的资料采用,其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固体量、总氮量和总磷量,可折合人口当量计算。6在合流制排水系统,进入污水厂的合流污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固体量、总氮量和总磷量应采用实测值。3.4.2污水厂内生化处理构筑物进水的水温宜为10~37℃,pH宜为6.5~9.5,营养组合比(五日生化需氧量:氮:磷)可为100:5:1。4排水管渠4.1一般规定4.1.1排水管渠系统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布置,分期建设。排水管渠断面尺寸应按远期规划的最大日最大时设计流量设计,并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4.1.2管渠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地形、土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原有的和规划的地下设施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排水干管应布置在排水区域管渠材质、管渠基础形式、管道接口方式,应根据排水水质、水温、冰冻情况、断面尺寸、管输送腐蚀性污水的管渠必须采用耐腐蚀材料,其接口及附属构筑物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4.1.5当输送易造成管渠工业区的工业废水,应根据其不同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方法设置专用的废水管渠。经常受有害物质污染场地的雨水,应经预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排入城市管渠。4.1.7排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应以重力流为主,不设或少设排水泵站。当无法采用重力流或重力流不经济时,可采用压力流。4.1.8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可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利用水体调蓄雨水,必要时可建人工调蓄设施。4.1.9污水管渠系统应保证其密封性。4.1.10 排水管渠出水口当受水体水位顶托时,应根据地区重要性和积水所造成的后果,设置潮门、闸门或泵站等设施。4.1.11雨水管道系统之间或合流管道系统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连通管。必要时可在连通管处设闸槽或闸门。连接管及附近闸门井应考虑维护管理的方便。4.2水力计算4.2.1排水管渠的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Av(4.2.1)式中:Q-设计流量(m3/s);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2);v-流速(m/s)。4.2.2排水管渠的流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V=R3I2n21(4.2.2)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n—粗糙系数。4.2.3排水管渠粗糙系数宜按表4.2.3采用。表4.2.3排水管渠粗糙系数4.2.4排水管渠的最大设计充满度和超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管渠应按不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应按表4.2.4采用;表4.2.4最大设计充满度注: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沐浴或短时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2雨水管渠和合流管渠应按满流计算;3明渠超高不得小于0.2m。4.2.5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1金属管道为10.0m/s;2非金属管道为:石棉管道3.0m/s;混凝土管道4.0m/s;塑料管道4.0m/s。4.2.6排水明渠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1当水流深度为0.4~1.0m时,宜按表4.2.6采用。表4.2.6 明渠最大设计流速2当水流深度在0.4~1.0m范围以外时,表4.2.6所列最大设计流速宜乘以下列系数:h<0.4m0.85;1.0<h<2.0m1.25;h≥2.0m1.40。注:h为水流深度。4.2.7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1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2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3明渠为0.4m/s。4.2.8城市污水厂压力输泥管的最小设计流速,一般可按表4.2.7采用。表4.2.8压力输泥管最小设计流速4.2.9排水管渠采用压力流时,压力管渠的设计流速宜采用0.7~1.5m/s。4.2.10排水管道在不同条件下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宜按表4.2.10采用。表4.2.10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4.2.11管道在坡度变陡处,其管径可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由大改小,但不得超过2级,并不得小于相应条件下的最小管径。4.3管渠4.3.1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管渠在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注:当管径小于等于300mm,跌水水头大于0.3 m时,可不受此限制。4.3.3管渠基础应根据管渠材质、接口形式和地质条件确定,可分别选用混凝土基础、砂石垫层基础及土弧基础,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渠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管渠接口应根据管渠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可采用刚性接口或柔性接口,污水及合流管渠宜选用柔性接口。当管渠穿过粉砂、细砂层并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或在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防区时,应采用柔性接口。4.3.4设计排水管渠时,应防止在压力流情况下使接户管发生倒灌。4.3.5污水管渠和合流管渠应根据需要设通风设施。4.3.6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应根据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冰冻深度和土壤性质等条件,结合当地埋管经验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宜为: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4.3.7一般情况下,排水管渠宜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当该地区或条件相似地区有浅埋经验或采取相应措施时,也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其浅埋数值应根据该地区经验确定。4.3.8道路红线宽度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渠。4.3.9设计压力管渠时,应考虑水锤的影响。在管渠的高点以及每隔一定距离处,应设排气装置;在管渠的低点以及每隔一定距离处,应设排空装置。4.3.10承插式压力管道应根据管径、流速、转弯角度、试压标准和接口的摩擦力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是否在垂直或水平方向转弯处设置支墩。4.3.11压力管接入自流管渠时,应有消能设施。4.3.12管渠的施工方法,应根据管渠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下与地上建筑物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开槽施工、顶管施工或盾构施工。4.3.13根据需要,排水管渠在某些地段可采用隧洞形式输水。4.4检查井4.4.1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渠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4.4.2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按表4.4.2采用。表4.4.2检查井最大间距4.4.3检查井各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2检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许可时一般为1.8m,污水检查井由流槽顶起算,雨水(合流)检查井由管底起算。4.4.4 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85倍大管管径相平,雨水(合流)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5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宽度宜满足检修要求。4.4.5在管渠转弯处,检查井位于车行道和经常启闭的检查井,应采用有足够承载力并具防盗功能的井盖与井座。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应与路面持平;在绿化带在污水干管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接入检查井的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管径大于300mm时,支管数不宜超过3条。4.4.9检查井与管渠接口处,应采取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4.4.10泵站前一检查井,应设置沉泥槽。4.4.11压力管渠上应设置压力检查井。4.5跌水井4.5.1管渠跌水水头为0.5~2.0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必须设跌水井。管渠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4.5.2跌水井的进水管管径不大于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m;管径为300~600mm时,一次不宜大于4m。跌水方式一般可采用竖管或矩形竖槽。管径大于600mm时,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应按水力计算确定。4.6水封井4.6.1当工业废水能产生引起爆炸或火灾的气体时,其管道系统中必须设置水封井。水封井位置应设在产生上述废水的排出口处及其干管上每隔适当距离处。4.6.2水封深度不应小于0.25m,井上宜设通风设施,井底应设沉泥槽。4.6.3水封井以及同一管渠系统中的其它检查井,均不应设在车行道和行人众多的地段,并应适当远离产生明火的场地。4.7雨水口4.7.1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4.7.2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4.7.3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4.7.4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有冻胀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4.8截流井4.8.1截流井的位置,应根据污水截流干管位置、合流管渠位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4.8.2截流井宜采用槽式,也可采用堰式、槽堰结合式。管渠高程允许时,应选用槽式,当选用槽堰结合式或堰式时,堰高和堰长应进行水力计算。4.8.3 截流井溢流水位,应在设计洪水位以上,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闸门等防倒灌设施。4.8.4截流井排水管渠出水口位置、型式和出口流速,应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水体流量、水位变化、水流方向、波浪状况、稀释自净能力、地形变迁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4.9.2出水口应采取防冲刷、消能、加固等措施,并视需要设置标志。4.9.3有冻胀影响地区的出水口,应考虑用耐冻胀材料砌筑,出水口的基础必须设在冰冻线以下。4.10立体交叉道路排水4.10.1立体交叉道路排水应排除汇水区域的地面径流水和影响道路功能的地下水,其形式应根据当地规划、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立交型式等工程特点确定。4.10.2立体交叉排水的地面径流量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重现期为3~5年,重要部位宜采用较高值,同一立体交叉工程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重现期;2地面集水时间宜为5~10min;3径流系数宜为0.8~1.0;4汇水面积应合理确定,宜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互不连通的系统,并应有防止高水进入低水系统的可靠措施。4.10.3立体交叉地道排水宜设独立的排水系统,其出水口必须可靠。4.10.4当立体交叉地道工程的最低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排水或控制地下水的措施。4.10.5高架道路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0~30m。每个雨水口单独用立管引至地面排水系统。雨水口的入口应设置格网。4.11倒虹管4.11.1通过河道的倒虹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通过谷地、旱沟或小河的倒虹管可采用一条。通过障碍物的倒虹管,尚应符合与该障碍物相交的有关规定。4.11.2倒虹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最小管径宜为200mm;2管内设计流速应大于0.9m/s,并应大于进水管内的流速,当管内设计流速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加定期冲洗措施,冲洗时流速不应小于1.2m/s;3倒虹管的管顶距规划河底距离一般不宜小于1.0m,通过航运河道时,其位置和管顶距规划河底距离应与当地航运管理部门协商确定,并设置标志,遇冲刷河床应考虑防冲措施;4倒虹管宜设置事故排出口。4.11.3合流管道设倒虹管时,应按旱流污水量校核流速。4.11.4倒虹管进出水井的检修室净高宜高于2m。进出水井较深时,井内应设检修台,其宽度应满足检修要求。当倒虹管为复线时,井盖的中心宜设在各条管道的中心线上。4.11.5倒虹管进出水井倒虹管进水井的前一检查井,应设置沉泥槽。4.12渠道4.12.1 在地形平坦地区,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时,可采用渠道(明渠或盖板渠)排除雨水。盖板渠宜就地取材,构造宜方便维护,渠壁可与路侧石联合砌筑。4.12.2明渠和盖板渠的底宽,不宜小于0.3m。无铺砌的明渠边坡,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按表4.12.2采用;用砖石或混凝土块铺砌的明渠可采用1:0.75~1:1的边坡。4.12.2明渠边坡表4.12.3渠道和涵洞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渠道接入涵洞时,应考虑断面收缩、流速变化等因素造成明渠水面壅高的影响;2涵洞断面应按渠道水面达到设计超高时的泄水量计算;3涵洞两端应设挡土墙和护坡、护底;4涵洞宜做成方形,如为圆管时,管底可适当低于渠底,其降低部分不计入过水断面。4.12.4渠道和管道连接处应设挡土墙等衔接设施。渠道接入管道处应设置格栅。4.12.5明渠转弯处,其中心线的弯曲半径一般不宜小于设计水面宽度的5倍;盖板渠和铺砌明渠可采用不小于设计水面宽度的2.5倍。4.13管道综合4.13.1排水管渠与其他地下管渠、建筑物、构筑物等相互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敷设和检修管渠时,不应互相影响;2排水管渠损坏时,不应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4.13.2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4.13.3排水管渠与其他地下管渠(或构筑物)的水平和垂直最小净距,应根据两者的类型、高程、施工先后和管线损坏的后果等因素,按当地城市或工业企业管道综合规划确定。亦可按本规范附录B采用。4.13.4再生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合流管道和污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下面,宜敷设在合流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上面。5泵站5.1一般规定5.1.1排水泵站宜按远期规模设计,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5.1.2 排水泵站宜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抽送会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污水泵站,必须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1.3排水泵站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宜采取防腐蚀措施;抽送腐蚀性污水的泵站,其水泵和管配件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5.1.4单独设置的泵站与居住房屋和公共建筑物的距离,应满足规划、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泵站的地面建筑物造型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泵站内应绿化。5.1.5泵站室外地坪应按城镇防洪标准确定,并符合规划部门要求;泵房室内地坪应比室外地坪高0.2-0.3m;易受洪水淹没地区的泵站,其入口处设计地面标高应比设计洪水位高0.5m以上;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在入口处设置闸槽等临时防洪措施。5.1.6雨水泵站应采用自灌式泵站。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泵站。5.1.7泵房宜有二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进出。5.1.8排水泵站供电应按二级负荷设计,特别重要地区的泵站,应按一级负荷设计。5.1.9位于居民区和重要地段的泵站,其格栅井及污水敞开部分,应设置臭气收集和处理装置。5.1.10自然通风条件差的地下式水泵间应设机械送排风综合系统。5.1.11经常有人管理的泵站内,应设隔声值班室并有通讯设施。对远离居民点的泵站,应根据需要适当设置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5.2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5.2.1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确定。5.2.2雨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当立交道路设有盲沟时,其渗流水量应单独计算。5.2.3合流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1泵站后设污水截流装置时,按本规范公式(3.3.1)计算;2泵站前设污水截流装置时,雨水部分和污水部分分别按式5.2.3-1和5.2.3-2计算。1)雨水部分Qp=Qs-noQdr2)污水部分Qp=(no+1)Qdr式中:Qp—泵站设计流量(m3/s);Qs—雨水设计流量(m3/s);Qdr—设计旱流污水量(不包括地下水渗入量)(m3/s);no—截流倍数。5.2.4雨水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时的集水池水位与受纳水体平均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组成。5.2.5污水泵和合流污水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时的集水池水位与出水管渠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以及安全水头组成。(5.2.3-2)(5.2.3-1)5.3集水池5.3.1 集水池的容积,应根据设计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注: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2雨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3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4污泥泵房集水池的容积,应按一次排入的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计算确定。活性污泥泵房集水池的容积,应按排入的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和污泥泵抽送能力计算确定。5.3.2大型合流污水输送泵站集水池的面积,应按管网系统中调压塔原理复核。5.3.3流入集水池的污水和雨水均应通过格栅。5.3.4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应采用与进水管管顶相平;设计最低水位应采用一台水泵流量相应的进水管水位;当设计进水管渠为压力管时,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可高于进水管管顶,但不得使管道上游地面冒水。5.3.5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进水管充满度计算。设计平均水位应采用设计平均流量时的进水管渠水位。5.3.6集水池的设计最低水位,应满足所选水泵吸水头的要求。自灌式泵房尚应满足水泵叶轮浸没深度的要求。5.3.7泵房应采用正向进水,应考虑改善水泵吸水管的水力条件,减少滞流或涡流。5.3.8泵站集水池前,应设置闸门或闸槽;泵站宜设置事故排出口,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设置事故排出口应报有关部门批准。5.3.9雨水进水管沉砂量较多地区宜在雨水泵站集水池前设置沉砂设施和清砂设备。5.3.10集水池池底应设唧水坑,倾向坑的坡度不宜小于10%。5.3.11集水池应设冲洗装置,宜设清泥设施。5.4泵房设计(I)水泵配置5.4.1水泵的选择应根据设计流量和所需扬程等因素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台数不应少于2台,不宜大于8台。当水量变化很大时,可配置不同规格的水泵,但不宜超过二种,或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或采用叶片可调式水泵。2污水泵房和合流污水泵房应设备用泵,当工作泵台数不大于4台时,备用泵宜为1台。工作泵台数不小于5台时,备用泵宜为2台;潜水泵房备用泵为2台时,可现场备用1台,库存备用1台。雨水泵房可不设备用泵。立交道路的雨水泵房可视泵房重要性设置备用泵。5.4.2 选用的水泵应满足设计扬程时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扬程与最低扬程的整个工作范围内应能安全稳定运行。2台以上水泵并联运行合用一根出水管时,应根据水泵特性曲线和管路工作特性曲线验算单台水泵工况,使之符合设计要求。5.4.3多级串联的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应考虑级间调整的影响。5.4.4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1.0-1.5m/s。出水管流速宜为1.5-2.5m/s。5.4.5非自灌式水泵应设引水设备。小型水泵可设底阀或真空引水设备。(II)泵房5.4.6水泵布置宜采用单列排列。5.4.7主要机组的布置和通道宽度,应满足机电设备安装、运行和操作的要求,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泵机组基础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0m;2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净距不宜小于1.2m;3主要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m;4配电箱前面通道宽度,低压配电时不宜小于1.5m,高压配电时不宜小于2.0m。当采用在配电箱后面检修时,后面距墙的净距不宜小于1.0m;5有电动起重机的泵房内,应有吊运设备的通道。5.4.8泵房各层层高,应根据水泵机组、电气设备、起吊装置、安装、运行和检修等因素确定。5.4.9泵房起重设备应根据需吊运的最重部件确定。起重量不大于3t,宜选用手动或电动葫芦;起重量大于3t,宜选用电动单梁或双梁起重机。5.4.10水泵机组基座,应按水泵要求配置,并应高出地坪0.1m以上。5.4.11水泵间与电动机间的层高差超过水泵技术性能中规定的轴长时,应设中间轴承和轴承支架,水泵油箱和填料函处应设操作平台等设施。操作平台工作宽度不应小于0.6m,并应设置栏杆。平台的设置应满足管理人员通行和不妨碍水泵装拆。5.4.12泵房内应有排除积水的设施。5.4.13泵房内地面敷设管道时,应根据需要设置跨越设施。若架空敷设时,不得跨越电气设备和阻碍通道,通行处的管底距地面不宜小于2.0m。5.4.14当泵房为多层时,楼板应设吊物孔,其位置应在起吊设备的工作范围内。吊物孔尺寸应按需起吊最大部件外形尺寸各边加不小于0.2m。5.4.15潜水泵上方吊装孔盖板可视环境需要采取密封措施。5.4.16水泵因冷却、润滑和密封等需要的冷却用水可接自泵站供水系统,其水量、水压、管路等应按设备要求设置。当冷却水量较大时,应考虑循环利用。5.5出水设施5.5.1当两台或两台以上水泵合用一条出水管时,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均应设置闸阀,并在闸阀和水泵之间设置止回阀。当污水泵出水管与压力管或压力井相连时,出水管上必须安装止回阀和闸阀等防倒流装置。雨水泵的出水管末端宜设防倒流装置,其上方宜考虑起吊条件。5.5.2出水压力井的盖板必须密封,所受压力由计算确定。水泵出水压力井必须设透气筒,筒高和断面根据计算确定。5.5.3敞开式出水井的井口高度,应满足水体最高水位时开泵形成的高水位,或水泵骤停时水位上升的高度。敞开部分应有安全防护措施。5.5.4 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必须设试车水回流管,出水井通向河道一侧应安装出水闸门或考虑临时封堵措施。5.5.5雨水泵站出水口应设在水中构筑物的下游段,出水口和护坡结构不得伸入航道,水流不得冲刷河道和影响航运安全,出口流速宜小于0.5m/s,并取得航道、水利部门的同意。泵站出水口处应设警示装置。6污水处理6.1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6.1.1污水厂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的要求,并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1在城镇水体的下游;2便于污水回用及安全排放;3便于污泥集中处理与处置;4在城镇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6少拆迁,少占地,根据环境评价要求,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7有扩建的可能;8厂区地形不受洪涝灾害影响,防洪标准不低于城市防洪标准,有良好的排水条件;9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6.1.2污水厂的厂区面积,按远期规模控制,并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6.1.3污水厂的总体布置应根据厂内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流程要求,结合厂址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考虑运行电耗低,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1.4污水厂厂区内各建筑物造型应简洁美观,选材适当,并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群体的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6.1.5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合理,并应与处理构筑物保证一定距离。6.1.6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宜根据情况尽可能分别集中布置。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紧凑、合理,符合现行的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满足各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和埋设各种管道以及养护维修管理的要求。6.1.7污水厂的工艺流程、竖向设计宜充分利用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方的要求。6.1.8厂区消防及消化池、贮气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发电机房、余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污泥干化装置、污泥焚烧装置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等的位置和设计,应符合现行的防火规范的要求。6.1.9污水厂内可根据需要,在适当地点设置堆放材料、备件、燃料和废渣等物料及停车场地。6.1.10污水厂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全厂总面积的30%。6.1.11 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2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3人行道的宽度为1.5~2.0m;4通向高架构筑物的扶梯倾角一般宜采用30°,不宜大于45°;5天桥宽度不宜小于1.0m;6车道、通道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安全有关规范要求,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6.1.12污水厂周围根据现场条件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不宜小于2.0m。6.1.13污水厂的大门尺寸应能容最大设备或部件出入,并应另设运输废渣的侧门。6.1.14污水厂并联运行的处理构筑物间应设均匀配水装置,各处理构筑物系统间宜设可切换的连通管渠。6.1.15污水厂内各种管渠应全面安排,避免相互干扰。管道复杂时宜设置管廊。处理构筑物间输水、输泥和输气管线的布置应使管渠长度短、水头损失小、流行通畅、不易堵塞和便于清通。各污水处理构筑物间的管渠连通,在条件适宜时,应采用明渠。管廊内宜敷设仪表电缆、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污水管、污泥管、再生水管、压缩空气管等,并设置色标。管廊内应设通风、照明、广播、电话、火警及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独立的排水系统,吊物孔,人行通道出入口及维护需要的设施等。并应符合现行的防火规范要求。6.1.16污水厂应合理布置处理构筑物的超越管渠。6.1.17处理构筑物应设排空设施,排空时间宜在6~8h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注:1表中SS表示悬浮固体量,BOD5表示五日生化需氧量。2活性污泥法根据水质、工艺流程等情况,可不设置初次沉淀。6.2.3在水质和(或)水量变化大的污水厂中,宜设置调节水质和(或)水量的设施。6.2.4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的情况分别计算。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配水能力。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生物反应池类型和曝气时间确定。曝气时间较长时,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6.2.5 合流制的处理构筑物,除应按本章有关规定设计外,尚应考虑雨水进入后的影响,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格栅、沉砂池,按合流污水设计流量计算;2初次沉淀池,按旱流污水量设计,用合流污水设计流量校核,校核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3二级处理系统,按旱流污水量计算,必要时考虑一定的合流水量;4污泥浓缩池、湿污泥池和消化池的容积,以及污泥脱水规模,应根据合流水量水质计算确定。一般可按旱流情况加大10%~20%计算;5管渠应按相应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用合流污水设计流量校核。6.2.6各处理构筑物的个(格)数不应少于2个(格),并宜按并联设计。6.2.7处理构筑物中污水的出入口处宜采取整流措施。6.2.8污水厂的出水排入水体时,应设置消毒设施。6.3格栅6.3.1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6.3.2格栅栅条间隙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污水处理系统前,采用机械清除时为16~100mm,采用人工清除时为25~100mm;2水泵前,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3细格栅为1.5~10mm。6.3.3污水过栅流速宜采用0.6~1.0m/s。除转鼓式格栅外,机械清除格栅倾角宜采用60°~90°;人工清除宜采用30°~60°。6.3.4格栅上部必须设置工作平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工作平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6.3.5格栅工作平台两侧边道宽度宜采用0.7~1.0m。工作平台正面过道宽度,采用机械清除时不应小于1.5m,采用人工清除时不应小于1.2m。6.3.6栅渣通过机械破碎输送,压榨脱水后外运。栅渣输送宜采用螺旋输送机,输送距离大于8.0m宜采用带式输送机。6.3.7格栅除污机、输送机与压榨脱水机的进出料口宜采用密封形式,根据周围环境情况,可设置除臭处理装置。6.3.8格栅间应设置通风设施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报警装置。6.4沉砂池6.4.1城市污水处理厂应设置沉砂池。6.4.2平流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最大流速应为0.3m/s,最小流速应为0.15m/s;2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30s;3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6.4.3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平流速为0.1m/s;2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为1~3min;3有效水深为2.0~3.0m,宽深比为1~1.5;4处理每m3污水的曝气量为0.1~0.2m3空气;5 进水方向应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应与进水方向竖直并宜设置挡板。6.4.4旋流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30s;2设计水力表面负荷为150~200m3/(m2²h);3有效水深为1.0~2.0m,池径与池深比宜为2.0~2.5;4池中应设立式桨叶分离机。6.4.5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m3污水0.03L计算;合流制污水的沉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6.4.6砂斗容积不应大于2d的沉砂量,采用重力排砂时,砂斗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55°。6.4.7沉砂池除砂宜采用机械方法,并经砂水分离后贮存或外运。排砂管应考虑防堵塞措施。6.5沉淀池(I)一般规定6.5.1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宜按表6.5.1采用。合建式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数据宜按本标准第6.6.16条规定采用。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数据宜按本标准第6.5.14条规定采用。表6.5.1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6.5.2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6.5.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0m。6.5.4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6.5.5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生物反应池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机械排泥的初次沉淀池和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6.5.6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6.5.7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生物反应池后不应小于0.9m。6.5.8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初次沉淀池不宜大于2.9L/(s²m);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1.7L/(s²m)。6.5.9沉淀池应设置浮渣的撇渣、输送和处置设施。(II)沉淀池6.5.10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值不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小于8;2一般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3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4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6.5.11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大于3;2中心管内流速不大于30mm/s;3中心管下口应设有喇叭口及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小于0.3m。6.5.12辐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宜为6~12;2一般采用机械排泥,当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排泥机构旋转速度宜为1~3r/h,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min;3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宜为0.5m;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4坡向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0.05。(III)斜板(管)沉淀池6.5.13当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建造沉淀池面积受限制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斜板(管)沉淀池。6.5.14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一般可按比普通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提高一倍考虑;但对于二次沉淀池,尚应以固体负荷核算。6.5.15升流式异向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为80~100mm;2斜板(管)斜长为1.0~1.2m;3斜板(管)倾角为60°;4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为0.7~1.0m;5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6.5.16斜板(管)沉淀池应设冲洗设施。6.6活性污泥法(I)一般规定6.6.1根据去除碳源污染物、脱氮、除磷、好氧污泥稳定等不同要求及外部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6.6.2根据可能发生的运行条件,设置不同运行方案。6.6.3生物反应池的超高:当采用鼓风曝气时为0.5~1.0m;当采用机械曝气设备时,其设备平台宜高出设计水面0.8~1.2m。6.6.4污水中含有产生大量泡沫的表面活性剂时,应有除泡沫措施。6.6.5每组生物反应池在有效水深一半处宜设置放水管。6.6.6 廊道式生物反应池的池宽与有效水深比宜采用1:1~2:1。有效水深应结合流程设计、地质条件、供氧设施类型和选用风机压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可采用4.0~6.0m,在条件许可时,水深尚可加大。6.6.7生物反应池中的好氧区(池),采用鼓风曝气器时,每m3污水的供气量不应小于3m3。当采用机械曝气器时,混合全池污水体积所需功率(以表面曝气器配置功率表示)一般不宜小于25W/m3。氧化沟不宜小于15W/m3。缺氧区(池)、厌氧区(池)应采用机械搅拌,混合功率宜采用2~8W/m3。机械搅拌器布置的间距、位置,应根据试验确定或由供货厂方提供。6.6.8设计生物反应池时,应充分考虑冬季低水温对去除碳源污染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降低负荷,增长泥龄,调整厌氧区(池)、缺氧区(池)水力停留时间或保温、增温等措施。6.6.9原生污水、回流污泥进入生物反应池的厌氧区(池)、缺氧区(池)时,宜采用淹没式入流方式。(II)传统活性污泥法6.6.10处理城市污水的生物反应池主要设计参数,可按表6.6.10确定。表6.6.10传统活性污泥法去除碳源污染物的主要设计参数6.6.11当以去除碳源污染物为主时,生物反应池的容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按污泥负荷计算:24Q(So-Se)V=1000UsXa2按容积负荷计算:V=24SoQ1000Uv(6.6.11-1)(6.6.11-2)3按污泥泥龄计算:24QYqc(So-Se)V=1000X(1+Kdqc)式中: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6.6.11-3)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当为完全处理时可不计);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h);Us——生物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Xa——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Uv——生物反应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kgBOD5/m3);Y——污泥产率系数(kgMLVSS/kgBOD5);在20℃有机物以BOD5计时,其数值为0.4~0.8。如处理系统无初次沉淀池,Y值必须通过试验确定;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VSS/L); qc——设计污泥泥龄(d);高负荷时为0.2~2.5,中负荷时为5~15,低负荷时为20~30;Kd——衰减系数(d-1),20℃的数值为0.04~0.075。6.6.12衰减系数Kd值应按当地冬季和夏季的污水温度进行修正,温度的修正应按下列公式计算:Kdt=Kd20·(qt)t-20式中:Kdt——t℃时的衰减系数(d-1);K20——20℃时的衰减系数(d-1);(6.6.12)qt——温度系数,采用1.02~1.06。6.6.13生物反应池的始端可设缺氧区(池)选择器,缺氧区(池)水力停留时间可采用0.5~1.0h。6.6.14阶段曝气生物反应池一般宜采取在生物反应池始端1/2~3/4的总长度内设置多个进水口配水的措施。6.6.15吸附再生生物反应池的吸附区和再生区可在一个反应池内,也可分别由两个反应池组成,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吸附区的容积,当处理城市污水时,不应小于生物反应池总容积的1/4,吸附区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0.5h;2当吸附区和再生区在一个反应池内时,沿生物反应池长度方向应设置多个进水口;进水口的位置应适应吸附区和再生区不同容积比例的需要;进水口的尺寸应按通过全部流量计算。6.6.16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合建式生物反应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生物反应池宜采用圆形,曝气区的有效容积应包括导流区部分;2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宜为0.5~1.0m3/(m2²h)。(III)生物脱氮、除磷6.6.17进入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污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脱氮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宜大于4;2除磷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宜大于17;3同时脱氮、除磷时,宜同时满足前两款的要求。4好氧区(池)剩余碱度宜大于70mg/L(以CaCO3计),当进水碱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增加碱度的措施。6.6.18当仅需脱氮时,宜采用缺氧∕好氧法(A1/O法)。1生物反应池的容积采用6.6.11规定的公式计算时,反应池中缺氧区(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0.5~3h。2生物反应池的容积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计算时,按下列规定计算。1)缺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0.001Q(Nk-Nt)-0.12DXvssVn=KdeXa(6.6.18-1)(6.6.18-2)Kde(t)=Kde(20)1.08(t-20)DXvss=fYtQ(So-Se)(6.6.18-3) 1000式中:Vn—缺氧区(池)容积(m3);Q—生物反应池的设计流量(m3∕d);Xa—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N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t—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Xvss—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MLVSS∕g);Kde—脱氮速率kgNO3-N∕(kgMLSS²d),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20℃的Kde值可采用0.03~0.06(kgNO3-N/(kgMLSS²d),并按本标准(6.6.18-2)公式进行温度校正;Kde(t)、Kde(20)分别为t℃和20℃时的脱氮速率;Yt—污泥总产率系数(kgSS∕kgBOD5),应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系统有初沉池时取0.3~0.85,无初沉池时取0.6~1.0;f—活性污泥中VSS所占比例;So、Se—生物反应池进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2)好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规定计算:硝化菌生长速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Nam=0.47e0.098(t-15)KN+Na式中:m—硝化菌生长速率(d-1);Na—生物反应池中氨氮浓度(mg∕L);KN—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数(mg∕L);0.47—15℃时,硝化菌最大生长速率(d-1)。反应池设计污泥龄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qco=F(6.6.18-4)m(6.6.18-5)式中:qco—设计污泥龄值(d);F—安全系数,为1.5~3.0。好氧区(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So-Se)qcoYtVO=1000Xa式中:Vo—好氧区(池)容积(m3);3)混合液回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000VnKdeXaQRi=-QRNt-Nke式中:QRi—混合液回流量(m3∕d),不宜大于40%;QR—回流污泥量(m3∕d);;N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3缺氧∕好氧法(A1/O法)生物脱氮的主要设计参数,当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经验数据或按表6.6.18的规定取值。(6.6.18-6)(6.6.18-7)表6.6.18缺氧∕好氧法(A1/O法)生物脱氮的主要设计参数6.6.19 当仅需除磷时,宜采用厌氧∕好氧法(A2/O法)。1生物反应池的容积,按本规范第6.6.11条所列公式计算时,反应池中厌氧区(池)和好氧区(池)之比,宜为1:(2~3);2生物反应池中厌氧区(池)的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a=TQ24(6.6.19-1)式中:Va—厌氧区(池)容积(m3);T—厌氧区(池)停留时间(h),宜为1~2;Q—设计污水流量(m3∕d)。3厌氧∕好氧法(A2/O法)生物除磷的主要设计参数,当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经验数据,或按本规范表6.6.19的规定取值。表6.6.19厌氧∕好氧法(A2/O法)生物除磷的主要设计参数表4采用生物除磷处理污水时,剩余活性污泥宜采用机械浓缩。5生物除磷的剩余活性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处理时,输送厌氧消化污泥或污泥脱水滤液的管道,应有除垢措施。对含磷高的液体,宜先除磷再回入污水处理系统。6.6.20当需要同时脱氮除磷时,宜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A1∕A2∕O法)。1生物反应池的容积,宜按本规范第6.6.11条、第6.6.18条及第6.6.19条的规定计算。2厌氧∕缺氧∕好氧法(A1∕A2∕O法)生物脱氮除磷的主要设计参数,当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经验数据或按本规范表6.6.20的规定取值。表6.6.20厌氧/缺氧/好氧法(A1/A2/O法)生物脱氮除磷的主要设计参数表3根据需要,厌氧/缺氧/好氧法(A1/A2/O法)的工艺流程中,可串联增加缺氧区和好氧区、改变进水和回流污泥布置等变型措施。(IV)氧化沟6.6.21氧化沟前可不设初次沉淀池。6.6.22氧化沟前可设置厌氧池。6.6.23氧化沟可按两组或多组系列布置,并设置进水配水井.6.6.24氧化沟可与沉淀池分建或合建。6.6.25 好氧污泥稳定(好氧延时曝气)氧化沟的主要设计参数应根据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按本规范表6.6.25的规定取值。表6.6.25好氧污泥稳定(好氧延时曝气)氧化沟主要设计参数表注:1无初次沉淀池;2水温≥10℃。6.6.26当采用氧化沟进行脱氮除磷时,可参照本标准6.6节〈Ⅲ〉的有关条文的规定。6.6.27氧化沟的超高与选用的曝气设备类型有关,当采用转刷、转碟时,宜为0.5m;当采用竖轴表曝机时,宜为0.6~0.8m,其设备平台宜高出设计水面0.8~1.2m。6.6.28氧化沟的有效水深与曝气、混合、推流设备的功能有关,一般为3.5~4.5m。6.6.29根据氧化沟渠宽的不同,弯道处可设置一道或多道导流墙;氧化沟的隔流墙和导流墙宜高出设计水位0.2~0.3m。6.6.30曝气转刷、转碟宜安装在沟渠直线段的适当位置,曝气转碟可安装在沟渠的弯道上,竖轴表曝机应安装在沟渠的端部。6.6.31氧化沟的走道板和工作平台,应安全、防溅、便于维修。6.6.32氧化沟SBR反应池的数量宜为2个及以上。6.6.36SBR反应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24QS01000XaUsTR(6.6.36)式中:Q-每个周期进水量(m3);TR-每个周期反应时间(h)。6.6.37污泥负荷以脱氮为主要目标时宜按本规范表6.6.18选用;以除磷为主要目标时,宜按本规范表6.6.19选用;同时脱氮除磷时,宜按本规范表6.6.20选用。6.6.38SBR工艺各工序的时间宜按下列规定计算:1进水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TF=Tn(6.6.38-1)式中:TF-每池每周期所需要的进水时间(h);T-一个运行周期所需要的时间(h);n-每个系列反应池个数。2反应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4S0mTR=1000UsXa(6.6.38-2)式中:m-充水比,高负荷运行时宜为0.25~0.5,低负荷运行时宜为0.15~0.3。3 沉淀时间TS宜为0.5~1h;4排水时间TD宜为1.0~1.5h;5一个周期所需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T=TR+TS+TD+Tb式中:Tb-闲置时间(h)。6.6.39每天的周期数宜为正整数。6.6.40连续进水时,反应池的进、出水处应设置导流装置。6.6.41反应池宜采用矩形池,水深宜为4.0~6.0m;反应池长宽比:间隙进水时宜为(1~2):1,连续进水时宜为(2.5~4):1。6.6.42反应池应设置固定式事故排水装置,可设在滗水结束时的水位处。6.6.43应采用有防止浮渣流出设施的滗水器;反应池宜有清除浮渣的装置。(6.6.38-3)6.7化学除磷6.7.1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其出水总磷不能达到要求时,可采用化学除磷工艺进行补充处理。污水一级处理以及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有除磷要求时,也可采用化学除磷工艺。6.7.2化学除磷可采用生物反应池的前置投加、后置投加和多点投加,也可采用同步投加。6.7.3化学除磷设计中,药剂的种类、剂量和投加点宜通过试验确定。6.7.4化学除磷的药剂可采用铝盐、铁盐,也可采用石灰。用铝盐或铁盐作絮凝剂时,宜投加阴离子聚合电解质作为助凝剂。6.7.5采用铝盐或铁盐作絮凝剂时,其投加絮凝剂与污水中总磷的摩尔比宜为1.5~3。6.7.6化学除磷时应考虑产生的污泥量。6.7.7化学除磷时,对接触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和管道应采取防腐蚀措施。6.8供氧设施6.8.1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的供氧,应满足污水处理需氧量、混合和处理效率等要求,一般宜采用鼓风曝气或机械表面曝气等方式。6.8.2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的污水需氧量应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的硝化及除氮等计算确定,污水需氧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O2=0.001aQ(So-Se)-c△Xvss+b[0.001Q(Nk-Nke)-0.12△Xvss]-0.62b[0.001Q(Nt-Nke-Noe)-0.12△Xvss]式中:O2—污水需氧量(kgO2/d);Q—生物反应池的进水流量(m3/d);(6.8.2)So、Se—生物反应池进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Xvss—生物反应池排出系统的微生物量;(kg/d);N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Noe—生物反应池出水硝态氮浓度(mg/L);0.12△Xvss—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中含氮量(kg/d);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5计时,取1.47;b—常数,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O2/kgN),取4.57;c—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当为去除含碳污染物时,去除每公斤五日生化需氧量可取用0.7~1.2kgO2。6.8.3选用曝气装置和设备时,应根据不同的鼓风设备、曝气装置、机械曝气设备、位于水面下的深度、水温、在污水中氧总转移特性,当地的海拔高度以及预期生物反应池中溶解氧浓度等因素,将计算的污水需氧量换算为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6.8.4当为鼓风曝气时,可按下列公式将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供气量。Gs=Os0.28EA(6.8.4)式中:Gs—标准状态下供气量(m3/h);0.28—标准状态下(0.1MPa、20℃)下的每m3空气中含氧量(kgO2/m3);Os—标准状态下生物反应池污水需氧量(kgO2/h);EA—曝气器氧的利用率,以%计。6.8.5鼓风曝气系统中的曝气器,应选用有较高充氧性能、布气均匀、阻力小,不易堵塞、耐腐蚀、操作管理和维修方便的产品。应具有不同服务面积、不同空气量、不同曝气水深,在标准状态下的充氧性能及底部流速等技术资料。6.8.6曝气器的数量,应从供氧及服务面积两方面计算确定。除满足生化反应的需氧量外,还应使混合液有一定的剩余溶解氧值,剩余溶解氧值一般为2mg/L。6.8.7廊道式生物反应池中的曝气器,可满池布置,也可在池侧布置。曝气器宜沿池长分段渐减布置。6.8.8采用表面曝气机供氧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叶轮的直径与生物反应池(区)的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比:倒伞或混流型为1:3~1:5,泵型为1:3.5~1:7;2叶轮线速度为3.5~5.0m/s;3生物反应池宜有调节叶轮(转刷、转碟)速度或淹没水深的控制设施。6.8.9各种类型的机械曝气设备的充氧性能应按实测数据或有关技术资料采用。6.8.10选用供氧设施时,应考虑冬季溅水、结冰、风沙等气候因素以及噪声、臭气等环境因素。6.8.11污水厂采用鼓风曝气时,宜设置单独的鼓风机房。鼓风机房应设有值班控制室、配电室和工具室,必要时尚应设置鼓风机冷却系统和隔声的维修场所。值班控制室内应设有设备工况及计算机自控系统,并应采取良好的隔声措施。6.8.12 鼓风机的选型应根据使用的风压、单机风量、控制方式、噪声和维修管理等条件确定。在同一供气系统中,应选用同一类型的鼓风机。当选用离心鼓风机时,应详细核算各种工况条件时鼓风机的工作点,不得接近鼓风机的湍振区,并宜设有调节风量的装置。应根据当地海拔高度,最高、最低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对鼓风机的风量、风压及配置的电动机功率进行校核。6.8.13当采用污泥气(沼气)燃气发动机作为鼓风机的原动力时,可与电动机鼓风机共同布置,其间应有隔离措施,并应符合现行的防火防爆规范的要求。6.8.14计算鼓风机的工作压力时,应考虑曝气器局部堵塞、进出风管路系统压力损失和实际使用时阻力增加等因素。输气管道中空气流速宜采用;干支管为10~15m/s;竖管、小支管为4~5m/s。6.8.15鼓风机设置的台数,应根据气温、风量、风压、污水量及污染物负荷变化等对供气的需要量而确定。鼓风机房应设置备用鼓风机,工作鼓风机台数在4台以下时,应设1台备用鼓风机;工作鼓风机台数在4台或4台以上时,应设2台备用鼓风机。备用鼓风机应按设计配置的最大机组考虑。6.8.16鼓风机应根据产品本身和空气曝气器的要求,设置不同的空气除尘设施。鼓风机进风管口的位置应根据环境条件而设置,一般宜高于地面。大型鼓风机房宜采用风道进风,风道转折点宜设整流板。风道应进行防尘处理。进风塔进口宜设置耐腐蚀的百叶窗,并应根据气候条件加设防止雪、雾或水蒸汽在过滤器上冻结冰霜的设施。6.8.17输气管道的管材,应考虑强度、腐蚀、热度以及环境因素造成的老化、结冰、解冻的影响。当采用钢管时,管道内外应有不同的耐热、耐腐蚀处理,敷设管道时应做温度补偿措施。当管道置于管廊或室内时,在管外应敷设隔热材料或加做隔热层。6.8.18鼓风机与输气管道连接处,宜设置柔性连接管。输气管道的低点应设置排除水分(或油分)的放泄口及清扫管道的排出口;必要时可设置排入大气的放泄口,并应采取消声措施。6.8.19生物反应池的输气干管宜采用环状布置。进入生物反应池的输气立管管顶宜高出水面0.5m。在生物反应池水面上的输气管,根据需要布置控制阀,在其最高点宜适当设置真空破坏阀。6.8.20鼓风机房内的起重设备和机组布置宜符合本标准第5.4.7条和第5.4.9条的规定。6.8.21大中型鼓风机应设置单独基础,机组基础间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m。6.8.22鼓风机房内外的噪声应分别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有关规定。6.9生物膜法(I)一般规定6.9.1生物膜法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生物处理。6.9.2生物膜法处理污水可独立建立,也可与其它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6.9.3污水进行生物膜法处理前,宜经沉淀处理。当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大时,应设调节池。6.9.4生物膜法的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等条件,采取防冻、防臭和灭蝇等措施。(II)生物接触氧化池6.9.5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程度确定采用一段式或二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平面形状宜为矩形,有效水深宜为3~5m。构筑物不应少于两个池,每池可分为两室。6.9.6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填料床设置可采用全池布置(底部进水,进气)、两侧布置(中心进气,底部进水)或单侧布置(侧部进气、上部进水)的形式,填料应分层安装。6.9.7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质轻、高强度、抗老化,比表面积大和空隙率高的填料。6.9.8根据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床的布置形式布置曝气装置,底部全池曝气条件下,气水比宜为8:1。6.9.9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应防止短流,出水宜采用堰式出水。6.9.10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设置排泥或放空设施。6.9.1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根据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碳氧化宜为2.0~5.0kgBOD5/(m3·d),碳氧化/硝化宜为0.2~2.0kgBOD5/(m3·d)。(III)曝气生物滤池6.9.12曝气生物滤池的池型可采用上向流或下向流两种进水方式。6.9.13曝气生物滤池前应设沉砂池、初沉池或絮凝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进水悬浮固体浓度不宜大于60mg/L。6.9.14曝气生物滤池根据处理程度不同可分为碳氧化、硝化、后置反硝化工艺或前置反硝化工艺等。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可在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也可在分阶段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6.9.15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高度应由各系统高度决定。6.9.16曝气生物滤池的布水布气系统有滤头布水布气系统、穿孔板布水布气系统和大阻力布水布气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宜采用滤头布水布气系统。6.9.17曝气生物滤池宜分别设置反冲洗供气和充氧曝气布气系统。曝气装置可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或穿孔管曝气。曝气管的位置宜设在承托的滤料层之中。6.9.18曝气生物滤池宜选用机械强度良好和化学稳定性好的卵石作承托层,并按一定级配布置。6.9.19曝气生物滤池应选择具有强度大、不易磨损、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化学物理稳定性好、易挂膜、生物附着性强、比重小、耐冲洗和不易堵塞的滤料,宜选用球形轻质多孔陶粒滤料或塑料球形滤料。6.9.20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宜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通过长柄滤头实现。反冲洗空气强度宜为10~15L/(m2·s),反冲洗水强度不应超过8L/(m2·s)。6.9.21曝气生物滤池后不设二沉池。6.9.22曝气生物滤池在碳氧化处理阶段的污泥产量可为0.75kg/去除kgBOD5。6.9.23曝气生物滤池的容积负荷应通过试验确定,无条件试验时,曝气生物滤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为3~6kgBOD5/(m3·d),硝化容积负荷(以NH3-N计)宜为0.1~0.5kg NH3-N/(m3·d),反硝化容积负荷(以NO3-N计)宜为0.8~4.0kgNO3-N/(m3·d)。(IV)生物转盘6.9.24生物转盘的工艺流程宜为:初次沉淀池,生物转盘,二沉池。生物转盘根据污水水量、水质及处理程度等可采用单轴单级式、单轴多级式或多轴多级式(单轴单级式串联布置的形式)。6.9.25生物转盘的盘体应质轻、高强度、耐腐蚀、抗老化、易挂膜、比表面积大以及方便安装、养护和运输。6.9.26生物转盘的反应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反应槽断面形状应呈半圆形,与盘片外形基本吻合;2盘片外缘与槽壁的净距不宜小于150mm,盘片净距:进水端宜为25~35mm,出水端宜为10~20mm;3盘片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片直径的35%,转轴中心高度应高出水位150mm以上。6.9.27生物转盘转速宜为在0.8~3.0r/mim,盘体外缘线速度宜为10~20m/min。6.9.28生物转盘的转轴强度和挠度必须满足盘体自重和运行过程中附加荷重的要求。6.9.29城市污水生物转盘的设计负荷应根据试验确定,无试验条件时,一般采用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以盘片面积计,宜为5~20g/(m2·d),首级转盘不宜超过30~40g/(m2·d);表面水力负荷以盘片面积计,宜为0.04~0.2m3/(m2·d)。(V)生物滤池6.9.30生物滤池的平面形状宜采用圆形或矩形。6.9.31生物滤池的滤料应质坚、耐腐蚀、高强度、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适合就地取材,一般宜采用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无机滤料。采用的塑料制品应抗老化,比表面积大,一般为100~200m2/m3,空隙率高,一般为80%~90%。6.9.32生物滤池底部空间的高度不应小于0.6m,沿滤池池底周边应设置自然通风孔,其总面积不应小于池表面积的1%。6.9.33生物滤池的布水装置可采用固定布水器或旋转布水器。6.9.34生物滤池的池底应设1%~2%坡度坡向集水沟,集水沟以0.5%~2%的坡度坡向总排水沟,并有冲洗底部排水渠的措施。6.9.35低负荷生物滤池的设计当采用碎石类滤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滤池下层滤料粒径宜为60~100mm,厚0.2m;上层滤料粒径粒径为30~50mm,厚1.3~1.8m;2处理城市污水时,正常气温时,表面水力负荷宜为1~3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为0.15~0.3kgBOD5/(m3·d)。6.9.36高负荷生物滤池的设计宜采用碎石或塑料滤料,当采用碎石类滤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滤池下层滤料粒径宜为70~100mm,厚0.2m;上层滤料粒径为40~70mm,厚1.8m;2处理城市污水时,正常气温时,表面水力负荷宜为10~36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大于1.8kg BOD5/(m3·d)。(VI)塔式生物滤池6.9.37塔式生物滤池一般高度宜为8~12m,直径宜为1~3.5m,径高比宜为1:6~1:8。6.9.38塔式生物滤池的填料应采用轻质制品。6.9.39塔式生物滤池滤料应分层,每层高度不宜大于2m,并应便于安装和养护。6.9.40塔式生物滤池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6.9.41塔式生物滤池进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值应控制在500mg/L以下,否则应采用处理水回流稀释。6.9.42塔式生物滤池水力负荷和有机物容积负荷应由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水的资料确定。无试验条件和无相关资料时,水力负荷宜为80~200m2/(m2²d),有机物容积负荷宜为1.0~3.0kgBOD5/(m3²d)。6.10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6.10.1污泥回流设施,宜采用离心泵、混流泵、潜水泵、螺旋泵或空气提升器。当生物处理工艺系统中带有厌氧区(池)、缺氧区(池)时,应选用不易产生复氧的污泥回流设施。6.10.2污泥回流设施宜分别按生物处理工艺系统中的最大污泥回流比和最大混合液回流比计算确定。污泥回流设备台数不应少于2台,并应有备用设备。当采用空气提升器时可不设备用。污泥回流设备,宜有调节流量的措施。6.10.3剩余污泥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XaDX=qC(6.10.3)式中:△X——剩余污泥量(kgSS/d)6.11污水自然处理(I)一般规定6.11.1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污水量较小的城镇宜审慎采用污水自然处理。6.11.2污水自然处理必须考虑对周围环境以及水体的影响,不得降低周围环境的质量,应根据区域特点选择适宜的污水自然处理方式。6.11.3当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满足不影响水体功能要求,在环境评价可行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或处置污水。6.11.4采用土地处理,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防止地下水污染。6.11.5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不能满足要求时,有条件的可采用土地处理或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进一步处理。(II)稳定塘6.11.6有可利用的荒地、闲地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稳定塘处理污水。用作二级处理的稳定塘系统,处理规模不宜大于5000m3/d。6.11.7 当处理城市污水时,稳定塘的设计数据应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根据污水水质、处理程度、当地气候和日照等条件,稳定塘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总平均表面有机负荷可采用1.5~10g/m²·d,总停留时间可采用20~120d。6.11.8稳定塘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稳定塘前宜设置格栅,污水含砂量高时宜设置沉砂池;2稳定塘串联的级数一般不少于3级,第一级塘有效深度不宜小于3m;3推流式稳定塘的进水宜采用多点进水;4稳定塘必须有防渗措施,塘址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5稳定塘污泥的蓄积量为40~100L/(a²cap),一级塘应分格并联运行,轮换清除污泥。6.11.9在二级稳定塘系统的后面可设置养鱼塘,进入养鱼塘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有关渔业水质的规定。(III)土地处理6.11.10有可供利用的土地及适宜的场地条件时,经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适宜的土地处理方式。6.11.11污水土地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慢速渗滤法(SR)、快速渗滤法(RI)和地面漫流法(OF)等。污水应根据土地处理的工艺形式进行预处理。6.11.12污水土地处理的设计参数,根据试验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污水负荷可按下列范围取值:1慢速渗滤0.5~5m/a;2快速渗滤5~120m/a;3地面漫流3~20m/a。6.11.13在集中式给水水源卫生防护带,含水层露头地区,裂隙性岩层和溶岩地区,不得使用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地区地下水埋深不宜小于1.5m。6.11.14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时,应进行预处理。设计参数宜通过试验或经验数据确定。6.11.15土地处理场地距住宅区和公共通道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6.11.16进入灌溉田的污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水质标准的规定。6.12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I)一般规定6.12.1污水再生利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应根据水质目标选择处理工艺,工艺单元的组合形式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满足实用、经济、运行稳定的要求。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水质标准的规定。6.12.2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单元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消毒,必要时可采用活性炭吸附、膜过滤、臭氧氧化及自然处理等工艺单元。6.12.3再生水输配到用户的管道严禁与其它管网连接,输送过程中不得降低和影响其它用水的水质。(II)深度处理6.12.4深度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宜通过试验确定,也可参照相似条件的运行经验确定。6.12.5深度处理应设置混合设施,G值可为300s-1,混合时间可为30~120s。6.12.6 絮凝、沉淀、澄清、气浮工艺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1絮凝时间为5~20min;2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为2.0~4.0h,水平流速为4.0~12.0mm/s;3斜管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4~0.6mm/s;4澄清池的上升流速为0.4~0.6mm/s;5气浮池的设计参数宜通过试验确定。6.12.7滤池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1滤池的构造、滤料组成等宜按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2滤池的进水浊度宜小于10NTU;3滤池的滤速应根据滤池进出水水质要求确定,一般可采用4~10m/h;4滤池的工作周期为12~24h。6.12.8污水厂二级出水经混凝、沉淀、过滤后,仍不能达到再生水水质要求时,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6.12.9活性炭吸附处理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颗粒活性炭处理工艺时,宜进行静态或动态试验,合理确定炭的用量、接触时间、水力负荷和再生周期;2采用颗粒活性炭吸附池的设计参数宜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确定:1)空床接触时间为20~30min;2)炭层厚度为3~4m;3)下向流的空床滤速为7~12m/h;4)炭层最终水头损为0.4~1.0m;5)常温下经常性冲洗时,水冲洗强度为11~13L/(m2²s),历时10~15min,膨胀率15%~20%,定期大流量冲洗时,水冲洗强度为15~18L/(m2²s),历时8~12min,膨胀率为25%~35%。活性炭再生周期由处理后出水水质是否超过水质目标值确定,一般经常性冲洗周期为3~5d。冲洗水可用砂滤水或炭滤水,冲洗水浊度宜小于5NTU;3活性炭吸附罐的设计参数宜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确定:1)接触时间为20~35min;2)吸附罐的最小高度与直径比可为2:1,罐径为1~4m,最小炭层厚度为3m,一般可为4.5~6m;3)升流式水力负荷为2.5~6.8L/(m2²s),降流式水力负荷为2.0~3.3L/(m2²s);4)操作压力每0.3m炭层7Kpa。6.12.10深度处理的再生水必须进行消毒。(III)输配水6.12.11 再生水管道敷设及其附属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6.12.12污水深度处理厂宜靠近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用户。有条件时深度处理设施应与污水厂集中建设。6.12.13输配水干管应根据再生水用户的用水特点和安全性要求,合理确定干管的数量,对不能断水用户的配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再生水管道应具有安全和监控水质的措施。6.12.14输配水管道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水压、外部荷载、土壤性质、施工维护和材料供应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可采用塑料管、承插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承插式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等非金属管道或金属管道。采用金属管道时应进行管道的防腐。6.13消毒(I)一般规定6.13.1城市污水处理应设置消毒设施。6.13.2污水消毒程度应根据污水性质、排放标准或再生水要求确定。6.13.3污水消毒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法、二氧化氯消毒法或液氯消毒法。6.13.4消毒设施和有关建筑物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II)紫外线6.13.5污水的紫外线剂量宜通过试验确定,也可参照类似生产运行经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确定:1二级处理的出水为15~22mws/cm2;2再生水为24~30mws/cm2。6.13.6紫外线照射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照射渠水流均布,灯管前后的渠长度不宜小于1m;2水深应满足灯管的淹没要求。6.13.7紫外线照射渠不宜少于两条。当采用一条时,宜设置超越渠。(III)二氧化氯和氯6.13.8二级处理出水的加氯量应通过试验或类似生产运行经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二级处理出水可采用6∼15mg/L,再生水的加氯量按卫生学指标和余氯量控制。6.13.9二氧化氯或氯消毒后应进行混合和接触,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min。7污泥处理与处置7.1一般规定7.1.1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应根据地区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置应优先考虑资源化。7.1.2污泥的处置方式包括作肥料、产生沼气、作燃料等,污泥的处理流程应根据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选定。7.1.3污泥作肥料时,其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7.1.4 污泥处理构筑物个数不宜少于2个,按同时工作设计。污泥脱水机械可考虑一台备用。7.1.5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应返回污水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7.2污泥浓缩7.2.1浓缩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时,重力式污泥浓缩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30~60kg/(m2·d);2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3由生物反应后二次沉淀池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为99.2%~99.6%时,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为97%~98%;4有效水深宜为4m;5采用栅条浓缩机时,其外缘线速度一般宜为1~2m/min,池底坡向泥斗的坡度不宜小于0.05。7.2.2污泥浓缩池一般宜有去除浮渣的装置。7.2.3当采用生物除磷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时,不应单独采用重力浓缩。7.2.4当采用机械浓缩设备进行污泥浓缩时,宜进行试验,或根据相似污泥性质和处理规模确定设计参数。7.2.5污泥浓缩脱水机械可考虑一体化。7.2.6对于当地环境和施用条件允许湿污泥用作肥料时,污泥的浓缩与贮存可采用湿污泥池。湿污泥池有效深度一般宜为1.5m,池底坡向排出口坡度不宜小于0.01。湿污泥池容积应根据污泥量和运输条件等确定。7.2.7间歇式污泥浓缩池和湿污泥池,应设置可排出深度不同的污泥水的设施。7.3污泥消化(I)一般规定7.3.1应根据污泥性质、环境要求和工程条件,宜选择经济适用、管理便利的厌氧污泥消化工艺,也可选择好氧污泥消化工艺。7.3.2污泥消化的挥发性固体去除率不宜小于40%。7.3.3消化池和消化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应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II)污泥厌氧消化7.3.4厌氧消化可采用单级或两级中温消化。单级厌氧消化池(两级厌氧消化池中的第一级)污泥温度应保持33~35ºC。有初沉池系统的剩余污泥或类似的污泥,宜与初沉污泥或其他有机固体含量较高的污泥合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7.3.5单级厌氧消化池(两级厌氧消化池中的第一级)污泥应加热并搅拌,宜有防止浮渣结壳和排出上清液的措施。两级厌氧消化时,一级厌氧消化池与二级厌氧消化池的容积比可为2:1;二级厌氧消化池可不加热、不搅拌,但应有防止浮渣结壳和排出上清液的措施。7.3.6厌氧消化池的总有效容积,应根据厌氧消化时间或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按下列公式计算:V=qoTd(7.3.6—1)(7.3.6—2)V=Ws Lvs式中:Td—消化时间,d,宜为20~30d;V—消化池总有效容积,m3;Qo—每日投入消化池的原污泥容积,m3/d;LVS—消化池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kgVSS/(m3·d),一般重力浓缩后的原生污泥为0.6~1.5kgVSS/(m3²d),机械浓缩后的原生污泥为不大于2.3kgVSS/(m3²d);WS—每日投入消化池的原污泥中挥发性干固体重量,kgVSS/d。7.3.7厌氧消化池及污泥投配和循环管道应进行保温。污泥加热可采用池外热交换或蒸汽直接加热。厌氧消化池总耗热量应按全年最冷月平均日气温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应包括原生污泥加热量、厌氧消化池散热量(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投配和循环管道散热量等。选择加热设备应考虑10~20%的富余能力。7.3.8厌氧消化污泥搅拌宜采用池厌氧消化池应密封,并能承受污泥气的工作压力。厌氧消化池的气密性试验压力不应小于污泥气工作压力的1.5倍。厌氧消化池应有防止池厌氧消化池及其辅助构筑物的单体和总图设计必须符合现行的防火规范的要求。用于污泥投配、循环、加热、切换控制的设备和阀门设施宜集中布置,室厌氧消化池溢流和表面排渣管出口不得放在室污泥气贮罐的容积宜根据产气量和用气量计算确定。缺乏相关资料时,可按6~10h的平均产气量设计。污泥气管道、污泥气贮罐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规定。污泥气贮罐应有防止罐污泥气贮罐超压时不得直接向大气排放,应采用污泥气燃烧器(沼气火炬)燃烧消耗,燃烧器应采用内燃式。连接污泥气贮罐和燃烧器的管路上必须设回火防止器。厌氧消化池、污泥气贮罐和燃烧器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防火要求。7.3.14污泥气应综合利用,可用于污泥气锅炉、污泥气发电和污泥气驱动鼓风机等。7.3.15根据污泥气的含硫量和用气设备的要求,可设置污泥气脱硫装置。脱硫装置应设在污泥气进入污泥气贮罐之前。(III)污泥好氧消化7.3.16好氧消化池的总有效容积可按本规范公式(7.3.6-1)或(7.3.6-2)计算。设计参数宜通过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好氧消化时间宜为10~20d。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一般重力浓缩后的原污泥宜为0.9~2.8kgVSS/(m3·d);机械浓缩后的高浓度原污泥,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不应大于4.2kgVSS/(m3·d)。7.3.17好氧消化池可不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当气温低于15ºC时,宜采取保温加热措施或适当延长消化时间。7.3.18好氧消化池中污泥的溶解氧浓度,不应低于2mg/L。7.3.19好氧消化池采用鼓风曝气时,应同时满足细胞自身氧化和搅拌混合的需气量,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也可按消化池有效容积采用下列参数:剩余污泥的总需气量为0.02~0.04m3空气/(m3池容·min);初沉污泥或混合污泥的总需气量为0.04~0.06 m3空气/(m3池容·min)。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装置,宜采用中气泡。7.3.20好氧消化池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机时,应根据污泥需氧量、曝气机充氧能力、搅拌混合强度等确定曝气机需用功率,其值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也可按0.02~0.04kw/m3池容确定。7.3.21好氧消化池的有效深度,应根据曝气方式确定。当采用鼓风曝气时,根据鼓风机的输出风压、管路及曝气器的阻力损失来确定,一般宜5.0~6.0m。当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时,应根据设备的充氧深度来确定,一般宜为3.0~4.0m。好氧消化池的超高,不宜小于1.0m。7.3.22好氧消化池可采用敞口式,寒冷地区应采取保温措施;根据环境评价的要求,采取加盖或除臭措施。7.3.23间歇运行的好氧消化池应设有排出上清液的措施;连续运行的好氧消化池宜设有排出上清液的措施。7.4污泥机械脱水(I)一般规定7.4.1污泥机械脱水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泥脱水机械的类型,应按污泥的性质和脱水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污泥脱水前的含水率一般不应大于98%;3经消化后的污泥,根据污水性质和经济效益,可在脱水前淘洗;4脱水机间的布置,应按本规范第5.4节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考虑泥饼运输设施和通道;5脱水后的污泥应设置污泥堆场或污泥料仓贮存,其容量应根据污泥出路和运输条件等确定;6脱水机间应考虑通风设施,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7.4.2污水污泥在脱水前,应加药调理。污泥加药应符合下列要求:1药剂种类应根据污泥的性质和出路等选用,投加量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泥的数据确定;2污泥加药后,应立即混合反应,并进入脱水机。(II)压滤机7.4.3压滤机宜采用带式压滤机、箱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或微孔挤压脱水机。泥饼产率和泥饼含水率,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泥的数据确定。泥饼含水率一般为70%~80%。7.4.4箱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过滤压力为400~600kPa(约为4~6kgf/cm2);2过滤周期不大于5h;3每台过滤机可设污泥压入泵一台,泵宜选用柱塞式;4压缩空气量为每m3滤室不小于2m3/min(按标准工况计)。7.4.5带式压滤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污泥脱水负荷应通过试验或经验数据确定,城市污水厂污泥可按表7.4.5采用;表7.4.5污泥脱水负荷2泥饼宜采用皮带输送机输送;3应按带式压滤机的要求配置空气压缩机,并至少应有1台备用机;4应配置冲洗泵,其压力宜为0.4~0.6MPa,其流量可按5.5~11.0m3/m(带宽)·h计算。至少应有一台备用泵。(III)离心机7.4.6卧式离心脱水机分离因数宜小于3000G。7.4.7离心脱水机前应设置污泥切割机,切割后的污泥粒径不宜大于8mm。7.5污泥输送7.5.1皮带输送机输送污泥,其倾角应小于20º。7.5.2螺旋输送机输送污泥,其倾角宜小于30º,且宜采用无轴螺旋输送机。7.5.3污泥泵输送污泥,其污泥输送管弯头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4倍管径。7.6污泥干化焚烧7.6.1污泥的干化焚烧的处理与处置,宜集中进行。7.6.2污泥干化,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优先采用污泥自然干化处理,宜采用干化场;其它地区可采用污泥人工干化处理,宜采用热干化。7.6.3污泥干化场的污泥固体负荷量,宜根据污泥性质、年平均气温、降雨量和蒸发量等因素,参照相似地区经验确定。7.6.4污泥干化场分块数一般不少于3块,围堤高度宜为0.5~1.0m,顶宽0.5~0.7m。7.6.5污泥干化场宜设人工排水层。7.6.6除特殊情况外,人工排水层下应设不透水层,不透水层应坡向排水设施,坡度宜为0.01~0.02。7.6.7污泥干化场宜设排除上层污泥水的设施。7.6.8采用污泥热干化设备处理初沉污泥时,应充分考虑产品出路。7.6.9污泥热干化和焚烧处理的污泥固体负荷量应根据污泥性质、设备性能等因素,参照相似设备运行经验确定。7.6.10污泥热干化和焚烧设备宜设置2套;若设1套,应考虑设备故障检修和常规检修期间的应急措施,包括污泥储存设施或其它备用的污泥处理、处置途径。7.6.11污泥热干化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热干化的实际需要确定。规模较小、污泥含水率较低、连续运行时间较长的热干化设备宜采用间接加热系统,否则宜采用带有污泥混合器和气体循环装置的直接加热系统。7.6.12污泥热干化设备的能源,宜优先采用污泥气。7.6.13 应高度重视污泥热干化设备的安全性能,热干化车间及热干化产品贮存设施,应符合现行的防火标准和规范的要求。7.6.14在已有或拟建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炉、火力发电锅炉等设施的地区焚烧的污泥宜与垃圾同时焚烧,或掺在水泥窑炉、火力发电锅炉的燃料煤中同时焚烧。7.6.15污泥焚烧的工艺,应根据污泥热值确定,优先考虑循环流化床工艺。7.6.16污泥热干化产品和污泥焚烧灰应妥善保存、利用或最终处置,避免二次污染。7.6.17污泥热干化或焚烧的尾气烟气,应处理达标后排放。7.6.18污泥干化场及其附近,应设置长期监测地下水质量的设施、泥热干化厂、污泥焚烧厂及其附近,应设置长期监测空气质量的设施。7.7污泥综合利用7.7.1污泥的最终处置,应优先考虑综合利用。7.7.2污泥综合利用,应因地制宜,考虑农用时应慎重。7.7.3污泥土地利用,应严格控制污泥中和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含量。农用污泥,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7.7.4污泥的直接土地利用,应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8检测与控制8.1一般规定8.1.1排水工程运行应进行检测与控制。8.1.2排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生产管理运行要求确定检测与控制的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应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便于运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8.1.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宜兼顾现有、新建及规划要求。8.2检测8.2.1污水厂进出水应按国家现行排放标准与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关项目的检测仪表。8.2.2下列各处应设置相关监测仪表及报警装置1排水泵站:硫化氢(H2S)浓度;2消化池:污泥气(CH4)浓度;3加氯间:氯气(Cl2)浓度。8.2.3排水泵站和污水厂各处理单元宜设置生产控制、运行管理所需的检测仪表。8.2.4应检测参与控制和管理的机电设备的工作与事故状态。8.3控制8.3.1排水泵站宜按集水池的液位变化自动控制运行,宜建立遥测、遥讯、遥控系统。8.3.210万m3/d规模以下的污水厂的主要生产工艺单元,可采用自动控制。8.3.3 10万m3/d及以上规模的污水厂宜采用集中管理监视、分散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8.3.4采用成套设备时,宜使设备本体控制与系统控制相结合。8.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8.4.1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应有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管理及安全保护功能。8.4.2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对监控系统的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做出合理的配置;2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网络结构及通信速率;3对操作系统及开发工具要从运行稳定、易于开发、操作界面方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4根据企业需求及相关基础设施,宜对企业信息化系统作出功能设计;5厂级中控室应就近设置电源箱,供电电源应为双回路;直流电源设备应安全可靠;6厂、站级控制室面积应视其使用功能设定,并应考虑今后的发展;7防雷与接地保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的规定。附录A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方法一、本方法适用于具有10a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二、计算降雨历时采用5、10、15、20、30、45、60、90、120min共九个历时。计算降雨重现期一般按0.25、0.33、0.5、1、2、3、5、10a统计。当有需要或资料条件较好时(资料年数≥20a、子样点的排列比较规律),也可统计高于10a的重现期。三、取样方法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6~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子样按大小次序排列,再从中选择资料年数的3~4倍的最大值,作为统计的基础资料。四、选取的各历时降雨资料,一般应用频率曲线加以调整。当精度要求不太高时,可采用经验频率曲线;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皮尔逊III型分布曲线或指数分布曲线等理论频率曲线。根据确定的频率曲线,得出重现期、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三者的关系,即P、i、t关系值。五、根据P、i、t关系值求得b、m、A1、C各个参数,可用解析法、图解与计算167A1(1+Clgp)结合法或图解法等方法进行。将求得的各参数代入q=,即得当地的(t+b)a暴雨强度公式。六、计算抽样误差和暴雨公式均方差。一般按绝对均方差计算,也可辅以相对均方差计算。计算重现期在0.25~10a时,在一般强度的地方,平均绝对方差不宜大于0.05mm/min。在较大强度的地方,平均相对方差不宜大于5%。 附录B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外顶与上面管道基础底间净距。2采取充分措施(如结构措施)后,表列数字可以减小。3与建筑物水平净距,管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一般不小于2.5m,管道埋深注:1表列数字除注明者外,水平净距均指外壁净距,垂直净距系指下面管道的深于建筑物基础时,按计算确定,但不小于3.0m。室外排水设计规条文说明征求意见稿范目次1总则.......................................................................................................................................................13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53.1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53.2雨水量.........................................................................................63.3合流水量.....................................................................................83.4设计水质.....................................................................................94排水管渠...............................................................................................................................................114.1一般规定...................................................................................114.2水力计算...................................................................................134.3管渠........................................................................................144.4检查井.......................................................................................164.5跌水井.......................................................................................174.6水封井.......................................................................................184.7雨水口....................................................................................... 184.8截流井.......................................................................................204.9出水口.......................................................................................204.10立体交叉道路排水.................................................................214.11倒虹管.....................................................................................224.12渠道.......................................................................................234.13管道综合.................................................................................235泵站.....................................................................................................................................................245.1一般规定...................................................................................245.2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265.3集水池.......................................................................................275.4泵房设计...................................................................................29(I)水泵配置..............................................................................29(II)泵房...................................................................................305.5出水设施...................................................................................316污水处理...............................................................................................................................................336.1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336.2一般规定...................................................................................376.3格栅........................................................................................386.4沉砂池.......................................................................................406.5沉淀池.......................................................................................43(I)一般规定..............................................................................43(II)沉淀池.................................................................................45(III)斜板(管)沉淀池.................................................................466.6活性污泥法...............................................................................47(I)一般规定..............................................................................47(II)传统活性污泥法.................................................................48(III)生物脱氮、除磷................................................................49(IV)氧化沟...............................................................................56(V)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576.7化学除磷...................................................................................596.8供氧设施....................................................................................61(I)一般规定..............................................................................616.9生物膜法...................................................................................64(I)一般规定..............................................................................64(II)生物接触氧化池.................................................................65(III)曝气生物滤池.................................................................... 66(IV)生物转盘...........................................................................68(V)生物滤池.............................................................................69(VI)塔式生物滤池....................................................................716.10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726.11污水自然处理.........................................................................72(I)一般规定..............................................................................72(II)稳定塘.................................................................................73(III)土地处理............................................................................756.12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78(I)一般规定..............................................................................78(II)深度处理.............................................................................79(III)输配水...............................................................................806.13消毒.....................................................................................81(I)一般规定..............................................................................81(II)紫外线.................................................................................81(III)二氧化氯和氯....................................................................837污泥处理与处置...................................................................................................................................847.1一般规定...................................................................................847.2污泥浓缩...................................................................................857.3污泥消化...................................................................................87(I)一般规定..............................................................................87(II)污泥厌氧消化.....................................................................88(III)污泥好氧消化....................................................................927.4污泥机械脱水...........................................................................95(I)一般规定..............................................................................95(II)压滤机.................................................................................96(III)离心机...............................................................................987.5污泥输送...................................................................................997.6污泥干化焚烧...........................................................................997.7污泥综合利用.........................................................................1058检测与控制.........................................................................................................................................1098.1一般规定.................................................................................1098.2检测......................................................................................1098.3控制......................................................................................1128.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1131总 则1.0.1说明制订本规范的宗旨目的。1.0.2规定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只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关于农村和临时性排水工程,由于农村排水的条件和要求具有与城镇不同的特点;临时性排水工程的标准和要求的安全度比永久性工程为低,故不适用本规范。关于工业废水,由于将逐步制订各工业废水的设计规范,本规范不包括工业废水的内容。1.0.3规定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本任务。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城市,都必须制定城市规划,按照规划实施管理。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各项专业规划。排水工程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据此,本条规定了主要设计依据。2000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3号颁发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规定,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设计文件。据此,本条规定了基本任务和应正确处理的有关方面关系。1.0.4规定排水制度选择的原则。分流制指用不同管渠分别收纳污水、雨水和雪融化水的排水方式。合流制指用同一管渠收纳污水、雨水和雪融化水的排水方式。分流制可根据当地规划实施和经济情况,分期建设。污水由污水收集系统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厂处理;雨水由雨水系统收集,并就近排入水体,可达到投资低,环境效益高的目的,故推荐新建地区采用分流制。旧建成区由于历史原因,一般已采用合流1制,要改造为分流制难度较大,故规定同一城镇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同时规定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以消除污水和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初期雨水由于路面污染和管渠中的沉积污染,其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雨水资源是陆地淡水资源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1.0.5规定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时,从较大范围综合考虑的若干因素。1根据国内外经验,污水和污泥可作为有用资源,应考虑综合利用,但在考虑综合利用和处置污水污泥方案时,首先应对其卫生安全性、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2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系统相协调包括:1)一个区域的排水系统可能影响邻近区域,特别是影响下游区域的环境质量,故在确定该区的处理水平和处置方案时,必须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2) 根据排水专业规划,有几个区域同时或几乎同时建设时,应考虑合并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因为它的经济效益可能更好,但施工时间较长,实现较困难。前苏联和日本都有类似规定。3如设计排水区域内尚需考虑给水和防洪问题时,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协调,雨水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协调,以节省总造价。4根据国内外经验,只要符合条件以集中至城镇排水系统一起处理较为经济合理。5在扩建和改建排水工程时,对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利用与否应通过调查作出决定。1.0.6规定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要求。从全局着眼,工业企业有责任根据本企业废水水质进行预处理,使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后,对城镇排水管渠不阻塞,不损坏,不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不传播致病菌和病原体,不危害操作养护人员,不妨碍污水的生物处理和污泥的处理处置,不影响污水厂的出水水质和污泥的利用。排入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等有关标准。2 1.0.7规定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的出口和监测设施。为有效地防止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适应我国实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工业企业必须按不同的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避免扰乱整个排水系统,保证排水工程的环境效益。废水管道尽量减少出口数,在出口处设置监测设施,是为了便于随时监测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情况,包括废水的流量和水质。1.0.8规定排水工程设计采用新技术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规范应及时地将新技术纳入。凡是在国内普遍推广、行之有效、积有完整的可靠科学数据的新技术,应积极纳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还会不断涌现。规范不应阻碍或抑制新技术的发展,为此,鼓励积极采用经过鉴定、节能节地、经济高效的新技术。1.0.9规定采用排水工程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主要原则。由于排水工程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同时,有些构筑物,如污水泵站的格栅井、污泥脱水机房和污泥厌氧消化池等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为保障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规定排水工程宜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应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1.0.10规定排水工程尚应执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有关标准、规范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等。为保障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监控设施等必须采取接地和防雷措施。由于排水工程的污水中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物质,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建筑物应按二级耐火等级考虑。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以及室内设置的消防设施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排水工程可能会散发恶臭气体,污染周围环境,设计时应对散发的臭气进行收集和净化,或建设绿化带并设有一定的防护距离,以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鼓风机尤其是罗茨鼓风机会产生超标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同时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等措施,以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3设计规范》的规定。1.0.11规定在特殊地区设计排水工程尚应同时符合有关专门规范和规定。43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3.1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3.1.1规定城市旱流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城市污水量,即旱流污水量,由综合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组成。综合生活污水量由居民生活污水量和公共设施排水量组成。居民生活污水量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洗涤、冲厕、洗澡等产生的污水量。公共设施排水量指娱乐场所、宾馆、浴室、商业网点、学校和办公楼等地方产生的污水量。3.1.2规定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的确定原则。按用水定额确定污水定额时,排水系统完善的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90%计,一般地区可按用水定额的80%计。3.1.3规定采用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值。根据全国各地51个污水处理厂总变化系数取值的资料,34个厂按原设计规范采用,占66.7%;12个厂取值小于原设计规范,占23.5%;5个厂取值大于原设计规范,占9.8%。总趋势是减小。12个减小厂中有8个厂的取值小于1.3,均出于经济原因。但据国外资料,一般应在1.5以上,因此本规范暂不调整,最小值仍为1.3。3.1.4规定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沐浴污水量的确定原则。3.1.5规定采用工业废水量及其变化系数的确定原则。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国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十分重视,有关部门制定了各工业的用水量规定,排水工程设计时,应与之协调。3.1.6规定地下水位较高地区考虑地下水渗入量的原则。因当地土质、地下水位、管道和接口材料以及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当地下水位高于排水管渠时,排水系统设计应适当考虑地下水渗入量。地下水渗入量宜按调查资料确定,也可按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量的10~15%计,还可按每天每单位服务面积渗入的地下水量计。上海某泵站冬夏二次测试,冬季为3800m3(/km2.d),夏季为6300m3(/km2.d);日本指针规定采用经验数据,按每人每日最大污水量的10~20%计;英国规范建议按观测现有管道的夜间流量进行估算;德国ATV标准规定渗入5水量不大于0.15L/(s.hm2),如大于则应采取措施减少渗入;美国按0.01~1.0m3/(d.mm-km)(mm为管径,km为管长)计,或按0.2~28 m3/(hm2.d)计。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水力计算时,公式(3.1.1)后应加入地下水渗入量Qu,即Q=Qd+Qm+Qu。3.2雨水量3.2.1规定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本条所列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为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公式。3.2.2规定径流系数的选用范围。表3.2.2-1列出国国日本指南推荐的综合径流系数3.2.3规定设计暴雨强度的计算公式。6目前我国各地已积有完整的自动雨量记录资料,可采用数理统计法计算确定暴雨强度公式。本条所列的计算公式为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公式。在没有自动雨量记录资料或自动雨量记录资料少于十年的地区,可参照附近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采用。3.2.4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选用范围。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选用范围系根据我国各地目前实际采用的数据,经归纳综合规定。鉴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气候状况、地形条件、重要程度和排水设施各异,故规定一般地区的重现期为0.5~3a;重要地区为3~5a。国国内一些城市采用的设计重现期3.2.5规定雨水管降雨历时的计算公式。降雨历时计算公式中的折减系数值,系根据我国对雨水空隙容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的数据。根据国内外资料,地面集水时间采用的数据,大多不经计算,按经验确定。在地面平坦、地面覆盖接近、降雨强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地面集水距离是决定集水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地面集水距离的合理范围是50~150m,采用的集水时间为5~15min。国外采用的t1值见表4。7表4国外采用的t1值3.3 合流水量3.3.1规定合流管渠总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3.3.2规定溢流井以后管渠流量的计算公式。3.3.3规定截流倍数的选用原则。截流倍数小会造成受纳水体污染;截流倍数大,虽水体污染程度较小,但管渠系统投资大,同时把大量雨水输送至污水厂,影响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据调查分析,当截流倍数值增大时,其投资的增长倍数与环境效益的改善程度相比较,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并不合理。当合流制排水系统具有排水能力较大的合流管渠,可采用较小的截流倍数,或设置一定容量的雨水调蓄设施。国外有资料报道,采用雨水调蓄设施时,当取得的环境效益相同时,经济效益较好。日本指针采用的截流倍数为最大时污水量的3倍以上。3.3.4规定削减雨天排放污染负荷的措施。1合流管渠的短期积水会污染环境,散发臭味,出现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故合流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2由于初期雨水污染严重,通过提高截流倍数,可以尽量多截流污染物,减少排放水体的污染量。3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新建调蓄设施及雨水处理设施以削减初期雨水的污染量。83.4设计水质3.4.1关于设计水质的有关规定。根据1990年以来全国37个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资料,采用每人每日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范围为20~67.5g/cap.d,比较集中在25~50g/cap.d,占总数的76%;采用每人每日悬浮固体的范围为28.6~114g/cap.d,比较集中在40~65g/cap.d,占总数的73%;采用每人每日总氮的范围为4.5~14.7g/cap.d,比较集中在5~11g/cap.d,占总数的88%;采用每人每日总磷的范围为0.6~1.9g/cap.d,比较集中在0.7~1.4g/cap.d,占总数的8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规定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悬浮固体的范围分别为25~30g/cap.d和35~50g/cap.d,由于污水水质随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大,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故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相比,数值相对提高,范围扩大。本规范规定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固休、总氮和总磷的范围分别为25~50g/cap.d、40~65g/cap.d、5~11g/cap.d和0.7~1.4g/cap.d。一些国家的水质指标比较见表5。表5一些国家的水质指标比较(g/cap.d)我国有些地方,如深圳,为解决水体富营养问题,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使得污水中总磷浓度大为降低,在设计时应考虑这个因素。3.4.2关于生物处理构筑物进水水质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提出如下要求:1规定进水水温为10~37℃。微生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最适宜温度为20~35 ℃,9当水温高至37℃或低至10℃时,还有一定的处理效果,超出此范围时,处理效率即显著下降。2规定进水的pH值宜为6.5~9.5。在处理构筑物内污水的最适宜pH值为7~8,当pH值低于6.5或高于9.5时,微生物的活动能力下降。3规定营养组合比(五日生化需氧量)为100:5:1。一般而言,生活污水中氮、磷能满足生物处理的需要;当城市污水中某些工业废水占比例较大时,可能使微生物营养不足,需人工添加至足量,以保证生物处理的效果。104排水管渠4.1一般规定4.1.1规定排水管渠的布置和设计原则。排水管渠(包括输送污水和雨水的管道、明渠、盖板渠、暗渠)的系统设计,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和分期建设情况,全面考虑,统一布置,逐步实施。管渠一般使用年限较长,改建困难,如仅根据当前需要设计,不考虑全面规划,在发展过程中会造成被动和浪费;但是如按规划一次建成设计,不考虑分期实施,也会不适当地扩大建设规模,增加投资拆迁和其他方面的困难。扩建时,为减少废弃管渠的数量,排水管渠的断面尺寸应根据远期排水规划的最大秒流量,并考虑城市远景发展需要确定。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本条对排水管渠的设计期限做了重要规定,即需要考虑“远景”水量。4.1.2规定管渠具体设计时在平面布置和高程确定上应考虑的原则。一般情况下,管渠布置应与其他地下设施综合考虑。污水管渠通常布置在道路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尽量避开快车道,如不可避免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对交通和路面的影响。排水管渠在城市道路下的埋设位置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规定。4.1.3规定管渠材质、基础形式、接口方式的选定原则。管渠采用的材料一般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陶土、石棉水泥、塑料、球墨铸铁、钢以及土明渠等。基础形式有砂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土弧基础等。接口方式有柔性接口和刚性接口等。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选择。4.1.4关于管渠防腐蚀措施的规定。输送腐蚀性污水的管渠、检查井和接口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以保证管渠系统的使用寿命。4.1.5 关于管渠考虑维护检修方便的规定。某些污水易造成管渠内沉析,或因结垢、微生物和纤维类粘结而堵塞管道,因而管渠形式和附属构筑物的确定,必须考虑维护检修方便,必要时要考虑更换可能。114.1.6关于工业区关于重力流和压力流的规定。提出城市排水管渠应以重力流为主的要求,当排水管渠翻越高地或长距离输水等情况时,可采用压力流。4.1.8关于雨水调蓄的规定。目前城市的公园湖泊、景观河道等有做雨水调蓄的可能性,雨水管渠的设计,可考虑利用这些条件,以节省工程投资。本条增加了“必要时可建人工调蓄设施”规定污水管渠设计应保证其密封性的要求。污水管道设计应保证其密封性,防止地下水通过管道、接口及附属构筑物侵入,并防止污水外泄污染环境。其对后续的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4.1.10关于管渠出水口的规定。管渠出水口的设计水位应高于或等于排放水体的设计洪水位。当低于时,应采取适当工程措施。4.1.11关于连通管的规定。由于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系统的汇水面积、集水时间均不相同,高峰流量不会同时发生,在各系统的排水能力不相同时,如在两个系统间的适当地点设置连通管后,即可互相调剂水量,改善地区排水情况。为了便于控制和防止管道检修时污水从连通管倒流,可设置闸槽或闸门并应考虑检修和养护的方便。124.2水力计算4.2.1规定排水管渠流量的计算公式。补充了流量计算公式。4.2.2规定排水管渠流速的计算公式。4.2.3规定排水管渠的粗糙系数。根据《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和《玻璃纤维缠绕增强固性树脂夹砂压力管》(JC/T838—1998),PVC-U和玻璃钢的粗糙系数n均为0.009。根据调查HDPE的粗糙系数n为0.009。因此,本条规定n=0.009~0.01。具体设计时,可根据管道加工方法和管道使用条件等确定n值。4.2.4关于管渠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据调查,在大多数工程实践中,污水管渠最大设计充满度取值大于原规范,未发现不良情况,因此本规范取值加大一级。4.2.5规定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对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加以细分。4.2.6规定排水明渠的最大设计流速。4.2.7规定排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含有金属、矿物固体或重油杂质的工业污水管道,其最小设计流速宜适当加大。当起点污水管段中的流速不能满足条文中的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2.10条要求。设计流速不满足最小设计流速时,应增设清淤措施。4.2.8规定压力输泥管的最小设计流速。4.2.9 规定压力管渠的设计流速。压力管渠在排水工程泵站输水中较为适用。使用压力管渠,可以减少埋深、缩小管径、便于施工。但应综合考虑管材强度,压力管渠长度,水流条件等因素,确定经济流速。4.2.10规定在不同条件下管道的最小管径和相应最小设计坡度。13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街道楼房增多,排水量增大,应适当增大最小管径,并调整最小设计坡度。常用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可按设计充满度下不淤流速控制,当管道坡度不能满足不淤流速要求时,应有防淤、清淤措施。通常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见表6。表6常用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钢筋混凝土管非满流)4.2.11规定管道在坡度变陡处,管径变化的处理原则。4.3管渠4.3.1规定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规定管渠在转弯和交接处,水流转角的条件。4.3.3关于管渠的基础、地基和接口的规定为了防止污水外泄污染环境,防止地下水渗入,以及保证污水管渠使用年限,管渠的基础、地基和接口的处理非常重要,对排水管渠的基础处理及接口形式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宜使用承插式柔性接口和企口式柔性接口的管材。对于各种化学制品管材,也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处理好管渠基础和接口。4.3.4关于防止接户管发生倒灌溢水的规定。明确指出设计排水管渠时,应防止在压力流情况下使接户管发生倒灌溢水。4.3.5关于污水管渠和合流管渠设通风设施的规定。14为防止发生人员中毒、爆炸起火等事故,应排除管渠规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情况下,宜执行最小覆土深度的规定:人行道下0.6m,车行道下0.7m。不能执行上述规定时,需对管道采取加固措施。4.3.7关于管渠浅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排水管渠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有利于安全运行。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这样,可节省投资,但增加了运行风险,应综合比较确定。4.3.8关于城市干道两侧布置排水管渠的规定。道路红线宽度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渠,减少横穿管,降低管道埋深。4.3.9 关于压力管渠应设防止水锤、排气及排空设施的规定。当管道关于压力管道设置支墩的规定。对流速较大的压力管道,应保证管道在交叉或转弯处的稳定。由于液体流动方向突变所产生的冲力或离心力,可能造成管道本身在垂直或水平方向发生位移,为避免影响输水,需经过计算确定是否设置支墩及其位置和大小。4.3.11关于设消能设施的规定。4.3.12关于管渠施工方法的规定。4.3.13关于隧洞输水的规定。15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隧洞输水日渐增多,故增加此条文。4.4检查井4.4.1规定设置检查井的位置。检查井的位置,除应按常规的因素设置外,还应结合规划,在规划建筑物附近宜预留检查井,增设预留支管。在小区规划时,对第三产业单位尤应考虑。因这些单位排水量大,如不预留,将会增加管渠投资并破坏建成路面。4.4.2关于检查井最大间距的规定。根据国规定检查井设计的具体要求。据管理单位反映,在设计检查井时尚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我国北方及中部地区,在冬季检修时,因工人操作时多穿棉衣,井口、井筒小于700mm时,出入不便,对需要经常检修的井,井口、井筒大于800mm为宜;2以往爬梯发生事故较多,爬梯设计应牢固、防腐蚀,便于上下操作。砖砌检查井关于检查井流槽的规定。总结各地经验,为创造良好的水流条件,宜在检查井规定流槽转弯的弯曲半径。16为创造良好的水力条件,流槽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宜太小。4.4.6关于检查井井盖井座的具体要求。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必须在任何车辆荷重下,包括在道路辗压机荷重下,确保井盖井座牢固安全。同时井盖应有防盗功能,保证井盖不被盗窃丢失,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在道路以外的检查井,尤其在绿化带时,为防止地面径流水从井盖流入井关于检查井规定接入检查井的支管数。支管系指接户管等小管径管道。检查井接入管径大于300mm以上的支管过多,维护管理工人操作不便,故予规定。管径小于300mm的支管对维护管理影响不大,在符合结构安全条件下适当将支管集中,有利于减少检查井数量和维护工作量。4.4.9规定检查井与管渠接口处的处置措施。在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检查井与管渠接口处常发生断裂。处理办法:做好检查井与管渠的地基和基础处理,防止两者产生不均匀沉降;在检查井与管渠接口处,采用柔性连接,消除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4.4.10规定泵站前一检查井的构造形式。4.4.11 关于压力检查井的规定。4.5跌水井4.5.1规定采用跌水井的条件。据各地调查,支管接入跌水井水头为1.0m左右时,一般均不设跌水井。化工部第四设计院一般在跌水井水头大于2.0m才设跌水井;沈阳某设计院亦有类似意见。上海某设计院反映,上海未用过跌水井。据此,本条做了较灵活的规定。4.5.2规定跌水井的跌水水头高度和跌水方式。174.6水封井4.6.1规定设置水封井的条件。水封井是一旦废水中产生的气体发生爆炸或火灾时,防止通过管渠蔓延的重要安全装置。国规定水封井规定水封井的位置。水封井位置应考虑一旦管渠规定雨水口设计应考虑的因素。雨水口的型式,主要有平篦式和立篦式两类。平篦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立篦式不易堵塞,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但有的城市因逐年维修道路,由于路面加高,使立篦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确定。雨水口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确定,有的地区不经计算,完全按道路长度均匀布置,不仅浪费投资,且不能收到预期的效益。184.7.2规定雨水口间距及连接管长度等。根据各地设计、管理的经验和建议,确定雨水口间距、连接管横向雨水口串联的个数和雨水口连接管的长度。为保证路面雨水宣泄通畅,又便于维护,雨水口只宜横向串联,不应横、纵向一起串联。对于低洼和易积水地段,雨水径流面积大,径流量较一般为多,如有植物落叶,容易造成雨水口的堵塞。为提高收水速度,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雨水口,或采用带侧边进水的联合式雨水口和道路横沟。4.7.3关于道路纵坡较大时的雨水口设计的规定。根据各地经验,对丘陵地区、立交道路引道等,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因纵坡大于横坡时,雨水流入雨水口少,故沿途可少设或不设雨水口。坡段较短(一般在300m以规定雨水口的深度。雨水口不宜过深,若埋设较深会给养护带来困难,并增加投资。故规定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雨水口深度指雨水口井盖至连接管管底的距离,不包括沉泥槽深度。在交通繁忙行人稠密的地区,根据各地养护经验,可设置沉泥槽。194.8截流井4.8.1 关于截流井位置的规定。截流井一般设在合流管渠的入河口前,也有设在城区关于截流井型式选择的规定。国关于截流井溢流水位的规定。截流井溢流水位,应在接口下游洪水位或受纳管道设计水位以上,以防止下游水倒灌,否则溢流管道上应设置闸门等防倒灌设施。4.8.4关于截流井流量控制的规定。4.9出水口4.9.1规定管渠出水口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排水出水口的设计要求是:1对航运、给水等水体原有的各种用途无不良影响;2能使污水迅速与水体混和,不妨碍景观和影响环境;3岸滩稳定,河床变化不大,结构安全,施工方便。出水口的设计包括位置、形式、出口流速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况不同,差异很大,很难作具体规定。本条仅根据上述要求,提出应综合考虑的各种因素。由于它牵涉面比较广,设计应取得规划、卫生、环保、航运等有关部门同意,如原有水体系鱼类通道,或重要水产资源基地,还应取得相关部门同意。4.9.2关于出水口结构处理的规定。据北京、上海等地经验,一般仅设翼墙的出口,在较大流量和无断流的河道上,易受水流冲刷,致底部掏空,甚至底板折断损坏,并危及岸坡,为此规定应采取防冲、20加固措施。一般在出水口底部打桩,或加深齿墙。当出水口跌水头较大时,尚应考虑消能。4.9.3关于在冻胀地区的出水口设计的规定。在有冻胀影响的地区,凡采用砖砌的出水口,一般3~5年即损坏。北京地区采用浆砌块石,未因冻胀而损坏,故设计时应采取块石等耐冻胀材料砌筑。据东北地区调查,凡基础在冰冻线上的,大多冻胀损坏;在冰冻线下的,一般完好,如长春市伊通河出水口等。4.10立体交叉道路排水4.10.1规定立体交叉道路排水设计原则及任务。立交排水主要任务是解决降雨的地面径流水和影响道路功能的地下水的排除,一般不考虑降雪的影响。对个别雪量大的地区应进行融雪流量校核。总结各地立交排水设计经验,立交排水形式必须结合当地规划、立交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立交型式等因素确定。4.10.2规定立交排水设计选用的基本参数。对同一立交工程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重现期,立交道路选用的重现期应与道路设计协调。合理确定立交排水的汇水面积,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并采取有效的防止高水进入低水系统的拦截措施,是排除立交(尤其是地道)地面径流的关键问题。例如某地道立交排水,由于对高水拦截无效,造成高于设计径流量的径流水进入地道,超过泵站排水能力,造成积水。4.10.3 规定立交地道排水的出水口必须可靠。立交地道排水的可靠程度取决于排水系统出水口的畅通无阻,故立交排水宜设独立系统,尽量不要利用其他排水管渠排出。例如,某立交地道泵站出水管与城市雨水管连通,由于城市雨水管渲泄不畅,致使每逢雨季,不能及时排除立交道路径流水,形成地道积水,不得不进行改建。4.10.4关于治理立交地道地下水的规定。据天津、上海等地设计经验,治理立交地道的地下水时,应全面详细调查工程所21在地的水文、地质、气候资料,以便确定排出或控制地下水的设施,一般推荐盲沟收集排除地下水,或设泵站排除地下水;也可采取控制地下水进入措施。4.10.5关于高架道路排水的规定。4.11倒虹管4.11.1规定倒虹管设置的条数。倒虹管宜设置两条以上,以便一条发生故障时,另一条可继续使用。平时也能逐条清通。通过谷地、旱沟、或小河时,因维修难度不大,可以采用一条。通过铁路、航运河道、公路等障碍物时,应符合与该障碍物相交的有关规定。4.11.2规定倒虹管的设计参数及有关注意事项。我国以往设计,都采用倒虹管关于合流制倒虹管设计的规定。鉴于合流制中旱流污水量与设计合流污水量数值差异非常大,根据天津、北京等地设计经验,合流管道的倒虹管应对旱流污水量进行流速校核,当不能达到最小流速(0.9m/s)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保证合流制倒虹管在旱流和合流情况下均能正常运行,设计中对合流制倒虹管可设两条,分别使用于旱季流和雨季合流两种情况。4.11.4关于倒虹管检查井的规定。4.11.5规定倒虹管进出水井规定在倒虹管进水井前一检查井内设置沉泥槽。其作用是沉淀泥土、杂物,保证管道内水流通畅。224.12渠道4.12.1规定渠道的应用条件。4.12.2规定渠道的设计参数。4.12.3规定渠道与涵洞连接时的要求。4.12.4规定渠道与管道连接处的衔接措施。4.12.5规定渠道的弯曲半径。本条规定是为保证渠道规定排水管渠与其他地下管渠和构筑物等相互间位置的要求。当地下管渠多时,不仅应考虑到排水管渠不与其他管渠互相影响,而且要考虑经常维护方便。4.13.2 规定排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的要求。根据要求,排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下面。当实际存在困难,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必须有防止污染生活给水管道的措施。据太原、长春等地经验,以给水管从排水管道下方倒虹方式加套管解决,运行多年无不良反映。4.13.3规定排水管渠与其他地下管渠的水平和垂直最小间距。排水管渠与其他地下管渠(或构筑物)的水平和垂直最小净距,应由城市规划部门或工业企业规定再生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合流管道和污水管道相交时的要求。为避免污染生活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当不能满足时,必须有防止污染生活给水管道的措施。为避免污染再生水管道,再生水管道应敷设在合流管道和污水管道的上面。235泵站5.1一般规定5.1.1关于排水泵站远近期设计原则的规定。排水泵站应根据排水工程专业规划所确定的近远期规模设计。考虑到排水泵站多为地下构筑物,土建部分如按近期设计,则远期扩建较为困难。因此,规定泵站主要构筑物的土建部分宜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设计,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根据需要,随时添装机组。5.1.2关于排水泵站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的规定。排水泵站由于抽送污水会产生臭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故宜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本条强调当抽送的污水会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时,必须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为:1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2采用防火防爆的照明、电机和电气设备;3有毒气体监测和报警设施;4与其他建筑物有一定的防护距离。5.1.3关于排水泵站防腐蚀的规定。排水泵站的特征是潮湿和散发各种气体,极易腐蚀周围物体,因此其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其措施一般为设备和配件采用防腐涂料或耐腐蚀材料,栏杆和扶梯等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等耐腐蚀材料。5.1.4关于排水泵站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排水泵站的卫生防护距离涉及周围居民的居住质量,在当前广大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尤其显得必要,故作此规定。泵站地面建筑物的建筑造型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和谐、统一。上海、广州、青岛等地的某些泵站,因地制宜的建筑造型深受周围居民欢迎。5.1.5关于泵站地面高程的规定。主要为防止泵站淹水。易受洪水淹没地区的泵站应保证洪水期间水泵能正常运24转,一般采取的防洪措施为:1泵站地面标高填高。这需要大量土方,并可能造成与周围地面高差较大,影响交通运输;2 泵房室内地坪标高抬高。可减少填土土方量,但可能造成泵房地坪与泵站地面高差较大,影响日常管理维修工作;3泵站或泵房入口处筑高或设闸槽等。仅在入口处筑高可适当降低泵房的室内地坪标高,但可能影响交通运输和日常管理维修工作。通常采用在入口处设闸槽等,在防洪其间加闸板等,作为临时防洪措施。5.1.6关于泵站类型的规定。由于雨水泵的特征是流量大、扬程低、吸水能力小,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应采用自灌式泵站。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若采用非自灌式,保养较困难。5.1.7关于泵房出入口的规定。从消防角度考虑,泵房宜有二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应能满足最大设备和部件进出,主要是考虑设备出入吊装和运输方便,且应与车行道连通。5.1.8关于排水泵站供电负荷的规定供电负荷是根据其重要性和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来划分,由泵站规模和服务范围决定。若突然中断供电,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给城市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者应采用二级负荷设计。若突然中断供电,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使城市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者应采用一级负荷设计。二级负荷宜由二回路供电,二路互为备用或一路常用一路备用。根据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对小型负荷或供电确有困难地区,也容许一回路专线供电,但应从严掌握。一级负荷应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大型输水泵站35kV变电站都是一级负荷。5.1.9关于收集和去除臭气的规定。排水泵站的格栅井及污水敞开部分,有臭气逸出,影响周围环境。对位于居民区和重要地段的泵站,应设置臭气收集和处理装置。目前我国应用的臭气处理装置有生物除臭装置、活性炭除臭装置、化学除臭装置等。255.1.10关于水泵间设机械通风的规定。地下式泵房在水泵间有顶板结构时,其自然通风条件差,应设置机械送排风综合系统排除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泵房内的余热、余湿,以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通风换气次数一般为5~10次/h,通风换气体积以地面为界。当地下式泵房的水泵间为无顶板结构,或为地面层泵房时,则可视通风条件和要求确定通风方式。送排风口应合理布置,防止气流短路。自然通风条件较好的地下式水泵间或地面层泵房,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方式进行通风。自然通风条件一般的地下式泵房或潜水泵房的集水池,可不设通风装置。但在检修时,应设临时送排风设施。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h。5.1.11关于管理人员辅助设施的规定。隔声值班室系指在泵房内单独隔开一间,供值班人员工作、休息等用,备有通讯设施,便于与外界的联络。对远离居民点的泵站,应适当设置管理人员的生活设施,一般可在泵站内设置供居住用的建筑。5.2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5.2.1 关于污水泵站设计流量的规定。由于泵站须不停地提升、输送流入污水管渠内的污水,应采用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作为污水泵站的设计流量。5.2.2关于雨水泵站设计流量的规定。5.2.3关于合流污水泵站设计流量的规定。5.2.4关于雨水泵设计扬程的规定。排出水体水位以及集水池水位的不同组合,可组成不同的扬程。排出水体水位的常水位或平均潮位与设计流量下集水池水位之差加上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为设计扬程。排出水体水位的低水位或平均低潮位与集水池设计最高水位之差加上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为最低工作扬程。排出水体水位的高水位或防汛潮位与集水池设计最低水位之差加上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为最高工作扬程。5.2.5关于污水、合流污水泵设计扬程的规定。26出水管渠水位以及集水池水位的不同组合,可组成不同的扬程。设计平均流量时出水管渠水位与集水池水位之差加上管路系统水头损失和安全水头为设计扬程。设计最小流量时出水管渠水位与集水池设计最高水位之差加上管路系统水头损失和安全水头为最低工作扬程。设计最大流量时出水管渠水位与集水池设计最低水位之差加上管路系统水头损失和安全水头为最高工作扬程。安全水头一般为0.3~0.5m。5.3集水池5.3.1关于集水池有效容积的规定。集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水深,是指集水池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有效水深。集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范围,除集水池本身外,可以向上游推算到格栅部位。为了泵站正常运行,集水池的贮水部分必须有适当的有效容积。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与设计最低水位之间的容积为有效容积。如容积过小,则水泵开停频繁;容积过大,则增加工程造价。对污水泵站应控制单台泵开停次数不大于6次/h。对污水中途泵站,其下游泵站集水池容积,应与上游泵站工作相匹配,防止集水池壅水和开空车。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容积,由于雨水进水管部分可作为贮水容积考虑,仅规定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间隙使用的泵房集水池,应按一次排入的水泥量和水泵抽送能力计算。5.3.2关于集水池面积的规定。大型合流污水泵站,尤其是多级串联泵站,当水泵突然停运或失负时,系统中的水流由动能转为位能,下游集水池会产生壅水现象,上壅高度与集水池面积有关,应复核水流不壅出地面。5.3.3关于设置格栅的规定。集水池前设置格栅是用以截留大块的悬浮或漂浮的污物,以保护水泵叶轮和管配件,避免堵塞或磨损,保证水泵正常运行。5.3.4 关于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设计水位的规定。我国的雨水泵站运行时,部分受压情况较多,其进水水位高于管顶,设计时,考虑此因素,故最高水位可高于进水管管顶,但应复核,控制最高水位不得使管道上游的地面冒水。275.3.5关于污水泵站集水池设计水位的规定。5.3.6关于集水池设计最低水位的规定。水泵吸水管或潜水泵的淹没深度,如达不到该产品的要求,则会将空气吸入,或出现冷却不够等,造成汽蚀或过热等问题,影响泵站正常运行。5.3.7关于泵房进水方式和集水池布置的规定。泵房正向进水,是使水流顺畅,流速均匀的主要条件。侧向进水易形成集水池下游端的水泵吸水管处水流不稳,流量不均,对水泵运行不利,故应尽量避免。由于进水条件对泵房运行极为重要,必要时,15m3/s以上泵站宜通过水力模型试验确定进水布置方式;5-15m3/s的泵站宜通过数学模型计算确定进水布置方式。集水池的布置会直接影响水泵吸水的水流条件。水流条件差,会出现滞流或涡流,不利水泵运行;易引起汽蚀作用,水泵特性改变,效率下降,出水量减少,电动机超载运行;造成运行不稳定,产生噪音和振动,增加能耗。集水池的设计一般注意下列几点:1水泵吸水管或叶轮应有足够的淹没深度,防止空气吸入,或形成涡流时吸入空气;2泵的吸入喇叭口与池底保持所要求的距离;3水流应均匀顺畅无旋涡地流进泵吸水管,每台水泵的进水水流条件基本相同,水流不要突然扩大或改变方向;4集水池进口流速和水泵吸入口处的流速尽可能缓慢。5.3.8关于设置闸门或闸槽和事故排出口的规定。为了便于清洗集水池或检修水泵,泵站集水池前应设闸门或闸槽。泵站前设置事故排出口,供泵站检修时使用。为防止水污染和保护环境,规定设置事故排出口应报有关部门批准。5.3.9关于沉砂设施的规定。有些地区雨水管道285.3.10关于唧水坑的规定。5.3.11关于集水池设冲洗装置的规定。5.4泵房设计(I)水泵配置5.4.1关于水泵选用及台数的规定。1一座泵房关于按设计扬程配泵的规定。根据对已建泵站的调查,水泵扬程普遍按集水池最低水位与排出水体最高水位之差,再计入水泵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确定。由于出水最高水位出现机率甚少,导致水29泵大部分工作时段的工况较差。本条规定了选用的水泵应满足设计扬程时在高效区运行。5.4.3 关于多级串联泵站考虑级间调整的规定。多级串联的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受多级串联后的工作制度、流量搭配等的影响较大,故应考虑级间调整的影响。5.4.4规定了吸水管和出水管的流速。水泵吸水管与出水管流速不宜过大,以减少水头损失和保证水泵正常运行。如水泵的进出口管管径较小,则应配置渐扩管进行过渡,使流速在本规定范围内。5.4.5关于保证水泵安全运行的规定。(II)泵房5.4.6关于水泵布置的规定。水泵的布置是泵站的关键。水泵一般宜采用单列排列,对运行、维护有利,且进出水方便。5.4.7关于机组布置的规定。主要机组的间距和通道的应满足安全防护和便于操作、检修的需要,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在检修时能够拆卸。5.4.8关于泵房层高的规定。5.4.9关于泵房起重设备的规定。5.4.10关于水泵机组基座的规定。基座尺寸随水泵型式和规格而不同,应按水泵的要求配置。基座高出地坪0.1m以上是在机房少量淹水时,不影响机组正常工作。5.4.11关于操作平台的规定。当泵房较深,选用立式泵时,水泵间地坪与电动机间的高差超过水泵允许的最大轴长值时,一种方法是将电动机间作成半地下式;另一种方法是另设置中间轴承和轴承支架以及人工操作平台等辅助设施。从电动机及水泵运转稳定度出发,轴长不宜太长,采用前一种方法较好,但从电动机散热方面考虑,后一种方法较好。本条对后一种方法作出规定。5.4.12规定泵房排除积水的设施。30水泵间室内地坪应设集水沟排除地面积水,其地坪宜有1%坡向集水沟的坡度,并在集水沟内设抽吸积水的水泵。5.4.13关于泵房内敷设管道的有关规定。泵房内管道敷设在地面上时,为方便操作人员巡回工作,可采用活动踏梯或活络平台作为跨越设施。当泵房内管道为架空敷设时,为不妨碍电气设备的检修和阻碍通道,规定不得跨越电气设备,通行处的管底距地面不小于2.0m。5.4.14关于泵房内起吊设备的有关规定。5.4.15关于潜水泵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操作环境的规定。5.4.16关于水泵冷却水的有关规定。冷却水是相对洁净的水,应考虑循环利用。5.5 出水设施5.5.1关于出水管的有关规定。污水管出水管上应设置止回阀和闸阀。雨水泵出水管末端设置防倒流装置的目的是在水泵突然停运时,防止出水管的水流倒灌,或水泵发生故障时检修方便,我国目前使用的防倒流装置有拍门、堰门、柔性止回阀等。雨水泵出水管的防倒流装置上方,应按防倒流装置的重量考虑是否设置起吊装置,以方便拆装和维修。需要时,可设工字钢,其起吊装置宜在使用时安装,以防锈蚀。5.5.2关于出水压力井的有关规定。出水压力井的井压根据水泵的流量和扬程计算确定。出水压力井上设透气筒、可释放水锤能量,防止水锤损坏管道和压力井。透气筒高度和断面根据计算确定。压力井的井座、井盖及螺栓应采用防锈材料以利装拆。5.5.3关于敞开式出水井的有关规定。敞开式出水井的井口高度,应根据河道最高水位加上开泵时的水流壅高,或停泵时壅高水位确定。5.5.4关于试车水回流管的有关规定。31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试车时,关闭出水井内通向河道一侧的出水闸门或临时封堵出水井,可把泵送的水流通过管道回至集水池。回流管管径宜按最大一台水泵的流量确定。5.5.5关于泵站出水口的有关规定。雨水泵站出水口流量较大,对桥梁等水中构筑物及河岸和航行有影响,出水口流速宜控制在0.5m/s以下。出水口的位置、流速控制、消能设施、警示标志等,应事先征求当地水利、港务、航运、市政等有关部门的同意,并按要求设置有关设施。326污水处理6.1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6.1.1规定厂址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污水厂厂址选择必须在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总体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污水厂在城镇水体的位置应选在城镇水体下游的某一区段,污水厂处理后出水排入该河段,对该水体上下游水源的影响最小。污水厂厂址由于某些因素,不能设在城镇水体的下游时,出水口应设在城镇水体下游;2根据目前发展需要新增条文;3根据污泥处理与处置的需要新增条文;4污水厂在城镇的方位,应选在对周围居民点的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方位,一般位于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5厂址的良好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质、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节省造价提供有利条件;6根据我国耕田少、人口多的实际情况,选厂址时应尽量少拆迁、少占农田,使污水厂工程易于上马。同时新增条文规定“根据环境评价要求”应与附近居民点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并予绿化;7 有扩建的可能系指厂址的区域面积不仅应考虑规划远期的需要,尚应考虑满足不可预见的将来扩建的可能;8厂址的防洪和排水问题必须重视,一般不应在淹水区建污水厂,当必须在可能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建厂时,应采取防洪措施。另外,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可节省建造费用。新增条文规定防洪标准“不低于城市防洪标准”;9为缩短污水厂建造周期和有利于污水厂的日常管理,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6.1.2关于污水厂厂区征地面积的规定。考虑到城市污水量的增加趋势较快,污水厂的建造周期较长,污水厂厂区面积应按远期规模确定。同时,为尽可能近期少拆迁,少占农田,应作出分期建设,分期征33地的安排。它既保证了污水厂在远期扩建的可能性,又利于工程建设在短期内见效。6.1.3关于污水厂总体布置的规定。根据污水厂的处理级别,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和污泥处理流程(浓缩、消化、干化、焚烧以及污泥气利用等),各种构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组合,结合厂址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等,可有各种总体布置形式,必须综合确定。总体布置恰当,可为今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提供良好条件。6.1.4规定污水厂在建筑美学方面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污水厂建设在满足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应适当考虑美观。除在厂区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外,应根据污水厂内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点,使各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污水厂和周围环境之间均达到建筑美学的和谐一致。6.1.5关于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施的布置原则的规定。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一部分工业废水,往往散发异嗅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另外,在生物处理构筑物附近的空气中,细菌芽孢数量也较多。所以,处理构筑物附近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为此,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施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并尽可能集中布置,便于以绿化等措施隔离开来,保持管理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影响正常工作。办公室、化验室和食堂等的位置应在处理构筑物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朝向东南。6.1.6规定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原则。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各有不同的处理功能和操作、维护、管理要求,分别集中布置有利于管理。合理的布置可保证施工安装、操作运行、管理维护安全方便,并减少占地面积。6.1.7规定污水厂工艺流程竖向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6.1.8规定厂区消防及消化池等构筑物的防火防爆要求。消化池、贮气罐、污泥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等是易燃易爆构筑物,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6.1.9关于堆场和停车场的规定。堆放场地,尤其是堆放废渣(如泥饼和煤渣)的场地,宜设置在较隐蔽处,不宜设在主干道两侧。346.1.10 关于绿化面积的规定。考虑到污水厂本身就是净化污染物的场所的特点,规定污水厂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全厂总面积的30%。6.1.11关于厂区内通道的规定。污水厂厂区内的通道应根据通向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如运输、巡回检查、维护操作和管理的需要设置。通道包括双车道、单车道、人行道、扶梯和人行天桥等。根据管理部门意见,扶梯不宜太陡,尤其是通行频繁的扶梯,宜利于搬重物上下扶梯。单车道宽度由3.5m修改为3.5~4.0m,双车道宽度仍为6~7m,转弯半径修改为6~10m,增加扶梯倾角“一般宜用30°”的规定。6.1.12关于污水厂围墙的规定。根据污水厂的安全要求,污水厂周围应设围墙,高度不宜太低,国内各污水厂一般不低于2.0m。6.1.13关于污水厂门的规定。6.1.14关于配水装置及连通管渠的规定。并联运行的处理构筑物间的配水是否均匀,直接影响构筑物能否达到设计水量和处理效果,所以设计时应重视配水装置。配水装置一般采用堰或配水井等方式。构筑物系统之间设可切换的连通管渠,可灵活组合各组运行系列,同时,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调节和维护。6.1.15规定污水厂内管渠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污水厂内管渠较多,设计时应全面安排,可防止错、漏、碰、缺。在管道复杂时宜设置管廊,利于检查维修。管渠尺寸应按可能通过的最高时流量计算确定,并按最低时流量复核,防止发生沉积。明渠的水头损失小,不易堵塞,便于清理,一般情况应尽量采用明渠。合理的管渠设计和布置可保障污水厂运行的安全、可靠、稳定,可节省经常费用。本条增加管廊内设置的内容。6.1.16关于超越管渠的规定。污水厂内合理布置超越管渠,可使水流越过某处理构筑物,而流至其后续构筑物,也可使水流直接排出厂外。其合理布置应保证在构筑物维护和紧急修理以及发生其他特殊情况时,对出水水质影响小,并能迅速恢复正常运行。356.1.17关于处理构筑物排空设施的规定。考虑到处理构筑物的维护检修,应设排空设施。为了保护环境,排空水应回流处理,不应直接排入水体,并应有防止倒灌影响其他构筑物的安全运行的措施。排空设施有构筑物底部预埋排水管道和临时设泵抽水两种。本条文增加排空时间。6.1.18规定严禁污染给水系统及再生水系统。防止污染给水系统的措施,一般为通过空气间隙和设中间贮存池,然后再与处理装置衔接。本条文增加有关再生水设置的内容。6.1.19关于污水厂电源的规定考虑到污水厂停电可能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活和周围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污水厂的供电应按二级负荷设计。本条文增加重要的污水厂宜按一级负荷的设计内容。重要的污水厂是指停电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活和周围环境等造成重大影响者。6.1.20 关于污水厂附属建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应考虑的主要原则。确定污水厂附属建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如各地的管理体制不一,检修协作条件不同,污水厂的规模和工艺流程不同等,目前尚难规定统一的标准。本条文增加“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水平”的因素。《城镇污水处理厂辅助建筑和辅助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规定了污水厂附属建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可作为参考。目前许多污水厂设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减少了工作人员及附属构筑物建筑面积。6.1.21关于污水厂保温防冻的规定。为了保证寒冷地区的污水厂在冬季能正常运行,有关处理构筑物、管渠和其他设施应有保温防冻措施。一般有池上加盖、池内加热、建于采暖或不采暖房屋内等,视当地气温和处理构筑物的运行要求而定。6.1.22关于污水厂维护管理所需设施的规定。根据国内污水厂的实践经验,为了有利于维护管理,应在厂区内适当地点设置一定的辅助设施,一般有巡回检查和取样等有关地点所需的照明,维修所需的配电箱,巡回或维修时联络用的电话,冲洗用的给水栓、浴室、厕所等。6.1.23关于污水厂安全设施的规定。366.2一般规定6.2.1规定污水确定处理程度及方法的确定原则。6.2.2规定城市污水厂处理效率的范围。根据国内污水厂处理效率的实践数据,并参考国外资料制定。一级处理的处理效率主要是沉淀池的处理效率,未计入格栅和沉砂池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的处理效率包括一级处理在内。6.2.3关于在污水厂中设置调节设施的规定。美国标准规定,在水质、水量变化大的污水厂中,应考虑设置调节设施。据调查,国内有些新建生活小区的污水厂,由于其水质、水量变化很大,致使生物处理效果无法保证。本条据此制定。6.2.4关于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的规定。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应根据污水厂的远期规模和分期建设的情况统一安排,按每期污水量设计,并考虑到分期扩建的可能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工程建设在短期内见效。设计流量按分期建设的各期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还需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校核管渠输水能力。关于生物反应池设计流量,根据国内设计经验,认为生物反应池如完全按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计算,不尽合理。实际上当生物反应池采用的曝气时间较长时,生物反应池对进水流量和有机负荷变化都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故规定设计流量可酌情减少。一般曝气时间超过5h,即可认为曝气时间较长。6.2.5关于合流制处理构筑物设计的规定。对合流制处理构筑物应考虑雨水进入后的影响。1格栅和沉砂池按合流设计流量计算,即按旱流污水量和截留的雨水量的总水量计算;2 初次沉淀池一般按旱流污水量设计,保证旱流时的沉淀效果。降雨时,容许降低沉淀效果,故用合流污水水量校核,此时沉淀时间可适当缩短,但不宜小于30min。前苏联规范规定不应小于0.75~1.0h;3二级处理构筑物按旱流污水量设计,有的地区为保护降雨时的河流水质,要求37改善污水厂出水,可考虑对一定流量的合流污水水量进行二级处理。前苏联规范规定,二级处理构筑物按合流污水水量设计,并用旱流水量校核;4污泥处理设施应相应加大,根据前苏联规范规定,一般比旱流情况加大10%~20%;5管渠应按相应的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用合流污水设计流量校核。6.2.6规定处理构筑物个(格)数和布置的原则。根据国栅条间隙38如泵站较深,泵前格栅机械清除或人工清除比较复杂,可在泵前设置仅为保护水泵正常运转的、空隙宽度较大的粗格栅(宽度根据水泵要求,国外资料认为可大到100mm)以减少栅渣量,并在处理构筑物前设置空隙宽度较小的细格栅,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这样既便于维修养护,投资也不会增加。根据调查细格栅栅条间隙宽度为1.5~10mm,超细格栅栅条间隙宽度为0.2~1.5mm,本条规定细格栅间隙宽度为1.5~10mm。6.3.3关于污水过栅流速和格栅倾角的规定。过栅流速系参照国外资料制定。前苏联规范为0.8~1.0m/s,日本指针为0.45m/s,美国污水厂手册为0.6~1.2m/s,法国手册为0.6~1.0m/s。本规范规定为0.6~1.0m/s。格栅倾角系根据国格栅倾角资料6.3.4关于设置格栅工作平台的规定。本条规定为便于清除栅渣和养护格栅,格栅上部必须设置工作平台。6.3.5关于格栅工作平台过道宽度的规定。本条系根据国内污水厂养护管理的实践经验制定。6.3.6 关于栅渣输送、压榨脱水的规定。栅渣通过机械输送、压榨脱水外运的方式,在国内新建的大中污水厂中已得到应用。关于栅渣的输送设备采用:对输送距离大于8.0m宜采用带式输送机;对距离较短的大部分采用螺旋输送机。当污水中有较大的杂质时,不管输送距离长短,以采用皮带输送机为宜。396.3.7关于污水预处理构筑物臭味去除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污水预处理构筑物,散发的臭味较大,宜根据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厂的周围环境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密封、除臭装置。6.3.8关于格栅间设置通风设施的规定。为改善格栅间的操作条件和确保操作人员安全,需设置通风设施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报警装置。6.4沉砂池6.4.1关于设置沉砂池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由于在污水系统中有些井盖密封不严,有些支管连接不合理以及部分家庭院落和工业企业雨水进入污水管,在污水中会含有相当数量的砂粒等杂质。设置沉砂池可以避免后续处理构筑物和机械设备的磨损,减少管渠和处理构筑物产生沉积,避免重力排泥困难,防止对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运行的干扰。沉砂池一般按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设置。6.4.2规定设计平流沉砂池的规定。本条系根据国内污水厂的试验资料和管理经验,并参照国外有关资料制定。平流沉砂池应符合下列要求:1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在此流速范围内可避免已沉淀的砂粒再次翻起,也可避免污水中的有机物大量沉淀,能有效地去除比重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2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至少为30s,日本指南推荐30~60s;3从养护方便考虑,规定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有效水深在理论上与沉砂效率无关,前苏联规范规定为0.25~1.0m,本条规定不应大于1.2m。6.4.3关于曝气沉砂池的规定。本条系根据国内实践数据,参照国外资料制定,其资料见表9。6.4.4关于旋流沉砂池的规定。本条系根据国内的实践数据,参考国外资料制定。6.4.5关于城市污水沉砂量的规定。40城市污水的沉砂量,根据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的实测数据,分别为:0.02、0.02、0.11L/m3,污水沉砂量的含水率为60%,容重1500kg/m3。参考国外资料,本条规定沉砂量为0.03L/m3,,国外资料见表10。41表9 曝气沉砂池设计数据42表10各国沉砂量情况一览表6.4.6关于砂斗容积和砂斗壁倾角的规定。根据国内沉砂池的运行经验,砂斗容积一般不超过2d的沉砂量;当采用重力排砂时,砂斗壁倾角不应小于55°,国外资料也有类似规定。6.4.7关于沉砂池除砂的规定。从国内外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沉砂池的除砂一般采用砂泵或空气提升泵等机械方法,沉砂经砂水分离后,干砂在贮砂池或晒砂场贮存或直接装车外运。由于排砂的不连续性,重力或机械排砂方法均会发生排砂管堵塞现象,在设计中应考虑水力冲洗等防堵塞措施。考虑到排砂管易堵,规定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6.5沉淀池(I)一般规定6.5.1关于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的规定。1沉淀池的设计,考虑到使用方便和易于比较,本条根据目前国内的实践经验,统一以表面水力负荷为主要设计参数,并参照美国、日本的资料制定。按表面水力负荷设计沉淀池时,应校核固体负荷、沉淀时间和沉淀池各部主要尺寸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表11为国外有关表面水力负荷和沉淀时间的取值范围。43表11表面水力负荷和沉淀时间取值范围表注:*单位为m3/(m2.d)。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1)要求,对排放的污水应进行除磷脱氮处理,为保证较高的除磷脱氮效果,初沉的处理效果不宜太高,以维持足够碳氮和碳磷的比例。通过函调返回资料统计分析,建议适当缩短初沉池的沉淀时间。当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为2.0~4.0m时,初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为0.5~2.0h,其相应的表面水力负荷为1.5~4.5m3/m2²h;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的沉淀时间为1.5~4.0h,其相应的表面水力负荷为0.6~1.5 m3/m2²h。2沉淀池的污泥量是根据每人每日SS和BOD5数值,按沉淀池沉淀效率经理论推算求得。3污泥含水率。按国内污水厂的实践数据制定。6.5.2关于沉淀池超高的规定。沉淀池的超高按国内污水厂实践经验取0.3~0.5m。6.5.3关于沉淀池有效水深的规定。沉淀池的沉淀效率由池的表面积决定,与池深无多大关系,因此宁可采用浅池。但实际上若水深过浅,则因水流会引起污泥的扰动,使污泥上浮;温度、风等外界影响也会使沉淀效率降低。若水池过深,会造成投资增加。有效水深一般以2.0~4.0m44为宜。6.5.4规定采用污泥斗排泥的要求。本条系根据国内运行经验制定,国外规范也有类似规定。每个泥斗分别设闸阀和排泥管,目的是便于控制排泥。6.5.5关于污泥区容积的规定。本条系根据国内的实践数据,并参照国外规范制定。污泥区容积包括污泥斗和池底的贮泥部分的容积。6.5.6关于排泥管直径的规定。6.5.7关于静水压力排泥的若干规定。系根据国内采用的数据,并参照国外规范规定。6.5.8关于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的规定。参照国外资料,规定了出水堰最大负荷,各种类型的沉淀池都宜遵守。6.5.9关于撇渣设施的规定。本条系根据国内外经验制定。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均应考虑。据调查,沉淀池出流处会有浮渣积聚。为防止浮渣随出水溢出,影响出水水质,应设撇渣、输送和处置设施。(II)沉淀池6.5.10关于平流沉淀池的规定。1长宽比和长深比的要求。长宽比过小,水流不易均匀平稳,过大会增加池中水平流速,二者都影响沉淀效率。长宽比值日本指南规定为3~5,英、美资料建议也是3~5,本规范规定为不小于4。长深比前苏联规范规定为8~12,本条规定为不小于8;2排泥机械行进速度的要求。据国内外资料介绍,链条刮板式的行进速度一般为0.3~1.2m/min,通常为0.6m/min;3缓冲层高度的要求。参照前苏联规范制定;4池底纵坡的要求。设刮泥机时的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日本指南规定为0.01~0.02。按表面水力负荷设计平流沉淀池时,可按水平流速进行校核。平流沉淀池的最大水平流速:初次沉淀池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45 6.5.11关于竖流沉淀池的规定。1径深比的要求。根据竖流沉淀池的流态特征,径深比不应大于3;2中心管内流速不宜过大,防止影响沉淀区的沉淀作用;3中心管下口设喇叭口和反射板,以消除进入沉淀区的水流能量,保证沉淀效果。6.5.12关于辐流沉淀池的规定。1径深比的要求。根据辐流沉淀池的流态特征,径深比宜为6~12。日本指南和前苏联规范都规定为6~12,沉淀效果较好;2排泥方式及排泥机械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各地区设计的辐流沉淀池,其直径都较大,配有中心传动或周边驱动的桁架式刮泥机,已取得成功经验。故规定宜采用机械排泥。当池子直径较小,且无配套的排泥机械时,可考虑多斗排泥,但管理较麻烦。参照日本指南,规定排泥机械旋转速度为1~3r/h,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大于3m/min。(III)斜板(管)沉淀池6.5.13规定斜板(管)沉淀池的采用条件。据调查,近年来国内城市污水厂采用斜板(管)沉淀池作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积有生产实践经验,认为在用地紧张,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的潜力,或需要压缩沉淀池面积等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斜板(管)沉淀池。6.5.14关于升流式异向斜板(管)沉淀池的规定。根据理论计算,升流式异向流斜板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可比普通沉淀池大,但国内污水厂多年生产运行实践表明,升流式异向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不宜过大,不然沉淀效果不稳定,以比普通沉淀池提高一倍左右为宜(以沉淀池表面积计)。据调查,斜板(管)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效果不太稳定,为防止泛泥,本条规定对于斜板(管)二次沉淀池,应以固体负荷核算。6.5.15关于升流式异向斜板(管)沉淀池的规定。本条系根据国内污水厂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情况,作了相应规定。1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为45~100mm,一般为80mm,本条规定为80~100mm;2斜板(管)斜长一般为1.0~1.2m;463斜板(管)倾角一般为60°;4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为0.5~0.7m,本条规定为0.7~1.0m;5底部缓冲层高度0.5~1.2m,本条规定一般为1.0m。6.5.16规定斜板(管)沉淀池设冲洗设施的要求。根据国内生产实践经验,斜板上和斜管内有积泥现象,为保证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条规定应设冲洗设施。6.6活性污泥法(I)一般规定6.6.1关于活性污泥处理工艺选择的规定。外部环境条件,一般指操作管理要求,水量、水质、占地、供电、地质水文、设备供应等。6.6.2 关于运行方案的规定。运行条件一般指进水负荷和特性的影响,以及大气温度、湿度、污水温度、沙尘暴、初期运转条件等。6.6.3规定生物反应池的超高。6.6.4关于除泡沫的规定。目前常用的消除泡沫措施有水喷淋和投加消泡剂等方法。6.6.5关于设置放水管的规定。生物反应池投产初期采用间歇曝气培养活性污泥时,静沉后用作排除上清液。6.6.6规定廊道式生物反应池的宽深比和有效水深。本条适用于推流式运行的廊道式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的池宽与水深比为1~2时,曝气装置一侧布置时生物反应池混合液的旋流前进的水力状态较好。有效水深4.0~6.0m系根据国内鼓风机的风压能力,并尽量降低生物反应池占地面积而确定的,当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较大水深,目前国内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已采用的水深为6.0m,最大的水深为7.0m。6.6.7关于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池)、缺氧区(池)、厌氧区(池)混合池最小曝气量及最小搅拌功率的规定。476.6.8关于低温的条件的规定。在寒冷地区,应核算污水处理过程中,低气温对污水温度的影响。我国的寒冷地区,冬季水温一般在6~10℃,短时间可能为4~6℃。当污水温度低于10℃时,应按《寒冷地区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设计规程》(CECS111:2000)有关规定修正设计计算数据。6.6.9关于入流方式的规定。规定污水进入厌氧区(池)、缺氧区(池)时,采用淹没式入流方式的目的是避免引起复氧。(II)传统活性污泥法6.6.10规定生物反应池的主要设计数据。有关设计数据是根据我国污水厂回流污泥浓度一般为4~8g/l的情况确定的。如回流污泥浓度不在上述范围时,可适当修正。当处理效率可以降低时、负荷可适当增大。当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低于一般城市污水时,负荷尚应适当减小。生物反应池主要设计数据中,容积负荷Uv是控制参数,它与污泥负荷Us和污泥浓度Xa相关;同时又必须按生物反应池实际运行规律来确定数据,即不可无依据地将本规范规定的Us和Xa取端值相乘以确定最大的容积负荷Uv。Q为反应池设计流量,不包括污泥回流量。Xa为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的平均浓度,它适用于推流式、完全混合式生物反应池。吸附再生反应池的Xa,是根据吸附区的混合液悬浮固体和再生区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按这两个区的容积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的理论数据。6.6.11规定生物反应池容积的计算公式。其中按污泥负荷计算公式中原按进水污染物(BOD5)修改为按去除的污染物(BOD5)计算。6.6.12关于衰减系数的规定。衰减系数Kd值与温度有关,增列温度修正公式。6.6.13 关于生物反应池始端设置缺氧段选择器的规定。其作用是改善污泥性质,防止发生污泥膨胀。6.6.14关于阶段曝气生物反应池的规定。48本条系根据国内外有关阶段曝气法的资料制定。阶段曝气的特点是污水沿池的始端1/2~3/4长度内分数点进入(即进水口分布在两廊道生物反应池的第一条廊道内,三廊道生物反应池的前二条廊道内,四廊道生物反应池的前三条廊道内),尽量使反应池混合液的氧利用率接近均匀,所以容积负荷比普通生物反应池增大。6.6.15关于吸附再生生物反应池的规定。根据国内污水厂的运行经验,参照国外有关资料,规定吸附再生生物反应池吸附区和再生区的容积和停留时间。它的特点是回流污泥先在再生区作较长时间的曝气,然后与污水在吸附区充分混合,作较短时间接触,但一般不小于0.5h。6.6.16关于合建式完全混合生物反应池的规定。1根据对上海某污水厂和湖北某印染厂污水站的生物反应池回流缝处测定实际的溶解氧,表明污泥室的溶解氧浓度不一定能满足生物反应池所需的耗氧速率,据资料介绍,一般反应池的平均耗氧速率为30~40mg/(L²h)。为安全计,合建式完全混合反应池曝气部分的容积包括导流区,但不包括污泥室容积;2根据国内运行经验,沉淀区的沉淀效果易受曝气区的影响。为了保证出水水质,沉淀区表面水力负荷宜为0.5~1.0m3/(m2²h)。(III)生物脱氮、除磷6.6.17关于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水质的规定。1污水的五日生化缺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是影响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异养性反硝化菌在呼吸时,以有机基质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即反硝化时需消耗有机物。青岛等地污水处理厂运行实践表明,当污水中五日生化缺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大于4时,可达理想脱氮效果;五日生化缺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小于4时,脱氮效果不好。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过小时,需外加碳源才能达到理想的脱氮效果。外加碳源可采用甲醇,它被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任何难以分解的中间产物。由于城市污水水量大,外加甲醇的费用较大,有些污水处理厂将淀粉厂、制糖厂、酿造厂等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取得了良好效果。当五日生化缺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为4或略小于4时,可不设初次沉淀池或缩短污水在初次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以增大进反应池污水中有机碳与氮的比值;2生物除磷由吸磷和放磷两个过程组成,积磷菌在厌氧放磷时,伴随着溶解性可49 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若放磷时无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菌体内储存,则积磷菌在进入好氧环境中并不吸磷,此类放磷为无效放磷。生物脱氮和除磷都需有机碳,在有机碳不足,尤其是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不足时,反硝化菌与积磷菌争夺碳源,会竞争性地抑制放磷。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比值过低,积磷菌在厌氧池放磷时释放的能量不能很好地被用来吸收和贮藏溶解性有机物,影响该类细菌在好氧池的吸磷,从而使出水磷浓度升高。广州地区的一些污水处理厂,在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为17及以上时,取得了良好的除磷效果;3若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小于4,难以完全脱氮,系统中存在一定量的硝态氮,即使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磷之比大于17,也会影响生物除磷的效果;4一般地说,积磷菌、反硝化菌和硝化菌生长的最佳pH在中性或弱碱性,当环境pH偏离最佳值时,反应速度逐渐下降,碱度起着缓冲作用。污水处理厂生产实践表明,为使好氧池的pH维持在中性附近,池中剩余碱度宜大于70mg/L。每g氨氮氧化成硝态氮需消耗7.14g碱度,大大消耗了混合液的碱度。反硝化时,每还原1g硝态氮成氮气,理论上可回收3.57g碱度,此外,每去除1克五日生化需氧量可以产生0.3g碱度。出水剩余碱度可按下式计算,剩余碱度=进水碱度+0.3³五日生化需氧量去除量+3³反硝化脱氮量-7.14³硝化氮量,式中3为美国EPA推荐的每还原1g硝态氮可回收3g碱度。当进水碱度较小,硝化消耗碱度后,好氧池剩余碱度小于70mg/L,可增加缺氧池容积,以增加回收碱度量。在要求硝化的氨氮量较多时,布置成多段缺氧/好氧形式特别有利。在该形式下,第一个好氧池仅氧化部分氨氮,消耗部分碱度,经第二个缺氧池回收碱度后再进入第二个好氧池消耗部分碱度,这样可减少对进水碱度的需要量。6.6.18关于生物脱氮的规定。生物脱氮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生物化学过程组成。氨氮在好氧池中通过硝化菌作用被氧化成硝态氮,硝态氮在缺氧池中通过反硝化菌作用被还原成氮气逸出。硝化菌是化能自养菌,需在好氧环境中氧化氨氮获得生长所需能量;反硝化菌是兼性异养菌,它们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氮作为电子最终受体,将硝态氮还原成气态氮。由此可见,为了发生反硝化作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有硝态氮;(2)有有机碳50源;(3)基本无溶解氧(溶解氧会消耗有机物)。为了有硝态氮,处理系统应采用较长泥龄和较低负荷。缺氧/好氧法可满足上述要求,适于脱氮。1缺氧—好氧生化反应池的容积计算,可采用本规范第6.6.11条生物去除碳源污染物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经验确定缺氧区(池)的水力停留时间;2式(6.6.18-1)介绍了缺氧池容积的计算方法,式中0.12为微生物中氮的分数。反硝化速率Kde与混合液回流比、进水水质、温度和污泥中反硝化菌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混合液回流量大,带入缺氧池的溶解氧多,Kde取低值;进水有机物浓度高且较易生物降解时,Kde取高值。同时,应合理确定反应池混合液浓度,过低会增大反应池容积,且好氧池易产生泡沫,过高会增加二沉池容积和污泥回流量,其值可按表12选用。51表12 反应池混合液浓度取值范围温度变化可用式(6.6.18-2)修正,式中1.08为温度修正系数。由于原生污水总悬浮固体中的一部分沉积到污泥中,结果产生的污泥将大于由有机物降解产生的污泥,在许多不设初沉池的处理工艺中更甚。因此,在确定污泥总产率系数时,必须考虑原水中总悬浮固体的含量,否则,计算所得的剩余污泥量往往偏小。总产率系数随温度、泥龄和有初次沉淀时泥龄——污泥总产率曲线52无初沉池,TSS/BOD5=1.0,TSS中惰性固体占50%。图2无初次沉淀时泥龄———污泥总产率曲线TSS/BOD5反映了原生污水中总悬浮固体与五日生化需氧量之比,比值大,剩余污泥量大,即Yt值大。泥龄θc影响污泥的衰减,泥龄长,污泥衰减多,即Yt值小。温度影响产率系数,温度高,Yt值小。式(6.6.18-6)介绍了好氧池容积的计算公式。式(6.6.18-4)为计算硝化菌生长速率的公式,0.47为15℃时硝化菌最大生长速率;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数KN是硝化菌生长速率等于硝化菌最大生长速率一半时氮的浓度,KN的典型值为1.0mg/l;e0.098(t-15)是温度校正项。假定好氧池混合液进入二沉池后不发生硝化与反硝化反应,则好氧池氨氮浓度与二沉池出水氨氮浓度相等,式(6.6.18-4)中好氧池氨氮浓度Na可根据排放要求确定。自养性硝化菌比异养菌的生长率小得多,如果没有足够长的泥龄,硝化菌就会从系统中流失。为了保证硝化发生,泥龄须大于1/μ。在需要硝化的场合,以泥龄作为基本设计参数是十分有利的。式(6.6.18-4)是从纯种培养试验中得出的硝化菌生长率。为了在环境条件变得不利于硝化菌生长时,系统中仍有硝化菌。在式(6.6.18-5)中引入安全系数F,城市污水可生化性好,F可取1.5~3.0。式(6.6.18-7)介绍了混合液回流量的计算公式。如果1)好氧池硝化作用完全,2)回流污泥中硝态氮浓度与好氧池相同,3)回流污泥中硝态氮进厌氧池后全部被反硝化,4)缺氧池有足够碳源,则系统最大脱氮率是总回流比(混合液回流量加上回53 流污泥量与进水流量之比)r的函数,r=(QRi+QR)/Q,最大脱氮率=r/(1+r)。由公式可知,增大总回流比可提高脱氮效果,但是,总回流比为4时,再增加回流比,对脱氮效果的提高不大。总回流比过大,会使系统由推流式趋于完全混合式,导致污泥性状变差;在进水浓度较低时,会使缺氧池氧化还原电位(ORP)升高,导致反硝化速率降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观察到总回流比从1.5上升到2.5,ORP从-218mv上升到-192mv,反硝化速率从0.08kgNO3/(kgvss·d)下降到0.038kgNO3/(kgvss·d)。回流污泥量的确定,除计算外,还应综合考虑提供硝酸盐和反硝化速率等方面的因素。3在设计中虽然可以从参考文献中获得一些动力学常数数据,但由于污水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试验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条件时应进行这项工作。若无试验条件时,可通过相似水质、相似工艺的污水厂,获取数据。生物脱氮时,由于硝化菌时代较长,要取得较好脱氮效果,需较长泥龄。以脱氮为主要目标时,泥龄可取12~25d。相应BOD污泥负荷较低、污泥产率较低、需氧量较大,水力停留时间也较长。表6.6.18所列设计参数为经验数据。6.6.19关于生物除磷的规定。生物除磷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厌氧(无硝态氮);(2)有有机碳源。厌氧—好氧法可满足上述要求,适于除磷。1厌氧—好氧生化反应池的容积计算,根据经验可简化采用本规范第6.6.11条生物去除碳源污染物的计算方法,并根据经验确定厌氧和好氧各段的容积比;2在厌氧池中先发生脱氮反应消耗硝态氮,然后积磷菌释放磷,释磷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其吸收和贮藏溶解性有机物。若厌氧池停留时间小于1h,磷释放不完全,会影响磷的去除率,综合考虑除磷效率和经济性,规定厌氧池停留时间为1~2h。在只除磷的厌氧/好氧系统中,由于无硝态氮与积磷菌争夺有机物,厌氧池停留时间可取下限;3活性污泥中积磷菌在厌氧环境中会释放出磷,在好氧环境中会吸收超过其正常生长所需的磷。通过排放含磷量高的剩余污泥,可比普通活性污泥法从污水中去除更多的磷。由此可见,缩短泥龄,即增加排泥量可提高磷的去除率。以除磷为主要目的时,泥龄可取3.5~7.0d。表6.6.19所列设计参数为经验数据;4除磷工艺的剩余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浓缩时会因厌氧放出大量磷酸盐,用机械法浓缩污泥可缩短浓缩时间,减少磷酸盐析出量;545生物除磷工艺的剩余活性污泥厌氧消化时会产生大量灰白色的磷酸盐沉积物,这种沉积物极易堵塞管道。青岛某污水处理厂采用A1/A2/O工艺处理污水,该厂在消化池出泥管、后浓缩池进泥管、后浓缩池上清液管道和污泥脱水后滤液管道中均发现灰白色沉积物,弯管处尤甚,严重影响了正常运行。这种灰白色沉积物结构紧密,质地坚硬,不溶于水;经盐酸浸泡,无法去除。该厂在这些管道的转弯处增加了法兰,还拟对消化池出泥管进行改造,将原有的内置式管道改为外部管道,便于经常冲洗保养。污泥脱水滤液和第二级消化池上清液,磷浓度十分高,如不除磷,直接回到集水池,则磷从水中转移到泥中,再从泥中转移到水中,只是在处理系统中循环,严重影响了磷的去除效率。这类磷酸盐宜采用化学法去除。6.6.20 关于生物同时脱氮除磷的规定。生物同时脱氮除磷,要求系统具有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厌氧/缺氧/好氧法可满足这一条件。1脱氮和除磷是相互影响的。脱氮要求较低负荷和较长泥龄,除磷却要求较高负荷和较短泥龄。脱氮要求有较多硝酸盐供反硝化,而硝酸盐对除磷却有较大影响,设计生物反应池各段池容时,应根据氮、磷的排放标准等要求,寻找合适的平衡点;2脱氮和除磷对泥龄、污泥负荷和好氧停留时间的要求是相反的。在需同时脱氮除磷时,综合考虑泥龄的影响后,可取10~20d。本标准表6.6.20所列设计参数为正常流程的经验数据;3A1/A2/O工艺中,当脱氮效果好时,除磷效果较差。反之亦然,不能同时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可对工艺流程进行变型改进,调整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设计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图3为各种变型的工艺流程。回流混合液污水55回流混合液污水污水(IV)氧化沟6.6.21关于可不设初次沉淀池的规定。由于氧化沟多用于长泥龄的工艺,悬浮状有机物可在沟内得到部分稳定,故氧化沟前可不设初次沉淀池。6.6.22关于氧化沟除磷的规定。氧化沟前设置厌氧池可提高系统的除磷功能。6.6.23 关于设置配水井的规定。在交替式运行的氧化沟中,需设置进水配水井,井内设闸或溢流堰,按设计程序变换进出水水流方向;当有二组及其以上平行工作的系列时,也需设置进水配水井,以保证均匀配水。6.6.24关于与二沉池分建或合建的规定。根据构造特征和运行方式的变化,氧化沟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有连续运行、与二沉池分建的氧化沟,如Carrousel型多沟串联系统氧化沟、Orbal同心圆或椭圆形氧化沟、DE型交替式氧化沟等;也有集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建式氧化沟,如船式一体化氧化沟、T型交替式氧化沟等。6.6.25关于好氧污泥稳定(好氧延时曝气)氧化沟的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6.6.26关于氧化沟进行脱氮除磷的规定。566.6.27关于超高的规定。6.6.28关于有效水深的规定。随着曝气设备不断改进,氧化沟的有效水深也在变化,曾采用过0.9~1.5m;一般情况是:当采用转刷时,宜小于等于3.5m;当采用转碟、竖轴表曝机时,宜小于等于4.5m。6.6.29关于导流墙、隔流墙的规定。6.6.30关于曝气设备安装部位的规定。6.6.31关于走道板和工作平台的规定。6.6.32关于平均流速的规定。为了保证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国内外普遍采用沟内平均流速0.25~0.35m/s。日本指南规定,沟内平均流速应大于0.25m/s,本规范规定应大于0.25m/s。为改善沟内流速分布,可在曝气设备上、下游设置导流板。6.6.33关于自动控制的规定。在氧化沟系统中,根据需要,可采用时间程序自动控制方式,也可采用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方式。如在特定位置设置溶解氧探头,根据池中溶解氧浓度控制曝气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有利于满足运行要求,且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动力。对于交替工作的氧化沟,必需设置溶解氧控制系统,控制曝气转刷的连续、间歇或变速转动,以满足不同时段的溶解氧浓度要求或根据设定的模式进行运行。(V)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6.6.34关于设计污水量的规定。由于进水时可均衡水量变化,且反应池对水质变化有较大的缓冲能力,故规定反应池的设计污水量为平均日污水量。为顺利输送污水并保证处理效果,对反应池前后的水泵、管道等输水设施作出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的规定。6.6.35关于反应池数量的规定。考虑到清洗和检修等情况,SBR反应池的数量宜为2个以上。但水量较小(小于500m3/d),设2个反应池不经济,或者投产初期污水量较小、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方式时,可建一个反应池。6.6.36规定反应池容积的计算公式。57 6.6.37规定污泥负荷的选用范围。除负荷外,充水比和周期数等参数均对脱氮除磷有影响,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6.6.38关于SBR工艺各工序时间的规定。SBR工艺是按周期运行的,每个周期包括进水、反应(厌氧、缺氧、好氧)、沉淀、排水和闲置五个工序,前四个工序是必需工序。进水时间指开始向反应池进水至进水完成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曝气(好氧反应)、搅拌(厌氧、缺氧反应)、沉淀、排水或闲置。若一个处理系统有n个反应池,连续地将污水流入各个池规定每天的运行周期数。规定每天周期数是为了便于运行管理。6.6.40关于导流装置的规定。由于污水的进入会搅动活性污泥,此外,若进水发生短流会造成出水水质恶化,因此应设置导流装置。6.6.41关于反应池池形的规定。58矩形反应池可布置紧凑,占地少。水深应根据鼓风机出风压力确定。如果反应池水深过大,排出水的深度相应增大,则固液分离所需时间就长。同时,受滗水器结构限制,滗水不能过多;如果反应池水深过小,由于受活性污泥界面以上最小水深(保护高度)限制,排出比小,不经济。综合以上考虑,规定完全混合型反应池水深为4.0~6.0m。连续进水时,如反应池长宽比过大,流速大,会带出污泥;过小,会因短流而造成出水水质下降,故长宽比宜为(2.5~4):1。6.6.42关于事故排水装置的规定。滗水器故障时,可用事故排水装置应急。固定式排水装置结构简单,十分适合作事故排水装置。6.6.43关于浮渣的规定。由于SBR工艺一般不设初沉淀池,浮渣和污染物会流入反应池。为了不使反应池水面上的浮渣随处理水一起流出,应采用有挡板的滗水器。反应池应有浮渣清除装置,否则反应池表面会积累浮渣,影响环境和处理效果。6.7化学除磷6.7.1关于化学除磷应用范围的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总磷的排放标准,当达到一级A标准时,在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为1mg/l,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为0.5mg/l。一般城市污水经生物除磷后,较难达到后者的标准,故可辅以化学除磷,以满足出水水质的要求。强化一级处理,可去除污水中绝大部分磷。上海白龙港城市污水厂试验表明,当投加FeCl3量为40~80mg/l,或Al2(SO4)3²18H2O量为60~80mg/l时,进出水磷酸盐磷浓度分别为2~9mg/l和0.2~1.1mg/l,去除率为60~95%。污泥厌氧处理过程中的上清液、脱水机的过滤液和浓缩池上清液等,由于在厌氧条件下,有大量含磷物质释放到液体中,若回流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将造成污水处理除磷系统的恶性循环,因此应先进行除磷,一般宜采用化学除磷工艺。6.7.2 关于药剂投加点的规定。以生物反应池为界,在生物反应池前投加为前置投加,在生物反应池后投加为后59置投加,在生物反应池前后都投加为多点投加,投加在生物反应池内为同步投加。前置投加点是原污水,形成沉淀物与初沉污泥一起排除。前置投加的优点是还可去除相当数量的有机物,因此能减少生物处理的负荷。后置投加点是生物处理之后,形成的沉淀物通过另设的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这一方法的出水水质特别好,但需增建固液分离设施。多点投加是在沉砂池、生物反应池和固液分离设施等位置投加药剂,其可以降低投药总量,增加运行的灵活性。同步除磷的投加点为初沉池出水管道或生物反应池内,形成的沉淀物与剩余污泥一起排除。由于pH的影响,不可采用石灰作絮凝剂。在需要硝化的场合,要注意铁、铝对硝化菌的毒害。6.7.3关于药剂种类、剂量和投加点宜通过试验确定的规定。由于污水水质和环境条件各异,因而宜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药剂种类、剂量和投加点。6.7.4关于化学除磷药剂的规定。铝盐有硫酸铝和铝酸钠等,其中硫酸铝较常用。铁盐有三氯化铁、氯化亚铁、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等,其中三氯化铁最常用。采用铝盐或铁盐除磷时,主要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铝或磷酸铁,其投加量与污水中总磷量成正比。可用于生物反应池的前置、后置和同步除磷。采用亚铁盐需先氧化成铁盐后才能取得最大除磷效果,因此其一般不作为后置投加的絮凝剂,在前置投加时,一般投加在曝气沉砂池中,以使亚铁盐迅速氧化成铁盐。采用石灰除磷时,生成Ca5(PO4)3OH沉淀,其溶解度与pH有关,因而所需石灰投加量取决于污水的碱度,而不是含磷量。石灰作絮凝剂不能用于同步除磷,只能用于前置或后置除磷。石灰用于前置除磷后污水pH较高,进生物处理系统前需调节pH;石灰用于后置除磷时,处理后的出水必须调节pH才能满足排放要求;石灰还可用于污泥厌氧释磷池或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富磷上清液的除磷。用石灰除磷污泥量较铝盐铁盐大很多,因而很少采用。加入少量阴离子聚合电解质,如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有利于分散的游离金属磷酸盐絮体絮凝和沉淀。6.7.5关于铝盐和铁盐作絮凝剂时,投加量的规定。理论上,三价铝和铁离子与等摩尔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铝和磷酸铁。由于污水中成份极其复杂,含有大量阴离子,铝、铁离子会与它们反应,从而消耗絮凝剂,根据经60验投加时其摩尔比为1.5~3。6.7.6关于应考虑污泥量的规定。化学除磷时会产生较多的污泥。采用铝盐或铁盐作絮凝剂时,前置投加除磷,污泥量增加40%~75%;后置投加除磷,污泥量增加20%~35%;同步投加除磷,污泥量增加15%~50%。采用石灰作絮凝剂时,前置投加除磷,污泥量增加150%~500%;后置投加除磷, 污泥量增加130%~145%。6.7.7规定了接触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应采取防腐蚀措施。FeCl3、FeCl2、Fe2(SO4)3和FeSO4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Al2(SO4)3固体在干燥条件下没有腐蚀性,但Al2(SO4)3液体却有很强的腐蚀性,故作此规定。6.8供氧设施(I)一般规定6.8.1规定生物反应池供氧设施的功能和曝气方式。供氧设施的功能应同时满足污水需氧量、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和相应的处理效率等要求。6.8.2规定污水需氧量的计算公式。公式右边第一项为去除含碳污染物的需氧量,第二项为剩余污泥氧当量,第三项为硝化氮需氧量,第四项为反硝化脱氮回收的氧量。若处理系统仅为去除碳源污染物则b为零,只计第一项和第二项。总凯氏氮(TKN)包括有机氮和氨氮。有机氮可通过水解、氧化、还原脱氨基而生成氨氮,此过程为氨化作用。氨化作用对氮原子而言化合价不变,并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采用氧化1kg氨氮需4.57kg氧的系数来计算TKN降低所需要的氧量。反硝化反应可采用下列公式表示:5C+2H2O+4NO3-→2N2+4OH-+5CO2由此可知:4个NO3-还原成2个N2,可使5个有机碳氧化成CO2,相当于耗去5个O2,而从反应式4NH4-+8O2→4NO3-+8H++4H2O可知,4个氨氮氧化成4个NO3-需消耗8个O2,故反硝化时氧的回收率为5/8=0.62。1.42——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即:61O2/细胞=160/113=1.42(kgO2/kgVSS)含碳物质氧化的需氧量,也可采用经验数据,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国内污水厂生物反应池污水需氧量数据,综合分析为去除1kg五日生化需氧量需0.7~1.2kgO2。6.8.3规定生物反应池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的计算因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数据是指单个曝气器标准状态下之值(即0.1Mpa,20℃清水),同一曝气器在不同压力、不同水温、不同水质时性能不同。而生物反应池污水需氧量,并不是0.1Mpa20℃清水中之需氧量,为了计算曝气器的数量,必须将污水需氧量换成标准状态下之值。6.8.4规定空气供气量的计算公式。6.8.5规定选用空气曝气系统中曝气器的原则。6.8.6规定曝气器数量的计算方法及应考虑的事项。6.8.7规定曝气器的布置方式。20世纪70年代前曝气器基本是在池子一侧布置,近年来多为满池布置。沿池长分段渐减布置,效果更佳。6.8.8规定采用表面曝气机供氧的要求。叶轮使用应与池型相匹配,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内外运行经验作了相应的规定:1 叶轮直径与生物反应池直径比,根据国内运行经验,较小直径的泵型叶轮的影响范围达不到叶轮直径的4倍,故适当调整为1:3.5~1:7;2根据国内实际使用情况,叶轮线速度在3.5~5.0m/s范围内,效果较好。小于3.5m/s,提升效果降低,故本条规定为3.5~5.0m/s;3控制叶轮供氧量的措施,根据国内外的运行经验,一般有调节叶轮速度和控制生物反应池出口水位、升降叶轮改变淹没水深等。6.8.9规定采用机械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原则。目前多数曝气叶轮、转刷、转碟和各种射流曝气器均为非标准型产品,该类产品的供氧能力应按实测数据或厂商提供的产品规格、性能等技术资料选用。6.8.10规定选用供氧设施时,应注意的内容。本条系根据近几年设计、运行管理经验提出。626.8.11规定鼓风机房的设置方式及机房内的主要设施。目前国内有露天式风机站,根据多年运行经验,考虑鼓风机的噪音影响及操作管理的方便,规定污水厂一般宜设置独立鼓风机房,并设置辅助设施。因离心式鼓风机尚需冷却装置,鼓风机房内应根据需要考虑设置的面积。6.8.12规定鼓风机选型的基本原则。目前在污水厂中常用的鼓风机有单级高速离心式鼓风机,多级离心式鼓风机及容积式罗茨鼓风机。离心式鼓风机噪声相对较低。调节风量的方法,目前大多采用在进口调节,操作简便。它的特性是压力条件及气体比重变化时对送风量及动力影响很大,所以应考虑风压和空气温度的变动带来的影响。离心式鼓风机宜用于水深不变的生物反应池。罗茨鼓风机的噪音较大。为防止风压异常上升,应设置防止超负荷的装置。生物反应池的水深在运行中变化时,采用罗茨鼓风机较为适用。6.8.13规定污泥气(沼气)鼓风机布置应考虑的事项。6.8.14规定计算鼓风机工作压力应考虑的事项。6.8.15规定确定工作和备用鼓风机数量的原则。工作鼓风机台数,按平均风量配置时,需加设备用鼓风机。根据污水厂管理部门的经验。一般认为如按最大风量配置工作鼓风机时,可不设备用机组。6.8.16规定了空气除尘器选择的原则气体中固体微粒含量,罗茨鼓风机不应大于100mg/m3,离心式鼓风机不应大于10mg/m3。微粒最大尺寸不应大于气缸内各相对运动部件的最小工作间隙之半。空气曝气器分为微孔曝气器和中大泡曝气器。对于钟罩式、平板式微孔曝气器,固体微粒含量应小于15mg/m。中大气泡曝气器可采用粗效除尘器。在特殊进风口设置防止在过滤器冻结冰霜措施,一般是采用加热处理。6.8.17规定输气管道管材的基本要求。6.8.18关于鼓风机输气管道的规定。6.8.19 关于生物反应池输气管道的布置规定。生物反应池输气干管,环状布置可提高供气的安全性。为防止鼓风机突然停止运转,池内水回灌进入输气管中,规定了应采取的措施。636.8.20规定鼓风机房起重设备和机组布置的设计标准。现按本规范第5.4.7条和第5.4.9条的有关规定执行。6.8.21规定大中型鼓风机基础设置原则。为了发生振动时,不影响鼓风机房的建筑安全,作此规定。6.8.22规定鼓风机房设计应遵守的噪声标准。降低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应从噪声源着手,特别是选用低噪声鼓风机,再配以消声措施。6.9生物膜法(I)一般规定6.9.1规定了生物膜法的适用范围。生物膜法目前国内均用于中小规模的污水生物处理,具有抗冲击负荷、易管理、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生物膜法包括浸没式生物膜(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半浸没式生物膜(生物转盘)、非浸没式生物膜(高负荷生物滤池、低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其中浸没式生物膜具有占地面积小,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高,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在污水二级生物中被较多采用。半浸没式、非浸没式生物膜法最大特点是运行费用低,约为活性污泥法的1/3~1/2,因卫生条件及处理程度较低,占地较大,所以阻碍了其发展,但可因地制宜采用。6.9.2关于生物膜法的工艺应用。生物膜法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中可以适应高浓度或低浓度污水,可以独立采用,也可以与其它生物处理工艺组合应用,如上海某污水处理厂采用厌氧、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应用。6.9.3关于生物膜法前处理的规定。根据国内、外资料表明,污水进入生物膜处理构筑物前,应进行沉淀处理,进水的悬浮物质应尽量少,有利于防止填料堵塞,保证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当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大时,应设调节池,停留时间一般根据一天中水量水质波动情况确定。6.9.4关于生物膜法的处理构筑物采取防冻、防臭和灭蝇等措施的规定。生物膜法处理厂的除臭一般采用生物过滤法、湿式吸收氧化法去除硫化氢等恶臭64气体;对于塔式生物滤池可采用顶部喷淋,生物转盘可在水槽底部进水的方法除臭。在冬季较寒冷的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如将生物转盘设在室内。生物滤池易孳生滤池蝇,一般可定期关闭滤池出口阀门,让滤池填料淹水一段时间,可杀死幼蝇。(II)生物接触氧化池6.9.5关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布置形式的原则规定。污水经初次沉淀池预处理后可进一级接触氧化池,也可进两段或两段以上串联的接触氧化池,以达到较高质量的处理水水质。6.9.6 关于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型的规定。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池形有底部进水、进气式,侧部进气、上部进水式,表面曝气器充氧式,射流曝气充氧式等各种形式。填料床的填料层高度应结合填料种类、流程布置等因素确定。每层厚度由填料品种确定,一般不宜超过1.5m。6.9.7规定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目前国内常用的填料有:玻璃钢蜂窝、塑料波纹板、塑料多面球、纤维球、软性、半软性纤维束等填料。6.9.8规定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方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池底均布曝气方式、侧部进气方式、池上面安装表面曝气器充氧方式(池中心为曝气区)、射流曝气充氧式等。一般常采用池底均布曝气方式,该方式曝气均匀,氧转移率高,对生物膜搅动充分,促进生物膜的更新,常用的曝气器有中微孔曝气软管、穿孔管、微孔曝气等。其安装要求见《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97:97)。6.9.9规定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一般出水方式。6.9.10规定生物接触氧化池排泥和放空设施。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设置排泥斗和放空设施,以利于排除池底积泥和方便维护。6.9.11关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的规定。该数据系根据国内经验,参照国外标准制定。生物接触氧化池典型负荷率见表13,此表摘自欧洲标准BSEN:12255~7:2002。65(III)曝气生物滤池6.9.12关于曝气生物滤池池型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由池体、布水系统、布气系统、承托层、生物滤料层和反冲洗系统等组成。曝气生物滤池的池型常用的有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池底进水,水流与空气同向运行)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滤池上部进水,水流与空气逆向运行)两种。6.9.13关于设预处理设施的规定。污水经预处理后使SS浓度降低,再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有利于减少反冲洗次数和保证滤池的运行。如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污水经沉淀后可设水解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同时也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6.9.14关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程度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根据处理程度不同可分一段(碳化)曝气生物滤池、两段(硝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三段(反硝化、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一段曝气生物滤池以碳化为主;二段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三段曝气生物滤池主要为反硝化除氮,同时可以在第二段滤池出水中投加碳源和铁盐或铝盐进行反硝化脱氮除磷。6.9.15关于曝气生物滤池池体高度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高度应考虑配水区、承托层、滤料层、清水区和超高等,池体高度一般为5~7m。6.9.16关于曝气生物滤池布水布气系统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系统包括滤池最下部的配水室和滤板上的配水滤头,或采用栅型承托板和穿孔布水管。6.9.17 关于曝气生物滤池布气系统的规定。66曝气生物滤池的布气系统包括充氧曝气所需的曝气系统和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时的供气系统。宜将反冲洗供气系统和充氧曝气系统独立设置。充氧曝气所需气量由计算得出,一般比活性污泥法低30~40%。6.9.18关于曝气生物滤池承托层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承托层常用材质应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一般选用卵石作承托层。用卵石作承托层其级配自上而下:卵石直径2~4mm,4~8mm,8~16mm,卵石层高度50mm,100mm,100mm。6.9.19关于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的规定。生物滤池的滤料应选择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吸附性强、密度合适、质轻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材料。根据资料介绍和工程运行经验宜选用粒径5mm左右的均质陶粒滤料及塑料球形颗粒,常用滤料的理化特性见表14。表14常用滤料的理化特性6.9.20关于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系统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通过滤板和固定其上的长柄滤头来实现,由单独气冲洗、气水联合反冲洗、单独水洗三个过程组成。反冲洗周期,根据水质参数和滤料层阻力损失控制,一般24h为一周期,反冲洗水量为进水水量的8%左右。反冲洗出水水质平均悬浮固体量为600mg/L。6.9.21关于曝气生物滤池后不设二沉池的规定。6.9.22关于曝气生物滤池污泥产率。6.9.23关于曝气生物滤池容积负荷的规定。曝气生物滤池的有关负荷见表15。67注: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时,X分别代表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硝态氮。(IV)生物转盘6.9.24关于生物转盘的一般规定。生物转盘可分为单轴单级式、单轴多级式和多轴多级式。对单轴转盘,可在槽内设隔板分段;对多轴转盘,可以轴或槽分段。6.9.25 规定生物转盘盘体的材质。盘体材质应轻质、高强度、比表面积大、易于挂膜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运输。盘体由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酯玻璃钢等制成。6.9.26关生物转盘反应槽的规定:1接触反应槽的断面形状应呈半圆形;2盘体外缘与槽壁净距的要求是为了保证盘体外缘的通风。盘片净距取决于盘片直径和生物膜厚度,一般为10~30mm,污水浓度高,取上限值,以免生物膜造成堵塞;如采用多级转盘,则前数级的盘片间距为25~35mm,后数级为10~20mm;3盘片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片直径的35%,盘片全部面积具有的水槽容积,影响着水在槽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采用5~9L/m2。6.9.27关于生物转盘转速的规定。生物转盘转速宜为0.8~3.0r/min,转速过高有损于设备的机械强度,同时在盘片上易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易使生物膜过早剥离。一般对于小直径转盘的线速度采用15m/min;中大直径转盘采用18m/min。6.9.28关于生物转盘转轴强度的规定。生物转盘的转轴强度必须满足盘体自重、生物膜和附着水重量形成的挠度及启动时扭矩的要求。686.9.29规定生物转盘的设计负荷。目前国内生物转盘大都应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国外生物转盘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已有成熟的经验。生物转盘的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处理城市污水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率为5~20g/(m2·d),国外为20~40g/(m2·d)(处理出水BOD5≤60mg/L)和10~20g/(m2·d)(处理出水BOD5≤30mg/L)。水力负荷一般为0.04~0.2m3/(m2·d);生物转盘的典型负荷率见表16,此表摘自欧洲标准BSEN12255-7:2002。表16生物转盘的典型负荷率(V)生物滤池6.9.30关于生物滤池的池形的规定。生物滤池的池形及池体构造由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四部分组成。6.9.31关于生物滤池填料的规定。滤池填料应高强度,耐腐蚀,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和使用寿命长。对碎石、卵石、炉渣等无机滤料可就地取材。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等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如波纹板、多孔筛装板、塑料蜂窝等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的优点,近年来被大量应用。6.9.32关于生物滤池通风构造的规定。滤池底部通风是影响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原苏联规范也规定池底部空间高度不应小于0.6m,沿池壁周边下部应设自然通风孔,其总面积不应小于滤池表面积的1%。6.9.33 关于生物滤池布水设备的规定。生物滤池布水的原则,应使污水能均匀分布在整个滤池表面上,有利于滤池的处69理效果。布水装置可采用间歇喷洒布水系统或旋转式布水器。高负荷生物滤池多采用旋转式布水装置,该装置由固定不动的进水竖管、配水短管和可以转动的布水横管组成。每根横管的断面积可按设计流量和流速决定;布水横管的根数取决于滤池和水力负荷的大小,水量大时可采用4根,一般用2根。6.9.34关于生物滤池的底板坡度和冲洗底部排水渠的规定。前苏联规范底板坡度为1%,日本指南规定底板坡度为1%~2%。为排除底部可能沉积的污泥,规定应有冲洗底部排水渠的措施,保持滤池良好的通风条件。6.9.35关于低负荷生物滤池设计参数的规定。低负荷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和容积负荷,日本指南规定表面水力负荷为1~3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不应大于0.3kgBOD5/(m3·d),美国污水厂手册规定表面水力负荷为0.9~3.7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为0.08~0.4kgBOD5/(m3²d)。6.9.36关于高负荷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的规定。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和容积负荷,日本指南规定表面水力负荷为10~25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不应大于1.2kgBOD5/(m3·d),美国污水厂手册规定表面水力负荷为10~35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为0.4~4.8kgBOD5/(m3·d)。国外生物滤池设计标准见表17、表18。采用塑料制品为填料时,滤层厚度,表面水力负荷和容积负荷可提高,具体设计数据应由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水的资料而定。当生物滤池表面水力负荷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应采取回流;当原水有机物浓度高于或处理水达不到水质排放标准时,应采用回流。德国、美国生物滤池设计标准见表17;生物滤池典型负荷率见表18,此表摘自欧洲标准BSEN12255-7:2002。70表18生物滤池典型负荷率(VI)塔式生物滤池6.9.37关于塔式生物滤池池体结构的规定。塔式生物滤池由塔身、滤料、布水系统以及通风、排水装置组成。在一定塔高限值关于塔式生物滤的滤料选用的规定。滤料一般采用轻质制品,国内常用的纸蜂窝,玻璃钢蜂窝和聚乙烯斜交错波纹板等,国外推荐使用的塔式生物滤池滤料有波纹塑料板,聚苯乙烯蜂窝等。6.9.39 关于塔式生物滤池滤料分层的规定。塔式生物滤池滤料分层,以使滤料荷重分层负担,每层高不宜大于2m,以免压碎滤料。塔顶高出最上层滤料表面0.5m左右,以免风吹影响污水的均匀分布。6.9.40关于塔式生物滤池通风方式的规定。716.9.41关于生物塔式滤池的进水水质的规定。生物塔式滤池的进水BOD5宜控制在500mg/L以下,否则较高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会使生物膜生长迅速,高的水力负荷使生物膜受到强烈的冲刷而不断脱落与更新,极易造成滤料堵塞。6.9.42关于塔式生物滤池设计负荷的规定。美国污水厂手册介绍塑料填料塔式生物滤池的表面水力负荷为14~84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为4.8kgBOD5/(m3·d),法国手册介绍塑料生物塔滤的表面水力负荷为36~72m3/(m2·d),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为1~5kg/(m3·d)。6.10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6.10.1规定污泥回流提升设备选用的种类。增补了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系统中选用回流提升设备时应注意的事项。减少提升过程中的复氧,使厌氧段和缺氧段的DO值最低,以利脱氮和除磷。6.10.2规定选用污泥回流设备工作和备用数量的原则。6.10.3规定按照污泥泥龄计算剩余污泥量的公式。剩余污泥量与泥龄成反比关系。6.11污水自然处理(I)一般规定6.11.1关于选用污水自然处理原则的规定。污水自然处理主要依靠自然的净化能力,因此必须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后确定。污水自然处理对环境的依赖性强,所以从建设规模上考虑,一般仅应用在污水量较小的小城镇。6.11.2关于污水自然处理的环境影响和方式的规定。污水自然处理是利用环境的净化能力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因此,当设计不合理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建设污水自然处理设施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不得降低周围环境的质量。污水自然处理的方式较多,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在技术经济可行、满足环境评价、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求的基础上,72选择适宜的污水自然处理方式。6.11.3 关于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或处置污水规定。江河海洋等大水体有一定的污水自然净化能力,合理有效的利用,有利于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改善环境。但是,如果排放的污染物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会影响水体的水质,造成水质恶化。要利用水环境的环境容量,必须控制合理的污染物排放量。因此,在确定是否采用污水排海排江等大水体处理或处置污水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避免对水体造成不利的影响。6.11.4规定土地处理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原则。土地处理是利用土地对污水进行处理,其方式、土壤的性质、厚度等自然条件会影响地下水水质。因此采用土地处理时,必须首先考虑不影响地下水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6.11.5关于污水自然处理在污水深度处理方面应用的规定。自然处理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的出水水质一般污染物浓度较低,所以有条件时可考虑采用自然处理方法进行深度处理。这样,不仅可改善水质,还能够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II)稳定塘6.11.6关于稳定塘选用原则及建设规模的规定。在进行污水处理规划设计时,对地理环境合适的城市,以及中、小城镇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可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质地,以及坑塘、洼地,建设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是人工的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具有管理方便、能耗少等优点,但有占地面积大等缺点。选用稳定塘时,必须考虑当地是否有足够的土地可供利用,并应对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作全面的经济比较。国外稳定塘一般用于处理小水量的污水。如日本因稳定塘占地面积大,不积极采用;英国限定稳定塘用于三级处理;美国5000多座稳定塘中,绝大多数小于1136m3/d,平均1798m3/d仅135座大于3785m3/d。我国地少价高,稳定塘占地约为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厂用地面积的13.3~66.7倍,因此,稳定塘的建设规模不宜大于5000m3/d。6.11.7关于稳定塘表面有机物负荷和停留时间的规定。73冰封期长的地区,其总停留时间应适当延长;曝气塘的有机负荷和停留时间不受本条规定的限制。温度、光照等气候因素对稳定塘处理效果的影响十分重要,将决定稳定塘的负荷能力、处理效果以及塘稳定塘典型设计参数6.11.8关于稳定塘预处理、串联级数、水力条件、防止污染的规定。1 污水进入稳定塘前,宜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一般为物理处理,其目的在于尽量去除水中杂质或粒径不利于后续处理的物质,减少塘中的积泥。稳定塘之前应设置格栅。对于含砂量高的污水,在进塘之前宜先沉砂。污水流量小于1000m3/d的小型稳定塘前一般可不设沉淀池,否则,增加了塘外处理污泥的困难。处理大水量的稳定塘前,可设沉淀池,防止稳定塘塘底沉积大量污泥,减少塘的容积。2有关资料表明:对几个稳定塘进行串联模型实验,单塘处理效率76.8%,二塘处理效率80.9%,三塘处理效率83.4%,四塘处理效率84.6%,因此,本条规定稳定塘串联的级数一般不少于3级。第一级塘的底泥增长较快,约占全塘系统的30~50%,一级塘下部需用于储泥。深塘暴露于空气的面积小,保温效果好。因此,本条规定第一级塘的有效水深不宜小74于3m。3当只设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并把进水口和出水口设在长度方向中心线上时,则短流严重,容积利用系数可低至0.36。进水口与出水口离得太近,也会使塘内存在很大死水区。为取得较好的水力条件和运转效果,推流式稳定塘宜采用多个进水口装置,出水口尽可能布置在距进水口远一点的位置上。风能使塘产生环流,为减小这种环流,进出水口轴线布置在与当地主导风向相垂直的方向上,也可以利用导流墙,控制风产生的环流。4稳定塘的卫生要求。没有防渗层的稳定塘很可能影响和污染地下水。稳定塘必须采取防渗措施,包括自然防渗和人工防渗。稳定塘在春初秋末容易散发臭气,对人健康不利。所以,塘址应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与住宅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带,以降低影响。5关于稳定塘底泥的规定。根据资料,稳定塘的底泥量(L/a²cap)武汉68~78、印度74~156、美国30~91、加拿大91~146,一般可按100取值,五年后大约稳定在40L/a²cap的水平。第一级塘的底泥增长较快,污泥最多,应考虑排泥或清淤措施。为清除污泥不致影响运行,一级塘可分格并联运行。6.11.9规定稳定塘系统中养鱼塘的设置及水质要求。二级稳定塘处理的最后出水中,一般含有藻类、浮游生物,可作鱼饵,在其后可设置养鱼塘,但水质必须符合现行《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III)土地处理6.11.10规定土地处理的采用条件。水资源不足是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应将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途径的。土地处理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具有投资省、管理方便、能耗低、运行费用少和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有占地面积大、受气候影响大等缺点。选用土地处理时,必须考虑当地是否有合适的场地,并应对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和效75益作全面的分析比较。6.11.11 关于污水土地处理的方法和预处理的规定。基本的污水土地处理法包括慢速渗滤法(包括污水灌溉)、快速渗滤法、地面漫流法三大主要类型。其中以慢速渗滤法发展历史最长,用途最广。表20为几种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典型的场地条件。表20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典型的场地条件早期的污水土地处理应用(如污水灌溉)未采用预处理就直接用于灌溉田,致使农田遭受有机毒物和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个别灌溉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为保证污水土地处理的正常运行,保证工程实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条规定污水土地处理之前需经过预处理。污水预处理的程度和方式应当综合污水水质、土壤性质、污水土地处理的方法、处理后水质要求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慢速渗滤系统的污水预处理程度对污水负荷的影响极小;快速渗滤系统和地面慢滤系统,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水质越好,其污水负荷越高。几种常用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要求的最低预处理方式见表21。76表21土地处理的最低水平预处理工艺6.11.12规定污水土地处理的设计参数。一般污水土地处理的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数据确定;没有条件时应根据实际经验,结合当地条件确定。本条根据美国1995年至2000年之间的土地处理、自然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等设计手册的污水负荷范围,结合我国研究结果,提出几种基本的土地处理方法的设计参数。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一般都是根据现有的经验进行设计,通过对现有土地处理系统成功运行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引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参数和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系统的设计。6.11.13规定不准污水土地处理的地区和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有关污水土地处理地区与给水水源的防护距离,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已有规定。选择污水灌溉地点时,如地下水埋藏深度过浅,易被污水污染。俄罗斯规范规定地下水埋深不小于1.5m,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污染控制委员会制定的《土壤处理污水条例》中规定,污水灌溉地点的地下水埋藏深度不小于1.5m,本规范规定不宜小于1.5m。6.11.14 关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有关规定。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是一种生态工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系统时,经砂石、土壤过滤,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活动,污水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转化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已经在全球广泛运用,使得水可以再利用,同时还可以保护天然湿地,减少天然湿地水的损失。马来西亚最早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他们在1999年建造了650hm2的人工湿地,这是热带最大面积的人工淡水湿地。建造人工湿地的目的就是仿效天然湿地的功能,以满足人的需要。湿地植物和微生物是污水77处理的主要因子。经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面水水质标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处理的方法。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的湖泊、水库或河流中。因此,特别适合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区附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或直接对受污染水体的水进行处理,或者为这些水体提供清洁的水源补充。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是土地处理的一种,一般要进行预处理。处理城市污水的最低预处理为一级处理,对直接处理受污染水体的可根据水体情况确定,一般应设置格栅。人工湿地处理污水采用的类型包括地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及其组合,一般将处理污水与景观相结合。因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目标不同,目前国内人工湿地的实际数据差距较大,因此,设计参数应由试验确定,也可以参照相似条件的经验确定。6.11.15规定污水土地处理与住宅及公共通道的最小距离。一般污水土地处理区的臭味较大,蚊蝇较多。根据国内外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外资料,对污水土地处理地区和住宅及公共通道之间规定最小距离,有条件的应尽量加大间距,并用防护林隔开。6.11.16规定污水进入有灌溉田的土地处理的水质要求。污水土地处理主要依靠土壤及植物的生物作用和物理作用净化污水,但实施和管理不善会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包括污染土壤、作物或植物以及地下水水源等。我国现行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对有害物质允许浓度,以及含有病原体污水的处理要求,均做出规定,必须遵照执行。6.12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I)一般规定6.12.1关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原则和水质要求的规定。污水再生利用的目标不同,其水质标准也不同。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内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类别共分为五类,包括农、林、牧、渔业用78 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污水再生利用时,其水质应符合以上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深度处理工艺应根据水质目标进行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保证经济和有效。6.12.2关于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单元形式的规定。本条列出常规条件下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主要工艺形式,其中﹐膜过滤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等,不同膜过滤工艺去除污染质分子量大小和对预处理要求也不同。进行污水深度处理时,可采用其中的1个单元或几种单元的组合,也可采用其它有效的处理技术。6.12.3关于再生水输配中的安全规定。再生水水质是保证污水回用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其水质标准介于饮用水水质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出厂水水质之间,为避免对饮用水水质以及再生水水质的影响,再生水输配管道不得与其他管道相连接,尤其是严禁与城市饮用水管道连接。(II)深度处理6.12.4规定深度处理工艺参数确定的原则。设计参数的采用,目前国内的经验相对较少,所以规定宜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相似地区的实际设计和运行经验确定。6.12.5关于混合设施设置的规定。混合是凝聚剂被迅速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水体的过程。在混合阶段中胶体颗粒间的排斥力被消除或其亲水性被破坏,使颗粒具有相互接触而吸附的性能。根据国外资料,混合时间可采用30~120s。6.12.6关于深度处理工艺基本处理单元设计参数取值范围的规定。污水处理出水的水质特点与给水处理的原水水质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实际的设计参数不完全一致。如美国南太和湖石灰做絮凝剂的絮凝(空气搅拌)时间为5min、沉淀(圆形辐流式)表面水力负荷为1.6(m3/m2.h),上升流速为0.44mm/s;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橘县给水区深度处理厂的絮凝(机械絮凝)时间为30min、沉淀(斜管)表面负荷为792.65m3/(m2.h),上升流速为0.74mm/s;科罗多拉泉污水深度处理厂处理活性污泥法出水,用于灌溉及工业回用,澄清池上升流速为0.57~0.63mm/s;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不同形式的絮凝时间为6~30min,平流沉淀池水平流速为10~25mm/s,沉淀时间为1.0~3.0h,斜管沉淀表面负荷为9~11m3/m2.h,机械搅拌澄清池上升流速为0.8~1.1mm/s,水力澄清池上升流速为0.7~1.0mm/s;《污水再生利用设计规范》规定絮凝时间为10~15min,平流沉淀池沉淀时间为2.0~4.0h,水平流速为4.0~10.0mm/s,澄清池上升流速为0.4~0.6mm/s。污水的絮凝时间较天然水絮凝时间短,形成的絮体较轻,不易沉淀,宜结合实际运行经验,提出絮凝沉淀参数。6.12.7 关于滤池设计参数的规定。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滤池与给水处理的池形没有大的差异,因此,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可以参照给水处理的滤池设计参数进行选用。滤池的设计参数,主要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以及有关资料的内容确定。6.12.8关于采用活性炭处理的规定。因活性炭吸附池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应慎重采用。在常规的深度处理工艺不能满足再生水水质要求或对水质有特殊要求时,为进一步提高水质,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滤池处理工艺。6.12.9规定活性炭滤池设计参数的取值原则。活性炭吸附滤池的设计参数原则上应根据原水和再生水水质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无条件试验时结合实际的运行资料,以及有关规范的规定,提出正常情况下可采用的数据。6.12.10关于再生水消毒的规定。根据再生水水质标准,对不同目标的再生水均有余氯和卫生学指标的规定,因此再生水必须进行消毒。(III)输配水6.12.11关于再生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设置的规定。再生水管道和给水管道的铺设原则上无大的差异,因此,再生水输配管道设80计可参照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执行。6.12.12关于污水深度处理厂设置位置的原则规定。为减少原水输送的距离,便于深度处理设施的管理,一般宜与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建设;同时,污水深度处理设施应尽量靠近再生水用户,以节省配水管道的长度。6.12.13关于再生水输配管道安全性的原则规定。再生水输配管道的数量和布置要求与再生水用户的用水特点及重要性有密切关系,一般比城市供水的保证率低,应具体分析实际情况合理确定。6.12.14关于再生水输配管道材料选用原则的规定。6.13消毒(I)一般规定6.13.1规定污水处理应设置消毒设施。2000年5月,国家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规定: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城市污水处理应设置消毒设施。本条据此规定。6.13.2关于污水消毒程度的规定。6.13.3关于污水消毒方法的规定。为避免或尽量减少消毒时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消毒宜采用紫外线法和二氧化氯法。2003年4至5月,清华大学等对北京市的高碑店等6座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清毒试验表明:紫外线消毒不产生副产物,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不到氯消毒产生的10%。6.13.4关于消毒设施和有关建筑物设计的规定.(II)紫外线6.13.5关于污水的紫外线剂量的规定。污水的紫外线剂量应为生物体吸收至足量的紫外线剂量(生物验定剂量或有效剂量),以往用理论公式计算。由于污水的成份复杂且变化大,实践表明它比 81实际需要值低很多,为此,美国消毒手册已明确规定采用经独立第三方验证的紫外线生物实验验定剂量作为紫外线剂量。据此,作此规定。一些病原体进行不同程度灭活时所需紫外线剂量资料见表22。表22灭活一些病原体的紫外线剂量表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的紫外线剂量见表23。82表23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的紫外线剂量6.13.6关于紫外线照射渠的规定为控制合理的水流流态,充分发挥照射效果,作出本规定。6.13.7关于超越渠的规定.根据运行经验,当采用1条照射渠时,宜设置超越渠,以利检修维护。(III)二氧化氯和氯6.13.8关于污水加氯量的规定。2002年7月,国家首次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污染物排放指标,按此要求的加氯量,应通过试验或类似生产运行经验确定。2003年北京市高碑店等6座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氯法消毒实测表明:加氯量为6∼9mg/L时,出水类大肠菌群数可在7300CFU/L以下.据此,无资料时,本条规定二级处理出水的加氯量为6∼15mg/L。二氧化氯和氯的加量均按有效氯计。6.13.9关于混合接触时间的规定.在紊流条件下,二氧化氯或氯能在较短的接触时间内对污水达到最大的杀菌率。但考虑到接触池中水流可能发生死角和短流,因此,为了提高和保证消毒效果,规定加二氧化氯或氯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min。837污泥处理与处置7.1一般规定7.1.1 规定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条件、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因此采用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则和目的是一致的。城市污水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包括使污泥的体积减少和污泥的质量减少,前者如采用污泥浓缩、脱水、干化等技术,后者如采用污泥消化、污泥焚烧等技术。城市污水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是指使污泥得到稳定,不易腐败,以利于污泥进一步处理与利用,可以达到或部分达到减轻污泥重量,减少污泥体积,产生污泥、回收资源,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减少致病菌数量,降低污泥臭味等目的。城市污水污泥稳定化处理包括采用污泥消化、污泥堆肥、加碱稳定、加热干化、焚烧等技术。城市污水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是指减少污泥中的致病菌数量和寄生虫卵数量,降低污泥臭味,广义的无害化处理还包括污泥稳定。污泥处置应该首先考虑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用作肥料、产生污泥、作为燃料等,做到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置的可持续发展。7.1.2规定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选用的原则。目前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技术种类繁多,采用何种技术对城市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应与污泥的处置方式相适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例如城市污水污泥用作肥料,应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根据运输条件和施肥操作工艺确定是否进行减量处理,如果是人工施肥则应考虑进行脱水处理,而机械化施肥则可以不经脱水直接施用,需要作较长时间的贮存则宜进行加热干化等。7.1.3规定农用污泥的要求。城市污水污泥中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为保证污泥用作农田肥料的质量,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标准严格限制工业企业排入城市下水道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同时还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标准加强对污泥中有害物质的检测。7.1.4规定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最少个数。84考虑到构筑物检修的需要和运转中出现故障等因素,各种污泥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均不宜只设一个。据调查,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池、消化池等至少为两个,同时工作;污泥脱水机械台数一般不少于2台,其中包括备用。当污泥量很少时,可为1台。国外设计规范或设计手册,也有类似规定。7.1.5关于污泥水处理的规定。污泥水含有较多污染物,其浓度一般比原生污水要高,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污染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因此,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均应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污泥水一般返回至污水处理厂进口,与进水混合后一并处理。若条件允许,也可送入初沉池或生物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7.2污泥浓缩7.2.1关于重力式污泥浓缩池浓缩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的规定。1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的污泥浓缩池的固体负荷见表24。原规范规定的30~60kg/(m2·d)是合理的。表24 污泥浓缩池浓缩活性污泥时的水力停留时间与固体负荷2根据调查,现有的浓缩池水力停留时间不低于12h。3根据一些浓缩池的实践经验,浓缩后污泥的含水率往往达不到97%。故本条规定为当浓缩前含水率为99.2~99.6%时,浓缩后含水率可为97~98%。4浓缩池有效水深采用4m的规定不变。5栅条浓缩机的外缘线速度的大小,以不影响污泥浓缩为准。我国目前运行的部85分重力浓缩池,其浓缩机外缘线速度一般为1~2m。同时,根据有关污水厂的使用经验,池底坡向泥斗的坡度规定为不小于0.05。7.2.2关于设置去除浮渣装置的规定。由于污泥在浓缩池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可能会因厌氧分解而产生气体,污泥附着该气体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如不及时排除浮渣,会造成污泥随上清液而流出。为此,规定宜设去除浮渣的装置。7.2.3关于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中采用重力浓缩的规定。污水生物除磷工艺是靠积磷菌在好氧条件下超量吸磷形成富磷污泥,将富磷污泥从系统中排出,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重力浓缩池因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泥在池内会发生厌氧放磷,如果将污泥水直接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将增加污水处理的磷负荷,削弱生物除磷的效果。因此,应将重力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进行除磷处理后再返回水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7.2.4关于采用机械浓缩的规定。调查表明,目前一些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采用机械式污泥浓缩设备浓缩城市污水污泥,例如采用带式浓缩机、螺压式浓缩机、转筒式浓缩机等。鉴于污泥浓缩机械设备种类较多,各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不尽相同。因此在有条件时宜进行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无条件进行试验时要求按类似工程实例(污泥性质相似、单台设备处理能力相似)合理选用设计参数。7.2.5关于一体化污泥浓缩脱水机械的规定。目前,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机械已经应用于工程中。对这类一体化机械的规定可分别按照本规范浓缩部分或脱水部分的有关条文执行。7.2.6关于湿污泥池的规定。为了避免在污泥处理与处置过程中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对污泥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处置的必要性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从总体上讲采用湿污泥池进行简单处理已经不适应目前污泥处理的要求。但是考虑到一些小城镇污水厂在环境条件允许时还可能采取这种处理方式,特留原规范中关于湿污泥池的有关条文。当用人工掏取污泥时,污泥池有效深度一般为1.5m,并且池底倾向排出口的坡度不宜小于0.01。考虑到各地运输条件和污泥量等差异较大,所以湿污泥池容积仅作 86原则规定。7.2.7关于排除污泥水的规定。污泥在间歇式污泥浓缩池与湿污泥池87据调查资料,我国现有的厌氧或好氧消化池设计有机固体分解率在40%~50%,实际运行基本达到40%。考虑美国国家环保局规定污泥厌氧消化的挥发性固体去除率应达到38%,以及《排水工程》、《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文献介绍挥发性固体分解率能达到40%以上,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本规范规定挥发性固体去除率不宜小于40%。7.3.3规定消化池和消化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应回流处理。消化污泥上清液的SS、COD、BOD、N、P等浓度较高,均达不到污水排放标准,因此必须回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再处理。(II)污泥厌氧消化7.3.4规定污泥厌氧消化方法及基本运行条件。污泥厌氧消化的方法,有高温厌氧消化和中温厌氧消化两种。高温厌氧消化耗能较高,一般情况下不经济。国外采用较少,国内尚无先例,故未列入。在不延长总消化时间的前提下,两级中温厌氧消化对有机固体的分解率并无提高。一般由于第二级的静置沉降和不加热,一方面提高了出池污泥的浓度,减少污泥脱水的规模和投资;另一方面降低能耗,减少运行费用。但近年来随着污泥浓缩脱水技术的发展,污泥的中温厌氧消化多采用一级。因此规定可采用单级或两级中温厌氧消化。设计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厌氧消化池(两级厌氧消化中的第一级)的污泥温度,不但是设计参数,而且是重要的运行参数,故由原规范中的“采用”改为“保持”。有初沉池的系统,剩余污泥的碳氮比大约只有5左右或更低,单独进行厌氧消化比较困难,故规定宜与初沉污泥或其他有机固体含量较高的污泥合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类似污泥”指当采用长泥龄的污水处理系统时,即便不设初沉池,由于细菌的内源呼吸消耗,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的碳氮比也很低,厌氧消化也难于进行。当采用相当于延时曝气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时,剩余污泥的碳氮比(C/N)更低,污泥已经基本稳定,没有必要再进行厌氧消化处理。7.3.5规定厌氧消化池对加热、搅拌、排除上清液的设计要求及两级消化的容积比。对二级消化池,由于可以不搅拌,运行时常有污泥浮渣在表面结壳现象,影响上88清液的排出,所以增加了有关防止浮渣结壳的要求。本条规定的是国内外通行采用的方法。7.3.6规定厌氧消化池容积确定的方法及相关参数。采用浓缩池重力浓缩后的污泥,其含水率在96%~97%之间。经测算,当消化时间在为20~30d时,相应的厌氧消化池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为0.6~1.5 kgVSS/(m3·d),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对要求除磷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应当采用机械浓缩。采用机械浓缩时,进入厌氧消化池的原生污泥含水率一般在94%~95%之间,原生污泥容积减少较多。当厌氧消化时间仍采用20~30d时,厌氧消化池总容积相应减小。经测算,这种情况下厌氧消化池的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为0.9~2.3kgVSS/m3·d,增加约60%。表明采用高浓度污泥厌氧消化时,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可相应提高,所以规定当采用高浓度原污泥时,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不应大于2.3kgVSS/(m3·d)。当进入厌氧消化池的原生污泥浓度增加时,经过一定的运行周期,厌氧消化池中活性微生物浓度同步增加,即同样容积的厌氧消化池,能够分解的有机物总量相应增加。根据国外相关资料,对于更高含固率的原生污泥,高负荷厌氧消化池的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可达2.4~6.4kgVSS/(m3.d),说明本条的规定还是留有余地的。污泥厌氧消化池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测算见表25。89表25污泥厌氧消化池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测算表7.3.7规定厌氧消化池保温及污泥加热的方法。近年来新设计的污泥厌氧消化池,大多采用污泥池外热交换方式加热,有的扩建项目仍延用了蒸汽直接加热方式。原规范列举的其他污泥加热方式,实际上均属于蒸汽直接加热,但太具体化,故取消。增加了厌氧消化池保温要求及热工计算的条件、内容及设备选型的要求。7.3.8规定厌氧消化池污泥搅拌的方法和设备配置要求。早期的厌氧消化池多采用污泥气搅拌,由于污泥气压缩设备比较昂贵,系统运行管理比较复杂,耗能高,安全性较差。因此本规范推荐采用池内机械搅拌或池外循环搅拌,但并不排除采用污泥气搅拌的可能性。原规范对连续搅拌的搅拌(循环)次数没有规定,导致设备选型时缺乏依据。本次修编参照间歇搅拌的常规做法(5~10h搅拌一次),规定每日搅拌(循环)次数不宜少于3次,相当于至少每8h(每班)完全搅拌一次。间歇搅拌时,规定每次搅拌的时间不宜大于循环周期的一半(按每日3次考虑,相当于每次搅拌的时间4h以下),主要是考虑设备配置和操作的合理性。如果规定时间太短,设备投资增加太多,如果规定时间太长,接近循环周期时,间歇搅拌失去了意义。7.3.9关于污泥厌氧消化池密封及防腐的规定。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在运行时,厌氧消化池与污泥气贮存设施是用管道连通的,所以厌氧消化池的工作内压一般与污泥气贮罐的工作压力相同。《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 90及验收规范》要求厌氧消化池应进行气密性试验,但未规定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实际操作有困难。故增加该项要求,规定气密性试验压力按污泥气工作压力的1.5倍确定。为防止负压造成的破坏,厌氧消化池设计时应设相应的措施(如设置负压检测、报警与释放装置,厌氧消化池放空排泥阀应采用双阀等),应规定防止负压的操作程序,如果操作不当,浮动盖式的厌氧消化池也有可能发生负压,故将原规范中的“固定盖式消化池”改为“厌氧消化池”。厌氧消化污泥及污泥气均对结构存在较大的腐蚀破坏作用,为延长使用年限,池内壁应当进行防腐处理。7.3.10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安全设计的规定。污泥厌氧消化区内的建构筑物单体和总图设计均应符合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单体和总图”涵盖了污泥区的所有设施。为便于管理和减少通风及污泥气泄漏报警装置的设置数量,要求相关设备宜集中布置。电气设备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危险性较大,如全部采用防爆型则投资较高,因此规定电气集中控制室不宜与存在污泥气泄漏可能的设施合建,场地条件许可时应建在防爆区外。要求防爆区内的电机、电器和照明等均应符合防爆要求。7.3.11关于污泥厌氧消化管道系统安全设计的规定。厌氧消化池溢流或表面排渣管排渣时,均有可能发生污泥气外泄,放在室内可能聚集发生爆炸。水封的作用是减少污泥气泄漏,并避免空气进入厌氧消化池影响消化条件。为防止用气设备回火引起污泥气贮罐着火爆炸,或厌氧消化池、污泥气贮罐、污泥气管道任一处的火灾蔓延殃及其他,规定厌氧消化池的出气管上和污泥气贮罐的进出气管上均应设回火防止器。原规范条文没有要求污泥气贮罐进气管上设置回火防止器,不能防止管道火灾向污泥气贮罐蔓延。7.3.12关于污泥气贮罐容积计算和安全设计的规定。污泥气贮罐的容积原则上应根据产气量和用气情况经计算确定,但由于污泥气产量的计算带有估算的性质,用气设备也可能不按预定的时序工作,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不够。实际设计大多按6~10h的平均产气量采用。91污泥气贮罐和管道属压力容器,应符合现行的相关规范的要求设计。7.3.13关于污泥气燃烧排放和安全设计的规定。为防止大气污染和火灾,多余的污泥气必须燃烧消耗。由于外燃式燃烧器明火外露,在遇大风时易形成火苗或火星飞落,故规定燃烧器应采用内燃式。为防止火灾,连接污泥气贮罐和燃烧器的管路上必须设回火防止器。厌氧消化池、污泥气贮罐和燃烧器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防火要求。7.3.14规定污泥气应当综合利用。污水厂的污泥气一般多用于污泥气锅炉的燃料,但也有用于发电和驱动鼓风机。7.3.15 关于设置污泥气脱硫装置的规定。经调查,有些污水厂由于没有设置污泥气脱硫装置,使污泥气内燃机(用于发电和驱动鼓风机)不能正常运行或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当污泥气的含硫量高于用气设备的要求时,应当设置污泥气脱硫装置。为减少污泥气中的硫化氢等对污泥气贮罐的腐蚀,规定脱硫装置应设在污泥气进入污泥气贮罐之前,尽量靠近厌氧消化池。(III)污泥好氧消化7.3.16规定好氧消化池容积确定的方法和相关参数。好氧消化池的设计经验比较缺乏,故规定好氧消化池的总有效容积,宜通过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据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污泥好氧消化时间(Td),对二沉污泥(剩余污泥)为10~15天,对混合污泥为15~20d(个别资料推荐15~25d);污泥好氧消化的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一般为0.38~2.24kgVSS/m3d。在上述资料中,对于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所推荐的下限值显然是针对未经浓缩的原污泥,含固率和容积负荷偏低,不经济;上限值是针对消化时间20天的情况,未包括消化时间10天的情况,因此在时间上不配套。根据测算,在10~20天的消化时间内,当处理一般重力浓缩后的原生污泥(含水率在96%~97%之间)时,相应的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为0.9~2.8kgVSS/m3d;当处理经机械浓缩后的原生污泥(含水率在94%~95%之间)时,相应的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为1.75~4.2kgVSS/m3d。因此规范推荐,好氧消化时间宜采用10~20天。一般重力浓缩后的原污泥,挥发92性固体容积负荷宜采用0.9~2.8kgVSS/(m3·d);机械浓缩后的高浓度原污泥,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不应大于4.2kgVSS/(m3·d)。污泥好氧消化池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测算见表26。表26污泥好氧消化池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测算表7.3.17关于消化池污泥温度的规定。好氧消化过程为放热反应,池内污泥温度高于投入的原生污泥温度,当气温在15℃时,泥温一般在20℃左右。根据好氧消化时间和温度的关系,当气温20℃时,活性污泥的消化时间约需要16~18d,当气温低于15℃时,活性污泥的消化时间需要20d以上,混合污泥则需要更长的消化时间。因此规定当气温低于15℃时,宜采取保温、加热措施或适当延长消化时间。7.3.18规定好氧消化池中污泥的溶解氧浓度。好氧消化池中溶解氧的浓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运行控制参数。溶解氧浓度2mg/L是维持活性污泥中细菌内源呼吸反应的最低需求,也是通常衡量活性污泥处于好氧/缺氧状态的界限参数。好氧消化应保持污泥始终处于好氧状态下,即应保持好氧消化池中的污泥溶解氧浓度不小于2mg/L。污泥的溶解氧浓度,可采用在线仪表测定,并通过控制曝气量进行调节。7.3.19 规定好氧消化池采用鼓风曝气时,需气量的参数取值范围。好氧消化池采用鼓风曝气时,应同时满足细胞自身氧化需气量和搅拌混合需气量。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经验确定。93根据工程经验和文献记载,一般,剩余污泥的细胞自身氧化需气量为0.015~0.02m3空气/(m3池容·min),搅拌混合需气量为0.02~0.04m3空气/(m3池容·min);初沉污泥或混合污泥的细胞自身氧化需气量为0.025~0.03m3空气/(m3池容·min),搅拌混合需气量为0.04~0.06m3空气/(m3池容·min)。可见污泥好氧消化采用鼓风曝气时,搅拌混合需气量大于细胞自身氧化需气量,因此以混合搅拌需气量作为好氧消化池供气量设计控制参数。采用鼓风曝气时,空气扩散装置不必追求很高的氧转移率。由于微气泡空气扩散装置的空气洁净度要求高、易堵塞、气压损失较大、造价较高、维护管理工作量较大、混合搅拌作用较弱。因此好氧消化池宜采用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如穿孔管、中气泡曝气盘等。7.3.20规定好氧消化池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时,需用功率的取值方法。好氧消化池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时,应根据污泥需氧量、曝气机充氧能力、搅拌混合强度等确定需用功率,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当缺乏资料时,表面曝气机所需功率可根据原生污泥含水率选用,原污泥含水率越低,所需的表面曝气机功率越高。当原污泥含水率高于98%时,可采用0.014~0.02kw/m3池容;当原污泥含水率94%~98%时,可采用0.02~0.04kw/m3池容。因好氧消化的原生污泥含水率一般在98%以下,因此表面曝气机功率宜采用0.02~0.04kw/m3池容。原生污泥含水率较低时,应采用较大的曝气机功率。7.3.21关于好氧消化池深度的规定。好氧消化池的有效深度,应根据曝气方式确定。当采用鼓风曝气时,应根据鼓风机的输出风压、管路及曝气器的阻力损失来确定,一般鼓风机的出口风压约55~65kPa,有效深度宜采用5.0~6.0m。当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时,应根据设备的充氧深度来确定,即按设备的充氧深度设计有效深度一般3.0~4.0m采用鼓风曝气时,易形成较高的泡沫层;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时,污泥飞溅和液面波动较大。所以好氧消化池的超高不宜小于1.0m。7.3.22关于好氧消化池加盖的规定。好氧消化池一般采用敞口式,但在寒冷地区,污泥温度太低不利于好氧消化反应94的进行,甚至可能结冰,因此应加盖并采取保温措施。好氧消化池的建设位置对大气环境的要求较高时,应根据环境评价书的要求确定是否加盖和采取除臭措施。7.3.23 关于好氧消化池排除上清液的规定。间歇运行的好氧消化池,一般其后不设泥水分离装置。在停止曝气期间利用静置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因此消化池本身应设有排出上清液的措施,如各种可调或浮动堰式的排水装置。连续运行的好氧消化池,一般其后设有泥水分离装置。正常运行时消化池本身不具有泥水分离功能,可不设排出上清液措施。但考虑检修等其它因素,宜设排出上清液的措施,如各种分层放水装置。7.4污泥机械脱水(I)一般规定7.4.1关于污泥机械脱水的规定。1污泥脱水机械,国内较成熟的有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等,应根据污泥的脱水性质和脱水要求,以及当前产品供应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污泥脱水性质的指标有比阻、粘滞度、粒度等。脱水要求,指对泥饼含水率的要求。2进入脱水机的污泥含水率大小,对泥饼产率影响较大。在一定条件下,泥饼产率与污泥含水率成反比关系。根据国内调查资料,规定污泥进入脱水机的含水率一般不大于98%。当含水率大于98%时,应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其含水率。3据国外资料介绍,消化污泥碱度过高,采用经处理后的废水淘洗,可降低污泥碱度,从而节省某些药剂的投药量,提高过滤脱水效率。苏联规范规定,消化后的生活污水污泥,真空过滤之前应进行淘洗。日本指南规定,污水污泥在真空过滤和加压过滤之前要进行淘选,淘选后的碱度低于600mg/L。国内四川某维尼纶厂污水处理站利用二沉池出水进行剩余活性污泥淘洗试验,结果表明:当淘洗水倍数为1~2时,比阻降低率约为15%~30%,提高了过滤效率。但淘洗并不能降低所有药剂的使用量。同时,淘洗后的水需要处理(如返回污水处理构筑物)。为此规定:经消化后污泥,可根据污泥性质和经济效益考虑在脱水前淘洗。954根据脱水间机组与泵房机组的布置相似的特点,脱水间的布置可按本标准第5.4节的有关规定执行。有关规定指机组的布置与通道宽度、起重设备和机房高度等。除此以外,还应考虑泥饼运输的设施和通道。5据调查,国内污水厂一般设有泥饼堆场或污泥料仓作暂时贮存,也有用车立即运走的,由于目前国内泥饼的出路尚未妥善解决,贮存时间等亦无规律性,故贮存容量仅作原则规定。6脱水间内一般气味较大,为改善工作环境,脱水间应有通风设施。脱水间的臭气因污泥性质、凝聚剂种类和脱水机的构造不同而异,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对于采用离心脱水机或封闭式压滤机或在压滤机上设有抽气罩的脱水机房可适当减少换气次数。7.4.2关于污泥脱水前的加药处理的规定。为了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质,污泥脱水前应加药调理。1 无机凝聚剂不宜单独用于脱水机脱水前的污泥调理,原因是形成的絮体细小,重力脱水难于形成泥饼,压榨脱水时污泥颗粒漏网严重,固体回收率很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形成的絮体粗大,适用于城市污水厂污泥机械脱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适用于带负电荷、胶体粒径小于0.1μ的城市污水厂污泥。其絮凝原理一般认为是电荷中和与吸附架桥双重作用的结果。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还能与带负电的溶解物进行反应,生成不溶性盐,因此它还有除浊脱色作用。经它调理后的污泥滤液均为无色透明,泥水分离效果良好。聚丙烯酰胺与铝盐、铁盐联合使用,可以减少其用于中和电荷的量,从而降低药剂费用。但联合使用却增加了管道、泵、阀门、储药罐等设备,使一次性投资增加并使管理复杂化。聚丙烯酰胺是否与铝盐铁盐联合使用应通过试验,并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污泥加药以后,应立即混合反应,并进入脱水机,这不仅有利于污泥的凝聚,而且会减小构筑物的容积。(II)压滤机7.4.3关于不同型式的压滤机泥饼的产率和含水率的规定。目前,国内用于污水污泥脱水的压滤机有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箱式压滤机和微孔挤压脱水机。96由于各种污泥的脱水性质不同,泥饼的产率和含水率变化较大,所以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泥的数据确定。本条所列出的含水率,系根据国内调查资料和参照国外规范制订。1)天津某污水处理厂消化污泥经压滤机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为70%~80%,平均为75%;2)上海某污水处理厂混合污泥经压滤机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为73.4%~75.9%。3)日本指南从脱水泥饼的处理及泥饼焚烧经济综合性考虑,规定泥饼含水率宜为75%;据此本条规定泥饼含水率一般为70%~80%。7.4.4规定箱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的设计要求。1过滤压力,哈尔滨某厂污水站的自动板框压滤机和吉林某厂污水站的箱式压滤机均为500kPa,辽阳某厂污水站的箱式压滤机为500~600kPa,北京某厂污水站的自动板框压滤机为600kPa。日本指针为400~500kPa。据此,本条规定为400~600kPa。2过滤周期,吉林某厂污水站的箱式压滤机为3.0~4.5h;辽阳某厂污水站的箱式压滤机为3.5h;北京某厂污水站的自动板框滤机为3.0~4.0h。据此,本条规定为不大于5.0h。3污泥压入泵,国内使用离心泵、往复泵和柱塞泵。北京某厂污水站采用柱塞泵,使用效果较好。日本指针规定可用无堵塞构造的离心泵、往复泵和柱塞泵。4我国现有配置的压缩空气量,每m3滤室一般为1.4~3.0m3/min。日本指针为每m3滤室2m3/min(按标准工况计)。据此,本条规定为不小于2m3/min。7.4.5关于带式压滤机的规定1污泥脱水负荷为每米带宽每小时能处理污泥干物质的公斤数,因污泥类别、含水率、滤带速度、张力以及凝聚剂品种、用量不同而异;应由试验或经验数据确定。在无条件试验和无经验数据时,可按表7.4.5估计。表中混合原生污泥为初沉污泥与二沉污泥的混合污泥,混合消化污泥为初沉污泥与二沉污泥混合消化后的污泥。1)杭州某污水处理厂用2m带宽的压滤机,对初沉消化污泥脱水,污泥脱水负荷为300~500kg/m·h。2)上海某污水处理厂用1m带宽的压滤机对混合原生污泥脱水,污泥脱水负荷 97为150~224kg/m·h。3)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3米带宽的压滤机对混合消化污泥脱水,污泥脱水负荷为207~247kg/m·h。4)日本指南建议对浓缩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污泥脱水负荷采用90~130kg/m·h。2输送散碎物料时,应选用槽形上托滚轴式皮带输送机。皮带应具有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3若压滤机滤布的张紧和调正由压缩空气与其控制系统实现,在空气压力低于某一值时,压滤机将停止工作。应按压滤机的要求,配置空气压缩机。为在检修、维修和故障时脱水间能正常运行,至少应有一台备用机。4上海某污水处理厂采用压力为0.4~0.6MPa的冲洗水冲洗带式压滤机滤布,运行结果表明,压力稍高,结果较好。天津某污水处理厂推荐滤布冲洗水压为0.5~0.6MPa。上海某污水处理厂用带宽为1m的带式压滤机进行混合污泥脱水,每米带宽每小时需7~11m3冲洗水。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带宽3m的带式压滤机对混合消化污泥脱水,每米带宽每小时需5.5~7.5m3冲洗水。为降低成本,可用再生水作冲洗水;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用再生水作冲洗水,取得较好效果。为在检查和维修故障时脱水间能正常运行,至少应有1台备用泵。(III)离心机7.4.6规定卧螺离心机的分离因数。目前国内用于污水污泥脱水的离心机多为卧螺离心机。离心脱水是以离心力强化脱水效率,虽然分离因数大脱水效果好,但并不成比例,达到临界值后分离因数再大脱水效果也无多大提高,而动力消耗几乎成比例增加,运行费用大幅度提高,机械磨损,噪音也随之增大。而且随着转速的增加,对污泥絮体的剪切力也增大,大的絮体易被剪碎而破坏,影响污泥干物质的回收率。国内污水处理厂卧螺离心机进行污泥脱水采用的分离因数如下:深圳滨河污水厂:2115G;洛阳涧西污水厂:2115G;仪征化纤污水厂:1700G;上海曹杨污水厂:1224G;云南个旧污水厂:1450G;武汉汤逊湖污水厂:2950G;辽宁葫芦岛市污水厂:2950G;上海白龙港污水厂(强化一级处理):3200G;香港98昂船洲污水厂(强化一级处理):3200G。由于随污泥性质、离心机大小的不同,其分离因数的取值也有一定的差别。为此,本条规定污水污泥的卧螺离心机脱水的分离因数宜小于3000G。对于初沉和强化一级处理等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的污泥可适当提高其污泥采用卧螺离心机进行污泥脱水的分离因数。7.4.7对离心机进泥粒径的规定。为避免污泥中的长纤维缠绕离心机螺旋以及纤维裹挟污泥成较大的球状体后堵塞离心机排泥孔。一般认为当纤维长度小于8mm时已不具备裹挟污泥成为大的球状体的条件。为此,本条规定离心脱水机前应设置污泥切割机,切割后的污泥粒径不宜大于8mm。7.5 污泥输送7.5.1关于皮带运输机输送污泥的规定。皮带运输机倾角超过20°,泥饼会在皮带上发生滑动。7.5.2关于螺旋输送机输送污泥的规定。如果螺旋输送机倾角过大,会导致污泥下滑而影响污泥脱水的正常运转。如果采用有轴螺旋输送机,由于轴和螺旋叶片之间形成了相对于无轴螺旋输送机而言较为密闭的空间,在输送污泥过程中对污泥的挤压与搅动更为剧烈,使污泥的表面吸附水、间歇水和毛细结合水外溢,增加了污泥的流动性,在污泥外运过程中造成污泥的滴漏,污染沿途环境。为此,作出本条规定。7.5.3关于污泥泵输送污泥的规定。由于污泥管道输送的局部阻力系数大,为降低污泥输送泵的扬程,同时为避免污泥在管道中发生堵死现象,作出本条规定。7.6污泥干化焚烧7.6.1规定污泥干化焚烧处理与处置宜集中进行。单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量可能较少,显然集中干化焚烧处理与处置更经济、更利于保证处理与处置的质量、更便于管理。997.6.2关于污泥干化总体原则的规定。根据国内外多年的污泥处理与处置实践,污泥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干化处理。污泥自然干化,可以显著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但要求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可使用的土地多、环境要求相对宽松等条件,故受到一定限制。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干化均是最普通采用的污泥脱水和干化方法,1988年占32%,1998增加到39%,其中科罗拉多地区超过80%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干化场作为首选工艺。污泥人工干化,采用最多的是热干化。大连开发区、秦皇岛、徐州等污水厂已经采用热干化工艺烘干污泥,并制造复合肥。深圳的污泥热干化工程,目前已开始实施。7.6.3关于污泥干化场固体负荷量的原则规定。污泥干化场的污泥主要靠渗滤、撇除上层污泥水和蒸发达到干化。渗滤和撇除上层污泥水主要受污泥的含水率、粘滞度等性质的影响,而蒸发则主要视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如平均气温、降雨量和蒸发量等因素而定。由于各地污泥性质和自然条件不同,所以,建议固体负荷量宜充分考虑当地污泥性质和自然条件,参考相似地区的经验确定。在北方地区,应考虑结冰期间,干化场储存污泥的能力。7.6.4规定干化场块数的划分和围堤尺寸。干化场应划分为不少于3块,系考虑进泥、干化和出泥能够轮换进行,提高干化场的使用效率。围堤高度系考虑贮泥量和超高的需要,顶宽系考虑人行的需要。7.6.5关于人工排水层的规定。对脱水性能好的污泥而言,污泥水的渗滤是干化场干化污泥的主要作用之一,设置人工排水层可加速污泥干化。我国已建干化场大多设有人工排水层,国外规范也都建议设人工排水层。7.6.6 关于设不透水层的规定。为了防止污泥水渗入土壤深层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故在干化场的排水层下面要求设置不透水层。某些地下水较深、地基岩土渗透性又较差的地方,而且当地卫生管理部门允许,才可考虑不设不透水层。本条与原规范相比,加大了设立不透水层的强制力度。7.6.7规定宜设排除上层污泥水设施。100污泥在干化场上脱水干化是一个污泥沉降浓缩、析出污泥水的过程,及时将这部分污泥水排除,可以加速污泥脱水,有利于提高干化场的效率。7.6.8规定污泥热干化应充分考虑产品出路。污泥热干化成本较高,故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出路,以提高热干化工程的经济效益。7.6.9关于污泥热干化、焚烧的污泥负荷量的原则规定。污泥热干化、焚烧在国内属于新兴的技术,经验不足。污泥的含水量等性质,对热干化的污泥负荷量有显著影响。污泥热干化的设备类型很多,性能各异,因此,需要根据污泥性质、设备性能,并参照相似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污泥负荷量设计。7.6.10规定热干化、焚烧设备的套数。热干化、焚烧设备宜设置2套,是为了保证设备故障检修和常规检修期间污水厂的正常运行。由于设备投资较大,允许仅设1套,但应考虑必要的应急措施,以保证污水厂仍然能够正常运行。7.6.11关于热干化设备选型的原则规定。热干化设备种类很多,如直接加热转鼓式干化器、气体循环、间接加热回转室、流化床等等,目前国内应用经验不足,只能根据热干化的实际需要和国外经验确定。国内热干化设备安装运行情况见表27。1995年以前国外应用直接加热转鼓式干化器较多,干化后得到稳定的球形颗粒产品,但尾气量大,处理费用昂贵。1995-1999年间出现了间接加热系统,尾气量要小得多,但干化器内部磨损严重且难以生产出颗粒状产品。气体循环技术使转鼓中的氧气含量保持在10%以下,提高了安全性。间接加热回转室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此外还出现了将机械脱水和热干化一体化的技术,即真空过滤带式干化系统和离心脱水干化系统。2000年以后的美国热干化设备,出现了以蒸汽为热源的流化床干化设备,带有产品过筛返混系统,其产品的性状良好,与转鼓式干化器是相似的。蒸汽锅炉(或废热蒸汽)和流化床有逐渐取代热风锅炉和转鼓之势。转鼓式干化器仍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向设备精、处理量大的方向发展。干料返混系统能够生产出可销售的生物固体产品。简单的间接加热系统受制于设备本身的大小,较适合于小到中等规模的处理量;101带有污泥混合器和气体循环装置的直接加热系统,是中到大规模处理量的较佳选择。 102表27国内热干化设备安装运行情况7.6.12规定热干化设备能源的选择。消化池污泥气是污泥消化的副产品,无须购买,故越来越多的热干化设备以污泥气作为能源,但直接加热系统仍多采用天然气。7.6.13关于热干化设备安全的规定。污水污泥产生的粉尘是St1级的爆炸粉尘,具有潜在的粉尘爆炸的危险,干化设施和储料仓内的干化产品也可因自热导致燃烧。在欧美已经发生了多起干化器爆炸、着火和附属设施着火的事件。7.6.14规定优先考虑污泥与垃圾或燃料煤同时焚烧。由于污泥的热值偏低,单独焚烧具有一定难度,故建议优先考虑与热值较高的垃圾或燃料煤同时焚烧。7.6.15关于污泥焚烧的工艺的规定。初沉污泥的有机物含量一般在55%~70%之间,剩余污泥的有机物含量一般在70%~85%,污泥经厌氧消化处理后,其中40%的有机物已经转化为污泥量,有机物含量降低。污泥具有一定的热值,但仅为标准煤的30%~60%,低于木材,与泥煤、煤矸石接近,见表28。由于污泥的热值与煤矸石接近,故污泥焚烧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煤矸石焚烧工艺。103早期建设的煤矸石电厂基本以鼓泡型流化床锅炉为主,这种锅炉热效率低,不利于消烟脱硫。90年代以来,循环流化床锅炉逐步取代了鼓泡型流化床锅炉,成为矸石电厂的首选锅炉,逐步从35t/h发展到70t/h,合资生产的已达到240t/h,热效率提高5%~15%。现在由于采取了防磨措施,循环流化床锅炉连续运行小时普遍超过2000h。“九五”期间,国家通过国债、技改等渠道,对大型煤矸石电厂,尤其是220t/h以上的燃煤矸石循环流化床锅炉,给予了重点倾斜。1998年2月12日,国家经贸委、煤炭部、财政部、电力部、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建设局八部委以国经贸资[1998]80号文件印发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其中第十四条要求,新建煤矸石电厂应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表28 污泥及燃料的热值国内污泥焚烧工程较少,仅收集到上海市石洞口污水厂的情况,也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工艺,见表29。104表29国内污泥焚烧情况7.6.16关于污泥热干化产品和污泥焚烧灰避免二次污染的规定。污泥热干化产品遇水将再次成为含水污泥,污泥焚烧灰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故皆必须妥善保存、利用或最终处置。7.6.17规定污泥热干化尾气和污泥焚烧烟气必须达标排放。污泥热干化的尾气,含有臭气和其它污染物质;污泥焚烧的烟气,含有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污染物质。二者如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故要求必须达标排放。7.6.18关于污泥干化场、污泥热干化厂和污泥焚烧厂环境监测的规定。污泥干化场可能污染地下水,污泥热干化厂和焚烧厂可能污染大气,故要求设置相应的长期环境监测设施。7.7污泥综合利用7.7.1关于污泥最终处置的规定。污水污泥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为植物生长所需要,同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以改良土壤或回收能源,见表30。105表30不同处理工艺的污水污泥的营养水平注:1营养浓度和百分比成分基于干固体。2“其它”包括贮留池、初沉、三级和非特指污泥,“全部”表示所有污泥类型的数据。污泥综合利用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又节约了最终处置费用。国外已经把满足土地利用要求的污水污泥改称为“生物固体(biosolids)”。7.7.2 关于污泥综合利用的规定。由于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污泥土地利用维持了有机物的土壤→农作物→城市→污水→污泥→土壤的良性大循环,无疑是污泥处置最合理的方式。几年前,国外污泥大量用于填埋,但近年来呈显著下降趋势,污泥综合利用则呈急剧上升趋势。美国1998年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为土地利用占61.2%,其次是土地填埋占13.4%,堆肥占12.6%,焚烧占6.7%,表面处置占4.0%,贮存占1.6%,其它占0.4%。目前污泥土地利用在美国已经代替填埋成为最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重心从处置改变到利用。加拿大土地利用的污泥数量最多,占了将近一半,显著高于其它技术,这与美国的情况类似。英国1998年前42%的污泥最终处置出路是农用,另有30%的污泥排海,但目前106欧共体已禁止污泥排海。德国目前污泥处置以脱水污泥填埋为主,部分农用,将来的趋势是污泥干化或焚烧后再利用或填埋。目前日本正在进行区域集中的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后堆肥农用或焚烧、熔融成炉渣,制成建材,其余部分委托给民间团体处理处置。日本是国外仅有的污水污泥土地利用程度较小的发达国家。我国的污泥处置以填埋为主,堆肥、复合肥研究不少,但生产规模很小。国污泥综合利用情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化肥的广泛应用,使得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迫切需要施用污水污泥这样的有机肥料。但是,污泥中的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是污泥土地利用的最大障碍,一旦不慎造成污染,后果严重且难以挽回,因此,污泥农用不得不慎之又慎。美国30年前的预处理计划保证了城市污水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达标,为污泥土地利用铺平了道路。10年前的503污泥规则进一步保证了污泥土地利用的安全性,免除了任何后顾之忧。由此可见,中国的污泥农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污泥直接土地利用是国内外污泥处置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在污水污泥直接土地利用之前尚有一个过渡时期,这就是污泥干化、堆肥、造粒(包括复合肥)等处理后的污泥产品的推广使用,让使用者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107培育市场,同时逐步健全污泥土地利用的法规和管理。7.7.3 规定污泥的土地利用应严格控制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含量。借鉴国外污泥土地利用的成功经验,首先必须对工业废水进行严格的预处理,杜绝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进入污水污泥,污水污泥利用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必须对施用污泥的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严格保证污泥土地利用的安全性。这一过程,必须长期坚持不懈,不能期望一蹴而就。7.7.4规定污泥的直接土地利用应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污泥的直接土地利用,可能引起臭气散发和滋生带菌生物(例如苍蝇、鼠类、蚊子以及能够传送和传播疾病的任何其它生物)的问题,故应该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美国环保局在联邦法规全书卷503.33中建立了涉及降低生物固体的带菌者吸引力的规则,可以作为参考。当前采用的选项共有12种,包括了所有可能的带菌者吸引力降低方法,若生物固体用于农业,则只能采用选项1到10。选项1:挥发性固体减少38%(污泥稳定);选项2:小于17%的厌氧消化污水污泥额外挥发性固体损失;选项3:小于15%的厌氧消化污水污泥额外挥发性固体损失;选项4:SOUR(特种氧吸收率)试验;选项5:时间和温度;选项6:pH值;选项7:与其它材料混合前的含固率大于等于75%;选项8:与其它材料混合前的含固率大于等于90%;选项9:地面下注入;选项10:6小时内掺入土壤;选项11:在表面处置的地方,在工作日结束时覆盖土壤;选项12:碱稳定使pH到12。1088检测与控制8.1一般规定8.1.1规定排水工程应进行检测与控制。排水工程检测与控制规定检测与控制规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使用原则。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使用应有利于排水工程技术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设计应以保证出厂水质、节能、经济、实用、保障安全运行、科学管理为原则;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方案的确定,应通过调查研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8.1.4规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择原则。根据工程所包含的关于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检测的规定。污水厂进水应检测水压(水位)、流量、温度、pH和悬浮固体量(SS),可根据进水水质增加一些必要的检测仪表,BOD5等分析仪表价格较高,应慎重选用。污水厂出水应检测流量、pH、悬浮固体量(SS)及其它相关水质参数。BOD5、总磷、总氮仪表价格较高,应慎重选用。8.2.2关于污水处理厂操作人员工作安全的监测规定。排水泵站109加氯间必须设置氯气泄漏浓度监测及报警装置,并采取相应防患措施。8.2.3 关于排水泵站和污水厂各个处理单元运行、控制、管理设置检测仪表的规定。1排水泵站:排水泵站应检测集水池或水泵吸水池水位、泵房提升水量及水泵电机工作相关的参数,并纳入该泵站自控系统。为便于管理,大型雨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流量不小于15m3/s),宜设置自记雨量计,其设置条件应符合国相关的规定,并根据需要确定是否纳入该泵站自控系统。2污水厂:污水处理一般包括一级及二级处理,几种常用污水处理工艺的检测项目可按表32设置。110表32常用污水处理工艺检测项目表3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应根据深度处理工艺与回用的再生水水质要求检测。出水通常检测流量、压力、余氯、pH、悬浮固体量、浊度及其它相关水质参数。检测的111目的是保证回用水的供水安全,可根据出水水质增加一些必要的检测。BOD5、总磷、总氮仪表价格较高,应慎重选用。4加药与消毒:加药系统应根据投加方式及控制方式确定所需要的检测项目。消毒应视所采用的消毒方法确定安全生产运行及控制操作所需要的检测项目。5污泥处理应视其处理工艺确定检测项目。据调查,运行和管理部门都认为消化池需设置必要的检测仪表,以便及时掌握运行工况,否则会给运转管理带来许多困难,难于保证运转效果,同时,有利于积累原始运转资料。近年来随着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污水污泥测控技术和设备不断完善,利用国产或引进设备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的工艺控制自动化水平已不存在技术障碍。采用重力浓缩及消化的污泥处理工艺可按表33确定检测项目。表33污泥重力浓缩及消化工艺检测项目表8.2.4关于监测机电设备工况的规定。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与工作时间、故障次数与原因对控制及运行管理非常重要,随着排水工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应检测机电设备的状态。8.3控制8.3.1 关于排水泵站控制原则的规定。排水泵站的运行管理应在保证运行安全的条件下实现自动控制。为便于生产调度管理,条件允许时可建立遥测、遥讯、遥控“三遥”系统。8.3.2关于10万m3/d规模以下污水厂控制原则的规定。10万m3/d以下规模的污水厂宜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与仪表检测系统,对主112要工艺单元可采用自动控制。如:氧化沟系统采用时间程序自动控制运行,采用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曝气量,有利于满足运行要求,且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动力。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工艺,宜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般按时间控制,并根据污水流量变化进行调整。8.3.3关于10万m3/d以上规模污水厂控制原则的规定。10万m3/d以上规模的污水厂生产管理与控制的自动化标准。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能够监视主要设备的运行工况与工艺参数,提供实时数据传输、图形显示、控制设定调节、趋势显示、超限报警及制作报表等功能,对主要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目前,我国污水厂的生产管理与自动化已具有一定水平,且逐步提高。经济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分期建设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自动控制。8.3.4关于成套设备控制的规定。成套设备控制的规定。成套设备本身带有控制及仪表装置时,设计应完成与外部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8.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8.4.1规定计算机监制管理系统的功能。此条是对系统功能的总体要求。8.4.2关于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计原则的规定。113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膆螂袂肂芈薅螈肁莀螁蚃膀蒃薃羂膀膂莆袈腿芅薂螄膈蒇莅螀膇膆蚀蚆膆艿蒃羅膅莁蚈袁膄蒃蒁螇芄膃蚇蚃芃芅葿羁节莈蚅袇芁薀蒈袃芀芀螃蝿袇莂薆蚅袆蒄螁羄袅膄薄袀袄芆螀螆羃荿薃蚂羂蒁莅羀羂芀薁羆羁莃蒄袂羀蒅虿螈罿膅蒂蚄羈芇蚇羃羇荿蒀衿肆蒂蚆螅肆膁葿蚁肅莄蚄蚇肄蒆薇羆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