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2-04-22 11:23:54 发布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毕业论文 财政体制运行的绩效分析(一)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财政税收财政政策论文题目:财政体制运行的绩效分析(一)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财政体制运行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投入产出过程吗?它的效率也能用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得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体制运行中的投入是什么,产出是什么,效率如何衡量,怎样计算。用这种方法来评价分税制财政体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对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有何指导意义。本文拟作一初步探讨。  一、体制收益的度量我们把体制收益定义为“由于采取了某种体制而带来的成效”,即是说,如果不采取这一体制,这部分收益应不会出现。而且这部分收益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的产出之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准确地指出体制效益是多少,只能在观念上把握它。只有采取特殊的分解方法,设计一些经济收益指标才能进行度量。分析财政体制各项功能的绩效时,大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新旧体制成本看作不变,用增加的收益近似地表示财政体制的效益。  2.比较体制变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确定其边际效益。  3.比较分析的方法。经济效益的增加也体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可以用一系列结构指标反映经济结构的状态。用经济结构指标评价经济体制的优劣,需要给出某一最佳的结构比例,通过比较进行评判,偏离这一比例就视同是欠佳的或不合适的。  以上几种方法在财政体制绩效分析时,可以根据情况,针对不同功能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财政体制激励和约束功能的绩效分析多采用前两种方法,而财政体制的配置、分配、稳定功能,在评价其绩效时,就需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二、财政体制绩效分析指标体系设计  财政体制具有激励、约束、配置、公平分配、稳定五个主要功能。在评价财政体制的绩效时,按照它的功能不同,分别进行分析。  1.财政体制激励功能的绩效分析。  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是指不同财政体制在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大小。所谓激励,就是要使财政体制调节的各个财政主体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体制激励功能的强弱,主要与所处经济体制中的经济活动主体的努力与报酬的接近程度有关,也就是财政主体的效益(成本)与社会效益(收益)的比率有关。各财政主体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并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这是激励功能产生的客观条件。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能够正确处理政府、企业、个人,以及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达到财政增收,企业增效,个人收入增加,实现财政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因此,宏观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变化情况,是财政体制激励功能收益的两个重要指标。与之对应的各级财政可支配财力和征收费用可视为产生激励功能的成本。收益与成本之比可以评价其资率状况。  (1)财政体制促进经济增长的激励功率。  一定时期经济效益是财政体制激励功能,以及要素投入和政策性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非财政体制因素难以分离的情况下可以暂时用GDP的增量表示财政体制激励作用的收益。同期该地财政获得的可支配财务可视为其激励功能的成本。  激励功能的效率=某地区的GDP/同期该地财政的可支配财力  激励功能的边际效率=GDP的增加额/同期本级财力的增加额  激励效益的弹性=GDP的增长率/同期本级财力的增长率   (2)财政体制增加收入的激励效率。  激励功能的效率=某项财政收入/征收费用  激励功能的边际效率=财政收入的增加额/征收费用的增加额  激励功能的效益弹性=收入增长率/征收费用增长率  2.财政体制约束功能的度量。  财政体制在缺乏约束功能的情况下,不同的财政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非生产性的利益。财政体制的约束功能就是通过建立监督和惩罚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而提高经济效益。现以强化税收征管而产生的约束效益为例计算财政体制的约束功能的效益。  财政体制约束功能收益S=ΔR=R1×(I2-I1)  税收征收努力程度I=R实/R能力  财政体制约束功能的效率E=S/C  财政体制约束功能的边际效率M=MS/MC  S——财政体制约束效益  ΔR——财政体制约束功能增加的财政收入  E——财政体制约束功能的效率  M——财政体制约束功能的边际效率  C——约束功能的成本  R1——旧体制下的财政收入能力  I1——旧体制下的征收努力程度  I2——新体制下的征收努力程度  R实——实际财政收入   R能力——财政收能力  3.财政体制配置功能的度量。  财政体制作为规范财政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对于财政的配置、分配、稳定等基本职能必定有所体现,并在制度制定、运行中成为其功能的一部分。配置指资源配置,狭义进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广义地理解是社会总产品的配置。财政是一种政府行为,它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市场所不能满足的社会公共需要,起到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社会总产品的配置。财政体制通过界定政府的职能,划分政府的事权、财权来发挥其配置功能。  (1)配置的状态指标。  K1=Rg/GDPK2=R/GDPK3=E/GDPK4=R/RgK5=T/RgK6=Ec/eK7=E1/eK8=Cg/eK0=Pg/e  Rg——政府收入  R——财政收入  T——税收  E——财政支出  Cg——政府消费性支出  Pg——政府生产性支出  Ec——中央财政支出  E1——地方财政支出  (2)财政体制配置功能的效率。  S=NI/E  NI——国民收入   (3)财政体制配置功能的边际效率。  M=ΔNI/ΔE  4.财政体制公平分配功能的度量。  调节政府间财力不平衡状况,缩小公民享有公共服务的差距,是财政体制的另一重要功能。政府间财力不平衡包括纵向不平衡和横向不平衡状态。纵向财力不平衡是财政运行的常态,是体制所追求的一种效果,通过财力向中央政府的适度集中,形成强化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财力分配格局。横向的不平衡是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所造成的。实现横向的财政平衡既要保护不同地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各地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转移支付调节政府间财力不平衡状态,实现相对平衡的财政能力,是财政体制公平分配功能的重要体现。  (1)纵向财政均衡状况。  中央财政自给率=中央组织收入/中央财政支出  地方财政自给率=本级组织收入/本级支出  各级政府对纵向转移支付资金的依赖程度=转移支付收入/本级支出  财政收支差异率=(本级组织收入-本级支出)/本级支出  (2)横向财政均衡状况。  按省分组的人均财政收入的基尼系数  按省分组的人均财政支出的基尼系数  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系数(可用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平均的人均水平的方差表示)  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系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