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00 KB
  • 2022-04-22 11:37:49 发布

《毛泽东思想概论》(2012年版习题及答案).doc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红宝书配套习题 一、单选题  1.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A.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C.坚持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D.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条件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B.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发展的需要  C.新文化运动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B.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D.抗日战争时期  5.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B.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形成  C.哲学体系的构建完成  D.领导权问题的确定  6.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反对本本主义》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7.中共四大的主要议题有  A.统一路线问题B.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C.革命道路问题D.革命武装的问题  8.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问题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D.农民问题  9.下列著作中,已经包含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实践论》  10.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  A.瓦窖堡会议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1.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2.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表述的文件是   A.党的七大《党章》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十五大报告》D.党的十五大《党章》  13.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瓦窑堡会议B.六届七中全会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B.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是  A.现实需要  B.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C.理论基础和文化来源  D.实践基础和国际背景  3.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化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原因  A.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标志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B.大革命以来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实践经验  C.抗日战争时期为共产党人在伟大的斗争中处理矛盾、积累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  D.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这一根本方向问题  4.在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教条主义  B.冒险主义  C.经验主义  D.机会主义  5.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反对的主要倾向是  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国经验神圣化  6.毛泽东思想从1928年到1930年提出和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文章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7.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集中体现我党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8.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深刻的理论分析,指出毛泽东思想是  A.马列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B.发展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C.中国共产党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总路线  D.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0.先后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出概括的文献是  A.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中共十二大党章  11.以下关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的马克思主义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  12.关于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B.它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C.指出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  D.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估了毛泽东的理论贡献  1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C.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D.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三、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四、分析题  1.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请根据邓小平这个科学的论述,来分析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2.江泽民指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请结合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与基本要求。  3.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试论第二次和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及其对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  4.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  5.下列是一组关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大家必须牢牢记取。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引自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  材料2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材料3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引自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说明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2)阅读材料1、2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的理论依据。  (3)阅读材料2、3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  (4)在当前,我们怎样做到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第二章红宝书配套习题一、单选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B.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C.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D.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既受外国资本的打击,又受本国封建官僚资本的压抑,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  C.不能提出明确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没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  3.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不允许B.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没有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革命  4.1947年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团体”而取缔的民主党派是  A.民盟B.九三学社  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致公党  5.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A.革命性与反动性B.革命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D.民主性与独裁性  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前途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D.革命对象不同  7.毛泽东首次在下列文献之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  C.政权问题D.军队问题  9.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总路线的形成过程中,中共二大的历史贡献是  A.分清了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B.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C.彻底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D.对政权和武装问题有了极端重要的认识  10.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1.彻底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是在  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  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A.推翻清朝的统治  B.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打倒国民党  13.毛泽东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基本原因是  A.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B.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  C.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D.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14.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5.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  A.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  B.无产阶级对于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C.无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D.无产阶级对于军队的领导  16.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革命的前途问题B.农民问题  C.国家政权问题D.领导权问题  17.“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8.抗日战争根据地“三三制”政权中的中间分子代表  A.小资产阶级B.农民  C.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D.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19.人民民主专政相对于其它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包括了  A.工人阶级B.农民  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2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性质B.工农民主性质  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  21.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B.《新民主主义论》  C.《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人民民主专政》  22.毛泽东在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还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C.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消灭资产阶级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3.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  24.区分旧民主主义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志是  A.服务的对象不同B.文化的内容不同  C.文化的指导思想不同D.文化的形式不同  25.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这段话出自毛泽东的哪篇著作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6.“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联合政府》  27.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B.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D.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  29.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B.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在城市占优势,而在广大的农村比较薄弱  D.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革命”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A.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统一战线  C.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D.党的建设  3.1947年党的十二月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  A.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必须保存富农经济,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  C.必须贯彻二五减租原则,团结一切抗日阶级  D.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  4.下面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D.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5.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战争的基本特点有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  B.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C.人民军队力量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的开展  6.决定中国革命性质的因素是  A.革命的动力  B.革命对象   C.革命的领导权  D.革命者  7.在解放战争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必然性在于  A.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不允许,社会主义特别是苏联不允许  B.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允许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  8.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认识有  A.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B.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不彻底,容易妥协  C.无产阶级必须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策略  D.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有着本质的区别  9.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国内条件有  A.十月革命使中国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时代条件)  B.工人阶级及工人运动发展壮大(阶级基础)  C.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D.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  10.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  A.买办资产阶级  B.亲英美派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1.中国无产阶级具有承担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特殊优点是  A.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  B.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  C.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易于形成工农联盟  D.分布集中,易于显示强大的力量  12.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主力军  B.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  C.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D.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13.下列关于中国农民以外的各种小资产阶级的说法是正确的  A.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B.属于资产阶级范畴  C.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主力军  D.中国革命的最可靠的同盟军和基本动力  14.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实质是共产党领导)  A.由于无产阶级的特性决定的  B.由于中国革命历史要求决定的  C.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领导权思想的发展  D.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15.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条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包含了   A.土地改革必须遵循的阶级路线  B.开展土地改革的总原则  C.检验土地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D.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B.改变买办的封建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C.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  D.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17.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反对封建主义(是指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政治上推翻封建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实现人民的解放),这是因为它是  A.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  B.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内在原因  C.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  D.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官僚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19.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是  A.官僚资本是革命目标之一,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B.使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新民主主义国家手中,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使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新民主主义国家手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D.资本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双重性  20.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  A.它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地主和旧式富农紧密结合着  B.四大家族是国民党统治中国的经济基础  C.它具有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  D.它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基本特点是  A.它有新的革命性质即社会主义的性质  B.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C.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D.它有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2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  B.这两个革命性质完全不同  C.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D.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  23.把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其错误在于  A.抹杀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B.忽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C.没有看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D.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2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包括  A.工人  B.农民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5.新民主义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与苏联的无产阶级的苏维埃制度都实行民主集中制,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  A.苏联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消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B.苏联革命成功后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C.苏维埃政权中包括资产阶级在内  D.苏维埃政权中不包括资产阶级在内  26.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7.1947年党的十二月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  A.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必须保存富农经济,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  C.必须贯彻二五减租原则,团结一切抗日阶级  D.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  2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29.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是指  A.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并服务于新民主主义政治与经济  B.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指导的文化  C.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  D.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30.毛泽东在下面哪几部著作中谈到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将革命进行到底》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  31.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  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三、辨析题   1.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性质相同的历史发展的阶段。  2.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因此是有功的。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4.1928年有人主张,既然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那么革命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6.“现阶段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胜利。”  7.中共四大前后,党内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  8.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  9.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中的主体力量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0.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11.为了早日实现革命目标,中国革命应“毕其功于一役”。  四、分析题  1.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毛泽东是如何分析近代中国的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回答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这对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试述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领导权思想,并分析在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试述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为什么说它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  4.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请根据毛泽东的这段科学论述,分析说明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5.下面是选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的材料:  材料1  然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材料2  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和整个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的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而土地革命的实行,则是中国共产党单独进行的。  材料3  一方面——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又一方面——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这就是中国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焉”的两面性。  材料4   这种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共和国,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都赞成的,舍此没有第二条道路走。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指出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概念所根据的两个基本事实。并指出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分析材料3中“一身而二任焉”指的是谁,为什么?  (3)分析材料1、2、3,指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个理由。  (4)分析材料4,并结合材料1、2、3,为什么“舍此没有第二条道路走”?  6.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试根据这一论断分析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7.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实际,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联问题上的历史经验。  8.下面是一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材料  材料1  新民主主义文化,……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的还很不够。  材料2  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材料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  材料4  ……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连接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连接起来。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3、4,指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文化?  (2)分析材料1、2,作者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采取什么方针?  (3)结合材料1、2、3、4,作者在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还强调了什么?  9.1944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策的问题时指出:“任何地方的共产党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加以区别。”“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革命的民主阶段;而没有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就不能将共产主义哲学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  请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10.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试述党在当时采取这一方针的基本依据。  11.毛泽东指出,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年代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革命,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新的范畴。……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第一阶段,第一步,基本上仍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然而,这种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恰恰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  (引自《新民主主义论》)  为什么说这一时期革命的第一阶段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与旧式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是否符合毛泽东的分析。  12.以下是关于党的纲领的一组材料  材料1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至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加入第三国际。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  材料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着想,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  摘自《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通过)  材料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它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而奋斗。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通过)  材料4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去的,这是确定和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为这个目标奋斗,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材料5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2、3,比较这三个材料对党的纲领的阐述。  (2)阅读材料5,怎样理解江泽民所说的“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的论述。为什么有了党的理论、路线后还要有党的纲领。  (3)阅读材料4、5,并参考材料1、2、3,阐述我们党在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主要经验。  (4)怎样理解材料5中江泽民所说的“我们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结合材料说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第三章红宝书配套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C.工农运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2.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工人运动B.民主运动  C.武装斗争D.学生运动  3.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朱德B.毛泽东  C.周恩来D.刘少奇  4.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我批评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建设  5.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6.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A.服从指挥B.党指挥枪  C.加强政治教育工作D.游击战争  7.在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中,强调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开展政治工作  D.坚持革命纪律和民主制度的高度统一  8.人民军队区别于古今中外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最根本的标志是  A.废除了雇佣制  B.注重思想政治工作   C.不仅是一支战斗的军队,同时是一支工作队、生产队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9.在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中,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方针是  A.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B.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C.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D.积极防御  10.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个好的形式是  A.密切联系实际B.批评与自我批评  C.理论联系实际D.整风  11.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2.1939年,毛泽东在哪部著作中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极其严峻的历史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A.《〈共产党人〉发刊词》B.《矛盾论》  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是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B.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与能否开展武装斗争密切联系着  C.统一战线是中共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D.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有效地领导和开展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2.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  B.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人民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农民是最听党的话参加革命的  D.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主要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发展  C.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坚强和政策的正确  5.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原则是  A.官兵一致   B.军民一致  C.瓦解敌军  D.宽待俘虏  6.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A.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B.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进程中又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法宝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D.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  7.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其中“两头小”是指  A.无产阶级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发展进步势力”就是发展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无产阶级  9.中共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其中“中间势力”是指  A.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开明绅士  D.地方实力派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要能够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处理其与两个联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第一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  B.第二联盟(即无产阶级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  C.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D.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地发展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相互促进  11.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12.在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方面,党的基本原则有  A.独立自主  B.同资产阶级实行又斗争又联合的方针  C.发展进步实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D.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1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我们有充足的力量   B.服从他们的利益  C.对顽固派做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D.尊重他们的利益  14.针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这两个不同的统战对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他们  A.争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B.在联合和斗争的性质和方式上有重大的差别  C.都是既有武装力量上的联合与斗争,又有政治上的联合与斗争  D.以联合政策对待民族资产阶级,以斗争政策对待大资产阶级  15.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建设这项工程的有利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  B.中国共产党长期的统一战线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  C.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最彻底的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  16.1942年开始的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的内容有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命令主义  D.反对党八股  三、辨析题  1.大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因此它们应该始终被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  2.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3.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四、分析题  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这种二重性,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不了解中国资产阶级的这种二重性,就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阐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这种两重性以及中共在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基本经验。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还启示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请根据江泽民这段科学论述,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3.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请说明为什么正确地理解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者关系就正确理解了中国的革命。  4.列宁针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状况,指出:“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它一般地说能够在这类国家里产生的话)不同农民运动发生一定的关系,不在实际上支持农民运动,就能在这些落后国家里实行共产主义的策略和共产主义的政策,那就是空想。”  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市场的主体”、“中国军队的来源”、“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  请结合以上论述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5.论述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正确处理两个联盟之间的关系。   6.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请结合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实际阐述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基本依据。  7.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1)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年6月)  (2)(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政治问题报告(1929年6月)  (3)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武装暴动的问题》(1927年12月)  材料2  (1)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年2月)  (2)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3)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4)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2)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  (3)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8.以下是一组有关中国革命中农民问题的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1)农民占中国人口之大多数,自然是国民革命之伟大势力,中国国民革命若不得农民之参加,终不能成为一个大的民众革命。但是农民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简单,易于趋向保守,中国土地广大易于迁徙被难苟安,这三种环境是造成农民难以加入革命运动的原因。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1923年12月)   (2)中国地主重租和军阀战争、官厅苛税及外货侵入之影响,已使占中国全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加农民运动,例如湖南、广东、陕西的农民运动,已表示他们走中国革命运动中重要成分,并且他们因利害关系,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决议案》(1925年1月)  材料2  (1)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摘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2)斯大林说:“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这就是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请回答:  (1)材料1、2,关于中国革命中的农民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  (2)材料2所持观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第四章红宝书配套习题 一、单选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  7.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定息B.国家资本主义  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  8.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  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  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  10.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主要是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有利的国际因素  D.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3.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A.消灭资本家  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5.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  A.委托加工、计划定货  B.委托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7.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赎买政策有  A.“四马分肥”  B.定息  C.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8.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9.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三、辨析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2.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3.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是对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4.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四、分析题  1.如何理解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请根据江泽民这段科学论述,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下面是一组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的特殊:  材料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材料2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材料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材料4  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是它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  摘自毛泽东:《在全国统战会议工商组讨论会的一份发言记录稿上的批语》(1950年4月)  我们当前总的方针是什么呢?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为了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就要把人民中间不满意我们的人变成拥护我们。这件事虽然现在有困难,但是我们总要想各种办法来解决。…………  总之,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我们的政策就是这样,我们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这样,三中全会的路线就是这样。  摘自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  在打倒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级的矛盾,故不应再次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国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1952年6月6日)  材料5  在革命胜利之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但这只是中国革命的一方面的结果,不是它的全部结果。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就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因素。加以国际环境的有利,便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什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根据材料2和3,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特征是什么?  (3)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根据材料1~5,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第五章红宝书配套习题 一、单选题  1.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陈云D.邓小平  2.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4.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A.陈云B.邓子恢  C.刘少奇D.邓小平  5.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A.小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大资产阶级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A.《不要四面出击》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  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  6.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  A.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  8.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  A.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  D.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  四、分析题  1.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指导意义。  2.下列是摘自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材料:  材料1  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材料2  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材料3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那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结合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范围、敌人的范围。  (2)分析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的范围。  (3)结合材料1、2与3,指出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论述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答案、解析与内容链接  一、单选题  1.A[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在全国范围内,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高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此期间,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逐渐暴露出来一些缺点和错误,引起了中共中央的特别注意。怎样以苏联的教训为鉴戒,避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成为当时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这个问题。因此A为正确选项。  2.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论十大关系》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7页知识点一、3.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解析]1950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了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C、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3.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共八大重要意义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7页知识点一、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解析]1956年9月15~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作了正确的分析;二,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基本建设的方针;三,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四,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条,即A项,因此A为本题正确答案。  4.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关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邓子恢是最早支持和提倡的中央领导人,他提出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在生产资料处理方面可以实行“主要公有,次要私有”。此外,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对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的做法都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5.D  [考点点拨]对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这一观点的来源。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这是周恩来在1956年知识分子会议上提出的观点。  6.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0页知识点三、2.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解析]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选项ABC均为长远目标的一些具体表现内容,D才是长远目标。  7.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重要文章的把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解析]从1956年起,我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其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并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敌我矛盾即阶级斗争的同时,并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敌我矛盾已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题干引文在有些辅导书中并未引出,但考生应该根据其基本思想判断其出处。  8.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0页知识点三、2.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解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并且在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目标,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的动力与源泉。  9.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解析]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冲突和阶级斗争,那种矛盾是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的,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就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依此分析得C项为正确答案。A、B、D项应排除。  10.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7页知识点一、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解析]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在代表中共中央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D项应为正确答案。而A项所说的矛盾是1949到1953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项和C项所说矛盾是1953年到1956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A、B、C三项不是正确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CD  [考点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这篇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科学阐述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和重大政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贡献。1951年毛泽东又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这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的重大成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D两项。  2.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1956年的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作了探索,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邓子恢提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因此本题所有备选项均应入选。  3.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就表现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因此C、D项为正确答案;而A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B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A、B项应排除。  4.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针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9页知识点二、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解析]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即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必要条件,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重大命题,而且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这主要是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备选项A、B、C、D符合题干要求,为正确答案。  5.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9页知识点三、1.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解析]毛泽东指出,我们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选项ABCD都是我国当时的实际国情。  6.A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0页知识点三、3.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解析]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A、B是正确的表述,C、D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所作的粗略的划分。  7.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解析]矛盾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否定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就是否定辩证法。但是社会主义的矛盾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矛盾已经不是对抗性的,因此A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CD。  8.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9页知识点三、1.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解析]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是经过大跃进的挫折后,党的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的结果。ABC都是正确的说法,D是大跃进时期的典型的思维方式,因而不选。  三、辨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答案要点](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当然,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突出起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在这个时候,正确地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必然不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中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2)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不同。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就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3)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把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四、分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及对其现实意义的分析。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5页知识点一、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167页知识点一、3.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第168页知识点二、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应该处理的矛盾,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主要内容是:①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依据这一方针,党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辉煌成就。今天,党继续贯彻这一方针,建立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从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十种关系。十种关系涉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其现实意义在于:①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根据这一学说的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这就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方针、政策,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答案要点](1)抗战时期,敌人是指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人民是指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解放战争时期,敌人是指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人民是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敌人是指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人民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2)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农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   (3)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别是相对的,也可以发生对抗的现象,尽管这只是局部和暂时的现象,但也是不可忽略的。  3.[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经典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68页知识点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答案要点]在这一著作中,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学说。  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应不同,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  指出正确处理人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这一理论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加了新内容,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六章红宝书配套习题 一、单选题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实际上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是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2.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是在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D.《不要四面出击》  3.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是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B.“两参一改三结合”  C.“一化三改造”  D.发挥中央、地方、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  C.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分裂祖国的勾当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央对知识分子属性作了一次正确的表述,认为知识分子属于  A.小资产阶级B.独立的阶级、阶层  C.工人阶级范畴D.资产阶级范畴  6.在各项工作中,人的问题都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原则的问题。这是因为  A.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D.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7.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思想政治工作.B.作风建设   C.组织建设D.军事保障  8.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A.革命性和妥协性质  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进步性和顽固性  D.改造性和被改造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目标是  A.现代工业  B.现代农业  C.现代科学技术  D.现代国防  2.20世纪60年代,鞍钢创造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指  A.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B.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C.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D.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  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A.中国工业化道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B.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  C.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D.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因为  A.它从根本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它决定国家的其他制度  B.它决定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C.它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D.它是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最好的政治组织形式  6.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报告中提出我党要接受的监督是  A.党的内部监督  B.人民群众的监督  C.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D.国际友好人士的监督  7.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原因是  A.我国民主党派在历史上是与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  B.在过渡时期,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采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  C.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也就成了这部分劳动者的政治联盟  D.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共产党也需要民主党派的监督,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的方针,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8.毛泽东提出了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是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9.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我国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政策主要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不称霸、不搞对抗  10.下列关于科学与知识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  B.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我们要不断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11.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我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下面对独立自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独立自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B.独立自主排斥外援  C.独立自主要求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革命和建设  D.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12.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下面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中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  B.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属于第二世界  C.亚洲(日本除外)、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属于第三世界  D.这种划分克服了意识形态的区别,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面临的考验主要是  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C.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入建设  D.工作环境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三、辨析题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亲密友党关系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在解决台湾的问题上,应该用和平的手段来处理,应该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已不符合当今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  四、分析题  1.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大国,要把十二多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  根据上述科学论断试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下面是一组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材料:  材料1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甚至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帐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2  我们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材料3  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3,毛泽东认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2)结合材料1、2、3,毛泽东认为农、轻、重的关系应该怎样?  (3)毛泽东在材料1中讲到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哪种更好?为什么?3.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毛泽东在带领部分同志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问题发表了系统的见解,试述这些见解中反映出的毛泽东在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上的观点。答案、解析与内容链接一、单选题 1.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论十大关系》内容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1页知识点一、2.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解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十个问题,即如何处理好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在关于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中,毛泽东指出为了平衡工业的布局,新的工业基地应当摆在内地。但是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需要依靠原有工业基地的支持,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基地的生产力和技术力量,才能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实际上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  2.B  [考点点拨]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2页知识点一、4.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解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的是关于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同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到1962年,中央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  3.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经济管理体制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2页知识点一、5.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解析]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同时,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过于急促和粗糙,也遗留下许多问题需要党逐步的加以解决。陈云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的时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以及市场等问题作了积极的探讨。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他认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计划为主体,以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因此A项“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为正确答案。  4.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4页知识点二、3.实现民族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平等的好制度,新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选项A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最高原则,选项B、C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措施。选项D才是最标准的说法。  5.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5页知识点二、6.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和决定性因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解析]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对知识分子重要属性作了正确表述。认为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范畴。这是对知识分子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因此C为正确答案。而A“小资产阶级范畴”、B项“独立的阶级阶层”、D项“资产阶级范畴”,均明显不对。故应排除A、B、D三项。  6.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人的重要性的问题。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四、3.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问题  [解析]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各项工作中,都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原则的问题。题中的其他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说法,但与题目要求不符,因此不选。只有D才是最合适的说法。  7.A  [考点点拨]毛泽东提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四、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解析]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1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这是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际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新的理论概括。  8.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掌握。  [解析]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是革命对象,但因为它具有两面性,即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因此,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来处理,用和平的方法解决了这个矛盾。这是我们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的不可缺少的形式。我们采取逐步改造的方法,也就是统一战线的方法,即经过教育、说理、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达到消灭资产阶级又把这个阶级的决大多数人逐步改造成为劳动者的目的。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5页知识点三、1.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解析]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样就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因此ABCD为正确答案。  2.AB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2页知识点一、5.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解析]1960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共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在批示中把鞍钢经验称为“鞍钢宪法”,认为鞍钢创造了一套不同于苏联实行“一长制”管理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1961年中央颁布“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这种企业管理制度,并确定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效形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因此ABD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3.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相关思想。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2页知识点一、5.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解析]A项“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1956年底陈云提出的经济思想;B项“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是毛泽东1956年12月针对所谓“地下工厂”表达的意见。C项“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是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邓子恢、邓小平提出的主张;D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是1958年针对“共产风”提出的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看法。因此ABCD均为正确答案。  4.ABCD  [考点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论述以及《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一些观点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2页知识点一、4.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解析]A、B、C、D都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论述以及《论十大关系》中的一些观点。  5.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3页知识点二、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政体,它从根本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它决定国家的其他制度;决定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因此ABCD均为正确答案。  6.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6页知识点四、1.加强执政党建设  [解析]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着重阐述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无论党内监督还是党外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党的传统作风。”因此,ABC符合本题要求,为正确答案。  7.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4页知识点二、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存在,互相监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涵  [解析]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方针,指出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国民主党派具有以下特点:一,在历史上,是与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二,在过渡时期,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三,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各民主党派也就形成了这部分劳动者的政治联盟。毛泽东强调互相监督不是单方面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共产党也需要民主党派的监督。因此ABCD为正确答案。  8.BD  [考点点拨]毛泽东提出的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标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5页知识点二、5.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  [解析]毛泽东根据我国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这就是:(1)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2)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3)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削弱这个专政;(4)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削弱这个制度;(5)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削弱这种领导;(6)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毛泽东强调,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两条,即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9.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政策。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6页知识点三、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解析]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的方式,只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人类共同繁荣,我们主张从国际关系的大局出发,用和平手段,通过对话来解决各种争端,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  10.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科学与知识分子的作用。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5页知识点二、6.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解析]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已经愈发显现出来。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以科技和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谁占有了人才和知识,谁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正所谓是知识即是财富。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说法,因此全选。  11.A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独立自主的内容。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6页知识点三、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解析]以往都是放在邓小平理论中来考查,独立自主不仅是过去、现在,而且将来也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指导方针。选项ACD都是正确的说法。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不是相互排斥的,所以B是错误的。  12.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6页知识点三、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解析]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世界各国的具体特点,以及对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对比中作出的,是符合当时的国际形势的,为我国当时的外交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3.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执政后的新考验。  [解析]A项“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明显错误,应排除A项;B项“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为正确选项;C项“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入建设”以及D项“工作环境由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均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党的实际。因此,BCD为正确答案。  三、辨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4页知识点二、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涵  [答案要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之间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友党关系。它们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亲密友党派,都是相互独立的政治组织,在组织上它们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政府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6页知识点三、3.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  [答案要点]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中国党和政府始终保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同时也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1)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古往今来的国家统一,大都以武力统一,即使是和平统一,也无不以武力统一为后盾。  (2)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中国政府一旦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分裂祖国的台独势力就可能任其自流,为所欲为,外国势力也可能为所欲为的染指台湾问题。  (3)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台独势力分裂中国或者长期以拖拒统的意图。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  3.[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三个世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6页知识点三、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答案要点]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是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符合当时的世界形势的。  毛泽东指出,苏联和美国,是第一世界;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洲(日本除外)、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一理论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划分,对于处理国际关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从表面上,由于苏联的解体,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中的第一世界只剩下了美国,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已不符合当今的国际形势。但实际上,当今世界的形势仍然没有脱离三个世界理论的范围。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仍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客观形势,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国际关系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分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6页知识点四、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答案要点](l)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3)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4)“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党的领导胜利完成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因为“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对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2页知识点一、4.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答案要点](1)应以重工业为重点。因为重工业是生产资料的部门,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是现代生产力的基本物质条件。只有重工业发展了,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最先进的装备,因此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   (2)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只有重工业发展了,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提供最先进的装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为重工业、轻工业提供绝大部分生活资料、为轻工业提供原料。重工业依赖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和市场。  (3)两种办法是: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毛泽东基于对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明确地提出增加对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方针。  3.[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在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上的理论见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1页知识点一、3.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答案要点]第一,分析了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毛泽东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跟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第二,中国商品生产很不发达,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商品生产比印度、巴西还落后,粮食和经济作物等农产品的商品化很低,农民货币收入很少,生活难以改善。因此,中国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第三,针对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只很于生活资料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个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第四,应该充分利用商品生产这一有利工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特别从广大农民出发论述了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作用,如:通过交换获得货币,换回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农民不能剥夺,通过等价交换可以团结五亿农民,正常地进行城乡经济交流,工农联盟才能巩固。  第五,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主要前提,其最张的结果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里的商品生产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它们并不是永生不灭的历史范畴,将来总有一天要被生产力发展所突破,从而退出历史舞台。第七章红宝书配套习题 一、单选题  1.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论联合政府》  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D.《论人民民主专政》  2.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3.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本本主义》D.《为人民服务》  4.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D.邓小平  5.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和最广大的人群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  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7.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8.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  A.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  C.有无群众观点D.消除腐败  9.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中共三大D.中共六大  10.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D.争取外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A.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B.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C.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2.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A.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  B.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C.必须做正确的调查  D.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实事求是基本要求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统一B.调查研究  C.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D.解放思想  4.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指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标准  D.批评与自我批评  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是  A.形式主义  B.主观主义  C.尾巴主义  D.命令主义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7.有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它们在哪几方面高度统一  A.理论基础  B.原则立场  C.思想方法  D.历史革命  8.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  A.怎样看待党和国家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党的团结  C.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D.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是  A.科学地总结了建国32年的历史并评价了毛泽东思想  B.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10.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要方面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D.谦虚谨慎  三、辨析题  1.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2.不搞群众运动,就不是实行群众路线。  四、分析题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早在1930年,他就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夕指出,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些精辟论断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大解放。”请根据这段科学论述,分析说明毛泽东是怎样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它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2.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请根据这段科学论述,分析说明党的群众路线是怎样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3.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试述这一科学概括的依据。  4.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5.试分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解析与内容链接  一、单选题 1.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实事求是提出过程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在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多次使用“实事求是”这句成语。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正确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去做,也就是要“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从此,实事求是成为中共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因此A为正确选项。B项中主要是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C项主要是论述了三大法宝;D主要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因此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著名论断出处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而且在这篇文章中初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的雏形。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A项《改造我们的学习》,B项《整顿党的作风》和C项《反对党八股》是针对整风运动写的,不符合本题要求,所以不选。  3.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著作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著作,这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表述;并在这篇文章中把教条主义者比喻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因此A为本题正确选项。B项《整顿党的作风》;C项《反对本本主义》;D项《为人民服务》均不符合本题要求,应排除。  4.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路线提出过程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1929年9月,由周恩来和陈毅起草的一个文件中,就强调红军筹款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因此B项符合题目要求,为本题答案。而A、C、D项应排除。  5.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4.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解析]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B为正确选项。  6.A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工作出发点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4.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解析]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7.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内容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1943年毛泽东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这个口号,并比较系统阐述了群众路线,标志着这一路线的的系统化和成熟化。因此B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正确答案;A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项“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不符合本题要求,故应排除。  8.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标志的把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4.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解析]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C项为正确选项,其他应排除。  9.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独立自主思想形成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0页知识点一、5.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解决自己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是党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项“八七会议”、C项“中共三大”、D项“中共六大”,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选。  10.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0页知识点一、6.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解析]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中多次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所以C项为最佳选择。B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A“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D项也不符合题意。因此A、B、D应排除。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8页知识点一、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解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因此ABCD为正确答案。  2.AB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延安整风运动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的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是:向群众调查实际材料,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A、B两项为正确答案,而C项“必须做出正确的调查”;D项“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均不符合本题要求,应排除。  3.AB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实事求是基本要求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包括解放思想的深刻含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达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保证做到实事求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对实际情况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实事求是的对立面就是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一切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两者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都是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都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因此ABCD都为本题正确答案。  4.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8页知识点一、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解析]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所以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5.C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路线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尾巴主义。反对命令主义意思是人民群众的一切斗争都必须建立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反对尾巴主义,就是党反对处处听从群众安排的工作方法,要求党在思想觉悟上比群众前进一步。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是坚持实事求原则所必须反对的。因此C、D项为正确答案。  6.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独立自主形成和发展的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0页知识点一、5.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解析]革命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同样也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把这个原则运用到外交领域,把独立自主确定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把这个原则运用于经济建设,形成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因此B、C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应选择。而A项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是中共八大确定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D项为20世纪60年代确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因此AD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排除。  7.ABCD  [考点点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之间的联系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1页知识点二、2.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又在理论基础、原则立场、思想方法、历史使命、基本主题等方面高度统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它们都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都是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故A、B、C、D入选。  8.ABCD  [考点点拨]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2页知识点二、3.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解析]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故全选。  9.AB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2页知识点二、3.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解析]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建国32年的历史;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ABD为正确答案。C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因此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应排除。  10.ABC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解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个知识点在1996年理科不定项选择题中曾考查过,今后有可能再出现。这三个基本方面是有机的统一。其中,实事求是是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因此ABC三项为本题答案。而D项“谦虚谨慎”是我党优良传统,故不选。  三、辨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理解和掌握。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第178页知识点一、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答案要点](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深刻理解解放思想的深刻含义。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敢于超越已有的结论,敢于追随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步伐,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就是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达到解放思想;另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保证做到实事求是。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行群众路线的方式。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第179页知识点一、4.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答案要点](1)所谓群众路线,包括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个方面的内容。  (2)群众运动只是实行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党在革命战争的特殊年代,主要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但把这种方式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就未必正确。  (3)实行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因时制宜,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一些传统模式,要在新形式下努力创造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  (4)违反群众路线的所谓“群众运动”,不仅不能真正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而且会损害群众的积极性,损害党的威信。   四、分析题  1.[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过程,实事求是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第178页知识点一、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答案要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这本身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是最有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它在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路线。  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过程:(1)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这个科学概念。(2)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中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3)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从此,实事求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  第二,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1)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2)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1)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这种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毛泽东比喻为“有的放矢”,就是用马列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包括解放思想的深刻含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达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保证做到实事求是。(2)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对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也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后来又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思想。(3)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一切从书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和一切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都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特别是教条主义危险性更大。历史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否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2.[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9页知识点一、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第179页知识点一、4.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答案要点](1)群众路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①周恩来最早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1929年9月由周恩来主持、陈毅参加起草的一个文件中,强调红军筹款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②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论有机地统一起来。③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之一,也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④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报告中概括了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第三,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⑤1956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第二,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①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一切依靠群众。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指导意义。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案要点](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而且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构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时的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新的发展。  (2)之所以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因为:①它们集中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②它们是贯穿和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中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③它们是我们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克服来自“左”或者右的错误干扰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④它们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性和生命力的东西。总之,这三个方面准确完整地体现了学习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根本要求。如果背离了它们,就背离了毛泽东思想。  (3)这一概括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脉相承的思路,科学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与特征,又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科学概括,使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宝贵财富并长期指导全党的行动,有了更加坚实、可能的基础。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哲学总结,具有普遍的长远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这三个基本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就胜利;什么时候背离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就遭受挫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总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的根本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本点上的原则立场,是必须遵循、不可改变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考点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者关系的认识。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81页知识点二、2.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要点]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这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马克思列宁主义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就像一根红线,连接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特征,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离开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就不可能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同样,离开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可能产生和形成邓小平理论。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经过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结合,毛泽东思想成为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邓小平理论成为当代中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3)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开放的学说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人类认识史上的最高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规律和总趋势。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个开放的体系,它并没有结束对真理的认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形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由此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任何把三者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形而上学的,因而都是错误的。  5.[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内容链接]见《参考书》第177页知识点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案要点](1)实事求是是坚持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同样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  (2)执行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实事求是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是要从客观的自然条件出发,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而社会实际,主要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以及人民群众的客观实践。因此,必须从群众生活和群众实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如实地了解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中提出的需要,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科学的理论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3)坚持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的体现。独立自主的基本点,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做好,独立自主就是遵照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