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8.28 KB
  • 2022-04-22 11:17:23 发布

全国2008年10月-2013年10月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 1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0-19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0-27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1-44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1-51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1-68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2-96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2-108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  )2-115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 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3-157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3-134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3-139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3-173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4-184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  )4-190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4-205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4-219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  )5-228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  )5-232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 )5-237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  )5-253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C  )5-257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  )6-273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  )6-291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6-298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C  )7-305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  )7-323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B  )7-323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B  )8-343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8-361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BCD )1-55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  ABD   )1-66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  CD  )2-114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3-153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ABC  )4-214 A.立法权B.财政权C.监督权D.审判权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  ABCD )6-272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D.竞争的范围不同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BD  )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AB  )4-202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 ABCD  )7-317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  ABCD )8-341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93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42.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3-176答: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4-201答: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6-293-294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45.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7-331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1-64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建设: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持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5-240-242答:(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2)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3)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全国2009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B)0-16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0-5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1-35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1-40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C)1-56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1-85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2-100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C)2-105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B)2-114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10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B)3-147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11.生产方式是(D)3-134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C)3-157A.基本动力B.最终动力C.直接动力D.唯一动力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A)3-159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先进思想的传播C.英雄人物的组织D.人口数量的增多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4-186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最多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最少劳动时间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D)4-191A.自由竞争规律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价值规律1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C)4-201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B)4-205A.使用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交换价值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C)4-210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D)5-228A.运输时间B.劳动时间C.非劳动时间D.流通时间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B)5-241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B.平均利润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5-252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5-260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C)5-256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B.股息和汇率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B)6-284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C)6-286A.卡特尔和托拉斯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D)6-297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7-310A.列宁B.恩格斯C.马克思D.斯大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B)7-334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实现共产主义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C)7-303A.波兰人民共和国B.巴黎公社C.苏维埃俄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7-320A.人民当家作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和压迫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BCD)1-66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BCD)2-95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ABD)3-145A.产生B.性质C.具体特点D.变化发展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BC)4-174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BC)4-198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ABC)5-233A.I(v+m)=ⅡcB.I(c+v+m)=Ic+ⅡcC.Ⅱ(c+v+m)=I(v+m)+Ⅱ(v+m)D.I(c+m)=Ⅱv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BCD)7-323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BCD)6-277A.金融寡头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ABCD)7-305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ABCD)8-347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0-16 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2.简述意识的本质。1-82答:(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在人类意识产生之后,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5-259答: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租具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的产生条件:(1)级差地租Ⅰ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的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2)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6-273答: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和掠夺,获得的海外利润;(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8-360答: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然消亡。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138答:邓小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各要素中去时,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其表现是,科学不只是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即从提出自然科学理论到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应用所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4-202答:(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  )0-6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1-37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1-35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1-48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B  )1-51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1-56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1-86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2-93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2-94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D  )2-117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3-134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3-137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  )3-157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  ) 3-174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4-19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4-191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4-199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  )4-209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5-233A.I(v+m)>IIcB.I(v+m)=IIcC.I(c+v+m)=Ic+IIcD.II(c+v+m)=I(v+m)+II(v+m)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C  )5-239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  )5-249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23.资本主义地租是(  C )5-256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D  )6-270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6-284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  )6-299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C  )7-305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  )7-310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7-323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B  )0-22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BCD )0-5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 )1-37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CD  )1-66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BCD  )2-125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BCD )3-139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B  )4-189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C  )5-229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BCD  )6-281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AB  )7-304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CD  )8-341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1-40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2-106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4-201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6-277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326 答:(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3-135答: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2、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二、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主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D)0-18A.理论性B.阶级性C.逻辑性D.实践性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1-37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1-40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广延性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D)1-56A.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5.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1-56A.同一性B.客观性C.普遍性D.特殊性6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B)1-61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殴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1-84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D)2-96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B)2-102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2-127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社会存在是指(A)3-131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1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C)3-149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3.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3-135A.哲学B.逻辑学C.语言学D.物理学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C)3-131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C)4-184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6.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D)4-201A.具体劳动B.必要劳动C.个别劳动D.剩余劳动1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B)4-203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规律D.平均利润率规律1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D)4-219A.实用圭义B民主主义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19.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形态的是(D)5-228A.流通资本B.商品资本C.货币资本D.生产资本20.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C)5-232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国民收入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问题2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B)5-241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积累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2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C)5-246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C.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补偿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23.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在(A)5-252A.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B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C.利润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24.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5-260 A.士地有权的垄断B.土地优劣的差别C.土地数量有限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25.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C)6-273A.自由竞争实现的B.市场调节实现的C.垄断价格实现的D.行政干预实现的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A)6-286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B)7-304A.柏拉图B.圣西门C.康德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B)7-332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C.政治腐败蔓延D杰出人物的产生2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3-164A.社会主义基本缉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C.衽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8-361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均无分.31.下列科学发现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有(ACD)0-9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CD)1-57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3.下列表述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BD)1-66A.注意分寸B.掌握火候C.因地制宜D.适可而止3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AC)2-107A.唯理论的错误B.庸俗进化论的错误C.经验论的错误D.循环论的错误3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表现在(ACD)3-154A.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B.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C.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D.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3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ABCD)5-237-262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利息D.地租3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有(BCD)5-259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c.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38.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有(ACD)6-272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消除了竞争C.垄断与竞争并存D.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表现为(ABCD)7-305A.它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B.它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D.它是要解放全人类的革命40.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ABCD)8-356A.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B.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C.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更长的实践过程D.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的过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点。1-44-45答: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客观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42.简述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3-173答:(1)是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2)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3)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43.简述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5-250答: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6-293答:(1)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度, 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3)从上层建筑方面看。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45.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8-346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1)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2)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3)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4)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2-115-117答: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2)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47.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4-193答: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D)0-22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1-40A.自然性B.可知性C.不可逆性D.客观实在性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B)1-36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B)1-55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1-76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1-66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C)1-56A.普遍联系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具体分析法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2-98A.能动性B.被动性C.消极性D.积极性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B)2-93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A)2-122A.真理是有价值的B.有用即真理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C)2-123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B)3-147A.意识形态划分法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C.文化形态划分法D.政治形态划分法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A)3-150A.历史决定论B.历史被动论C.历史宿命论D.历史意志论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C)3-157A.政治标准B.思想标准C.经济标准D.道德标准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A)3-177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4-190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B)4-187A.增加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B)4-201A.可变资本B.不变资本C.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A)4-206A.c∶vB.m∶vC.c+vD.m/(c+v)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A)5-232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C)5-239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C)5-246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生产出剩余价值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D)5-255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B.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D)6-266A.社会分工的出现B.自然分工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出现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6-271A.“参与制”实现的B.“个人联合”实现的C.竞争机制实现的D.价格机制实现的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A)6-279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B)7-308 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D)7-322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C)7-335A.普选制B.一人一票制C.民主集中制D.党委负责制30.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D)8-346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B.人民生活富裕C.实行按需分配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ACD)1-38A.机械性B.局部性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CD)1-73A.宿命论B.唯心主义先验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ABC)2-93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AD)3-132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BC)3-135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D)4-183A.使用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剩余价值D.价值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ACD)4-214A.立法权B.财政权C.行政权D.司法权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阶段有(ACD)5-225A.购买B.分配C.生产D.销售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ACD)6-277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B.大型混合联合企业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40.社会主义民主(ABC)7-320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B.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0-16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还在于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再次不仅在于它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2-115答: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138答:邓小平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2)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4-193答: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5-230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164答: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5-252答:(1)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无利可图;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无利可图。所以,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2)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同方向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3)在一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的高低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4)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B)0-22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民主自由D.实现公平正义2.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1-37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D)1-41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4.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1-56A.同一性B.普遍性C.客观性D.特殊性5.对外国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这种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1-69A.对立统一的原理B.辩证否定的原理C.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D.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在于(C)1-79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C.前者是通过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后者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D.前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是可以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的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D)1-83A.意识是生物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A)2-102A.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9.概念、判断、推理是(A)2-106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0.判断一种观点是非对错的标准是(D)2-117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效果定是非11.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D)2-123A.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B.了解事物的各种现象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D.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1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C)3-134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13.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D)3-147A.渔猎社会B.工业社会C.信息社会D.封建社会14.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3-159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和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15.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A)3-158A.物质利益的对立B.思想观念的对立C.社会地位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不同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C)3-176A.阶级性质B.组织原则C.根本宗旨D.政治纲领17.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劳动(D)4-184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超额剩余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8.商品的价值构成c+v+m中(C)4-185A.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m是新创造的价值C.v+m是新创造的价值D.v是新创造的价值1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C)4-203A.市场竞争规律B.成本节约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D.价值规律20.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是(C)4-200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价值C.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D.劳动力的价值21.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可划分为(A)5-228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22.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决定性的阶段是(A)5-236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23.超额利润是(C)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4.商业资本执行的是(A)5-246A.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B.产业资本中货币资本的职能C.产业资本中生产资本的职能D.产业资本中流通资本的职能25.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B)5-251A.货币资本使用权的价格B.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C.借贷资本的报酬D.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26.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是(B)6-274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7.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的出现(B)6-273A.使价值规律在某些领域不起作用B.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C.否定了价值规律D.改变了价值规律的内涵28.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属于(B)6-277A.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的一种方式29.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A)7-314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C.新中国成立之后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30.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8-348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CD)0-13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32.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ACD)1-61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33.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CD)2-114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ABC)3-171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35.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AB)4-189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世界货币D.贮藏手段36.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时间包括(ABCD)5-228A.劳动时间B.自然力作用时间C.停工时间D.原材料储备时间3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包括(ABCD)6-295A.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B.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C.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扶持D.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38.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是(ABCD)7-315A.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我国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程度很低C.我国原来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D.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9.下列各项,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有(ABCD)8-345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C.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D.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40.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ABCD)7-327A.各国生产力状况各不相同B.各国历史传统各不相同C.各国工业化程度各不相同D.各国文化习俗各不相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1-78答: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点包括:(1)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普遍性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42.简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内容。3-142答: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4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典型特征。5-235答:(1)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其他许多现象,如商品滞销、物价下跌、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生产过剩这个根本特征所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2)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昀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6-293答:(1)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同时私人企业股权分散化,并出现了工人持股的现象。(2)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建立所谓劳资共决制度,发挥工会在维护工人就业、工作条件改善和进行工资谈判等方面的作用,允许工人代表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3)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如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8-359答:(1)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2)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体社会成员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等,只有在社会主义历史阶级经过长期奋斗才能创造出来。不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具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2-106-108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2)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5-228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二、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全国2010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B)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C)1-35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1-41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1-53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D)1-56A.客观性B.普遍性C.特殊性D.斗争性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B)1-60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D)1-85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A)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C)2-106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B)2-107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B)2-114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12.地理环境是(D)3-132A.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经济结构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1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D)3-134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14.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3-140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D)3-145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16.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C)3-169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17.货币的本质是(D)4-189A.价值符号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8.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A)4-206A.c∶vB.m∶cC.c∶mD.m∶v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B)4-198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20.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C)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1.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B)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A)5-235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2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B)5-237A.c+v+mB.c+vC.c+mD.v+m24.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B)5-247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B.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25.借贷资本是(C)5-250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A)6-283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输出27.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B)6-279A.促进市场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的平衡 B.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促进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D.促进币值稳定与收支平衡28.资本国际化进程大体是(C)6-291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29.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D)7-323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C)8-343A.按资分配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平均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ACD)0-13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3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1-35A.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2-93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4.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BC)3-174A.实现社会变革B.创造物质财富C.创造精神财富D.摆脱一切制约3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BC)4-202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36.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职能形态有(ABC)5-226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37.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ABCD)5-239A.剩余价值率B.资本有机构成C.资本周转速度D.不变资本的节约38.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ABC)6-292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劳务全球化39.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BC)7-304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黑格尔4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有(ABCD)8-351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B.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D.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2-113答: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1)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在主体之外有一个客观对象,真理就是指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4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3-136答: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有:(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4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4-192答: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1)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6-277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7-327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1-68答: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用辩证否定观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意义:(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当然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2)对于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态度。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与此同时,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对于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4-218答: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的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0-8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分为(B)1-36A.唯物论和唯心论B.一元论和二元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是一种(A)1-42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辩证法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D)1-53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B)1-63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A)1-82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实体C.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D.意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产物7.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B)2-101A.认识关系B.实践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C)2-107A.能动性B.直接性C.间接性D.客观性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B)2-115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C)2-A.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B.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相符合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11.在社会意识中,思想体系是(B)3-135A.低级层次的社会意识B.高级层次的社会意识C.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D.无阶级性的社会意识 12.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3-A.历史唯物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折衷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1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D)3-154A.相互孤立的关系B.相互平行的关系C.相互决定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B)3-158A.思想观念的分歧B.物质利益的对立C.宗教信仰的不同D.政治主张的差异1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C)3-178A.历史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B.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C.历史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D.现实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1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4-185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C)4-206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B.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比率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18.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A)4-202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19.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C)5-209A.议会民主制B.君主立宪制C.资产阶级专政D.总统共和制20.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B)5-229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B.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D.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21.生产不再下降,失业不再增加,企业倒闭停止。这种状态属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B)5-236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2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率是(C)5-239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流通资本的比率23.商业利润的来源是(C)5-248A.商品流通中的贱买贵卖B.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24.构成资本家全部职能资本的是(D)5-250A.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B.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C.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25.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A)6-275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C.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D.自由竞争取代国家垄断26.20世纪后半期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式是(D)6-268 A.辛迪加B.卡特尔C.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2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C)6-271A.自由竞争来实现B.私人垄断来实现C.“参与制”来实现D.“个人联合”来实现28.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7-305A.共产主义者同盟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C.中国共产党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7-335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C.民主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3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8-343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平均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BCD)0-13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ACD)1-48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D.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3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ABCD)1-84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观点符合这一界定的有(ABC)3-171A.人的本质是后天的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C.人的本质是可变的D.人的本质是永恒的3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2-115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C.符合原有理论的才是真理D.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才是真理36.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BC)4-187A.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D.社会平均的工资水平3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BC)5-228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生产资本构成D.预付资本量38.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包括(ABCD)6-279 A.保持经济的稳定与适度增长B.保持币值与物价的稳定C.实现充分就业D.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39.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包括(AB)5-237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剩余价值4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的灭亡创造了主客观条件,它们有(ABD)6-299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市场经济D.马克思主义理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0-4答: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1-54答: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43.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4-203答:(1)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会由于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2)由于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个别价值降低,因此单个企业不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6-296答:(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7-329答: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110答: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体和主体诸多因素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1)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完全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认识使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3)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4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5-257答: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1)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全国201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D)0-7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1-35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C)1-41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B)1-54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D)1-60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C)2-96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参加社会实践D.研究实际情况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A)2-102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2-105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D)2-107A.能动性B.间接性C.客观性D.直接性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B)2-114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11.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B)3-148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3-154A.社会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学技术革命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A)3-170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B)3-175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l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B)4-186A.社会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4-199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C)4-205A.资本积聚B.资本集中C.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18.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D)4-211A.国家元首B.政府C.法院D.议会19.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A)5-229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D)5-233A.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21.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D)5-241A.商品价值B.生产成本C.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5-255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工会23.银行利润的本质是(A)5-253A.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C.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D.银行收取的服务费24.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B)6-271A.“参与制”来实现B.“个人联合”来实现C.资本输出来实现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2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D)6-279A.实现经济增长B.促进充分就业C.实现外贸平衡D.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D)6-291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的全球化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27.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A)7-310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28.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B)7-308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29.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7-323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3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C.彻底消灭剥削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BC)0-28A.相对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折衷主义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CD)1-37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BC)1-51A.对立统一的观点B.普遍联系的观点C.永恒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BC)2-95/96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C.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D.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3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改革性质和特点的有(ABD)3-164A.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B.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有序地进行的C.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D.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6.单位商品价值量(BC)4-188A.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D.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CD)5-232A.两大部类的平衡B.总供需的平衡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38.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有(CD)5-257A.土地私有权垄断B.土地经营权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不同D.土地地理位置不同39.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ABCD)6-267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40.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因为(ABCD)7-320A.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D.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101答: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134答: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43.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5-239答: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1)二者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2)二者数量不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只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所产生出来的。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6-277答: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4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8-349答:(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85/86 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2)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4-218答: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逐步萌芽和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逐步发展形成的。(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3)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的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局限性: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A)0-5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1-34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1-36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C)1-51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D)1-57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1-55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一种(C)1-86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A)2-93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2-95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D)2-107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1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C)3-177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C)3-138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D)3-147A.人的发展状况B.地理环境的状况C.生产力的水平D.生产关系的性质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3-153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D)3-161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 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D.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D)4-182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C)4-192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B)4-198A.劳动工具B.劳动力C.劳动场所D.劳动对象19.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A)4-210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C.两党制和多党制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2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D)5-230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B.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D.预付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2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5-232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2.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A)5-255A.银行利息率B.股息C.股票票面额D.股票控制额23.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B)5-246A.货币资本职能B.商品资本职能C.生产资本职能D.流通资本职能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6-272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C)6-270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D)6-280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2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C)6-301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B)7-308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C.巴黎公社的原则D.生产力决定论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7-335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C.群众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8-341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BCD)0-13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ABD)1-46A.农民收割水稻B.法官审理案件C.演员演唱歌曲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3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BCD)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3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AC)3-131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C.地理环境D.国家政权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AC)4-205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C.竞争的压力D.垄断的需要 36.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CD)5-242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级差地租含义的有(ABC)5-258A.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B.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应缴纳的地租D.级差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缴纳的地租3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AB)6-279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必要的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39.下列各项属于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成功经验的有(ABC)7-330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4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它(ABCD)8-349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B.要以社会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C.要以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D.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0-26答: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2-113/116答: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有两个含义:(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3-144答: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1)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2)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4-184答: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来看是具体劳动。各种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各种性质的形式不同的具体劳动所生产出来的。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2)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尽管其具体形式千差万别,但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支出。这种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6-272答: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有:(1)竞争目的不同;(2)竞争手段有了新的变化;(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4)竞争的范围不同。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1-72/74答: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1)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2)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1)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2)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7-323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4)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0-19  A.理论品质  B.理论基础  C.理论核心  D.理论内涵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1-35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1-37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集合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A)1-53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C)1-61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D)1-66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1-78  A.客观性  B.变动性   C.社会性  D.能动性  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B)2-101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B)2-108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D)2-110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B)3-139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3-149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D)3-153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C)3-164  A.都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的  B.都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C.都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都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   16.从本质上看,货币是(D)4-189  A.特殊的资本  B.普通的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4-207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18.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C)4-190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C)4-214  A.法院  B.检察机构  C.议会或国会  D.政府  20.公式W…P…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B)5-225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一般为(C)5-236  A.萧条—危机—复苏—高涨  B.复苏—高涨—危机—萧条  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D.高涨—萧条—危机—复苏  2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B)5-239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  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C)5-257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  D.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  24.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在(C)6-270  A.它已掌控了所有银行业务  B.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C.它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   D.它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25.从作用上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管理(C)6-282  A.维护了全社会的利益  B.维护了全体资本家的利益  C.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维护了全体私有者的利益  26.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是(B)6-288  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  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  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  2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D)6-297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阶级对立已经消失  D.其社会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  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A)7-307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  29.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B)7-332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0.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8-351  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BCD)0-1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有(ABC)1-57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3.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ABD)2-106  A.感觉  B.知觉  C.概念  D.表象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BC)3-144  A.军队和法庭  B.哲学和宗教  C.艺术和道德  D.逻辑学和语言学  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BC)4-201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  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  36.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有(ACD)5-226  A.货币资本  B.流通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37.商业资本的作用有(ABCD)5-247  A.促进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帮助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  C.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缩短流通时间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ABC)6-281  A.公开市场业务  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C.再贴现利率政策  D.利率政策  39.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ACD)7-333  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  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  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  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  4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ABCD)8-341-344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意识的本质。1-82答:(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3-174答: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内容是:(1)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2)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都属于群众的范围。(3)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人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作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5-235答:(1)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44.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6-265答:(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8-359答:(1)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由之路。(2)共产主义社会不会自行到来,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大力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逐步创造条件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2-113-117-118 答:(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第二,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如果取得了成功,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遭到失败,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2)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47.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4-186答:(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既然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其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0-27   A.与时俱进  B.综合创新  C.理论联系实际  D.发展马克思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1-35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3.“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C)1-37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C)1-42  A.持续性  B.绝对性  C.一维性  D.伸张性  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D)1-61  A.坚持实践的观点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辩证的否定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D)1-56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7.“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D)1-86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D.如果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  8.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A)2-90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同时的  D.不同时的  9.“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提出者是(C)2-89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0.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说的是认识的(A)2-108  A.辩证运动  B.绝对运动  C.相对运动  D.辩证否定  11.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的是(D)2-114  A.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B.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C.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  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过程中结成的(B)3-139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竞争关系  1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提出者是(B)3-163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4.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B)3-160  A.和平发展  B.暴力革命  C.渐进改革  D.文化宣传  15.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D)3-134  A.具有自我意识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制造使用工具  16.在商品赊购赊销中,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C)4-190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D)4-198  A.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8.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C)4-203  A.价值规律  B.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  19.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4-217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普选制  D.多党制  20.合称为流通资本的两种资本是(C)5-229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  D.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  2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B)5-234  A.Ⅰ(v+m)=Ⅱc  B.Ⅰ(v+△v+m/x)=Ⅱ(c+△c)  C.Ⅰ(c+v+m)=Ⅰ(c+△c)+Ⅱ(c+△c)  D.Ⅱ(c+v+m)=Ⅰ(v+△v+m/x)+Ⅱ(v+△v+m/x)  22.平均利润形成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D)5-245  A.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C.价值上下波动  D.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2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A)5-257  A.土地肥沃程度、地址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B.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24.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B)6-270  A.国家垄断资本  B.金融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  D.借贷资本  25.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C)6-268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混合联合企业  D.康采恩  26.经济全球化本质上(B)6-291  A.生产要素市场化  B.资源配置国际化  C.国际分工普遍化  D.市场经济一体化  27.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B)7-318  A.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C.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专政机关  28.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A)7-323  A.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B.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29.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A)7-324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分配  30.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A)8-351  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ABD)1-45  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辩证否定性  D.社会历史性  32.规律具有(BC)1-78  A.永恒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实践性  3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ABC)2-101  A.实践关系  B.制约关系  C.认识关系  D.对立关系  3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BCD)2-107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决定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5.文化的根本特性有(ACD)3-165  A.创造性  B.无政府性   C.自由性  D.兼容性  3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所需要的基本经济条件有(AC)4-183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37.在棉纱的生产过程中,棉纱的生产成本包括(ABC)5-237  A.耗费的棉花价值  B.磨损的机器设备价值  C.工人劳动力价值  D.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8.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重要作用体现为(ABCD)5-247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9.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主要有(ACD)6-291  A.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B.贸易保护主义加强  C.国际贸易自由度提高  D.国际资本不充动大幅增加  40.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ABC)7-328  A.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C.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要按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8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2-109答: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1)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3-154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2)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4.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4-206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45.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5-242答: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1)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高;反之,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低,平均利润率水平也就比较低。(2)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高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高。反之,社会总资本中投入利润率较低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占比重越小,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越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2-118答: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的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革命变革,它彻底推翻了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一致。第二,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对照,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一般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认识去行动,如果取得了成功,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遭到失败,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2)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亡党亡国。   4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7-325答:一、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物质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要求改变束缚其发展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些国家虽然比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落后,但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些经济文化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的国家,一般都受到国内存在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统治,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要求。二、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1、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渐进式的改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落后国家要想走上同发达国家同样的道路,用资本主义方式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是根本不可能的。2、在革命前,这些国家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和剥削、压迫,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推翻压在头上的内外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同时,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工人农民起来进行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红色革命政权,从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是什么“反常现象”和不该出生的“早产儿”。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C)0-5A.培根、洛克B.圣西门、欧文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D)1-35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C)1-41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1-51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D)1-61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B)1-66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D)1-85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2-93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9.感觉、知觉、表象是(A)2-106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C)2-107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经验论的错误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B)2-118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3-137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的质量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D)3-144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A)3-153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C)3-161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B)3-157A.政治立场B.经济地位C.思想观点D.文化水平 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D)4-192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4-190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4-201A.m:vB.v:mC.m:(c+V)D.(c+v):m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B)4-186A.市场供求关系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A)5-232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A)5-228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B.原材料储备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C)5-238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B)5-253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B)5-260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D)6-270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B)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D.固定价格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C)6-298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C)7-337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D)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ACD)0-5A.科学社会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BCD)1-82A.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CD)2-125A.一切从实际出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事求是34.下列选项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有(AB)3-140144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35.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BCD)4-214A.财政权B.行政权C.司法权D.立法权 36.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AB)5-256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C.平均利润D.借贷利息37.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ABC)6-299A.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B.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C.是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D.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8.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ABC)7-336A.思想领导方面B.政治领导方面C.组织领导方面D.经济领导方面39.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ABCD)8-351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公有制形式不同C.分配原则不同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ABD)8-347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行业差别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0-14-19答: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以下几点说明:(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2.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77答: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2-115-116答: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1)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2)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4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4-202答:(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45.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5-250答: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3.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2-128答: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和依靠群众,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47.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6-284答: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资本输出的可能性:(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和经济侵略,使这些国家原有的自然经济逐步趋于瓦解,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并被卷入了世界市场。(2)这些国家的劳动者出现了分化,劳动力市场出现,有充足而且价格很低的劳动力供给。(3)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铁路、公路、港口等发展近现代工商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设,为输入资本提供了一定条件。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重作用。(1)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2)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B)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D)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这是一种(A)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B)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C)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B)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A)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A)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B)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C)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D)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C)3-173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 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B)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B)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D)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D)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D)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A)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D)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A)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C)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B)6-293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A)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D)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31.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有(CD)0-11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德意志意识形态》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32.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有(ABC)1-37A.物是感觉的集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ACD)2-94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本质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4.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的有(ABD)3-169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有(ACD)4-193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B.促进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平衡C.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3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BCD)5-23437.借贷资本的来源包括(BCD)5-250A.职能资本运动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B.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C.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D.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38.垄断利润的源泉有(ABC)6-273A.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的部分价值D.垄断价格带来的利润39.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有(ABCD)7-304A.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C.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D.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40.下列各项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有(BC)6-265、8-351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1-35答:(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却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42.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101答: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43.简述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202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4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6-292答:其内容包括:(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4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7-337答: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1)思想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3)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4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164答: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特点:(1)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4)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5-228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1、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非劳动时间是指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或暂时未同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它包括自然力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以及生产资料的流通时间。2、流通时间是指产业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它包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销售产品的销售时间。二、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B)0-7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A)1-35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3.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B)1-61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4.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D)1-54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5.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C)1-64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6.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D)1-8486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7. 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B)2-102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8.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D)2-105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理论—实践—理论D.实践—认识—实践9. 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A)2-106/107A.形象性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B)2-115/116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11.生产方式包括(C)3-134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D)3-138A.教育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1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B)3-147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1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A)3-159/161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4-190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 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B)4-202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C)4-198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A)4-221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C)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C)5-233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B)5-237A.c+v+mB.c+vC.v+mD.c+m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D)5-252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B)5-255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工会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A)6-273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C)6-284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 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B)6-269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公司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A)7-307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C)7-319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B)7-323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8-342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ACD)0-9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BD)1-37A.物是感觉的复合B.理在事先C.存在就是被感知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AB)1-66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BC)2-109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35.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BCD)3-144A.军队和政府机关B.哲学和政治思想C.数学和思维科学D.道德和法律思想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AB)4-192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实行等价交换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3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复苏阶段的特点有(BC)5-237A.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倒闭停止B.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C.就业日益增多,信贷逐渐活跃D.生产消费两旺,社会经济繁荣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BCD)5-239/240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ABC)6-280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国民经济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D.资本输出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ABCD)8-347/348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1-72答: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95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后果。4-206 答:一、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二、资本积累的后果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44.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5-260/261答: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一、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1、土地私有制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2、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二、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7-327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3-173/174/175答: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6-291/292答:一、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三、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其内容包括: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0-27A.精读马列原著B.把握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的是(A)1-46A.物质生产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活动C.科学实验活动D.艺术表演活动3.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是很荒谬的,因为它违背了(B)1-61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原理B.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的原理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4.“白马非马”这一诡辩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C)1-61/62A.现象和本质的联系B.局部和整体的联系C.个别和一般的联系D.量变和质变的联系5.从小脱离社会、在狼群中生存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B)1-83A.意识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D)1-86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B)2-102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8.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D)2-107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C.经验论的错误D.唯理论的错误 9.感觉、知觉、表象是(C)2-106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C)2-118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1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3-137A.生产工具B.运输工具C.通讯设备D.包装设备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说(B)3-144A.任何上层建筑都产生于经济基础之后B.任何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整体的变化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D)3-149(理解)A.机械决定论B.历史唯心论C.历史宿命论D.历史唯物论1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C)3-169A.是由人的文化素质决定的B.是由人的心理素质决定的C.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D.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15.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C)4-183A.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C.价值和使用价值D.价值和交换价值16.货币的本质是(A)4-189A.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偶尔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固定充当特殊等价物的商品D.偶尔充当特殊等价物的商品1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D)4-198A.能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能生产出具有价值的物品C.仅能生产出自身价值D.能生产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18.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是(B)4-201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通资本19.在购买阶段,产业资本采取的职能形式是(A)5-226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商业资本20.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划分为(D)5-232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C.劳动工具和消费资料D.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1.平均利润的形成主要是(B)5-241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部门内部垄断的结果D.部门之间垄断的结果22.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中(D)5-246A.货币资本的职能B.生产资本的职能C.流通资本的职能D.商品资本的职能23.农业资本家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属于(B)5-259 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IIC.绝对地租D.垄断利润24.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B)6-270A.垄断的工业资本家B.垄断的银行资本家C.垄断的商业资本家D.垄断的农业资本家25.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的物质基础是(C)6-299A.资本主义议会制度B.国家管理经济职能C.社会化大生产D.经济全球化2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不属于这些新变化的是(C)6-293A.工人持股现象的产生B.资本社会化趋势的发展C.工会组织的产生D.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27.《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A)7-305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斯大林C.卢森堡、拉法格D.毛泽东、朱德28.列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理论贡献是(D)7-308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D.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2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7-319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B.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巩固无产阶级政权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D.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B)8-361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博爱平等D.实现平均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代表人物有(ABD)0-5/6/7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斯密和李嘉图C.培根和洛克D.圣西门和傅立叶32.下列各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ABCD)1-38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直观性D.不彻底性33.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具有(BC)2-114A.终极性和永恒性B.客观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阶级性3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3-136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非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35.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ABCD)3-174/175A.是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实现的B.是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中实现的C.是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中实现的 D.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实现的3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在经济上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B)4-195A.大量有人身自由却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存在B.少数人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货币财富的积累C.封建主义政权的瓦解D.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3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BC)5-228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B.生产资本的构成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D.剩余价值量的多少38.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包括(ABC)5-256/263(理解)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C.平均利润D.利息39.跨国垄断企业高额利润的主要来源包括(ABC)6-273A.本企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本国其他企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跨国垄断资本自身所创造的剩余价值40.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因为他们完全摆脱了(ABCD)8-347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束缚B.旧式分工的束缚C.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接受教育和训练的差别和限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41.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0-13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95答:(1)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发展。(2)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经验材料和认识工具,使认识不断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43.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3-161答:(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3)社会革命往往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革命一般不发生激烈的外部冲突。4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4-199答:(1)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也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2)资本家一定会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主义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4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8-341答:(1)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2)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特质基础应该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3)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46.用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1-60答:(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必须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47.试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5-234答:(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入生产中,生产规模得以扩大的再生产过程。(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第一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的总和应等于第二部类原有及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即Ⅰ(v+△v+m/x)=Ⅱ(c+△c)(。(3)由这一基本条件引申出两个派生条件: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Ⅰ(c+v+m)=Ⅰ(c+△c)+Ⅱ(c+△c)。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即Ⅱ(c+v+m)=Ⅰ(v+△v+m/x)+Ⅱ(v+△v+m/x)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课程代码03709)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B)0-7A.培根、洛克B.斯密、李嘉图C.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2.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D)1-36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一元论3.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C)1-42A.唯物辩证法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诡辩论D.主观唯心主义4.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C)1-51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C.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D.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B)1-56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6.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D)1-86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B)2-102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D)2-105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认识—实践—认识D.实践—认识—实践9.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C)2-115A.相对性B.能动性C.绝对性D.普遍性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C)2-118A.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B.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C.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1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C)3-134A.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D.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12.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C)3-134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13.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B)3-147A.生产力的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社会意识的内容D.政治制度的状况1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多种,但最基本的动力是(D)3-154A.阶级斗争B.社会改革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15.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A)3-158A.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B.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C.由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D.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16.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D)4-182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D.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17.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态是(D)4-183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8.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B)4-188A.二者成正比B.二者成反比C.二者总按相同比例变化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1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4-190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矛盾20.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职能形式是(C)5-225A.生产资本、流通资本和银行资本B.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21.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属于资本周转过程中的(B)5-228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D.停工时间22.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它的利润率一般(A)5-241/244A.高于社会平均水平B.低于社会平均水平C.等于社会平均水平D.等于其剩余价值率23.商业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是通过(B)5-250A.剥削商业店员的具体劳动获得的B.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获得的C.剥削产业工人的具体劳动获得的D.剥削产业工人的必要劳动获得的24.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格(A)5-255A.同股息成正比,同利息率成反比B.同股息成反比,同利息率成正比C.同股息和利息率都成正比D.同股息和利息率都成反比25.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分为(B)6-264 A.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B.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C.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三个阶段D.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26.垄断资本家在售卖商品时,一般都会采用(A)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市场价格D.计划价格2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C)6-297A.其社会性质已发生本质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得到彻底解决C.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D.其社会主要矛盾得到了根本缓解2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7-318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29.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C)7-305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共产党宣言》D.《哥达纲领批判》30.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C)8-343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有(BC)0-8A.辩证法学说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学说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CD)1-37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BC)1-57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苦尽甘来,乐极生悲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BD)2-95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AB)3-178/179A.历史主义的原则B.阶级分析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原则D.精神分析的方法36.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正确表述有(AC)4-184A.它指的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它指的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它决定商品的二因素D.它由商品的二因素决定37.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包括(ABCD)5-236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38.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构成要素包括(AB)5-237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39.以资本形态划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形式包括(AB)6-284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私人资本输出D.国家资本输出40.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BCD)8-347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工人和农民的差别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0-14、0-27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谓。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以下几点说明:(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4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1-40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3.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4-183答:(1)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但是,只有社会分工这一条件,还不会产生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首先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4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主要机制是什么?6-279答:(1)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这也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控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具体体现。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7-320答: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2)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106/107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这两种错误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47.试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与作用。5-246/247答: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产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变成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对于产业资本的发展和产业利润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1)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2)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3)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4)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全国2013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A)0-15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1-35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3.认为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源的哲学是(A)1-37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1-56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5.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依据是(B)1-62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相结合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统一的原理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6.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B)1-85A.形成明确的目的B.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C.制定周密的计划D.具有坚持的意志7.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D)2-(理解教材)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指出(A)2-103A.外部世界是可以被人感知的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9.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D)2-106A.实践——认识——实践B.认识——实践——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D)2-120A.自觉能动性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D.历史局限性11.社会存在是指(D)3-131A.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总和B.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C.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C)3-138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3.下列选择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C)3-135 A.语言学B.物理学C.哲学D.数学14.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D)3-147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C.信息社会D.奴隶社会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D)4-183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和发展C.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16.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D)4-192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A)4-198A.劳动力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D)4-209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三权分立制度D.国家制度19.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B)5-228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D)5-235A.生产不足的危机B.买卖脱节的危机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C)5-239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C.两者总是相等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22.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因此股票价格(A)5-255 A.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贴现率成反比D.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贴现率成正比2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D)5-258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6-272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D.生产集中根除自由竞争25.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B)6-270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D.国家垄断资本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运用(B)6-279A.计划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段D.行政手段27.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C)7-305A.《反杜林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28.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C)7-308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2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7-320A.人民当家作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压迫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0.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8-348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BCD)0-13A.具有中国习俗的马克思主义B.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C.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D.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32.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ABD)1-40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3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BCD)2-95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BCD)3-139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方式3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ABC)3-145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D.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一切特征3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有(BC)4-198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力具有价值37.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CD)5-226A.货币资本B.生息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38.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AC)5-262A.土地带来的地租B.在土地上追加投资的数量C.银行存款的利息率D.农业资本家的利润率 39.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较为成熟的垄断组织形式有(ABCD)6-267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CD)8-340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75答: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1)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2)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42.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2-102、2-105答: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1)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2)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4-201答: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4.简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230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由于全部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有影响作用。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从以上分析可见,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4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7-331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以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3-174、3-177答: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2)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 在认识论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6-283、6-284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一手就是资本输出,即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2)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重作用。(1)一方面,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2)但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并不是平等互利的,他们通过不平等的贷款条件、不等价交换等方式掠夺、剥削输入国人民,攫取了输入国巨额的国民财富,又使这些国家长期得不到顺利发展,继续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除《哲学的贫困》外,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是(C)0-11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C)1-40A.广延性B.持续性C.客观实在性D.可知性3.“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B)1-41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4.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D)1-51A.江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B.核泄漏事故危及人类的生存C.毁林导致生物物种的迅速减少D.彗星出现预示将要发生战争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1-69A.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6.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B)1-85A.学习科学理论B.投身社会实践C.了解实际情况D.制定周密计划7.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A)2-102A.缺乏实践的观点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D)2-107A.客观性B.能动性C.抽象性D.形象性9.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C)2-114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C)2-119A.普遍性B.特殊性C.不确定性D.绝对性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B)3-132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3-135A.哲学B.物理学C.数学D.语言学13.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3-139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C.产品的分配方式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4.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A)3-150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诡辩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15.关于社会分工的产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D)4-183A.社会分工是私有制的产物B.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C.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的产物D.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16.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B)4-192A.使用价值B.价值C.商品供给D.商品需求17.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A)4-201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D.流通资本18.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A)4-202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平均剩余价值19.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C)5-225A.生产、流通和销售阶段B.生产、储存和销售阶段C.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D.购买、生产和储存阶段20.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B)5-228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商品资本和流通资本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21.资本主义生产的成本不包括(D)5-237A.工人的工资B.原材料的耗费C.固定资本的折旧费D.固定资本未折旧的部分22.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除了商人有独立的投资外还必须有(A)5-247A.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分工B.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分工C.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的分工D.商业资本家和商业店员之间的分工23.资本主义经济中,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C)5-256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C.平均利润D.利息24.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6-272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D.生产集中取代自由竞争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A)6-280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B.国家管理企业,企业引领市场C.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微观规制D.国家政策引导,市场自由竞争26.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B)6-279A.经济手段和经济计划B.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和经济计划D.法律手段和经济计划27.在前苏联推行所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领导人是(B)7-312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28.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B)7-314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D.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2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7-335A.集体领导制B.首长负责制C.集体问责制D.民主集中制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8-341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C.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D.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有(BC)0-5A.李嘉图B.黑格尔 C.费尔巴哈D.圣西门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BC)1-48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C.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D.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33.下列各项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有(BCD)1-82A.意识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4.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形式的有(BCD)2-106A.概念B.感觉C.知觉D.表象35.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界定的有(ABD)3-169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6.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BC)4-187A.社会平均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D.社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3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ACD)5-233A.I(v+m)=IIcB.II(v+m)=IcC.I(c+v+m)=Ic+IIcD.II(c+V+m)=I(V+m)+II(v+m)38.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生产价格与价值关系的有(ABCD)5-244A.生产价格的形成要以价值为基础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C.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D.社会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相等39.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AB)5-257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D.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4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有(ABCD)7-323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C.实行按劳分配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非选择题部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101答: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2.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153、154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1)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2)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4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为什么还会存在超额利润?它的本质是什么?5-245答: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销售,商品的市场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不再按价值销售,而是按生产价格销售,商品市场价格转而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就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所反映的具体经济关系不同。平均利润的产生是与部门之间的竞争相联系的,它反映的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而超额利润是与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相联系的,它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所以,超额利润并不会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平均化。44.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6-291答: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表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45.简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含义。8-247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62答: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抄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7.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4-198答: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显著特征的是( D  )8-343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C.按能力大小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7-335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C  )7-320 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人民群众完全自由 D.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4.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 B  )7-314 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5.一般而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6-292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劳动力流动全球化 6.由资本主义国家收购部分股权后的私人企业属于( B  )6-278 A.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B.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C.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D.资本主义私人经济 7.近几十年来垄断组织国际化的最主要形式是( D  )6-269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 C.国际康采恩 D.跨国公司 8.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D  )5-256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垄断地租 D.平均利润 9.在平均利润率不变、借贷供求大体平衡的条件下,影响利息率的最重要因素是(  B  )5-252 A.社会心理因素 B.习惯和法律传统 C.历史和道德因素 D.商品市场的供需状况 10.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本质与真正来源是( C  )5-248 A.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加价 B.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D.商业店员实现的剩余价值 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 A  )5-235 A.生产过剩 B.商品短缺 C.长期萧条 D.持续高涨 12.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D  )5-231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剩余价值率 C.提高资本积累率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3.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 A.议会制 B.普选制 C.三权分立制 D.民主共和制 14.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B  )4-203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D.降低劳动力价值 15.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C  )4-190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D  )4-183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7.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 C  )3-178 A.历史命运的安排 B.纯粹的历史必然 C.时代发展的需要 D.纯粹的历史偶然 18.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个阶段之间( A  )3-158 A.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B.道德观念的巨大差异 C.政治理念的根本对立 D.文化水平的巨大差异 19.“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C  )3-153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邓小平 D.江泽民 20.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D  )3-137 A.运输设备 B.传动装置C.动力系统 D.生产工具 2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D  )2-115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C.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22.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 B  )2-123 A.激发求知欲望 B.指导社会实践 C.满足好奇心理 D.发展个人兴趣 23.“圣人不行而知”,这种观点属于( C  )2-102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C.唯心主义先验论 D.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 A  )2-93 A.实践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唯物论的观点 2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体现的是( C  )2-91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A  )1-68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现象表现本质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的原理 D.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2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B  )1-66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C.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D.事物的变化是否有根据 28.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  )1-57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统一性和多样性 C.普遍性和牺牲性 D.一般性和个别性 29.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 C  )1-35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反映论和先验论 30.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8-356 A.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8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 BCD  )0-13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特点的有( ABD  )1-45 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多样性 D.社会历史性 33.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检验观的有( ABCD  )1-35、2-115(理解) 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有权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C.我认为正确的才是真理 D.我认为有用的才是真理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BC  )3-174 A.创造物质财富 B.创造精神财富 C.实现社会变革 D.摆脱一切束缚 3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 ABC  )3-171 A.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B.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不是永恒的,而是变化的 D.不是利己的,而是利他的 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ACD  )4-(理解)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BD  )5-225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 3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的资本的特点主要有( ABCD  )6-286 A.资本输出流向多元化 B.相当多的输出资本采取对外“援助”的方式 C.资本输出附加条件减少 D.国家资本输出占有一定份额 39.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应该( ABC  )7-328 A.以马思克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 C.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被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40.下列各项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有( BC  )6-264、8-351 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创新。0-6 答: (1)马克思、恩格斯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2.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实现的条件。2-108 答: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需要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具备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二是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43.简述上层建议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规律的内容。3-145 答: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使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之间呈现出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4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4-204 答: (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45.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8-360 答: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4)建立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 (6)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段,国家自行消亡。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85 答: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前提。只有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改造世界。无视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才能顺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3)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47.什么是股份公司?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5-253、254 答: (1)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使股份公司应运而生。 (3)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规模扩大,需要巨额资金,造单个企业自身积累难以筹措,需要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向社会集资,建立起与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企业。 (4)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产在系:一方面,股份公司本身就是信用、借贷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是通过信用中介、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信用制度与信用关系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2013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李嘉图   B.马克思和圣西门  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D.马克思和恩格斯  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物质性  C.世界的可知性  D.世界的多样性  3.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  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  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绝对观念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  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  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  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  1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C.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改变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4.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道德素质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文化素质  15.具体劳动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8.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A.检察机构  B.法院  C.警察机构  D.议院或国会  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0.年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  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  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  A.剩余价值率  B.平均利润率  C.银行的贷款利率  D.银行的存款利率  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理事会  D.股东大会  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A.土地的经营垄断  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土地的肥沃程度  D.土地的地理位置  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25.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  A.基础设施的建设  B.战略性科学研究  C.普通消费品生产  D.公共产品生产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A.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盾  C.能够防止生产过剩  D.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  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  B.巴黎公社原则  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D.生产力决定论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A.贫富差距的拉大  B.革命领袖的出现  C.政治腐败的蔓延  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  A.彻底的批判精神  B.完整的理论体系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严密的逻辑结构  32.下列范畴属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有  A.内容和形式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本质和现象  D.可能性和现实性  33.规律的特点表明,规律具有  A.永恒性  B.有用性  C.客观性  D.普遍性   34.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说明  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  B.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  C.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  D.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3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是两种相互补充的历史观  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A.两大部类的平衡  B.总供需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38.生产成本的形式  A.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B.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模糊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  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3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  A.生产国际化  B.贸易国际化   C.区域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C.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后果。  44.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4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4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有哪些新变化?如何认识其实质?>>2013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参考答案,考生可以登录湖南大学自考网资料下载栏目:http://www.hndxedu.org/ziliao/gonggongke/免费下载。亲,还有意外惊喜,2006年—2013年全国自考公共课试题、答案免费下载2013年10月马哲单选:1—5DBCAC6—10AC?BB11—15DDDCD16—20ABDBD21—25ADABC26—30BDADA多选:31、AC32、ABCD33、BCD34、?35、AB36、ABCD37、ABCD38、BCD39、ABCD40、ABCD4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答: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意义:①理论上,是划分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标准。②这是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③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来源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后果。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后果:(1)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2)资本积累导致过剩人口的存在;(3)资本积累导致社会财富的两级分化;(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和客观规律。44、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q20574805自考baoguo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4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