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 MB
  • 2022-04-22 11:22:39 发布

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

  • 8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gasfireextinguishingsystems2006一03一02发布2006一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t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gxnfireextinguishingsystemsGB50370一200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G年5月I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12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70-2005,自2006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4,3.1.5,3.1.15,3.1.16,3.2.7,3.2.9,3.3.1,3.3.7,3.3.16,3.4.1,3.4.3,3.5.1,3.5.5,4.1.3,4.1.4,4.1.8,4.1.10,5.0.2,5.0.4,5.0.8,6.0.1,6.0.3,6.0.4,6.0.6,6.0.7,6.0.8,6.0.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00六年三月二日 月1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2695-文《二00一一二00=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要求,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J‘泛的调查研究,总结r我国气体灭火系统研究、生产、设汁和使用的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相关国际标准及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有关基础性实验及工程应用实验研究。广泛征求了设计、利研、制造、施工、大专院校、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审查,由有关部门定稿本规范共分六章和七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要求、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安全要求等。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具体管理,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及时把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往本规范管理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110号,邮编:30035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参编单位: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及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深圳因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广东胜捷消防企业集团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坚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东靖飞谢德隆杜兰萍马恒刘连喜李根敬宋波许春元刘跃红伍建许王宝伟万旭李深梁常欣王元荣靳玉广郭鸿宝陆曦 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设计要求····,·,··················,··················,····⋯⋯(6)3.1一般规定···············································⋯⋯(6)3.2系统设置··················,··,······················⋯⋯(7)3.3七氮丙烷灭火系统····,,·············,,,,,,··。⋯(8)3.4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13)3.5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17)4系统组件···············································⋯⋯(19)4.1一般规定·,···········。···,·····························⋯⋯(19)4.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21)4.3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21)4.4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21)5操作与控制,,···············,,,,·····················⋯⋯(22)6安全要求···,,,··············,,············,······,,,·······⋯⋯(24)附录A灭火浓度和惰化浓度·······。·············,·,·····⋯⋯(25)附录B海拔高度修正系数·······························⋯⋯(27)附录C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28)附录D喷头规格和等效孔口面积····················‘·⋯⋯(30)附录E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压力系数和密度系数··················,················,···⋯⋯(31) 附录F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33)附录G无毒性反应(NOAEI)、有毒性反应(LOAEI)浓度和灭火剂技术性能(35)本规范用词说明(36)附:条文说明(37) 1总则1.0.1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七氟丙烷、IG541混合气体和热气溶胶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1.0.3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1.0.4设计采用的系统产品及组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1.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防护区protectedarea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2.1.2全淹没灭火系统totalfloodingextinguishingsystem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2.1.3管网灭火系统pipingextinguishingsystem按一定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的灭火系统2.1.4预制灭火系统pre-engineeredsystems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计、组装成套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2.1.5组合分配系统combineddistributionsystems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2.1.6灭火浓度flameextinguishingconcentration在l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2.1.7灭火密度flameextinguishingdensity在1O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单位容积内某种火灾所需固体热气溶胶发生剂的质量。2.1.8惰化浓度inertingconcentration有火源引人时,在lO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能抑制空气中任意浓度的易燃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发 生所需的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2.1.9浸溃时间soakingtime在防护区内维持设计规定的灭火剂浓度,使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2.1.10泄压口pressurereliefopening灭火剂喷放时,防止防护区内压超过允许压强,泄放压力的气开口。2.1.11过程中点coursemiddlepoint喷放过程中,当灭火剂喷出量为设计用量50%时的系统状态。2.1.12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I浓度)NOAELconcentration观察不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大浓度2.1.13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LOAELconcentration能观察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小浓度。2.1.14热气溶胶condensedfireextinguishingaerosol由固体化学混合物(热气溶胶发生剂)经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灭火性质的气溶胶,包括5型热气溶胶、K型热气溶胶和其他型热气溶胶。2.2符号Cl—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C,—灭火设计密度;D-管道内径;F—喷头等效孔口面积;Fk—减压孔板孔口面积;F,—泄压口面积;9—重力加速度; H—过程中点时,喷头高度相对储存容器内液面的位差;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一一容积修正系数;L-管道计算长度;n—储存容器的数量;Na-流程中计算管段的数量;N:—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数量;尸。—灭火剂储存容器充压(或增压)压力;尸1—减压孔板前的压力;尸一一减压孔板后的压力;尸c—喷头工作压力;尸—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尸卜—高程压头;P",—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Q管道设计流量;q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q支管平均设计流量;认一一减压孔板设计流量;Qw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Q—灭火剂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率;久—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S—灭火剂过热蒸气或灭火剂气体在IO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了一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t-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V-防护区净容积;V-喷放前,全部储存容器内的气相总容积(对IG541系统为全部储存容器的总容积);V,减压孔板前管网管道容积; V,一一减压孔板后管网管道容积;V6—储存容器的容量;Vp-一管网的管道内容积;W一一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Wo一一系统灭火剂储存量;W—系统灭火剂剩余量;Y,—计算管段始端压力系数;Y,—一计算管段末端压力系数;Z,—计算管段始端密度系数;Z,—计算管段末端密度系数;Y一一七氟丙烷液体密度;S—落压比;"7—充装量;Pk—减压孔板流量系数;乙尸—计算管段阻力损失;AW,—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OW—管道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3设计要求3.1一般规定3.1.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3.1.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3.1.3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3.1.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3.1.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f,应按储存f最大的防护区确定。3.1.6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3.1.,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3.1.8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0C.3.1.,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3.1.10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3.1.11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6 3.1.12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2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3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4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3.1.13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5m,3.1.14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3.1.15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o3.1.16单台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装置的保护容积不应大于160.";设置多台装置时.其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大于lom,3.1.17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其高度不宜大于6.Om.3.1.18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装置的喷口宜高于防护区地面2.Om3.2系统设置3.2.1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1电气火灾;2固体表面火灾;3液体火灾;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注除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外,K型和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其他电气火灾3.2.2气休灭火蔡统不活用干扑效下利虎宙.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镁、钠、钦、错、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3.2.3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有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及有超净要求的场所K型及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等场所。3.2.4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2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2,且容积不宜大干3600.";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o3.2.5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25h3.2.6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3.2.7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3.2.8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3.2.,喷放灭火荆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3.2.10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一10`Ca3.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3.3.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3.3.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8%,其他灭火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1的规定取值,惰化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 表A-2的规定取值。本规范附录A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3.3.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03.3.4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3.3.5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3.3.6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3.3.7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lose3.3.8灭火浸溃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2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应采用5min;3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0min;4气体和液体火灾,不应小于lmin3.3.9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06%0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宜分为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2.5+0.1MPa(表压);2二级4.2+0.1MPa(表压);3三级5.6+0.1MPa(表压)。3.3.10七氟丙烷单位容积的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m";2二级增压焊接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950kg/m";3二级增压无缝结构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120kg/耐;4三级增压储存容器,不应大于1080kg/m"o3.3.11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体积的80% 3.3.12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I喷头设计流量应相等;2管网的第1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其相互间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0%03.3.13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宜按下式计算:。_,,Q、厂二一口·i}夕P;(3.3.13)式中Fx—泄压口面积(m");Q二—灭火剂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率(kg/s);P,—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Pa).3.3.14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和系统灭火剂储存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VC,vv=」、.二(3.3.14-1)乃(100一C)式中W—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kg);C,—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S—灭火剂过热蒸气在lol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ms/kg);V-防护区净容积(M3);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取值。2灭火剂过热蒸气在IOI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应按下式计算:S=0.1269+0.000513·T(3.3.14-2)式中了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3系统灭火剂储存量应按下式计算:Wo=W十△W,+OWi(3.3.14-3)式中W。—系统灭火剂储存量(kg);Awl—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kg);]0 OWz—管道内的灭火剂剩余量(kg),4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可按储存容器内引升管管口以下的容器容积量换算。5均衡管网和只含一个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均可不计。防护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可按各支管与最短支管之间长度差值的容积量计算3.3.15管网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网计算时,各管道中灭火剂的流量,宜采用平均设计流量。2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卜W(3.3.15-L)W.一了式中Q.—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kg/s);t—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S).支管平均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N,Qg一习Q(3.3.15-2)I式中吼—支管平均设计流量(kg/s);N:—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数量(个);Q一一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kg/s).管网阻力损失宜采用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和平均设计流量进行计算。5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宜按下式计算:PoV。尸m(3.3.15-3).W_v。十2y一“pVg二,Vti(1一"1)(3.3.15-4) 式中Pm—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MPa,绝对压力);Pb—灭火剂储存容器增压压力(MPa,绝对压力);Vo—喷放前,全部储存容器内的气相总容积(m");Y—七氟丙烷液体密度(kg/m"),20℃时为1407kg/m";Vp—管网的管道内容积(m");n—储存容器的数量(个);Vb储存容器的容量(m");I—充装量(kg/m")6管网的阻力损失应根据管道种类确定。当采用镀锌钢管时,其阻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令AP5.75X10"一D(3.3.15-5)L/.(‘·了4十乙入1g0U.121/式中OP—计算管段阻力损失(MPa);L—管道计算长度(m),为计算管段中沿程长度与局部损失当量长度之和;Q管道设计流量(kg/s);D—管道内径(mm)7初选管径可按管道设计流量,参照下列公式计算:当Q-<6.Okg/s时,D=(12^20)=勺(3.3.15-6)当6.Okg/sO.6(MPa,绝对压力】;二级增压储存容器的系统P,>O.7(MPa,绝对压力);三级增压储存容器的系统P,>O.8(MPa,绝对压力)。P<>今(MPa,绝对压力)。3.3.17喷头等效孔口面积应按下式计算:F一鱼(3.3.17)4式中凡—喷头等效孔口面积(cm");4c—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kg/(s"cm")],可按本规范附录c采用。3.3.18喷头的实际孔口面积,应经试验确定,喷头规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3.4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3.4.1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1倍。3.4.2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1%,其他灭火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3的规定取值,惰化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4的规定取值。本规范附录A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13 3.4.3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3.4.4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20min;2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宜采用10min;3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宜采用1Omin,3.4.5储存容器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充压(15.OMPa)系统,充装量应为211.15kg/m";2二级充压(20.OMPa)系统,充装量应为281.06kg/m"o3.4.6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宜按下式计算:。,,Qx(3.4.6)r’一“1一rp式中F—泄压口面积(m");Q.—灭火剂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率(kg/s);P,—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Pa).3.4.7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和系统灭火剂储存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V、,一J、.丁干.(3.4.7-1)岛,In((_lo1o0-0C,式中W—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kg);C,—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V—防护区净容积(m");s—灭火剂气体在1O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m"/kg);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取值。2灭火剂气体在1O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应按下式计算:飞4 S=O.6575+0.0024·T(3.4.7-2)式中丁一一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3系统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及系统灭火剂剩余量之和,系统灭火剂剩余量应按下式计算:W,>2.7Vo+2.OVp(3.4.7-3)式中W—系统灭火剂剩余量(kg);Va—系统全部储存容器的总容积(ma);_Vp—管网的管道内容积(m"),3.4.8管网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流量宜采用平均设计流量。主干管、支管的平均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0.95WW"=t(3.4.8-1)‘q一艺Qc-1(3.4.8-2)式中Qw—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kg/s);t—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s);Qg—支管平均设计流量(kg/s);N:—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数量(个);q—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kg/s).2管道内径宜按下式计算:D=(24一36),/厄(3.4.8-3)式中D—管道内径(mm);Q管道设计流量(kg/s)e3灭火剂释放时,管网应进行减压。减压装置宜采用减压孔板。减压孔板宜设在系统的源头或干管人口处。减压孔板前的压力,应按下式计算:,,t0.525Vr,一r}i__es.es_一一二(3.4.8-4)一VptV,十U.4V 式中P,—减压孔板前的压力(MPa,绝对压力);P0灭火剂储存容器充压压力(MPa,绝对压力);V0系统全部储存容器的总容积(m");V,-减压孔板前管网管道容积(M");Vi—减压孔板后管网管道容积(m")e5减压孔板后的压力,应按下式计算:P2=8·P,(3.4.8-5)式中Pz—减压孔板后的压力(MPa,绝对压力);6落压比(临界落压比:s=0.52)。一级充压(15.OMPa)的系统,可在5=0.52-0.60中选用;二级充压(20.OMPa)的系统,可在5=0.52-0.55中选用。6减压孔板孔口面积,宜按下式计算:Fk=一-一Yk-一(3.4.8-6)0.95kkP,沥,.ae_S,式中Fk减压孔板孔口面积(cm");Qk—减压孔板设计流量(kg/9);Pk一一减压孔板流量系数。7系统的阻力损失宜从减压孔板后算起,并按下式计算,压力系数和密度系数,可依据计算点压力按本规范附录E确定。L.令.1.653X10",__、_Jz一s,一0.242石68D5.#.十了)4’lGz一乙,)材(3.4.8-7)式中Q管道设计流量(kg/s);L—管道计算长度(m);D—管道内径(mm);艺计算管段始端压力系数(10-"MPa"kg/m");叽计算管段末端压力系数(10-"MPa"kg/m");21—计算管段始端密度系数;16 Zz--一一计算管段末端密度系数。3.4.9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喷头工作压力的计算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充压(15.OMPa)系统,P>2.0(MPa,绝对压力);2二级充压(20.OMPa)系统,P,>2.1(MPa,绝对压力)。3.4.10喷头等效孔口面积,应按下式计算:Fc一Qc(3.4.10)9式中F.喷头等效孔口面积(cm,);9c—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仁kg/(s"cm")],可按本规范附录F采用3.4.11喷头的实际孔口面积,应经试验确定,喷头规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3.5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3.5.1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密度不应小于灭火密度的1.3倍。3.5.2S型和K型热气溶胶灭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密度为l00g/m"。3.5.3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电气设备火灾,S型热气溶胶的灭火设计密度不应小于1308/m".3.5.4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火灾,S型和K型热气溶胶的灭火设计密度不应小于140g/m"o3.5.5在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剂喷放时间不应大于90s,喷口温度不应大于15090;在其他防护区.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20s,喷口温度不应大干1501C,3.5.6S型和K型热气溶胶对其他可燃物的灭火密度应经试验确定3.5,7其他型热气溶胶的灭火密度应经试验确定17 3.5.8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材、纸张、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应采用20min;2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火灾及其他固体表面火灾,应采用l0min,3.5.9灭火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w=认·K,·V(3.5.9)式中W—灭火设计用量(kg);C,—灭火设计密度(kg/m");V一一防护区净容积(m");K,—容积修正系数。V<500m",K,=1.0;500m"1000m",K.=1.2. 4系统组件4.1一般规定4.1.1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网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和集流管等组成;七氟丙烷和IG541预制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等组成;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发生剂罐、引发器和保护箱(壳)体等组成;2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固定;3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并应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容积、皮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充压压力等;4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并应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有关规定及有关压力容器存放的规定,且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一10一50"C;5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避免阳光照射。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4.1.2储存容器、驱动气体储瓶的设计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4.1.3储存装置的储存容器与其他组件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4.1.4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阁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盆和压力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t。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19 压力,应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4.1.5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4.1.6组合分配系统中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选择阀的位置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选择阀应设有标明其工作防护区的永久性铭牌。4.1.7喷头应有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识。设置在有粉尘、油雾等防护区的喷头,应有防护装置。4.1.8喷头的布置应满足喷放后气体灭火剂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的要求。当保护对象属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4.1,管道及管道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等的规定。无缝钢管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2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的规定;3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拉制铜管》GB1527的规定;4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钢制管道附件应内外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使用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应采用不锈钢的管道附件。4.1.10系统组件与管道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20 4.1.11系统组件的特性参数应由国家法定检测机构验证或测定4.2七橄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4.2.1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2.5MPa时,应为5.010.25MPa(表压);2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最大充装量为950kg/m"时,应为7.0士。.35MPa(表压);最大充装量为1120kg/m"时,应为8.4士0.42MPa(表压);3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时,应为10.。士。.50MPa(表压)。4.2.2增压压力为2.SMPa的储存容器宜采用焊接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的储存容器,可采用焊接容器或无缝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的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4.2.3在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4.3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4.3.1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充压(15.OMPa)系统,应为20.7士1.OMPa(表压);2二级充压(20.OMPa)系统,应为27.6士1.4MPa(表压)。4.3.2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4.4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4.4.1一台以上灭火装置之间的电启动线路应采用串联连接。4.4.2每台灭火装置均应具备启动反馈功能。 5操作与控制5.0.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s50116的规定,并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5.0.2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5.0.3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6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5.0.4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5.0.5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5.0.6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5.0.7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5.0.8气体灭火系统的电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采用气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压力和22 气t.5.0.9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开启前或同时打开。23 6安全要求6.0.1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6.0.2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人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6.0.3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6.0.4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6.0.5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可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6.0.6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6.0.7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该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6.0.8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6.0.,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6.0.10热气溶胶灭火系统装置的喷口前1.Om内,装置的背面、侧面、顶部0.2m内不应设置或存放设备、器具等。6.0.11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24 附录A灭火浓度和惰化浓度七氟丙烷,IG541的灭火浓度及惰化浓度见表A-1一表A-4表A-1七报丙烷灭火浓度可燃物}灭火浓度‘%)1可燃物一}灭火浓度‘%,甲烷}}异丙醇7.3乙烷}}丁醇一}丙烷}}甲乙酮67庚烷}一{甲基异丁酮6.6正庚烷}}丙酮6.5硝基甲烷10.1}环戊酮6.7甲苯}}四氢吠喃7.2二甲苯}}吗琳7.3乙睛}}汽油‘无铅,7.8%乙1v)65乙基醋酸醋}}航空燃料汽油6.7丁基醋酸醋}}“号柴油6.7甲醇}}喷气式发动机燃料曰,}乙醇}}喷气式发动机燃料(-5)6.6乙二醇7.8}变压器油6.9表A-2七报丙烷惰化浓度可嫩物惰化浓度(%)甲烷8.0二抓甲烷3.51.1二氛乙烷8.61叙一1.1一二氟乙烷2.6丙烷11.61丁烷11.3戊烷11.6乙始氧化物13.625 表A-3IG541混合气体灭火浓度可燃物灭火浓度‘%)!可燃物灭火浓度(%)甲烷一}30.3一乙烷29.5}35.8丙烷}甲基异丁酮32.3戊烷一}42.1庚烷}甲醇44.2正庚烷一乙醇350辛烷{1一丁醉37,2乙烯}异丁醉28.3醋酸乙烯酩}普通汽油35.8醋酸乙醋32.7{29.5二乙醚34.9}36.2石油醚}2号柴油35.8甲苯25.0}32.0乙睛26.7表A-4IG541混合气体惰化浓度可燃物惰化浓度(%)甲烷43.0丙烷49,026 附录B海拔高度修正系数海拔高度修正系数见表so表B海拔高度修正系救海拔高度cm>修正系数一10001.13001.00010000.88515000.83020000.78525000.73530000.69035000.65040000.61045000.56527 附录C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见表C一1一表G3.浪C-1增压压力为2.5MPa(表压)时七奴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喷射率(MP.,绝对压力)[kg/(s·om2)](MN,绝对压力)[kg/(,"am")]2.1}一2.0Jl一1.2一1.9}一1.1一1.8}一1.。一一}3.85}一1.66一}3.62}一1.32一}3.38}0.70.97一}3.13}一0.62注:等效孔口流徽系数为。.,8。表C-2增压压力为4.2MPa(表压)时七报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喷射率(MPa,绝对压力)[kg/(s·cm})](MP.,绝对压力)仁kg/(s·,m2)]3.4}一}3.2}一}3.0一!1.3一}一5.37{1.2I}2.6}!2.202.4I}1.932.2}1.622.0{一1.27}一3.90{0.70.90注:等效孔口流量系数为。.9828 表C-3增压压力为5.6MPa(表压)时七妞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喷射率(MPa,绝对压力)[kg/(s"em")]」}(MP.,绝对压力)[kg/(s"cm")]」连S6.49{4.164.2}1.83.783.96.25一3.343.66.10I1.42.81一33一132.503.0}1.22.152.85.361.11.782.65.101.01.352.4一0.90.882.24.500.80.40注:等效孔口流量系数为。.,8。29 附录D喷头规格和等效孔口面积喷头规格和等效孔口面积见表DD表D喷头规格和等效孔口面积喷头规格代号等效孔口面积(C-2)80.316890.4006100.4948110.5987120.7129140.9697161.267181.603201.979222.395242.850263.345283.879注:扩充喷头规格,应以等效孔口的单孔直径0.79375.-的倍教设置又0 附录E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压力系数和密度系数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压力系数和密度系数见表E-1,表E-2e表E-1一级充压(15.OMPa)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管道压力系致和密度系数压力(MPa,绝对压力)Y(10-"MPa·掩/ma)Z3.7003.6610.03663.51200.07463.41770.1143.32320.1533.22840.1943.13350.2373.03830.2772.94290.3192.84740.3632.75160.4092.65570.4572.55960.5052.46330.5522.36680.6012.27020.6532.17340.7082.07640.76631 表E-2二级充压《20.OMPa)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管道压力系数和密度系数压力(MP.,绝对压力)Y(10-"MPa"kg/m3)Z4.6004.5750.02844.41480.05614.32190.08624.22880.1144.13550.1444.04200.1743.94830.2063.85440.2363.76040.2693.66610.3013.57170.3363.47700.3703.38220.405328720.4393.089300.4832.949950.5392.810560.5952.6611140.6522.5211690.7132.3812210.7782.2412690.8472.113140.91832 附录F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见表F-1、表F-2表F-1一级充压《15.OMPa)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MPa,绝对压力)喷射率[kg/(s·-,)I3.70.973,60.94350.913.40.883.30.853.20.823.10.793.00.762.90.732.80.702,70.672.60.64250.622.40.592.30.562.20.532.]0.512.00.48注等效孔口流量系数为0.98,33 表F-2二级充压(20.OMPa)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喷头人口压力(MP.,绝对压力)喷射率〔kg/(s·cm})]4.61.214.51.184.41.154.31.124.21.094.11.06401.033.91.003.80.973t70.953.60.923.50.893.40.863.30.833.20.803.080.772.940.732.80.692.660.652.520.622.380.582.240.542.10.5D注等效孔口流量系数为0.9834 附录G无毒性反应(NOAEL)、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和灭火剂技术性能无毒性反应(NOAEL)、有毒性反应(LOAEL)浓度和灭火剂技术性能见表G1~表G-3,表G1七姐丙烷和IG541的NOAEL.LOAEL浓度项目一}七氟丙烷一}NOAEL浓度9.0%43环LOAELOft一}52%表G2七报丙烷灭火剂技术性能项目技术指标纯度)99.6(质量比)酸度蕊3ppm(质量比)水含量簇lOppm(质量比)不挥发残留物一、0.01%(质量比)悬浮或沉淀物一不可见表G3IG541混合气体灭火荆技术性能主要技术指标灭火剂名称纯度(体积比)比例(%)氧含量水含量Ar>99.97%40士4Gppm<4ppmIG541Nz>99.99%52士4GppmGppmco,)99.5%8土1。Pm/2(MPa,绝对压力),它是对七氟丙烷系统设计通过“简化计算”后精确性的检验;如果不符合,说明设定条件不满足,应该调整重新计算。下面用一个实例,介绍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的计算演算:有一通讯机房,房高3.2m,长14m,宽7m,设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进行保护(引人的部件的有关数据是取用某公司的ZYJ-loo系列产品)。1)确定灭火设计浓度。依据本规范中规定,取C,=8%,幻计算保护空间实际容积V=3.2X14X7=313.6(m").3)计算灭火剂设计用量。依据本规范公式(3.3.14-1)。,,VC,w一、.一二丁,其中,K=1;岛(100一C)S=0.1269+0.000513·T=0.1269+0.000513又20=0.13716(m"/kg);313.60.13716而(1008-8)一‘98.8(kg)。4)设定灭火剂喷放时间依据本规范中规定,取t=7s5)设定喷头布置与数量。选用JP型喷头,其保护半径R=7.5m,故设定喷头为2只;按保护区平面均匀布置喷头。6)选定灭火剂储存容器规格及数量 根据W=198.8kg,选用1001的JR-100/54储存容器3只7)绘出系统管网计算图(图4)图4系统管网计算图8)计算管道平均设计流量。主千管:Q*一半一黔一28.4(kg/s);支管:q=Q=/2=14.2(kg/s);储存容器出流管:、一羔碧身寄一9.47(kg/s)9)选择管网管道通径。以管道平均设计流量,依据本规范条文说明第3.3.15条第款中图2选取,其结果,标在管网计算图上10)计算充装率。64 系统储存量:w。“w+△w+LWz;管网内剩余量:4W=0;储存容器内剩余量:dw,一,X3.5=3X3.5=10.5(kg);充装率:r/=Wo/(n·V,)一(198.8+10.5)/(3X0.1)=697.7(kg/m")11)计算管网管道内容积。先按管道内径求出单位长度的内容积,然后依据管网计算图上管段长度求算:Vp一29X3.42+7.4X1.96=113.7(m").12)选用额定增压压力。依据本规范中规定,选用Po=4.3MPa(绝对压力)。13)计算全部储存容器气相总容积。依据本规范中公式(3.3.15-4);Va一,V,(1一"7)一3X0.1(1一697.7/1407)一0.1512(m")了14)计算“过程中点”储存容器内压力。依据本规范中公式(3.3.15-3),尸pVp尸,,W.,v。十肠一vp二(4.3X0.1512)/[0.1512+198.8/(2X1407)+0.1137〕=1.938(MPa,绝对压力)。15)计算管路损失。(Dab段:以Qp=9.47kg/s及DN=40mm,查图2得:(IP/L)}=0.0103MPa/m;计算长度L}=3.6+3.5+0,5二7.6(m);AP,-(pP/L),XL,=0.0103X7.6=0.0783(MPa),(2)bb"段:以0.55认=15.6kg/:及DN=65mm,查图2得65 (dP/L)、二0.0022MPa/m;计算长度Lm,=0.8m;AP=-(P/L).·XLm,二0.0022X0.8=0.00176(MPa)(3)h份段:以Q,=28.4kg/s及DN=65mm,查图2得(APIL)。二0.008MPa/m;计算长度几。一。.4十4.5+1.5+4.5+26一36.9(m);6P,-,=(AP/I_),-,XL;,=0.008X36-9=0,2952(MPa).(4)cd段:以q=14.2kg/s及DN=50mm,查图2得(4P/L),=0.009MPa/m;计算长度L,=5+0,4+3.5+3.5十。.2=12.6(m);4P,d一(AP/L),dXL,,=0.009X12.6=0.1134(MPa)。(5)求得管路总损失:N,云4P一。P,+/JLl/"+dP1",+"IPd一。.4887(MPa):16)计算高程压头依据本规范中公式(3.115-9)P,=10-,y·H·K其中,H=2.8m(“过程中点”时,喷头高度相对储存容器内液面的位差)、则Ph一10`y·H·K=10-s义1407X2.8X9.81=0.0386(MPa)。17)计算喷头工作压力依据本规范中公式(3.3.15-8):P一P。一习4P士Pn938一0.4887一0.0386 =1.411(MPa,绝对压力)。18)验算设计计算结果。依据本规范的规定,应满足下列条件:P,>0.7(MPa,绝对压力);_、尸,____,_____,、_‘_r,,、式多万=1.ysx/L=U.ybyln"ira,绝盯压刀八皆满足,合格。19)计算喷头等效孔口面积及确定喷头规格。以P一1.411MPa从本规范附录C表C-2中查得,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qC=3.1仁(kg/s)/cm"玉又,喷头平均设计流量:Q,=W/2一14.2kg/s;由本规范中公式(3.3.17)求得喷头等效孔口面积:F一鱼一14.2/3.1一4.58(cm")。q由此,即可依据求得的F。值,从产品规格中选用与该值相等(偏差北毙,、性能跟设计一致的喷头为JP-303.3.18一般喷头的流量系数在工质一定的紊流状态下,只由喷头孔口结构所决定,但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喷头,由于系统采用了氮气增压输送,部分氮气会溶解在七氟丙烷里,在喷放过程中它会影响七氟丙烷流量。氮气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的溶解量与析出量和储存容器增压压力及喷头工作压力有关,故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的流量系数,即各个喷头的实际等效孔口面积值与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及喷头孔口结构等因素有关,应经试验测定。3.4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3.4.6泄压口面积是该防护区采用的灭火剂喷放速率及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的函数。喷放速率小,允许压强大,则泄压口面积小;反之,则泄压口面积大。泄压口面积可通过计算得出。由于IG541灭火系统在喷放过程中,初始喷放压力高于平67 均流量的喷放压力约1倍,故推算结果是,初始喷放的峰值流量约是平均流量的召万倍因此,条文中的计算公式是按平均流量的万倍求出的。建筑物的内压允许压强,应由建筑结构设计给出。表4的数据供参考:表4建筑物的内压允许压强建筑物类型允许压强(Pa)轻型和高层建筑1200标准建筑2400重型和地下建筑一3.4.7第3款中,式(3.4.7-3)按系统设计用量完全释放时,以当时储瓶内温度和管网管道内平均温度计算IG541灭火剂密度而求得。3.4.8管网计算2式(3.4.8-3)是根据1.1倍平均流量对应喷头容许最小压力下,以及释放近95%的设计用量,管网末端压力接近0.5MPa(表压)时,它们的末端流速皆小于临界流速而求得的计算选用时,在选用范围内,下游支管宜偏大选用;喷头接管按喷头接口尺寸选用。4式(3.4.8-4)是以释放95%的设计用量的一半时的系统状况按绝热过程求出的。5减压孔板后的压力,应首选临界落压比进行计算,当由此计算出的喷头工作压力未能满足第3.4.9条的规定时,可改选落压比,但应在本款规定范围内选用。‘:t(3.4.8一6)是稿抿而临界千t:濡量计算癸才.即Q=,FP,V2gk1·RT,L1P,/‘一(P,)``其中T,以初始温度代人而求得。Q式的推导,是设定IG541喷放的系统流程为绝热过程,得C.T+A尸·十A豁一常量 求取孔口和孔口前两截面的方程式,并以i=GT+AP、代人,得i,+A醉一:+A醉乙9乙9△:一,一:1一A(}:一。知乙g相对于。21}1相当小,从而忽略z项,得}z一A4i又△i=Cp(孔一丁1)T一州PiI)最终即可求出Q式以上各式中,符号的含义如下:Q一减压孔板气体流量;”—减压孔板流量系数;F-减压孔板孔口面积;尸—气体在减压孔板前的绝对压力;尸。—气体在减压孔板孔口处的绝对压力;B—重力加速度;k—绝热指数;R—气体常数;T—气体初始绝对温度;几—孔口处的气体绝对温度;C,—比定容热容;丁—气体绝对温度;A—功的热当量;P—气体压力;,—气体比热容;。—气体流速,角速度; 一气体流速,线速度;:一一减压孔板前的气体状态烩;i,—孔口处的气体状态烙;WI—气体在减压孔板前的流速;。,—气体在孔口处的流速;C。—比定压热容减压孔板可按图5设计。其中,d为孔口直径;D为孔口前管道内径;d1D为。.25-0.55.当d/D镇0.35,p、一0.6;0.3514.589(kg),计入剩余量后的储瓶数:n,)[(932.68+14.589)/211.15]/0.07>64.089取整后,n,=65(只)9)计算减压孔板前压力。依据本规范公式(3.4.8-4):尸:=尸。0.525V一、=4.954(MPa)Vo+V,十0.4V2/10)计算减压孔板后压力。依据本规范,P2=8·P,=0.52X4.954=2.576(MPa),11)计算减压孔板孔口面积依一据1-本,规L-一范公、式,、(-3.4.一8-6、):F_k-一一一q半一;并二。·95Pkp,,/S"“一s..b,初选p,=0.61,得出Fk=20.570(cm"),d=51.177(mm),d/D=0.4094;说明k‘选择正确.12)计算流程损失。根据P,=2.576(MPa),查本规范附录E表E-1,得出h点Y 二566.6,Z=0.5855;依据本规范公式(3.4.8-7),Y,一YI,场+0顶.242XL1"0-Qe而"D而".zs+_1.65D30X10".(Zz一Z;)Q,代人各管段平均流量及计算长度(含沿程长度及管道连接件当量长度),并结合本规范附录E表E-1,推算出:‘点Y=656.9,Z=0.5855;该点压力值P=2.3317MPa;d点Y=705.O,Z=0.6583;e点Y=728.6,Z=0.6987;了点Y=744.8,Z=0.7266;g点Y=760.8,Z=0.7598013)计算喷头等效孔口面积因9点为喷头人口处,根据其Y,Z值,查本规范附录E表E-1,推算出该点压力P.=2.011MPa;查本规范附录F表F-1,推算出喷头等效单位面积喷射率。一。.4832kg/(s"cm");依据本规范,F一鱼一2.084(cm")4,查本规范附录D,可选用规格代号为22的喷头(16只)。3.5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3.5.,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由于喷放较慢,因此存在灭火剂在防护区内扩散较慢的问题。在较大的空间内,为了使灭火剂以合理的速度进行扩散,除了合理布置灭火装置外,适当增加灭火剂浓度也是比较有效的办法,所以在设计用量计算中引人了容积修正系数K-K、的取值是根据试验和计算得出的下面举例说明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某通讯传输站作为一单独防护区,其长、宽、高分别为5.6m,5m,3.5m,其中含建筑实体体积为23m"o1)计算防护区净容积。74 V=(5.6X5X3.5)一23=75(m"),2)计算灭火剂设计用量。依据本规范,W=C·K·V,C:取0.13kg/m",K、取1,则:W=0.13X1X75=9.75(kg),3)产品规格选用。依据本规范第3.2.1条以及产品规格,选用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10kg一台。4)系统设计图。依据本规范要求配置控制器、探测器等设备后的灭火系统设计图如下:副墨aI日画图例臼热气溶胶灭火装置冷连线数国灭火控制器‘.,.喷放指示灯国感温探测器回紧急启动按钮感烟探测器己声光报替器图7热气溶胶灭火系统 4系统组件4.1一般规定a.1.1第4款中,要求气体灭火系统储存装置设在专用的储瓶间内,是考虑它是一套用于安全设施的保护设备,被保护的都是一些存放重要设备物件的场所,所以它自身的安全可靠是做好安全保护的先决条件,故宜将它设在安全的地方,专用的房间里。专用房间,即指不应是走廊里或简陋建筑物内,更不应该露天设置;同时,也不宜与消防无关的设备共同设置在同一个房间里。为了防止外部火灾蔓延进来,其耐火等级要求不应低于二级。要求有直通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是考虑火灾事故时安全操作的需要。其室内环境温度的规定,是根据气体灭火剂沸点温度和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对于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其储存装置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因而其储瓶间要求(0泄爆要求等)更为严格,除满足一般储瓶间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高压容器储存的规定。4.1.5要求在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安装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有两个用途:一是确认本系统是否真正启动工作和灭火剂是否喷向起火的保护区;二是用其信号操作保护区的警告指示门灯,禁止人员进人已实施灭火的防护区。4.1.8防护区的灭火是以全淹没方式灭火。全淹没方式是以灭火浓度为条件的,所以单个喷头的流量是以单个喷头在防护区所保护的容积为核算基础。故喷头应以其喷射流量和保护半径二者兼顾为原则进行合理配置,满足灭火剂在防护区里均匀分布,达到全淹没灭火的要求。4.1.,尽管气体灭火剂本身没有什么腐蚀性,其灭火系统管网平76 时是干管,但作为安全的保护设备来讲,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考虑环境条件对管道的腐蚀,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对钢管及钢制管道附件也可考虑采用内外镀锌钝化等防腐方式。镀层应做到完满、均匀、平滑;镀锌层厚度不宜小于15t}m本规范没有完全限制管道连接方式,如沟槽式卡箍连接。由于目前还没有通过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并符合要求的耐高压沟槽式卡箍类型,规范不宜列人,如将来出现符合要求的产品,本规范不限制使用4.1.11系统组件的特性参数包括阀门、管件的局部阻力损失,喷嘴流量特性,减压装置减压特性等 5操作与控制5.0.1化学合成类灭火剂在火场的分解产物是比较多的,对人员和设备都有危害。例如七氟丙烷,据美国Robin的试验报告,七氟丙烷接触的燃烧表面积加大,分解产物会随之增加,表面积增加1倍,分解产物会增加2倍。为此,从减少分解产物的角度缩短火灾的预燃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对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来说,要求其设置的探测器在火灾规模不大于1kW的水准就应该响应。另外,从减少火灾损失,限制表面火灾向深位火灾发展,限制易燃液体火灾的爆炸危险等角度来说,也都认定它是非常必要的。故本规范规定,应配置高灵敏度的火灾探测器,做到及早地探明火灾,及早地灭火。探测器灵敏度等级应依照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的有关技术规定。感温探测器的灵敏度应为一级;感烟探测器等其他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应根据防护区内的火灾燃烧状况,结合具体产品的特性,选择响应时间最短、最灵敏的火灾探测器5.0.3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延迟喷射的延时设置可为Os这里所说的平时无人工作防护区,对于本灭火系统通常的保护对象来说,可包括:变压器室、开关室、泵房、地下金库、发动机试验台、电缆桥架(隧道)、微波中继站、易燃液体库房和封闭的能源系统等对于有人工作的防护区,一般采用手动控制方式较为安全。5.0.5本条中的“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是等同采用了我国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的规定。78 但是,采用哪种火灾探测器组合来提供“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则必须根据防护区及被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例如,对于通信机房和计算机房,一般用温控系统维持房间温度在一定范围;当发生火灾时,起初防护区温度不会迅速升高,感烟探测器会较快感应。此类防护区在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线路设计上,除考虑采用温一烟的两个独立火灾信号的组合外,更可考虑采用烟一烟的两个独立火灾信号的组合,而提早灭火控制的启动时间。5.0.7应向消防控制室传送的信息包括:火灾信息、灭火动作、手动与自动转换和系统设备故障信息等。 6安全要求6.0.4灭火后,防护区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次数可根据防护区性质考虑,根据通信机房、计算机机房等场所的特性,本条规定了其每小时最少的换气次数6.0.5排风管不能与通风循环系统相连。6.0.7本条规定,在通常有人的防护区所使用的灭火设计浓度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是考虑人身安全6.0.8本条的规定,是防止防护区内发生火灾时,较高充压压力的容器因升温过快而发生危险。同时参考了卤代烷1211,1301预制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用情况。6.0.11空气呼吸器不必按照防护区配置,可按建筑物(栋)或灭火剂储瓶间或楼层酌情配置,宜设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