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 MB
  • 2023-01-01 08:30:28 发布

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环评报告表

  • 1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州广茂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六月\n目录第一章概述..........................................................................................................................................11.1项目概况...................................................................................................................................1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11.3关注的主要问题.......................................................................................................................21.4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2第二章总则..........................................................................................................................................32.1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32.2编制依据....................................................................................................................................3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62.4评价工作级别及评价范围........................................................................................................92.5环境保护目标..........................................................................................................................14第三章工程分析................................................................................................................................153.1项目现有情况介绍..................................................................................................................153.2技改项目概况.........................................................................................................................223.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3.3本次技改内容及运行工况分析..............................................................................................243.4工程分析..................................................................................................................................263.5污染物排放分析.....................................................................................................................303.6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33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54.1自然环境概况..........................................................................................................................354.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38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6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65.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45.3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675.4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715.5营运期噪声影响评价..............................................................................................................785.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855.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865.8环境风险评价..........................................................................................................................89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966.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966.2水污染物治理措施.................................................................................................................966.3噪声污染治理措施.................................................................................................................986.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986.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96.6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006.7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100I\n6.8厂区绿化................................................................................................................................1036.9环保投资费用估算................................................................................................................103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047.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1047.2指标计算法...........................................................................................................................1047.3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06第八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078.1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1078.2环境管理内容.......................................................................................................................1078.3建设期环境管理...................................................................................................................1078.4运行期环境管理...................................................................................................................1088.5监测计划...............................................................................................................................1118.6总量指标...............................................................................................................................112第九章乌江34号泉水质状况回顾............................................................................................1139.1乌江34号泉水质监测回顾..................................................................................................1139.22011~2013年乌江34#泉水相同月份变化情况...........................................................1199.32011年至2013年乌江34号泉水PH值、总磷、氟化物、氨氮变化趋势..................1219.4乌江34号泉2018年监测值与2013年监测值比较.........................................................1219.5公司历年来对乌江34号泉及乌江治理工程.....................................................................122第十章结论与建议..........................................................................................................................12510.1结论.....................................................................................................................................12510.2建议......................................................................................................................................132II\n附件序号名称《贵州省企业投资备案证明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项1目》2019年4月28日《播州区环境保护局关于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播环2评复【2016】14号)3《委托书》2019年5月8日《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编号GZESK-315(2017))4节选5《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6《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环通【2018】329号)7《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乌江34号泉眼安全度汛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7号)8《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8号)9石灰渣检测报告10环境监测报告11《乌江34号泉源头治理工程交椅山磷石膏库环保改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议纪要》附图序号名称1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2图2项目区域水系图3图3项目水文地质图4图4本项目平面布置总图5图5项目现有平面布置总图6图6监测布点图7图7项目保护目标示意图8图8项目噪声预测图9图9项目噪声点源分布图10图10项目分区防渗图11图11项目地质勘查钻探点位置图布置图12图12项目地质勘查钻孔柱状图(节选ZK23钻孔)13图13项目工程地质剖面图(节选14—14′剖面)III\n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2009年3月12日乌江水库下游南岸一岩溶泉发现溢出呈乳白色水,为解决乌江南岸的污染,2009年12月29日由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原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乌江水污染治理工程。乌江34号泉水2009年出水量600m3/h,2013年出水量为1500m3/h,2015年出水量为3000m3/h,开磷根据乌江34号泉出水量不断增加多次进行技改水处理设施,现处理规模为5000m3/h。近几年在汛期时乌江34号泉汛期涌水量最大可达10000m3/h,造成乌江34号泉污水仍然未能全部收集处理,有部分外溢。并且现有石灰乳配置设施在乌江电厂厂区内,储量较小仅100余吨,石灰采用罐车供应方式,运输车辆进出厂区频次较多对电厂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现有项目处理量最大5000m3/h,无法应对汛期时乌江34号泉汛期涌水量达到10000m3/h的情况。故本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规模5000m3/h并改造现有水处理设施,使其达到最大10000m3/h的处理量。并增设石灰乳配置槽,使其达到500吨的储量。减少石灰罐车进出的频次。经扩能技改后保证在现有处理设施被淹时能有3500m3/h的处理能力,6500m3/h污水应急处理设施,形成汛期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000m3/h,实现乌江34号泉汛期污水全处理,基本消除乌江34号泉眼溢流现象。为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该公司委托我单位为该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作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根据环评工作需要,通过实地勘察和调研,利用现有资料,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编制了《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技术评估,并报批后,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管理的依据。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1.2-1。1\n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第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一3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阶段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第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二监测与评价工程分析阶段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第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三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图1.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n1.3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1、本项目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相符性问题;2、项目工程分析和污染物产排情况;3、项目风险影响可接受性及风险防范措施的问题;4、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固废处理措施及达标排放问题,以及采取措施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1.4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本项目拟采用的各项环保设施合理、可靠、有效,可以保证处理后的乌江34号泉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总体上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区域环境功能的改变;本项目采取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后,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以内;环保投资可满足环保设施建设的需要,能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企业如能严格落实建设单位既定的污染控制措施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建议,本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来讲,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n第二章总则2.1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2.1.1评价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运营期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掌握项目生产中对资源利用及产生的“三废”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价该项目建设地址和厂区布局的合理性及污染控制方案的可靠性,并提出防治或减缓污染的措施建议,以期把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保证本区域环境质量的良好状态,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客观、公正的给出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对各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给出项目建设可行性的明确结论,为项目的环保措施的设计和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1.2指导思想遵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规和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结合建设项目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努力做到评价结论正确,污染防治措施具体可行,使评价结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优化环保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2.1.3评价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⑴依法评价原则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⑵科学评价原则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⑶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2017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20183\n年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2018年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2016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2016修正);(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015修正);(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2.2.2部门规章(1)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14日;(2)国务院,国发[2005]22号《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7月2日;(3)国务院,国发[2012]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1月12日;(4)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14]191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12月29日;(5)国务院,国发[2015]17号《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年4月2日;(6)国务院,国发[2013]37号《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3年9月10日;(7)国务院,国发[2016]31号《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6年5月28日;(8)国务院,第682号令,《国务院关于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2017年10月1日;(9)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号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2013年3月27日;(11)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4\n2018年7月16(13)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10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2014年1月1日;(14)国家环境保护部,第34号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年6月5日;(15)国家环境保护部,第39号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16)生态环保部,部令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5月2日;2.2.3地方法律法规(1)贵州省人大,《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6月1日;(2)贵州省人大,《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9月1日;(3)贵州省人大,《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1月29日;(4)贵州省人大,《贵州省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月1日;(5)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1月31日;(6)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3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水功能区划有关问题的批复》,2015年2月10日;(7)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14]13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4年5月6日;(8)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15]39号《贵州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2015年12月30日;(9)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16]31号《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年12月26日;(10)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16]32号关于印发《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6年12月31日;(11)贵州省环保厅,《贵州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2016年1月13日。2.2.4技术规范(1)国家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017.1.1.;(2)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3-2018),2019.3.1.;(3)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2018.12.1.;5\n(4)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2010.4.1.;(5)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2011.9.1.;(6)国家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2019.3.1.;(7)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2016.1.7。(8)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2019.7.12.2.5与项目有关的其它部门文件(1)播州区工经局(项目编码2019-520321-26-03-433859)《贵州省企业投资备案证明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项目》,2019年4月28日;(2)《委托书》2019年5月8日。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3.1评价因子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PM2.5、PM10、TSP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因子:PM2.5、PM10、TSP(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溶解氧、悬浮物、BOD5、氨氮、总磷、氟化物、COD、硫化物、氰化物、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亚硝酸盐、硝酸盐、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总磷、氟化物、砷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高锰酸盐指数、铁、锰、六价铬、氰化物、氟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汞、砷、铅、镉、铜、锌、硫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地下水影响评价因子:氟化物声环境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固体废物评价因子:废机油、泉水处理沉渣。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废水、石灰乳泄露事故2.3.2评价标准2.3.2.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6\n(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2.3.2.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6)《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7)《贵州省环保厅关于加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8号文件)。(8)《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表2标准限值7\n表2.3-1项目有关环境质量标准标准采用浓度限制标准号及标准名称主要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类别级别单位浓度值年平均60二氧化硫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年平均70颗粒物(PM10)24小时平均3150μg/m年平均35颗粒物(PM2.5)24小时平均75《环境空气质量标年平均40准》二级NO224小时平均80(GB3095-2012)1小时平均20024小时平均34一氧化碳mg/m1小时平均10日最大8小时平3160臭氧均μg/m2001小时平均环年平均3200境TSP24小时平均μg/m300质COD≤20量BOD5≤4标TP≤0.2准NH3-N≤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石油类mg/L≤0.05准》II类高锰酸盐指数≤6(GB3838-2002)硫化物≤0.2氰化物≤0.05挥发酚≤0.002无量pH6-9纲耗氧量(CODMn法)≤3.0氨氮≤0.5mg/L《地下水质量标准》溶解性总固体≤1000Ⅲ类(GB/T14848-2017)氟化物≤0.05无量pH6.5~8.5纲《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2类噪声dB(A)(GB3096-2008)夜间50表2.3-2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采用浓度限制标准号及标准名称主要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类别级别单位浓度值《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TSPmg/m1.0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污《贵州省环保厅关于加小时平均10染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防物治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总磷日均mg/L7.5排纪要》(黔环专议〔2018〕放8号文件)月均5标准pH无量纲6-9化学需要量150《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悬浮物100标准》(GB15580-2011)氟化物mg/L20表2标准限值总氮60氨氮308\n《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昼间60声排放标准》2类噪声dB(A)夜间50(GB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昼间70声排放标准》噪声dB(A)夜间55(GB12523-2011)2.4评价工作级别及评价范围2.4.1评价等级2.4.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级别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选择项目运行时产生的无组织排放污染物TSP,用AERSCREEN估算模式分别计算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限值的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CiPi100%Coi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3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C3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工作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2.4-1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10%二级1%≤Pmax<10%三级Pmax<1%表2.4-2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农村城市/农村选项人口数(城市选项时)—最高环境温度/℃0.4最低环境温度/℃33.8土地利用类型落叶林区域湿度条件潮湿地区考虑地形是是否考虑地形地形数据分辨率/m90m×90m是/否否是否考虑海岸线熏烟海岸线距离/m—海岸线方向/°—9\n图2.4.1项目周边地形图10\n表2.4-3污染源排放参数表面源面源面源排放强度(t/a)序烟气量排放类型污染源高度长度宽度3号(Nm/hr)TSP(m)(m)(m)1无组织排放石灰乳仓103120—0.5表2.4-4污染源Pmax汇总表浓度占标率Pmax%序号排放类型排气筒离源距离(m)相对源高(m)TSP|D10(m)1无组织排放石灰乳仓1807.96|0表2.4-5无组织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TSP序号方位角(度)相对源高(m)离源距离(m)下风向预测浓度浓度占标率Ci1(mg/m3)Pi1(%)1250100.0630837.01200180.0716817.96300250.0671027.46400500.0445814.95500750.035253.926001000.0303673.377501250.0267712.978501500.0242472.699001750.0223762.4910002000.0207242.311502250.0192092.13121002500.0178641.98132002750.0166621.85141503000.0158361.76152003250.0151921.69161503500.0145841.62171503750.0140121.56181504000.0134731.5191004250.0129651.44201004500.0124861.39211004750.0120391.3422505000.0116191.2923505250.0112231.2524005500.0108471.2125005750.0105191.1726006000.0102051.1327006250.0099521.1128006500.0097081.0829506750.0094731.0530007000.0092471.0311\n计算结果见表2.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选取评价级别最高的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TSP最大占标率Pmax=7.96%<10%,D10%=0m,按导则规定评价等级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5km×5km的矩形区域。2.4.1.2水环境1)地表水建设项目为乌江34号泉水收集处理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本项目不新增员工,项目生活污水不增加,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表1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表2.4-6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表判定依据评价等级废水排放量Q/(m3/d)排放方式水污染物当量数W/(无量纲)一级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级直接排放其他三级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级B间接排放—注1:水污染物当量数等于该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除以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见附录A),计算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当量数,应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水污染物,统计第一类污染物当量数总和,然后与其他类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取最大当量数作为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注2:废水排放量按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废水种类统计,没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通过工程分析合理确定,应统计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可不统计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注3:厂区存在堆积物(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等以及垃圾堆放场)、降尘污染的,应将初期雨污水纳入废水排放量,相应的主要污染物纳入水污染当量计算。注4: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其评价等级为一级;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注5:直接排放受纳水体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等保护目标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注6: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引起受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且评价范围有水温敏感目标时,评价等级为一级。注7:建设项目利用海水作为调节温度介质,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一级;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二级。注8:仅涉及清净下水排放的,如其排放水质满足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评价等级为三级A。注9:依托现有排放口,且对外环境未新增排放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参照间接排放,定为三级B。注10: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B评价。2)地下水建设项目为乌江34号泉水收集处理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无该类型的项目类型划分,本项目采取地下水评价等12\n级三级对其进行评价。2.4.1.3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本项目所在地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并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4.1.4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项目新征土地6782m2,小于2km2,本项目位于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乌江渡水电站水坝下游1公里625.40m高程处乌江右岸,无特殊保护物种,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依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确定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下表所示。表2.4-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工程占地(水域)范围影响区域生态敏面积≥20km2或长度面积2km2~20km2或长度面积≤2km2或长度感性≥100km50km~100km≤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2.4.1.5风险评价根据下表可知本项目Q<1,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表2.4-9建设项目Q值确定表临界量Qn序号物质名称CAS号最大存在总量qn/t该种危险物质Q值/t1石灰1305-78-8500——2PAM9003-05-830——项目Q值Σ—注:本项目涉及物质石灰、PAM在导则附录B中无对应项目,并且也不属于①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1);②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2,类别3);③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毒性类别1)物质,所以该两种物质无对应的临界量。根据《导则》中表1,即表2.4-10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可知,本项目的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表2.4-10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详见风险导则附录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详见风险导则附录A13\n2.4.1.6土壤评价本项目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A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该项目属于其他行业类别,项目为IV类项目。可以不开展土壤影响评价。2.4.2评价重点2.4.2.1工程分析、污染防治对策。2.4.2.2环境空气影响评价。2.4.2.3水环境影响评价。2.4.2.4风险评价。2.4.3评价范围2.4.3.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D10%=0m<2.5km时,以无组织排放源为中心,南北边长5km、东西边长5km,25km2的矩形区域。2.4.3.2地表水:项目排放口上游3000m至排放口下游6000m乌江河段。2.4.3.3地下水:本项目为三级评价,根据《导则》(HJ610-2016)表3评价范围已厂区为中心≤6km2范围。2.4.3.4声环境:厂界及厂界外200m范围。2.4.3.5风险评价:距建设项目厂界3km范围。2.5环境保护目标建设项目保护目标见表2.5-1及图7项目保护目标示意图。表2.5-1环境保护目标现状环境因素功能级别保护目标方位及距离规模或功能乌江渡电厂生活SE500m50人区乌江镇居民点SE1000m10000人新桥村居民点SE2700m150人美竹菁村居民点SW1600m25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老君关村居民点NE800m200人(GB3095-2012)二级岩坪村居民点SW1800m50人水井坎居民点SE3200500人金家寨居民点NE2100m250人泥沟铺居民点NW3200m150人底坝居民点NW4700m200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乌江河紧靠地表水(GB3838-2002)II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乌江34号泉紧靠非饮用(GB/T14848-2017)Ⅲ类14\n第三章工程分析3.1项目现有情况介绍3.1.1建设项目现有基本情况2011年,乌江水库下游南岸的乌江34号泉出水出现异常,从出水口起沿乌江右岸形成宽约5m、长约800m的灰白色污染带,经取样化验,污染物主要是总磷和氟化物,且超标严重。为尽快解决乌江34号泉水污染问题,切实保护乌江的水环境,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将乌江34号泉的污水利用管道输送回厂区综合利用。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在乌江34#岩溶泉水出水口修筑收集槽、安装管线泵回抽处理,该工程于2012年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取得省厅黔环表[2012]38号批复。但由于乌江34号泉水水量大、不能够完全回收处理,《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敦促开磷集团加快乌江34号泉眼污染深度治理的专题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4〕14号)要求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开展乌江水污染深度治理工作,建设配套深度处理设施。2015年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下发黔环通2015【160】号文件,要求抓紧推进乌江34号泉外涌污水治理工程,对乌江34号泉外涌污水进行收集并深度治理后达标排放,因此,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现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对在乌江34号泉水泵回抽处理工程(1000m3)旁建设乌江34号泉眼深度治理技改项目。项目处理水能力为5000m3/h,并于2016年委托贵州省化工研究院编制《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6年12月24日获得《播州区环境保护局关于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播环评复【2016】14号)。项目于2018年5月11日,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在息烽县小寨坝镇召开了《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对该项目进行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详见附件4、附件5。表3.1-1项目原有环境管理文件表序号文件名发文单位时间文号/备案号播州区环境保护局《关于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播州区环境保护2016.12.播环评复【2016】1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局2414号《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2018.5.12——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1《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2017.10.3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编号GZESK-315—GZESK-315(2017)16(2017))3.1.2项目现有工程内容及规模15\n现有项目总泉水收集处理能力为5000m3/h,深度治理工程处理能力3000m3/h;建设内容为:引水渠、中和池、熟化池、沉降池、过滤池、清水池等设施。建设内容为:中和消化系统、石灰乳絮凝剂配置系统,鼓风系统、污泥分离处置系统,具体组成详见表3.1-2及表3.1-3,项目原有平面布置图详见图5。表3.1-2现有项目组成表工程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类别中和池1座,有效容积2952m3熟化池1座,有效容积2640m3泉水收集处理能主体33力为5000m/h系沉降池4座,有效容积19025.6m工程统过滤池2座,有效容积1561.5m3清水池1座,有效容积33.36m3辅助33石灰系统石灰乳槽(1个容积50m,1个容积6m)工程公用供水系统自来水、消防水来自乌江渡水库工程供电系统来自乌江渡水库中和池1座,有效容积2952m3熟化池1座,有效容积2640m3水处理沉降池4座,有效容积19025.6m3环保3过滤池2座,有效容积1561.5m工程清水池1座,有效容积33.36m3噪声处理构筑物隔声、消声器固废处置废机油、乳化油进入公司危废暂存间,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表3.1-3现有构筑物组成一览表序3设施名称停留时间(min)数量(座)有效容积(m)备注号矩形断面,沟宽4.0m,沟高2.5m,设计1引水渠—1—水深2.0m内设置曝气头2中和池3012952800个内设置曝气头3熟化池3212640620个4沉降池380419025.6—5过滤池102554.4一开一备6清水池3011561.5—7石灰粉仓—133.36—8石灰乳槽—150—9石灰乳槽—16—10絮凝剂槽—1——11石灰储罐—1——12污泥暂存池—1196—13污泥渣浆池—1540—3.1.3现有泉水治理设施进水标高(1)污水处理站进水标高乌江34号泉眼出水标高为625.40m,泉眼上方是护坡和泥土层,根据现场条件,只能够将乌江34号泉眼通过围堰抬高出水标高到627.00m,若再抬高乌江3416\n号泉出水标高将会使出水点位置改变,无法收集污水。所以污水处理站进水标高设计为627.00m,乌江34号泉出水通过引流管引入本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内。(2)污水处理池设计顶标高根据乌江渡电站满发水位标高627.00m,确定污水处理池池顶标高确定为627.50m。(3)污水处理配套设施标高查阅乌江渡电站相关资料,乌江渡泄洪水位为652.40m,再加上配套系统机电设备较多,因此将配套系统设计标高确定为653.00m。配套系统包括鼓风系统、絮凝剂配置系统、石灰乳配置系统及污泥处置系统。(4)污泥回收系统本项目污泥回收系统考虑放置于乌江电厂西南侧美竹菁村处一块台地上,台地标高804.00m,距污水处理工程距离约800m。3.1.4项目现有原辅材料使用量及泉水治理指标根据项目现有实际运行情况,项目现有原辅材料使用量及泉水治理指标见下表。表3.1-4-1项目现有原辅材料使用量序号名称主要规格消耗量来源运输条件1生石灰(CaO)—16691.1(吨/年)外购汽车2絮凝剂—120(吨/年)外购汽车3电382(万度/年)外购表3.1-4-2泉水治理指标序号项目标准值单位标准来源1pH6-9无量纲2化学需要量150mg/L3悬浮物100mg/L《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4氟化物20mg/L标准》(GB15580-2011)5总磷20mg/L表2标准限值6总氮60mg/L7氨氮30mg/L3.1.5项目现有泉水处理设备及构筑物现有企业主要泉水处理设备及构筑物详见表3.1-5。表3.1-5-1现有企业主要泉水处理设备及构筑物一览表数量单位序号设施名称技术规格备注(座)矩形断面,沟宽4.0m,沟高2.5m,1引水渠1座设计水深2.0m内设置曝气头2中和池29521座800个3熟化池26401座内设置曝气头17\n620个4沉降池19025.64座5过滤池554.42座一开一备6清水池1561.51座7石灰粉仓33.361座8石灰乳槽501座9石灰乳槽61座10絮凝剂槽1座11石灰储罐1座12污泥暂存池1961座13污泥渣浆池5401座14污泥泵45m3/h,H=65m7台15清水池288m31座16星型给料器7m3/h1台17石灰乳液池1座18絮凝剂加药机1台19絮凝反应池搅拌器CWM36-F2台20刮泥机Ф11m2台21高剪机SHR1504台22污泥回流泵80m³/h4台23剩余污泥泵80m³/h4台24絮凝剂自动配药机12kg/h1台25絮凝剂螺杆泵Q=3000L/h3台26潜污排水泵30m3/h,H=8m1台27高压冲洗泵10m³/h,H=30m1台28卧螺机Q=80-120m³/h4台29渣浆泵Q=80-120m³/hH=40m4台3.1.5项目现有工艺流程简述乌江34号泉含磷泉水总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m3/h,含磷泉水通过引水渠引入中和池及熟化池,熟化后污水利用闸板阀切换,在正常期水量小于3000m3/h时进入深度治理设施沉淀、过滤等后续处理系统。含磷、氟泉水进入中和池后加入Ca(OH)2,尽量将PH值控制在8~9,为了让加入的Ca(OH)2与含磷酸性泉水充分反应,在中和池内增加曝气装置进行搅拌。充分反应的泉水通过位差溢流入熟化池,通过检查中和池溢流槽内的PH值,决定是否加入Ca(OH)2及加入量。加入PAM絮凝剂,使Ca3(PO4)2及CaF2颗粒更容易沉淀,缩短沉降时间。为了使熟化池内的酸性废水与絮凝剂及Ca(OH)2反应更加充分,在熟化池内安装曝气装置。经过熟化后的泉水3000m3/h通过溢流进入深度治理设施四级平流式沉降池,为了便于污泥收集,因此将沉降池分隔为四级,每级沉降池通过溢流进入下级。在每级尾部设污泥槽,以便污泥回抽。通过沉降后的上清液溢流进入二级过滤池,过滤池滤料选用焦炭。经过焦炭过滤后的清液排入清水池,达标排入乌江。原系统排放的污泥及新建系统排放污泥用污泥泵送至二级泵站,经过二级泵站污泥处理装置进行渣水分离,处理后的清水通过管道部分排入中和池,部分用于化灰,从新进入流程,污泥送至交椅山渣场堆放。18\n工艺流程图见图3.1-1。乌江34号泉水空气噪声收集池水鼓风机中和池石灰乳槽石灰仓石灰PAM熟化池絮凝剂槽沉降池抽渣或压滤污泥外运过滤池清水池处理合格后排放图3.1-1-13000m3/h深度治理工艺流程排污节点示意图石灰乳配置系统絮凝系统500050005000北污染泉水5000原有中和池原有熟化池原有沉淀池原有过滤池原有沉清池处理后泉水5000去石灰乳配置系统污泥回抽系统污泥离心机污泥作去交椅山渣场3单位:m/h图3.1-1-25000m3/h规模工艺流程排污节点及示意图19\n3.1.6项目现有渣场情况生产固废主要来源于污泥处理装置,年产生量为5.842万t/a,收集后送交椅山渣场堆存。污泥堆存过程中使用专用固化袋进行袋装(详见图3.1-2),袋装后产生的污泥渗滤液由管道收集后进入渣场渗滤液收集系统。(详见图3.1-3)。图3.1-2污泥堆存现状图图3.1-3污泥渗滤液收集管道20\n3.1.7项目现有排污情况项目现有排污情况见表3.1-6。表3.1-6-1项目现有排污情况表排气筒高度(m)、烟囱温排放治理前数量及效率序号污染源治理措施治理后数量及浓度排放标准去向直径度(℃)方式浓度(%)(m)、数量本项目采用石灰粉直接打入石《大气污染物综合灰乳池,厂区有三个石灰乳池,排放标准》一、交替使用,使用时可能产生细大废气≤1.0mg/m3(GB16297-1996)二废气微的无组织粉尘排放。产生的气级颗粒物浓度:无组织厂界粉尘浓度1.0mg/m3≤1.0mg/m3表3.1-6-2项目现有排污情况表序污染源治理前数量及浓度治理措施治理后数量及浓度排放标准去向号乌江渡利用乌江渡水电站已建废水电站生活污水产生量1.55m3/d的卫生设施,不设废水0水卫生设排放口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收集后送交椅山渣场堆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产生量为5.842万t/a0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存。(2013修改单)固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废废机油、乳化油产生量为0.5t/a0不外排理(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生活垃圾收集后垃圾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6t/a0填埋四《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60dB(A)噪各类(GB12348-2008)2类夜间50dB(A)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21\n3.1.8现存环保问题及整改方案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环通【2018】329号)文件(见附件6),乌江34号泉眼含磷泉水治理设施可能存在汛期发生设施被淹没停止工作的情况。通知中要求2019年,企业需要制定实施乌江34号泉眼系统性治理方案,完成乌江34号泉眼废水处理设施汛期正常运行保障工程和管理措施。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此及时做出相应,制定了《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见附件7)实施乌江34号泉水处理设施防洪度汛改扩建工程。使之达到1万方/小时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现有水处理设施在乌江水库泄洪被淹,下游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过高时淹没处理设施,以及涌水量超过5000方/小时时,确保泉眼涌出的泉水处理后达标排放。3.2技改项目概况3.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项目(2)建设性质:技改(3)建设地点: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乌江渡水电站水坝下游1公里625.40m高程处乌江右岸(4)建设单位: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5)法人代表:何润林(6)项目占地:建设用地面积6782平方米。(7)项目投资情况:项目建设总投资9874.16万元,本项目为环保工程,即总投资即为环保投资。(8)项目劳动定员及工作制: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原有装置的相关人员兼任,年工作日365天。表3.2-1综合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处理规模万m3/a3066二年操作日:d365三主要原材料用量1PAMt/a306.62石灰粉万t/a4.393四公用动力消耗量1新鲜水万m3/a6.101化灰用2电kW.h/a20958300五运输量22\n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运入量万t/a4.4242运出量万t/a292.876六定员人51其中:生产工人人42管理人员人126782七厂区占地面积m八单位泉水处理综合单价元/吨1.37九项目建设投资万元9874.16十自筹资金万元9874.163.2.2建设内容及水处理指标由于乌江34号泉水污染较为严重,并且乌江为II类水水质,较为敏感,项目TP应严格执行《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实施乌江34号泉眼污染治理设施外排废水执行总磷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黔环通〔2018〕194号),其他污染物指标应严格执行《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表2标准限值。表3.2-2水处理指标序号污染物名称单位取值时间浓度值来源1小时平均10《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实施乌江34号2总磷mg/L日均7.5泉眼污染治理设施外排废水执行总磷特别排放3月均5限值的通知》(黔环通〔2018〕194号)4pH无量纲6-95化学需要量1506悬浮物100《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7氟化物20mg/L表2标准限值8总氮609氨氮3010砷0.3表3.2-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序层池底标生产类占地面建构筑物名称结构形式号数高(m)别积(m2)下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水池1第一系列中和反应池2F652.6戊类(L×B×H=35.2m×17.6m×7.1m,有效水深5.8m)3119.936下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水第二、三系列中和反应池22F641.0戊类池(L×B×H=35.2m×17.6m×7.1m,有效水深5.8m)下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水池3第二、三系列沉淀池3F641.0戊类1050(L×B×H=16.85m×15.60m×6.55m,有效水深5.9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絮凝剂溶解系统1F641.0戊类24(L×B×H=8.00m×3.00m×1.50m)5浓缩池3F下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水641.0戊类12523\n池(D=12.6m,H=4.5m)6电控楼4F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249.28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7石灰乳制备罐2F—戊类80(D=10m,H=10m)8地磅房1F砖混—戊类10.59深井泵Q=1800m3/h,扬程为50m,台数6台10石灰乳搅拌装置2套3.2.3项目原辅材料用量本项目原辅材料用量见下表。表3.2-4乌江34号泉水处理需要原辅材料消耗表序号名称单位消耗量备注1石灰粉万t/a4.3932PAMt/a306.63新鲜水万m3/a6.101化灰用4电kW.h/a209583003.3本次技改内容及运行工况分析3.3.1本次技改内容根据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对乌江34号泉水水质监测数据表中的2018年的数据。通过表中数据显示,乌江34号泉正常出水量不超过3500m3/h,水质总磷低于300mg/L,氟低于100mg/L;在汛期极端情况下最大涌出量不超过10000m3/h,水质总磷低于105mg/L,氟低于35mg/L。pH指标在6-9。本项目通过本次改扩建后总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0m3/h的污水处理设施。本次设计分为2部分:(1)第一部:对现有处理能力为5000m3/h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主要改造项目为:集水井隔墙在原有连通孔两侧各增开两个Φ800的圆孔,错位布置;更换集水井中污水提升泵,数量为6台;引水管由原有DN1200改为DN2000,并在引入管上设置流量计;引水渠上改造现有转换井,在转换井进水口设置2m×2m的闸板阀。污水提升泵采用定频深井泵,Q=1800m3/h,扬程为50m。其余利用现有中和池、斜管沉淀池、沉淀池配套泵组、刮泥机、絮凝设备、现有污泥脱水设备。第二部分为新增污水处理设施。具体如下:(1)新增3套3500m3/h中和反应设施(L×B×H=35.2m×17.6m×7.1m,有效水深5.8m)。(2)新增2套3500m3/h沉淀设施(L×B×H=16.85m×15.60m×6.55m,有效水深5.92m)。24\n(3)新增石灰乳系统:石灰乳槽:D=10m,H=10m,2座;石灰乳配置系统按60m3/h设计。(4)新增污泥浓缩设施(污泥浓缩池一座,D=12.6m,H=4.5m);污泥脱水系统利旧。(5)石灰乳制备迁建;新增二、三系列水处理药剂设施(溶解槽尺寸L×B×H=8.00m×3.00m×1.50m.一座,有效容积24m3)(6)新增配电房、控制室;地磅。3.3.2运行工况分析本项目位置在现有污水设施附近,即乌江渡水电站大坝下游1km处乌江34号泉眼附近,河道一般水位高程为629.27m,乌江渡水电站满发电水位高程为627.00m,2014年施测的最高洪水位为640.29m。本次改造及新增污水处理设施最低点标高为642.00m。项目建成后,在正常水量情况下,利用新建3500m3/h中和系统和沉淀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在汛期时,利用新建的3套污水处理系统和改造系统共同进行对被污染的乌江34号泉水处理,达标排放。3.3.3工程建设3.3.3.1利旧构筑物及设备利旧构筑物:现有中和池、斜管沉淀池和集水井。利旧设备:现有沉淀池配套泵组、刮泥机、絮凝设备,现有污泥脱水设备。3.3.3.2集水井及配套改造本项目集水井改造:集水井隔墙在原有连通孔两侧各增开两个Φ800的圆孔,错位布置;更换集水井中污水提升泵,数量为6台;引水管由原有DN1200改为DN2000,并在引入管上设置流量计;引水渠上改造现有转换井,在转换井进水口设置2m×2m的闸板阀。污水提升泵采用定频深井泵,Q=1800m3/h,扬程为50m。3.3.3.3中和反应根据《硫酸、磷肥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963-2014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中和反应池停留时间为45min。本项目需新建三座中和反应池以满足汛期10000m3/h处理能力的要求。拟定新建三座处理能力为3500m3/h的中和反应池。第一系列中和反应池池底标高设置标高为652.60m,第二、三系列中和反应池池底标高设置标高为641.00m。详细参数如下:(1)水池尺寸(每座):L×B×H=35.2m×17.6m×7.1m,分为8格,有效水深25\n为,5.8m,分为8格;(2)有效表面积:2059.84m3,总有效容积:3119.936m3;(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4)每一格设置一个搅拌器,搅拌器转速:50~60rpm,两层折叶桨。3.3.3.4沉淀池本项目现有处理能力为3000m3/h的斜管沉淀池,为满足汛期10000m3/h处理能力的要求,拟新建2座处理能力为3500m3/h的斜管沉淀池。原有沉淀池作为第一系列沉淀池,新建2座沉淀池作为第二、三系列沉淀池。第二、三系列沉淀池设置在641.00m平台上,池底标高为645.60m,详细数据参考如下:(1)沉淀池形式:升流式异向斜管沉淀池,钢筋混凝土结构;(2)水池尺寸计算:采用方形沉淀池,每一座沉淀池分为2格,每格沉淀尺寸为:L×B×H=16.85m×15.60m×6.55m,有效水深5.92m。(3)沉淀池配水渠尺寸:L×B×H=13.69m×3.00m×1m。3.3.3.5污泥浓缩、污泥回收由于本项目污泥量较大,含水率较高,需要对污泥进一步浓缩后再排入现有污泥处理系统,拟建一座污泥浓缩池,浓缩池设置在641.00m平台上。水池尺寸计算:D=12.6m,H=4.5m;钢筋混凝土结构。3.3.3.6石灰乳配置生石灰(CaO),经罐车运送至石灰乳槽,通过搅拌计量加入清水,配置成10%的石灰乳,通过管道加入中和反应池。石灰乳槽:D=10m,H=10m,2座;石灰乳配置系统按60m3/h进行设计。3.3.3.7絮凝剂溶解系统絮凝剂溶解系统,设置在新建沉淀池旁,标高为641.00m平台处。经计算PAM投加量为:14m3/h。系统选用一台溶解加压机,溶解后的絮凝剂,经过单柱塞计量泵送入沉淀池。主要设备选型如下:(1)溶解槽尺寸:L×B×H=8.00m×3.00m×1.50m一座,有效容积24m3;(2)槽体材质:304不锈钢(3)加药泵:采用卧式螺杆泵,Q=7m3/h,扬程20m,2台。3.4工程分析3.4.1水处理方案比选乌江34号泉正常出水量不超过3500m3/h,水质总磷低于300mg/L,氟低于100mg/L;在汛期极端情况下最大涌出量不超过10000m3/h,水质总磷低于105mg/L,氟低于35mg/L。26\n在水量较大,污染指标相对不高,此种情况下,一般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采取中和法,中和法可分为3类处理方法:碱性废水中和法、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过滤中和法。(1)碱性废水中和法碱性废水中和法是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共同引入中和池中内进行混合中和。中和的结果应该使废水呈中性或弱碱性。当酸、碱废水的流量和浓度经常变化,而且波动很大时,应该设调节池加以调节。该法适用条件有限,酸碱废水中酸碱当量最好基本平衡。该法的优点是:合理利用酸、碱废水,节省中和药剂及运行费用;缺点是:适用条件要求较高。由于本项目基本没有碱性废水,故该法不适合本项目应用。(2)过滤中和法过滤中和法适用于硫酸浓度不大于2g/L或生成易溶盐的各种酸性废水、且不含大量悬浮物及重金属的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使酸性废水通过具有中和能力的滤料,例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以产生中和反应。例如石灰石与硫酸的反应:H2SO4+CaCO3→CaSO4↓+H2O+CO2↑白云石与硫酸的反应:2H2SO4+CaCO3·MgCO3→CaSO4↓+MgSO4+2H2O+CO2↑该法优点是:设备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简单、出水pH值较稳定,不影响环境卫生,产渣量少;缺点是:废水中不宜有浓度过高的重金属离子或悬浮物,废水中硫酸的浓度受到限制(硫酸浓度应小于2g/L)。由于本项目不是硫酸废水,故该法不适合本项目应用。(3)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投药中和法适用于各种酸性废水或含杂质较多的酸性废水。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其中氢氧化钠、碳酸钠因价格较贵,一般较少采用;石灰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所以适用较广。石灰与磷酸的反应:pH=3.2时2H3PO4+Ca(OH)2→Ca(H2PO4)2+2H2OpH=5.2时H3PO4+Ca(OH)2→CaHPO4↓+2H2OCa(H2PO4)2+Ca(OH)2→2Ca3HPO4↓+2H2OpH=8.1以上时2H3PO4+3Ca(OH)2→Ca3(PO4)2↓+6H2O2CaHPO4+Ca(OH)2→Ca3(PO4)2↓+2H2O石灰与氟化物的反应:27\nCa2++2F-→CaF2↓该法优点:适应性强,适用于任何水量、任何浓度的酸性废水,出水pH值可保证达到要求值并兼可去除杂质和金属离子及磷酸盐;缺点:设备及管理复杂、自动化程度要求高、化学污泥渣量大、运行费用高。用石灰作中和剂可处理酸性废水,最常采用的是石灰乳法。同时,由于石灰溶于水后产生的氢氧化钙对废水杂质具有混凝作用,因此它适用于含杂质多的酸性废水。根据上述处理工艺的对比,并结合结合现在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本身即为投药中和法,故本项目选择适用于含杂质多的酸性废水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作为本项目的处理工艺。3.4.2水处理方案工艺流程在汛期或水量突增时,一、二、三系列处理设施全部运行形成10000m3/h汛期污水处理能力。来自乌江34#泉的污水经收集进入工程集水井后,泵送入旧系统改造的3500m3/h中和池反应池和新增2×3500m3/h中和反应池与石灰乳进行中和反应,在混合池出水端加入絮凝剂PAM后进入斜管沉降池进行沉降,清水外排,渣浆回污泥收集池,送入现有系统卧式离心分离机,经脱水后渣外运至污泥渣场堆存,滤液回中和反应池。在正常情况下水量为3500m3/h时,采用“石灰二次利用工艺”,利用第二系列3500m3/h中和反应池和沉淀池作为一级反应池和一级沉淀池,第三系列3500m3/h中和反应池和沉淀池作为二级反应池和二级沉淀池,石灰由第三系列作为二级反应池添加与污水反应,再将沉降分离后石灰渣输送至一级反应池二次中和利用,提高石灰利用率。项目汛期及非汛期常见水量下,进出量及各项指标见下表。表3.5-1各时期进出水质及水量表进水水量进水总磷进水氟化物出水总磷出水氟化物序号时期(m3/h)(mg/L)(mg/L)(mg/L)(mg/L)1汛期1000010535≤10≤202非汛期3500300100≤10≤2028\n现有集水井石灰乳系统(扩建)无组织粉尘正常(水)汛期(水)汛期(正常)汛期正常滤液9500m3/h中和反9500m3/h中和反9500m3/h中和反应池一系列应池二系列应池三系列絮凝剂絮凝剂上清液絮凝剂污泥现有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污泥汛期污泥斜管沉淀池污泥池污泥池一系列二系列汛期三系列(正常)污泥污泥正常(水)滤液滤液现有污泥脱水机现有污泥脱水机污泥污泥水汛期(正常)汛期(水)汛期(水)至堆场至堆场至清水池排放入乌江河图例处理水路线石灰乳路线污泥路线一级处理(非汛期)二级处理(非汛期)新建设施图3.4-1本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29\n3.5污染物排放分析3.5.1废气3.5.1.1项目无组织废气项目运行过程中石灰乳槽可能产生一定量的无组织排放,由于石灰乳系统的封闭性较好,本次无组织排放的产生量取0.5t/a。3.5.2废水3.5.2.1生产废水本项目为收集被污染的乌江34号泉水进行处理的环保型项目,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3.5.2.2生活废水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原有装置的相关人员兼任,年工作日365天,生活污水总量不增加。3.5.3固废3.5.3.1泉水处理污泥项目污泥产生量将增加0.5万t/a(现年产生量为5.842万t/a),送至原有污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后送交椅山渣场进行固化堆存。3.5.3.2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汇总表见表3.5-1。表3.5-1危险废物汇总表产生主有危产生量序危险废物名危险废危险废物工序形要害产废险(吨/污染防治措施号称物类别代码及装态成成周期特年)置分分性废废委托有危废处生产液矿矿12个置资质的单位1废润滑油HW08900-209-080.5T,I设备态物物月或部门进行处油油理3.5.3.3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原有装置的相关人员兼任,年工作日365天,生活垃圾总量不增加。3.5.4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各类泵、石灰乳搅拌装置、污泥脱水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为机械性噪声和空气振动性噪声,均属固定稳态噪声源,其噪声强度一般在80~110dB(A)之间:(1)设备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2)在水泵、搅拌装置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基础上安装橡胶隔振或减振器。30\n3.5.5项目三本账本项目三本账见表3.5-2。表3.5-2本项目建成后污染物发生量、削减量、排放量表废气废水固废污染物废水废气量(万SO2NOX颗粒物量CODNH3-N磷酸盐(万吨/类别3(t/a)(t/a)(t/a)(万(t/a)(t/a)(t/a)m/a)3年)m/a)原有排放量000000000(1)新建部分产生0000.500000.5量(2)新建部分削减000000000.5量(3)以新带老削减000000000量(4)增减量(5)0000.500000=(2)-(3)-(4)排放总量(6)0000.500000=(2)-(3)+(1)-(4)31\n表3.5-3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表排气筒高序排放方治理后数量及浓效率污染源度及直径产生量及浓度治理措施排放标准去向号式度(%)(m)本项目采用石灰粉直接打入石灰乳池,厂区有三个石灰乳池,交替使《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无组织排放面源参数用,使用时可(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废(石灰乳系长:31m连续0.5t/a0.5t/a—大气能产生细微的监控浓度限值气统)宽:20m3无组织粉尘排TSP1.0mg/m放。产生的无组织厂界粉尘浓度≤1.0mg/m3续表3.5-4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表序污染源产生量及浓度治理措施治理后数量及浓度排放标准去向号乌江渡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技术管理二水电站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原利用乌江渡水电站已建的废1.生活污水——已建的有装置的相关人员兼任,年工作卫生设施水卫生设日365天,生活污水总量不增加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堆存不1.泉水处理污泥产生量0.5万吨/年送交椅山渣场堆存不外排准》(GB18599-2001)外排三及(2013修改单)固《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废制标准》2.废机油产生量0.5吨/年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不外排不外排(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四各类泵、石灰乳搅拌装昼间<60dB(A)声排放标准》2类噪80~110dB(A)安装消音器,修隔音罩置、污泥脱水设备夜间<50dB(A)昼间60dB(A)夜间声50dB(A)32\n3.6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3.6.1与《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乌江34号泉眼安全度汛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7号)《会议纪要》中提及,开磷集团要抓紧论证和制定乌江34号泉眼周围的防护保运措施方案。本项目的开展即为解决乌江34号泉水处理工程度汛问题,使之达到1万方/小时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现有水处理设施在乌江水库泄洪被淹,下游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过高时淹没处理设施,以及涌水量超过5000方/小时时,确保泉眼涌出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3.6.2与《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8号)《会议纪要》中提及,开磷集团5月31日前科学制定乌江34号泉眼治理设施防洪保运方案,并上报省环保厅。本项目的开展即为解决乌江34号泉水处理工程度汛问题,使之达到1万方/小时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现有水处理设施在乌江水库泄洪被淹,下游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过高时淹没处理设施,以及涌水量超过5000方/小时时,确保泉眼涌出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3.6.3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环通【2018】329号)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环通【2018】329号)可知,乌江34号泉眼含磷泉水治理设施可能存在汛期发生设施被淹没停止工作的情况。通知中要求2019年,企业需要制定实施乌江34号泉眼系统性治理方案,完成乌江34号泉眼废水处理设施汛期正常运行保障工程和管理措施。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此及时做出相应,制定了《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见附件7)实施乌江34号泉水处理设施防洪度汛改扩建工程。使之达到1万方/小时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现有水处理设施在乌江水库泄洪被淹,下游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过高时淹没处理设施,以及涌水量超过5000方/小时时,确保泉眼涌出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33\n3.6.4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3.6-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表内容符合性分析整改措施建议生态保护红本项目涉及区域不含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符合生态保/线护红线要求资源利用上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量、水等资源,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线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本项目附近地表水环境、声环境质量、大气环境基本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要环境质量底求;本项目只有少量废气及无组织废气排放,经一系列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线响较小,废水经排至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负面清单本项目位于不在该功能区的负面清单内/34\n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自然环境概况4.1.1位置与交通本项目取水泵房位于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遵义市播州区地处贵州省北部,东接湄潭、瓮安县,南邻息烽、开阳县,西连仁怀、金沙县,北界桐梓县、绥阳县、红花岗区、汇川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遵南大道、海尔大道将县城与市区相连,川黔铁路、210国道、326国道和贵遵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北。乌江镇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南部,跨乌江两岸。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位于播州区乌江镇乌江渡水电站水坝下游1公里625.40m高程处乌江右岸,现污水处理设施旁。。地理位置见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位置图项目位置图4.1.2地质、地貌播州区地处黔中丘陵和黔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娄山山脉使全县地形呈东南和西北两个大斜面,东南斜面地势平缓,西北斜面地势陡峭。最低点位于山盆镇落炉,海拔为489m,最高点位于山盆镇的仙人山,海拔为1849m。在娄山山脉东南面为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地貌,海拔一般800~1000m,娄山山脉西北面为低中山峡谷地貌,海拔一般900~1300m。乌江渡水库库区及库区周围处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上,由于受乌江水系的强烈切割,形成较明显的山地、丘陵、盆地三种地貌类型。山地海拔高程35\n在1200m以上,基本上是乌江水系与其它水系的分水岭;丘陵主要分布于乌江及其支流两岸,海拔高程在1100~1200m之间;盆地主要分布于乌江及其支流两岸地势相对较开阔的地区,海拔高程在800~1100m之间。乌江渡水电站库区及库区周围地层出露主要有10个系,由老至新依次为:前震旦系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第四系。出露岩石除侏罗系、第四系为非碳酸盐岩外,其他各层均有碳酸盐岩出露。岩溶地区出露的主要有灰岩、泥灰岩、白云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非岩溶地区出露的有紫色页岩、紫色砂页岩、页岩、砂页岩和砂岩。由于境内碳酸盐类岩层经长期风化侵蚀,钙质释放与流失严重,故溶洞较多。4.1.3地层特征评价区域地层岩性上层约0~10m厚为第四系粘土、亚粘土为主,下伏中生代以白云岩、灰岩、泥灰岩、页岩为主。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三叠系的茅草铺组第二、三、四段和松坎组第一、二段,寒武系的高台组、石冷水组。4.1.3气候、气象播州区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4.7℃,年均降水量1200mm,年均日照1146.9h,无霜期270天,年均相对湿度在8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150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17.08%,年静风频率33.14%,平均风速1.7m/s。4.1.4水文特征1、地表水播州区所在地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所有河流以乌江为主干,一、二、三级支流呈树枝状分布于各地,沿线最大河流为鱼塘河,各河流最终汇入乌江经长江注入大海。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涉及乌江渡水电站坝址下游。根据乌江渡水电站坝址l95l~1995年径流资料统计,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483m3/s(水文年),多年平均径流量152亿m3,最大年平均流量757m3/s(1954年),最小年平均流量29lm3/s(1990年),最大月平均流量2960m3/s(1991年7月),最小月平均流量66.5m3/s(1963年4月),汛期5~10月份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3.4%,项目区域水系见图2项目区域水系图。2、地下水播州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总体为侵蚀溶蚀地貌。地下水分布广,地下水类型以岩溶水为主,其次为裂隙型潜水和孔隙型潜水。前者分布于碳酸盐岩中,后二者分别赋存于各种基岩裂隙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均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床排泄。评价区内地下水为岩溶丘陵溶洞裂隙水,整个地下水流向为从南向北,岩溶发育区域内很多的落水洞,为乌江34号泉补给区之一,接受降水补给,最终排泄于乌江河中。36\n碳酸盐岩包括二叠系上统长兴组灰岩、三叠系下统玉龙山灰岩和茅口灰岩,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区域水文地质图详见图3项目水文地质图。4.1.5植被评价范围内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为主,优势种马尾松和柏木,其中马尾松林多分布在丘陵顶部和山脊上的酸性黄壤土上;柏木耐干旱、贫瘠,在土层瘠薄和基岩裸露地上常呈疏林分布。在靠近乌江、养龙司河的岸边无高大乔木,灌木较少以水麻、地瓜藤等为主。草本优势种有芦苇、白茅、龙葵、荠菜等。栽培植被分为经济林、果木林和大田作物。评价范围内兽类很少,以鼠类为优势种偶有野兔、松鼠、刺猬等;鸟类主要有斑鸠、啄木鸟、布谷鸟、麻雀、乌鸦、喜鹊等。鱼类主要有鲢鱼、草鱼、鲤鱼、鲫鱼、黄鳝等。未发现保护动物。4.1.6社会环境概况2016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播州区设立遵义市播州区。2016年6月6日,遵义市播州区正式挂牌成立。遵义市播州区地处贵州省北部,国土面积2487.63平方公里,辖19个镇2个民族乡,总人口84.36万。遵义市播州区辖国土面积2487.63平方公里,辖19个镇2个民族乡,总人口84.36万,其中农业人口102.13万人,非农业人口11.32万人;城镇人口25.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4081人。南北镇是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有企业主要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乡镇企业以黑色金属冶炼、建材行业为主,形成了冶金、化工、造纸、酿造、采煤、矿山开采为主,门类较多的工业格局。乌江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2.2万,有汉、苗等民族。辖3居委会、10村委会。37\n4.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4.2.1大气环境4.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采用贵州贵才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01月03日对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的环境现状监测的资料,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数据。监测点位见表4.2-1。表4.2-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编号监测点方位距离(m)目的G1厂界--G2乌江镀电厂生活区NW1900大气环境G3乌江镇NE9004.2.1.2评价因子:TSP、PM10、PM2.5同步测定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标准浓度限值列于表4.2-2。表4.2-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单位:μg/m3污染物名称年平均日平均评价标准颗粒物(PM10)701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颗粒物(PM2.5)3575(GB3095-2012)(二级)TSP2003004.2.1.3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定,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Ii=Ci/Csi式中:Ii-污染物i的标准指数;C3i-污染物i的不同取样时间的监测浓度(mg/Nm);C3s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Nm)。4.2.1.4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区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表4.2-3评价区空气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m3日平均浓度评价标准污超染监测点日均最大标准日均最小值最大值标小时物浓度mg/m3mg/m3率指数浓度mg/m3浓度mg/m3Img/m3%TSPG10.0700.0540.08500.28---0.3G10.0490.0360.06600.44PM10G20.0460.0380.05200.35---0.15G30.0870.0750.10600.71G20.0240.0170.02900.39PM2.5---0.075G30.0410.0290.04900.65由上表数据可知,本项目各监测点位TSP、PM10、PM2.5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8\n4.2.2地表水4.2.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2.2.1.1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评价范围:乌江水库上游3000m河段至乌江水库下游6000m河段。评价标准:乌江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4.2.2.1.2现状监测本项目采用贵州贵才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07月27日至2018年08月03日对《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治理工程-交椅山磷石膏库环保改造项目》地表水监测数据,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数据。表4.2-4地表水监测点设置表点位编号水体监测点距离W3乌江河息烽河入河口下游3000m乌江水库坝下100m,乌江34号W4乌江河乌江水库坝下泉出露点以上W5乌江河乌江水污染治理装置排口下游500mW6乌江河乌江34号泉下游3000m,养龙司河汇入口下500m6000m,养龙司河汇入口下W7乌江河乌江34号泉下游2500m4.2.2.1.3监测项目:水温、流量、流速、pH值、COD、SS、BOD5、NH3-N、TP(以P计)、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化物、砷。4.2.2.1.4监测频率:连续3天,每天1次。监测分析:国家环保局《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地表水监测结果见表4.2-5。39\n表4.2-5地表水监测结果表单位(mg/L,pH无量纲)监测断面监测时间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COD硫化物BOD35总磷氨氮SS氟化物砷流速(m/s)流量(m/h)7.2817.18.272.3140.0081.10.080.04560.20.0003L----7.2917.28.252.1130.00710.090.0470.190.0003L----W37.3017.18.212.3140.0060.90.080.0380.180.0003L----三日均值17.18.242.2140.00710.080.03870.190.0003L----7.2816.17.871.670.0080.80.070.028160.150.0003L0.99123189407.2916.27.851.870.0060.70.080.033140.120.0003L0.9872309580W47.3016.17.851.880.0060.80.070.038140.170.0003L0.8992103660三日均值16.17.8571.737.30.0070.80.0730.033150.150.0003L0.95922440607.2816.17.791.470.005L0.90.050.03880.170.0003L0.98629816647.2916.17.81.560.005L0.80.040.03590.170.0003L0.9652918160W57.3016.27.731.860.005L0.80.050.0390.140.0003L0.912751840三日均值16.17.81.660.005L0.80.0470.0348.670.160.0003L0.95428838887.2815.97.771.460.005L0.80.030.04590.160.0003L0.91137485837.2916.17.791.470.005L0.90.040.045100.110.0003L0.8713583991W67.3016.27.721.750.005L0.80.040.043100.110.0003L0.9113748582三日均值16.17.761.560.005L0.80.040.044100.130.0003L0.89836937197.2816.27.811.470.005L0.70.040.03160.140.0003L0.9717165987.2916.17.781.560.005L0.70.030.035150.170.0003L0.92678960W77.3016.37.651.770.005L0.60.030.028140.140.0003L0.812599256三日均值16.27.7471.570.005L0.70.030.031150.150.0003L0.901664938注:当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以检出限值加L报出。40\n4.2.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2.2.2.1评价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COD、硫化物、BOD5、TP、氨氮、氟化物、砷。4.2.2.2.2评价方法根据监测资料,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采用一般性水质因子(随着浓度增加而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的指数计算公式,分项进行评价。SCCijijsi式中:Sij---评价因子i的水质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因子超标;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pH的指数计算公式:SpH,j7.0pHj7.0pHsdpHj7.0SpH,jpHj7.0pHsu7.0pHj7.0式中:SpH,j---pH值的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因子超标;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pHsd---评价标准中pH的下限值;pHsu---评价标准中pH的上限值。4.2.2.2.3评价结果表4.2-6地表水环境单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Sij计算结果单位(mg/L,pH除外)高锰酸监测断面监测项目pHCOD硫化物BOD5TP氨氮氟化物砷盐指数平均值8.2432.2313.670.0071.0000.0830.0380.1900.0003L入河口下标准指数0.620.560.910.070.330.830.080.190.003游3000m超标倍数------------------(W3)现状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乌江水库平均值7.8571.737.30.0070.7670.0730.0330.1470.0003L坝下标准指数0.430.430.490.070.260.730.070.150.003100m,乌超标倍数------------------江34号泉出露点以现状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上(W4)乌乌江水污平均值7.771.5676.30.005L0.830.0470.0340.160.0003L江染治理装标准指数0.390.390.420.030.280.470.070.160.003河置排口下超标倍数------------------游500m现状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W5)乌江34号平均值7.761.560.005L0.8330.0370.0440.1270.0003L泉下游标准指数0.380.380.400.030.280.370.090.130.0033000m超标倍数------------------(W6)现状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乌江34号平均值7.7471.56.6670.005L0.6670.0330.0310.1500.0003L泉下游标准指数0.370.380.440.030.220.330.060.150.0036000m超标倍数------------------41\n(W7)现状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GB3838-2002)Ⅱ类6~94150.130.10.510.05注:当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以检出限值加L报出。从上表可以看出,乌江河W3、W4、W5、W6、W7断面所有监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4.2.3地下水4.2.3.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4.2.3.1.1地下水监测点设置本项目采用贵州贵才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07月27日至2018年08月03日对《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治理工程-交椅山磷石膏库环保改造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数据。不涉及饮用水源及地下饮用泉水。表4.2-7地下水监测点设置表序号监测点名称T6乌江34号泉监测项目:水温、涌水量、总溶解性固体、pH值、耗氧量、总硬度、硫化物、TP、氰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硫酸盐、Cr6+、Hg、Cd、Pb、Cu、Zn、Fe、Mn、As等22项。监测频率:连续3天,每天1次。4.2.3.1.2监测结果表4.2-8地下水现状监测值单位(mg/L,pH除外)序号监测项目乌江34号泉(T6)07.2807.2907.30三日均值1水温(℃)16.216.216.116.172pH值5.75.735.825.753高锰酸盐指数1.71.61.91.734硫化物0.005L0.005L0.005L0.005L5总磷122.6124.9123.9123.86铁0.050.050.050.057锰0.01L0.01L0.01L0.01L8六价铬0.004L0.004L0.004L0.004L9氰化物0.004L0.004L0.004L0.004L10氟化物12.5110.812.0611.7911总硬度35034335134812溶解性总固体84084484684313汞0.00160.00130.00160.001514砷0.0140.0150.0110.01315铅0.0030.0030.0030.00316镉0.001210.001060.001080.0011117铜0.05L0.05L0.05L0.05L18锌0.0910.0950.0950.09419硫酸盐3938403920细菌总数(cfu/mL)2.1×1042.0×1042.3×1042.1×10421总大肠菌群(MPN/100mL)<252--注:当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以检出限值加L报出42\n4.2.3.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项目监测因子:pH、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铁、猛、六价铬、氰化物、氟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汞、砷、铅、镉、铜、锌、硫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2)评价标准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3)评价方法根据监测资料,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及《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要求,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分项进行评价。SCCijijsi试中:Sij---i种污染物的标准指数;Cij---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C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pH的标准指数SpH,j7.0pHj7.0pHsdpHj7.0SpH,jpHj7.0pHsu7.0pHj7.0式中:SpH,j---pH的标准指数;pHj---监测点的pH值;pHsd---pH的评价标准值下限;pHsu---pH的评价标准值上限。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标准指数≤1则能满足要求。(4)评价结果见表4.2-9。表4.2-9地下水现状评价结果单位(mg/L,pH除外)标准监测点T6序号评价项目标准指数超标倍数限值三日均值1pH值6.5~8.55.752.51.52高锰酸盐指数31.730.577-3硫化物0.020.005L0.125-4铁0.30.050.167-5锰0.10.01L0.05-6六价铬0.050.004L0.04-7氰化物0.050.004L0.04-8氟化物111.7911.7910.799总硬度4503480.773-10溶解性总固体10008430.843-11汞0.0010.00151.50.512砷0.010.0131.30.343\n13铅0.010.0030.3-14镉0.0050.001110.222-15铜10.05L0.025-16锌10.0940.094-17硫酸盐250390.156-细菌总数4181002.1×10210209(cfu/mL)总大肠菌群193------(MPN/100mL)由表4.2-9评价可知,乌江34号泉pH、氟化物、汞、砷、细菌总数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分别超标1.5倍、10.79倍、0.5倍、0.3倍、209倍,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乌江34号泉(T6)pH、氟化物、汞、砷等超标,主要原因是因为渣场原有防渗措施失效,渗滤水下渗,随着F3导水断层,自南向北径流,造成乌江34号泉的污染。交椅山渣场目前已对现有堆存的磷石膏覆盖HDPE膜,防止雨水继续淋溶出渗率液,污染地下水。新产生磷石膏干法堆存于已经覆盖好的HDPE膜上。铺膜工作于2018年9月完成,于2018年12月完成验收。4.2.4声环境4.2.4.1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4.2.4.1.1周围环境状况本评价以2017年10月09日~10月10日贵州瑞思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数据作为本次评价数据。4.2.4.1.2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保护目标按照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的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噪声源种类及数量、项目建成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及项目所处区域为(GB3096-2008)规定的2类区,确定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评价范围为厂界及周围200m。4.2.4.1.3评价方法采用现状监测值或预测叠加值和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4.2.4.1.4评价因子本项目噪声评价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Leq)。4.2.4.1.5评价标准(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4.2.4.1.6监测布点监测点布设4个点。44\n表4.2-10噪声监测点位设置编号监测点名称N1厂界东N2厂界西N3厂界南注:北面紧靠乌江河无法监测4.2.4.1.7监测时间及频率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监测1天。监测结果见表4.2-11。4.2.4.1.8监测结果表4.2-11厂界噪声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及评价测量值标准值测点位置检测日期时段监测结果Leq(dB(A))dB(A)昼间56.260未超标2017.10.09厂界东面夜间47.950未超标(N1)昼间56.860未超标2017.10.10夜间46.350未超标昼间55.860未超标2017.10.09厂界西面夜间46.450未超标(N2)昼间56.060未超标2017.10.10夜间47.150未超标昼间52.460未超标2017.10.09厂界南面夜间43.650未超标(N3)昼间53.460未超标2017.10.10夜间42.850未超标表4.2-11结果表明,厂区噪声环境噪声现状昼夜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厂区周围声环境总体质量较好。45\n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1.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运输材料、堆放材料,平整土地、搭临时工棚等,不可避免地要临时占地,并使部分土壤直接裸露于地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活动,包括地基开挖、进场道路整修等,土壤受到扰动,原有的土壤层次和结构遭受破坏,其抗蚀能力与原自然状态相比大大降低。另外,加上土石方临时堆放及运输等因素,在贵州多雨的情况下,会加重局部的水土流失状况。施工初期场地内土石方的开挖,沙石、水泥、砖块等建筑材料的堆放会对景观造成影响;建设初期的景观影响范围主要是在建设地块内,特别对项目建设地点附近影响最为明显;影响随着施工结束,房屋的建成,各种建筑垃圾的清运出场,项目建设区域内绿化植被的种植,此类景观影响逐渐消失。5.1.1.1施工组织(1)施工道路本项目无外部施工道路建设,主要完善厂区内的道路建设。(2)建筑材料来源项目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就近购买,直接运入施工场地。砂、石料、石灰、砖等建筑材料可就地购买解决,项目施工期间的石方可尽量利用,本项目不设置砂石料场。(3)生产生活用水、用电施工用水:由水电站进行供水。施工用电:由水电站进行供电,可满足加工场、生活区等电力需求。(4)施工临时占地①施工营地及施工工区本项目施工营地及施工工区全部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具体设置在办公、宿舍楼建设占地区域附近;②表土临时堆放点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在永久占地范围内,根据项目实际可以暂时堆放。5.1.1.2施工工艺(1)土建工程土石方开挖施工,浅层开挖主要采用推土机进行,深层开挖主要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在接过基底标高时,工程桩周围、围护体及支撑桩附近应由人工配合。线状开挖主要采用反铲挖掘机辅以人工及其它小型机具开挖,开挖的土方临时堆放在沿线,就地堆成地埂,以防水流冲刷。46\n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土石方调配平衡坚持前期后期紧密配合,场地平整与地下建筑施工相结合,杜绝重复挖填,土石方运输避免散落。土方开挖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如难以避开则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破坏征地边界外自然植被和排水系统;施工前做好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规划,注意保护挖、填方边坡稳定。土方施工时要阻止场外水流入施工平整区域内,采取必要的临时排水等防护措施,防止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有积水。回填土根据基础与沟道的不同埋置深度分层分批回填。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详见下表5.1-1。表5.1-1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表序号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方调配平整坚持前期后期紧密结合,场地平整与地下建筑施1工相结合,杜绝重复挖填,土石方运输避免对流乱流2挖、填方边坡坡度控制,以稳定边坡土方开挖时,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如果雨季施工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同时3避免破坏征地边界外的自然植被和排水系统施工前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注意保护挖、填方的边坡稳4定;用机械施工时,边坡应适当减缓,必要的边坡修整和场地边角等,可由人工或小型机具配合进行土方施工时要阻止场外水流入施工平整区域内,采取临时性排水沟或筑土等措5施,防止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有积水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不能先6切除坡角施工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挖方地段,选用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7位回填土根据基础与沟道不同埋置深度分批分层回填。填土前,清除基坑内的积8水、淤泥、碎木等杂物。沟道两侧对称分层布置,同时向上夯实。分段交接处做成台阶形,逐层接合密实冬季填土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表层1.0m以内,不用冻9土填筑,位于道路等范围内的平整场地的填方不含冻土块填料(2)混凝土及砌筑工程混凝土及砌筑工程主要为场内活动板房的地面浇筑、砌筑挡土墙、上部修建截排水沟等,此工程主要由人工配合机械完成。(3)安装工程设备、输电输水线路安装。此工程主要由人工配合机械完成。(4)绿化工程此工程主要由人工完成,机械配合整地和修坡。噪声、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废气、水土流失施工队伍进场地基开挖固废、废水、噪声主体工程、附属设施工程修建噪声、固废、粉尘清场、整地、绿化验收、交付使用图5.1-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47\n5.1.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1.2.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施工期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地面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粉尘。①土石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②建筑材料(包括石灰、水泥、沙子、石子等)的现场搬运和堆放扬尘。③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土,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2)施工期运输扬尘的影响分析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5-2为一辆载重5t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500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道路表面粉尘量),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计算。由表5-2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表5.1-2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公里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车速0.10.20.30.40.51.05(km/h)0.02830.04760.06460.08010.09470.159310(km/h)0.05660.09530.12910.16020.18940.318615(km/h)0.08500.14290.19370.24030.28410.477820(km/h)0.11330.19050.25830.32040.37880.6371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5.1-3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粉尘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48\n表5.1-3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50100TSP小时平均不洒水10.142.891.150.86浓(mg/m3)洒水2.011.400.670.60因此,限速行驶及定时清扫道路、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3)施工期场地风力扬尘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由于风力吹蚀作用会产生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而形成暴露面,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估算:Q=2.1(V3−1.023W50−V0)e其中:Q—起尘量,kg/t·年;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W—尘粒的含水率,%。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根据类比调查资料,测定时风速为2.4m/s,测试结果表明建筑施工扬尘严重,工地内颗粒物浓度相当于大气环境标准的1.4~2.5倍,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达下风向150m处,水泥储料站扬尘影响范围在距其150米处颗粒物浓度即可降至为1.00mg/m3以下。施工及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对路边30m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路边的颗粒物浓度可达10mg/m3以上。根据多年气象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37天左右,以剩余时间的1/2为易产生扬尘的时间计,产生施工扬尘的气象机率有21.3%左右,特别可能出现在夏、秋季节雨水偏少的天气下,本项目施工期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料场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可有效降低施工场地风力扬尘。此外,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等过程,会产生CO、NOx以及未完全燃烧的HC,其排放量小,并且属间断性排放,加之项目施工场地扩散条件良好,这些废气可得到有效的稀释扩散,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甚微。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将会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因此,项目施工期不会造成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恶化。5.1.2.2水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水污染源49\n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产生,项目最大施工人数为30人,施工人员用水量0.1m3/人·d计,废水产生量为2.4m3/d。主要污染物COD200mg/L、SS200mg/L、BOD5150mg/L、NH3-N30mg/L。厕所使用水电站厕所。由于本项目工期较短,且废水均可实现综合利用或合理处置,因此,项目施工期废水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体水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5.1.2.3声环境影响分析5.1.2.3.1噪声预测模式按照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的规定,将各噪声源视为半自由状态的点声源,确定各噪声源坐标系,并根据预测点与声源之间距离,按声能量在空气中传播衰减模式计算出某个声源在环境中任何一点的声压等效声级LeqdB(A)。1.计算某个点声源在预测点的A声级rL(r)L(r)20lgLAA0r0式中:LA(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LA(r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A);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ΔLA-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dB(A)。2.如果已知声功率级LwA,且声源可看作是位于地面上的,则:L(r)L20lgr8A0wA05.1.2.3.2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结果根据类比调查,施工各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如下:5.1.2.3.2.1土石方阶段:主要噪声源是挖掘机、推土机以及各种运输车辆等,其噪声源的声功率氛围大部分为85~90dB(A),声源无明显指向性。5.1.2.3.2.2基础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是各种冲击钻机、移动式空压机等,其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约80~100dB(A),多是固定声源。其中移动式空压机声源最高,起伏范围一般5~10dB(A),但工作时间占整个建筑施工周期比例较小,无方向性,声功率级为95~102dB(A);冲击钻机声功率级为80~88dB(A)。5.1.2.3.2.3结构施工阶段:结构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一般为一年以上,使用的设备较多,为重点控制噪声阶段。主要噪声源有各种运输设备(汽车、吊车),结构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和运输车辆等,还有辅助设备电锯、砂轮机等,主要噪声源有振捣棒和混凝土搅拌机,其声功率级分别为92~50\n100dB(A)和70~79dB(A),这两种声源工作时间较长,影响面较广;辅助设备电锯、砂轮机声功率范围在98~112dB(A),声级较高,但工作时间相对较短。5.1.2.3.2.4交通噪声:施工时的主要运输机械为中型载重汽车,在运行时的噪声源强为88~95dB(A),在昼间交通干道两侧7.5m范围内,噪声最大值约为77dB(A),约在50m范围内,对来往行人和沿线居民点有一定的影响,对离干道50m以外的地方,没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前述预测模式,对施工期不同阶段各噪声设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计算,各声源不同距离处经自然衰减后的噪声值见表5.1-4。表5.1-4施工期各阶段距声源不同距离的等效声级声源距离衰减,声级值LWA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声功率级LWA[dB(A)]声源特征10m30m60m120m240m推土机87.567.558.051.945.939.9声源无指向性挖掘机86.566.557.050.944.938.9土石方阶段有一定影响应压路机82.562.553.046.940.934.9控制运输车辆8565.055.549.443.434.4冲击钻机83.563.554.047.941.935.9声源无指向性基础施工有一定影响应空压机98.578.569.062.956.950.9控制搅拌机74.554.545.038.932.926.9工作时间长,影振捣棒96.076.066.560.454.448.4结构施工响较广泛,必须汽吊车辆88.068.058.552.446.440.4控制电锯10686.058.552.446.440.4砂轮机10080.070.560.458.452.4在考虑室内隔升降机90.570.561.054.948.942.9声量的情况下,装修阶段其影响有所减切割机10080.070.564.458.452.4轻5.1.2.4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的限值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见表5.1-5。表5.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噪声限值LeqdB(A)昼间夜间70555.1.2.4.1基础施工阶段:昼间,距主要噪声设备30m处的平均等效声级均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噪声限值70dB(A)的要求。5.1.2.4.2结构施工阶段:昼间,振捣棒及电锯产生的噪声对距离10m处场界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将分别超标6dB(A)、16dB(A),其它设备噪声可满足标准要求;距30m处的平均等效声级均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噪声限值70dB(A)的要求。夜间,10m、30m处场界噪声仅搅拌机噪声可满足要求,其它设备噪声均超标,超标范围分别为13~31dB(A)、3.5~11.5dB(A);60m处场界仅振捣棒超标5.4dB(A)。51\n5.1.2.4.3安装阶段:昼间,10m、30m处场界噪声均超标,超标范围分别为0.5~10dB(A)、0.5dB(A);夜间,10m、30m、60m、120m处场界噪声超标范围分别为15.5~25dB(A)、6~15.5dB(A)、9.4dB(A)、3.4dB(A);240m处场界夜间噪声均可满足要求。考虑到上述设备主要在室内使用,其对场界噪声的影响将有所减轻,以室内隔声量为10dB(A)计,昼间30m处、夜间60m处场界噪声均可符合标准要求。根据上述分析,施工期对场界噪声影响最大的是结构施工阶段,昼间超标影响距离在30m左右,夜间超标影响距离为120m。对200m外的保护目标影响较小,但施工单位要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管理措施,并严格遵守各项有关规定。5.1.2.5固废影响分析(1)施工期的固废物废水沉淀池内污泥定期经人工打捞,送至建筑垃圾处理场堆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0.03t/d,施工期按12个月计,计约11t;建筑垃圾首先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可回收的交废物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收集后送建筑垃圾处理厂处置;水泥等包装材料、设备包装箱和油漆、涂料容器等废物,采取分类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不外排。(2)施工期固废物的影响分析施工阶段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生活垃圾通过环卫部门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减小对生态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包装袋、包装箱、碎木块等,应进行分类堆放,充分利用其中可再利用部分,或用于施工中,或外卖。其他不能利用部分纳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避免“脏、乱、差”现象。此外,装修期间会产生一定量的装修垃圾,其中油漆、涂料容器等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不能随意抛弃,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要求处置,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综上所述,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合理处置,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轻微。5.1.2.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场区现已无植被,该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场区内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1)施工过程对场区植被的影响施工过程需对建设场地进行开挖、填筑和平整,施工结束后,业主应对建设场地周边进行大面积绿化、美化,因此,施工期对建设区域植被有一定的不52\n利影响,但随着施工的结束和绿化设施的完善,这种影响也将随之消失。(2)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原有的表土层受到破坏,土壤松动,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及填方过程中形成的土堆在不能及时清理,遇到较大降雨冲刷,易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时清理施工场地,遮盖砂、石料堆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修建截排水设施,设置沉沙池,以减少水土流失。随着施工期结束,建设场地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改变了因农业耕作等造成的土体扰动而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现状,有利于消除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施工期的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只要施工单位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包括劳动力、工期计划、施工平面管理等,进行文明施工,加强水体的保护,认真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在工程建设期将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53\n5.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2.1环境空气污染源调查5.2.1.1本项目现有及新增污染源调查(1)本项目现有污染源表5.2-1本项目现有污染源表污染物排面源有效面源起点坐标面源海拔面源长度面源宽度于正北向年排放小放速率编号名称排放高度排放工况高度/m/m/m夹角/°时数/h/(t/a)/m东经北纬TSP1原有石灰乳系统106.77240186127.31391268365631200108760连续0.2(2)本项目新增污染源表5.2-2本项目新增污染源表污染物排面源有效面源起点坐标面源海拔面源长度面源宽度于正北向年排放小放速率编号名称排放高度排放工况高度/m/m/m夹角/°时数/h/(t/a)/m东经北纬TSP1石灰乳制备仓106.77810952227.31213719865031200108760连续0.554\n5.2.1.2气候概述播州区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气候特点可归纳为:春暖风和而时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但热而不酷;秋温陡降,时有秋风、绵雨;冬无严寒,阴雨寡照且时有凝冻。静风频率较大,达39.5%,年平均风速0.9~2.2m/s,平均气温16.4℃,平均气压907.4hPa,相对湿度72%,降水量1046.90mm,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表5.2-3播州气象站气象要素平均值序号名称数据1年平均气温16.4℃2极端最低气温0.4℃3极端最高气温33.8℃41月平均气温5.5℃57月平均气温24.1℃6年平均日照时间1000-1300h7年平均降水量1046.90mm8日最大降水量146mm9无霜期238d10平均相对湿度72%11平均风速0.9-2.2m/s12最大风速17m/s13常年主导风向E14冬季主导风向NE15夏季主导风向SE55\n图5.2-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56\n5.2.2.22017年评价区气象资料分析1)温度表5.2-4月平均温度的年变化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温度(℃)1.693.0311.9215.8319.5022.4024.3323.4922.4117.0311.207.01图5.2-42017年地面温度月平均曲线图2)地面风特征(1)风向本次评价收集了播州区气象站2017年逐时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播州区气象局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该地区年以ESE风为主导风向,频率为19.63%,次主导风向为SE风频率为10.37%,其中SW和WSW风频率较小。从各季看:冬季以ESE风为主导风向,频率为23.66%,次主导风向为E风,频率为13.52%,静小风频率为5.09%;春季以ESE风为主导风向,频率为18.28%,次主导风向为NNW风,频率为10.75%,静小风频率为5.01%;夏季以ESE风为主导风向,频率为13.54%,次主导风向为SSE风,频率为12.09%,静小风频率为3.22%;秋季以ESE风为主导风向,频率为23.26%,次主导风向为SE风,频率为9.07%,静小风频率为4.44%。因此从2008年资料统计结果看:评价区具有小风频率约在4.43%左右,有风时盛行东南东(ESE)风为主导风向的地面流场特征。根据播州区2017年统计结果分析,该区域2017年各季及年风向频率玫瑰见图5.3-4。57\n图5.2-5风频玫瑰图图5.2-6污染趋势图58\n表5.2-5评价区全年年均风频的月变化(2017年)月份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静风一月2.123.333.782.5716.4936.7612.563.781.061.820.760.610.911.662.425.144.24二月4.745.754.316.6115.6620.839.635.034.171.442.011.871.441.583.025.326.61三月6.325.785.914.577.6618.4111.166.183.232.961.212.151.342.286.329.015.51四月7.785.004.444.727.3618.899.726.253.892.502.081.391.943.065.2810.834.86五月7.012.662.241.685.1917.5310.385.753.092.241.261.543.935.3313.0412.484.63六月9.444.722.782.082.6413.619.588.614.723.191.391.942.923.759.8614.724.03七月3.492.822.821.885.6516.5314.3815.997.393.232.422.152.155.385.515.242.96八月8.336.593.362.288.3310.4810.3511.564.171.751.881.081.212.968.0614.922.69九月3.752.501.944.869.1729.7213.199.172.641.391.251.531.391.814.037.644.03十月8.747.125.782.826.9919.627.663.763.091.882.020.671.753.099.4110.225.38十一月6.255.697.225.4210.6920.566.392.502.641.942.081.111.674.0311.116.813.89十二月7.395.784.446.058.8714.659.545.112.282.021.882.021.083.909.8110.754.44表5.2-6年均风频的季变化及年均风频月份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静风全年7.034.504.233.676.7518.2810.436.063.402.571.521.702.393.548.1810.755.01春季7.074.712.992.085.5713.5411.4612.095.432.721.901.722.084.037.7911.593.22夏季6.275.134.994.358.9323.269.075.132.791.741.791.101.602.988.208.244.44秋季4.855.004.195.1413.5223.6610.524.662.521.761.571.521.142.435.247.195.09冬季6.324.834.093.798.6419.6310.377.023.552.201.701.511.813.257.379.474.4359\n表5.2-7评价区地面风向、风速及污染系数表(2017年)方位季节要素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风频(%)7.034.54.233.676.7518.2810.436.063.42.571.521.72.393.548.1810.755.01春季风速(m/s)2.141.921.931.591.772.282.021.741.51.361.21.051.261.352.282.47污染系数3.292.342.192.313.818.025.163.482.271.891.271.621.92.623.594.35风频(%)7.074.712.992.085.5713.5411.4612.095.432.721.91.722.084.037.7911.593.22夏季风速(m/s)2.011.991.661.691.652.192.041.911.71.511.141.481.21.341.632.41污染系数3.522.371.81.233.386.185.626.333.191.81.671.161.733.014.784.81风频(%)6.275.134.994.358.9323.269.075.132.791.741.791.11.62.988.28.244.44秋季风速(m/s)1.81.611.391.451.72.241.721.591.461.070.931.0811.221.942.05污染系数3.483.193.5935.2510.385.273.231.911.631.921.021.62.444.234.02风频(%)4.8554.195.1413.5223.6610.524.662.521.761.571.521.142.435.247.195.09冬季风速(m/s)1.581.51.51.581.711.831.611.341.171.161.11.041.11.091.872.2污染系数3.073.332.793.257.9112.936.533.482.151.521.431.461.042.232.83.27风频(%)6.324.834.093.798.6419.6310.377.023.552.21.71.511.813.257.379.474.43全年风速(m/s)1.911.751.61.561.712.121.861.721.511.311.091.181.161.271.942.31污染系数3.312.762.562.435.059.265.584.082.351.681.561.281.562.563.84.160\n(2)平均风速播州区气象站长期气象观测资料统计结果,该区域年平均风速1.75m/s。表4-8是根据播州区气象站定时观测资料统计得到的全年地面风速等级频率。由表4-8可见,除静小风(ub/π时,距离加倍衰减趋近于6dB,类似点声源衰减特性(Adiv≈20lg(r/r0))。其中面声源的b>a。图中虚线为实际衰减量。图5.5-1长方形面声源中心轴线上的衰减特性图5.5.2.1.2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Aatm)一般要求组内的声源具有大致相同的强度和离地面的高度;到接收点有相同的传播条件;从单一等效点声源到接收点间的距离r超过声源的最大几何尺寸Hmax二倍(r>2Hmax)。假若距离r较小(r≤2Hmax),或组内的各点声源传播条件不同时(例如加屏蔽),其总声源必须分为若干分量点声源。81\n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按下面公式计算:a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一般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选择相应的空气吸收系数见下表。表5.5-2倍频带噪声的大气吸收衰减系数α5.5.2.1.3地面效应衰减(Agr)地面类型可分为:a)坚实地面,包括铺筑过的路面、水面、冰面以及夯实地面。b)疏松地面,包括被草或其他植物覆盖的地面,以及农田等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地面。c)混合地面,由坚实地面和疏松地面组成。声波越过疏松地面传播时,或大部分为疏松地面的混合地面,在预测点仅计算A声级前提下,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可用下式计算:图5.5-2估计平均高度hm的方法82\n5.5.2.1.4屏障引起的衰减(Abar)位于声源和预测点之间的实体障碍物,如围墙、建筑物、土坡或地堑等起声屏障作用,从而引起声能量的较大衰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将各种形式的屏障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的薄屏障。如下图所示,S、O、P三点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地面。定义δ=SO+OP-SP为声程差,N=2δ/λ为菲涅尔数,其中λ为声波波长。在噪声预测中,声屏障插入损失的计算方法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简化处理。(1)有限长薄屏障在点声源声场中引起的衰减计算A、有限长薄屏障在点声源声场中引起的衰减计算a)首先计算下图所示三个传播途径的声程差δ1,δ2,δ3和相应的菲涅尔数N1、N2、N3。b)声屏障引起的衰减按公式计算:(2)当屏障很长(作无限长处理)时,则图5.5-3在有限长声屏障上不同的传播路径图图5.5-4无限长声屏障示意图5.5.2.2噪声贡献值计算设第i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Ai间为ti;第j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j,在T时间内该声源83\n工作时间为tj,则工程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贡献值(Leqg)dB为:1NML10lg(t100.1LAit100.1LAj)eqgijTi1j1式中:tj—在T时间内j声源工作时间,s;ti—在T时间内i声源工作时间,s;T—用于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s;N—室外声源个数;M—等效室外声源个数。5.5.3环境噪声影响预测结果项目噪声影响值的预测见附图9。本次评价采取各噪声源在车间的总噪声源数值进行预测,对厂界周边的影响预测结果见表5.5-3。表5.5-3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噪声影响情况表噪声现状值工程噪声编号点位时段叠加值标准值监测结果Lmax贡献值昼56.556.860未超标N2厂区东46.2夜47.149.650未超标昼55.956.460未超标N3厂区南47.1夜46.749.850未超标昼52.954.360未超标N4厂区西48.7夜43.249.750未超标表5.5-3结果可看出,改扩建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在采取降噪措施减低项目的噪声排放,厂区东、厂区南、厂区西、厂区北四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预测叠加结果显示,昼夜间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因此,项目在选用低噪声的设备、采取减震、隔声、消声等措施,同时合理布置声源及建筑物的方位,实行“闹静分开”的设计原则,加强植树绿化可进一步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减少生产噪声对环境的影响。84\n5.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5.6.1泉水处理污泥5.6.1.1石灰污泥类别本项目所产生的污泥主要为除磷除氟污泥,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5(OH)(PO4)3)、氟化钙(CaF2),污泥经压滤后即有污泥运输车接收,运输至交椅山渣场进行固化堆存。贵州开磷质量监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站产生的石灰污泥浸出液的检测数据如下。表5.6-1石灰污泥酸浸提浸出液对比分析结果表单位:mg/L(pH除外)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污水处理设超标危险废物鉴定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监测点施石灰渣情况危险废物鉴定标准(腐蚀性)pH值9.11未超<2或者>12.5总汞0.00005ND未超0.1总镉0.01ND未超1酸总铬0.004ND未超15浸六价铬0.004ND未超5项目总砷0.007ND未超5总铅0.336未超5氟化物9.8未超100备注“ND”表示未检出(notdetected)由表5.6-1可以看出,采用酸浸提的石灰污泥浸出液各项污染物检测结果均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故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站所产生的石灰污泥不属于危险废物。表5.6-2石灰污泥水浸提浸出液对比分析结果表单位:mg/L(pH除外)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污水处理设施超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监测点石灰渣情况(GB8979-1996)一级标准色度16未超50pH值9.36超标6~9COD77未超100总汞0.00005ND未超0.05总镉0.01ND未超0.1总铬0.004ND未超1.5六价铬0.004ND未超0.5水总砷0.007ND未超0.5浸总铅0.298未超1.0项石油类0.04ND未超5目硫化物0.005ND未超1.0氟化物7.93未超10氨氮0.47未超15磷酸盐0.53超标0.5硫酸盐231--悬浮物4ND未超70BOD15.5未超20备注“ND”表示未检出(notdetected)85\n由表5.6-2可以看出,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站的石灰污泥水浸提浸出液中pH、磷酸盐两项指标均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一级标准,故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站、所产生的石灰污泥属于Ⅱ类固体废物。5.6.2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汇总表见表5.6-3。表5.6-1危险废物汇总表产生主有产生量序危险废危险废物代工序形要害产废周危险危险废物名称(吨/污染防治措施号物类别码及装态成成期特性年)置分分废废委托有危废处生产液矿矿12个置资质的单位1废润滑油HW08900-209-080.5T,I设备态物物月或部门进行处油油理5.6.3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原有装置的相关人员兼任,年工作日365天,生活垃圾总量不增加。5.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在原有项目周边进行扩建,项目新征土地6782m2。项目用地属于工业工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5.7.1评价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7.1.1土壤现状根据播州区土壤普查结果,播州区土壤可划分为6个土类、15个亚类、67个土属、200个土种。本地区谷地多为黄壤,海拔较高高处山地上部出现黄棕壤、石灰土及水稻则分布于平坝上的稻田区,旱作分布于坡地和丘陵地。5.7.1.2植被现状播州区总面积4097.8km2,林地面积2074.088km2,耕地面积2023.714km2,荒山面积54.6256km2,树种以乔、灌木为主,森林覆盖率为47.34%。三合镇总面积20806.77ha,森林管护面积10999.52ha,森林覆盖为51.76%,森林绿化率达52.74%,其中有林地9109.48ha,灌木林1381.84ha,国有林地567ha,未成林造林地为345.48ha,生态公益林区8037.06ha,商品林区为4962.47ha,其中退耕还林1111.73ha,荒山造林750.94ha。项目区域天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已经不多,目前多为次生植被。常年植被除少量灌木丛外,以少量人工种植的树木和农业植被为主要成分,树种有松、杉、柏、泡桐等,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柑橘、辣椒、蔬菜等。未发现有野生动物活动,鸟类品种稀少,且数量有限。86\n5.7.2珍稀动植物评价区附近未见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只是偶然发现有山麻雀和野兔。在评价区内无珍惜濒危保护动植物。5.7.3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5.7.3.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施工期将可能增加区内的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可能会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和学习;施工中产生的废土、石方的不合理堆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影响沟渠、河道畅通等。(2)附属设施及辅助工程造成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堆放等可能会临时占用部分公路,造成交通的堵塞,一些建筑废料的堆放会使土壤遭到破坏,由此给人们的工作及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施工期的影响是短期、不可逆的,但是也是直接的,此类影响将随时工期的结束而告终。5.7.3.2营运期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占地6782m2。占地使植被覆盖率降低,动物栖息地受到破坏,扰动地表,增加水土流失。由于该区域内受影响的植物中无珍稀濒危种类,主要以灌木林地和林地为主,受影响的植物为该评价区域内常见种类,因此,工程占地对植物的影响较小,不会对该区域内的植物种类组成和区系造成根本性的改变。5.7.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7.4.1占地保护措施对永久性占地,要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补偿耕地损失,及时绿化复垦,恢复原有功能,对永久性占地造成的影响要给以补偿,搞好群众关系。占地对植被造成的破坏损失,通过道路绿化、种植树木等进行异地补偿。5.7.4.2施工期加强施工期管理,尽量减少施工工程的影响范围。对临时工棚的塔建、建材堆放要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临时占地造成的影响,对生活及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包括污水)要统一收集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土建工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以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沟渠阻塞等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5.7.4.3营运期5.7.4.3.1实行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本项目引起的环境污染,从项目的涉及开始,应注意生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合理布置。在工艺设计时就应把污染控制问题考虑在内,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回收使用和循环使用。在设计工艺流程时,应加入污染控制环节,使其87\n少排污,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管理,使治理措施发挥效益,杜绝事故发生,严禁污染物超标排放。5.7.4.3.2加强绿化措施厂区应加强绿化。厂区的绿化对保护环境,改善工人和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积极作用。88\n5.8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认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的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本项目生产过程潜在一定的事故风险性,需要进行必要的环境风险分析评价,提出必要的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措施,以确保工厂生产正常运转和环境安全。风险调查风险源环境敏感目标环境风险潜势初判危险性环境敏感性简单分析风险潜势为I风险潜势为II~IV风险潜势为IV+考虑调整风险识别风险原项风险类型可能散播途径可能影响后果优化调风险事故情形分析整风险源强模型选择参数选定风险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管理评价结论与建议图5.8-1风险评价工作程序图89\n5.8.1评价依据5.8.1.1建设项目风险调查本项目为乌江34号泉综合治理项目,其主要的物质数量和分布情况见表5.8-1。其主要物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见表5.8-2~5.8-3。表5.8-1本项目危险物质数量和分布情况见表序号物质名称最大存在量(t)分布情况1石灰500贮存于储罐中2PAM30袋装,储存于絮凝剂库房表5.8-2石灰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文名:氧化钙:生石灰分子式:CaO标识分子量:56.08CAS号:1305-78-8危规号:——性状:白色无定形粉末,含有杂质时呈灰色或淡黄色,具有吸湿性。熔点℃:2570溶解性:不溶于乙醇,溶于酸、甘油。沸点℃:2850相对密度(水=1):3.2~3.4理化临界压力MPa:无意义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性质闪点℃:——引燃温度℃:——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配物:水、酸类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爆炸极限(体积%):无意义火灾危险性:戊类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燃烧危险特性: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爆炸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危险性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接触中国PC-TWA(mg/m3):未制定标准美国(ACGIH)TLV-TWA(mg/m3):2限值本品属碱类,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末可致化学性肺炎。对眼和皮肤健康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口服刺激和灼伤消化道。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手掌皮肤角化、皲裂、指甲变形危害(匙甲)。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眼镜接触:提前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措施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人:用水漱口,禁止催吐。不给任何饮品。就医。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洗浴更衣。主要个人清洁卫生。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带橡胶手套。作业时,使用应急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干燥的泄漏沙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减少飞散,避免雨淋。。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处理物,置于干燥、干净、盖子较轻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操作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注意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稀释或制备溶液事项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注意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事项90\n表5.8-3聚丙烯酰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文名:聚丙烯酰胺;英文名:cpolyacrylamids标识分子式:(CH2CHCONH2)r分子量:500-2400UN编号:危规号:RTECS:CAS号:9003-05-8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性状:白色或微黄色粉末饱和蒸汽压kPa:理化熔点℃:相对密度(水=1):1.3性质沸点℃: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燃烧热kJ/mol:临界压力MPa:最小点火能mJ:燃烧性:可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闪点℃:无意义聚合危险:不能出现爆炸极限%:无意义稳定性:起絮凝作用燃烧自燃温度℃:无意义禁忌物:氧化剂。爆炸危险性分类:危险危险特性: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性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气体。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毒性:大鼠经口LD50:>1g/kg。小鼠经口LD50:12950mg/kg。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毒性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食入对消化道有刺激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吸入:脱离接触。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分开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食入:漱口,饮水。就医。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泄漏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处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露区。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等隔离运输。5.8.1.2环境风险潜势初判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导则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91\n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数量及临界量比值(Q)的计算见下表。表5.8-4建设项目Q值确定表临界量Qn序号物质名称CAS号最大存在总量qn/t该种危险物质Q值/t1石灰1305-78-8500——2PAM9003-05-830——项目Q值Σ—注:本项目涉及物质石灰、PAM在导则附录B中无对应项目,并且也不属于①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1);②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2,类别3);③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毒性类别1)物质,所以该两种物质无对应的临界量。根据上表可知,本项目Q<1,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5.8.1.3评价等级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根据《导则》中表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可知(详见下表),本项目的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A。5.8.2环境敏感目标概况环境敏感目标区位分布图详见图7项目保护目标示意图。表5.8-5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特征表现状环境因素功能级别保护目标方位及距离规模或功能乌江渡电厂生活SE500m50人区乌江镇SE1000m10000人新桥村SE2700m150人美竹菁村SW1600m25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老君关村NE800m200人(GB3095-2012)二级岩坪村SW1800m50人水井坎SE3200500人金家寨NE2100m250人泥沟铺NW3200m150人底坝NW4700m200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乌江河紧靠地表水(GB3838-2002)II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乌江34号泉紧靠非饮用(GB/T14848-2017)Ⅲ类5.8.3环境风险识别根据《导则》,风险识别可根据项目的性质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识别:1.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污染物、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等;92\n2.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包括主要生产装置、储运设施、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3.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包括分析危险物质特性及可能的环境风险类型,识别危险物质影响环境的途径,分析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表5.8-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表主要危险物环境风险类环境影响途可能受影响的序号危险单元风险源备注质型径环境敏感目标石灰乳泄漏石灰乳1石灰乳罐石灰乳石灰乳泄漏后直接排入乌江—罐乌江5.8.4环境风险分析石灰乳罐可能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者是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石灰乳直接进入乌江河中。石灰乳属于碱性物质,可用来中和乌江34号泉中的酸性被污染泉水,但是如果直接进入到水体中,将导致水体pH值极具升高,高pH值会使水体中的碱性加大,长时间高pH值会腐蚀鱼虾的鳃部组织能力,使鱼虾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容易导致鱼虾大量死亡,并使得孵化中的鱼卵卵膜过早溶化,引起鱼胚胎过早出膜从而导致鱼苗大量死亡,水体中的pH值过高亦会抑制水体中的微生物生长,有机物得不到分解,水体中的COD、BOD5指标也将随之升高。因此应尽可能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5.8.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5.8.5.1环境风险管理目标环境风险管理目标是采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管控环境风险。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对环境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监控、响应。5.8.5.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5.8.5.2.1防止石灰乳泄漏对策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上岗前正确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手套等专用劳动防护用具。(2)石灰储罐、阀门、管道应保持密封完好,无泄漏,应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防治出现事故情况导致管道阀门等出现泄漏。(3)装卸石灰时应符合操作规程,现场操作人员应带好防护眼镜,防治石灰浆或石灰入眼,若不慎接触皮肤,应及时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4)开、停、检修石灰乳泵时,必须执行《泵工安全操作规程》。5.8.5.2.2运输安全对策措施石灰的运输时按照相关规定的车辆装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93\n处理设备。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耍禁止溜放。运输中要有防雨措施。要防止石灰受潮或遇水后水化,甚至由于熟化热量集中放出而发生火灾。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应注意防火、防爆。5.8.5.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对于以上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公司应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要求编写应急预案。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和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14]191号)文件《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并报管理部门备案。应急预案按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号)文件“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进行管理。应急预案的内容见表5.8-7。表5.8-7应急预案内容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应急计划区危险目标:装置区、环境保护目标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工厂、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4应急救援保障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6控制措施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7漏措施和器材设备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8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9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10应急培训计划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11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94\n5.8.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按照以上基本内容,填写下表。表5.8-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建设项目名称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项目建设地点(贵州)省(贵阳)市(—)(息(小区烽)寨坝县镇)地理坐标经度106.775790877纬度27.313015887主要危险物质:石灰石、PAM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主要分布:贮运系统石灰乳罐可能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者是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石灰乳直接进入乌江河中。石灰乳属于碱性物质,可用来中和乌江34号泉中的酸性被污染泉水,但是如果直接进入到水体中,将导致水体pH值极具升高,高pH值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会使水体中的碱性加大,长时间高pH值会腐蚀鱼虾的鳃部组织能力,使鱼(地表水)虾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容易导致鱼虾大量死亡,并使得孵化中的鱼卵卵膜过早溶化,引起鱼胚胎过早出膜从而导致鱼苗大量死亡,水体中的pH值过高亦会抑制水体中的微生物生长,有机物得不到分解,水体中的COD、BOD5指标也将随之升高。因此应尽可能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①防止石灰乳泄漏对策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上岗前正确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手套等专用劳动防护用具。(2)石灰储罐、阀门、管道应保持密封完好,无泄漏,应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防治出现事故情况导致管道阀门等出现泄漏。(3)装卸石灰时应符合操作规程,现场操作人员应带好防护眼镜,防治石灰浆或石灰入眼,若不慎接触皮肤,应及时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4)开、停、检修石灰乳泵时,必须执行《泵工安全操作规程》。风险防范措施要求②运输安全对策措施石灰的运输时按照相关规定的车辆装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耍禁止溜放。运输中要有防雨措施。要防止石灰受潮或遇水后水化,甚至由于熟化热量集中放出而发生火灾。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应注意防火、防爆。填表说明(列出项目相关信息及评价说明):1、本项目涉及物质石灰、PAM在导则附录B中无对应项目,并且也不属于①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1);②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2,类别3);③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毒性类别1)物质,所以该两种物质无对应的临界量。95\n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将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了解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及建设项目的排污情况,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实施评价推荐的污染治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在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对本项目生产过程减少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以期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在评价中充分考虑治理措施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6.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本项目采用石灰粉直接打入石灰乳储槽,储槽为封闭状态,仅可能在装卸过程中产生轻微的无组织排放,计排放量为0.5t/a,其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6.2水污染物治理措施投药中和法适用于各种酸性废水或含杂质较多的酸性废水。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其中氢氧化钠、碳酸钠因价格较贵,一般较少采用;石灰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所以适用较广。例如石灰与磷酸的反应:pH=3.2时2H3PO4+Ca(OH)2→Ca(H2PO4)2+2H2OpH=5.2时H3PO4+Ca(OH)2→CaHPO4↓+2H2OCa(H2PO4)2+Ca(OH)2→2Ca3HPO4↓+2H2OpH=8.1以上时2H3PO4+3Ca(OH)2→Ca3(PO4)2↓+6H2O2CaHPO4+Ca(OH)2→Ca3(PO4)2↓+2H2O该法优点:适应性强,适用于任何水量、任何浓度的酸性废水,出水pH值可保证达到要求值并兼可去除杂质和金属离子及磷酸盐;缺点:设备及管理复杂、自动化程度要求高、化学污泥渣量大、运行费用高。用石灰作中和剂可处理酸性废水,最常采用的是石灰乳法。同时,由于石灰溶于水后产生的氢氧化钙对废水杂质具有混凝作用,因此它适用于含杂质多的酸性废水。根据上述处理工艺的对比,并结合结合现在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本身即为投药中和法,故本项目选择适用于含杂质多的酸性废水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作为本项目的处理工艺。本项目准备使用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与原有项目处理方法一致,可类比原有项目验收监测数据作为其治理措施有效性的依据。96\n项目于2018年5月11日,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在息烽县小寨坝镇召开了《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对本项目进行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详见附件4、附件5。其中水处理设施数据如下。表5.3-3验收监测结果表化学需悬浮监测点监测时水温pH(无量流量氟化物总磷总氮氨氮监测日期氧量物位段(℃)纲)(m3/h)(mg/L)(mg/L)(mg/L)(mg/L)(mg/L)(mg/L)10:0017.42.3727506937.7632.717.834.1215污水处12:0018.32.4527869744.2231.588.174.4813理设施14:0019.12.6227638832.2533.678.415.0019进口16:0019.12.5126987936.3030.827.163.6721平均值18.52.37~2.6227498337.6032.207.894.32172017-10-0910:0018.27.4227362115.230.8295.581.108污水处12:0019.17.3527653014.080.7965.911.275理设施14:0020.37.3927491712.020.9036.121.516出口16:0020.67.2626772416.480.7455.090.923平均值19.67.26~7.4227322314.450.8185.681.20610:0017.52.1927659240.8731.617.924.6116污水处12:0017.82.5427868637.7633.718.895.0418理设施14:0018.52.85276410234.9029.968.625.4423进口16:0018.92.6327587244.2228.457.654.1325平均值18.22.19~2.8527688839.4430.938.274.81212017-10-1010:00187.2127541814.640.8865.511.649污水处12:0018.47.1627802915.850.8256.811.717理设施14:00197.3227601512.020.7676.441.935出口16:0019.27.1927482114.080.6865.281.354平均值18.77.21~7.3227612114.150.7916.011.666评价标准—6~9—15020206030100由以上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本项目使用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可以使处理的泉水达到《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及《贵州省环保厅关于加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8号文件)中总磷的排放标准,所以本项目的水处理方式切实可行。97\n6.3噪声污染治理措施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各类泵、石灰乳搅拌装置、污泥脱水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为机械性噪声和空气振动性噪声,均属固定稳态噪声源,其噪声强度一般在80~110dB(A)之间:(1)设备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2)在水泵、搅拌装置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基础上安装橡胶隔振或减振器。表6.3-1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控制措施噪声源设备名称单台设各噪声值[dB(A)]噪声控制措施降噪后源强[dB(A)]1.各类泵80~95隔声、减震基座、橡胶隔振702.石灰乳搅拌装置90~110减震基座、隔声、橡胶隔振703.污泥脱水设备90~110减震基座75本项目采取措施符合以上要点,使工程在正常运行时,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6.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6.4.1泉水处理污泥项目污泥产生量将增加0.5万t/a(现年产生量为5.842万t/a),送至原有污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后用罐车送交椅山Ⅱ类渣场进行固化堆存。该渣为Ⅱ类渣储运过程中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进行管理。污泥堆存过程中使用专用固化袋进行袋装(详见图3.1-5),袋装后产生的污泥渗滤液由管道收集后进入交椅山渣场渗滤液收集系统,不外排(详见图3.1-3)。交椅山渣场已环保验收,目前有效库容为1267.2万m³。6.4.2危险废物生产过程将产生废机油,产生量为0.5t/a,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利用,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利用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原有300m2危废暂存间进行存放,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建设和管理,然后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处理。建设要求如下:1)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2)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3)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4)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5)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6)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98\n7)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8)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必须按GB15562.2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本标准附录A所示的标签。9)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图6.6-1现有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图表6.4-1建设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贮存场所(设施)名危险废物名危险废危险废物占地贮存贮存能贮存周序号位置称称物类别代码面积方式力期贵阳开磷300m200kg/1危废间废润滑油HW08900-209-08化肥有限2桶装12个月桶公司6.4.3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原有装置的相关人员兼任,年工作日365天,生活垃圾总量不增加。6.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5.1施工期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尽量减少施工工程的影响范围。对临时工棚的塔建、建材堆放要合理布局,尽量减少临时占地造成的影响,对生活及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包括污水)要统一收集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土建工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以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沟渠阻塞等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6.5.2运营期保护措施本项目引起的环境污染,从项目的涉及开始,应注意生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合理布置。在工艺设计时就应把污染控制问题考虑在内,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回收使用和循环使用。在设计工艺流程时,应加入污染控制环节,使其99\n少排污,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管理,使治理措施发挥效益,杜绝事故发生,严禁污染物超标排放。厂区应加强绿化。厂区的绿化对保护环境,改善工人和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积极作用。6.6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本项目污染泉水处理规模为10000m3/h,企业应定期监测34#岩溶泉水出水量,适时增加污染泉水处理规模。(2)企业应与乌江渡发电厂积极协调,乌江渡水电站合理发电放水,控制水位,保证乌江水位位于本项目污水深度治理设施高程以下,解决污水深度治理设施被淹没的环境风险。(3)企业应与构皮滩电站管理部门积极协调,保证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位于本项目污水深度治理设施高程以下。(4)企业应按要求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落实,杜绝污水深度治理设施被淹没的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5)项目中所有水池应作防腐、防渗漏处理,防止污染泄漏。6.7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6.7.1项目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概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人工防渗措施和自然防渗条件保护相结合,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1.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艺、管道、设备、储罐、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2.末端控制措施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建设场地的地基防渗处理措施和普通建设项目的防渗处理措施。3.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6.7.2分区防渗控制措施6.7.2.1防渗分区划分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本次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在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污染物防控措施对策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提出不同分区的防渗技术要求。应做好各车间的100\n防渗设计和施工,满足相应规范,如《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等。根据场区各生产功能单元可能泄露至地面区域的污染物性质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将场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渗区,一般污染防渗区和常规地面硬化区。(1)重点污染防渗区是指位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的生产功能单元,污染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物泄露后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和部位,且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参照规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执行。防渗性能不应低于相当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2)一般污染防渗区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污染的建(构)筑物区域,采用一般防渗处理。参照规范《一般工业固废贮存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年修订))和《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执行。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3)常规地面硬化区对可能会产生轻微污染的其他建筑区,包括场区道路、输电变电区等,规划为常规地面硬化区。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P6级的抗渗混凝土进行硬化地面。表6.7-1建设项目分区防渗表构筑物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控制难易程度防渗分区所有水池弱其他类型难重点防渗区污泥浓缩池弱其他类型难重点防渗区石灰乳槽弱其他类型易一般防渗区絮凝剂溶解系统弱其他类型易常规地面硬化区厂区道路弱其他类型易常规地面硬化区6.7.2.2分区防渗措施(1)一般要求本项目防渗工程的设计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尽可能的将重点污染防渗区中的污染装置进行架空处理,达到“可视化”的标准;2)设备、管道、建(构)筑物防渗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其主体的设计使用年限;3)重点污染防渗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污染防渗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01\n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4)防渗层可由单一或多种防渗材料组成。5)干燥气候条件下,不应采用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防渗层。6)污染防治区地面应坡向排水口或排水沟。7)当污染物有腐蚀性时,防渗材料应具有耐腐蚀性能或者采取防腐蚀措施。8)防渗衬层按组合结构形式,可分为单层衬层和双层衬层结构。单层衬层结构的层次从上至下为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双层衬层结构和层次从上至下为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渗漏液检测层、次防渗层、压实保护层、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2)地面一般污染区的地面防渗采用抗渗混凝土方案。1)混凝土防渗层的耐久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C25。2)混凝土防渗层的抗渗等级不低于P6,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防渗层应设置合理缩缝和胀缝。3)混凝土防渗层在墙、柱、基础交接处应设衔接缝,缝宽宜为20~30mm;嵌缝密封料宽深比宜为2:1,深度宜为10mm~15mm;衔接缝内应填置嵌缝板、背衬材料和嵌缝密封料。4)混凝土防渗层内不得埋设水平管线,管线垂直穿越地面时应设置衔接缝。(3)水池、污水沟和井混凝土水池、污水沟和井的耐久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施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位于一般污染防渗区的水池、水沟及其它明沟,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厚度:池类不应小于250mm,沟类不应小于150mm。2)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位于重点污染防渗区的水池、污水沟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厚度:池类不应小于250mm,沟类不应小于150mm,井类不应小于200mm。2)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3)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1.0mm;或在混凝土内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2%。4)沟与墙、柱、基础交接处应设衔接缝,缝宽宜为20~30mm;嵌缝密封料宽深比宜为2︰1,浓度宜为100mm~150mm;衔接缝内应填置嵌缝板、背衬材料和嵌缝密封料。5)在涂刷防水涂料之前,水池应进行蓄水试验。6)水池、污水沟的地面的所有缝均应设止水带,止水带宜采用橡胶止水带102\n或塑料止水带,施工缝可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7)水池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4)地下管道1)地下管道均采用钢管,焊接连接。DN≤500采用无缝钢管,DN≤50采用直缝埋弧焊焊接钢管,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2)管道设计壁厚的腐蚀余量小于2mm或采用用管道内防腐。3)所有埋地钢制管道的外防腐等级应采用特加强级。4)地下管道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也可以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5)地下管道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防渗层,应符合下列规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厚度不宜小于1.50mm。膜两侧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宜采用长丝无纺土工布。(5)管沟1)沟底、沟壁和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2)沟底和沟壁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3)沟底、沟壁的内表面和顶板顶面应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厚度不应小于10mm。4)管沟应设变形缝,变形缝间距不宜大于30m。变形缝应设止水带,缝内应设置填缝板和嵌缝密封料。5)管沟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施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6.8厂区绿化绿化有利于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本工程应根据厂区的具体条件进行绿化设计,尽可能增大工厂的绿化面积,种植花草绿化了环境,改善了厂容厂貌。6.9环保投资费用估算本项目为收集被污染泉水治理后达标排放的环保工程,所以本项目的总投资即为环保投资,即9874.16万元。103\n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该在项目建设及建成投运后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经济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两个因素,它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目的在于改善资源分配的经济效益,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统一。7.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判断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是否能够补偿或多大程度上补偿由于污染造成环境损失的重要依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除了需计算用于治理、控制污染所需的投资和费用外,同时核算可能收到的环境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和环境污染损失。评价采用指标计算法,通过费用与效益比较,用环境年净效益及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进行分析。7.2指标计算法把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解成环保费用指标、污染损失指标和环境效益指标,再按完整的指标体系逐项进行计算,然后通过环境经济损益静态分析和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全面衡量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所能收到的环境经济效益是否合理。(1)环保费用指标①治理控制费C1(以每年发生等费用计算)tr(1r)C(CC)C111tt112(1r)1式中:C1-1――环保投资费用;C1-2――运行费用;Ct――固定资产残值;t――服务年限;r――年贴现率。本项目环保投资费用9874.16万元,固定资产残值估算为4000万元,运行费用4200万元/年,服务年限为15年,年贴现率为7.344%,计算得到治理控制费C1为4792.55万元/年。②辅助费用C2C2=U+V+W式中:U――管理费用;104\nV――科研、咨询费用;W――监测等费用。本项目辅助费用C2估算约497.11万元/年。③环保费用指标CC=C1+C2环保费用C为5289.66万元/年。(2)经治理后的污染损失项目经过治理后仍然要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本项目治理后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见本报告书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排放到环境中的有些污染物是可以作为资源或能源回收利用的,但由于目前技术方面的原因本项目无法作到,计为资源和能源流失损失,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交纳排污费和支付赔偿费等,计为补偿性支出。①资源和能源流失的损失L1nL1QiPii1式中:Qi――污染物排放总量;Pi――排放物按产品计算的不变价格;i――排放物的种类。根据本项目大气排放特征污染物、水资源及固体废物的流失估算出项目资源和能源流失的损失占约为2万元/年。②各种补偿性支出L2nnnL2GiHjIki1i1i1式中:Gi――超标排污费;Hj――为环境污染而支付的赔偿费;i、j、k――分别为排污费、赔偿费和罚款的种类。根据本项目排放污染物情况,估算出项目各种补偿性支出约为0万元/年。③污染损失指标LL=L1+L2污染损失指标约为2万元/年。(3)环境效益指标①直接经济效益RlnnnR1NiMjSki1i1i1式中:Ni――大气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105\nMj――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Sk――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i、j、k――分别为大气资源、水资源和固体废物的种类。根据本项目资源回收利用情况,估算出项目直接经济效益R1为200万元/年。②间接经济效益R2nnnR2JiKjZki1i1i1式中:Ji――控制污染后减少的对环境影响支出;Kj――控制污染后减少的对人体健康支出;Zk――控制污染后减少的排污费支出;i、j、k――分别为减少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及排污费支出的种类。控制污染后减少的对环境影响支出约5000万元/年,控制污染后减少的对人体健康支出以5000万元/年估算,控制污染后减少的排污费支出0万元/年。故间接经济效益也约为10000万元/年。③环境经济效益指标RR=R1+R2环境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值为10200万元/年。(4)环境年净效益PP=R-C-L环境年净效益P为4908.34万元/年。(5)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BB=(R-L):C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B为1.928:1。7.3经济损益分析结论通过指标计算法对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得出:在严格按照本报告提出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环境投入和严格环境管理的前提下,该项目建设投产后,环境年净效益为26.51万元,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为1.928>1,因此,本项目建设在环境经济上是可行的。106\n第八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影响进行调节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为了缓解建设项目对环境构成的负面影响,在采取工程缓解措施解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同时,企业必须制定全面的、长期的环境管理计划。根据环境评价报告书提出的主要环境问题、环保措施,提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8.1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本项目开展环境管理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有关规定,针对项目特点,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按“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把经济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2)把环境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将环保指标纳入生产计划指标,同时进行考核和检查。(3)企业在生产运营中,认真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在选用清洁的能源、原材料、清洁工艺及无污染、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等方面不断进取和提高,提高清洁生产水平。(4)加强全公司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8.2环境管理内容项目的建设基本上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不同阶段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具体工作各有不同。本项目主要针对土建施工和营运期环境管理内容进行分析。8.3建设期环境管理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将环境保护的内容体现在建设项目的承包合同中,对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进度等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等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应予以足够重视。项目建设期的环境监埋,主要是监督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情况,了解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物质、施工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保证施工对区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产生严重干扰,对挖填土石方、施工中扬尘及噪声的影响应充分重视。若出现噪声影响周围农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则应适当调整施工作业时间,采取防噪措施。此外,在整个工程建设期,应建立严格的制度以监督环保措施的执行,对各类监测类据应认真加以记录和整理,从而加强施工期的107\n环境管理。8.4运行期环境管理8.4.1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管理体系应是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本项目将按照体系要求建立环境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一切环境保护工作,使环境管理与企业的生产、销售、行政、质量管理相一致,并尽可能结合起来。为了做好生产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减轻本项目外排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公司还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设立环境保护管理科室,设专职环境监督人员1~2名,负责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实行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负责各生产环节的环境保护管理,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环境管理机构职责如下:(1)保持与环境保护主管机构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时向环境保护主管机构反映与项目有关的污染因素、存在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污染控制对策等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听取环境保护主管机构的批示意见。(2)及时将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向单位负责人汇报,及时向本单位有关机构、人员通报,组织职工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环保意识。(3)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与本项目有关的污染因素、存在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污染控制对策、实施情况等,提出改进建议。(4)负责制定、监督实施本单位的有关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负责实施污染控制措施、管理污染治理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做好环境统计,监测报表、污染源等基本工作,以备检查。(5)负责组织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追查事故原因及事故隐患,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对事故责任人作出妥善处理。(6)负责与周边群众、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单位有关环保问题的协调工作。8.4.2环境管理制度(1)“三同时”制度在项目筹备、实施和建设阶段,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确保各三废处理等环保设施能够和生产工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报告制度要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你情况。企业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改变或企业改、扩建等都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要求实施。108\n(3)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制度本项目建成后,必须确保污染处理设施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处理设施,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污染处理设施的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运行经费、设备的备品备件、化学药品和其他原辅材料,同时要简历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管理台账。企业应制定并逐步完善对各类生产和消防安全事故的环保处置预案、建设环保应急处置设施。报当地环保局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4)环保奖惩条例企业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污染隐患意识和环境风险意识;制定员工参与环保技术培训的计划,提高员工技术资质水平;设立岗位实则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建议企业设置环境保护奖励条例,纳入人员考核体系。对爱护环保设施、节能降耗、改善环境者实行奖励;对环保观念淡薄、不按环保管理要求,造成环保设施损坏、环境污染及资源和能源浪费者予以处罚。(5)固体废物管理制度①建设单位应通过“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将危险废物的实际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纳入生产记录,简历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和企业内部产生和收集、贮存、转移等部门危险废物交接制度。②建设单位作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建立风险管理及硬件救援体系,执行环境监测计划、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及国家和省有关转移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置过程安全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等。③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按照要求设置警告标志,危废包装、容器和贮存场所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有关要求张贴标识。8.4.3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排污口规范化根据《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24号)文件的要求,一切新建、改建的排污单位以及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必须在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同时,建设规范化排污口。因此,建设单位在投产时,各类排污口必须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而且规范化工作应于污染治理同步实施,即治理设施完工时,规范化工作必须同时完成,并列入污染物治理设施的验收内容。同时要求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设置与排污口相应的图形标志牌。(1)排气筒设置取样口,并具备采样监测条件,排放口附近树立图形标志牌。(2)排污口管理。建设单位应在各个排污口处树立标志牌,并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记登记证》,由环保部门签发。环保主管部门和109\n建设单位可分别按以下内容建立排污口管理的专门档案:排污口性质和编号;位置;排放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达标情况;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整改意见。(3)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在厂区的废水排放口、废气排放源、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应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图形符号分为提示图形和警告图形符号两种,分别按GB15562.1-1995、GB15562.2-1995执行。环境保护图形符号见表8.4-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形状及颜色见表8.4-2。表8.4-1环境保护图形符号一览表序号提示图形符号警告图形符号名称功能1废水排放口表示废水向水体排放2噪声排放源表示噪声向外环境排放表示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3一般固体废物置场表8.4-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形状及颜色表标志名称形状背景颜色图形颜色警告标志三角形边框黄色黑色提示标志正方形边框绿色白色8.4.4环境风险管理公司建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包括应急物资维护管理制度、应急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人员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装卸管理制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等,已落实定期巡检和维护责任制度。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人和责任机构不太明确。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中,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中技术组协助指挥部做好事件报警、通报及处置工作;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应急措施、救援知识等;疏散组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人员紧急疏散和抢救物资,如需紧急疏散须及时规定疏散路线和疏散路口;并及时协助厂内员工和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定期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在厂区内张贴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风险物质危险特性、急救措施、风险事故内部疏散路线等标识牌。没有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动员大会;未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形式110\n有内部专家培训讲座及外部培训班等。8.4.5信息公开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部令第31号)第十二条: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参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开其环境信息。其信息公开内容参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部令第31号)第九条中的内容,即公开下列信息:1、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2、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3、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8.5监测计划本项目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污水处理设施汛期保障运行扩能技改项目,目前发布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中并无此行业相关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所以本项目监测计划参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中相应的规范进行规划。8.5.1污染源自行监测参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本项目污染源自行监测计划见下表。8.5-1污染源自行监测计划序号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频次1厂界环境噪声N1厂界东、N2厂界南、N3厂界西、N4厂界北等效声级A1次/年2厂界无组织厂界TSP1次/年8.5.2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监测参考中《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5.5.1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及其他文件中均未作出要求,排污单位需要开展周边环境质量影响监测的,环境质量影响监测点位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参照HJ2.1、HJ2.2、HJ/T2.3、HJ2.4、HJ610等规定。”本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见下表。表8.5-2周边环境质量监测计划序监测监测频监测点位监测内容号项目次G2乌江镀电厂生活区、1大气TSP、PM10、PM2.51次/年G3乌江镇111\nW5乌江水污染治理装置地表水温、流量、流速、pH值、COD、SS、BOD5、NH3-N、2排口下游500m、W6乌1次/年水TP(以P计)、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化物、砷江34号泉下游3000m水温、涌水量、总溶解性固体、pH值、耗氧量、As、地下总硬度、硫化物、TP、氰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3乌江34号泉1次/年水群、氟化物、硫酸盐、Cr6+、Hg、Cd、Pb、Cu、Zn、Fe、Mn等22项4土壤T1厂区内pH、铅、汞、镉、砷、总铬、铜、锌、镍1次/年上述监测内容均按国家规定的数据采集、处理、采样和分析方法进行监测,若企业不具备监测条件,可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监测。上述监测计划均参考国家相应规范设置,具体监测频次,监测内容、监测点位等由当地环保部门最终确定,监测结果以报告形式上报当地环保部门。8.6总量指标8.6.1总量控制目的贯彻落实国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举措之一。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施总量控制将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施总量控制可以较好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8.6.2总量控制的原则(1)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2)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满足当地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或区域总量控制的要求。(3)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措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8.6.3总量指标可建议值本项为环保治理工程,在治理过程中无SO2、NO2等污染物排放,因此不申请大气总量指标。112\n第九章乌江34号泉水质状况回顾9.1乌江34号泉水质监测回顾9.1.1监测结果回顾(1)2011年-2013年乌江34#泉水监测为了进一步了解34#泉水的变化规律,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对34#泉进行了定期监测,监测结果见表9-1表9.1-1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2011年-2013年乌江34#泉监测表序号总磷取样时间PH值氟化物mg/L氨氮mg/L(以P计)mg/L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0.2(Ⅲ类)》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6~9≤1.0≤0.2(Ⅲ类)》一月份1月4日2.6969.01135.42.71月11日3.57891697.13.01月17日2.5639.0616.82.91月25日2.3572.5903.50.81月31日2.4549.0962.30.7二月份2月9日2.5839.0696.42.32月14日2.5790.02337.51.22月22日2.3761.21199.15.5三月份3月1日2.21029.0752.16.43月9日2.9889.01004.02.83月16日2.71222.5691.58.43月22日2.4999.0918.75.53月29日2.41172.51260.32.8四月份4月5日2.4534.5848.03.44月12日2.4979.5640.917.64月19日2.3789.0575.87.04月26日2.41229.0722.625.9五月份5月4日2.4749.0441.37.05月10日2.4799.0504.134.35月17日2.5819.0558.330.85月24日2.5823.8649.310.7六月份6月2日2.21036.3691.56.46月7日2.41309.0752.148.26月15日2.4999.0568.417.36月21日2.61219.0667.019.36月28日2.61422.51288.313.5七月份7月5日2.5797.51231.520.47月12日2.9869.0504.15.17月19日2.1809.0465.36.87月26日2.0999.0551.17.0113\n八月份8月2日2.01669.0694.325.78月9日2.31299.090.216.98月15日1.73409.0956.212.38月23日1.81213.1859.111.98月30日2.93009.01215.610.5九月份9月7日1.91378.9849.211.09月13日2.21712.21084.913.79月20日2.31313.0964.013.49月27日2.21853.01084.914.1十月份10月3日2.3953.0964.09.610月11日2.6871.0310.65.010月18日2.8807.5878.910.510月25日3.1443.0264.37.5十一月份11月1日2.5979.0504.32.111月8日2.4797.51260.11.711月15日2.4679.0428.91.511月22日2.5509.0464.971.411月29日2.6729.8609.67.6十二月份12月6日2.4979.0668.50.912月13日2.21199.0851.73.812月20日2.21099.01228.011.112月27日2.6959.0961.20.3最大值3.53409.02337.548.2最小值1.7443.090.20.3平均值2.41062.8827.510.0表9.1-22012年乌江34#泉水质监测报表序号总磷取样时间pH值氟化物mg/L氨氮mg/L(以P计)mg/LGB3838-2002≤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GB/T14848-19936~9≤1.0≤0.2《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一月份1月4日2.31449.01129.632.91月10日2.31222.51671.411.31月16日2.61299.0668.512.81月23日2.42009.0923.220.41月31日2.41872.51426.310.3二月份2月7日2.6889.0568.95.72月14日2.5879.0669.06.02月21日2.6636.3630.122.52月28日2.51422.5876.425.2三月份3月6日2.41509.0754.616.13月13日2.31247.5585.413.63月20日2.71049.0524.87.53月27日2.5879.0504.18.4四月份4月3日2.31289.0546.410.2114\n4月11日2.51039.0504.122.34月17日2.5872.5518.76.34月25日2.51247.5540.111.8五月份5月1日2.41009.0524.824.75月8日2.5899.0428.914.15月15日3.1879.0446.64.25月22日3.2289.041.26.05月30日3.6129.0108.82.2六月份6月5日3.3389.0138.615.36月12日3.4299.0100.16.56月20日3.1264.5122.84.96月26日5.679.944.51.8七月份7月3日5.5129.740.21.87月11日2.9359.5281.01.07月18日5.692.332.81.87月24日5.4124.949.21.67月31日4.9125.868.61.5八月份8月8日3.4259.098.81.08月14日3.4217.31334.90.68月21日2.8419.0154.54.58月28日2.7495.8247.13.3九月份9月4日2.9311.8218.55.39月12日2.4629.0302.70.89月18日2.6595.8334.78.89月25日2.5901.0439.25.9十月份10月2日2.6783.3388.910.710月9日2.71198.51336.75.910月17日2.7437.1262.17.010月23日2.8323.8758.34.810月30日2.6499.8238.06.0十一月份11月6日3.4365.2113.73.211月13日2.7337.1241.75.311月20日2.6459.8165.41.511月27日2.9430.4153.25.8十二月份12月4日2.8389.7160.55.312月11日2.8430.4249.15.212月18日2.4154.8213.13.0最大值5.62009.01671.432.9最小值2.379.932.80.6平均值3.0696.5448.68.3表9.1-32013年乌江34#泉水质监测报表序号总磷氟化物氨氮Cl-取样时间pH值(以P计)mg/Lmg/Lmg/Lmg/L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0.2质量标准(Ⅲ类)》GB/T14848-1993《地下水质6~9≤1.0≤0.26~9115\n量标准(Ⅲ类)》一月份1月1日2.5489.2220.64.11月8日2.9420.6239.66.71月15日2.8440.2152.84.41月22日2.8430.4233.54.51月29日2.8410.8206.54.2二月份2月5日2.8410.8224.15.72月11日3.3381.4203.86.72月19日2.8377.2166.54.52月28日2.6430.4196.94.6三月份3月5日2.8557.8223.12.83月19日2.7469.6196.93.93月27日2.7410.8176.37.13月29日3.0518.6196.94.9四月份4月4日2.8364.5162.34.94月5日2.9427.3186.54.64月7日2.9539.0169.04.24月10日2.8484.0119.04.24月12日2.8515.0135.02.84月14日2.7493.0189.04.24月18日2.9374.5124.83.44月20日3.1348.4183.66.84月22日3.1346.0153.20.44月27日3.3174.071.94.115.94月28日3.4202.080.72.516.0五月份5月2日3.4286.0103.12.212.35月4日3.2265.4120.31.110.35月6日3.5281.0112.03.25月8日4.6142.066.41.67.75月10日3.9172.061.61.68.85月12日3.8179.074.73.218.05月14日5.5106.052.02.512.45月16日5.883.029.70.318.55月18日5.997.541.81.110.35月20日5.4103.044.38.013.75月22日5.964.640.51.95月28日6.611.313.81.73.15月30日6.715.78.91.44.1六月份6月2日3.623681.01.511.36月4日6.720.211.10.025L4.16月6日6.039.820.31.05.36月8日6.153.732.10.611.36月10日7.021.88.50.65.16月12日6.723.910.71.65.16月14日6.820.634.41.372.66月16日6.922.411.62.64.16月18日6.331.714.60.63.1最大值7.0557.8239.68.018.5最小值2.511.38.50.32.6平均值4.1267.2113.23.29.2116\n(2)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乌江34#泉水监测2013年6月20~21日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乌江34号泉水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pH、氨氮、总磷、氟化物、COD、As、Hg、Pb、Cd、六价铬。监测频率:监测2天,每天一次表9.1-4乌江34号泉监测值序监测断面34号泉号监测项目6月20日6月21日二日均值1pH6.946.86.872总磷(mg/l)35.635.935.753氨氮(mg/l)0.390.420.4054氟化物(mg/l)8.779.869.3155COD(mg/l)5L5L5L6As(mg/l)0.01480.01420.01457Hg(mg/l)0.000350.000310.000338Pb(mg/l)0.001L0.001L0.001L9Cd(mg/l)0.0001L0.0001L0.0001L10六价铬(mg/l)0.004L0.004L0.004L由以上监测看出乌江34号泉水水质总量、氟化物等超标严重,已不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限值。117\n表9.1-52013年7月份乌江34#泉水质监测报表表9.1-62013年8月份乌江34#泉水质监测报表118\n9.22011~2013年乌江34#泉水相同月份变化情况从2011年发现34号泉的排水管出水水质异常以来,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对水质进行了定期监测,2011~2013年乌江34#泉水质变化情况如下。图9.2-12011年~2013年乌江34#泉pH值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从2011~2013年乌江34#泉水质pH值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看出,月份相同情况下,2013年的pH值大部分在4~6间比2011年、2012年更高,更接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pH值6.5~8.5,水质变好。图9.2-22011年~2013年乌江34#泉总磷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119\n从2011~2013年乌江34#泉水质总磷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看出,月份相同情况下,2013年总磷浓度大部份在400mg/l以下,比2011年、2012年更低,水质变好。图9.2-32011年~2013年乌江34#泉氟化物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从2011~2013年乌江34#泉水质氟化物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看出,月份相同情况下,2013年的氟化物浓度大部份在200mg/l以下,比2011年、2012年更低,更接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1mg/l的标准,水质变好。图9.2-42011年~2013年乌江34#泉氨氮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120\n从2011~2013年乌江34#泉水质氨氮相同月份变化比较图看出,月份相同情况下,2013年的氨氮浓度大部份在5mg/l以下,比2011年、2012年更低,更接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0.2mg/l的标准,水质变好。9.32011年至2013年乌江34号泉水pH值、总磷、氟化物、氨氮变化趋势(1)pH值变化趋势从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pH值变化趋势图看出,pH值逐渐升高,2013年pH值均在4以上,最高值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pH标准值6.5标准,水质向变好趋势发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pH值变化趋势见图9-5。(2)总磷变化趋势从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总磷值变化趋势图看出,总磷浓度值逐渐降低,水质向变好趋势发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总磷变化趋势见图9-6。(3)氟化物值变化趋势从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氟化物值变化趋势图看出,氟化物浓度值逐渐降低,更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氟化物1.0mg/L标准值接近,水质向变好趋势发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氟化物变化趋势见图9-7。(4)氨氮变化趋势从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氨氮值变化趋势图看出,氨氮浓度值逐渐降低,更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氨氮0.2mg/L标准值接近,水质向变好趋势发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乌江34号泉水氨氮变化趋势见图9-8。9.4乌江34号泉2018年监测值与2013年监测值比较2018年监测与2013年监测值比较如下:表9.4-12018年监测与2013年监测值比较表(单位mg/L,pH除外)2013年2018年2018年浓度值-监测点因子监测结监测结2017年浓度值果果pH4.15.751.65乌江34号泉水总磷267.2123.8-143.4氟化物113.211.79-101.412013年交椅山堆场铺膜并干法堆存磷石膏后,乌江34号泉水中污染物呈下降趋势,与2018年监测值比较pH上升,接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值,总磷浓度下降143.4mg/l,氟化物下降101.41mg/l。由此看出交椅山磷石膏堆场铺膜并干法堆存,可从源头上解决降雨121\n对堆场酸性孔隙水的补给量,从而改善乌江34号泉水的水质。乌江34号泉水水质的改善,将减少乌江水污染治理工程的治理负荷,减少治理污泥的产生。9.5公司历年来对乌江34号泉及乌江治理工程交椅山磷石膏库是乌江34号泉眼水质超标的源头,集团公司于2010年投资1.5亿建设一级泵站、二级泵站及25公里输水管道,2013年建设回水2号管线。2012年公司将原管道输送湿法排渣技改为管状带式输送机干法排渣,并在排渣区建设了防渗和排渗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3843万元。2016年公司在乌江渡水电站大坝下游1000m处34号泉下游20米处,乌江右岸建设了5000m3/h深度治理工程,采用石灰中和及磁混凝处理系统将34号泉水处理达《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2011)后排入乌江河。项目建设总投资9749.5万元。该项目于2018年5月通过验收。2017年对贾家堰磷石膏堆场进行了覆膜封场,项目建设总投资1921.89万元。该项目于2018年5月通过验收。2017年对桂花泉、干沟拦河坝、污水泉眼、清水泉眼等进行收集后采用石灰中和达《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2011)后部分回用,部分排入息烽河。项目建设总投资12000万元,该项目于2018年5月通过验收。2018年实施了“乌江34号泉源头治理工程交椅山磷石膏库环保改造项目”在不改变现渣场面积前提下,对已堆存磷石膏修边整型然后上覆盖HDPE膜70万平方米,复膜后用于环保堆存干排磷石膏渣。铺膜工作于2018年9月完成,于2018年12月完成验收。通过上述治理,乌江河水质中TP、氟化物浓度已明显下降,在下游4.1km沙井处安装的线监测系统监测结果标明乌江河中TP、氟化物浓度已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在线监测结果见下图。122\n123\n124\n第十章结论与建议10.1结论10.1.1项目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10.1.1.1与《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乌江34号泉眼安全度汛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7号)《会议纪要》中提及,开磷集团要抓紧论证和制定乌江34号泉眼周围的防护保运措施方案。本项目的开展即为解决乌江34号泉水处理工程度汛问题,使之达到1万方/小时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现有水处理设施在乌江水库泄洪被淹,下游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过高时淹没处理设施,以及涌水量超过5000方/小时时,确保泉眼涌出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10.1.1.2与《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8号)《会议纪要》中提及,开磷集团5月31日前科学制定乌江34号泉眼治理设施防洪保运方案,并上报省环保厅。本项目的开展即为解决乌江34号泉水处理工程度汛问题,使之达到1万方/小时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现有水处理设施在乌江水库泄洪被淹,下游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过高时淹没处理设施,以及涌水量超过5000方/小时时,确保泉眼涌出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10.1.1.3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环通【2018】329号)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环通【2018】329号)可知,乌江34号泉眼含磷泉水治理设施可能存在汛期发生设施被淹没停止工作的情况。通知中要求2019年,企业需要制定实施乌江34号泉眼系统性治理方案,完成乌江34号泉眼废水处理设施汛期正常运行保障工程和管理措施。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此及时做出相应,制定了《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磷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见附件7)实施乌江34号泉水处理设施防洪度汛改扩建工程。使之达到1万方/小时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现有水处理设施在乌江水库泄洪被淹,下游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过高时淹没处理设施,以及涌水量超过5000方/小时时,确保泉眼涌出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10.1.2技改内容项目建设总投资9874.16万元,建设用地面积6782平方米。本项目通过本次改扩建后总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0m3/h的污水处理设施。本次设计分为2部分:(1)第一部:对现有处理能力为5000m3/h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主要改造项目为:集水井隔墙在原有连通孔两侧各增开两个Φ800的圆孔,125\n错位布置;更换集水井中污水提升泵,数量为6台;引水管由原有DN1200改为DN2000,并在引入管上设置流量计;引水渠上改造现有转换井,在转换井进水口设置2m×2m的闸板阀。污水提升泵采用定频深井泵,Q=1800m3/h,扬程为50m。其余利用现有中和池、斜管沉淀池、沉淀池配套泵组、刮泥机、絮凝设备、现有污泥脱水设备。第二部分为新增污水处理设施。具体如下:(3)新增3套3500m3/h中和反应设施(L×B×H=35.2m×17.6m×7.1m,有效水深5.8m)。(4)新增2套3500m3/h沉淀设施(L×B×H=16.85m×15.60m×6.55m,有效水深5.92m)。(3)新增石灰乳系统:石灰乳槽:D=10m,H=10m,2座;石灰乳配置系统按60m3/h设计。(4)新增污泥浓缩设施(污泥浓缩池一座,D=12.6m,H=4.5m);污泥脱水系统利旧。(5)石灰乳制备迁建;新增二、三系列水处理药剂设施(溶解槽尺寸L×B×H=8.00m×3.00m×1.50m.一座,有效容积24m3)(6)新增配电房、控制室;地磅。10.1.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1.3.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本项目采用贵州贵才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01月03日对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的环境现状监测的资料,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数据。根据监测本项目各监测点位TSP、PM10、PM2.5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10.1.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采用贵州贵才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07月27日至2018年08月03日对《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治理工程-交椅山磷石膏库环保改造项目》地表水监测数据,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数据。根据监测乌江河W3、W4、W5、W6、W7断面所有监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10.1.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采用贵州贵才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07月27日至2018年08月03日对《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乌江34号泉治理工程-交椅山磷石膏库环保改造项目》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数据。根据监测乌江34号泉pH、氟化物、汞、砷、细菌总数超过《地下水质量126\n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分别超标1.5倍、10.79倍、0.5倍、0.3倍、209倍,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乌江乌江34号泉(T6)pH、氟化物、汞、砷等超标,主要原因是因为渣场原有防渗措施失效,渗滤水下渗,随着F3导水断层,自南向北径流,造成乌江34号泉的污染。交椅山渣场目前已对现有堆存的磷石膏覆盖HDPE膜,防止雨水继续淋溶出渗率液,污染地下水。新产生磷石膏干法堆存于已经覆盖好的HDPE膜上。铺膜工作于2018年9月完成,于2018年12月完成验收。10.1.3.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评价以2017年10月09日~10月10日贵州瑞思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数据作为本次评价数据。根据监测厂区噪声环境噪声现状昼夜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厂区周围声环境总体质量较好。10.1.4污染物排放情况10.1.4.1废气10.1.4.1.1项目无组织废气项目运行过程中石灰乳槽可能产生一定量的无组织排放,由于石灰乳系统的封闭性较好,本次无组织排放的产生量取0.5t/a。10.1.4.2废水10.1.4.2.1生产废水本项目为收集被污染的乌江34号泉水进行处理的环保型项目,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10.1.4.2.1.2生活废水本项目劳动定员5人,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原有装置的相关人员兼任,年工作日365天,生活污水总量不增加。10.1.4.3固废10.1.4.3.1泉水处理污泥项目污泥产生量增加0.5万t/a(现年产生量为5.842万t/a),送至原有污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后送交椅山渣场进行固化堆存。10.1.4.3.2危险废物生产过程将产生废机油,产生量为0.5t/a,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利用,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利用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原有300m2危废暂存间进行存放,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建设和管理,然后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处理。10.1.4.4噪声治理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各类泵、石灰乳搅拌装置、污泥脱水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为机械性噪声和空气振动性噪声,均属固定稳态噪声源,其噪声强127\n度一般在80~110dB(A)之间:(1)设备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2)在水泵、搅拌装置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基础上安装橡胶隔振或减振器。10.1.5环境影响预测10.1.5.1地表水环境影响由监测数据可知,正常工况下该处理装置下游污染物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项目正常工况对于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可接受。非正常工况下乌江34号泉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乌江时,三个断面总磷及氟化物指标均有所增加,其中三个断面中氟化物指标均未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限值,W5、W6、W7断面中TP浓度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限值,分别超标3.097倍、2.234倍、14.854倍;可见虽然事故工况下,断面中氟化物的浓度未超标,但TP指标超标现象严重,当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因此应杜绝事故排放的发生。10.1.5.2地下水环境影响正常工况下,由于地表防渗发生的自然渗透,废水透过防渗层,渗透量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可以看出事故工况下,由于场内污水处理设施受到破坏,如污水处理池壁面破裂,污水处理设施管道破裂,使得废水直接穿过构筑物和管道直接下渗,区内地下水中氟化物均较高,虽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中无氟化物标准,但是泄漏后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明显升高,应该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区内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有所上升,虽然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但仍然加重了地下水环境负荷,应该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10.1.5.4噪声环境影响改扩建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与受到现有工程影响的边界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作为评价量。在采取降噪措施减低项目的噪声排放,厂区东、厂区南、厂区西、厂区北四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预测叠加结果显示,昼夜间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因此,项目在选用低噪声的设备、采取减震、隔声、消声等措施,同时合理布置声源及建筑物的方位,实行“闹静分开”的设计原则,加强植树绿化可进一步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减少生产噪声对环境的影响。10.1.5.5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论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TSP最大占标率Pmax=7.96%<10%,D10%=0m,按128\n导则规定评价等级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5km×5km的矩形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8.1.2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及“8.9.8二级评价一般应包括8.9.1、8.9.2及8.9.7的内容”即需要①基本信息底图、②项目基本信息图、③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项目①基本信息底图、见“图6监测布点图及图7项目保护目标示意图”。②项目基本信息图见图4本项目平面布置总图。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详见表5.2-17~5.2-20。大气污染物总量核算为TSP:0.5t/a(无组织0.5t/a)。10.1.5.6环境风险影响本项目涉及物质石灰、PAM在导则附录B中无对应项目,并且也不属于①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1);②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类别2,类别3);③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毒性类别1)物质,所以该两种物质无对应的临界量、本项目Q<1,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根据《导则》,本项目的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本项目石灰乳罐可能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者是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石灰乳直接进入乌江河中。石灰乳属于碱性物质,可用来中和乌江34号泉中的酸性被污染泉水,但是如果直接进入到水体中,将导致水体pH值极具升高,高pH值会使水体中的碱性加大,长时间高pH值会腐蚀鱼虾的鳃部组织能力,使鱼虾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容易导致鱼虾大量死亡,并使得孵化中的鱼卵卵膜过早溶化,引起鱼胚胎过早出膜从而导致鱼苗大量死亡,水体中的pH值过高亦会抑制水体中的微生物生长,有机物得不到分解,水体中的COD、BOD5指标也将随之升高。因此应尽可能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10.1.6污染物治理措施10.1.6.1废气治理措施本项目采用石灰粉直接打入石灰乳储槽,储槽为封闭状态,仅可能在装卸过程中产生轻微的无组织排放,计排放量为0.5t/a,其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10.1.6.2废水治理措施本项目使用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与原有项目处理方法一致,可类比原有项目验收监测数据作为其治理措施有效性的依据。项目于2018年5月11日,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在息烽县小寨坝镇召开了《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对本项目进行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详见附件4、附件5。由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本项目使用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可以使处理的泉水达到《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及《贵州省环保厅关于加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纪要》(黔环专议〔2018〕8号文件)中总磷的排放标准,所以本项129\n目的水处理方式切实可行。10.1.6.3防止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根据场区各生产功能单元可能泄露至地面区域的污染物性质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将场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渗区和常规地面硬化区。详见表6.7-1分区防渗区域表。(1)重点污染防渗区是指位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的生产功能单元,污染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物泄露后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和部位,且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参照规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执行。防渗性能不应低于相当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2)一般污染防渗区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污染的建(构)筑物区域,采用一般防渗处理。参照规范《一般工业固废贮存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年修订))和《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执行。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3)常规地面硬化区对可能会产生轻微污染的其他建筑区,包括场区道路、输电变电区等,规划为常规地面硬化区。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P6级的抗渗混凝土进行硬化地面。10.1.6.4固废治理措施10.1.6.4.1泉水处理污泥项目污泥产生量将增加0.5万t/a(现年产生量为5.842万t/a),送至原有污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后用罐车送交椅山Ⅱ类渣场进行固化堆存。该渣为Ⅱ类渣储运过程中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进行管理。污泥堆存过程中使用专用固化袋进行袋装(详见图3.1-5),袋装后产生的污泥渗滤液由管道收集后进入交椅山渣场渗滤液收集系统,不外排(详见图3.1-3)。交椅山渣场已环保验收,目前有效库容为1267.2万m³。10.1.6.4.2危险废物生产过程将产生废机油,产生量为0.5t/a,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利用,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利用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原有300m2危废暂存间进行存放,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建设和管理,然后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处理。10.1.6.5噪声治理措施130\n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各类泵、石灰乳搅拌装置、污泥脱水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为机械性噪声和空气振动性噪声,均属固定稳态噪声源,其噪声强度一般在80~110dB(A)之间:(1)设备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2)在水泵、搅拌装置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基础上安装橡胶隔振或减振器。10.1.6.6风险防范措施(1)本项目污染泉水处理规模为10000m3/h,企业应定期监测34#岩溶泉水出水量,适时增加污染泉水处理规模。(2)企业应与乌江渡发电厂积极协调,乌江渡水电站合理发电放水,控制水位,保证乌江水位位于本项目污水深度治理设施高程以下,解决污水深度治理设施被淹没的环境风险。(3)企业应与构皮滩电站管理部门积极协调,保证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位于本项目污水深度治理设施高程以下。(4)企业应按要求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落实,杜绝污水深度治理设施被淹没的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5)项目中所有水池应作防腐、防渗漏处理,防止污染泄漏。10.1.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0.1.7.1环境管理制度10.1.7.1.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项目需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施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做到文明施工;(2)将环保主要内容体现在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对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速度、施工时段等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特别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水、固体废物、风扬尘及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有行之有效的处置措施,建设单位要将此项内容作为工程施工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3)施工期间要认真监督施工单位的环保执行情况,了解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物料堆存、临时工棚搭建、施工便道及施工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确保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若发现施工过程中影响周围群众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应适当调整施工作业时间或作业程序;(4)工程竣工后,要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环境状况,施工单位要及时清理占用的场地,拆除临时设施,清除各类垃圾,恢复被破坏的地面,平整地面进行绿化,使项目以良好的环境投入运行。10.1.7.1.2营运期的环境管理营运过程中必须定期监测设备运转情况和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并掌握厂区周围的环境质量和污染变化趋势,加强运行管理,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10.1.7.2环境监测计划131\n本项目对项目建设期的环境监理、运营前的环境监测、运营期的环境监测内容、排污口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详见“8.5监测计划”。10.1.8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根据业主提供的公众参与说明(另成册内容),本项目于2019年5月16日在贵州省国控企业减排监测信息网进行了第一次公示,网址为http://222.85.131.190:9999/qyxxgk/gzdt/201905/t20190524_137614.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期间未收到相关相关公众参与的建议或意见。10.1.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通过指标计算法对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得出:在严格按照本报告提出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环境投入和严格环境管理的前提下,该项目建设投产后,环境年净效益为4908.34万元,环境效益与污染控制费用比为1.928>1,因此,本项目建设在环境经济上是可行的。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为环保治理工程,治理后将实现乌江乌江34号泉汛期污水全处理,基本消除乌江34号泉眼溢流现象。减少污染物磷、氟排入乌江,消除乌江右岸的白色污染带,对改善乌江现有水质有利;建设项目必须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该项目建设才是可行的。10.2建议9.2.1本项为环保治理工程,在治理过程中无SO2、NO2等污染物排放,因此不申请大气总量指标。排放的水为治理后的34#泉水,不申请废水总量指标。9.2.2项目乌江34号泉处理指标TP应严格执行《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实施乌江乌江34号泉眼污染治理设施外排废水执行总磷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黔环通〔2018〕194号),其他污染物指标应严格执行《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表2标准限值。9.2.3定期对乌江34号泉开展监测、强化交椅山渣场的运行维护和日产监管。132\n附表1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项目措施大气环境废本项目采用石灰粉直接打入石灰乳储槽,储槽为封闭状态,仅可能在装卸过程中产生轻微的无组保护气织排放,计排放量为0.5t/a,其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措施投药中和法适用于各种酸性废水或含杂质较多的酸性废水。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其中氢氧化钠、碳酸钠因价格较贵,一般较少采用;石灰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所以适用较广。该法优点:适应性强,适用于任何水量、任何浓度的酸性废水,出水pH值可保证达到要求值并兼可去除杂质和金属离子及磷酸盐;缺点:设备及管理复杂、自动化程度要求高、化学污泥渣量大、运行费用高。泉用石灰作中和剂可处理酸性废水,最常采用的是石灰乳法。同时,由于石灰溶于水后产生的氢氧水化钙对废水杂质具有混凝作用,因此它适用于含杂质多的酸性废水。治根据上述处理工艺的对比,并结合结合现在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本身即为投药中和法,故本项目理选择适用于含杂质多的酸性废水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作为本项目的处理工艺。措本项目准备使用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与原有项目处理方法一致,可类比原有项目验收监测数据施作为其治理措施有效性的依据。项目于2018年5月11日,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在息烽县小寨坝镇召开了《乌江水污染治理技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对本项目进行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详见附件4、附件5。由监测数水环据可以看出,本项目使用的投药中和絮凝沉降法,可以使处理的泉水达到《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境保(GB15580-2011)及《贵州省环保厅关于加强乌江34号泉眼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专题会会议纪要》(黔护措环专议〔2018〕8号文件)中总磷的排放标准,所以本项目的水处理方式切实可行施根据场区各生产功能单元可能泄露至地面区域的污染物性质和生产单元的构筑方式,将场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渗区、一般污染防渗区和常规地面硬化区。详见表6.7-1分区防渗区域表。防(1)重点污染防渗区止参照规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地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下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执行。防渗性能不应低于相当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水土层的防渗性能。污(2)一般污染防渗区染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污染的建(构)筑物区域,采用一般防渗处理。参照治规范《一般工业固废贮存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年修订))和《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理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执行。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措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施(3)常规地面硬化区对可能会产生轻微污染的其他建筑区,包括场区道路、输电变电区等,规划为常规地面硬化区。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P6级的抗渗混凝土进行硬化地面。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各类泵、石灰乳搅拌装置、污泥脱水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为机械性噪声和噪声污染空气振动性噪声,均属固定稳态噪声源,其噪声强度一般在80~110dB(A)之间:防治措施(1)设备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2)在水泵、搅拌装置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基础上安装橡胶隔振或减振器。项目污泥产生量将增加0.5万t/a(现年产生量为5.842万t/a),送至原有污泥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后用一罐车送交椅山Ⅱ类渣场进行固化堆存。该渣为Ⅱ类渣储运过程中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般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进行管理。污泥堆存过程中使用专用固化袋固废固进行袋装(详见图3.1-5),袋装后产生的污泥渗滤液由管道收集后进入交椅山渣场渗滤液收集系统,治理废不外排(详见图3.1-3)。交椅山渣场已环保验收,目前有效库容为1267.2万m³。措施生产过程将产生废机油,产生量为0.5t/a,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利用,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利危2用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原有300m危废暂存间进行存放,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废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建设和管理,然后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处理。本项目引起的环境污染,从项目的涉及开始,应注意生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合理布置。在工艺设计时就应把污染控制问题考虑在内,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回收使用和循环使用。在设计工艺流程时,生态保护应加入污染控制环节,使其少排污,合理利用资源。措施加强管理,使治理措施发挥效益,杜绝事故发生,严禁污染物超标排放。厂区应加强绿化。厂区的绿化对保护环境,改善工人和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积极作用(1)本项目污染泉水处理规模为10000m3/h,企业应定期监测34#岩溶泉水出水量,适时增加污风险防范染泉水处理规模。措施(2)企业应与乌江渡发电厂积极协调,乌江渡水电站合理发电放水,控制水位,保证乌江水位133\n位于本项目污水深度治理设施高程以下,解决污水深度治理设施被淹没的环境风险。(3)企业应与构皮滩电站管理部门积极协调,保证构皮滩水库蓄水水位位于本项目污水深度治理设施高程以下。(4)企业应按要求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落实,杜绝污水深度治理设施被淹没的环境风险,确保环境安全(5)项目中所有水池应作防腐、防渗漏处理,防止污染泄漏。附表2环保工程监理一览表项目内容在施工期间,应根据环境保护设计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受业主委托,在监理目的与任务业主授权范围内,代业主进行工程环境监理,全面监督和检查各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及时处理和解决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厂房、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机械等各标承包商及其分包商施环境监理范围工现场、作业区域、生活营地、场内外交通道路、渣场、料场等。1.编制环境监理计划,拟定环境监理项目和内容。2.对承包商进行监理,防止和减轻施工作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对植被、野生动植物的破坏行为的发生。3.全面监督和检查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监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噪声防治措施、空气保护措施、固废废弃物处理监理内容措施是否满足环保设计的要求,及时处理和解决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4.全面检查施工单位负责的渣场、施工迹地的处理、恢复情况,主要包括边坡稳定、迹地恢复和绿化措施及效果等,防止水土流失。5.做好“三同时”及环保设施的监理记录和监理报告,组织质量评定,参与竣工验收。监理工作制度工作记录制度、监理报告制度、函件往来制度、环境例会和会议纪要签发制度附表3环保设施投资一览表本项目为收集被污染泉水治理后达标排放的环保工程,所以本项目的总投资即为环保投资,即9874.16万元附表4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单数项目序号环保设施建设情况排放标准位量总磷达到《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实施乌江34号泉眼污染治理设施外乌江34号泉水排废水执行总磷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废水1处理设施(处理套1新建(黔环通〔2018〕194号)中规定标准能力10000m3/h)pH、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氟化物、总氮、氨氮执行《磷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5580-2011)表2标准限值固体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1危险废物暂存间m300原有废物(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出口安装《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1各类泵消声器,对振动大的设备安装(GB12348-2008)2类减振垫和柔性接头参照规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风险1防渗措施—标准》(GB18599-2001)、《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DB52/865-2013)执行134\n附表5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影工作内容自查项目响影响类型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别水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洞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涉水的风景名胜□;其他☑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影响途径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水温□;径流□;水域面积□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热污染□;影响因子水温□;水位□;流速□;流量□;其他□营养化□;其他□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A级□;三级B级☑一级□;二级□;三级□现状调查项目数据来源调区域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既有实测□;现场查已建□;在建□;拟建□;其他□拟替代的污染源□监测□;入河口排放数据□;其他□调查时期数据来源受影响水体环境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质量生态环境环境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区域水域开发利未开发□;开发量40%以下□;开发量40%以上□用现状调查时期数据来源水文情势调查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监测断面或点监测时期监测因子位补充监测(水温、流量、流速、pH值、COD、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监测断面或点SS、BOD5、NH3-N、TP(以P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位个数(6)现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化物、砷)状评价范围河流;长度(14)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评评价因子pH、高锰酸盐指数、COD、硫化物、BOD5、TP、氨氮、氟化物、砷。价河流、湖库、河口: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评价标准近岸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规划年评价标准(II类)135\n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评价时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达标区☑评价结论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不达标区□底泥污染评价□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影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响预测范围河流:长度(1)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预预测因子(TP、氟化物)测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预测时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设计水文条件□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预测情景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数值解□:解析解□;其他□预测方法导则推荐模式☑:其他□工影作内容自查项目响水污染控制和水评环境影响减缓措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削减源□价施有效性评价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水环境影响评价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136\n排放量/污染源排放量核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mg/L)(t/a)算———排污许可排放浓度/污染源名称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替代源排放情况证编号(mg/L)—————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鱼类繁殖期()m3/s;其他()m3/s生态流量确定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鱼类繁殖期()m;其他()m环保措施污水处理设施☑;水文减缓设施□;生态流量保障设施□;区域削减□;依托其他工程措施□;其他□环境质量污染源防监测方式手动☑;自动□;无监测□手动□;自动☑;无监测□治监测点位(乌江)(废水处理设施排口)措监测计划(水温、流量、流速、pH值、COD、SS、施监测因子BOD5、NH3-N、TP(以P计)、高锰酸盐(TP、氟化物、流量)指数、氟化物、硫化物、砷)污染物排放清单☑评价结论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备注:□为勾选项;“()”为内容填写项:“备案”为其他补充内容。137\n附表6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评价等级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与范围评价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边长=5km☑SO2+NOx排放量≥2000t/a□500~2000t/a□<500t/a☑评价因子基本污染物(—)包括二次PM2.5□评价因子其他污染物TSP)不包括二次PM2.5☑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附录D□其他标准□环境功能区一类区□二类区☑一类区和二类区□评价基准年(2017)年现状评价环境空气质量长期例行监测数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现状补充监测☑现状调查数据来源现状评价达标区☑不达标区□本项目正常排放源☑拟替代的污染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调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源□污染源□区域污染源□调查内容查☑现有污染源□AERMODADMSAUSTAL20EDMS/AEDCALPUF网格模型其他预测模型□□00TF□□□□□预测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边长=5km□预测因子(—)包括二次PM2.5□预测因子不包括二次PM2.5□正常排放短期浓度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贡献值一类区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本项目最大标率>10%□大气环境正常排放年均浓度影响预测贡献值二类区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本项目最大标率>30%□与评价非正常排放1h浓非正常持续时长非正常占标率≤100%□非正常占标率>100%□度()h贡献值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叠加达标□叠加不达标□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区域环境质量的整k≤-20%□k>-20%□体变化情况监测因子:(TSP)有组织废气监测□无监测□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无组织废气监测☑计划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因子:(TSP)监测点位数(1)无监测□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评价结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距()厂界最远()m污染源年排放量SO2:(—)t/aNOx:(—)t/a颗粒物:(0.5)t/aVOCs:(—)t/a注:“□”为勾选项,填“√”;“()”为内容填写项138\n附表7建设项目风险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名称石灰PAM危险物质存在总量/t50030风大气500m范围内人口数——人5km范围内人口数——人险每公里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人口数(最大)人调地表水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环境敏感性查环境敏感目标分级S1□S2□S3□地下水地下水功能敏感性G1□G2□G3□包气带防污性能D1□D2□D3□Q值Q<1☑1≤Q<10□10≤Q<100□Q>100□物质及工艺系统M值M1□M2□M3□M4□危险性P值P1□P2□P3□P4□大气E1□E2□E3□环境敏感程度地表水E1□E2□E3□地下水E1□E2□E3□环境风险Ⅳ+□Ⅳ□Ⅲ□Ⅱ□I☑潜势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简单分析☑风物质危险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险环境风险泄漏☑火灾、爆炸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识类型别影响途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事故情形分析源强设定方法计算法□经验估算法□其他估算法□风预测模型SLAB□AFTOX□其他□险大气大气毒性终点浓度-1最大影响范围m预预测结果大气毒性终点浓度-2最大影响范围m测地表水最近环境敏感目标,到达时间h与下游厂区边界到达时间d评地下水价最近环境敏感目标,到达时间d一、防止石灰乳泄漏对策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上岗前正确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手套等专用劳动防护用具。(2)石灰储罐、阀门、管道应保持密封完好,无泄漏,应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防治出现事故情况导致管道阀门等出现泄漏。(3)装卸石灰时应符合操作规程,现场操作人员应带好防护眼镜,防治石灰浆或石灰入眼,若不慎接触皮肤,应及时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重点风险防范措(4)开、停、检修石灰乳泵时,必须执行《泵工安全操作规程》。施二、运输安全对策措施石灰的运输时按照相关规定的车辆装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耍禁止溜放。运输中要有防雨措施。要防止石灰受潮或遇水后水化,甚至由于熟化热量集中放出而发生火灾。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应注意防火、防爆。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无重大风险源及危险化学品存在,做好石灰乳的存储评价结论与建议及石灰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即可较大程度的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注:“□”为勾选项,“”为填写项。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