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 MB
  • 2023-01-02 08:31:25 发布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84页)

  • 7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1)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环境工程题目: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作者姓名:导师及职称:导师所在单位:2010年6月10日\n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011届院专业学生姓名:Ⅰ\n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英文:Ⅱ原始资料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项目5/()()()色度设计处理水量/(m3)进水36011502408~112004000出水≤25≤100≤706~9≤40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毕业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内容。(1)污水处理方案的论证。包括污水处理基本工艺路线的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论证和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型。(2)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工艺设计计算。(3)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图和某些构筑物构造图设计。方案论证阶段主要进行处理方案的技术比较(如处理效果、技术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也可适当进行经济比较(如构筑物容积、占地面积、药剂消耗和运行管理复杂程度等)。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接受任务书日期完成日期接受任务书学生(签字)\n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水质特征及各种处理技术,并以工程设计实例说明了印染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设计实例为日处理量4000吨的印染废水,所用的染料主要为靛蓝和硫化黑。设计实例采用了印染废水典型处理工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的方法。对4000m3的印染废水采用水解酸化与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通过废水的水解酸化反应,把难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转化为较小的分子,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接触氧化创造条件。设计中采用铁碳体微电解、水解酸化和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工艺,对调节池、沉砂池、铁碳体微电解塔、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的排序和规格进行设计和计算。通过此设计,废水可达到挂膜好,处理效果稳定,去除率在85%以上。在通过铁粉在印染废水中的内电解作用和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化学氧化作用,使其色度和又有大幅度降低,多数情况下可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关键词:铁碳体微电解部分微电解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印染废水\n,.4000,,.:"++".4000m3/d,,,,.a,,,,,,,..,,85%.,a.:\n目录引言1第1章绪论21.1印染废水主要来源21.2印染废水特点21.3印染废水的分类21.4设计任务41.4.1设计规模的确定41.4.2处理程度确定4第2章工艺流程的确定12.1概述12.2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比较12.3几种常见的处理工艺22.3.1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为主的处理工艺22.3.2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处理工艺流程32.3.3生化、物化相结合的工艺流程42.4设计方案的确定52.4.1污水性质的分析52.4.2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52.4.3污泥处理工艺方案10第3章工程设计说明书113.1格栅113.1.1设计概况113.1.2尺寸113.2调节池113.2.1设计概况113.2.2尺寸113.3调节池113.3.1设计概况113.3.2尺寸113.4铁炭微电解塔113.4.1设计概况113.4.2尺寸123.5混凝池123.5.1设计概况123.5.2尺寸123.6一沉池123.6.1设计概况12\n3.6.2尺寸123.7中和池123.7.1设计概况123.7.2尺寸123.8综合调节池123.8.1设计概况133.8.2尺寸133.9水解酸化池133.9.1设计概况133.9.2尺寸133.10生物接触氧化池133.10.1设计概况133.10.2尺寸133.11二沉池133.11.1设计概况133.11.2尺寸133.12污泥浓缩池143.12.1设计概况143.12.2尺寸14第4章工程设计计算书154.1格栅154.1.1设计参数154.1.2设计计算154.2调节池184.2.1设计参数184.2.2设计计算184.3调节池184.3.1设计参数184.3.2设计计算194.4铁-碳微电解塔194.4.1设计参数194.4.2设计计算194.5混凝池194.5.1设计参数204.5.2设计计算204.6一沉池224.6.1设计参数224.6.2设计计算234.7中和池244.7.1设计参数244.7.2设计计算254.8综合调节池254.8.1设计参数25\n4.8.2设计计算254.9水解酸化池254.9.1设计参数254.9.2设计计算264.10生物接触氧化池264.10.1设计参数264.10.2设计计算264.11二沉池284.11.1设计参数284.11.2设计计算284.12污泥浓缩池304.12.1设计参数304.12.2设计计算30第5章平面及高程布置315.1平面布置315.2高程布置315.2.1其主要任务是:315.2.2高程计算:32第6章工程概预算356.1构筑物费用356.2仪器设备费用366.3投资估算366.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76.4.1电耗376.4.2运行费用37结论与展望38致谢39参考文献40附录A43外文文献43翻译53附录B63题录63\n插图清单图21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为主的处理工艺6图22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处理工艺流程………………………………………………………………….7图23生化、物化相结合的工艺流……………………………………………………………………….8图24部分铁-碳体微电解+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10图25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法+生物活性炭法12图31格栅草图15图32竖流沉淀池24\n表格清单表11进水水质与出水水质8表21几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特点。10表22混合废水水质14表23出水水质和去除率14表31桨板宽长比与阻力系数关系42表41高程计算表66表51构筑物费用统计69表52仪器设备费用统计71表53投资估算统计72表54电耗73表55运行费用统计74\n引言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印染工业发展比较迅速,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量的印染废水。现在纺织工业量大面广,产生的废水数量多,是对水环境污染构成严重威胁工业污染源之一。在纺织废水中,以印染废水污染最为严重。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106~4×106m3[1]。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上升到2000~3000,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化学沉淀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去除率也仅为30%左右。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纺织印染行业是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部门之一,主要以废水污染为主,其次为废气、废渣、噪声污染,其中废气主要为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及相应的废渣。噪声也是纺织工业一个相当严重的污染,主要为纺织机、织布机产生的高频噪声污染。解决的办法是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目前系统内大中型企业无梭织机约占织机总量的15%左右。国有大中型纺织印染企业基本建有废水处理装置,并相当一部分正常运行,其处理成本为0.7~1.0元/吨左右。而多数乡镇企业则很少修建污染处理装置,其污染不容忽视。据统计,1994年纺织工业全年排放废水量达8.7亿立方米(不含乡镇企业)居全国各行业第四位,其中印染废水约占80%。印染废水是一种色度较高,以人工合成有机物为主、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亦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我国的染料生产水平于国外差距较大,染料上染率低,助剂投配量较大,加大了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负荷。对于大型纺织厂而言,纺织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流程为一级好氧处理工艺[2]。最近,一些大型纺织生产厂采用了二级厌氧-好氧技术。经厌氧-好氧处理后,废水的和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0%和95%。大多数中小型纺织厂没有生物处理设施。只有在一些厂中采用了沉淀或一级处理以减少废水中悬浮固体的浓度和一部分。一些中小型纺织厂还采用了化学处理法(如絮凝)。必须强调的是,化学处理法由于要投加化学药剂,其成本一般是较高的。工业生产实践表明,单纯用化学法处理纺织工业废水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第1章\n绪论1.1印染废水主要来源印染废水的水质复杂,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1.2印染废水特点分析其废水特点,主要为以下方面:(1)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和值变化大、水质变化剧烈。因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浆料、新型助剂等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中,增加了处理难度。(2)由于不同染料、不同助剂、不同织物的染整要求,所以废水中的值、、5、颜色等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5值均很低,一般在20%左右,可生化性差,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5值提高到30%左右或更高些,以利于进行生化处理。(3)印染废水中的碱减量废水,其值有的可达10万以上,值≥12,因此必须进行预处理,把碱回收,并投加酸降低值,经预处理达到一定要求后,再进入调节池,与其它的印染废水一起进行处理。(4)印染废水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度高,有的可高达4000倍以上。所以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脱色处理,为此需要研究和选用高效脱色菌、高效脱色混凝剂和有利于脱色的处理工艺。(5)印染行业中,浆料和新型助剂的使用,使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在废水中含量大量增加。特别是浆料造成的含量占印染废水总的比例相当大,而水处理用的普通微生物对这部分很难降解。因此需要研究和筛选用来降解的微生物。1.3印染废水的分类印染各工序排出废水主要有八大类,其水质特点特性差异较大:(1)退浆废水退浆是用化学药剂将织物上所带的浆料退除(被水解或酶分解为水溶性分解物),同时也除掉纤维本身的部分杂质。退浆废水是有机废水,呈淡黄色,含有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酶等,废水呈碱性,值为12左右,和含量约占印染废水的45\n%左右。当采用或化学浆料时,废水的下降,但很高,废水更难处理。浆料是造成印染废水处理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2)煮练废水煮练是用烧碱和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液,在高温(120℃)和碱性(=10-13)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煮练,去除纤维所含的油脂、蜡质、果胶等杂质,以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煮练废水水量大,水温高,呈深褐色和强碱性(含碱浓度约为0.3%)。煮练废水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物质,其和值较高(每升达数千毫克),污染物浓度高。(3)漂白废水漂白工艺一般是用次氯酸钠、双氧水、亚氯酸钠等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杂质。漂白废水的特点是水量大,污染程度较轻,和均较低,属较清洁废水,可直接排放或处理后循环再用。(4)丝光废水丝光是将织物在氢氧化钠浓溶液在进行溶液处理,以提高纤维的张力强度,增加纤维的表面光泽,降低织物的潜在收缩率和提高对染料的亲和力。丝光废水碱性较强(含3%-5%左右),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和值均较高。(5)染色废水染色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染料和助剂。由于不同的纤维原料和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染料、助剂和染色方法,加上各种染料的上色率不同,染液和浓度不同,使染色废水水质变化很大。染色废水一般呈强碱性,水量较大,水质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废水色度可高达几千倍,较高得多,一般为300-700毫克/升,/一般小于0.2,可生化性较差。(6)印花废水印花废水主要来自于配色调浆、印花滚筒、印花筛网的冲洗废水,以及印花后处理时的皂洗、水洗废水。由于印花色浆中的浆料量比染料量多几到几十倍,故印花废水中除染料、助剂外,还含有大量浆料,5和都较高。印花废水量较大,污染物浓度较高,当印花滚筒镀筒时使用重铬酸钾、滚筒剥铬时有三氧化铬产生。这些含铬的废水毒剂要单独处理。(7)整理废水整理废水水量较小,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浆料、表面活性剂、甲醛等。整理废水数量很小,对全厂混合废水的水质水量影响也小。(8)碱减量废水由涤纶仿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主要含涤纶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对苯二甲酸含量高达75%。碱减量废水不仅值高(一般>12),而且有机物浓度高,\n可高达9万毫克/升,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物降解,此种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水大户,占到整个行业废水排放的80%。印染废水因其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大、碱性大、水质成分变化多而成为非常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印染废水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分类治理,这样可使治理成本大大降低。此外,因生产的间断运行,故存在着水量水质的波动;对于大量使用还原染料、硫化染料、冰染料等的废水,其化学絮凝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处理工艺要考虑这些因素,要有一定的适应水量、水质负荷变化的能力。1.1设计任务1.1.1设计规模的确定印染厂4000m³废水处理工程设计1.1.2处理程度确定(1)水质的确定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进水水质与出水水质项目5/()()()色度设计处理水量/(m³)进水36011502408-112004000出水≤25≤100≤706-9≤40取水量变化系数0.08,则(2)处理程度计算5去除率去除率去除率\n第1章工艺流程的确定1.1概述印染废水进行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优先考虑印染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各生产工序的排污,对废水的水质、水量实行总量控制,以减轻末端废水处理系统的负荷,根据处理手段的不同,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化法、生化法和化学法。1.2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比较印染废水具有色度高,值高,成分复杂和水质、水量变化剧烈等特点。国内外大量的理论援救与实际经验指出: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在处理效果中较好,对去除、、等均有很好的效果,且成本低廉,基本无二次污染,它作为印染废水最主要的处理方法在我国应用很广,但生化法要求废水的可生化性较高,而印染废水属于难生化降解的废水,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浆料的普遍应用,导致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值很低,这就要求在设计印染废水工艺流程时,必须考虑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即先对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再进行好氧处理,以利于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表2-1给出几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特点。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几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方法及其特点分类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物化法与化学法混凝沉淀或气浮对大分子不容性燃料去除有效主要用来去除色度较高去除率较低化学氧化脱色及去除效果较好较高须用大量强氧化剂,成本较高吸附法脱色及去除效果较好较高吸附剂再生困难电解法脱色及去除效果较好高能耗高铁屑-石墨过滤法脱色及去除效果好低需保证废水在弱酸条件下膜分离法处理效果最好可回收有用物质高膜成本高生水解酸化法可去除部分,改善废水可生化性指标低单独应用出水不达标\n化法传统活性污泥法脱色,去除率低低难以处理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水解酸化结合,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低难以处理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1.1几种常见的处理工艺1.1.1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为主的处理工艺原水调节池脉冲发生器厌氧水解酸化池好氧池沉淀池生物碳池出水鼓风机图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为主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是原纺织部设计院"七五"科研攻关成果。是近几年来在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较多,较成熟的工艺流程。这里的厌氧处理不是传统的厌氧硝化,而是进行水解和酸化作用。目的是对印染废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质和不溶性物质通过水解酸化,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提高可生化性和5值,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创造条件。同时好氧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经沉淀池全部回流到厌氧生化段,因污泥在厌氧生化段有足够的停留时间(8h~10h),能进行彻底的厌氧消化,使整个系统没有剩余污泥排放,即达到自身的污泥平衡(注:仅有少量的无机泥渣会在厌氧段积累,但不必设专门的污泥处理装置)。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均安装填料,属生物膜法处理;生物炭池装活性炭并供氧,兼有悬浮生长和固着生长法特点;脉冲进水的作用是对厌氧池进行搅拌。各部分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调节池:8h~12h;厌氧生化池:8h~10h;好氧生化池:6h~8h;\n生物炭池:1h~2h;脉冲发生器间隔时间:5~10;该处理工艺系统,对于≤1000的印染废水,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如进一步深度处理则可回用。对运转5年以上的工程观察,运行正常,处理效果稳定,也没有外排污泥,未发现厌氧生化池内污泥过度增长。1.1.1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处理工艺流程原水格栅井调节池提升泵厌氧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合建式氧化沟出水污泥浓缩池污泥外运鼓风机图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处理工艺流程是二级生化处理串联的工艺,合建式氧化沟内设沉淀池,内沉池中污泥回流到厌氧水解酸化池,既提高生物量,又使污泥硝化。此处理工艺用于有机物浓度高,以印染废水为主的综合工业废水处理。如某市工业区,把2个印染厂、各1个织染厂、针织厂、地毯总厂、塑料厂、日化厂和啤酒厂的废水集中起来,用此工艺进行处理,既节省了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又便于管理,降低了运行费用。这8个厂的混合废水水质见表2-2。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混合废水水质项目水质变化范围平均值()623.68-4037.621229.00()105.78-2050.56483.71()59-5944371.51色度(倍)27.78-5000351.45由表2-2\n可见,混合废水浓度较高,水质波动幅度大,还承受强碱性废水的冲击,处理难度是较大的,这里的调节池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水均量均质化,减少了后处理的冲击负荷。第一期设计处理水量为12000m³,经运行测定后,整个系统出水水质和去除率见表2-3.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出水水质和去除率处理段出水水质()()()色度(倍)进水1299.00483.71372.51351.45水解酸化池809.60336.2189.86104.06接触氧化池573.95227.20127.7595.65合建式氧化沟70.8421.5523.5434.09总去除率94.2795.4593.6690.30从表2-3可见,接触氧化池的出水,经合建式氧化沟处理,其去除率分别为::87.3%;5:90.5%;:81.6%;色度:63.4%。可见合建式氧化沟起到了重要的把关作用。氧化沟在污水处理中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工艺,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都有应用,有资料报道,采用单一的氧化沟系统处理印染废水(2500m3,5≤1200,≤1500,11~13),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5≤30,≤100,≤70,6~9。其处理工艺系统为加酸中和后采用Ⅰ、Ⅱ级氧化沟(均设内沉池)串联。可见该处理工艺流程是偏安全的。1.1.1生化、物化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原水调节池提升泵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气浮出水污泥池污泥脱水机风机图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生化、物化相结合的工艺流程主要染料为硫化、涂料、凡士林、活性及化学助剂。处理水量为100m3(漂炼60m3,染色40m3),水质为:10~1210005=200~300,色度为200倍~300倍。厌氧水解酸化池内设半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型新型填料。后续物化处理采用加药反应气浮池,采用加药反应气浮池的特点为:一是脱落的生物膜、悬浮物等去除率高,可达到80%~90%;二是色度去除高,可达到95%;三是气浮池水力停留时间短,约30左右,而沉淀池水力停留时间1.5h~2h\n,故气浮池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四是污泥含水率低,约97%~98%,气浮排渣可直接进行脱水处理。因此,采用气浮池后工艺流程中出现了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只设污泥池,不设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反应池,污泥直接进脱水机脱水处理;二是本来应采用活性污泥回流到厌氧水解酸化池,因加药反应后的污泥失去了活性,不能回流,故工艺中采取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以1:1回流至厌氧水解酸化池,以加强水解和酸化。但采用气浮需要增设一套空压机、压力溶气罐、回流水泵等辅助系统,操作管理相对较复杂。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去除率达95%以上,实际出水水质为6~9,色度<100倍,<100,5<50,<150。因原水10~12,故应首先加酸中和,工艺流程中未绘出。1.1设计方案的确定1.1.1污水性质的分析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其中5≈0.31,为可生化性污水但不是很高。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于生物降解有机物,针对此特点,首先应提高废的可生化,然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因此,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该设计的关键。生化处理阶段本设计中采用当前先进而又流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法,A2/0法,氧化沟法,法,生物接触氧化法。1.1.2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本设计拟定以下两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部分铁-碳体微电解+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方案二: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法+生物活性炭法\n1.1.1.1方案一:部分铁-炭体微电解+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原水隔栅调节池调节池35%原水量铁炭体微电解混凝池一沉池中和池65%原水量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压滤机泥饼外运排放污泥回流图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部分铁-碳体微电解+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1)铁-碳微电解法简介铁屑—碳微电解法的构筑物采用铁屑—碳滤池该铁碳过滤系统是用废铁屑经预处理和活化后作主要填料,其工作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铁屑对絮体的电附集和对反应的催化作用,电池反应产物的混凝,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的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的结果,其中主要作用是氧化还原和电附集。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当将其浸入废水的电解质溶液时,铁和炭组分构成微小原池的极和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铁和炭构成了完整的回路,在它的表面上,电流在成千上万个细小的微电池内流动,铁作为阳极被腐蚀,而炭则作为阴极。阳极反应:﹣2e→2+E0(2)=﹣4.44V阴极反应:22e→H2E0(2)=0.00V当有O2:O2+44e→2H2E0(O2)=1.23VO2+2H24e-→4-E0(O2-)=0.40V内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产物具有高的化学活性,其中新生态的2+能与废水中许多污染物组分发生氧化还原作用,破坏染料的发色成分,助色基因,失去发色能力;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中问体;使某些难生化降解的化学物质转变成容易生化处理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n有研究者认为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等)补吸附到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絮体上,即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絮体表面络合作用和静电吸引作用去除废水的污染物.总之,铁炭过滤法处理滤料废水是电化学吸附,凝聚——氧化还原反应等综合效应的结果。(2)水解酸化法简介作用机理:一般把厌氧发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①水解阶段;②酸化阶段;③酸衰退阶段④甲烷化阶段,而中解反应地把反应过程控制在前面的水解与酸化二个阶段。水解阶段,可使固体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等。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一般难于将它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产酸细菌。在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首先大量微生物将进水中呈颗粒与胶体状有机物迅速截留和吸附,这是一个快速的物理过程,只需几秒钟到几十秒就进行完全;补截留下来的有机物吸附在水解污泥表面,被缓慢分解;它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取决于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无关;在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为可溶解性物质,同时在产酸菌的协同作用下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变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并重新释放到溶液中,在较高的水力负荷下随水流出系统;由于水解和产酸菌世代期较短,因此这一过程也是迅速的。污水经过水解反应后可以提高其生化性能,降低污水的值,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3)生物接触氧化法简介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过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生物膜为主净化废水的一种处理工艺。其独特之处:(1)氧化池内供微生物固着填料,全部淹没在废水中,相当于一种浸没在废水中的生滤池,故又称淹没式生滤池。(2)池内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并起搅拌混合作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na、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b、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c、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1.1.1.1方案二: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法+生物活性炭法原水隔栅集水池混凝/沉淀池、、、石灰中和池硫酸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浓缩池压滤机泥饼外运回流生物活性碳排放图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法+生物活性炭法(1)混凝沉淀法简介混凝法是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两种。常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混凝法对去除和色度都有较好的效果。混凝法可设置在生物处理前或生物处理后,有时也作为唯一的处理设施。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前时,混凝剂投加量较大,污泥量大,易使处理成本提高,并增大污泥处理与最终处理的难度。混凝法的去除率一般为30%~60%,5去除率一般为20%~50%。作为废水的深度处理,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构筑物之后,具有操作运行灵活的优点。当进水浓度较低,生化运行效果好时,可以不加混凝剂,以节约成本;当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时,可以考虑不设二次沉淀池,让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出水直接进入混凝处理设施。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多数是将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之后。其去除率一般为15%~40%。当原废水污染物浓度低,仅用混凝法已能达到排放标准时,可考虑只设置混凝法处理设施。(2)法简介\n法是缺氧工艺截厌/好氧工艺的简称,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在好氧段好氧微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5,同时进行硝化或吸收磷,如果前边配的是缺氧段,有机我和氨氮在好氧段化为硝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细菌抻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氮变为分子态氮,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如果前边配的是厌氧段,在好氮段吸收磷后的活性污泥部分以剩余污泥形式排出系统,部分回流到厌氧段将磷释放出来。因此,,缺氧/好氧(法又被称为生物脱氮系统,而厌氮/好氧()法又称为生物除磷系统。法的特点:系统可以同时去除污水中的5和氨氮,适用于处理氨氮和5含量均较高的工业废水。因为硝酸菌是一种自养菌,为抑制生长速率高的异养菌,使硝化段内硝酸菌占优势,要高法保证硝化段内有机物浓度不能过高,一般要控制5小于20。硝化过程中消耗的氧可以在反硝化过程中补回收利用,并氧化一部分5。当污水中氨氮含量较高,但5值较低时,可以采用外加碳源的方法实现脱氮。一般5与脱态氮的比值<3时,就需要另加碳源。外加碳源多采用甲醇,每及硝化1g硝态氮约需消耗2g甲醇。硝化过程消耗水中的碱度,为保证硝化过程的顺利进利,当除碳后的污水中碱度低于30时,可以采用向原污水中投加石灰的方法提高碱度。硝化氨氮,要消耗7/4g碱度,即要投加5.4g以上的熟石灰,才能维持污水原来的碱度。硝酸菌繁殖较慢,只有当曝气时间较长,曝气池泥龄较长时,才会有利于硝酸菌的积累,出现硝化作用。泥龄一般要超过10d。法除磷时,运行负荷较高,泥龄和停留时间短。一般法厌氧段的停留时间为0.5~40,由于此时泥龄短,废水中的氮往往得不到硝化,因此回流污泥中就不会携带硝酸盐回到厌氧区。(3)生物活性炭法简介废水经水解和好氧生物处理后,水中仍可能含有一些未降解的物质,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进一步去除色度和降低废水的值,确保废水的色度和指标达标。将生物活性炭放在处理流程的最后,主要是因为:经水解和接触氧化池之后,水中的污染负荷大部分己被生化单元去除掉,生物活性炭池的负荷已小,可大大提高生物活性炭池的反冲洗周期,以降低运行费用。1.1.1.1方案的选择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比较:(1)方案一工艺流程特点:a.工艺充分利用了生化处理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绝大部分的污染物通过生化过程去除。b.工艺中采用了独特的铁-碳体微电解和水解工艺,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加强对色度的去除,提高了生化处理的效率。\nc.污泥量少。d.用废铁屑和碳渣做铁-碳体微电解塔填料,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2)方案二工艺流程特点a.工艺成熟,操作简单。b.混凝沉淀运行费用较高。c.运行时不太好控制,时有活性污泥膨胀发生。通过以上对两种工艺方案的技术对比结果表明,在处理同样规模水量和时水浓度,达到同样处理要求的前提下,方案一在工艺原理,技术经济等方面比方案二具有更多的优点.因此,本设计中采部分铁-碳体微电解+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即方案一的工艺。综合考虑铁-碳体中铁的消耗量、调节用硫酸量和处理效果,决定将原水的35%经过微电解处理,进入微电解塔的水在4-5之间为最宜。应该注意在生化处理中,为增加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源,水在进入水解酸化池前投加适当的N和P;为增加生物量,促使大分子有机物和不溶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把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含污泥),在一定时间内用回流泵按比例回流到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内均设弹性立体填料,以利挂膜和脱膜。高浓度的染色原液、蒸煮废液、碱减量废水等,应进行预处理,把有机物浓度降低后再进入总调节池,与其它废水一起集中处理,这是至关重要的。在达到设计所要求排放标准前提下,工艺处理流程尽可能简化,进行最佳的优化组合,以节省投资,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处理成本,便于管理操作。1.1.1污泥处理工艺方案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产物,污泥的处理是整个污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目的在于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达到性质稳定,并为进一步处置创造条件。其一般处理流程为浓缩→消化→脱水→干化→处置。考虑到拟建污水处理工程规模较小,产生的污泥量相对少,经浓缩工艺处理后的污泥性质较为稳定,如果采用消化处理,需增加消化池,加热搅拌,沼气处理等一系列复杂构筑物及制备投资增加,管理复杂,经济效益并,故本工程采用将污泥暂时贮,然后进行浓缩,压滤工艺。污泥脱水成含水率为70~80%泥饼后外运处置。\n第1章工程设计说明书1.1格栅1.1.1设计概况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的框架设备.被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保护后续处理设施。1.1.2尺寸2.15m×0.48m×1.12m1.2调节池1.2.1设计概况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1.2.2尺寸10m×9m×4.5m1.3调节池1.3.1设计概况调节池的作用是调节废水的值,使废水值达到反应最佳值,为后续反应创造有利条件。1.3.2尺寸3.2m×2.5m×2.5m1.4铁炭微电解塔1.4.1设计概况铁屑—碳微电解法的构筑物采用铁屑—\n碳滤池该铁碳过滤系统是用废铁屑经预处理和活化后作主要填料,其工作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铁屑对絮体的电附集和对反应的催化作用,电池反应产物的混凝,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的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的结果,其中主要作用是氧化还原和电附集。1.1.1尺寸5.33m5.56m,两座1.2混凝池1.2.1设计概况经过铁碳微电解塔的水中含有大量的,两种水混合后水为碱性。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混凝絮凝作用,池内形成较大的矾花。另向池中加入阳性用来增加絮凝效果1.2.2尺寸3.1m×3.1m×3.6m三座1.3一沉池1.3.1设计概况本设计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是利用污水从沉淀池中心管流入,沿着中心管向下流动,经中心管下端的反射板折向上流动,污水以速度v自下向上流动,污水中的颗粒以沉速u向下沉降,当u>v时颗粒开始下沉,时颗粒悬浮与水中,u<v时颗粒随污水流出。1.3.2尺寸6.83m;10.295m两座1.4中和池1.4.1设计概况中和池将沉淀池出水调节至中性,中和池内装有探头以达到自动控制加药量。池子内装有曝气管。1.4.2尺寸5m×4.5m×2.5m1.5综合调节池\n1.1.1设计概况综合调节预处理后的水,起到匀质匀量。为后期的生化处理调节微生物营养元素的比例。1.1.2尺寸10m×9m×4.5m1.2水解酸化池1.2.1设计概况水解酸化池印染废水中含有高分子有机物较难直接被好氧微生物降解,水解酸化池在工程实践中已被证明可以降解高分子污染物质,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水解酸化阶段,通过缺氧降解,使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后续生化处理效果。水解池中安装高速潜水推流器,保证厌氧微生物和废水能充分接触,均匀水质。1.2.2尺寸10m×10m×4m1.3生物接触氧化池1.3.1设计概况本设计所采用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为直流鼓风曝气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容积一般按的容积负荷或接触氧化的时间计算,并且相互核对以确定填料容积。1.3.2尺寸5m×4m×4.3m四座1.4二沉池1.4.1设计概况本设计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是利用污水从沉淀池中心管流入,沿着中心管向下流动,经中心管下端的反射板折向上流动,污水以速度v自下向上流动,污水中的颗粒以沉速u向下沉降,当u>v时颗粒开始下沉,时颗粒悬浮与水中,u<v时颗粒随污水流出。1.4.2尺寸6.83m;10.295m两座\n1.1污泥浓缩池1.1.1设计概况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为了便于处理和运输,需要减少污泥的含水量,缩小其体积。污泥浓缩是指通过污泥增稠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压缩污泥的体积,以利于后期处理。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离心浓缩和气浮浓缩3种。1.1.2尺寸3.9m;2.68m两座\n第1章工程设计计算书1.1格栅1.1.1设计参数1.1.2设计计算图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格栅草图设计中选择一组格栅,1组,格栅设计流量为:1.格栅的间隙数式中:n——为格栅栅条间隙数,个; Q——为设计流量,m3; ——为格栅倾角,°; N——设计格栅组数,组; \nB——格栅栅条间隙,m; v——格栅过栅流速,; h——格栅前水深,m。设计中取0.5m,0.6,0.01m,=70°2.格栅槽宽度:式中:B——格栅槽宽度,m; S——每根格栅条的宽度,m,设计中取0.02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式中:——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B1——进水明渠宽度,m,取B1=0.3; ——渐宽处角度,°;一般采用10°~30°,取=20°。1.出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式中:l2——出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渐宽处角度,°;。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n式中:——水头损失(m); ——格栅条的阻力系数,查表得=2.42; k——格栅受污物赌赛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3 6.栅前/后明渠的总高度:;式中:——栅前明渠总高度,m; ——栅后明渠总高度,m; ——明渠超高,m,一般采用0.3-0.5m设计中取=0.3m7.格栅槽总长度:式中:L——格栅槽总长度,m; H1——格栅明渠深度,m;8.每日排渣量:式中:W——每日排渣量,m³; ——每日每污水的栅渣量,污水;一般采用0.04-0.06污水。\n设计中取=0.05污水m³<0.2m³采用人工除渣。1.1调节池1.1.1设计参数1.1.2设计计算1.调节池有效容积式中:V——调节池有效容积(m³) ——设计流量(m³); T——水力停留时间(h);设计中取2h2.调节池尺寸,该池为矩形,其调节池有效水深取4m。调节池面积为:;池宽取9m,则池长为:保护高取=0.5m,则调节池总高为:3.曝气系统计算;空气用量为,则总供气量为通气干管管径为100.每个曝气头服务0.5㎡;则需要曝气头个数为(个),设4道廊道,则每廊道曝气头个数为180/4=45(个);每廊道各设一根空气支管,其管径为80;每根支管上设3根空气分配管,其管内径为321.2调节池1.2.1设计参数调节池中装用探头,以达到自动化调节值。进水流量为:;设计停留时间:15;\n1.1.1设计计算则有效容积为:有效水深取:=2m;调节池面积为:调节池宽取2.5m,则池长为:调节池超高取:=0.5m;则池子总深为:1.2铁-碳微电解塔1.2.1设计参数铁碳按照质量比1:1装入塔内;测定孔隙率为65%;曝气量采用;反应时间取60;碳的粒径采用5-10;一到半年时间加一次铁屑,惰性电极(碳)不需再加;设计流量1.2.2设计计算则填料体积为:本设计采用1座铁-碳微电解塔;填料高取4m,则填料直径为5.56m塔的总高为:式中:h1——反应塔布水高度,m; h2——填料距离出水面高度,m; h3——反应塔超高,m;代入数值得:1.3混凝池\n1.1.1设计参数本设计采用竖直轴式混凝池设计;设计停留时间为30;设计流量;1.1.2设计计算1.池子尺寸则池子容积;混凝池分为三格,每格尺寸为3.1m×3.1m,有效水深取=3.1m,则混凝池实际容积为:;混凝池超高取:=0.5m;则池子总深为:;每格之间墙的厚度为:0.24m,则池子总长为:;2.搅拌设备(1)叶轮直径叶轮直径取格宽的80%,其直径为3.1×0.8=2.48m设计中采用2.5m。叶轮桨板中点线速度采用:。桨板长取1.5m,(桨板长度与叶轮直径之比为1.5/2.5=0.6<0.75桨板宽度取0.1m,每根轴上桨板个数设8块,内、外侧个四块。旋转桨板面积与混凝池过水面积之比为:,满足1020%的要求。每块桨板宽度为桨板长度的0.066,满足1/10-1/15的要求。(2)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式中:D0——为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 L——桨板轴中心至外桨板外缘的距离,; L0——桨板轴中心至内桨板内缘的距离,; 设计中取1225,L0=558\n式中:n1——第一格叶轮转速,; v1——第一格叶轮桨板中心线速度,;D0——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2)叶轮转速桨板宽长比式中:k——系数 ——阻力系数,由表3-1查出; ——水的密度,1000³; g——重力加速度,; 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桨板宽长比与阻力系数关系大于11-22.5-44.5-1010.5-18大于181.101.151.191.291.402.00(3)桨板旋转时克服水的阻力所消耗的功率第一格外侧桨板:式中:——第一格外侧桨板所消耗功率,; y——外侧桨板个数,块; k——系数; \nl——桨板长度,m; r2——叶轮半径,m; r1——叶轮半径与桨板宽度之差,m; w1——叶轮旋转的角速度,;设计中取4块,56,1.5m,r2=1.225m,r1=1.125m,w1=0.333第一格内侧桨板所耗功率:第一格所需搅拌轴功率为;同样计算第二格和第三格所需功率为N2和N3分别为0.0047和0.0011。设三台搅拌机合用一台电机,则混凝池所用总功率为:电机的功率为:式中:——电机功率,; N——混凝池消耗功率,; ——搅拌器机械总功率,取=0.7; ——传动率,一般采用0.6-0.95,取=0.7。1.1一沉池1.1.1设计参数设计中采用2个沉淀池;设计流量为;\n1.1.1设计计算(1)中心管面积设计中心管流速为v0=0.03,采用池数为2个,则每池的流量为:则中心管面积为;(2)沉淀部分有效面积设表面负荷,则上升流速为(3)沉淀池直径(4)沉淀池有效水深设沉淀时间2h,则(5)校核池径水深比(6)中心管直径(7)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式中3——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 V1——污水又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缝隙流处的流速,; \nd1——喇叭口直径,d1=1.35d0=1.35*1.035=1.397m设计取v1=0.02,则:(1)污泥斗及污泥斗高度取60°,截头直径d1=0.8m,则:(2)沉淀池总高式中:H——沉淀池总高,m; h1——沉淀池有效水深,m; h2——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m; h3——污泥斗高度,m; h4——缓冲层高度,因泥面很低,取为0; h5——池子超高,取0.3m。图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竖流沉淀池1.1中和池1.1.1设计参数中和池中装用探头,以达到自动化调节值。进水流量为:;设计停留时间:15;\n1.1.1设计计算则有效容积为:有效水深取:=2m;中和池面积为:中和池宽取4.5m,则池长为:中和池超高取:=0.5m;则池子总深为:1.2综合调节池1.2.1设计参数综合调节池中装用曝气管,以达到均匀水质的作用。进水流量为:;设计停留时间:2h;1.2.2设计计算则有效容积为:有效水深取:=4m;中和池面积为:中和池长取10m,则池宽为:中和池超高取:=0.5m;则池子总深为:3.曝气系统计算;空气用量为,则总供气量为通气干管管径为100.每个曝气头服务0.5㎡;则需要曝气头个数为(个),设4道廊道,则每廊道曝气头个数为180/4=45(个);每廊道各设一根空气支管,其管径为80;每根支管上设3根空气分配管,其管内径为321.3水解酸化池1.3.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180m3;水利停留时间2h;\n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1.1.1设计计算1.水解酸化池尺寸有效水深取:=3.6m;水解酸化池面积为:中和池长取10m,则池宽为:中和池超高取:=0.4m;则池子总深为:2.设计进配水系统进配水系统的主要功能。(1)将进入反应器的原废水均匀地分配到反应器的整个横断面,并均匀上升;(2)起到水力搅拌的作用。本系统采用穿孔管进水。(1)干管干管流量180m350采用管径300,干管始端流速0.71。(2)支管支管中心间距0.5m。池中支管数2×102×10/0.5=40每根支管入口流量q`=50/40=1.25。查表得管径为32,支管始端流速v`=1.561.2生物接触氧化池1.2.1设计参数前期预处理对的去除率为70%,则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345,108。1.2.2设计计算1.池子有效容积式中:Q——设计流量,m³; ——进水,取108; ——出水,,取25; M——容积负荷,5/m3,1.553。\n2.池子总面积式中:A——池子总面积,m2; H——填料层高度,m,取3m。:3.池子分格数式中:n——池子总格数,个; a——单池池面积,㎡;为保证布水、布气均匀,每格池面积不宜大于25㎡,取20㎡。(个)4.池子总高度式中:——池子总高度,m; H1——超高,m;一般采用0.30.5m,H1=0.3m; H2——填料上水深,m,取H1=0.3m; H3——配水区高度,m,H3=0.5。每格池子尺寸为5m×4m×4.3m5.有效接触时间式中:t——有效接触时间,h;6.需气量式中:D——需气量,m³; ——气水比,设计中5。\n每格需气量为:7.曝气系统本系统采用180型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0.2m处。该空气扩散装置的各项参数如下:每个空气扩散器的服务面积为0.5m2;动力效率2.7~3.72;氧的利用率为1215%。(1)每格需气量q11=225m3,每格曝气池的平面面积为4×5=20m2;每个空气扩散器的服务面积按0.5m2计算,则所需空气扩散器的总数为25/0.5=40个,为了安全计,本设计采用64个。(2)每个空气扩散器的配气量为225/64=3.51m3。(3)管路布置一根干管连结4根支管,每根支管下有16根分配管。每根支管的输气量为225m3;每根分配管的输气量为225/16=14.07m3;每根分配管上的空气扩散器的个数为64/16=4个。1.1二沉池1.1.1设计参数设计中采用2个沉淀池;设计流量为1.1.2设计计算(1)中心管面积设计中心管流速为v0=0.03,采用池数为2个,则每池的流量为:则中心管面积为;(2)沉淀部分有效面积设表面负荷,则上升流速为\n(1)沉淀池直径(2)沉淀池有效水深设沉淀时间2h,则(3)校核池径水深比(4)中心管直径(5)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式中3——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 V1——污水又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缝隙流处的流速,,取v1=0.02; d1——喇叭口直径,d1=1.35d0=1.35*1.035=1.397m。(6)污泥斗及污泥斗高度取60°,截头直径d1=0.8m,则:(7)沉淀池总高式中:H——沉淀池总高,m; h1——沉淀池有效水深,m; \nh2——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m; h3——污泥斗高度,m; h4——缓冲层高度,因泥面很低,取为0; h5——池子超高,取0.3m;将个值代人得:1.1污泥浓缩池1.1.1设计参数污泥量200m³;含水率99.5%;污泥浓度c1=6;浓缩后含水率97%污泥浓度c2=30;本设计采用幅流式重力污泥浓缩池,浓缩污泥固体通量取50³*d;1.1.2设计计算浓缩池面积:式中:A——浓缩池面积,m2; Q——污泥量,m³;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则池子直径为:设计中直径取4m。浓缩池高度:取浓缩时间6小时,则超高h2取0.3m;缓冲取高h3取0.3m;则池子总高为:第2章\n平面及高程布置1.1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原则如下:(1)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紧凑,节约用地并便于管理。(2)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地按流程顺序布置,以避免管线迂回,同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以减少土方量。(3)经常有人工作的建筑物如办公,化验等用房应布置在夏季主风向的上风一方,在北方地区,并应考虑朝阳。(4)在布置总图时,应考虑安排充分的绿化地带,为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5)总图布置应考虑远近结合,有条件时,可按远景规划水量布置,将处理构筑物分为若干系列,分期建设。(6)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考虑敷设管渠的布置,运转管理的需要和施工的要求,一般采用5到10米。(7)污泥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布置成单独的组合,以策安全,并方便管理。(8)变电站的位置应设在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高压线应避免厂内架空敷设。(9)污水厂内管线种类很多,应综合考虑布置,以免发生矛盾,污水和污泥管道应尽可能考虑重力自流。(10)如有条件,污水厂内的压力管线和电缆可合并敷设在一条管廊或管沟内,以利于维护和检修。(11)污水厂内应设超越管,以便在发生事故时,使污水能超越一部分或全部构筑物,进入下一级构筑物或事故溢流。1.2高程布置1.2.1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高程布置原则如下:(1)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理系统都能够运行正常。\n(2)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为设计流量,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3)设置终点泵站的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常以接纳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处理流程向上倒退计算,以使处理后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也较低。但同时应考虑到构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难。还应考虑到因维修等原因需将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4)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逆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在决定污泥干化场,污泥浓缩池,消化池等构筑物的高程时,应注意它们的污泥水能自动排入污水入流干管或其它构筑物的可能。1.1.1高程计算: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应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1)沿程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式中:——沿程水头损失,m; ——计算管段的长度,m; ——单位管长水头损失,;①、等硬塑料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式中:——管段流量,m3; ——管道内径,m;②钢管、铸铁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当<1.2时,当≥1.2时,式中:——管内流速,; ——管道内径,m;③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的单位管长水头损失,可按下式计算:式中:——管段流量,m3; \n——管道内径,m; ——粗糙系数,应根据管道内壁光滑程度确定,可为0.013~0.014。(2)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5%~10%计算(局部水头损失一般可不作详细计算,只进行估算。局部水头损失估算系数应根据管线上弯头、三通、附属设施等局部损失点的数量确定,局部损失点多时取高值)。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时,水头损失闭合差绝对值,小环应小于0.5m,大环应小于1.0m。根据高程布置原则和工程实际情况,污水站内污水作两次提升后依靠重力自流出水,以减少运行费用。同时为使站内污水处理构筑物埋深不至于太大,在出水口处设一跌水井,跌水3.0m;格栅栅后水面高设为±0.00m与地平面相平。本设计中高程计算见表4-1所示。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高程计算表序 号管渠及构筑物名称流量·1管渠设计参数水头损失构筑物水面标高/㎜/‰1沿程局部构筑物合计1出水口50————————0.02出水口至二沉池503002.70.71100.0420.0045—0.0465—3二沉池50——————0.0230.023+3.04654二沉池至 生物接触氧化池503002.70.7180.03370.0016—0.0353—5生物接触氧化池50——————0.030.03+3.10486生物接触氧化池 至水解酸化池503002.20.7150.01710.0022—0.0193—7水解酸化池50——————0.0250.025+3.15418水解酸化池 至调节池503001.50.71150.03510.0009—0.0352—9综合调节池50——————0.100.10+3.214310综合调节池至中和池503001.50.71100.02340.0015—0.0249—11中和池50——————0.060.06+3.339212503001.80.7120—0.0576—\n中和池至一沉池0.05620.001413一沉池50——————0.0230.023+3.456814一沉池至混凝池503001.50.71150.03510.0015—0.0501—15混凝池50——————0.10.1+3.529916混凝池至铁-炭塔503002.20.71150.05150.002—0.535—17铁-炭塔50——————2.02.0+3.683418铁-炭塔至 调节池503001.50.71100.02340.0012—0.0246—19调节池50——————0.060.06+5.70820调节池至调节池由水泵提升20调节池至格栅503001.50.710.50.00120.001—0.0032—21调节池50——————0.10.1-0.1032格栅50————————±0.000第1章\n工程概预算1.1构筑物费用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构筑物费用统计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座备注结构费用/万元1格栅2.185m×0.48m×1.12m1人工排渣钢筋混凝土(防腐)0.52调节池10m×9m×4.5m1钢筋混凝土(防腐)18.2253调节池3.2m×2.5m×2.5m1钢筋混凝土(防腐)1.44铁-炭塔5.56mh5.3m2并联钢筋混凝土(防腐)6.4775混凝池3.1m×3.1m×3.6m3每个池子加一搅拌机钢筋混凝土(防腐)7.2656沉淀池6.83mh10.295m(锥高4.67)4竖流式钢筋混凝土(防腐)20.1727中和池5m×4.5m×2.5m1自动化控药量钢筋混凝土(防腐)3.9388综合调节池10m×9m×4.5m1钢筋混凝土(防腐)28.359水解酸化池10m×10m×4m1钢筋混凝土2810生物接触氧化池5m×4m×4.3m4组合填料钢筋混凝土24.0811污泥浓缩池3.9m2.68m2钢筋混凝土(防腐)2.2412泵房1钢筋混凝土213风机房1罗茨风机钢筋混凝土2合计144.347万元\n1.1仪器设备费用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仪器设备费用统计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单价费用/万元1调节池提升泵1南方泵业150-102台一用一备0.901.802调节池提升泵2南方泵业85-10-12台一用一备0.601.203穿孔曝气管32500m0.0052.54耐腐蚀加药泵25102台一用一备0.200.45污泥泵6525-152台一用一备0.250.56微孔曝气器21564套0.021.287曝气风机3L524台两备两用4168管道电磁流量计2002台1.22.49搅拌机0.673台0.41.210压滤机40/8701个1.51.511自动控制系统2套0.81.612配电柜1个0.70.713电缆及配件一批8814配药厢1个0.50.515生化池填料1批0.0614.4合计53.98万元1.2投资估算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投资估算统计编号工程费用名称万元土建设备及安装其它合计第一部分费用(直接费)198.3271土建144.347144.3472设备、电气、管道及安装53.9853.98第二部分费用27.91\n3设计费直接费×5.0%9.924调试费直接费×3.0%4.335管理费直接费×3.0%4.336税金(1+2+……+5)×4.3%9.33总投资226.237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1电耗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电耗序号设备名称装机容量()使用容量()使用时间()电耗()1调节池提升泵3115.524.03722曝气风机1206024.014403耐腐蚀加药泵1.51.524.028.804搅拌机0.670.6724.016.085污泥泵4.42.212.03.526管道电磁流量计9.09.024.0172.80合计166.5788.872033.181.1.2运行费用表Error!Nostylenamegiven.Error!Switchargumentnotspecified.运行费用统计序号名称单价备注单位费用(元³)1电费0.75元/度0.3532运行人员费2000元/月四名员工0.0623药品费500元/吨0.574管理费5000元/月0.038统计1.023元³\n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对工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大体上讲,本次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作为本科毕业生所应符合的要求。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工科毕业生做设计工作所要求的严谨性,对于工程二字的沉重性,我开始意识到工程二字要求我们对专业知识有很深地了解,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本次设计为铁-炭微电解+水解酸化+生物氧化法处理印染工业废水工艺设计,是一个真实性课题,在重新熟悉课本和认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我对本设计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提出了多种方案,在反复的比较下,最终确定了一个最优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懂得了如何运用专业性眼光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工艺流程确定后,就开始了对所选构筑物的设计计算,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计算,我对污水处理中所用到的一些构筑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高程的计算中自己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最终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也使自己对污水处理流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次毕业设计是自己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使自己受益匪浅。在设计中,对一些计算机软件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主要是和的使用,在以前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因此,此毕业设计对本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达到了对排水工程的一个比较深入地了解,是比较成功的毕业设计。目前常根据5比值来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即:当5>0.3时易生化处理,当5>0.25时可生化处理,当5<0.25难生化处理,而啤酒废水的5的比值>0.3所以,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多是采用好氧生物处理,也可先采用厌氧处理,降低污染负荷,再用好氧生物处理。目前国内的印染厂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工艺,都是以生物化学方法为中心的处理系统。80年代中前期,多数处理系统以好氧生化处理为主。由于受场地气温初次投资限制,除少数采用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靠自然充氧外,多数采用机械曝气充氧,其电耗高及运行费用高制约了污水处理工程的发展和限制了已有工程的正常使用或运行。本课题还存在不足之处,在高程计算和制图方面比较粗糙,没有比较全面的考虑问题。设计本来就是要以最优方案解决问题,与实际符合。所以在计算结果中都留有余地。本课题也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印染废水的处理仍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n致谢在设计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得到院内老师的指示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此期间对宫建龙老师给我的悉心指导和多方面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从设计的选题、所用资料、直到最后的绘图,其中的各个环节,无不凝聚着大量的汗水和心血。老师们及时答疑解惑、随时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整个设计按时、顺利的进行。在该设计的构思、编稿以及定稿过程中得到宫建龙老师的悉心指导。宫老师虽然教学任务和工程任务都比较重,但是她总是尽他所能帮我们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及很多的经验指导。同时,为了能给我们提供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获得许多以前不曾学过的东西,为此,谨向老师表示我由衷的谢意与敬意!设计中不免有所疏漏和错误,希望老师们给予赐教。在此由衷感谢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学院的全体教师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也对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韩志雄2011-6-14\n参考文献[1]胡文伟,屠继延,刘娣.“流炭法”处理印染废水[J].印染助剂,2006,2,23(2):37-38.[2]刘玉真,岳钦艳,李倩等阳离子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J].环境化学,2004,23(1):102-104.[3].[J],2003,35(3):353-365.[4]KR,.[J],1997,36(2):189-196.[5]马凤国,谭惠民对活性染料的吸附脱色性能[J].印染,2006,15:14-16.[6]郭向利,姚亚东,尹光福.新型印染废水脱色材料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6:113-116.[7]边凌风,高宝玉04复合混凝剂应用于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J].天津化工,2006,20(4):53-55.[8]陈建琴絮凝剂的研制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5):27-29.[9]黎载波,王国庆.改性双氰胺-甲醛絮凝脱色剂的制备与应用[J].化工环保,2006,26(3):250-254.[10]陆雪梅,陈雷,赵浩等.新型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J].印染,2006,19:28-31.[11]蒋少军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J].染整技术,2006,2,28(2):26-29.[12]谢凯娜,吴浩汀,胡晓华.水解-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实例[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6,37(3):87-89.[13]汪晓军,林德贤,顾晓扬等.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酸性玫瑰红染料废水[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7:43-46.[14]戴晓红,吴赞敏,瓮亮等.微生物对酸性红B染料的脱色研究[J].印染助剂,2006,9,23(9:31-33.[15]赵伟荣,史惠祥,,杨岳平等.二氮杂半氰类阳离子红染料的光降解动力学研究[J].高等化学工程学报,2004,13(1):99-104.[16][J],2003,50(5):619-625.[17]朱洪涛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6,3,269(3):53-55.[18]张良林,徐晓军,郭建.均相氧化-混凝法强化处理印染废水[J].化工环保,2006,6(1):38-40.[19]顾晓扬,汪晓军,林德贤等3和试剂化学氧化处理酸性玫瑰红印染废水[J].染料与染色,2006,2,43(1).[20]李亚峰,张玲玲,袁晓东等.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1,22(1):137-140.[21][J],2002,36:416-417.\n[22][J],2003,50:131-136.[23]景晓辉,蔡再生.三维电极法降解活性染料废水[J].印染,2006,14:1-4.[24]熊林,李明玉,尹华.三维电极流化床对印染废水降解脱色作用[J].给水排水,2005,31(1):59-62.[25][J],2004,54:215-223.[26],()[J],2006,62:833-840.[27]戴晓红,田俊莹,姚晓庆32O2法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J].针织工业,2006,3,3:65-67.[28]孙柳,王鹏.镧掺杂2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的研究[J].染整技术,2006,4,28(5):27-30.[29]吴树新,尹燕华,马智等.铜锡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9,24(5):366-376.[30]孙剑辉,王晓蕾.掺杂纳米2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6,5,26(5):1-4.[31][J],2007,56:199-203.[32]胡萃,黄瑞敏,谢春生等.印染度水回用中除盐技术的应用[J].印染助剂,2006,9,23(9):34-36.[33][J],2005,182:267-274.[34]朱乐辉,魏善彪,邵莉等.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纳米材料复合膜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06,7,32(7):58-60.[35]李思敏,张建昆,宿程远.双效混凝-兼性水解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2006,6,24(3):36-37.[36]2[J],2004,47(2):133-140.[37][J],2005,71,5:2600-2607.[38][J],2005,12,4:255-262.[39]沈政赢,袁东星,马剑等.超声波强化微生物对偶氮染料7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2:243-247.\n附录A外文文献原文:(),(),&,300160,:9182,300160,:,();88h,82%80%,.,.,.:,,1.,(,2002).,""(,2003.16-19;,2006,.54-55;,2006,.92-94;,1998,.22-23),,,.,a,..,,(,2003,.33-39;,2008,.518-520;,2000;,2005,.77-80).,,.,,.2.2.1.1.2.2,1.1.,()(,12,100,000).,50L,,'s.,...3.3.1,(,2003,.33-39).,,.2.2,40;.,.\n3.2()a.3(4h).,.,'t.,,,(,2006,.1751-1757),a.,,.,.4(4h).,.,,,.8,70%..,,,,,.5.5,,a,10't,13~15%.,a.4.7612.11,782h662h,15.4,.3.36,,a,,.,,.7.,,,,,a,80%8h.,,.,8h,.3.4,88,.8.,80%.,,.3.5,.99,,.,,.,50.a,100,.4.4.1,,..4.2,,;.4.3't,.4.4,..4.5:88h.80%,60%20%,.4.6,.,M.,.(2006).a.,41:1751-1757.,H.,&,M.(2006).,12:92-94.,.,,.,&,.(2008)..84:518-520.,.,,.,&,M.,.(2005).a2—1.31.2.,.77-80.\n,F.,,L.,&,A.(2003).a.,47(10)33–39.,.,&,.(2003)..,29(8):16-19.,T.,,.,&,B.,.(2000)..,.,R.,,J.,&,G.(2006)..&,5:54-55.,.,&,.(2002)..:.,.,&,.(1998).().,2;22-23.1.\n2.3.\n4.5.\n6.\n7.8.\n9.翻译应用水解酸化+混凝+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在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华为太阳,张玉芬(通讯作者),张朝晖和赵恒重点实验是中空纤维膜材料和膜的过程摘要在本文件中,管状工艺应用在印染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的是最好的混凝剂;当污泥浓度=8克/L和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去除和色度分别为82%和80%的管状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有机污染物,主要取决于生物降解,只保留膜提高了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效率。污泥的影响对膜通量衰减的整体浓度不大,但在初始通量明显。关键词:印染废水,膜生物反应器,管式膜简介印染废水具有高色度、水量大、水质变化大,所含成分复杂,这就是印染废水难处理的困难所在。最近,传统工艺“水解酸化+好氧接触氧化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污水处理(民,2003年,.16-19,王,2006年,聚丙烯。54-55,陈,2006,.92-94,郑,1998年,.22-23),但是,这个过程不仅占用面积大,而且其排放物是很难达到治疗的要求。为此,在本文件中,我们提出了印染废水处理,即一个新的进程。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管状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膜生物反应器相比,沉淀广泛应用,目前,污染性\n管状膜生物反应器的膜通量大高,阻力膜组件损伤小,易于冲洗。研究对管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应用在印染废水处理可用较少,为此,管状膜生物反应器在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污染物去除在本文件。同时,在目前的过程中获得稳定的疗效在废水处理,以及的污水质量完全符合第一级的纺织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2.1实验水和污泥的来源 用于本实验的污泥和水采自天津污水处理厂。原水水样数据见表2.2实验装置此次试验的运作方式是连续和动态的方法,其水量是1小时。实验工艺流程是如图1所示。是可分离的生物反应器实验中使用的,和膜模块聚偏二氟乙烯()管式膜(直径、12;截止分子量、10万或更多)获得了来自天津膜技术及工程有限公司。在本实验中,混凝沉淀后的原水预处理加入与50升容积的水箱,然后添加到水解酸化反应器的膜片水解酸化后进入中间水箱,经过若干时间的沉淀后进入与在底部穿孔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处理单元。在此之后,混合液通过泵打入管状膜组件。该模块截获的微生物和一些没有被微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渗透液作为最后出水污水的过程。结果与讨论3.1优化混凝沉淀和是最典型的无机混凝剂,也是广泛应用凝结剂产品。 并具有良好效果和低廉的价格(,2003,.33-39)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本研究中,处理印染废水也用这两个混凝剂,并通过实验室烧杯试验作为最好的混凝剂被选中。这两种混凝剂的影响被记录在图2中。从图2可得,相同的情况下,增加40/升)对和色度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当看从明矾开花的沉淀,工后沉降速度与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显然比经典随机振动理论快。因此被选中在混凝剂对印染废水预处理。3.2混合液悬浮固体对膜生物反应器功能(污泥)系统影响污泥浓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影响了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功能。图3所示的污泥浓度不变,水力停留时间为常数的前提下(为4小时)。这里包括去除加强的好氧生物降解去除物和膜本身拦截,以此作为全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总去除率。由系统和生物效应去除色度率先上升后下降,污泥浓度没有显著的增加。在试验初期随着污泥浓度,污泥吸附增加,将直接影响色度的去除效果,通过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膜截留加强了色度去除率(干燥剂,2006年,.1751-1757),因此色度去除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越来越高的污泥浓度,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下横流的运作方式,高浓度污泥很容易颤抖导致其吸附功能降低。此外,细碎污泥污水本身会对色度有一定影响。图4.描述的是在污泥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水力停留时间(4)对去除率的影响。的去除伴随这生物反应系统越来越多的污泥量,而膜呈缓慢下降趋势。\n由此可以看到,去除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由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的影响,只打了一个膜加强去除作用的稳定性,并保证良好。去除综合浓度和达到良好效果,采用单一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时候是8克/升,本系统通过去除达到70%以上。中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在使用的生物反应器膜组件分离作用滞留时间长,并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效果和耐冲击负荷能力。然而,随着增加污泥浓度,粘度、可溶性有机物、凝胶层、惰性物质混合等都会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影响膜通量。图5所示,改变不同污泥膜通量随着时间的变规则。从图5可知随着运作时间的增加,膜通量呈下降趋势,但10小时后,整个膜通量不再有显著的变化,并保持在13〜15%的水平。引人注目的是,初始膜通量在污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污泥浓度从4.76克/L增加到12.11克/L时,初始膜通量由782h下降到662h,减少15.4%。因此,考虑污泥的作用不仅看生物去除率,而且还与最初的膜通量有关。3.3对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功能的影响图6所示水力停留时间对色度的去除影响。随着系统水力停留时间延长,好氧和总去除率都将增加,然后开始下降,但膜会不断减少。膜截取对色度去除只起到了辅助作用,伸长生物单位停留时间,有机污染物会进一步降低。然而,难降解大分子物质不会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而降低,并仍在存在于系统。图7所示水力停留时间对的去除率影响。随着停留时间延长,的去除率由单位逐步增加,相应膜逐步下降。然而,整个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去除率一直保持高值,即80%或停留时间超过8小时。因此,由于膜的存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得到了保证。为了保持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稳定和全面去除色度和,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最好选为8小时,这不仅是经济方面考虑,而且有对水的处理效果方面考虑。3.4影响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对污染物去除率的优化参数。从以前的观测所见得,采用单一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和8克/升、8为系统对印染废水效果最佳条件。图8显示效果系统对去除的生物体优化条件。显然,管状系统对和色度的去除全部达到80%以上。至于去除污染物生物系统扮演了主导作用,而膜截留进一步巩固和稳定系统对色度和的去除。3.5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际效果相对于模拟废水的水质,实际印染废水水质较为复杂和较大的波动。图9表明了进口和出口色度和动态变化。正如图9,系统的入口和出口色度和的变化范围较大,但出口比较稳定。对于色度,其中大部分被混凝处理去除,色度也不会波动很大。废水进入水解酸化反应器,下面的生物处理系统对色度的去除有了进一步保证,使污水色度总是<50。印染废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的去除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水值始终低于100毫克/升,这保证了出水水质符合《纺织工业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标》。\n结论4.1相对于,无论从凡花的大小或者对的去除率,都优于。因此是作为印染污水处理的最好药剂。4.2在一定范围内的污泥浓度,色度去除率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污泥浓度的增加,而污泥浓度降低过多时,系统对的去除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污泥量越来越多。4.3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全膜通量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初始膜通量变化很大。4.4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的去除率呈增加趋势。但过高的停留时间对色度的去除不好。4.5在印染废水处理管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如下: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污泥浓度=8克/L和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由系统去除和色度均达到80%以上。4.6仿真试验与实际结果表明目前印染废水处理过程获得了连续和稳定处理的结果,以及水质完全符合《纺织工业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参考文献,M.,.(2006).a.,41:1751-1757.,H.,&,M.(2006).,12:92-94.,.,,.,&,.(2008)..84:518-520.,.,,.,&,M.,.(2005).a2—1.31.2.,.77-80.,F.,,L.,&,A.(2003).a.,47(10)33–39.,.,&,.(2003)..,29(8):16-19.,T.,,.,&,B.,.(2000)..,.,R.,,J.,&,G.(2006)..&,5:54-55.,.,&,.(2002)..:.,.,&,.(1998).().,2;22-23.表一模拟印染污水水质\n图1。流程图的实验装置图2。和处理效果比较\n图3。污泥对色度的影响\n图4。污泥对的影响图5。污泥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图6。水力停留时间对色度去除影响\n图7。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的影响图8。好氧污泥和膜对去除色度和影响\n图9。在实验期间期间的进口和出口色度和变化曲线\n附录B题录[1]—接触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试验研究作者汤立炯张明关键词接触氧化厌氧好氧有机废水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某家化工厂污水的接触氧化生化处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探索运用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本文还探讨了污水的及含盐量的大小对处理效率的影响,及关键参数的选用。刊名2002年第3期出版的中国水行业科技核心期刊——《净水技术》研究与探索栏目[2]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条件与实例分析作者韦朝海谢波吴超飞关键词印染废水生物流化床流体力学传质摘要研究以三相生物流化床作为工程化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工程工艺条件及操作性,分别测定流化床内的气相含率、液体循环速度及体积氧传质系数,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工程化操作的条件,并经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检验所建立理论的正确性,实现了节能、高效与稳定出水的目标。刊名《重庆环境科学》第20卷第5期[3]水解2气浮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作者刘建广关键词印染废水水解气浮曝气生物滤池应用摘要采用水解2气浮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运行结果表明:在原废水为830,色度为560倍为290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82%,94%和93%,出水达标排放"刊名《工业给排水》[4]水解与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作者邵云海蒋克彬关键词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印染废水摘要对5000的印染废水采用水解酸化与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通过3个月的调试与运行,挂膜好,处理效果稳定去除率在80%以上"再通过混凝沉淀,色度和又有大幅度降低,一般情况下能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刊名《中国给水排水》2001.17.8\n[5]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研作者陈扬同帜程刚蒋涛关键词印染废水生化法摘要针对当今印染废水难于生物降解,而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经过研究提出了“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改进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色度去除率,以及后续好氧处理效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治理印染废水的一种有效的生物处理工艺.用“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路线,当进水为1500~1800,色度为1000倍时,酸化池出水为900~1000,色度为250倍;好氧池出水<240,去除率达到8090%,色度<50倍.经过化学絮凝或者物理吸附的后处理,出水<160,色度去除率达99%以上,均已达到排放标准.关键词印染废水、可生化性、水解酸化-好氧刊名《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第13卷第2期(总50期)1999年6月[5]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及浅析作者朱月海摘要介绍了印染废水的特点,并对近几年来较成熟的和处理效果较理想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印染废水物化法生化法[5]水的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作者李蒙俊 邹红林 文春燕关键词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厌氧工艺厌氧—好氧组合工艺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摘要生物处理需要提供众多的环境条件,但从处理方法的分类角度看,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当属氧的存在或供应与否。好氧生物处理必须充分供应微生物生化反应所必需的溶解氧;而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则必须隔绝与氧的接触。由于受氧的传递速度的限制,微生物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时有机物浓度不能太高。所以有机固体废弃物.有机污泥.有机废液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自然是在厌氧条件下完成的。[6]印染废水治理技术作者林金画关键词印染废水铁碳过滤治理回用摘要论述了以铁碳过滤为主要工艺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连续运行8a的结果表明:该工艺用于印染废水的治理切实可行!经济可靠,出水水质稳定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能全部实现回用"刊名《环境工程》2001年6月第19卷第3期[7]印染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作者黄川刘元元罗宇娄霄鹏\n关键词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处理技术处理方法摘要印染工业废水组分复杂,常含有多种染料,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值波动大,而且浓度高,水量大"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方法,列出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并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刊名《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1月第24卷6期[8]-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作者朱洪涛关键词试剂;紫外线;印染废水;催化氧化摘要对采用-催化氧化反应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4·7H2O的投加量和H2O2的投加量、、反应时间、投加方式等对色度和去除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催化氧化反应对色度和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0.14·7H2O的投加量为1.5,30%H2O2的投加量为2,为3,反应时间为3h,H2O分三次投加的情况下,色度去除率达到90.4%,去除率达到86.2%。同时与反应和-H2O2反应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效果最佳。刊名《工业水处理》第26卷第3期2006年3月[9]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印染废水中量环境激素类物质2,4,62三氯苯作者余宇燕庄惠生关键词印染废水活性污泥法摘要印染废水中残余的氯酚主要有2,4,62三氯苯酚与五氯酚,来源于印染过程中使用的浆料树脂以及作为杀菌剂和防腐剂添加进纺织原料中而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未能完全消除的剩余物"2,4,62三氯苯酚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作用可在体内残留和富集,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已被确定属于环境激素类物质.刊名《分析化学》第34卷2006年4月[10]钙型改性粉煤灰对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研究作者王清珊金东日刘发现关键词:钙型改性粉煤灰印染废水脱色率摘要采用溶液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然后用钙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得到钙型改性粉煤灰.用钙型改性粉煤灰对10种不同颜色印染废水和混合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钙型改性粉煤灰的投灰量为20时,脱色率分别达到71.099.4%和97.3%刊名《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第1期2006年3月[11]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对活性印染废水脱色性能研究作者霍宇凝薛莉袁虹王静华顾晓蔚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壳聚糖聚合氯化铝絮凝剂脱色\n摘要就几种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当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为50%时,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过多的阳离子会导致胶体颗粒重新稳定;1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7的与150复合可达到98.2%的最佳脱色效果,分子链过长的分子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使颗粒间互相排斥;1壳聚糖()与100复合后脱色率即可大于90%,过多的分子因吸附空位的饱和无法发挥作用。通过观察发现在单纯的电中和作用下,絮体呈较为平坦的均匀连续絮状形态。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后,由于分子链的桥联卷扫作用,呈现出不同特点的聚集形态,形成比表面很大的絮体,从而强化颗粒的吸附和架桥作用。刊名《工业水处理》第26卷第1期2006年1月[12]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作者李亚峰张玲玲袁晓东张晓颖关键词混凝试剂氧化印染废水摘要研究混凝)法对印染废水色度和的处理效果,解决印染废水的色度与有机物难于处理的问题.并分析水样中H2O2浓度4#7H2O浓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混凝试验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水样中H2O2浓度4#7H2O浓度值!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得出氧化印染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预处理选择的混凝药剂为4#7H2O,助凝药剂为聚丙烯酰胺,其最佳投药量分别为114(1)和01012(1).后续处理中,水样中H2O2浓度为2(1)4#7H2O浓度为250(1)值为3!反应时间20!反应温度20e时为氧化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氧化处理后的出水的色度和分别降低了97114%和90152%.结论混凝)法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和能够进行有效的去除,处理后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并且操作简单.刊名《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月第22卷第1期[13]金属氧化物-黏土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作者祝社民李伟峰宋天顺陈英文沈树宝关键词黏土催化氧化印染废水摘要以黏土为载体,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以、、、、等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对印染废水进行了空气催化氧化实验比较,并对催化氧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6~7、反应时间30、投加外掺质量分数10%的黏土催化剂16~20时,去除率可达到55.6%。该催化剂经简单再生后能恢复90%以上的催化活性。刊名《工业水处理》第26卷第3期2006年3月[14]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作者朱启忠赵亮云赵宏韩晓弟张伟关键词壳聚糖絮凝印染废水净化摘要\n在不同的壳聚糖浓度和温度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附后染料的浓度,得到了壳聚糖对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为:壳聚糖的投入量在红3B为2%,兰2和黄3为3%时814在碱性范围内,温度为50e效果最佳"其结果将为壳聚糖在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刊名《四川环境》2006年第25卷第1期[15]利用啤酒废水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研究作者张志强林波关键词复合菌群微生物絮凝剂啤酒废水印染废水摘要以啤酒废水为培养基,利用其中的碳源和能源,对复合菌群进行发酵培养,制得微生物絮凝剂"将此絮凝剂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系统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用量和助凝剂(12溶液)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和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该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刊名张志强等利用啤酒废水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研究[16]羧甲基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作者刘运学范兆荣谷亚新张晴关键词印染废水羧甲基壳聚糖脱色率工艺条件混凝摘要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水溶性染料废水脱色的工艺条件,为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对活性红染料溶液和毛巾厂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通过研究值!投加量!沉降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同时对比了羧甲基壳聚糖和壳聚糖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实验表明!投加量和沉降时间对脱色效果影响很大,而快速和慢速搅拌时间对其影响不明显.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对水溶性染料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对水溶性染料废水,在910,投加量在50下有最好的脱色效果,脱色率达90%以上.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效果优于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对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可作为实际废水处理的前处刊名《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月第22卷第1期[17]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及实例分析作者檀俊利关键词印染废水混凝沉淀酸化水解好氧生化摘要对全国印染行业的废水排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治理工艺,通过混凝沉淀!酸化水解好氧生化等工艺进行治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5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6(4287-1992)一级标准"结合实例分析治理工艺的可行性及应用推广,提出了完善该工艺的前景"刊名《生物质学工程》第40卷第2期2006年3月[18]印染废水回用处理技术研究作者谢丹平李开明江栋陈中颖刘爱萍关键词连续膜过滤系统活性炭印染废水污水回用\n摘要为将污水回用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连续膜过滤系统()—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对某印染厂污水处理站排水进行回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和活性炭单独处理后,出水均不能达到印染工艺用水要求;联用后,—活性炭工艺优于活性炭—工艺的处理出水效果,出水、去除率达到100%,总硬度0.325,色度为4度,浊度0.2,7.0,达到工艺用水要求。对—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分析,该处理工艺在印染行业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刊名《工业水处理》第26卷第2期2006年2月[19]印染废水硫化物测定方法的改进作者卜冬青张忠明夏羽兰关键词印染废水活性炭酸化水解摘要印染工业废水组分复杂,常含有多种染料,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值波动大,而且浓度高,水量大"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印染废水硫化物测定方法刊名《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第18卷第2期[20]氧化絮凝复合床预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作者侯浩波李进平甘金华关键词氧化絮凝复合床印染废水脱色去除率摘要在传统铁屑内电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氧化絮凝复合床的新技术,并使用该方法对印染废水预处理进行研究,确定了值,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酸性条件下,为6左右,停留时间为30~40,处理效果基本达到稳定。的去除率可达3090%,色度去除率均可达95%以上,且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还研究了加盐24,催化剂2O,2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加以上添加剂后,处理效果均有所提高。该工艺以其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预处理效果好,以废治废等优点而广受青睐,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工程使用前景。刊名环境科学与技术第29卷第4期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