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6.00 KB
  • 2023-01-02 08:31:31 发布

污水处理厂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 5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污水处理厂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编号:(送审稿)*污水处理厂工程*二○一六年八月\n(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n声明XXXX(评价机构名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XX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法人代表:(签名)项目负责人:签名报告书编写人:签名报告书审核人:签名报告书签发人:签名\n目录第一部分报告正文1建设项目概况11.1基本情况11.2项目组成11.3主要工程内容11.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4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52.1评价单元5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52.3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83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103.1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103.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113.3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114综合性评价134.1总体布局评价134.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154.3建筑卫生学评价164.4辅助用室评价184.5职业卫生管理评价184.6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评价194.7不符合项汇总分析195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建议205.1组织管理205.2工程技术215.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215.4应急救援21\n5.5密闭空间作业235.6健康监护和卫生保健245.7采光与照明245.8施工过程的对策措施246评价结论27第二部分资料性附件1评价依据281.1法律、法规、规章281.2标准、技术规范281.3基础依据302评价方法312.1类比法312.2检查表分析法313工程分析323.1工程概况323.2产品及原辅材料463.3总体布局513.4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布局523.5建筑卫生学564类比调查594.1类比企业的选择594.2类比调查内容594.3类比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62\n1建设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工程。1.1.2项目性质新建项目。1.1.3建设规模主要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分两期建设。根据污水量预测,近期设计规模为1.5万m3/d,远期设计规模为3万m3/d。在近期设计、施工中污水处理构筑物土建工程一次性完成,并预留远期设备设施安装位置。1.1.4拟建地点1.1.5建设单位*1.2项目组成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4ha。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配电间及加药间、污泥脱水间、污泥料仓、机修间及仓库以及鼓风机房等建筑物;集水井、粗格栅间、污水提升泵站、细格栅间、曝气沉砂池、初沉池、MBBR反应池、二沉池、转盘滤池、接触出水池、提升泵房、高位井、贮泥池等生产构筑物。1.3主要工程内容1.3.1主体工程根据该项目的工艺流程,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包括二级生物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三部分,主体工程内容见表1-1。表1-1该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名称生产规模工程内容3.0万m3/d①进水井内设有市政进水管、溢流管、厂区污水管。\n进水井、粗格栅及提升泵房②粗格栅设在提升泵房前,与提升泵房合建,主要去除进入污水厂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粗格栅及提升泵房间内设有粗格栅、螺旋输送压实机、潜污泵及3t起吊设备等,并且每台格栅前均设闸门,以便单独检修。③提升泵房设计安装3台同型号潜污泵,两用一备,在主水泵中,选择1台配备预旋转变频装置,当进水流量变化时,水泵可根据水位变化,调节出水流量,使水泵的运行经常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节省用电。细格栅3.0万m3/d在细格栅间内安装机械细格栅2台及螺旋输送压实机1台。细格栅设在沉砂池前,主要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颗粒杂质,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细格栅间内设有机械细格栅、螺旋输送压实机、3t起吊设备等。并且每台格栅前后均设闸门,以便单独检修。曝气沉砂池3.0万m3/d采用平流式曝气沉砂池,一座,共两格,土建一次建成,单格的设计流量可满足近期的沉砂要求,停留时间3.0min。每格设吸砂泵一台,吸出的砂水经排砂渠流入细格栅间的砂水分离器脱水,桥上还装有浮渣刮板及电动旋转式撇油机,采用人工清渣。初次沉淀池3.0万m3/d采用平流式初次沉淀池,共一座,分两组,每组分2格设计,共4格。土建一次建成,近期运行一组,沉淀时间为2小时,近期设置行车式刮吸泥机1台,远期新增1台。剩余污泥泵2台(1用1备)MBBR工艺反应池3万m3/dMBBR工艺反应池土建按远期规模设计,数量1座,共2格,池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隔墙将每格容积划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近期安装1格设备。每格MBBR厌氧区设有水下推流器3台,缺氧区设有水下推流器2台、好氧区设内回流污泥泵1台,同时好氧池设有填料、池底设有穿孔曝气系统。二沉池3万m3/d采用矩形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采用单面三角齿形堰出水,经集水渠收集后进入下一构筑物,采用非金属链条刮泥机排泥。纤维转盘滤池3万m3/d池数:1座(共2格,近期为其中1格);盘片直径:2.0m;滤盘数量:14片;设计滤速:q=11.50m/h;总有效过滤面积:77.80m2;反冲洗周期:T=1h近期设旋转驱动电机1台,反冲洗泵2台。鼓风机房--在鼓风机房内近期设三台罗茨鼓风机,预留远期三台风机的位置。近期总供风量Q=106m3/min;机房内设单梁起重机一台,用于设备安装和维修。接触出水池与加药间3万m3/d该项目采用成品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经加药泵输送至接触池进水管处与之混合,进入接触池,接触池停留时间大于30min,清水池大于中水回用的调节容积;加药间内设有三氯化铁和次氯酸钠储存与投加装置,主要为除磷和消毒提供充足的药量。整个池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接触出水池净尺寸为:50.0m×29.5m×4.9m,共计1座。\n排海泵房3万m3/d仅在出现历年最高或者历史最高潮位时用,排海泵房平面净尺寸为:9.50m×5.65m,共计1座。内设潜水离心泵3台(2用1备)贮泥池3万m3/d由于MBBR工艺产生污泥经过周进周出二沉池固液分离后量少,且已经过二沉池稳定,故考虑不设污泥消化系统,剩余污泥进入贮泥池后,直接机械脱水。由生化反应的剩余污泥排放到贮泥池中存储。1座2格;有效水深:4.0m;工艺尺寸:6m×6m×4.5m。污泥脱水机房3.0万m3/d近期设离心浓缩脱水一体机2台,1用1备,预留1台远期设备的位置。脱水机房内还设有污泥进泥泵、污泥离心脱水机、脱水泥饼螺旋输送器、絮凝剂制备装置、絮凝剂计量泵、絮凝剂稀释,药剂管道输送器及自清洗系统、聚合氯化铁加药系统(含计量泵)等设备,并留有药剂的贮存空间。其中,聚合氯化铁系统为远期预留。污泥料仓3.0万m3/d一座,建筑面积27.84m2。1.3.2施工工程概况本项目施工期涉及的施工内容包括土建施工、室内装修以及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期主要的影响包括:①设备、材料堆放、运输车辆进出产生扬尘污染、沙石料堆存过程中的风蚀起尘、水泥拆包的粉尘污染以及焊接烟尘等粉尘;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③施工设备产生噪声;④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本项目在施工期间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①减少施工场地建筑垃圾的散落和堆积,防止扬尘的飘散,对已经形成的建筑垃圾应及时加以清理。②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村民及港区工作人员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会影响周围村民及港区工作人员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在工地周围或周围村民及港区工作人员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港区生活和工作区的声环境质量。③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和设备器材应及时撤离,并彻底清理施工场所。\n在实施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较小。1.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该项目建成后拟成立职业病防治小组,指定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其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相关内容见表1-2。表1-2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序号调查内容调查情况1企业管理机构和制度成立职业病防治小组,指定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人。2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拟制定计划与实施方案,每年落实各项职业卫生工作3职业健康检查拟建立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体检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拟建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5员工安全卫生培训拟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与培训教材6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拟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定期发放7应急救援措施拟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相关责任人员8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与警示说明的设立情况拟根据岗位作业情况,设置相应的佩戴防护用品、注意高温等警示标识和相关警示\n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2.1评价单元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结合项目生产工艺将该项目划分为一、二级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单元四个评价单元。表2-1评价单元划分序号单元范围1一、二级处理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初沉池MBBR反应池二沉池2深度处理转盘滤池接触清水池再生水泵房加药间3污泥处理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4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鼓风机房变配电室化验室2.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2.2.1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拟建项目近期工业废水约占36%,根据工业企业的类型及工艺的不同,废水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变化较大。项目周围企业主要以石油化工、码头堆场为主,废水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较为复杂,进入拟建项目的污水包括经预处理达到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的含油污水、散装有毒液体废水、集装箱洗箱污水等,可能还含有少量的氰化氢、硝基甲烷、氯化氢、甲醛、一氧化碳和微量的氰化物、磷化氢、硫醇类、硫醚类、三甲胺、酰胺类、吲哚类、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酮类、有机酸、苯胺类等。按一、二级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公用工程单元分别对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n1)一、二级处理单元港区污水经厂外DN1000污水管道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经粗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后进入进水泵房(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合建),通过进水泵提升后流入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以去除比较小的漂浮物和砂粒,砂粒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后外运,溢流液自流入厂区污水管后重复进入系统。沉砂池出水进入平流式初沉池,去除部分CODcr、BOD5及SS。在此过程中,周边化工企业等工业废水中的含硫、含碳、含氮、含氯等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及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氨、甲醛等危害因素,因此在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等处巡检工人有可能接触到上述危害因素。污水进入生物池进一步处理。在生物池等处存在上述危害因素,但浓度与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相比较低。污水处理设施上产生的水汽、雾气等可能携带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工人巡检时可能接触微生物气溶胶。风机、水泵等运行时会产生噪声。2)深度处理单元深度处理时,进水水质较好,但可能还有少量硫化氢、氨残留。污水处理过程需在初沉池中加入混凝剂三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三氯化铁为液体,在投加聚丙烯酰胺时会产生聚丙烯酰胺粉尘,聚丙烯酰胺干粉中如果聚合不完全可能含有微量的丙烯酰胺。3)污泥处理单元污泥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被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可能产生硫化氢、氨、甲醛、一氧化碳等。泥泵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危害。工人在投加絮凝剂时可能产生聚丙烯酰胺粉尘,污泥外运时会接触到污泥尘。4)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单元变配电室可产生工频电场的危害,化验室存在浓硫酸的危害。\n2.2.2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项目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视屏作业、在维修时存在长时间的不良体位,分别可能导致视力疲劳、下背痛等工作相关疾病。2.2.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有害因素1)正常生产过程拟建项目生产装置露天布置,工人进行巡检,在夏季时存在高温危害,冬季时存在低温危害。2)密闭空间作业过程污水池清淤、污水管道检维修时可能接触到高浓度的硫化氢,发生职业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硫化氢的相对密度为1.19(空气密度为1),越接近池底其浓度越大,聚集在池底部的硫化氢可瞬间逸出,导致池旁作业人员急性中毒。全国每年发生上百起因违章清淤或在沉淀池旁工作时发生硫化氢急性中毒,甚至闪电死亡的事故,其中约20%患者或死者是因为未佩戴防毒面具去抢救中毒者而中毒、死亡。3)非正常情况拟建项目周围企业主要以石油化工为主,如周边企业生产异常或物料泄漏时有可能对拟建项目污水成分造成影响,污水中氰化物、磷化氢、烃、醇、酚、醛、酮、有机酸等有可能超过正常水平,工作场所空气中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可能会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2-2。表2-2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接触机会污水工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硫化氢、氨、甲醛、噪声清除粗、细格栅截留污物细格栅硫化氢、氨、甲醛、噪声巡检、维修曝气沉砂池硫化氢、氨、甲醛巡检、维修初沉池硫化氢、氨、甲醛、丙烯酰胺巡检、维修MBBR反应池硫化氢、氨、甲醛巡检、维修\n二沉池硫化氢、氨、甲醛巡检、维修鼓风机房噪声巡检、维修污泥工贮泥池硫化氢、氨、甲醛、一氧化碳、噪声巡检污泥脱水机房硫化氢、氨、甲醛、一氧化碳、噪声、聚丙烯酰胺粉尘巡检、投料污泥料仓污泥尘污泥外运污水工提升泵房硫化氢、氨、噪声巡检、维修加药间硫化氢、氨、聚丙烯酰胺粉尘加药、巡检、维修转盘滤池硫化氢、氨巡检、维修电工变配电所工频电场巡检、维修2.3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评价2.3.1有毒物质根据类比检测结果,硫化氢、甲醛浓度均低于检出限,氨检测结果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一氧化碳检测浓度也较小,与环境本底浓度相近。拟建项目工人一般情况下为巡检作业。污水处理装置露天布置,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格栅间、初沉池、污泥处理设施安装了通风除臭装置;在进水泵房内设强制通风设施。根据类比检测结果,结合拟建项目采取的防毒措施,预计项目运行后,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该项目存在的硫化氢、氨、甲醛、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工业污水的成分较复杂,若产生污水的企业未进行初步处理,且连接到该项目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尚不完善,因此正常运行时,还可能存在氰化物、磷化氢、甲硫醇、乙硫醇、硫醚类、三甲胺、酰胺、吲哚类、烃类、醇、酚、醛、酮、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且工业污水成分变化较大,如企业污水非正常排放或物料泄漏,污水中的氰化物、磷化氢、烃类、醇、酚、醛、酮、有机酸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有超标的可能。在非正常情况下,如污水池清淤或管道、阀门等维修作业时,硫化氢等毒物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可能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存在较高的急性硫化氢中毒风险,应做好重点防护。\n2.3.2粉尘类比检测结果中,聚丙烯酰胺粉尘、污泥尘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中聚丙烯酰胺投料为间断投料,聚丙烯酰胺颗粒较大,工人持续投料时间很短,约为5分钟,预计该项目聚丙烯酰胺粉尘对工人的健康影响较小。该项目污泥尘主要以潮湿固体状态存在,类比检测结果也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项目污泥尘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较小。2.3.3噪声类比企业粗格栅间、鼓风机房噪声强度均超过90dB(A),污水工接触的8h等效声级已接近职业接触限值。据类比企业近三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噪声已对作业人员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拟建该项目与类比项目相似。因此,项目运行后,粗格栅间、鼓风机房等噪声存在超标的可能性,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重完善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制度,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噪声可能产生的危害。2.3.4工频电场通过类比检测发现,变配电室产生的工频电场场强远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因此该项目建成后,正常生产情况下,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及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完善时,工频电场危害可以预防。\n3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3.1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3.1.1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3.1.1.1防尘污泥输送过程密闭化、管道化。在脱水机房旁设有污泥输送及储泥料仓系统,脱水后泥饼泵送进入污泥料仓储存,并自动卸料装车,保证污泥脱水系统为全封闭运行,减少拉泥工接触污泥尘的机会。3.1.1.2防毒1)拟建项目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降低了工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2)粗格栅及进水泵房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全面通风方式,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鼓风机房采用屋顶风机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全面通风换气次数按8次/h设计。3)监测化验室内设通风柜,有毒有害物品的操作均在通风柜中进行,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4)在粗、细格栅设置隔离罩,且在这些构筑物周边种植抗污染臭气强的树种。同时粗格栅、细格栅、进水泵房、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运行时均处于负压状态,以避免臭气互相扩散。5)在加药间设置冲淋、洗眼设施。3.1.1.3防噪声、振动1)选用低噪声型号的鼓风机、水泵、电机及机械设备;2)鼓风机房内设置消声装置,鼓风机外加隔声罩,提升泵房等建筑物内的水泵、电机等易产生噪声的设备,设置隔振垫,减少噪声;3)强振设备与管道间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减少振动;4)将管理用房与机房分开,操作室、休息室等采取吸音墙等隔声措施;\n5)在总图布置中,根据声源方向性、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及绿化植物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对岗位的危害作用。6)拟建项目设立有控制室,采用常规仪表监视、控制和报警,可减少操作人员接触噪声的时间。3.1.1.4防非电离辐射变配电设施采取屏蔽、接地等工程技术措施。3.1.1.5防暑降温在生产厂房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等通风换气措施,综合楼、化验室、监控室等设置空调系统。3.1.2防护设施评价该项目具体的防护设施设计见报告附件第五章,经分析,该项目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的防护措施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3.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3.2.1拟采取的个体防护用品可研及初步设计报告未提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3.2.2个体防护用品评价该项目可研及初步设计报告未提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项目单位应当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和《关于印发〈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等的要求配备个体防护用品。3.3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3.3.1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n根据该项目中涉及的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可能产生的突发情况,项目单位拟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经常加以演练,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明确职责,确保应急事故时各项措施的落实和实施。同时要求在作业区域配备应急救援的器材,并做到救援器材定期检查、急救药物定期更换,确保应急时的正常使用。拟在在醒目的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拟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拟在产生H2S的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污泥脱水机房等工作场所,设置H2S在线检测仪,并配备有便携式硫化氢测量仪。3.3.2应急救援设施评价该项目拟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制订《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但项目仍存在以下问题:未配备气体防护柜、急救箱及急救药品;未与外界具备硫化氢中毒、氨中毒等紧急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签订应急救援协议。\n4综合性评价4.1总体布局评价4.1.1检查表评价该项目总体布局评价情况见表4-1。表4-1总体布局检查表检查项目与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评价工业企业选址需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拟建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职业性性有害因素的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现状与当地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及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GBZ1-20104.1.1该项目选址符合规划,已取得发改部门的批复文件符合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自然疫源地;对于因建设工程需要等原因不能避开的,应设计具体的疫情综合预防控制措施。GBZ1-20104.1.2项目所在地属于非自然疫源地符合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以避免与周边地区产生相互影响。对于目前国家尚未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宜进行健康影响评估,并根据实际评估结果作出判定GBZ1-20104.1.4周围无需保护对象符合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应避免不同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和联合作用。GBZ1-20104.1.5项目距东侧LNG接收站工艺装置区、LNG储罐区约227m。项目其余侧均为空地符合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等合理布局。GBZ1-20105.2.1.1拟建项目非生产区布置于场区北侧,生产区布置于场区南侧,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符合\n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隔或分隔GBZ1-20105.2.1.3远期建设项目一次整体规划,土建一次完成;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符合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GBZ1-20105.2.1.4全厂分为两个功能区,即:厂前区和污水、污泥处理区。污水、污泥处理区按工艺流程从北向南顺流布置;厂前区位于东北角,避免了年主导风向的影响符合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GBZ1-20105.2.1.5一二级处理与深度处理区域留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生产区周围设有绿化带符合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按照GBZ158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20105.2.1.6项目拟设置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符合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GBZ1-20105.2.2.2鼓风机、泥泵等安装在单独房间内底层,水泵安装在水下,且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符合4.1.2小结该项目位于*,项目已取得*发展和改革局的批复文件。厂址不在自然疫源地,不属于地方病区;拟建项目已考虑与周边企业的交叉污染。该项目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分区,合理布置建筑物,满足了企业的总体规划、场地的自然条件、生产工艺的特性、生产规模、运输条件等要求。该项目总体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n4.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4.2.1检查表评价该项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情况见表4-2。表4-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检查表检查项目与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评价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GBZ1-20106.1.1.1该项目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无其它有毒原材料。符合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GBZ1-20106.1.1.2该工艺污水处理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工艺过程进行集中控制。同时采取了臭气的集中收集、处理工艺。符合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GBZ1-20106.1.1.3污泥处理过程实现密闭化、管道化,避免了工人的直接操作。符合防尘和防毒设施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GBZ1-20106.1.5对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粗格栅等处设置机械通风装置。符合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工作地点,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GBZ1-20106.1.6.2拟在产生H2S的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污泥脱水机房等工作场所,设置H2S在线检测仪,并配备有便携式硫化氢测量仪。符合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GBZ1-20106.3.1.2将管理用房与机房分开,操作室、休息室等采取吸音墙等隔声措施符合\n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GBZ1-20106.3.1.3选用低噪声型号的鼓风机、水泵、电机及机械设备符合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GBZ1-20106.3.1.4鼓风机房内设置消声装置,鼓风机外加隔声罩,提升泵房等建筑物内的水泵、电机等易产生噪声的设备,设置隔振垫,减少噪声符合4.2.2小结1)生产工艺拟建项目采用比较先进的MBBR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优化了整体系统的反应速率及效率,强化了脱氮除磷的功能,从而在有限的反应体积内取得高效的处理效果。该工艺污水处理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污泥处理过程实现密闭化、管道化,避免了工人的直接操作。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工艺过程进行集中控制。同时采取了臭气的集中收集、处理工艺。2)设备布局拟建项目多为露天处理池,非露天的车间均为单层建筑,产生高噪声的风机、水泵、污泥脱水机等设备均单独房间布置,且安装在底层设置有隔声和减振措施。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先进,设备布置基本做到了有毒设施与无毒设施分开,产生噪声与振动的设备单独设置,产生粉尘和产生毒物的设施分开。该项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4.3建筑卫生学评价4.3.1检查表评价该项目建筑卫生学评价情况见表4-3。表4-3建筑卫生学检查表检查项目与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评价\n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GBZ1-20105.3.1各建筑物均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符合工作场所照明设计按GB50034执行。GBZ1-20106.5.2未涉及各场所的照度设计参数不符合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选用适宜的符合现行节能标准的灯具。1)在潮湿的工作场所,宜采用防水灯具或带防水灯头的开敞式灯具。2)在粉尘工作场所,应按粉尘性质和生产特点选择防水、防高温、防尘、防爆炸的适宜灯具。3)在含有可燃易爆气体及粉尘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开关。GBZ1-20106.5.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提及。不符合4.3.2小结1)建(构)筑物结构该项目建(构)筑物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有较好的防腐防渗功能;工作场所墙壁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2)采光和照明可研及初步设计中未提及在潮湿的工作场所(厂区内)应采用防水灯具或带防水灯头的开放式灯具;未提及在可能逸散高浓度硫化氢的场所(如污泥脱水机房)和在含有可燃易爆气体的工作场所(加氯间)应采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开关。拟建项目未涉及各场所的照度设计参数,应予以补充。3)采暖与通风拟建项目内综合楼、门卫、修车间及仓库冬季采暖由柜式空调提供。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该项目粗格栅及进水泵房设计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鼓风机房通风换气次数按8次/h设计,满足正常情况下的换气次数不低于6次/h,事故通风不低于12次/h的要求,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n4.4辅助用室评价4.4.1检查表评价表4-4辅助用室检查表检查项目与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评价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GBZ1-20107.1.1拟建项目拟设置值班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食堂、厕所等辅助用室,可以满足全厂职工的使用要求。符合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GBZ1-20107.1.3项目设置的浴室、盥洗室、厕所灯能够满足项目使用要求。符合生活用室的配置应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求的车间隔开,应尽量布置在生产劳动者相对集中、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GBZ1-20107.3.1生活用室布置在综合办公楼内,符合要求。符合就餐场所的位置不宜距车间过远,但不能与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相邻设置,并应根据就餐人数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就餐场所及所提供的食品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GBZ1-20107.3.3餐厅设置在综合办公楼,与有毒有害场所相隔开。符合4.4.2小结该公司拟设置的辅助用室符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4.5职业卫生管理评价该项目建成后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初步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指定由EHS部门具体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体系文件。该项目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47号)等法规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4.6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评价\n该项目拟投入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内容包括个体防护用品购置、职业卫生方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检查、防护设施维护保养等方面,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关于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投入的要求,但企业未提供具体拟投入的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有待完善。4.7不符合项汇总分析该项目不符合项汇总如下。表4-5不符合项汇总表序号不符合项分析1可研及初步设计中未提及在潮湿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水灯具或带防水灯头的开放式灯具;未提及在可能逸散高浓度硫化氢的场所和在含有可燃易爆气体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开关。在潮湿的工作场所(厂区内各生产建构筑物内)应采用防水灯具或带防水灯头的开放式灯具;在可能逸散高浓度硫化氢的场所(如污泥脱水机房)和在含有可燃易爆气体的工作场所(加氯间)应采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开关。2拟建项目未涉及各场所的照度设计参数。工作场所照明设计按GB50034执行。3企业未提供具体拟投入的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关于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投入的要求,明确经费预算\n5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建议5.1组织管理5.1.1职业卫生管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立更完善的考核制度,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等。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5.1.2警示标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硫化氢、氨、氰化氢、氯气属于高毒物品,须设置《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硫化氢、氨所在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醒目位置处设置相关《告知卡》;加药间入口或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氯气《告知卡》;噪声作业场所如粗格栅间、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应设置“噪声有害”警示标识和“佩戴护耳器”指令标识。在泄险区启用时,设置“禁止入内”、“禁止停留”警示标识,并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中文警示说明和警示标识图形参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规定设置,新增警示标识具体设置情况见表5-1。表5-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位置警告标识指令标识禁止标识粗格栅间鼓风机房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进水泵房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转盘滤池噪声有害、当心中毒戴护耳器、戴防毒口罩、注意通风--加药间当心中毒戴防毒口罩、注意通风---污泥脱水机房噪声有害、当心中毒戴护耳器、戴防毒口罩、注意通风--污泥料仓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5.1.3职业卫生专项投资\n该项目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没有对职业卫生专项经费作专项概算,该厂在预评价过程中提供了上述资料,建议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明确列支。并在今后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予以落实,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5.2工程技术聚丙烯酰胺加料口设围挡装置,并设局部排风罩。5.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议企业按《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配备职业病防护用品,确保防护用品种类、性能达到要求;拟建项目竣工后应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管理,督促工人自觉使用,定期维护和更换。各岗位应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见表5-2。表5-2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序号工种危害因素防护用品1污水工硫化氢、氨、噪声等工作帽、防毒半面罩、防毒面具(全面罩)、空气呼吸器、防尘口罩、一般防护服、防化学品手套、防微生物手套、耳塞或耳罩、劳动护肤剂2污泥工硫化氢、氨、一氧化碳、污泥尘、聚丙烯酰胺粉尘等工作帽、防毒半面罩、防毒面具(全面罩)、防尘口罩、一氧化碳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般防护服、防化学品手套、耳塞或耳罩、空气呼吸器、劳动护肤剂3电工工频电场带电作业屏蔽服5.4应急救援拟建项目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和《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的要求,完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设置应急救援设施。5.4.1应急救援预案应针对拟建项目废水来源特点,重点针对硫化氢、氨、氰化氢、一氧化碳等高毒物质,不断完善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组织演练,演练要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n加强操作人员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本岗位应急救援的程序和要求,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心肺复苏抢救技术,不断提高生产作业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5.4.2应急救援设施1)报警装置拟建项目应在硫化氢、氨、氰化氢等容易聚集的场所设置检测报警仪,报警仪设置在格栅间、进水泵房、脱水机房等处,报警仪的信号引入控制室。各种报警器要制订使用、管理制度,定时校验,保证灵敏准确。报警仪的警报浓度按表5-3的建议选择。表5-3报警仪的警报浓度序号名称预报值(mg/m3)警报值(mg/m3)1硫化氢报警仪5102氨气报警仪15303一氧化碳报警仪15302)急救药箱拟建项目应在控制室内设置急救药箱,急救药箱的物品和数量可按表5-4选择。表5-4急救药箱设置建议序号名称储存数量用途1医用酒精1瓶消毒伤口2新洁而灭酊1瓶消毒伤口3过氧化氢溶液1瓶清洗伤口40.9%的生理盐水1瓶清洗伤口52%的碳酸氢钠1瓶处理酸灼伤62%醋酸或3%硼酸1瓶处理碱灼伤7解毒药品按实际需要职业中毒处置8脱脂棉花2包清洗伤口9脱脂棉签5包清洗伤口10中号胶布2卷粘贴绷带11绷带2卷包扎伤口12剪刀1个急救13镊子1个急救14医用手套、口罩按实际需要防止施救者被感染15烫伤软膏2支消肿/烫伤\n16保鲜纸2包包裹烧伤、烫伤部位17创可贴1盒止血护创18伤湿止痛膏1盒瘀伤、扭伤19冰袋1个瘀伤、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20止血带2个止血21三角巾2包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22高分子急救夹板1个骨折处理23眼药膏2支处理眼睛24洗眼液2支处理眼睛25防暑降温药品5盒夏季防暑降温26体温计2支测体温27急救、呼吸气囊1个人工呼吸28雾化吸入器1个应急处置29急救毯1个急救30手电筒2个急救31急救使用说明1个--3)与距离最近的具备硫化氢、氨、一氧化碳中毒等紧急救治能力的医院签订应急救援协议。4)建议设置医务室,并配备至少一名医护人员处理临时性的事故救援和厂区内日常医护工作。5)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许可制度”,密闭空间作业参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制订许可制度。6)工人巡检时应佩戴硫化氢报警仪,两人或更多人巡检,巡检时应佩戴防毒口罩。7)加药间次氯酸钠储罐周围应设置围堰和泄险区,并安装洗眼器、淋浴器,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8)配备一定数量的空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的数量应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空气呼吸器可存放于中央控制室。9)加强应急救援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5.5密闭空间作业\n由于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容易引发硫化氢或其他有毒气体中毒,且国内发生过污水处理厂硫化氢及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因此提醒厂方注意吸取经验,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先通过机械通风,消除或者控制所有存于密闭空间内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然后按照测氧、测爆、测毒的顺序测定密闭空间的危害因素,以判定是否具备进入的条件。确认要进入时,做好个人防护和现场监护工作,将密闭空间作业过程可能的风险降至最低。对受作业环境限制而不易达到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5.6健康监护和卫生保健5.6.1健康监护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生产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两方面的资料。应对每一个劳动者设立健康监护卡,内容应包括:职业史和既往病史、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及水平、家族史(尤其应注意遗传性疾病史)、基础健康资料、监护项目及其它如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和日常嗜好等信息。5.6.2卫生保健拟建项目在夏季高温作业期间,应定期供应含盐的清凉饮料;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尽量缩短中午户外作业时间。5.7采光与照明该项目采光、照明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明确各车间或巡检场所需要的照度,为各车间设计充足的照明。5.8施工过程的对策措施1)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①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②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③\n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2)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①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②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③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3)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①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②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③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4)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①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②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③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5)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①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②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③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6)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①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②\n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③确保工人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7)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①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②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③夏季施工,检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工人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发生时,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n6评价结论**污水处理厂工程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有毒化学物质(硫化氢、氨、甲醛、一氧化碳、丙烯酰胺)、其他粉尘(聚丙烯酰胺粉尘、污泥尘)、物理因素(噪声、工频电场)等。其中硫化氢、氨、噪声是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经综合分析,拟建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车间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规定,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可行。拟建项目只要在施工阶段能够认真切实地落实在可研报告、初步设计说明书及本报告提及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保障职业卫生资金的投入,项目投产后吸取同类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经验,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防治管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拟建项目从职业卫生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n第二部分资料性附录1评价依据1.1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2]第352令)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2003]第376令)4)《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文)5)《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文)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51号)7)《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9号)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8号)9)《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1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1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1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2006年02月26日施行)1.2标准、技术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5)《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n6)《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28-20047)《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氮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29-20048)《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33-20049)《工作场所空气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37-200410)《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1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1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1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1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1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1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17)《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1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19)《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20)《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21)《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2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230-201023)《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2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2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2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27)《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n2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3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31)《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AQ4209-201032)《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8008-20133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AQ/T8009-20133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AQ/T4233-201335)《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T4208-201036)《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37)《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3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3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4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1.3基础依据\n2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及本工程工艺特点,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2.1类比法通过对与拟建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2.2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通过对拟建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建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n3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3.1.1项目背景3.1.2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工程。3.1.3项目性质新建项目。3.1.4自然环境概况3.1.5建设地点该项目厂址位置图如下:附图3-1*污水处理厂位置图3.1.6生产规模*污水处理厂工程主要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分两期建设。根据污水量预测,近期设计规模为1.5万m3/d;即:①平均污水量1.5万m3/d,高峰流量系数K=1.53;②最大小时流量956.3m3/h;③平均小时流量625m3/h;④污泥处理规模为:干固体量4853.8kg/d,含水率98.4%,污泥流量301m3/d。远期设计规模为3万m3/d。在近期设计、施工中污水处理构筑物土建工程一次性完成,并预留远期设备设施安装位置。3.1.7生产制度该项目生产制度见附表3-3。附表3-3项目生产制度序号岗位全年工作日班数每班工作时间\n1管理人员251d18h2生产人员251d18h3辅助生产人员251d18h3.1.8岗位设置该项目劳动定员及岗位设置见附表3-4。附表3-4项目劳动定员及岗位设置岗位人数(人)管理人员生产管理5生产人员污水处理运行14辅助生产人员维修、司机、电工3合计223.1.9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3.1.9.1主体工程该项目主体工程分为二级生物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三部分,其主体工程内容见附表3-5。附表3-5该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名称生产规模工程内容进水井、粗格栅及提升泵房3.0万m3/d①进水井内设有市政进水管、溢流管、厂区污水管。②粗格栅设在提升泵房前,与提升泵房合建,主要去除进入污水厂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粗格栅及提升泵房间内设有粗格栅、螺旋输送压实机、潜污泵及3t起吊设备等,并且每台格栅前均设闸门,以便单独检修。③提升泵房设计安装3台同型号潜污泵,两用一备,在主水泵中,选择1台配备预旋转变频装置,当进水流量变化时,水泵可根据水位变化,调节出水流量,使水泵的运行经常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节省用电。细格栅3.0万m3/d在细格栅间内安装机械细格栅2台及螺旋输送压实机1台。细格栅设在沉砂池前,主要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颗粒杂质,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细格栅间内设有机械细格栅、螺旋输送压实机、3t起吊设备等。并且每台格栅前后均设闸门,以便单独检修。曝气沉砂池3.0万m3/d采用平流式曝气沉砂池,一座,共两格,土建一次建成,单格的设计流量可满足近期的沉砂要求,停留时间3.0min。每格设吸砂泵一台,吸出的砂水经排砂渠流入细格栅间的砂水分离器脱水,桥上还装有浮渣刮板及电动旋转式撇油机,采用人工清渣。\n初次沉淀池3.0万m3/d采用平流式初次沉淀池,共一座,分两组,每组分2格设计,共4格。土建一次建成,近期运行一组,沉淀时间为2小时,近期设置行车式刮吸泥机1台,远期新增1台。剩余污泥泵2台(1用1备)MBBR工艺反应池3万m3/dMBBR工艺反应池土建按远期规模设计,数量1座,共2格,池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隔墙将每格容积划分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近期安装1格设备。每格MBBR厌氧区设有水下推流器3台,缺氧区设有水下推流器2台、好氧区设内回流污泥泵1台,同时好氧池设有填料、池底设有穿孔曝气系统。二沉池3万m3/d采用矩形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采用单面三角齿形堰出水,经集水渠收集后进入下一构筑物,采用非金属链条刮泥机排泥。纤维转盘滤池3万m3/d池数:1座(共2格,近期为其中1格);盘片直径:2.0m;滤盘数量:14片;设计滤速:q=11.50m/h;总有效过滤面积:77.80m2;反冲洗周期:T=1h近期设旋转驱动电机1台,反冲洗泵2台。鼓风机房--在鼓风机房内近期设三台罗茨鼓风机,预留远期三台风机的位置。近期总供风量Q=106m3/min;机房内设单梁起重机一台,用于设备安装和维修。接触出水池与加药间3万m3/d该项目采用成品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经加药泵输送至接触池进水管处与之混合,进入接触池,接触池停留时间大于30min,清水池大于中水回用的调节容积;加药间内设有三氯化铁和次氯酸钠储存与投加装置,主要为除磷和消毒提供充足的药量。整个池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接触出水池净尺寸为:50.0m×29.5m×4.9m,共计1座。排海泵房3万m3/d仅在出现历年最高或者历史最高潮位时用,排海泵房平面净尺寸为:9.50m×5.65m,共计1座。内设潜水离心泵3台(2用1备)贮泥池3万m3/d由于MBBR工艺产生污泥经过周进周出二沉池固液分离后量少,且已经过二沉池稳定,故考虑不设污泥消化系统,剩余污泥进入贮泥池后,直接机械脱水。由生化反应的剩余污泥排放到贮泥池中存储。1座2格;有效水深:4.0m;工艺尺寸:6m×6m×4.5m。污泥脱水机房3.0万m3/d近期设离心浓缩脱水一体机2台,1用1备,预留1台远期设备的位置。脱水机房内还设有污泥进泥泵、污泥离心脱水机、脱水泥饼螺旋输送器、絮凝剂制备装置、絮凝剂计量泵、絮凝剂稀释,药剂管道输送器及自清洗系统、聚合氯化铁加药系统(含计量泵)等设备,并留有药剂的贮存空间。其中,聚合氯化铁系统为远期预留。污泥料仓3.0万m3/d一座,建筑面积27.84m2。3.1.9.2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n1、给排水1)给水该项目用水包括办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以及绿化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的一路DN150给水管提供,供水水压0.3MPa。厂内生产用水、绿化用水等,对水质要求不高,均利用该项目经次氯酸钠消毒后尾水。2)排水该项目厂区内设置污水管用于收集厂内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包括食堂、浴室、厕所排水,生产废水包括冲洗水(脱水机房、车库等)、构筑物上清液及放空水,污水由管道收集后接入进水泵房集水井,进行污水处理。厂区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自流排入黄海。2、供配电1)用电负荷该项目电气设备的负荷等级定为二级负荷。经核算该项目近期用电总负荷为1254kW,远期总负荷为1591kW。2)用电电源该项目设一个10kV/0.4kV变配电中心,设置在厂区中部,变配电中心引入二路10kV市政电源,当其中一回电源因故停电时,由另一回电源单独供电。变配电中心内设置容量为800kVA的SGB10型干式变压器2台,并配备金属铠装中置式高压开关柜和组合抽屉式低压开关柜。3)配电系统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设联络开关的结线方式,双回路进线,两路电源同时工作,正常工作时母线分段运行。若某一路工作电源停电检修,投入母线联络开关,全厂负荷由另一路电源供电。\n380/220V中心级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设联络开关的结线方式,正常工作时母联开关处于分段状态,分别由两台变压器供电。下级的配电站之间的配电方式,0.4KV配电系统采用放射状配电,负荷等级为二级配电系统均有二回路动力电源进线,二回路动力电缆分别从配电中心两台变压器不同低压母线段馈出,以保障车间级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4)主要设备启动控制方式厂内各主要用电设备,采用三种控制方式,即就地手动控制与PLC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手动控制按钮设于机旁就地,完成设备的单体动作,主要用于设备的检修与调试,也可作为生产过程中临时、应急操作手段。正常情况下,由PLC自控系统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实现自动控制。当选择开关处于远程位置时,借助远程PLC对设备进行远程集中控制。厂内电动机的启动根据运行工况不同分别采用直接启动、软启动以及变频调速工作方式。5)电气控制与继电保护①电气控制单台功率超过30kW的电动机均采用软启动方式。根据工艺需要对于速度可变的电动机,将采用变频器控制。在现场安装操作柱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所有电动机均有就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转换开关在自动状态下,电机的启动、停止将根据工艺运行要求由PLC进行自动控制,以PLC自动控制为主。无论在何种状态下,现场操作柱上的紧急停车按钮可以将运行中的设备停止。②继电保护10kV电源进线保护采用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变压器采用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和温度保护;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具有瞬时、短延时及长延时三段保护,电动机控制系统具有短路、过载、缺相等保护。6)照明\n在保证照度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使用寿命长光色好的光源,以降低能源损耗和运行费用。该项目全部照明系统的电源统一由变配电站的照明屏内引出,由380/220V三相五线制系统供电。建、构筑物室内照明光源主要为金属卤化物灯、日光灯和电子节能灯,在可燃气体可能积聚的区域采用防爆灯具。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并配备EPS做为保证电源。建、构筑物室外采用防水防尘灯具,厂区道路照明采用钢杆路灯,选用高压钠灯。车间内的照明在照明配电箱上集中分区控制,其它照明分散控制,道路照明自动控制。7)电缆敷设室内电缆选用无铠装交联聚氯乙烯铜芯电力电缆,沿室内电缆沟、电缆桥架敷设或穿保护钢管埋地敷设。室外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时选用铠装交联聚氯乙烯铜芯电力电缆,直埋敷设电缆过路或与工艺管道交叉时穿钢管加以保护。沿室外电缆沟敷设时选用铠装交联聚氯乙烯铜芯电力电缆。室内照明导线选用BV-0.5截面积≥2.5mm2型铜芯导线,穿阻燃管暗敷设或穿钢管明敷设。8)防雷接地该项目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在屋顶装设避雷带、引下线,防止雷击。高压开关柜两段母线均装设避雷器,防止雷电波侵入,产生过电压而造成危害。低压开关柜进线电源侧安装四线制电源型浪涌抑制器(分断能力50kA)。PLC柜的电源进线侧安装电源型浪涌抑制器,保护自控系统的电源安全。自控系统安装信号型浪涌抑制器,保护自控信息系统的安全。建筑物防雷、高低压电气以及PLC自控系统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为消除雷电引起的破坏性电位差,对进出建筑物的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可导电体,在进出建筑物处进行等电位连接。\n3、消防该项目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低于10m水柱。在综合楼、各级泵房、鼓风机房和变配电间、仓库、机修间以及污泥脱水间等建筑物区域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设置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执行。消防用电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配电线采用阻燃型电缆,明敷时置于金属桥架内,暗敷时穿钢管敷设于不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项目拟在各建(构)筑物内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的要求配置手提式灭火器。4、仪表自控和通信工程1)控制方式该项目拟采用二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全厂的工艺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该系统由设在中心控制室的集中管理级和分布在现场的控制级组成。集中管理级可对现场控制计算机实时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贮存及建立、建全数据库,并具有故障警告、越限报警、打印制表、图形显示、趋势图显示等功能。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可向现场控制级发布指令,对工艺设备进行遥控,改变其运行状态,协调整个系统经济安全地运行。现场控制级可巡回采集工艺参数和电气参数,并对其做相应的数据处理,独立自主地对本工段设备进行控制并将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结果、越限、故障等信息实时送至集中管理计算机,并随时准备优先接受集中管理级发来的各种指令。当集中管理级计算机失效时,系统可降级运行,由现场控制计算机按预置的程序独立完成各自控制任务。2)系统组成①中央控制室\n在办公楼设置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设有监控管理计算机、监视器、打印机、投影仪、电动幕帘、以太网交换机以及UPS等。中央控制室的工业监控管理计算机通过以太环网(光纤)与各PLC站通讯。②PLC站根据工艺设计的工艺流程的特点,工艺总平面的布置及现场测控点的分布状态,全厂设置三个PLC测控站:变配电控制室PLC测控站、预处理PLC测控站和脱水机房PLC测控站。各PLC站均配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来检测和控制各自辖区内的工艺生产过程。每个PLC控制柜均安装一台带汉字显示功能触摸屏,以实现其辖区内仪表及设备的就地显示、监测和控制。③软件PLC编程和监控编程的软件工作包括整个工艺系统范围,并包括上位自控系统的工作。3)工艺设备自动控制工艺设备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就地手动、远程PLC自动控制、远程中控制计算机手选控制。通过就地控制箱(或按钮箱)上的转换开关实现“就地一停一远控”的转换。PLC自动控制和监控计算机上手选控制的转换通过的计算机上人工点选实现。主要设备的自动控制说明①粗格栅在PLC自动控制时,粗格栅的运行可以有两种方式:水位差方式:当粗格栅前后水位差达到设定值时,粗格栅自动开启进行清渣。时间方式:在PLC内设定一个时间周期,粗格栅定时开启进行清渣。②进水泵房\n进水泵的运行采用水位控制,PLC根据进水泵房水位,自动控制调速水泵的运行和定速水泵的运行台数,并根据每台水泵的运行时间,自动轮换参与运行的水泵,使各台水泵的运行时间均等。该控制系统还设有干运转保护控制,以延长泵的使用寿命。③进水井、预沉砂池根据液位计测量值设置高、低水位报警。④细格栅在PLC自动控制时,细格栅的运行可以有两种方式:水位差方式:当细格栅前后水位差达到设定值时,细格栅自动开启进行清渣。时间方式:在PLC内设定一个时间周期,细格栅定时开启进行清渣。⑤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细格栅间罗茨鼓风机连续运行;刮砂机吸沙桥撇油机定时运行。桁车吸泥机定时运行;剩余污泥泵定时运行。⑥MBBR池MBBR池内安装溶解氧仪,PLC通过控制阀门开度改变池内的曝气量使各沟道内的溶解氧值稳定在设定值。根据检测仪表检测信号及PLC设定程序自动控制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⑦鼓风机房根据出风管道压力控制调节鼓风机的导叶片开度和风机开启台数,以改变曝气量。⑧接触出水池通过监测和控制水中余氯的剂量,自动控制加药泵的流量,保证杀菌效果。PLC根据流量参数,确保达到杀灭细菌的设定值。监测投加FeCL3的流量应与出水总磷指标联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⑨排海泵站根据液位高低控制水泵的起停。⑩污泥脱水间\n污泥脱水间的任务是根据进泥量调节加药量,以使污泥脱水达到最佳效果。当发生突然停电等紧急情况,可自动关闭各进水阀门,确保泵站安全,不被水淹。变配电站供配电装置监测系统。变配电站的高压进线柜及变压器柜设智能电量变送器。高压监测系统主要通过综合继电保护装置将分/合闸、故障等各类信号通过通讯总线送往监控管理计算机上进行监测;低压系统对每个MCC进线柜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等进行检测,在监控管理计算机上显示。4)检测仪表①在进水井设置超声波液位计检测进水井液位;②在粗格栅前后设置超声波液位差计,根据其测量值控制粗格栅清渣。设置H2S报警仪,提高生产安全性;③在进水泵房设置超声波液位计检测进水泵房水位,根据其测量控制水泵的转动台数和调速;④在细格栅后设置超声波液位差计,根据其测量值控制细格栅清渣。在流量井设置电磁流量计,检测进厂水温度、流量等参数;⑤在MBBR池设置溶解氧仪,检测生物池溶解氧值等;⑥在鼓风机房空气总管上设置空气流量计、压力计、温度计;⑦在加药管上设置电磁流量计,检测药液流量;⑧在接触出水池和排海泵房设置超声波液位计检测水位;⑨在出厂水口设置pH计、浊度计、电磁流量计、余氯检测仪等仪表检测出厂水参数;⑩在污泥脱水机房每条污泥管和加药管上设置电磁流量计,检测污泥流量和药液流量;在污泥脱水机房设置H2S报警仪,提高生产安全性。5)通讯设计\n全厂设三级通讯网络:①第一级为管理级:由集控室监控计算机至管理部门管理计算机的基于IEEE802.3标准的快速以太网组成;②第二级为中控/现场监控级:由集控室监控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现场站PLC等的基于IEEE802.3标准的工业以太网(LAN)组成;③第三级为控制及数据传输级:由现场站PLC至检测仪表、设备控制箱基于IEC61158和EN50170标准的PROFIBUS现场总线及少量I/O连接电缆组成。厂外泵站信号需传输至集控室,由此集控室预留通讯接口。6)监控系统全厂设置由摄像设备、报警设备、视频服务器、视频解码器、监视器、网络硬盘录像机及高清投影仪等构成的监控系统。用于实现工厂生产设备的全天候监视,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3.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总投资14700万元,占地面积3.4ha。3.2产品及原辅材料3.2.1设计进出水水质附表3-7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去除率指标BOD5CODcrSSNH3-NTNTP进水水质(mg/L)28050035030406出水水质(mg/L)≤10≤50≤10≤5(8)≤15≤0.5去除率(%)≥96.4≥90.0≥97.1≥83.3(73.3)≥62.5≥91.7注:当水温≤12℃时,氨氮出水指标为8mg/L,当水温>12℃时,氨氮出水指标为5mg/L。3.2.2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有污泥、三氯化铁、聚丙烯酰胺和次氯酸钠,用量见附表3-8。\n附表3-8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物料名称状态用量加药位置备注1三氯化铁液体410kg/d反应池出口近期2聚丙烯酰胺固体19.13kg/d反应池出口污泥脱水近期3次氯酸钠液体120kg/d接触池进口近期3.2.3物质特性主要原辅材料的危险特性情况如下:附表3-9三氯化铁危险特性表项目内容标识中文名三氯化铁别名氯化铁分子式FeCL3危险货物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分子量162.21危险货物编号81513CAS7705-08-0UN编号1773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黑棕色结晶,也有薄片状。主要用途用作饮水和废水的处理剂,染料工业的氧化剂和媒染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和氧化剂。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熔点(℃)306燃烧热(kJ/mol)无意义沸点(℃)319饱和蒸汽压(kPa)无意义相对密度(水=1)2.90临界温度(℃)无意义相对密度(空气=1)5.61临界压力(MPa)无意义燃烧爆炸危险性火灾危险类别戊类稳定性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引燃温度(℃)无意义避免接触的条件爆炸下限(V/%)无意义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爆炸上限(V/%)无意义禁忌物强氧化剂、钾、钠。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灭火方法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包装与储存运输包装标志包装类别052包装方法液态: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固态: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外塑料桶(固体);塑料桶(液体);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n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毒性与健康危害性接触极限MAC(mg/m3):未制定标准;PC-TWA(mg/m3):未制定标准;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毒性LD50:1872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长期口服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侵入途径环境危害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附表3-10次氯酸钠危险特性表项目内容标识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别名漂白水分子式NaClO危险货物类别第8.3类其它腐蚀品分子量74.44危险货物编号83501CAS7681-52-9UN编号1791\n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主要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溶解性溶于水。熔点(℃)-6燃烧热(kJ/kg)无意义沸点(℃)102.2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1.10临界温度(℃)无意义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意义燃烧爆炸危险性火灾危险类别稳定性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引燃温度(℃)无意义避免接触的条件爆炸下限(V/%)无意义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爆炸上限(V/%)无意义禁忌物碱类。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包装与储存运输包装类别053包装标志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毒性与健康危害性接触极限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毒性LD50:8500mg/kg(小鼠经口)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侵入途径环境危害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n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废弃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3.3总体布局3.3.1总平面布置根据地形及工艺流程,该项目整个厂区划分为厂前区和生产区两个功能区。厂前区位于厂区的北部,主要布置有综合楼一栋。生产区北部为污水处理区,南部为污泥处理区。整个生产区域的构筑物按照出水方向顺工艺流程由北向南依次布置有集水井、粗格栅和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MBBR反应池、鼓风机房和变配电间、二沉池和转盘滤池、接触出水池及再生水泵房、加药间、仓库与机修间、贮泥池、污泥脱水间及污泥料仓。厂区拟设置出入口与场外道路相接,一处位于厂区北侧西部,主要用于办公人员进出,另一处位于厂区北侧东部,用于污泥及垃圾车辆运输。在厂区四周均有绿化带,并为各功能区设置绿化隔离带。详见总平面布置图(附后)。3.3.2竖向布置\n布置原则:简洁、流畅,使各构筑物之间联系管道最短;确保污水一次提升后在各构筑物之间能藉重力自流排放;根据受纳水体水位确定各构筑物水位标高。本工程设计地面标高与周边环境协调,并考虑尽量降低填海工程量,确定厂区设计地面标高为4.70m。3.4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布局3.4.1污水处理流程港区污水经厂外DN1000污水管道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经粗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后进入进水泵房(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合建),通过进水泵提升后流入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以去除比较小的漂浮物和砂粒,砂粒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后外运,溢流液自流入厂区污水管后重复进入系统。沉砂池出水进入平流式初沉池,去除部分CODcr、BOD5及SS,出水进入MBBR式生物反应池。MBBR式生物反应池是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主体构筑物,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好坏。MBBR反应池共分为三个区,即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曝气区。在厌氧区,聚磷菌吸收利用原污水中的VFA及经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VFA转化为PHB贮存在体内,同时进行磷的释放,然后混合液进入好氧曝气区,进行磷的吸收及有机物的降解,完成整个生物处理过程。缺氧区和厌氧区分别设有搅拌装置,以保证池内污泥和污水能充分混合,在好氧区和缺氧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泵,在曝气区内设管式微孔曝气器,空气由鼓风机房供给。在MBBR式生物反应池末端设置药剂投加点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剩余磷。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周进周出二沉池完成泥水分离,经沉淀后的处理泥水经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后,若需要中水回用时,经提升泵提升后回用至堆场喷洒除尘;若不需要中水,在能自流排放情况下,自流排放至黄海;若无法自流排放,则经排海泵房排放至黄海。3.4.2污泥处理流程\n该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强化除磷,为避免污泥在厌氧状态下再次放磷,剩余污泥排入贮泥池,经过短暂的停留并均质,储存的污泥由污泥泵提升至污泥脱水机房,经离心脱水后,污泥含固率为20%,外运。贮泥池排出的上清液以及浓缩脱水机排出的浓缩液和压滤液进入厂区污水管。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详见附图3-2。附图3-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3.4.3臭气处理工艺该项目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主要来源如下:粗、细格栅、沉砂池、贮泥池、脱水机房。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臭气组分主要有氮(N2)、氧(O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氨(NH3)、甲烷(CH4)以及一些产生臭味的气体,如胺类、硫醇、有机硫化物、粪臭素、吲哚等微量有机组分气体。其中,氮、氧、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常见组分,对污水处理厂不构成任何危害,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硫化氢会产生臭味,影响大气质量,硫化氢是酸性气体,其水溶液为氢硫酸,是一种二元酸,硫化氢酸性气体会对污水管道、建构筑物、污水泵、控制柜、设备等产生酸性腐蚀;氨会产生臭味;甲烷是易燃易爆气体,给污水处理厂带来爆炸的危险;其它一些有机组分产生臭味,影响居民生活和大气质量。综上,污水处理厂需要处理的气体是硫化氢(H2S)、甲烷(CH4)、氨(NH3)以及胺类、硫醇、有机硫化物、粪臭素、吲哚等微量有机组分气体。\n从周边环境的影响看,该项目所在位置常风向为西北风向,西北方向主要为道路、铁路绿化用地,无居住区,与之相邻的东侧为LNG储罐,且有70m宽的绿化隔离带,因此臭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该项目所产生的臭气扩散至厂区边界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近期不专设臭气处理措施,远期拟采用生物过滤除臭法。为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在污水处理厂的周边,尤其是产生臭气较多的粗细格栅设置隔离罩,且在这些构筑物周边种植抗污染臭气强的树种,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产生臭气的预处理部分(包括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污泥处理部分(包括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的每个区间运行时均处于负压状态,以避免臭气互相扩散。3.4.4生产设备及布局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情况见附表3-11。附表3-11主要生产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主要尺寸单位数量安装地点13.5建筑卫生学3.5.1建(构)筑物结构该项目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见附表3-12。附表3-12主要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建筑结构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备注1集水井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2粗格栅及提升泵房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3细格栅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4曝气沉砂池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5初沉池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6中间沉淀池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7MBBR反应池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8二沉池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9转盘滤池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10排海泵房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n1接触出水池及再生水提升泵房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2贮泥池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3污泥脱水间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4鼓风机房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5变配电室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6加药间钢筋混凝土框架二级7度7机修间及仓库钢筋混凝土二级7度8综合楼钢筋混凝土框架二级6度以上盛水建(构)筑物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严格控制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合理设置膨胀加强带、施工缝等,浇注耐久性高的防水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塌落度和入模温度,减少温差收缩和干缩带来的不良影响。结构外侧位于地下部分及其上0.5m范围采用聚胺脂防水防腐涂层400μm+3mm厚SBS防水卷材+苯板保护层,有效地防渗且隔离地下水。变形缝处设三道防水线进行防水。第一道为结构外防水层,第二道为背贴式止水带,第三道为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内防水采用聚胺脂防水防腐涂层400μm。3.5.2采光与照明1、采光新增建(构)筑物多为露天布置,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2、照明该工程全部照明系统的电源统一由变配电站的照明屏内引出,由380/220V三相五线制系统供电。建、构筑物室内照明光源主要为金属卤化物灯、日光灯和电子节能灯,在可燃气体可能积聚的区域采用防爆灯具,地下设施照明灯具采用防水防潮灯具,保证照明灯具经久耐用。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特别重要部位采用EPS做为保证电源。建、构筑物室外采用防水防尘灯具,厂区道路照明采用钢杆路灯,选用高压钠灯,局部地区结合建筑设计要求和绿化情况,为美化厂区环境,设置庭院灯和草坪灯。可研及初步设计中未提及照度设计参数。\n3.5.3采暖与通风1、采暖厂区内综合楼、门卫、机修间及仓库冬季采暖由空调提供。其它建筑不设采暖。2、通风进水泵房的下层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气相结合通风措施,主要设置斜流风机4台,单台风量3810m3/h,全压113Pa,排气次数不小于12次/h,送风量为排气量的75%以上。污泥脱水机房及加药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中央控制室、化验室、仪表室及办公室等拟设置挂壁式或柜式空调。化验室内设通风柜,有毒有害物品的操作均在通风柜中进行,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n4类比调查4.1类比企业的选择4.1.1类比企业来源简介根据拟建项目的自然环境、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主要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项目投产后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依托关系,选择某污水处理厂作为类比企业。4.1.2可比性分析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的可比性分析见附表4-1:附表4-1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的可比性分析序号评价条件拟建项目类比企业比较结果1自然环境暖温带季风型大陆型气候暖温带季风型大陆型气候相同2生产规模近期1.5万m3/d远期3万m3/d9万m3/d相似3污水来源近期工业废水占36%远期工业废水占48%工业污水为主,占70%相似4主要装置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MBBR反应池、二沉池、深度处理、排海泵房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A/A/O反应池、二沉池、深度处理、加氯接触池相似5生产工艺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二沉池—次氯酸钠消毒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二沉池--深度处理--二氧化氯消毒相似6职业病防护设施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消声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消声相似7劳动制度8职业危害由表4-1分析可知,类比项目与拟建项目污水性质、工艺流程、主要装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等均相似,因此可将该污水处理厂作为类比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