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 MB
  • 2023-01-02 08:31:39 发布

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边污水处理厂确保60m直径中沉池变截面配水槽施工质量qc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确保60m直径中沉池 变截面配水槽施工质量常州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布人:王中平\n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江边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周进周出中间沉淀池,池体为圆形池,钢筋砼结构,底板直径为62.4m,池内径为60m,底板厚850mm,池壁厚600mm,池高为6.70m。池底设有放空管一根,污泥回流管一根。中间沉淀池主要用于水解酸化池厌氧污泥的泥水初步分离,并将沉淀污泥回流至水解池,以提高水解池污泥浓度。周进周出沉淀池具有耐冲击能力强、水力负荷高、沉降历时短、沉淀区容积利用率高等优点。此次施工的周进周出中沉池单座设计直径为60m(规模按10万m3/d设计),为国内首例,是城市污水行业较新的课题,研究工作均刚刚起步。设计院对其进、配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将其配水槽设计为变截面配水槽,配水槽内径随圆弧走向不断变化,具有处理流量大、内部流速小、表面负荷高、节省用地等特点。配水槽配水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中沉池优越性的体现,而配水槽配水的均匀性又受到配水槽截面变化的直接控制,配水槽截面渐变均匀才不会引起短流或急流现象的出现,因而配水槽是周边进水中沉池的关键部位。\n图1中沉池断面示意图图2配水槽剖面图\n\n二、小组概况QC小组简介表表1小组名称江边污水处理厂工程王中平QC小组小组注册号SZXZ-2011-1课题注册号JBSC-2011-1课题名称确保60m直径中沉池变截面配水槽施工质量课题类型攻关型组建日期2011年4月3日活动时间2011年4月3日—6月10日目标确保配水槽配水均匀性小组成员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组内分工1刘春大男40本科高工全面负责2王中平男37本科工程师对策实施3朱炜男34本科工程师技术支持4熊杰男25大专助理工程师现场落实5丁孝全男42中学木工班长现场落实6谢鹏男30本科工程师现场负责7张守钧男58本科高工验收检查8周建新男34本科工程师总结验收9金春艳女28大专助理工程师资料收集\n三、选题理由1、公司要求:如此大直径、变截面中沉池的施工,是我公司第一次承建,具有相当高的挑战难度,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工程质量一次成优,争创“国优”工程。2、工程施工要求:此配水槽在进水口宽度为1200mm,在变宽段沿程逐渐减少,在出水口减少至350mm,且两槽壁的标高不同,壁厚只有150mm,施工难度大。3、我们对兄弟单位的污水处理厂中沉池配水槽施工质量进行走访调查,共调查了400个点,其中60个点存在缺陷,配水槽施工合格率为85%。而此项工程是我公司在本市的代表工程,配水槽施工又是重点中的重点,这个合格率有待提高(表2、图3)。\n因此,我们QC小组决定选择课题为:确保60m直径中沉池变截面配水槽施工质量。配水槽施工情况调查表表2图3配水槽施工情况柱状图工种检查结果A工程B工程C工程D工程合计检查总点数1388076106400不合格点221082060合格率84.1%87.5%89.5%81.1%85%平均(400-60)÷400=85%\n四、现状调查由于本项目部首次做变截面配水槽中沉池的施工,缺乏相应的与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于2011年4月5日下午我们QC小组召开了由设计院专家、公司总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甲方代表及监理参加的关于本次课题的专题会议,并对走访的4个工程影响配水槽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情况汇总见表3、图4。\n配水槽施工质量问题统计表表3序号项目频数(点)累计频数(点)频率(%)累计频率(%)1槽内宽尺寸偏差大222237372槽口标高误差大163827643配水孔孔距偏差大84613774槽底不平整75312895表面浮渣5588976其他2603100合计60100\n通过以上图表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配水槽内宽尺寸偏差和槽口标高误差大,只要全力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配水槽的施工质量合格率就能达到(400-60+38)/400×100%=94.5%。\n五、确定目标配水槽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93%。\n六、原因分析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查和专家专题会议,分析造成槽内宽尺寸偏差大和槽口标高误差大的原因,整理绘制成关联图(图5):\n七、确定要因由关联图我们共找到11个末端因素,并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对其进行了逐项调查及论证分析(表4)。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1缺少教育培训是否全部经教育培训,对工艺了解情况现场验证考核合格率100%金春艳2011-4-62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现场调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A01表金春艳2011-4-63技术交底不详细技术交底记录现场验证符合规范规定及工程实际,可操作性强朱炜2011-4-74人工放样精度差放样精度调查测试依据图纸规定尺寸王中平2011-4-7\n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5模板组装不当模板组装加固是否到位调查分析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2.5mm谢鹏2011-4-76模板陈旧模板质量现场测量面板平整度<2mm,无损坏熊杰2011-4-77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混凝土浇筑现场验证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振捣时符合规范规定朱炜2011-4-78测量仪器未校正测量仪器现场验证送检校正合格金春艳2011-4-79槽壁标高不同槽壁标高现场调查标高符合图纸要求朱炜2011-4-710池内径大,平面上无参照池内径现场调查池内径符合图纸要求谢鹏2011-4-711未有专人看管混凝土浇筑现场调查设置专职人员看护熊杰2011-4-7\n确认一:缺少教育培训2011年4月6日,我们对木工班、测量员进行了摸底。经过摸底调查,我们发现:进场老工人对配水槽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比较熟悉,但新工人对带弧度模板的安装和制作缺乏经验,施工要点比较模糊,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教育培训(表5)。摸底统计表表5工种调查结果钢筋工班(共调查30人)木工班(共调查40人)混凝土班(共调查20人)测量员(共调查4人)了解施工工艺3862不了解施工工艺2732142合计(27+32+14+2)÷(30+40+20+4)×100%=80%结论:是要因!\n确认二: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过现场检查,本工程有相应施工技术标准,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A01表。经总监张守钧审核检查合格。结论:非要因。图6AO1表\n确认三:技术交底不详细经过调查,本工程已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的配水槽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其记录结合工程实际,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符合规范要求(图7)。图7技术交底记录结论:非要因。\n确认四:人工放样精度差经过现场调查,现场模板放样由人工计算得到,由于配水槽渐变段半径不断变化,中心筒离槽壁距离又达30米之远,人工计算工作量大且计算精准度达不到要求,而配水槽截面渐变均匀又是该工程的重中之重,需重点解决。结论:是要因!\n确认五:模板组装不当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在模板拼装过程中,须对模板安装偏差(接缝宽度、模板圆顺度、模板加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重点控制,才能保证模板组装的工程质量。结论:是要因!\n确认六:模板陈旧2011年4月6日,对进场模板的数量、质量进行了全数检验,面板平整度均<2mm,表面无损坏,模板质量符合要求。结论:非要因。\n确认七:混凝土振捣不均匀经过现场调查,本工程配水槽槽壁只有150mm厚,且中沉池内隔墙与外池壁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环节,需重点控制。结论:是要因!\n确认八:测量仪器未校正本工程的测量仪器采用DS3-E水准仪、PTS623H全站仪、钢卷尺,合格证齐全,经送检测试校正合格,且均在检测有效期内,满足监测要求。结论:非要因。确认九:槽壁标高不同通过查阅设计院所出图纸,槽壁设计为三种不同标高,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现场施工只能克服困难,达到设计要求。结论:非要因。确认十:池内径大,平面上无参照经过图纸所示,池中心筒至槽壁距离达到30米,且配水槽离池底板有一定高度,定位放线存在很大难度,但同样也只能克服。结论:非要因。确认十一:未有专人看管本工程已安排落实混凝土浇筑时由专人负责看护,由混凝土工李平负责。结论:非要因。\n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找出了4个主要原因:1、缺少教育培训;2、人工放样精度差;3、模板组装不当;4、混凝土振捣不均匀。\n八、制定对策对策表表6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时间地点负责人1缺少教育培训落实完善教育培训制度,以老带新进行培训工人熟悉和掌握安装技术及质量要求,现场考核合格率100%1、在班组中开展传帮带活动,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和工人老师傅对新工人进行讲解、培训;2、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岗位技术培训;3、培训后,进行知识要点考核2011-4-9~2011-4-11会议室金春艳2人工放样精度差利用制图软件计算达到图纸要求,确保弧度精准1、利用制图软件,画出圆弧展开图,并等分成若干份;2、根据CAD软件,计算出圆弧上最近两点的弧长;3、根据计算结果制作模板2011-4-10~2011-4-15办公室王中平朱炜3模板组装不当严格控制模板拼缝宽度达到接缝口不漏浆调整原模板拼装方案,重新设置对拉螺栓间距2011-4-15~2011-5-25现场朱炜4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按顺序布料,并控制好振捣时间待浇部位100%振捣到位1、浇筑前控制混凝土坍落度10-16mm且确定布料顺序;2、使用小直径振动棒;3、控制振捣时间2011-4-15~2011-5-25现场朱炜熊杰\n九、实施对策实施一:缺少教育培训(由金春艳负责实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到现场许多新进工人对配水槽施工技术缺乏经验,不熟悉,我们于2011年4月9日在施工现场,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班组老师傅,对所有相关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为期两天的技术培训。他们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安装程序,通过计算机结合文字、图片做成教学幻灯片,对施工规范和安装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具体生动、详细的讲解,解决了原先单凭文字说明工人理解不透的难题。实施效果:经过为期两天的技术培训,使各工种工人对配水槽施工知识由生疏到掌握,强化了质量意识,使整个施工工艺质量得到了保证和提高。4月11日下午我们对钢筋工班、木工班、混凝土工班、测量员等所有相关参培人员进行了技术要点知识考核,考核合格率100%(表7)\n培训后摸底统计表表7工种调查结果钢筋工班(30人)木工班(40人)混凝土班(20人)测量员(4人)其他(10人)考核合格率了解施工工艺304020410100不了解施工工艺000000\n实施二:人工放样精度差(由王中平、朱炜负责实施)为了解决放样精度差的问题,我们与设计院联系,利用CAD制图软件,在计算机上画出配水槽展开图(图8),这样内圆弧就变成了一条直线,方便了计算,然后将展开图等分成若干份。图8配水槽展开图\n根据CAD软件,计算出圆弧上最近两点的弧长,此时弧长在图上就可以近似看成直线,这样分别计算出每份弧长,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模板放样,并给模板分别编号,以便出现问题可以快速找出原因。在模板初步拼装时,严格控制位置、标高、中心线的准确性,设置标准杆以标定各部位的尺寸,防止因导尺而产生误差。初装之后,通过全站仪测量每渐变段内部尺寸进行微调,及时校正顺直找正,将各等分点固定牢固,防止模板位移变形,使各段最大偏差控制在1mm之内。效果检查:利用CAD制图软件,使各段弧长最大精度地近似成直线,精准度明显提高。\n实施三:模板组装不当(由朱炜负责实施)为了解决模板接缝处漏浆严重的问题,模板安装前,首先要检查模板的清理情况,保证没有杂物粘结在模板上,并检查模板下口及联接处的混凝土,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平直,必要时先进行人工修整,以便确保模板工程质量;安装时,沿槽弧度方向按φ12@400设置对拉螺栓,横向拉杆使用Ф16钢筋弯曲成弧度,代替木方,与竖向木方连接进行加固整形(图9);安装后派人仔细检查各部位是否牢固,保证接缝宽度不大于2.5m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指定专人(原立模操作人员)负责观察检查,如发现异常现象,及时修整加固。效果检查:在拆模后,我们对配水槽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混凝土表面接缝平整,上下联接处无错台现象产生,混凝土整体感观质量可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图9模板图\n实施四:混凝土振捣不均匀(由朱炜、熊杰负责实施)混凝土浇筑前,对操作工人事先做好交底工作。并且与混凝土搅拌站密切联系,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在10-16cm,以免影响混凝土表观质量。先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中砂浆相同的水泥砂浆,为使模板保持设计形状,在每一区段中应对称浇筑,浇筑时严格控制一次投料的厚度,分层高度不超过壁厚的5倍(即750mm)。当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m时,在墙上每隔2m设一个下灰串筒,由串筒下灰。质检人员定时测定混凝土坍落度与混凝土初凝时间,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布放速度,做到先浇混凝土和后浇筑混凝土两层接茬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前完成。\n由于槽壁只有150mm厚,我们选用直径为50mm的振动棒,振动棒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插入的间距不超过400mm,做到“快插慢拔”,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后,上下抽动,幅度为5~10cm,以排出混凝土中的空气,确保振捣密实。每插点就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约为10~20s,以开始泛浆无气泡为宜,避免欠振、漏振和过振,在施工缝和埋设件部位尤其注意振捣密实,且应注意避免振动棒触及模板及埋设件等,以免发生移位。在浇筑过程中,标高的控制点派专人看护,确保各段标高在一水平线上。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在槽底用打孔机打孔,孔间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效果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木工班有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情况,现场施工员负责过程中的总调度,保证过程中无失误,拆模后检查发现,配水槽各标高均控制得非常好,板面平整无起伏。\n\n十、效果检查2011年5月25日,本工程的配水槽混凝土施工已全部完成,我们对池壁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了200个点,其中有质量问题的点有10个,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5%,达到了我们预定的目标。检查效果见表8、图10。活动实施后配水槽施工质量问题统计表表8序号项目频数(点)累计频数(点)频率(%)累计频率(%)1表面浮渣4440402槽底不平整2620603配水孔孔距偏差大2820804槽内宽尺寸偏差大080805槽口标高误差大080806其他21020100合计10100\n图10活动实施后配水槽施工质量问题饼分图\n经过QC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的确保了中沉池变截面配水槽的施工质量,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验收,均超过了预定的目标值(表9、图11),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目标对比表表9目标实施前期望值实际值配水槽施工质量合格率85%93%95%图11对策实施前后合格率对比柱状图\n十一、巩固措施通过对配水槽的定位放线、立模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控制,我们总结了变截面配水槽施工控制的要点,由公司技术管理部将此控制要点进行技术标准化,将编制的“变截面中沉池配水槽施工工法”纳入公司的企业标准,其编号为CZSZGF01-2012。图12企业批准文件\n并委托科技查新部门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科技查新,查新结论为:“CAD将配水槽圆弧截面展开直线后等分,按相邻两点计算内隔墙平面位置,未见相同报道”。图13科技查新报告(部分)\n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1、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较少的投入改进工艺提高了观感,减少了砼清凿人工,确保了配水槽渐变段段宽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了配水槽配水均匀。经计算,中沉池变截面配水槽槽壁侧面积为1350m2,如按未改进工艺的正常施工,需对配水槽侧面进行模板拼缝磨光处理,对整个配水槽的圆弧线型进行修饰处理,初步计算修补人工费10元/m2,人工费为10元/m2×1350m2=13500元,材料及修补支架费用计算10000元,另加造成的工期损失及其他间接费用,预计可达4.5万元,经济效益明显。图14效益证明和应用证明\n小组活动综合素质自我评价表表10序号评价内容活动前活动后1质量意识452团队精神453攻关能力354QC知识345个人能力35图15雷达图2、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继续QC小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表10、图12)。\n在今后的施工中,我们将继续利用QC活动的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创建精品工程,树立企业形象,我们QC小组的下一个课题是“尾水管箱涵墙板立模新方法”。\n汇报完毕 请专家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