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3-01-03 08:30:26 发布

“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全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全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结合开设的国际留学生学位课程“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全英文教学实践,文章对全英文教学的教学特点、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准备适合教案;采用互动式动态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兴趣;及时教学反馈不断提高该门全英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给水处理;留学生;全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3-0142-02  Abstract:Inthispaper,theteachingcharacteristicsanddifficultiesoftheEnglishteachingfor“Watersupply:theoryandtechnology”arediscussed.Theteachingmethodsarethoughtandpractice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Accordingtotheprofessionalbackgroundofthestudentstopreparethelessonplan,improvingtheteachingeffectbyusingtheinteractivedynamicteachingmodel,reformingthepracticeteachingandassessmentmethodstostimulateinterest,andusingtheteachingfeedbackarethedifferentmethods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ofthecoursesinEnglish.  Keywords:watersupply;internationalstudent;Englishteaching;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nteachingreform  一、开展“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全英语教学平台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日益频繁,国际研究生项目及相关课程也日益增多。自2002年以来,同济大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建立了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简称IESD学院)。它的成立使同济大学在国际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上迈入了新的阶段。IESD自2020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国际硕士,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博士生培养以及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博士生培养三个国际学位项目[1]。其中,“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作为国际学位项目的核心专业学位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涉及到物理化学、微生物、材料等诸多学科,在市政工程、环境工程、海洋工程及化学工程等方面均有应用。文章对“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全英语教学的教学难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考与探索以适应培养留学生。  二、“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全英文教学的难点  (一)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大  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国际硕士与博士学位项目中的学生通常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术背景,以前所受的教育模式和知识储备亦不尽相同,因此需对学生以前所受高等教育的学科、时间和国家进行充分了解。作者所授“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国际硕士学位项目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n例,学生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包括中国7人、韩国2人、欧洲5人、美洲3人以及非洲5人)。他们的专业背景较为复杂,包括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环境科学、海洋工程与地质工程等。此外,不同国家的给水处理系统、使用的法律、设计规范亦有明显差异,甚至采用的计量单位也各不相同,增加了教学难度。  (二)缺乏对应英文教材  “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是我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主干课程,而在国外,“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通常作为“水处理的物化处理”课程的部分内容,很少将其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讲授,教学体系的分类与国内有一定差异。因此,很难找到对口的教材,需大量搜寻国外原版教材(如《环境物理化学过程》、《供水与污染控制》等)及讲义,根据学生的背景对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和梳理,并结合中国的现状和相关资料,汇总后形成教案,工作量很大。  (三)缺乏互动与实践环节  “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理论教学,很难让学生有较好的理解与认识,外国留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善于提问,如果教师只是依赖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将为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大大减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2]。同时,如果只是课堂教学,留学生很难对中国的水处理实际有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在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是参观与现场实习,让学生对给水处理的常规和深度处理各种不同的工艺有清楚的认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n然而,由于知识水平及时间的限制,任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背景,进行分组讨论,对各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介绍和对比,这种互动式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形成一个国际化视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法单一  “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涉及的内容多,闭卷为主的考试方式很难考核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需补充更全面的多方位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和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  三、“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全英文教学与实践  (一)完善教学内容  “給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水力学、化学、微生物学、泵与泵站、水工艺设备与水处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但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并不具备该课程的授前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留学生不同文化背景合理制定了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任务调整为使学生熟悉水源特点、主要污染物及不同的水质标准,掌握给水处理常见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在此基础上了解当前的饮用水处理新技术,如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新材料吸附等前沿技术。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较全面的知识储备。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