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2 MB
  • 2023-01-05 08:30:25 发布

《污水处理培训知识资料》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

  • 20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章废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activatedsludgeprocess\n第一节基本概念\n什么是活性污泥?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一、活性污泥\n4一组活性污泥图片\n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a)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b)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③回流系统:a)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b)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a)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b)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n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连续回流,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及时排除剩余污泥;④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n1、栖息着的微生物(一)活性污泥的组成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细菌自养型异养型必须依赖水中的碳源真菌有菌丝(霉菌等)无菌丝(酵母菌等)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大量的细菌真菌\n2、按有机性和无机性成分:MLSSMLVSS:70%MLNVSS:30%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叫污泥浓度(g/L)。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含量,但不仅是微生物的量,由于测定方便,目前还是近似用于表示污泥。MLNVSS——灼烧残量,表示无机物含量。MLVSS:一般范围为55%~75%,即MLVSS/MLSS=0.7~0.8,\n(二)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性状颜色黄褐色、茶褐色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味道土腥味,有霉臭味相对密度曝气池混合液:1.002~1.003回流污泥:1.004~1.006粒径0.02~0.2mm20~100cm2/mL比表面积1、正常pH略显酸性\n10(二)活性污泥的性状供氧不足或厌氧黑色灰白色供养过多或营养不足1、不正常\n11曝气池\n12\n13曝气池出水堰\n14曝气池混合液配水进入二沉池\n曝气池中的曝气头的布置\n(三)活性污泥的评价方法1、生物相观察——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n3、污泥沉降比:SV(三)活性污泥的评价方法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可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污泥沉淀30min后密度接近最大,故SV可反映沉降性能。能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可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城市污水正常值为15%~30%左右。简单易行但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nSV的测定0min15min30minSV=40%\n4、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指数、污泥容积指数)曝气池出口处出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每单位质量干泥所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1L混合液沉淀30min的活性污泥体积(mL)SV(mL/L)SVI=1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干重(g)MLSS(g/L)反映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SVI应在100~150。影响SVI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微生物群体所在的增殖期。太高,沉降性能差,可能膨胀;太低,可能处在内源呼吸期,泥粒细小而紧密,易沉降,活性差,无机物多。实际运行中,一般用SV了解SVI,因为曝气池MLSS变化不大。=\n习题:1、若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2200mg/L,混合液在100mL量筒内经30min沉淀的污泥量为18mL,计算污泥体积指数SVI。\n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溶解氧(DO)水温pH值营养平衡有毒物质DO=2~4mg/l为宜;DO保持一定水平,使好氧微生物正常生长,维持较好的出水水质,使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结构正常,沉降和絮凝性能良好。\n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溶解氧(DO)水温pH值营养平衡有毒物质中温性细菌为主,最适温度:20-35℃。\n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溶解氧(DO)水温pH值营养平衡有毒物质最佳:6.5~8.5维持适宜的pH值,可以使微生物生长繁殖良好,使菌胶团产生较好的粘性物质,形成较好的絮状物,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pH>9:生化反应即受到抑制,pH<6.5:丝状菌生长,易发生污泥膨胀。\n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溶解氧(DO)水温pH值营养平衡有毒物质BOD5:N:P=100:5:1废水生物处理时要考虑C、N、P的配比。当N、P不足时,应投加氮源和磷源。生活污水:营养丰富,是最佳营养源,工业废水:宜与生活污水合并后处理。\n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溶解氧(DO)水温pH值营养平衡有毒物质废水中含有一些物质如重金属离子、酚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或抑制作用。它们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没有影响的。若微生物经驯化后,可能承受较高浓度的有毒物质。\n目前,活性污泥法是废水生物处理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该法已成为污水处理的主体技术。1912年,英国人克拉克和盖奇的废水曝气试验。1914年,英国曼切斯特建成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水处理厂。特别在近20-30年,对生物反应的净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现了多种工艺流程。\n工艺流程回流污泥以保证曝气池内有足够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排放剩余污泥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运行条件良好的活性污泥充足的氧二沉池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n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剩余污泥及时排放,维持曝气池内稳定的活性污泥浓度;进水中不含有对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n29二.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n初沉池:去除悬浮固体,减轻生物处理负荷;曝气池:废水、微生物和氧气在此充分混合和反应;二沉池:使泥水分离,去除剩余污泥;回流系统:保持曝气池中一定的污泥浓度;曝气系统:供氧,使污泥呈悬浮态。\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外观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粒经:0.2~1.0mm;表面积较大:20~100cm2/ml;含水率在99%以上;密度:1.002~1.006g/ml。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活性微生物群体(Ma)微生物自身代谢残留物(Me)污泥吸附的惰性有机物(Mi)污水中的无机物(Mii)\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即污泥浓度。其组成为:MLSS=Ma+Me+Mi+Mii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质量,较准确的表示其中活性成分。其组成为:MLVSS=Ma+Me+Mi\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形成的沉淀污泥和原混合液体积之比。城市污水:SV=15~30%。可反映曝气池运行时的污泥量,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还可及早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每质量干污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该数值反映活性污泥沉降浓缩性能;SVI=100-150:污泥沉降性能良好;SVI>200:污泥沉降性能差;SVI过低时,污泥絮体细小紧密,含无机物较多,污泥活性差。\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又称为:“新增细胞在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反应器中全部微生物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等\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n2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组成污泥沉降比(SV%)形态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龄(SRT)水力停留时间(HRT)HRT=V/Q式中:V:曝气池容积Q:污水流量\n适应期对数期静止期衰老期微生物生长曲线时间细菌对数3活性污泥增长规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是多菌种的混合群体,仍可用纯菌种的生长曲线表示。\n活性污泥增长受营养物质(food)和微生物量(microorganism)的影响,即F/M值。F/M=QS0/XV式中:Q:污水流量S0:污水起始浓度X:MLSS浓度V:反应器体积\n对数增长期静止期内源呼吸期(衰老期)F/M值较大(≥2.2);污泥增长不受食物限制;污泥活性强,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凝聚性能差,松散,不易沉降;出水水质差。\n对数增长期静止期内源呼吸期(衰老期)F/M值一般(0.3~0.6);污泥增长受食物的限制,增长速率下降;污泥活性较强,能量水平一般;污泥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好;出水水质好;活性污泥的工作阶段。\n对数增长期静止期内源呼吸期(衰老期)F/M值最低(<0.1);营养物质很少,微生物开始分解,代谢自身的细胞物质,污泥减少;污泥活性弱;污泥凝聚性能差,沉降性能好;出水水质好。\n三、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降解(去除)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阶段稳定阶段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而表面上含有多糖类的黏性物质,导致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去。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利用。\n对活性污泥法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分析得到结论:废水中的有机物残留在废水中的有机物从废水中去除的有机物微生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能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能利用而尚未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微生物已利用的有机物(氧化和合成)(吸附量)增殖的微生物体氧化产物\n47曲线①表示曝气池中有机物的的去除量,反映去除规律;曲线②表示微生物已经氧化和合成的量,反映活性污泥利用有机物的规律;曲线③表示活性污泥的吸附量反映了活性污泥吸附有机物的规律。这三条曲线反映出,在曝气过程中: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在较短时间(图中是5h左右)内就基本完成了(见曲线①);污水中的有机物先是吸附到污泥上(见曲线③),然后逐渐为微生物所利用(见曲线②);吸附作用在相当短的时间(图中是45min左右)内就基本完成了(见曲线③);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的过程比较缓慢(见曲线②)。\n第二节活性污泥法的发展\n封闭环流式序批式曝气池的四种池型推流式曝气池完全混合式曝气池一、活性污泥法曝气反应池的基本形式其他曝气池基本上是这四种池型的组合或变形\n1、推流式曝气池推流式曝气池的长宽比一般为5~10;进水方式不限;出水用溢流堰。1.平面布置推流式曝气池的池宽和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为1~2。2.横断面布置工艺流程:见p107水流:推流型底物浓度分布:进口最高,沿池长逐渐降低,出口端最低。理想推流:横断面上浓度均匀,纵向无掺混\n根据横断面上的水流情况,可分为平流推移式旋转推移式\n\n推流式曝气池\n推流式曝气池\n2.完全混合曝气池池形根据和沉淀池的关系圆形方形矩形分建式合建式\n\n\n\n污水与回流污泥在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中的混合液完全混合池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底物浓度需氧速率各点相同——与推流式不同;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出水水质不及推流式。完全混合法的特征完全混合法\n60机械曝气完全混合曝气池\n61鼓风曝气完全混合曝气池\n62局部完全混合推流式曝气池\n思考:比较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优缺点\n643.封闭环流式反应池结合了推流和完全混合两种流态与推流式的区别:污水有40~300次循环\n4.序批式反应池(SBR)SBR工艺的基本运行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的。\n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分步曝气完全混合法浅层曝气深层曝气高负荷曝气或变形曝气克劳斯法延时曝气接触稳定法氧化沟纯氧曝气活性污泥生物滤池(ABF工艺)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二、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有机物去除和氨氮硝化\n67一般采用3~5条廊道。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分布。在推流式的传统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在长度方向是逐步下降的。前半段氧远远不够,后半段供氧量超过需要,而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分布。易受冲击负荷的影响,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能力差:污泥进入池后不能立即与混合液充分混合。1、传统推流式\n1.传统推流式曝气池狭长方形供O2进水出水回流污泥\n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系统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处理水预处理水\n2、渐减曝气:特征:充氧设备沿池长布置与需氧量匹配。节能\n在推流式的传统曝气池中,混合液的需氧量在长度方向是逐步下降的。实际情况是:前半段氧远远不够,后半段供氧量超过需要。渐减曝气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布置扩散器,使布气沿程变化,而总的空气量不变,这样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渐减曝气\n二.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TaperedAerationactivatedsludge)渐减曝气池供氧曲线曝气过程(曝气池长度)需氧量定常供氧速率\n特征:把入流的一部分从池端引入到池的中部分点进水。优点:均衡了污染负荷和需氧率提高了耐冲击负荷的能力3、阶段曝气(分步曝气)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处理水进水\n部分污水厂只需要部分处理,因此产生了高负荷曝气法。曝气池构造与传统推流式相同。曝气时间比较短,约为1.5~3h,BOD5处理效率仅约70%~75%左右。活性污泥处于旺盛生长期。4.高负荷曝气(改良曝气)\n延时曝气的特点:曝气时间很长,达24h甚至更长,MLSS较高,达到3000~6000mg/L;活性污泥处于生长曲线的内源呼吸期污泥泥龄长,SRT在20-30d剩余污泥主要是一些难于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内源代谢残留物,少而稳定,无需消化,可直接排放;适用于污水量很小的场合,近年来,国内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多有使用。耐冲击负荷,无需初沉池,缺点:池体积大,基建费运行费高5、延时曝气\n76\n6.接触稳定法(吸附再生法)混合液曝气过程中第一阶段BOD5的下降是由于吸附作用造成的,对于溶解的有机物,吸附作用不大或没有,因此,把这种方法称为接触稳定法,也叫吸附再生法。间隔较短时间测得的曲线,下降由吸附引起间隔较长时间测得的曲线\n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Contactstabilizationactivatedsludge,简写CSAS)吸附池二沉池再生池进水出水再生段吸附段二沉池进水出水回流污泥剩余污泥剩余污泥回流污泥分建式合建式\n直接用于原污水的处理比用于初沉池的出流处理效果好;可省去初沉池;此方法接触时间短,氨氮难硝化,不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较多废水,剩余污泥量多。吸附再生法回流污泥的曝气使污泥再生曝气的同时吸附\n7.完全混合法长条形池子的完全混合法:在分步曝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大增加进水点,同时相应增加回流污泥并使其在曝气池中迅速混合,长条形池子中也能做到完全混合状态。\n进水二次沉淀池回流污泥剩余污泥排放处理水空气完全混合式曝气池鼓风曝气完全混合式曝气池7.完全混合法\n曝气池剩余污泥Qw空气回流污泥出水二沉池进水鼓风曝气完全混合式曝气池\n进水二次沉淀池回流污泥剩余污泥排放处理水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机械曝气完全混合式曝气池\n84(1)池液中各个部分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生活环境也基本相同。(2)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池液的组成变化也较小,因为骤然增加的负荷可为全池混合液所分担,而不是像推流中仅仅由部分回流污泥来承担。完全混合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大的缓冲器和均和池,在工业污水的处理中有一定优点。(3)池液里各个部分的需氧量比较均匀。易产生污泥膨胀。完全混合法的特征完全混合法\n一般深层曝气池直径约1~6m,水深约10~20m。但深井曝气法深度可达150~300m,节省了用地面积。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促使液流循环。深井曝气法中,活性污泥经受压力变化较大,实践表明这时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能力并无异常变化,但合成和能量分配有一定的变化。深井曝气池内,气液紊流大,液膜更新快,促使KLa值增大,同时气液接触时间延长,溶解氧的饱和度也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需解决的问题:当井壁腐蚀或受损时,污水可能会通过井壁渗透,污染地下水。8.深层曝气普通曝气池经济深度:5~6m,占地面积大。\n868.深层曝气深井曝气法处理流程深井曝气池简图\n纯氧代替空气,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的速度。纯氧曝气池的构造见右图。9.纯氧曝气缺点:纯氧发生器容易出现故障,装置复杂,运转管理较麻烦。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污泥的沉淀性也好。纯氧曝气并没有改变活性污泥或微生物的性质,但使微生物充分发挥了作用。采用密闭池\n纯氧曝气曝气池构造图(有盖密闭式)废气气体循环搅拌用空压机搅拌用电机原污水回流污泥混合液流向沉淀池搅拌叶轮喷气管阻流板纯氧曝气曝气池目前多为有盖密闭式,以防氧气外溢和可燃性气体进入。池内分成若干个小室,各室串联运行,每室流态均为完全混合。池内气压应略高于池外以防池外空气渗入,同时,池内产生的废气如CO2等得以排出。曝气池盖氧\n\n改造型圆顶式纯氧曝气池喷气扩散器循环污泥供氧沉淀水蒸发器剩余污泥循环用空压机空气扩散器盖循环气体液氧排气二沉池处理水这种曝气池主要用于原设备的改造,设有圆顶式池盖。气态氧经新安设的喷气扩散器进行曝气,同时设循环空压机,抽出盖内的气态氧,送入原设的空气扩散装置进行气态氧的循环。这种设备的优点是投资少,但由于装置内不分室,氧分压较有盖密闭式纯氧曝气池低。\n克劳斯工程师把厌氧消化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曝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的污泥膨胀问题,这个方法称为克劳斯法。消化池上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水化合物代谢所需的氮。消化池上清液夹带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有改善混合液沉淀性能的功效。10.克劳斯法\n\n11.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n特征:分为预处理段、A级和B级三段,无初沉池A级以高负荷或超高负荷运行,B级以低负荷运行,A级曝气池停留时间短,30~60min,B级停留时间2~4h。该系统不设初沉池,A级曝气池是一个开放性的生物系统。A、B两级各自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级的污泥互不相混。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和pH变化的能力。该工艺还可以根据经济实力进行分期建设。11.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n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转动,推动沟内液体迅速流动,具有曝气和搅拌两个作用,沟中混合液流速约为0.3~0.6m/s,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5~15min完成一次循环。廊道水流呈推流式,但总体接近完全混合反应器12.氧化沟\n\n13.浅层曝气特点: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1953年派斯维尔(Pasveer)的研究:氧在10℃静止水中的传递特征,如下图所示。\n浅层曝气扩散器的深度以在水面以下0.6~0.8m范围为宜,可以节省动力费用,动力效率可达1.8~2.6kg(O2)/kW·h。可以用一般的离心鼓风机。浅层曝气与一般曝气相比,空气量增大,但风压仅为一般曝气的1/4~1/6左右,约10kPa,故电耗略有下降。曝气池水深一般3~4m,深宽比1.0~1.3,气量比30~40m3/(m3H2O.h)。浅层池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污水厂。由于布气系统进行维修上的困难,没有得到推广利用。\n14.活性污泥生物滤池(ABF工艺)上图为ABF的流程,在通常的活性污泥过程之前设置一个塔式滤池,它同曝气池可以是串联或并联的。\n塔式滤池滤料表面附着很多的活性污泥,因此滤料的材质和构造不同于一般生物滤池。滤池也可以看作采用表面曝气特殊形式的曝气池,塔是一外置的强烈充氧器。因而ABF可以认为是一种复合式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生物滤池(ABF工艺)\n15.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SBR工艺的基本运行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的。\n(1)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2)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包括工业污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3)反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4)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5)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地防止丝状菌膨胀;(6)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SBR工艺与连续流活性污泥工艺相比的优点\n(1)容积利用率低;(2)水头损失大;(3)出水不连续;(4)峰值需氧量高;(5)设备利用率低;(6)运行控制复杂;(7)不适用于大水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SBR工艺的缺点\n四、膜生物反应器(MBR)反应原理膜生物反应器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进一步发展。它主要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大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膜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生长、繁殖,同时使有机污染物降解。膜组件通过机械筛分、截留等作用对废水和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生物处理系统和膜组件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运行的稳定性,还延长了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降解。\n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n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MBR)\n以MitsubishiRayon(Japan)公司为代表,它具有膜面积大,易于安装,清洗方便等特点三种常见的MBR膜组件A.中空纤维帘状浸入式膜组件\n以GE的Zenon公司为代表,它具有膜面积大,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三种常见的MBR膜组件B.中空纤维柱状浸入式膜组件\n以Kubota公司为代表,具有膜通量大,易于组装,清洗方便等特点。三种常见的MBR膜组件C.平板型帘状浸入式膜组件\n1、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2、污泥龄较长,剩余污泥量少。MBR的优势3、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易发生污泥膨胀的弊端。4、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5、出水水质好,甚至病原微生物都可以被去除。6、设施占地面积小。MBR工艺优越性\nMBR工艺的不足1、投资大:膜组件的造价高,导致工程的投资比常规处理方法增加约30%-50%。MBR的不足2、能耗高:泥水分离的膜驱动压力;高强度曝气;为减轻膜污染需增大流速。3、膜污染清洗。4、膜的寿命及更换,导致运行成本高。膜组件一般使用寿命在5年左右,到期需更换。\n渗滤液处理应用项目郑州市垃圾卫生填埋场\n渗滤液处理应用项目郑州市垃圾卫生填埋场\n\n第三节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n活性污泥法的三个要素构成活性污泥: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有机物:是处理对象,也是微生物的食料;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n1.扩散过程的基本规律——菲克(Fick)定律式中:Vd——物质的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单位断面上通过的物质数量D——扩散系数一、气体传递原理\n一、气体传递原理双膜理论①认为在气液界面存在着二层做层流流动的膜:气膜和液膜。②传质阻力仅存于这两层膜。气液界面达到平衡态,无阻力。③传质推动力气膜:氧分压差液膜:氧浓度差④氧的传质阻力主要在液膜上,故液膜内的氧的传质是控制步骤。\n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氧的传递速率可用下式表示:式中:dM/dt——氧传递率;M——氧的质量;D——液膜中氧的扩散系数;A——气液接触面的面积;cs——氧在溶液中的饱和浓度;c——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而dM=Vdc,V为液相主体体积,则上式可改写成:为液膜中氧分子的传质系数。表示氧分子的总传质系数。为氧转移速率——液相中溶解氧浓度变化速率氧传递率:单位时间通过气液界面的氧的质量\n由此上式变为:将上式进行积分,可求得总的传质系数:KLa值受污水水质的影响,把用于清水测出的值用于污水,要采用修正系数α,同样清水的cs值要用于污水要乘以系数β,因而上式变为:式中:c1,c2——t1,t2时溶液中氧的浓度。\n提高氧转移速率的措施提高KLa值提高紊流程度,降低液膜厚度;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微孔曝气,增大气液接触面积。2.提高cs值提高气相氧分压,如采用纯氧曝气、深井曝气。\n二、氧气转移影响因素(1)污水水质污水中的杂质对氧气的转移以及溶解度有一定影响,如表面活性物质会形成一层膜,增加氧传递阻力所以引入小于1的修正系α数,则有:\n(2)水温水温上升,水的粘度降低,液膜厚度减小,Kla值增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温度对氧气转移有二种相反的影响,但不能相互抵消,总体上,低温有利于氧气的转移。\n(3)氧分压氧分压越高,越有利于氧气的转移。\n四、曝气的作用与曝气方式曝气的作用:1、供气2、混合搅拌曝气方式:1、鼓风曝气系统2、机械曝气装置:竖轴表面曝气机、卧轴表面曝气器3、鼓风+机械曝气系统4、其他:富氧曝气、纯氧曝气\n曝气设备鼓风曝气机械曝气空气过滤器鼓风机空气输配管系统扩散器竖式曝气机表面曝气机卧式曝气机液面以下安装于液面\n\n鼓风曝气空气净化器鼓风机空气输配管系统扩散器空气净化器的目的是改善整个曝气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防止扩散器阻塞。\n鼓风曝气系统的组成过滤器与进口消音器过滤器压力损失监测\n130鼓风机旁通与旁通消音器\n131鼓风曝气空气净化器鼓风机空气输配管系统扩散器鼓风机供应压缩空气风量要满足生化反应所需的氧量和能保持混合液悬浮固体呈悬浮状态。风压要满足克服管道系统和扩散器的摩阻损耗以及扩散器上部的静水压。罗茨鼓风机: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厂,噪声大,必须采取消音、隔音措施离心式鼓风机:噪声小,效率高,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厂\n鼓风曝气空气净化器鼓风机扩散器空气输配管系统负责将空气输送到空气扩散器。要求沿程阻力损失小,曝气设备各点压力均衡,空气干管和支管流速符合设计要求,配备必要的手动阀和电动调节阀门。\n鼓风曝气空气净化器鼓风机扩散器扩散器的作用是将空气分散成空气泡,增大空气和混合液之间的接触界面,把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空气输配管系统小气泡扩散器中气泡扩散器大气泡扩散器微气泡扩散器扩散器的类型\n微孔曝气设备圆盘式微孔扩散器管式微孔扩散器\n微孔曝气盘\n136微孔曝气管\n137微孔曝气管\n微孔曝气设备测试\n139微孔曝气设备安装\n\n141微孔曝气设备的运行状况\nZDB型振动曝气器\nKBB型可变微孔曝气器\n可变微孔曝气器安装\n\n\n机械曝气:表面曝气机\n机械曝气:表面曝气机曝气的效率取决于:曝气机的性能曝气池的池形倒伞形平板形泵形这类曝气机的转动轴与水面平行,主要用于氧化沟。竖式曝气机卧式曝气刷\n泵形倒伞形平板形\n\n伞形曝气器\n152倒伞形机械曝气器\n\n\n155曝气转刷\n\n157测试中的曝气转碟\n表面曝气机充氧原理:(1)曝气设备的提水和输水作用,使曝气池内液体不断循环流动,从而不断更新气液接触面,不断吸氧;(2)曝气设备旋转时在周围形成水跃,并把液体抛向空中,剧烈搅动而卷进空气;(3)曝气设备高速旋转时,在后侧形成负压区而吸入空气。\n曝气设备性能指标比较各种曝气设备性能的主要指标氧转移速率:单位为mg(O2)/(L·h)。充氧能力(或动力效率):即每消耗1kW·h动力能传递到水中的氧量(或氧传递速率),单位为kg(O2)/(kW·h)。氧利用率:通过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的比例,单位为%。\n曝气设备性能\n第四节二次沉淀池\n\n\n\n二次沉淀池的功能要求1.澄清(固液分离)2.污泥浓缩(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回流污泥的体积减少)\n一、基本原理泥层下沉速度与悬浮固体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沉速越小。量筒中混合液,开始沉淀时,液体均匀一致,片刻后,泥、水分层,泥面清晰,上清液中只有少量不易沉降的微细泥花,而B中固体浓度均匀继续沉淀,泥面逐渐下沉出现泥层C;泥层B的固体浓度不变,整个泥层整体等速下沉(成层沉淀),泥花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而C层中,随泥面下降,泥花之间距离缩小,泥层变浓,出现D层,上层泥花挤压下层泥花,泥层浓缩(污泥浓缩)\n167二沉池的实际工作情况(1)二沉池中普遍存在着四个区:清水区、絮凝区、成层沉降区、压缩区。两个界面:泥水界面和压缩界面。(2)混合液进入二沉池以后,立即被稀释,固体浓度大大降低,形成一个絮凝区。絮凝区上部是清水区,两者之间有一泥水界面。(3)絮凝区后是一个成层沉降区,在此区内,固体浓度基本不变,沉速也基本不变。絮凝区中絮凝情况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层沉降区中泥花的形态、大小和沉速。(4)靠近池底处形成污泥压缩区。\n168二沉池的实际工作情况二沉池的澄清能力与混合液进入池后的絮凝情况密切相关,也与二沉池的表面面积有关。二沉池的浓缩能力主要与污泥性质及泥斗的容积有关。对于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二沉池的泥斗容积可以较小。\n169基本原理\n170二次沉淀池的构造和计算二次沉淀池在构造上要注意以下特点:(1)二次沉淀池的进水部分,应使布水均匀并造成有利于絮凝的条件,使泥花结大。(2)二沉池中污泥絮体较轻,容易被出流水挟走,要限制出流堰处的流速,使单位堰长的出水量不超过10m3/(m.h)。(3)污泥斗的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的要求。在二沉池内,活性污泥中的溶解氧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容易耗尽。缺氧时间过长可能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力,并可能因反硝化而使污泥上浮,故浓缩时间一般不超过2h。\n171二次沉淀池的容积计算方法可用下列两个公式反映:式中:A——澄清区表面积,m2;qv——废水设计流量,用最大时流量,m3/h;u——沉淀效率参数,m3/(m2·h)或m/h;V——污泥区容积,m3;r——最大污泥回流比;t——污泥在二次沉淀池中的浓缩时间,h。二次沉淀池的构造和计算\n第五节活性污泥法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管理\n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微生物浓度曝气时间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MCRT)氧传递速率回流污泥浓度回流污泥率曝气池的构造十、pH和碱度十一、溶解氧浓度十二、污泥膨胀及其控制\n流向污水厂的流量变化一、水力负荷一天内的流量变化随季节的流量变化雨水造成的流量变化泵的选择不当造成的流量变化\n水力负荷的变化影响活性污泥法系统的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当流量增大时,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影响出水质量,同时影响曝气池的水位。若为机械表面曝气机,由于水面的变化,它的运行就变得不稳定。对二次沉淀池为水力影响。一、水力负荷\n二、有机负荷污泥负荷和MLSS的设计值采用得大一些,曝气池所需的体积可以小一些。但出水水质要降低,而且使剩余污泥量增多,增加了污泥处置的费用和困难,同时,整个处理系统较不耐冲击,造成运行中的困难。为避免剩余污泥处置上的困难和保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可靠,可以采用低的污泥负荷率(<0.1),把曝气池建得很大,这就是延时曝气法。曝气区容积的计算,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污泥负荷和MLSS的设计值。\n177三、微生物浓度在设计中采用高的MLSS并不能提高效益,原因如下:其一,污泥量并不就是微生物的活细胞量。曝气池污泥量的增加意味着泥龄的增加,泥龄的增加就使污泥中活细胞的比例减小。其二,过高的微生物浓度使污泥在后续的沉淀池中难以沉淀,影响出水水质。其三,曝气池污泥的增加,就要求曝气池中有更高的氧传递速率,否则,微生物就受到抑制,处理效率降低。采用一定的曝气设备系统,实际上只能够采用相应的污泥浓度,MLSS的提高是有限度的。\n四、曝气时间在通常情况下,城市污水的最短曝气时间为3h或更长些,这和满足曝气池需氧速率有关。当曝气池做得较小时,曝气设备是按系统的负荷峰值控制设计的。这样,在非高峰时间,供氧量过大,造成浪费,设备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若曝气池做得大些,可降低需氧速率,同时由于负荷率的降低,曝气设备可以减小,曝气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n五、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SRT)(又称泥龄)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至少等于水力停留时间,此时,曝气池内的微生物浓度很低,大部分微生物是充分分散的。微生物的停留时间应足够长,促使微生物能很好地絮凝,以便重力分离,但不能过长,过长反而会使絮凝条件变差。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还有助于说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世代时间长于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的那些微生物几乎不可能在该活性污泥中繁殖。\n六、氧传递速率氧传递速率要考虑二个过程要提高氧的传递速率氧传递到水中氧真正传递到微生物的膜表面必须有充足的氧量必须使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保持悬浮状态和紊动条件\n七、回流污泥浓度回流污泥浓度是活性污泥沉降特性和回流污泥回流速率的函数。按右图进行物料衡算,可推得下列关系式:式中:X——曝气池中的MLSS,mg/L;XR——回流污泥的悬浮固体浓度,mg/L;R——污泥回流比。根据上式可知,曝气池中的MLSS不可能高于回流污泥浓度,两者愈接近,回流比愈大。限制MLSS值的主要因素是回流污泥的浓度。\n衡量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特性的指标,它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常用单位是mL/g。(1)在曝气池出口处取混合液试样;(2)测定MLSS(g/L);(3)把试样放在一个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min,读出活性污泥的体积(mL);(4)按下式计算:活性污泥体积指数SVISVI的测定七、回流污泥浓度\n八、污泥回流率高的污泥回流率增大了进入沉淀池的污泥流量,增加了二沉池的负荷,缩短了沉淀池的沉淀时间,降低了沉淀效率,使未被沉淀的固体随出流带走。活性污泥回流率的设计应有弹性,并应操作在可能的最低流量。这为沉淀池提供了最大稳定性。\n九、曝气池的构造推流式曝气池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示踪剂的研究表明:推流式曝气池的纵向混合很严重氧消耗率的数据表明:氧的传递受到限制处理量小时,只配有一个机械曝气机,很容易围绕曝气机形成混合区处理量大时,曝气池也相应增大,曝气池不是充分完全混合的\n十、pH和碱度活性污泥pH通常为6.5~8.5。pH之所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是由于污水中的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碳酸铵碱度和从天然水中带来的碱度所致。工业污水中经常缺少蛋白质,因而产生pH过低的问题。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酸通常在进入曝气池前进行中和。生活污水中有足够的碱度使pH保持在较好的水平。\n十一、溶解氧浓度通常溶解氧浓度不是一个关键因素,除非溶解氧浓度跌落到接近于零。只要细菌能获得所需要的溶解氧来进行代谢,其代谢速率就不受溶解氧的影响。一般认为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0.5~2mg/L,以保证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运行。过分的曝气使氧浓度得到提高,但由于紊动过于剧烈,导致絮状体破裂,使出水浊度升高。特别是对于好氧速度不快而泥龄偏长的系统,强烈混合使破碎的絮状体不能很好地再凝聚。\n十二、污泥膨胀污泥膨胀的危害随着污泥膨胀的发生,污泥的沉降性能发生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澄清液稀少(但较清澈),污泥容易随出水流失。发生污泥膨胀以后,流失的污泥会使出水SS超标,如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污泥继续流失会使曝气池的微生物量锐减,不能满足分解污染物的需要,从而最终导致出水水质恶化。活性污泥的SVI值在100左右时,其沉降性能最佳,当SVI值超过150时,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处于膨胀状态,应立即予以重视。污泥变质,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减少,体积膨胀,不易沉降。这种现象称污泥膨胀。\n在实际运行中,污水处理厂发生的污泥膨胀绝大部分为丝状菌污泥膨胀。工业废水厂比城市污水厂更容易发生膨胀。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比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总体上分为:丝状菌膨胀非丝状菌膨胀系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的膨胀系菌胶团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致使细菌大量积累高粘性多糖类物质,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比重减轻,压缩性能恶化而引起的膨胀。\n丝状菌性膨胀絮花状物质,其骨干是菌胶团正常的活性污泥丝状菌大量出现,主要是有鞘细菌和硫细菌不正常的情况下当污泥中有大量丝状菌时,大量有一定强度的丝状体相互支撑、交错,大大恶化了污泥的沉降、压缩性能,形成了污泥膨胀。\n大量的运行经验表明以下情况容易发生污泥膨胀:⑴污泥龄过长及有机负荷过低,营养物不足;⑵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太低;⑶氮、磷含量不平衡的废水;⑷高pH值或低pH值废水;⑸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水;⑹腐化或早期消化的废水,硫化氢含量高的废水;⑺缺乏一些微量元素的废水;⑻曝气池混合液受到冲击负荷;⑼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或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多的污水;⑽高有机负荷,且缺氧的情况下;⑾水温过高或过低。\n丝状菌性膨胀的主要因素污水水质运行条件工艺方法污水水质是造成污泥膨胀的最主要因素。含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含硫化物多的污水往往发生由硫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水温低于15℃时,一般不会发生膨胀。pH低时,容易产生膨胀。\n丝状菌性膨胀的主要因素污水水质运行条件工艺方法污泥负荷对污泥膨胀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无必然的联系。溶解氧浓度并不一定影响污泥的膨胀。\n丝状菌性膨胀的主要因素污水水质运行条件工艺方法完全混合的工艺方法比传统的推流方式较易发生污泥膨胀。间歇运行的曝气池最不容易发生污泥膨胀。不设初次沉淀池的活性污泥法,不容易发生污泥膨胀。叶轮式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相比,易于发生丝状菌性膨胀。射流曝气的供氧方式可以有效地克制浮游球衣细菌引起的污泥膨胀。\n非丝状菌性膨胀非丝状菌性膨胀主要发生在污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太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但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就积贮起大量高黏性的多糖类物质。这些多糖类物质的积贮,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使污泥形成污泥膨胀。发生污泥非丝状菌性膨胀时,处理效率仍很高,上清液也清澈。\n在运行中,如发生污泥膨胀,针对膨胀的类型和丝状菌的特性,可采取的抑制措施:(1)控制曝气量,使曝气池中保持适量的溶解氧;(2)调整pH;(3)如磷、氮的比例失调,可适量投加氮化合物和磷化合物;(4)投加一些化学药剂;(5)城市污水厂的污水在经过沉砂池后,跳跃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n在设计时,对于容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减少城市污水厂的初沉池或取消初沉池,增加进入曝气池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明显提高,污泥沉降性能改善;(2)两级生物处理法,即采用沉砂池—一级曝气池—中间沉淀池—二级曝气池—二次沉淀池的工艺等工艺;(3)对于现有的容易发生污泥严重膨胀的污水厂,可以在曝气池的前面部分补充设置足够的填料(降低了曝气池的污泥负荷,也改变了进入后面部分曝气池的水质);(4)用气浮法代替二次沉淀池,可以有效地使这个处理系统维持正常运行。\n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处理效果降低,污泥流失。下面将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异常现象和采取的相应措施加以简要阐述。四、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的异常现象\n污泥解体当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则为污泥解体现象。定义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不当或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都可能引发污泥解体。如曝气过量,致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营养平衡遭到破坏,微生物量减少并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体缩小质密,一部分则成为不易沉淀的羽毛状污泥,处理水质浑浊,SVI值降低等。当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时,微生物会受到抑制或伤害,使污泥失去活性而解体,其净化功能下降或完全停止。诱发原因发生污泥解体后,应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以及SV、MLSS、DO、污泥负荷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查,确定发生的原因,加以调整;当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考虑这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需查明来源进行局部处理。解决措施\n污泥腐化二沉池泥斗构造不合理,污泥难下滑或刮泥设备有故障,使污泥长期滞留沉积在死角容易引起污泥腐化。诱发原因可通过加大二沉池池底坡度或改进池底刮泥设备,不使污泥滞留于池底;清除死角,加强排泥;安设不使污泥外溢的浮渣清除设备等可减少该问题的发生。解决措施污泥腐化是二沉池污泥长期滞留而厌氧发酵产生H2S、CH4等气体,致使大块污泥上浮。污泥腐化上浮与污泥脱氮上浮不同,腐化的污泥颜色变黑,并伴有恶臭。定义\n污泥上浮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在脱氮之前将污泥排除;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等,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加强反硝化功能都可减少该问题的发生。解决措施污泥(脱氮)上浮是由于曝气池内污泥泥龄过长,硝化进程较高(—般硝酸盐达5mg/l以上),但却没有很好的反硝化,因而污泥在二沉池底部产生反硝化,硝酸盐成为电子受体被还原,产生的氮气附于污泥上,从而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浮。另外,曝气池内曝气过度,使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于絮凝体上,或流入大量脂肪和油类时,也可能引起污泥上浮。产生机理\n泡沫问题泡沫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厂运行中常见的现象。泡沫可在曝气池上堆积很高,并进入二沉池随水流走,产生一系列卫生问题。生物泡沫生物泡沫多呈褐色生物泡沫在冬天能结冰,清理起来异常困难。夏天生物泡沫会随风飘荡,产生不良气味。预防医学还认为产生生物泡沫的诺卡氏菌极有可能为人类的病原菌。如果采用表曝设备,生物泡沫还能阻止正常的曝气充氧,使曝气池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生物泡沫还能随排泥进入泥区,干扰浓缩池及消化池的运行。危害生物泡沫处理比较困难,有的处理厂曾尝试用加氯、增大排泥、降低SRT等方法,但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对生物泡沫要以防为主。处理方法\n化学泡沫化学泡沫处理较容易,可以喷水消泡或投加除沫剂(如机油、煤油等,投量约为0.5~1.5mg/L)等。此外,用风机机械消泡,也是有效措施。化学泡沫多呈乳白色化学泡沫由污水中的洗涤剂以及一些工业用表面活性物质在曝气的搅拌和吹脱作用下形成。处理方法\n生物相异常在工艺控制不当或入流水质水量突变时,会造成生物相异常。在正常运行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微型动物绝大部分为钟虫。认真观察钟虫数量及生物特征的变化,可以有效地预测活性污泥的状态及发展趋势。DO过高或过低在DO为1~3mg/L时,钟虫能正常发育。如果DO过高或过低,钟虫头部端会突出一个空泡,俗称“头顶气泡”,此时应立即检测DO值并予以调整。当DO太低时,钟虫将大量死亡,数量锐减。水中含有难降解物质或有毒物质当进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物质或有毒物质时,钟虫体内将积累一些未消化的颗粒,俗称“生物泡”,此时应立即测量SOUR值,检查微生物活性是否正常,并检测进水中是否存在有毒物质,并采取必要措施。进水的pH发生突变当进水的pH发生突变,超过正常范围,可观察到钟虫呈不活跃状态,纤毛停止摆动。此时应立即检测进水的pH,并采取必要措施。\n在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中,还存在一定量的轮虫。其生理特征及数量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例如,当轮虫缩入甲被内时,则指示进水pH发生突变;当轮虫数量剧增时,则指示污泥老化,结构松散并解体。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生物相观察只是一种定性方法,缺乏严密性,运行中只能作为理化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而不可作为唯一的工艺监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