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1 KB
  • 2023-01-05 08:31:53 发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基础概要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基础一、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组成。通过合理设计可将BOD5、SS、营养盐、原生动物、金属离子和其他物质处理达到二级和高级处理水平。预处理主要去除粗颗粒和降低有机负荷。构筑物包括双层沉淀池、化粪池、稳定塘或初沉池。人工湿地中的流态采用推流式、回流式、阶梯进水或综合式。二、人工湿地构成绝大多数人工湿地由五部分构成:1、基质:具有透水性,如土壤、砂、砾石;2、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3、植物: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如产苇;4、动物:无脊椎或脊椎动物;5、微生物: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n三、人工湿地净化废水的机理与功能1、人工湿地净化废水的机理人工湿地是由基质、水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在有机物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湿地植物的根系将氧气带入周围的土壤,但远离根部的环境处于厌氧,形成处理环境的变化带,这就加强了人工湿地去除复杂污染物的能力。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靠土壤中的微生物,但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硫、磷等依赖于土壤和植物的作用。通俗地说,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的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因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n2、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人工湿地是利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技术。(1)物理作用:过滤和沉淀,除去含有C、N、P的有机及无机颗粒物和悬浮固体;(2)化学作用:吸附和絮凝,可溶性的有机化合物阴离子(PO43-)和阳离子(重金属阳离子);(3)微生物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吸收降解;(4)植物作用:气体运输作用,植物吸收;根系有利于微生物繁殖;(5)挥发作用:挥发性有机物(VOC四、人工湿地工程设计\n天然湿地通常是脆弱的生态系统,污染物会使其不堪重负,设计时应根据废水处理的目的来建造湿地。这些系统被称为人工湿地或产苇床。人工湿地设计的三个组成部分:植物、微生物、基质。耐水的植物扎根于土壤或砂砾基质,系统浸满着水,基质支持着植物,而植物的根则为各种微生物提供了家园。人工湿地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土地。人工湿地一般适用于小城镇、乡村废水的二级处理。人工湿地的预期寿命问题至今尚未解决,系统以最佳速率去除污染物的寿命究竟能持续多长时间,还是一个老大难”!1、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步骤(1)选址考察地质、地貌、水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关法律及公众意见。应因地制宜,尽量选择有一定自然坡度的洼地或经济价值不高的荒地,一方面减少土石方工程、利于排水、降低投资,另一方面防止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确定系统组合形式根据场地特征、处理要求和所处理污水的性质来确定单一式、并联式、串联式、综合式。(3)确定水力负荷根据设计规程或经验而定(4)选择植物根据湿地植物的耐污性能、抗寒能力、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价值和美观等因素确定。一般有产苇、席草、大米草、水的产、水花生等,最为常用\n的是产苇,插植密度为1〜3株/褶。(5)计算表面积As=Q/aAs—表面积;Q—进水量;a—水力负荷。(6)确定长宽比表面流湿地:长宽比10:1,根据地形,底坡降0〜1%。潜流湿地:根据达西定律Q=Ks>AXSS—水力坡度;A—湿地床横截面积;Ks—潜流渗透系数。(7)结构设计A.进水系统的布置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均匀性,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水位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末端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B.填料湿地床由三层组成:表层土层、中层砾石、下层小豆石。表面土钙含量在2〜2.5kg/100kg;砾石层粒径在5〜50mm,铺设厚度为0.4〜0.7m。\nC.潜流式湿地床水位控制接纳最大设计流量时,进水端不能出现填料床面的淹没现象,有利于植物生长,床中水面浸没植物根系的深度均匀。2、人工湿地工艺流程设计(b)阶梯进水式(d)综合式3、人工湿地组合形式设计H*(a)单一式(b)申联式U)并联式3)综合式4、人工湿地设计要点和技术参数(1)基质的配置设计湿地系统时.基质是植物的载体,是微生物生长介质,它将湿地中发生的所有处理过程连成一个整体,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去除污染物。设计基质的配置,主要考虑基质的种类、粒径、深度及除磷效果。A.除磷能力:矿渣、粉煤灰对磷去除效果好。基质中游离氧化铁、氧化铝和胶体氧化铁、氧化铝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铁盐和磷酸铝盐数量越多,基质净化磷素的能力越强。B.有机物的处理:煤灰渣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好。COD和BOD\n的去除率分别达71〜88%和80〜89%。设计时应根据污水所含污染物配置合适的基质OC.进、出水区的基质:一般采用粒径60〜100mill的砾石,分布于整个床宽。处理区常选用粒径为8〜16mm基质,水力传导性好,适宜植物生长,处理效果好。D.潜流湿地的基质:厚度约60cm左右。几种基质的粒径及其水力传导性基质类型粒径/mm渗透率nxiarty水力传导率A/粗砂20132112x103砰石砂80135518x10-=细碎右160138817x10城粗碎石3201401H6x10-J粗岩石128014511517x(2)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参数人工湿地的构造与工程参数是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的核心,包括:水力学特性、湿地床构型和配套设施的构筑三方面:水力学特性包括: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湿地床构型设计包括:水力坡度、湿地床的长宽比和水位控制;配套设施的构筑包括:进出水装置、隔板装置和防渗设施。.几种基质的粒径及其水力传导基质类型粒径/渗透率力力mmmdarcy一粗砂20132环石砂X0135细碎右160138\n设计中实际水力停留时间采用理论值的4O〜80%水力坡度:表面流人工湿地采用0.5%或更小;潜流人工湿地采用0.5〜2%。表面流湿地进水区BOD负荷率为100kg/(hm2d;潜流湿地设计BOD负荷率为80〜120kg/(hm2d。A^Q^/ALR式中:儿——湿地处理面积,hm2;Q——湿地进水流量,mVd;G——进水污染物的质量浓度,kg/m\湿地床体的长度:L=As/W;As面积,m潜流湿地的宽度:W=[QAS/(KdhDW]1/2湿地床长度通常为2O〜50m。过短,则有效处理面积过小,不能保证净化效果;湿地过长,易造成死区,使水位难于调节,不利于植物生长。系统的长宽比宜采用2:1。表面流湿地的水深在10〜200cm,挺水植物区域水深60cm,沉水植物区域水深120cm左右。\n五、典型工艺处理池宜并联,种植产苇、在芷、席草、大米草等水生植物,采用碎石作基质。原水先流经一、二级碎石床,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再进入第三级兼性塘,最后经过第四级碎石床变成洁净的水排出。式中:4A*=0•Co/ALR湿地处理面积,Inn2;人工湿地的配套设施At=Q^C0/ALR式中:儿——湿地处理面积,hm2;八ItL[件3云一工/.1人工湿地系统有两种:表流湿地、潜流湿地。潜流系统可分为平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1、表流湿地表流湿地通常是衬有不透水材料层的浅蓄水池,填有土壤或砂砾基质,栽种露出水面的植物。设计成水淹型,所以水位在基质表面之上,废水在基质上面流动,通过稠密的植物,模拟天然湿地水流。它的建造费用较低。\nISQ.t衣而道地2、潜流湿地设计废水流过基质,且水位保持在基质表面之下。潜流系统适于寒冷的气候,可防止在零下气温时结冰。潜流系统不像表流系统易产生臭味或蚊子,可处理较高负荷的废水。但有机负荷太高,易堵塞。通常在潜流系统前设置沉淀池,去除悬浮固体。设计中常采用多个进口,尽可能均匀地分散悬浮固体,避免堵塞。潜流系统可设成平流或垂直流。输入废水芦苇处理过的出水\n砂或砂砾基质输入废水芦苇处理过的出水土壤基质景观塘潜流湿地二级氧化塘表流湿地一级氧化塘沉砂池进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