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3.69 KB
  • 2022-12-03 10:57:33 发布

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第二部分管道工程

  • 7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SY/T0082.2-2006目次前言IV引言V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基本规定24总论34.1前言34.2设计依据34.3设计原则34.4遵循的标准、规范34.5工程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34.6初步设计文件构成44.7工程概况44.8主要工程量及技术经济指标44.9初步设计对可行性研究的变化情况54.10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55工艺系统分析55.1主要工艺参数55.2输送工艺系统计算及分析65.3输送工艺系统方案的确定76输油(气)线路76.1说明书76.2图纸和表格137管道穿(跨)越147.1说明书147.2图纸和表格178站场工艺188.1站场设置188.2站场的功能及规模188.3站场工艺及工艺流程188.4工艺站场设计188.5主要设备选型188.6图纸和表格199防腐、保温及阴极保护199.1管道工程概况及设计基础资料199.2管道线路防腐及保温199.3管道线路阴极保护209.4站场工程防腐及保温219.5图纸和表格2210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2210.1自动控制与仪表说明书2210.2图纸和表格2411通信工程25V\nSY/T0082.2-200611.1概述2511.2设计依据和原则2611.3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2611.4系统设计2611.5主要工程量2711.6存在问题与建议2711.7图纸和表格2712供配电工程2712.1变、配电2712.2送电线路3213机械3513.1储罐3513.2非标设备3513.3管件及管道附件3713.4加热炉3814公用工程3914.1总图及运输3914.2建筑与结构4214.3给排水及消防4314.4供热4714.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715伴行道路4915.1概述4915.2道路等级、建设标准及技术参数4915.3伴行道路设计4915.4环境保护应包括的内容5015.5图纸5016节能5016.1能耗分析5016.2节能措施5017防火专篇5117.1说明书5117.2图纸5318环境保护专篇5318.1说明书5318.2图纸和表格5519劳动(职业)安全卫生专篇5519.1说明书5519.2附图5720安全专篇5720.1说明书5720.2附图应包括5921组织机构、定员及车辆配置5921.1组织机构5921.2人员编制59V\nSY/T0082.2-200621.3员工培训5921.4车辆配置5922道工程维修、抢修与分析化验6022.1管道工程维修、抢修6022.2分析化验6023概算6023.1概算文件6023.2编制说明6023.3总概算表6123.4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6123.5单位工程概算表6123.6他费用计算表6123.7投资分析61附录A(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62V\nSY/T0082.2-2006前言SY/T0082《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分为三个部分:──SY/T0082.1-2006《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第1部分:油气田地面工程》;──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第2部分:管道工程》;——SY/T0082.3-2006《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3部分:天然气处理厂工程》。本部分是《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的第2部分。上述三个部分共同代替SY/T0082-93。本部分共分为23章,其主要内容有:范围、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总论、工艺系统分析、输油(气)线路、管道穿(跨)越、站场工艺、防腐、保温及阴极保护、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通信工程、供配电工程、机械、公用工程、伴行道路、节能、防火专篇、环境保护专篇、劳动(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安全专篇、组织机构、定员及车辆配置、管道工程维修、抢修与分析化验、工程概算等。与原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原油及天然气地面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SY/T0082-93相比,丰富了管道工程初步设计的内容,使之更为全面、合理,使各设计单位在编制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时具有可操作性,更加符合管道工程设计的需要。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负责解释。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CPPE);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CPE西南分公司)。本部分CPPE主要起草人: 徐文颖、刘嵬辉、马红昕、刘忠胜、俞彦英、张起瑛、高红、王怀义、邬俊华、王刚、张育晶、狄玉莲、王育军、陆勇、桂金印、李凤德、周长才、李正郁、周焕芝、张平、耿晓梅。本部分CPE西南分公司主要起草人:谌贵宇、宋德琦、张永红、雒定明、沈泽明、黄春蓉、唐胜安、吴克信、邱练兵、梅三强、盛炳林、宋昭明、毛道松、汤晓勇、牟健、陈凤、傅贺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0082-93。V\nSY/T0082.2-2006引言SY/T0082已经实施近十二年,它在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适应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使规范更加实用、内容更加全面,有必要调整SY/T0082的结构,制修订新的石油天然气地面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V\n\n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管道工程1范围SY/T0082的本部分规定了适用于陆上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内容的编制要求。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Y/T0082的本部分。2.1输油管道工程oilpipeline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一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2.2输气管道工程gastransmissionpipelineproject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2.3站场station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2.4管道穿越工程pipelinecrossingengineering输送管道从人工或天然障碍下部通过的建设工程。2.5管道跨越工程pipelineaerialcrossingengineering输送管道从人工或天然障碍物上部架空通过的建设工程。2.6弹性敷设pipelayingwithelastic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利用这种变形,改变管道走向或适应高程变化的管道敷设方式。2.7冷弯管coldbends用模具(或夹具)不加热将管子弯制成需要角度的弯管。2.8热煨弯管hotbends管子加热后,在夹具上弯曲成需要角度的弯管,其曲率半径一般不小于5倍管子外直径。71\nSY/T0082.2-20062.9线路截断阀lineblockvalve为防止管道事故扩大、减少环境污染与管内油品或天然气损失及维修方便在管道沿线安装的阀门。3基本规定3.1初步设计文件应依据合同、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专项评价报告、地方政府或规划部门对管道路由的初步意向、顾客委托书及设计基础资料进行编制。3.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应遵循国家和上级机关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3.3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应达到设计范围明确。在此范围内所需建设的单项工程应考虑齐全;主要技术方案应经过比选确定;应确定主要设备的选型和主要材料的选择;设计概算投资应在要求的控制范围内。初步设计批准后,应满足下列要求:a)编制施工图(详细)设计;b)确定土地征用和建(构)筑物拆迁范围;c)进行主要设备和特殊材料的订货;d)进行施工准备工作;e)进行生产准备和人员培训工作;f)编制建设计划、据此控制基建投资(设计无法估计的影响因素除外);g)据此编制工程承包(EPC)招投标文件。3.4本部分是对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内容的基本要求,改扩建工程项目应在设计文件中表达改扩建内容。如顾客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签订合同时协商确定。3.5初步设计方案不宜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较大的变化。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不应突破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的10%。当设计基础资料及情况发生变化致使方案有较大变化时,应经原审批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管部门批准。3.6本部分是一个指导性的规范,其编排条目具有长输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通用性,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针对具体的工程进行增减或合并,其删减条件仅限于该项工程不包含的内容,不影响满足顾客要求和满足法律法规要求。3.7本部分不作为设计单位内部专业的设置、专业分工的依据,也不作为初步设计文件篇、章编制的依据。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初步设计文件篇、章的编制顺序。3.8本部分对初步设计中图纸、表格格式不作统一规定。各设计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规定进行编制。3.9管道工程初步设计内容除应符合本部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71\nSY/T0082.2-20064总论4.1前言应介绍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目的、必要性和意义,简述工程建设后的资源和市场。4.2设计依据应列出下述文件的发文(或签订)单位名称,发文(或签订)日期,文件号和文件名称:a)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b)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c)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d)安全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e)地震安全性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f)地质灾害危险性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g)水土保持方案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h)资源评价报告的批文;i)技术引进合同;j)设计任务书、委托书及设计合同;k)基础设计(包括供水、供电、通信、交通运输及征购土地等协议或意向)文件;l)顾客主持的关于项目设计要求或设计意见的会议纪要及其他有关重要文件。4.3设计原则应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说明本建设项目中所遵循的设计原则。主要有:a)遵循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规范;b)确定本建设项目的技术水平及自动化程度;c)根据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设施,提高经济效益;d)结合国情采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和新的管理体制;e)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先采用国内成熟的技术;f)按国家规定搞好环境保护、安全卫生、节约投资和用地、节约运行费用等。4.4遵循的标准、规范在设计文件中应按各专业顺序列出在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的名称、标准号、年号及版次;当参照国际标准、规程和规范时也应列出。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应是有效的。4.5工程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应说明设计所包括的范围和项目构成。当有协作关系设计时,应说明分工负责的设计单位和设计分工内容及界面。71\nSY/T0082.2-20064.6初步设计文件构成初步设计文件应由工程设计的技术和概算文件构成。在设计合同有要求时,还可包括技术规格书。当初步设计文件需要分册出版时,可列表说明初步设计文件的构成。构成表格可参考表1的格式编制在设计文件中。在设计文件装订中,此表可装订在每一册或每一分册的目录前。表1初步设计文件构成表序号设计文件名称册号档案号数量4.7工程概况4.7.1应说明工程建设地点、管道工程建设规模、设计输送能力、设计压力、管道长度、管道规格、管道材质、管道内、外防腐涂层、阴极保护及站场设置。有分期建设的项目应分期叙述管道工程建设规模及设计输送能力。改造工程应说明原有工程的设计输量、设计压力、管道规格、输送工艺及配套的工程设施。4.7.2线路工程应描述推荐线路的走向、交通运输现状、管道用管材、管件、线路阀室的数量和形式、线路困难段描述、管道敷设方式、管道通过特殊地段的处理、管道防腐层形式、阴极保护方式、公路穿越、铁路穿越、河流(冲沟)穿(跨)越的穿(跨)方式和数量、陆上隧道的数量和长度、管道沿线通过地震断裂带描述、抗震设计、线路永久和临时征(占)地面积。4.7.3站场设置概况应说明站名、站场的分类和数量、本工程拟采用的输送工艺、设计压力、各种站场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采用的主要设备;应说明各个站场的建筑面积、全线各类型站场的永久和临时征地面积,其中所占耕地面积和需要拆迁的情况。站场设置较多时的工程可列表说站场的设置情况。4.7.4仪表自动化概况应简要说明本工程拟达到的自动化程度和主要仪表的选型。4.7.5公用工程概况设施应说明工程水、电、汽、燃料等的需要及来源;站内给水、排水、供电、供汽等设施情况;外电电源位置、供电线路类型及敷设情况、电压等级及变电所容量;站场内、外道路的工程情况。4.7.6通信工程概况应说明通信方式、通信站的设置及通信线路长度。4.7.7其他宜说明的内容包括a)全线能源利用情况,包括能耗指标、水、电和燃料等;b)全线的维修及抢修力量的设置安排,维修车间的规模,修理能力和需要与外单位协作的事项;c)基地建设概况、调度控制中心、输油(气)公司的设置等;d)简述工程HSE设计。4.8主要工程量及技术经济指标4.8.1应列出主要工程量表。4.8.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的内容a)工程定员总人数;71\nSY/T0082.2-2006b)工程钢材(管材、板材)及水泥的耗量;c)永久征地;d)临时占地;e)能源消耗指标;f)建设项目概况总投资应包括:1)概算投资;2)项目概算总投资的几项费用。4.9初步设计对可行性研究的变化情况当初步设计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的变化较大时,应说明初步设计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调整及变化情况。当经济指标与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指标不同且超出其敏感性分析范围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4.10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在初步设计文件中应提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解决及影响下一阶段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可提出对工程影响较小又能取得更好效果的合理化建议。5工艺系统分析5.1主要工艺参数5.1.1管道设计参数及环境条件应包括的内容a)管道长度、输送介质来源;b)管道的任务输量,最小输量,最大输量,管道年工作天数;c)设计输送能力、近远期输送量(高低峰值、正常值)、各用户分输量及所需压力;d)输气管道用户用气特点及不均匀系数;e)管道系统调峰范围;f)输送管道内壁粗糙度的确定;g)输送介质起、止点的压力要求及站内压降;h)管道沿线高程;i)输送站场的位置及高程;j)管道埋深;k)年平均地温、最冷月和最热月份平均地温;l)年平均、最冷月平均、最热月平均、极端最高、极端最低环境温度、最大风速及风向;m)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n)总传热系数的确定或土壤种类及导热系数;o)标准状态说明。5.1.1输送介质物性应包括的内容a)气体类别、组份、密度、烃(水)露点、高(低)热值及粘度;71\nSY/T0082.2-2006b)管输油品油样分析数据应包括:1)相对密度,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粘度及粘温曲线;3)析蜡点;4)凝固点;5)反常点;6)馏程;7)含蜡量;8)沥青质、胶质含量;9)蒸汽压;10)含水量;11)含硫量;12)比热容,比热容与温度关系;c)顺序输送油品的比例。5.2输送工艺系统计算及分析5.2.1应介绍工艺输送系统的计算软件,并说明所使用软件的编制公司。5.2.2输送管道的水力、热力、强度计算应包括的内容5.2.2.1输油管道应包括:a)应明确以下计算内容(含计算表):1)不同输量、不同的环境温度(夏季、冬季)的稳态运行工况;2)不同输油管径的稳态运行工况;3)确定经济流速;4)合理的进出站温度(经济的进出站温度),温降计算;5)输油的平均温度;6)水力坡降;7)确定合理的输油批次;8)判断有无翻越点;9)计算混油量;10)站间及全线沿程摩阻;11)输油站间高程差;12)输油管道的允许输送压力;13)输油管道的安全起输量;14)各工况计算结果的热负荷、燃料耗量、耗电量及泵轴功率;15)全线各站场油罐总罐容及单罐罐容;b)应计算输油管道的壁厚、材质并绘制管壁厚度选择包络线;c)可简述水击分析结果。5.2.2.2输气管道应包括:a)不同输量、不同的温度(夏季、年均、冬季)条件下的稳态运行工况计算,给出各站压力、温度、流量、压缩机轴功率及耗能量;71\nSY/T0082.2-2006b)构造调峰分析数据,进行设计输量下的动态运行工况计算,给出各站压力、温度、流量、压缩机轴功率及耗能量;c)确定调峰措施及对储气设施的注采要求(压力、流量);d)确定各分输站(点)在不同输量下(高、低峰值)的压力值;e)当有压缩机站时,应进行机组失效分析计算,以确定机组备用方式;f)进行管道的最大输送能力分析;g)进行不同压气站失效后的降量分析;h)必要时可计算分输降压后气体温度变化、确定是否需要对气体采取加热措施;i)宜绘制全线水利坡降曲线。5.3输送工艺系统方案的确定5.3.1输油管道应包括的内容a)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及工艺输送方案;b)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推荐的工艺方案进行水力、热力及强度等校核计算、分析,最终确定输油站数、位置、规模及功能;c)对于输油管道是否采用保温措施,除进行水力、热力计算外,还应有技术经济比较;d)绘制纵断面水力坡降布站图(含管壁厚度、材质选择线)。5.3.2输气管道应包括的内容a)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推荐的工艺方案进行校核计算、分析,最终确定管道设计压力、管径、材质及壁厚;b)根据计算结果、管道长度及各用户位置确定站场位置;c)根据工艺计算结果进行压气站的布站方案的比较,确定布站方案。6输油(气)线路6.1说明书6.1.1设计依据应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6.1.2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应包括的内容6.1.2.1线路选线原则应包括:a)设计标准和规范、规定的原则;b)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的选线原则;c)顾客在选线方面的合理要求和顾客已确定的可实施的原则。6.1.2.2线路总体走向概述应简要说明线路的总体走向,主要包括线路的起点(首站)、中间站(含分输站)、终点(末站)和支线的位置及其分段线路长度。6.1.2.3线路的总体走向应执行可行性研究(或方案设计)的线路走向方案。在线路的局部段应至少提出两个方案的线路走向进行优化比选,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应包括:a)管道通过困难地段(即工程难点)的方案比较;b)大型穿跨越的通过位置、通过方式的比较和对线路走向方案的影响分析;71\nSY/T0082.2-2006c)各走向方案优缺点比较(可列表说明);d)各走向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内容及表格可参见表2;表2线路各走向方案主要工作量及经济比较表序号项目单位方案1方案2……1管道长度干线km支线km按地貌划分平原km丘陵km山区km……2穿跨越铁路m/条高等级公路)m/条大中型河流m/条3困难地段长度km4通过地震活动断裂带条5修建伴行路km6土石方土方量m3石方量m3回填土方m37水工保护(按保护方式划分)砌石保护m3……8征(占)地永久征地m2临时占地m29重要赔偿(按赔偿种类式划分)搬迁赔偿青苗赔偿果树赔偿……10工程投资万元e)提出线路走向推荐方案,并应说明推荐理由。6.1.3线路走向推荐方案6.1.3.1应说明推荐线路走向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地名、经纬度及所经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沿线经过的省、地、市、县、主要乡镇、河流、道路、站场和主要建(构)筑物等情况;6.1.3.2应71\nSY/T0082.2-2006说明管道沿线行政区划分,沿线经由各省、市、县及其线路长度,格式可参见表3;表3行政区划分及其线路长度统计表序号省(市)名称市(县)名称线路长度km备注12……合计6.1.3.3沿线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应包括:a)根据线路踏勘资料和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进行沿线地形、地貌区域划分,内容和格式可参见表4;表4沿线地貌区域划分统计表序号地貌单元起止区间线路长度km备注1平原2丘陵3中、低山4黄土梁峁沟壑5沙丘6河谷川台7盐碱地8水网地区9戈壁荒漠10……合计b)根据线路踏勘资料和初步勘察报告描述沿线地物、地表植被分布情况,内容及表格可参见表5;表5地表植被统计表序号地表植被起止区间线路长度km备注1耕种水田2耕种旱地3天然林区4经济林区(苗圃等)5荒地6……合计71\nSY/T0082.2-2006c)根据现场调研资料和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描述沿线气象情况,内容和格式可参见表6;表6沿线主要气象资料统计表序号项目单位区县1区县2……1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降水最大降水mm最小降水mm3最大冻土深度m4……d)根据工程需要可收集管道埋深1.6m处的低温;e)根据线路踏勘资料和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描述沿线工程地质情况;f)根据线路踏勘资料和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描述沿线水文地质情况;g)根据线路踏勘资料和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描述沿线土壤腐蚀情况;h)根据现场调研资料和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描述沿线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断裂带分布等情况;i)根据线路踏勘和现场调研资料描述沿线交通状况;j)根据线路踏勘和现场调研资料描述沿线人文、建(构)筑物、经济、规划情况。6.1.3.4输气线路地区等级的划分及强度设计系数的确定应包括:a)输气、液化石油气管道应划分地区等级,说明地区等级划分的原则,对沿线地区等级划分的内容和格式可参照表7编制;表7沿线地区等级划分统计表序号站间区划一级地区km二级地区km三级地区km四级地区km合计12……总计b)一般地段强度设计系数的确定;c)铁路、等级公路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等特殊地段强度设计系数的确定应分别叙述。6.1.4管材选用6.1.4.1应说明管道直径、输送介质、输送压力、输送温度等管道设计的基本参数。6.1.4.2钢管类型选择应包括:a)根据管道直径、输送压力及管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区等级、环境条件等,说明几种可供选择的钢管类型及其优缺点;71\nSY/T0082.2-2006b)结合工程实际,对各类钢管的质量水平、生产能力、供货能力和市场价格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提出推荐选用的钢管类型和采用的制管标准,并应说明推荐理由。6.1.4.3钢种等级选择应包括:a)列出直管段和热煨弯管壁厚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取值;b)每种管径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钢种管级,根据各钢种等级的钢管性能(机械性能、韧性、可焊性等)、质量、用量、费用、输送压力、管材强度匹配以及工程适用性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选用的钢种等级,并应说明推荐理由。各钢种等级的钢管技术经济的比较格式可参照表8。表8各钢种等级钢管技术经济比较表序号管径mm钢种等级设计压力MPa设计系数管线长度km计算壁厚mm选取壁厚mm钢管用量t钢管用量合计t1813L48510L450102……6.1.4.4管道强度和稳定性校核应包括:a)直管段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b)弯管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c)大埋深管段管道变形校核;d)管道抗震校核。6.1.5管道敷设6.1.5.1说明一般地段埋地管道的敷设方式、埋深、管沟开挖及施工作业带的要求;6.1.5.2特殊地段管道敷设应包括:a)重丘陵、山区、水网地区管道敷设方法及处理措施;b)地震断裂带、地震断层地段以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g的地区管道敷设方法及防范措施;c)与高压线并行段的管道敷设方法、敷设要求及处理措施;d)灾害性地质段管道敷设方法及处理措施;e)特殊地形段管道敷设方法及处理措施;f)特殊地区管道敷设方法及处理措施;6.1.5.371\nSY/T0082.2-2006应说明管道转角处理方法、处理原则、弹性敷设要求及冷弯弯管和热煨弯管设置原则;6.1.5.4管道与其它地下构筑物交叉的处理应包括:a)管道与已建埋地管道交叉时,应根据已建埋地管道的性质、数量、敷设情况、归属状况及管理部门的要求,按规范和有关规定提出穿越的技术要求;b)管道与埋地电(光)缆交叉时,应根据埋地电(光)缆的性质、数量、归属、埋设情况及主管部门的要求,按规范和有关规定提出穿越的技术要求。6.1.6管道焊接与检验应说明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检验方法、执行规范和质量标准等。6.1.7应说明清管技术要求、试压区段划分、试压介质、试验压力、试压技术要求及干燥要求等。6.1.8线路附属工程6.1.8.1应说明线路标志桩的种类和设置原则。6.1.8.2应说明固定墩设置原则、数量及结构型式。6.1.8.3应说明线路截断阀设置原则、阀室数量、分布和类型以及阀门选型等。6.1.8.4水工防护应根据管道沿线特殊困难段、不良地质段、河流和山区的具体情况,说明水工保护设计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6.1.8.5施工便道应根据沿线现有交通条件和状况,确定维修已有道路和新建施工便道的地段和长度。6.1.9线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宜列表说明,格式可参见表9。表9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管道组装焊接1钢管组焊km按不同管径单列2冷弯弯管安装3热煨弯管安装二管道防腐1钢管防腐km2管道补口个按不同补口方式单列3热煨弯管防腐个三管道穿跨越1高速公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单列2高等级公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单列3一般公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单列4铁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单列5大中型河流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单列6小型河流穿越m/次7大中型冲沟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单列8小型冲沟穿越m/次9大中型跨越m/次按不同跨越型式单列71\nSY/T0082.2-2006续表9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0小型跨越m/次11山体隧道m/处12穿越地下管道处13穿越地下电(光)缆处六土石方工程1挖土方m32填土方m33挖石方m3劈山、管沟石方分列4细土回填m3九附属工程1线路标志桩个2水工保护m3按不同防护方式单列3管道固定墩个4线路截断阀室座5施工便道km按维修和新建道路分列十其它1永久征地m22临时占地m23房屋拆迁m24树木赔偿棵/m25……6.2图纸和表格6.2.1图纸及图纸要求6.2.1.1线路走向图应包括:线路走向中提到的管道起终点、中间站场、阀室、沿线经过的省、市、县、乡镇地名、大型穿跨越位置、地貌特征点(河流、高山、沙漠等)及主要参照物等。6.2.1.2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图应包括:各走向方案描述中提到的地名、参照物、有关标志等,并应注明各方案的线路长度。6.2.1.3典型图可包括:a)管沟横断面典型图;b)水工保护典型图;c)管道标志桩典型图;d)管道与其它地下管道交叉典型图;e)管道与埋地光(电)缆交叉典型图;f)特殊地段管道敷设典型图。71\nSY/T0082.2-20066.2.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7管道穿(跨)越7.1说明书7.1.1设计依据应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7.1.2穿(跨)越工程概况应简要说明管道沿线经过的山体、河流、等级公路、铁路分布及穿、跨越情况等。沿线的大中型河流(冲沟)穿、跨越宜按表10进行统计;山体隧道宜按表11进行统计;公路、铁路穿越宜按表12进行统计。表10大中型河流(冲沟)穿跨越统计表序号河流(冲沟)名称穿跨越位置或桩号穿跨越长度m穿跨越段管径mm穿跨越方式备注12……表11陆上隧道穿越统计序号隧道名称穿越位置或桩号隧道长度m穿越段管径mm山体类别备注12……表12公路、铁路穿越统计表序号公路、铁路名称路面宽度m路面结构敷设方式备注12……7.1.3河流(冲沟)穿越7.1.3.1每条大中型河流(冲沟)穿越宜按下述各条款分别编制:a)穿越设计范围应说明本穿越段包含的设计内容、控制桩号(里程)及与线路的连接位置(里程)。b)穿越位置选择原则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工程的选择原则。c)71\nSY/T0082.2-2006穿越位置比选内容应包括: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穿越位置进行比选,并结合当地有关管理部门的意见确定最终穿越位置,作为设计推荐的穿越位置。并应说明推荐理由及其与附近公路、桥梁的关系、两岸穿越点地理位置和所在行政区。d)应说明穿越场地两岸地势、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气象资料、河流形态、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地理条件。e)应说明穿越场地土的分层、物理力学性质、特殊场地土评价、场地土和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河床和岸坡稳定性评价、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地震效应和液化土层评价等工程地质条件。f)穿越方案比选内容应包括: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适合本工程的穿越方案,简要介绍各方案的穿越型式、穿越长度、埋深及穿越地层等,从技术难度、施工难度、工期及造价等方面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的穿越方案,并说明推荐理由。穿越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格式可参见表13。表13穿越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方案技术难度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存在问题工程造价方案一方案二……g)穿越方案设计应包括:1)开挖穿越应说明管道敷设方案、埋深、管沟开挖方式、尺寸及回填要求、护岸及稳管方式等;2)定向钻穿越应说明管道穿越的地层、埋深、穿越参数(入、出土角范围,曲率半径等)及入、出土点位置;3)隧道穿越应包括隧道总体布置、竖井设计、隧道设计、隧道防水、隧道排水及管道安装等。h)穿越段管道设计应包括:1)说明穿越直管段、冷弯弯管、热煨弯管所用钢管规格和材质及冷弯弯管和热煨弯管的曲率半径等;2)说明穿越直管段、热煨弯管的防腐方案、补口方式、技术要求和执行规范等;3)说明穿越段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焊缝检验方法、执行规范和质量标准等;4)说明穿越段单独试压的试压介质、试验压力和试验合格要求等。i)应说明管道穿越两岸水工保护方案、保护范围及环境保护要求;j)应列出穿越设计范围内的主要工程量。7.1.3.2管道与小型河流(冲沟)交叉时,应在充分调查河流的特点、地形状况、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穿越方案。7.1.4河流(冲沟)跨越71\nSY/T0082.2-20067.1.4.1跨越每条大中型河流(冲沟)宜按下述各条款分别编制:a)应说明本跨越段包含的设计内容、控制桩号(里程)及与线路的连接位置(里程)。b)跨越位置选择原则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工程的原则。c)跨越位置比选内容应包括: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越位置进行比较,并结合当地有关管理部门的意见确定最终跨越位置,作为设计推荐的跨越位置。并应说明推荐理由及其与附近公路、桥梁的关系、两岸跨越点地理位置和所在行政区。d)应说明跨越场地两岸地势、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气象资料、河流形态、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地理条件。e)应说明跨越场地土的分层、物理力学性质、特殊场地土评价、场地土和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河床和岸坡稳定性评价、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地震效应和液化土层评价等工程地质条件。f)跨越结构方案比选内容应包括: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适合本工程的跨越方案,简要介绍各方案的跨度、净空高度,上部及下部结构型式、结构尺寸、主要受力构件选型、桥面作法、基础(锚固墩)型式及管道补偿设计等。从技术难度、施工难度、工期及造价等方面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跨越方案,并说明推荐理由。跨越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格式参见表14;表14跨越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方案技术难度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存在问题工程造价方案一方案二……g)跨越结构方案设计应包括:1)说明跨越的结构型式、跨度、净空高度、总体布置、管道补偿设计和线路固定墩的设置;2)列出管桥所受的主要荷载及不同阶段(施工、试压、运行阶段)可能出现的荷载效应的各种工况组合;3)说明上部结构各部分的结构型式、尺寸、工程作法及主要受力构件选型等;4)说明基础(锚固墩)的结构型式、材料及构造措施。对于建在不良地质(湿陷性土、冻土、膨胀土、盐渍土等)上的基础(锚固墩),还应说明采取的整治措施;5)说明钢构件和钢缆采用的防腐材料、防腐类型、技术要求及执行规范。h)跨越段管道设计应包括:1)说明跨越段管道与桥面结构的支撑关系及管道安装、发送方案;2)71\nSY/T0082.2-2006说明跨越直管段、冷弯弯管、热煨弯管所用钢管规格和材质及冷弯弯管和热煨弯管的曲率半径等;3)说明跨越直管段、热煨弯管的防腐方案、补口方式、技术要求和执行规范等。若设保温层,则应说明保温材料、保温厚度及保温外保护层作法;4)说明跨越段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焊缝检验方法、执行规范和质量标准等;5)说明跨越段单独试压的试压介质、试验压力和试验合格要求等。i)应列出跨越设计范围内的主要工程量。7.1.4.2应说明小型河流(冲沟)跨越结构型式、跨度、结构尺寸、主要受力构件选型及管道安装敷设等。7.1.5陆上隧道穿越(每条隧道宜按下述各条款分别编制)7.1.5.1应说明本隧道穿越段包含的设计内容、控制桩号(里程)及与线路的连接位置(里程)。7.1.5.2应说明隧道进出口位置及穿越长度等。7.1.5.3应说明场区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地理条件。7.1.5.4应说明场区土层分布、围岩类别(钻爆隧道)、场地土物理力学性质、特殊场地土评价、场地土腐蚀性评价、边坡稳定性分析、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地震效应及液化土层评价等工程地质条件。7.1.5.5应说明隧道净空尺寸、断面尺寸、衬砌结构支护类型以及洞门类型、结构形式和洞门尺寸等。7.1.5.6管道安装设计应包括:a)说明隧道内和进出口处管道安装方案及支座、管墩、管架布置和管道补偿器设置等管道安装方案;b)说明穿越直管段、冷弯弯管、热煨弯管所用钢管规格和材质及冷弯弯管和热煨弯管的曲率半径等;c)说明隧道穿越段管道直管段、热煨弯管的防腐方案、补口方式及管道防腐的技术要求和执行规范等;d)说明穿越段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焊缝检验方法、执行规范和质量标准等;e)说明穿越段单独试压的试压介质、试验压力和试验合格要求等。7.1.5.7应列出陆上隧道穿越设计范围内的主要工程量。7.1.6公路、铁路穿越7.1.6.1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时,穿越方案应根据规范和有关规定,并结合公路、铁路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提出穿越方式和技术要求。7.1.6.2穿越公路和铁路管道(非套管穿越)的稳定性校核。7.2图纸和表格7.2.1图纸应包括的内容a)大型河流(冲沟)穿越平面图和纵断面图;b)大型河流(冲沟)跨越平面图和立面图;71\nSY/T0082.2-2006c)陆上隧道穿越平面图和纵断面图;d)小型河流(冲沟)穿越典型图;e)小型河流(冲沟)跨越典型图;f)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典型图。7.2.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8站场工艺8.1站场设置应根据推荐的输送工艺方案,确定各种类型的工艺站场设置。可按表15列出各类站场统计表。表15各类站场统计表序号站场名称站址线路里程km站间距km8.2站场的功能及规模应说明站场的功能、建设规模、设计原则及自动化水平。8.3站场工艺及工艺流程应分别说明各种类型工艺站场的特点、工艺流程、安全保障措施及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采用情况。8.4工艺站场设计8.4.1站内管道设计应包括的内容a)根据工程需要及规范要求进行站内管道管径及壁厚的计算,可列表说明不同压力下站场用管的管径、材质及壁厚;b)说明站场内管道的敷设方式;c)说明管道的热补偿方式、热应力值及要求;d)说明管道的安全排放、防雷、防静电、防冻、防凝等技术措施及要求。8.4.2应说明站内污油系统的组成及处理措施。8.5主要设备选型8.5.1主要设备选型应有必要的计算,并可将计算结果整理列出表格,并据此填写设备参数表。8.5.2主要定型设备选型应包括的内容a)输油泵的选择应依据输油泵的不同性能、技术参数及不同驱动方式的匹配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所用输油泵及驱动设备;b)压缩机组的选择应依据压缩机的不同性能、技术参数及不同驱动方式的匹配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所用压缩机组及驱动设备;71\nSY/T0082.2-2006c)确定调压、计量系统的设置及控制方式;d)确定阀门选型原则,并依据阀门种类及采用的执行机构的性能、参数及控制方式最终确定使用阀门的类型;e)确定管道保护系统的选择原则,确定调节阀、泄压阀和安全阀等的选型原则,根据计算确定其选型参数及规格;f)确定换热器的选型原则,并根据计算的热负荷确定换热面积及其它有关参数。8.5.3主要非标设备选型应包括的内容a)根据计算的热负荷进行加热炉选型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加热炉的型号;b)根据计算结果和工艺要求确定气体旋风分离器或过滤分离器的选型;c)确定清管器及收发装置、转发装置的选型及其功能、参数;d)根据工艺要求确定过滤器的选型及参数;e)确定绝缘接头(法兰)的选型及参数;f)进行其他非标设备的选用。8.5.4油罐的选择应包括的内容a)油罐选型的原则、依据及油罐的用途;b)油罐的类型,外型尺寸确定;c)油罐加热负荷及维温(加热)方式的确定。8.5.5需要引进设备时,应说明引进设备的理由并列出引进设备清单。8.6图纸和表格8.6.1图纸及图纸要求a)总体工艺流程示意图中应标有流量、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线路里程、站间距及简要的工艺流程简图;b)各站场工艺流程图中应标有流程说明、设备材料表、设备编号等;c)主要设备及管线平面布置图。8.6.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9防腐、保温及阴极保护9.1管道工程概况及设计基础资料9.1.1应简述管道工程概况,其中包括管材、管径、壁厚、长度、输送温度、输送压力、防腐层、穿(跨)越管段的敷设、工艺站场和阀室的设置等。9.1.2宜简述沿线自然条件、地质地貌、腐蚀环境、潜在的杂散电流干扰区域等与设计相关的主要因素。9.2管道线路防腐及保温9.2.1应说明外防腐层选用原则。9.2.2外防腐层选择应包括的内容71\nSY/T0082.2-20069.2.2.1说明相关防腐材料的性能及经济分析、比较,格式可参见表16;表16防腐涂料优缺点比较表项目涂料名称1涂料名称2涂料名称3涂料名称….主要优点主要缺点单价9.2.2.2简述沿线土壤电阻率和外部腐蚀介质;9.2.2.3宜划分防腐区段(石方段、卵砾石段、不良地质段、高地下水位段、低土壤电阻率地段);9.2.2.4应推荐防腐材料,确定防腐层结构,并进行管道防腐等级的分布。格式可参见表17;表17管道防腐等级分布表序号区段或里程防腐材料防腐等级备注9.2.2.5应推荐补口、补伤、热煨弯头、锚固法兰及管件等防腐方案。9.2.3应确定保温结构、防腐层、保温层、外防护层、各层厚度等的特殊要求。9.2.4管道内涂层应包括的内容a)说明采用内涂层的必要性;b)宜对管道各种内涂层材料加以选择;c)推荐管道内涂层类型、结构及干膜厚度;d)根据内涂层功能推荐内补口方式;e)说明内涂层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检查措施。9.3管道线路阴极保护9.3.1阴极保护方案设计应包括的内容a)列出相关设计基本参数,包括最小保护电流密度、最小保护电位、管道自然电位、最大保护电位以及管道材质电阻率等;b)简要说明供电类型、管道沿线可利用的电力资源及供电设施条件等概况;c)说明阴极保护方法;d)进行阴极保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9.3.2推荐的阴极保护方案应包括的内容a)简述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法;b)简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9.3.3阴极保护系统构成应包括的内容9.3.3.1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说明应包括:a)阴极保护设备、主要材料的性(功)能及特点;b)临时阴极保护;c)特殊管段保护;71\nSY/T0082.2-2006d)电绝缘和电连续性跨接;9.3.3.2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方案应包括:a)阳极(组)的设置及安装;b)阳极材料及填料要求;9.3.3.3阴极保护测试系统应包括:a)简述阴极保护参数检测设施;b)简述阴极保护参数的传输和监控。9.3.4阴极保护设计工艺计算应包括的内容9.3.4.1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案应包括:a)保护长度的计算;b)保护电流的计算;c)阳极地床接地电阻的计算;d)阳极寿命的计算。9.3.4.2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方案计算应包括:a)保护管段需要电流的计算;b)牺牲阳极(组)输出电流的计算;c)牺牲阳极(组)的数量及重量的计算;d)牺牲阳极(组)接地电阻的计算;e)牺牲阳极(组)寿命的计算。9.3.5阴极保护设计方案应包括的内容a)阴极保护站的数量、位置、间距、供电方式、建站类型等;b)牺牲阳极(组)设置安装、与管道的连接方式、阳极材料的数量和规格;c)阴极保护测试桩的设置、管/地保护电位远传、防腐设备工作参数传控。9.3.6阴极保护设计的技术要求应包括的内容a)阴极保护方案主要建安工程量表;b)阴极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的质量要求;c)阴极保护系统的管理和日常维护。9.3.7排流保护措施应包括的内容a)杂散电流干扰源的性质、类型及工作状况的概述;b)排流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的概述;c)说明排流保护效果评价指标。9.3.8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内管道防护宜包括的内容a)简述高压输电线路对管道干扰危害;b)针对输电线路对管道的不同干扰类型,分别简述相应的防护措施。9.4站场工程防腐及保温9.4.1管道防腐保温应包括的内容a)说明管道防腐保温的选用原则;b)说明管道伴热保温的伴热方式、保温材料、厚度及结构形式;c)说明管道防腐涂料的选择,材料性能及防腐层结构。71\nSY/T0082.2-20069.4.2油罐防腐保温应包括的内容a)说明油罐防腐保温的选用原则;b)说明油罐的保温方式、保温层厚度及结构形式;c)说明油罐的内、外防腐要求、防腐涂料性能及防腐层结构;d)根据油罐的规模及工程需要确定油罐是否需要阴极保护,如果需要应进行油罐阴极保护设计。9.4.3应对站内其他设备的伴热保温要求进行说明。9.5图纸和表格9.5.1应绘制的主要图纸a)71\nSY/T0082.2-2006阴极保护站分布图;b)阴极保护系统图;c)(典型)阴极保护站接线图;d)测试桩结构及安装示意图;e)典型牺牲阳极组安装图。9.5.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71\nSY/T0082.2-200610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10.1自动控制与仪表说明书10.1.1概述应包括的内容10.1.1.1说明包括管道所经过的地理环境、沿线的社会依托条件、管道的基本设施和站场设置等工程概况;10.1.1.2管道自动化水平;10.1.1.3总体控制方案和管道的基本操作原理;10.1.1.4工程设计范围。10.1.2设计依据应列出下列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号、发文单位名称及发文日期a)设计任务书、设计委托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的审批文件;b)合同及有关协议;c)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要求的文件;d)会议纪要及其他有关文件等。10.1.3应列出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10.1.4应说明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10.1.5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包括的内容a)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功能;b)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选择的基本要求;c)控制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构成;d)控制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网络构成;e)软件和操作系统;f)信息系统的安全。10.1.6站控制系统应包括的内容a)站控制系统的功能;b)站控制系统操作方式;c)站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要求;d)站控制系统的硬件基本构成;e)站控制系统软件;f)站控制系统和其他智能设备的通信;g)机柜的基本要求。10.1.7紧急停车(ESD)系统应包括的内容a)ESD系统设置原则;b)ESD系统的设置;c)ESD系统的通信连接方式;d)重要ESD的逻辑说明。10.1.8检测控制仪表应包括的内容71\nSY/T0082.2-2006a)控制、检测仪表选型原则;b)检测控制仪表;c)特殊的测量仪表:如天然气的组份、H2S的含量、含硫和气体中的含水量分析;油品的密度、含水、粘度和界面检测等仪表;d)随设备成套供应的仪表范围及界面。10.1.9计量系统应包括的内容a)计量系统的设置;b)流量计的选择;c)计量系统和站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和连接;d)计量系统成橇主要包括的设备类型和数量。10.1.10控制回路设置应包括的内容10.1.10.1液体管道控制回路设置应包括:a)输油主泵入口和出站压力选择性控制;b)压力、温度、流量控制;c)水击控制系统。10.1.10.2气体管道控制回路设置应包括:a)离心压缩机喘振检测及控制;b)压缩机出口气体压力调节;c)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气体温度监控;d)进出压气站压力调节、出站温度监控;e)站场紧急切断系统。10.1.10.3顺序控制和安全联锁保护应包括:a)顺序控制系统:泵机组或者压缩机组的顺序启、停,清管器收发装置或通过装置的顺序控制等系统;b)信号报警和安全联锁保护系统:进泵压力超低限和出站压力超高限与输油主泵机组停运联锁,水击泄放罐的液位超高限信号报警并应能自动启动油罐液位控制泵等。10.1.11制中心(包括主机室)、站控制室设置应说明包括控制中心及站控室的大小、规模、机柜类型、仪表盘、操作台规格、数量以及模拟仪表盘等的设置。10.1.12辅助系统检测及控制方案应包括的内容10.1.12.1说明原油加热系统的控制与检测系统;10.1.12.2说明消防灭火设备的控制系统;10.1.12.3供配电系统的数据采集;10.1.12.4阴极保护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10.1.13应说明动力供应的电源电压、频率和供电要求;如果采用气源,应说明气源压力、质量和种类。伴热介质的种类、要求。10.1.14安全技术措施应说明包括站场的爆炸危险场所等级,选用电动仪表的防爆级别以及措施,采用国外防爆标准等的说明。接地系统、防雷保护器的设置。71\nSY/T0082.2-200610.1.15其他应说明的内容a)仪表的防冻、防凝、防腐蚀、防振抗干扰及防静电接地等措施;b)站区和罐区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设置;c)控制室和控制中心调度控制室的火灾报警;d)控制中心、站控制室内、外及工艺设备区的电缆、电线的敷设方式。10.1.16应根据工程内容分项列表说明主要工程量。10.2图纸和表格10.2.1图纸及图纸要求10.2.1.1工艺管道及仪表控制流程图(P&ID)应包括:a)应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图例符号及位号;同时参照有关标准编制工程使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b)工艺及仪表控制流程图应根据工艺流程和控制检测要求,在工艺及仪表控制流程图中应描述清楚设置的检测和控制仪表,以及采用控制系统后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示的内容应有:1)检测仪表的类型,如温度、压力、流量等;2)显示、累积变量的位置;3)高、高高和低、低低越限报警;4)执行机构的类型和调节阀气源/电源故障时位置;5)检测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逻辑关系;6)控制回路;7)仪表位号可由站号+区域号+序号组成:输油管道区号可分为收发球站区、给油泵区、热交换区、主泵区、计量区、罐区、消防等;输气管道区号可分为收发球站区、压缩机区、计量区、储气区、消防等。10.2.1.2计算机监控系统框图应描述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拓扑结构,即控制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站控系统和自动阀室控制系统连接;10.2.1.3在控制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框图中应描述设置的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打印机、局域网、广域网设备和存贮设备等的状况和数量;10.2.1.4在站控制系统配置图中应描述设置操作员工作站、过程控制单元、打印机、局域网、广域网设备等的状况和数量;10.2.1.5在自动阀室控制系统配置图应描述RTU和广域网设备等的状况和数量;10.2.1.6站控制室主要设置有站控制室、设备间和UPS室等,站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应将机柜、操作员工作站在这些房间中进行布置;10.2.1.7调度控制中心的房间主要设置有调度控制室、主机室、模拟仿真室、UPS室和工程师办公室等,控制中心平面布置图应表示主机柜、网络设备柜、操作员工作站、模拟仿真工作站以及工程师工作站的布置;10.2.1.8需要因果图时应分区描述设置的检测仪表产生开关量信号引起执行设备的动作的因果关系。产生开关量信号的检测仪表信息量应包括安装仪表的设备编号、仪表位号、安装的位置和P&ID图号,执行机构息量应包括位号、安装的位置和P&ID71\nSY/T0082.2-2006图号。开关量信号引起执行设备动作,主要动作有以下几类:开、关、跟踪位置、启、停、加速、减速、紧急关断和禁止启动。10.2.2表格及表格要求10.2.2.1设备汇总表应列出仪表专业在该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备表要求有设备的类型;仪表的名称、规格、技术要求和数量;其顺序应是: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液位仪表、分析仪表、调节阀、消防仪表、控制系统和其它仪表;10.2.2.2材料汇总表应列出工程中仪表安装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主要包括电缆、导线、引压管、仪表阀门、电信号配管材料、气信号配管材料、伴热保温材料、接线箱、保温箱、电缆、槽板、钢材等;应列出材料的名称、规格、技术要求和数量;应遵循的顺序:型材、管材、管路连接件、电器连接件和其他材料;10.2.2.3需要编制I/O表时宜根据工艺过程控制和监视变量的要求及P&ID图编制I/O清单。编制I/O清单是列出管道所有进入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点和串行通信接口。编制的方法主要按照站场和阀室分别列出输入、输出变量,这些变量主要有直接开关量和模拟量。每一个变量的信息量应包括I/O点的位号、安装位置、信号类型、模拟信号的量程范围、开关量常开或者常闭,进入站控制系统和控制中心,记录和越限报警值,是否需要24V电源等。11通信工程11.1概述11.1.1工程概述应包括的内容a)简要叙述工程规模、主要工程量、配套工程、建设目的等。b)简要叙述管道沿线所经地区地质、地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冻土深度、土壤腐蚀性、土壤电阻率、水文、气象等自然概况。11.1.2通信现状应包括的内容简述管道沿线通信现状和发展规划,包括现有通信公网和石油通信专用网通信设施制式、容量、传输质量及运行使用情况,并得出是否可依托现有通信设施的结论。11.1.3通信方案应简述本工程通信系统的建设规模,与外部通信网络的衔接方式、系统监控方式、维护特点、管理方法,对分期建设和发展的可能性作必要的说明。11.2设计依据和原则11.2.1设计依据应列出下列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号、发文单位名称及发文日期a)设计任务书、设计委托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的审批文件;b)合同及有关协议;c)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要求的文件;d)会议纪要及其他有关文件等。11.2.2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说明设计原则。71\nSY/T0082.2-200611.3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11.3.1设计范围应简要叙述本工程通信系统所包含的范围。11.3.2当与其他单位有协作关系时,应说明设计分工的内容、设计界面及协作关系。11.4系统设计11.4.1应简要叙述本工程通信业务和需求,必要时应列出本工程通信需求表。11.4.2应通过技术经济对比,进行主用通信方式的选择,最终推荐工程中的主用通信方式。11.4.3主用通信系统应包括的内容a)光(电)缆通信系统应说明光(电)缆传输系统规模容量、技术制式、光缆纤芯的分配、通路组织、光再生中继段的计算、网络管理与监控及接口要求、传输质量等;b)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应说明数字微波通信的距离,站址设置、规模容量、技术制式及接口要求、传输质量、工作频段与站型、传输系统通路组织、网络管理及监控、电路传输计算等;c)卫星通信系统应说明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站信道配置数量、多址分配方式,各种业务种类、网络结构、工程可采用卫星转发器主要参数及卫星带宽计算、信道质量、信道传输、信道接口要求、电路计算等。11.4.4数据通信应说明数据传输的方式、功能、传输速率及接口配置,设备选型等。11.4.5话音通信应包括的内容a)调度话音通信系统应说明调度电话通信实现方式及调度交换机的功能、容量及组网方式和设备选型等;b)行政话音通信系统应说明行政话音通信的实现方式及程控用户交换系统功能、局站设置、规模容量、网路结构、中继方式、编号方案、接口要求、信令方式等和设备选型等。11.4.6备用通信应根据沿线公网和其他专用通信网状况,说明备用通信采用的方式及设备配置等。11.4.7应说明应急通信采用的方式及设备配置等。11.4.8应说明光(电)缆线路路由走向、线路长度、敷设方式、典型穿跨越方式、大型穿跨越方式及防雷、防洪、防鼠害等防护措施。11.4.9应说明工业电视监控系统、会议电话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卫星/电缆电视系统、站场安全防范系统、站场配线网络等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及设置地点、组网方式、传输方式、功能、容量、设备配置及线缆敷设方式等。11.4.10应说明通信设备的供电方式、负荷等级、耗电量及电源设备选型等;说明通信设备工作地线、保护地线(防雷、防静电)技术要求。11.4.11应说明通信机房的环境要求及防火、防水、防尘、防静电、防腐蚀、降低噪声措施等。11.4.12应说明巡线通信方式及配置。71\nSY/T0082.2-200611.5主要工程量应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工程规模,分系统列表说明站场主要工程量和线路工程主要工程量。11.6存在问题与建议应根据初步设计提出影响工程下一步设计和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1.7图纸和表格11.7.1图纸应包括a)通信系统图;b)通路组织图;c)中继方式图;d)通信设备平面布置图;e)通信线路路由走向图;f)线路典型穿跨越图。11.7.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2供配电工程12.1变、配电12.1.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2.1.1.1设计依据应列出与电力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名称及发文日期。12.1.1.2设计范围应包括:a)变、配电及动力、照明设计;b)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设计;c)柴油(天然气)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的设计;d)工艺设施及管线的电伴(加)热设计。12.1.1.3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a)近期、远期电力系统参数(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参数);b)自然环境条件、应用环境条件:1)年最高温度;2)年平均温度;3)月平均最高温度;4)月平均土壤最高温度;5)相对湿度;6)年平均雷暴日数;7)最大风速及最大风频;8)海拔高度;9)冻土层深度;71\nSY/T0082.2-200610)环境污秽等级;11)基本地震加速度;12)土壤电阻率。12.1.1.4应对沿线所经地区的电力供应现状进行描述,主要内容应包括:电源质量、可靠性、容量、近远期发展规划等;12.1.1.5应列出设计采用、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2.1.1.6对供电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设计方案的比较应包括:a)技术比较:1)供电的可靠性;2)供电的质量;3)运行、维护管理等条件;4)变电所和外电源线路走廊占地情况;5)施工条件、建设周期;6)扩建余地;7)影响方案确定的其它技术条件。b)经济比较:经济比较可列表说明,表格形式可参考表18。表18经济方案比较表项目单位方案一方案二方案内容工程投资万元年运行费万元折旧年限年71\nSY/T0082.2-200612.1.1.7应说明推荐方案的工程内容。12.1.1.8电源应包括:a)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b)用电总量及保安负荷;c)电源供电方案:应说明各站场的负荷特性、负荷等级、供电电源位置、电压等级、电源送电线路的选择(包括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导线的规格及长度等)。如有自备电站,应说明其装机容量、台数、运行方式、并网方式。12.1.1.9用电负荷统计及变压器容量选择:应按变电所编号依次列出序号、名称,不同电压等级用电负荷的设备安装容量,需用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变压器容量、台数,备注等项,也可列表说明。给出变压器负荷率,年工作小时数,年耗电量。12.1.1.10应根据变电所深入负荷中心的原则,按站场分别说明所设变、配电所的数量、容量、位置、布置形式,其内容应包括:a)比较并确定主接线方案,确定各级电压母线接线方式、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和运行方式;b)列出变压器、高、中、低压开关柜、变频调速设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急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源系统、小容量发电装置、UPS、直流电源、动力、照明配电箱等技术数据;c)确定无功功率补偿设施、补偿控制形式、补偿点和补偿后功率因数值;d)确定操作电源方式、电压等级和容量;e)确定供配电系统电源进线,母线分段,电压互感器,变压器,中、低压电动机,中压电容器,中、低压馈出线等回路继电保护的配置,高、低压系统母联自动装置的设置状况,电气系统微机监测控制保护的采用等;f)确定电能计量方式和电能计量点;g)说明抗震措施;h)短路电流应计算及进行设备动、热稳定校验,具体格式参见表19、表20;表19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短路点编号K短路点所在母线电压kV最大(小)运行方式电源对短路点的等值阻抗三相短路短路电流初始值IK"kA短路电流稳态值IKkA短路冲击电流最大值ipkA短路冲击电流最大有效值IpkA短路容量SKMVA71\nSY/T0082.2-2006表20主要设备动热稳定校验序号计算值选用设备型号保证值安装地点短路点编号K工作电压UgV工作电流IgA短路容量SKMVA短路冲击电流最大值ipkA短路冲击电流有效值IpkA短路电流起始值IK"kAt秒热稳定电流值I(4)kA额定电压UrkV最大电压UmaxkV额定电流IrA极限通过电流igfkAt秒热稳定电流I4kA额定开断电流IbrkA71\nSY/T0082.2-2006表21电动机起动计算表工程名称:设计项目:项目代号:起动电动机原始数据名称额定功率kW额定功率因数型号额定电压kV起动功率因数起动电流倍数额定电流A同步转数起动转距倍数额定效率额定转数母线编号母线额定电压kV电压损失电动机起动时母线电压V备注UM1UM2电动机起动时机端电压Vi)应进行高压电动机起动计算,格式可参见表21,并应按照近期最小运行方式下系统参数进行验算;j)电动机调速方案应包括:1)工艺专业对电动机调速的技术要求及电动机的基础数据;2)电动机调速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3)限制谐波的措施;4)推荐的调速方案及设备选型。k)电力调度的通信方式应包括:1)电力调度通信的设置要求;2)电力调度通信方式的选择。12.1.1.11配电应包括的内容:a)说明设备环境特征,说明防爆、防火、防腐蚀环境。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划分;b)配电设备设计:1)爆炸危险环境,防爆、防火、防腐蚀环境对电气设备、材料防爆或防护等级、选型的要求;2)特殊传动、控制、连锁要求,电动机控制方式的设置原则;3)检修电源的设置原则;c)电气照明设计:1)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确定电气照明设计的原则;2)确定事故照明设置原则及设置场所;3)照明方式、照明种类、照度要求、照明供电及控制方式,光源选择、灯具选型和线路敷设方式;d)配电线路设计:1)导体选择;2)低压电动机启动校验;71\nSY/T0082.2-20063)动力配电线路敷设方式;4)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配电线路的电缆、电线的选择和敷设方式;5)照明线路敷设方式;e)说明电伴(加)热设计原则,明确技术要求;f)应急电源的设置应包括:1)各站应急电源的设置和保安负荷容量;2)应急电源容量选择的要求和结果;g)简述节能措施;h)技术安全措施。12.1.1.12应明确防雷、防静电设计原则及电气设备接地系统形式和材料选择。12.1.2图纸和表格12.1.2.1供配电应包括的图纸及图纸要求:a)电气主接线及继电保护配置图:1)主接线部分:应表示出供电电源数量、最大、最小短路容量、电压额定等级、分断能力、频率、各级母线段数和短路电流值、分段断路器自投(ATS)设置状况,高、中、低压断路器容量、用电负荷单元号、设备名称/位号、设备容量、发电机组应表示出额定容量、电压、频率、功率因数;2)继电保护配置部分:应表示出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控制、连锁、继电保护关系;b)应按比例绘制出变配电所的组成、面积、标高、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等室内、外电气设备的平面布置图;c)电气总平面图:应表示变配电所与站场各单体的相对位置并绘出主电缆桥架或电缆沟的走向示意。应表示变配电设备、现场电气设备、需静电接地的设备、储罐和管道与接地网的连接关系和防雷接地、接地装置的材质和接地电阻值。d)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划分示意图:应依据释放源的划分绘制爆炸危险区域平面图,说明其立面范围、释放源、主要介质名称和分级、分组。12.1.2.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应按变配电装置、配电、照明、防雷和接地等分别列出。12.2送电线路12.2.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2.2.1.1列出包括供电协议或供电意向书及其他可作为供电依据的有关文件(注明文号、文件名称、日期及签发单位)。12.2.1.2列出设计采用、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71\nSY/T0082.2-200612.2.1.3设计规模及范围应包括:a)设计规模应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说明线路的电压等级,输送电力容量及导线截面,线路起迄点、长度、回路数,中间落点及连接方式等;b)设计范围应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通信保护设计、编制工程概算,对运行维护设计考虑的附属设备以及巡线站的建筑设计等。12.2.1.4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气象条件、工程地质、基本地震加速度、水文勘测报告等。12.2.1.5路径方案选择应包括:a)应说明出线变电所和进线变电所中出线和进线的位置与方向;b)应按照已掌握的沿线路径资料,对全线路径方案进行比较。方案应从路径长度、交通条件、沿线自然状况、特殊气象区、污秽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跨越河流、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转角及线路曲折系数等情况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劣。各路径方案的选择除从技术上比较出各方案的优劣程度外,还要从线路安全运行、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经济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后,提出推荐的路径方案。12.2.1.6送电线路敷设方式应包括:a)线路(包括电缆)的敷设方式;b)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型式;c)杆塔型式和基础型式;d)与铁路、公路、河流、管道、通信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跨越;e)线路的防雷、防震、防风蚀、防腐蚀等技术措施。12.2.1.7电力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及其保护应包括:a)通信保护设计应说明送电线路中性点接地情况,线路路径对主要通信线路影响的情况,各种保护方案的比较及关键性问题等。b)设计原则及依据:1)应根据电力系统阻抗图,计算线路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并绘成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曲线图;2)应说明送电线路沿线大地电导率的分段及取值;3)应按照已收集的通信线路资料,绘制送电线路影响范围内通信线路路径位置平面图,以此相对位置计算电磁危险影响值。c)危险影响计算和保护措施:1)应计算受影响的通信线路感应的纵电动势,对超过电磁危险电势标准的通信线路,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采取保护措施;2)应说明各条通信线路危险影响计算结果,保护措施,协议情况等,也可列表说明。d)应说明送电线路交叉或接近通信线路时,产生的静电感应电压、杂音电势,超过规定标准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12.2.1.8送电线路的运行维修应包括:71\nSY/T0082.2-2006a)运行机构人员编制:1)说明运行维护单位,需要增设或扩建保线站、巡线站情况;2)按规定和实际运行情况,确定运行人员的编制。b)交通工具及贮备器材:1)应确定交通工具的种类、数量、型号等;2)应按规定购置贮备器材和工具器具。12.2.1.9主要经济和材料耗用指标应包括:全线总体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每公里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每公里耗用的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接地材料、杆塔、基础、水泥、木材等的数量。12.2.1.10应提出影响工程下一步设计和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2.2.2图纸和表格12.2.2.1图纸应包括:a)送电线路走向示意图;b)送电线路进出线平面图;c)拥挤地段平面图;d)电力系统接线图;e)导线力学特性曲线;f)避雷线力学特性曲线;g)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图;h)全线杆塔一览图;i)全线基础一览图;j)大跨越平、断面图;k)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曲线图;l)影响范围内通信保护平面位置图。12.2.2.2表格应包括: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c)概算表。12.2.3附件应包括的内容a)工程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b)供电方对顾客申请用电的批复;c)地方政府对送电线路路径的批复(红线);d)与相关部门交叉跨越协议;e)大跨越设计及复杂地段地质报告;f)水文、气象勘测报告。71\nSY/T0082.2-200613机械13.1储罐13.1.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3.1.1.1设计依据应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13.1.1.2设计范围应包括储罐本体、附件及连接元件的端面。13.1.1.3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a)所储介质的物性;b)工艺参数;c)气象资料;d)工程地质;e)地震烈度。13.1.1.4应列出设计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3.1.1.5宜选用不同的材料、结构、附件进行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提出推荐的方案。13.1.1.6计算及参数表应包括:计算储罐各部位的厚度和主要尺寸,并填写储罐的参数表,格式参见表22。13.1.2设备基础应包括的内容a)基础外形尺寸;b)基础承受最大质量。13.1.3图纸和表格应包括的内容a)应绘出储罐的简化总图;b)应列出储罐所配置设备的设备表;c)应列出储罐所用主要材料的材料表。13.2非标设备13.2.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3.2.1.1设计说明应包括:a)工况特点;b)设备种类和结构特征;c)材质选用;d)设计、制造、验收标准。13.2.1.2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a)介质物性;b)工艺参数;c)气象资料;d)工程地质;e)地震烈度。71\nSY/T0082.2-2006表22储罐设计参数表备注储罐自重kg腐蚀裕量mm储存温度℃储罐高度m储罐内径m储罐类型地震烈度最大降水mm/h设计雪载kg/m2瞬时风速m/s介质密度kg/m3储存介质公称容积m3储罐编号71\nSY/T0082.2-200613.2.1.3.列出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3.2.1.4计算及参数表应包括:a)计算主要受压元件厚度和尺寸,确定外形尺寸;b)填写非标设备参数表,格式可参见表23。表23非标设备参数表容器编号容器名称操作介质设计压力MPa设计温度℃容器类别容器型式外形尺寸mm筒体材质容器总重kg备注13.2.1.5设备基础可包括:a)基础外形尺寸;b)基础承受最大质量。13.2.2设备质量及概算应包括的内容a)主体材料计算及汇总;b)外购标准件材质、质量及价格;c)单体设备质量及价格;d)设备数量。13.2.3图纸和表格a)应绘出非标设备的简化总图;b)应列出所配置的设备表;c)应列出非标设备主要材料表。13.3管件及管道附件13.3.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3.3.1.1设计依据应列出与本设计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13.3.1.2设计范围应包括管件:弯头、弯管、三通、清管三通、异径接头、管封头等;管道附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接收筒、清管器发送筒、管汇等。13.3.1.3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a)工艺参数;b)气象资料;c)地质资料。13.3.1.4列出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3.3.1.5可采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做技术经济比选,并提出推荐材料方案;13.3.1.6应计算管件及管道附件的厚度和主要尺寸,并填写管件及管道附件参数表,表格形式可参考表24。71\nSY/T0082.2-2006表24管件及管道附件参数表编号名称操作介质设计压力MPa设计温度℃设计系数外形尺寸mm材质总重kg备注13.4加热炉13.4.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3.4.1.1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13.4.1.2加热炉单体及吹灰空气系统和燃料油系统的设备选型;13.4.1.3设计基础资料应包括:a)被加热介质的物理性质;b)被加热介质的流量、进出口处的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和允许压力降;c)燃料种类、元素组分;d)使用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风压值、地震设防烈度、场地土类别及冬季计算温度等;e)自动控制要求;f)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其它要求;13.4.1.4列出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3.4.1.5宜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提出推荐方案。13.4.1.6推荐方案概况应包括:a)加热炉的结构特点;b)燃烧器和吹灰器的选型说明;c)自动化水平和燃烧系统的安全措施;d)加热炉技术经济指标数据表,表格形式可参见表25。表25加热炉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工艺设计设计热负荷kW工作介质介质额定流量m3/s介质最小流量m3/s介质额定压力降MPa介质入炉温度℃介质出炉温度℃介质相对密度d420介质粘度mPa•s介质额定流速辐射管m/s对流管m/s辐射管平均表面热流密度kW/m2对流管平均表面热流密度kW/m2辐射室传热百分率%71\nSY/T0082.2-2006续表25加热炉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燃烧设计燃料种类燃料组分过剩空气系数排烟温度℃设计热效率%燃料消耗量油kg/h气m3/h构造辐射对流设计压力MPa炉管外直径mm炉管壁厚mm管心距mm管材料管程数/每排管数炉管有效长度m炉管根数根炉管传热表面积m213.4.2设备基础应包括的内容a)基础外形尺寸;b)基础承受最大质量。13.4.3图纸和表格应包括的内容a)绘制加热炉简化总图;b)设备表(设备汇总表);a)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4公用工程14.1总图及运输14.1.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4.1.1.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应包括:a)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发文日期等;b)说明有关主管部门批示的规划用地许可条件;c)表示站址位置的规划图或地形图等图纸;d)气候、气象、水文地质等设计基础资料;e)说明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和高程系统及与国家坐标系统的换算关系;14.1.1.2列出设计中采用或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71\nSY/T0082.2-200614.1.1.3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说明设计原则;14.1.1.4站址概述应包括:a)站址所在地的省、市、县、乡的名称,站址位于城市的相对位置;b)站址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c)站址四邻已有的或规划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以及与之相互关系;d)站址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e)站址内原有建(构)筑物,以及保留和拆除的情况;f)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素;g)规划、土地、消防等地方部门的选址建站要求;h)推荐站址的优势。14.1.1.5总平面布置应包括:a)如何因地制宜进行站场总平面布置,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b)工艺流程的特点以及与总平面布置的关系和影响;c)站场功能分区的特点和方法;d)远近期建设相结合的意图以及未来发展用地的考虑;e)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f)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等;g)设计方案比选的描述,确定推荐方案。14.1.1.6竖向设计应包括:a)说明竖向设计的依据;b)说明场地整平方式;c)地表雨水的排放方式;d)根据土方计算图计算结果,注明填挖土方工程量及余、缺土的处理措施。14.1.1.7道路与交通应包括:a)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b)消防车道的布置情况和依据;c)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d)与站场连接的站外道路主要技术条件。14.1.1.8附表应包括:a)主要技术指标表,表格形式可参考26;b)主要工程量表,表格形式可参考表27;表26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2总建筑面积m2地上、地下部分可分列3建(构)筑基础总用地面积m2含地上、地下管线用地面积71\nSY/T0082.2-2006续表26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4道路、场地等总用地面积m2含停车场面积5绿地总用地面积m2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6土地利用率%(3)+(4)/(l)7绿地率%(5)/(l)8土石方填方量m39土石方挖方量m3注: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规范时,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应按其执行。表27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围墙m2道路m2……14.1.2设计图纸应包括的内容14.1.2.1宜绘制区域位置图;14.1.2.2总平面布置图及图纸要求应包括:a)已有地形和地物;b)测量坐标系统、建筑坐标系统;c)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d)站场四邻已有和规划的道路和主要建(构)筑物;e)新建建(构)筑物的布置;f)新建道路及场地的布置;g)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h)指北针或风频玫瑰图;i)建(构)筑物一览表;j)测量坐标控制点一览表;k)图纸说明。14.1.2.3竖向布置图应包括:a)总平面布置中的所有建(构)筑物;b)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关键性标高;c)站场场地整平范围内的设计等高线;d)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室内外设计标高;e)主要道路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的控制性标高;f)用箭头或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向,并表示出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g)指北针及图纸说明;71\nSY/T0082.2-2006h)本图可视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出图。14.1.2.4土方计算图应包括:a)土石方计算方格网;b)虚线绘制主要建(构)筑物的轮廓线;c)标注方格网格线交点的自然标高、设计标高、高差等数据;d)每个方格的填挖土石方量;e)方格网横向或纵向土石方量合计和总计;f)图纸说明。14.2建筑与结构14.2.1建筑设计14.2.1.1说明书应包括:a)设计依据:1)摘述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建筑方面的文件内容;2)建筑方案设计的有关批复及设计原则;3)地形图或工艺布置图、占地范围及对外协议或意向(当测量专业提供测量资料时);4)当地的市政规划、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按使用性质、生产类别简述对建筑单体的特殊要求(应与环境保护篇章内容一致);b)设计中应遵循或采用的标准、规范;c)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d)推荐方案的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应包括:1)单体和群体建筑的耐火等级、规模、平面形式、结构形式、使用内容、层数、层高等;2)满足相关专业的设计要求;3)满足抗震、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对重点建筑或大、中型建筑应列出消防措施;e)设计特征应包括:1)根据建筑所处环境和主要干道上建筑的立面处理和装修及与环境的协调;群体建筑的体型、立面处理的协调统一措施;2)说明所采用的内装修标准及做法,并列出节能措施;3)对特殊要求建筑或房间的处理措施;4)有关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平面系数和其他主要建筑技术指标的说明;5)对分期建设或有扩建计划的工程,说明分期建设的内容、规模及对后续建设或扩建的处理意见;f)建(构)筑一览表。14.2.1.2图纸和表格应包括:a)图纸及图纸要求:1)应绘制主要单体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比例不小于1:200);71\nSY/T0082.2-20062)重点建筑复杂节点宜绘制处理大样图;3)对有特殊要求的新型建筑或重点景点建筑可绘制透视效果图;b)表格1)设备表(设备汇总表);2)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4.2.2结构设计14.2.2.1说明书应包括:a)设计依据:1)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2)初勘报告(由勘察单位提供);3)抗震设防烈度;b)设计中应遵循或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c)结构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d)推荐方案的结构说明:1)根据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规模、形式所决定的结构选型,并简述结构各部分的做法;2)对于大型建(构)筑物,应进行结构计算分析;3)根据规范确定建(构)筑物抗震等级,并说明采取的抗震措施;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或大于0.1g的地区,按规范说明采取相应的结构构造措施;5)对特殊地形、地质的处理措施。14.2.2.2图纸和表格应包括:a)绘制主要建(构)筑物基础布置图和结构布置图;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4.3给排水及消防14.3.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14.3.1.1设计依据应包括:a)设计任务书、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b)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及其批复文件;c)有关的其它文件:1)与当地相关部门签定的供水协议;2)与当地相关部门签定的污水排放协议;3)与当地相关部门签定的消防协作协议;4)地方污水排放标准。d)设计采用主要标准和规范。14.3.1.2给水应包括:a)应说明给水量、水压、水质(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各类站场的用水量(列表),含消防(补充)用水量;给水净化:流程和设备选型;管材的选用,71\nSY/T0082.2-2006管线敷设方式;贮水设施;加压设备;远近期情况。b)水源应包括:1)宜说明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文资料,高水位、低水位,水质情况(设计重现期);岸边情况(地形、悬浮物、杂草、泥砂、水文、冰凌、地震和地质、现有构筑物、施工条件等);取水构筑物的选择:固定式、移动式;各构筑物的确定原则、计算依据;2)说明地下水的静水位、动水位、渗透系数、影响半径等扬水试验资料、含砂量情况;水质是否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处理方法;取水方式: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虹吸管集水;提升设备的确定;3)市政水源宜说明接管点参数:位置(坐标)、标高(埋深);管材、管径;水压、水质。c)給水处理宜根据水质化验结果确定处理流程。d)应说明输水管线长度、管径、管材及连接方式,防腐、保温做法;安全供水措施。e)给水方案应包括:1)说明給水方式、压力,补水措施、給水管网等情况;2)说明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f)循环水冷却应包括:1)当地的有关气象参数;2)循环冷却水量、水质、水温、水压;3)循环冷却水系统及设备选型;4)循环冷却水处理措施;5)循环冷却水系统检测与控制;6)循环冷却水水质检测与分析项目。14.3.1.3排水应包括:a)说明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雨水、污水排放条件;b)说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处理方式和工艺设施;c)说明站场(基地)排水管网、排放去向、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d)排水处置及设施应说明提升方式及提升设备。14.3.1.4消防设施应包括:a)概述应说明:1)消防设施的设计原则;2)工程项目建设所在地的消防现状及可依托的消防条件;3)消防流程和消防系统设置;4)消防设备配置和选择;5)火警的监测、报警与灭火设施的控制。b)根据站场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建筑物体积等综合考虑确定消防方式。1)水系统消防包括:71\nSY/T0082.2-2006l室外消防管网、室内消防管道、消火栓、消防水箱、消防水池及水泵结合器的布置等;l自动喷水灭火系统;l水幕系统及设备;l雨淋喷水灭火系统;l水喷雾灭火系统;l油罐区冷却水系统;l装置区及厂房冷却水系统;l消防水泵房。2)泡沫消防应包括:l消防流程简介;l泡沫消防管网;l油罐(装置区及厂房)泡沫消防设施;l泡沫站及泡沫供水泵房;3)蒸汽消防;4)气体消防;5)其它消防系统;6)灭火器及其配置。c)说明消防设施自动化水平及消防站的规模、装备、内容、服务半径等。14.3.1.5应列表说明主要工程量。14.3.2图纸和表格应包括的内容14.3.2.1图纸应包括:a)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图;b)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c)消防系统工艺流程图;d)主要站场给排水及消防管道平面布置图;e)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f)循环水场平面布置图;g)消防系统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14.3.2.2表格应包括: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4.4供热14.4.1设计依据应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 14.4.2设计范围和内容应包括的内容a)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b)供热和供气的协作关系、计量方式,对今后发展或扩建的考虑; c)改建、扩建工程,应说明对原有建筑、结构和设备等的利用情况;  71\nSY/T0082.2-2006d)节能、环保、消防、安全措施等。14.4.3设计基础资料应列出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依据性资料。 14.4.4设计中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14.4.5宜通过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14.4.6推荐方案概况应包括的内容14.4.6.1锅炉房应包括:a)计算热负荷;列出全站(厂)热负荷表格;b)确定锅炉房的建筑规模及在总图中的位置;c)确定热媒参数、供热方式及凝结水回收方式;d)说明燃料消耗量、燃料来源。当燃料为煤时,确定燃料的处理设备、计量和输送设备;当燃料为油时,说明油的来源、油罐大小、数量及位置、储存时间和运输方式;当燃料为燃气时,说明燃气来源、调压站位置及安全措施等;e)选择锅炉和辅机等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及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f)简述给水系统及方式;g)简述蒸汽及凝水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及其定压方式;h)说明排污及排污水回收措施;i)简述烟风系统中鼓引风系统;j)说明烟囱种类、口径及高度,除尘方式、烟气脱硫措施及效果;k)说明节能措施及经济效果;l)说明噪声的防治措施;m)确定锅炉房运行的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水平;n)简述锅炉房及附属间的组成,对扩建发展的考虑等。o)设计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中应给出:供热能力(MW)或蒸汽吨位;锅炉房占地及建筑面积;消耗燃料、水、电、汽的数量及生产每吨蒸汽(或0.7MW热能)消耗指标、占地及建设面积、用人、投资的单位产量指标。14.4.6.2水处理系统应包括:a)根据原水水质各项参数,计算需处理的水量,确定处理的方案及水质标准,确定水处理流程;b)选择主要设备和材料。14.4.6.3应说明换热站加热介质及其参数;供热负荷、供热介质及其参数。简述热力系统、水处理系统、补水定压方式,确定换热器及配套辅助设备。14.4.6.4热力管网应包括:a)确定热媒种类及温度、压力参数,说明原水质特点,给出原水分析有关数据,确定处理方案及处理源的指标,除氧方案简述及比选除氧设备说明;b)计算各单体热负荷,布置管网,初选管径;c)确定管网敷设方式,防腐、保温材料及其结构形式的选择;d)选择设备和主要材料;e)71\nSY/T0082.2-2006供热调节方法(质调、量调、间歇等),供热计量分配站,中间加压站,凝结水回收分离站等设置情况及热力管道热补偿的说明;f)保温材料的选择,燃气管道的安全措施。14.4.6.5应列表说明主要工程量。14.4.7图纸和表格应包括14.4.7.1图纸及要求:a)锅炉房系统流程图;b)水处理流程图;c)热平衡图或热平衡表;d)室内、外动力管道平面走向图;e)锅炉房、换热站设备平面图。14.4.7.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a)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4.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4.5.1应简单介绍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工程概况。14.5.2设计依据应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14.5.3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其它相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14.5.4设计计算参数应包括内容14.5.4.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包括:a)地理纬度;b)冬季、夏季大气压力;c)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供暖温度、冬季通风温度、冬季空调温度、夏季通风温度、夏季空调温度;d)夏季空调湿球温度;e)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f)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g)冬季主导风向的平均风速;h)最大冻土深度。14.5.4.2应说明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格式可参见表28。表28室内设计参数表房间名称夏季温度℃夏季相对湿度%冬季温度℃冬季相对湿度%新风量标准m3/h.人噪声标准dBA注:温度、相对湿度采用基准值,如有设计精度要求时,按±℃、%表示幅度。14.5.5采暖设计方案应包括的内容71\nSY/T0082.2-2006a)说明采暖热负荷;b)说明采暖热源状况、热媒参数、室外热力管网及系统补水及系统定压方式;c)说明采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d)说明采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质及保温材料的选择;e)说明站场余热利用及其它节能措施。14.5.6空气调节设计应包括的内容a)说明空调冷、热负荷;b)说明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及冷却水的参数;c)说明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热媒参数;d)简述空调风、水系统;可说明气流组织;e)简述空调系统运行控制与监测方式;f)说明空调系统的防火技术措施;g)说明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h)说明主要设备的选择。14.5.7通风设计应包括的内容a)说明需要通风的房间或部位;b)说明通风换气次数、通风量计算及进、排风量平衡;c)说明通风系统划分、编号和通风设备的选择;d)说明通风系统的防火技术措施。14.5.8防烟、排烟设计应包括的内容a)简述防烟及排烟系统;b)说明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封闭式避难层(间)的防烟设施和设备选择;c)说明中庭、内走道、地下室等,需要排烟房间的排烟设施和设备选择;d)说明防烟、排烟系统风量及需要说明的控制程序。14.5.9图纸和表格应包括14.5.9.1图纸及图纸要求:a)采暖系统平面图:应绘出采暖散热器的位置、室内管道走向布置、采暖干管的入口位置及系统编号等;b)通风、空调平面图:应绘出通风机或空调器的位置、管道走向及尺寸、风口位置(当利用风管通风时)等,并分别对各类系统进行顺序编号;c)通风机房、空调冷(热)源机房平面图(当采用集中式通风、空调时):应绘出设备位置、管道走向、设备编号及连接机房的主要管道的位置、规格及标高等;b)空调风路系统原理图(全风空调系统时需要):应绘制必要的空调送回风、排风、补风、防排烟等系统流程及控制方式;e)空调水路系统流程及控制图(当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时需要)。14.5.9.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71\nSY/T0082.2-2006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5伴行道路15.1概述应简要介绍管道沿线自然地理条件、气象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当地公路的接线关系,说明沿线需要建设伴行路的区段。15.2道路等级、建设标准及技术参数15.2.1应根据实际工程规模确定伴行道路的等级、建设标准及技术参数。15.2.2应列出设计中所遵循的标准、规范。15.2.3采用技术参数主要包括a)行车速度;b)最小曲线半径;c)荷载等级;d)最大坡值;e)最大坡长;f)最小坡长;g)视距;h)路基宽度;i)路面宽度;j)车道长、宽、缓和段长度。15.3伴行道路设计15.3.1尽量靠近管线,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地形条件,避免大填大挖,平面顺直,坡度均衡为伴行道路选线原则。15.3.2伴行道路分段描述应包括的内容:a)说明接线关系;b)说明标准的改变;c)说明地形、地质变化。15.3.3道路设计应包括的内容a)线路平面;b)线路纵断面及沿线设施。15.3.4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应包括的内容a)一般路基;b)路面工程;c)道路排水。15.3.5桥涵设计应包括技术指标及采用的材料。15.3.6应列表说明伴行道路主要工程量。71\nSY/T0082.2-200615.4环境保护应包括的内容15.4.1说明环境保护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5.4.2说明对生态平衡、自然景观、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价及应采取的对策。15.4.3说明在路线布置、路基、路面、桥梁、废弃土方处理等中已考虑的环保措施阐述。15.5图纸应提交的图纸及图纸要求:a)1:500000或1:200000全线平面缩图;b)1:2000~1:5000全线平面图;c)纵1:200、横1:2000全线纵断面图;d)1:50~1:100横断面典型图(包括加宽、超高、排水沟、边坡、截水沟);e)1:50平交道口图;f)路面结构图;g)1:50错车道示意图;h)桥梁结构布置图;i)涵洞结构布置图;j)过水路面结构布置图;k)交通标志典型图;l)占用土地带状图,轴向比例与线路平面图相同,横向比例可示意适当放宽。16节能16.1能耗分析应针对管道系统运行的特点,对管道系统进行能耗分析和统计,包括介质在长输过程中增压站的功率;站场的水、电、气、汽的消耗;线路阀室的能耗;管道系统故障或维修造成的能耗;管道清管造成的能耗等。16.2节能措施16.2.1输油管道节能措施应包括的内容a)合理选择输油泵及其驱动方式;b)合理选用加热炉(高效节能),按在高效区运行原则确定加热炉台数,提高加热炉节能的自控水平,保持最佳工况,优化运行;c)采用最佳输油温度(加热降阻的热力比选和动力能耗费用的综合比较);d)采用清管工艺降低管道压力损失;e)通过采用其他的降凝、减阻的输油方式,积极采用常温输送工艺;f)通过加热输送管道是否需要保温的技术经济论证;g)为降低温降损失提出对原油储罐外壁保温措施的要求;h)为确保保温效果,设计中对防水、防腐材料的技术要求;i)合理地选择储罐类型及储罐附件以减少油气损失;j)设燃料气、电力、蒸汽及耗能工质的计量仪表,对用能设备进行监控;k)建筑节能措施;71\nSY/T0082.2-2006l)其他节能施。16.2.2输气管道节能措施应包括的内容a)充分利用天然气的压力能输气;b)采用清管工艺和必要时采用内涂工艺减少线路输气压力损失,提高管输效率;c)采用密闭清管工艺,减少天然气放空损失;d)按规范设置线路截断阀,减少事故时天然气放空损失;e)合理选配压缩机组及其动力设备;f)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材料和密封性能好的阀门;g)设燃料气、电力、蒸汽及耗能工质的计量仪表,对用能设备进行监控;h)建筑节能措施;i)其他节能施。17防火专篇17.1说明书17.1.1编制依据应包括的内容a)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及其审批意见中有关消防的要求;b)初步设计委托书;c)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有关消防的指令、要求;d)与公安消防部门协商确定的书面意见。17.1.2应列出设计遵循的规范和标准。17.1.3编制原则应包括的内容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依托现有设施;c)消防设施设置和器具配备;d)自动化水平。17.1.4工程概况应包括的内容a)工程的任务范围;b)工程地点与消防依托情况;c)工程的性质与规模;d)火灾危险性类别;e)用水水源、管网及增压设施;f)消防设施的规模及内容。17.1.5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应包括的内容a)主要火灾爆炸危险物品、火灾分类;b)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危险性分析;c)火灾特点;d)预防和灭火措施。17.1.6相关专业的消防措施应包括的内容71\nSY/T0082.2-200617.1.6.1输送工艺应说明:站场设置及其规模;介质物性、贮存量;发生火灾危险设备的安全设施及发生火灾事故的控制措施;站场防火措施。17.1.6.2总平面布置应说明:站场的布置、周边企业的生产性质、火灾危险性类别、与工程地点的防火间距;各区域的位置与最小频率风向的关系;消防道路、入口数量;储罐(装置区)及易爆、可燃物堆场的分组(区)、消防通道、防火间距、消防设施,防火堤、隔离墙分离设施;建(构)筑物的幢数、层数、最大建筑面积、耐火性能、防火间距、消防设施、疏散场地。17.1.6.3建筑与结构应说明:各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主要粱柱、框架的耐火等级;各建筑物的装修标准及主要建筑构造;抗震设防措施等。17.1.6.4仪表自动化应说明:自控系统配置、现场仪表检测和控制系统、电源、防雷接地、压力控制系统、电缆敷设及站控制室等。17.1.6.5供热、通风与空调应说明:采暖、通风及空调、排烟等概况。17.1.6.6电气应说明:供电负荷等级、电源数量、消防事故照明、备用电源、防雷、防静电等概况;防雷措施、防静电及接地和信息设备的防雷击电磁脉冲等安全措施。17.1.6.7通信应说明:工业电视及应急通信、广播系统。17.1.7消防设施应包括的内容17.1.7.1消防依托应包括:a)附近消防站消防车、消防人员配置;b)消防车到达时间;c)协作意向书;17.1.7.2消防流程的选择;17.1.7.3水消防应包括:a)室外消防管网、室内消防管道、消火栓、消防水箱、消防水池及水泵结合器的布置等;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c)水幕设备;d)雨淋喷水灭火系统;e)水喷雾灭火系统;f)油罐区冷却水系统;g)装置区及厂房冷却水系统;h)消防水泵房;17.1.7.4泡沫消防应包括:a)消防流程简介;b)泡沫消防管网;c)油罐(装置区及厂房)泡沫消防设施;d)泡沫站及泡沫供水泵房;17.1.7.5蒸汽消防;17.1.7.6气体消防;17.1.7.7其它消防系统;71\nSY/T0082.2-200617.1.7.8灭火器及其配置。17.1.8消防站的设置。17.2图纸a)工艺流程图;b)线路走向图;c)站场总平面图;d)消防系统工艺流程图;e)其它消防灭火系统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f)厂区主要消防设备平面布置图;g)厂区消防管道总平面布置图;h)火灾报警系统图;i)防爆分区图。18环境保护专篇18.1说明书18.1.1编制依据应包括的内容a)设计任务书或设计合同;b)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及审批意见;c)环保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保评价的意见。18.1.2环境保护规范、标准应包括的内容a)设计中应遵循的规范、标准;b)国家、行业及管道沿线途径地区主管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定。18.1.3工程概况应包括的内容a)工程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工程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自然条件、线路工程、站场设置、公用工程等;b)主要单项工程的功能及工艺流程;c)主要原料、燃料的性质,来源及消耗量。18.1.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应包括的内容a)地理位置;b)沿线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土壤植被情况、水文、气象以及环境敏感点;c)生态、土壤、大气、水、噪声、特殊环境(旅游区等)、社会经济等。18.1.5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应包括的内容18.1.5.1施工期间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应包括:a)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染源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和其他污染源;b)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废液、固体废弃物以及对土壤、环境的污染;c)各类污染物应说明其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及去向。71\nSY/T0082.2-200618.1.5.2管道运营期间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应包括:a)正常运行情况:参照18.1.5.1条叙述;b)事故情况:自然因素、人类活动、人为破坏等情况。18.1.5.3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及固体废弃物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达到的目标可列表说明,格式可参照表29、30、31、32。表29大气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表序号工序名称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措施预计外排量kg/h排放浓度g/m3备注主要污染物外排量合计烟(粉)尘(kg/a)废气SO2CO2烃表30水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表序号工序名称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措施预计外排量kg/h排放浓度mg/L备注主要污染物外排量合计全工程废水循环利用率(%)废水外排量(t/a)表31固体废弃物及废液种类、产生量及综合利用途径表序号种类产生量t/a利用量t/a利用途径备注合计综合利用率(%)表32各工序噪声源、源强及其控制措施表序号工程名称噪声源源强dB〈A〉控制措施治理后声源dB〈A〉备注18.1.6应说明环境保护工程设施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18.1.7应说明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正常运营、事故时)引起生态变化所采取的环保措施。18.1.8应说明绿化面积及绿地系数。18.1.9应说明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机构,并说明管理机构的任务、工作范围及定员。18.1.1071\nSY/T0082.2-2006应说明沿线水土保持、站场绿化、污染物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植被恢复、消声降噪设施、环境检测等环境保护的投资费用。18.1.11应对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分别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并说明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所达到的预期效果。18.1.12应提出本工程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18.2图纸和表格18.21图纸应包括的内容a)水工保护典型图纸;b)生产工艺流程图;c)环境保护设施处理工艺流程图。18.2.2表格应包括的内容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19劳动(职业)安全卫生专篇19.1说明书19.1.1编制依据应包括的内容a)设计任务书或设计合同;b)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审批意见;c)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d)其它有关的文件。19.1.2采用的劳动安全卫生规范、标准应包括的内容a)设计中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的名称、标准号;b)管道沿线途径地区主管部门制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和规定。19.1.3工程概述应包括的内容19.1.3.1说明工程项目的任务及范围;19.1.3.2说明工程项目的性质及规模;19.1.3.3说明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交通、社会人文等;19.1.3.4说明输送工艺与站场设置、线路工程、公用工程、自动化水平等。19.1.4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应包括的内容19.1.4.1自然环境、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应包括:a)气象、水文、地质等对管道安全的分析b)管道沿线环境对管道和站场的安全分析;19.1.4.2生产过程中有害部位和产生的有害物的名称及数量应包括:a)易燃、易爆、有毒、粉尘、射线等;b)高温、高压、辐射、振动、噪声等;c)电气作业、高空作业、重体力劳动等;71\nSY/T0082.2-200619.1.4.3说明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装置的种类、型号和数量;19.1.4.4说明停电时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19.1.5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应包括的内容19.1.5.1线路工程宜包括:a)管道选线的安全原则;b)线路走向;c)管材选用和壁厚确定;d)管线焊接;e)管道防腐;f)线路截断阀室及线路标志;g)河流穿越;h)道路穿越;i)管道与其他建(构)筑物的交叉;j)管道敷设及特殊工程处理措施;k)水工保护工程。19.1.5.2站场工程宜包括:a)工艺设计的安全措施;b)总图布置应包括:1)道路运输的职业安全卫生防范措施;2)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等;3)防火、防爆的安全距离;c)消防设施;d)电气、自动控制与通信应包括:1)按防爆、防火场所的类别、等级和范围选择电气设备;2)检测、控制仪表和报警设施;3)管线超压时的自动泄压及排放的安全设施;4)紧急事故时停机和防止误操作的设施;5)防雷及防静电设施;6)必要的备用电源;e)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气体)部位的防护设施;f)高空作业部位的防护设施,如:扶梯、平台、栏杆等设施;g)对于高温、高燥声、高震动工作环境所采取的降温、降噪、减振等措施;h)当发生事故时,急救和紧急疏散措施;19.1.5.3应说明周边环境对工程地点的职业安全卫生影响的防范措施;19.1.5.4应说明施工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9.1.5.5应说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对策及措施。19.1.6应说明劳动安全卫生机构的设置,并说明机构的任务、工作范围及定员。19.1.7专项投资应包括的内容71\nSY/T0082.2-2006a)主要生产环节劳动安全卫生防范设施费用;b)检测装备和设施费用;c)安全教育装备和设施费用;d)事故应急措施费用。19.1.8应说明采取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后所达到的预期效果。19.2附图劳动(职业)安全卫生专篇的附图宜包括:a)工艺流程图;b)站场平面布置图。20安全专篇20.1说明书20.1.1设计依据应包括的内容a)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b)建设项目设计委托合同书或受委托设计单位资质;c)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d)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范。20.1.2工程概述应包括的内容20.1.2.1依据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需经专家评审通过)及其审批意见相关内容;20.1.2.2简述项目所在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20.1.2.3管道概况应包括:a)工程项目的任务及范围;b)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性质及投资;c)输送工艺的基本参数、工艺方案及工程主要项目组成;20.1.2.4线路工程应包括:a)说明线路走向及沿线自然环境概况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断裂带构造、地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b)说明管道沿线经过区域的人口、经济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码头、军事保护区、大型仓库等社会环境;c)说明管道的周边环境包括矿区及大型企业等;d)说明管道用管、管道敷设和管道穿跨越等;e)说明管道外防腐与内涂层、阴极保护和截断阀设置等;f)说明水工保护;20.1.2.5工艺站场应包括:a)站场地理位置及环境状况;b)站场的设置、站场工艺、站场工艺流程图、站场平面布置图;c)防火、防爆安全距离;71\nSY/T0082.2-200620.1.2.6简述道路工程(包括伴行公路)的概况;20.1.2.7简述供电、自控与通信工程概况;20.1.2.8简述给排水、消防站、消防给水的工程概况和消防器材及其配置;20.1.2.9说明工程的主要工程量其中应包括站场、管道敷设及穿跨越工程等;20.1.2.10说明项目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及岗位分配等;20.1.2.11说明改扩建管道工程的安全、卫生、消防现状;20.1.2.12说明改扩建管道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20.1.2.13说明施工队伍的基本要求(包括资质、业绩和能力等)。20.1.3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定量)应包括的内容20.1.3.1主要物料危险因素分析应包括:a)主要物料(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危险特性;b)主要物料火灾、爆炸特性;c)分析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易流动、易发挥、易燃、受热沸溢、易带静电等性质,硫化氢的腐蚀性等的危险因素;20.1.3.2应说明主要物料(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组分毒性、硫化氢)有害特性及有害因素的分析;20.1.3.3工艺过程及工程站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包括:a)分析说明输送过程及其他工艺流程的危险有害因素;b)分别分析说明首末站、加压站、加热站、减压站、计量站、清管站等危险及有害因素;c)说明公用工程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d)说明穿(跨)越工程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e)说明工程危险场所危险程度的分级及主要危险场所;20.1.3.4分析物体碰击、静电、机械伤害、电气伤害、高低温危害、交通等危险、有害因素;20.1.3.5说明洪水、地震、飓风、地质灾害、雷击、静电、人为破坏等灾害和社会被危害的分析。20.1.4初步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护技术措施应包括的内容20.1.4.1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应包括:a)说明总图运输、建筑与结构、主要工艺设备、装置、管道线路工程(包括管道经过灾害性工程地质段)、输油(气)站场、管道防腐、自控与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及其他相关设施所采取的综合措施;b)分类列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采纳情况;c)对工程仍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补充措施,包括事故预防措施和事故发生时的控制措施;20.1.4.2事故应急预案框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火灾爆炸事故;重大油气泄漏、跑冒事故;打孔盗油事故及自然灾害抢险。20.1.5安全管理机构应包括的内容71\nSY/T0082.2-2006a)说明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b)说明维修、保养及日常检测检验人员;c)说明安全教育设施及人员配置;d)说明应急机构的组成。20.1.6专用投资概算应包括的内容a)主要生产环节安全专项防范设施费用;b)检测设备和设施费用;c)安全教育装备和设施费用;d)事故应急措施费用。20.1.7主要结论和建议应包括的内容20.1.7.1包括归纳设计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明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得到了落实;说明设计是否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20.1.7.2提出在安全设施设计上需要改进或增加的内容及进一步消除危险源的措施。20.2附图应包括a)工艺原理流程图;b)主要站场的平面布置图;c)线路走向图。21组织机构、定员及车辆配置21.1组织机构21.1.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应包括的内容a)根据项目特点和项目实施后管理运行模式,确定组织机构的设置;b)根据管道企业或社会依托情况设置管道维抢修队;c)通信站应与生产调度控制中心设在一起,由输油(气)公司统一管理;d)生产辅助系统及生活服务系统应尽量依托社会。21.1.2组织机构的组成应包括的内容a)输油(气)公司总部;b)输油(气)公司所辖单位;c)绘制组织机构图。21.2人员编制应按管道的自动化水平,配置直接生产人员和辅助生产人员的定员,可分别列表说明岗位、定员、文化程度等。21.3员工培训应说明培训的目的、专业、人数及培训计划安排。21.4车辆配置应说明输油(气)公司生产和生活用车的配备。71\nSY/T0082.2-200622管道工程维修、抢修与分析化验22.1管道工程维修、抢修22.2.1设计依据应列出与本设计有关的文件含文件名称、文件号、发文单位及日期。22.1.2应列出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22.1.3应列出管道长度、管径、输送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自然地形状况、沿线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沿线交通道路情况、沿线城市、厂矿及工业状况等。22.1.4应说明维(抢)修队设置的原则,可能存在的设置及设备配置方案,对方案进行对比,推荐维(抢)修队设置的位置及设备配置方案,并说明推荐理由。22.1.5推荐方案概况应包括的内容a)维(抢)修队地理位置的确定;b)维(抢)修队的组成及建制;c)维(抢)修设备的配备;d)维(抢)修车辆及施工机具的配备。22.1.6图纸和表格22.1.6.1图纸宜包括:a)维(抢)修队总平面图;b)维(抢)修队平面及设备布置图;c)维修间平面及设备布置图;d)车库平面图。22.1.6.2表格a)设备表(设备汇总表);b)材料表(材料汇总表)。22.2分析化验应说明根据工程需要在管道沿线站场需要设置化验室的站场;说明各站场介质需要化验的项目;说明化验室需要配备的化验设备。23概算23.1概算文件设计概算文件应由编制说明、总概算表、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单位工程概算表、其他费用计算表及附件组成。23.2编制说明23.2.1可简述长输管道工程的建设地点、线路长度、管径、管道材质、大型穿跨越的长度、站场的类型、数量、通信方式等。23.2.2编制依据应列出与设计概算有关的文件名称、文号、发文单位名称。23.2.3应在设计概算文件中列出设计概算编制中执行的标准、规定、定额指标等。23.2.4说明概算的价格水平。71\nSY/T0082.2-200623.2.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23.3总概算表总概算表应包括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及应列入总概算的费用。23.4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应按线路工程(分管径)、大型穿跨越工程、站场工程、通信工程、辅助及附属工程等分别编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23.5单位工程概算表应分专业编制单位工程概算表。23.6其他费用计算表根据现行规定进行编制。23.7投资分析将设计概算和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估算投资额进行对比,并分析差别的原因。71\nSY/T0082.2-2006附录A(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A.1范围1范围说明本部分的适用范围。改建和扩建工程执行本部分时,应增加已建设施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次工程中可利用的设施等内容的说明。A.2术语和定义2所列术语和定义仅适用于SY/T0082本部分。A.3基本规定A.3.1 3.1应是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主要依据,在初步设计文件中可作为附件列入文件中。A.3.2 3.6本部分在编制过程中,对近年长输管道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进行总结,吸取其编制的成功经验,在章、节编制中考虑管道工程设计行业多年来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编排习惯,可供初步设计的编制单位参考。各设计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专业设置及编排习惯,并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初步设计的章节编排顺序。4总论A.4.1 4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归纳性的总结,其内容应能全面反映工程的主要信息,目的是让阅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工程有初步了解。本章作为大型、特大型工程或复杂工程可单独成册编写,但其节的内容不变。本章作分册编写时,其内容可详细一些。A.4.2 4.1适用于大型、特大型工程或复杂工程,中、小型的管道工程项目也可省略,对于进行方案设计之后直接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可不进行资源和市场的叙述。A.4.3 4.2设计依据可根据工程情况成册单独出版。当工程单一,资料较少时,可作为附件在总说明书后与总说明书一并成册出版。A.4.4 4.3各项工程均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设计原则应在总结工程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其设计原则。A.4.5 4.5当工程设计有协作关系时,应说明设计分工及协作关系。当设计没有协作关系时,本节可仅叙述工程设计范围。A.4.6 4.7工程概况应首先简要说明工程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输送能力、设计压力、管道长度、规格、压力等;改扩建工程应说明原有工程概况;最后简述各专业的工程概况。A.4.6.14.7.3输油管道应说明全线各站场储油罐总容量及单罐罐容,如有装卸车设施,尚应说明铁路专用线及作业线的长度,说明装卸车鹤管的数量;汽车装卸车栈桥及鹤管数量的配置,装卸方式(上装、上卸、下卸)。A.4.7主要工程量及技术经济指标A.4.7.14.8.1可根据工程规模按不同专业顺序列出主要工程量。A.5工艺系统分析A.5.15.1工艺参数的要求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的工艺计算。A.5.2输送工艺系统计算及分析A.5.2.15.2.1当采用软件进行工艺计算时,采用的软件应成熟可靠,应说明所使用软件的编制公司,可举出经工程应用的实例。71\nSY/T0082.2-2006A.5.2.25.2.2.1输油管道的水击分析报告可根据与顾客签订的设计合同确定是否需要编制水击分析报告。A.5.35.3输油(气)管道工艺计算宜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推荐的方案进行校核,除水力、热力、强度校核计算外,还应有最大输量、最小输量、起输量及管道适应性的计算。如可行性报告推荐的方案不合理,应根据初步设计的基础参数及计算结果提出新的工艺系统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查。A.6输油(气)线路A.6.1说明书A.6.1.16.1.1当分册编写时应编写设计依据。A.6.1.26.1.2线路走向方案比选中6.1.2.1选线原则除标准、规范的规定外,各地方政府可能有其特殊要求,如当地规划部门的意见及顾客有特殊的要求,这些均应在管道选线时考虑,尽量达到各方满意。6.1.2.3提出线路走向方案的主要比较内容,应包含技术的可行性、施工的难易程度、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及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是一个综合评价比选。经济比较应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对各个线路方案与大型穿(跨)越位置及施工方法的不同组合进行估算,从而得出正确合理的经济结论。A.6.1.36.1.3线路走向推荐方案中6.1.3.1推荐线路走向应主要介绍沿线的行政区划分及其区间的主要地名、重要点(大型河流穿、跨越点、工艺站场等)的地名、与地上或地下线性构筑物平行距离、起止点地名等。还应简要介绍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情况。6.1.3.3沿线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中a)表4、表5的说明地形地貌是为了使沿线地貌及沿线植被情况量化,反映沿线的施工难度,便于计算相关地区的工程量和投资,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b)为工艺计算需收集管道埋深1.6m处的地温;c)沿线交通概况包括公路、铁路、水上运输能力概况,主要是考虑管道、设备长途运输及运抵现场的可行性,便于安排运输和估算需要修建施工道路的工程量,同时也可体现沿线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6.1.3.4沿线地区等级划分仅在输气管道和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上采用,应按照有关规范的原则执行。管段强度设计系数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选取。A.6.1.46.1.4管材选用中6.1.4.4按照压力容器的设计规定,应对管道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校核计算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和计算公式进行。规范中没有明确计算公式的,可采用国内或国际认可的有关结构计算软件计算,也可参考相关行业的计算方法。A.6.1.56.1.5管道敷设中6.1.5.2应根据工程情况详细说明各种情况下特殊地段管道敷设的方式及理由。灾害性地质段主要包括湿陷性黄土、滑坡、泥石流、沼泽、永冻土、喀尔斯特地层、沙漠、液化土、采空区、沉降区、地震活动断裂带等。特殊地形段主要包括沿河谷、海滩土堤等。特殊地区主要包括军事戒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区、高压线走廊带等。71\nSY/T0082.2-20066.1.5.4主要指与管道有干扰的地下建(构)筑物。管道设计和施工应采取对这些已有建(构)筑物无影响或影响最小的措施。A.6.1.6 6.1.6管道焊接与检验应列出执行规范的名称和版本号;还应考虑具体工程的管径、壁厚、通过地区地形、地貌情况和目前国内的施工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焊接方式和相对应的焊材。焊缝检验标准应执行相关规范,并应根据管道的重要性、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确定。A.6.1.76.1.8线路附属工程中6.1.8.1标志桩种类主要包括:里程桩(可由阴极保护测试桩兼做)、转角桩、穿跨越标志桩、结构桩、设施桩、警示牌等;6.1.8.5施工便道指的是由公路通向施工作业带需修的运输道路,一般以垂直通向施工作业带为好,一般2km~3km管线修一条施工便道。可利用沿线乡村道路扩建。A.7管道穿(跨)越A.7.1说明书A.7.1.17.1.3河流(冲沟)穿越中7.1.3.1c)穿越位置的选择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切合实际的选择原则,并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及河道管理部门的城市规划和水利、防洪规划要求。7.1.3.1g)穿越设计应给出穿越总体布置、结构主要尺寸、选用主要材料及设备等,以满足订货和EPC招标深度要求。在隧道设计中,对于顶管法应说明顶进管材质、规格选型;对于盾构法还说明衬砌环片类型,拼装连接方式,环片的尺寸大小、厚度等。7.1.3.1j)工程量主要包括管道组焊、管件安装、管道防腐保温、焊接检验、试压、各种结构构件、附属结构(固定墩、标志桩)、土石方、征地、施工便道等项目。A.7.1.27.1.5陆上隧道穿越中7.1.5.2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结合工程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要求及洞口相关工程综合考虑,比较其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确定隧道洞口的最佳位置。A.8站场工艺A.8.18.1分册编写时应增加工程概述章节。工程概述应对整个工程简述,包括对线路、站场等内容,还应列出与本专业有关的设计依据、设计内容、设计原则、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等。A.8.28.3应根据工艺站场的设置,分别按各类站场的主要功能及工艺流程进行描述。A.8.38.4.1站内管道设计中a)站场用管应计算管径及强度,但由于站场用管的管径较多,而且同样管外径压力不同壁厚也不同,因此站场用管规格繁多,材质各异。并且站场用管量不大,为方便采购、设计与施工,可尽量对管子规格进行合并,减少用管规格。A.9防腐、保温及阴极保护9.4.1应根据气候条件、管道敷设方式及管道输送介质的物性确定管道的防腐、保温及伴热方式。9.4.2应根据气候条件及所储油品的物性确定油罐的防腐保温方式。71\nSY/T0082.2-2006A.10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A.10.1自动控制与仪表说明书A.10.1.110.1.2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单独成册时本节可单独成列出,否则与仪表专业有关的设计依据应汇入4.2;A.10.1.210.1.3自动控制与仪表工程单独成册时本节可单独成列出,否则仪表专业遵循的设计标准及规范应汇入4.4。A.10.2图纸和表格10.2.2表格及表格要求中10.2.2.1设备汇总表应列出仪表专业在该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备表要求有设备的类型;仪表的名称、规格、技术要求和数量;其顺序应是: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液位仪表、分析仪表、调节阀、消防仪表、控制系统和其它仪表;10.2.2.2材料汇总表应列出工程中仪表安装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主要包括电缆、导线、引压管、仪表阀门、电信号配管材料、气信号配管材料、伴热保温材料、接线箱、保温箱、电缆、槽板、钢材等;应列出材料的名称、规格、技术要求和数量;应遵循的顺序:型材、管材、管路连接件、电器连接件和其他材料;10.2.2.3编制I/O清单是列出管道所有进入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点和串行通信接口。编制的方法主要按照站场和阀室分别列出输入、输出变量,这些变量主要有直接开关量和模拟量。每一个变量的信息量应包括I/O点的位号、安装位置、信号类型、模拟信号的量程范围、开关量常开或者常闭,进入站控制系统和控制中心,记录和越限报警值,是否需要24V电源等。I/O的编制在初步设计过程中有些I/O点还不能完全确定,因此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进一步修订。A.11通信工程A.11.111.2通信工程单独成册时设计依据可单独为一节列出,否则设计依据应汇入4.2。A.11.211.3通信工程单独成册时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可单独为一节列出,否则可汇入4.5。A.12供配电工程A.12.1变、配电A.12.1.112.1.1说明书中的设计依据和设计遵循的标准应汇入4.2和4.4中,如果12.1供配电工程单独成册时则可列入本章。A.12.1.212.1.2图纸和表格中12.1.2.2b)材料表应按变配电装置、配电、照明、防雷和接地等分别列出。表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等项。A.12.2送电线路送电线路的内容适用于35kV及以上送电线路工程,10(6)kV及以下送电线路工程参照本节相关内容执行。设计依据和设计遵循的标准应汇入4.2和4.4中,如果12.2送电线路单独成册时则可列入本章。送电线路委托其他单位设计,应说明与被委托单位的工作内容及界面划分。A.13机械71\nSY/T0082.2-2006机械涉及的内容很多,并且较为繁杂,在初步设计阶段可单独成册出版。在单独成册时应详细写明设计依据、设计规范、设计基础资料等内容。A.14公用工程A14.1总图及运输A.14.1.114.1.1设计说明书14.1.1.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中b)有关主管部门对工程批示的规划用地许可条件可包括: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要求。14.1.1.4站址概述中d)地形地貌多指山丘,河流、沟渠、陡坎等;e)此处所指的建(构)筑物还应包括名木、古迹等;f)此处所指的自然因素多指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及其他地质灾害。14.1.1.5总平面布置中a)因地制宜系指应根据地形、地质地貌、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14.1.1.6竖向设计中a)竖向设计的依据包括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b)场地整平方式如平坡式、台阶式等;c)地表雨水的排放方式系指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水等方式,如采用有组织排水,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d)土石方计算方法主要有方格网法、一点法等。14.1.1.7道路与交通中c)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有道路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d)站外道路的主要技术条件有道路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路面标高、最大及最小纵坡等。A.14.1.214.1.2设计图纸中14.1.2.1区域位置图可在已有的规划图、地形图等图纸上绘制。14.1.2.2总平面布置图及图纸要求中d)应标示站场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e)应标注主要建筑(构)筑物的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f)应标注道路及场地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场地指停车场及停车位等;k)图纸说明栏内应注明:尺寸单位、图纸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和日期及档案号、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71\nSY/T0082.2-200614.1.2.3竖向布置图中g)说明栏内应注明:尺寸单位、图纸比例、场地整平方式、设计等高线的间距和高差、填挖土石方量、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14.1.2.4土方计算图f)说明栏内应注明:尺寸单位、图纸比例、土石方计算方法、填挖土石方量等。A.14.2供热14.4.3中依据性资料一般包括:水质分析、燃料种类、地质情况、冻土深度、地下水位、海拔高度或大气压力等。A.14.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A.14.3.114.5.4.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可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列出与工程计算有关的气象参数。A.14.3.214.5.5采暖设计方案中a)长输管道工程线路较长,可能跨越不同的气候带,应当按各站场所在地区不同的室外气象参数分别进行采暖热负荷的计算。采暖单体较多时,应分别列出各单体的采暖热指标和热负荷计算;b)长输管道工程中各站场采暖热源及热媒参数可能有所不同,应分别说明各站场的采暖热源和热媒参数。A.14.3.314.5.6空气调节设计a)当需空调单体较多时,应分别列出每个单体的空调冷、热指标和空调负荷。A.14.3.414.5.7通风设计a)当需要通风的房间或部位较多时,应逐一列表计算。A.15伴行道路伴行道路是根据管道工程的特殊性,为方便管道施工及管道投产后巡线检修而修筑的。A.16节能节能应针对输油(气)管道的运行特点,分析管道的能耗损失,并分别提出输油(气)管道的节能措施。A.17防火专篇防火专篇是为安全消防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的防火部分初步设计进行审查而提供的设计文件。因此在专篇中应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意见中有关要求、设计委托书等有关设计委托文件、设计中应遵循的标准及规范、工程概况、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工程的消防设施等内容满足地方安全消防管理部门审查的要求。A.18环境保护专篇环境保护专篇是为环保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环保部分初步设计进行审查而提供的设计文件。因此在环境保护专篇中宜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意见作为附件。18.1说明书中18.1.4b)环境敏感区状况是指居民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等状况。A.19劳动安全卫生专篇71\nSY/T0082.2-2006劳动安全卫生专篇是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审查而提供的设计文件。因此在劳动安全卫生专篇中宜将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及批复意见、安全预评价报告作为附件。A.20安全专篇安全专篇是为安全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安全部分初步设计进行审查而提供的设计文件,是新增的专篇。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2004年12月28日)“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第三条规定“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安全评价,其初步设计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安全专篇”。本专篇内容是根据2005年4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文件安监总管一字[2005]29号“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附件4“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编制的。如今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的文件,或“陆上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有变化,则安全专篇的编写内容应随之改变。A.21组织机构、定员及车辆配置A.21.1组织机构21.1.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中b)管道维(抢)修队的设置应根据管道企业和社会依托条件外,还应考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输油气管道维抢修体系规划方案》中管道维(抢)修队的总体设置,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维(抢)修队设置间距宜为300-500km。A.21.2人员编制管道工程应根据管道自动化水平合理配置各岗位的定员,后勤服务人员不考虑在人员编制内。A.21.3车辆配置21.4车辆配置是考虑到长输管道工程的特殊性,为方便输油(气)公司及站场生产、生活而制定的。对于长输管道,根据需要每个站(队)可考虑配备一辆生产、生活用车,配备的特种车辆可由维(抢)修队统一管理。A.22管道工程维修、抢修与油品化验22.1管道工程维修、抢修涉及的内容很多,因此在大型工程中可以单独成册,单独成册时应详细写明设计依据、设计规范、设计基础资料。A.23概算A.23.1概算文件23.1概算文件说明了概算文件的组成。A.23.2编制说明23.2规定了编制说明应包括的内容。A.23.3总概算表23.3规定了总概算表应包括的内容。A.23.4单项工程综合概算表23.4说明了单项工程的划分规定71\nSY/T0082.2-2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