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50 KB
  • 2022-12-08 09:32:35 发布

2009.9.25-莞惠环控专业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十四章通风空调34通风空调34.1一般要求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环控系统制式采用屏蔽门系统。1、在确保环控系统功能要求前提条件下,设备选型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原则,除部分设备关键部件从国外引进、由国内组装外,其他设备均采用成熟的国产优质兼备消防要求和环保要求产品,国产化率100%,原则上不采用试制产品。2、冷冻机房位置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力求缩短冷冻水供/回水管道长度。3、空调通风机房,冷冻机房和区间隧道通风机房布置应紧凑,并需设计大型设备进出吊孔,运输通道,安装和维修空间。4、空调通风设备选用应留有适当余地,但应避免“大牛拉小车”现象,其中空调箱风量和风机风量、水泵流量安全系数取用1.1,风机风压和水泵扬程安全系数取用1.2。5、注重节能运行,从节约冷源能耗和动力能耗两方面降低运行能耗。6、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空调室外机放于车站端部的平台上,距侧墙不小于0.4m的安装检修空间,机前不小于0.4的安装空间。平台顶部开敞,侧面设置百叶,百叶过风面积不小于60%。7、设计时考虑设备安装运输所需运输通道及日常维修养护所需通道。8、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空调室内机布置应与装修配合,产品生产厂方负责空调系统冷媒管线设计、安装,并对系统调试、验收。34.2设计范围1、各地下车站(包括车站设备管理用房)。\n2、各地下车站两端区间隧道(包括中间风井)。3、高架站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34.3设计参数和标准34.3.1室外设计参数(1)道滘~常平段:地下车站公共区:夏季空调干球温度t=33.2℃,湿球温度t=28.5℃;设备管理用房:夏季空调干球温度t=33.5℃,湿球温度t=27.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参数为:干球温度t=31℃;(2)惠环~惠州段:地下车站公共区:夏季空调干球温度t=32.9℃,湿球温度t=28.1℃;设备管理用房:夏季空调干球温度t=33.4℃,湿球温度t=27.5℃;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参数为:干球温度t=30.6℃;34.3.2室内设计参数站厅空调设计参数:干球温度:≤30℃相对湿度:40%~65%站台空调设计参数:干球温度:≤29℃相对湿度:40%~65%列车内夏季空调计算参数:干球温度t=27℃,相对湿度j=40%~65%列车正常运行时区间隧道夏季日最高平均温度≤40℃(屏蔽门系统)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内列车周围空气温度≤40℃列车顶部最不利点空气温度≤45℃冬季通风计算温度:t≥12℃设备管理用房温度与通风换气次数按工艺要求或参照《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详见表34.3-1车站设备管理用房温度、换气次数一览表。\n车站设备管理用房温度、换气次数一览表表34.3-1房间名称计算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次/h)冬季夏季%进风排风车站控制室182740-6065站长室/站务室1627<6566会议室1627<6566公安值班室1627<6566会议室1627<6566男/女更衣室1627<6566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36按排除余热计算风量降压变电所/36按排除余热计算风量跟随式变电所/36按排除余热计算风量照明配电室/3066通信机械室(专网、公众、警用通信)122740-6065信号机械室122740-6065屏蔽门控制室122740-6065弱电综合机械室122740-6065环控电控室162740-6065AFC机房162740-6066AFC票务室182740-6065银行162740-6066环控机房(空调机房、冷冻机房)66备品库/储藏间44盥洗间44气体消防设备室/4废水/消防泵房/4污水泵房10清扫工具室/4茶水间/10厕所间/排风注1:厕所排风量每坑位按100m3/h计算,且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宜小于15次。注2:其他事项请参照《地下设计规范》GB50157-2003相关要求执行。*盥洗室、洗手间内如设有厕所,排风量按每坑位100m3/h计算。注3:只采用排风的房间应落实其是否具备自然进风的条件,否则应采取补风措施。(2)人员新风量标准\n公共区空调季小新风量运行时新风量每个乘客按≥20m3/h、屏蔽门漏风量、空调系统新风量不小于总风量10%中三者取最大值计算。屏蔽门漏风量按照远期最小行车间隔设计。非空调季新风量每个乘客按≥30m3/h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5次,冬季通风量按消除车站余热计算得出。设备管理用房新风量每个工作人员按≥30m3/h计算,新风量不小于总风量10%。(3)噪声标准环控设备正常运作时,传至站厅、站台公共区噪声≤70dB(A),传至工作、休息室噪声<60dB(A),环控机房内噪声≤90dB(A),通过通风亭传至地面风亭外噪声应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风速标准环控通风系统风速设计标准表34.3-2类型风速(m/s)送排风干管≤10送排风支管4~6UPE/OTE管道初风速;≤10送风口2~3排风口风速≤4排烟风口风速≤10UPE/OTE风口5~6风井风道≤8风亭格栅≤4消音器片间≤12金属排烟管≤20非金属排烟管≤15区间隧道火灾排烟11≥V≥2.0\n列车阻塞通风11≥V≥2.0(5)车站内部空气质量标准1)地下车站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应小于1.5‰。2)地下车站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应小于0.25mg/m3。(6)防排烟标准1)事故排烟设计按照站厅、站台、区间隧道及车站设备管理用房同时只有一处发生火灾来考虑。2)地下车站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75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3)车站站台、站厅公共区的排烟量,按每分钟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m3计算。车站排风系统考虑兼容排烟功能,设置专用排烟风机。4)当车站站台发生火灾时,打开屏蔽门端部滑动门,通过区间隧道排烟设备排烟,保证站厅到站台的楼梯和扶梯口处具有不小于1.5m/s的向下气流。5)设备及管理用房的排烟量,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按每平方米面积60m3/h计算,且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小于7200m3/h;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120m3/h·m2计算,并配置排烟风机。6)地下车站站台、站厅和设备及管理用房的排烟系统,排烟风机的耐温标准为250℃时连续工作1h。7)同一防火分区内的地下车站设备管理用房总面积超过200m2、或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单个房间应设置机械排烟措施。8)变电所等电气设备用房,当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时,应设机械排风系统,所排除的气体直接排出地面。\n9)疏散长度超过20m的封闭内走道以及长度超过60m的地下通道,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排烟口距最不利排烟点的距离不应超过30m。10)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风机及烟气流经的附属设备(风阀、消声器等)应保证250℃条件下连续有效运转1h;地下车站站厅、站台和车站设备管理用房的排烟系统,排烟风机及附属设备应该保证250℃条件下连续有效运转1.0h。若排烟风机需满足上述两种工况时,其耐温要求应按250℃连续有效运转1.0h确定。(7)风亭设计标准1)进风亭设于空气洁净地区,进风格栅下沿距地面不小于2m,位于绿化地带时可不小于1m;排风亭口部下沿距地面至少0.5m,以防水淹。2)排风亭与进风亭应尽量分开设置,合建时,送、排风亭在高度、方向或水平距离上尽量错开,且进风口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若送、排风亭位于同一高度,则水平距离≥5m,并错开口部方向;若送、排风亭位于同一位置,则排风亭在上部,送风亭在下部;排风亭下沿距送风亭上沿≥5m,并尽可能错开口部方向。3)任何建筑物距通风亭口部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5m;通风亭与地面建筑合建时,风亭口部格栅距建筑物的门窗等口部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5m。34.4通风空调系统组成通风空调系统由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组成。1、地下站车站通风空调系统:(1)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简称大系统)。(2)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简称小系统)。(3)制冷空调循环水系统(简称水系统)。2、区间隧道通风系统:(1)区间隧道活塞风与机械通风系统(简称区间隧道通风系统)。\n(2)车站范围内屏蔽门外站台下排热和行车道顶部排热系统(简称UPE/OTE系统)。3、高架站通风空调系统:(1)车站公共区车站站台公共区开敞式设置,采用自然通风、自然排烟模式。车站站厅层设变频多联空调系统。(2)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根据设备管理用房布置情况和使用功能,通风空调共设有4个系统。系统1(多联变频空调系统):服务范围包括站厅层各个设备管理用房。该系统采用多联变频空调系统,并设置室外机,设置于站厅边缘挑出的空调室外机预留安装位置上。其中室内机分别采用四面出风嵌入式和一面出风嵌入式天花机。空调凝结水应集中排放,凝结水管采用保温材料保温。该系统设置空调新风机,空调新风机自带冷源。系统2(空调系统):对于分散的需上空调的房间,变电所0.4kV开关柜室(变压器室)设置分体空调。系统3(变电所机械通风系统):服务范围包括设备层的0.4kV开关柜室、35kV开关柜室。该系统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在外墙上设百叶进风,排风机采用墙壁式轴流风机。系统4(厕所排风系统):服务范围包括男、女卫生间。系统5(其它排风系统):服务范围包括其他非空调且通风换气量小的房间,均采用换气扇对其进行通风换气。系统6(排气系统)服务范围主要为没有外窗的气消房间,当房间气体消防完毕后,开启排风机进行排气。34.5防排烟系统地下车站和区间应设置完善的火灾工况防排烟系统,结合地下通风系统一并设计。正常运行由BAS系统控制,火灾工况由FAS系统发出指令,\nBAS系统实施执行。区间隧道通风排烟应由相邻车站通风设备配合实现,由控制中心对全线隧道实行监控。1、地下车站通风排烟系统设计要求(1)当车站站厅层公共区发生火灾,则空调水系统停止,关闭回/排风机,关闭车站送风系统和站台层回/排风系统,启动排烟风机,由站厅层排风系统排除烟雾经风井至地面,使站厅层造成负压,新风经出入口从室外进入站厅,便于人员从车站出入口疏散至地面。(2)当车站站台层公共区发生火灾,则空调水系统停止,关闭回/排风机,关闭站台层送风系统和站厅层回/排风系统,启动排烟风机,启动组合式空调机组向站厅送风(按机组50%风量补风)。为保证站厅到站台的楼梯和扶梯口处具有不小于1.5m/s的向下气流,经车控室人工确认,端头滑动门附近不存在人员跌落的安全隐患,且区间列车已经越行本站后,在车控室的MPC控制盘上,岛式车站打开火灾防烟分区侧站台屏蔽门端部两侧各一扇,共2扇活动门,侧式车站打开端部1扇活动门,然后启动TVF风机,UPE/OTE风机由低频运转切换为工频运转状态,进行排烟。由站台层排除烟雾经风井至地面,使站台层造成负压,楼梯口形成向下气流,便于人员安全疏散至站厅层。(3)受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设备管理用房发生火灾时,关闭送排风系统上的电动防火阀,由气体灭火系统实施灭火,灭火完成后,经确认火灾已经熄灭,打开送排风系统上的电动防火阀,实施通风排气,将烟气及灭火气体经风井直接排至地面。(4)跨越防火区的风管,在防火墙处应设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防火阀。(5)有排烟要求的设备管理用房发生火灾,启动相关的火灾模式,进行排烟。2、区间隧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要求\n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应尽量将列车开至前方相邻车站疏散乘客并进行灭火活动,当火灾列车仃在区间隧道时,由控制中心确认后根据所在区间和列车火灾位置按以下情况组织通风排烟。(1)列车头部发生火灾时,由列车头部一端车站TVF风机排风(烟);列车尾部一端车站TVF风机送风,UPE/OTE风机关停构成推挽型纵向通风方式;启动相应配线区间隧道内的射流风机组织气流。(2)列车尾部发生火灾时,由列车尾部一端车站TVF风机排风(烟);列车头部一端车站TVF风机送风,UPE/OTE风机关停构成推挽型纵向通风方式;启动相应配线区间隧道内的射流风机组织气流。(3)当列车在车站站台上行线或下行线区间发生火灾时,则开启站台层送风,关闭车站排风,开启该侧两端的TVF风机,关闭UPE风道,利用TVF和U/O风机进行排烟。34.6环控机房施工图设计要点环控机房包括隧道通风机房、空调通风机房和冷冻机房。1、区间隧道通风机房车站两端区间隧道通风机房和中间风井通风机房设置2台TVF风机和多扇组合式钢制风阀构成活塞风/机械通风系统,考虑到2台TVF共同对一侧隧道送排风工况,在线路中心线正上方的机械风孔面积为25m2×2,活塞风孔兼作机械风孔。其余活塞风孔面积20m2×2。一般而言,活塞风孔和机械风孔均需考虑到两台TVF风机相互备用和并联运作,故应设置相应风阀达到功能要求。活塞风道长度尽量短,在车站外均控制在25m之内,在活塞风道内原则上设消声器。TVF风机前后设置渐缩/渐扩管和金属外壳片式消声器,消声器与电动组合式钢制多叶风阀相连接时,两者距离应≥800mm\n,且消声片立、卧方向应与多叶钢制风阀叶片方向一致,减少阻力损失。TVF风机采用座式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风机基础一般高出机房地面>200mm,具体高度要与金属外壳片式消声器安装高度相匹配,金属外壳片式消声器安装在金属机架之上,风机与基础受力点应作减振处理。2、空调通风机房UPE/OTE系统中UPE与OTE风道风量之比按4∶6计,OTE风管尺寸既要符合初始风速≤10m/s要求,又要符合行车限界要求。OTE风管吸风口位置需与列车空调冷凝器位置相对应。UPE风管吸风口位置需与列车停站时轮对位置相对应。UPE/OTE风机原则上设于车站站厅层两端,每端一台,风机前后设置土建片式消声器,其正压端风道与车站排风道合一。UPE/OTE风机采用座式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风机基础一般高出地面>200mm,风机正压端、负压端设置结构片式消声器,在采用结构片式消声器时,一侧应留出人员出入口宽度500mm或将一片消声片制作成可滚动式,滚动一片消声器应可满足人员出入的要求。新风机、组合式空调箱和回/排风机各负担车站站厅、站台一半负荷,布置在站厅层两端。每端设1台或2台组合式台空调箱、相应每端设1台空调新风机、1台或2台回/排风机和1台或2台排烟风机。组合式空调箱和回/排风机采用变频风机。回/排风机正压端排风口应设在UPE/OTE风机正压端,回/排风机吊装时,应在顶板上设置预埋铁,该预埋铁锚箍筋必须与土建结构钢筋焊接,吊装风机与吊架的受力点处应作减振处理。新风机负压端设置土建片式消声器,正压端通过喇叭形扩散管以较大面积与组合式空调箱混合室相连接。组合式空调箱主要有板式过滤段、表冷档水段、中间段、风机段、片式消声器段和送风段组成。新风和回风混合式宽度应>2m\n。空调箱检修门在操作面侧应留有足够搬运表冷器的通道宽度,其宽度至少为空调箱宽度。空调箱其它面应留有人员安装通道,宽度至少500mm。组合式空调箱地面四周应设排水明沟,操作面设地漏,以便排除凝结水和检修时排水。由于表冷器处于空调箱负压端,为保证凝结水畅通排出,其凝结水管应接水封,水封排水管接至明沟,明沟上铺设铁蓖。3、冷冻机房每座车站设置1座冷冻机房,为空调提供冷源,一般车站均设置2台冷水机组、2台冷冻泵和2台冷却泵,不设备用泵。每座冷冻机房内冷水机组型号规格一致,便于联合运用和维护管理;冷冻泵型号、规格一致,互为备用;冷却泵型号、规格一致,互为备用。大系统冷源兼小系统冷源。冷冻机房位置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力求缩短冷冻水供/回水管长度,冷冻机房宜与空调通风机房分间设置,以免水泵噪声干扰。冷水机组需整体吊装,是环控设备中最大设备,需要预留其吊孔和运输通道。吊孔上部顶板需设吊钩,其预埋铁锚箍筋需与土建结构钢筋焊接。冷冻机房内主要通道和操作通道宽度>1.5m;冷冻机突缘部分与配电盘之间距离>1.5m;冷冻机突缘部分相互之间距离>1.0m;冷冻机与墙面之间距离>0.8m;螺干式冷水机组一端预留相等长度用作清洁管道的空间;冷水机组最高顶部距梁底间距>0.4m。为防止积水,冷水机组基础应高出机房地面50~100mm。为防止和减少冷水机组振动和噪声,机组受力点处应作隔振处理,与机组相接的冷冻水、冷却水管道用挠性接管。水泵基础尺寸按台座四周各放大150mm设计,水泵与基础受力点处应作防振处理。环控机房内应考虑设置清洗过滤器水槽,水槽尺寸为1.4mm×0.7mm,上沿距地面0.8mm。水槽底部应做好防水隔潮措施。\n4、设备管理用房环控机房采用风量空调器或风机盘管输送冷风,或采用轴流风机管道系统送风,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新风道、排风道与大系统共用,小系统排风接至UPE/OTE风机正压端。部分设备用房采用空调送排风系统(全空气低速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设置防火阀(包括低压配电室、降压配电室、环控电控室、屏蔽门控制室、通信机械室、信号机械室、车站综合控制室等)。站长室、站务室、会议室、公安室、AFC票务室和维修室、银行、更衣室、休息室设空调送风系统(可采用风机盘管送风系统或全空气低速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并设置防火阀。空调通风机房和冷冻机房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并设置防火阀。受气体灭火保护的房间包括车站综合控制室、通信机械室、信号机械室、变电所等重要电器房间。其送排、风系统需设置电动防火调节阀,排风系统需设置上/下排风口。5、送/回风口、阀门、风管吊、支、托架车站公共区空调送/回风口宜采用双层百叶送/回风口,送回风口设置人字闸调节风量。防火阀安装时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风管支吊架进行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不低于35μm。所有水平或垂直风管必须设置风管吊、支、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外部,但不得损坏风管保温层,且不得设于风口、风阀、检查门及自动控制机构结处,吊杆不能直接固定在法兰上,风管水平安装时,当边长<400mm时,间距<4m;当边长>400mm时,间距<3m。风管垂直安装时,吊、支、托架间距<4m,且每根立管固定件不少于2个。6、风管材料\n上排热风道(OTE风道)为土建风道,接入环控小室时采用钢板风道,风道采用2mm冷轧钢板制作,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TVF、U/O风机变径管采用≥3mm的冷轧钢板。防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送/回风混合室、送风室、排热小室处采用1.6mm碳素钢板制作;穿越封闭楼梯间的风管需包覆防火板分隔。其它风管材料采用镀锌钢板。空调风管需保温,保温材料采用48kg/m离心玻璃棉毡,复合铝箔贴面。保温板经济厚度:设在具有空调房间空调风管δ=40mm设在无空调房间空调风管δ=50mm7、水管材料管径小于DN100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管径大于或等于DN100采用无缝钢管、法兰或焊接连接。为防止冷量损失和水管结露,冷冻水系统水管及附件应进行保温,当冷冻水管穿越墙体和楼板时,保温层不得间断,采用玻璃棉壳管,其保温经济厚度根据全年空调使用时间采用如下:冷凝水管厚度25mm;公称直径<100mm厚度40mm;公称直径100~200mm厚度50mm;公称直径>200mm厚度65mm。水管吊、支、托架均为铁件,必须采用防腐措施,对铁件表面进行清理除锈,涂红丹油性防锈底漆和面漆各两遍。吊、支架必须设于保温层外部,水管穿越吊、支架处应垫不燃或难燃材料托码,以防止产生冷桥,吊、支架间距视管径大小而定。34.7空气气流组织1、站厅层、站台层公共区采用上送/上回方式,风口采用双层百叶调节。\n2、公共区送、排风管原则上按均匀送风设计,亦可采用集中回风方式,但应满足消防要求。3、UPE系统排热风口应与列车轮对对齐,OTE系统的排热风口应与列车停站时列车空调冷凝器位置对应。4、站台层设备用房的排风尽可能直接排出地面,困难时方可排入区间(但厕所排风必须排出地面)。5、有条件时,站厅层送风系统应在楼(扶)梯口部设置局部送风,有利于站台火灾时的气流组织。34.8空气净化处理1、车站公共区空调风在组合式空调箱内经初效过滤箱段(板式过滤器)处理。2、设备管理用房空调风由空调器入口处锦凸网作过滤。3、通风井、活塞风道、区间隧道机械通风道内不设净化处理措施。34.9通风空调设备选型在确保功能要求条件下,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原则,特别注重国产化要求和使用成熟产品。1、螺杆式冷水机组冷量调节范围15%-100%,冷冻水进/出口温度12/7℃,冷却水进/出口温度30/35℃,平均部分负荷单位冷吨耗电量0.59KW,要求运转平稳、可靠性高、易换件少、液击不敏感,电源3N×50HZ×380V;附电脑控制箱和软件。机组运转噪声82-85dB(A)。螺杆式冷水机组压缩机为国外进口品牌。2、组合式空调箱采用框架模数复合结构形式,由初效板式过滤段、表冷档水段、中间段、风机段、中间段、片式消声段和送风段等7个功能段组成。分左式、右式两种,箱外余压约500~600Pa(静压比80%),由各站经系统阻力计算后得出,系统末端风口压差附加值按60Pa计。送风段出风口噪声<75\ndB(A)。变频运转。3、水泵冷冻泵、冷却泵为卧式单级离心清水泵,不设备用泵,水泵的最高使用压力为1.6Mpa,配用Y型电机,3N×380V。4、冷却塔考虑到全天运行中的部分负荷运行,采用低噪声横流式双风机冷却塔,可根据负荷变化改变运行风机台数,达到节能目的。5、双速可逆转耐高温轴流风机风机直径D=2000mm,风机长度<2000mm,正转风量、风压≈逆转风量、风压,正/逆转效率≥76%,动叶片、轮毂和导流罩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钢模压力铸造;动叶片为对称机翼型,停机叶角可调,机壳采用普通优质钢板焊接而成,电动机轴承是关键部件之一,采用NSK或SKF进口轴承,为控制失速喘振设有防喘振装置。6、电动组合式钢制多叶风阀电动组合式钢制多叶风阀由井字型底框架、模数化多个单体多叶风阀、连杆、电动执行机构和限位器等部件采用标准紧固件连接组装而成。模数化单体多叶风阀全开时,气流流通面积≥85%,全闭时对于公称尺寸1200mm×1200mm的标准风阀在静压1000pa、气流速度10m/s条件下,空气泄漏量<1%,在风压1400pa条件下,风阀叶片启闭自如。要求电动执行机构可使组合式钢制多叶风阀快速关断或开启。7、片式消声器片式消声器区分为金属外壳片式消声器和结构片式消声器两类,前者用于轴流风机进出口两端,后者用于土建风道内,对中低频具有较好效果。2m长度消声器在片间速度10m/s条件下针对1kHz分频率衰减量>28dB(A)。消声器在片间风速不大于12m/s。\n8、可逆转耐高温射流风机Ф630mm可逆转耐高温射流风机推力445N,转速2900rpm,噪声值66dB(A),配用电机功率22kW,耐高温250℃,持续运转1h。9、耐高温UPE/OTE风机UPE/OTE风机为长期运转风机,为达到节能运行采用双速电机,运行初期低速运转,远期低速、高速运转。该系统位于屏蔽门外,受列车活塞风影响,为防止喘振,设置防喘振环。动叶片、轮毂和导流罩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钢模压力铸造,采用NSK或SKF进口轴承。变频运转。34.10系统运行模式和系统控制1、系统运行模式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控制由中央控制、车站控制和就地控制三级组成,就地控制具优先权。(1)中央控制在控制中心内设置通风空调系统总监控和调度台,对1号线续建工程各车站和区间隧道内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集中监控,使其统一协调运行。1)正常运行模式:以通信方式向各车站控制室下达车站和区间隧道内的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案指令,并接受各车站控制室反馈的设备运行信号,显示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及阀门工作状态;遥测室外温湿度、回风状态点和空调箱表冷器处出风温度,作数据处理后决定运行工况。2)阻塞运行模式:控制中心一接到列车阻塞信号,即将相关区段转入阻塞运行模式,控制和显示阻塞区间前/后方车站近端TVF风机、射流风机和相关风阀的开/关。\n3)火灾运行模式:控制中心一接到列车火灾信号,确认火灾地点、列车火灾位置后,决定火灾工况运行方案,控制和显示火灾区间相邻车站TVF风机、UPE/OTE风机、射流风机和相关风阀的开/关,并指示乘客疏散方向。(2)车站控制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备通过设在各车站内的车站设备监控系统(EMCS)和防灾报警系统(FAS)进行集中控制。1)正常运行模式:接受控制中心指令,对本车站的所有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进行监控、显示其运作状态,并向控制中心反馈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运作状态2)阻塞运行模式:对本车站的所有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进行监控、显示其运作状态,并向控制中心反馈与阻塞区间相关的TVF风机、射流风机和相关风阀的开/关状态。3)火灾运行模式火灾发生在本车站的站厅层或站台层,则按车站火灾运行模式控制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中心。车站设备管理用房发生火灾,则将相关的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转换为火灾运行模式,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中心。(3)就地控制就地控制设置在车站环控电控室,即马达控制中心,便于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及子系统调试、检查和维修。现场操作按钮(手操箱)设于设备就地便于操作处。为确保安全,就地控制具有优先权。2、系统控制(1)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控制\n主要包括车站大系统、小系统通风空调设备和模式进行监控,以车站级监控为主。(2)车站空调水系统控制车站大系统和小系统共用一套冷水系统,由冷水机提供冷冻水。1)供水管上设置电动阀,控制供水流量。2)设置供/回水压差传感器通过二通调节阀保持压差恒定。3)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之间的连锁保护控制,实现定流量控制。4)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调台轮换控制,均衡设备运行时间。(3)隧道通风系统控制1)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区分为正常运行(含早间运行和夜间运行)、阻塞运行和火灾运行。2)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中央级控制和车站级控制。车站隧道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为车站级监控,车站隧道通风系统阻塞运行、火灾运行为中央级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