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62 KB
  • 2023-01-03 08:31:59 发布

浅析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与理念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析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与理念(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00)摘要:建筑给排水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整个工程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木着以人为木的设计原则,全面、均衡、安全的发展壮大。木文针对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关键词: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设计!/•■、刖目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整体评分。如何使建筑给排水设计合理化、人性化,更加实用,美观,这是建筑给排水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1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能否得到保障。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是整个城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是一个包括供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以及循环水系统设计的一个系统化工程,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使水资源在收集、供给、净化、使用、以及排放各环节中实现相互协调,给排水建筑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目前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将其划分为整体给排水设计中的给排水设计、某一区域设计中的给排水设计、某一区域的详细设计三个方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括给排水系统的整体布局、给排水体制的确定、城市给排水总量预测以及排水范围的确定。而排水系统的整体布局有具体包括建设的规模与用地的确定、给排水工程位置确定以及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处理程度。通过总体设计与分区域设计的结合,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提供依据。2给水系统\n2.1应充分利用市政管道的压力,能直接供给的都应直接供给。压力不够的可采用二次加压。给水供应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吋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合理最优的供水方式。高层建筑内为解决上部供水不足一般需要增设加压设备,0前一般采用无负压供水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加压设备一般采用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以减少管理费用。2.2建筑内部生活用热水多采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锅炉集中供热等方式供给,电热水器及太阳能供应系统在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所以在设计吋应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接U,预留热水管道。生活热水管道热力膨胀引起管道伸长及断裂生活热水管道安装施工时的温度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相差较大,往往是施工时为常温,运行吋输送热水,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管道伸长、缩短,产生热膨胀与冷收缩。为此,常采用管道上分段设置固定支座或留一定量的缓冲拉应力变形空间,常见的是在两个固定支座之间设置补偿器或采用自然补偿的办法解决。2.3为了便于住户能及吋处理诸如漏水或是更换水阀等问题,在设计吋适当增设单体建筑室外及室内控制阀门,使管道检修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因局部管道破裂造成更大损失。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吋,管道会由于水流高速运动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引发管道啸叫及振动。综合防治措施为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绕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设计中为避免噪音问题应合理选择管径,控制管道内液体流速。2.4封闭式管道井的处理。一般对于住宅小区中的给水管道来说,其铺设通常都是以暗敷的形式为主,并且为了有效保护好主干管,都是将苏安装于密封性较好的特殊管道井中。这样的设计虽然能让立管集中,而且也能让立管隐藏于墙内,但是由于管道井属于全封闭状态,一旦立管发生爆裂而出现漏水的情况,漏出的水根本无法排出,于是所属单元的卫生间、厨房乃至客厅的墙体都会出现\n滲水的情况。这种情况给住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苏实这种情况如果在进行设计时稍作处理,便能有效预防,例如在管道井底部预开一个大小合适的孔,并在开孔上装上钢丝网,这样既不影响排水也可以防止老鼠等钻入苏中,同吋,为了能更好地防止滲水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安装管道吋就做好管道井内壁的防水处理。3排水系统3.1同层排水的应用同层排水,是指在同楼层内平面施工敷设使得污水的排放达到或超过同类和其他排水方式,顺利进入排水总管,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内就能解决问题。在房屋建筑日常施工和维修中,经常会遇到由于管材质量或施工不当,造成排水支管漏水,或在进行排水支管施工吋,破坏了卫生间的防水层,排水支管穿过卫生间楼板处,因为处理不当造成卫生间漏水等现象,而造成上下两层纠纷。这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提高工程质量,改变排水支管的布置方式,也是解决卫生间漏水的重要方法。同层排水方法能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冋层排水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降板:即采用卫生间楼板下沉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卫生间的结构楼板下层(局部)300mm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层楼板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层面。(2)墙排(以管道隐弊安装系统为主要特征)方式:由欧洲引入,是指卫生间洁具后方砌-堵假墙,形成一定的宽度的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3)垫层式:指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法,这种方式采用的不多,原因是容易产生“内水外溢”。在老房改选中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采用。新的工程由于其施工难度大,费工费料,影响美观等,现已不再使用。相对于传统的隔层排水处理方式,同层排水方案最根本的理念改变是通过本层内\n的管道合理布局,彻底摆脱了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了由于排水横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和隐患,包括产权不明晰、噪音干扰、渗漏隐患等。3.2附件和管材排水附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在寒冷地区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0.30m且不能小于最小积雪厚度;(2)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一13°C的地区,应在室内平顶或吊顶以下0.30m处将管径放大一级;(3)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一13°C的地区,立管尚应在最高层离室内顶棚0.5m处设检查1_1。管材:排水立管管材需用规范要求的管材即可,对于超过20层的高层住宅排水横干管最好选用离心铸铁管,以保证管道的强度。3.3排水噪声的解决方法在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排水管道,多数都是以塑料管道为主,而塑料管道的一大弊端就是排水吋噪声比较大,这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排水管道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尽量把排水噪声降到最低,主要采取的方法除了尽量避免排水管道出现在客厅或是卧室之外,还应该合理利用那些降噪效果较好的新型管道,其中UPVC螺旋管和新层发泡UPVC管的效果都很不错。在卫生间内布置洁具吋,尽量把坐便器布置在与卧室不相邻的墙壁一侧。坐便器的噪声大小,取决于其水路设计的合理性。良好的水路设计可以最人限度的降低冲水吋的噪声,而i冲洗后不留痕迹,没冇臭味溢出。4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4.1抄表出户。避免入户抄表对住户的干扰,同时也方便物业管理。0前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户外设管井统一设置水表,户内设1C卡水表或远传水表的智能抄表系统。户外管井内水表为普通水表,投资小,但管道入室后对房间影响大,需要作隐蔽处理。1C卡智能水表,实现先交费后用水,即买即用,用户自主管理,但充值又会增加管理的不便,远程抄表系统可将用水量传至物业中心,由\n计算机实现智能抄表。4.2重视饮用水的二次污染防治。由于城市供水体制的原因,二次供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保证水压的必然措施,为此也增加了贮水设施、供水设备等中间环节,增大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在确定供水系统吋,应做多方案比较,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如在市政管网允许的情况下,供水设备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而不设贮水池;尽量采用变频调速设备,取消高位水池(箱)。在设计中成当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铝塑管、钢塑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等卫生性能较好的新型管材,以保证生活用水在输送环节中不被污染。4.3选用节水型的卫生设备。卫生设备种类不同,耗水量各不相同,设计应对所选用的卫生设备的耗水量进行对比,在美观适用的基础上,首选节水型的卫生设备。4.4积极发展中水系统中水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排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建筑排水如果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成为中水,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所、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杂用,从而替代出等量的自来水,这样相当于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因此在水资源越发缺乏的情况下,建设第二水资源势在必行。它是实现污水资源化、节约水资源的有力措施,是今后节约用水发展的必然方向。5结语总之,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必须科学化、合理化以及人性化。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应本着技术、安全、经济性原则,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住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让给排水系统更加安全与可靠。参考文献:\n[1】武璞.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科技资讯,2011(08)[2】王敏,王亨园.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水利,2012(05)[3]黄丽娜.刍议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注意事项[」].科技创新导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