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ppt课件 123页

  • 4.45 MB
  • 2023-01-04 08:30:03 发布

《建筑给排水》ppt课件

  • 1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7.1屋面雨水外排水系统7.2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7.3雨水内排水系统中水气流动的物理现象7.3.1单斗雨水系统7.3.2多斗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雨水量的计算7.4.2普通外排水的设计计算7.4.3天沟外排水的设计计算7.4.4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总目录\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本章概述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以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本章将对建筑物各种形式的雨水排水系统进行系统介绍。\n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系统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n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按照屋面有无天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外排水系统外排水系统的分类屋面雨水系统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檐沟外排水天沟外排水\n一般用于居住建筑,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檐沟外排水雨水斗承雨斗檐沟立管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外排水系统7.1.1檐沟外排水\n天沟外排水天沟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天沟外排水。溢流口山墙泄压管消能池检查井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外排水系统7.1.2天沟外排水\n天沟外排水所谓天沟,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形成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水。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经墙外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天沟消能池检查井雨水斗沉降缝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1雨水外排水系统7.1.2天沟外排水\n雨水内排水系统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多采用内排水。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1概述内排水系统工程图CAD设计图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n屋面雨水系统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根据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系统敞开系统根据立管连接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内排水系统分类按雨水管中水流的设计流态可分为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压力流雨水系统(虹吸式雨水系统)\n↓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的系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单斗系统的排水能力大于多斗系统。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的80%。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内排水系统分类\n敞开系统: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密闭系统: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内排水系统分类\n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采用虹吸式雨水斗,管道中是全充满的压力流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设计水流状态为半有压流,系统的设计流量、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2内排水系统分类\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等部分组成。雨水斗雨水斗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对进水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同时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87型雨水斗、平蓖雨水斗、虹吸式雨水斗等.\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n整流罩下沉式雨水斗进水格栅排出管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虹吸式雨水斗\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连接管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悬吊管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排水系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允许室内检查井冒水,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排出管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埋地横管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的,不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设有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检查井雨水常常把屋顶的一些杂物冲进管道,为便于清通,室内雨水埋地管之间要设置检查井。设计时应注意,为防止检查井冒水,检查井深度不得小于0.7m。检查井内接管应采用管顶平接,而且平面上水流转角不得小于135º。具体方式见下页示意图所示\n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雨水内排水系统7.2.3内排水系统组成检查井内接管方式135º\n单斗雨水排水系统:悬吊管上连接单个雨水斗的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斗水气流动状态: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水斗泄流量Qy与天沟水深h、掺气量比K、雨水入口处压力值P1、流量递增时间t等诸参数的关系见下页图。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单斗雨水系统\nQyQykP1QLj泄流量Qy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1k—渗气量比。P1—雨水入口处压力值。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单斗雨水系统\nkQyQyhL1ttBtAABQLjh泄流量Qy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2h—天沟水深hL1—临界水深T—流量递增时间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单斗雨水系统\n悬吊管系统水气流状态悬吊管的泄流能力远小于立管,随着天沟水深的变化,悬吊管内出现不同的压力状态:重力流状态气水混合两相流压力流状态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单斗雨水系统\n重力流状态:天沟水深比较小时,雨水进入雨水斗时呈自由堰流状态,悬吊管内空气贯通,为不满流的重力流状态。气水混合两相流:天沟水位增加,泄流量增大,悬吊管内压力会出现壅水状态的气水两相流。如立管中形成水塞,则会产生抽吸作用,利于雨水的排泄。压力流状态:满流时为压力流。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1单斗雨水系统\n多斗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一根悬吊管上接几个(一般不超过4个)雨水斗。特点:一根悬吊管上的不同位置的雨水斗的泄流能力不同,距离立管越远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小,距离立管越近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大。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3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7.3.2多斗雨水系统\n1.设计暴雨强度q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中应有重现期p和屋面集水时间t两个参数。设计重现期应根据生产工艺及建筑物的性质确定,一般采用一年,工业建筑可参考下页表各种数据确定。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雨水量计算\n工业企业特征P(年)1生产工业因素生产和机械设备不会因水受损害生产可能因水受损害,但机械设备不会因水受损害生产不会因水受影响,但机械设备可能因水受损害生产和机械均可能因水受损害0.51.01.52.02土建因素房屋最低层地板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天窗玻璃位于天沟之上低于10cm屋顶各方面被房屋高出部分包围,妨碍雨水流动0.50.50.57.4.1雨水量计算工业建筑雨水设计重现期总目录本章总目录\n2.汇水面积F(m2)屋面汇水面积一般较小,一般以m2计算。屋面有一定的坡度,汇水面积应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3.渲泄能力系数k1设计重现期为一年,屋面坡度小于2.5%时,k1取1.0;屋面坡度大于2.5%时,k1取1.5~2.0。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雨水量计算\n4.雨水量计算公式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雨水量计算——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2;——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暴雨强度,L/(s•104m2);——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设计重现期为一年时的屋面渲泄能力系数。QFq5h5k1\n根据屋面坡度和建筑无立面要求等情况,按经验布置立管,划分并计算每根立管的汇水面积,计算每根立管需排泄的雨水量Q。查下表使设计雨水量不大于表中最大设计泄流量,确定雨水立管管径。管径(mm)75100125150200最大设计泄流量(L/s)919294275雨水立管最大设计泄流量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2普通外排水设计计算\n屋面天沟为明渠排水时,天沟水流流速可按明渠均流公式计算: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天沟水流速度;——水力半径;——天沟坡度;——天沟粗糙系数与天沟材料及施工情况有关;(见下页表格数据)vRIn\n天沟壁面材料N水泥砂浆光滑抹面0.011普通水泥砂浆抹面0.012-0.013无抹面0.014-0.017喷浆护面0.016-0.021不整齐表面0.020豆砂沥青玛地脂表面0.0257.4.3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各种抹面天沟n值总目录本章总目录\n1.雨水斗渲泄流量与雨水斗前水深有关,随水深增大而增大,斗前水深一般不超过100mm。下表是雨水斗前水深83.7mm时,一个雨水斗最大允许泄流量。雨水斗直径(mm)75100125150200单斗系统9.515.522.531.551.5多斗系统712182639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n2.连接管:管径一般和雨水斗相同,直接选用。3.悬吊管悬吊管的泄流量与连接的雨水斗个数、管道坡度、管道长度等因素有关。当建筑屋面渲泄能力系数k1=1,5min小时降雨厚度h5=100mm/h时,多斗系统悬吊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见附录。当建筑屋面坡度大于2.5%,渲泄能力系数k1不等于1时,应按汇水面积折算成相当于k1=1时的汇水面积F´。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n4.立管立管连接一根悬吊管时,立管管径与悬吊管管径相同。若一根立管连接两根悬吊管时,应计算立管的汇水面积,再根据5min小时降雨厚度h5、“k1=1时立管最大允许汇水面积表”确定管径。5.排出管管径一般与立管相同,为改善排水系统的泄水能力,也可以比立管大一级。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n6.埋地管为排水通畅,坡度应不小于0.003。敞开式排水系统按非满流设计,最大允许充满度在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为0.50;管径350~450mm时为0.65;管径大于500mm时为0.80。密闭式内排水系统按满流计算。埋地管计算方法和步骤与悬吊管相同。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3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n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包括选择布置雨水斗,布置并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地管。根据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最大允许汇水面积: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4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接下页)\nN=3600/h5FQK1Nh5(mm/h)5060708090100110120140160180200N726051.445403632.73025.722.52018降雨强度h5与系数N的关系表第7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4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4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最大允许泄流量;——渲泄能力系数;——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的系数度,取值见下表(接上页)\n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分类、组成、供水方式8.2加热设备和器材8.3热水管道的布置与附设热水供应也属于给水,与冷水供应的区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量的要,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用水器具等,还有“热”的供应,热源、加热系统等等。\n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局部热水供应系统。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3附件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室内热水系统主要由以上3部分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特点: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管道输送到个配水点。适用:适用于使用要求高,耗热量大,用水点多且分布较密集的建筑。热源: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热,如无以上热源,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或区域性锅炉房供热。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特点: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配水点较少,且和热源较近,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适用:适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用水点少且分散的建筑。热源:宜采用蒸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组成: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管工作过程:锅炉产生的蒸汽或过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再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2.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组成: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工作过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中出来经配水管网送至各个热水配水点,而水加热中的冷水由屋顶的水箱或给水管网补给。为了保证用水点的水温,在立管和水平干管甚至支管处设置回水管,使部分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再加热。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1.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开式、闭式供水方式2.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加热、间接加热3.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倒循环4.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机械循环、自然循环5.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1a.开式供水方式特点: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水压决定于水箱的设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的波动影响。适用:室外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户要求水压稳定时采用。注意:该方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1b.闭式供水方式特点:冷水直接进入加热器,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污染,但供水水压稳定性差,安全可靠性差。适用:屋顶不设水箱且对供水压力要求不太严格的建筑采用。注意: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转,需设安全阀。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2b.直接加热(一次换热)供水方式特点:热水锅炉将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或将蒸汽直接通如冷水混合制备热水。前者热效率高,节能;后者设备简单热效率高,不需凝水管,但噪音高,运行费用高。适用:适用于具有合格的蒸汽热媒,且对噪音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衣房、工矿企业等。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2b.间接加热(二次换热)供水方式特点: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和冷水不接触。该方式冷凝水可重复使用,运行费用低,不产生噪音,供水稳定。适用: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音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建筑。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3a.全循环供水方式特点:指热水干管、立管及支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各配水龙头随时打开都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适用: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高标准建筑中,如:高级宾馆、饭店、高级住宅等。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膨胀排气管冷水箱循环水泵加热器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a全循环供水方式\n3b.半循环供水方式特点:半循环供水方式又分为立管和干管循环供水方式。前者是指热水干管和立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后者是指仅保持热水干管的热水循环。适用:干管循环用于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定时供水的高层建筑中;后者多用于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膨胀排气管冷水箱循环水泵加热器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b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n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b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膨胀排气管冷水箱循环水泵加热器\n3c.不循环供水方式特点:没有循环管道,适用于定时供热水系统,如公共浴室、旅馆等,每天定时供应热水,其他时间没有热水,一般不设循环管道,节约投资。适用:适用于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浴室、洗衣房等。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膨胀排气管冷水箱加热器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3c不循环供水方式\n供水方式的选择选用何种供水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热源的供给情况,热水用水量和卫生器具的布置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后确定。图8-1为蒸汽间接加热机械强制全循环干管下行上给的供水方式,适用于全天供热水的大型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图8-6为热水锅炉直接加热机械强制半循环干管下行上给的热水供水方式,适用于定时供水的公共建筑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8.1.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总目录本章目录\n加热设备有小型锅炉、水加热器1.小型锅炉根据燃料分为:燃煤、燃油、燃气根据外形分为:立式、卧式立式锅炉分为:横水管、横火管(考克兰)、直水管、弯水管卧式锅炉分为:外燃回水管、内燃回水管(蓝开夏)、快装卧式内燃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1加热设备总目录本章目录\n01-锅炉02-前烟箱03-后烟箱04-省烟箱05-烟囱06-引风机07-下降管08-联箱09-鳍片式水冷壁10-第二组烟管11-第一组烟管12-炉壁8.2.1加热设备快装锅炉构造示意图\n2.水加热器分类:主要有容积式、快速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几种。水加热器的选择:水加热器的选择应根据现有的热源条件、燃料种类、建筑物功能及热水用水规律、耗热量和建筑物内部布局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基本原则:一次换热效率高于二次换热,并应优先选用燃气、油、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1加热设备\na.容积式水加热器容积式水加热器是内部设有热媒导管的热水贮存容器,具有加热和贮备热水两种功能。Flash格式演示动画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播放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1加热设备优点:具有较大的贮存和调节能力,被加热水通过时压力损失较小,用水点压力变化平稳,出水水温稳定。缺点:被加热水流速缓慢,传热系数小,体积庞大。\nb.快速式水加热器针对容积式水加热器中的“层流加热”的弊端,通过提高热媒和被加热水的流动速度,以改善传热效果。优点:它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安装搬运方便的优点。缺点:不能贮存热水,水头损失大,在热媒和被加热水压力不稳定时,出水温度波动较大,仅适用于用水量大,而且比较均匀的热水供应系统或建筑物热水采暖系统。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1加热设备总目录本章目录\nc.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是带有适量贮存和调节容积的内藏式容积式水加热器。优点:体积小、加热快、热交换充分、供水温度稳定、节水节能。缺点:但由于内循环泵不间断地运行,需要有极高的质量保证。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1加热设备总目录本章目录\nd.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具有超前控制,具有少量贮存容积的快速式水加热器。优点: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具有快速加热被加热水,浮动盘管自动除垢的优点,其热水出水温度一般能控制在62.2oC内,且体积小,节约占地面积,适用于各种不同负荷需求的机械循环热水供应系统。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1加热设备总目录本章目录\ne.加热水箱和热水贮水箱加热水箱是一种简单的热交换设备。在水箱中安装蒸汽多孔管或蒸汽喷射器,可构成直接加热水箱;在水箱中安装排管或盘管即构成间接加热水箱。热水贮水箱(罐)是一种专门调节热水量的容积。可在用水不均匀的热水供应系统中设置,以调节水量,稳定出水温度。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1加热设备总目录本章目录\n自动温度调节装置作用:控制出水水温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2器材1自动温度调节装置安装:温度调节器分为直接式自动温度调节装置和间接式自动温度调节装置。前者必须直立安装,温包放置在水加热器热水出口的附近,它把感受到的温度传给温度调节器,自动调节热媒流量达到自动调温的目的;后者温包把温度传给电触点温度计,当温度计指针转到大于或低于规定的温度触点时,自动启动电机关小或开大阀门,调节热媒流量,自动调温。总目录本章目录\n减压阀作用:当水加热器采用蒸汽作为热媒时,当蒸汽供应管的压力大于水加热器规定的额蒸汽压力,应设减压阀,将蒸汽压力降到需要值,才能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安装:减压阀有波纹管式、活塞式、膜片式等几种类型。减压阀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阀体直立,安装节点还应设置阀门、安全阀、压力表、旁通管等附件。2减压阀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2器材总目录本章目录\n疏水器作用:保证蒸汽凝结水及时排放,同时又防止蒸汽泄漏。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2器材总目录本章目录3疏水器\n自动排气阀为了排除上行下给式管网中热 水汽化产生的气体,保证管内热水 通畅,应在管道最高处安装自动排 气阀。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2器材4自动排气阀管网最高处总目录本章目录\n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作用:热水系统中管道因受  热膨胀而伸长,为保证管  网的使用安全而采取的补  偿管道温度伸缩的措施。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2器材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总目录本章目录\n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2器材自然补偿管道管道在敷设时布置成L或Z形弯曲管段,来补偿直线管段的部分的伸缩量。固定支撑煨弯管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总目录本章目录\n伸缩器伸缩器:当直线管段较长,无法 利用自然补偿时,应设置伸缩器。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2加热设备和器材8.2.2器材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波型补偿器优点:安装方便,耐高温节省面积,外形美观。总目录本章目录\n干管的直线段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横立管连接处应采取乙字弯为了便于排气和泄水热水横管应有与水流相反的坡度,其值一般0.003,并在管网最低处设置泄水阀,以便检修时泄空存水。管道穿楼板、基础及墙壁应该套管,让其自由伸缩。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和机械循环回水管上应设止回阀。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8.3水管道的布置与附设总目录本章目录\n9.1居住小区给排水工程9.1小区给排水工程9.2建筑中水工程9.3水景及游泳池给排水工程总目录\n9.1居住小区给排水工程本节概述居住小区中的给水排水工程,是指小区内部的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是在室内给排水管道和室外市政给排水管道之间起衔接作用的室外管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住宅配套工作。本章将分别对居住小区的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进行详细的介绍。\n9.1.1小区给水工程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商业服务及其它小区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居住小区的给水水源可以取自市政给水管网,也可以采用自备水源井供水。居住小区通过小区给水管网供水,管网形式分为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类。\n1.小区给水水源城镇中的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网;远离城镇的大型厂矿的居住小区,一般由厂矿水厂供水;远离城镇的居住小区,若附近有合适的水源,亦可作为该地区的供水水源。9.1.1小区给水工程\n2.水量、水质和水压居住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该根据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来确定。a.居民生活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是指日常生活所需的饮用、洗涤、沐浴和冲洗便器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量还应该包含居住小区内用水量不大的居委会、理发店、商店、粮店、邮局、银行等小型公共设施的用水。9.1.1小区给水工程\nb.公共建筑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是指医院、中小学校、幼托、浴室、饭店、食堂、旅馆、洗衣房、影剧院等用水量较大的公共建筑用水量。c.消防用水量居住小区消防用水量、同时发生火灾点数量、消防时供水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9.1.1小区给水工程\nd.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居住小区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应该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浇洒道路的用水量,一般取车行道路面积按1.0~1.5L/(m2.次),每日浇洒一次计算;居住小区绿化用水量,一般按小区绿地面积1~2L/(m2.d)计算。e.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居住小区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小区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计算。9.1.1小区给水工程\n供水水质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供水水压生活饮用水给水管网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服务水压可按住宅建筑层数确定:一层为0.1MP,二层为0.12MPa,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0.04Mpa;高层建筑生活用水需要采用增压供水系统。9.1.1小区给水工程\n3.给水系统设计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时,应该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以节省居住小区供水动力费用。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给水方式分质给水方式分压给水方式9.1.1小区给水工程\n直接给水方式从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给水方式,包括高位水箱夜间进水,白天使用的给水方式叫做直接给水。当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能够满足小区给水要求时,应该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当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周期性不足时,可以设置高位水箱供水。9.1.1小区给水工程\n分质给水方式分质供水就是将优质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水系统,只供市民引用;而另设管网供应低品质水作为非饮用水系统,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分质供水的水质一般分为三种:杂用水自来水(原生活饮用水)优质饮用水(饮用净水)9.1.1小区给水工程\n分压给水方式由于在高层、多层建筑混合的居住小区中,高层建筑的高层部分无论是生活给水还是消防给水都需要对给水系统增压,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所以应该采用分压给水系统。采用分散调蓄增压、分片集中或者集中调蓄增压给水系统。9.1.1小区给水工程\n4.管道布置和敷设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有小区干管、小区支管和接户管三类,在布置小区给水管网时,应该按下面顺序进行:管网布置形式管网的布置形式有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种。干管支管接户管9.1.1小区给水工程\n1.排水体制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该根据城镇排水体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居住小区的排水一般应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故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宜取与城镇排水体制相同;但是,新建住宅小区一般应该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9.1.2小区排水工程\n2.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一般采用按照总体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  居住小区内污水、雨水的排放方式是:由于排水水量大(尤其是雨水)、杂质多,首先考虑采用重力流方式排放,运行管理费用低。9.1.2小区排水工程\n管道敷设居住小区排水管道应该采用埋地敷设。排水管道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敷设,并尽量减少相互间以及与其它管线间的交叉。污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下面,但实际中在小区内常有给水管倒虹敷设在污水管下面。9.1.2小区排水工程\n3.居住小区排水量合流制排水量:居住小区中合流制管道的设计流量为生活污水量和雨水量之和。生活污水量可取平均日污水量(L/s);雨水流量计算时,设计重现期宜高于同一情况下分流制的雨水道设计重视期。9.1.2小区排水工程\n4.排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小区排水泵房在地势低洼地区建设的居住小区,由于无法采用重力流排水,所以需要建设小区排水泵房,将收集的小区污水、雨水发放。居住小区内的排水泵房一般对周围环境有影响(污水、污物、臭气、噪声等),故宜建成单独建筑物,并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有一定的距离。9.1.2小区排水工程\n9.2建筑中水系统9.2.1中水的水源、水质与水量9.2.2中水集水系统9.2.3中水配水系统\n9.2建筑中水系统本节概述中水的供水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称为“中水”。以生活污水、设备冷却水排水或其它废水为水源,经过适当的处理以后,再回用于建筑或居住小区作为浇洒道路、浇洒绿地、冲洗等杂用水,这种供水工程叫做中水工程,相关的水处理技术建筑中水处理技术。点击播放Mpeg影像:建筑中水\n9.2.1中水的水源、水质与水量1.中水水源中水系统的水源主要来自建筑内部的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和冷却水,中水原水系统宜采用污、废水分流制。一般以洗浴废水为原水的比较多。由于水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雨水利用,目前看来很有前景,因为雨水作为中水水源,处理工艺比较简单,水质较好,一般只是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就可以了。\n根据水质情况,中水水源的取舍顺序如图:具体水质情况与建筑物类别有关。冷却水沐浴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厕所排水厨房排水9.2.1中水的水源、水质与水量\n2.原水水质特点与中水对水质要求原水水质及特点常用为中水原水的水源有6类,水质特点各不相同。中水的水质要求和标准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外观上没有使人不快的感觉,不腐蚀设备,不结垢,9.2.1中水的水源、水质与水量\n3.中水回用水量一般住宅中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清扫、浇花等,办公楼中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洗车、冷却、绿化等,中水还可作为消防、水景、道路喷洒、绿化浇水等。因此确定中水用水量,必须进行分类,区别不同用途,分别加以计算。9.2.1中水的水源、水质与水量\n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概念——指中水原水量、处理量、中水用量、给水的补水量等,通过计算,调整,从而达到总量的平衡,时序上的稳定、水量平衡是设计中水处理构筑物或处理设备、进行管道系统设计的依据。中水水量平衡设计图CAD设计图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9.2.1中水的水源、水质与水量\n9.2.1中水的水源、水质与水量建筑中水系统框图冲厕用水中水处理系统中水供水系统浇洒绿化用水生活用水生活废水等\n1.污水集流方式根据建筑物所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和中水用途、所需水量、水质,可用不同的集流方式。可供选择的有三种:全集流全回用方式部分集流部分回用方式全集流部分回用方式9.2.2中水集水系统\n2.集流排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这种管网的布置、敷设,原则上与一般室内、外排水管网布置、敷设相同。室内集流污水管的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参见室内污水。室外建筑小区集流污水管的设计流量,和建筑小区排水管一样,目前尚没有精确的理论方法。建议使用下述方法计算。9.2.2中水集水系统\n1.中水管网系统任务及类型中水配水管网的任务是把处理合格的中水从水处理站输送到各个用水点。中水管网系统按其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生活杂用管网系统消防管网系统上述两种中水管网系统可组成共用系统,即生活杂用——消防共用中水系统。9.2.3中水配水系统\n2.中水配水管网系统组成配水干管分配管闸门井中水贮存池中水高位水箱或水塔增压设备9.2.3中水配水系统\n3.室内中水配水管网组成、布置与敷设室内中水配水管网系统的组成室内中水配水管网系统由引入管(进户管)、水表节点、管道及附件、水泵或气压供水的增压设备、中水贮存池及高位水箱等贮水设备组成,对于室内杂用、消防共用系统或消防系统还应有消防设备。9.2.3中水配水系统\n室内中水管道敷设根据建筑物对卫生、美观要求的高低,中水管可以明装或暗装。暗装可以时房间整洁,但维修不便,而且施工费用也高。明装时的施工与维修均较简单,但当室内的卫生器具较多时,明装管使房间显得不整洁。9.2.3中水配水系统\n管道的防腐、防冻和防结露技术措施不论明装或暗装管道,除镀锌钢管外,都应作防腐处理。一般采用涂刷油漆法防腐,即先将管道表面除锈,刷防锈漆两道,再刷一道浅绿色调和漆作为中水管道标志。镀锌管也可刷一道浅绿色的调和漆作为非饮用水管标志。埋地铸铁管一律外刷沥青防腐。9.2.3中水配水系统\n9.3水景及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9.3.1水景给水排水设计9.3.2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n9.3.1水景给水排水设计本节概述喷泉是人工制造的水景,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其设计应适应建筑总体布置和建筑艺术总体构思要求,形成景观中心或衬托、加强建筑物的艺术雕塑和特定环境的艺术效果,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水景中的喷泉还能起到湿润和净化空气,改善小区气候的作用。其基本形态有镜池、溪流、叠流、瀑布、水幕、喷泉、冰塔等多种。\n\n\n\n常用的喷泉给排水系统1.直流给水系统2.陆上水泵循环给水系统3.潜水泵循环给水系统4.盘式水景循环给水系统点击播放Mpeg影像:跳泉点击播放Mpeg影像:音乐喷泉9.3.1水景给水排水设计Flash格式演示动画点击鼠标左键播放Flash格式演示动画点击鼠标左键播放\n9.3.2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1.给水系统给水系统分为三种供水方式:定期换水供水方式、直流供水方式、循环供水方式。游泳池的设计尺寸游泳池的长度一般是12.5m的整数倍,宽度由泳道的数量决定,每条泳道的宽度一般为2.0~2.5m,边道另加0.25~0.5m。正规比赛泳道宽度为2.5m,边道另加0.5m。各类游泳池的水深,平面尺寸按下页表中数值选用。\n9.3.2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1.给水系统给水系统分为三种供水方式:定期换水供水方式、直流供水方式、循环供水方式。游泳池的设计尺寸游泳池的长度一般是12.5m的整数倍,宽度由泳道的数量决定,每条泳道的宽度一般为2.0~2.5m,边道另加0.25~0.5m。正规比赛泳道宽度为2.5m,边道另加0.5m。各类游泳池的水深,平面尺寸按下页表中数值选用。\n各种游泳池尺寸规定(1)类别水深(m)池长(m)池宽(m)备注最深最浅比赛游泳池1.8-2.02.0-2.25026,25,21供游泳比赛和竞技表演用,也可供运动员训练和水球比赛用<2.5<2.5跳水池跳台高度水深1212供跳水比赛和训练用也可供竞技表演用0.51.81.03.01717\n各种游泳池尺寸规定(2)类别(m)池长(m)池宽(m)备注跳台高度水深跳水池3.03.5供跳水比赛和训练用也可供竞技表演用5.03.821177.54.510.05.02525游泳、跳水和建池同比赛游泳池同跳水池5026,25,21同比赛池,还可作跳水比赛和训练用\n游泳池水的净化预净化:在水泵和过滤设备之间安装预净化装置,如毛发聚集器。过滤:一般采用接触过滤。消毒:为保证游泳者的健康,必须对游泳池水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处理。可以采用氯消毒法或臭氧、紫外线消毒法)加热9.3.2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游泳池循环水流程图\n游泳池水处理工艺流程图\n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单击这里返回\n音乐喷泉单击这里返回\n跳泉单击这里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