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7.04 KB
  • 2023-01-06 08:30:06 发布

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注意问题论述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6年11月建材与装饰施工技术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注意问题论述杨兰会徐莉周保梅(玉溪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办公室)摘要: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指的水弹性城市,其在对自然灾害、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应对有良好的“弹性”,其作用就如同海绵一样。在下雨时,海绵城市可随时可供利用,如进行吸水、渗水、蓄水与净水等,从而使雨水资源的合理再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可使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并一定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提出海绵城市能够为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指明了方向,但其在实施过程却存在难度,因此还需多方面因素考虑,并且合理规划,从保证其质量、安全以及发挥出海绵城市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就简要的探讨了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问题中图分类号:TU9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6)48-0021-02引文管道、管网的承载能力、质量、长度等难以满足城市的适应性变近年来,随着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城市建设的需要,越化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地上与地下的重视程度不协来越多的城市对海绵工程开始建造,从而使城市应对雨水的能调,地上处于高度建设阶段,而地下却异常滞后,且相关专业人力提升,使雨水资源得以留住,进而为城市供水做出一定的贡才缺乏。事实上,重视发展建设,却忽视了日常监管。城市中的给献。但是,我国的海绵工程建设的能力还有不足存在着,而且建排水管网、管道因缺乏定期的维护与检查,给城市发展埋下了许设过程中的问题存在较多,为此,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海绵城多隐患。市给排水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进行阐述,希望2海绵城市的功能与意义能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贡献。2.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1城市给排水现状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资源愈加紧缺、环境日益恶化,提1.1城市给排水规划滞后高空气质量是城市发展的重点,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在市政道路桥梁与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中,前者处于主体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需与节约资位,后者属于从属地位,配合前者,使得城市给排水工程未得到源、保护环境相结合,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城市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相比,海绵城市突破了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模式,在很大中,只重视进度,忽视了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编制,从而导致程度上减少了排水管道、钢筋混凝土水池等的建设工程量,缓解给排水工程建设与市政道路施工始终不同步。在实际操作中,因了城市洪涝压力,减少了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成本,为国家、社会各种施工原因导致给排水工程不能按期进行,使其滞后于市政节约了资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建设发展,再次给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带来了难度。2.2加快城市中给排水设施的发展1.2排水体制不合理海绵城市的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准点,协调好自然途径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侧重于对污水处理问题的研究,与人工措施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水文特征,在想当然地仅靠分流排水体制排放雨水与污水,却忽视了排水体保护好城市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做到改善、保护水环境,与应对自制的合理规划、雨洪资源的再次利用以及控制城市径流面源的然灾害。另外,对传统粗放型城市进行生态文明改造,尽最大努污染。此外,雨洪排放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未得到足够关注,导力做好水体等自然环境的修复工作。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重新致许多隐患的发生。许多城市的排水管网使用年限过久,且其承建造,完全替代传统排水系统,只是对传统排水系统进行“减压”受的降雨量与水压较低,不能有效地进行排水工作。目前,我国与补充,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与功能。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需关于排水管道的污染规律、合流制的理论基础、相关法规还不够加大绿地的覆盖面积,确保雨水资源能得到有效积存、滞蓄与净完善,有待提高。化,满足城市生产、人民生活以及观赏价值的需求。1.3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3海绵城市给排水建设的关注点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涉及的学科种类多,且其设计参数3.1科学规划建设广、不定因素多,大大增加了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难度。许多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全面考虑、统筹,科学、合理开发,人员在给排水系统方面的专业技能不足,且受知识结构的制约,降低影响。最大限度保护好城市原有“海绵体”,如河流、湿地、池在实际操作时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考虑不全面,难以达到城塘等水生态敏感区,加强其涵养水源、应对强度降雨的功能,尽市规划所要求的多层次、多学科化的论证条件,较难符合市场对最大努力保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另外,需合理控制开其的要求。发强度,做到低影响开发,加大城市海绵体面积,促进雨水的吸1.4给排水设施落后收、渗透、滞蓄与净化,加强雨水控制、管理,缓解城市洪涝,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目前的供水善、保护水环境,建立一个高效的水循环系统。·21·\n施工技术建材与装饰2016年11月建筑工程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刘进(望城经开区财政分局投资评审中心湖南望城410200)摘要: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我国的所面临的能源方面的诸多问题,节约能源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在我国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30%,即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成,而且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在增长。加强建筑工程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建筑工程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墙体中图分类号:TU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6)48-0022-02引言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规范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减少建筑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建筑新技物及其用能系统的能耗,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的活动。能源、原材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对建筑节能的推动至关重要。因而可以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说促进中国建筑节能的一个有效途,是在新建筑和既有建筑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阶段建改造中,大力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筑耗能量已占社会总耗能的30%,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我国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1建筑节能的内涵2001年的27.45%。当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巨大,其消耗已占社会终端总能耗的2建筑节能新材料30%,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建筑节能的含义是减少建筑中能源使用量。而后延伸为在建2.1新型墙体材料筑中保持能源,即减少门、窗、墙体等建筑维护结构的热量散失。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有利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节约能建筑节能的含义是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源,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要能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能,同时坚持“综合利废、因地制宜、市场引导”的原则。就其品种等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开发和利用绿色环保、可而言,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等,如粘土空心砖、掺废再生的新能源。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相应的建筑结构、技术、工板材等。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是非黏土砖、建筑砌块及建筑板材。!!!!!!!!!!!!!!!!!!!!!!!!!!!!!!!!!!!!!!!!!!!!!!!!3.2统筹各项雨水系统3.4雨水污染控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统筹三个雨水系统,综合规划设计,从而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雨水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进行整体衔接。①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雨水不易被利用,且会增加其净化难度、成本,给海绵城市的的。前者主要应对高频率的中小降雨事件,其基础设施相对较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故需做好雨水污染控制。特别是污染重灾小、分散,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后者主要控制高重现期暴区,相关人员需结合相关经验,因地制宜,在各个环节控制径流雨,其基础设施相对较大、集中,如湿地、多功能调蓄实施等。②污染。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主要控制1~10年重现期的降雨,其基础实4结语施为管渠、泵站等。③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即大排水系统。与海绵城市,是新时代提倡的城市发展理念,符合生态文明建另外两种雨水系统合理选择、配合,可达到20~50年一遇或更高设。海绵城市中的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海标准的城市内涝防治目标。三个子系统各有特色,在实际应用绵城市的给排水建设中,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挥出海绵的时,需因地制宜,做到高效排水。真正作用,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社会。3.3加强试点建设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处于发展阶段,各项技术、设施等参考文献还有待加强,且我国幅员广阔,地理、人文环境等有所差异,进行[1]王一川“.海绵城市”应作为城市给排水建设的重要内容[J].江西建材,试点建设至关重要。在各地区现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在建设海2015(5):43~44.绵城市前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在其建设实践中,需扭转观[2]刘红英.加强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念,因地制宜,及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借助国内外海绵城市的2013(34):121.成功经验,不断创新,探索出符合自身地区行之有效的方案,不断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促进海绵城市的推广、发展。收稿日期:2016-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