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3-01-06 08:30:34 发布

乡镇给排水规划深度的分析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乡镇给排水规划深度的分析:S276:A:  水资源承载力和污水治理是关系到一个乡镇城镇化、工业化的水平,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乡镇给水排水规划是乡镇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党中央通过了十个关于”三农“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正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专业管X规划是乡镇总体规划重中之重,给排水规划是今后城镇建设基础之首,亦是保障乡镇人民幸福指数之一。\n  给排水规划是以水为主要社会循环和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保证乡镇健康有序的基石,为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经济”提出安全保证,也为今后乡镇基础建设打下一个技术可行的、经济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不仅改善乡镇居民生活用水状况、亦保障乡镇环境质量等方面对给水排水技术不同层次需求。  在当前辽宁省544个乡镇基本完成其规划成果,其结果有的方面差强人意,参差不齐,实质大于内容,有待改进的必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这一个时期,一些乡镇规划需要修编,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乡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农民并非被动进城,而是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乡镇规划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保证健康有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协调发展,以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乡镇规划也应适应形势的需求,将是21世纪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作为“城之尾,乡之首”的小城镇,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将至关重要。对一些技术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的规划在重新修编是加以完善,来满足将来乡镇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适合乡镇发展的给水规划安全性\n  水资源安全性十分重要,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从国家角度讲关系到国力及兴衰,从给水排水规划上讲关系到成败。  水资源就其自然属性来讲,是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因素,是万物循环共生之源,是资源的资源,就其社会属性来讲,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第三产业的经络;就其社会属性来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仍将长期存在;水资源配置能力整体上仍然偏低,现状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辽宁省水资源总量2009年全国排名倒数第七,仅为86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倒数第九,只有600立方米,中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600立方米,远远低于联合国认定的人均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贫水线。且水资源总量连年下降趋势明显。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1/3,低于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12,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需要大量的、长距离调水主要供给城市,仅小部分供予县城和主要乡镇。虽然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仍是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n  每个乡镇水资源承载力各有不同,应进行论述和分析,找出适合的给水规划设计方案,保障供水安全可靠性。  二、提高乡镇给水排水规划设计水平  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发展乡镇的意义;其次要掌握最新的乡镇规划动态,努力学习乡镇规划的新理论、新方法,并在规划中加强“区域观念”、“整体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使规划原则的“钢性”与灵活的“弹性”相结合,增强乡镇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做到有水可用,排有所去,绿色环保,因地制宜,最好达到零排放。  突出地域和乡镇特色,避免同质化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乡镇特色,保护特色乡土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从一些规划成果来看,一些乡镇给排水规划未能把本市、本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作为深入调查和研究,简单地就地建水源井,产生与农业争水或供水保证率达不到用水需求  与时俱进、去掉理想化与实际结合  现有一些基础设施在给水排水规划中符合将来发展需求应与保留,因“二元化”体制未废除前,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困难,不能没有现在,只有未来。\n  适合乡镇今后发展撅去简单化  一个好的给水排水规划是今后乡镇建设的基石,应科学的、系统的并结合乡镇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完善给水排水规划成果。对于污水处理厂应充分利用当地可利用的方式来考虑。如土地处理、生物氧化塘、沼气池等诸多方式方法,最后才考虑建立污水处理厂。  三、提高乡镇规划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1、小城镇规划标准的混乱性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也就是说建制镇的规划按《城市规划法》执行。而国家《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村庄、集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可以按照本办法执行”。这就产生了小城镇规划的双重标准,要么完全照搬城市规划的作法,要么按照农村居民点来规划乡镇,由此产生了“农村不象农村,城市不象城市”的局面。  用水量不够规范\n  现在没有一部适合乡镇的国标或省标,仅有一部水利部部颁标准,绝大多数规划成果未采用。现有用水量标准为城市用水标准是否适用乡镇给水值得商榷。城市用水标准与乡镇用水标准是有差异的。因为地域、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家电普及率均不同。  水利部2004年11月颁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所给出的用水定额不全,亦不适应乡镇给排水规划,缺少给水规划的基本要素。给水规划的基本要素组成不仅有居民生活用水标准,还需有工业用水标准,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饮服务、公用设施、道路交通、绿化等用水标准。  缺乏成熟的、系统的规划理论与方法  从八十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建设乡镇是一个“大政策”至今近20多年时间里,乡镇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目前对乡镇发展和规划的理论研究极为薄弱,大多停留在对乡镇地位、前景、政策等方面的论述,缺少把乡镇作为同城市和乡村并列的独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建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