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08 KB
  • 2022-04-22 13:39:41 发布

GBT17507-2008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的通用技术条件.pdf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71.040.99N53蝠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507--2008代替GB/T17507--1998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的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specificationofthinbiologicalstandardsforX-rayEDSmicroanalysisin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2008-06-16发布2009-03-01实施丰瞀鹊紫瓣訾糌瞥翼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议19 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一2术语和定义⋯·⋯⋯··⋯⋯⋯⋯⋯⋯⋯⋯⋯⋯⋯⋯⋯··⋯⋯⋯⋯⋯⋯⋯⋯一3生物薄标样的技术要求⋯⋯·⋯⋯⋯⋯⋯⋯⋯⋯⋯·⋯⋯⋯⋯·⋯⋯⋯⋯··⋯4生物薄标样的检测·⋯⋯⋯·⋯⋯⋯⋯⋯·⋯⋯⋯·⋯⋯⋯⋯⋯⋯⋯⋯··⋯⋯··5包装与储运⋯⋯⋯·⋯⋯⋯⋯⋯⋯⋯⋯⋯⋯⋯⋯⋯⋯⋯⋯·⋯⋯⋯⋯⋯··⋯附录A(资料性附录)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检测报告GB/T17507--2008ⅡVl1l134 刖置GB/T17507--2008本标准代替GB/T17507--19984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7507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改为“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通用技术条件”;——生物薄标样的厚度范围定在50nm~300nm(1998年版的3.8;本版的3.8);——对生物薄标样的常见元素测试时,推荐的加速电压值定为35kV~80kv(1998年版的4.2.3.1;本版的4.2.3.1);——删除对钾、钠等不稳定元素进行分析时的规定(1998年版的4.3.2.2);——删除对标样运输的规定(1998年版的5.2);——生物薄标样使用期限由2年改为5年(1998年版的5.3.2;本版的5.2.2);——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勇骥、俞彰、张德添。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5071998。Ⅲ GB/?17507--2008引言x射线微区成分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内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相适应的x射线微区成分分析标准化工作也显示出其重要性。对于生物医学领域,x射线微区成分分析主要用于薄生物样品中的元素分析。生物组织中的元素浓度较低,主要以可溶性元素(如钾、钠、钙、镁、磷、硫、氯等)的方式存在于生物组织中。生物组织与金属、矿石材料差别很大,其分析方法有很大不同,不能以现有的金属、矿石分析标准来规范。而应以标准化为准绳,使生物薄标样检测技术标准化,进而对其生物医学研究的结果作统一、完善、精确的评估与论述,是目前国内外生物医学x射线微区成分分析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制定了本项国家标准。Ⅳ 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的通用技术条件GB/T17507--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的技术要求、检测条件和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生物薄标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生物薄试样thinbiologicalsample指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的、厚度为50nm~300nm的生物试样。2.2平均原子序数(或G因子、平均加重权)averageatomicnumber(orGfactor、averageaggravatingweight)生物试样和生物标样的化学组成成分的元素因子。平均原子序数G可用式(1)计算得到:G一∑C。z。2/A。i--1式中:C。——一薄试样或薄标样化学组成中元素i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五——元素i的原子序数;A一一元素i的原子量。3生物薄标样的技术要求3.1生物薄标样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要尽可能地与被分析的生物薄试样相一致。生物薄标样中元素的浓度值建议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给出元素定值与偏差。3.2用以制备生物薄标样的基质材料,其平均原子序数要接近生物试样的平均原子序数,为3.28。3.3生物薄标样应具有较高的抗电子辐射及抗污染能力。3.4标样材料的母体应有足够量,除足够供应化学定值消耗外,保证能在被确认后制成200个以上的标样成品。3.5生物薄标样的均匀性判别指数应不大于3。3.6生物薄标样的稳定性判别指数应不大于3。3.7生物薄标样的元素浓度误差应小于士5%。3.8生物薄标样的厚度应在50nm~300nm范围内。3.9生物薄标样应制备成直径小于等于3mm的超薄切片,可用多孔或单孔的尼龙支持网、碳支持网及其他低背景材料的支持网夹持。4生物薄标样的检测4.1标样的初检4.1.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薄标样,初选出均匀、平坦、无污染及无破损的标样。1 GB/T17507--20084.1.2用分析电镜的透射模式或扫描透射模式对生物薄标样进行检查,选取均匀、无污染及无破损的部位作为测试区域,用能谱仪的面扫描功能对生物薄标样进行面扫描测试,检查测试区域元素分布图中元素的分布是否均匀。4.2均匀性的检测4.2.1生物薄标样必须具备微米尺度空间范围的元素均匀性。4.2.2生物薄标样均匀性判别指数H¨扫式(2)表示:HI—of瓜一一./∑(x。一x)2/N一1Vl=l15X一>:X。/N百式中:一一实测计数值标准偏差;x一平均计数值;x。~一第i次测量计数值;N计数次数,Ⅳ一15。4.2.3测量条件与方法4.2.3.1对生物薄标样的常见元素测试时,推荐的加速电压值为35kV~80kV。4.2.3.2在确定的加速电压下,所选束流应使x射线的计数率达500cps以上。4.2.3.3束斑直径约500nm。4.2.3.4被分析元素的原子序数z≤32时,采用K线系;被分析元素的原子序数72>z>32时,采用L线系;被分析元素的原子序数z≥72时,采用M线系。4.2.3.5从一个母体制备的批量生物薄标样中,随机选取3个标样,每个标样最少选5个测试点,每个测试点测一次100s~200S,共计15个计数测量值。4.2.3.6判别方法,在式(2)中HJ≤3,则认为标样是均匀的。4.3稳定性测量4.3.1生物薄标样稳定性判别指数由式(3)表示:SI—d/4Y一√善(Yi--Y)2/N_lY一∑Y。/N式中:一一实测计数值标准偏差;y——平均计数值;y。一一第i次测量计数值;N——计数次数,N一10。4.3.2测量条件与方法4.3.2.1在与测量均匀性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对标样任选一点,作一次50s~100s计数测量,连续测10次。4.3.2.2判别方法只要式(3)中s,≤3,则认为标样是稳定的。4.4检测报告发布检测报告的发布可参考附录A的格式。2 GB/T17507--20085包装与储运5.1标样包装5.1.1建议将生物薄标样置于生物样品专用的透射电镜样品盒内。5.1.2装有生物薄标样的样品盒与干燥剂袋一起放在泡沫塑料中,连同标样说明书置于一个有密封盖的透明塑料盒容器中。5.1.3装有标样的塑料盒容器,应装在干燥、防潮、防尘和防霉的箱中,箱中应有装箱单。5.1.4装箱单、包装盒、包装箱的外表,应注明标样的名称、标准号、数量、包装者、生产日期及检验印章等。5.2保管5.2.1生物薄标样应妥善保存于干燥器中。5.2.2生物薄标样使用期限为5年。 GB/T17507--2008报告编号:送样单位:送样日期:标样内容:测定项目:送样人姓名:测量条件:仪器型号:仪器条件:加速电压:束斑直径:检测结果:标样编号:标样化学成分初检结果:均匀度HI:稳定度SI:标样浓度:分析单位(公章)审核人姓名附录A(资料性附录)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生物薄标样检测报告分析人姓名分析日期:年月日报告书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