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17 KB
  • 2022-04-22 13:33:18 发布

GBT18873-2008生物薄试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pdf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71.040.99N53囝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873--2008代替GB/T18873--2002生物薄试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一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Generalguideof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一X-rayenergydispersivespectrometry(EDS)quantitativemicroanalysisforthinbiologicalspecimens2008—06—16发布2009—03-01实施丰瞀嬲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 GB/T18873--2008目次前言⋯⋯⋯⋯⋯⋯⋯⋯·⋯··⋯·⋯⋯⋯⋯⋯⋯”1范围⋯⋯⋯⋯⋯⋯·⋯·⋯⋯·⋯⋯⋯⋯⋯⋯-·2术语和定义⋯⋯⋯·⋯⋯⋯⋯⋯⋯⋯⋯⋯⋯·3基本原理⋯⋯·⋯⋯⋯·⋯⋯·⋯⋯⋯⋯⋯⋯-·4仪器和设备⋯⋯⋯⋯⋯⋯⋯⋯⋯⋯⋯·⋯·⋯5生物薄标样的选择⋯⋯⋯⋯⋯⋯··⋯⋯⋯⋯6生物薄试样⋯·⋯⋯⋯⋯⋯⋯⋯⋯⋯⋯⋯⋯·7准备工作⋯⋯⋯⋯⋯⋯····⋯⋯⋯⋯⋯⋯⋯·8选择仪器测量条件⋯⋯⋯⋯·⋯⋯··⋯⋯⋯··9测量分析步骤⋯·⋯⋯⋯⋯⋯⋯⋯·⋯⋯·⋯一10误差⋯⋯⋯··⋯⋯··⋯⋯⋯⋯⋯⋯⋯⋯⋯⋯·11分析结果的发布⋯⋯⋯⋯⋯⋯⋯⋯···⋯⋯··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物组织G因子计算法参考文献⋯···⋯⋯⋯⋯⋯⋯⋯⋯⋯⋯⋯·⋯⋯⋯·【;l123456 前言GB/T18873--2008本标准代替GB/T188732002《生物薄试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一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本标准与GB/T18873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生物薄试样的厚度范围定在50nm~300nm(2002年版的2.1、2.2;本版的2.1、2.2);——对生物薄试样的常见元素测试时,推荐的加速电压值定为35kV~80kV(2002年版的7.1.2、8.1;本版的7.1.2、8.1);——机械推进式超薄切片机改成超薄切片机(2002年版的4、5.2;本版的4、5.2);——不推荐使用金网(2002年版的5.3、6.2;本版的5.3、6.2);——建议在电镜冷阱中加入液氮或使用冷冻样品台(2002年版的7.1.6;本版的7.1.6)。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勇骥、俞彰、张训彪、张德添。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873--2002. 生物薄试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一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GB/T18873--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一x射线能谱仪定量分析生物薄试样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生物薄试样所含非超轻元素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生物薄试样biologicalthinspecimen指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的、厚度为50nm~300nm的生物试样。2.2生物薄标样biologicalthinstandardspecimen指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的、厚度为50nm~300nm的生物标准样品。2.3G因子(或平均加重权)Gfactor(oraverageaggravatingweight)生物试样和生物标样的化学组成成分的元素因子。G因子可用式(1)计算得到:G一∑C。z;/A,⋯⋯⋯⋯⋯⋯⋯⋯⋯⋯⋯(1)式中:c。——薄试样或薄标样化学组成中元素i所占的质量百分比;z:——元素i的原子序数;A——元素i的原子量。3基本原理用聚焦的高能电子束照射生物薄试样的微小区域,该区域中所含元素的原子受到高能电子束的激发产生特征x射线,其特征x射线能量对应于相关的元素;特征x射线的积分强度对应于元素的浓度。采用能谱仪将接收到的样品特征x射线峰强度与背景强度(即连续x射线强度)之差与在相同条件下电子束照射生物薄标样获得的特征x射线峰强度与背景强度之差进行比较,确定被测生物薄试样激发区域内各元素的含量。4仪器和设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超薄切片机。5生物薄标样的选择5.1生物薄标样的化学成分要尽可能地与被分析生物薄试样相似,且有化学成分定值。5.2生物薄标样的厚度与被分析生物薄试样的厚度应相近,建议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的厚度小于1 GB/T18873--2008300nm的生物薄标样。5.3生物薄标样所用的载网应是直径3mm的电镜用标准载网,推荐使用碳载网或尼龙载网。5.4用于制备生物薄标样的基质材料,其G因子应接近于生物软组织的G因子为3.28。5.5标样应具有较高的抗电子辐射及抗污染的能力。6生物薄试样6.1生物薄试样的厚度应小于300nm,建议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的生物薄试样。6.2生物薄试样所用的载网应是直径3mm的电镜用标准载网,推荐使用碳载网或尼龙载网。7准备工作7.1电子显微镜系统7.1.1开机,抽真空至电镜正常工作所需的高真空后再稳定30min以上。7.1.2选择测试薄标样所需的加速电压,检测生物薄试样所需的加速电压应选择在35kv~80kV之间。7.1.3调节电子枪的灯丝电流,使束流处于稳定饱和状态。7.1.4对电子光学系统进行对中调整,使电子显微镜处于最佳工作状态。7.1.5在定量分析过程中,不能再对电子光学系统进行对中调整。7.1.6建议在电镜冷阱中加入液氮或使用冷冻样品台,以减少样品污染。7.2能谱分析系统7.2.1开机,一般预热30rain左右。7.2.2在不加电镜加速电压的条件下,检测x射线能谱仪的背景计数率,背景计数率应小于60cps。7.2.3x射线能谱仪的能量漂移范围在工作时间内应小于10eV。如峰位漂移较大,可调节能谱仪中的零位调节系统,使峰位漂移小于10eV。7.2.4校检脉冲处理器的状态,调节增益,并使噪音信号尽可能减小。7.2.5定量分析前,必须校检能谱仪的分辨本领。用Mn等标样检查Be窗探测器;用含F标样检查超薄窗探测器低能端的分辨本领。7.2.6检查所得结果,手动或自动输入到计算机中,以备定量分析时调用。注:如仪器有自动校正程序,则不需执行7.2.3和7.2.4。8选择仪器测量条件8.1选择加速电压因大多数生物试样在高加速电压下极易受损,如使用透射电镜对生物试样中常含的原子序数小于32的元素(如Na、Mg、P、S、C1、K、Ca等)进行测试时,推荐的加速电压值为35kV~80kV。8.2选择电子束束流在确定的加速电压下,选择电子束束流使x射线的计数率在800cps~3000cps。8.3选择电子束束斑直径8.3.1保证电子束束斑产生的激发区尺寸不超过待分析区的尺寸,且被分析元素的特征x线的强度足够高(能达到预期的分析精度)。8.3.2推荐采用的电子束束斑直径:对生物薄试样检测分析可采用正聚焦,束斑直径小于0.5v-m。如欲测量较大区域的元素成分,可采用相应的散焦束斑。如欲测量较小区域的元素成分,也可采用直径更小的电子束束斑。8.4选择被分析元素的×线系8.4.1被分析元素的原子序数z≤32时,采用K线系。2 GB/T18873--20088.4.2被分析元素的原子序数72≥Z>32时,采用L线系。8.4.3被分析元素的原子序数Z>72时,采用M线系。8.4.4选择不受重叠峰和逃逸峰重叠的谱线,在确定有峰重叠时应作谱峰剥离。8.5选择能谱仪收谱计数时间能谱仪收谱计数时间一般为100s。在测量低浓度含量元素并有精度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计数时间,并满足式(2)的要求:N。一Nb≥3(Nb)”2⋯⋯⋯⋯⋯⋯⋯⋯⋯⋯⋯(2)式中:N。——该元素谱峰处计数;Ne——背景计数。9测量分析步骤9.1确定分析部位9.1.1在透射电子显微镜或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寻找试样的分析部位,确定后将分析部位置于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中心。9.1.2使电子束会聚,并保持图像清晰,调整电子束束斑到观察荧光屏的中心位置上,并使分析部位置于荧光屏的中心位置上。在寻找标样和试样时只能移动x、y轴,不能调整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物镜聚焦)。9.2定性分析选用适当的加速电压和计数时间,收谱后采用峰鉴别检查试样中所含元素的种类。9.3建立标准样品数据库根据定性分析结果,建立或调用相应的标准样品的数据文件。建立被分析样品的文件清单(元素、线系、测量条件、处理模式)等。9.3.1在完全一致的测量条件下(束流、加速电压、计数时间、放大器的增益、束斑大小及检出角)收集标准样品的x射线谱线,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试样建立不同类型的标样数据库。如测量条件发生变化,应建立新的标样数据库。9.3.2在对试样定量分析前,应调用相应程序测量有关标准样品,其分析结果的误差应小于允许误差。9.4定量分析9.4.1根据试样的特征,采用完全一致的测量条件及调人生物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程序,建立分析试样所需的标准样品数据文件。9.4.2选用与已建立的标样数据库完全一致的测量条件进行谱的采集。9.4.3重叠谱峰剥离。如有谱线重叠时,应进行重叠峰的剥离。必要时应使用成分相近的标样进行验证。9.4.4背景测量。用设置两个背景窗口的方法进行背景扣除,背景窗口建议设置在感兴趣元素谱峰的附近两侧,如感兴趣元素较多,应尽可能将背景窗口分别设置在感兴趣元素谱峰的高、低能量段处。或用手动背景划线法扣除背景。9.4.5计算各元素的特征x射线相应强度比,并计算出试样中各元素的相应含量。10误差10.1误差计算公式在发布分析结果时,应同时给出生物薄试样定量分析的相对误差值,其相对误差值的计算公式如式(3):3 GB/T18873--2008肛弼×eCb式中:cb——标样元素浓度;e——试样元素浓度;n——测量次数;N——扣除背景的被测元素的计数平均值。10.2为减小相对不确定度值,建议选取浓度值较低的标样作为测试用标样。11分析结果的发布”.1定量分析结果的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a)分析报告的唯一编号;b)分析报告的页码;c)分析报告的日期;d)实验室名称和地址;e)送样人姓名,单位和地址;f)样品的接收Et期;g)样品原编号,分析编号及样品特征的描述;h)分析所依据的标准方法;i)选用标准样品的种类、级别、浓度、G因子;j)分析结果和必要的相对误差值;k)分析仪器及其工作条件,所用标样等}1)分析报告负责人的签字。11.2生物薄试样内非超轻元素的能谱探测极限约在0.1mmol/kg左右,对低于0.1%mmol/kg浓度的元素定量分析值应有分析方法的补充说明。 A.1导言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物组织G因子计算法GB/T18873--2008本附录给出了生物组织、生物标样G因子的计算方法。并已计算出了透射电镜一x射线能谱仪常测试的生物软组织的G因子。A.2生物组织的G因子计算生物软组织的G因子计算法如式(A.1):G—z2/A一∑C,Z;/A。1式中:z——元素的原子序数;A——元素的原子量;c:——薄试样或薄标样化学组成中元素i所占的质量百分比z:、A——分别为元素i的原子序数与原子量。A.3生物软组织的G园子计算生物软组织的元素、所占质量百分比及计算结果如表A.1。表A.1生物软组织的元素、所占质量百分比及计算结果元素质量百分比孑A罾{AC。z:{A。H0.071l10.07C0.05361231.50N0.164914350.56o0.2564164I.00S+P0.0224031.57.70.15孑/A=∑GZi/A。3.28A.4生物软组织的G因子由表A.1,生物软组织的G因子为3.28。5 GB/T18873--2008参考文献[1]HutchinsonTE.Microprobeanalysisofbiologicalsystems.NewYork:AcademicPress,1981.Ez]HallTA,AndersonHC,AppletonT.TheuseofthinspecimensforX—raymicroanalysisinbi—ology.JMicrosc,1973:99~177.[33杨勇骥,郑尊,夏愿耀.建立一种新型Agarose薄标样一应用于生物EDX定量分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1:12~67.[4]ChandlerJA.AmethodforpreparingabsolutestandardsforquantitativecalibrationandmeasurementofsectionthicknesswithX—-raymicroanalysisofbiologicaluhrathinspecimensinEM—MA.JMicrosc,1976:106~29l‘[5]ShumanH,SomlyoAV,SomlyoAP.Quantkativeelectronprobemicroanalysisofbiologicalthinsection:methodsandvalidity.Uhramicroscopy,1976:1~317.[6]HarveyDMR,FlowersTJ,KentB.ImprovementofquantitativeofbiologicalX—raymicroanal—ysis.JMicrosc,1984:143~249.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