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66 KB
  • 2022-04-22 13:45:23 发布

GBT213-1996(修订说明)国家标准GBT213-1996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修订说明.pdf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3期煤质技术2004年5月愿李英华,皮中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100013)“人工”操作法,而且有许多操作都是共同的。因此,1修订背景对“人工”操作方法的详细描述和详细规定,也即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是一项非常对自动氧弹热量计提出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基础,是重要的国家标准。自1963年首次发布以来,已经历仪器研制和生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另外,它也是了4次修订。多年的实施使用证明,该标准具有较自动氧弹热黾计操作说明书编写的依据。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我国在发热量测定的精密②国际标准ISO1928:1995也仍以“人工”操度和准确度方面一直保持在国际水平上。GB/T2l3作方法为基础进行描述,在合适的地方对自动氧弹—1996版已实施了6年。6年来.国内自动氧弹热热量计作出规定。关于自动氧弹热量计的规定比较量计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有了很大发展.但d=!.存在简短,但较全面。一些问题。由于GB/T213—1996版标准对自动热2.2主要修订点量计的规定不全面、不详细,因而不能很好适应当(1)对自动氧弹热量计做出了更详细、更全面前自动氧弹热量计广泛应用的形势,需快修订。特的规定。别需要对自动氧弹热量计作出科学、详细的规定,以(2)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保证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对标准的瘩结构、前言、文字表达、计算公式和单位的表示方2本次修订的原则和主要修订点式等进行了修改。2.1修订原则(3)增加了恒压低位发热量的定义和计算举例。(1)在技术上,本次修订仍为等效采用相应的(4)热容量标定中,重复测定的精密度,由以国际标准ISO1928—1995(注),只是比GB/T213—极差方式表达(40J/K)改为以相对标准差方式表1996版更多地引用了该国际标准对自动氧弹热量达(0.20j。计的规定。C5)发热量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同一化验室(2)基本保留GB/T213—1996的内容和编写允许差)由150J/g改为120J。格式,即仍以“人工”操作方法为基础进行操怍步(6)增加计算相对标准差方法的描述。骤的描述。理由如下:(7)增加一个附录,将ISO1928中测定弹筒洗①原标准中,以“人工”操作方法为基础进行液硫的方法列入。操作步骤的描述,实际上是严格按照经典的发热量(8)增加了对外筒水温稳定性的具体要求。测定原理对整个实验做出各项规定一切有关的规(9)改正了一些印刷错误。定都有其确切的物理意义和大量的研究实验基础.3条文的修订说明包含了为获得高精度和高准确度结果的最基本的内容,而绝大多数自动氧弹热量计仪仅是在温度测量、3.1增加“目次”实验过程控制和结果计算方面实现了自动化(有些3.2“前言”仪器加内筒水也实现了自动化),但原理上并未脱离(1)按GB/T1.1—2000的规定重新编写。前言7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3期煤质技术2004年5月中,给出了本标准与1So标准的主要差异和对上一算”。这样改动,可以使“原理”的描述与本标准的版(1996)国家标准的主要修改之处。内容更贴切,同时在形式上也与1SO1928:1995保(2)“本标准与ISO1928:1995的一致性程度为持一致。非等效”。3.6“6试剂和材料”按照GB/T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该章改写了对苯甲酸的规定。因为苯甲酸标二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要求.修改采用准热值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整个发热量测定的准确国际标准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应清楚标度。本标准中使用的苯甲酸必须是“基准量热物明并给出解释;要求将所有的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质”,而不是普通的化学药品。过去曾发生购置化学差异归纳在附录中,列出每一个修改对应的国际标药品的苯甲酸(分析纯)代替“基准量热物”苯甲准条文号及每一技术性差异的原因;同时,在标准酸的错误,此处有必要予以强调。正文中用垂直单线将修改的条文标识出。如果不能3.7“7仪器设备”清楚地标识,无论技术上与国际标准多么相似,都(1)“7.1热量计”条款中增加一条“7.1.1只能视为“非等效”。由于本标准虽然技术上与国际总则”。标准一致,但考虑到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研究成果,在该总则中,除对氧弹热量计总体做出一般描在标准结构、编排方式、技术问题的表述方式等方述外,还特别对自动氧弹热量计做出规定。原标准面与国际标准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每条都标注出来,中第11章的内容均已移至此处;同时,还增加一些并都画上垂直线,标准将显得十分累赘,不方便使规定,如对打印参数、计算公式及附加热的校正说用。最终改为“本标准与ISO1928:1995的一致性明;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比原标准有更详细的程度为非等效”。规定。3.3“2规范性引用文件”(2)“7.1.2氧弹”条款中增加了关于氧弹零(1)按GB/T1.1—2000的规定重新编写导语。配件不能互换使用的规定。这一方面是从安全角度(2)增加了GB/T211《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考虑,另一方面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因为在计算低位发热量公式中需引用。(3)“7.1.4外筒”条款中,增加了对外筒温3.4“3单位和定义”度稳定性(即外筒热容量)的具体要求。(1)将原文中的“3定义”改为“3单位和实验中,恒温式热量计外筒温度的稳定性对冷定义”。却校正值的影响很大。因此,以前标准要求外筒水这是因为,原文中的“3.1热量单位”不属定的热容量应是内筒的5倍以上,但没有做出具体规义,但此单位又很重要,不可取消。按照OB/1、1.1定。本次修订进一步参照国际标准,分别对自动恒—2000的规定,单位和定义可以合并在同一章中描温式外筒和非自动恒温式外筒——静态式外筒做出述。温度波动限制的较具体规定,既便于厂家的设计制(2)定义后面加英文。造,又便于用户检查仪器合格与否。这是GB/T1.1—2000的规定。(4)“7.1.5搅拌器”条款中增加了对搅拌器(3)增加定义——”3.5恒压低位发热量”。轴杆与外界隔热的规定,以减少不必要的热传导。严格讲,工业锅炉中所能获得的最大理论热值(5)“7.1.6量热温度计”条款中,对数字显是恒压低位发热量。但以往由于恒容低位发热量与示温度计做出了更详细规定,如增加了对温度计短恒压低位发热量在数值上相差很小(一般仅为十几期重复性和长期漂移性的规定,以保证内筒温度测个焦耳),因此,实际工作中常用恒容低位发热量代量的准确性。替。但考虑到恒压低位发热量理论上的意义和实际3.8“8测定步骤”工作中的需要(进行严格计算时),并尽可能与(1)增加“8.1概述”一条。ISO1928:1995一致,本次修订增加了这一定义。在此条款中,对发热量测定步骤作一般性描述,3.5“4原理”提出保持热容量标定和发热量测定条件尽可能相似将原标准的描述分为两条进行。一是.”4.1的要求。高位发热量的测定”;二是,“4.2低位发热量的计(2)在8.2.3条中增加了用棉线点火的具体描8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3期煤质技术2004年5月述。实验室7个水平样品的实验统计结果(重复性限,J/(3)增加“8.4自动氧弹热量计法”一条。g)分别是:121,96,79,120,64,116,50;其在此条中,对使用自动氧弹热量计的通用操作平均值为94。步骤做出说明,详细内容见操作说明书(每种仪器3.13“13低位发热量的计算”可能不一样)。将原标准中的恒压低位发热量的计算公式由3.9“9测定结果的计算”Q,p,ar一(Q。d一212Hd一0.80。d)×本章中的计算公式及单位的标注方式均按IO0二-—M,一1OO24。.4M,—dGB/T1.1—2000的要求进行了修改。3.1O“1O热容量和仪器常数标定”改为:(1)将10.8中关于热容量5次重复实验结果的Q.p~ar一[(Q。d一212H。d一0.8(o。d允许差(精密度)的表达方式,由“极差不超过40+Nad)]×.4J/K”改为“相对标准差不超过0.20”。这样的改并加入了氮的校正项。以前认为,煤中氮含量很低,动是为了适应更广泛的情况,如无水氧弹热量计,其为求公式简单,可以忽略此项;本次修订与热容量一般仅为1500J/K左右,用极差40J/K去ISO1928:1995一致,增加了氮的修正项。要求其热容量标定实验的精密度显然不合适。同时,另外,本条中还增加了一个“注”,说明可按下以“相对标准差”来表示热容量标定和发热量测定式求得(氧+氮)(oa+N。a)的值,不必进行实测。的精密度也是国际通用的方式,与ISO1928:1995(o。d+Nd):1OO一d—A。d—C。d—Had—S.。d一致。3.14“14各种不同基的煤的发热量换算”中,增(2)10.8和10.9中,增加了不得随意舍弃实验加了不同基低位发热量的换算公式。结果的规定,以防止追求虚假的高精度。3.15附录A中,增加了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求热容(3)10.10中增加了对某些高度自动化的热量量E和温升△t的相关性及其相对标准偏差,以及计(缺乏确切的物理定义或偏离经典原理),加大热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计算方法的内容。容量标定频率的要求,以防止热容量值漂移对测定标准中要求,当仪器的有效热容量E与温升△t结果的影响。有线性相关性时,必须建立E与△t的函数关系式,3.11删去原标准中的“11关于自动量热仪”且此式的估计误差(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20。为将其内容全部归入本标准7.1中。便于操作人员熟练掌握E与△t关系的建立方法和3.12“12方法的精密度”计算其相对标准差,特在附录A中增加了此项内本条款中规定的重复性限(同一化验室允许容;同时,也给出一般情况下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差差),由原标准的150J/g改为120J/g。的计算方法。GB/T213—1996中规定的重复性限150J/g,3.16增加“附录C氢氧化钡滴定法测定弹筒是根据86年的1O个实验室对11个样品进行的协硫”。同实验数据确定的。当时统计出的重复性限为135该方法为ISO1928:1995(E)中提供的测定弹J/g(95置信概率)。为减少实验返工的次数,确定筒洗液硫的方法。根据经验,该方法操作繁琐,费为150J/g。这是由当时的实验水平所致。目前,一时,需煮沸、沉淀、过滤,反滴定等;对于含硫量方面,大量的自动氧弹热量计用于发热量测定,减很低的样品也存在测不准的问题,因而未列入以前小了许多人为误差;另一方面,经过培训,化验室的标准中。本次修订,有人提出原国家标准测低硫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使国内整个测煤有时出现负值,希望将此方法列入标准,因而增定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应该使其与国际标准和其它加一个附录,供选择使用。总的来说,低硫煤还是主要产煤国的标准一致,改为120J/g。从1998年以单独测为好,没必要进行弹筒洗液硫的测定。全国煤炭化验统检中随机抽取36个实验室的7个不同样品(2个褐煤,2个无烟煤,3个烟煤)的数(收稿日期:2OO4一O4—28)据(代表全国普遍水平),统计计算证明,将重复性限修改为120J/g符合国内当前的测定水平。36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