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MB
  • 2022-04-22 13:32:10 发布

GBZ19027-2001GBT19001-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pdf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03.120.10A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19027-2001idtiso/Tx10017:1999GB/T19001-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GuidanceonstatisticaltechniquesforGB/T19001:19942001一03一20发布2001一09一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GB/z19027-2001目次前言·····,····················.............................................................................................mISO前言··.........................................................................................................·一N引言······,··················,,······。。·································。··············································。。⋯V1范围·····················································,································.·····················⋯⋯12术语和定义·...........................................................................................................I3统计技术潜在需求的识别······································································一‘二’二’二’二’二14已识别的统计技术的说明·········,,.·,·············,,,·甲···········,,,,,··············,···············,.一54.1总则··············。·················。·····························。···················。··.·········,···········⋯⋯54.2描述性统计····。。················。。····························。。·······。。。··················.···············⋯⋯64.3试验设计·...........................................................................................................74.4假设检验‘····4····4···‘···········4···“·················“···········4‘··············”····‘·····⋯⋯74.5测量分析···············。······································。········。······································⋯⋯84.6过程能力分析··························,·····································································⋯⋯94.7回归分析·...........................................................................................................104.8可靠性分析··································································································⋯⋯114.9抽样················,,··,··············。,·,······‘······。·,,,·················。,·,,·····························⋯⋯124.10模拟···。·········。·······。·········。·················。·····················。·····‘·······。。············。·····⋯⋯134.11SPC图(统计过程控制图)····。····························。·········。。·································⋯⋯134.12统计容差法································································································⋯⋯144.13时间序列分析,,·············,,,,··,·····⋯⋯,’,·,,,··············,·······..........................15附录A(提示的附录)用于支持GB/T19001条款要求的统计技术综述‘··········。·。······。······⋯⋯17文献目录···········································。································································⋯⋯18 GB/z19027-2001前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采用ISO/TR10017:1999QISO9001: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GB/T1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保持一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请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信息产业部第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谷艳君、李仁良、曹纯、汪修慈、马毅林、孙静。 Gs/z19027-2001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国际标准的制定符合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有关规定。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国际标准草案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在特殊情况下,当技术委员会收集到不同于已作为国际标准发布的文件(如,新技术)中的数据时,技术委员会可通过其正式成员的简单多数表决来决定出版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就其性质来说完全是一种信息资料,并且在其所提供的数据不再有效或有用之前不必须评审。ISO/TR10017是由ISO/TC176/SC3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定的。本技术报告可以更新,以反映ISO9001的未来修订版。对本技术报告内容的意见可送到ISO中央秘书处,以便在修订本技术报告时作出考虑。 GB/z19027-2001引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帮助组织在建立、实施或保持符合GB/T19001-1994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时,确定可使用的统计技术。实际上,在所有过程的运行和结果中都可观察到变异,甚至在明显稳定的状况下也是如此,因此统计技术才是有用的。在产品和过程可量化的特性中可观察到变异,并且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以及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看到变异的存在二统计技术有助于变异的测量、表述、分析、解释和建模,甚至使用相对有限的数据,也能做到这一点。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预防由这些变异所可能引发的问题。统计技术能使组织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作出决策,因而有助于组织在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等阶段改进产品和过程的质量。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指导和帮助组织考虑和选择适合该组织需求的统计技术。而确定统计技术需求的准则以及所选择的统计技术是否适宜仍由该组织作出最终决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描述的统计技术也适合GB/T1900。族其他标准使用。GB/T19000.1-1994的附录D列出了GB/T19001-1994,GB/T19002-1994,GB/T19003-1994和GB/T19004.1-1994的相应题目章节序号对照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19027-2001GB/T19001-1994的统计技术指南idtISO/TR10017:1999GuidanceonstatisticaltechniquesforGB/T19001:1994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供了选择适宜的统计技术的指南,这些统计技术对组织建立、实施或保持符合GB/T19001所要求的质量体系可能有用。通过查找涉及使用定量数据的GB/T19001的要求,然后识别并表述适用于这些数据的统计技术即可提供指南。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列出的统计技术既不全面也不详尽,组织不应排除使用对其有益的其他技术(统计或其他技术)。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并不规定必须使用哪些统计技术,也不对如何应用这些统计技术提出建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拟用于合同、法规或认证目的,也不拟用作是否符合GB/T19001-1994要求的强制性检查清单。使用统计技术的理由在于其应用应有助于提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2术语和定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采用GB/T6583,GB/T3358(所有部分)和IEC6005。给出的术语和定义。按照GB/T6583“产品”定义的注1和注2,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产品”适用于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通用产品类别或其组合。3统计技术潜在需求的识别表1对与GB/T19001条款的实施可能有关的定量数据的需求做了识别。针对定量数据的需求所列出的一个或多个适宜的统计技术可能适用于这些数据,它们的应用将使组织获益。当GB/T19001的条款对定量数据无明显需求时,则未识别出统计技术。经过慎重考虑,仅列出众所周知且已广泛使用的统计技术,它们对使用者十分有益。下面所列的每种统计技术都在第4章中作了简要描述,以便帮助组织评价这些统计技术的相关性及价值,以及帮助组织决定是否将这些统计技术用于特定场合。表1定量数据的需求及支持性统计技术GB/T19001-1994的条款}使用定量数据的需求{统计技术}4.1管理职责4.1.1质量方针评价质量方针在组织内得到实施的程抽样度的需求组织4.1.2.1职责和权限未识别出需求资源未识别出需求4.1.2.3管理者代表未识别出需求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2001一03-20批准2001一09一01实施 GB/z19027-2001表1(续)G13/119001-1994的条款使用定量数据的需求统计技术4.1.3管理评审针对组织质量目标定量评价其业绩的描述性统计;抽样SPC图;时间序列需求分析4.2质量体系4.2.1总则未识别出需求4.2.2质量体系程序未识别出需求4.2.3质量策划未识别出需求4.3合同评审4.3.1总则未识别出需求4.3.2评审4.3.2a评审未识别出需求4.3.26评审未识别出需求4.3.Zc评审分析投标、合同或定单以及确保供方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可靠性分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的需求析抽样4.3.3合同的修订未识别出需求4.34记录未识别出需求生.4设计控制4.4.1总则未识别出需求4.4.2设计和开发的策划未识别出需求4.4.3组织和技术接口未识别出需求4.4.4设计输人识别并评审输人要求是否适宜以及解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可靠性分决差异的需求析;统计容差法4.4.5.设计输出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测量分析;过评价设计输出满足输人要求的需求程能力分析;可靠性分析抽样;统计容差法4.4.5b设计输出未识别出需求44.5c设计输出识别关键设计特性的需求回归分析;可靠性分析;模拟4.4.6设计评审未识别出需求4.4.7设计验证确保设计满足规定要求的需求试验设计;假设检验;测量分析;回归分析;可靠性分析;抽样;模拟4.4.R设计确认确保产品符合已确定的使用者需求和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可靠性分析;抽(或)要求的需求样;模拟4.4.9设计更改未识别出需求4.5文件和资料控制未识别出需求4.5.1总则4.5.2文件和资料的批准和发布未识别出需求4.5.3文件和资料的更改未识别出需求 GB/z19027-2001表1(续)GB/T19001-1994的条款使用定量数据的需求统计技术4.6.2.分承包方的评价基于分承包方满足要求的能力,评价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过程能力分分承包方的需求析;抽样4.6.Zb分承包方的评价未识别出需求4.6,ZC分承包方的评价描述并汇总分承包方业绩的需求描述性统计4.6.3采购资料未识别出需求4.6.4采购产品的验证4.6.4.1供方在分承包方货源处的未识别出需求验证4.6.4.2顾客对分承包方产品的验未识别出需求证4.7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未识别出需求4.8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未识别出需求牛.9过程控制4.ga过程控制未识别出需求4.gb过程控制确保设备适宜性的需求描述性统计;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析4.gC过程控制未识别出需求4.9d过程控制监侧和控制适宜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描述性统计;试验设计;回归分析;抽的需求样石PC图;时间序列分析4.9e过程控制认可过程和设备的需求描述性统计;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析4.gf过程控制未识别出需求4.9g过程控制为确保持续的过程能力,对设备进行描述性统计;过程能力分析;可靠性分适当维护的需求析;模拟4.10检验和试验4.10.1总则规定检验和试验活动以验证产品要求假设检验;可靠性分析,抽样得到满足的需求4.10.2进货检验和试验4.10.2.1进货检验和试验验证接收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需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可靠性分析;抽样4.10.2.2进货检验和试验未识别出需求4.10.2.3进货检验和试验未识别出需求4.10.3a过程检验和试验按要求检验和试验产品的需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可靠性分析;抽样4.10.3b过程检验和试验未识别出需求4.10.4最终检验和试验验证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需求描述性统计;假设枪验可靠性分析;抽样4.10.5检验和试验记录未识别出需求 Gs/z19027-2001表1(续)GB/T19001-1994的条款使用定量数据的需求统计技术4.n检验、侧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4.11.1总则未识别出需求4.11.2a控制程序评价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能力的需描述性统计;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求析;SPC图4.11.2b控制程序未识别出需求4.11.2c控制程崖规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过程描述性统计;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的需求析;SPC图4.11.2d控制程序未识别出需求4.11.2e控制程序未识别出需求4.11.2f控制程序评价以前检验和试验结果有效性的需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可靠性分析;求抽样;SPC图4.11.2g控制程序未识别出需求4.11.2h控制程序未识别出需求4.11.2i控制程序未识别出需求4.12检验和试验状态未识别出需求4.13不合格品的控制未识别出需求4.13.1总则4.13.2。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未识别出需求4.13.26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未识别出需求4.13.2c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未识别出需求4.13.2d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未识别出需求4.14纠正和预防措施4.14.1总则未识别出需求4.14.2a纠正措施评价处理顾客抱怨和产品不合格报告描述性统计;抽样的过程有效性的需求4.14.26纠正措施分析产品、过程或质量体系不合格原描述性统计;试验设计;测量分析;过因的需求程能力分析;回归分析;可靠性分析;抽样;模拟;SPC图;统计容差法;时间序列分析4.14.2c纠正措施未识别出需求4.14.2d纠正措施评价纠正措施有效性的需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抽样;SPC图;时间序列分析汇总并分析与实际或潜在不合格有关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4.14.3a预防措施的产品或过程数据的需求4.14.3b预防措施未识别出需求4.14.3c预防措施确保预防措施有效性的需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抽样;SPC图;时间序列分析 GB/z19027-2001表1(完)GB/T19001-1994的条款使用定量数据的需求统计技术4.14.3d预防措施未识别出需求4.15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4.15.1总则未识别出需求4.15.2搬运未识别出需求4.15.3贮存评价产品在储存期间变质以及确定适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可靠性分析;宜的评价间隔的需求抽样;时间序列分析4.15.4包装评价装箱、包装和标志的过程符合规描述性统计;过程能力分析;抽样;SPC定要求的需求图4.15.5防护评价在供方控制下的防护和隔离产品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抽样;时间序的适宜性的需求列分析4.15.6交付评价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后产品质量保描述性统计布抽样护适宜性的需求4.16质量记录的控制未识别出需求4.17内部质量审核策划并进行内部审核时的潜在抽样需描述性统计;抽样求,以及汇总审核数据和验证有效性的需求4.18培训未识别出需求4.”服务验证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需求描述性统计;抽样4.2。统计技术4.20.1确定需求本条款要求确定对统计技术的需求要考虑识别适宜的统计技术4.20.2程序未识别出需求附录A对表1的结果做了概要总结,即对统计技术的范围及其能用于支持ISO9001实施的范围做了综述。4已识别的统计技术的说明4.1总则下列统计技术有助于组织满足其需求,它们已在第3章中做了识别:—描述性统计;—试验设计;—假设检验;—测量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回归分析;—可靠性分析;—抽样;—模拟;—统计过程控制图;—统计容差法;—时间序列分析。如前所述,选择上述技术的准则是这些技术众所周知并使用广泛,且它们的应用已使使用者获益。 Gs/z19027-2001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方式取决于其不同的运用情况和目的。4.2-4.13条款对上述所列的每种统计技术作了简要说明。这些说明旨在帮助非专业读者评价在实施质量体系要求中应用统计技术的潜在适用性和利益。然而,实际应用这些统计技术时将需要比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提供的更多的指南和专业知识。从公共渠道可获得有关统计技术的大量信息,如教科书、期刊、报告、工业手册以及其他信息来源,它们可能有助于组织有效地使用统计技术,,。然而,列出这些来源超出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范围,寻找这些信息是每个组织自身的职责。4.2描述性统计4.2.1描述性统计的概念描述性统计是指以揭示数据分布特性的方式汇总并表达定量数据的方法。通常,组织所关心的数据特性是其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是均值,也用众数或中位数来描述),以及散布或离散程度(通常通过极差、标准差或方差来度量)。另一个所关心的特性是数据的分布,对此有描述分布形态的定量测度(如描述对称性的“偏度”)。描述性统计提供的信息通常可通过各种图解法进行快速有效地传递,其范围从以饼分图、条形图、直方图、简单散布图和趋势图等方式简单地展示数据,到展示包括专门标度的更复杂性质(如概率图),以及包括多维和多变量的图示。图解法十分有用,通常用来揭示在定量分析中不易发现的数据的异常特征。图解法在调查或验证变量之间关系的数据分析中,以及在估计描述这些关系的参数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图解法也以有效的方式在汇总和表示复杂数据或数据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非专业人员更是如此。图解法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列出的许多统计技术中都有引用。图解法应被视为统计分析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4.2.2描述性统计的用途描述性统计用于汇总和表征数据。它通常是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初始步骤,并常常是使用其它统计方法的第一步。如果满足统计假定,则在规定的误差界限和置信水平内,样本数据的特性可作为推断总体特性的基础4.2.3益处描述性统计提供了一种高效和相对简单地汇总和表征数据的方式,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表达信息的便利方式。描述性统计易于理解并能用于所有层次的分析和决策。4.2.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描述性统计提供了样本数据特性(如均值和标准差)的定量测度。然而,这些测度受到样本量和所使用的抽样方法的限制。除非满足抽样有关的统计假定,否则,不能根据这些定量测度对所抽取样本的总体特性作出正确估计。4.2.5应用示例描述性统计适用于能收集到定量数据的几乎所有领域。下面就是一些应用示例:—汇总产品特性的关键测度(如均值和离散程度);—描述一些过程参数的状况,如炉温;—表征服务业提供服务的交付时间或响应时间;—汇总从顾客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1)文献目录中所列出的是ISO和IEC发布的与统计技术有关的标准和技术报告。列出它们仅为提供信息,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并不规定组织应执行这些标准和技术报告。 GB/z19027-20014.3试验设计4.3门试验设计的概念试验设计(英文缩写为“DOE")是指以计划好的方式进行的调研,而为了以规定的置信水平得到结论,试验设计则依赖干对结果的统计评价。进行试验的具体安排和方式称为“试验设计”,这样的设计由其使用目的和试验条件决定DOE通常包括:对所调研的系统引人变化,并对该系统的变化效果作出统计评价。DOE的目的可以是确认系统的某些特性,也可以是调查某个或多个因素对系统某些特性的影响。4.3.2试验设计的用途DOE可用于以规定的置信水平评价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某些特性。目的可能是针对某一规定的标准进行确认,或对几个系统进行比较评价。DOE对调查复杂的体系尤为有用,这些体系的输出可能受大量潜在因素的影响。试验的目标可以是使所关心的特性达到最大或最优,或减少其变异。DOE还可用来识别系统中更有影响的因素、其影响的大小以及因素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即交互效应),其结果可用来促进产品或过程的设计和开发,或用来控制或改进现有的系统。来使用试验设计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该模型将所关心的体系特性作为有影响因素的函数;这样的模型在某些限制条件下可用于预测目的。4.3.3益处当估计或确认所关心的特性时,需要保证所获得的结果不是仅归因于偶然变差。这适用于根据已规定的标准所做的评价,更适用于两个或多个体系的比较。DOE允许在规定的置信水平作出这样的评价。当与分别调查每个因素的影响相比时,DOE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调查一个过程的多个因素的影响时效率更高且更经济。DOE识别某些因素间交互效应的能力也使组织能深入了解过程oDOE的这些优点在处理复杂过程,即处理包括具有大量潜在影响因素的过程时尤为突出。当对体系进行调查时,若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可能仅有偶然联系,则存在作出不正确假定因果关系的风险。通过运用健全的试验设计原理可减少这种错误的风险。4.3.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所有系统都存在某种水平的固有变差(通常称为“噪声”),这有时会掩蔽调查结果并导致得出错误结论。其他潜在的误差来源包括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未知(或仅未认出)的因素的混杂效应,或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混杂效应。经过良好设计的试验(如样本量的选择或在试验设计中作出其他考虑)能减轻因这些误差而产生的风险,但这些风险不会被消除,因此在得出结论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严格地说,试验结果仅对试验中所考虑的某些因素及其取值范围有效。因此,在外推(或内插)显著超出试验中所考虑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慎重。DOE理论做了某些基本假定,如在数学模型和所研究的物理现实之间存在着典型关系,但这些假定的正确性或适宜性仍值得考虑。4.3.5应用示例DOE常用于对产品或过程的评价,例如,确认医疗处理的效果,或评价几类处理的相对有效性。DOE应用的工业示例包括依据一些规定的性能标准所做的产品确认试验。DOE广泛用来识别复杂过程的影响因素,从而控制或改进一些所关心的特性(如过程的产量、产品强度、耐久性、噪声水平等)的均值或减少变异。这些试验在诸如电子元器件、汽车和化学品的生产中经常遇到。它们也广泛用于农业和医学等各个不同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范围。4-4假设检验4.4门假设检验的概念假设检验是在规定的风险水平上确定一组数据(一般是来自样本的数据)是否符合已给定假设的统计方法。假设可能是关于某一特定统计分布或模型的假定,也可能是关于某一分布的参数值(如均值)。 GB/z19027-2001假设检验的方法包括评价以数据形式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应该拒绝关于统计模型或参数的给定假设。4.4.2假设检验的用途一假设检验的用途很广,它可使人们在规定的置信水平判断有关总体参数(根据来自样本的估计)的假设是否正确。因此,假设检验可用于检验总体参数是否符合特定标准,也可用来检验两个或多个总体的差别。假设检验也可用于模型假定的检验,如检验总体的分布是否正态,样本数据是否随机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所列的许多统计技术明确或隐含地引用了假设检验,如抽样、SPC图、试验设计、回归分析、测量分析等。除假设检验外,还可建立所研究参数的可能的合理取值范围(称为“置信区间”),以便提供有用的补充信息。4.4.3益处假设检验允许以规定的置信水平对总体的某些参数作出判断.因此,假设检验可能有助于作出也许依赖于这些参数的决策。假设检验还能对总体分布的性质以及就样本数据自身的特点作出判断。4.4.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为确保假设检验的结论有效,必须充分满足基本的统计假定,特别是样本应为独立的和随机抽取的。在理论上,对如何从某种假设检验作出有效判断,还存在着争议。4.4.5应用示例当必须对某一参数或某个或多个总体(通过样本估计而来)的分布作出判断时,或对样本数据自身进行评价时,假设检验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假设检验可用于:—检验总体的均值(或标准差)是否达到给定值,如目标值或标准;—当比较零件的不同批次时,检验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不同;—检验总体的缺陷率不超过给定值;—检验两个过程的输出中缺陷品率的差异;—检验样本数据是否是从单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检验总体的分布是否正态;—检验对样本的某一观察结果是否为“离群值”,即有效性可疑的极值。4.5测量分析4.5.1测量分析的概念测量分析(也称“测量系统分析”)是在系统运行的条件下,评价测量系统不确定度的一套方法。对测量误差的分析可使用与分析产品特性相同的方法。4.5.2测量分析的用途只要收集数据就应考虑测量不确定度。测量分析在规定的置信水平用来评价测量系统是否适合预期目的。测量分析可将各种来源的变差量化,如来自测量人员的变差,或来自测量仪器自身的变差。测量分析也可将来自测量系统的变差作为总过程变差、或总容许变差的一部分予以描述。4.5.3益处在选择测量仪器、或决定仪器是否有能力评价所检查的产品或过程参数时,测量分析提供了定量且经济有效的方式。侧量分析通过将测量系统自身各种来源的变差量化,为比较和解决测量中的差异奠定了基础。4.5.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在所有情况下(最简单的情况除外),测量分析都需要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实施。在进行测量分析时,应小心谨慎并具有专业知识,否则,测量分析结果可促使在测量结果和产品的可接受性两个方面 Gs/z19027-2001的虚假和潜在代价较高的过分乐观。相反,过分悲观能导致对适宜测量系统作不必要的更换。4.5.5应用示例a)测量不确定度的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量化有助于组织向其(内部或外部)顾客作出保证,即测量过程有能力测量拟达到的质量水平。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通常能突出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的方面的变异,因此,能指导组织配置这些方面的资源,以改进或保持质量。b)选择新仪器:通过检查与仪器有关的变差部分,测量分析有助于指导组织选择新仪器。c)确定某一特定方法的特性(正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等):测量分析可用来选择最适宜的测量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测量分析也使组织能针对各种测量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来平衡其费用和有效性。d)比对测试:通过将测量结果与从其他测量系统获得的结果相比较,组织可评价和量化其测量系统。此外,除了向顾客提供保证外,比对还有助于组织改进其测量分析方法或加强对测量分析人员的培Ao4.6过程能力分析4.6-1过程能力分析的概念过程能力分析是检查过程的固有变异和分布,以便估计其产生符合规范所允许变差范围的输出的能力。当数据是(产品或过程的)可度量的变量,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见4.11),过程的固有变异以过程的“散布程度”表示,并通常以过程分布的六倍标准差(6a)来测量。如果过程数据是正态分布的变量,在理论上,这种散布程度将包含总体的99.73%.过程能力可方便地用指数表达。指数可将实际的过程变异与规范允许的容差联系起来。广泛应用于计量数据的能力指数是“C,11,即整个容差除以6。的比值,它是在规范上下限之间良好中心定位的过程的理论能力的测度。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能力指数是“CPKn,它描述了可能中心定位或未能中心定位的过程的实际能力。为更好地表征长期和短期变异及围绕预期的过程目标值的变差,还发明了其他能力指数。当过程数据涉及“属性”(如不合格品百分数或不合格数)时,过程能力以平均不合格品率或平均不合格率表示。4-6.2过程能力分析的用途过程能力分析用来评价过程连续产生符合规范的输出的能力,并估计预期的不合格产品的数量。过程能力分析适用于评价过程的任一部分(如某一特定机器)的能力。如,“机器能力”的分析可用来评价特定设备或估算其对整个过程能力的贡献。4.6.3益处过程能力分析能评价过程的固有变异,估计预期的不合格品百分数。因此,它使组织能估计不合格所发生的费用,并作出有助于指导过程改进的决策。确定过程能力的最低标准可指导组织选择能用于生产可接收产品的过程和设备。4.6.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能力概念仅适用于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过程。因此,过程能力分析应与提供持续控制验证的控制方法联合起来实施。不合格品百分数的估计受正态性假定的限制。当实践中不能实现严格的正态性时,应谨慎处理这样的估计,尤其是在过程具有高能力比的情况下更应如此。当过程分布实质上非正态时,能力指数可能引起误导。不合格品百分数的估计应基于针对这种分布所开发的分析方法。同样地,在过程受可查明的系统变差原因(如工具磨损)限制的情形下,则必须使用专门方法计算和解释过程能力。4.6.5应用示例 GB/z19027-2001通过确保零件的变异与组装产品中允许的总容差相一致,过程能力可用来建立制造产品的合理加工规范相反,当需要严格的容差时,零件的制造商需要达到规定的过程能力水平,以确保高产低耗。较高的过程能力目标(如,Cp)2)有时用在零件和分系统级,以达到所期望的复杂系统的累积质量和可靠性。机器能力的分析用来评价机器按规定要求生产或运行的能力,这有助于组织作出采购或修理机器的决定。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学、食品、医药以及医疗设备的制造商通常将过程能力作为评价分承包方和产品的主要准则。这使这些制造商可将对采购产品和材料的直接检验减至最少一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公司通过跟踪过程能力指数,以识别过程改进的需求,或验证这些改进的有效性。4.7回归分析4.7.1回归分析的概念回归分析就是将所关心的特性(通常称为“响应变量”)的性能与潜在的原因(通常称为“解释变量”)联系起来。这样一种关系可通过科学、经济、工程等学科的模型作出规定,目的是帮助理解响应变差的潜在原因,并解释每个因素对该变差所起的作用有多大通过统计将响应变量的变差与解释变量的变差联系起来,以及将预期和实际响应变量之间的偏差减至最小达到最佳拟合可做到这一点。4.7.2回归分析的用途使用回归分析可:—检验有关潜在解释变量对响应影响的假设,并针对解释变量的已知变化,使用这些信息描述估计的响应变化;—针对解释变量的具体值,预测响应变量值;—针对给出的解释变量特定值,(在规定的置信水平)预测响应值的预期范围;—估计响应变量和解释变量相关联的方向和程度(尽管这样的关联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例如,可以使用这些信息确定变更某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不变时所产生的影响,如改变温度对过程产量的影响4.7.3益处回归分析可使组织深人了解各种因素与所关心的响应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了解有助于指导组织在研究和最终改进过程时作出决策。回归分析获得的结论来自于其对响应数据的形态进行简明地描述能力、对不同但相关的数据子集的比较能力以及对潜在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当这些关系能较好地建模时,回归分析还能估计解释变量所产生影响的相对大小以及这些变量的相对强度。这些信息在控制或改进过程的输出中具有潜在价值回归分析也可对在分析中未测量或遗漏的因素对响应影响的大小和来源作出估计。这种信息可用来改进测量系统或控制过程回归分析可针对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的给定值预测响应变量值;同样,回归分析也可就现有或预期的响应来预测解释变量改变时的影响。当不了解措施的有效性时,在投人时间和金钱解决某一问题之前,进行此类分析可能是有益的4.7.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当建立过程模型时,需要具备确定回归模型最佳规范的技能,以及运用诊断方法改进模型的技能遗漏变量、测量误差以及其他无法解释的响应变差来源的存在都会使建模复杂化。选择何种适用于回归分析问题的估计技术,取决于所研究的回归模型的特定假定以及可获得的数据特性。某个观测值或一小组观测值无论是否被回归分析包括或遗漏,都可能对响应的估计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了解有影响的观测值并与数据中的“离群值”相区别,即只要可能,就必须调查极值的有效性。通过将解释变量的数量减至最少来简化模型在建模中很重要。包含不必要的变量能混淆解释变量10 Gs/z19027-2001的影响,并降低模型的预测精密度。然而,遗漏某个重要解释变量可能会严重限制模型和结果的可用性。4.了,5应用示例回归分析用于将产量、运行质量、循环时间、测试或检验失败的概率、以及过程缺陷的各种形态等生产特性的建模回归分析也用来识别过程的最重要因素,以及它们对所关心的特性变差影响的大小和性质。回归分析用来预测实验的结果,或预测对材料或生产条件中的变差进行的受控前瞻性或回溯性研究的结果回归分析也用来验证测量方法的可替代性,例如,用非破坏性的或省时的方法取代破坏性的或耗时的方法非线性回归的应用示例包括将药物浓度作为时间和反应量的函数来建模;将化学反应作为时间、温度和压力等的函数来建模4.8可靠性分析4.8.1可靠性分析的概念可靠性分析就是将工程和分析方法应用于评价、预计和保证所研究的产品或系统在某一段时间无故障运行乙〕。可靠性分析使用的技术通常需要使用统计方法处理不确定性、随机特性或在一段期间内发生故障等的概率这种分析通常包括使用适宜的统计模型来表征所关心的变量,如故障前时间,或故障间隔时间。这些统计模型的参数可从实验室或工厂试验或从现场作业所获得的经验数据作出估计。可靠性分析还包括用于研究故障的物理性质和原因、以及预防或减少故障的其他技术(如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4.8.2可靠性分析的用途可靠性分析用于下述目的一基于来自有限期间并包括许多规定的试验单元数的试验所获得的数据,验证规定的可靠性测度得到满足;—预测无故障运行的概率,或其他可靠性的测度,如故障率、零件或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建立产品或服务性能的故障形态及运作情况的模型;—提供对概率设计有用的设计参数(如应力和强度)方面的统计数据;识别关键或高风险的零件以及可能的故障模式和机理,并支持查找原因和采取预防措施。可靠性分析所使用的统计技术允许对所开发的可靠性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和用这些模型做出的预计结果设定统计置信水平。4.8.3益处可靠性分析提供7产品和服务抗故障或抗服务中断的性能的定量测度。可靠性活动与系统运行中风险的遏制密切相关可靠性通常是感知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顾客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在可靠性分析中使用统计技术的益处包括:-一在规定的置信限内,具备预计和量化故障可能性以及其他可靠性测度的能力;通过使用不同的冗余技术和降额策略,具备指导作出选择不同设计方案决策的能力;—制定完成符合性试验的客观的接收或拒收准则,以证实可靠性要求得到满足;一一基于产品性能、服务和耗损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具备策划最佳预防性维修和更换计划的能力。4.8.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z)可靠性分析与涉及维修性和可用性的“可信ft”的广阔领域密切相关。它们和其他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在文献目录所列出的IEC的出版物中作了规定和讨论 GB/z19027-2001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假定是所研究的系统性能可通过统计分布合理地予以表征。因此,可靠性估计的准确度将取决于这种假定的正确性。当存在可能符合或不符合同一统计分布的多个故障模式时,会增加可靠性分析的复杂性。此外,当在可靠性试验中观测到的故障数很小时,可能严重影响与可靠性估计相联系的统计置信度和精密度。另一个关键是与可靠性试验的条件有关,特别是当试验包括某种形式的“加速应力”(即应力比产品在普通使用中大得多)时更是如此。确定产品在试验中所观测的故障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可能很困难,并且这将增加可靠性预计的不确定性。4.8.5应用示例可靠性分析应用的典型示例包括:—验证零件或产品能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根据新产品引进时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判断产品的寿命周期费用;—基于对现货产品的可靠性分析,指导作出制造或购买现货产品的决策,并估计对交付目标和与预测故障有关的以后的费用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质量改进和可靠性增长,推测软件产品成熟度,并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软件投放目标;—确定主要产品的耗损特性,以有助于改进产品的设计,或策划所要求的适宜的服务维修计划和工作。4.9抽样4.9.1抽样的概念抽样是一种系统的统计方法,它通过研究总体有代表性的部分(即样本)来获取该总体的某些特性信息。有各种抽样技术可以使用,如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序贯抽样、跳批抽样等,抽样技术的选择取决于抽样的目的和抽样条件。4.9.2抽样的用途抽样大致可分为不互斥的两大领域:“验收抽样”和“调查抽样”。验收抽样是基于选取“批”的样本结果,作出接收或不接受该“批”(即一组产品)的决定。为满足具体要求和应用,有许多验收抽样方案可供选择。调查抽样用于估计总体的某个或多个特性值、或估计这些特性在总体中是如何分布的枚举研究或分析研究调查抽样通常与收集人们对某个主题的观点的民意测验相联系,调查抽样也同样能用于其他目的(如审核)的数据收集。在枚举研究中所使用的获取总体或部分总体特性方面的信息的探索性抽样是调查抽样的一种特别形式。生产抽样也是调查抽样的一种特别形式,可用于过程能力分析。4.9.3益处正确设计的抽样方案与总体调查或loo%批检验两者之一相比,能节省时间、费用和劳动力。当产品检验包含破坏性试验时,抽样是获取相应信息的唯一切实可行的途径。抽样提供了一种既经济有效又及时的方法,以获取有关总体的某一所关心的特性值或分布情况的初始信息。4.9.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设计抽样方案时,应慎重决定样本量、抽样频次、样本的选择、划分子组的根据以及抽样方法的各种其他方面。抽样要求以无偏的方式选择样本,即样本要代表总体。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导致对总体特性作出不良估计。在验收抽样的情况下,不能代表总体的样本可能导致对可接收后量批的不必要的拒收,或导致对不可接收质量批的非预期接收。即使是无偏样本,从样本得到的信息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可通过增大样本量12 cs/z19027-2001来减少,但却不能消除。达到所期望的置信水平和精密度的样本量取决于具体问题和抽样范围,这样的样本量可能太大,以至于没有实用价值。4.9.5应用示例调查抽样的一个频繁应用是在市场调研中估计可能购买某一特定产品的人口的比率,另一个应用是在库存审计中估计满足规定准则的个体比率。抽样用于对操作者、机器或产品的过程检查,以便监测变差并确定纠正及预防措施。验收抽样广泛用于工业领域,以便对接收的材料满足预先规定的要求提供某种程度的保证。4.10模拟4.10.1模拟的概念模拟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用数学方式表示(理论或经验的)系统,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集合如果这种表达方式包括概率论的概念,尤其是包括随机变量,模拟则称为“蒙特卡罗法”。4.10.2模拟的用途在理论科学方面,如果不知道解决问题的综合理论,或如果知道,但不可能或难以解决,而通过计算机能获得解决方法时,则可使用模拟法。在经验方面,如果计算机程序能够充分地描述系统时,可使用模拟法。模拟在统计教学中也是一种有益的工具。相对廉价的计算能力的发展正使模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迄今还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4.10.3益处在理论科学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太繁琐以至不能直接进行(如。维积分),则可采用模拟法(特别是“蒙特卡罗法”。同样,在经验方面,当经验调查是不可能的或花费太大时,可采用模拟法。模拟的益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省时经济的解决办法,或它最终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统计教学中使用模拟法具有明显的益处,因为它能有效地解释随机变差。4.10.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在理论科学中,选择基于概念推理得出的证据比模拟更具优势,因为模拟往往对结果的原因不能作出说明。经验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可能受到模型不适宜的限制,即,模型可能没有完全说明问题。因此,经验模型的计算机模拟不能替代实际经验调查和试验。4门0.5应用示例大型项目(如太空计划)通常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的应用不受任何具体工业类型的限制,典型的应用领域包括统计容差法、过程模拟、系统的优化、可靠性理论和预计。一些具体的应用有:机械部件的变差建模;复杂部件的振动形态建模;确定最佳预防性维修计划: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为优化资源配置所进行的费用和其他分析4.11SPC图(统计过程控制图)4.11.1SPC图的概念SPC图或控制图是将从过程定期收集的样本所获得的数据按顺序点绘成的图。SPC图上标有过程稳定时描述过程固有变异的“控制限”。控制图的作用是帮助评价过程的稳定性,这可通过检查所点绘的数据与控制限的关系来实现。任何反映所关心的产品或过程特性的变量(计量数据)或属性(计数数据)都可以绘制成图。在存在计量数据的情况下,一个控制图通常用来监控过程中心的变化,另一控制图则用于监控过程变异的变化。对于计数数据,控制图通常包含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品率控制图,或包含从过程所抽取的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数控制图计量数据控制图的常规形式称为“休哈特”图。还有其他形式的控制图,每种控制图都有适合特定情况应用的特点。例如,“累积和控制图”可提高检测过程发生小漂移的灵敏度;“移动平均图”(均匀或加 GB/z19027-2001权)可平滑掉短期变差,揭示长久趋势。4.11.2SPC图的用途SPC图通常用来检测过程的变化。图中描绘的数据与控制限进行比较,可以是单值读数或诸如样本平均值的统计量。最简单的情况是:描绘点落在控制限之外则表明过程可能出现了变化,这可能是由某些“可查明原因”引起的。这表明需要对“失控”读数的原因进行调查,以及在必要时对过程进行调整,并有助于长期保持过程稳定性和对过程加以改进。通过采用附加准则解释所绘数据的趋势和形态,可改善控制图的使用,以便更迅速地展示过程变化,或提高识别微小变化的灵敏度。4.11.3益处控制图除了向使用者提供直观的数据外,它还通过区分稳定过程的固有随机变差和可能因’‘可查明原因”而产生的变差,促进使用者对过程变差作出适当的响应。与过程有关的活动的控制图的作用和价值如下:a)过程控制:计量控制图用来查明过程中心或过程变异的变化,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持或恢复过程稳定性;b)过程能力分析:如果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从控制图获得的数据可随后用于估计过程能力;c)测量系统分析:通过结合反映测量系统固有变异的控制限,控制图能显示测量系统是否有能力查明所关心的过程或产品的变异。控制图也能用于监控测量过程本身;d)因果分析:过程事件和控制图形态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判断可查明的根本性原因并策划有效措施。)持续改进:控制图可用于监控并识别过程变差的原因,以及有助于减少变差的原因。4.11.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以最好地反映所关心的变差的方式抽取过程样本很重要,这样的样本称为“合理子组”。这也是有效使用和解释SPC图以及理解过程变差来源的关键。短期过程很少能提供足够的数据,故难以建立适宜的控制限在解释控制图时存在“假警报”的风险,即实际未发生变化而作出变化已经发生的结论。也存在已经发生变化而未查明的风险。这些风险都能被减少,但不能被消除4.11.5应用示例汽车、电子、国防和其他行业的公司经常要求他们的供方保存其产品关键特性的控制图,以证实其具备持续的过程稳定性和能力。如果接收了不合格产品,使用控制图可有助于明确风险并确定纠正措施的实施范围。在工作现场可使用控制图解决问题。控制图可用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以识别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控制图用在加工工业,通过使员工分辨过程固有变差和可能因“可查明原因”引起的变差,以减少不必要的过程干预(过度调整)。诸如平均响应时间、差错率和顾客抱怨频次等样本特性的控制图可用于测量、诊断和改进服务业的业绩4.12统计容差法4.12.1统计容差法的概念统计容差法是基于某些统计原理确定容差的方法它利用各零件相关尺寸的统计分布来确定组装件的总容差。4.12.2统计容差法的用途当把多个零件装配为一个组装件时,这些组装件的装配性和互换性的关键因素或要求不是单个零件的尺寸而是组装件的总尺寸。 GB/z19027-2001总尺寸的极值,即最大值或最小值,只有在所有零件的尺寸均处于其各自容差范围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时才会出现在容差链框架内。当总尺寸容差由各零件容差相加时,就称为算术总容差。为了统计确定总容差,假定组装件包括大量的零件,则处于单件容差范围一端的尺寸将与处于容差另一端的尺寸相平衡例如,一个处于容差范围低端的单件尺寸能与处于容差范围高端的另一个尺寸(或几个尺寸的组合)相配合。从统计角度来讲,在某些情况下,总尺寸应是近似的正态分布,与单件尺寸的容差分布无关,因而可用来估计组装件的总尺寸的容差范围。当总尺寸容差给定时,可以据此来确定各零件容许的容差范围。4.12.3益处当一组单件容差给定时(不必相同),根据统计总容差计算所得出的总尺寸容差通常比从算术方法得出的总尺寸容差要小得多这表明当总尺寸容差给定时,统计容差法允许使用的单件尺寸容差的范围要比算术方法得出的大。这一点能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益处,因为容差范围越宽越有利于使用更简单的和更经济有效的生产方法4-12,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统计容差法首先要求确定能够接受的处于总尺寸容差范围之外的组装件的比例。统计容差法的实际可行须满足以下前提:一一各单件的实际尺寸可作为不相关的随机变量;尺寸链是线性的;—尺寸链至少有四个零件;一一各单件容差应为同一数量级;一尺寸链各单件尺寸的分布已知很明显,只有当所研究的单个零件的生产受控并处于持续监测的状态下,才会满足上述条件。如果产品仍处于开发状态,则应使用经验和土程知识指导统计容差法的应用。4.12.5应用示例统计容差法的理论常用于有相加关系或简单相减关系(如轴和孔)的零件装配中。使用统计容差法的工业部门包括机械、电子和化学工业。这一理论也用于计算机模拟中,以确定最佳容差。4-13时间序列分析4.13门时间序列分析的概念时间序列分析<有时称趋势分析)是研究按时问顺序收集一组观测结果的一族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绘制时间序列图,通常称为趋势图,y轴(垂直轴)表示某些所关心的特性,二轴(水平轴)表示时间周期;—发现“滞后”形态,通过统计找出每一观察结果如何与它前面最接近的观察结果的相关联,并在随后的每个滞后周期重复这一活动;—发现周期性或季节性形态,以便了解过去的成因因素如何对将来产生重复影响;—使用统计工具预测将来的观测结果,或弄清哪些因素在时间序列中对变差的影响最大。4.13.2时间序列分析的用途n寸间序列分析用来描述时间序列数据的形态,识别“离群值”(即必须调查其有效性的极值)以有助于了解形态或作出调整,查明趋势的转折点。时问序列分析的另一个用途是用某一时间序列的形态解释另一个时间序列的形态,具有回归分析中的所有固有目标。时间序列分析也用来预测时间序列的将来值,一般是将一些已知的上下限作为预测间隔时间序列分析在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用途,且常用于自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以某一概率模型拟合以往的时间序列,预测将来值,然后通过尽可能小的变差来调整具体的过程参数,以保持设定目标的过程。4门13益处 GB/z19027-2001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策划、控制工程、识别过程变化、预测以及测量一些外部干扰或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方面都十分有用。当作出某一特定更改时,时间序列分析还能用于过程策划性能与时间序列预测值的比较。使用时间序列方法可深人了解可能的因果形态。某些时间序列方法还能将系统(或可查明的)原因与偶然原因分开,并能将随时间序列出现的形态分解为周期性、季节性和趋势分量。时间序列分析通常用于了解过程在特定条件下如何运转、以及什么调整可能对过程趋向某些目标值产生影响、或什么调整能减少过程变异。4.13.4局限性与注意事项回归分析所列出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也适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当为了了解原因和结果而建立过程模型时,需要具备选择最适宜模型和使用诊断工具以改进模型的技能水平。在分析中,包括或遗漏某个观测值或一小组观测值,都可能对模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理解有影响的观测值并与数据中的“离群值”相区别。不同的时间序列估计技术可能具有不同的成功程度,这主要取决于时间序列的形态,以及针对可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时间周期数量所期望的预测周期的数量。模型的选择应考虑分析的目标、数据的性质、相关成本以及各种模型的分析和预计特性。4.13.5应用示例时间序列分析适用于研究一段时间的性能的形态,例如,过程测量、顾客抱怨、不合格、生产率和测试结果预测应用包括预测备品配件、缺席情况、顾客定单、材料需求、电力消耗等等。因果时间序列分析用于开发需求的预测模型。例如,在可靠性方面,用来预测在给定时间周期内的事件的数量以及事件间(如设备停机状态)时间间隔的分布。 Gs/z19027-2001附录A(提示的附录)用于支持Ga/T19001条款要求的统计技术综述GB/T19001-1994描述性试验假设测量过程能回归可靠性统计容时间序抽样模拟BPC图的条款统计设计检验分析力分析分析分析差法列分析4.1管理职责XXXX4.2质量体系4.3合同评审XXXX4.4设计控制XXXXXXXXXX45文件和资料控制4.6采购XXXX4.7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4.8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4·9过程控制XXXXXXXXXX4.10检验和试验XXX4.n检验、测量和XXXXXXX试验设备的控制4.12检验和试验状态4.13不合格品的控制4.14纠正和预防措XXXXXXXXXXXX施4.15搬运、储存、包XXXXXXX装、防护和交付41&质量记录的控制4.17内部质量审核XX4.18培训4.1s服务XX4·20统计技术本条款要求对统计技术的需求进行识别 GB/Z19027-2001文献目录ISO发布的与统计技术有关的标准:[1]ISO2602:1980,Ststisticalinterpretationoftestresults-Estimationofthemean-Confidenceinterval.(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3360-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2]ISO2854:1976,Sts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Techniquesofestimationandtestsrelatingtomeansandvariances.(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4889-1985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分布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与检验方法)巨3]ISO2859-0:1995,SamplingproceduresforinspectingbyattributesPart0:IntroductiontotheISO2859attributesamplingsystem.(ISO2859-0:1995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部分:ISO2859计数抽样系统介绍)[4]ISO2859-1:1995,SamplingproceduresforinspectingbyattributesPart1:Samplingplansin-dexedbyacceptablequalitylevel(AQL)forLot-by-lotinspection.(ISO2859-1:1995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逐批检验可接收质量水平的抽样方案)[5]ISO2859-2:1995,SamplingproceduresforinspectingbyattributesPart2:Samplingplansin-dexedbylimitingquality(LQ)forisolatedLotinspection.(ISO2859-2:1995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2部分:孤立批极限质量的抽样检验方案)[6]ISO2859-3:1995,SamplingproceduresforinspectingbyattributesPart3:Skip-lotSamplingprocedures(ISO2859-3:1995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3部分:跳批抽样程序)[7]ISO3207:1975,Sta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Determinationofastatisticaltolerancein-terval.(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3359-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统计容许区间的确定)[8口ISO3301:1975,Sta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Comparisonoftwomeansinthecaseofpairedobservations.(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3361-19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在成对观测值情形下两个均值的比较)[9]ISO3494:1976,Sta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Poweroftestsrelatingtomeansandvari-ances.(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4890-1985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分布均值和方差检验的功效)[10]ISO3534-1:1993,Statistics-Vocabularyandsymbols-Part1:ProbabilityandgeneralSta-tisticalterms.(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3358.1-1993统计学术语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Ell]ISO3534-2:1993,Statistics-Vocabularyandsymbols-Part2:Statisticalqualitycontrol.(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3358.2-1993统计学术语第2部分:统计质量控制术语) GB/z19027-2001[12]ISO3534-3:1985,Statistics-Vocabularyandsymbols-Part3:Desigeofexperments(参照此标准制定的国家标准是:GB/T3358.3-1993统计学术语第3部分试验设计术语)[13]ISO3951:1989,Samplingproceduresandchartsforinspectionbyvariablesforpercentnon-conforming.(ISO3951:1989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程序及图表)[14]ISO5479:1997,Sta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Testfordeparturefromthenormaldistri-bution.(ISO547叭1997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偏离正态分布的检验)[15]ISOS725-1:1994,Accurace(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一Part1:Generalpriciplesanddefinitions.(ISO5725-1:1994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第1部分:基本原理和定义)[16]ISO5725-2:19941Accurate(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Part2:Basicmethodfordeteminationofrepeatabilityandreproducibilityofastandardmea-surementmethod(ISO5725-2:1994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试方法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基本方法)[17]ISO5725-3:1994,Accurace(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Part3:Intermediatemeasuresoftheprecisionofastandardmeasurementmethod.(ISO5725-3:1994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第3部分:标准测试方法精密度的中间测度)仁18]ISO5725-4:1994,Accurace(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Part4:Basicmethodfordeteminationofthetruenessofastandardmeasurementmethod.(ISO5725-4:1994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第4部分:确定标准测试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19]ISO5725-5:1998,Accurace(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Part5:Alternativemethodsforthedeteminationoftheprecisionofastandardmeasurementmethod.(ISO5725-5:1998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第5部分: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精密度的可替代方法)仁20]ISO5725-6:1994,Accurace(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Part6:Useinpracticeofaccuracyvalues(ISO5725-6:1994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第6部分:准确度的实际应用)[21]ISO1870:1993,Controlcharts-Generalguideandintroduction.(等同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17989-2000控制图通则和导引)[22]ISO/TR7871:1997,Cumulativesumcharts-GuidanceonqualitycontrolanddataanalysisusingCUSUMtechniques.(ISO/TR7871:1997累积和(控制)图—使用CUSUM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的指南)[23口ISO7873:1993,ControlchartsforarithmeticaveragewithwarningLimits.(ISO7873:1993带警戒限的均值控制图)19 GB/z19027-2001仁241ISO7966:1993,AcceptanceControlcharts.(ISO7966:1993验收控制图)[251ISO8402:1994,Qualitymanagementandqualityassurance-Vocabulary.(等同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658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仁261ISO8Z58,1991,ShewhartControlcharts.(ISO8258:1991休哈特控制图)[271ISO8422:1991,Sequentialsamplingplansforinspectionbyattributes(ISO8422:1991计数序贯抽样检验方案)[281ISO8423:1991,Sequentialsamplingplansforinspectionbyvariablesforpercentnoncon-forming(knownstandarddeviation).(等效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16307-1996计量截尾序贯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标准差已知的情形”[29口ISO/TR8550:1994,guideforselectionofanacceptancesamplingsystem,schemeorplanforinspectionofdiscreteitemsinlots.(ISO/TR8550:1994批中离散个体的验收抽样检查系统、计划或方案的选择指南)[301ISO8595:1989,Sta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Estimationofamedian(等效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17560-1998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中位数的估计)[311ISO9004-4:1993,Qualitymanagementqualitysystemelements-Part4:Guidelinesforqual-ityimprovement.(等同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19004.4-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4部分:质量改进指南)仁321ISO11095:1996,Linearcalibrationusingreferencematerials.(ISO11095:1996使用标准材料进行的线性校准)[331ISO11453:1996,Sta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TestsAndconfidenceintervalsrelatingtopropertion.(ISO11453:1996数据的统计解释—比率的检验和置信区间)[341ISO11843-1:1997,Capabilityofdetection-Part1:TermsandDefinitions(ISO11843-1:1997检测能力—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351ISO/TR13425:1995,Guidefortheselectionstatisticalmethodsinstandardizationandspeci-fication.(ISO/TR13425:1995标准化和规范中的统计方法的选择指南)[361ISOGuide33:1989,Usesofcertifiedreferencematerials.(ISO导则33:1989合格标准材料的使用)[371ISOGuide35:1989,Certificationofreferencematerials-Generalandstatisticalprinciples.(ISO导则35:1989标准材料的鉴定—总则和统计原理)[38口ISO/IECGuide43:1997,ProficiencytestingbyinterlaboratoryComparisons.(ISO/IEC导则43:1997实验室间能力比对试验)[391ISOHandbook:1995,StatisticalmethodsforqualitycontrolVolumeI:Terminologyandsymbols;Acceptancesampling.Volume2: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s;Statisticalinterpretationofdata;Processcontrol.(ISO手册:1995,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20 GB/z19027-2001第1卷:术语和符号;验收抽样;第2卷:测试方法和结果;数据的统计解释;过程控制)ISO/IEC发布的与可靠性分析有关的标准:[401ISO9000-4/IEC60300-1:1993,Dependabilitymanagement-Part1:Dependabilitypro-grammemanagement.(等同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19000.4-1995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4部分:可信性大纲管理指南)IEC发布的与可靠性分析有关的标准:[411IEC60050091):1990,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IEV),Chapter191,De-pendabilityandqualityofservice.QEC60050(191):1990,国际电工技术术语(IEV),第191章,可信性和服务质量〕[42]IEC60300-2:1995,Dependabilitymanagement-Part2:Dependabilityprogrammeelementsandtasks.(IEC60300-2:1995可信性管理—第2部分:可信性大纲的要素和任务)[431IEC60300-3-9:1995,Dependabilitymanagement-Part3:Applicationguide-Section9:Riskanalysisoftechnologicalsystems.(IEC60300-3-9:1995可信性管理—第3部分:应用指南—第9节:技术系统的风险分析)仁441IEC60812:1985,Analysistechniquesforsystemreliability-Procedurefor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等同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7826-1987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程序)[451IEC60863:1986,Presentationofreliability,maintainabilityandavailabilitypredictions.(等效采用此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7289-1987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461ISO61014:1989,Programmesforreliabilitygrowth.(IEC61014:1989可靠性增长计划)[471IEC62025:1990,Faulttreeanalysis(FTA).(IEC62025:1990故障树分析(FTA))[481IEC61070:1991,Compliancetestproceduresforsteady-stateAvailability.(IEC61070:1991稳态有效性的符合性试验程序)[49]IEC61078:1991,analysistechniquesfordependability-Reliabilityblockdiagrammethod.(IEC61078:1991可信性分析技术—可靠性区组图方法)[501IEC61123:1991,Reliabilitytesting-CompliancetestplansforSuccessratio.(IEC61123:1991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符合性试验方案)[51口IEC61124:1997,Reliabilitytesting-Compliancetestforconstantfailurerateandconstantfailureintensity.(IEC61124:1997可靠性试验—偶然失效率和偶然失效密度的符合性试验)[521IEC61163-1:1995,Reliabilitystressscreening-Part1:Repairableitemsmanufacturedinlots.GEC61163-1:1995可靠性应力的筛选—第1部分:批中产生的可修复个体)[53]IEC61164:1995,Reliabilitygrowth-Statisticaltestandestimation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