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6 MB
  • 2022-04-22 13:45:50 发布

小学数学复习课毕业复习论文.doc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数学复习课毕业论文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如何使小学数学复习课能够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等因素,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呢?笔者以为,上好毕业班数学复习课至少要做到如下“七要”。1、目标要明。一节复习课必须有清楚明晰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复习的主攻方向。具体说来,一是复习的内容要明确,诸如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技能等要求向学生表达清楚。二是目标的层次要明确。对复习的知识给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会、比较熟练、熟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三是复习要求要明确。对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重点,思有目标。 2、择例要精。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大纲和教材标高,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3、方法要巧。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掌握得牢。教师指导复习时要做到四点:第一是定调。给出复习“引导单”,学生依“纲”复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给予具体指导。善于抓住重点组织复习。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辨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辨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4、训练要活。第一.设计习题时主要从突出练习的应用性、层次性、生活性。突出习题的应用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例如,让学生用绳子和标杆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画出操场的方位图;根据地图算一下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等可操作性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并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收集到的问题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它,就不再单纯是背诵和记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了,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并且在此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第二 突出练习的层次性。学生是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而存在的,我们设计问题时必须明确肯定学生认识活动的个体特殊性,正视他们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的动机等方面的差别,所以设计问题必须有层次性。所谓层次性,指的是问题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有浅、中、难适合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一连串的问题链,浅层次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高层次的问题可用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成绩一般的学生能正确解答大部分习题,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能研究难度较高的探索性习题,使全体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同时不拘泥于书本,对具有创新思想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第三.突出习题的纠错性原则。在学生解答数学习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完整或者出现了理解上的误差,教师会发现他们会多次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错误。设计习题时教师可从学生容易发生错误和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入手,适当设计一些题目,有意布设“陷阱”,“诱使”学生步入歧途。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辨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归纳出预防的措施。课后再配合题组练习,让学生在不断产生错误和纠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产生防错的“免疫力”。总之,复 习中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5、评价要准。适时、准确进行复习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窥视解题思维心理、准确把握复习节奏。由教学实践知,评价要做到;一是评价试题的拟定要准确。试题要以大纲为标、教材为本,切忌任意放宽和加深。试题难度、数量要适中,防止过多或过繁。测试的次数要控制,防止加重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二是评价手法的应用要恰当。评价手法一般有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借助自评,尽可能把游离的知识点归位、整理、形成解题技巧。同时,对照规律,逐一审视,增强辨析能力;借助互评,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校正思维歧途,增强运用能力;借助师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辨清疑、混点,增强解题能力。三是评价结果的展示要充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识的残缺点,捕捉、收集、整理其错误,并研究其错因,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6、矫正要快。对评价中表露的“反面”信息,教师要及时加以矫正和补救,及时解除学生困惑,一般对个别问题采取分散指导、个别矫正的方式进行;对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集中会诊、集体订正的方式进行。及时有效地进行矫正和补救,有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7、差生要抓。首先要保护“后进生 ”的自尊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丢分最多的是后进生,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充分保护好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这要求教师讲话时注意不说一些挖苦、讽刺的话,适当给予这部分学生一些鼓励。我们应全面看待后进生,不管哪方面,只要有进步,就适当地给予一些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后进生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老师对这部分学生课上应该多提问,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6-49页,年、月、日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交流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4.结合教学情境,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重点:掌握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并建立相应概念。教学难点:认识并记忆大月和小月,平年、闰年的判别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两张不同年份的年历卡,黄色和蓝色的彩笔各一枝。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认识年历:1、谜语引入:同学们喜欢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相信凭着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猜出来。(谜语:有件东西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日历不仅可以帮我们看日期,还帮我们记录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回顾一些有意义的事件:(出示图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世博会。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2、认识年历:(出示2008年年历卡)师:这是一张2008年的年历,(教师在年历上用笔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生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诉大家吗?Xkb1.com你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找到后圈一圈吧。3、小结: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年、月、日的知识。(设计思考:先由谜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回顾历史上有意义的事,展示我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并通过把学生熟悉的节日生日找一找圈一圈的活动,使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激发其兴趣。)(二)认识大、小月1、说一说:师: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有的同学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有的同学知道一年有365天,还有的同学说一年有12月……师:小朋友,你们懂得可真多,我们先来看一看一年到底有多少个月?让我们从年历上来找找吧。出示2010年的年历,问学生有多少个月?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看看有多少个月?观察发现不管是哪一年都有12个月,所以一年有12个月。2、认识大、小月。(1)观察2010年的年历,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生:不一样,有31天、30天、还有的是28天。师:还有的同学观察得更仔细,发现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只有28天。真是善于动脑筋的孩子。那是不是每一年月份的天数都是这样呢?师: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来整理一下吧。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的年历卡,先认真观察,然后把1-12月各月的天数填在表格中,看看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 年年(学生观察年历卡,填写、计算,在小组内说一说。)交流汇报:师:小朋友们速度可真快,都已经做好了,我们先来看看淘气有什么发现?淘气:我发现这两年的1、3、5、7、8、10、12月的天数一样,都是31天。4、6、9、11月的天数也都一样只有30天。笑笑说:我发现2月有时时28天,有时是29天。师: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2)我们给这些月份起个名字吧。介绍大月、小月、特殊月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数一数大、小月各有多少个。师:2月为什么不涂?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还有一个月是特殊月。合起来是12个月。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1、3、5、7、8、10、12月小月30天:4、6、9、112月28天29天3.记忆大、小月。 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出出主意吧。 交流汇报:Xkb1.com1、只要记住大月或小月一种就可以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记住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不看二月,其他的都是大月。2、七月和八月为分界点,七前单月是大月,八后双月是大月。3、左拳记忆法:介绍凸起的表示大月,凹进的表示小月。二月比较特殊我们也用凹进的地方来表示。出示图片一月大,二月特,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小朋友你会用这种方法吗?我们一起试试吧。4、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有变化。介绍腊、冬的意思。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记一记。  师:大家的知识真是丰富,知道这么多方法,快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吧。 4、游戏巩固(1)师:记住了吗?我现在来考考你们。老师出月份,是大月说红苹果,小月时说青苹果。(2)下个月,笑笑就要过生日了,你能告诉我,笑笑生日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生:下个月是12月,应该是大月。  师:小朋友,你的生日是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请告诉你的同桌。(设计思考: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说一说,都知道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观察总结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并自己想办法记一记。把知识的探索完全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三、认识平年、闰年。淘气有个弟弟,他是2008年的2月出生的,小朋友他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但淘气在2009年的年历上却找不到弟弟的生日。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探究活动一:(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08年和2009年2月份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淘气的弟弟应该是2008年2月的哪一天出生的?反馈:找到了淘气弟弟的生日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小结:2008年和2009年2月的天数是不同的。淘气的弟弟应该是2008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09年的2月只有28天.没有29日,所以淘气在2009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那2008年和2009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2)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是不一样的,平年有多少天,闰年又有多少天呢?该怎样计算呢?我们来算一算吧。www.xkb1.com用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一年的天数:方法(一):把每个月的天数依次相加平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0=365(天)闰年:365+1=366(天)方法(二):按大小月的规律计算。平年:31×7+30×4+28=365(天)闰年:31×7+30×4+29=366(天)探究活动二:拿出年历表观察1997—2004年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1)先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2)你还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交流: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反馈:谁来汇报一下,从1997—2004年2月的天数中,你发现了什么?归纳: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提问:那么公历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呢?各小组在1997-2004年这12个年份中找几个平年和几个闰年,分工计算这些年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各小组汇报计算结果和本组的发现。归纳:除以4没有余数的数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师:给你一个年份,让你判断它是不是闰年,除了用公历年除以4的方法,还可以用推算的方法。如:2000年是闰年,再过4年就是2004年,所以2004年也是闰年。3.知识链接:你知道吗?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为一年。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每年就大约比365天多6小时,4年累计下来大约就多了24小时,将多出的这一天放在2月.2月就有29天。所以,通常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29天,人们把这一年称为闰年。传说在公元46年,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十、十二为大月,每月三十一天;其他月份定为小月,每月三十天。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三百六十五天了,而是三百六十六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扣去一天。扣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死,所以人们都希望二月这个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把二月扣去了一天。这样,二月就只剩下二十九天了。刚才大家都知道了一、三、五、七、十、十二为大月,每月31天;二月是29天;其它月份是30天。可是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特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恺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前一位皇帝有同样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三十一天。而八月多出的这一天仍然从二月份扣除,这样,二月只剩下二十八天了。只是每过四年,也就是闰年,二月才是二十九天。4、理解运用。(1)说一说,你出生在哪年,是闰年吗?你18岁时那一年是闰年吗?(2)计算1949年,1976年,2024年,1985年,1992年,1900年是不是闰年。 1900年学生可能会判断错,引出相关知识。讲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8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少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算3天。为了便于计算,科学家又作出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即:“百年不闰400年又闰”。(设计思考:在这个环节中由故事情境引入,设立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每四年中就有一个闰年的规律。通过理解运用帮助学生对这部分难点知识的掌握。)四、拓展应用。1、判断:①、每年 都是365天。(             )② 25个月就是2年零5个月。(  )③、每年都是4个小月。(   )④、2008年是闰年。(   )⑤、王刚说“国庆节的前一天是9月31日”。(   )2、填空①、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四月有(   )个星期(      )天。②、利利在外婆家住了连续两个月 ,有 62天,这两个 月 分别 是 (  )月和 (  )月。 3、发散提高。 (1)1992年2月13日是小红的第十五个生日。这一年,爷爷再过几天,才过第十五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小组讨论。(2)监控提问。  爷爷的生日是()月()日。  爷爷这一年是()岁。  爷爷过第十七个生日时,他是()岁。(设计思考: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重难点,同时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考察。)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和研究,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关于时间的知识?以后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到“日历网”去收索更多的知识!  (设计思考:通过回顾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同时把本节课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时间与数学(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9页、80页“时间与数学(二)”。教学目标: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年龄,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研究的过程,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具:一个纸杯、一根细铁钉、一个盛水的塑料杯、20克的水、计时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认识身份证1、情境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小红。星期日,小红起了个大早去旅店帮妈妈接待客人。一进门,小红就看见一位中年叔叔拿着身份证让妈妈登记住宿。妈妈接过身份证仔细看了一下说:“对不起,您的年龄和身份证上的年龄不符,不能让您住宿。”小红听了很疑惑,问妈妈:“您怎么知道这位叔叔的年龄和身份证上的年龄不符?”小朋友,你知道妈妈怎么看出来的吗?(设计思考:用悬念引入新课,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身份证原来,我们身份证上的第7-14位号码表示出生的年月日,这位叔叔拿的身份证上的号码是410823199208018623,表示这位叔叔是1992年的8月1日出生,那从身份证上看他的年龄应该怎样算出来?小朋友真聪明,应该用今年的2010减去1992,算出今年18岁,而刚才那位叔叔的实际年龄应在三、四十岁之间,所以他的年龄和身份证上的年龄不符,小朋友,你是这样想的吗?同学们,请你把爸爸妈妈的身份证复印件拿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从身份证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推算出他们的年龄吗?请你说一说身份证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师小结:身份证是一个人身份的重要证件。我们从上面找到了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像这样的知识生活中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和小红一起来体会一下生活中时间和数学的关系。(设计思考:通过情景的创设,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载体。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从“身份证”上收集和分析时间信息。从而启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探索问题的热情。很好的巩固了和时间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时间问题的能力。)二、活动二:统筹安排时间1、创设情景:今天的客人比较多,小红帮妈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烧开水10分洗茶杯5分擦地8分师:瞧,这是她的工作时间表。从表上你能了解到什么?师:这些信息都和时间有关系,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3、师:老师这里也有问题,她至少需要()分干完这些事。请你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安排这些工作来节约时间,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4、汇报我们先来看看淘气是怎样做的?淘气:我先烧开水10分,再洗茶杯5分,最后擦地8分,共需要23分。笑笑:我是先烧开水需要10分,在烧开水的同时洗茶杯。开水烧好后再擦地。需要18分。比淘气的时间用得少。机灵狗:我还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还是先烧开水,并同时擦地,这样做这两件事情就只用了10分,最后洗茶杯需要5分,一共用了15分。我们来看看小红是怎样做的吧? 小红:在烧开水的同时擦地,用去8分,烧开还有2分,就接着洗2分茶杯,等开水烧好后再洗3分茶杯。一共用了13分。师:这些设计都是合理的,其中小红的方法节省的时间更多,小朋友们,你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看来我们大家都是很有时间观念的小朋友。那题目应该填哪个答案呢?(题目要求至少)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到的节约时间的方法我们一般称之为统筹方法,遇到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完成任务的时间就会缩短,提高工作效率。(设计思考:通过这个活动,是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鼓励学生用数学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关爱父母和勤劳的良好品质。)三、活动三:喝水问题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红用最短的时间为客人准备了茶水,大家都知道水对于我们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我们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小朋友,你们每天大约喝多少水呢?我们开看看淘气一天大约喝多少水?淘气:我一天至少喝5杯水。请大家想一想:他一个月至少喝多少杯水?半年呢?一年呢?师:小朋友,你会计算吗?那就试着来算一算吧!师:有同学有疑问,不知道要算哪一个月的啊!因为我们学过的月份有大月和小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天数都不一样,到底按哪一个月来算呢?师:小朋友们想得都很周到,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别指出是哪一个月,我们可以按照每月30天来计算。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计算一下淘气一个月,半年,一年喝水多少杯?我们看一下笑笑的算法:一个月:30×5=150(杯)半年:150×6=900(杯)一年:900×2=1800(杯)机灵狗的算法:一个月:30×5=150(杯)半年:30×6×5=900(杯)一年:30×12×5=1800(杯)Xkb1.com师:小朋友,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算法,快点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通过计算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一年就要喝1800多杯水,那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如果一起喝上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那得消耗掉多少水呀!可见水对我们如此重要,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存,但是,小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有多少人面临水资源危机吗?我们来看一条信息吧!屏幕出示幻灯片。(设计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规律等安排这一环节,鼓励算法多样化和培养学生节水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节水观念。)四、小实验 师:“水---生命之源”,既然如此重要,但生活中却出现很多浪费水的现象,如:没有拧紧的水龙头。师: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来预测一下。实验步骤:1、往一个纸杯中注入20克的水。2、用细铁丝在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孔。3、让水漏进杯里,并开始计时。完成下列表格:如果坏了的水龙头和这个水杯漏水的速度相同,那么:1时漏掉克水,8时漏掉克水.1天漏掉克水,如果一杯水重200克,一天漏掉杯水,大约够一个人喝天。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想法?新课标第一网虽然一滴水不算多,可是时间长了会浪费很多的水,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出示云南缺水的图片。(设计思考:通过学生做实验、分析实验结论、交流实验心得,引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心并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随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品质,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五、课堂总结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今后你将怎样去做?时间与数学(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75页——78页时间与数学(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日历,运用图表做记号、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找出飞飞一家共同的休息日,正确填写集合图。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了解日历中包含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初步感受数学集合的思想。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在探索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集合的思想,形成初步的解题策略。【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喜欢过双休日吗?到双休日我们都想去做些什么呢?……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和爸爸妈妈去爬山,有的小朋友想去看望孤寡老人,还有的小朋友想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你们的活动内容可真丰富,我们的好朋友飞飞也特别喜欢双休日,他想在休息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外游玩,可是他只知道爸爸妈妈各自的休息日,却不知道哪一天他们共同休息,我们能帮帮他吗?就让我们去帮飞飞解决时间与数学的问题吧。(设计思考: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1、电脑出示图片,放飞飞录音新课标第一网飞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三天后休息一天。飞飞的妈妈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一天后休息一天。飞飞和大家一样,每个星期六、星期日休息。2、出示9月份的日历。从9月1日起,你能分别找到飞飞和他爸爸妈妈各自的休息日吗?我们用什么方法能表示出他们各自的休息日,让大家看的既清楚又明白呢?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把飞飞一家三口的休息日在日历上分别标出来。那请我们用△标出飞飞爸爸的休息日,用○标出飞飞妈妈的休息日,用√标出飞飞的休息日。请小朋友们把数学书打开到75页,在书上标一标吧。 从标过的日历上看,你能很快把他们各自的休息日找出来填在相应的椭圆内吗?对,标有三角的就是爸爸的休息日,标了圆圈的就是妈妈休息日,标了对勾的就是飞飞的休息日。在课本75页的图里填一填吧。你填完整了吗?自己检查一下吧。检查过了吗?请同学们观察爸爸、妈妈和飞飞的休息日的这些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吗?同桌两个互相说说吧。我们来听听这两个同学是怎么说的吧!(放录音)根据飞飞一家三口的休息日,我们还能知道什么?还能知道飞飞和爸爸的共同休息日,飞飞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爸爸妈妈的共同休息日,以及他们一家三口的共同休息日。请你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找的方法,再把它找出来填在课本76页的图内。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填的,你能说说看吗?这个小朋友急着想说说,我们来听听,(放录音)说得真好,我们能从做过标记的日历上去找,你能在日历上任意找一天跟同桌说一说吗?Xkb1.com九月份的哪天,飞飞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外游玩呢?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真是了不起,飞飞真佩服你们,他还有一个数学问题想请大家来帮帮忙。3、观察日历找规律。课件出示九月份日历观察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吧。让我来听听小朋友们是怎么说的,(放录音)这两个小朋友可真善于思考。你发现了这些规律了吗?同桌两个互相说说吧。我们换另一组试试看。还有这些规律吗?把你的想法跟同伴说一说。再来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你还能在日历中找到什么规律?是的,看整个日历,横着看,后面的数依次比前面的数多了1,竖着看,下面的数依次比上面的数多了7。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你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设计思考: 通过在日历中找规律,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理解与应用1、练一练第1题在大家的帮助下,飞飞终于如愿以偿,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飞飞可高兴了,他真想变成一只小鸟,一下子就飞到郊外去。(课件出示练一练1)瞧,飞飞和爸爸正在上台阶,这些台阶一共有49级。飞飞一次只能走两个台阶,而爸爸一次能走三个台阶,这时爸爸问飞飞:我们两人都从第一级台阶开始,那些台阶是我们俩都能踏到的?是啊,哪些台阶是父子俩都能踏到的呢?同学们,你们能找到吗?课件出示:(1)请用△标出父亲踏到的台阶。(2)请用○标出儿子踏到的台阶。并填出父子都能踏到的台阶数。打开书第77页,在表格中标出来,并把78页的图填一填。父亲踏到的是1、4、7、10、13……,儿子踏到的是1、3、5、7、9、11、13、…….父子都能踏到的台阶是1、7、13…….我们观察一下,这些数有什么规律?根据数的规律,他们将要踏到的台阶和共同踏到的台阶数是多少?我们不仅能找出父子各自踏到的台阶数,父子共同踏到的台阶数,而且能找出数的规律,根据数的规律继续写出他们将要踏到的台阶,你们做的不错。2、练一练第2题课件出示图片练一练2www.xkb1.com飞飞和爸爸妈妈玩了一天,下午快七点他们才来到车站,准备坐车回家,他们发现从7点开始1路车每3分钟发一次车,2路车每5分钟发一次车,妈妈问飞飞:从7点开始,1路车和2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1小时内1路车和2路车同时发车的时间还有哪几次?同学们你们能想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自己设计出需要的图表,圈一圈,画一画或填一填吧。方法一他们写出了1时内7:00— 7:59这些时间,然后用三角标出1路车的发车时间,用圆圈标出2路车的发车时间,标有圆圈和三角的就是1路车和2路车同时发车的时间,从7时起,1路车和2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在7:15。1时内1路车和2路车同时发车的时间有7:00,7:15,7:30,7:45。方法二他们分别写出了1时内1路车和2路车的发车时间,只用一种符号圆圈标出了1路车和2路车的同时发车时间。他们也得到和第一组同样的结果。方法三他们这组得到了1路车发车时间是7:00、7:03、7:06、7:09、7:12、7:15、7:18、7:21、7:24、7:27、7:30……,2路车发车时间是7:00、7:05、7:10、7:15、7:20、7:25、7:30、7:35、7:40、7:45、7:50,他们用圆圈标出了1路车和2路车的同时发车时间。他说1路车和2路车同时发车的时间是7:00、7:15、7:30,两路车每15分钟同时发一次车,所以1时内同时发车时间还有7:45。(设计思考:在学生学会运用图表做标记等方法找到飞飞一家三口休息日的基础上发散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运用日历,用图表做标记等方法帮飞飞找到他们一家三口的的共同休息日,还寻找发现了日历中的规律,解决了一些生活中时间与数学的问题,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自由路小学王瑞霞【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92页【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用具【教学过程】(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又是一个周末,当当来到爷爷、奶奶家,在这儿遇到了一个与“数”有关的问题。师:请看(课件出示上图),这些食品怎样分给爷爷、奶奶公平呢?生:一人分两盒牛奶,一人分一个苹果。这样二人分得“公平、一样多”。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位老人吗?生:能。(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个);半个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xkb1.com师:对!就是,(课件出示),谁知道是个什么数? 生:分数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认识的意义及读写法: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的意思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的意思。师:怎么写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师: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2、理解(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师:大家想想,半个月并可以是,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想不想把它找出来?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涂上颜色)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生1: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生3: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生:说一说自己折的,然后把作品放到学具框里。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新课标第一网【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丰富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3、判断,引出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生1:第一个对,因为它是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生2:第二个错,因为它不是平均分。生3:第三个不是,应该是【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白的含义,同时巧妙的引出了】4、 探索(1)、认识师:谁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师:谁会写?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2)、探索师:想一想。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生: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自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师:抽一个代表看图说说表示的含义。生:同桌互相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明白:相同的图形,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5、猜测创造(1)、猜一猜师:我们认识了和,猜一猜还会有几分之一?生:(……)(2)、验证、创造 师:你能折出这里面的一个分数或创造出其它分数吗?计时2分钟,看哪个小组折的多!生:小组交流,代表回报。师:看来,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师:同学们真了不起,2分钟就创造了这么多分数,如果给你足够多的时间,你还能创造吗?能创造多少个?(板书:……都是分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折出不同的分数,通过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从而知道,分数同整数一样,都有无数个。】(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聪明而又用心会学习的每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认识了分数,相信下面的练习肯定轻松过关并且有趣、有意。来!睁大双眼到生活中看一看。2看:下面的画面让你感觉到几分之一? 千变万化的魔术箱里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估一估,王老师的头部大约占整个身体的几分之一?5、欣赏短片,谈谈感想。   (课件播放短片)【设计意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设计意图:对于学生刚学的知识,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以上的分层练习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四)回归生活、全课总结。【教学反思】反思中研究,研究中成长,成长中辐射,是对每一位科研型教师的要求,特别是我们自由路小学每一位梯队老师的每日必修课。上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后,我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现做如下反思:一、数学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本课我结合九九重阳节创设“给爷爷奶奶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再提问:“怎样分比较公平?”,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接着出示两个人平均分一个月饼,每人分得多少,让学生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练习环节的“看一看、估一估”两个练习,更是身边的鲜活实例。真正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二、预设与生成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学习材料,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加强动手操作,灵活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学习资源组织教学。通过折、涂产生一个个分数;通过展示,逐渐学会表达一些分数的具体含义;通过比较,认识到:虽然折法不同,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充分体现了老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让人感叹:生成的完美离不开预设的精彩。三、数学与思考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是因为老师们在听课的时候笑了,或是因为孩子们在活动中激动的不得了就认为上的好。其实,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本质是要体现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课要让孩子变的更智慧、更聪明。本节课中我的两次追问:“一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图形的作品时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二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折法的作品时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要回答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观察来自不同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共性;其次,需要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有意的追问会使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智慧与聪明。练习中的第三题“哪条彩带长?”是一道逆向思考题,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学生的发言、学生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彰显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聪明。四、激情与融洽 “一节课怎么样?过去关注较多的是教师教地如何?而现在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主体。”学生学会了吗?会学了吗?乐学了吗?要做到这三个层次,需要我们教师课堂上多份投入、多分激情、多分师生的融洽。本节课中我和学生就像是“忘年交”的朋友,又曾像是多年的师生。(其实,课前五分钟我们只见过一面。)这份融洽,是我多年的财富,是我的激情、我的投入、我对工作的高度热爱换来的。但是,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还不够精、挖掘的还不够深。作为自由路小学的一名梯队教师,我还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找到教学中更有效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真正做一名“科研型”教师。一、说教材 首先说教材,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掌握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年月日这三个时间单位的。体现了时间由短到长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个时间单位,不仅是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目标确定为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这是知识与技能标。过程与方法标,我设计为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出判断闰年的方法。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认识年、月、日,区分大月和小月,判别平年和闰年。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平年和闰年混淆,所以本课的难点是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年历卡,二月月卡,统计卡,等一些教学手段,这样更直观易懂。二、说教学流程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大约用5分钟。第二个环节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大约用20分钟。第三个环节是实践应用,反馈提高。大约用10分钟。第四个环节是总结回顾,拓展延伸。大约用5分钟。(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会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肯定齐声说“喜欢”。于是我出示谜面,孩子们开始兴味盎然的猜谜底。这样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下面的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我将分三个层次来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年月日间的关系。第二层次,学会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第三层次,平年、闰年的认识、计算和判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于是,我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观察年历卡,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完成这张统计卡。(出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统计卡对12个月进行分类,教师诠释大月小月的含义。其次,鼓励学生:你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很快记住哪个几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出方法来。学生汇报后,我出示了两种记忆方法:左拳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新知识,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在叫到二月时,学生可能犹豫不决,是站起来呢?还是不站起来?教师适时诠释二月是个特殊月,从而引入平年闰年的学习。对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一难点,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突破。首先,小组观察1993——2004年的2月月历,找出闰年,制成统计表,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计算、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总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后,出示关于中国较大的历史事件的年份,判断这些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同时进行爱国教育。最后算出全年的天数。(三)实践应用,反馈提高。第三个环节是实践应用,反馈提高。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将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融合在淘气的日记里。这样,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第四个环节总结回顾,拓展延伸。我将本课的知识点编成一首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将知识进行了整合。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了解平年闰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知识拓展。以上是我对《年月日》的教学设计,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作出评价,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发一张带有年历的学习卡片进行鼓励。我这样做是考虑到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教法学法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纵观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观察探究,综合探究,独立探究,合作探究。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说板书设计 综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识年月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年月日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二、本课的教学目标: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思想教育。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三、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帮助他通过现实与寻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认识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1、积极了解儿童的现有经验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这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儿童的经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自己获取的,而且来自于课外,教师要很好的研究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如“现在想一想,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我想却能真实地反映儿童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2、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四、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起兴趣:   课件播放月球绕地球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课件,配放儿歌:“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儿歌吗?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月球绕地球转一圈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二.找找圈圈,认识年历:1.(出示2005年年历卡)师:这是一张2005年的年历,(教师在年历上用笔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2.生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你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打开数学书P17,试一试。指名学生在屏幕上指出来,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师:1到12这些大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月里的数字呢?3.师:知道祖国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出示图片)学生在年历上圈10月1日。实物投影校对。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先说一说,再集体在年历上圈起来。教师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4.小结: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三.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观察各年年历,获得年月日的知识。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不同年份年历卡,观察你们小组的年历卡,你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回答12个月时,师引导: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一年有几个月?每年都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学生回答每月的天数时,师引导: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也非常喜欢爱动脑筋的你们。   2.整理每月天数,认识大小月。师: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来整理一下吧。生依照年历卡填写表格。集体交流,师把表格填完整。师:谁再来看着表格说一说一年有多少个月?师:观察表格,每个月最多有多少天?31天的有哪几个月?30天呢?还有呢?板书完整:1、3、5、7、8、10、12(月)          4、6、9、11(月)          2月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板书: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板书:小月)指名说说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校对时数一数大、小月各有多少个。 师:2月为什么不涂?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还有一个月是平月。合起来是12个月。3.记忆大、小月。 师:观察这张涂色的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1)学生说到7月前是单数,8月和是双数时,师出示儿歌:“要找大月你记住,7、8两月挨着数;7月以前找单数,8月以后找双数。” 生读一读。理解记住这些大月后,其它除了2月就是小月。(2)拳头记忆法:结合课件介绍拳头记忆法,拳头鼓起来的地方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2月也在凹进去的地方,但不叫小月。师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生自己练习一遍。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儿歌边做边念: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四.计算一年的天数。 2005年全年有多少天呢?我们来算一算吧。 学生计算一年的天数。交流算法,可以连加,可以算出7个大月和4个小月的天数,再加2月的天数。五.练习巩固1、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思考,在P17用彩笔圈出国际儿童节、国际劳动节和我国的国庆节。2、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下面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分别是几月几日?再在年历里圈出来。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小组里交流。六.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疑问“年月日的来历故事”:为什么有的月份天数多,有的月份天数少呢?传说在公元46年,古罗马皇帝凯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为大月,每月31天;二、四、六、八、十、十二月为小月,每月30天。这样,大小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记住。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减去一天。减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于是,就从二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只剩下29天了。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凯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凯撒有同样的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还将下半年的十月和十二月都改为大月,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而八月份多出的一天也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去。于是2月又少了1天,平年2月变成28天,闰年也只有29天了,并且沿用至今。五、附板书:                     认识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月)一年12个月 小月30天:4、6、9、11(月)                 28天:2月                                  三年级《年月日》教学说课稿设计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2、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全年的天数3、教学重点、 难点: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2、教具准备: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五、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 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00年时,我用了2000÷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有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道的自信心。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时。2、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时、分、秒,本单元是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观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且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和一年有多少天。3、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记住各月的天数和一年有多少天。二、说教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的教法是:(1)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2)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演示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创新式的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三、说学法: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进行简单操作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观察、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方法。四、教具准备:挂图、年历。五、说教学流程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三个环节进行:(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直接导入本课新知,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1.认识年历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可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年历中了解到哪些知识,再通过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学习。这几个问题分别是:“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根据每个月的天数,你能推算出全年的天数吗?”这样学习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份是31天;4、6、9、11月份是30天,2月份是个特殊月。而且能在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也能查找到一些有意义等节假日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让学生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推算出一年的天数。2.教学大月、小月首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再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大月与小月。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歌诀记忆法和左拳记忆法。数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淡化基础知识不等于不要基础知识。学生该掌握的知识还是要掌握的。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大、小月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一起去探索记住大、小月的有效方法。(三)总结新知,理解运用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年月日》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时在全册书中的位置:年月日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在本册书中是一个独立单元。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过时、分、秒和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本单元准备用5课时进行教学,今天主要展示的是第一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利用万年历,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讨论,发现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特点与规律。会判断平年、闰年。二、说教法讲授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法、练习法三、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四、说教学流程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年月日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开国大典和上海世博会两段视频,让学生提取其中的时间单位——年月日。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主持开国大典,2010年5月到10月在上海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将课本上静态的历史事件动态的呈现。让学生重温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十分具有情感与视觉的双重冲击力。2、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等活动过程。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逐步探索出平年、闰年的特点与规律及全年天数。(1)认识大月、小月认识大小月时,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电子年历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工具和环境。学生可以轻松查找到1900年——2049年每一年每一月的天数。此时教师选择1998年——2009年的年份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填写学习卡,师生共同汇总。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不同的年份中发现大月、小月的排列规律。即: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这个学习活动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发现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既深刻、又有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大月小月天数的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同时为听力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准备了歌诀记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学生充分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教师追问:刚才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提到2月,那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呢?由此质疑,顺利的转入本堂课的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与2月的天数有关。(2)认识平年闰年和全年天数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我采用考考老师的形式,让学生随机指定年份,我准确的说出那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让学生产生对老师崇拜的心情和对知识好奇的心理。在此,老师说明:实际老师是找到了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这个法宝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发现规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每年二月份天数,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当学生为自己找到算法洋洋得意时,让学生算算未来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100÷4=520,没有余数肯定是闰年时,再通过万年历来验证,却发现2100年2月只有28天是平年,既而产生困惑。此时,我提出问题:谁能再列举几个整百年份呢?引导学生说出2000年、1900年、1800年时。我再次追问:他们又分别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引导学生通过万年历进行搜索,同时出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这里,还为学生提供了视频闰月的产生这个内容,让有能力的学生课后学习。在探究全年天数时,为了避免机械的记忆。通过讨论比较得出简便的方法,知道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这样培养了学生求异、求佳的思维。3、活用教学内化整理知识点课堂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总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4、拓展提高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整堂课将数学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后,引导学生通过查询有意义的历史年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五、说板书年月日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28天二月闰年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