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26 KB
- 2022-04-22 13:33:5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20B31备案号: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914—2012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standardofairpollutantsforcastingandforgingindustry2012-10-29发布2013-01-01实施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11/914—2012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污染源与时段划分......................................................................................................................................45排放限值......................................................................................................................................................46技术与管理要求..........................................................................................................................................67监测..............................................................................................................................................................78标准实施......................................................................................................................................................8附录A(规范性附录)确定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10附录B(规范性附录)车间或露天作业场所周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11参考文献..........................................................................................................................................................12I
DB11/914—2012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北京市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按本标准执行,不再执行DB11/237《冶金、建材行业和其它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29日批准。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军玲闫静张增杰瞿艳芝李金玉李想宋光武马淑平薛亦峰II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11/914—2012引言为控制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III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11/914—2012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锻工业生产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排气筒高度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铸锻工业生产过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60.6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HJ/T1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HJ/T2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3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8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547固定污染源废气氯气的测定碘量法(暂行)HJ548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1
DB11/914—20123术语和定义3.1标准状态standardcondition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注:本标准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的数值。3.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aximalallowableemissionconcentration处理设施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应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应超过的限值。3.3无组织排放fugitiveemission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注: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3.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concentrationlimitatfugitiveemissionreferencepoint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1h的平均值不应超过的限值。3.5排气筒高度stackheight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3.6最高允许排放速率maximalallowableemissionrate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应超过的限值。3.7过量空气系数excessaircoefficient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消耗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3.8铸造casting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2
DB11/914—20123.9锻造forging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3.10造型molding用型砂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砂型的方法和过程。3.11制芯(造芯)coremaking将芯砂制成符合芯盒形状的砂芯的过程。3.12熔炼smelting通过加热使金属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并通过冶金反应去除金属液中的杂质,使其温度和成分达到规定要求的过程和操作。3.13浇注pouring将熔融金属从浇包注入铸型的操作。3.14落砂shakeout用手工或机械方法使铸件与型(芯)砂分离的操作。可带砂箱落砂或在捅型后再落砂。3.15清理cleaning落砂后从铸件上清除表面粘砂、型砂、多余金属(包括浇冒口、飞翅和氧化皮)等过程的总称。3.16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在20℃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等于0.01kPa,或者特定适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简写作VOCs。注:本标准针对排气筒排放废气中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和几种特定的单项物质作为控制指标;针对厂界和车间周边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作为控制指标。3.173
DB11/914—2012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以碳计)。注:本标准使用“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排气筒及无组织VOCs排放的综合控制指标。3.18密闭排气系统closedventsystem将工艺设备或车间排出或逸散出的大气污染物,捕集并输送至污染控制设备或排放管道,使输送的气体不直接与大气接触的系统。4污染源与时段划分4.1污染源划分污染源分为现有源和新源。—现有源是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依法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获批准的污染源;—新源是指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改、扩建污染源。4.2时段划分4.2.1现有源分时段执行不同的排放限值。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执行第Ⅰ时段标准,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第Ⅱ时段标准。4.2.2新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第Ⅱ时段标准。5排放限值5.1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5.1.1排放浓度限值第Ⅰ时段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的限值,第Ⅱ时段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应超过表2规定的限值。铸件/锻件涂漆工序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分时段,均不应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表1第Ⅰ时段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4
DB11/914—20123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烟气黑度除外)受控工艺或设备非甲烷烟气黑度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总烃(林格曼,级)旧砂再生/砂制备30/////造型/制芯30///20/冲天炉1020150800201铸其他熔炼炉1020150//1造浇注20///20/铸件落砂/清理30/////干燥炉/焙烧炉/1020150/201热处理炉锻加热炉/热处理炉1020150//1造锻件清理30/////表2第II时段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3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烟气黑度除外)受控工艺二氧氮氧一氧非甲烷烟气黑度或设备颗粒物三乙胺氯气氯化氢化硫化物化碳总烃(林格曼,级)旧砂再生/10////////砂制备a造型/制芯10///205///冲天炉102015080020///1铸bb其他熔炼炉1020150///5301造浇注10///20////铸件落砂/10////////清理干燥炉/焙烧1020150/20///1炉/热处理炉加热炉/锻1020150/////1热处理炉造锻件清理10////////a适用于冷芯盒法制芯工序;b适用于有色金属熔炼炉。表3铸件/锻件涂漆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5
DB11/914—2012污染物苯甲苯与二甲苯合计非甲烷总烃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118305.1.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排气筒中污染物排放除应符合表1、表2和表3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外,还应同时满足表4规定的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限值。表4污染物排放速率限值a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排气筒非甲高度颗粒二氧氮氧一氧二甲三乙烷总苯甲苯氯气氯化氢(m)物化硫化物化碳苯胺烃151.31.60.47116.30.362.20.730.42/0.18b202.22.60.7718100.613.71.20.840.360.31308.48.82.662352.1124.12.20.611.04014154.6110613.5217.14.12.11.85022237.0160955.433116.33.52.7a排气筒高度处于表4所列的两个高度之间时,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内插法确定,内插法计算公式见本标准附录A;排气筒高度大于表4所列的最高值,以外推法计算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外推法计算公式见本标准附录A。b最低排气筒高度25m时的限值。5.2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颗粒物和VOCs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见表5。表5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3浓度限值(mg/m)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点颗粒物非甲烷总烃I时段单位周界0.52.0单位周界0.51.0II时段车间或露天作业场所周边1.02.0a车间内部2.0/a采取密闭及废气集中净化系统的车间可豁免,其车间排气口按有组织排放源进行管理。6技术与管理要求6.1排气筒高度6
DB11/914—20126.1.1排放氯气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25m。6.1.2排放除氯气以外的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m。6.2污染控制要求6.2.1旧砂再生/型砂制备、造型/制芯、熔炼、浇注、落砂、铸件/锻件清理、铸件/锻件涂漆等主要生产工序均应设置有效密闭排气系统,变无组织逸散为有组织排放。密闭罩开口部位断面风速不应低于0.5m/s。有条件的应设立隔离间实行密闭作业。6.2.2生产车间敞开的天窗、门窗等处不应有可见无组织排放存在。6.2.3粒状或粉状物料的运输和贮存应当密闭,装卸过程应当采取污染控制措施。6.2.4露天生产场地应设围护结构,并采取洒水、清洁、地面硬化等措施,防止扬尘。7监测7.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以及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应按照HJ/T397和HJ/T373规定的要求进行。7.2排气筒排放监测7.2.1排气筒应设置永久采样孔和采样测试平台,安装符合HJ/T1要求的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并满足GB/T16157规定的采样条件。7.2.2排气筒中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的监测采样应按GB/T16157执行。7.2.3污染物分析方法见表6。表6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序号污染物项目监测分析方法1颗粒物GB/T16157重量法HJ/T56碘量法2二氧化硫HJ/T57定电位电解法HJ/T629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T42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3氮氧化物a定电位电解法a非分散红外吸收法4氯气HJ547碘量法HJ/T27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5氯化氢HJ548硝酸银容量法6非甲烷总烃HJ/T38气相色谱法7
DB11/914—2012序号污染物项目监测分析方法7一氧化碳HJ/T44非色散红外吸收法8三乙胺GBZ160.6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HJ583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9苯、甲苯、二甲苯HJ584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10烟气黑度HJ/T398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a暂采用《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9)中规定的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7.2.4对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或限期治理后的监测,采样期间的工况不应低于设计工况的75%。对于监督性监测,不受工况和生产负荷限制。7.2.5对于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可采用任何连续1h的采样获得平均值;或在任何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个以上样品,计算平均值。对于间歇性排放且排放时间小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监测,或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个以上样品并计平均值。7.2.6工业炉窑实测污染物浓度应换算为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时的数值:—冲天炉(冷风炉,鼓风温度≤400℃)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为4.0;—冲天炉(热风炉,鼓风温度>400℃)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为2.5;—燃油、燃气炉窑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为1.2;—以电为能源的炉窑按实测浓度计。折算公式如下:"CC"3式中:C—折算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C'—实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mg/m;α'—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α—规定的过量空气折算系数。7.2.7VOCs燃烧处理装置排气实测污染物浓度应换算为过量空气系数为2.1时的数值。其他工艺排气按实测浓度计算,但不应人为稀释排放。7.3无组织排放监测7.3.1对单位周界和车间周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应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个以上样品,计平均值;对于车间内部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执行GBZ159。7.3.2单位周界监控点的设置执行HJ/T55,车间内部监控点的设置执行GBZ159,车间或露天作业场所周边监控点的设置方法执行附录B。7.3.3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按GB/T15432执行。8标准实施8.1本标准由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实施。8
DB11/914—20128.2对企业进行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结果作为判定排污行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依据。9
DB11/914—2012AA附录A(规范性附录)确定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A.1某排气筒高度处于表列两高度之间时,用内插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式(A.1)计算:Q=Qa+(Qa+1-Qa)(h-ha)/(ha+1-ha)(A.1)式中: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Q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大值,kg/h;Q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小值,kg/h;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m;h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大值,m;h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小值,m。A.2某排气筒高度高于本标准表列排气筒高度的最高值时,用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式(A.2)计算:2Q=Qb×(h/hb)(A.2)式中:Q——某排气筒排放速率限值,kg/h;Qb——表列排气筒最高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m;hb——表列排气筒的最高高度,m。10
DB11/914—2012BB附录B(规范性附录)车间或露天作业场所周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B.1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实际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故本附录仅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进行原则性指导,实际监测时应根据情况因地制宜设置。B.2无组织排放监测点通常设置在无组织排放源所在车间门窗排放口处,并选浓度最大值。原料场及其他露天作业场所选在距离排放源下风向5m、最低高度1.5m处任意点,监控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并选取浓度最大值。B.3当无法按照B.2设置监控点时,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0~50m范围内。由现场监测人员自行判断将监控点设于预计浓度最高点,监控点不少于3个,并选浓度最大值。如图B.1所示:风向无组织排放源设置监控点区域图B.111
DB11/914—2012参考文献[1]《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1807-2011施工现场钢丝绳式施工升降机检验规程.pdf
- DB11832-2011在用柴油汽车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测法).pdf
- DB11844-2012公路护栏设置规范.pdf
- DB11847-2011固定式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 DB11852.1-2012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通则.pdf
- DB11853-2012封闭式停车场安全技术防范通用要求.pdf
- DB11854-2012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pdf
- DB11884-2012公路护栏设置规范.pdf
- DB11890-2012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 DB11945-20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pdf
- DB11946-2013轻型汽车(点燃式)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北京Ⅴ阶段).pdf
- DB11964-2013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台架工况法).pdf
- DB11965-2013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pdf
- DB11994-2013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pdf
- DB11T038-1994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标准.pdf
- DB11T062-2009城市地理编码道路、道路交叉口和空间单元代码.pdf
- DB11T064-2009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pdf
- DB11T071-1997霓虹灯变压器.pdf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