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 MB
  • 2022-04-22 13:37:23 发布

DB11T302-2005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pdf

  • 19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91.140.40P47备案号:17168-2005DB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302—2005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Technicalprescriptionfordesign,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ndistributionengineeringoffuelgas2005-06-28发布2005-08-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北京市地方标准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Technicalprescriptionfordesign,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ndistributionengineeringoffuelgas编号:DB11/T302—2005备案号:17169—2005主编部门:北京市燃气协会批准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北京 北京市地方标准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Technicalprescriptionfordesign,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ndistributionengineeringoffuelgas编号:DB11/T302—2005备案号:17169—2005主编部门:北京市燃气协会印刷:北京兆成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开本:880×12301/16印张:11.5字数:280千字版次:2005年8月第1版印次:2005年8月第1次印刷印数:5050册工本费:30.00元 前言本规定是根据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京政管字[2001]127号文的通知,由北京市燃气协会负责主编,并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而成。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北京市燃气供应的实践经验,依据相关的现行的国家标准,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定。本规定共分6章和13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用气量与燃气质量、燃气输配系统、压缩天然气供应、液化石油气供应、试验与验收等。本规定由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定主编单位:北京市燃气协会(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北路5号502室,邮政编码100176,联系电话:010-67880853)。本规定参编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公司、北京优奈特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大地燃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北京松晖管道有限公司、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浙江苍南仪表厂、宁波市圣字机械制造(管道)有限公司。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员:戚大明、程佩文、叶秀芬、范珏明、曹永根、张生华、周大同、王守学、张一萍、薛蓓群、陈敏、张海梁、赵仲和、陈杰、玉建军、张申正。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11/T302-2005目录主要符号1总则..................................................................(1)2用气量与燃气质量......................................................(2)2.1用气量...........................................................................................................................(2)2.2燃气质量.......................................................................................................................(2)3燃气输配系统..........................................................(3)3.1一般规定......................................................................................................................(3)3.2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和水力计算...................................................................................(4)3.3压力小于等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9)3.4压力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16)3.5门站和储配站...............................................................................................................(21)3.6调压站(箱)与调压装置..................................................................................................(25)3.7管材、管件、阀门及材料的性能与检验........................................................................(31)3.8钢制燃气管道和储罐的防腐..........................................................................................(34)3.9钢管及附属设备施工与安装..........................................................................................(41)3.10聚乙烯燃气管道施工与安装........................................................................................(45)3.11监控及数据采集..........................................................................................................(47)3.12土方工程....................................................................................................................(48)4压缩天然气供应........................................................(51)4.1一般规定......................................................................................................................(51)4.2压缩天然气加气站........................................................................................................(51)4.3压缩天然气供应站........................................................................................................(58)4.4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61)4.5站内管道及附件............................................................................................................(63)4.6站内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火及防爆...............................................................................(64)4.7站内辅助系统及配套设施.............................................................................................(64)4.8压缩天然气站的施工与安装..........................................................................................(66)5液化石油气供应........................................................(71)5.1一般规定......................................................................................................................(71)5.2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运输.................................................................................................(71)5.3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及灌瓶站............................................................................(73)I DB11/T302-20055.4气化站和混气站............................................................................................................(77)5.5瓶装供应站...................................................................................................................(80)5.6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82)5.7储罐、容器、管道及附件和检测仪表............................................................................(92)5.8消防系统......................................................................................................................(93)5.9电气防爆、防雷和防静电.............................................................................................(95)5.10通讯与绿化.................................................................................................................(95)5.11液化石油气工程的施工与安装....................................................................................(95)6试验与验收...........................................................(102)6.1一般规定....................................................................................................................(102)6.2埋地燃气管道的试验与验收........................................................................................(102)6.3燃气工程各类站(厂)的试验与验收..............................................................................(105)6.4压缩天然气供应工程的试验与验收.............................................................................(105)6.5液化石油气管道、储罐及设备的试验和验收...............................................................(107)6.6施工安装工程的验收文件及总验收报告......................................................................(109)附录A几种商业用户用气量指标..........................................(112)附录B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113)附录C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117)附录D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120)附录E聚乙烯防腐涂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124)附录F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127)附录G阴极保护施工....................................................(130)附录H热收缩套(带/片)PE防腐层防腐补口的性能指标、施工及检验...........(131)附录I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133)附录J严密性试验压力降ΔP的修正.......................................(134)附录K本规定依据的主要现行国家规范、标准..............................(135)附录M主要名词解释....................................................(138)附录N本规定用词说明..................................................(140)北京市地方标准《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条文说明..............(141)II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11/T302-2005主要符号Qh——燃气小时计算流量;Qh1——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燃气小时计算流量;Qh2——采暖或空调用燃气小时计算流量;Qh3——工业企业燃气小时计算流量;Qh4——供气区域内其它及发展用气量折算的小时计算流量;Qn——燃具的额定流量;Qa——年燃气用量;k——同种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N——同种燃具或同种组合燃具的数目;h——燃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Km——月高峰系数;Kd——日高峰系数;Kh——小时高峰系数;F——使用燃气采暖或空调的建筑面积;qH——建筑物采暖或空调耗热指标;Δp——燃气管道摩擦阻力损失;L——燃气管道的计算长度;λ——燃气管道摩擦阻力系数;K——管壁内表面当量绝对粗糙度;Q——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P——输送燃气设计压力;d——管道内径;D——管道外径;P1——燃气管道起点压力;P2——燃气管道终点压力;Pn——低压燃具的额定压力;ΔPd——从调压站(箱、器)到最远管道的允许阻力损失;Hb——储罐最低液面与泵中心线的高程差;ΣΔP——储罐出口至泵入口管段的总阻力损失;Δh——泵的允许气蚀余量;μ——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的平均流速;G——液化石油气储罐最大设计允许充装量;Vb——储罐的几何容积。III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11/T302-20051总则1.0.1为使北京市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济合理用气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1.0.2本规定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定》CJJ63,并结合北京市燃气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编制。1.0.3本规定适用于北京市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调等用燃气作燃料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燃气输配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4燃气输配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进行,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合理的方案。1.0.5燃气输配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应进行专家论证并报主管单位审批,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应由政府批准的审核单位认可。1.0.6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应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具备施工条件方可开工。1.0.7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必须按设计文件进行,如需设计变更,应经原设计部门同意。1.0.8凡从事北京市燃气输配工程设计的单位,必须具有主管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相应资质。凡从事北京市燃气输配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北京市有关部门批准的燃气施工相应资质,并按燃气施工资质等级承包燃气工程。1.0.9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除应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工程抗震设防的要求,并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1.0.10北京市燃气输配工程设计的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的工程要重新审查设计或重新设计。燃气输配工程施工验收合格后,如超过六个月未通气使用,应由使用单位通知燃气供应单位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通气使用。1.0.11燃气输配工程中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采用前应经试验鉴定,并事先征得燃气供应部门的同意。1 DB11/T302-20052用气量与燃气质量2.1用气量2.1.1设计用气量应根据北京市供气原则和条件确定,一般包括下列各种用气量:1)居民生活用气量。2)商业用气量。3)工业企业用气量。4)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量。5)燃气汽车用气量。6)其他。2.1.2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北京市居民用气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当无统计数据时,按2000MJ/人·年~3000MJ/人·年计算。2.1.3商业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北京市商业用气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当缺乏用气量指标时可按附录A确定。2.1.4工业企业用气量指标,可根据实际燃料消耗量折算,或按同行业的用气量指标分析确定。2.1.5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或按北京市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确定。2.1.6燃气汽车用气量指标,应根据燃气汽车种类、车型和使用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当缺乏用气量的实际统计资料时,可参照已有的燃气汽车的用气量指标分析确定。2.2燃气质量2.2.1北京市燃气质量指标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中2.2.1条的规定。2.2.2北京市燃气中加臭的规定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中2.2.3条的规定。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B11/T302-20053燃气输配系统3.1一般规定3.1.1本章适用于压力不大于4.0MPa(表压)的北京市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室外输配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本章设计规定依据现行国家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编制。3.1.2燃气室外输配系统由城市接收站、燃气管网、储气设施、调压设施、管理设施、自动化监控系统等组成。燃气室外输配系统的规划应与北京市能源规划、环保规划和消防规划相结合,并按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设计。3.1.3燃气管道应按设计压力P分为7级,并应符合表3.1.3的要求。各种压力级制的燃气管道之间应通过调压装置相连。当压力可能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应设置防止管道超压的安全保护设备。表3.1.3燃气设计压力(表压)分级名称压力(MPa)A2.53500钢管或聚乙烯管0.25⎡K68⎤λ=0.11+⎢⎥⎣dRe⎦0.252ΔP6⎡Kdv⎤QT=6.9×10⎢+192.2⎥5ρ(3.2.8-4)L⎣dQ⎦dT0式中Re——雷诺数;2v——0℃和101.325kPa时燃气的运动粘度,m/s;K——管壁内表面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对钢管:输送天然气和气态液化石油气时取0.1mm,输送人工煤气时取0.15mm;对聚乙烯管取0.01mm。3.2.9高压、次高压、中压燃气管道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宜按下式计算:222P1−P210QT(3.2.9-1)=1.27×10λρZ5LdT0式中Z——压缩因子,当燃气压力小于1.2MPa(表压)时,Z取1;L——燃气管道的计算长度,km;P1——燃气管道起点的压力,绝压kPa;P2——燃气管道终点的压力,绝压kPa。根据燃气管道不同材质,其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钢管或聚乙烯管:0.25⎡K68⎤λ=0.11+⎢⎥⎣dRe⎦222P1−P29⎡Kdv⎤QT=1.4×10⎢+192.2⎥5ρ(3.2.9-2)L⎣dQ⎦dT0式中λ——燃气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L——燃气管道的计算长度,km;3Q——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m/h;d——管道内径,mm;3ρ——燃气的密度,kg/m;2v——0℃和101.325kPa时燃气的运动粘度,m/s;7 DB11/T302-2005K——管壁内表面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对钢管:输送天然气和气态液化石油气时取0.1mm,输送人工煤气时取0.15mm;对聚乙烯管取0.01mm。3.2.10高压、次高压、中压燃气管道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当采用计算机计算时,采用式(3.2.9-1),式中摩擦阻力系数宜按下式计算:1⎡K2.51⎤=−2lg⎢+⎥(3.2.10)λ⎣3.7dReλ⎦式中lg——常用对数;Re——雷诺数(无量纲)。3.2.11室外燃气管道的局部阻力损失的确定1)长输管道和城市高中压输配干线的局部阻力可按燃气管道摩擦阻力损失的5%进行计算。2)区域性燃气管道的局部阻力可按燃气管道摩擦阻力损失的10%进行计算。3.2.12次高压、中压燃气管道从输出调压站至终端输入调压站(箱)的压力降,应保证次级调压装置的入口压力大于装置的允许压力低限,并应留有压力储备值。以用户调压箱(器)为供气方式的天然气区域性中压管网其压力降分配宜按表3.2.12执行。表3.2.12天然气中压燃气管道的阻力损失分配(MPa)调压站次级调压器最低过滤器等总阻力损失中压管网中压支线出口压力进口压力阻力损失0.40.050.35<0.050.20.10.20.050.15<0.050.060.043.2.13低压燃气管道从调压站(箱、器)到最远燃具的管道允许压力损失,不得高于下式计算值:ΔPd=0.75Pn+150式中ΔPd——从调压站(箱、器)到最远管道的允许阻力损失,Pa;Pn——低压燃具的额定压力,Pa。3.2.14低压燃气管道的允许压力损失分配宜按表3.2.14执行。表3.2.14低压燃气管道的阻力损失分配(Pa)燃具额定压力调压器出口带卡燃燃气种类总阻力损失干、支管庭院管户内管燃气表(压力范围)压力气表1000人工煤气150075040015050150—(750~1500)2000天燃气2500~30001000~1500400~900350100150200(1500~3000)气态液化2800420021001300500150150200石油气(2100~4200)注:①供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小区,考虑将来使用天然气的可能时应同时按天然气系统的要求设计。②燃气表按膜式燃气表压损设定,采用其他类型的表时应按实际压损另行分配。8 DB11/T302-20053.2.15燃气管网压力工况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供气环形管网和几个调压站供气的连通管应尽量选用相同或接近的管径。2)在充分预见供气管网发展的可能性前提下,应尽量利用允许的压力损失。采用计算机作压力工况计算时宜采用优化的程序。3)环状管网压力工况计算,应使环路上闭合节点的燃气压力实现平衡,压力损失差允许不大于±5%。3.3压力小于等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3.3.1本节适用于压力小于等于1.6Mpa(表压)的城镇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室外管道工程设计。压力在0.8Mpa(表压)至1.6Mpa(表压)的燃气管道工程的强度设计宜遵循第3.4节高压燃气管道工程的有关规定。3.3.2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中压与低压燃气管道宜采用钢管、聚乙烯管。1)燃气管道选用的焊接钢管、无缝钢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的规定。钢管与钢管件的最小壁厚见表3.3.2-1。2)燃气管道选用的聚乙烯管道、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15558.1和《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15558.2的规定。燃气用聚乙烯管道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0.4Mpa(表压),工作温度在-20℃-40℃的埋地管道。聚乙烯燃气管道分为SDR11和SDR17.6两个系列。输送不同种类和不同工作温度的燃气,允许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表3.3.2-2的规定。表3.3.2-1钢质燃气管道最小公称壁厚钢管公称直径DN(mm)公称壁厚(mm)DN100~1504DN200~3004.8DN350~4505.2DN500~5506.4DN600~9007.1DN950~10008.7DN10509.5表3.3.2-2聚乙烯管道在输送不同种类和不同工作温度的燃气允许工作压力(MPa)允许工作压力燃气种类SDR11SDR17.6-20℃300mmmm0.50.50.50.50.50.50.5续表3.3.5-1地下金属燃气管道地下聚乙烯燃气管道项目中压次高压中压低压低压BABABAt<150℃直埋3.03.03.0供热管1.01.01.01.52.0供T≤150℃埋水2.02.02.0热回管管t≤150℃供热1.01.51.52.04.01.51.51.5道管沟t<280℃蒸气3.0注3.0注3.01.01.51.52.04.0管沟bb注b通讯照明电杆(至杆中心)1.01.01.01.01.01.01.01.0电杆(塔)≤35kV1.01.01.01.01.01.01.01.0的基础>35kV2.02.02.05.05.02.02.02.0铁路路堤坡脚5.05.05.05.05.05.05.05.0有轨电车钢轨2.02.02.02.02.02.02.02.0街树(主树中心)0.750.750.751.21.20.750.750.75注:①注a:建筑物外墙在有窗井或一层阳台落地时,应按窗井或阳台的外墙起算。对于高层建筑或其他特殊建筑物,视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加大距离。②注b:聚乙烯管的工作压力不超过0.1mPa,燃气管埋深小于2m。③如受地形限制管道布置有困难而又无法解决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表3.3.5-1和表3.3.5-2规定的净距,均可适当缩小,但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3.0m,中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1.0m,低压燃气管道不应影响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基础的稳固性。聚乙烯燃气管道与供热管道的距离不得减小。④次高压A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6.5m时,管道壁厚不能小于9.5mm;距建筑物外墙3.0m时,管道壁厚应不小于11.9mm。⑤次高压B燃气管道与无压管道(雨水、污水、暖沟)之间的水平间距,在采取加套管后,不限距离;若作隔墙、管沟(里外抹灰),可降低净距,但不得小于1m。⑥燃气管道与通讯照明电杆(至杆中心)及与≤35kV的电杆(塔)基础之间的水平净距,以保证其基础安全和满足施工及检修的间距为主,采取保护措施后,可减低净距至0.5m。⑦燃气管道与有压管道或直埋电力、电信电缆之间的水平净距以保证施工、检修间距为主,在采取2条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后,可降低净距,但不得小于0.3m。表3.3.5-2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及相邻管道之间垂直净距(m)地下聚乙烯管道项目地下金属管道聚乙烯管在该设施上方聚乙烯管该设施下方11 DB11/T302-2005给水管、其他燃气管0.150.150.15排水管0.150.150.20加套管续表3.3.5-2地下聚乙烯管道项目地下金属管道聚乙烯管在该设施上方聚乙烯管该设施下方直埋0.500.500.5电缆在导管内0.150.200.20t≤150℃直埋供热管0.150.50加套管1.30加套管供热管道t≤150℃供热管沟0.150.20加套管或0.40.30加套管t≤280℃蒸气供热管沟0.151.00加套管不允许铁路轨底1.201.20加套管注:有电保护设计的燃气金属管道与其他金属管道之间的重直净距不得小于0.3m。3.3.6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设在车行道主干线下时不得小于1.2m,在车行道支线下时不得小于1.0m。2)埋设在非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3)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车辆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0.6m(金属管)。4)埋设在水田、排水渠下时不得小于0.8m。3.3.7输送湿燃气的燃气管道,应埋没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设置凝水器。燃气管道坡向凝水器的坡度不小于0.002;凝水器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0m。3.3.8地下燃气管道的地基宜为原土层。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地基应进行处理。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地基宜为无尖硬土石和无盐类的原土层,当原土层有坚硬土石和盐类时应铺垫细沙或细土。3.3.9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宜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当需要同沟敷设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3.10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热力管沟(聚乙烯燃气管严禁穿越供热管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的沟槽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应小于表3.3.5-1中燃气管道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套管两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3.3.11燃气管道穿越铁路和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要求:1)穿越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外应加套管,套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套管埋设的深度:铁路轨底至套管顶不应小于1.2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2)套管宜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3)混凝土套管内径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2 DB11/T302-2005燃气管管径≤DN600时,套管内径不小于900mm;燃气管管径>DN600时,套管内径应为D+300mm;燃气管上装设防护装置与抗浮装置时,套管内径为D+400mm。(4)套管两端与燃气管的间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其一端应装设检漏管。(5)套管端部距路堤坡脚距离不应小于1.0m,距铁路边轨不应小于2.5m。2)燃气管道宜垂直穿越铁路和高速公路。3.3.12燃气管道穿越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时宜敷设在套管或地沟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套管直径应比燃气管道直径大100mm以上,套管或地沟两端应密封,在重要地段的套管或地沟端部宜安装检漏管。2)套管端部距电车道边轨不应小于2.0m;距道路边不应小于1.0m。3)燃气管道宜垂直穿越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3.3.13燃气管道通过河流时,可采用穿越河底或采用管桥跨越的形式。如条件许可,也可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当利用桥梁或采用管桥跨越河流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时,其管道的输送压力不应大于0.4MPa。燃气管道随桥敷设时,宜采取如下安全防护措施:1)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应采用厚壁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2)跨越通航河流的燃气管道管底标高,应符合通航净空的要求,管架外侧应设置护桩。3)在确定管道位置时,应与随桥敷设的其他可燃的管道保持一定间距。4)管道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震措施,以减少对桥梁或桥梁对管道的影响;管支架(座)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5)过河架空的燃气管道向下弯曲时,向下弯曲部分与水平管夹角宜采用45°形式。6)对管道做高等级防腐保护,采用电化学保护的埋地钢管与随桥管道之间应设置绝缘装置。3.3.14燃气管道穿越河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气管道采用钢管。2)燃气管道至规划河底的埋设深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对不通航河流不应小于0.5m,对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1.0m,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3)稳管措施应根据计算确定。4)在埋没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5)燃气管道对接安装引起的误差不得超过3°,否则应设置弯管,次高压燃气管道的弯管需考虑盲板力。3.3.15地下燃气管道的阀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次高压、中压管道。(1)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阀,其间距一般为2km~6km。(2)次高压、中压燃气支线的起点处设置阀门。13 DB11/T302-2005(3)场、站进出口离场站10m~100m范围内设置进出口阀门。支线阀门与场站进出口阀门间距小于100m可合为一个。2)低压管线。(1)调压站与大型区域性调压箱(柜)离站、柜(箱)6m~100m范围内宜设置阀门。(2)两个调压站互为备用时,低压连通管上应设阀门。3)穿越或跨越重要河流、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管道两侧宜设置阀门。3.3.16管线上的阀门两侧,宜加设放散阀门。按管线来气方向,在阀门后应加调长器;穿越河流、铁路两侧阀门的调长器应设在河道、铁路内侧。直埋阀门(包括放散阀门)埋深不应小于0.8m。3.3.17地下燃气管道上的检测管、放散管、凝水器的排水管和埋地聚乙烯阀门应设置护罩或护井。3.3.18地下燃气管末端作预留时,应按下列方式处理:1)低压管DN≤200时,其预留长度为1m;200300时,预留长度为2m;低压管线预留长度超过3m时要加放散管,放散管做到地面,并加保护罩。2)次高压、中压管线的预留宜装设阀门,并在阀门后加盲板,管道伸出阀门井墙1m~2m。阀门前必须装设放散管。不设阀门时,管端应设放散管。3.3.19城市燃气管道埋地时宜在管道上方铺设警示带。聚乙烯管还应附设示踪线。3.3.20聚乙烯燃气管道用户引入管应距建筑物外墙0.7m外设钢塑转换接头;距调压箱箱体0.7m以外设钢塑转换接头;支线的钢塑转换接头应安装在干线2.0m以外。3.3.21城市燃气管道一般不宜架空敷设,在跨越河流、铁路、道路或在厂区内架空敷设时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并符合下列要求:1)应敷设在不燃材料的支架或栈桥上。2)不应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堆场和仓库区内敷设。3)架空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3.21-1的规定。表3.3.21-1架空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名称水平净距(m)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库房3丙、了、戊类生产厂房和库房且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允许沿外墙①中压和低压燃气管允许沿外墙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的住宅和公共建筑②次高压燃气管道为3铁路和有轨电车(至最近轨道)3架空电力线(中心线)最高电杆(塔)高地下各种工程线(至燃气管道支柱底座边缘)1道路(至路面边缘)1露天变电所围墙、熔化金属生产地点和明火火源1014 DB11/T302-20054)沿上述建筑物外墙敷设的燃气管道距住宅和公共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中压管道不应小于0.5m;低压管道不应小于0.3m,距生产厂房和库房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不限。5)架空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3.3.21-2的规定。表3.3.21-2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m)最小垂直净距建筑物和管线名称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上铁轨轨面6.0-城市道路路面5.5-厂区道路路面5.0-人行道路路面2.2-3kV以下-1.5架空电力线、电压3~10kV-3.035~66kV-4.0≤300mm同管道管径,但不小于0.10同左其他管道、管径>300mm0.300.30注:①厂区内部的燃气管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管底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可取4.5m;管底至铁路轨顶的垂直净距可取5.5m。在车辆和人行道以外的地区,允许在从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于0.35m的低支柱上敷设燃气管道。②电气机车铁路除外。③架空电力线与燃气管通的交叉垂直净距应考虑导线的最大垂度。6)架空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惰性气体管在同一管架敷设时,其上下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0.25m。(2)与高温热源在同一管架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3)与同一管架上平行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宜小于0.16m。(4)与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敷设时,燃气管道应架设在上方,对敷设于输送腐蚀介质管道容易泄漏部位上方的燃气管道应采取保护措施。(5)燃气易泄漏的部位(如法兰、阀门等)应避开共架敷设的其他管道操作装置。(6)与氧气和乙炔管道共架敷设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和《乙炔站设计规范》GD50031的规定。(7)燃气管道架空敷设时其支架型式和间距应根据管道强度与挠度的要求设计。(8)架空燃气管道应采取补偿措施。(9)位于防雷保护区外的架空燃气管道及放散管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接地点不得少于2处。(10)输送湿燃气的管道应采取排水措施,在寒冷地区还应采取保温措施。管道坡向凝水罐的坡度不宜小于0.003。15 DB11/T302-2005(11)大型架空燃气管道应有检修的保护措施。3.3.22燃气管道平面图应标明:1)总平面图标明分段工程代号,每段工程起终点的桩号坐标、折点、分支点、调压站(箱)、闸井、凝水器的位置。2)燃气管道平面图应标明地区名称、建筑物规划红线,道路永久中心线与道路名称,需供应燃气的建筑物与单位名称,楼号,燃气管道与道路中心线及建筑物的联系尺寸及燃气管道的桩号与坐标,管道附件与附属物的位置,与燃气管道有关的地上、地下构筑物的位置与名称,新建与原有燃气管道的管径,压力级制,接线点的平面位置等。3.3.23燃气管道纵断图应标明燃气管道桩号、节点号、特殊点位置、坡度、管底标高、水平转弯角度等;管道附件与附属物的位置,倒虹吸管装置的地点;地面的自然标高和设计标高;与燃气管道有关的地下管道、构筑物的名称、标高与尺寸,大型管道工程宜有地质剖面或钻孔柱状图。3.3.24室外燃气管网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的规定。3.4压力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3.4.1本节适用于压力大于1.6Mpa(表压)但不大于4.0Mpa(表压)的城市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室外管道工程设计。3.4.2高压燃气管道通过的地区,应按沿线居民人数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等级,并依据地区等级作相应的管道设计。3.4.3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4倍的管道距建筑物的水平净距范围内(水平距离一般按200m计算),任意划分为1.6km长并能包括最大数量居民用房的地段,按划定地段内人口密度和房屋建筑,交通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注:一个多住宅建筑物内的每个独立单元应作为一个单独供人居住的建筑物计算。每个独立住宅单元可按一户计算。2)地区等级的划分:(1)一级地区:有12个或12个以下供人居住建筑物的任一地区分级单元;(2)二级地区:有12个以上,80个以下供人居住建筑物的任一地区分级单元;(3)三级地区:介于二级和四级之间的中间地区。有80个和80个以上供人居住建筑物的任一地区分级单元;或距人员聚集的室外场所90m内敷设管线的区域。(4)四级地区:地上4层或4层以上建筑物普遍且占多数的任一地区分级单元(不计地下室层数)。3)二、三、四级地区的长度可按如下规定调整:(1)四级地区的边界线与最近地上4层或4层以上建筑物相距200m。(2)二、三级地区的边界线与该级地区最近建筑物相距200m。4)确定燃气管道地区等级应为该地区的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宜按城市规划划分地区等级。3.4.4高压燃气管道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6 DB11/T302-20051)燃气管道所用钢管、管道附件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设计压力、温度、介质特性、使用地区等)、材料的焊接性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燃气管道选用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一部分:A级钢管》GB/T9711.1(L175级钢管除外)、《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二部分:B级钢管》GB/T9711.2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的规定,或符合不低于上述三项标准相应技术要求的其他钢管标准。3)燃气管道所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应根据选用的材料、管径、壁厚、介质特性、使用温度及施工温度等因素,对材料提出冲击试验或落锤撕裂试验要求。4)当管道附件与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时,两者材质应相同或相近。5)管道附件中所用的锻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6的有关规定。6)管道附件不得采用螺旋焊缝钢管制作,严禁采用铸铁制作。3.4.5燃气管道强度设计应根据管段所处地区等级和运行条件,按可能同时出现的永久载荷和可变载荷的组合进行设计。北京地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八度地区(一般工程按八度,要害部门按九度设防),应验算管道与设备所承受的地震载荷。3.4.6钢质燃气管道直管段壁厚应按式(3.4.6)计算,计算所得到的厚度应按钢管标准规格向上选取钢管的公称壁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3.3.2-1的规定。PDδ(3.4.6)2σφFs式中δ——钢管计算壁厚,mm;P——设计压力,MPa;D——钢管外直径,mm;σs——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MPa;F——强度设计系数,按表3.4.8和表3.4.9选取;φ——焊缝系数,当采用符合第3.4.4条第2)款规定的钢管标准时取1.0。3.4.7对于采用经冷加工后又经加热处理的钢管,当加热温度高于320℃(焊接除外)时;或采用经过冷加工或热处理的管子煨弯成弯管,则在计算该钢管或弯管的壁厚时,其屈服强度应取该管材最低屈服强度(σs)的75%。3.4.8城镇高压燃气管道的强度系数(F)应符合表3.4.8的规定。表3.4.8强度设计系数(F)地区等级强度设计系数(F)一级地区0.72二级地区0.6三级地区0.4四级地区0.317 DB11/T302-20053.4.9穿越铁路、公路和人群聚集场所的管段以及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应符合表3.4.9的规定。表3.4.9穿越铁路、公路及输配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地区等级管道及管段强度设计系数(F)一二三四有套管穿越Ⅲ、Ⅳ级路的管道0.720.6无套管穿越Ⅲ、Ⅳ级路的管道0.60.5有套管穿越I、Ⅱ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的0.60.6管道0.40.3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及其上、下游各200m管道,截断阀管道及其上、下游各0.50.550m管道(其距离从站和阀室边界线起算)人群聚集场所的管道0.40.43.4.10下列计算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的相应规定:1)受约束的埋地直管段轴向计算以及轴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校核。2)受内压和温差共同作用下弯头的组合应力计算。3)管道附件与没有轴向约束的直管段连接时的热膨胀强度校核。4)弯头和弯管的管壁厚度计算。3.4.11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3.4.11的规定。表3.4.11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m)燃气管道公称直径DN地下燃气管道压力(MPa)(mm)1.612.504.009001000至<10000>10000至<50000>50000至<200000>20000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2025303540调压间、压缩机间、计量间1012152025控制室、配电间、汽车库等1215202530辅助建筑机修间、燃气锅炉房1520253035综合办公生活建筑1820253035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20站内道路(路边)1010101010围墙15151515183.5.4门站、储配站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包括储罐区、调压计量区、加压区等)和辅助区。21 DB11/T302-20052)站内的各建构筑物之间以及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有关规定。站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二级”的规定。3)储配站生产区应设置环行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应小于3.5m。3.5.5门站、储配站的工艺设计及计量仪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功能上应满足输配系统调度和调峰要求。2)门站内应设置加臭装置,根据需要加臭装置也可设在储配站内,加臭量应符合本规定第2.2.2条的规定。3)计量调压装置应根据工作环境要求露天或在厂房内布置。根据调度要求应分组设置计量和调压装置。4)进站或出站管道上应设置燃气流量计量装置,进、出站管道上应设置燃气压力的指示仪表及自动记录仪表和温度的指示仪表。5)调压装置前应设过滤器。6)进、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切断阀门和绝缘法兰。7)站内设备与仪表维修时,应能保证连续供气。8)站内管道上应设安全保护及安全放散装置;相关区域应装有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9)站内设备、管道、仪表等安装应便于观察、操作和维修。3.5.6燃气储存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储配站所建储罐应根据输配系统所需储气总容量、管网系统的调度平衡和气体混配要求确定。2)储配站的储气方式及储罐型式应综合考虑燃气进站压力、供气规模、输配管网压力和各种储罐及其相关设备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确定储罐单体或单组容积时,应考虑储罐检修期间供气系统的调度平衡。4)储罐区周围宜设有围栅和罐区排水设施。罐区内应装有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5)储罐的燃气进罐的管线上宜设置控制进罐压力和流量的调节装置。3.5.7站内燃气计量和气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站内设置的计量仪表应符合表3.5.7的规定。2)宜设置测定燃气组分、发热量、密度、湿度和各项有害杂质含量的仪表。3)站内应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并作为输配系统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远端站。通过通信系统将表3.5.7中数据实时传输至主调度中心。表3.5.7站内设置的计量仪表功能进、出站参数指示记录累计流量+++压力++温度++注:①表中“+”为应规定设置。22 DB11/T302-20053.5.8高压储气罐工艺设计及储罐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储气罐宜分别设置进、出气管,进、出气管应考虑柔性连接。2)储气罐应设置安全阀、放散管和排污阀。3)储气罐应设置压力检测装置。4)储罐应设置检修排空装置。5)储气罐区设置的检修用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与站外及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见表3.5.8-1及表3.5.8-2,并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第5.4.7条的规定。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出距其25m内建筑物2m以上,且不得小于10m。6)集中放散装置宜设在站内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7)储罐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钢制球形容器》GB12337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的规定执行。表3.5.8-1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项目防火间距(m)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民用建筑25甲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30室外变配电站30甲乙类物品库房、甲乙类生产厂房25其他厂房20铁路用地界30高速、I、Ⅱ级15公路用地界Ⅲ、Ⅳ级10>380V2.0倍杆高架空电力线≤380V1.5倍杆高国家I、Ⅱ级1.5倍杆高架空通信线Ⅲ、Ⅳ级1.5倍杆高表3.5.8-2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项目防火间距(m)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综合办公生活建筑25可燃气体储气罐20室外变配电站30调压间、压缩机间、计量间及工艺装置区20控制室、配电间、汽车库、机修间和其他辅助建筑25燃气锅炉房25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20站内道路(路边)223 DB11/T302-2005站区围墙23.5.9站内工艺管道应采用钢管。其技术性能应分别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GB/T9711、《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的规定。阀门等管道附件的压力级别不应小于管道设计压力。3.5.10门站和储配站内生产用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甲类生产房”设计的规定,其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3.5.11门站和储配站供电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二级负荷”设计的规定。3.5.12门站和储配站的消防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的规定。建筑物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3.5.13门站和储配站生产用房内电气防爆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区”设计的规定。3.5.14站区内防雷等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第二类”设计的规定。3.5.15站区内的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装置设计规范》HGJ28的规定。3.5.16站区边界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的规定。3.5.17门站、储配站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和《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的规定3.5.18门站及储配站的工程开工应具备下列条件:1)设计和施工技术文件齐全,并已通过审定。2)施工报告和施工方案已经批准;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3)主要设备和材料(包括备品、备件)已经落实。4)在施工区域内有碍施工的原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电杆、树木等经由建设单位与有关单位协商处理完毕。5)施工用电用水满足连续施工要求。6)施工现场符合安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市政管理规定。门站和储配站的施工必须在设计完成,经建设、消防、技术监督等部门审查通过,并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方可进行。3.5.19门站及储配站的工程施工宜按下列程序进行:1)场地平整和土建施工。2)设备和材料的检验与安装。3)焊接质量检验。4)防腐和涂漆处理。5)设备单体和系统的试运转、调整。24 DB11/T302-20053.5.20施工单位应通过其质检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建设单位和质监机构,应通过其质检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与检查。3.5.21土建工程施工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土建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备和管道等施工安装需要。建筑结构、支吊架、预埋件、预留孔、沟槽、垫层和土方等施工质量应按设计和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检查。2)机电设备基础施工应核准方位,中心线允许偏差为±10mm;标高允许偏差为±5mm;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3)基础表面应在安装前进行修整,放置垫铁处应平整,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4)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时,罐池基础上层的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无贯穿裂纹和分层等缺陷。3.5.22门站和储配站使用的储罐必须是国家技监部门审查批准的专业生产厂家的产品,产品应附有齐全的技术资料、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报告等方可进行安装。3.5.23储罐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0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3.5.24门站和储配站的设备和材料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所用设备和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2)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应按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3)计量仪表应在计量鉴定有效期内。(4)进口设备应经过商检和认证部门认可。(5)验收后设备和材料应妥善保管,不得有任何损伤。2)管道和附件、阀门、仪表和监控装置、储罐施工前的检查和验收应按本规定第3.7节的规定进行。3.5.25门站和储配站内燃气管道安装应符合本规定第3.9节的规定。3.5.26门站和储配站站内地上、地下管道的防腐应符合本规定第3.8节的规定:3.5.27门站和储配站的消防、电气、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等配套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3.5.28门站和储配站的仪表及泄漏报警系统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1~4,GB3836·8,GB3836·13~15,《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没备》GB3836·5~7,GB3836·9~12的有关规定。3.5.29门站和储配站内至少应设置1台生产用电话。3.5.30门站和储配站内可种植草坪,但不得种植油性植物。3.6调压站(箱)与调压装置3.6.1调压站(箱)与调压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5 DB11/T302-20051)调压装置可设在地面上的调压站、调压箱或建筑物的专用调压问内。2)干燃气且相对密度小于0.75的燃气调压装置若受地上条件限制,经有关部门同意可设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地下专用调压装置内。3)干燃气且调压装置的有关设备耐环境温度时可以设在调压箱内或露天安装,露天调压设备应设置围墙、护栏或车挡。3.6.2调压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调压站适用于规模较大、进口压力较高且需要遥控调度的调压装置。一般高压一次高压、次高3压-中压调压装置宜设在调压站内。流量大于2000Nm/h的中低压调压装置,且有建站条件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设在调压站内。2)调压站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6.2的规定。表3.6.2调压站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m)调压装置入重要公共建筑公共电力变设置形式口燃气压力建筑特外墙面铁路(中心线)城镇道路物外墙面配电柜极制高压(A)18.030.025.05.06.0高压(B)13.025.020.04.06.0高压(A)9.018.015.03.04.0地上单独建筑次高压(B)6.012.010.03.04.0中压(A)6.012.010.02.04.0中压(B)6.012.010.02.04.0注:当达不到上表净距要求时,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缩小净距。3.6.3调压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区域性调压箱为地上落地式调压箱,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6.3的规定。落地3式调压箱应单独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箱底距地坪高度宜为0.3m。箱体体积大于1.5m时应有爆炸泄压口。箱体均应设自然通风口。表3.6.3区域性落地调压箱(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m)距重要公共调压装置燃气距一般建筑物距铁路或距公共电力建筑和高层距道路路边入口压力级制的外墙面电车轨道变压器亭建筑外墙面次高压A7.014.012.02.04.0次高压B4.08.08.02.04.0中压A4.08.08.01.04.0中压B4.08.08.01.04.026 DB11/T302-2005注:当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落地式调压箱两侧(非平行)可贴靠无门、窗洞口的建筑物外墙设置,贴靠的建筑物外墙应为实体墙,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楼栋式调压箱的调压器管径不应大于DN50,进口压力不应大于0.4MPa,可安装在用气建筑物的外墙壁上或悬挂于专用的支架上。调压箱到建筑物的门、窗或其他通向室内的孔槽的水平净距应不小于1.5m,且不得安装在建筑物的门、窗及平台的上、下方墙上及阳台的下方,不应安装在室内通风机进风口墙上。安装调压箱的墙体应为永久性实体墙。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3)用户专用调压箱调压器口径大于DN50时,调压箱距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可按表3.6.3执行。用户专用调压箱调压器口径不大于DN50时可按楼栋式调压箱要求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上。但当调压器进口压力大于0.4MPa时,调压箱到建筑物的门、窗或其他通向室外的孔槽的水平净距就不得小于3.0m。4)安装调压箱的位置应能满足调压器安全装置的安装要求。5)安装调压箱的位置应使调压箱不被碰撞,不影响观瞻,并在开箱作业时不影响交通。3.6.4用户专用调压装置设置在建筑物内或其附属设施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调压装置进口压力不大于0.4Mpa(工业用户、锅炉房不大于0.8MPa)时,可设置在用气建筑物专用单层毗邻建筑物内:(1)该建筑与相邻建筑应用无门窗和洞口的防火墙隔开。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6.2的规定。(2)该建筑物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不低于“二级”设计的规定,并应具有轻型结构屋顶、爆炸泄压口及向外开启的门窗。(3)地面应采用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4)室内通风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2次。(5)室内电气、照明装置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1区”设计的规定。2)调压装置进口压力不大于0.2MPa时,可设置在公共建筑的顶层房间内:(1)房间应靠建筑外墙,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面或毗邻,并满足本条第1)款的(2)、(3)、(5)项要求。(2)房间内应设有连续通风装置,并能保证每小时通风次数大于3次。(3)房间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监控仪表及声、光报警装置,该装置应与通风设施和紧急切断阀联锁,并将信号引入该建筑物监控室。(4)调压装置应设有超压自动切断保护装置。(5)房间内应有可靠的防爆、消防措施。(6)室外进口管道应设有阀门,并能在地面进行操作。(7)调压装置和燃气管道应采用法兰连接和钢管焊接。3.6.5调压装置进口压力不大于0.4MPa,且调压器进出口管径不大DNl00时,可设置在用气建筑物的平屋顶上,但应符合下列条件:27 DB11/T302-20051)在屋顶承重结构受力允许的条件下,且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建筑物应有通向屋顶的楼梯。3)调压箱或露天调压装置与建筑物烟囱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m。3.6.6调压装置进口压力不大于0.8MPa,且调压器进出口管径不大于DN80时,可设置在单独、单层建筑的生产车间、锅炉房和其他生产用气房间内,但应符合下列条件:1)该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并应具有轻型结构屋顶、爆炸泄压口及向外开启的门窗。室内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2次。2)调压装置应用非燃烧围板围起或置于铁箱内。3)调压装置与用气设备净距不应小于3m。4)调压装置除在室内设阀门外,还应在室外引入管上设置阀门。3.6.7调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调压器应能满足进口燃气的最高、最低压力的要求。2)调压器的压力差,应根据调压器前燃气管道的最低设计压力与调压器后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之差值确定。3)调压器的计算流量应按该调压器所承担的管网小时最大输送量的1.2倍确定。4)调压器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5)锅炉等用气量变化差值较大,且有自动压力切断装置的设备用调压器应选用适应上述条件的调压器。3.6.8调压站(或调压箱)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低压管网不成环的区域调压站(箱)和连续生产使用的用户调压装置宜设置备用调压器,其他情况可不设备用。调压器的燃气进出口管道之间应设旁通管,用户调压箱可不设旁通管。2)高压和次高压燃气调压站外进、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阀门。中低压燃气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应设置阀门。当通向调压站的支管阀门距调压站小于100m时,室外支管阀门与调压站进口阀门可合为一个。调压站外进、出口阀门距站不宜小于10m。落地式调压箱与毗邻建筑物的进、出口阀门距调压箱或建筑不宜小于5m。3)在调压器燃气入口处应装过滤装置与清除杂质装置。4)调压站内、外燃气管道为绝缘连接时,调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5)在调压器燃气出口处应设防止燃气出口压力过高的安全保护装置(当调压器本身带安全保护装置时可不设)。6)调压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宜选用人工复位型,安全保护(放散或切断)装置必须设定启动压力值并具有足够的能力。启动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调压器出口为低压时,启动压力应使与低压管道直接相连的燃气用具处于安全工作压力以内。(2)当调压器出口压力小于0.08MPa时,启动压力不应超过出口工作压力上限的50%。(3)当调压器出口压力等于或大于0.08MPa,但不大于0.4MPa时,启动压力不应超过出口工作压力上限0.04MPa。28 DB11/T302-2005(4)当调压器出口压力大于0.4MPa时。启动压力不应超过出口压力上限10%。7)调压站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调压站屋檐1.0m以上。落地式调压箱(柜)的放散管管口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设置在建筑物墙上的调压箱的放散管管口宜高出该建筑物屋檐1m以上。当多层和高层建筑设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距建筑物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距地面的高度不小于4m的远离建筑物任何门窗洞口处。8)调压站内调压器及过滤器前后均应设置指示式压力表。调压器前宜设置自动记录式压力仪表,调压器后应设置自动记录式压力仪表。3.6.9调压站内工艺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艺设备的水平安装高度应便于维护检修。2)两组以上调压器平行布置时,相邻调压器外缘净距应大于1m;调压器与墙面之间的净距和室内主要通道的宽度均应大于0.8m。3.6.10地上调压站的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物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不低于“二级”设计的规定。2)调压器室与毗邻房间之间应用实体墙隔开,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隔墙厚度不应小于24cm,且应两面抹灰。(2)隔墙内不得设置烟道和通风设备。(3)隔墙有管道通过时,应采用填料密封或将墙洞用混凝土等材料填实。(4)调压器室的其他墙壁也不得设有烟道。3)调压器室及其他有漏燃气危险的房间,应采取自然通风措施,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次。4)调压器室及其他有燃气泄漏可能的房间电气防爆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区”设计的规定。5)调压器室的地坪应采用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6)调压器室应有泄压措施,其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7)调压器室的门、窗应向外开启,窗应设防护栏和防护网;当门采用木质材料制成时,则应包敷铁皮或以其他防火材料涂敷。8)重要的调压站宜设保护围墙。9)设于空旷地带的调压站及采用高架遥测天线的调压站应单独设置避雷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3.6.11调压站的采暖严禁采用室内明火,可采用集中供热,或在调压站内设置燃气、电气采暖系统,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气采暖锅炉可设在与调压器室毗邻的房间内;调压器室的门窗与锅炉室的门、窗不应设置在建筑的同一侧。2)采暖系统宜采用热水循环式;采暖锅炉烟囱排烟温度严禁大于300℃;烟囱出口与燃气安全放散管出口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m。3)燃气采暖锅炉应有熄火保护装置或设专人值班管理。29 DB11/T302-20054)采用防爆式电气采暖装置时,可对调压器室或单体设备用电加热采暖。电采暖设备的外壳温度不得大于115℃。电采暖设备应与调压设备绝缘。3.6.12调压站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定3.5.17条的规定。3.6.13调压站(箱)和调压装置施工安装的一般要求:1)调压站(箱)的主要设备及附属设备(调压器、阀门、过滤器、波纹管、水封、检测仪表及其他设备)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并保存好以备归档。2)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清洗、试验及调试。3)站内的地下管线应在站房施工时同步埋设;站内地上管线应在站房土建施工验收后再进行施工安装。4)与调压器连接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仪表采集信号管可采用镀锌钢管。钢制弯头宜采用管道热煨弯头,弯曲半径宜为2DN~3DN。5)管道安装前应进行站内平面尺寸的验收。如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强行安装。3.6.14调压站的管道安装:1)地下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管道一般为直埋,当选用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时应采用特加强防腐。(2)管道防腐应100%检验,防腐质量要求同外管道,不应进行破坏性检验。(3)地下管埋设时,出地面和出站房外墙的管道长度应能满足再接管道的施工要求,并全部用钢板封死进行气压强度试验。(4)地下管穿站房墙、基础、地面必须有钢套管,套管内壁与燃气管外壁净距不得小于20mm;套管长度高出地面最小50mm,长出墙、基础不小于50mm。套管内应堵满同管道防腐层一样的材料。(5)地下立管应垂直地面,输送湿燃气时水平管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室外管。2)站房内地上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除锈达到Sa2级后应进行防腐处理,不进行防腐的管道不能安装,管道安装前必须进行吹扫。(2)主水平管道高程应根据不同型号调压器及不同管径而定,要求中心线与站内地面距离为0.4m~0.7m,但要有2‰的坡度坡向立管。(3)站内燃气管道与站内墙净距不应小于30cm。(4)管道接口宜采用手工电弧焊接,第一遍焊接宜采用氩弧焊进行封底焊。焊缝与套管一端的间距不小于30mm,焊缝不得嵌入墙壁。(5)放散管阀门的高度距室内地面1.2m~1.5m,放散管出墙后,高出站房房顶1.5m,放散管出口处应安装防倒风装置。3)仪表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仪表管在主管的开口处,应焊钢质管箍后进行丝扣连接。(2)悬空管道不宜过长,取压口应朝上方,并沿墙敷设。(3)管卡应栽入墙中,用水泥砂浆栽牢。(4)管道横平竖直,并坡向主管,与墙净距同民用户管道安装要求。30 DB11/T302-2005(5)调压器的呼吸管道应用角铁固定后引出室外。3.6.15设备与法兰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安装前必须进行进出口的清理和法兰面的再清理。2)设备严禁倾斜安装。3)仪表的安装位置应满足便于观察、检修的需要,高度要适宜,与墙面有一定的间距,仪表前的燃气管阀门高度以1.4m为宜。4)连接仪表的软管长度应不大于0.8m。5)放在靠墙面上的仪表应有稳定的托架、托盘。6)水封可放在地面上,距地不小于15cm,并用支架支牢。7)调压站内设备、仪表,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8)法兰不得强行焊接,与设备法兰对准螺栓孔后,要放松螺栓,使法兰在自由状态下进行焊接。9)安装波纹管时,其调节螺杆应放在对称位置,并应在螺杆放松状态下安装。10)安装阀门时应注意其方向性和操作开关手柄的合理性。3.6.16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阀门、过滤器、调压器和水平管主管道的弯头处、长直管段的适当处,应加可移动的适当高度的钢支架。2)设备管道支架自己应可以直立,支架与设备、管道的接触面尽可能大一些。3.6.17调压站内地上管道试压合格后应刷二道防锈漆。调压器、阀门、过滤器宜刷一道本色漆,管道支架刷一道防锈漆。阀门手柄或手轮应与不同压力管道刷色一致。3.6.18调压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区域性调压箱安装:(1)调压箱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安装,施工作业应不影响交通。(2)调压箱坐落的水泥台各边尺寸宜大出箱体10cm左右。(3)调压箱四周宜设置防护栏,防护栏距箱体不小于30cm,上方宜设防雨罩。(4)调压箱安装应在进出口管道吹扫、试压合格后进行。(5)进出口法兰严禁强力安装,注意进出口方向。2)楼栋式调压箱或用户专用调压箱安装:(1)落地式调压箱的箱底距地面高度宜为30cm,可以嵌入墙壁或置于庭院的台上。(2)悬挂式调压箱的箱底距地面高度宜为0.3m~1.8m。可安装在用气建筑物的外墙上或悬挂于专用的支架上。(3)悬挂式调压箱的每一个固定用螺栓栽入墙内后应能承受100N的外挂力。3.6.19调压站(柜、箱)的设备和材料的检验应符合本规定第3.5.24条的规定。3.7管材、管件、阀门及材料的性能与检验3.7.1一般规定:31 DB11/T302-20051)燃气输配工程所使用的管材、管件、阀门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凡进口产品和非标产品,均应经质量检验部门的鉴定,并按有关标准做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燃气输配工程选用的材料、设备等均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证上要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品名等和必要的产品材料材质化验单。2)燃气管道所有的钢制弯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制弯管》SY5257的规定,并应使用与管材相同材质的弯管,不得使用冲压焊接弯管和分瓣焊接弯管。大小头应使用热轧异径管。不得使用现场制作的分瓣焊接大小头。3)弯管的最小弯曲角度应符合表3.7.1的要求:表3.7.1弯管最小弯曲角度管道设计压力最小弯曲角度<1.6MPa22.5°≥1.6MPa30°3.7.2钢管的性能和检验:1)燃气输配工程所采用的钢管性能及其检验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9711.1(L175级钢管除外)《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级钢管》GB/T9711.2《普通流体输送钢管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管道、储罐渗漏检测方法》SY/T4080《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GB/T210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2)钢管应分批、分产地、进行抽样检验,主要进行材质化验和机械性能试验。3)当对产品合格文件、产品质量有争议时,埋地有缝钢管在防腐前应逐根进行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并不小于0.3MPa。4)外观检验:按产地或按批应抽查5%且不得少于1件,管道外观质量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砂眼、针孔和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局部凹坑碰伤。5)钢管的实际壁厚应不小于公称壁厚的90%,且不小于设计计算壁厚,壁厚抽检量为10%且不得小于3处。6)外观、材质化验、机械性能试验,抽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7)钢管的不圆度,取三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不圆度。要求各种管径的不圆度不应大于1%D,大于允许值时,不得使用。3.7.3聚乙烯管及管件的性能与检验:32 DB11/T302-20051)北京市燃气用聚乙烯管材应符合《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15558.1的规定;聚乙烯管件应符合《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15558.2的规定。2)管材的颜色为黄色或黑色,黑色管上必须有醒目的黄色色条。3)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管头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4)直管管材长度一般为6m、9m、12m,允许偏差+20mm;盘管管材的最大外径不大于110mm,盘管的盘架直径最小不应小于24倍管材外径,并不得小于0.6m。5)外径、壁厚及允许偏差见表3.7.3,外径壁厚不得有负偏差。6)PE管材出厂时在管身上应有下列永久性标志,其间距不宜越过2m。(1)“燃气”字样或“Gas”字样。(2)原料牌号。(3)SDR。(4)规格尺寸。(5)生产厂名或商标、生产日期和批号。7)根据设计要求的PE燃气管道的系列,在材料达到现场之后应抽样检测。8)PE燃气管道分为SDR11和SDR17.6两个系列。9)抽样后需要进行基本性能测试时,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10)钢塑转换接头的钢管端在出厂前涂敷的防腐底漆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表3.7.3聚乙烯管材外径、壁厚允许偏差壁厚(mm)管外径(mm)设计压力≤0.4MPa设计压力≤0.2MPaSDR=11SDR=17.6基本尺寸允许偏差基本尺寸允许偏差基本尺寸允许偏差200~0.33.00~0.42.30~0.425,320~0.33.00~0.42.30~0.4400~0.43.70~0.52.30~0.4500~0.44.60~0.62.90~0.4630~0.45.80~0.73.60~0.5750~0.56.80~0.84.30~0.6900~0.68.20~1.05.20~0.71100~0.610.00~1.16.30~0.81250~0.611.40~1.37.10~0.91400~0.912.70~1.48.00~0.91600~1.014.60~1.69.40~1.11800~1.016.40~1.810.30~1.22000~1.218.20~2.011.40~1.32250~1.420.50~2.212.80~1.42500~1.522.70~2.414.20~1.63.7.4阀门的现场检验:1)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口径、材料、公称压力)。2)有出厂合格证。33 DB11/T302-20053)启闭灵活可靠,用手扳动无卡涩现象,开度指示正确。4)外观无缺陷,垫片、填料、螺栓齐全,阀杆无弯曲、锈蚀,阀杆与填料压盖(压兰)配合合适。5)蝶阀和闸板阀应作油渗试验:试验观察时间1h,无明显的渗油痕迹为合格。球阀应用清洗剂清洗阀芯,清洗后应加注专用密封脂。3.7.5法兰的检验应逐个进行,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观检验:密封面必须平整光洁,无毛刺和径向沟槽,法兰、螺纹完整,无损伤。凸凹面法兰能自然嵌合,凸面的高度不低于凹槽的深度。法兰盘不得有锈蚀,且尺寸、口径、公称压力、型号名称均符合设计要求。2)法兰应有材质证明。3)螺栓、螺母型号、尺寸与设计要求相同,且螺纹完整干净无伤痕;螺栓与螺母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4)法兰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表面无分层折损及皱纹,材质符合要求,且加工精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3.7.6现场制作的弯管应逐个进行检验,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弯管的表面质量检查:(1)表面无裂纹、分层、过烧等缺陷,表面应光洁,涂漆无脱落、皱折、流坠。(2)壁厚减薄率不得超过10%,且不得小于壁厚的设计计算壁厚,椭圆率不超过5%。(3)弯管的起皱高度和波浪间距见表3.7.6,且应符合《钢制弯管》SY5257的要求。表3.7.6弯管起皱高度和波浪间距(mm)D≤起皱高度h100波浪间距f>4h2)弯管的制作要求:(1)弯管的材质必须与燃气管道的焊接性能相应。(2)弯管表面宜进行10%的无损探伤,发现缺陷,应予消除或修补。(3)弯管(钢弯头)的口径、壁厚要求与直管的相同。3.7.7焊接材料的检验:1)禁止使用没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机械性能报告的电焊条。2)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的规定。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的规定。3)焊条管理应符合《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3223的规定,并应建立保管、烘干、清扫、发放制度。4)应禁止使用涂料剥落、弯曲、生锈受潮的电焊条。3.8钢制燃气管道和储罐的防腐34 DB11/T302-20053.8.1钢制燃气管道和储罐必须进行外防腐,其防腐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地燃气管道的外防腐涂层,应根据土壤的腐蚀性、地下构筑物的情况、环境条件、电保护要求等因素确定防腐种类及相应结构。2)地上燃气管道和储罐的外防腐层应根据输送或贮存燃气的温度、气候条件及大气含杂质成份等因素选用防腐性能良好的涂料及结构。3.8.2地下钢制燃气管道和储罐外防腐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击穿性和稳定性。2)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3)应有良好的防水性。4)与管道应有良好的粘接性。5)涂层应易于修补。3.8.3埋地燃气管道外防腐涂层的种类,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环氧煤沥青防腐涂、聚乙烯胶粘带、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涂层、聚乙烯防腐涂层、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等。当选用上述涂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的有关规定,并符合本节第3.8.14条~第3.8.18条的要求。3.8.4埋地燃气管道防腐设计必须考虑土壤电阻率。对高、中压输气干管宜沿燃气管道途经地段选点测定其土壤电阻率,并根据土壤的腐蚀性及管道所经地段的性质、环境条件确定其等级。3.8.5埋地燃气管道的管件防腐等级应不小于管道防腐等级。3.8.6穿越场站、铁路、重要公路、河流、湖泊和重要地区的埋地燃气管道应采用特加强防腐层。3.8.7采用涂层保护的燃气干管和储罐宜同时采用阴极保护:1)城区内外埋地敷设的燃气输配干管,应同时采用阴极保护,且宜采用牺牲阳极法,其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制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0019的规定。2)被保护的管段与没有保护的管段或设备间必须进行绝缘处理。3)埋地燃气储罐宜设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装置。3.8.8埋地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不应小于表3.8.8的规定。表3.8.8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m)电压等级(kV)1035110220铁塔或电杆接地体13510电站或变电所接地体51015303.8.9埋地燃气管道和储罐内外表面防腐层,应具有漆膜性能稳定、对金属表面附着力强、耐候性好、耐弱酸及碱腐蚀等性能。35 DB11/T302-20053.8.10在进行现场燃气管道防腐涂层的施工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若低于+5℃时,应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3.8.11对采用防腐涂层的燃气管道和储罐,应根据选用涂料的要求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埋地钢管和储罐(含现场组装的储罐)除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及《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的规定,其等级不得低于Sa2级。3.8.12做好防腐绝缘涂层的管子,整体储罐、现场组装的储罐,在堆放、拉运、装卸、安装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表面及涂层不受损伤。3.8.13室外地上燃气管道的防腐宜符合下列要求:1)对镀锌钢管,在下料安装前全面刷一道铝银浆防腐漆,待风干后方可下料;管道安装完毕试压合格后,再刷第二道铝银浆防腐漆。2)对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在涂刷防腐漆之前必须进行机械除锈,然后及时刷两道防腐漆,每道漆之间要有必要的间隔时间。待管道安装完毕试压合格后,再涂刷一道铝银浆或必要的颜色。3.8.14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1)环氧煤沥青所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47的要求。2)涂料所使用的底漆、面漆、固化剂和稀释剂应由同一厂家供应。3)防腐层的等级与结构应符合表3.8.14-1的要求,根据需要防腐层可适当增加面漆层数,或在面漆层间加玻璃布增强。表3.8.14-1防腐层等级与结构防腐等级结构干膜厚度(mm)普通级底漆-面漆-面漆-面漆≥0.30加强级底漆-面漆-面漆、玻璃布、面漆-面漆≥0.60特加强级底漆-面漆-面漆、玻璃布、面漆-面漆、玻璃布、面漆-面漆≥0.60注:“面漆、玻璃布、面漆”应连续涂敷,也可用一层浸满面漆的玻璃布代替。4)成品防腐管道堆放时应用宽度不小于150mm的垫木和软垫将防腐管与地面隔开,防腐管之间用软垫隔离,垫距不大于4m。防腐管堆放层数应符合表3.8.14-2的规定。表3.8.14-2防腐管堆放层数管道公称直径(DN)最大堆放层数<20010200~3007300~4006400~500536 DB11/T302-2005500~6004600~8003>80025)防腐管不宜受阳光暴晒,露天堆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6)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附录B中主要内容参照《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47-96编制,当其中内容与国家现行标准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现行标准为准。3.8.15聚乙烯胶粘带防腐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1)聚乙烯胶粘带防腐所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皎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的规定。2)防腐层等级与结构应符合表3.8.15的规定。表3.8.15防腐层等级与结构防腐层等级总厚度(mm)防腐层结构普通级≥0.7一层底漆→一层内带→一层外带一层底漆→一层内带(搭接为胶带宽度的50%~55%)→一层外加强级≥1.4带(搭接为胶带宽度的50%~55%)(1)对于普通级防腐层,当胶粘带宽小于或等于75mm时,搭接宽度可大于或等于10mm;当胶粘带宽大于75mm时,小于230mm时,搭接宽度可大于或等于15mm;当胶粘带宽度大于或等于230mm时,搭接宽度可大于或等于20mm。(2)胶粘带宽度的允许偏差为胶粘带宽度的±5%。(3)焊缝处的防腐层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5%。3)底漆和聚乙烯胶粘带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隔绝火源,远离热源。储存温度宜为-20℃~35℃。4)防腐管堆放时,应在防腐层间及底部垫上软物;搬运时应使用宽尼龙袋或专用吊具,严禁摔、碰、撬等有损防腐层的操作方法。5)已做好防腐的管道,露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6)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附录C中主要内容参照《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98编制,当其中内容与国家现行标准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现行标准为准。3.8.16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1)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所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SY/T0315的规定。37 DB11/T302-20052)环氧粉末涂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可根据涂层使用条件宜按表3.8.16-1的规定选用。表3.8.16-1环氧粉末外涂层厚度防腐级别最小厚度(μm)参考厚度(μm)普通级300300~400加强级400400~5003)涂敷过的每根成品管都应套上隔离垫圈,垫圈的尺寸和位置应确保堆放时涂层不受损坏。4)成品防腐管道的堆放应设垫木、土台等管托,高于地面150mm,管托间距4m。防腐管堆放层数应符合表3.8.16-2的规定。表3.8.16-2防腐管堆放层数管道公称直径(DN)最大堆放层数<20010200~3007300~4006400~5005500~6004>60035)成品管堆放地点应通风良好,避免日光暴晒、雨淋。6)装运时应防止吊距过长,钢管产生较大弯曲而损伤外涂层。7)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附录D中主要内容参照《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SY/T0315-97编制,当其中内容与国家现行标准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现行标准为准。3.8.17聚乙烯防腐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1)聚乙烯防腐所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的规定。2)聚乙烯层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挤压聚乙烯防腐管道的防腐层分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两种。二层结构的底层为胶粘剂,外层为聚乙烯;三层结构的底层为环氧粉末涂料,中间层为胶粘剂,外层为聚乙烯。(2)防腐层的厚度应符合表3.8.17-1的规定,焊缝部位的防腐层厚度不应小于表3.8.17-1规定值的70%。38 DB11/T302-2005表3.8.17-1防腐层厚度防腐层最小总厚度(mm)环氧粉末涂层钢管公称直径胶粘剂层(μm)普通级(G)加强级(S)(μm)DN≤1001.82.5100400≥1.5(3)热收缩套防腐补口的性能指标、施工及检验应符合附录H的规定。附录H中主要内容参照《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2002编制,当其中的内容与国家现行标准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现行标准为准。41 DB11/T302-20053.9钢管及附属设备施工与安装3.9.1一般规定:1)钢管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及国家现行的《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的规定。2)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和管基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准安装。3)管道上的附属设备应在自由状态下与管道同轴组装,焊件不得强行组对。钢管焊接时宜用电弧焊接。4)钢管永久性堵板应是内堵板,堵板进入管内2cm~3cm。5)管道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内部清理(清膛),以便清出管内的杂物。6)管道施工中每天收工时应在管端进行临时封堵,地上管线可以用软封堵,地下管线应用硬封堵。7)钢管道及附属设备安装除执行本规定外,施工与质量检验还应符合《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的规定。8)对不合格焊缝的返修,返修前应对焊接缺陷产生原因进行质量分析,并制定返修方案。在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得超过两次,超过两次返修时此焊口要割掉,重新组合。9)对第一次施焊的材料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3.9.2钢管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焊工的要求:(1)凡从事燃气管道焊接的人员,应由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的焊工方可从事焊接工作。(2)凡中断焊接工作半年以上的焊工,或在高压管线上施工的焊工,在正式施焊前,应按该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焊工考核。2)管道焊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施工单位应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并应有焊接技术人员、焊接质检人员、考试合格的焊工。(2)施工单位的焊接设备以及检验试验手段,应满足相应焊接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3)施工单位应在施焊前定出焊接操作工艺和规范参数,其中包括焊接方法、焊接电流、焊接层数、焊条直径、坡口角度、坡口成形尺寸、外观质量要求、无损探伤等级。3)管道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接时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2)焊接的环境风速不应超过8m/s,当超过时应有防风设施。(3)焊接电弧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4)当焊件表面潮湿、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要有保护措施方可施焊。4)组管对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2 DB11/T302-2005(1)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2)对口时两管纵向焊缝应错开,错开的环向距离不得小于100mm。(3)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当不可避免时,应对开孔中心为圆心,开孔直径为半径的范围内或开孔补强板直径范围内的焊缝按设计要求的方法及合格级别进行无损探伤检验,确认焊缝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孔。(4)管道对口错口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9.2-1的规定:表3.9.2-1管道对口错口允许偏差壁厚(mm)3.5~56~10>10错口允许偏差(mm)0.51.0<δ10%不应大于2mm(5)管道组对时应垫牢固,不得移动而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6)不同管径的对口,应采用专用大小头(渐缩管)。5)管道焊接坡口的要求:(1)管道壁厚大于3.5mm(不含)时应加工坡口。(2)燃气管道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的“V”型坡口。(3)焊件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氧乙炔焰、氧-液化石油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用机械方法去掉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4)钢管对口接头坡口形式及间隙尺寸要求应符合表3.9.2-2的规定:表3.9.2-2管道对口接头坡口形式及间隙尺寸坡口尺寸管壁厚δ坡口名称坡口形式图间隙C钝边P(mm)坡口角度α(°)(mm)(mm)<3.5I型>1.54~91.5~41~1.565°~75°V型坡口≥102~31.5~255°~65°6)焊接的检验:(1)焊接前对坡口形式和尺寸应按本规定所定尺寸进行检测。(2)坡口表面不得有夹层、裂纹、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溶渣。(3)坡口两侧清理干净。(4)焊缝表面光洁,宽窄均匀整齐,焊缝表面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43 DB11/T302-2005且连续长不超过25mm,总长不超过焊道长的10%。(5)焊缝表面余高和增宽要求应符合表3.9.2-3的规定:表3.9.2-3焊缝表面余高和增宽转动管道焊接固定管道焊接焊缝余高(mm)1.5mm~2mm且不大于δ30%2mm~3mm且不大于δ30%比坡口增宽每侧2mm~3mm(6)无损探伤:高压次高压燃气钢管焊口应进行100%无损探伤,中压燃气钢管线应进行不小于15%的无损探伤。抽查中,不合格者超过30%,则应加倍探伤,若加倍探伤仍不合格,则100%探伤。穿越河流、铁路、城市交通干道,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等地的管道应对焊口进行100%无损探伤,不合格者必须返修,返修后要复检,探伤等级应按设计要求确定。(7)焊缝的外观检查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表11.3.2的规定,焊缝质量等级不得低于Ⅲ级。3.9.3埋地燃气管道的施工:1)管道在连接之前必须对管内进行清扫。2)管道在沟槽内安装连接时,不应在悬吊状态下操作,应将管道在自由状态下放在沟槽基础上操作。3)管道悬空长度允许要求:管径≤DN150的管道不超过2m;管径在DN200~DN300时不应超过3m;DN400以上不应超过4m,所有悬空处在回填时应填砂并撼振填实。4)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气相管应按设计的坡度安装,最小坡度不小于2‰。5)燃气管道的最小埋深应符合本规定3.3.6条的规定。6)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或相邻管道之间水平净距,应符合本规定第3.3.5条表3.3.5-1的规定。7)燃气管道和其他地下构筑物垂直净距应符合本规定第3.3.5条表3.3.5-2的规定。8)管道末端预留长度应符合本规定3.3.18条的规定。9)管道安装时,在保证与设计坡向一致的情况下,高程允许误差±7cm;管中心水平方向允许误差±3cm。3.9.4管道法兰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是同样型号、同样公称压力的两片法兰,组装在一起。2)法兰螺孔应对正,螺孔与螺栓直径应配套,螺栓长度一致,安装完毕螺母应在同一侧,螺栓拧紧后宜伸出螺母2扣~3扣,并涂上机油或黄油以防锈蚀。3)法兰接口不应直埋地下,应将法兰设置在维护、检修方便的井室内。4)平焊法兰与管道焊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管道外径与法兰内孔的间隙不得大于2mm且不得小于0.5mm。(2)管子应插入法兰厚度的1/2~2/3,并在互为90°角的两个方向进行垂直度检查。44 DB11/T302-2005(3)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量。(4)如发生焊接角度热变形,应做角度热调整,应使法兰面与管线中心线应保持垂直。5)法兰与管道连接应采用电弧焊,法兰的焊接结构应符合《管路法兰技术条件》JB/T74-94附录C的要求。6)法兰垫按设计要求选择,不得安装双层垫,垫要保持与法兰同心,有盲板的法兰间应在盲板的两侧各加一片法兰垫。3.9.5阀门安装与阀室土建结构:1)阀门安装与阀室土建结构应按设计施工图或标准图集施工。2)阀门应经过检验后在关闭状态下安装,阀门下应设活动支架。3)如果阀门有方向性要求时,安装时应注意方向性。3.9.6凝水器安装要求:1)凝水器在防腐之前应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与管线相同。拐角部分的防腐应用腻子抹平。2)人工煤气设计压力为0.2MPa以上的凝水器应设置集水井,集水井施工要求如下:(1)集水井应设在便于机械抽水的地方。(2)集水井必须做好防水层,不得漏水。(3)凝水器与集水井之间排水管宜用柔性管连接。(4)集水井基础宜与井筒浇铸在一起。3)凝水器的抽水管头部应设防护井,防护井盖高度如下:(1)在人行道上,井盖与地面相平。(2)在车行道上,井盖高出地面1cm~2cm,用沥青砼逐渐抹平。(3)在城市草地上时,高出地面5cm~10cm。(4)在农田里时高出地面10cm~15cm。3.9.7波纹管安装要求:1)波纹管安装时,纵向中心线应与法兰平面垂直。2)当设计有补偿量要求时,应进行予拉伸或压缩,安装后应使固定拉杆处于自由松动状态,但拉杆不得拆下。3)安装时应注意拉杆的对称性。3.9.8套管安装要求:1)钢套管应进行防腐,防腐材料及等级与原燃气管道相同。2)套管内燃气管道的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3)套管管径应由设计确定,如无要求时,选择套管管径时应保证套管内径与燃气管外径相差不小于100mm。4)套管与燃气管应同心,误差不大于10mm。5)按设计要求加放散管时,放散管应安装在套管的高端,放散管头部应设阀门或管箍丝堵加防护罩。6)套管两端用管道防腐材料进行封堵。45 DB11/T302-20053.9.9高压次高压燃气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管子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钢制弯管(弯头)应符合本规定第3.7.1条第2)、第3)款、第3.7.6条的规定。3.9.10埋地燃气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控制在规划部门允许的范围内。3.10聚乙烯燃气管道施工与安装3.10.1运输与贮存:1)管材端口应封堵,管材应用非金属材料捆扎牢固,直管可用木架固定两头捆扎。每捆管材应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2)运输时不得受到划伤、抛摔、剧烈撞击、曝晒、雨淋、油污和化学品污染。3)管材应贮存在远离热源以及油污和化学品污染地且温度不超过40℃的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室外堆放应有遮盖物,避免曝晒和雨淋。管材应水平整齐堆放,堆放高度不超过1.5m,管材贮存期一般不超过一年。3.10.2管道的埋设:1)聚乙烯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不得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2)聚乙烯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应符合本规定第3.3.5条的规定。3)聚乙烯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本规定第3.3.6条的规定。4)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地基及环形横断面四周应埋设细沙或过筛细土。回填土的密实度应符合3.12.3要求。5)地下聚乙烯燃气管道开槽的槽底宽度宜为管外径两侧各加20cm,最小不得小于50cm,焊接工作坑应根据焊接形式确定。6)聚乙烯燃气管道放置在沟内后应及时填细沙或过筛细土覆盖,一般不得过夜。管道安装过程应是封闭式施工。7)聚乙烯燃气管道敷设时,管道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段上有承插接头时,不应小于DN125。(2)管段上无承插接头时,应符合下表3.10.2的规定。表3.10.2管道弯曲半径R管道公称外径Dw(mm)管道弯曲半径R(mm)Dw≤5030Dw5050000气瓶车固定车位最大≤1000012.015.0储气容积(m3)15.020.0>10000~≤3000033注:①气瓶车固定车位最大储气容积(m)为在固定车位储气的各气瓶车总几何容积(m)与其最高储气压力(绝对压力102kPa)乘积之和,并除以压缩因子。52 DB11/T302-2005②天然气储罐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防火间距,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不应小于最大罐直径。表4.2.4-2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气瓶车固定车位最大储气容积(m)名称>3000~≤10000>10000~≤3000025.030.0明火或散发火发的地点,室外变、配电站20.025.0民用建筑25.030.0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甲类物品库房15.020.0一、二级其他建筑耐火等级三级20.025.025.030.0四级40.0铁路(中心线)公路(路肩)高速,Ⅰ、Ⅱ级Ⅲ、Ⅳ级15.0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1.5倍杆高20.0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Ⅰ、Ⅱ级Ⅲ、Ⅳ级1.5倍杆高注:①气瓶车固定车位最大储气容积按本规定表4.2.4-1注①计算。33②气瓶车固定车位储气总水容积不大于12m,最大储气容积不大于3000m时,应符合本规定表4.2.4-3中的加气柱规定。表4.2.4-3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放散管管口和加气柱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名称项目储气瓶组、脱硫脱水装置放散管管口加气柱、压缩机100100重要公共建筑物100252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2520民用建筑物保护一类保护物30类别一类保护物20201453 DB11/T302-20051512三类保护物18站外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及库房和252518甲、乙类液体储罐其他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181813甲、乙类液体储罐252518室外变配电站303022铁路续表4.2.4-3名称项目储气瓶组、放散管管口加气柱、压缩机脱硫脱水装置12106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085次干路、支路架空通信线不应跨越加气站国家一、二级1.5倍杆高1.5倍杆高一般1.0倍杆高1.0倍杆高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加气站(电压>380V)1.5倍杆高1.5倍杆高(电压≤380V)1.5倍杆高1.0倍杆高注:①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与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②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附录C的规定。③加气站的撬装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距离确定。④压缩天然气工艺设备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照城市道路确定;高速、Ⅰ、Ⅱ级公路按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Ⅳ级公路按照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4.2.5加气站的系统组成和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54 DB11/T302-20051)加气站宜由天然气引入管道、过滤、调压、计量、脱水、压缩、储存、加气等主要生产工艺系统及废润滑油回收、冷凝液处理、供电、供水等辅助生产工艺系统组成。2)加气站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当加气站与门站合建时,其设计还应符合本规定第3.5节的有关规定。3)加气站与站外建、构筑物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面向进、出口道路一侧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敞开。4)车辆进、出口宜分开设置,站内平面布置宜按进站的气瓶车正向行驶设计。5)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停车场应设置拖挂气瓶车(以下简称气瓶车)固定车位,每台气瓶车的固定车位宽度不应小于4m,长度宜为气瓶车长度,在固定车位场地上应标有明显的边界线,每台车位宜对应1个加气嘴,在固定车位前应留有足够的回车场地。(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0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固定车位宜按平坡设计。(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6)加气站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内建、构筑物及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5-1、表4.2.5-2的规定。7)加气站的压缩机室宜为单层建筑,其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55 DB11/T302-2005表4.2.5-1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气瓶车固定车位最大储气容积(m)名称3000~≤10000>10000~≤30000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25.030.0压缩机室、调压室、计量室10.012.0变、配电室、仪表室、燃气热水炉室、值班室、门卫15.020.0综合办公生活建筑20.025.0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20.0主要10.0站内道路(路边)次要5.0围墙6.010.0注:①气瓶车固定本位最大储气容积按本规定表4.2.4-1计算。②变、配电室、仪表室、燃气热水炉室、值班室、门卫等用房的建筑耐炎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二级”规定。③露天的燃气工艺装置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间距可按工艺要求确定。33④气瓶车固定车位储气总水容积不大于12m,且最大储气容积不大于3000m时,应符合本规定表4.2.5-2中加气柱(机)规定。表4.2.5-2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m)气压缩天然调脱硫其他燃油、压缩加气站变配道站区设施名称瓶气放散管压干燥建、构气热水机间柱(机)房电间路围墙组管口间装置筑物炉间气瓶组1.5-335651014643压缩天然气---651014643放散管管口压缩机间-45451012622调压间-5651012622脱硫和干燥-551012623装置加气柱(机)-58126-6站房-6----其他建、构-5---筑物燃油、气热-5--水炉间变配电间---道路-站区围墙-56 DB11/T302-2005注:①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压缩机间、调压器间、变配电间与储气瓶间的距离不能满足上表的规定时,可采用防火墙,其防火间距不限。②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系指根据需要设置的汽车洗车房、加润滑油间、零售油品间、小商品便利店等。③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④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撬装设备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4.2.6天然气的净化应符合下列要求:31)进入加气站的天然气含尘量大于5mg/m,微尘直径大于10μm时,应进行除尘净化;除尘装置应该在脱水装置前。2)进入储存装置的天然气含水量超过本规定的第4.1.3条第2)款时,站内必须设置脱水装置,脱水可在天然气增压前、增压中或增压后进行。脱水装置应设双塔。4.2.7调压、计量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如需设置调压装置,宜采用调压箱,调压箱的工艺设计要求应符合本规定第3.6节的规定。2)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量精度不低于1.0级。3(2)计量显示应以立方米(或千克)为单位、最小分度值为1.0m(或1kg)。(3)计量体积时,宜附设压力、温度传感器,经校正后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系指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的读数值。4.2.8压缩天然气压缩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气压缩机的选型和台数应根据加气站进、出站天然气压力,总加气能力和加气的工作特征确定,压缩机型号宜选择一致,装机总数量不宜超过5台,其中1台为备用。压缩机排气压力不应大于25.0MPa(表压),多台并联运行的压缩机单台排气量应按公称容积流量的80%~85%进行计算。2)压缩机宜选用电动机驱动,也可选用天然气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前应设缓冲罐;压缩机组的吸气、排气、泄气管道布置应尽量减少管道振动对建、构筑物的影响。3)天然气压缩机宜单排布置,压缩机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宜小于2.0m;压缩机房与相邻的值班室、仪表间之间应设隔音墙,隔音墙上应设密封观察窗。4)压缩机宜按独立机级配置进、出气管、阀门、旁通、冷却器、安全放散、供油和供水等各项辅助设施。5)压缩机组运行的安全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缩机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间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不小于压缩机的安全泄放量。(2)压缩机进、出口应设置高、低压报警和高压越限停机装置。(3)压缩机组的冷却系统应设置温度报警及停车装置。(4)压缩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应设置低压报警及停机装置。(5)压缩机的卸载排气不得对外放空,回收的天然气可输至压缩机进口缓冲罐;压缩机排出的废油及冷凝液应集中处理。57 DB11/T302-20054.2.9压缩天然气的储存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气站内压缩天然气的储存设施可选用储气瓶,储气瓶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产品,并定期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测试。2)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根据加气车辆的数量及加气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城市建成区内3最大不得超过16m。3)储气设施必须充装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气质要求的压缩天然气。4)加气站内的储气瓶宜选用大容积且同一规格型号,当选用小容积储气瓶时,瓶数不宜大于180枚。5)小容积储气瓶应固定在独立支架上,且宜卧式存放。卧式瓶组限宽为1个储气瓶的长度,限高1.6m,限长5.5m。储气瓶之间净距不应小于30mm,储气瓶组间距应不小于1.5m。6)储气瓶组与站内车辆通道相邻一侧应设有坚固的安全防护栏或采取其他防撞措施。7)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4.2.10加气岛及加气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气岛及气瓶车固定车位宜设罩棚,罩棚采用非燃烧材料,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气柱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0m。2)加气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气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m~0.2m。(2)加气岛宽度不应小于1.2m。(3)加气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3)加气柱应具有充装和计量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额定工作压力为20MPa。(2)计量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3)应以kg为计量单位,最小分度值为0.1kg。(4)应设安全限压装置。(5)应选用适合本地环境温度条件的加气柱。4)加气柱应设有截止阀、泄压阀、拉断阀、加气软管、加气枪和计量表,其进气管道上应设止回阀。5)加气柱附设的加气软管、拉断阀、加气枪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气软管及软管接头应选用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材料。(2)拉断阀在外力作用下分开后,两端应自行密封。当加气软管内天然气工作压力为20MPa时,分离拉力范围宜为400N~600N。6)加气柱附近应设防撞柱(栏)。4.2.11加气站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置手动快速切断阀,快速切断阀的位置应便于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2)当气源为城市高、中压输配管道时,还应在紧急切断阀后设安全阀,安全阀应为全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其开启压力应为站外天然气输配管道最高工作压力的1.1倍;58 DB11/T302-20053)每个储气瓶应设安全阀、截止阀及紧急放散管。每组储气瓶应设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和超压报警器;4)加气站内缓冲罐和压缩机各级出口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安全阀的定压P0除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P为最高操作压力):(1)当P≤1.8MPa时,P0=P+0.18MPa。(2)当1.8MPa4.0Ⅱ级管道1.6≤P≤4.0Ⅲ级管道P<1.65.2.4液态液化石油气管迫的设计压力应按管道系统起点的液化石油气50℃时的饱和蒸气压力确定,其计算方法应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计算。5.2.5液态液化石油气采用管道输送时,泵的扬程应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公式进行计算。75 DB11/T302-20055.2.6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可取0.8~1.4m/s,最大不应超过3m/s。5.2.7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不得穿越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群。5.2.8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时,其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且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8m。5.2.9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5.2.9-1和表5.2.9-2的规定。表5.2.9-1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等之间的水平净距(m)管道级别项目I级II级III级特殊建构筑物(危险品库、军事设施等)200居民区、村镇、重要公共建筑755030一般建、构筑物251510给水管222排水管222暖气管、热力管等管沟外壁222电力101010埋地电缆通讯222其他燃料管道222高速、Ⅰ、Ⅱ级101010公路路边Ⅲ、Ⅳ级555干线252525国家铁路(中心线)支线101010电力线(中心线)1倍杆高,且不小于10m架空通讯线(中心线)222树木222注:执行本表有困难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其间距可适当减小。表5.2.9-2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构筑物和相邻管道等之间的垂直净距(m)项目垂直净距给水管、排水管0.30暖气管、热力管(管沟)0.30直埋电缆、通信线0.50铠装电缆0.20其他燃气管道0.30铁路(轨底)1.2公路(路面)0.905.2.10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在下列地点应设置阀门:1)起、终点和分支点。2)穿越国家铁路线、高速公路、Ⅰ、Ⅱ级公路和大型河流两侧。3)管道沿线每隔5000m左右处。5.2.11地上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两阀门之间的管段上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管道安全阀。地下管道分段阀门之间应设置放散阀。76 DB11/T302-20055.2.12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防腐应符合本规定3.8节的有关规定。5.2.13液态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化气体铁路槽车技术条件》GB10478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技术条件》HG/T3143的规定。5.3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及灌瓶站5.3.1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及灌瓶站(以下称供应基地)的规模应符合北京市燃气总体规划的要求,并根据供应用户类别、户数和用气量指标等因素确定。5.3.2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储罐设计总容量,可根据其规模、气源情况、运输方式和运距等因素确定。35.3.3当液化石油气的储罐设计总容量超过3000m时,宜将储罐分别设置在储存站和灌瓶站内。灌瓶站的储罐设计总容量宜为计算月平均日1周的供应量,其余为储存站的储罐设计容量。当储罐设计总容3量小于3000m时,可将储罐全部设置在储配站内。5.3.4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布局应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且应远离城市居住区、村镇、学校、工业区和影剧院、体育馆等人员集中地区。5.3.5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站址宜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宜选择在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同时应避开地震带、地墓沉陷废弃矿井和雷区等地区。5.3.6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3.6的规定:表5.3.6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压力式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总容(m)5051~200201~500501~10001001~25002501~5000>50003单罐(m)≤20≤50≤100≤200≤400≤1000居住区、村镇、学校、影剧院、607090120150180200体育馆等人员集中的地区(最外侧建、构筑物外墙)工业区(最外侧建、构筑物外墙)50607090120150180铁路国家线6070708080100100(中心线)企业专用线25303540公路高速、Ⅰ、Ⅱ级202530(路肩)Ⅲ、Ⅳ级1520251.5倍杆高1.5倍杆高,但35kV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以上架空电力线应大于40m架空通信线Ⅰ、Ⅱ级3040(中心线)Ⅲ、Ⅳ级1.5倍杆高注:①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总容积和单罐容积较大者执行。33②地下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且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00m时,地下储罐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50%。③半冷冻式储罐的防火间距按本表执行。④与本表以外的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执行。⑤居住区指1000人或300户以上的居民区。与零星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按表5.3.7执行。⑥间距的计算应以储罐的外壁为准。77 DB11/T302-20055.3.7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储罐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厂(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3.7的规定。表5.3.7供应基地的储罐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厂(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总容(m)5051~200201~500501~10001001~25002501~5000>50003单罐容积(m)≤20≤50≤100≤200≤400≤1000明火、散发火花地点455055607080120民用建筑(最外侧建、构的外墙)404550556575100灌瓶间、瓶库、压缩机室、仪表间、值班室、空压机室、变配电18202225304050室、新瓶库、柴油发电机房、真空泵房、库房汽车槽车库、汽车槽车装卸台(柱)(装卸口)、汽车衡及其计量182022253040室、门卫汽车库、机修间2530354050站内铁路槽车装卸线(装卸口)2030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外墙)30405060站内道路主要1015(路肩)次要510围墙1520注:①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总容积和单罐容积较大者执行。33②地下贮罐单罐容积小于50m,且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00m时,地下贮罐的防火间距按本表减少50%。③半冷冻式贮罐的防火间距按本表执行。④与本表以外的其他建、构筑物防火间距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执行。78 DB11/T302-20055.3.8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总平面必须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包括储罐区和灌瓶区)和辅助区。生产区宜部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灌瓶间的气瓶装卸平台前应有较宽的汽车回车场地。5.3.9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和生产区与辅助区之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非燃烧实体墙。5.3.10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当储3罐总容积小于500m时,可设置尽头式消防车通道和面积不应小于12m×12m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5.3.11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和辅助区至少应设置一个对外出入口,当液化石油气总容积超过31000m时,生产区应设置2个对外出入口,其间距不应小于50m,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4m。5.3.12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生产区内严禁设置地下和半地下建、构筑物(地下储罐和消防水泵结合器除外)。生产区内的地下管沟应用干砂填充。5.3.13站内铁路引入线和装卸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的有关规定。站内铁路装卸线应设计成直线,其终点距铁路槽车装卸栈桥的端部不应小于20m,并应设置明显标志的车档。5.3.14铁路槽车装卸栈桥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其长度可取一次装卸槽车数量与车身长度的乘积,宽度不应小于1.2m,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8m的斜梯。5.3.15铁路槽车装卸栈桥上的液化石油气装卸鹤管应设置便于操作的机械吊装设施。5.3.16液化石油气储罐和储罐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上储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且不应小于1m。32)数个储罐的总容积超过3000m应分组布置。组内储罐宜采用单排布置,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m。3)储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m的非燃烧体实体防护墙。4)防护墙内的储罐超过四台时,至少应设置两个过梯,且应分开布置。5.3.17储罐应设置钢梯平台,其设计还符合下列要求:1)卧式储罐组宜设置联合钢梯平台,当组内储罐超过4台时,至少应设置2个斜梯。332)单罐容积400m或400m以上的球形储罐宜设置钢质盘梯平台。5.3.18液化石油气泵宜露天设置在储罐区内.当设置泵房时,其外墙与储罐的间距不应小于15m,当泵房面向储罐一侧的外墙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间距可减少至6m。5.3.19液化石油气泵的安装高度应按下式计算:32102×10μHb=()∑ΔP+Δh+ρ2g式中Hb——储罐最低液面与泵中心线的高程差,m;∑ΔP——储罐出口至泵人口管段的总阻力损失,MPa;Δh——泵的允许气蚀余量,MPa;μ——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的平均流速,可取小于1.2m/s;2g——重力加速度,m/s;3ρ——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密度,kg/m。79 DB11/T302-20055.3.20液化石油气泵的进、出口宜安装高压耐油铠装橡胶管或采取其他防振动措施。5.3.21液化石油气泵的进出口管段上阀门及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泵的进、出口管段应设置操作阀和放气阀。2)泵的进口管应设置过滤器。3)泵出口管应设置止回阀,液相安全回流阀和压力表。5.3.22灌瓶间和瓶库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站内建、构筑物的间距不应小于表5.3.22的规定。80 DB11/T302-2005表5.3.22灌瓶间和瓶库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总存瓶量(t)≤10>10~≤30>30名称间距(m)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3030办公室、生活等建筑202530铁路槽车装卸线(中心线)202530汽车槽车库、汽车槽车装卸台(柱)(装卸口)、汽车衡及其计152025量室、门卫压缩机室、仪表间、值班室121518空压机室、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152025机修间、汽车库253040新瓶库、真空泵房、备件库等非明火建筑121518消防泵房、消防水池2530主要10道路(路边)次要5围墙1015注:①瓶库与灌瓶间的距离不限。②计算月平均日灌瓶量小于500瓶的灌瓶站压缩机室和仪表间与灌瓶间可合建成一幢建筑物但其间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同时仪表间和灌瓶间、压缩机室门窗开口之间距离不小于6m;汽车槽车装卸柱可附设在灌瓶间或压缩机室山墙一侧,山墙必须是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③与铁路,电力架空线和I、Ⅱ、Ⅲ、Ⅳ级架空通讯线的防火间距按表5.3.6执行。5.3.23灌瓶站内气瓶存放量宜取1天~2天的计算月平均日供应量,当总存瓶量(实瓶)超过3000瓶时宜另外设置瓶库。灌瓶间和气瓶库的气瓶,应按空瓶区、实瓶区分组布置。5.3.24灌瓶作业线上应设置灌瓶量复检装置,且应设置检漏装置或采取检漏措施。5.3.25储配站和灌瓶站应设置残液倒空和回收装置。5.3.26液化石油气压缩机的排气量应根据槽车和储罐的需要量确定。5.3.27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口应设置气液分离器,在寒冷地区气液分离器宜设置在压缩机室内。5.3.28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出口管道、阀门及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进、出口管道应设置阀门。2)进口管道应设置过滤器。3)出口管道应设置止回阀和安全阀和压力表。4)进出口管之间应设置旁通阀。5.3.29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压缩机机组间净距不宜小于1.5m。2)机组操作侧与内墙净距不宜小于2m,其余各侧与内墙的净距不宜小于1.2m。3)气相阀门组宜设置在储罐、设备及管道连接方便和便于操作的地点。5.3.30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库与槽车装卸柱(台)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m。当两者毗邻时,且邻向装卸台一侧的汽车槽车库外墙采用无门窗洞的防火墙时,其间距不限。81 DB11/T302-20055.3.31汽车槽车装卸台(柱)的胶管接头应采用与汽车槽车配套的快装接头,该接头与鹤管之间应设置阀门。液相胶管管段应采取有效卸压措施。装卸管宜设置拉断阀。5.3.32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和灌瓶站应配置备用气瓶,其数量宜取总供应户数的2%。5.3.33新瓶库和真空泵房应设置在辅助区。新瓶和检修后的气瓶首次灌瓶前应将其抽至83.0kPa真空度以上。5.3.34使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的锅炉房,其储罐设置在独立的储罐室时,储罐设计总容积不应超过13天的使用量,且不大于10m。5.3.35锅炉房与附属储罐室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且储罐室面向锅炉房一侧的外墙应采用无门窗、洞口防火墙。储罐室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定第5.4.5条执行。5.3.36液化石油气气化室可与锅炉房毗邻,但必须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两者门、窗开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m。5.3.37地上掩埋式储罐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同地下储罐。35.3.38使用液化石油气加气机可采用单罐运行;储罐容积不得大于50m;加气机与储罐的间距不限。5.3.39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不低于“二级”设计的规定。2)门、窗应向外开,不得使用金属推拉门、窗。3)封闭式建筑物应采取泄压措施,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4)封闭式建筑物的长度小于18m,宽度小于6m时,其顶棚和其中任一对面两侧的内墙宜设置金属防爆减压板;5)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6)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当采用强制通风时,其装置通风能力,在工作期间按每小时换气10次,22非工作期间按每小时换气3次计算。当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口总面积不应小于300cm/m(地面)。通风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靠近地面设置。5.3.40具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钢柱承重的框架或排架结构,钢柱应采用防火保护层。5.3.41液化石油气储罐应牢固地设置在基础上。卧式储罐的支座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支座,球形储罐的钢支柱应采用非燃烧材料隔热保护层,保护层的防火可涂刷防火漆,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耐火等级为二级)。5.3.42建筑物、构筑物及燃气管道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第3.5.17条的规定。5.4气化站和混气站5.4.1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存方式有两种,即储罐储存和钢瓶储存,其设计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储罐储存:82 DB11/T302-2005(1)由液化石油气生产厂供气时,其储罐设计总容量应根据其规模、气源情况、运输方式和运距等因素确定。(2)由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或灌瓶站供气时,其储罐设计总容量可按计算月平均日2天~3天的用气量计算确定。2)采用钢瓶储存:其钢瓶设计总储量可按计算月平均日2天~3天的用气量计算确定。5.4.2使用直立50kg钢瓶为蒸发器供液时,钢瓶应采用有双角阀的专用钢瓶。5.4.3液化石油气混气站的储罐设计总容量应符合本规定第5.3.3条的规定。5.4.4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本规定第5.3.5条的规定,站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5.4.5气化站和混气站的储罐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站外、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4.5的规定。表5.4.5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站外、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总存瓶容积(m)间距(m)>30~≤50≤10>10~≤30(单罐容积≤20)明火、散发火花地点、重要公共建筑、学校、405060影剧院、体育馆站外民用建筑、工业企业304050站内生活、办公用房等253540气化间、混气间、调压室、仪表间、值班室121518汽车槽车库、汽车槽车装卸台(柱)(装卸口)、汽车衡及其计量室、门卫、燃气热水炉间、空1518压机室、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库房汽车库、机修间182025消防泵房、消防水池2530国家线405060铁路企业专用线25高速、Ⅰ、Ⅱ级20公路(路肩)Ⅲ、Ⅳ级15站内道路(路边)主要1083 DB11/T302-2005次要5架空电力线(中心线)1.5倍杆高架空通信线(中心线)1.5倍杆高围墙1533注:①当储罐总容积大于50m或单罐容积大于20m时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表5.3.6和表5.3.7执行。②地下储罐的防火间距按本表减少50%。③供气化器用的燃气热水间的门不得面向储罐。④与本表以外的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执行。5.4.6采用气瓶组向液化石油气气化器供应液化石油气时,瓶组间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表5.4.6执行。其瓶组间与气化间的间距不限。5.4.7气化站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应小于2台,储罐的布置和间距应符合本规定第5.3.16条的规定。5.4.8汽车槽车装卸柱可附设在储罐室、气化间或混气间的一侧,其山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表5.4.6独立瓶组间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瓶组间的钢瓶总容积(m)≤2>2~4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30民用建筑810重要公共建筑1520主要10道路(路边)次要53注:瓶组钢瓶总容积大于4m时,其防火间距应符合第5.4.5条的规定。35.4.9工业企业内的液化石油气气化站的储罐总容积不大于20m时,可设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罐之间及储罐与外墙之间的净距,均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且不应小于1m。2)储罐室与相临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规定第5.3.7条的规定。3)储罐室与相临厂房的室外设备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4)非直火式气化间可与储罐室毗邻,但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5)液化石油气储罐室与相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表5.4.9的规定。3表5.4.9总容积不大于20m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室与相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m)相邻厂房的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防火间距(m)12141684 DB11/T302-20055.4.10气化站与混气站采用地下储罐时,其覆土厚度(自罐顶算起)不应小于0.5m。储罐外壁防腐应依照管道和储罐防腐的有关要求执行。5.4.11气化装置的总气化能力宜取高峰小时用气量的1.5倍,气化器台数不应少于两台,其中至少有一台备用。5.4.12气化间和混气间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4.12的规定。表5.4.12气化间和混气间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名称防火间距(m)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办公、生活等建筑20铁路槽车装卸线(中心线)20汽车槽车库、汽车槽车装卸台(柱)(装卸口)、汽车衡及其计量室、门卫15压缩机室、仪表间、值班室12空压机室、燃气热水炉间、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库房15汽车库、机修间18消防泵房、消防水池25主要10道路(路边)次要5围墙10注:①压缩机室可与气化间和混气间合建成一幢建筑物,但其间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②燃气热水炉间的门不得面向气化间、混气间。柴油发电机伸向室外的排烟管管口不得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建、构筑物一侧。③燃气热水炉间是指室内设置微正压室燃式燃气热水炉的建筑。当采用其他燃烧方式的热水炉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5.4.13气化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气化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8m。2)气化器操作侧与内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m。3)气化器其余各侧与内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8m。4)调压器可布置在气化间内。5.4.14混气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合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8m。2)混合器操作侧与内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m。3)混合器其余各侧与内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8m。5.4.15液化石油气可与空气或其他可燃气体混合配制成所需的混合气,混气系统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液化石油气的体积百分含量必须高于爆炸上限的1.5倍。85 DB11/T302-20052)混合气作为北京市燃气补充气源或代替其他气源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城市燃气分类》GB/T13611的规定。3)在混气系统中应设置当参与混合的任何一种气体突然中断或液化石油气百分含量接近爆炸上限的1.5倍时,能自动报警并切断气源的安全装置。5.4.16采用管道供应气态液化石油气或液化石油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气时,其管道外壁温度应比管道内气体露点温度高5℃以上,否则应采取保温(或拌热)措施。5.5瓶装供应站35.5.1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供应范围为5000户~10000户时,其总存瓶容积不宜超过20m。供3应范围为1000户~5000户时,其总存瓶容积不宜超过6m。供应范围为1000户以下时,其总存瓶容3积不得超过1m。5.5.2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四周应设置不低于2m非燃烧体实体围墙。5.5.3瓶装供应站存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实瓶存瓶数量取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5倍。2)空瓶存瓶数量取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倍。5.5.4瓶装供应站的瓶库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空瓶区和实瓶区。气瓶严禁露天存放。5.5.5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5.5-1、表5.5.5-2、表5.5.5-3的规定。表5.5.5-1瓶装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总存瓶容积(m)≤10>10明火、散发火花地点3035民用建筑1015重要公共建筑2025主要道路1010次要道路55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表5.5.5-2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3气瓶总容积(m)名称≤3.0>3.0~6.0间距(m)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025民用建筑6886 DB11/T302-2005重要公共建筑1215主要58道路(路边)次要35注:①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3②总存瓶容积超过6.0m时,防火间距应按表5.5.5-1规定执行。表5.5.5-3瓶装供应站(点)的瓶库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名称间距(m)明火、散发火花地点15民用建筑5重要公共建筑10主要5道路(路边)次要3注:值班室或管理室的设置应符合本规定第5.5.7条的规定。5.5.6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执行。5.5.7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修理间和生活用房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0m。管理室可与瓶库的空瓶区侧相毗邻,但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5.6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5.6.1一般规定:1)为在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而制定本规定。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设计和施工。3)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除应按本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4)向汽车加气站供气,可采取罐车运输或管道输送的方式。当汽车加气站采用管道供气方式时,不应影响管网其他用户正常运行。5)汽车加气站或加油、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5.6.1-1表的规定。表5.6.1-1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3级别液化石油气储罐容量(m)总容量单罐容量一级45380V1.5倍杆高1倍杆高架空电力线路1.5倍杆高1.5倍杆高电压<380V1倍杆高0.75倍杆高注:①液化石油气罐与站外一、二、三类保护物地下室的出入门、门窗的距离,应按本表一、二、三类保护物的防火距离增加50%。3②采用小于或等于10m的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整体装配式的加气站,其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地上储罐三级站减少20%。2③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外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独立的民用建筑物,具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三类保护物减少20%,但不应小于三级站的规定。④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外小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⑤液化石油气储罐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照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I级和Ⅱ级公路按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照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5.6.4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本规定表4.2.5的规定,埋地油罐为三级站时不应小于表5.6.4的规定。表5.6.4油灌、加油机和通气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项目埋地油罐三级站通气管管口加油机重要公共建筑505050181818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161616二类保护物121212101010三类保护物站外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及库房和甲、乙类181818液体储罐其他类物品秤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1515153及容积不大于50m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81818室外变配电站222222铁路城市道路快速路6主干路886665次干路、支路89 DB11/T302-2005架空通信线国家一、二级一般不应跨越加油站架空电力线路注:①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②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应符合本规定第4.2.4条表4.2.4-4注②的规定。③对柴油罐及其他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④对汽油罐及通气管管口,若设有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但均不得小于5m。⑤油罐、加气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⑥油罐、加气机与郊区公路与的防火距离按照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I级和Ⅱ级公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照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5.6.5汽车加气站以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5.6.5的规定。90 DB11/T302-2005表5.6.5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项目液化石油气卸车点放散管管口加气机100100100重要公共建筑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1818民用建筑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161414二类保护物131111三类保护物站外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及库房和甲、222020乙类液体储罐其他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3161414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222020室外变配电站222022铁路886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665次干路、支路架空通信线国家一、二级1倍杆高一般0.75倍杆高架空电力线路电压>380V1倍杆高电压≤380V0.75倍杆高注:①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一、二、三类保护物地下室的出入口、门窗的距离,应按本按表的一、二、三类保护物的防火距离增加50%。2②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独立的民用建筑物,其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三类保护物减少20%,但不应小于11m。91 DB11/T302-2005③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④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照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I级和II级公路按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照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5.6.6汽车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汽车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站址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防火安全间距应符合本规定第5.6.3条、第5.6.4条、第5.6.5条的规定。2)汽车加气站及加油、加气合建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设在出入方便的次干道上,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5.6.7汽车加气站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加气站及加油加气站与站外建、构筑物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墙。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2)车辆进、出口应分开设置。3)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4)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专供小轿车用的加油、加气站罩棚高度,不应小于3.6m。5)加油岛、加气岛的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第4.2.10条第2)款的规定。6)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上储罐应集中单排布置,且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至储罐罐壁净距不应小于2m。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2)地下或半地下储罐之间应采用防渗混凝土墙隔开,储罐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m。如需设罐池时,其池内壁与储罐罐壁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m。7)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宜将柴油储罐布置在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汽油储罐之间。8)加油、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5.6.7的规定。5.6.8汽车加气站内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罐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钢制卧式容器》JB4731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其设计压力不应小于1.77MPa。2)储罐的出液管道端口接管位置,应按选择的充装泵要求确定。其他管道端口接管位置宜设置在罐顶。进液管道和液相回流管道宜接入储罐内的气相空间。3)储罐首级关闭阀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罐的进液管、液相回流管和气相回流管上应设止回阀。92 DB11/T302-2005(2)出液管和卸车用的气相平衡管上宜设过流阀。(3)止回阀和过流阀宜设在储罐内。4)储罐的管路系统和附属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阀门及附件系统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4.0MPa。(2)储罐必须设置全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安全阀与储罐之间的管道上应装设切断阀。地上储罐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储罐操作平台2m及以上,且应高出地面5.0m及以上。地下储罐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地面2.5m及以上。放空管管口应设有防雨罩。(3)在储罐外的排污管上应设置两道切断阀,阀间宜设排污箱。从储罐底部引出的排污管的根部应加装伴热或保温装置。(4)对储罐内未设置控制阀门的出液管道和排污管道,应在储罐的第一道法兰处配备堵漏装置。(5)储罐应设置检修用的放散管,其公称直径不小于40mm,并宜与安全阀接管共用一个开孔。(6)过流阀的关闭流量宜为最大工作流量的1.6倍~1.8倍。5)储罐测量仪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93 DB11/T302-2005表5.6.7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汽、柴油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液化石消防泵液化石燃煤独燃油地上罐埋地罐密闭卸油气烃和消防其它建、变配站区设施名称埋地油气卸加油机加气机站房立锅炉(气)热道路管管口油点泵房、水池取构筑物电间围墙油罐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车点房水炉间压缩机水口汽油柴埋地油罐0.5—***643—55—4410518.585—3油罐通气管管口——***866386—8410718.58533一级站D***1212/1012/1012/1012/1012/1040/30124518/141256地上罐二级站D***1010/810/810/1810/810/830/20123816/121045液化三级站D***88/68/68/68/6830/20123316/12935气罐一级站255688820103010944地下罐二级站2335666158258723三级站2334446128188723密闭卸车点—44—4510101586——液化石油气卸车点—565681225125722液化石油气烃泵、压缩—4568102512722机间石油机—45681586——加气机—56718126——站房—*66————消防泵和消防水池取水口—612————其它建、构筑物—65———燃煤独立锅炉房5燃油(气)热水炉间5——变配电间———道路——站区围墙—注:①分子为液化石油气储罐无固定喷淋装置的距离;分母为液化石油气储罐有固定喷淋装置的距离。②D为液化石油气地上储罐相邻较大罐的直径。③加气机、加气机与非实体围墙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m。④液化石油气储罐放散管口与液化石油气储罐距离不限,与站内其它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相应级别的液化石油埋地储罐确定。3⑤采用小于或等于10m的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整体装配式的加气站,其储罐与站内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中三级的地上储罐减少20%。⑥站房、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起它建筑物系指根据需要独立设置的汽车汽车度、润滑油储存及加注间、小商品便利店等。87 DB11/T302-2005⑦中“—”表示无防火安全间距要求,“*”表示该类设施不应合建。88 DB11/T302-200587 DB11/T302-2005(1)液化石油气储罐必须设置就地指示的液位计、压力表和测量液化石油气液相或气相的温度计。且应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装置,并应设置液位上限限位和压力上限报警装置。(2)在一、二级站内,储罐液位和压力的测量宜设置远传二次仪表。6)液化石油气储罐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和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气站,液化石油气罐应埋地设置,且不宜布置在车行道下。7)埋地液化石油气罐采用的罐池应符合下列规定:(1)罐池应采取防渗措施,池内应用中性细砂或砂包填实。罐顶的覆盖厚度(含盖板)不应小于0.5m,周边填充厚度不应小于0.9m。(2)池底一侧应没有排水沟,池底坡度应不小于0.003。抽水井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8)直接覆土埋设在地下的液化石油气储罐采用直埋时,罐顶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罐周围应回填中性细砂,其厚度不应小于0.5m。9)液化石油气储罐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应限制基础沉降。储罐应坡向排污箱,坡度应为3‰~5‰当储罐受地下水或雨水作用有土浮的可能时,应采取防止储罐上浮的措施。10)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外表面的防腐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批《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规定,并应采用特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和阴极保护措施。在液化石油储罐引出管的阀门后,应安装绝缘法兰5.6.9泵和压缩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1)液化石油气卸车宜使用卸车泵;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大于30m时,卸车可选用液化石油气压3缩机;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5m时,可由液化石油气槽车上的卸车泵卸车。槽车上的卸车泵宜由站内供电。2)向汽车加气应选用充装泵。充装泵的计算流量根据所供应的加气枪数量确定。3)汽车加气站内所设的卸车泵,流量不应小于300L/min。4)设置在地面上的泵和压缩机,应设覆防晒罩棚或泵房(压缩机间)。5)储罐的出液管设置在罐体底部时,充装泵的管路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的进、出口宜安装挠性管或采取其他防震措施。(2)从罐体引至泵前的液相管道,应坡向泵的进口,且不得有窝存气体的地方。(3)在泵的出口管路上,应安装回流阀、止回阀和压力表。6)储罐的出液管设置在罐顶部时应坡向罐体,抽吸泵的管路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第5.6.9条第5)款中(1)、(3)项的规定。7)潜液泵的管路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第5.6.9条第3)款的规定外,并宜在安装潜液泵的简体下部设置切断阀和过流阀,切断阀应能在罐顶操作。8)潜液泵宜设超温自动停泵保护装置。电机运行温度至45℃时,应能自动切断。9)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出口管道阀门及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口管道应设置过滤器。(2)出口管道应设置止回阀、安全阀和压力表。(3)进门管道和储罐的气相之间应设置旁通阀。88 DB11/T302-20055.6.10液化石油气加气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气机不得设在室内。2)加气机数量应根据加气汽车数量确定。每辆汽车净加气时间可按3min~5min计算。3)加气机和加气枪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气机具有充装和计量功能;加气机计量精度不低于1.0级。(2)加气系统设计压力为2.5MPa。(3)加气枪的流量不大于60L/min。(4)加气软管上应设拉断阀,其分离拉力宜为400N~600N。(5)加气枪上的加气嘴和汽车受气口配套,加气嘴应配置自密封阀,其卸开连接后的液体泄漏量不应大于5mL。4)加气机的液相管道上,应设置紧急切断阀或过流阀。紧急切断阀和过流切断阀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加气机被撞时,设置的紧急切断阀能自行关闭。(2)过流切断阀关闭流量宜为最大工作流量的1.6倍~1.8倍。(3)紧急切断阀或过流阀与充装泵连接的管道必须牢固。当加气机被撞时,该管道系统不得受损坏。(4)加气机附近应设防撞柱(栏)。5.6.11紧急切断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应设置紧急切断系统。该系统应能在事故状态下迅速关闭重要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上的阀门和切断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的电源。液化石油气泵和压缩机应采用人工复位供电。2)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相连的所有液相和气相管道(安全泄压阀除外)以及液化石油气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宜为气动阀。3)紧急切断阀以及液化石油气泵和压缩机电源,应能由手动启动的遥控切断系统操纵关闭。4)紧急切断系统应只能手动复位。5.6.12槽车卸车点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槽车的液相管道和气相管道上宜设置拉断阀和紧急切断阀。拉断阀的分离拉力宜为400N~600N,全关阀与接头的距离不应大于0.2m。2)在液化石油气罐或卸车泵的进口管道上,应设过滤器。过滤器滤网的流通面积不应小于管道截面积的5倍,且能阻止粒度大于0.2mm的固体杂质通过。5.6.13消防设施及给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应设消防给水系统。2)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应利用城市或企业已建成的给水系统。当已有的给水系统不能满足消防给水的要求时,应自建消防给水系统。3)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宜和消防火管道合并设置,并且当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仍应保证消防用水量。汽车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消防水量,应按固定式冷却水量和移动水量之和计算。89 DB11/T302-20054)汽车加气站的消防给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3(1)采用地上储罐的加气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总容积超过50m或单罐容积32超过20m的储罐,还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其供水强度不应小于9L/min.m,着火罐的给水范围按其全部表面积计算,距着火罐直径与长度之和0.75倍范围内相邻储罐的给水范围,按其表面积的一半计算。(2)采用埋地储罐的加气站,一级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应不小于15L/s;二、三级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应不小于10L/s。(3)液化石油气罐地上布置时,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3h;液化石油气罐采用埋地敷设时,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1h。5)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消防给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油、加气合建站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5L/s。(2)加油、加气合建站连续给水时间不应小于1h。6)消防水泵宜设2台。当设2台消防水泵时,可不设备用泵。当计算消防用水量超过35L/s时,消防水泵应设双动力源。7)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利用城市消防给水管道时,室外消火栓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距离宜为30m~50m,三级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距市政消火栓不大于80m,且市政消火栓给水压力大于0.2MPa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8)固定式消防喷淋冷却水的喷头出水口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2MPa,移动式消防水枪出水口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25MPa,并应采用多功能水枪。喷淋冷却水应循环使用。9)加油、加气站的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2台加油或加气机应设置不少于1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2台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加气机不足2台按2台计算。(2)地上储罐应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如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3)地下储罐应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如两种介质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应分别设置。2(4)泵、压缩机操作间(棚)应按建筑面积每50m设8kg手提干粉灭火器1只,总数不应少于2只。33(5)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2块,沙子2m。加油、加气合建站按同级别的加油站配置灭火毯和沙子;(6)其余建筑的灭火器材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10)加油、加气站设置水冷式压缩机系统的压缩机冷却水供给,应符合压缩机的水量、水质要求,且循环使用。11)加油、加气站的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站内地面雨水及污水排放应符合本规定第4.7.11条的规定。(2)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或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排出建筑物或围墙的污水,90 DB11/T302-2005在建筑物墙外或围墙内应分别设水封井。水封井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0.25m;水封井应设沉泥段,沉泥段的高度不应小于0.25m。(3)清洗油罐的污水应集中收集处理,不应直接进入排水管道;液化石油气罐的排污(排水)应采用活动式回收桶集中收集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排水管道。5.6.14供配电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应为三级。信息系统应设不间断供电电源。2)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供电电源,宜采用380/220V的外接电源;加油、加气站的供电系统应设独立的计量装置。3)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定第4.2.12条第4)~第9)款的规定。5.6.15防雷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制储油罐和液化石油气储气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2)加油、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当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液化石油气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防静电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3)当液化石油气罐的阴极防腐采取下述措施时,可不再单独设置防雷和防静电接地装置:液化石油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阳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2截面不应小于16mm;液化石油气罐采用强制电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接地电极必须用锌棒或镁锌复2合棒,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接地电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应小寸于16mm。4)液化石油气储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5)当加油、加气站的站房和罩棚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网)保护。6)加油、加气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7)加油、加气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8)380/220V供电系统的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5.6.16防静电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上或管沟敷设液化石油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2)加油、加气站的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3)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且接地电阻不大于0.03Ω时可不跨接。4)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91 DB11/T302-20055.6.17报警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2)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液化石油气泵和压缩机房(棚)等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3)可燃气体检测器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浓度(V%)值的25%。4)报警器宜集中设置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内。5)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报警器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本规定第4.7.4条的规定。5.6.18汽车加气站采暖通风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第4.7.12条~第4.7.15条的规定。5.6.19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建筑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他部分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2)汽车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建筑物的门、窗应向外开;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有关规定,采取泄压措施。3)当汽车加气站采用地下储罐池时,储罐池底和侧壁应采取防渗漏措施;地上储罐的支座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支座,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5h。4)汽车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的室内地坪,应采用不发火花地面。5)绿化按本规定第5.10.2条执行。5.7储罐、容器、管道及附件和检测仪表5.7.1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和气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应采用10#、20#钢管或无缝钢管,其技术性能应符合本规定第3.5.9条的规定和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5.7.2管道宜采用焊接连接,管道与储罐、容器、设备及阀门之间宜采用法兰连接。5.7.3阀门及附件的配置应按液化石油气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但设计压力不得低于2.5MPa。5.7.4液化石油气储罐、容器、设备和管道上必须采用钢制阀门。5.7.5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上的胶管应采用耐油胶管,其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应大于系统设计压力的4倍。汽车加气站应采用耐液化石油气腐蚀的钢丝缠绕高压胶管,压力等级应不小于6.4MPa。5.7.6站区室外液化石油气管道宜采用单排低支架敷设,其管底与地面的净距可取0.3m。跨越道路采用高支架时,其管底与地面的净距不应小于4.5m。管道埋地敷设时,应符合本规定第3.2.6条、第3.8节及第3.9节的有关规定。5.7.7液化石油气储罐和容器本体及附件的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第3.5.6条及第3.5.8条。5.7.8液化石油气储罐最大设计允许充装质量应按下式计算:G=0.9ρVh(5.7.8)式中G——最大设计允许充装质量,kg;3ρ——40℃时液态液化石油气密度,kg/m;3Vh——储罐的几何容积,m。92 DB11/T302-20055.7.9液化石油气储罐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取储罐最高工作压力的1.10倍~1.15倍;其阀口最小截面积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5.7.10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液化石油气选用全启封闭弹簧式。332)容积为100m或100m以上的储罐应设置2个或2个以上安全阀。3)安全阀应装放散管,其管径不应小于安全阀出口的管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储罐操作平台2m以上,且应高出地面5m以上。地下储罐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操作平台2.5m以上。4)安全阀和储罐之间必须装设阀门。安全阀应加铅封或锁。5.7.11储罐应设置检修用的放散管,其管口高度应符合本规定第5.7.10条第3)款的规定。5.7.12液化石油气气液分离器和气化器应设置封闭弹簧式安全阀,安全阀应设置放散管,其管口高度应符合本规定第5.7.10条第3)款的规定。5.7.13液化石油气储罐仪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储罐测量仪表的设置应符合本规定第5.6.8条第5)款的规定。332)容积为100m或100m以上的储罐,应设置远传显示的液位计和压力表,且宜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装置和压力上限报警装置。5.7.14液化石油气气液分离器和容积式气化器等,应设置直观式液位计和压力表。5.7.15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气化、混气和调压装置的进、出口应设置压力表,液化石油气和空气及其他可燃气体的混气系统应设置气体成分分析仪、热量计和混气比例调节装置。5.7.16爆炸危险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器。报警器应设置在值班室或仪表间等经常有值班人员的场所,小型液化石油气灌瓶站、气化站、混气站、瓶装供应站瓶组间等可采用手提式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液化石油气的报警浓度应取爆炸下限的20%。5.8消防系统5.8.1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应按一次考虑,其消防用水量应按储罐区一次消防用水量确定。液化石油气贮罐区消防用水量,应按其储罐固定喷淋装置和水枪用水量之和计算,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331)总容积超过50m或单罐容积超过20m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或贮罐区和设置在储罐室的小型储罐,2应设置固定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供水强度不应小于0.15L/S·m。着火储罐的保护面积按其全表面积计算;距着火储罐直径(卧式储罐按其直径和长度之和的一半)1.5倍范围内的相邻储罐,按其表面积的一半计算。2)水枪用水量不应少于表5.8.1的规定:表5.8.1水枪用水量3总容积(m)<500501-2500>25003单罐容积(m)≤100≤400>400水枪用量(L/s)203045注:水枪用水量应按本表总容积和单罐容积较大者确定。93 DB11/T302-20055.8.2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消防给水系统应包括:消防水池(或其他水源)、消防水泵房、给水管网、地上式消火栓和储罐固定喷淋装置等。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消防给水管网应采用环形管网,其给水干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事故时,其余干管仍能供给消防总用水量。降温喷淋水应循环使用。335.8.3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按火灾连续6h计算确定,但总容积小于200m或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的储罐或罐区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按3h计算确定。当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向消防水池补水时,其容量可减去火灾连续时间内的补水量。5.8.4消防水泵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有关规定。5.8.5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固定喷淋装置宜采用喷雾头。储罐固定喷淋装置的布置必须保证喷淋时将其储罐全部覆盖,同时对液位计等其他重点部位应另采取淋水保护措施。5.8.6储罐固定喷淋装置的供水压力不应小于0.2MPa,水枪的供水压力对球形储罐不应小于0.35MPa,对卧式储罐不应小于0.25MPa。5.8.7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生产区的排水系统应采取防止液化石油气排入其他地下管道或低洼部位的措施。5.8.8液化石油气站内具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应设置干粉灭火器和其他简易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的设置数量可按表5.8.8的规定。表5.8.8干粉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场所配置数量2铁路槽车装卸栈桥按栈桥车位数,每车位设置8kg具,每个设置点不宜超过5具按储罐台数,每台设置8kg和35kg各1具,每个设置点不宜超过储罐区、地下储罐组5具2储罐室按储罐台数,每台设置8kg具汽车槽车装卸台(柱)不应少于2具罐瓶间及附属瓶库、压缩机室、烃泵房、汽2车槽车库、气化间、混气间、调压计量间、瓶按建筑面积,每50m设置8kg具,且每个房间不应少于2具,每装供应站、配送站、供应点的瓶库和瓶组间等个设置点不宜超过5具爆炸危险性建筑2其他建筑(变配电室、仪表间等)按建筑面积,每80m设置8kg具,且每个房间不应少于2具注:①小型干粉灭火器指8kg手提式干粉型、卤代烷型灭火器。②根据场所危险程度可设置部分35kg手推式干粉灭火器。③生产区的门卫附近应设置适当数量的干粉灭火器和简易消防器材。94 DB11/T302-20055.9电气防爆、防雷和防静电5.9.1液化石油气站的用电负荷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三级”负荷设计的规定,但站内消防水泵用电应设置备用电源,宜采用两回线路供电,当采用两回线路供电有困难时,可采用内燃机作动力。5.9.2液化石油气站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器安全规程》的规定。液化石油气站用电场所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和等级的划分应附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附录的有关规定。5.9.3液化石油气站具有爆炸危险建、构筑物的防雷等级,应附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的有关规定。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5.9.4液化石油气站的静电接地设计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20675执行,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当金属导体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零)等接地系统有连接时,可不另采取专门的静电接地措施。5.9.5液化石油气站的下列设备应采取防止静电灾害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铁路槽车装卸栈桥和汽车槽车装卸台(柱)应设置静电接地栓(卡)。332)容积为50m或50m以上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置内梯或能中和罐内积聚电荷的设施;储罐内突起物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m。23)装卸液化石油气用的胶管两端(装卸接头与金属管道)间应采用断面不小于6mm的铜丝跨接。4)烃泵和压缩机的外部金属保护罩应与接地线连接。5.10通讯与绿化5.10.1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及各站至少应设置1台直通外线的电话。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话应采用防爆型。5.10.2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及各站的绿化应符合下列要求:1)生产区内严禁种植易造成液化石油气积存的植物。2)生产区四周和局部地区可种植不易造成液化石油气积存的植物;生产区围墙2m以外可种植乔木。5.11液化石油气工程的施工与安装5.11.1液化石油气工程的施工与安装的开工应具备的条件,应符合本规定第3.5.18条的规定。5.11.2液化石油气工程的施工程序宜按本规定第3.5.19条的要求进行。5.11.3液化石油气工程土建施工应符合本规定第3.5.21条的要求。5.11.4液化石油气工程设备和材料的检验应符合本规定第4.8.5条的要求。95 DB11/T302-20055.11.5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施工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上所用的材料及管道组成件应符合本规定第3.5.24条第1)款的规定。2)管道的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阀门壳体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1.5倍,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按公称压力进行,以阀辩密封面不漏为合格。3)安全阀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开启压力进行调试。调压时压力应稳定,每个安全阀启闭试验不得少于3次。4)管道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记。钢管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当采用氧乙炔火焰切割时,必须保证尺寸正确和表面平整。5)管道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切口表面应平整,且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铁、铁屑等。(2)切口平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为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6)弯管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35-97第4.2.1条、第4.2.2条、第4.2.3条、第4.2.8条、第4.2.10条、第4.2.11条的规定。7)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距离,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2)焊缝距离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外径。(3)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应小于50mm。(4)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当必须开孔时,应符合本规定第3.9.2条第4)款(3)项的规定。(5)管道、管件的坡口型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6)管道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应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7)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对坡口及其内外表面进行清理,除去油、漆、锈、毛刺等污物。清理合格后应及时焊接。(8)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应做到内壁齐平,钢制管道材料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9)不等厚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当内壁错边量超过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mm时,应进行修整。8)管道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1)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检查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2)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找正合格,固定完毕。(3)管道组件及管道支承件等已检验合格。(4)管子、管件、阀门等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对管内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质量已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96 DB11/T302-2005(5)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6)管道穿越道路、墙或构筑物时,应加套管或砌筑涵洞保护。(7)埋地管道试压防腐后。应及时回填土,分层夯实,并填写《隐蔽工程(封闭)记录》。9)管道预制。(1)管道预制应按单线图规定的数量、规格、材质选配管道组成件。(2)自由管段和封闭管段的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1.5-1的规定。表5.11.5-1自由管段和封闭管段的加工尺寸允许偏差(mm)允许偏差项目自由管段封闭管段长度±10±1.5DN<1000.50.5法兰面与管子100≤DN≤3001.01.0中心垂直度DN>3002.02.0法兰螺栓孔对称水平度±1.6±1.610)钢制管道安装。(1)管道安装时,应检查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斑点等缺陷。(2)法兰连接应与管道同心,并应保证螺栓自由穿入。法兰螺栓孔应跨中安装。法兰间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得大于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3)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楔缝。需加垫圈时,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紧固后的螺栓与螺母宜平齐。(4)管道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2mm。但全长允许偏差为10mm。(5)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或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门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6)管道上仪表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应在管道安装前进行。(7)穿墙及过楼板的管道,应加套管,管道焊缝不宜置于套管内,如无法避免时应进行100%无损探伤,并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穿墙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厚。穿楼板套管应高出楼面50mm。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肩和防雨帽。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8)埋地钢管的防腐层应在安装前做好,焊缝部位未经试压合格不得防腐,在运输和安装时应防止损坏防腐层。(9)地下液化石油气管道标志桩上为“Y”,警示带为黄色。警示带做法依照下列规定执行:应在其管顶以上300mm~500mm处敷设耐腐蚀材料制成的警示带,警示带的底色为黄色,印有压力等级的标记,燃气公司和所属公司名称及“危险”字样。97 DB11/T302-2005(10)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5.11.5-2的规定。表5.11.5-2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室外25架空及地沟坐标室内15埋地60室外±20架空及地沟标高室内±15埋地±25DN≤1002%·L,最大50水平管道平直度DN>1003%·L,最大80立管铅直度5%·L,最大30成排管道间距15交叉管的外壁或绝热层间距20注:L——管道有效长度。11)连接机器的管道安装。(1)连接机器的管道,其固定焊口应远离机器。(2)对不允许承受附加外力的机器,管道与机器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与机器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1.5-3的规定。2管道系统与机器连接是,应在联轴节上架设百分表监视机器位移。当转速大于6000r/min时,其位移值应小于0.02mm;当转速小于6000r/min时,其位移值应小于0.05mm。(3)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载荷。(4)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机器的接口进行复位检验,其偏差应符合表5.11.5-2的规定。表5.11.5-3法兰平行度、同轴度允许偏差机器转速(r/min)平行度(mm)同轴度(mm)3000~6000≤0.15≤0.50>6000≤0.10≤0.2012)阀门安装。(1)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应有调节裕量。(2)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3)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98 DB11/T302-2005(4)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其阀杆及传动装置应按设计规定安装,动作应灵活。(5)安装安全阀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安全阀应垂直安装。②在管道投入试运行时,应及时调校安全阀。③安全阀的最终调校宜在系统上进行,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安全阀经调校后,在工作压力下不得有泄漏。13)管道支、吊架安装。(1)管道安装时,应及时固定和调整支、吊架。支、吊架位置应准确,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支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并应在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定。(2)支、吊架的焊接应由合格焊工施焊,并不得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管道与支架焊接时,管道不得有咬边、烧穿等现象。(3)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位置冲突,并应有明显标记。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予拆除。14)静电接地安装应符合本规定第5.6.16条的规定。15)管道检验、检查。(1)外观检验应包括对各种管道组成件、管道支承件的检验以及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检验。(2)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管道加工件、坡口加工及组对、管道安装的检验数量和标准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3)除焊接作业有规定要求的焊缝外,应在焊完后立即除去渣皮、飞溅,并应将焊缝表面清理干净,进行外观检验。(4)管道焊缝的外观检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5.11.6液化石油气储罐及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液化石油气储罐及设备在安装前,根据土建竣工资料进行基础验收,确认基础的强度、方位、中心距、水平标高、地脚螺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球形储罐的现场组装按《球形储罐施工验收规范》GB50094进行。3)成型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从制造厂运至施工现场前,应对储罐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罐及附属设备如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阀门等的质量证明书及产品合格证书。4)做完防腐处理的地下罐,在安装前应对其防腐材料、防腐等级及防腐检测证明进行核对,应满足设计要求。35)液化石油气储罐门第一道阀门应为凹凸对焊法兰,当容积大于100m时,所使用的垫圈应为金属缠绕垫圈。6)卧式储罐与基础连接处应有一端为可伸缩端,以消除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对卧罐产生的应力。7)储罐在吊装过程中,应使罐体上吊环受力均衡,不得磨损罐体涂层不得碰撞罐体接管。严禁采用罐体的接管系索吊装。99 DB11/T302-20058)储罐滑动支座垫板螺栓孔长度和安装余量应根据两支座的距离、安装气温、当地的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因素确定。9)滑动支座的地脚螺栓上应采用双螺母,在第1个螺母拧紧后倒退一圈,然后用第2个螺母拧紧。10)储罐的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测试,电阻值超过设计值时。应进调整。11)液化石油气储罐现场组装后的除锈及防腐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除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的规定,其质量和等级不得低于表5.11.6的要求。(2)如采用喷砂除锈,不得使用含土量高的河砂;砂粒直径不得大于5mm。(3)涂敷防腐前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当设计无要求时,各种底漆的除锈等级应符合表5.11.6的规定。表5.11.6各种底漆或防锈漆要求最低的除锈等级涂料品种除锈等级油性酚醛、醇酸等底漆或防锈漆St2高氯化聚乙烯、氯化橡胶、氯磺化聚乙烯、环氧树脂、Sa2聚氨酯等底漆或防锈漆无机富锌、有机硅、过氧乙烯等底漆Sa2.5①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②涂层层数、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③涂层按《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0或《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执行。④当设计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为:室外应为100μm;室内应为80μm;其允许偏差为±25μm。(4)储罐的涂层应采用中性漆。(5)储罐除锈前,各种防锈漆必须采用相对应的溶剂。(6)储罐焊缝两侧各200mm内,宜采用金属铝热喷涂防腐技术,以降低焊缝及热影响区内的应力腐蚀。金属喷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规定时金属喷涂的厚度宜为150μm±25μm。(7)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规格、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8)储罐钢柱腿及钢拉杆结构除锈、防腐及防火要求应满足下列规定:①储罐钢柱腿及钢拉杆的除锈应符合本条第11)款(3)项的规定。②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台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求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保护免受雨淋。③储罐钢柱腿防腐层的厚度应大于150μm,钢拉杆防腐层的厚度应大于25μm。100 DB11/T302-2005④储罐钢柱腿的耐火涂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厚度应大于50mm且耐火时间应大于5h。⑤钢拉杆在涂装表面防锈漆的基础上,应再涂刷一层防火油漆,其厚度应大于0.5mm。⑥储罐钢柱腿的耐火涂层应刷2层防火油漆,其外部缠绕一层防火玻璃布,布外再刷一层防火油漆。漆膜的厚度应大于1mm。⑦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的规定。(9)储罐及设备的保冷工程应按设计要求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石油、化工绝热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22执行。5.11.7压缩机、泵等机电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等有关规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厂时已装配和调整完善的压缩机、泵等机械设备,现场不应随意拆卸。确需拆卸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生产厂家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安装应按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2)压缩机和泵等机械设备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1)基础尺寸、位置、标高、地脚螺栓孔等应符合设计和设备安装要求。(2)应按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3)盘车应灵活,不得有阻滞和卡住现象,不得有异常声音。3)压缩机和泵等机械设备的安装调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整体出厂的压缩机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4)潜液泵电机定子绕组应在室温水中浸渍48h,测量的机壳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40MΩ;电缆接头应浸入水中6h,测量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Ω。5.11.8焊缝质量检验应符合本规定第4.8.7条的规定。5.11.9防腐和涂漆的处理应符合本规定第4.8.8条的规定。5.11.10液化石油气工程的各类厂站设备、管道的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安装、仪表、泄漏报警系统的施工安装应符合本规定第4.8.9条、第4.8.10条、第4.8.11条的规定。101 DB11/T302-20056试验与验收6.1一般规定6.1.1燃气工程的验收应由建设单位向燃气管理单位,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申报燃气施工工程的验收手续。参加竣工验收的单位及人员应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6.1.2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工程施工完成后,监督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单位对工程实体进行预验收,检查发现的问题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2)施工单位按标准对工程进行白检,对工程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3)总竣工验收前,相关的主管部门应分项验收,并已合格。6.1.3燃气工程施工验收时应首先对工程竣工档案、资料进行验收检查;竣工档案验收合格后,进行现场工程实体的验收检查。6.1.4工程的各项隐蔽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的各工序完成隐蔽作业施工时按规定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签隐蔽工程验收单。各隐蔽工程工序的验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所有隐蔽工程不经过验收检查不得进行填土或隐蔽。6.1.5用于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的压力装置(U型压力计除外)必须在有效的校验期内,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倍~2倍,输配管道试验用弹簧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0.4级。燃气系统厂站内试验弹簧压力表精度不得低于1.5级。6.1.6管线试验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燃气管理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联合签字验收。6.1.7试验时所发现的缺陷,应在试验压力降至大气压时进行修补,修补后应进行复试。6.2埋地燃气管道的试验与验收6.2.1埋地燃气管道的吹扫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气管道(钢管、聚乙烯塑料管)在试验之前应进行吹扫。吹扫与试验的介质宜采用压缩空气。2)管道安装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吹扫工作,并应在清扫前由施工单位编制吹扫方案。3)吹扫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庭院管划分。吹扫出的脏物不得进入已合格的管道。4)吹扫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补口、涂漆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102 DB11/T302-20055)吹扫段内管道上的调压器、凝水器、阀门、流量计、过滤器等设备不得与管道同时进行吹扫,必须在吹扫和压力试验合格后安装复位。6)吹扫管道与无关系统应采取隔离措施,与现已运行的燃气管道不得用阀门隔离,必须加盲板断开。7)吹扫压力不得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且不得小于0.3MPa。8)吹扫口应设在开阔地段并加固,吹扫时应设安全防护区,不危及所在地段周围人和物的安全。吹扫时,吹扫出口前严禁站人。吹扫口与地面在30°~45°之间,吹扫口直径宜按表6.2.1选取。表6.2.1吹扫口直径管道末端直径(mm)DN<150150≤DN≤300DN≥350清扫口直径dd=DNd=150d=2509)气体吹扫介质采用压缩空气时,流速不小于20m/s。10)每次吹扫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500m;超过500m时宜分段吹扫。11)吹扫进气点为塑料管道时,在压缩机的出口应安装油水分离器,并采取加长压缩机出口至进气点的连接管等措施,使进气点的气体温度在40℃以下,在排出口处应设一段钢管道,钢管道应静电接地。12)清管球吹扫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段直径必须是同一规格。(2)凡影响清管球通过的管件、设施,在清管前应采用必要措施进行处理。(3)清管球吹扫后,按本条第13)款进行检验,不合格应再进行吹扫至合格为止。13)气体吹扫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气体吹扫检验时,吹扫气体的流速不小于20m/s。(2)当目测排气无烟尘时,应在排气口设置白布回涂白漆木靶板检验,3min内靶上无铁锈、尘土等其他杂物为合格,同时做好记录。6.2.2埋地燃气管道应分段进行压力试验,试验管道分段长度宜按表6.2.2执行。工程施工完毕后,全线应作严密性试验。表6.2.2试验管道分段长度设计压力(MPa)管段最大长度(m)P≤0.410000.40.8弹簧压力表清洁水/压缩空气1.5P/1.15P0.8≥P>0.6弹簧压力表清洁水/压缩空气埋地钢管及架空钢管0.6≥P>0.4弹簧压力表压缩空气1.5P<0.4MPa弹簧压力表或P≤0.4压缩空气1.5P<0.4MPaU型压力计塑料管P≤0.4弹簧压力表压缩空气1.5P<0.2MPa2)燃气管道的强度试验压力及试验介质按表6.2.4执行。3)进行强度试验时,压力应逐步缓升,首先升至试验压力的50%,应进行初检,无泄露、异常,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然后稳压1h,观察压力计10min,无压降为合格。4)以气体为介质的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将管内压力降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准备进行严密性试验。5)当采用清洁水作介质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将管道中的清洁水放(抽)完,并按本规定第6.2.1条的要求将管道内剩余水清扫干净。6.2.5埋地燃气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严密性试验在强度试验合格后并在管顶上具有不少于0.5m的回填土后方可进行。2)试验介质宜采用压缩空气。3)严密性试验压力。设计压力≤0.01MPa时,试验压力为0.2MPa。设计压力>0.01MPa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且不小于0.1MPa4)严密性试验仪表宜采用电子压力记录仪。5)强度试验完成后,可将管内压力降至严密性试验压力,压力稳定后方可开始计算严密性试验起始压力值,压力稳定时间按下列要求进行:(1)管径DN200以下,稳压12h。(2)管径DN200~DN400,稳压18h。(3)管径DN400以上,稳压24h。6)严密性试验时间应为24h,当试验仪表采用电子压力记录仪时,压力不下降为合格;当采用其他类型的测压仪表时,压力降ΔP的允许值及修正见附录J。7)所有未参加严密性试验的设备、仪表、管件,如调压器、燃气表等,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复位,然后按设计压力对系统升压,以涂发泡剂检查设备、仪表、管件及其与管道的连接处,无泄漏为合格。104 DB11/T302-20056.2.6已经验收的燃气管线,如因不具备通气条件超过半年未投入运行,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通气使用。6.3燃气工程各类站(厂)的试验与验收6.3.1站(厂)试验范围以站(厂)室外进出口阀门为分界线,进出口阀门在试压范围之内。6.3.2站(厂)燃气管道在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之前,应用盲板将站(厂)的调压设备、流量装置与管道隔开,管道试验合格后,拆除所有隔断盲板,连通站(厂)调压装置及仪表进行设备与管线连通的试压。6.3.3站(厂)的地下管线应单独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土埋设。6.3.4站(厂)的燃气管道试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强度试验应为调压装置的进口或出口设计压力的1.5倍。2)严密性试验应为调压装置的进口或出口的设计压力;月不小于0.2MPa。3)试验介质宜采用压缩空气。4)强度试验应用发泡剂涂刷设备、仪表、管件及其管道的连接处,无泄露为合格。5)严密性试验,在稳压一小时后,连续观察12h,压力不降为合格。6.4压缩天然气供应工程的试验与验收6.4.1压缩天然气供应设施在试验前必须经过吹洗,确保系统内无污物、无积水。吹洗介质宜选用洁净水。6.4.2系统的吹洗和压力试验应在系统安装作业已完成,经外观和焊缝检验合格后进行。6.4.3吹洗和压力试验宜按单体设备、管路系统分段进行。6.4.4在制造厂内已完成吹洗和压力试验的设备,并附有检验报告时,现场不宜进行再次吹洗和压力试验。在进行管路系统吹洗和压力试验时,应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6.4.5压力试验用压力表应经校验,并在校验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最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倍~2.0倍。6.4.6系统的吹洗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和管道吹洗前,应将孔板、喷嘴、滤网、安全阀、调压器、止回阀芯、仪表等拆除,妥善保管,待吹洗结束后复位。2)不需进行吹洗的设备应与吹洗系统隔开,确保无脏物进入。3)吹洗的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吹洗时,管道吹出的脏物不得进入设备,设备吹出的脏物不得进入管道。4)选用洁净水冲洗时,其流速不得低于15m/s。水冲洗应连续进行,以排水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目测相一致时为合格。5)在设备和管道吹洗后,应对系统的死角和重要部位进行检查,彻底清除污物。105 DB11/T302-20056)设备和管道吹洗合格后,不得再进行影响设备和管道内清洁的其他作业。6.4.7强度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25倍设计压力。设计压力大于4.0Mpa(含4.0MPa)的天然气管道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设计压力,试验介质应采用洁净水。强度试验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设计压力小于4.0MPa的天然气管道强度试验应符合本规定第6.2.4条的要求。2)强度试验时,设备和管道上的安全阀、稳压阀等仪表元件应按要求拆下或采取其他措施(盲板)隔开。3)强度试验注水时,应排尽试验设备和管道内的空气。4)强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后,应保持15min进行检查,确认无渗漏、无管道破裂及其他异常情况后方继续升压。(2)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90%后,应保持15min,再次进行检查,确认无渗漏、无管道破裂及其他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升压。(3)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后,应保持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进行检查,确认无渗漏、无管道破裂及其他异常情况后为合格;6.4.8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压力小于4.0MPa的管道和设备的严密性试验应符合本规定第6.2.5条的要求,设计压力大于4.0MPa(含4.0MPa)的管道和设备,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试验介质应为干燥和洁净的压缩空气或氮气。2)严密性试验时,设备和管道上的安全阀、调压器、液位计等仪表元件应复位。3)严密性试验应缓慢增加压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升至0.2MPa后,应保持10min,进行检查。确认无渗漏、无管道破裂及其他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升压。(2)试验压力升至50%后,应保持10min,进行检查。确认无渗漏、无管道破裂及其他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升压。(3)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应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停压时间应根据查漏工作需要而定,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4)严密性试验应重点检验阀门填料函、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水阀、软管连接等。6.4.9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清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试验。6.4.10压力试验检查合格后,卸压时应缓慢。6.4.11设备和管道最后应使用清洁空气吹扫干净。空气吹扫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压缩天然系统的吹扫压力可为0.6MPa。6.4.12吹扫钢管时,应用铁锤敲打管底、焊缝、死角处,但不得损伤设备和管道。6.4.13吹扫时,在排气口用白布或涂有白漆的靶板检查。若连续在10min内检查其上无铁锈、尘土、水分或其他脏物时为合格。停置20min后,应再次重复吹扫检查一次。106 DB11/T302-20056.4.14吹洗、吹扫和压力试验检查后,应填写试验记录。6.4.15站内的仪表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的有关规定。6.4.16天然气压缩机的试验与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气压缩机验收和试运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和设备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2)压缩机在额定工况下试运转时,其检测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容积流量不应低于公称容积流量的95%。(2)噪声声功率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GB/T7022进行,不得超过104dB(A)。(3)振动烈度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往复活塞压缩机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价》GB/T7777进行,不得超过28mm/s;曲轴箱内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70℃;润滑油消耗量应符合规定;电气、仪表、控制装置应指示正确、灵敏可靠。3)压缩机在额定工况下进行连续试运转的最后2h内,应对控制装置进行各项事故状态下的自动和手动停车试验。各项试验不应少于3次。6.4.17系统的验收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应由主管部门会同消防、劳动安全、环保、技术监督部门共同组成验收小组。2)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应按本规定的第6.6.5条规定将文件移交给验收小组。3)验收小组应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和测试部分装置的性能。4)验收和整改不合格的加气站、供应站,严禁投入运行。5)工程竣工经验收后,应填写验收报告。6.5液化石油气管道、储罐及设备的试验和验收6.5.1液化石油气管道、储罐及设备进行试验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安装作业已完成,外观检查及焊缝检验已合格。2)清洗吹扫已合格。6.5.2液化石油气管道及储罐焊接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化气油气管道焊后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表11.3.2的规定。2)液化石油气的各类储罐的焊接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4730《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第5章的规定。6.5.3液化石油气管道的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压力试验介质可采用压缩气体或液体(例如洁净水)。2)液化石油气气管道压力试验应按本规定第6.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3)液化石油气液相管道的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07 DB11/T302-2005(1)采用压缩气体时,管道强度试验为设计压力1.25倍。严密性试验为设计压力。采用液体时,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2)采用压缩气体作强度试验时,压力应缓慢升压,压力升到50%试验压力时,应进行检查如无泄漏及异常现象,再继续按10%试验压力逐级缓升,每级稳压3min达到试验压力后,无泄漏,目测无变形为合格。强度试验合格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重点检验阀门填料、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散阀等,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3)采用液体(如洁净水)作强度试验时应符合GB50235-97中第7.5.3条第12款的规定。6.5.4球形储罐的压力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球形储罐的压力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的规定。2)采用液体或气体进行试验时,试验压力应按设计规定进行。6.5.5各类专用阀门的检验与调试1)各类阀门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阀门在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逐个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检查。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介质应为洁净水或煤油,且水温不得低于5℃,试验时间不得少于5min,并应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压力宜采用阀门公称压力,试验介质应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应以阀瓣密封面不泄露为合格。(2)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尽内部积水,并吹干。密封面和阀杆等处应涂防锈油。强度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严密性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解体检查;解体复检仍然不合格,不得使用。(3)解体检查的阀门,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阀座与阀体应接合牢固。②阀芯与阀座应接合良好。③阀杆与阀芯的联接应灵活、可靠。④阀杆不得有弯曲和锈蚀;阀杆与填料压盖配合合适,螺纹不得有缺陷。⑤压盖与阀体应接合良好;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余量。⑥垫片、填料、螺栓等应齐全,且不得有缺陷。(4)阀门的操作机构应进行清洗检查,操作应灵活可靠,不得有卡涩现象。2)名类专用阀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调试,调试后符合下列要求:(1)各类专用阀门应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调试介质:工作介质为液体时,应采用洁净水。②工作介质为气体时,应采用空气或氮气。③调整及校验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级。④调试合格后的测试次数不得少于3次,并填写测试记录。调试不合格的阀门不得使用。(2)安全阀的调试。①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调试。108 DB11/T302-2005②安全阀进行校验和压力调整时,必须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定。调整后的安全阀应加铅封。③安全阀经调校后,在最大工作压力下不得有泄漏。(3)调压阀、回流阀、稳压阀应进行开启压力和回座压力性能调试,定值后的动作误差范围不应超过±5%。(4)过流阀应进行过流性能调试,定值后的动作误差范围不应超过±5%。(5)紧急切断阀应进行开启压力和关闭指令时间性能试验。紧急切断阀的关闭响应时间不得大于5s。易熔金属应确保在70±5℃范围内熔断。(6)止回阀应在反向介质压力下进行阀芯与阀座的密合试验,其允许泄漏量应小于或等于DN×2533cm/min。6.5.6烃泵的试运转应行合下列规定:1)烃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体上各紧固件、地脚螺栓等部位应紧固、牢靠。(2)电器及控制仪表应调整正确。(3)安全装置经检查合格。(4)盘动烃泵3转~5转,不得有阻滞卡住现象,不得有异常声音。2)烃泵可采用无负荷点动试运转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机的转向符合规定的转向要求。(2)运转中各运动部件不得有异常响声和摩擦现象,各紧固件不得有松动。(3)振动测定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3)烃泵负荷试运转可结合试生产一并进行,负荷试运应在2次以上,每次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少于2h。烃泵负荷试运转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运行稳定,不得颤动。(2)运行参数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轴承温度不得大于70℃。(4)轴向密封、管道连接处不得有泄漏。(5)电气、仪表、控制装置应指示正确、灵敏可靠。4)在烃泵的试运转过程中,应检查各类阀件的运行状况,由施工单位负责进行安全阀的最终调整,并应由专门的检测单位重新铅封,并填写“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6.5.7压缩机的验收和试运转应符合本规定第6.4.16条的规定。6.5.8液化石油气站(厂)系统的验收工作按本规定第6.4.17条的规定执行。6.6施工安装工程的验收文件及总验收报告6.6.1工程施工竣工档案份数:三份正本(其中一份全部原件,其他二份为复印件),两份简本(竣工图、测量资料)。109 DB11/T302-20056.6.2燃气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质量检验标准,不得有任何可能影响安全的缺陷和隐患。施工资料应符合《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规定的内容及格式。6.6.3地下燃气管线验收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验收范围的竣工总平面图。2)燃气工程施工验收的条件:(1)单位工程的工程实体按合同已全部完成。(2)工程竣工档案按内容要求已将原始件组卷完成。(3)有近期通气的条件。3)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配合,应在工程正式验收后30d内将正式竣工档案移交给燃气管理单位。4)地下燃气管道工程施工竣工档案编制内容:(1)工程竣工报告。(2)竣工数量表。(3)竣工验收鉴定书。(4)城建档案预验收文件。(5)施工各种审批手续、批文、批图。(6)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批准文件。(7)工程设计交底记录。(8)主要会议纪要。(9)设计变更,施工洽商记录。(10)燃气管道强度试验验收单。(11)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单,验收单。(12)管道通球试验记录。(13)管道阴极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记录。(1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15)土壤击实试验记录,回填土夯实测试记录。(16)附件安装及相关工程的施工验收文件。(17)主要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文件,现场抽测记录。(18)管道竣工测量资料。(导线、水准测量资料)。(19)竣工图。①总平面图。②管线平面图。③纵断面。④井室、特殊处理竣工大样图。⑤管道的焊缝排位记录及示意图。⑥管道焊缝检验报告。(20)备考表。110 DB11/T302-20055)竣工档案装订应符合DBJ01-71-2003的规定。6.6.4燃气调压站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气调压站验收应与外部管道验收同步进行。2)验收条件、验收形式、档案编制内容按本章第6.6.3条执行。3)燃气调压站施工竣工图与原设计图变化不大时,可在原设计图上用特殊笔迹更改后作为竣工图,应在竣工图上加盖竣工图标志。6.6.5燃气输配工程各类站(厂)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的立项报告、建设项目批复、初步设计审查文件。2)设计施工图和设计变更等有关资料。3)购进设备、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安装、使用说明书。4)施工安装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设备检验、检测报告和调试记录。(2)管道、阀门、管件的检验、检测报告和调试记录。(3)设备、管道的防腐绝缘、防雷、防静电等测试记录。(4)电器、仪表、通讯和燃气检漏装置的检验、检测报告和调试记录。(5)建、构筑物的施工和竣工记录。(6)基础沉降观察记录;隐蔽工程施工检查记录。(7)设备和管道的吹洗、压力试验记录。(8)试运转记录。(9)安全和消防设施的建设、试验的资料。(10)质量事故处理记录。(11)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记录。5)工程竣工图和竣工报告。6)行政主管部门(环保、消防、技术监督、城建档案等)的验收文件或工程需要时的准许使用文件。111 DB11/T302-2005附录A几种商业用户用气量指标类别单位用气量4职工食堂MJ/人·年(1.0×10kcal/人·年)1884~2303(45~55)4饮食业MJ/座·年(1.0×10kcal/座·年)7955~9211(190~220)4全托MJ/人·年(1.0×10kcal/人·年)1884~2512(45~60)托儿所幼儿园4日托MJ/人·年(1.0×10kcal/人·年)1256~1675(30~40)4医院MJ/床位·年(1.0×10kcal/床位·年)2931~4187(70~100)4有餐厅MJ/床位·年(1.0×10kcal/床位·年)3350~5024(80~120)旅馆招待所4无餐厅MJ/床位·年(1.0×10kcal/床位·年)670~1047(16~25)4高级宾馆MJ/床位·年(1.0×10kcal/床位·年)8374~10467(200~250)4理发MJ/人·次(1.0×10kcal/人·次)3.35~4.19(0.08~0.1)注:①职工食堂的用气量指标包括做副食和热水在内。②燃气热值按低热值计算。112 DB11/T302-2005附录B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B.1防腐层技术指标B.1.1环氧煤沥青材料:1)环氧煤沥青涂料是甲、乙双组份涂料,由底漆的甲组份加乙组份(固化剂)、面漆的甲组份(固化剂)加乙组份(固化剂)组成,并和相应的稀释剂配套使用。2)环氧煤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1.1-1、表B.1.1-2、表B.1.1-3。2B.1.2中碱玻璃布:采用玻璃布作防腐层加强基布时,宜选用经纬密度为(10×10)根/cm,厚度为0.10mm~0.12mm,无捻、平纹、两边为独边、带芯轴的玻璃布卷。表B.1.1-1甲组份技术指标指标序号项目试验方法底漆面漆1粘度(涂-4粘度计,25±常温型60~10080~150①GB/T17231℃)(s)低温型40~8050~1202细度(μm)≤80≤80GB/T1724常温型≥80GB/T17253固体含量(%)≥70常温型≥75注:厚浆型涂料面漆粘度大于150s时,应建立相应的粘度测量方法。表B.1.1-2漆膜技术指标指标序号项目试验方法底漆面漆常温型≤1≤4表干干燥时间低温型≤0.5≤31GB/T1728-1979(25±1℃)(h)常温型≤6≤16实干低温型≤3≤8113 DB11/T302-20052颜色及外观红棕色、无光黑色、有光目测3附着力/级11GB/T17204韧柔性(mm)≤2≤2GB/T17315耐冲击(cm)≥50≥50GB/T1732表B.1.1-3防腐层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1剪切粘结强度(MPa)≥4SYJ412阴极剥离(级)1~3SYJ373工频电气强度(MV/m)≥20SY/T0447附录A104体积电阻率(Ω·m)1×10SY/T0447附录B5吸水率(25℃,24h)(%)≤0.4SY/T0447附录C6耐油性(煤油,室温,7d)通过SY/T0447附录D7耐沸水性(24h)通过SY/T0447附录EB.2防腐层涂敷B.2.1一般规定:1)施工环境温度在15℃以上时,宜选用常温固化型环氧煤沥青涂料;施工环境温度-8℃~15℃时,宜选用低温固化型环氧煤沥青涂料。2)施工时,钢管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3℃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80%。雨、雪、雾、风沙等气候条件下,应停止防腐层的露天施工。3)玻璃布的包装应有防潮措施,存放时注意防潮,受潮的玻璃布应烘干后使用。B.2.2漆料配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漆和面漆在使用前应搅拌均匀。不均匀的漆料不得使用。2)由专人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比例往漆料中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使用前,应静置熟化15min~30min,熟化时间视温度的高低而缩短或延长。3)刚开桶的底漆和面漆,不应加稀释剂。配好的漆料,在必要时可加入少于5%(m/m)的稀释剂,超过使用期的漆料严禁使用。B.2.3涂敷底漆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表面预处理合格后,应尽快涂底漆。当空气湿度过大时,必须立即涂底漆。2)钢管两端各留100min~150min不涂底漆,或在涂底漆之前,在该部位涂刷防锈漆、可焊涂料或硅酸锌涂料,干膜厚度不应小于25μm。114 DB11/T302-20053)底漆要求涂敷均匀,无漏涂、无气泡、无凝块,干膜厚度不应小于25μm。B.2.4打腻子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外防腐层采用玻璃布作加强基布时,在底漆表干后,对高于钢管表面2mm的焊缝两侧,应抹腻子使其成平滑过度面。2)腻子由配好固化剂的面漆加入滑石粉调匀制成,调制时不应加入稀释剂,调好的腻子宜在4h内用完。B.2.5涂面漆和缠玻璃布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漆或腻子表干后、固化前涂第一道面漆。要求涂刷均匀,不得漏涂。2)对普通级防腐层,每道面漆实干后、固化前涂下一道面漆,直至达到规定层数。3)对加强级防腐层,第一道面漆实干后、固化前涂第二道面漆,随即缠绕玻璃布。玻璃布要拉紧、表面平整、无皱折和鼓包,压边宽度为20mm~25mm,布头搭接长度为100mm~150mm。玻璃布缠绕后即涂第三道面漆,要求漆量饱满,玻璃布所有网眼应浸满涂料。第三道面漆实干后,涂第四道面漆。也可用浸满面漆的玻璃布进行缠绕,代替第二道面漆、玻璃布和第三道面漆,待其实干后,涂第四道面漆。4)对待加强级防腐层,先按本条第3)款规定的步骤进行。待第三道面漆实干后,涂第四道面漆、并立即缠第二道玻璃布、涂第五道面漆,或缠第二层浸满面漆的玻璃布,待其实干后,涂最后一道面漆。5)涂敷好的防腐层,宜静置自然固化。当需要加温固化时,防腐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80℃,并应缓慢平稳升温,避免稀释剂急剧蒸发产生针孔。B.2.6防腐层的干性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表干——手指轻触防腐层不沾手或虽发粘,但无底漆沾在手指上。(2)实干——手指用力推防腐层不移动。(3)固化——手指甲用力刻防腐层不留痕迹。B.3防腐层质量检验及修补B.3.1应对防腐层进行外观、厚度、漏点和粘结力检验。外观、厚度、漏点检验应在防腐层实干后、固化前进行,粘结力检验可在实干后或固化前进行。B.3.2外观检查:1)防腐管应逐根目测检查。2)无玻璃布的普通级防腐层,表面呈现平整、光滑的漆膜状。对缺陷处应在固化前补涂面漆至符合要求。3)有玻璃布的加强级和特加强级防腐层,应表面平整,无空鼓和皱折,压边和搭边粘结紧密,玻璃布网眼应灌满面漆。对防腐层的空鼓和皱折应铲除,并按相应防腐层结构的要求,补涂面漆和缠玻璃布至符合要求。B.3.3厚度检查:115 DB11/T302-20051)用磁性测厚仪抽查。防腐管每20根为1组,每组应抽查1根(不足20根也抽查1根)。测管两端和中间任意3个截面,每个截面测上、下、左、右共4点,其厚度应符合本规定表3.8.14-1的规定。若不合格,再在该组内随机抽查两根,如其中仍有不合格者,则全部为不合格;2)对厚度不合格防腐管,应在涂层未固化前修补至合格。B.3.4漏点检查:1)应采用电火花检漏仪对防腐管逐根进行漏点检查,以无漏点为合格。在连续检测时,检漏电压或火花长度应每4h校正一次。检查时,探头应接触防腐层表面,以约0.2m/s的速度移动。2)检漏电压:5000V。也可设定检漏探头发生的火花长度,其值应大于防腐层设计厚度的2倍。3)不合格处应及时补涂。补涂时,将漏点周围约50mm范围内的防腐层用砂轮或砂纸打毛,然后涂刷面漆至符合要求。固化后应再次进行漏点检查。B.3.5粘结力检查:1)普通级防腐层检查时,用锋利刀刃垂直划透防腐层,形成边长约40mm、夹角约45°的V形切口,用刀尖从切割线交点挑剥切口内防腐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认为防腐层粘结力合格:(1)刀尖作用处被局部挑起,其他部位的防腐层仍和钢管粘结良好,不出现成片挑起或层间剥离的情况。(2)固化后很难将防腐层挑起,挑起处的防腐层呈脆性点状断裂,不出现成片挑起或剥离的情况。2)加强级和特加强级防腐层检查时,用锋利刀刃垂直划透防腐层,形成边长约100mm、夹角约45°~60°的切口,从切割线交点撕开玻璃布。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认为防腐层粘结力合格:2(1)撕开面积约50cm,撕开处应不露铁,底漆与面漆普遍粘结。(2)只能撕裂,切破坏处不露铁,底漆与面漆普遍粘结。3)防腐管每20根为一组,每组抽查1根(不足20根按20根计),每根随机抽查1点。如不合格,则在该组内随机抽查2根,如其中仍有不合格者,则该组全部为不合格。4)粘结力不合格的防腐管,不允许补涂处理,应铲掉全部防腐重新施工。B.4补口与补伤B.4.1补口:1)防腐管线焊接前应用宽度不小于450mm的厚石棉布或其他遮盖物遮盖焊口两边的防腐层,防止焊渣飞溅烫坏防腐层。2)防腐管线补口使用的环氧煤沥青涂料和防腐结构应与管体防腐层相同或材料性能相似。3)补口部位手工除锈达到GB/T8923规定的Sa2级。4)补口时应对管端阶梯型接茬处的防腐层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泥土等杂物,用砂纸打毛。防腐层涂敷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B.2.3条~第B.2.5条的规定。补口防腐层与管体防腐层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mm。116 DB11/T302-20055)补口处防腐层固化后,按本规范第B.3.2条~第B.3.5条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缺陷处理,其中厚度只测一个截面的4个点。6)经用户同意,可以使用辐射交联热收缩套(带)进行补口,并执行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B.4.2补伤:1)防腐管线补伤使用的材料及防腐层结构,应与管体防腐层相同。2)补伤部位的表面预处理应符合本节B.4.1条第3)款的规定。3)将表面灰尘清扫干净,按本规范第B.2.3条~第B.2.5条规定的顺序和方法涂漆和缠玻璃布,搭接宽度应不小于50mm,当防腐层破损面积较大时,应按补口方法处理。4)补伤处防腐层固化后,按本规范第B.3.2条~第B.3.5条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其中厚度只测1个点。117 DB11/T302-2005附录C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C.1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的技术指标C.1.1聚乙烯胶粘带性能应符合表C.1.1-1的规定;底漆性能应符合表C.1.1-2的规定。表C.1.1-1聚乙烯胶带性能项目名称防腐胶粘带(内带)保护胶粘带(内带)补口带测试方法颜色黑————目测基膜0.15~0.400.25~0.600.10~0.30厚度1)(mm)胶层0.15~0.700.15~0.250.20~0.80GB/T6672胶带0.30~1.100.40~0.850.30~1.10基膜拉伸强度(MPa)≥18≥18≥18GB/T1040基膜断裂伸长率(%)≥150≥150≥200GB/T1040对有底钢材≥18——≥18剥离强度GB/T2792(N/cm)对背材5~105~105~10121212体积电阻率(Ω·m)>1×10>1×10>1×10GB/T1410电气强度(MV/m)>30>30>30GB/T1408SY/T0414-982)耐热老化试验(%)<25<25<25附录A耐紫外光老化(168h)SY/T0413-2002——≥80≥80附录E(%)吸水率(%)<0.35<0.35<0.35SY/T0414-98118 DB11/T302-2005附录B水蒸汽渗透率(24h)<0.45<0.45<0.45GB/T10372(mg/cm)注:①胶粘带厚度允许偏差为胶粘带厚度的±5%。②耐热老化试验是指试样在100℃的条件下,以2400h热老化后,测得基膜拉伸强度、基膜断裂伸长率、剥离强度的变化率。③紫外光老化指标是指试验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露天敷时应考虑指标。119 DB11/T302-2005表C.1.1-2底漆性能项目名称指标测试方法固体含量(%)≥15GB/T1725表干时间(min)≤5GB/T1728粘度/涂-4杯/S10~20GB/T1723C.1.2环氧涂层的性能应符合附录E表E.1.5的规定。C.2聚乙烯胶粘带防腐C.2.1一般规定1)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施工应在高于露点3℃以上进行。2)在风沙较大时,没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宜涂刷底漆和缠绕胶粘带。C.2.2涂底漆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表面预处理后至涂刷底漆前的时间间隔宜控制在6h之内,钢管表面必须干燥、无尘。2)底漆应在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3)当底漆较稠时,应加入与底漆配套的稀释剂,稀释到合适的粘度时才能施工。4)底漆应涂刷均匀,无凝块、气泡和流挂等缺陷,弯角或焊接处应仔细涂刷不得漏涂,厚度应≥30μm。C.2.3胶粘带缠绕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待底漆表干后再缠绕胶粘带。2)胶粘带解卷时的温度宜在5℃以上。3)在胶粘带缠绕时,如焊缝两侧产生空隙,可采用与底漆及胶粘带相容性较好的填料带或腻子填充焊缝两侧。4)缠绕操作时应将胶带拉直,使之具有一定张力,粘结紧密,不得将水、油、空气和皱折的胶带缠绕于层间。5)按搭接要求作螺旋缠胶粘带,缠绕时胶粘带边缝应平行,不得扭曲皱折。换带时,将新带卷端压入剩余带下,重叠量不少于100mm。内带缠毕,应及时缠外带,外带的螺旋方向与已缠绕的内带螺旋方向应交叉。6)胶粘带始端与末端搭接长度应不少于1/4管子周长,且不少于100mm。7)缠绕时,管端应有150±10mm的焊接预留段。8)缠绕异型管件时,应选用补口带,也可使用性能优于补口带的其他专用胶粘带。缠绕异型管件的表面预处理和涂底漆要求与管本体相同。C.3防腐层的质量检验C.3.1外观检查。目测检查防腐完毕的管道,防腐层表面应平整,搭接均匀、无气泡、皱折和破损。120 DB11/T302-2005C.3.2厚度检查。按《钢管防腐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磁性法)》SY/T0066进行测量,厚度应符合本规定表3.8.15的要求。每20根抽查1根,随机测量一处,每处按圆周方向均匀测量四点,厚度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有不合格时,该批防腐管道应全部检查。C.3.3剥离强度。用刀环向划开10mm宽,长度大于100mm的胶带层,直至管体。然后用弹簧秤与管壁成90°角拉开,拉开速度应不大于300mm/min,剥离强度应符合表C.1.1-1的规定。该项测试应在缠好胶粘带4h以后进行。每千米防腐管线应测试三处,工厂预制时,每日抽查生产总量的3%,且不少于3根,每根测一处。若有不合格,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该批防腐管道全部返修。C.3.4电火花检漏。在预制厂应逐根检查,在现场对管线进行全线检查,补口、补伤处应逐个检查。检漏探头移动的速度应不大于0.3m/s,以不打火为合格。C.4补口与补伤C.4.1补口:1)补口时,应除去管端防腐层的松散部分,除去焊缝区的焊瘤、毛刺和其他污物,补口处应保持干燥。表面处理应达到GB/T8923中规定的Sa2级。2)连接部位和焊缝处应使用补口带,按本规定第3.8.20条第6)款的规定进行缠带补口,补口层与原防腐层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3)补口胶带的宽度宜采用表C.4.1的规定规格。表C.4.1管道与补口胶带宽度配合表公称管径DN(mm)补口胶粘带宽度(mm)20~405050~100100150~200150250~9502001000~15002304)补口处的防腐层性能应不低于管体。C.4.2补伤:1)修补时应除去防腐层的松散部分,清理干净,涂上底漆。2)使用与管体相同的胶粘带或补口带时,应采用缠绕法修补;也可使用专用胶粘带,采用贴补法修补。缠绕和贴补宽度应超出损伤边缘50mm以上。3)使用与管本体相同胶粘带进行补伤时,补伤处的防腐层等级、结构与管体相同,使用补口带或专用胶粘带补伤时,补伤处的防腐层性能应不低于管体。121 DB11/T302-2005附录D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D.1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涂料性能D.1.1环氧粉末涂料性能应符合表D.1.1的规定。表D.1.1环氧粉沫涂料的性能试验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外观色泽均匀,无结块目测固化时间(min)180℃≤5SY/T0315-97附录A230℃≤1.5SY/T0315-97附录A胶化时间(s)180℃≤90GB/T6554230℃≤30GB/T6554热特性符合环氧粉末生产厂给定特性SY/T0315-97附录B不挥发物含量(%)≥99.4%GB/T6554150μm筛上粉末≤3.0GB/T6554粒度分布(%)250μm筛上粉末≤0.2GB/T65543密度(g/cm)1.3~1.5GB/T4472磁性物含量(%)≤0.002GB/T2482D.2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涂敷D.2.1施工涂敷前或当环氧粉末生产厂、涂料配方和环氧粉末生产地点中三项之一或者多项发生变化时,应通过涂敷试件对涂层进行24h阴极剥离、抗3°弯曲、抗1.5J冲击及附着力等性能进行测试。D.2.2实验室涂敷试件的制备及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件基板应为低碳钢,其尺寸应符合各项试验要求。2)试件表面应进行喷射清理,其除锈质量应达到GB/T8923中规定的Sa2.5级。表面的锚纹深度应在40μm范围内,并符合粉末生产厂推荐的要求。3)涂层涂敷的固化温度应按照环氧粉末生产厂的推荐值,且不得超过275℃。4)试件上涂层厚度应为350±50μm。122 DB11/T302-20055)实验室试件的涂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SY/T0315-97附录B、C、D、E、F、G及表D.2.2的要求。表D.2.2实验室试件的涂层质量要求试验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平整、色泽均匀、无气泡、开裂及缩孔,外观目测允许有轻度桔皮状花纹24h或48h阴极剥离(mm)≤8SY/T0315-97附录C28d阴极剥离(mm)≤10SY/T0315-97附录C耐化学腐蚀(90d)合格SY/T0315-97附录D断面孔隙率(级)1~4SY/T0315-97附录E粘结面孔隙率(级)1~4SY/T0315-97附录E抗3°弯曲无裂纹SY/T0315-97附录F抗1.5J冲击无针孔SY/T0315-97附录G热特性符合环氧粉末生产厂给定特性SY/T0315-97附录B电气强度(MV/m)≥30GB/T1408.1-199913体积电阻率(Ω·m)≥1×10GB/T1410-89附着力(级)1~3SY/T0315-97附录H耐磨性(落砂法)(L/μm)≥3SY/T0315-97附录JD.2.3表面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管表面除锈质量应达到GB/T8923中规定的Sa2.5级,钢管表面的锚纹深度应在40μm~100μm范围内,并符合粉末生产厂的推荐要求。2)喷(抛)射除锈后,应将钢管外表面残留的锈粉微尘清除干净,钢管表面预处理后8h内应进行喷涂,当出现返锈或表面污染时,必须重新进行表面预处理。D.2.4涂敷和固化温度及涂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外表面的涂敷温度,必须符合还氧粉末涂料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但最高不得超过275℃。2)涂敷外涂层时,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应符合还氧粉末涂料的要求。3)涂层的最大厚度应由买方确定,最小厚度应符合本规定表3.8.16-1的要求。D.3防腐管质量检验D.3.1外涂层的外观质量应逐根进行检查。外观要求平整、色泽均匀,无气泡、开裂及缩孔,允许有轻度桔皮状花纹。123 DB11/T302-2005D.3.2使用涂层测厚仪,沿每根钢管长度随机取三个位置;在每个位置测量绕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四点的防腐层的厚度,其结果应符合本规定第3.8.16条的要求,不符合涂层厚度要求的,应按第D.4.3条的规定复涂。D.3.3利用电火花检漏仪在涂层温度低于100℃的状态下,对每根钢管的全部涂层做漏点检测,检漏电压为5V/μm。漏点数量在下列范围内时,可按D.4的规定进行修补。1)当钢管外径小于325mm时,平均每米管长漏点数不超过1.0个;当钢管外径等于或大于325mm时,平均每平方米外表面积漏点数不超过0.7个。22)当漏点数超过上述数量时,或单个漏点的面积大于或等于250mm,应按第D.4.4条进行重涂。D.3.4其他检验:1)每批还氧粉末外涂层钢管应截取长度为500mm的管段试件,作表D.3.4中的各项指标测试。表D.3.4钢管的型式检验项目及验收指标试验项目验收指标试验方法24h或48h阴极剥离(mm)≤13SY/T0315-97附录C抗2.5°弯曲无裂纹SY/T0315-97附录F抗1.5J冲击无针孔SY/T0315-97附录G附着力/级1~3SY/T0315-97附录H(2)如试验结果不合格,在其他管道上追加两管道试件,重新测试。当两个重做试验的试件均合格时,则该批钢管的此项检验合格。若重做的两个试件中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钢管的此项检验不合格,按D.4.4的要求重涂。D.4补口、补伤与复涂、重涂D.4.1补口:1)现场补口宜采用与管体相同的还氧粉末涂料进行热喷涂。喷涂必须在水压试验前进行,以免因钢管内存水而无法加热到还氧粉末要求的固化温度。2)钢管表面的补口区域在喷涂之前必须进行喷射除锈处理,其表面质量,应达到GB/T8923中规定的Sa2.5级。处理后的表面不应有油污。3)喷射除锈后必须清除补口处的灰尘和水分,同时将焊接时飞溅形成的尖点修平;并将管端补口搭接处15mm宽度范围内的涂层打毛。4)补口喷涂的工艺参数应按下列要求确定:在补口施工开始前,应以拟定的喷涂工艺,在试验管段上进行补口试喷,直至涂层质量符合本规定D.3的规定。对直径273mm及以上管径的补口施工,应以与施工管径同规格的短管作文喷涂试验管段。加工出的试件尺寸应符合表D.4.1的规定;对直径219mm及以下管线的补口施工,用直径273mm的短管作为喷涂试验管段,并加工出上述规格的试件,厚度应与施工管线相同。124 DB11/T302-2005表D.4.1试验管段试件规格序号项目试件尺寸1附着力100mm(轴向)×100(周向)×钢管壁厚2抗弯曲300mm(轴向)×30(周向)×钢管壁厚3抗冲击350mm(轴向)×170(周向)×钢管壁厚4阴级剥离150mm(轴向)×150(周向)×钢管壁厚5)对每天补口施工的头一道口,喷涂后应进行现场附着力检验。方法是:喷涂后待管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用刀尖沿钢管轴线方向在涂层上刻划两条相距10mm的平行线,再刻划两条相距10mm并与前两条线相交成30°角的平行线,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各条刻线必须划透涂层。然后,把刀尖插入平行四边形各内角的涂层下,施加水平推力。如果涂层呈片状剥离,应调整喷涂参数,直至呈碎末状剥离为止。6)采用感应式加热器将补口处管体加热到规定温度,允许偏差为±5℃,然后进行喷涂。要求喷涂厚度与管体涂层平均厚度相同,并与管体涂层搭边不小于25mm。7)补口后,应对每道口的外观、厚度及漏点进行检测,并做出记录。(1)目测,涂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流淌。(2)涂层测厚仪绕焊口两侧补口区上、下、左、右位置共8点进行厚度测量。其最小厚度不得小于管体涂层的最小厚度。若有小面积厚度不够,可打毛后用涂料进行修补,若厚度不够处的面积超过钢管补口区面积的1/3,则应重新喷涂。(3)用电火花检漏仪,以5V/μm的直流电压对补口区涂层进行检测,如有漏点,应进行处理至合格。D.4.2补伤:采用局部修补的方法来修补涂层缺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缺陷部位的所有锈斑、鳞屑、污垢和其他杂质及松脱的涂层必须清除掉。2)将缺陷部位打磨成粗糙面。3)用干燥的布和刷子将灰尘清除干净。4)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缺陷部位,应用环氧粉末生产厂推荐的热熔修补棒、双组分环氧树脂涂料或买方同意使用的同等物料进行局部修补。25)直径大于25mm且面积小于250cm的缺陷部位,可用环氧粉末生产厂推荐的双组分环氧树脂涂料或买方同意使用的同等材料进行局部修补。6)修补材料应按照生产厂家推荐的方法使用;但技术标准不低于原防腐层。7)所修补涂层的厚度值应满足本规定表3.8.16的规定。D.4.3复涂时(在第一次涂层上再涂敷另一层),必须避免起泡、爆皮和损伤原有的涂层。复涂后应达到D.3的质量检验要求。D.4.4重涂时必须将全部涂层清除干净,重涂应按D.2的涂敷要求进行,重涂后应按D.3的质量要求进行质量检验。125 DB11/T302-2005附录E聚乙烯防腐涂层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E.1聚乙烯防腐涂层的技术指标E.1.1聚乙烯防腐涂层或液态环氧粉末喷涂层的作法可采用“O模法一体成型钢制管道聚乙烯二层(三层)防腐”工艺,也可采用T模法工艺。二层结构的底层为胶粘剂,外层为聚乙烯;三层结构的底层为环氧粉末涂料,中间为胶粘剂,面层为聚乙烯。E.1.2防腐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E.1.2的规定。E.1.3焊缝部位的防腐厚度采用“O模法”防腐时不宜小于本规定表3.8.17-1规定值的90%;采用T模法防腐时,若达不到90%的要求,应降级使用。E.1.4环氧粉末的性能应符合表E.1.4的规定。表E.1.2防腐层的性能指标性能标准序号项目试验方法二层三层剥离强度20±5℃≥70≥1001SY/T0413-2002附录G(N/cm)50±5℃≥35≥702阴极剥离(mm)(65℃,48h)≤8SY/T0413-2002附录B3冲击强度(J/mm)≥8SY/T0413-2002附录H4抗弯曲(2.5)聚乙烯无开裂SY/T0413-2002附录J表E.1.4环氧粉末的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150μm筛上粉末≤3.01粒径分布(%)GB/T6554250μm筛上粉末≤0.22挥发份(%)≤0.6GB/T65543胶化时间(200℃)(s)≥12GB/T65544固化时间(200℃)(min)≤3SY/T0413-2002附录C126 DB11/T302-2005E.1.5环氧涂层的性能应符合表E.1.5的规定。表E.1.5环氧涂层的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1附着力(级)≤2SY/T0413-2002附录A2阴极剥离(65℃,48h)(mm)剥离距离≤8SY/T0413-2002附录BE.1.6胶粘剂应符合表E.1.6的规定。表E.1.6胶粘剂的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31密度(g/cm)0.910~0.950GB/T44722熔体流动速率(190℃,2.16kg)/g·(10min)-1≥0.5GB/T36823维卡软化点(℃)≥90GB/T16334脆化湿度(℃)≤-50GB/T5470E.1.7聚乙烯层的性能应符合表E.1.7的规定。表E.1.7聚乙烯层的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轴向(MPa)≥20GB/T10401拉伸强度周长(MPa)≥20GB/T1040偏差①(%)<15——2断裂伸长率(%)≥600GB/T10403耐环境应力开裂(F50)(h)≥1GB/T184223±2℃≤0.2压痕硬度4SY/T0413-2002附录F50±2℃或70±2℃②≤0.3(mm)注:①偏差为轴向和周向拉伸强度的差值与两者中较低者之比。②最高设计温度为50℃时,试验条件为50±2℃。最高设计温度为70℃时,试验条件为70±2℃。E.2涂敷与包敷127 DB11/T302-2005E.2.1钢管表面除锈质量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规定中Sa2级。钢管表面的锚纹深度应在50μm~75μm范围,并符合粉末生产厂推荐要求。E.2.2生产中对钢管加热应采用无污染的热源。E.2.3底层采用环氧粉末涂层时,涂敷必须在环氧粉末胶化过程中进行;底层采用液体环氧涂料时,涂敷应在环氧涂料胶化前进行。E.2.4聚乙烯层的包敷可采用纵向挤出工艺或侧向缠绕工艺。E.2.5聚乙烯层包敷后,应用水冷却至钢管温度不高于60℃。三层结构防腐层涂敷环氧粉末至对防腐层开始冷却的间隔时间应确保熔结环氧粉末涂层固化完全。E.2.6涂敷完成以后,应除去管端部位的聚乙烯层。管端预留长度应为100mm~150mm。E.3质量检验E.3.1防腐层外观应平滑、无暗泡、麻点、皱折及裂纹,色泽应均匀。E.3.2防腐层的漏点采用100%在线火花检漏仪检查,检漏电压为25kV,无漏点为合格。E.3.3采用磁性测厚仪测量钢管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四点的防腐层厚度,结果应符合规定。E.3.4防腐层粘结力按现行国家标准《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2002附录G的方法通过测定剥离强度进行检验。E.4补口及补伤E.4.1补口:1)补口宜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带)。2)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带)的性能应符合表H.1.1的要求。3)补口的施工和检验按E.2和E.3执行。E.4.2补伤:1)对小于或等于30mm的损伤,用聚乙烯补伤片进行修补,先除去损伤部位的污物,并将该处的聚乙烯层打毛,然后在损伤处用直径30mm的空心冲头冲缓冲孔,冲透缓冲聚乙烯层,边缘应倒成钝角,在孔内填满与补伤片配套的胶粘剂,然后贴上补伤片,补伤片的大小应保证其边缘距聚乙烯层的孔洞边缘不小于100mm。贴补时应边加热边用辊子辊压或戴耐热手套用手挤压,排出空气,直至补伤片四周胶粘剂均匀溢出。2)对大于30mm的损伤,应先除去损伤部位的污物,将该处的聚乙烯层打毛,并将损伤处的聚乙烯层修切成圆形,边缘应倒成钝角。在空洞部位填满与补伤片配套的胶粘剂,再按E.4.2中第1)款的规定贴补补伤片。最后在修补处包敷一条热收缩带。包敷宽度应比补伤片的两边至少各大于50mm。3)补伤质量应检验外观、漏点及粘结力等三项内容:(1)补伤后的外观应逐个检查,表面应平整,无皱折、气泡及烧焦碳化等现象;补伤片四周应有胶粘剂均匀溢出。不合格的应重补。128 DB11/T302-2005(2)每—个补伤处均应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漏点检查,检漏电压为15kV。若不合格,应重新修补并检漏至合格。(3)补伤后的粘结力按SY/T0413-2002附录G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常温下的剥离强度应不低于35N/cm。每100个补伤处抽查一处,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查。若加倍抽查时仍有一处不合格,则该段管线的补伤应全部返工。129 DB11/T302-2005附录F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的技术指标、施工及检验F.1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技术指标F.1.1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F.1.1的规定。表F.1.1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性能指标类型项目热温型耐寒型冷包型耐温型厚度>3mm>3mm>1.15mm>3mm纵向>30kg/50mm破坏强度纵向>30kg/50mm纵向>30kg/50mm纵向>30kg/50mm横向>2.5kg/cm拉力强度纵向>9kg/cm纵向>9kg/cm纵向>3kg/cm纵向>9kg/cm黏着力>1.4kg/25mm>1.4kg/25mm>1.4kg/25mm>1.4kg/25mm相对密度1.2±0.11.25±0.11.25±0.11.2±0.1耐电压>25kVP>25kVP>25kVP>25kVP破坏电压>30kV>30kV>30kV>30kV软化点85℃~105℃——65℃~85℃85℃~105℃适用温度-20℃~110℃>-20℃5℃~75℃-20℃~110℃冻裂度——<-20℃————F.1.2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底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F.1.2的规定。表F.1.2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底剂性能指标相对密度0.95±0.1黏度>250cps(Min)固形物45%(Min)F.2涂敷与包敷130 DB11/T302-2005F.2.1塑化沥青热包覆带:1)除锈后应立即喷雾或涂刷底漆2遍,每道刷后要干燥20min左右,以手试触不粘手为初凝,再进行下道工序。2)底剂涂在不平的钢管上时,应多刷数次,使之表面平整。3)热缠带使用时要将防腐胶带的隔离薄膜取下,防腐带向外的一面塑化沥青较厚看不到玻璃纹里,以此面与管面加热接触,不得包反。包好后可以看到玻璃布纹。4)热缠塑化沥青防腐带的加热与缠绕:(1)防腐带在包敷之前要用喷灯或燃气灯对贴于管子的面(厚面)加热,加热时防腐带与钢管同时加热。火焰不可聚于一点,要往返扫描数秒钟,充分使防腐胶带软融即可包敷。(2)包敷时必须保证塑化在沥青软融的状态下。(3)包敷时,宜用滚轮旋转支架,人工或机械操作应避免人工手动旋转包敷,以保证压力一致并可调整。旋管加热、包敷速度要相互配合。(4)防腐带加热火焰建议按表F.2.1选择。表F.2.1防腐带加热火陷带宽50mm~100mm150mm~200mm30mm火焰支数124火焰口径222(5)防腐胶带的宽度与管径要配合好,包敷方式一般应为螺旋式缠绕。注:防腐胶带与管道之间的夹角要正确,带子压茬要一致,避免发生压茬过多过少现象。一卷用完与下一卷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F.2.2冷缠包覆带:1)钢管表面处理。(1)喷砂除锈:石英或钢珠喷砂除锈,锚固深度应不小于0.01mm,表面应达到Sa2级标准,并用压缩空气或毛刷清除表面尘砂保持干净。(2)焊口外的除锈,可以用电动手工除锈,标准可达到St3级。(3)管面不得存有油渍,浮灰,杂物。(4)经喷砂除锈之后的钢管,应迅速进行包敷。2)涂防腐底剂。(1)钢管包敷防腐之前,须先涂刷一道底剂,厚度不小于0.08mm。(2)底剂涂刷5min~10min之后,达到表干,再进行防腐带包敷。(3)底剂要涂刷均匀,当钢管上有湿气时要烤干后方可涂刷。(4)底剂使用之前,应先轻轻搅均,容器应紧密闭合。3)防腐带包敷。(1)包敷前撕去防腐带内襟形膜。131 DB11/T302-2005(2)管子表面清洁检查。(3)用力均匀地将防腐带缠绕在管子上,一般不得用粘贴法。F.3塑化沥青包覆带的质量检验F.3.1塑化沥青热包覆带:1)外观检查,不得有空鼓,沥青不得流坠,压茬必须均匀,不得有褶皱。2)厚度检查,根据设计的防腐等级,用非金属厚度仪进行抽测。要求大于设计厚度。3)粘结力,涂层完全固化后,用小刀切开25mm宽、100mm长的长方形刀口,一定要切透。用弹簧钩称,勾着开口一端向外拉。扫描速度为100mm/min。要求粘着力应大于1.4kgf/25mm(13.7N/25mm)。4)电绝缘性: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查,不得有针孔。施加电压按防腐厚度等级确定U=7000δ。5)防腐胶带操作质量检查点数应遵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执行。F.3.2冷缠包覆带:1)冷包防腐的外观检查。(1)包敷是否紧密,检查是否有空鼓、气泡、残留。(2)压茬搭接是否达到标准。(3)是否有折皱。2)针孔实验:(1)在管道降管下沟之前应做100%的漏电检查,在埋设之前在全线作30%~50%的漏电检查。(2)一般测电电压为:0.75mm厚的电压标准为12kV,1.25mm厚的电压标准为20kV。(3)发现不合格处理后,应再进行漏电检查。3)剥离强度检查:(1)用力沿环向划开10mm宽的带。(2)然后用弹簧称与管壁为90角慢慢拉开,拉开速度不大于10mm/min(10毫米分钟)要求粘接剥离力大于8N/cm。(3)该测试应在缠好胶带后2h以后进行。(4)每公里防腐管线测3处,最少测1次。4)厚度检查,用非金属测厚仪来测量,所测厚度应大于设计值。F.4修补F.4.1意外破损点的修补面尺寸的确定:首先确定破损干挠面的长宽,修补面应不小于干挠点外100mm。F.4.2修补操作基本同原管的加工操作,先涂底剂,再进行包敷,防腐等级同原管道。F.4.3修补后应再进行100%检查。132 DB11/T302-2005附录G阴极保护施工G.1一般规定G.1.1必须严格按设计的要求施工,阴极保护采用镁合金或锌合金应按设计要求。G.1.2填包料应采用棉质布袋包装及现场包封,包装袋严禁使用人造纤维制品。填包料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应保证阳极四周填包料厚度一致、密实。G.1.3镁阳极使用之前,应对表面进行脱氧化层处理,清除表面的氧化膜及油污、使其呈现金属光泽。G.1.4填包料应调拌均匀,并不得不混入石块、泥土、杂草等。G.1.5镁阳极连接电缆应满足地下敷设条件的要求,其耐压500V并带有绝缘护套,通常使用铜芯电缆,推荐型号为:1)VV29-500/1×10。2)XV29-500/1×10。G.2安装G.2.1根据施工条件及阳极的形状,选择经济合理的阳极施工方式。G.2.2阳极连接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四周应包敷50mm~100mm厚度的细砂,砂的上部覆盖水泥板或红砖。G.2.3阳极电缆与管道应用加强板(材质与管材一致)上焊铜鼻子的方法来连接,加强板与管道应采用四周角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电缆与管道通过铜鼻子爆破铝热连接。焊后必须将连接处重新进行防腐缘处理。其等级应和管道的防腐一致。G.2.4电缆和阳极钢芯采用铜焊或锡连接,双边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0mm。电缆与阳极钢芯焊接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接头损坏。G.2.5电缆与电缆连接及露出阳极端面的钢芯均应防腐绝缘,绝缘材料应采用环氧树脂或相同功效的其他涂料。G.2.6电缆敷设时,长度就留有一定余量,以适应土壤的下沉。G.2.7阴极保护(牺牲阳极法)施工完成后,应由质检部门进行检测,合格方可回填。133 DB11/T302-2005附录H热收缩套(带/片)PE防腐层防腐补口的性能指标、施工及检验H.1热收缩套(带/片)的性能指标H.1.1热收缩套(带/片)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H.1.1的要求:表H.1.1热收缩套(带/片)的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拉伸强度(MPa)≥17GB/T1040断裂伸长率(%)≥400GB/T1040维卡软化点(℃)≥90GB/T1633脆化温度(℃)≤-65GB/T5470电气强度(MV/m)≥25GB/T1408-113体积电阻率(Ω·m)>1×10GB/T1410耐环境应力开裂(F50)(h)≥1000GB/T184210%HCL≥85SY/T0413-2002耐化学介质腐蚀(浸泡7d)(%)10%NaOH≥85附录D10%NaCL≥85拉伸强度/MPa≥14耐热老化(150℃,168h)GB/T1040断裂伸长率/%≥300热收缩套/聚乙烯层≥35剥离强度(N/cm)GB/T2729热收缩套/钢≥35注:耐化学介质腐蚀指标为试验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H.2补口134 DB11/T302-2005H.2.1如补口处采用超声波探伤时,应先用熔剂洗掉补口处的耦合剂后,方可进行补口的表面处理。补口前,必须对补口部位进行表面预处理。表面预处理的质量宜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规定的sa2.5级。经设计选定,也可用电动工具除锈处理至st3级。焊缝处的焊渣、毛刺等应消除干净。H.2.2补口搭接部位的聚乙烯层应打磨至表面粗糙;然后用火焰加热器对补口部位进行预热,达到加热和除潮的要求。按热缩套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控制预热温度,并进行补口施工。H.2.3热收缩套与聚乙烯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采用热收缩带时,应用固定片固定,周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80mm。H.3补口质量检验H.3.1同一牌号的热收缩套,首批使用时,应按本规定第3.8.20条第6)款和表H.1.1规定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H.3.2补口质量应检验外观、厚度、漏点及粘结力等四项内容。1)补口的外观应逐个检查,热收缩套(带)表面应平整、无皱褶、气泡及烧焦炭化等现象;热收缩套(带)周向及固定片四周应有胶粘剂均匀溢出。2)每一个补口均应用涂层测厚仪测量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任意四点的厚度。非搭接部位每一点的厚度应符合本规定表3.8.20的规定。任何一点的厚度不符合规定,均应再包敷一层热收缩带,使厚度达到要求。3)每一个补口均应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漏点检查。检漏电压为15kV。若有漏点,应重新补口并检漏,直至合格。4)补口后热收缩套(带)的粘结力按SY/T0413-2002附录G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常温下的剥离强度不应小于35N/cm。每500个补口至少抽测一个口,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测。若加倍抽测时仍有一个口不合格,则该段管线的补口应全部返修。135 DB11/T302-2005附录I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同类型燃具数目燃气双眼灶和同类型燃具数目燃气双眼灶和燃气双眼灶燃气双眼灶N快速热水器N快速热水器11.001.00400.390.1821.000.56500.380.17830.850.44600.370.17640.750.38700.360.17450.680.35800.350.17260.640.31900.3450.17170.600.291000.340.1780.580.272000.310.6190.560.263000.300.15100.540.254000.290.14150.480.225000.280.138200.450.217000.260.134250.430.2010000.250.13300.400.1920000.240.12注:①表中“燃气双眼灶”是指一户居民装设一台双眼灶的同时工作系数;当一户居民装两台单眼灶时,也可参照本表计算。②表中“燃气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是指一户居民装设一台双眼灶和一台快速热水器的同时工作系数。136 DB11/T302-2005附录J严密性试验压力降ΔP的修正严密性试验压力降ΔP的修正公式为:273+t1ΔP=(H+B)−(H+B)1122273+t2式中H1,H2:——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压力计读数,Pa;B1,B2——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气压计读数,Pa;t1,t2——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管内介质温度,℃。ΔP<133Pa为合格。137 DB11/T302-2005附录K本规定依据的主要现行国家规范、标准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4)《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6)《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81637)《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l5558.18)《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l5558.29)《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GB/T971110)《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47261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12)《钢制压力容器》GBl501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16)《普通流体输送钢管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17)《管道、储罐渗漏检测方法》SY/T408018)《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GB/T210219)《碳钢焊条》GB511720)《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21)《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22)《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3223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7)《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28)《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029)《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30)《埋地钢制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定》SY/T003631)《埋地钢制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001932)《涂装前钢管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33)《建筑石油沥青》GB/T494138 DB11/T302-200534)《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J288735)《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36)《天然气》GBl7820-199937)《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38)《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3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1-3836.154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42)《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43)《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HGJ284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4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4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47)《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4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49)《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5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北京地区实施细则DBJ01-60251)《钢制弯管》SY525752)《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53)《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54)《补强圈》JB/T47365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1245956)《钢板制对焊管件》GB/T1340157)《大直径碳钢法兰》GB/T1340258)《钢制法兰管件》GBT/1718559)《钢制对焊管件》SY/T05106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61)《卡套式管接头技术条件》GB37656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6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6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6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473066)《液化气体铁道罐车技术条件》GB1047867)《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技术条件》HG/T314368)《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6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139 DB11/T302-200570)《城市燃气分类》GB/T1361171)《绝缘法兰设计技术规定》SY/T05167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73)《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74)《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477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76)《管路法兰技术条件》JB/T7477)《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78)《汽车和液化石油气》SY75487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80)《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81)《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082)《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83)《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84)《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85)《石油、化工绝缘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2286)《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CB/T702287)《往复活塞压缩机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价》GB/T777788)《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89)《钢管防腐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磁性法)》SY/T006690)《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91)《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9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93)《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94)《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9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9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8)《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SY/T03159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00)《钢制卧式容器》JB473110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102)《钢制球形容器》GB12337140 DB11/T302-2005附录M主要名词解释M.1本规定下列名词解释见《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居民生活用气商业用气计算月日高峰系数月高峰系数小时高峰系数调压装置调压站调压箱调压柜重要公共建筑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灌瓶站气化站混气站液化石油气混合气Z加臭剂M.2M.2.1压缩天然气供应站:依靠车载储气瓶运进压缩天然气,经减压后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的Ⅱ类气质指标的天然气供应场所。M.2.2本规定下列名词解释见《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站房加气岛141 DB11/T302-2005加气机拉断阀M.3本规定下列名词解释见《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压力试验泄漏性试验射线照相检验142 DB11/T302-2005附录N本规定用词说明N.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N.1.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N.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N.1.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N.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43 北京市地方标准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条文说明 DB11/T302-2005目录1总则........................................................................................................................................................(145)2用气量与燃气质量................................................................................................................................(146)2.1用气量.........................................................................................................................................(146)3燃气输配系统........................................................................................................................................(147)3.1一般规定.....................................................................................................................................(147)3.2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和水力计算.............................................................................................(147)3.3压力不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147)3.4压力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148)3.5门站和储配站.............................................................................................................................(149)3.6调压站(箱)与调压装置..............................................................................................................(149)3.7管材、管件、阀门及材料的性能与检验.................................................................................(150)3.8钢制燃气管道和储罐的防腐.....................................................................................................(150)3.9钢管及附属设备施工与安装.....................................................................................................(152)3.10聚乙烯燃气管道施工与安装...................................................................................................(152)3.11监控及数据采集.......................................................................................................................(152)3.12土方工程...................................................................................................................................(153)4压缩天然气供应....................................................................................................................................(154)4.1一般规定.....................................................................................................................................(154)4.2压缩天然气加气站.....................................................................................................................(154)4.3压缩天然气供应站.....................................................................................................................(158)4.4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158)4.5站内管道及附件.........................................................................................................................(159)4.6站内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火及防爆.........................................................................................(159)4.7站内辅助系统及配套设施.........................................................................................................(159)4.8压缩天然气站的施工与安装.....................................................................................................(160)5液化石油气供应....................................................................................................................................(162)5.1一般规定.....................................................................................................................................(162)5.2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运输.............................................................................................................(162)5.3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及灌瓶站.....................................................................................(164)5.4气化站和混气站.........................................................................................................................(166)5.5瓶装供应站.................................................................................................................................(167)143 DB11/T302-20055.6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167)5.7储罐、容器、管道及附件和检测仪表.....................................................................................(167)5.8消防系统.....................................................................................................................................(168)5.9电气防爆、防雷和防静电.........................................................................................................(169)5.10通讯与绿化...............................................................................................................................(169)5.11液化石油气工程的施工与安装...............................................................................................(169)6试验与验收..............................................................................................................................................(171)6.1一般规定.....................................................................................................................................(171)6.2燃气管道的试验与验收.............................................................................................................(171)6.3燃气工程各类站(厂)的试验与验收..........................................................................................(172)6.4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供应工程的试验与验收.................................................................(172)6.5液化石油气管道、储罐及设备的试验与验收.........................................................................(172)6.6施工安装工程的验收文件及总验收报告.................................................................................(172)144 DB11/T302-20051总则1.0.1本技术规定为北京市的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而编制。1.0.3本条规定了本技术规定的适用范围为:北京市的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采暖通风、空调、燃气汽车等各类用户使用的、公用性质的、且符合本规范燃气质量要求的气体燃料。1.0.8本条规定了从事北京市燃气输配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是非常必要的。1.0.9北京市属于设防烈度8°的地震区,工程设计要符合设防的要求。1.0.10由于国家建设项目的发展加快,地区现况变化速度比20世纪90年代要快,制定设计有效期是很必要的。1.0.11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时,为保证使用的可靠,本条规定应经试验鉴定及征得燃气供应部门的同意。145 DB11/T302-20052用气量与燃气质量2.1用气量2.1.1北京市当前气源充裕,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大气环境,本条规定除优先发展民用气外,还将大力发展采暖、空调及燃气汽车用气。其他气量中主要包括:管网漏损量;发展过程中没有预见到或难以掌握的用气量。因此在燃气设计中,应根据各地区、各单位发展规划确定燃气量。2.1.2本条推荐居民生活用气量按2600MJ/人·年~3000MJ/人·年计算,是根据近期北京市的统计数据提出。146 DB11/T302-20053燃气输配系统3.1一般规定3.1.1、3.1.3燃气管道输送压力的上限是根据长输高压天然气管线的输送压力确定的,门站后城市天然气管道最高压力4.0MPa已能满足供气的要求。把低压管道的压力由≤0.005MPa提高到<0.01MPa,是为了提高低压管道供气系统的经济性,并可为解决高层建筑低压管道供气系统由于高程差引起的附加压头问题提供方便。由于低压管道压力提高不多,故仍可在室内采用钢管丝扣连接。但此系统需要在用户燃气表前设置低—低压调压器,使用户燃具前压力被调节在较稳定状态下,这也有利于提高燃具的热效率并减少污染。3.2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和水力计算3.2.1独立居民小区和庭院燃气支管所接用户的燃具种类和数量一般为已知,此时的燃气管道计算流量可直接计算,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3.2.3用气高峰系数应根据供气区域的大小确定,表中给出的与供气人数对应的燃气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可供计算参考。3.2.4住宅采暖指标已包括5%的管网热损失在内。商业建筑指标为综合指标,详细计算时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建筑指标计算。制冷耗热指标及采暖、制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均按北京市规划指标给出。以上负荷中不含生活热水负荷,生活热水负荷包含在用户用气量指标中。3.2.8本条为柯列勃洛克公式,此公式为世界各国在众多专业领域中广泛采用的经典公式。柯氏公式是个隐函数公式,虽然计算机计算较为容易,人工计算却非常困难,因此本规范保留了原来的阿里特苏里公式。各种管材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当量粗糙度“K”值按国家规定的最新数据列入。3.2.12由于调压箱的广泛应用,中压燃气管道已深入到建筑小区,成为小区燃气管网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将中压管网的压力损失分解为中压干线和中压支线两部分,相应的压力损失分配比例分别为60%和40%。在燃气设计中可以此作为设计依据。3.3压力不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3.3.1压力不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一般不作管道强度计算。但压力在0.8MPa至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由于压力较高,封头、三通、弯头应作强度计算或验算,架空管道也应作强度计算。计算方法可按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计算方法。147 DB11/T302-20053.3.2、3.3.3北京市燃气管道采用钢管或聚乙烯管,其他管材暂不考虑采用。聚乙烯燃气管道的使用条件与设计按《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定》(CJJ63及北京市燃气集团的有关规定纳入本规范。钢管的最小公称壁厚按国家规范的规定详见有关说明,该规定与燃气钢管常用规格是一致的。北京市燃气管网的管材以前一直以钢管为主,自80年代中期引进聚乙烯管。目前聚乙烯管、连接管件、施工设备等都已配套生产,并成立了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的机构,相应的聚乙烯管及管件的国家标准也已发布(GB15558.1、GB15558.2),聚乙烯管的两个系列及适用压力均来源于该国家标准。因此,在燃气管网中发展使用聚乙烯管已成为必然。目前聚乙烯地下管线用颜色区分管线压力,这为今后的管网管理提供方便。3.3.4目前燃气行业使用的阀门无单一形式的专用阀门,过去采用的闸板阀、旋塞阀等密封性能较球阀差,球阀的软密封可保证阀门长期不发生外漏,所以本规范推荐使用球阀,且球阀的软密封材料应为聚四氟乙烯,不可用橡胶。3.3.5燃气管道与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及垂直净距,均按照国家规范及聚乙烯燃气管道技术规定的要求而制定。燃气管道与建构筑物的水平净距,是指燃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外墙面的净距。当执行该规定有困难时,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后可适当减小净距。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是指:1)增加管道壁厚,钢管可按表3.3.2-1酌情增加。聚乙烯管不采取增加壁厚的方法。2)提高防腐等级。3)减少接口数量。4)加强检验(100%无损探伤)等。3.3.6根据北京市的特点,在重大节日或特殊情况下,将有重型车辆经过交通主要干道,因此本条规定,燃气管道在车行道下敷设时,应埋设的深一些,并不得小于给定的埋深范围。3.3.10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套管内的燃气管道和避免互相干扰。3.3.11根据国家规范要求,燃气管道不应在高速公路下与其平行敷设,可以与其交叉,但燃气管道应敷设在套管中。3.3.13、3.3.14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编制。3.3.18地下燃气管线的末端作预留接口时,其长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接线施工时是否操作方便;在预留阀门后加设盲板,也是为接线施工时提供方便;当预留接管过长时,为保证在接管施工时,将盲管中的空气置换干净,需加设放散管。3.3.19目前城市地下市政管线较多,且部分管线材质相同,如自来水与燃气管的管材均为钢管,甚至其防腐层也相同。在燃气管线上方设置警示带,可以防止混淆管线内的介质,并可提前警示其他施工人员,防止对燃气管线造成破坏。在聚乙烯管上方加设金属示踪线,是为使用地下金属探管仪提供方便。3.3.21依据为国家规范及《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3.4压力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3.4.1~3.4.19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编制。148 DB11/T302-20053.5门站和储配站3.5.1门站和储配站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将两站合并编写。3.5.2本条强调了站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因此应征得北京市规划部门的同意和批准。3.5.3、3.5.4提出了总平面布置,储气罐及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依据现行国家规范。3.5.5因长输管线未加臭,本条2)款规定了门站应设置加臭装置。3.5.7根据北京市天然气输配系统的现状,提出本条规定。3.5.30因油性植物易引起火灾,故做本条规定。3.6调压站(箱)与调压装置3.6.1调压装置宜设在地上,以利于安全运行和维护。当采用人工煤气时需防冻,且一般设在地上单独建筑物内;当条件许可时,将干燃气的调压装置设在箱体内是一种较经济适用的形式;在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许可时,可露天设置;当受地上条件限制,燃气相对密度不大于0.75,且压力不高时,调压装置可设在地下,但尽量不采用。3.6.2因为调压站的占地较多,投资较高,一般用于高压—次高压、高—中压调压系统。当中—低压调压系统的规模较大、且可同时作为周边地区调压箱的备用气源时,也可按调压站设置。调压站与其他建构筑物的水平净距按国家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制定。当无法满足有关净距要求时,在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适当缩小净距。有效措施是指:有效的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小于3次;加设燃气泄漏报警器;有足够的防爆泄压面积(必要时,泄压方向应加设隔爆墙);严格控制火源等。具体防范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3.6.3区域式调压箱或用户专用调压箱采用规模较大的落地式调压箱。与其他建构筑物的水平净距按国家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制定,并规定贴靠建筑物布置时的条件。按国家规范的要求,应对调压箱的泄压口与通风口做专门的规定,由于这是对产品的要求,本规范不做具体规定,在选用调压箱时应加以注意。3.6.4用户专用调压装置可以设置在与建筑物毗邻的建筑物内、生产用气厂房内或公共建筑的顶层。本规范提出了设在用气建筑物的平屋顶上的形式。3.6.7提出适合锅炉用气特点的调压器的选用要求,以免由于调压器选用不当,使燃气设备无法启动。3.6.8对备用调压器的设置做了规定,对于不成环的低压管网上的区域调压装置和连续生产的用户专用调压装置,规定应设备用调压装置,可保证安全、可靠运行。3.6.14调压站内地下管道应采用特加强极防腐。在对防腐进行检测时,不进行破坏性检测,因为这种检测方式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检测手段,它会对防腐的整体性造成局部伤害。为了证明破坏性检测结果是否合格,还需在同时同地同条件下做另外一个试验。站房内地面上的管道,除仪表管用镀锌管外,其余采用无缝钢管,除锈应在工厂内进行,防锈漆在工厂内进行涂刷。149 DB11/T302-2005为了提高焊接质量,要求亚弧焊打底,这种焊接方法的焊道质量要高于手工电弧焊,而且易保证焊接第一层质量。3.6.16在调压站内工艺管线适当位置设置可活动的、适当高度的钢支架,主要是考虑在检修时,站内设备拆卸方便。3.6.17调压间内地上无缝钢管在防腐厂内已刷一道防腐漆,但在运输过程中会对防腐漆造成损坏,因此要求管道安装完毕并试压合格后,应再刷一道防腐漆,表面干燥后再刷灰色调和漆。3.7管材、管件、阀门及材料的性能与检验3.7.1“产品的质量要从原材料抓起”,在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将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验收作为第一项内容,以确保产品不是三无产品,因此了解生产厂家、产品批号、出厂时间及材料类别等是非常必要的。本条根据北京市40多年的经验,对管材、管件、阀门及材料的性能检验做了规定。特别对钢制弯头(大于22.5。)的制作上强调了采用工厂化生产的热轧弯头或热煨弯头。禁止使用现场制作的分瓣焊接弯头、大小头,以保证管道的运行寿命。此规定还依据了美国标准ANSI/ASMEB31的有关规定。3.7.2工作压力在1.6MPa以下的输送流体管道的管材使用Q235或20#钢是非常可靠的,尽管如此,对管材进行抽测也是非常必要的。钢管的外观检测是一种常规的检测手段,若工程规模较大,应至少对管材作一次机械性能测试。3.7.3聚乙烯管的性能与检验完全按《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15558.1)及《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15558.2)的规定编写。3.7.4阀门的泄漏分内漏及外漏两种,阀门的外漏可以通过管线的打压试验测定。内漏是当阀门关闭后,气体从有阀瓣的一侧漏到另一侧。内漏的检验是本规范规定阀门现场检验的内容。阀门的外观检验是常规检验。3.7.5法兰的技术参数不同,会引起其尺寸的变化,但变化不大,在材料管理上容易混淆,尤其是材质,不通过特殊的检验方式,无法从外观对其进行分辨。因此对法兰进行公称压力及材质的检验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3.7.6弯管的制造是对钢管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如果在再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会使弯管产生缺陷。尤其是在对弯管进行电热加工时,一般是手工操作,在加热时间、管道温度及管道弯曲半径等方面难于控制,因此,对弯管要逐个检测。3.8钢制燃气管道和储罐的防腐3.8.1、3.8.2此两条规定是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编制。3.8.3本条规定是根据北京市目前采用的防腐种类制定,取消了石油沥青防腐层的做法。150 DB11/T302-20053.8.7本条根据北京市高压干管的敷设情况,规定了高压干管应采用牺牲阳极法保护,不采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原因是燃气管道与其他金属管道或构筑物之间没有通电性,互相影响小,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对其他金属管道干扰大,互相影响,技术处理较难,易造成自身受益,其他受害的局面。3.8.9本条对暴露在空气中的管道及储罐的防腐层应有的性能提出了要求。因目前防腐种类及做法多种多样,故未提具体防腐的种类及做法,以给予设计及管理单位充分的选择余地。3.8.14环氧煤沥青防腐优于石油沥青防腐是因为不用加热,仅用涂刷的方法将环氧树脂玻璃布粘在钢管上即可,可减少空气污染。但这种防腐虽强度高、耐高温、耐低温,但有一定的局限性,防腐层较薄,表干与实干时间较长,埋地钢管需与电保护联合防腐。3.8.15聚乙烯胶粘带缠绕防腐方式已有较长历史,因此在燃气管道的适当位置上可以采用。3.8.16在燃气管道防腐中,曾使用过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但应使用在土质为砂质黏土的土壤中,因为该种防腐层较薄,厚度仅约0.3mm~0.5mm,过多的石块会对其造成破坏。由于该防腐层具有物理、化学、静电三种粘结力,粘结力较强,在检测其附着力时采用阴极剥离的方法。3.8.17科学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使得燃气管道的防腐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环氧煤沥青、熔结环氧粉末喷涂、PE胶带等各种防腐方式各有所长,但防腐最关键的一点是附着力及抵抗外力的能力,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并努力寻找可适用的材料。本条的“聚乙烯防腐涂层”的做法可以是“O模法一体成型钢制管道聚乙烯两层(三层)防腐”,也可以采用T模法工艺。“聚乙烯防腐涂层”三层结构的第一层是熔结环氧粉末涂层,使得在焊口处也能保证钢管与空气完全隔绝,其粘接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外面的有柔性的聚乙烯保护层,可以使防腐层既粘接牢固、无空鼓、不进水、无空气接触,又可以有效抗击外力的的侵袭。所以,这种防腐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这种防腐方式,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在北京地区,应尽可能推广此种防腐形式。3.8.18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中的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为60℃~70℃,在太阳曝晒下,将具有流动性;而在低于-5℃的温度下,它又具有硬脆性。聚乙烯软化点在120℃左右,且较耐低温,在-5℃时也有一定的柔性。石油沥青与聚乙烯结合的塑化石油沥青包覆带,使防腐层的性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北京地区的自来水及燃气管线上已经采用这种防腐方式,但一般是人工包缠,质量不稳定,若采用机械化的操作方式,质量的稳定性将有所加强。3.8.19牺牲阳极防腐方法,是埋地钢管被覆防腐的一种辅助防腐方法。只有在钢管的被覆层防腐质量合格的情况下,牺牲阳极防腐才能成功;反之,牺牲阳极只是起暂时的防腐作用。因此,仅采用牺牲阳极防腐方法,是一种非常浪费的做法。因此要求阳极的输出电流不可以过高。3.8.20现场固定口(现场焊口)的防腐方法很多,容易发生的问题也很多,但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现场除锈问题;另一个是在用人工进行包裹时,较易发生空鼓。当管道在工厂防腐后,要求用塑料胶粘带包裹管端,以对其进行保护,防止二次生锈。底漆与面漆的粘接应采用熔结方法,可有效避免产生空鼓。另外,目前有一种较成熟的热防腐技术,即高模厚PU防腐。这种防腐技术尤其适用于管道上的死角,如固定口的搭接处。该种防腐方法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现场设备喷涂无针孔、固化快,喷一道厚度可为2mm,非常适合现场施工,且与各种防腐材料有很好的结合性。151 DB11/T302-2005目前,在埋地管道的施工中,固定口防腐是较难解决的问题,热收缩套作固定口补口,只要操作无误,是能保证质量的,但人工操作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只有靠严格的检测及验收手段来弥补人工操作的不足。3.9钢管及附属设备施工与安装3.9.1钢管的焊接应使用电弧焊接,不得使用氧乙炔焊接,这是由不断提高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技术不断进步所决定的。钢管永久性堵板采用内藏式,是经过有关管理部门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种堵板形式,这种形式更便于再接管时的施工。本规范将在施工中应设临时封堵明确提出,尤其是在雨季或不通球清扫的管线施工中,更应该严格执行本条规定。3.9.2钢管的焊接质量主要取决于焊工的技术水平,但焊工的责任心也非常重要。必要的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ISO9002的认证是一种质量保证体系,还应有相应的质检人员去监督焊工,以确保焊工按操作规程去实施操作。对于坡口尺寸的要求是按国家规范编写的。3.9.3在施工时,燃气管道常发生悬空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沟槽不平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在焊接时人为将管道悬空,以往的要求是应对管底进行添沙并夯实,使其密实度达到95%,但并未提出夯实的方法,本规范明确提出采用撼振的方法。3.9.4本规定对法兰的安装要求较多,也作为操作规程对待。3.9.8钢套管本身要做外防腐,套管内的燃气管做特加强防腐,或做该类防腐形式中最高一级的绝缘防腐层。3.10聚乙烯燃气管道施工与安装3.10.1聚乙烯管的强度要低于钢管,它有弹性,但较易发生弹性疲劳,而且聚乙烯管材的软化点在120℃,在高温环境下内部容易发生老化,所以要仔细保管及运输。3.10.2聚乙烯管的线膨胀系数比钢管大8倍,所以夏季施工时,要将聚乙烯管蜿蜒放置在沟槽内,使聚乙烯管有收缩余量,不致于产生应力。3.10.3聚乙烯管的连接目前只允许热板式热熔对接,也可以用电熔连接,不允许热环板式热熔承插接,粘接及螺纹连接也不是聚乙烯管的连接方法。目前热环板式热熔承插接的方式应用在自来水、暖气等小口径室内塑料管的连接上,对于介质为气体的聚乙烯管,该种连接方式的接头质量不易保证。聚乙烯管的热熔接是一种新兴的管道连接技术,管道的连接不但要保证连接可靠,还要保证密封,因此要对热熔接的操作者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3.10.4聚乙烯管与钢管的连接有两种方式:管径>DN40,用特制钢塑转换接头;管径≤DN40,可用钢塑套母压接(卡套支持)与钢管连接。3.11监控及数据采集152 DB11/T302-20053.11.1本条规定是根据北京市目前输配管网已形成的监控系统,规定应设置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3.11.2-3.11.8此7条规定是根据北京市目前输配管网已实施情况而制定。3.11.9-3.11.14此6条规定是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编制。3.12土方工程3.12.1建设工程在开工前要办“三证”,即有了施工图不一定可以开工(开槽),施工单位在开槽前要与地下构筑物所有权单位进行配合。这是建设管理部门要求的施工步骤之一。经过审批的图纸是施工的法律依据之一,“按图施工”是对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3.12.2管道的基础对管道的保护起很大的作用。因此要求将管道放置在中性的细纱环境中,土壤的密实度应达到90%以上。本节规定了采用回填沙土震实或水夯撼实的方法,可使土壤的密实度达到95%以上。这是在土建地基施工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在燃气管道施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3.12.3钢管管道沟槽的宽度是根据“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89)中第二章的第一、二节的内容规定的,只是增加“在回填之前,应对现场的回填土进行土壤击实试验”的内容。在沟槽死角部位用水撼实,可确保回填后不下沉。153 DB11/T302-20054压缩天然气供应4.1一般规定4.1.1本条规定了适用范围。本条所指的工作压力是指天然气压缩机后系统内的压力限值。考虑到在已建加油站内增建加气站的可能性,本规定的适用范围除包括新建加气站外,还包括加油加气站合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4.1.2本条规定了本规定的不适用范围。液态天然气的储存、销售不同于目前的压缩天然气;换瓶加气方式较为麻烦,易因接管的疏忽而引发事故,在国外已淘汰该种加气方式;天然气低压气囊式充装方式基本也已淘汰。4.1.3本条规定了对进站和出站天然气的质量要求。1)城市使用的燃气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1999)中规定的II类气质指标。若达不到该标准,就需要加气站自建燃气净化装置,这种做法是不经济的。2)汽车用压缩天然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的规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直接影响钢瓶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这一项重要指标。随着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大量的车用瓶、车载瓶汽车在市内行驶,防止钢瓶的爆裂事故发生尤为重要。在实际运行中,当天然气质量无法达到标准时,为防止进站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超标,在加气站内应设置脱硫装置。严格控制并降低天然气中硫化物的含量,有利于燃气汽车的安全使用。3)供应站的供气对象为居民和公共建筑,其质量应符合城市燃气使用质量标准。4.2压缩天然气加气站4.2.2在进行城市加气站的规划和选址时,应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加气站的位置应既不影响交通,又能方便加气。加气站选址应有效避开重要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的繁华区,以减少事故危害;加气站应选择在城市交通干道和车辆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以方便加气。对车辆比较集中的公交车停车库(场)和大型运输企业,可设专用加气站。4.2.3目前加气站内所用的天然气,主要是由已建城市供气管网供应,由于加气站用气量较大,所以要求在选择站址和确定设计规模时,应以不影响管网上其他用户正常工作为基准。4.2.4本条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有关规定编制的。154 DB11/T302-20054.2.5本条对加气站的系统组成和平面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1)、2)加气站由主要生产工艺系统和辅助生产工艺系统组成,并在平面布置上相应分出生产区和辅助区。对采用经净化过后的天然气,其水分等杂质含量符合本规定第4.1.3条的规定,在加气站内可不设脱水装置。由于北京地区使用的天然气中含硫量非常低,符合《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2000)的要求,因此在北京地区建设的加气站内没有提及脱硫装置。3)在加气站与站外建、构筑物相邻一侧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可隔绝一般火种及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保障站内安全。但加气站面向进、出口的一侧,设置非实体围墙,主要是为了进、出站内的车辆视野,行车安全,方便操作人员对加气车辆进行管理。同时,在城市建站还能满足城市景观美观美化的要求。4)车辆进、出口宜分开设置,防止车流混乱。5)站内道路转弯半径按主流车型确定,不宜小于9m。停车位宜按平坡设计,主要是为避免溜车。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得采用沥青路面,以防止火灾事故时沥青发生溶融而影响车辆辙离和消防工作正常进行。6)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距离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有关规定。7)压缩机室采用单层建筑,利于抗振和减小事故危害。4.2.6本条规定了进入压缩机的天然气质量指标,应符合压缩机的有关规定,一般进入压缩机的天然气,3不应含游离水,含尘量应小于或等于5mg/m,微尘直径应小于10μm,以减少对活塞、缸体等处的磨损。脱水装置的设置位置应根据所选择的压缩机性能确定。一般进口压缩机在运行中限制冷凝水量,则需将脱水装置设置在压缩机前。目前国产的压缩机在运行中允许冷凝水的产生,其导出系统可靠,可将脱水装置设置在压缩机后或压缩机的二级与三级压缩之间。为了保证加气站连续运行,脱水装置宜选择双塔。4.2.7进站管道设置调压装置以适应压缩机工况变化需要,满足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平稳供气,并防止超压,保证运行安全。4.2.8本条对压缩机的选择做出的规定如下:1)加气站内压缩机一般运行时间较长,设一台备用压缩机可保证加气站不间断运营。多台并联运行的压缩机组,其单台排气量,应按公称容积流量80%~85%计算,这是按一般机泵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压缩机排气压力应小于或等于25.0MPa,以防止储气设备超压。2)加气站内压缩机动力选用电动机,具有投资低、占地少、运行可靠、操作维修方便、对周围影响小的优点,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宜优先选用电动机。不具备供电条件的地方也可选用天然气发动机。压缩机前设置缓冲罐可保证压缩机工作平稳。压缩机进出口管道的振动如果引起压缩机房共振,会对压缩机房产生破坏作用。所以,需采取措施予以避免。控制管道流速(如压缩机前进气总管天然气流速不大于20m/s,压缩机后出气总管天然气流速不大于5m/s)是减少管道振动的一项有效措施。3)压缩机单排布置主要考虑水、电、气、汽的管路和地沟可在同一方向设置,工艺布置合理。通道留有足够的宽度方便安装、维修、操作和通风。设隔音墙主要是为了保证值班人员的安全和改善操作环境,减少噪声影响。155 DB11/T302-20054)本条第1)款的要求是对压缩机实施超压保护,是保证压缩机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措施。本条第2~4款是对压缩机的安全运行提供的保护措施,保护装置需由压缩机制造厂家配套提供。第5)款中卸载排气是满足压缩机空载启动的特定要求。泄压部分主要指工作的活塞顶部及高压管汇系统的高压气体,当压缩要停机后,这部分气体应及时泄压放掉以待第二次启动。由于泄压的天然气量大、压力高又在室内,因此应将泄放的天然气回收再用,这样即经济又安全。采用缓冲罐回收卸载时,缓冲罐设安全泄放装置,是为保证回收气体时不超压。压缩机排出的废油和冷凝液中含有凝析油等污物,有一定危险,所以应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4.2.9本条对压缩天然气的储存做出的规定如下:1)目前加气站的压缩天然气储存主要用储气瓶。储气瓶有易于制造、维护的优点。储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尚没有国家标准可依,在国家标准颁布之前,可采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备案的企业标准。2)压缩天然气的储气设施主要是起缓冲作用的,储气设施容量大,天然气压缩机的排气量就可小些,压缩机工作的时间就可长些,压缩机利用率可以得到提高,购置费可以降低。但为了控制压缩天然3气加气站风险度,节省投资,储气设施容积也不宜过大,总容积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超过16m。4)采用大容积储气瓶具有瓶阀少、接口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所以推荐加气站选用同一种规格型号的大容积储气瓶。目前我国加气站采用较多的是国产60L钢瓶,限量是为了减少事故风险度。5)储气瓶组及储气瓶的安装间距是根据安装、检修、保养、操作等工作需要确定的;储气瓶采用卧式排列便于布置管道及阀件,方便操作保养,当瓶内有沉积液时易于外排。6)设安全防撞栏主要为了防止进站加气车辆控制失误撞上储气设施造成事故。4.2.10本条对加气岛及加气柱的设计做了规定:1)加气岛及加气场地系车辆加气的固定场所,为避免操作人员和加气设备长期处于雨淋和日晒状态,故规定此条。对于罩棚,主要是考虑能顺利通过各种加气车辆。除少数超大型集装箱车辆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规定罩棚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2)加气岛为安装加气柱的平台,又称安全岛。为使汽车车辆加气时,加气柱和罩棚柱不受车辆碰撞和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根据实际需要,对加气岛的高度、宽度及其突出罩棚柱外的距离做了规定。3)我国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运行压力为16MPa~20MPa,因此要求加气柱额定工作压力为20MPa。4)天然气中含有微量H2S、CO2等成分,因此加气软管及接头应具有抗腐蚀能力。4.2.11加气站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安装快速手动切断阀,是为了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自控系统失灵时,操作人员仍可以靠近并关闭切断阀,切断气源,防止事故扩大。2)~4)工艺系统中设置安全装置及截断阀,均为保证安全运行及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之用。5)设置泄压保护装置,以便迅速排放天然气管道和储气瓶中需泄放的天然气,是防止加气站火灾3事故的重要措施。一次泄放量大于500m(基准状态)的高压气体(如储气瓶组事故时紧急排放的气体、火灾或紧急检修设备时排放系统气体),很难予以回收,只能通过放散管迅速排放。出于安全和经济考虑,156 DB11/T302-20053压缩机停机卸载的天然气[一般大于2m(基准状态)]排放到回收罐较为妥当。因为天然气比重小于空气,能很快扩散,故允许拆修仪表或加气作业时泄放的少量天然气就地排入大气。6)加气站放散管的设置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制订的,该规范要求放散管必须保持通畅。7)压力容器与压力表连接短管设泄压孔(一般为φ1.4mm),是保证拆卸压力表时排放管内余压,确保操作安全。8)加气站内具有天然气泄漏的危险场所应设置检漏报警探头,采用集中监测、报警设施。9)加气站内设置的检测仪表与控制调节装置中,一些关键参数除设置就地仪表显示外,应在控制室内设置二次仪表和自动、手动操作控制开关装置。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达到防止操作失误,预防事故发生。4.2.12本条对供电设计作的规定如下:1)加气站的供电负荷,主要是压缩机、加气柱、干燥装置等用电,突然停电,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电力负荷分类标准,定为三级负荷。2)目前国内的加气站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如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压缩机自动运行监测系统等,若突然停电,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会给加气站的运营和安全带来危害,故规定信息系统应设不间断供电电源。3)加气站的压缩机供电负荷、额定电压大多用6kV,采用6/10kV外接电源是最经济的,故推荐用6/10kV外接电源。由于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所以加气站的供电系统都需建立独立的计量装置。4)采用外接电源具有投资小、经营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故应首先考虑选用外接电源。当采用外接电源有困难时,采用小型内燃发电机组解决加气站的供电问题,是可行的。内燃发电机组属非防爆电气设备,其废气排出口安装排气阻火器,可以防止或减少火星排出,避免火星引燃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火灾事故。排烟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水平距离具体数值的规定,主要是引用英国石油协会《商业石油库安全规范》(1965年版)的数据并根据国内运行经验确定的。5)如不设事故照明,照明电源突然停电,给经营操作或人员撤离危险场所带来困难。因此应在罩棚、营业室和压缩机间等处设置事故照明。7)加气站的供电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是较安全的。穿越行车道部分穿钢管保护,是为了防止车辆压坏电缆。当加气站的配电电缆较多时,采用电缆沟敷设便于检修。为了防止电缆沟进入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爆炸火灾事故,电缆沟有必要充砂填实。电缆不得与油品、燃气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是为了避免电缆与管道相互影响。8)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对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都做了详细规定,但对加气站内的典型设备的防爆区域划分没有具体规定,所以本规定参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附录B对加气站内的爆炸区域划分做了规定。9)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的电气设备允许选非防爆型。考虑到罩棚下的灯,经常处在多尘土、雨水有可能溅淋其上的环境中,因此规定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级的节能型照明灯具。157 DB11/T302-20054.3压缩天然气供应站4.3.1经拖挂气瓶车运至本站的压缩天然气应是已经加臭并符合《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的要求的压缩天然气。本站可不做加臭部分的工艺设计。4.3.2(2)压缩天然气供应站是为城镇燃气管网主干线未及的居民区设置,为临时供气设施。考虑到投资方的实力及利益,在安全方面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可以不建储罐,而采用直接以气瓶组为气源供气的形式。4.3.4为控制供应站的规模,保证合理的经济性,规定了储气能力。4.3.5本条对供应站选址做了规定。在进行供应站的选址时,应符合城镇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应有效避开重要公共建筑物和人员稠密区,以减少事故危害。目前北京地区使用的运输压缩天然气的拖挂气瓶车车身长,体积大,道路狭窄,很难出入,故提出供应站宜靠近公路。4.3.8本条对供应站的系统组成与总平面布置做了规定。供应站主要由生产储气区和配套设施区组成,在布置上宜将两区分开布置,便于生产操作及管理。本条各表为《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内容。4.3.9本条对供应站内的调压设备进行了规定。因工艺相对复杂,且进口压力高,推荐选用箱式调压设备,并命名为专业调压箱,并对专业调压箱的设置位置做了规定。对于以储罐形式储气的供应站,因拖挂车卸气的同时要启动调压装置,所以要保证两者不互相影响,确保安全。因进入供应站的压缩天然气从加气站来气,被认为是已经过净化的洁净气质,不需要再设置过滤器,但各厂家的专业调压箱的设备对气体中的杂质的要求也各有不同,若气质不干净或需要时,应再设置过滤器。提出宜三级调压的规定是从工艺系统的经济合理性考虑的,压缩天然气若直接从20MPa降至1.6MPa,工艺完全可以达到,但热交换器会增大。4.3.10因目前我国的民用计量以立方米为单位计费,所以供应站考虑的计量表也以立方米为计费单位,且燃气变压计量无法实现,考虑设置在1.6MPa以下的管线上。4.3.11按《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的相关规定制定。为防止卸气完毕后当拖挂车与卸气柱脱离前开走而产生的泄漏等重大事故,规定在卸气柱上设置拉断阀。4.3.12本条对储罐采用的形式未做硬性规定,但从经济技术比较的角度考虑,以建设球形储罐为佳。作为压力容器,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需要定期进行开罐检查,在此期间不能供气,因此在储罐数量及容积的设计上应作考虑。4.4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4.4.3本规定允许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这样做有利于节省城市用地、有利于经营管理,也有利于燃气汽车的发展。只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是可以做到安全可靠的。由于一级站储罐容积大,加油、加气量大,对周围建、构筑物及人群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有害影响也较大,还易因站前车流量大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所以规定在城市建成区不宜建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4.4.5本条按《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第3.0.7的规定制定。158 DB11/T302-20054.4.6本条按《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第4.0.4的规定制定。4.4.8我国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的运行压力为16MPa~20MPa。因此要求加气机额定工作压力与之相对应为20MPa。控制加气速度,是为了确保运行安全。天然气按基准状态的体积量作为交接计量值,符合我国关于天然气交接计量的相关规定。4.5站内管道及附件4.5.1压缩天然气管道要求所选用高压不锈钢管应符合《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的规定,即等同美国标准ASTMA—106相应材质要求。4.5.2本条规定了压缩天然气管道外径大于28mm,宜采用焊接连接;小于或等于28mm,应采用卡套连接。这是根据各类卡套式锥螺纹管接头的使用范围,公称压力为40.0MPa时为DN28;公称压力为25.0MPa时为DN42所提出的。4.5.3本条是参照美国内务部民用消防局技术标准《汽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制订的。该标准规定:天然气设备包括所有的管道、截止阀及安全阀,还有组成供气、加气、缓冲及售气网络的设备的设计压力比最大的工作压力高10%,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不低于安全阀的起始工作压力。4.5.4天然气管道采用管沟敷设便于安装、检修,但应防水、通风。管沟内填充干砂可防泄漏天然气聚集形成爆炸危险空间。4.6站内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火及防爆4.6.2规定站房的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是为了降低火灾危险性,降低次生灾害。门、窗向外开有利于可燃气体扩散、防爆泄压和人员逃生。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对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已有详细的设计规定。4.6.3储气瓶间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厂房,有利于可燃气体扩散和通风,并增大建筑物的泄压比。4.6.4储气瓶组与压缩机房、调压器间、变配电间相邻布置,在不满足相应间距要求时,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隔开,可防止事故时相互影响。防火隔墙应能抵抗一定的爆炸压力。4.6.5本系是为了便于压缩机房通风泄压以及便于检修和安装。天然气压缩机房的高度应满足设备拆装、起吊及通风要求,一般简易的起吊工作作业高度不应低于设备高度的2倍~3倍。4.7站内辅助系统及配套设施4.7.2小型灭火器材是控制初期火灾和扑灭小型火灾的最有效设备,因此规定了小型灭火器的选用型号及数量。其中灭火毯和砂子是扑灭油罐罐口火灾和地面油类火灾的有效设备,且花费不多。本条规定是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经多方征求意见后制定的。4.7.4此区域最有可能泄漏并聚积可燃气体,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可以及时检测到可燃气体非正常超量泄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进行泄漏处理,防止或消除爆炸事故隐患。值班室或控制室内经常有人员在进行营业,报警器设在这里,操作人员能及时得到报警。159 DB11/T302-20054.7.7设置静电接地装置主要是为了将油品、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泄入大地,避免管道上聚集大量的静电荷而发生静电事故。设防感应雷接地,主要是让输气管道的感应雷通过接地装置泄入大地,避免雷害事故发生。4.7.8各类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既经济又安全,但接地电阻需按最小值(保护接地)确定为4Ω。4.7.9输气管道上的法兰接头及胶管两端连接处应有金属线跨接,主要是为了防止法兰及胶管两端连接处由于连接不良而发生静电或雷电火花,继而发生爆炸火灾事故。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在非腐蚀环境下,法兰连接处的连接是良好的,故可不做金属线跨接。4.7.11设置水封装置是为了防止可能的地面污油和受油品污染的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出站时,站内外积聚在沟中的油气互相串通,引发火灾。干燥器中排出的污水中含有烃类凝液,且挥发性较高,严禁直接排入下水道,以确保安全。24.7.13在无外热源供应条件时,利用站内燃气、柴油采暖是较为便利的做法。当采暖面积不大于200m时,小型热水锅炉一般都能满足要求。4.7.14本条仅对设置在站房内的热水锅炉间提出具体要求,有关与站内设施的安全距离按本规定的表4.2.5-2执行。4.7.16本条规定了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房间应采用的通风次数,以防止发生中毒和爆炸事故。采用自然通风时,除满足通风口面积和个数外,还需要考虑通风口的位置。对于可能泄漏天然气的建筑物,以上排风为主,排风口布置时尽可能均匀,不留死角,以便于气体的迅速扩散。4.8压缩天然气站的施工与安装4.8.5本条对压缩天然气站的设备和材料的检查作的规定如下:1)规定了对购进的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以防购进的设备和材料不合乎要求,造成损失。重要设备和材料应选用专业制造厂的合格产品,施工单位接收设备后应按要求进行检查、验收,防止使用伪劣产品。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非标设备与现场制作的设备应按设计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计量仪器须经技检部门的鉴定,以确保计量合格。进口设备需依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商检、认证,并应经设计单位认可。验收后的设备、材料应妥善保管,避免损伤、污染,甚至报废。2)规定了购进的管道及附件在施工安装前应进行的检查,本条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制定的。3)规定了法兰间密封垫片在安装前应进行的检查,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制定。并明确规定凡经预压或使用过的各类垫片已留凹痕,再行使用可能产生隐患,故规定严禁再行使用。4)提供的技术文件中,设计图纸和强度计算书应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提供。储罐出厂时,制造单位应提供竣工图纸、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安全技术监督检验证书等有关文件。产品铭牌上的注明项目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罐体内外表面、接管、鞍座等检查,以确认质量满足要求方可安装。160 DB11/T302-20055)储气瓶号应与产品质量证明书、质量监督检验证书相一致,不得错混,以保证每个进站的气瓶质量全部经过检验证明合格。瓶口阀检查应符合设计或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瓶体外表面、阀口等检查,以确认质量满足要求方可安装。6)规定了加气、卸气装置在安装前的检查要求,对已经调试检查合格并附有报告的出厂产品,可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是否补检。4.8.6本条对站内设备和管道安装作的规定如下:1)压缩机等设备在出厂前已完成装配调试时,现场拆卸须与制造厂商定,以防止复位质量不符合原装要求。设备在就位前所须进行的一些复查,是确保安装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求管道安装时应编制施工程序,以减少接口数量和安装隐患。4.8.7本条规定了对焊缝质量检验的要求。4.8.8本条是对防腐和涂漆处理的一般规定。对储存设备采用银白色以减少吸热。对各类装置和管道涂色进行规定有利于统一站内设备管道涂色标志。161 DB11/T302-20055液化石油气供应5.1一般规定5.1.1规定本章适用范围。新建工程必须严格执行本章规定;扩建和改建工程执行确有困难时,可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可适当降低要求。本条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液化石油气供应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提出。1)条款液态液化石油气运输工程和设计压力,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34条、第36条、第37条确定。5.1.2规定本章不适用的液化石油气工程和装置设计,其原因是:1)炼油厂、石油化工厂、油气田、天然气气体处理装置的液化石油气加工、储存、灌装和运输工程,指这些企业内部的工艺过程,应遵循有关专业规范。2)液化石油气低温常压储存国外称为全冷冻式储存,故本章采用国际通用命名。液化石油气全冷冻式储存国外早就使用,且有成熟的安全管理经验。根据北京市气源发展情况,不纳入本规定。3)海洋和内河的液化石油气运输,尚无成熟经验,北京市也无条件,故不纳入本规定。4)用于轮船、铁路车辆和汽车上的液化石油气装置,应另行编制专业规范。5.1.3施工安装包括液化石油气加气站。5.2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运输5.2.1本条规定了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液化石油气由生产厂或供应基地至接收站(指储存站、储配站、灌瓶站、加气站、气化站和混气站)可采用管道、铁路槽车、汽车槽车和槽船运输。在进行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时,首先要解决运输方式的问题。运输方式主要根据接收站的规模、运距、交通条件等因素,经过基建投资和常年运行管理费用等方面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当条件接近时,应优先采用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方式一次投资较大,管材用量多(金属耗量大),但运行安全、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适用于运输量大的液化石油气运输,也适用于虽运输量不大,但靠近气源厂的接收站。铁路运输方式运输能力较大,赞用较低,当站区距离铁路较近、具有较好的接轨条件时,可选用该种运输方式。当距离铁路线较远、接轨投资较大、运距较远、编组次数多时,不宜选用。汽车槽车运输方式虽然运输量小、常年运行费用较高,但灵活性较大,便于调度,通常广范用于各类小型液化石油气站、混气站、气化站、加气站,同时也可作为大中型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辅助运输工具。162 DB11/T302-2005在实际工程中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通常采用两种运输方式,即以一种运输方式为主,另一种运输方式为辅。5.2.3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设计压力P(表压)级别划分,与现行的《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的管道压力分类一致;符合目前我国北京市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设计压力级别的现状。5.2.5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编制。5.2.6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的经济流速取0.8m/s~1.4m/s,主要是根据基本建设投资和常年运行费用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管道内最大流速小于3m/s时,为安全流速,以确保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有足够的时间导出,防止静电电荷集聚和电位增高。5.2.7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不得穿越居住区和公共建筑群主要考虑安全问题。因为在较高压力下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一旦发生断裂引起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其危险性较一般燃气管道危险性和破坏性大得多。在国外这类管道都尽可能避开居住区和公共建筑。5.2.8本条规定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最小埋设深度。因为液化石油气能溶解少量水分,在输送过程中,当温度降低时其将水析出。为防止水结冻而堵塞管道,应将其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此外,为防止外部动荷载破坏管道,特规定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少于0.8m。5.2.9条文中表5.2.9-1和表5.2.9-2按不同压力级别,分三个档次分别规定了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及相邻管道等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其依据如下:1)关于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及相邻管道等之间的水平净距。(1)国内现状。我国一些城市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见表5.2.9。表5.2.9我国一些城市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名称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宁波一般建、构筑物1515251525铁路干线1525252510铁路支线1020101010公路1010101010高压架空电力线1倍~1.5倍杆高101010-低压架空电力线22-1-埋地电缆22.5-1其他管线21-2.5-树木21.5-1.5-(2)考虑管道断裂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遇到火源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时,其辐射热对人的影响。火焰热辐射对人的影响主要与泄漏量、地形、风向、风速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火焰辐射热强2度可视为半球形分布,随距离的增加其强度减弱。当辐射热强度为22000kJ/h·m时,人在3s后感觉到163 DB11/T302-20052灼痛。为了安全,不应使人受到大于16000kJ/h·m的辐射热强度,故应让人有足够的时间跑到安全地点。计算表明,当安全距离为15m时,相当每小时有1.5t液态液化石油气从管道泄漏,全部气化而着火,此相当于直径为DN200的管道1h的泄漏量。这是相当大的事故。因此,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居住区、村镇和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规定要大些,而与有人活动的一般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规定要小些,是安全和切实可行的。(3)与给水、排水、暖气、热力及其他燃料管道的水平净距均不小于2m,主要考虑施工安装和检修时互不干扰,同时也考虑设置阀门井的需要。(4)与电力线的水平净距。管道与地下电力线之间的水平净距,主要考虑交流输电线路运行时,对液化石油气管道产生感应电位的影响,据此其间距不应少于10m。对架空电力线还要考虑倒杆的影响,参考国内外规范规定不小于1倍杆高且不小于10m。通讯线对液化石油气管道影响很小,其间距规定不应小于2m。(5)与树木(树行)的水平净距主要考虑管道施工时,尽可能不伤及树木根系,因液化石油气管道直径较小,故规定不应小于2m。2)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构筑物及相邻管道之间的垂直净距。(1)与给水、排水、暖气、热力及其他燃料管道交叉时的安全净距不小于0.2m,主要考虑管道下降的影响。(2)与直埋和铠装电缆交叉时的垂直净距分别不小于0.5m和0.2m,是根据供电部门有关规定确定的。(3)与铁路交叉时,管道距轨底垂直净距不小于1.2m是根据铁路部门的规定确定的,以避免列车动荷载的影响。(4)与公路交叉时,管道距路面垂直净距不小于0.8m是考虑避免汽车动荷载的影响。5.2.10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阀门设置数量以少为好,主要根据各管段位置,考虑运行和检修的需要而设置。管路沿线宜每隔5000m左右设置一个阀门,是根据国内现状确定的。5.2.11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穿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时,通常采用架空敷设。该管道两端阀门之间应设置管道安全阀,其目的是防止因太阳热辐射而引起管道内压力急剧升高导致管道发生破裂。地下管道分段阀门之间设放散阀,是考虑管道试验和检修的需要。5.2.13规定设计时选用的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性能应符合条文中相应技术条件的要求。槽车的设计不在本规定的范围内。5.3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储配站及灌瓶站5.3.1液化石油气按其功能可分为储存站、储配站和灌瓶站(以下称供应基地)。各站功能如下:1)储存站—即液化石油气储存基地,其主要功能是储存液化石油气,并将其转输给灌瓶站、气化站、加气站、混气站。有时也进行少量灌装作业。2)灌瓶站—即液化石油气灌瓶基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灌瓶作业,并将其送至瓶装供应站或用户。同时也灌装槽车,并将其送至加气站、气化站、混气站。164 DB11/T302-20053)储配站—兼有储存站和灌瓶站的全部功能,是储存站和灌瓶站的统称。5.3.2对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规模确定做了原则性规定。其中居民用户液化石油气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当地居民用气量指标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这方面资料时,可根据当地其他燃料实际消耗指标、生活水平、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因素并参考类似城市居民用气量指标确定。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城市居民用户液化石油气实际用气量指标见表5.3.2。表5.3.2我国一些城市居民用户液化石油气实际用气量指标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长春桂林青岛南京济南杭州用气量指标9.65~10.4~10.23~9.6~10.7513~1410.5~1110.015~1710.510.0(kg/户·月)10.811.510.3用气量指标2.41~3.25~2.6~2.6~2.55~2.4~2.692.503.75~4.252.62.50(kg/人·月)2.73.52.753.253.075.3.3本条对关于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储罐设计总容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各炼油厂一般每年检修一次,检修时间大部分在30天左右,有的达40天~50天,个别厂达60天。过去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储存天数多在20天左右,近年来有加大储存天数的趋势。我们认为根据我国液化石油气供应现状,单以加大储存天数已不能完全解决供求矛盾,且造成基建投资增加、危险性加大。故对储罐设计总容量仅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储罐设计容量。3本条规定了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储罐总容量超过3000m时,宜将储罐分别设置在储存站和灌瓶站,主要是考虑城市安全问题。5.3.4因为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是城市公用设施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故其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化和城市燃气规化的要求。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站址应远离居住区、村镇、学校、工业区和影剧院、体育馆等人员集中的地区,是为了保证公共安全,以防止万一发生恶性事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5.3.5本条规定了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选址的基本原则。1)站址应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主要考虑站内储罐或设备泄漏或发生事故时,避免和减少对保护对象的危害。2)站址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而不应选择在地势低洼、地形复杂、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以防止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因积存而造成事故隐患。同时也考虑减少土方工程量,以节省投资。3)站址应具有良好的市政设施条件,如:上水、下水、铁路、公路、供电等,是为了减少基本建设投资。4)避开地震地带、地基沉陷、废弃矿井和雷击等地区是为防止由于这些自然灾害而造成巨大损失。5.3.6、5.3.7条文内容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表4.6.2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6.3.8条编制。165 DB11/T302-20055.3.8本条规定了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总平面布置要求,明确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必须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5.3.9本条明确规定供应基地四周和生产区与辅助区之间设置高度不低于2.0m的实体墙,主要是考虑安全防范的需要。5.3.10本条规定生产区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是消防扑救的基本要求。5.3.11本条规定供应基地设置出入口,除考虑生产需要外,主要考虑消防扑救时保证消防车畅通。5.3.12因为液化石油气密度约为空气的2倍,故生产区内严禁设置地下、半地下建、构筑物,以防积存液化石油气造成事故隐患。5.3.16本条规定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和储罐区的布置要求。储罐之间的净距主要是考虑施工安装、检修3和运行管理的需要。数个储罐总容积超过3000m时应分组布置,主要考虑发生事故时便于扑救和减少罐组之间的相互干扰。储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0m的非燃烧体实体防护墙是防止储罐或管道发生破坏时,液态液化石油气不会因外溢而造成更大的事故。5.3.18本条规定了液化石油气泵的设置要求。重点在防止液化石油气泵因入口管段过长和管件过多、阻力增大而发生气蚀,破坏正常运行,故推荐将烃泵设置在储罐区内。5.3.19液态液化石油气泵安装高度应满足公式(5.3.19)的要求,是防止泵发生气蚀现象和保证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设计时应进行验算。5.3.22本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甲类库房和厂房与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规定,制定将总存瓶数量分为10t、11t~30t和30t三个挡次分别提出不同的防火间距要求。5.3.23本条根据各地煤气公司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灌瓶间内气瓶的储存量。存瓶量取1天~2天的计算月平均日灌瓶量是可以保证连续供气的。5.3.31汽车槽车装卸台(柱)的胶管与快装接头之间应设置阀门,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装卸车完毕时液化石油气泄漏量。5.3.32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灌瓶站备用新瓶数量取总供应户数的2%左右,是根据各站实际情况确定的。5.3.33新瓶和检修后的气瓶首次灌瓶前将其抽至83.0kPa真空度以上,此时灌装完毕后的气瓶内的氧气含量在4%以下,可防止首次点燃煤气时发生爆鸣声和恐怖感。5.3.34本条着眼于安全运行,规定了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锅炉房附属储罐应设置在独立房间内。同3时限制了储罐设计总容积不应超过1天的使用量,且不超过10m。5.3.35本条规定储罐室与锅炉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m,且储罐室面向锅炉一侧的外墙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是综合了安全防火、工艺要求和减少占地面积等诸因素确定的。5.3.36本条提出液化石油气气化室可与锅炉房毗邻,主要是考虑防止气态液化石油气再液化。为确保安全还规定气化室与锅炉房之间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两者门、窗开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6m。5.4气化站和混气站5.4.1本条规定气化站和混气站储罐设计总容量确定原则,目的是,尽量减小单罐容积和台数。5.4.5本条规定依据见本规定第5.3.6条和第5.3.7条文说明。166 DB11/T302-200535.4.9本条规定了工业企业内液化石油气气化站的储罐总容积不超过20m时,可将储罐设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并对其相关的防火间距做出了规定。5.4.10本条根据北京、深圳等地现状和参考同外有关规范,提出了地下储罐埋设深度的规定。对北方166地区最好埋设在冰冻线以下,以求储罐在较稳定的温度下工作。5.4.13、5.4.14气化间和混气间的布置主要考虑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检修的要求,本条规定了各款最小净距。5.4.15本条规定了混气系统的工艺要求。1)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液化石油气的体积百分含量,规定不应低于其爆炸上限的1.5倍,是考虑安全要求和我国混气站现状确定的。2)本规定是保证燃烧设备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3)本款对混气系统安全措施仅作原则性规定。5.5瓶装供应站5.5.1本条规定了瓶装供应站的供应范围,主要依据如下:目前各城市瓶装供应站供应范围大都在5000户~7000户,少数在10000户左右,个别站也有超过10000户的。根据各地意见,考虑经营管理、日常维修和方便用户换气,供应范围5000户~10000户是合适的。瓶装供应站一般设置在居民区内,从安全角度考虑供应规模(范围)不宜过大。5.5.3本条文规定的瓶装供应站存瓶数量主要根据各地居民用户(换瓶)规律确定的。以15kg气瓶为准,一般用户25天~35天使用一瓶液化石油气,考虑换瓶高峰,故规定其存瓶数量为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5倍左右。对供应范围为5000户~7000户的供应站,其存瓶数量为250瓶~350瓶,总容积相当33于8m~10m。这样的存瓶数量可保证连续供气不脱销。空瓶存瓶数量取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倍左右,同样是根据用户用气规律确定的。根据本条规定的存瓶数量,可确定所需瓶库面积进行瓶库设计。5.5.5本条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2年版)编制。5.5.7瓶装供应站的修理间修理煤气灶时需要动火,生活用房也是用火地点,故本条规定应与瓶库有一定防火间距。为了便于管理,本条提出管理室(营业室)可与空瓶库毗邻,考虑安全问题,应用防火墙隔开。5.6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5.6.1本条提出的各项要求是对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气站或加油、加气合建站时,要严格执行本规定。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达到文中提出的要求。5.6.2~5.6.19均按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规定制定。5.7储罐、容器、管道及管件和检测仪表167 DB11/T302-20055.7.1本条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管道材料应是根据其介质状态和最高工作压力选择,其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有关标准的规定。5.7.3本条从安全运行考虑,规定阀门及附件的配置应比液化石油气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5.7.4本条根据北京市经验,规定了在液化石油气储罐、容器、设备和管道上的阀门严禁采用灰口铸铁阀门。5.7.5本条规定用于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上的耐油胶管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4倍或4倍以上,是参考国外有关规范规定的。5.7.6本条规定了站区室外液化石油气管道敷设的要求。站区室外管道推荐采用单排低支架敷设,其管底与地面净距取0.3m左右。这种敷设方式主要是便于管道施工安装、检修和运行管理,同时也节省投资。跨越道路管道支架,其管底与地面净距不应小于4.5m是根据消防车的高度确定的。5.7.7自2000年1月1日起实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和移动式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压力、腐蚀裕量、单位容积充装量重新规定:丙烯设计压力为2.16MPa;丙烷及混合液化石油气设计压力为1.77MPa。5.7.8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最大允许充装质量计算公式(5.7.8)中系数0.9的含义是:液温为十40℃时,储罐设计最大允许体积充装率为90%。液化石油气储罐在此规定值下运行,可保证储罐留有一定的剩余空间(气相空间),避免发生过量灌装。即使在储罐安全阀放散情况下,仍有3%~5%的剩余空间。系数0.9是储罐充装率的安全参数。5.7.9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取储罐最高工作压力的1.10倍~1.15倍,主要根据《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参考国外有关规范确定的。5.7.10本条规定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设置要求。1)为防止自储罐排放出的气态液化石油气,损伤操作人员和设备而发生事故,应将其用管道引出,故应选用封闭弹簧式安全阀。332)容积为100m和100m以上的储罐属大型储罐,故规定设置2个以上安全阀。3)为保证放散气体畅通,规定其放散管管径不应小于安全阀的出口直径。放散管管口规定高出操作平台2m和地面5m以上,是防止放散时操作人员受到伤害。4)为便于安全阀检修和调试,在安全阀和储罐之间必须装设阀门。在储罐运行时,此阀门应是常开的,最好加铅封或拆除手轮。5.7.13本条规定液化石油气储罐仪表设置要求。在液化石油气储罐测量参数中,首要的是液位,其次是压力,再次是温度。因此根据储罐容积的大小做了相应的规定。5.7.17液化石油气站内具有爆炸性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报警器应设置有值班人员的安全场所。报警器的报警浓度取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的20%。此值是参考国外有关规范确定的。“20%”是安全警戒值,以警告操作人员迅速采取排险措施。小型液化石油气站设置手提式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即可。168 DB11/T302-20055.8消防系统5.8.1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在同一时间内的灭火次数按一次考虑,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及《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RJ14-87(1997年版)确定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是其供应基地内消防用水量最大的装置,故消防用水量应按储罐区消防用水量计算。1)储罐喷淋装置的设置范围是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RGBJ16-87(2001年版)确定的。2)储罐喷淋装置总用水量的计算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0028-93(2002年版)的规定制定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防用水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Q1+Q23式中Q——消防总用水量,m/h;Q1——储罐固定喷淋装置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nQ1=3.6F·q+1.8∑Fi·q12F——着火罐的全表面积,m;Fi——距着火罐直径(卧式罐按直径和长度之和的一半)1.5倍范围内各储罐中任一储罐全表面积2的一半,m;2q——储罐固定喷淋装置的供水强度,取0.15L/(s·m);3Q2——消防水枪用水量,m/h。5.8.3消防水池的容量是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的规定编制的。5.8.5因为喷雾头对储罐冷却效果较好,故本规定推荐采用。5.8.6、5.8.7、5.8.8的条文规定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的规定编制。5.9电气防爆、防雷和防静电本节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年版)的规定编制。5.10通讯与绿化5.10.1根据《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QJJ51确定。燃气供应单位应设置并向社会公布24h报修电话,抢修人员按24h值班确定。5.11液化石油气工程的施工与安装5.11.5本条文参考《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规定编制。1)规定制造厂需提供质量证明书,非合格证。明确两点:一是要求供货方提供的产品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二是由于目前外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规定对产品进行100%的外观检验,该规定严于美国标准ANSI/ASMEB31。169 DB11/T302-20052)现根据美国标准ANSI/ASMEB31,统改为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3)安全阀调试系对产品的检验,以后还要进行最终调试,所以本条中取消了铅封的规定。4)管子坡口的加工方法有多种,机械方法加工坡口,其表面较为光洁,尺寸精确。本条规定宜采用机械方法。5.11.6本条规定根据《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编制。5.11.7本条规定根据《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编制。170 DB11/T302-20056试验与验收6.1一般规定6.1.1本条规定是根据北京市建委对参加验收的单位的明确规定编制。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必须选定监理单位,以对工程的全部过程进行监督。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已运用执行了这种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6.1.3本规定进一步指出了工程竣工档案的重要性。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应首先验收竣工档案,若竣工档案不合格,不能对工程实体进行验收;没有竣工档案的工程,即使完工,也不能验收、通气或运行。6.1.5、6.1.6、6.1.7根据《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编制的。6.2燃气管道的试验与验收6.2.1本条文规定吹扫口的管径由吹扫气体的流速(>20m/s)决定。吹扫气体的流速应为不小于20m/s,与燃气在管道内的最佳流速相似。这是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流速,当燃气的流速小于20m/s时,它的流动不会带动管道内的重物。因此吹扫的清管方式不可能将管道内的杂物、积水等全部清除。因此在分支较多的管网中,要吹扫多次。而在长输管线中应用清管球对管线进行吹扫,这样可以达到清除管内一切杂物的最佳目的。6.2.4本条特别强调,强度试验应在焊接检验及清扫均合格后进行。试压是保证管道安装质量的重要工序。试压合格后,将管道封闭。当管道压力大于0.6MPa、管径小于DN100、或在长输管线上,可以用清洁水进行试压,用水试压后,可以用吹球的方法将管道中的水清除。一般的管线不宜用水试压,尤其是支线管网。本条规定强度试验要观察5min,保证无压力降为合格。这也仅能保证无大的漏气点,因为用弹簧压力表无法观测到太小的漏气点(根据漏气量的大小可以分:喷漏、滴漏及渗漏三种)。6.2.5本条规定对燃气管线进行严密性试验时,稳压时间是按管径的大小划分的,因为气体在管道内的集流时间一压力平衡时间,是随管径的不同、阻力损失的不同而变化的。本条规定严密性试验时间为24h,当测压仪表采用电子压力记录仪时,压力降为零,较现行国家规范严格。这是由于测压仪表改为“电子压力记录仪”,它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管道阀门改为具有柔性密封的球阀,其密封性能要高于闸板阀。因此,当工程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设计时,严密性试验是可以满足要求的。171 DB11/T302-20056.3燃气工程各类站(厂)的试验与验收6.3.3站(厂)的压力试验要求与输气管线不同,所以要单独进行。站(厂)的严密性试验规定观测12h,因为站(厂)在运行中一般24小时有专业人员职守。6.4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供应工程的试验与验收6.4.2本条规定了站内工艺系统的吹扫和压力试验应在焊缝检查合格后进行,以防发生试验事故。6.4.6在设备和管道吹扫后,系统的死角、滤网等重要部位往往还存有灰尘、杂物等,需拆开检查,然后复位进行严密性试验。6.4.7为保证在吹扫和压力试验过程中不产生隐患,要求在进行强度试验前宜先进行清洗,达标后进行强度试验。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有关规定,采用洁净水进行强度试验时,管道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5倍设计压力;且进行强度试验前,应将待试设备、管道上的安全阀、调压器、液位计等仪表元件拆下或隔离,以免在强度试验时受损。6.4.8进行严密性试验时,系统应复位,全部进行试验,根据国标GB50235-97第6.5.5条的规定,严密性试验和泄漏性试验相结合,并取消“泄漏量”、“泄漏率”等有关条款规定。严密性试验采用发泡剂检查。6.4.16本条规定了天然气压缩机在试运转过程中的要求,各项检测指标是根据国家标准结合使用要求确定。要求压缩机在额定工况下试运转的最后2h,应进行各项事故状态下的自动、手动停车试验和进行安全阀的灵敏度试验。在这些试验中,应有站内操作人员参加,便于今后的运行管理。6.4.17本条规定了竣工验收小组的组成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为竣工验收应提供的文件和施工安装记录。6.5液化石油气管道、储罐及设备的试验与验收本节试验与验收是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编制。6.6施工安装工程的验收文件及总验收报告6.6.1本规定明确规定了工程施工竣工档案的份数:正本原件由管理单位留存;正本复印件由市城建档案馆及施工单位留存;简本由建设单位的运行维修人员留存。6.6.3本条规定了地下燃气管线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本条规定的竣工档案交付时间,是根据目前实际工程经验制定的。竣工档案的编制内容是根据市城建档案馆列出的条文内容制定的。本条特别明确了将“土壤击实试验纪录”作为回填土密实度的重要资料。第一次提出了管道焊口结合图,且内容要有编号、距离、焊接操作人员、检测纪录、无损探伤纪录172 DB11/T302-2005等。这样的结合图可以加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当焊口出现问题时,可以找到责任人,对焊口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6.6.4本条规定了调压站的验收要求。调压站的验收应包含土建、上下水、采暖等方面的验收。由于调压站内的管线大多是地上明管,而地下管线变化不大,可用设计图代替竣工图,但必须有施工人员的确认标志。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