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9 KB
- 2022-04-22 13:32:5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ICS93.020 DB32 P11 100011999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911999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 forSelfBalanced Measurement Method ofpile BearingCapacity 19990101 发布19990101 实施江苏省技术监督局江苏省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建设委员会江苏省(技术监督局)苏建科(1999)182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做好贯彻实施《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标准的通知各市建委、技术监督局: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单位编制的《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江苏省地方标准,编号DB32/T2911999,自1999年6 月1日起执行。请有关单位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该规程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组织发行。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六日(章)抄送:省属勘察设计单位,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前言本规程是根据江苏省建委颁布发的苏建科(1997)358号文的要求,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会同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本规程是根据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省内的工程实践经验,针对自平衡试桩法的特点,参考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有关内容并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而编制的。经多次审查、修改后定稿,作为江苏省的地方标准。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主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四牌楼2 号,邮编210096),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由江苏省建设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编单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本标准主编人员:龚维明蒋永生刁爱国毛龙泉高乔明郭正兴薛国亚梁书亭李金根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目录1 总则∙∙∙∙∙∙∙∙∙∙∙∙∙∙∙∙∙∙∙∙∙∙∙∙∙∙∙∙∙∙∙∙∙∙∙∙∙∙∙∙∙∙∙∙∙∙∙∙∙∙∙∙∙∙∙∙∙∙∙∙∙∙∙∙∙∙∙∙∙∙∙∙∙∙∙∙∙∙∙∙∙∙∙∙∙∙∙∙∙∙∙∙∙∙∙∙∙∙∙∙∙∙∙∙∙∙∙∙∙∙∙∙∙∙∙∙∙∙1 2 测试设备∙∙∙∙∙∙∙∙∙∙∙∙∙∙∙∙∙∙∙∙∙∙∙∙∙∙∙∙∙∙∙∙∙∙∙∙∙∙∙∙∙∙∙∙∙∙∙∙∙∙∙∙∙∙∙∙∙∙∙∙∙∙∙∙∙∙∙∙∙∙∙∙∙∙∙∙∙∙∙∙∙∙∙∙∙∙∙∙∙∙∙∙∙∙∙∙∙∙∙∙∙∙∙∙∙∙∙∙∙∙1 3 试验方法∙∙∙∙∙∙∙∙∙∙∙∙∙∙∙∙∙∙∙∙∙∙∙∙∙∙∙∙∙∙∙∙∙∙∙∙∙∙∙∙∙∙∙∙∙∙∙∙∙∙∙∙∙∙∙∙∙∙∙∙∙∙∙∙∙∙∙∙∙∙∙∙∙∙∙∙∙∙∙∙∙∙∙∙∙∙∙∙∙∙∙∙∙∙∙∙∙∙∙∙∙∙∙∙∙∙∙∙∙∙2 4 资料整理∙∙∙∙∙∙∙∙∙∙∙∙∙∙∙∙∙∙∙∙∙∙∙∙∙∙∙∙∙∙∙∙∙∙∙∙∙∙∙∙∙∙∙∙∙∙∙∙∙∙∙∙∙∙∙∙∙∙∙∙∙∙∙∙∙∙∙∙∙∙∙∙∙∙∙∙∙∙∙∙∙∙∙∙∙∙∙∙∙∙∙∙∙∙∙∙∙∙∙∙∙∙∙∙∙∙∙∙∙∙2 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4 附录∙∙∙∙∙∙∙∙∙∙∙∙∙∙∙∙∙∙∙∙∙∙∙∙∙∙∙∙∙∙∙∙∙∙∙∙∙∙∙∙∙∙∙∙∙∙∙∙∙∙∙∙∙∙∙∙∙∙∙∙∙∙∙∙∙∙∙∙∙∙∙∙∙∙∙∙∙∙∙∙∙∙∙∙∙∙∙∙∙∙∙∙∙∙∙∙∙∙∙∙∙∙∙∙∙∙∙∙∙∙∙∙∙∙∙∙∙∙∙∙∙∙∙∙5 条文说明∙∙∙∙∙∙∙∙∙∙∙∙∙∙∙∙∙∙∙∙∙∙∙∙∙∙∙∙∙∙∙∙∙∙∙∙∙∙∙∙∙∙∙∙∙∙∙∙∙∙∙∙∙∙∙∙∙∙∙∙∙∙∙∙∙∙∙∙∙∙∙∙∙∙∙∙∙∙∙∙∙∙∙∙∙∙∙∙∙∙∙∙∙∙∙∙∙∙∙∙∙∙∙∙∙∙∙∙∙∙∙∙∙∙∙∙6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江苏省地方标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 1 总则1.1 自平衡试桩法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一种试验方法,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和桩周土层的极限侧摩阻力、桩端土极限端阻力。为使自平衡试桩法的测试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安全可靠、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2 自平衡试桩法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等,特别适用于传统静载试桩相当困难的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等情况。对直径D≥1.5m 试桩检测可采用小直径桩模拟测试以确定单位面积的摩阻力、端阻力极限值,模拟桩的直径不应小于 800mm,最后根据实际尺寸通过换算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当埋设有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1.3 用于工程桩承载力评价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工程总桩数在50 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 根,其它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1.4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 15d。1.5 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可适当提高强度等级,或掺入早强剂。2 测试设备2.1 试验加载采用专用的荷载箱,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标定。荷载箱平放于试桩中心;荷载箱位0移方向与桩身轴线夹角≤5 ,荷载箱极限加载能力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1.2 倍。2.2 荷载与位移的量测仪表:采用联于荷载箱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荷载箱率定曲线换算荷载。试桩位移一般采用百分表或电子位移计测量。采用专用装置分别测定向上位移和向下位移。对于直径很大及有特殊要求的桩型,可对称增加各一组位移测试仪表。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以防止发生竖向变位。2.3 试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大于等于 3D 且不小于 2.0m。2.4 荷载箱宜在成孔以后,混凝土浇捣前设置。护管与钢筋笼焊接成整体,荷载箱与钢筋笼焊接在一起,护管还应与荷载箱顶盖焊接,焊缝应满足强度要求,并确保护管不渗漏水泥浆。荷载箱摆放处一般宜有加强措施,可配置加密钢筋网 2 层。在人工挖孔桩底用高强度等级的砂浆或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将桩底抹平。2.5 荷载箱摆设位置应根据地质报告进行估算。当端阻力小于侧阻力时,荷载箱放在桩身平衡点处,使上、下段桩的承载力相等以维持加载。当端阻力大于侧阻力时,可根据桩长径比、地质情1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况采取以下措施:(a)允许情况下适当增加桩长;(b)桩顶提供一定量的配重;(c)加载至摩阻力充分发挥,而端部采用 1.2 条方法测试单位面积极限值,再根据实际尺寸经换算后确定端阻力值。3 试验方法3.1 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方可加下一级荷载,直到试桩破坏,然后分级卸载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当考虑缩短试验时间,对于工程桩作检验性试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一级荷载。3.2 加卸载与位移观测:3.2.1 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 1/10~1/15,第一级可按 2 倍分级荷载加荷。3.2.2 位移观测:每级加载后在第 1h内应在 5、15、30、45、60(min)测读一次,以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h、min分别表示小时及分钟)。3.2.3 位移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位移不超过 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 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3.2.4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载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a)已达到极限加载值;(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 5 倍;(c)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2 倍,且经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d)累计上拔量超过 100mm。3.2.5 卸载与卸载位移观测: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 2 倍。每级卸载后隔 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 30min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 3~4h再读一次。4 资料整理4.1 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见表4.11、表4.12、表4.13),并应对成桩和试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作补充说明。单桩紧向静载试验概况表表 4.11 工程名称地址试验单位试桩编号桩型试验起止时间成桩工艺桩断面尺寸(mm)桩长混凝土设计灌注桩虚土厚度(m)规格配筋率配筋强度等级实际灌注充盈系数(%)长度(%)2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综合柱状图表 4.12 层次土层名称描述地质符号相对标高荷载箱位置试桩平面布置示意图1 2 3 4 5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表 4.13 深度γa12Eso层次3ω(%)eSr Wp(%)IpIl φ()fk(kPa)(m)(kN/m )(a23)(Mpa)1 2 试验:资料整理:校核:4.2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记录见表 4.2。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记录表表4.2 荷载观测时间间隔时间向上位移(mm)向下位移(mm)(kN)日/月时分(min)表 1 表 2 平均累计表 1 表 2 平均累计试验:资料整理:校核:4.3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汇总表 4.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表表4.3 荷载历时(min)向上位移(mm)向下位移(mm)序号(kN)本级累计本级累计本级累计试验:资料整理:校核:4.4 确定单位竖向极限承载力:一般应绘制 QS 上、QS 下,S 上lgt、S 下lgt、S 上lgQ、S 下lgQ 曲线。4.5 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和绘制桩身轴力分布、侧阻力分布,桩端阻力荷载、桩端阻力沉降关系等曲线。3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5.1 根据位移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变型QS 曲线取QS 曲线发生明显陡变的起始点。5.2 对缓变形QS 曲线,按位移值确定极限值,极限侧阻取对应于向上位移S 上=40~60mm对应的荷载;极限端阻取 S 下=40~60mm对应荷载,或大直径桩的 S 下=(0.03~0.06)D(D 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的对应荷载。5.3 根据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下段桩取Slgt 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上段桩取 Slgt 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上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分别求得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Qu上、Qu下,然后考虑桩自重影响,得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Q -Wu上Q=+Q (1)uu下g式中:W——荷载箱上部桩自重;对于粘性土、粉土γ=0.8;对于砂土γ=0.7。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Qu=Qu上(2)5.4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根据试桩位置、实际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等综合确定,当各试桩条件基本相同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列步骤与方法确定。5.4.1 计算试桩结果统计特征值。(a)按上述方法,确定 n根正常条件试桩的极限承载力实测值Qui;(b)按下式计算 n 根试桩实测极限承载力平均值 Qumn1 Qum =åQ ui (3)n i =1(c)按下式计算每根试桩的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与平均值之比αi αi=Qui/Qum(4)下标 i 根据 Qui 值由小到大的顺序确定;(d)按下式计算αi 的标准差 Snn2Sn=å(ai -1)/(n-1)(5)i =15.4.2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a)当Sn≤0.15 时,Quk= Qum;(6)(b)当 Sn>0.15时,Quk=λQum;(7)5.4.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折减系数λ,根据变量的分布,按下列方法确定:(a)当试桩数 n=2 时,按表 51 确定;折减系数λ(n=2)表51 α2–α10.21 0.24 0.27 0.30 0.33 0.36 0.39 0.42 0.45 0.48 0.51 λ1.00 0.99 0.97 0.96 0.94 0.93 0.91 0.90 0.88 0.87 0.85 (b)当试桩数 n=3时,按表52 确定;4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折减系数λ(n=3)表 52 λα3α10.30 0.33 0.36 0.39 0.42 0.45 0.48 0.51 α20.84 ——————0.93 0.92 0.92 0.99 0.98 0.98 0.97 0.96 0.95 0.94 0.93 1.00 1.00 0.99 0.98 0.97 0.96 0.95 0.93 0.92 1.08 0.98 0.97 0.95 0.94 0.93 0.91 0.90 0.88 1.16 ——————0.86 0.84 (c)当试桩数 n≥4 时按下式计算:234A0+A1λ+A2λ+A3λ+A4λ=0 (8)n-m n-m 212式中:A0=åai +(åai );(81)i =1m i =1n-m 2n A1=-åai (82)m i =12 n A=0.127 -1 .127 n +(83)2 m A=0 .147 ´(n -1 )(84)3A=-0 .042 ´(n -1 )(85)4取 m=1,2……满足式(8)的λ值即为所求。附录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b)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c)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5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江苏省地方标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 条文说明6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1总则1.1自平衡试桩法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其主要装置是一种特制的荷载箱,它与钢筋笼连接而安置于桩身下部。试验时,从桩顶通过输压管对荷载箱内腔施加压力,箱盖与箱底被推开,从而调动桩周土的摩阻力与端阻力,直至破坏。将桩侧土摩阻力与桩底土阻力迭加而得到单桩抗压承载力,其测试原理见图1.1。自平衡测桩法具有许多优点:(a)装置简单,不占用场地、不需运入数百吨或数千吨物料,不需构筑笨重的反力架;试验时十分安全,无污染;(b)利用桩的侧阻与端阻互为反力,直接测得桩侧阻力与端阻力;(c)试桩准备工作省时省力;(d)试验费用较省,与传统方法相比可节省试验费约30%~40%,具体比例视桩与地质条件而定;(e)试验后试桩仍可作为工程桩使用,必要时可利用输压管对桩底进行压力灌浆;(f)在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斜桩、嵌岩桩、抗拔桩等情况下,该法更显示其优越性。经过多项工程的成功应用,表明了该项技术的可靠性和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本规程旨在解决该测试方法在具体工程中应用的有关技术问题。本规程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为依据,凡与规范JGJ94—94相同的内容,本规程不再赘述。1.2根据近年的实践表明,自平衡试桩法适用于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桩受力的形式有:摩擦桩、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端承校、抗拔桩。应用场地除一般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岩层等常规场地外,目前已在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抗拔桩试桩获得成功。对于大吨位、大尺寸桩,采用自平衡法可方便地测得其承载力,但其代价也较大。由于该法可分别测得侧阻力、端阻力,故可求得单位面积侧阻力、端阻力。目前国内外都经常先进行模拟桩的测试,再根据实际尺寸换算求得大桩的承载力,但模拟桩的直径不应小于800mm,以防尺寸效应带来的误差。1.3本条基本引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5条。重复赘述,仅是为了进一步强调。1.4施工后土体强度所需恢复的时间完全同JGJ94—94,由于该法测试施加的力相当于传统堆载的一半,故对桩身强度要求可适当放宽,一般混凝土浇捣后15d就可满足该法测试强度要求。2测试设备2.1加载用的荷载箱是一特制的油压千斤顶。它需要按照桩的类型,截面尺寸和荷载等级专门设计生产,使用前必须按1.贴倍极限承载力进行标定,同时防止漏油。荷载箱必须平放在桩中心,以防产生偏心轴向力。当荷裁箱位移方向与桩身轴线方向夹角小于5。时,荷载箱在桩身轴线上产生的力为99.6%所发出的力,其偏心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同时荷载箱设计加载能力一般远超出要求加载力,以便按要求加载尚来达到桩极限承载力时可继续加载。2.2本条基本引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附录C第3条。2.3荷载箱一般布置在桩端附近,由于荷载箱产生向上和向下的位移,同时向上的力仅为传统7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堆载的一半,加载对地面位移的影响远小于传统堆载法的影响;因此试桩与基准桩的距离较传统方法略有减小。2.4在施工质量保证的情况下,也可先浇捣荷载箱下的混凝土,然后安放荷载箱,再浇捣上部混凝土。如人工扩底挖孔桩,就可先浇扩大头部分混凝土。然后再设荷载箱。位移棒的护管严禁有孔洞,以防水泥浆漏进包裹住位移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护管与钢筋笼焊接;(b)位移棒摆在护管中;(c)位移棒与荷载箱焊接;(d)护管与荷载箱焊接;(e)下放钢筋笼。2.5对于钻孔灌注桩及沉管灌注桩,荷载箱一般摆放在桩端上部位置,人工挖孔桩则摆放在桩端。当挖孔桩桩端承载力远大于侧阻力时,在实际工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a)在到达持力层后继续向下挖一小孔,单独测试小孔的端阻力和侧阻力,供设计参考;(b)在允许条件下,适当增加桩长以增大上部的摩阻力;(c)挖至岩层后,先开挖小孔在孔内做模拟试验,然后打掉小孔内混凝土,重新开挖至设计标高;(d)也可加载至侧阻力充分发挥,测端部单位阻力,然后根据尺寸换算求得实际桩端阻力。3试验方法3.1本条完全引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C第7条。3.2本条基本引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C第8条。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停止加载是引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D第0.6.4条。4资料整理4.1~4.5该条基本引用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C第9条。由于承载力的确定与荷载箱位置有关,该法还同时测试向上位移,故在表格中增加该二项内容。5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5.1~5.3基本引用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C第10条。本法测试时,荷载箱上部桩身自重方向与桩侧阻力方向一致,故在判定桩侧阻力时应当扣除。本法测出的上段桩的摩阻力方向是向下的,与常规摩阻力方向相反。传统加载时,侧阻力将使土层压密,而该法加载时,上段桩侧阻力将使土层减压松散,故该法测出的摩阻力小于常规摩阻力,国内外大量的对比试验已证明了该点。目前国外对该法测试值如何得出抗压桩承载力的方法也不相同。有些国家将上,下两段实测值相迭加作为桩抗压极限承载力,这样偏于安全、保守。有些国家将上段摩阻力乘以1.5再与下8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段桩迭加而得抗压极限承载力。我国则将向上、向下摩阻力根据土性划分,对于粘性土,向下摩阻力为(0.6—0.8)向上摩阻力;对于砂土,向下摩阻力为(0.5。0。7)向上摩阻力。根据我们在粘土地区做的对比试验,其系数在0.73—0.8,本规程的取值不仅可完全满足工程要求,而且是偏于安全的。对于缓变形f—5曲线,参照国外做法,将上下段桩按两根完全独立的试桩取极限值,对于工程而言,已具有足够精度。对于抗拔桩,荷载箱摆在设计桩端处。5.4该条完全引用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C第11条。9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2T2635-2014电梯维护保养规范.pdf
- DB32T2707-2014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项目法人委托检测规范.pdf
- DB32T2708-2014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检测规范.pdf
- DB32T2709-2014水利工程概算编制规定.pdf
- DB32T2710-2014堤坝道路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pdf
- DB32T2721-2014机动车驾驶培训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计时终端技术规范.pdf
- DB32T2820-2015长山剑毫茶加工技术规程.pdf
- DB32T2842-2015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 DB32T2874-2016茶树穴盘扦插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pdf
- DB32T525-2010学生公寓用床上用品.pdf
- DB32T702-2004无公害农产品金山翠芽茶加工技术规程.pdf
- DB32T779-2005茶叶加工机械及使用安全技术规范.pdf
- DB32T940-2006农业旅游服务规范.pdf
- DB32T941-2006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pdf
- DB32T948-2006公路桥梁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规程.pdf
- DB32T972-2006实验动物笼器具独立通气笼盒(ⅣC)系统.pdf
- DB32T983-2007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pdf
- DB33002-2014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冷冻预制海水鱼制品.pdf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