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 MB
  • 2022-04-22 13:42:18 发布

DLT414-2012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7.100F20备案焉;:3639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414-—2012代替DL/T414—⒛M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peciⅡcationforeⅡvironmentaImonitoringofthermalpowerplants2012-04-06发布2012-07-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414—2012目次¨⋯¨¨⋯⋯⋯⋯⋯¨⋯⋯⋯⋯⋯⋯⋯⋯⋯⋯⋯⋯⋯⋯¨⋯⋯⋯⋯⋯¨⋯¨¨¨⋯⋯⋯¨¨⋯⋯⋯⋯⋯∶·⋯¨¨⋯⋯¨⋯¨⋯目刂舀Ⅱ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屮⋯⋯⋯⋯⋯⋯⋯⋯⋯⋯¨⋯⋯⋯⋯⋯⋯13术语和定义∴⋯⋯⋯¨⋯¨⋯⋯⋯⋯⋯⋯⋯⋯⋯⋯⋯⋯⋯⋯⋯⋯⋯⋯⋯⋯⋯⋯⋯⋯⋯⋯⋯⋯⋯¨24排水水质和排放量监测⋯⋯⋯⋯⋯⋯⋯⋯⋯⋯⋯⋯⋯⋯⋯⋯⋯⋯⋯¨⋯⋯⋯⋯⋯⋯⋯⋯⋯⋯⋯¨35烟气排放监测⋯⋯⋯⋯⋯⋯⋯⋯⋯⋯⋯⋯⋯⋯⋯⋯⋯⋯⋯屮¨⋯⋯⋯⋯⋯∵⋯⋯⋯⋯⋯⋯⋯⋯⋯86工频电场与磁场监测⋯¨⋯⋯⋯⋯⋯⋯⋯⋯⋯⋯⋯⋯⋯⋯⋯⋯⋯⋯⋯“⋯⋯⋯⋯⋯⋯⋯⋯⋯⋯127噪声监测⋯⋯⋯⋯⋯⋯⋯∵⋯⋯⋯⋯⋯⋯⋯⋯⋯⋯⋯⋯⋯⋯⋯⋯⋯⋯⋯⋯⋯⋯⋯⋯⋯⋯⋯⋯⋯138无组织排放监测⋯⋯⋯⋯⋯⋯⋯⋯⋯⋯⋯⋯⋯⋯¨¨⋯⋯⋯¨∴⋯⋯⋯⋯¨⋯⋯⋯¨⋯⋯⋯13`⋯9监测质量保证及数据处理⋯⋯⋯¨⋯⋯⋯⋯⋯⋯⋯⋯⋯⋯¨⋯¨∴⋯⋯⋯¨⋯⋯⋯⋯⋯⋯⋯⋯14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处理:⋯¨⋯⋯⋯⋯∴⋯¨⋯⋯⋯⋯⋯⋯⋯⋯⋯⋯⋯⋯⋯”⋯⋯⋯⋯⋯15附录B(规范性附录)监测质量保证及数据处理⋯⋯⋯⋯⋯¨⋯⋯⋯⋯⋯⋯¨⋯⋯∵⋯⋯⋯⋯⋯¨19附录C(资料性附录)不确定度评估¨⋯∴⋯⋯⋯¨⋯⋯⋯⋯⋯⋯⋯⋯∴⋯¨¨⋯⋯⋯¨⋯⋯⋯·27 DL/T414—2012日刂面本标准代替DL/T414-200z1《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D凵T414-20⒄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对燃煤火电厂烟气中汞、氨的测定一一增加了对燃煤火电厂脱硫废水中总汞、总铬、总镉、总铅、总镍、总锌、总砷、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氟化物、硫化物、pH值和水温的测定——。增加了对无组织排放相关指标的监测——增加了不确定度评估。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口。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委员会归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法华、易玉萍、段玖祥、张文杰、李军状、周道斌、滕农、魏晗、张运宇、赵洋。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91年12月4日,本标准20O4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414-20⒄《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一号,100761)。 DL/T414-ˉ2012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环境监测项目、采方法及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本标准适用于火电厂的环境监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GBZ/T160.42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GB/T甾拟分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GB/T6719器技术要求GB/T6920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7349空送电线、变GB/T7469汞的测定高锰腙分光光度法GB/T7470铅的测定双GB/T7475铜、锌、铅、GB/T7477钙和镁总量的GB/T7482氟化物的测定GB/T7484氟化物的测定GB/T7485总石申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8170规则与极限GB/T11900光度法GB/T11901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1914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⒛48工业企噪声排放标准GB/T12720工频电GB/T13195水质水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GB/T13931电除尘器性能测试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bzI8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89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甾”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信号代号GB/T1拟⒄。25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215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cyT3008.1~CⅣT3008.5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DL/T334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L/T414⊥2012产生的磁场为工频磁场。其强度大小可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为矢量,在任一点的散度为0,单位为T。也可用磁场强度Ⅱ表示,为矢量,单位为Ⅳm。在空气介质中,1uT相当于0.8Ⅳm。3,4稳态噪声、日∶稳态噪声steadynoise、non-steadynoise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4排水水质和排放量监测4,1监测目自勺对火电厂外排废水实施常规监测,以反映火电厂废水排放现状,为环境管理、排水治理提供依据。4,2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为下列各类外排水:a)电厂废水总排放口排水;b)脱硫废水;c)灰场(灰池)排水;d)工业废水(含冲渣水);e)厂区生活污水;D其他可能对受纳水体产生污染的排水;g)经过各类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外排水。4,3采样原则废水水质采样应具有代表性。采样前应了解各系统排水的排放规律和排水中污染物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情况。监测时应测定采样时排放口处排水的流量;临时性排水采样时,同时记录该次排水总量。44采样点设置废水集中对外排放的电厂,采样点应设在总排放厂界外出口处;废水分多路对外排放的电厂,采样点应设在各路废水对外排放出口处;各废水处理系统集中对外排放或分别排放的废水采样点的设置应在厂区对外环境排放出口处,见表1。表1排水监测采样点编号排水种类采样点1电厂综合排放废水电厂废水总排放口厂界外出口处脱硫废水脱硫废水外排口出口处3灰场(灰池)排水灰场(灰池)的澄清灰水外排口出口处4工业废水(含冲渣水)电厂工业废水外排口出口处5厂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外排口厂界外出口处6其他废水其他废水外排口出口处7各类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外排水对应处理装置的外排口出口处火电厂厂区工业废水不包括灰渣水和厂区生活污水。可根据本厂的工艺、水系统特点和实际需要,对表1的采样点作部分调整。确定自选采样点时应保证所采样品的代表性。监测报告中应注明自选采样点的位置。采集管(渠)道出口处的水样时,宜在水流中部采样。当排水管(渠)道的水较深时(如大于1.0m), DL/T414—2012可由表层水面起向下至1/4深度处采样。监测含油量时,应按4.6的规定进行。4,5采样时间与采样周期45,1采样时间每次监测应采集2个样品,分别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各采样1个。临时性排水在排放过程中应采样1次。4.5,2采样周期各类排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周期见表2。监测时可根据本厂的排水情况和有关要求,适当缩短采样周期。事故状态下的采样时间与采样周期各电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采样时间与采样周期。表2羽仁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周期a排水种类监测项目各类水处理装置灰场(灰池)厂区工业厂区生活敏感点b脱硫废水冲灰水处理后的外其他排水排水废水污水(地下水)b排水pH值1次/旬1次/旬l次/旬1次/旬1次/旬悬浮物1次/旬1次/旬1次/月l次/季1次/月COD1次/旬1次/旬1次/月1次/季1次/月石油类l次/季1次/季氟化物l次/月1次/月1次/月1次/月石申1次/月1次/月1次/季`总硫化物1次/月1次/季l次/季挥发酚1次/年1次/年氨氮1次/月l次/月BOD51次/季动植物油1次/月水温1次/月1次/月排水量1次/月1次/月1次/月总铅1次/季1次/季总汞1次/季1次/季总镉1次/季总铬1次/季总镍1次/季总锌l次/季铜1次/季总硬度1次/月监测项目可根据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增减。b监测项目根据排水的性质决定。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L/T414—201246采样方法461采样容器采样容器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容器。b)对盛放测重金属污染物水样的容器,使用前应清洗十净,通常用盐酸或硝酸(F1mol/L)洗涤并浸泡2绌~48h,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对内壁清洁的容器,可直接用自来水洗刷干净后用酸浸泡处理。凡须用酸浸泡处理的容器,在酸浸泡前不宜用洗涤剂清洗。c)对盛放待测有机物水样的容器,应用铬酸洗液、自来水、蒸馏水依次洗净。d)对盛放其他监测项目水样的容器与盛放重金属污染物水样的容器处理方法相同,但所有洗涤剂中不应含有待测成分。c)玻璃容器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IIN⒐、50%的HCl或王水(I】No3+3Hα)浸泡,聚乙烯塑料容器用体积分数为50%的IINo3或50%的HCl浸泡。测定金属污染物时,可靠的浸泡条件是⒛℃下浸泡⒉h,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常温浸泡并适当延长浸泡时问。对盛放其他监测项日水样的容器,浸泡条件为常温浸泡gll。D容器处理后贴上标签备用。g)各采样点的采样容器应专用。4,6,2现场采样现场采样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样采集应按HJ4Qz+的规定执行。b)现场采样可用手工采样或自动采样,并做好记录。采样时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内壁3次,(监测项目再按要求体积采集水样,并在标签上注明采样时间、地点及样品类别)、采样人姓名和采样时的天气情况等。c)对需保存一段时间再分析的水样,在采样后应立即按各项日测试方法的要求加入保护试剂。如需要在采样前加入保护试剂,则不能再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d)采样结束前应仔细检查采样记录和水样,如发现有漏采或不符合规定的样品,应立即补采或重采。463样品保存4631基本要求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如下:a)减缓或抑制水样的生物变化。(络合、氧化还原、聚合等b)减缓水样的化学变化)。c)减缓水样的物理变化(光照、温度变化、静置或振动,暴露或密封等产生的挥发、沉淀、容器内壁吸附等)。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在监测工作中应缩短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时间。水样最好是现场分析或采样后尽快分析,无条件现场分析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分析时,可优先考虑冷藏保存法。在通常情况下,4℃下冷藏的水样,可至少保存γh。只有确信不会引入干扰或造成样品污染时才考虑添加化学试剂(保护试剂)。各排放口水样的保存方法依测定项目而定。分析前,水样应放置在避光和低温处。样品保存所需添加的化学试剂,应使用优级纯(保证试剂)或高纯试剂,尤其在采集微量金属污染物监测项日的水样时更需注意保护试剂的纯度。测定项目为溶解态物质的样品,应在过滤后酸化保存。4,6,3,2保存方法水样的保存和管理按HJ翎3的规定执行。水质监测采样体积与样品保存方法见表3。 DL/T414—2012表3水质监测采样体积与样品保存方法最少采样量监测项目保存方法可保存时间mL采样容器pH值现场测定12h250P或G悬浮物1℃~5℃暗处14d500P或G500G加H2so4至pH≤2CODP-20°C泾冖东1in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加HC1至pH≤2,2℃~5℃冷藏7d500溶剂洗GP(聚四氟乙ln1200氟化物4℃冷藏烯除外)I】No3,1L水样中加浓IIN⒐10mL,DPTC14dP或G总砷法,Hα2mL水样充满容器。1L水样加NaoH至pH为9,0∠硫化物加入5%抗坏血酸5mL,饱和EDTA3mL,滴24hP或G加饱和ZllA吩至胶体产生,常温避光1℃~5℃避光。用磷酸调至pH≤2,加入抗24hL000G挥发酚坏血酸001g~0,∞g去除残余氯24h0∠P或G氨氮力口H2so4,pH(2l℃~5℃暗处冷藏12h溶解氧瓶BOD5-20℃冷冻1m1000P水温现场测定mσo3,1%;如水样为中性,1L水样中加浓14d250P或G总铅IINo310mLHCl,1%;如水样为中性,1L水样中加浓14d250P或G总汞HC110mL总镉FINo3,1L水样中加浓m(o31omL14dP或G总铜InNo3,1L水样中加浓IINo310mL14d250P14dP或G总硬度IaNo3,1L水样中加浓IIN⒐10mL注:P为聚乙烯瓶(桶);G为硬质玻璃瓶;m表示月;d表示天;h表示小时。46,4采样的注意事项采样的注意事项如下:a)水质应上、下午各采样一次。pH值应在现场测定,BOD5和悬浮物的监测应在采样后尽快分析,监测项目取上、下午测定值的平均值。b)用于检测油类的样品,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Cl-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采样瓶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c)监测pH值、悬浮物、COD、BOD5、硫化物、油类、挥发酚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应单独采样。做BOD5分析的水样,采样时应使水样充满至溢流并密封保存。用于检测BOD5项目的采样瓶应具锥形磨口玻璃塞。d)采样后应填写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容器标签上注明监测项目。4,7水样运输水样运输前,应将样品容器的内、外盖盖紧,固定在包装箱内,以防止运输途中破损。除了防震、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外,还要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沾污瓶口,使水样变质。运输时应有押运人员,6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DL/T414—2012水样交化验室时,交接双方应清点水样瓶数,并检查样品瓶有无破损和沾污,在交运单上签字,注明日期和时间。4,8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4.8,1监测项目各类排水的监测项目确定原则如下:a)各监测单位可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对监测项目做适当的调整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b)连续3年未检出(即低于相应分析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项目,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各案。c)各类排水监测项目见表2。482分析方法表2规定的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见表4。分析方法选用顺序是:a)国家标准水质分析方法(环境水样)。b)行业级标准方法。c)其他参考方法。可选用专用仪器(如测汞仪、测油仪、COD快速测定仪、Bo玑坝刂定仪等)或采用在线连续监测仪器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应注意所用仪器及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至少应与表4中给定方法的相应值相当,监测报告中应注明分析方法。表4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一览表监测项目方法名称适用范围测试方法pH值玻璃电极法工业废水GB/T6920悬浮物重量法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GB/T11901COD重铬酸盐法COD大于30mg/L的水样GB/T11914(1)红外分光光度法地面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GB/T16488石油类和动植物油(2)重量法地面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DL/T938(1)离子选择电极法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GB/T7484(2)氟试剂分光光度法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GB/T7483氟的无机化合物(3)茜饮用水、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GB/T7482水(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水和废水GB/T7485石申光度法`总(2〉硼氢化钾一硝酸银分光光度法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GB/T11900(1)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地下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和I业GB/T16489废水硫化物(2)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废水DL/T938HJJT60(3)碘量法地下水和废水DL/T938蒸馏后4一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饮用水、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挥发酚GB/T7490法水(1)钠氏试剂比色法GB/T7479氨氮工业废水(2)蒸馏滴定法GB/T7478 —DL/T414-—2012表4(续)监测项目方法名称适用范围测试方法BOD5稀释与接种法含量范围:2mg/L~ω00mg/LGB/T7488水温温度计法地表水GB/T13195(1〉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GB/T7475总铅脱硫废水、冲灰水(2)双硫腙分光光谱法GB/T7470(1)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68总汞脱硫废水、冲灰水(2)高锰酸钾一过硫酸钾消解法GB/T7469(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GB/T7474总铜光度法脱硫废水、冲灰水(3)2,9二甲基-I,10一菲哕啉分GB/T7473光光度法总硬度EDη定法地下水GB/T7477`滴4,8,3实验室废液处理实验室废液由实验室分类(有机、无机、酸、碱等)在专门地点集中、专门容器存放、专门人员管理,严格分区、分类之后统一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实验室盛装废液的容器应不易破损、变形、老化,并应防止渗漏、扩散。b)盛装废液的容器应贴有标签,标明废液的名称、重量、成分、时间等。c)因为不同废液之间可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有害物质造成事故,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做到:统一使用一定规格的贮存容器。d)贮存容器应洁净,应避免交叉反应引起污染;废液严禁混合存放,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c)废液应用有塞容器,防止挥发性气体逸出。冲D废液的贮存应避光,远离火源、水源;有固定场所存放,不能随意搬动。〓49废水排放流量测量4.91流量测量一般要求流量测量一般要求如下:a)采用明渠式测流槽、测流堰,应设置满足CJ/T3008.1~CyT3008.5要求的渠道。b)采用管道方式测流量时按所选用的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实施。4,9,2流量测量周期各排水口的废水排放量应定期测量,见表2。对废水排放量变化较大的排放口,应加大测量频率,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4,9,3流量测量装置技术指标封闭管道排水流量可用管道式电磁流量计、管道式超声波流量计等测量;明渠排水可用各种明渠式流量计测量。测量装置精度为±0.5%满量程。以上两类流量测量装置须有计量部门的计量检定,符合国家计量标准。5烟气排放监测51监测目的监测火电厂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为环境质量管理和总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8iL DL/T414—20125,2监测项目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氨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烟气含氧量及温度、湿度、压力、流速、烟气量(标准干烟气)等辅助参数。5,3监测方法5,3,1直接采样监测方法5.3.1,1未安装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未安装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的火电厂按GB/T16157的规定采用直接采样法或便携式烟气监测仪进行监测,火电厂烟气中汞的监测方法按HJ543壬、氨的监测方法按GB/T182⒄.25或HJ534的规定执行。5,3,1,2监测周期监测周期应符合下列规a)烟尘、二氧、汞、氨的排放浓度和排放b)脱硫系统、脱尘器大修前后应测定脱硫系统的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和除尘器的除尘时测量各系统各项烟气辅助5.3,1,3测定条件测定条件应符a)燃烧煤运行工况稳定,锅炉负载大于%b)测试期、不投油助燃|风机挡板。c)测试前始资料收集,安全措施等各工作。5.3.1,4采样5.3,1,4.1采样采样部位、和采样点的设。当条件不,应按以下方式进行。a)烟尘采选在较长直段截面处的距离烟道当量直径的1.5倍。式中:—/、B—边长。b)不满足a)监测孔前直管段长度应大于监测孔后度,在烟道弯头和变截面处加装导流增加采样点数和采样频次。c)二氧化硫、氮氧采样部位应符合定,选在脱硫、脱硝装置或系统进入烟囱的烟道的距离不小于0.5m。d)在新机组的设计和安装,应按上述技术要求讠5,3,1,4,2烟尘采样点a)圆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圆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如下:1)按照GB/T16157规定的圆形烟道等面积圆环采样位置设置,由表5确定等面积圆环数昭和采样点数,采样点距烟道内管壁的距离系数见表6,采样点距烟道内管壁的距离等于烟道直径乘以表6中的距离系数。表5等面积圆环数〃和采样点数烟道直径D等面积圆环数幽测量直径条数采样点总数nlmD≤≤6001 DL/T414—2012表5(续)烟道直径D等面积圆环数〃测量直径条数采样点总数nlm600<40001或2I2^ˇ24表6采样点距烟道内管璧的距离系数等面积圆环数采样点号45l210,1460.067o0440,0330.0260.0210,854025001460.10500820067075002960194o.146010540,9330,7040.323022601830,8540,677o,3420,255o.95608060658o,3590,895o,7740,6410,9670854o.74509180817100.97408750,933o,9792)采样孔设在与圆形断面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线上,开4个或相邻2个孔。采样孔尽可能选在烟道两侧。3)烟道直径D大于4000Ⅱm时,采样点可按表5外推。采样点距烟道中心的距离按下式计算:2刀-12昭式中:——‰采样点距烟道中心的距离,m;R——烟道半径,m;——刀由烟道中心算起的采样点序号;——昭确定的等面积圆环数,由表5查得。0)矩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矩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如下:D将矩形断面烟道用经纬线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矩形,各小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采样点。︱︱︱2)沿烟道断面边长均匀分布的采样点数由表7确定。3)烟道断面边长大于ω00mm时,采样点可按表7外推。其他形状烟道上的采样点可参照上述原则布置。︱︱lIk DL/T414—2012表7矩形断面沿边长均匀分布的采样点数矩形烟道断面边长(500501"ˇ10001001^ˇ20002001^ˇ30003001^ˇ40004001^ˇ50005001^ˇ6000llllm采样点排数234675,3.1,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氨采样点采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氨样品时,采样管伸入烟道的深度至少达1/3烟道直径。烟道有漏风时,采样点与漏风的距离至少为烟道当量直径的1.5倍,达不到此要求应消除漏风。5,3,1,6烟尘排放浓度及除尘器除尘效率测定5.3.1,6.1烟尘排放浓度测定方法烟尘排放浓度测定方法见表8。表8烟尘排放浓度测定方法被测物测量方法应用标准重量法GB16157a烟尘浊度法H刀T75光学法aHyT75散射法采用便携式烟尘浓度测试仪,如激光浊度仪、红外光散射测尘仪等。5,3.1,6,2除尘器除尘效率测定方法除尘器除尘效率测定采用同步测量除尘器前后烟尘浓度的方法,计算得到除尘器除尘效率。烟尘排放浓度测定方法见表8,电除尘器效率测定方法执行国家标准GB/T139~s1的规定、布袋除尘器效率测定方法执行国家标准GB/T12138的规定。5,3,1,7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氨浓度及脱硫效率、脱硝效率测定531.7.1分析方法气态污染物测量分析方法见表9。表9气态污染物测量分析方法被测物分析方法应用标准适用范围碘量法HⅣT56直接采样方法甲醛一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直接采样方法二氧化硫定电位电解法HyT57直接采样方法紫外荧光法HJ/T76仪器监测法非分散红外法HyT76仪器监测法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HyT43直接采样方法Νo或紫外分光光度法HyT42直接采样方法氮氧化物非分散红外法HyT76仪器监测法Νo2定电位电解法HⅣT57直接采样方法化学发光法HⅣT76仪器监测法 「DL/T414—2012分析方法直接采样方法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820425直接采样方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直接采样方法次氯酸钠一水杨酸分光光度垤统脱硫效率和脱硝系统脱硝效率测定方法法,计算得到脱硫系统5,3,1,7,2脱硫系测量脱硫系统前后的二氧化硫质量浓度的方率测定采用同步脱硫系统脱硫效规定。。脱硫系统脱硫效率测定方法执行GB/T21508的法,计算得到脱硝系统的脱硫效率测量脱硝系统前后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的方率测定采用同步脱硝系统脱硝效的脱硝效率。5,3,1,73氮氧化物浓度的表示方法No2,都应统一折算为N02表示,标准状论测定的是No还暴化物质量浓度,无烟气中测定氮氧No厂153NO°No折算到No2的系数是1.53,即态下,干烟气5,3.2烟气辅助参数监测。GB/T16157的规定烟气辅助参数监测方法执行5.33烟气排放连续监测HJ/T75的规定采用烟气连续监测装置进道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烟气各辅助参数,按要求,定火电厂排放烟规定。烟气连续监测装置,应按照HJ/T75的法执行HJ/T75的行监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方期对自动监测设各进行监督考核。5,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方法参见附录A。6工频电场与磁场监测6,1监测目的水平,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工频电场与磁场的了解火力发电厂6,2监测项目。测量厂界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6,3眺测1民觎绷桫删綦必需监溅若胚槭6∶4测点设置ι测点设置如下:取1个测点,其中至少有2个测点是主总平面图上,沿着厂界或厂围墙50m~100m选(无围墙)1.0ma)在电厂在电厂厂界外RF■型电器设各最近距离处。测量点设要发电设各、变电设各或其他大2倍,离地面1.5m。点离围墙的距离为围墙高度的处,离地面1,5m。或电厂围墙以外,测每隔2m设置10个出线走廊下中心为起点,沿垂直于出线走廊的方向b)在电厂出线走廊下,以■以上测点。■卩G)在厂界外环境敏感点应设置测点。物体。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离测量、树木及金属构件等d)测量位置避开外界其他电器设各、建筑物。装置2m以上F丨6·5DL/T334的规定。瑞霾钅具耋戚彳亍12 DL/T414—20126.6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性能符合GB/T12”0的规定,所有测量仪器应经计量部门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6.7结果表示与数据处理在电厂总平面图上标注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测量位置,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数值用列表表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数据计算与处理按GB/T12核0、GB/T%⒆tDL/T988的规定执行。7噪声监测7.1监测目的掌握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境噪声控制提供依据。的影响,冠7,2监测项目厂界环境A计权等效讠7,3监测周期每半年监测一次,电负载应大于75%。7.4测量仪器测量仪器为精或普通声级计。在测量前后,机校准。声级计和声级校准器应定期i门检定校准,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应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测量时传声风罩。测量仪器时间讠采样时间间7,5测量条件测量应在无雷电天气,得不在特殊气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的准确性,同施及气象情况。测量应在正常工作时间7,6测量时间测量时间分选在08∶00~12∶OO不口14∶00~18∶00;7,7测点设置在电厂总平面1个测点,在电厂厂界外或电厂围墙以外1m~2m∶面1.2m,其中至少有2个测点设在距电厂施最近的距离处,但应避开外界噪声源。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7,8测量方法在昼间和夜间规定的时定,同时要注意排除不能代表厂界环境的偶发性噪声。7.9结果表示与数据处理测量结果用环境噪声污染图表示,即在电厂总平面图厂界各测量点的右下方标出该点的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8无组织排放监测8,1监测目自勺了解火力发电厂无组织排放的水平,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8.2监测项目颗粒物、非甲烷烃、甲烷烃、氨的排放浓度。`总 DL/T414—20128,3监测周期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甲烷烃、氨的无组织排放每年监测两次,测量时间为当年的冬季和夏季。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微风的日期,避开阳光辐射较强烈的中午时段进行监测是比较适宜的。8.4测点设置无组织排放的监测按HJ/T55的规定执行。测点设置如下:a)监控点应设在无组织排放源边界下风向2m~5o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m~5om范围内。按规定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b)监控点应设置于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的夹角不超出风向变化的±s°(10个风向读数的标准偏差)范围之内。C)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8.5监测方法无组织排放监测分析方法见表10。表10无组织排放监测分析方法被测物分析方法应用标准适用范围颗粒物重量法GB/T15432燃煤电厂煤场、灰场等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GB/T16046燃油电厂油罐区甲烷烃气相色谱法GB/T15263燃气电厂气罐区氨次氯酸钠一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燃煤电厂氨区9监测质量保证及数据处理监测质量保证及数据处理参见附录B,不确定度评估参见附录C。14 DL/T414—2012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处理A,1烟尘排放量计算根据在累积采样时间内由除尘器出口烟道断面上所采集的烟尘净重,可计算烟道断面烟尘排放量,按式(A。1)计算:G〓兰垒竺L×60(A。1)式中:G厂^第莎除尘设备出口烟道测量断面烟尘排放量,kg//h;/厂^第尘设备出口烟道测量断面面积,";—"除/—采样嘴有效断面面积,";——钩第丿除尘设各出口烟道采集的烟尘质量,kg;——而第丿烟道断面采样累积时间,min。A,2锅炉总烟尘排放量计算(A.2)计算锅炉总烟尘排放量为相应各台除尘器出口烟道断面烟尘排放量的总和,按式:C=∑G(A。2)氵=1G——锅炉烟尘总排放量,kg/h;j——除尘器出口烟道数。A,3烟尘排放浓度计算实际烟气工况下湿烟气含尘浓度按式(A。3)计算:咣=嘤α3)么′式中:——α实际烟气工况下湿烟气含尘浓度,mg/m3;—口s—实际烟气工况湿烟气量,m3/h。标准状况下的干烟气含尘浓度按式(A,4)计算:气=竿(A。4)式中:—αn—标准状况下的干烟气含尘浓度,mg/lmq;—么n—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量,m%。A.4除尘效率计算除尘效率按式(A。5)计算: DL/T414—2012(A,5)叩=q~G×100%Cl式中:——叩除尘器除尘效率,%;—;G—折算到标准状态下,干燥基、6%02下除尘器入口断面测得的烟尘浓度,mg/沪—。o—折算到标准状态下,干燥基、6%o2下除尘器出口断面测得的烟尘浓度,mg/″A.5气态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按式(A。6)计算:1fl6(A。6)戏。2=αn×咣。2×式中:—二α。2—氧化硫排放量,kg/h;—么n—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量,m%;—Cs。2—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mg/m3。氮氧化物排放量按式(A。7)计算:6k。c`。10与(A。7)γ=么n×x×式中:——GN。文氮氧化物排放量,kg/h;—么n—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量,d/h;——CN。义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mg/m3。汞排放量按式(A.8)计算:(A,8)%g=么n×%g×1Cl6式中:——‰汞排放量,kg/h;—αn—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量,″凡;—%g—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汞的浓度,mg/m3。氨排放量按式(A.9)计算:6(A.9)鲕3=么n×cNH3×1σ式中:—鲕3—氨排放量,kg/h;—αn—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量,d凡;—¢皿3—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氨的浓度,mg/lus。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也可按式(A。10)计算:C′〓厶X十伢(A.10)式中:——3(当气态污染物CEMs符合相对σ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的浓度,mg/l△准确度要求时,σ=X);X——CEMs显示的物理量;D——回归方程斜率;——夕回归方程截距,mg/m3。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按式(A,11)计算: DL/T414—2012否=歹×望生(A。11)α式中:乙——折算成过量空气系数为α时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ci/——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mg/J;y——在测点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α——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按式(A。12)计算:21(A.12)————α=—21-X。2式中:’飙碥聱柔撮荔箨雾雾铵螯Ji3)计算P×(A。13)C=C·么n×1ll6式中:C——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率,kg/h;—么n—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量,Nm3/h。A,6脱硫效率与脱硝效率计算(A.14)计算:脱硫效率按式PP=一咣。rrawgas-Cso2clcaltgas×100%(A,14)α。2ra吧as式中:——〃脱硫效率,%;q。——折算到标准状态下,干燥基、6%o2下的原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m酽m3;r岘灬,干燥墓喁0下的净烟气中唧质量浓昆mg/II1卩。‰黼蹂蝌搭ˉ砥。x~avvg孙岷oxc⒗m哪×100%(A,15)叩=一砥。xr吧亦式中:——刀脱硝效率,%;3;~折NOJ的质量浓度,m軎迅鲺。f咖gas—算到标准状态下,干燥基、6%o2下的原烟气中,mg/m3。砥o厂扯mgas~~折算到标准状态下,干燥基、6%o2下的净烟气中NOx的质量浓度A,7有关烟气参数和计算A7.1排气流速的计算(A,16)和式(A。17)计算:烟气流速按式(A,16)饩=Kd湎+沉—+瀛(A.17)V冗=9917 DL/T414—2012式中:—K—被测烟道断面烟气平均流速,Ws;Kd——s形皮托管流速校正系数;—修正后的烟气密度,kg/m3;pdp一`—工测量烟道断面平均动压值,Pa;¨ˉ~~~各,·,′扬测点动压值,Pa;`dl,`塑刀——测量断面测点总数。A.7.2烟气流量的计算烟气流量换算出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流量。实测烟气流量按式(A.18)计算:q=3600×忾×/(A.18)式中1——么实测烟气工况下湿烟气流量,m3/h;/——烟道断面积,ln9。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流量鲡按式(A.19)换算:鳊=么×栽×糍剐⊥9`£D(A.19)式中:—αn—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流量,m3/h;——氓烟气静压平均值,Pa;——凡大气压力值,Pa;——九2。烟气含湿量,%;——气烟气温度,℃。 ■■■DL/T414—2012■■附录B(规范性附录)■监测质量保证及数据处理■■B,1实验室基础工作■B,1.1实验室的基本要求Ⅰ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如下:D应能够完成电厂水、气、噪声、工频电场和磁场等环境监测工作。IⅠ2)应配各天平、药品存放间、仪器实验室,应设独立的电加热室。3)实验室内保持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精密仪器有防潮设施。4)要备有专用的有害废弃物储存桶,并放置在安全地点要善管理和处理。Ⅰ5)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的清洁卫生。易被污染样品的制样应有单独的处所。Ⅰ6)实验室内应备有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III丨B,1,2实验用纯水实验用纯水符合GB/T甾拟中对实验室用水的规定。B.1.3试剂和溶液的要求B,1,3,1试剂的选用原则a)选用试剂时,要核对试剂瓶标签上所列不纯物含量是否符合分析所要求的杂质限量,必要时按标准方法检测杂质含量或进行试剂的提纯。纯度不够或已变质的试剂不使用。丨b)配制标准溶液时,要严格按照试验规程的要求操作。标准溶液储于磨口硬质玻璃试剂瓶中,并丨贴上标签。根据试剂的特性,正确选用保管、储存试剂的方法,如采取密封、避光、低温等措施。对于性质不稳定的试剂,注意保存的有效期或出厂日期。丨︱B,1.3,2危险品的保管与使用a)对于易燃、易爆、剧毒试剂要有鲜明的标志,按国家相关规定分类专门妥善保管及处理。易燃、︱易爆试剂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剧毒试剂加锁存放,有专人保管,并须经单位领导批准,方可使用,使用时两人共同称量,登记用量。︱b)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不得使用明火直接加热有机试剂。B,1,4试验用玻璃仪器根据试验的目的(如存储试剂、测量体积、称量质量等)或化学反应的特点,以及试验结果的精度要求,选择使用相应等级的玻璃仪器。新的量器在使用前应对有关指标进行检验,合格者用于分析。玻L■璃仪器在使用时其内壁保持清洁,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清洗、操作和读数。对于使用中量器的允许误差,■Π执行国家标准计量局制定的JJG⒛的规定。"ΗB,1,5天平与砝码ΗⅡa)使用分度值为1/10OO0g或1/1000O0g的分析天平及砝码,其精度不低于三级。HΗb)天平计量性质的3项指标(即示值变动性、不等臂性和灵敏性)按JJG98进行检验。天平和砝码每年至少由计量部门定期检定1次,检定合格者方可使用。在天平使用中,若发现其空载时卩Γ的零点或反复称量某物的变动值超过规定值,必须立即进行校验。c)对天平与砝码的安装、使用、校验和维修均应有详细的记录。d)各级监测站均应制定天平的使用和维护规程。 DL/T414—2012B。1.6仪器的使用与维护B,1,61仪器的使用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之前,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基本熟悉该仪器各部分的性能,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其他人员不得操作仪器。B,1.6,2仪器的校正与检定在安装调试期间,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指标和调试方法对仪器进行校正。在使用期间应按国家标准计量局相应的检定规定进行校正,仪器更换部件或检修后应及时校正。所有仪器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B.1,6,3仪器的维护仪器安装在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无尘的房间内,室温和相对湿度应符合仪器的使用和保管条件。实验室电源电压波动在±10%以内,具有良好的接地。B.16,4仪器档案的建立仪器到货即建立仪器的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仪器的订货合同、使用和维修说明书、验收报告、使用情况及累计使用时间记录、定期检验记录、仪器故障及维修记录、仪器的易损或消耗性部件的更换记录等。B,1,7监测记录与报告注意积累试验数据,妥善保存原始监测记录,按要求整理好试验报告。监测数据的有效数字按分析方法的规定加以确定。修改错误数据时,保留原数字的清晰字迹,并有修改人的签字。若分析操作确有过失,则数据作废。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建立健全监测资料档案。原始记录、监测报告等分类建档,每年年末对当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全面整理与核实,并予以归档。B.2实验室内分析质量控制B,2.1基础试验B。2,1,1空白值测定当空白值与测定值处在同一数量级或认为有必要时,才进行空白值的测定。当空白值偏高,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的精制、试剂提纯、消除各种污染因素等)降低空白值。B.2.1,2校准曲线的绘制与回归按照分析方法规定的步骤,对测定线性范围内不同浓度的一组标准溶液进行分析,也可与每批样品的测定同时进行。通常测点不少于5个,对测量精密度较差的浓度段,可适当增加测点。用直线回归法可以求出对各点的误差都是最小的直线方程式。直线方程式用式(B。D表示:y=臼+泌(B△)式中:夕——直线的截距;3——直线的斜率。设一组标准溶液共有刀个不同的浓度值,则-∑筏∑焉巧夕=∶坠Ξ∑丐(B。2)刀∑彳一(∑焉丫∑焉巧一∑焉∑耳3=兰(B。3)刀∑彳-(∑焉)2在绘制校准曲线时,可选择3个合适的点,如飒、施、砀,按式(B。1)~式(B。3)计算出对应的y值,以横坐标表示X值,纵坐标表示y值,绘成一条直线。20 DL/T414—2012B,2,1,3回归方程的检验校准曲线中X和y这2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可用相关系数表示,r可用下式计算:"来r=(B⒕)对一般的环境监测分析,可取5个点计算,叫值应不小于0.999,否则要查找原因并加以纠正,`值重新制作校准曲线,u达到|r|≥o·999的要求。B.22精密度控制B,2‘2,1标准偏差法精密度是表征一组监测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标准偏差(或称标准差)来度量。标准差s按式(B.5)计算:∑(焉-7丫(B.5)刀一1式中:刀——测定次数;药——第测定值;X———"次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B,2,2,2室内允许差法在同一实验室内,只考虑重复精密度。控制实验室内精密度可采用室内允许差法。㈠〓冖通常对各分析方法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均作了相应的规定。重复测定的差值在允许差范围内,则认为精密度达到要求。B.2,2,3控制图法控制室内精密度可用控制图法。控制图的绘制是以大量的监测结果近似地呈正态分布为基础的。用以控制精密度的控制图是采用同一种测定方法对同一个控制样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于不同时间内进行不少于20次的测定(每天测1~2次),计算出平均值与标准差,从而进一步求得上下控制限(X±3)s及上下警告限(X±2)s。在实验室内绘制精密度控制图,有助于分析一段时间内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如果控制样采用标准参考物质,还可以对实验室内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加以控制。B,2.3准确度控制B23,1加标回收率法︱B2,3,1,1准确度的控制通常是测定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加标回收率,若能符合标准分析方法所规定的要求,则认为准确度合格。B2,3,1,2回收试验应与试样分析同时进行。先采用该方法测出样品某一成分的含量,再在相同的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含量,其回收率P按式(B.6)计算:^昭P=犸2×100%(B.6)昭式中:︱—昭1—试样加标准物质后待测物含量;—昭2—原试样中待测物含量;——妫试样中所加标准物质含量。B23,1,3在环境监测分析中,各测定项目分析方法的回收率一般在⒇%~110%之间。当方法的误差相对于加入量来说很小时,回收率可以接近100%。某些复杂而且严密的方法对于微量物质的测定,其0∠ DL/T414—2012回收率可能很低,但其结果也还是可用的。B。2.3.1.4回收率试验可用于比色分析、仪器分析,也适用于化学分析中的容量法、重量法及其他分析方法。量控制方法。应予指出,测定水中的悬浮物等,若没有合B.2,3,1,5精密度、准确度均为实验室内的质适的标准物质可加入到待测试样中去,则只能测定精密度,不能测定准确度。B,2,3,2标准参考物质控制法。标准参考物质由国家权威机关鉴定,并附有保证值证书。标准参考物质的使用方法参见其说明书B,3实验室间分析质量控制B,3,1精密度控制B.3,1,1室间允许差法一方法测得的结果,。2个实验室在相近时间内,对同一试样按同再现精密度通常用室间允许差表示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如未超过规定的室间允许差,则认为这2个实验室间测定的精密度达到要求。B,3,12F检验法一种方法,检验步骤如下。它是用于检验2个实验室间精密度的(即方差)吖及s:;a)确定被检验对象标准差的平方b)按式(B。7)求出这两个方差的比值尸,即按下式计算(B.7)F=:∶式中的分子应大于分母,即F≥⒈c)查出临界值凡,彡,尼。=0。Os。在统计推断中,α可作为可靠性的量度。α=0。Os,即表明这α称为显著性水平,通常选α种推断有5%的误判率,可靠率为95%。一自由度和第二自由度,它们与测定次数刀1及勿的关系为/l=刀Γ1,彡=刀2-1°/l和彡分别为第一组数据有无显著性差在查F临界值表时,要注意有单边及双边检验之分。当判断2个实验室的各2,即查凡/2,/l,彡值;如要确定一个方差显著地大于另一个,则用异时,采用双边检验,将α值除以单边检验,表中α值不变。。d)F值小于临界值,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其精密度是一致的;反之,则存在显著性差异r来评价,r值可用下式计算对某一监测方法的精密度,可用变异系数(B.8)r=里×100%X式中:s——标准差;——歹测定平均值。变异系数越小,精密度越高;反之,则越低。B3,2准确度控制B3,2,1相对误差法(B,9)计算:相对误差用式〃(B.9)RE=X丁〃式中:Ⅲ一一相对误差;22 DL/T414—2012X——测定的平均值;——〃真值。为评价不同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可统一规定相对误差所允许的界限,例如1%、2%等。如果各实验室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在上述规定的允许界限内,则认为准确度合格。凡超出上述界限,则认为该实验室测定结果不准确。B,3,2,2r检验法B,3,2,2.11组测定值的准确度检验检验步骤如下:a)在1组测定值中,先求出平均值亓和标准差s。b)按式(B.10)计算统计量r:而(B.10)`=LΠ式中:刀——测定次数;——〃标准参考物质的名义值。c)查出r临界值△,尸α为显著性水平,可任选,一股取0。Os;/为自由度,/=刀一1。r检验同样有双边与单边之分。如作单边检验,α值应乘以2,即用2α。d)比较计算的统计量矽与‰,、如r(‰,〃则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测定结果准确度符合要求。B32,2,2不同实验室2组测定值准确度检验检验步骤如下:a)在作矽检验前,先进行F检验。只有两组测定结果的方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再作平均值的r检验;b)按式(B。11)和式(B。12)计算统计量J和r,计算式如下:忑=l(B11)←甲溉(B。12)式中:¢——吖,豸Zs两个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方差;——两个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平均标准差;刀1,砀——两个实验室的测定次数。c)查出r临界值△,、当矽(‰,∫时,说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反之,则表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d)判断结果的准确度,当经过莎检验,还不能对两组测定值的准确度作出判断时,还需要通过对标准参考物质进行分析才能加以确定。B,3.3实验室间分析质量考核与评价B,3,31标准样考核由上级主管部门向各参加考核的刀个电厂监测站发放统一试样,宜采用标准参考物质并统一规定所采用的杯准测定方法。各实验室取不超过室内允许差的2次(或3次)测定平均值报出。·B,3.3,2计算标准差计算各试验室测定结果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 DL/T414—2012B,3,3,3异常值检验按Gmbbs法检验异常值。将各测定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式(B。13)和式(B。14)求出统计量C1及%:X_X讪nG(B.13)sXmax-丿F%(B.14)s式中:X洫——最小平均值;Xmax——最大平均值。取/=刀-1,由Gmbbs临界值表查出临界值%,夕自由度彡若C1(C夕,卢贝刂数据Xl保留;反之,则弃去。若%(G夕,夕则数据X″保留;反之,则弃去。异常值也可用Dixon法检验。B,3,3,4异常值弃去弃去异常值后,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再按上述方法检验,如无异常值,则继续按以下步骤`总进行检验。B,3,3,5置信区间根据各个实验室测定结果所处的不同置信区间,确定分析准确度的高低。靠X越近的焉值,即显著性水平α越大的置信范围内,则其分析的准确度越高。置信区间按式(B,15)计算:置信区间=歹±rα,/斋(B。15)平均值X落在α=0,1置信区间内,准确度最高(优);(良平均值X落在α=0,05置信区间内,准确度较高);平均值X落在α=0.01置信区间内,准确度较差(及格);平均值X落在α=0.01置信区间以外,准确度最差(不及格)。实验室间分析质量的考核方法有多种,其评价方法也不尽一致。例如:采用标准水样对各实验室间的分析质量进行考核时,可根据标准水样使用说明书提供的名义值及标准偏差来评价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实测值落在〃±s范围内,为优;落在〃±s以外,但在〃±2s范围内为良;落在〃±2s以外,但在〃±3s范围内,为合格;落在〃±3s范围以外,则为不合格。实测值与名义值越接近,则准确度越高;反之,则越低。B4数据处理与统计B,4‘1数据处理a)原始数据用硬质铅笔记录或自动监测系统打印记录。上报数据用黑或蓝黑墨水填写,字迹清晰、工整,不得随意涂、抹、刮、贴。若的确有错误应更正时,将错误数据用斜线划去,并在其下方填上正确的数据。b)原始监测数据的记录数字位数应与使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方法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一致,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有效数字。c)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不能超过方法最低检出限所能达到的位数。d)在同一样本的一组数据中,如果发现有可疑数据,而且已充分证明是由于分析过程中的已知外来干扰或差错造成的,应舍弃。否则,采用Dixon法和Gmbbs法进行检验,剔除可疑数据后再作统计计算。24 ⅠⅠⅠⅠDL/T414—2012B,4.2运算规则和数值修约a)加、减运算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与参加运算的各数据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相同。Ⅰb)乘、除运算时,各数据的全部数字均参加运算,最后再对积或商进行相应的取舍,计算结果的位数与所有参加运算的各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lⅠc)对数运算时,有效数字的位数与真数一致。d)平方、立方、开方运算时,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原数字一致。c)计算平均值(服从正态分布)时,4个以上监测值的平均值所取有效数字可在上述原则下增加r⒈1位。O常数及倍数,如冗、e、Κ(庀=1,2,⋯,刀)等,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g)有效数字的取舍按GB/JT8170的规定执行。臼引引ΓB,4,3数据的统计方法B,4,3,1算术平均值的统计计算a)对平行样品或满足监测周期和频率要求的如日、月、季和年平均值,采用算术平均统计法,,按式(B。16)计算:J=;∑G(B.16)式中:C——算术平均值;—G—第莎个监测值;——刀监测值的总个数。b)求多点监测数据的平均值,即计算某区域的日、月、季和年平均值时,仍采用上述方法,按式(B.17)计算:否=旁∑q(B。17)式中:否——监测区域的平均值;—G—第莎个监测点的平均值;勿——监测点数。c)监测数据的平均值也可以用中位数法进行统计,即将监测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当数据总数为。奇数时,以正中的数据表示平均值;当数据总数为偶数时,取正中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B.43‘2检出率统计检出率按式(B。18)计算:(B,18)检出率=彘×100%式中:刀。——分期或全年检出次数;∑刀——分期或全年总检测次数。B.4.3,3超标率统计超标率按式(B。19)计算:(B.19)超标率=彘×100%0∠ DL/T414÷2012式中:%——分期或全年检出超标次数;⊥—力分期或全年检出次数。∑`总B,4.3,4最高(最低)值的统计最高(最低)值按分期或全年统计,为统计期中全部检出值中的最高(最低)检出倬。26 DL/T414—2012附录C(资料性附录)不确定度评估C,1不确定度与误羞的区别误差等于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所以每一个误差与测量结果相对应,它是单个的数值,不同的测量结果有不同的测量误差,非正即负,原则上可以用已知的误差数值来修正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是用标准偏差或其倍数表示的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量,是给定概率下量值分布区间的半宽度。不同的测量结果有不同的测量误差,但是由于它们属于同一分布,所以它们有相同的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总是用正值表征,不能用不确定度来修正测量结果,两者的数值大小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不确定度评估应按JJF1059的规定执行。C,2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监测中存在很多可能导致不确定度的因素,总体来看,可分成随机影响和系统影响两类。可能的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a)被监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b)复现被监测量的监测方法不理想;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监测量;d)对监测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的监测与控制不完善;c)对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D监测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性、鉴别力阈、分辨力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g)监测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h)引用的数据或其他参量的不确定度;i)监测方法和监测程序的近似和假设;j)在相同条件下被监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对不同的监测来说,产生不确定的原因不同,包含不确定度的分量也不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数值取决于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正确的做法是集中主要精力分析主要的分量。C.3评估不确定度的步骤在被监测量和监测过程确定之后,不确定度的评估步骤可以用图C.1表示。C,4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估任何一个不确定度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既可以用A类方法来评估,也可以用B类方法来评估。评估人员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信情况来选择评估方法。`氨C,4,1基本方法用A类方法评估标准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是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量X连续进行重复实验,得到实验值数列xl,豸2,⋯,九,按式(C.D用拉塞尔公式计算该列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勿0D=《豸)=(C.1)27 DL/T414工一2012确定被监测量和监测方法建立被监测量与输入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评估各个输入量的标淮不确定度(分量)按照不确定度传递定律计箅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并报告图C,1不确定度的评估步骤为了使标准偏差有较高的可信度,通常刀不宜小于8。C,4,2多组监测值的标准偏差在大多数情况下,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对一种产品仅平行实验2~3次,这对于计算实验标准偏差来说,样本太小,计算出的标准偏差可信度太低。但是,实验室长时间在规定程序和条件下进行规范化的试验,积累了许多组小样本试验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多组试验值的标准偏差。下面介绍四种常用的方法。a)合并标准偏差。对某被监测量艿进行昭组实验,每组实验的方差为s;,有以下两种情况。1)各组独立实验次数均为刀,合并标准偏差sP按式(C.2)计算:s;(C.2)劳喜合并标准偏差s夕的自由度为-D。‰=彬⒄2)每组独立观测次数不同,分别为P9y’自由度分别为v合并标准偏差sP按式(C.3)计算:(C。3)合并标准偏差s夕的自由度为-D。‰=茏⒇b)平均标准偏差。将多组实验的标准偏差相加后除以组数,求得平均标准偏差。如果各组实验次数不同,可以求其加权平均值表征多组实验的标准偏差。按式(C。4)计算:(C,4) DL/T414—2012计算平均标准偏差的前提条件同样是各组实验结果的大小应比较接近。c)标准化差值法。在每组实验结果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前面介绍的两种组合方法就不适用了。该方法先计算出每对实验值的差值(q_Ω),再除以该组实验值的平均值得到相对差值,即标准化差值。再将15个标准化差值视为一个实验数列,计算其标准偏差,得到标准化差值标准偏勤L)°因为在一组实验⒋各眦是等精度盹所峒娴刊⑵,标C|暑准化差值标准偏差和单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之间有式(C,5)的关系:(C.5)因此凡是多组数据相差很大时,都可用该方法评估。d)指数法。指数法就是先取各个数据(n和凡)的对数值,再计算这些对数值的合并标准偏差,得到指数合并标准偏差,再取其反对数。该数值实际上等于平均值加标准偏差之和与平均值的比值将反对数减1便得到单次试验的相对合并标准偏差果再将该值除以√Ξ,Ψ:如〔)。便得到平均值的相对合并标准偏差。指数法和标准化差值法本质上并无区别,仅是计算方法不同而已。评估人员可以根据实验室的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样的数据得到的结果会有一些差异,这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得到较高可信度的标准偏差。C5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估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估是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估计非统计的等效标准偏差,在知道监测结果的分布范围的半宽度α(或扩展不确定度σ)和包含因子庀后,按式(C.6)计算标准不确定度:伢(豸)=管=竿(C.6)C,5,1分布范围的半宽度σ的信息来源如果没有分布范围半宽度α的直接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有关α的信。`急a)从以前的监测数据中统计分布范围的信息;b)监测仪器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指标,如允许误差、等级或级别等信息;G)校准证书或检定证书提供的扩展不确定度、允许误差、仪器等级或级别等信息;d)生产部门提供的有关材料的技术指标范围;e)技术手册给出的参考数据的不确定度;D数值修约间隔或者数字显示式监测仪器分度值;g)监测方法中给出的重复性限r或复现性限R。C.5.2包含因子乃的确定如果没有包含因子庀的直接信息,可以根据有关信息或按通常的习惯确定佬值。a)已知分布类型为正态分布及置信概率,从表C.1查得相应的庀值;b)己知分布概率而不知分布类型时,习惯上按正态分布考虑,仍从表C.I查得相应的庀值;表C,1正态分布情况下置信概率p与包含因子屠、间的关系`%681795459973/c"067l16451960225763 DL/T414—2012c)已知分布类型为正态以外的某种分布和置信概率,从表C。2中获知相应的庀值;d)分布类型和置信概率均未知时,习惯上假设为均匀分布,或参考表C,3确定包含因子庀值。表C,2常用分布类型与△刃⑺的关系`%序号分布类型/c笏←)1正态9973α/3三角沉刃掮3梯形100讪姆+"2)α/屁矩形(正交、均匀)I00顶ε/、`?:5反正弦顶α/、/:^6两点lαa"为梯形上下底之比,当,乃=2。"=0.71时表C,3选择包含因子参考表序号已知条件近似的分布类型rr(冫)1重复性限r或复现性限R(%%)正态历或R/2沥"/厶2置信区界限不对称均匀刃雨3置信区间宽为修约间隔(d)均匀歹/2诌4数字显示式测量仪器分度值(d)均匀"/2雨5仪器级别(c)均匀c×001/顶6仪器等别(∞%)正态σ/3把用A类方法评估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表示为勿A。把用B类方法评估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类不确定度,表示为勿:。它们都是基于概率分布,都以标准偏差表示,本质上并无区别。C,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C,6,1输入量不相关当全部输入量焉彼此独立,即不相关时,协方差等于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笏co)按式(C。7)计算:刀∑γ`︱~慨l丨2(焉勿。(`)=彷)(C。7)日丿式中:笏⒍)——各输入量呜的标准不确定度,它们均可用A类或B类方法来评估;——函数只豸)在艿=冯时的偏导数,是仍(冯)对灵敏系数。簧`〓`的当令q晷勿0氵)=q仞⒍)时,式(C。7)可表示为卜勿2⒍c(`)=刈=(C。8)30L DL/T414-2012C,6.2输入量相关当某些输入量筏彼此明显相关时,应考虑其相关性。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勿co)按式(C.9)计算:榈推㈩‰⑴呓座1簧簧曦㈤(C.9)式中:~~筏洱9丐9焉的估计值;“(呜—凡,jr/的估计协方差,且“(坞,F冯)—C,7扩展不确定度的评估和报告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仍c@乃值一股取2~3,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庀=2,当取其他值将叨co)乘以给定含因子△,从而得到扩展不确定分布有关。当可以按中心极限定理估计讠`的),一般采用的为99%和95%,多数,丸9=3,从而分`值别得出%5〓勿co),扩展不确定度准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两种表示方a)以t/=告不确定度。当只报告扩展不确时,可以不概率,但是应说明包含因,如95%或b)u%〓)报告扩展不确不确定度吼l表结果的不确定度。 Ν对00d︱r0Νˉ︱寸丨对寸冖r寸〓卜`凵aT枷`凵盯∩ˇ甲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T414—2012代替DL/T414一⒛⒄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1000“hip、热⒕ocppsgoc∞mcn)北京九天众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⒛12年7月第一版⒛12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8⑽毫米×1230毫米16开本2.25印张臼千字印数0001-3000册统一书号1551”·”3定价19.00元敬告读者本书封底贴有防伪标签,刮开涂层可查询真伪155123,923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上架建议:规程规范/版权专有翻印必究电力工程/火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