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40 KB
  • 2022-04-22 13:43:27 发布

DLT5006-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pdf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0CS27.140P10备案号:J686—2007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006-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Codeforrockmassobservationsofhydroelectricandwaterconservancyengineering2007-07-20发布2008-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1.5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总则································14围岩收敛观测····························25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46钻孔横向岩体位移观测························67岩体表面倾斜观测··························88岩体应变观测····························99岩体压力观测····························1110岩体锚杆观测····························1411岩体渗压观测····························17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质描述内容···················20条文说明································25I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要求,对原标准DLJ204—19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试行)》、DL5006—1992《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进行修订的。本次修订,对DLJ204—1981、DL5006—1992的内容作了调整、归并和增删。修订后的标准分为三个标准,即DL/T5368—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T5367—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DL/T5006—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上述三个标准实施后替代DLJ204—1981、DL5006—1992。本标准对DL5006中的岩体观测部分进行修订,并更名为《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本标准修订和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删除原标准中挠度计法钻孔横向位移观测。——增列岩体表面倾斜观测、岩体锚杆轴力观测、岩体渗压观测。——将各观测项目中的地质描述内容合并,列入附录中。——删除原规程说明书,按章节顺序编写条文说明。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大文、胡建忠、陈梦德、李文慧、汤大明、舒涌、陈绪高、李庆华、蔡德文。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I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地基、围岩、边坡的岩体位移、变形、应变、压力和锚杆观测,以及岩体中地下水渗透压力的观测。本标准适用于前期阶段岩体观测、施工期安全监测、运行期长期观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5013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DL/T5050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DL/T5125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T5331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T536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DL/T5368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3总则3.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成果质量,增强观测成果的可比性,制订本标准。3.0.2岩体观测内容应根据观测目的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体观测布置应选择在具代表性部位和特殊部位。布置应合理,并注意时间和空间关系,使成果有利于综合分析。3.0.3对重要断面或测点,宜进行平行观测,或采用不同种类的观测仪器观测同一物理量。3.0.4临时观测系统与永久观测系统应建立数据传递关系。3.0.5根据工程岩体的特性、要求的测量范围和精度,选择观测仪器。选择的观测仪器应具可靠性,观测仪器安装和使用应简易,便于维修和更换,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性小,具有良好的稳定运行性能。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3.0.6选择观测仪器埋设部位时应注意安全,不易受施工或人为破坏,并注意观测和维护方便。对观测仪器、观测电缆和观测终端应有保护措施。3.0.7各观测仪器和观测电缆应设统一编号。当各观测仪器埋设完成后,应及时提交观测仪器埋设竣工图。3.0.8每一观测项目应设专人负责,观测资料应在24h内进行整理。当发现观测资料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必要时按程序逐级上报。3.0.9根据观测目的,应提出各阶段观测报告。3.0.10观测工作管理基本要求参照DL5367的要求。3.0.11配合岩体观测用的钻孔、坑槽、平洞除应符合观测专门要求外,还应符合DL5013、DL/T5050、DL/T5125、DL/T5331的要求。配合岩体观测进行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和岩体应力测试,应符合DL/T5367和DL/T5368的要求。3.0.12岩体观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4围岩收敛观测4.0.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4.0.2观测布置应包括下列各项:1应根据地质条件、围岩应力、施工方法、支护形式及围岩的时间和空间效应等因素,按一定的间距选择观测断面和测点位置。2观测断面间距宜大于2倍洞径。3初测观测断面宜靠近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宜大于1.0m。4基线的数量和方向,应根据围岩的变形条件及洞室的形状和大小确定。4.0.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4.0.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卷尺式收敛计。2测桩及保护装置。3温度计。4.0.5测点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1清除测点埋设处的松动岩石。2用钻孔工具在选定的测点处垂直洞壁钻孔,将测桩固定在孔内。测桩端头宜位于岩体表面,不宜出露过长。3测点应设保护装置。4.0.6观测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于同一工程部位进行收敛观测,应使用同一收敛计。2需要对收敛计进行更换时,应重新建立基准值。3需要对收敛计进行标定时,标定宜在进行观测的相似环境中进行。4.0.7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测桩端头擦拭干净。2将收敛计两端分别固定在基线两端测桩的端头上,按基线长度固定尺长。钢尺不应受扭。3根据基线长度确定的收敛计恒定张力,调节张力装置,读记收敛值,然后松开张力装置。4每次观测应重复测读3次,3次观测读数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收敛计的精度范围。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第1次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5量测环境温度。6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观测目的、工程需要和围岩收敛情况确定。7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4.0.8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仪器要求,计算基线观测长度。2按下列公式计算经温度修正的实际收敛值:Δ=−+LiiiLLLTT00[(α−0)](4.0.8)式中:ΔLi——实际收敛值,mm;L0——基线基准长度,mm;Li——基线观测长度,mm;α——收敛计系统温度线胀系数,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3-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收敛计观测时的环境温度,℃;TiT0——收敛计第一次读数时的环境温度,℃。3绘制收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收敛值与开挖空间变化关系曲线、收敛值的断面分布图。4收敛观测各测点位移的分配计算,可根据测点的布置型式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4.0.9围岩收敛观测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观测段和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位置与编号、地质描述、收敛计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基线长度、环境温度、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5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5.0.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5.0.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断面及断面上观测孔的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2观测孔的位置、方向和深度,应根据观测目的和地质条件确定。观测孔的深度应大于最深测点0.5m。3观测孔中测点的位置,宜根据位移变化梯度确定,位移变化大的部位宜加密测点。测点宜避开构造破碎带。4当以最深点为绝对位移基准点时,最深点应设置在应力扰动区外。5当有条件时,位移计可在开挖前进行预埋,或在同一断面上的重要部位选择1~2孔进行预埋。6当无条件进行预埋时,埋设断面距掌子面不宜大于1.0m,边坡工程可在下一台阶开挖前进行埋设。5.0.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5.0.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钻孔设备。2杆式轴向位移计。3位移传感器。4读数仪。-4-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5安装器。6灌浆设备。5.0.5观测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1在预定部位按要求的孔径、方向和深度钻孔。孔口松动岩石应清除干净,孔口应平整。2清洗钻孔,检查钻孔通畅强度。3根据钻孔岩心柱状图和观测要求,确定测点位置和选择锚头类型。5.0.6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位移计的安装要求,进行位移计安装。按确定的测点位置,由孔底向孔口逐点安装固定点和各测点,最后安装孔口装置。并联式位移计安装时,应防止各测点间传递位移的连接杆相互干扰。2根据锚头类型和安装要求,逐点固定锚头。当使用灌浆锚头时,应预置灌浆管和排气管。3安装位移传感器并对传感器和观测电缆进行编号,调整每个测点的初始读数。当采用灌浆锚头时,应在浆液充分固化后进行。4需要设置集线箱时,位移传感器通过观测电缆按编号接入集线箱。5孔口、观测电缆、集线箱应设保护装置。6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5.0.7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连接读数仪进行观测。2每个测点应重复测读3次,3次观测读数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读数仪的精度范围,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第1次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3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观测目的、工程需要和岩体位移情况确定。4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5.0.8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计算各测点位移。2绘制测点位移与时间关系曲线。3绘制观测孔位移与孔深关系曲线。4绘制观测断面上,各观测孔的位移与孔深关系曲线。5选择典型观测孔,绘制各测点位移与开挖面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5-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5.0.9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观测断面和观测孔及测点的位置与编号、地质描述、仪器安装记录、读数仪编号、传感器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6钻孔横向岩体位移观测6.0.1本观测采用铅垂向钻孔,适用于各类岩体。6.0.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断面及断面上观测孔的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2观测断面方向宜与预计的岩体最大位移方向或倾斜方向一致。3观测孔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岩体受力状态,布置在最有可能产生滑移、倾斜或对工程施工及运行安全影响最大的部位。4观测孔的深度宜超过预计最深滑移带或倾斜岩体底部2m~5m。6.0.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6.0.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钻孔设备。2伺服加速度计式滑动测斜仪。3模拟测头。4测斜管和管接头。5安装设备。6灌浆设备。7测扭仪。6.0.5观测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1在预定部位按要求的孔径和深度进行铅垂向钻孔。观测孔孔径应大于测斜管外径50mm。2清洗钻孔,检查钻孔通畅程度。3应进行全孔取心,绘制钻孔柱状图,记录钻进过程中的情况。6.0.6测斜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要求长度将测斜管进行逐节预接,打好铆钉孔,在对接处做好对准标记并编号,底部测斜管应进行密封。对接处导槽应对准,铆钉孔应避开导槽。-6-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2按测斜管的对准标记和编号逐节对接、固定和密封后,逐步吊入观测孔内,直至将测斜管全部下入观测孔内。3调整导槽方向,其中一对导槽方向宜与预计的岩体位移或倾斜方向一致。用模拟测头检查导槽畅通无阻后,将测斜管就位锁紧。4应在测斜管内灌注洁净水,必要时施加压重。5封闭测斜管管口,将灌浆管沿测斜管外侧下入孔内至孔底以上1m处,进行灌浆。待浆液从孔口溢出,溢出的浆液与灌入浆液相同时,边灌浆边取出灌浆管。浆液应按要求配制。6灌浆结束后,孔口应设保护装置。7测斜管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6.0.7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待浆液充分固化后,量测测斜管导槽方位。必要时,用测扭仪测导槽的扭曲度。2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通畅程度。3使测斜仪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缓慢地下至孔底,由孔底自下而上进行连续观测,两测点间距应为测斜仪测头导轮间距,记录测点观测读数和测点深度。测读完成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按上述步骤再测读1次,测点深度应与第1次相同。4测读完一对导槽后,将测头旋转90°,按本条3款步骤测另一对导槽两个方向的观测读数。5每次观测时,应保持测点在同一深度上。同一深度一对导槽正反两次观测读数的误差应满足仪器精度要求,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6取第一次的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也可在浆液固化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取其读数稳定值作为观测基准值。7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或分析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8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岩体位移情况确定。9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6.0.8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仪器要求,计算各测点位移和累积位移。2绘制位移与深度关系曲线,并附钻孔柱状图。3绘制各观测时间的位移变化值与深度关系曲线。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7-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4对有明显位移的部位,绘制该深度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曲线。5根据需要,计算测点的位移矢量及其方位角,绘制位移矢量与深度关系曲线,以及方位角与深度关系曲线、测区位移矢量平面分布图。6.0.9钻孔横向岩体位移观测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观测区和观测断面位置和编号、观测孔位置和编号、测点位置和编号、导槽方向、地质描述、测斜管安装记录、测斜仪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7岩体表面倾斜观测7.0.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7.0.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范围、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2测点应布置在能反映岩体整体倾斜趋势的部位。3测点宜直接布置在岩体表面。当条件无法满足时,也可采用浇筑混凝土墩与岩体连接。4需要设置参照基准测点时,应布置在受扰动岩体范围外的稳定岩体上。5测点应设置在方便观测的位置,并有观测通道。7.0.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7.0.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倾角计。2读数仪。3基准板。7.0.5测点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准板宜水平向布置。2在预定的测点部位,清理出50cm×50cm的新鲜岩面,清洗后用水泥浆或黏结胶按预计最大倾斜方向将基准板固定在岩面上。3根据岩体的风化程度或完整性,也可采用锚杆将岩体连成一整体,或开挖一定深度后,先设置锚杆再浇筑混凝土墩。混凝土墩断面尺寸为50cm×50cm,并高出岩体表面约20cm,按本条1款要求固定基准板。4根据需要,基准板也可任意向布置。采用任意向布置时,应按本条1款要求固定基准板。-8-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5基准板应设保护装置。水泥浆和混凝土应进行养护。6测点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7.0.6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擦净基准板表面和倾角计底面,按基准板上要求的方向将倾角计安装在基准板上后进行测读,记录观测读数。2每次观测应重复测读3次,3次观测读数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读数仪的允许误差,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3将倾角计旋转180°进行安装,按本条1、2款步骤测读倾角计旋转180°后的观测读数值。4将倾角计旋转90°,按本条1~3款步骤测读另一方向的观测读数值。5取第一次的一组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6参照基准测点应在同一观测时间内进行测读。7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岩体位移情况确定。8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7.0.7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观测读数值和倾角计给定的关系式,计算两个方向的角位移。2根据需要,计算最大角位移及其方向。3绘制角位移和时间关系曲线及观测区倾向平面矢量图。7.0.8岩体表面倾斜观测记录包括工程名称、观测区和观测点位置和编号、观测方向、地质描述、倾角计编号、读数仪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8岩体应变观测8.0.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8.0.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断面及每个观测断面观测孔或岩体表面应变观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2观测孔内测点或岩体表面应变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需要和预计的岩体应变状态确定。3测点布置的仪器不宜跨越岩体结构面。8.0.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9-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8.0.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钻孔设备。2应变计。3读数仪。4集线箱。5安装设备。6灌浆设备。8.0.5观测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1在预定部位按要求的孔径、方向和深度钻孔。孔口松动岩石应清除干净,孔口应平整。清洗钻孔。2根据钻孔岩心柱状图,调整测点位置。3需要加长观测电缆时,应对电缆接头进行密封,并满足系统绝缘度的要求。8.0.6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测点位置,将应变计固定在导向杆上,各应变计应平行钻孔轴线。将观测电缆同时固定在导向杆上。2对应变计和观测电缆进行编号,将组装好应变计的导向杆送入孔内并定位。3由孔底向孔口用水泥浆或黏结材料对观测孔进行充填。充填材料固化后的刚度应与岩体刚度相似。4需要设置集线箱时,应变计通过观测电缆按编号接入集线箱。量测观测电缆长度。5孔口、观测电缆、集线箱应设保护装置。6进行岩体表面应变观测时,在岩体表面刻槽,应变计两端宜组装刚性夹具,槽长为组装后的应变计长,槽宽和槽深各大于组装后的应变计,槽长的方向为预定的观测方向。将组装后的应变计放入槽内,施加一定的预压缩量,注入水泥浆并抹平,引出观测电缆,安装保护装置。其他同本条4、5款要求。7现场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8.0.7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观测应在充填材料充分固化后进行。2每次观测读数不应少于2次,当连续2次读数差不大于读数仪允许误差时,取2次读数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10-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3开始每天测读1次,当相邻两天观测读数值之差不大于读数仪允许误差时,取最后1次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4按本条2款步骤进行观测,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岩体应变情况确定。5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8.0.8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应变计要求,计算岩体应变值。岩体表面应变观测应进行长度修正。2绘制岩体应变与时间关系曲线。根据需要,绘制应变速率变化曲线。3绘制观测孔和观测断面岩体应变分布曲线。4根据需要,计算岩体应力变化量。8.0.9岩体应变观测记录包括工程名称、观测断面位置和编号、观测孔位置和编号、观测点位置和编号、观测方向、地质描述、应变计型号和编号、观测电缆型号和长度、读数仪编号、仪器安装情况、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9岩体压力观测9.0.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9.0.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断面和每个观测断面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2进行岩体应力观测时,测点应布置在钻孔内或岩壁;进行岩体与混凝土接触压力观测时,测点应布置在岩体表面。3岩体应力观测可进行单一方向观测,也可进行应力状态观测。4测点不宜布置在温度有显著变化的部位。9.0.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9.0.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钻孔设备。2切槽设备。3液压式应力计。4管路和集油箱。5油泵和压力表。6安装设备。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1-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7灌浆设备。8温度计。9.0.5钻孔岩体应力观测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预定部位按要求的孔径、方向和深度钻孔。清洗钻孔。2根据测点深度确定压力管长度,组装应力计并编号。压力转换器宜设在孔口,补液管长度应满足施加初始压力的要求。3观测单一方向岩体应力时,应力计应垂直要求观测的应力方向;观测岩体应力状态时,应力计宜按0°、45°、90°方向布置,两应力计间距应大于应力计轴向长度。4将应力计按要求方向固定在安装杆上,送入孔内定位。对孔内进行灌浆。5待浆液固化后,按编号顺序将加压管和回流管接入集油箱。6孔口、管路和集油箱应设保护装置。7固化后的浆液和压力计的系统刚度宜与岩体刚度相似。8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9.0.6岩壁岩体应力观测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点应选择在岩壁平直部位。2按要求观测的方向垂直岩壁刻槽,槽的尺寸略大于应力计,在槽内充填水泥浆,将应力计填入槽内。3其他应符合9.0.5条的要求。9.0.7岩体和混凝土接触压力观测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预定的测点部位,将岩面修凿平整,岩面应垂直要求观测的压力方向。2在岩面上铺设水泥浆,放上应力计,施加压力,挤出多余水泥浆,应力计应垂直要求观测的压力方向。3固定应力计。应防止混凝土施工时应力计发生移位和损坏。4其他应符合9.0.5条的要求。9.0.8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观测应在充填材料充分固化后进行。2将油泵通过压力表连接加压管进行加压,当回流流量为每分钟3mL~4mL并稳定1min后进行压力表读数,读数后停止加压10min,再重复加压,当连续2次读数差小于压力表允许误差时,取2次压力表读数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量测回流管出流油液温-1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度。3根据需要,通过补液管对应力计施加初始压力,按本条2款步骤量测初始压力值。初始压力大小应根据岩体应力大小或应力计接触情况确定。4每次观测应按本条2款步骤进行。5每次观测后应将加压管和回流管密封。6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应力或压力变化情况确定。7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9.0.9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下列公式计算岩体应力或接触压力变化值:pp=−β(p−p)(9.0.9-1)ir0TpKTT=−()(9.0.9-2)TTi0式中:p——岩体应力或接触压力变化值,MPa;iβ——应力计率定系数;p——压力表观测读数值,MPa;rp——初始压力,MPa;0p——温度修正压力,MPa;TK——温度修正系数,MPa/℃;TT——初始温度,℃;0T——观测时温度,℃。i2绘制岩体应力或接触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3绘制断面岩体应力或接触压力变化值分布图。9.0.10岩体压力观测记录包括工程名称、观测断面位置和编号、测点位置和编号、地质描述、应力计编号和埋设方向、仪器安装情况、压力表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环境温度、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3-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10岩体锚杆观测10.1锚杆轴力观测10.1.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锚杆。10.1.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锚杆应根据地质条件、岩体变形状态布置在锚固工程的具有代表性部位或重点部位。2测点宜在观测锚杆上等分布置,每根观测锚杆测点的数量宜根据观测目的和锚杆长度确定。3观测锚杆的长度不宜小于6.0m。10.1.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10.1.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钻孔设备。2锚杆测力计:最大量程应大于观测锚杆的极限抗拉载荷。3读数仪。4集线箱。5灌浆设备。10.1.5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锚杆安装时间应根据观测目的确定。2根据测点布置的要求裁截锚杆。采用螺纹连接锚杆测力计时,锚杆应焊接螺纹接头;采用焊接连接时,应注意焊接时高温对锚杆测力计的影响。连接后的锚杆测力计和锚杆应处于同一轴线上。3在预定部位按要求的孔径、方向和深度钻孔。清洗钻孔。4对测力计和观测电缆进行编号。将组装后的锚杆和排气管送入孔内,引出观测电缆。根据观测需要,可将锚杆固定在孔底。5安装灌浆管,封闭孔口,按要求的压力进行灌浆。灌至孔内停止吸浆后,保持灌浆压力并持续10min,结束灌浆。固化后的浆液,应具有一定的对孔壁的黏结力和对测力计的握裹力。6需要进行支护的部位,观测锚杆不宜露出孔口。-14-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7无黏结观测锚杆应在锚杆中布置一个测点,锚杆底部应固定,在孔口用螺帽通过垫板对观测锚杆施加一定张力。8观测锚杆的施工工艺、所需材料的规格和尺寸,宜与系统锚杆一致。9需要设置集线箱时,锚杆测力计通过观测电缆按编号接入集线箱。量测观测电缆长度。10观测电缆和集线箱应设保护装置。11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10.1.6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观测应在浆液充分固化后进行。2每次观测读数不应少于2次,当相邻2次读数差不大于读数仪允许误差时,取2次读数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第一次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3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工程需要和锚杆轴力变化情况确定。4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10.1.7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锚杆测力计要求,计算观测锚杆轴力。必要时计算锚杆应力。2绘制观测锚杆轴力与时间关系曲线。3绘制观测锚杆轴力沿轴线分布曲线。10.1.8岩体锚杆轴力观测记录包括工程名称、观测锚杆位置和编号、测点位置和编号、观测方向、地质描述、观测锚杆长度和直径、锚杆测力计型号和编号、观测电缆型号和长度、读数仪编号、仪器安装情况、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10.2锚杆载荷观测10.2.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中的预应力锚杆。10.2.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锚杆载荷观测应利用锚固工程中的锚杆进行。2观测锚杆应根据总体锚固设计和工程需要进行布置。3观测锚杆的数量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确定。4观测锚杆应按锚固部位的重要性分配,重要部位宜进行平行观测。10.2.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10.2.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5-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1环式锚杆测力计及配套装置:锚杆测力计最大量程不应小于预应力锚杆超张力的1.2倍。2读数仪。3锚固张拉的锁定设备。4温度计。10.2.5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选定的锚杆孔口浇筑混凝土支承墩,支承墩表面应垂直锚杆孔轴线。锚杆应在孔口出露足够长度。2在锚杆内锚段和支承墩达到预定强度后,根据测力计安装要求安装测力计。测力计应与孔轴线垂直,偏斜应不大于0.5°;测力计受力中心与孔轴线偏差,应不大于5mm。只作施工监测用的测力计,应安装在外锚板上部。3安装张拉设备和锚具,张拉程序和要求应与非观测锚杆相同。有特殊要求的观测锚杆,可另行设计张拉程序和要求。4观测锚杆应在与其有影响的锚杆张拉前进行。5需要设置集线箱时,测力计应通过观测电缆按编号接入集线箱。量测观测电缆长度。6测力计、观测电缆和集线箱应设保护装置。7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10.2.6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测力计安装就位并在加载张拉前,应进行观测基准值读数。每隔5min读数1次,读数不应少于3次,当连续3次读数的最大差值不大于读数仪允许误差时,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观测基准值。2按要求的张拉载荷逐级施加,每级载荷应测读1次,当达到要求的最大张拉载荷锁定前后,应按本条1款的稳定标准,测读测力计张拉载荷锁定前后的稳定读数值。3测力计锁定后,每天应观测1次,测读稳定读数,持续时间不宜少于15d。以后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锚杆载荷变化情况确定。4当相邻锚杆进行张拉时,应同步进行锚杆观测。5当观测锚杆需进行张拉载荷补偿时,应在补偿张拉载荷前后,分别测读测力计的稳定读数。6每次观测同时,应量测测力计的环境温度。7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16-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10.2.7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测力计要求,计算观测锚杆实际载荷值。2根据张拉过程中每级载荷的测力计读数,绘制测力计读数与载荷关系曲线。3根据观测锚杆锁定前后测力计读数,计算载荷锁定损失。4绘制锚杆载荷与时间关系曲线。10.2.8岩体锚杆载荷观测记录包括工程名称、观测锚杆位置和编号、观测锚杆结构类型及参数、地质描述、测力计型号和编号、观测电缆型号和长度、读数仪编号、仪器安装情况、施加各级张拉载荷及观测读数、观测时间、观测读数、环境温度、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11岩体渗压观测11.0.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11.0.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工程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采取的防渗和排水措施选择观测断面和测点位置。2观测断面应选择在断面渗压分布变化较大部位,断面方向宜平行渗流方向。3测点应布置在:渗压坡降大的部位;防渗或排水设施上下游;相对隔水层两侧;不同渗透介质的接触面;可能产生渗透稳定破坏的部位;工程需要观测的部位。4应利用已有的孔、井、地下水出露点布置测点。5应根据不同的观测目的、岩体结构条件、岩体渗流特性及仪器埋设条件,选用测压管或渗压计进行观测。对于重要部位,宜采用不同类型仪器进行平行观测。11.0.3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11.0.4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1钻孔设备。2灌浆设备。3测压管:由进水管和导管组成。4测绳或水位计。5压力表。6渗压计。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7-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7读数仪。11.0.5测压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预定部位按要求的孔径、方向和深度钻孔,清洗钻孔。钻孔方向除有专门要求外,一般选择铅垂向。2钻孔应进行全孔取心,绘制钻孔柱状图。对需要布置测点的孔段,应进行压水试验。3根据钻孔柱状图、压水试验成果、工程要求确定测点位置和观测段长度。4根据测点位置,计算导管和进水管长度。用于点压力观测的进水管长度不宜大于0.5m。进水管底部应预留0.5m长的沉淀管段。5在钻孔底部填入约0.3m厚的中粗砾石层。6将测压管的进水管和导管依次连接放入孔内,顶部宜高出地面1.0m。连接处应密封,孔口应保护。必要时,进水管设置反滤层。7在测压管和孔壁间隙中填入中砾石至进水管顶部,再填入1.0m厚的中细砂,上部充填水泥砂浆或水泥膨润土浆至孔口。8当全孔处于完整和较完整岩体中时,可不安装测压管,应安装管口装置。9需要进行分层观测渗压时,可采用一孔多管式,应在各进水管间采用封闭隔离措施。10当测压管水平向安装时,钻孔宜向下倾斜,倾角约3°。11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11.0.6渗压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11.0.5条中1~3款要求进行钻孔并确定测点位置。测点观测段长不应小于1.0m。2向孔内填入中粗砂至渗压计埋设位置,厚度不应小于0.4m。将装有经预饱和渗压计的细砂包置于砂层顶部,引出观测电缆。渗压计在埋设前和定位后,应检查渗压计使用状态。3填入中砂至观测段顶部,再填入厚1.0m的细砂,上部充填水泥砂浆或膨润土浆至孔口。4在干孔中填入砂层时,应对砂层进行饱和。5分层观测渗压时,可在一个钻孔内埋设多个渗压计,应对渗压计和观测电缆进行编号。应在各观测段间采取封闭隔离措施。6观测点压力时,观测段长度不应大于0.5m。7进行岩体和混凝土接触面渗压观测时,应在岩体测点部位表面,选择有透水裂隙通过处挖槽,先铺设中粗砂,放入装有经预饱和渗压计的细砂包,引出观测电缆,用水泥-18-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砂浆封闭。8需要设置集线箱时,渗压计通过观测电缆按编号接入集线箱。量测观测电缆长度。9观测电缆、集线箱应设保护装置。10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11.0.7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无压测压管水位采用测绳或水位计观测,观测读数准确至0.01m。2有压测压管应在管口安装压力表,读取压力表值,估读至0.1格。如水位变化缓慢,开始阶段可采用本条1款方法观测,当水位溢出管口时,再安装压力表。当压力长期低于压力表量程的1/3或压力超过压力表量程的2/3时,应更换压力表。3渗压计每次观测读数不应少于2次,当相邻2次读数不大于读数仪允许误差时,取2次读数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4测压管和渗压计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观测。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工程需要和渗压变化情况确定。5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11.0.8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渗压计要求,计算岩体渗压值。2绘制水位或渗压与时间关系曲线。当地面水水位与渗压有关时,应同时绘制地面水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3绘制水位或渗压沿断面方向分布曲线。11.0.9岩体渗压观测记录包括工程名称、观测断面位置和编号、测点位置和编号、地质描述、水位计或压力表或渗压计型号和编号、观测电缆型号和长度、读数仪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9-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质描述内容A.1收集工程区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A.1.1工程区工程地质图。A.1.2工程区地形图,并附典型剖面图。A.1.3工程布置图。A.1.4主要建筑物位置、尺寸、轴线方向。A.1.5主要建筑物施工程序图。A.1.6岩体开挖施工图。A.1.7工程区内地下水贮存形式和类型。A.1.8工程区内岩体应力特征。A.1.9水文、气象资料。A.1.10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A.2地下洞室地质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A.2.1地下洞室编号和轴线方向,各观测部位位置和高程。A.2.2地下洞室展示图,并附典型剖面图。A.2.3岩石名称、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颜色。A.2.4各类结构面产状、性质、延伸长度、充填物性质。A.2.5断层位置、产状、宽度、断层带性质。A.2.6地下水出露位置、类型、性质、渗水量。A.2.7岩体分类。A.2.8风化卸荷带类型。-20-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A.2.9岩体应力特征。A.2.10防渗或排水措施及位置。A.3基坑、边坡等参照A.2内容。A.4观测孔地质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A.4.1观测孔位置、孔口高程、轴线方向。A.4.2测点位置。A.4.3岩石名称、结构。A.4.4结构面位置、产状、性质、充填物性质。A.4.5钻孔柱状图及岩体质量指标(RQD)。岩体渗压观测孔应有透水性指标。A.4.6观测孔内岩体应力特征。A.4.7观测孔钻进过程中的情况。A.5观测段和测点描述参照A.4内容。必要时作素描图。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21-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条文说明-22-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目录4围岩收敛观测····························275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286钻孔横向岩体位移观测························297岩体表面倾斜观测··························298岩体应变观测····························299岩体压力观测····························2810岩体锚杆观测····························2911岩体渗压观测····························30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23-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4围岩收敛观测4.0.1围岩收敛观测是采用收敛计量测地下洞室围岩表面两点之间在连线(基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即收敛值。本观测也可用于岩体表面两点间距变化的观测。4.0.2本条规定了观测断面和观测点布置的基本原则:1当地质条件、地下洞室尺寸和形状、施工方法已确定时,围岩位移主要受空间和时间两种因素影响,围岩位移存在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空间效应”是受掌子面约束作用产生的影响。“时间效应”是在掌子面约束作用解除后,收敛位移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的现象。这两种效应是围岩稳定状态的重要标志,可用来判断围岩稳定性、推算位移速率和最终位移值,确定支护合理时机。2根据工程经验,在一般情况下,当开挖掌子面距观测断面1.5倍~2.0倍洞径后,空间效应基本消除。观测断面距掌子面1.0倍洞径时,位移释放量约为总量的10%~20%,距离掌子面越远,释放量越大,因此要求测点埋设尽量接近掌子面。3原标准要求断面距掌子面不宜超过0.5m,在实施过程中不易控制,本次修订改为不大于1.0m。4.0.4本观测推荐卷尺式收敛计,采用其他形式收敛计,可以参照本标准进行。4.0.7本条规定了观测步骤和观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收敛计根据不同的尺长采用不同的恒定张力,是为了减少尺的曲率和保持曲率的相对一致,以减小观测误差。恒定张力的大小视基线长度参照收敛计的使用要求确定。2观测时间间隔:当观测断面距掌子面在2倍洞径范围内时,每次开挖前后需观测1次;在2倍洞径范围外时,观测时间间隔一般按收敛位移变化情况而定。4.0.8原标准只列出温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本次修订后的公式,适用于任何型式收敛计的计算。采用收敛计观测的围岩位移是两测点位移之和,可以通过近似分配计算求得各测点的位移,选择计算方法的假设需接近洞室条件。5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5.0.1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是通过位移计量测不同深度孔壁岩体沿钻孔轴线方向的位移。本标准推荐并联式或串联式采用金属杆传递位移的多点位移计。当采用金属丝式位移计时,可参照本标准。-24-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5.0.4位移观测一般采用位移传感器和读数仪进行,当位移量较大且观测方便时,也可采用百分表直接读数。锚头种类较多,适用于各类岩体和施工条件,一般按使用经验选择。6钻孔横向岩体位移观测6.0.1钻孔横向岩体位移观测是采用伺服加速度式滑动测斜仪量测孔壁岩体不同深度与钻孔轴线垂直的位移,本观测按单向伺服加速度计式滑动测斜仪编写,采用双向、三向或其他型式仪器时,可参照本标准进行。本次修订删除原标准挠度计法。6.0.2超过滑移带一定深度是为保证有可靠的基准点,一般根据岩性的滑移带性质确定。当地表配合其他观测方法可以确定位移量和位移方向时,基准点也可设置在地表。6.0.6对于软岩或破碎岩体,也可采用砂充填间隙。在预计的位移突变段,一般采用填砂方法,以防止测斜管发生剪断。7岩体表面倾斜观测7.0.1岩体表面倾斜观测是采用倾角计量测岩体表面倾斜角位移,本标准推荐便携式倾角计。由于倾角观测已被应用于工程中,且方法简便可行,本次修订增列此方法。7.0.5测点安装需保证测点与岩体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并能准确反映被测岩体的位移情况。选择测点时,首先考虑基准板直接置于岩体表面,当条件不许可时,采用本条2款的方法。8岩体应变观测8.0.1岩体应变观测是采用应变计量测岩体的相对应变,一般用于观测岩体由于工程开挖、荷载变化、边坡位移所引起的应变。8.0.4应变计一般采用的型式为差动电阻式、钢弦式、电阻应变片式。选择应变计时,要求应变计的系统刚度小于岩体的刚度。8.0.7采用固化过程中易引起温度变化的充填材料时,测读基准值需考虑在温度相对稳定后进行。9岩体压力观测9.0.1岩体压力观测是采用应力计的压力枕量测岩体内的应力变化,或在岩体和混凝土-25-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接触面上作用于岩体表面的压力。本标准推荐采用压力转换器的应力计,采用压力传感器的应力计可参照本标准。9.0.5补液量的大小主要考虑液压枕与周围介质充分接触并达到一定的预压力,因此要求补液管有一定的长度。9.0.8原标准在计算公式中还考虑了压力表与液压枕间高差的压力、管路中黏滞阻力,因这两种压力在施加初始压力时已包括在初始压力中,本次修订予以删除。温度修正压力计算较为复杂,与围岩、混凝土、液压枕材料和加压液体的线膨胀系数有关。温度是指液压枕的环境温度,量测液体初始出流时的温度基本上能代表液压枕的环境温度。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很小,只进行量测应力或压力变化时,公式可只考虑压力表读数和初始压力进行计算。10岩体锚杆观测10.1锚杆轴力观测10.1.1岩体锚杆轴力观测是将锚杆测力计串接在锚杆上量测锚杆轴力。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增列本方法。10.1.2岩体锚杆轴力分布的一般规律,轴力最大处约在深2.0m~2.5m部位。为能观测到实际分布规律,至少有3个测点才能观测到轴力分布的较高点。本标准的观测布置是指系统支护的全黏结锚杆观测。10.1.4锚杆测力计亦称钢筋计,常用的有差动电阻式和钢弦式两种。10.1.5观测锚杆安装时间由观测设计规定。对系统锚杆进行观测时,一般与系统锚杆同时或稍前(偏安全)安装。当观测岩体变形全过程的锚杆受力状态和锚杆不同时期的支护抗力等专项观测时,安装时间需专门设计。由于在施工期作为临时支护的锚杆很多采用无黏结锚杆,在正文中列入此项内容。10.2锚杆载荷观测10.2.1岩体锚杆载荷观测是通过设置在孔口的锚杆测力计量测预应力锚杆的载荷值。根据有关标准规定,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锚杆统称为预应力锚杆。10.2.4由于环式锚杆测力计使用条件简单方便,本标准推荐环式锚杆测力计。环式锚杆测力计常用的有钢环式、轮辐式和液压式三种,可根据使用条件、精度要求和经济合理性-26-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选用。11岩体渗压观测11.0.1岩体渗压观测是通过埋设的测压管或渗压计量测岩体内地下水的渗透压力值。岩体渗压观测是较成熟的观测方法,本次修订增列本方法。11.0.2本条根据水电水利工程的特点确定布置原则,目的是观测水工建筑物的防渗或排水效果、坝基和坝基软弱夹带下扬压力观测、边坡滑动面地下水压力观测、混凝土构筑物的静水压力观测。11.0.4测压管坚固耐用、观测方便、经济,但观测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适用在地下水较丰富部位使用。渗压计对地下水压力反应较为敏感,对工程中需要及时反映地下水压力变化部位、岩体渗透性很小的部位以及不宜埋设测压管的部位采用渗压计。压力表和渗压计的量程按预估的地下水最大压力选用,渗压计需有足够的富裕度。-27-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