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22 KB
  • 2022-04-22 13:44:25 发布

DLT5035-1995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pdf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standardon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designforthermalpowerplant主编单位:东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施行日期:1995年2月1日DL/T5035-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经部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该标准编号为DL/T5035—94,自1995年2月1日起实施。原《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SDGJ9—86同时停止执行。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该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九日1总则1.0.1为了统一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明确设计原则,提高设计质量,加快建设速度,特制定本技术规定。1.0.2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要因地制宜,积极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经济合理地利用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为保证安全满发、稳发创造条件。1.0.3本规定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50~600MW新建或扩建的凝汽式发电厂及高温高压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1.0.4执行本规定时,尚应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的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2基本规定2.0.1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累年平均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规定为集中采暖地区。2.0.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区,规定为过渡地区:2.0.2.1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累年平均为60~89天;2.0.2.2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累年平均为45~59天,同时,累年最冷月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75%,且冬季日照率累年平均低于或等于25%。2.0.3位于集中采暖地区的生产厂房、辅助及附属建筑物,当室内经常有人停留、工作或对室内温度有一定要求时,宜设置集中采暖。位于过渡区的某些生产厂房、某些辅助及附属建筑物,亦可按上述原则设置集中采暖。 2.0.4厂区以外的生活福利建筑的采暖,应符合当地建设标准。当设计集中采暖,且生活区离厂区较近时,热源宜和厂内采暖系统统一考虑。2.0.5设置采暖的各建筑物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见附录A。2.0.6室外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计算参数的选用,必须按现行的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执行。在设计冬季通风时,汽机房、锅炉房、蓄电池室和其他补偿局部排风的送风系统,应采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0.7设置采暖的主要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最大传热系数可按附录B选用。2.0.8高温高压和超高压火力发电厂的采暖热媒宜采用热水;不宜直接采用汽轮机抽汽作为较大采暖系统的热媒。2.0.9位于集中采暖地区的火力发电厂,当采用单台汽轮机抽汽作为采暖系统热源时,应设备用汽源。2.0.10空气调节系统的冷源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优先采用深井水或其他天然冷源。2.0.11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车间内经常有人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不应超过表2.0.11所列温度规定。当采用自然通风,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超过表2.0.11规定时,应设置机械通风。当机械通风仍达不到要求时,可设置空气调节装置。表2.0.11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1~2℃。2.0.12当空气调节系统产生的噪声超过室内噪声容许标准时,应有消声措施。2.0.13散热器采暖系统的干管和热风采暖系统的干管,应在采暖入口处分开敷设。2.0.14暖风机的送风温度不应低于35℃,不宜高于55℃。暖风机出风口的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2.2m,每台暖风机应有单独的电源开关及热媒调节阀。2.0.15输送、储存或生产过程中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的建筑物,严禁采用明火采暖。2.0.16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风管及各类管道的保温层,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挠性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制作。2.0.17采暖系统热力入口处的干管上宜设置温度计和压力表,并应根据需要设置流量计。2.0.18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宜在下列位置装设测温表计: 2.0.18.1空气处理室的新风口、回风口及送风口;2.0.18.2表冷器或加热器的供、回水管。系统中还宜预留安装测量风量、风压等仪表的接口。表计应装设在便于观察、不易碰损的地方。2.0.19在风砂较大地区,通风系统应考虑防风砂措施;在粉尘较大地区,通风系统应考虑防尘措施。2.0.20电气建筑物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上,应加设铁丝网。2.0.21在寒冷地区,进、排风口宜考虑防寒措施。3主厂房采暖与通风3.1采暖3.1.1主厂房采暖,应按维持室内温度5℃计算。计算时不考虑设备散热量。3.1.2主厂房采暖热负荷的计算,应包括下列两项:3.1.2.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时,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应按5℃计算。3.1.2.2附加耗热量:(1)高度附加耗热量,可按基本耗热量的15%计算;(2)冷风渗透附加耗热量,可按基本耗热量的50%计算。3.1.3锅炉送风机冬季室内吸风量应根据热平衡计算确定。3.1.3.1锅炉房内散热量一般包括:(1)设备散热量(包括锅炉、辅机及热力管道的散热量);(2)采暖系统散热量。3.1.3.2锅炉房耗热量一般包括:(1)围护结构耗热量;(2)锅炉燃烧室及尾部受热面因负压漏风而渗入的冷风耗热量;(3)锅炉送风机室内吸风而渗入的冷风耗热量;(4)加热由汽机房流入锅炉房内空气的热量。3.1.4进行热平衡计算时,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可采用如下数值:汽机房底层16℃除灰间10℃汽机房运转层16℃锅炉房运转层16℃汽机房屋面下30℃锅炉房屋面下35℃锅炉送风机吸风温度30℃主厂房运转层以上取运转层温度和屋面下温度的算术平均值。3.1.5主厂房采暖宜采用排管散热器。当排管散热器布置上有困难时,可设置暖风机。3.2通风3.2.1主厂房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相结合的通风。当采用自然通风时,锅炉房及汽机房应设置通风天窗,并应根据需要采用避风天 窗。当采用除氧间高侧窗或其他排风措施在技术经济上合理时,可不设汽机房通风天窗。3.2.2主厂房通风的风量应按下列要求确定:汽机房——考虑同时排出余热量和余湿量;锅炉房——只考虑排出余热量。主厂房余热量的确定,不考虑太阳辐射热。3.2.3主厂房自然通风,应仅考虑热压作用进行计算。进、排风窗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在进行气流组织和风量分配时,应充分利用底层和运转层第一排窗进风。3.2.4进行自然通风计算时,进、排风温度宜按下列数值选取:3.2.4.1进风温度。取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tw;3.2.4.2作业地带温度tn,按表2.0.11选取;3.2.4.3排风温度为汽机房天窗tp=tw+(8~10)℃除氧间高侧窗tp=tw+(10~11)℃锅炉房天窗tp=tw+(11~13)℃3.2.5天窗跨度宜为厂房跨度的1/3。天窗挡风板的两端应封闭,并应沿天窗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横隔板。3.2.6主厂房底层和运转层的第一排窗宜采用平开窗。3.2.7氢冷发电机组的汽机房,屋面应设计正常情况下的排氢措施。3.2.8检修人员工作地点可采用局部通风降温措施。3.2.9局部送风系统的风量,宜按表3.2.9选用。表3.2.9局部送风系统的风量、风速4主厂房空气调节4.1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等空气调节4.1.1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及其他控制室,应设置空气调节装置;其他值班室可设置局部通风装置;当局部通风装置不能满足工艺对温湿度要求时,也可设置空气调节装置。300MW以上机组的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宜设全年性空气调节系统。 4.1.2继电器室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4.1.3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等空调房间的围护结构应严密,宜采用双层密闭窗、保温门。当有外墙时,部分外窗可为开启式的双层窗,窗缝应有良好的密封措施;经常开启的门应做弹簧门,并尽量设置缓冲间。穿过围护结构的电缆及其他孔洞均应封堵严密。空调房间的围护结构应加强隔热措施,其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4.1.3中的数值,并以此数值向建筑专业提出要求。表4.1.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4.1.4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的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可按表4.1.4选用。表4.1.4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注:①对室内空气参数有特殊要求的电子计算机室及电子设备室室内的空气计算参数应按工艺要求确定;②表中所列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的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不适用于非集中采暖区;③当直接向电子计算机柜内送风时,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可和单元控制室相同。4.1.5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与邻室的温差超过3℃时,应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 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周围空气计算温度,可取该地区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与温差Δt之和。注:温差Δt为电子计算机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周围空气平均温度与该地区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宜取5~10℃。4.1.6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热湿负荷包括以下几项:4.1.6.1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太阳辐射热量;4.1.6.2电子仪表及电气设备散热量;4.1.6.3照明散热量;4.1.6.4人体散热量和散湿量。4.1.7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下列三项风量中的最大值:4.1.7.1电子计算机室空气调节系统总送风量的5%,其他空气调节系统总送风量的10%;4.1.7.2满足卫生要求需要的风量,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小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4.1.7.3保持室内正压所需要的风量,正压值宜采用5Pa左右。全年性空气调节系统,过渡季宜大量使用新风。4.1.8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一次回风。当采用天然冷源时,可采用直流系统。4.1.9空气调节系统,特别是室内无可开启的窗或过渡季大量使用新风时,应有排风出路。当过渡季大量使用新风时,室内正压值不应超过50Pa。大量使用回风的系统,应考虑室内空气能全部排换。4.1.10新风进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点,新风应过滤。4.1.11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按最大新风量考虑,新风管道上宜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4.1.12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回风机。4.1.12.1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出路不能适应风量变化要求时;4.1.12.2系统阻力较大,装设回风机技术经济合理时。4.1.13空气调节系统冷负荷包括以下几项。4.1.13.1室内热湿负荷;4.1.13.2新鲜空气带入的负荷;4.1.13.3系统的附加负荷:(1)空气通过通风机的温升;(2)空气通过风管的温升;(3)风管的漏风量附加(见4.1.14);(4)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水泵、水管、水箱等)的冷量损失(见4.2.1)。4.1.14风管的漏风量,宜按系统风量的10%计算。风管的计算压力损失,宜采用10%~15%的附加值。选择加热器、冷却器、喷水室等设备时,应附加风管漏风量;选择通风机时,应同时附加风管和设备漏风量。4.1.15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其风管内风速,宜按表4.1.15选用。表4.1.15风管内的风速(m/s) 注: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s。4.1.16电子计算机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4.1.16.1优先采用侧送,并尽量采用贴附射流;4.1.16.2当通风管道布置方便时,亦可采用散流器平送或下送;4.1.16.3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较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应采用孔板送风;4.1.16.4当散热量较大,且带有上部排风装置的设备时(如电子计算机等)宜采用下部送风。4.1.17送、回风口的风速,宜按表4.1.17选用。4.1.18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的空气调节设备应设备用。表4.1.17送、回风口的风速(m/s)4.2空气处理及制冷4.2.1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里昂直接蒸发式系统5%~10%间接式系统10%~15%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在选用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制冷机时,应符合国内和国际上有关氟里昂制冷剂的禁用规定。4.2.2采用氟里昂直接蒸发或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时,空气与氟里昂或冷水应逆向流动,冷却器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2.5~3.5kg/(m2·s)。 注:如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大于3.0kg/(m2·s),宜在冷却器后增设挡水板。4.2.3氟里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的蒸发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干球温度至少低3.5℃;满负荷时,蒸发温度不宜低于0℃,低负荷时,应防止其表面结冰。4.2.4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冷水进口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干球温度至少低3.5℃;冷水温升宜采用2.5~6.5℃;管内冷水流速宜采用0.6~1.8m/s。4.2.5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时,若采用人工冷源,其冷水温升值宜用3~5℃;若用天然冷源,其温升值应通过计算确定。4.2.6选择压缩式制冷机时,其冷凝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4.2.6.1水冷式冷凝器,宜比冷却水进出口平均温度高5~7℃。4.2.6.2风冷式冷凝器,应比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高15℃。4.2.6.3蒸发式冷凝器,宜比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高8~15℃。4.2.7选择压缩式制冷机时,其蒸发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4.2.7.1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宜比冷水出口温度低2~4℃,但不应低于2℃;注:冷水出口温度不应低于5℃。4.2.7.2螺旋管式和直立管式蒸发器,宜比冷水出口温度低4~6℃。4.2.8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宜按下列数值选用:4.2.8.1立式壳管式冷凝器2~4℃;4.2.8.2卧式壳管式、套管式和组合式冷凝器4~8℃。注:冷却水进口温度较高时,温差应取较小值;进口温度较低时,温差应取较大值。4.2.9风冷式冷凝器的空气进出口温差,不应大于8℃。4.2.10压缩机气缸水套的冷却水出口温度,不应高于45℃。4.2.11表面式冷却器应装滴水盘和凝结水排水管。凝结水排水管管径不宜小于公称直径DN20,水平管应有顺向坡度。4.2.12冷水系统应采用闭式系统,并应设置膨胀水箱和排气泄水装置。4.2.13冷却水泵、冷水泵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均应有15%的富裕度。4.2.14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4.2.14所规定的数值。4.2.15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表4.2.15的规定。4.2.16冷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主干管道上宜安装流量计。表4.2.14冷却水进口温度 表4.2.15冷却水水质4.2.17制冷装置中,应设置检测仪表,检测下列主要参数:4.2.17.1蒸发器的冷水进出口温度;4.2.17.2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度;4.2.17.3压缩机排气和吸气的压力和温度;4.2.17.4离心式压缩机的轴承温度;4.2.17.5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的蒸汽入口温度和压力,凝结水的出口温度;4.2.17.6吸收式制冷机屏蔽泵的压力。注:当制冷装置自带检测仪表时,可不另行设置。4.3空调机房及制冷机房布置4.3.1空调机房宜靠近空调房间,制冷设备运转部分宜设减振基础,其进出口管道宜设软接头。4.3.2当集控楼及辅助建筑中有若干处需要用冷时,宜设置集中制冷机房供冷。4.3.3制冷机房应尽可能靠近冷负荷中心布置,制冷机房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4.3.4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和管道连接,应符合工艺流程,并应便于安装、操作与维 修。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的距离和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制冷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注:①兼作检修用的通道宽度,应根据设备的种类及规格确定。②布置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冷水机组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时,应考虑有清洗或更换管束的可能。4.3.5制冷机房的高度,应根据设备情况决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氟里昂压缩式制冷,不应低于3.6m;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顶部距屋顶或楼板的距离,不得小于1.2m。注:制冷机房的高度,系指自地面至屋顶或楼板的净高。4.3.6空调机房及制冷机房的地面应有0.5%的排水坡度,并应设地漏、明沟以及清洗过滤器的水池;当布置在楼板上时,应有防水措施。4.3.7制冷机房室内应考虑采光和通风。4.3.8下列制冷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及管道应保温:4.3.8.1压缩式制冷机的吸气管、蒸发器及其与膨胀阀之间的供液管;4.3.8.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蒸发器及冷剂水管道;4.3.8.3冷水管道和冷水箱;4.3.8.4冷风管及空气调节设备;4.3.8.5制冷设备的供热管道和凝结水管道。4.3.9设备和管道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4.3.9.1保温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4.3.9.2保温层的外表面应设隔气层;4.3.9.3管道和支架之间应采取防止“冷桥”的措施。4.3.10集中制冷站宜设值班室。4.4防火排烟4.4.1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符合防火要求。4.4.2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应有防火排烟措施。4.4.3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管和回风管,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防火阀。4.4.3.1送、回风总管穿过空调机房的隔墙或楼板处;4.4.3.2通过贵重设备或火灾危险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的送、回风管道;4.4.3.3每层送、回风水平干管同垂直总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4.4.4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非燃烧体楼板,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穿过处的空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堵塞。4.4.5防火阀的易熔片和其他感温、感烟等控制设备一经作用,防火阀应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并应设有单独支吊架等防止风管变形影响关闭的措施。易熔片及其他感温元件应装在容易感温的部位,其作用温度应较通风系统在正常工作时的最高温度约高25℃,一般可采用72℃。4.4.6排烟方式宜选用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当利用空调系统进行排烟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并应设有将空气调节系统自动或手动切换为排烟系统的装置。 4.5自动控制4.5.1电子计算机室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设自动控制装置。其他全年性空气调节系统,宜设自动控制装置。4.5.2自动控制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使用条件及要求,首先采用电动式;当气源能保证时,可采用气动式。4.5.3设置自动控制的空气调节系统,应具有手动控制的功能。4.5.4空调系统温湿度敏感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4.5.4.1在室内,应装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空气流通的地点,避免装设在经常开启的门旁。4.5.4.2在风管内,宜装设在气流稳定段的截面中心。4.5.5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多工况控制系统。工况转换可采用自动或手动方式。4.5.6空气调节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欠风、超温断电保护信号。4.5.7空气调节系统的空调机、水泵、电加热器宜在空调值班室或集中控制室内设置工作状态显示信号和报警装置。4.5.8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机、回风机等宜与消防系统的温感器或烟感器联锁,一旦出现火警,空气调节系统立即停运。5电气建筑与电气设备5.1主控制室及网络控制室5.1.1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继电器室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5.1.2夏季有条件利用自然通风的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盘前区不应封闭,盘的布置应考虑主盘前值班区有良好的自然对流条件。5.1.3室内空气状态参数的选择、气流组织方式的确定、风量及冷负荷的计算等,可参照4.1执行。5.1.4空气调节机房宜布置在底层,不应与电缆布置在同一房间内。5.1.5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继电器室宜采用散热器采暖。5.2防酸隔爆式蓄电池室5.2.1蓄电池室应采用机械通风。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进风宜过滤。5.2.2蓄电池室围护结构冬季耗热量,应由室内的散热器补偿。通风耗热量由热风装置补偿。5.2.3防酸隔爆式蓄电池室的通风换气量,按空气中的最大含氢量(按体积计)不超过0.7%计算;但换气次数不应少于每小时6次。5.2.4调酸室的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5.2.5蓄电池室及调酸室的通风,应使室内保持一定的负压;当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系统时,排风量应比送风量大10%。5.2.6蓄电池室的通风设备,宜布置在通风机室内。5.2.7蓄电池室的通风机及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5.2.8蓄电池室内气流组织应均匀,并避免产生短路和死角。上部吸风口应贴近顶棚;当顶棚被梁分隔时,每档均应设吸风口;当设下部吸风口时,下部吸风口应靠近地面,但距地面不宜小于200mm。5.2.9冬季送风温度不宜高于35℃,并应避免热风直接吹向蓄电池瓶。送风口底部标 高不宜低于1.0m。5.2.10蓄电池室排风管的出口,应高出屋面;当蓄电池室布置在主厂房内时,排风口应接至室外。在严寒地区,室外通风管道宜设有保温或排除凝结水的措施。5.2.11通风设备、风管及其附件,应考虑防腐措施。5.2.12采暖设备与蓄电池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75m。蓄电池室内的采暖散热器应为焊接的光滑钢管,室内不允许有法兰、丝扣接头和阀门等。5.2.13采暖通风沟道不应敷设在蓄电池室的地下。采暖通风管道不宜穿过蓄电池室的楼板。5.3通信室5.3.1自动机键室、转接台室、载波机室和微波机室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5.3.2微波通信室的门、窗应严密。室内宜保持正压,进风宜过滤。5.4变压器室5.4.1变压器室的通风,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5℃,进风和排风温度差不超过15℃计 算。5.4.2布置在主厂房内的变压器室采用自然通风时,宜设置排风竖井。5.4.3变压器室采用机械通风时,宜采用机械进风,自然排风系统;送风口的布置宜直接吹向变压器散热排管;也可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系统。5.4.4变压器室的通风系统应与其他通风系统分开,各变压器室的通风系统不应合并。5.4.5变压器进风口应避免设在除灰间。当由主厂房底层进风时,进风温度按比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高2~5℃选用。5.4.6变压器室布置在锅炉房除灰间时,应采用正压通风,进风口应设在锅炉房外或汽机房。5.4.7当采用干式变压器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排除设备散热量,进风口宜设在清洁干燥处。5.4.8变压器室发生火灾时,应能自动切断通风机的电源。5.5厂用配电装置室5.5.1厂用配电装置室夏季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10次。事故排风机可兼作通风用。5.5.2厂用配电装置室宜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系统;可由室外进风或设在汽机房侧的进风口进风,排风可排入汽机房内。5.5.3厂用配电装置室布置在锅炉房内时,宜采用正压通风,进风应过滤,并应考虑事故排风措施。5.5.4事故排风机的开关应装在门口便于操作的地点,室内宜安装电源插座,作为检修临时通风电源。5.5.5厂用配电装置室发生火灾时,应能自动切断通风机的电源。5.6出线小室5.6.1出线小室内有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励磁灭磁盘及灭磁电阻等设备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小室内还有油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等设备时,应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 当由汽机房进风时,进风温度可按比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高1~3℃选用。5.6.2出线小室内有油断路器、隔离开关时,通风量按每小时10次换气计算。当小室内还有电抗器时,可按电抗器的要求决定通风量。5.6.3出线小室中设有硅整流装置时,应将硅整流装置的散热量排至小室外。宜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系统。5.7电抗器室5.7.1电抗器室的通风,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55℃,进风和排风温度差不超过30℃计算。5.7.2电抗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机械通风。5.8母线室及母线桥5.8.1母线室的通风,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5℃,进风和排风温度差不超过15℃计算。5.8.2母线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排除余热的要求时,可采用机械通风。5.8.3母线室进、排风口应有防雨措施。5.8.4母线室的屋顶应采取隔热措施,其传热系数不宜大于1.4W/(m2·K)。5.8.5封闭母线桥通风可参照母线室有关规定执行。5.9油断路器室5.9.1油断路器室应设不少于每小时10次换气的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风机的开关应装在门口便于操作的地点。5.10电缆隧道5.10.1电缆隧道宜采用自然通风,其通风量按排风温度不超过40℃,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不超过10℃计算。5.10.2电缆隧道不应作为通风系统的吸风地点。5.11电动机5.11.1锅炉送风机、引风机、磨煤机、排粉风机等所配用的大中型电动机,应根据其自身要求及周围环境决定通风方式。应优先利用电动机自带的通风设备通风,当电动机周围空气温度超过电动机通风所需的最高允许进风温度、空气中含尘浓度较大或含有爆炸性气体时,宜采用管道式通风。5.11.2冷却电动机的通风量,应根据进风温度不超过40℃、排风温度不超过55℃计算。冬季进风温度不宜低于5℃。5.11.3采用管道式通风时,应利用电动机本身所产生的风压进行通风。当电动机本身所产生的风压不能克服风道的阻力时,应采用机械通风。5.11.4吸风口宜设在空气清洁的地点,否则进风应过滤。5.12电除尘器控制室及其配电装置室5.12.1电除尘器控制室应设置空气调节装置。围护结构应严密,并应采用双层密闭窗。5.12.2电除尘器继电器室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5.12.3电除尘器配电装置室宜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系统,室内保持正压,进风应过滤。5.12.4电除尘器配电装置室应设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0次的事故通风设施。 5.12.5电除尘器控制室宜采用散热器采暖。5.13不停电电源室5.13.1当不停电电源设备单独设置在小室内时,宜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当机械通风装置不能满足设备要求时,也可设置空气调节装置。5.13.2当不停电电源设备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或热工电子设备间内时,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5.14励磁机盘室5.14.1励磁机盘室宜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当机械通风装置不能满足设备要求时,可设置空气调节装置。5.1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5.15.1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及其检修室应采用机械通风,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室内空气中六氟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5.15.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正常运行时的通风换气次数按每小时不少于2次计算。吸风口应设在室内下部。5.15.3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应设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风宜由经常使用的下部排风系统和上部排风系统共同保证。事故通风量按每小时不少于4次换气计算。5.15.4室内气流组织应均匀,避免气流短路和死角。机械通风系统室内下部吸风口应设在靠近地面处。排风口应接至室外并高出屋面。当排风口设在无人员停留或无人经常通行处,可设轴流风机向室外排风,但应考虑防止气流短路。5.15.5通风设备、风管及其附件应考虑防腐措施。5.16电气试验室5.16.1电气仪表标准室宜设空气调节装置。5.16.2电气校表室宜根据工艺要求设空气调节装置。5.16.3电气仪表室、电气试验室及电气检修室应根据工艺要求设采暖通风装置。6运煤建筑6.1采暖6.1.1运煤建筑采暖,应选用不易积尘的散热器。采暖散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60℃。6.1.2斜升运煤栈桥内,散热器宜布置在下部。为避免冻裂泄漏,每组散热器的供、回水支管上可不装设阀门。6.1.3在过渡地区,运煤建筑物内有冰冻可能时,可在运煤皮带头部及尾部设置局部采暖。6.1.4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翻车机室两端大门处宜设置热风幕。热风幕宜采用双侧送风,不得采用地面送风。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高于-10℃的地区,采用喷雾除尘有可能产生水雾或冰冻影响运行时,翻车机室亦可设置热风幕。6.1.5在严寒地区,应考虑机械除尘抽风所带走热量的补偿措施。6.2通风与空调6.2.1输煤系统的地下建筑,宜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系统。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5次计算。 6.2.2地下建筑通风的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点。6.2.3煤仓间皮带层,当无通向室外的侧窗时,可设置屋顶排风机排风,换气量按每小时5~10次设计。煤仓间皮带层不宜设置机械送风和暖风机采暖系统。6.2.4地下卸煤沟内设置凝结水箱和凝结水泵的地点,应考虑通风。6.2.5通风换气的气流组织要合理,车间内工作地区的风速不宜大于0.5m/s。6.2.6运煤集中控制室、轨道衡控制室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6.3除尘6.3.1运煤系统煤尘飞扬严重处,应按该处工作地点空气中含尘量和排到室外的空气含尘浓度不超过下述标准设计除尘设施:6.3.1.1煤尘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时,为2mg/m3;除尘系统排到室外的空气含尘浓度不应大于100mg/m3。6.3.1.2煤尘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时,为10mg/m3;除尘系统排到室外的空气含尘浓度不应大于150mg/m3。6.3.2转运站、碎煤机室及煤仓间等局部扬尘点,应采用机械除尘或喷雾降尘。6.3.3转运站(包括煤仓下部给煤机受料点)的除尘风量,可按下列要求选用。6.3.3.1当输煤系统不加任何锁气装置时,可按附录C的数据选用。6.3.3.2当输煤系统各部位密封较好,落煤管上加装缓冲锁气器、导煤槽内安装双层橡皮挡帘时,其除尘风量可按附录C数据的1/3选用。6.3.4碎煤机的除尘抽风量,可按下列要求选用。6.3.4.1当输煤系统不加煤筛时:(1)环式碎煤机由制造厂家提供鼓风量数据,也可通过计算确定;(2)老式的反击式碎煤机,锤击式碎煤机,经现场技术改造后的除尘风量,可按附录D的数据选用;(3)当输煤系统各部分密封较好,落煤管上加装缓冲锁气器、导煤槽中安装双层橡皮挡帘时,其除尘风量可按附录D中数据的1/2选用。6.3.4.2当输煤系统装设煤筛时,其除尘风量可按碎煤机和煤筛的风量之和选用。其煤筛除尘风量,可按相同条件(落差、皮带宽度、带速)的转运站除尘风量选用。6.3.5原煤仓、筒仓上部扬尘点的除尘抽风量可按附录E中所列数据选用。6.3.6当有可靠的实测风量数据时,各除尘点的抽风量可按实测数据选用。6.3.7除尘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3.7.1含煤尘气体的化学成分、腐蚀性、温度、湿度、流量及含尘浓度;6.3.7.2煤尘的化学成分、密度、煤尘的粒径分布、吸水性、粘结性、比电阻、可燃性和爆炸性等;6.3.7.3除尘器所收集的煤尘回收形式;6.3.7.4除尘器分级效率或总效率;6.3.7.5除尘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维护管理的繁简程度。6.3.8在输煤除尘系统设计中,宜选用湿式除尘器、高压静电除尘器及袋式除尘器。当选用两级除尘时,干式旋风除尘器可作为第一级除尘器。6.3.9当选用湿式除尘器时,应有煤泥污水回收和处理措施。6.3.10高压静电除尘器应按下列要求选择。 6.3.10.1煤尘性质:(1)煤尘比电阻应为104~1012Ω·cm;(2)煤尘可燃质挥发分应小于46%;(3)煤尘的初始浓度不应大于30g/m3。6.3.10.2高压硅整流电源:(1)高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应在0~100kV之间可调,变压器耐压应达到150kV,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应为负载工作容量的2倍;(2)高压硅整流系统要求安全可靠,控制调整平稳,并且有完备的短路保护和闪络跟踪自动启动功能;(3)电源装置应具有集控、程控接口,控制作用半径不小于1500m。6.3.10.3负载的匹配:(1)负载场强2.5~4kV/cm;(2)电晕线启晕电流密度为芒刺线0.5~0.8mA/m星形线0.25~0.4mA/m细针线0.7~1.0mA/m(3)高压引线穿壁和悬挂电晕线的绝缘耐压不应低于150kV,应选用绝缘瓷瓶;(4)集尘极接地电阻应小于4Ω。6.3.11袋式除尘器应按下列要求选择:6.3.11.1输煤系统除尘宜选用大气反吹类型或回转反吹类型布袋除尘器,也可选用机械振打清灰的小布袋除尘器;初含尘浓度小于15g/m3的扬尘点,有压缩空气气源时,可选用脉冲布袋除尘器。6.3.11.2袋式除尘器的滤料,宜选用强度高、防静电、不粘尘的滤布。6.3.11.3大气反吹袋式除尘器,当滤料为玻纤时,过滤风速为0.5~0.9m/min;滤料为涤纶208时,过滤风速为1~1.2m/min。6.3.12当输煤系统为双路皮带(其中一路备用)时,每路皮带宜单独设置一个除尘系统。当两路皮带合用一个除尘系统时,其风量按一路皮带运行所需风量附加15%~20%计算,此时吸风管应装设切换阀门。6.3.13对于多层转运站,在条件允许时,各层同时工作的吸风点宜合设一个除尘系统,其除尘风量,应按全部吸风点同时工作计算。6.3.14每个原煤仓及筒仓宜设置独立的除尘系统。当几个仓共用一个除尘系统时,除尘风管不宜过长,吸风点不宜过多,可按每台炉设置一个除尘系统考虑。6.3.15除尘系统各并联管段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宜大于10%。6.3.16选择风机时,其压头应比除尘系统阻力损失计算值大15%~20%。6.3.17输煤系统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宜为:垂直风管11m/s倾斜风管15m/s水平风管17m/s除尘器后风管的最小风速不宜小于8m/s。6.3.18吸尘罩位置及罩面风速:6.3.18.1吸尘罩的外边缘到煤管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皮带宽度。 6.3.18.2导煤槽出口到吸尘罩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皮带宽度的1.5倍。6.3.18.3有条件时,皮带尾部可加吸尘点。6.3.18.4罩面风速可根据煤尘粒度的分布控制在0.5~2m/s。6.3.19除尘器收集的煤尘(或煤泥),应设有回收设施。水浴式除尘器(或冲击式除尘机组)排出的煤泥应排入积水坑,袋式除尘器灰斗的煤尘宜通过湿式卸灰搅拌机卸入皮带。当采用干式卸灰时,应有防止二次飞扬的措施。6.3.20风管荷重不应支承在风机和除尘器上,除尘设备荷重不应支承在工艺设备上。6.3.21除尘系统风管,应符合下列要求:6.3.21.1应采用圆形钢制风管;6.3.21.2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夹角应大于45℃,小坡度或水平敷设的管段应尽量缩短,并应采取防止积尘的措施;6.3.21.3支管宜从主管的上面或侧面连接,三通管的夹角宜采用15°~45°;6.3.21.4在水平风管、倾斜角小于45°风管以及异形管件附近,应设置密封清扫孔;6.3.21.5除尘器前的吸风管不宜暗装;6.3.21.6除尘系统上的风管应设置必要的测试孔,其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检测要求;6.3.21.7除尘风管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2mm,异形管件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3mm。6.3.22采用水浴式除尘器,其用水量根据除尘器本体的要求确定。日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G=nmV式中G—— 水浴式除尘器日用水量,m3/d;n——水浴式除尘器台数;m——水浴式除尘器每日换水次数,一般考虑每班换水一次,m=3; V——水浴式除尘器的水容积,m3。水浴式除尘器的反冲洗水管入口压力宜保持在100~200kPa。6.3.23在严寒及寒冷地区,除尘装置应布置在有采暖设施的室内。6.3.24除尘器的排风口应接到室外。6.3.25除尘系统应与相应的带式输送机联锁,并做到超前启动,滞后停机。6.3.26当采用高压静电除尘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6.3.26.1高压静电除尘器筒内风速宜采用2~3m/s,竖筒高度不得小于6.5m,含尘气流在筒内流动的时间不小于2s;6.3.26.2当除尘点风量较大时,可采用双筒或多筒方案;6.3.26.3竖风筒应布置在导煤槽的中心线上;6.3.26.4竖风筒上应装振打器、检查孔和测试孔;6.3.26.5与高压静电除尘器配套的风机的电动机不应处于排风气流中;6.3.26.6变压器应高位布置,底部需设橡胶垫。若布置在室外,应做防雨罩。距高压引线穿壁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m。6.3.27使用翻车机卸煤时,宜采用喷雾降尘,并应符合下列要求。6.3.27.1喷嘴的布置:(1)喷嘴的雾化面应覆盖住全部扬尘面;(2)翻车机前侧,宜布置3~5排喷嘴,各排喷嘴应交错排列; (3)翻车机后部,宜水平交错布置2排喷嘴;(4)翻车机左、右侧宜交错布置3排喷嘴。6.3.27.2翻车机室应设置单独的喷雾水泵间,水泵的流量应为雾化喷水量的1.15倍,水泵的扬程应满足喷嘴前压力不低于0.25MPa的要求;水泵入口应设过滤装置。喷雾水泵不宜频繁启停。6.3.27.3喷雾水的浊度宜小于7mg/L。冬季宜将部分采暖凝结水通入水箱,喷雾水的温度宜保持35~40℃。6.3.27.4喷雾水箱容积根据喷雾水量和补水方式确定,但不宜小于5m3,水箱宜设温度计和水位计,并设能自动调节水位高度的补充水系统。6.3.27.5喷雾系统每排喷嘴分支管应装阀门,喷雾管道坡度宜大于3‰,最低点应设置放水阀。6.4解冻室6.4.1解冻煤方式可根据电厂及其附近热媒种类的具体情况,采用热风解冻、蒸汽解冻或红外线解冻。6.4.2解冻室应设值班室。值班室应根据解冻室长度和操作要求,布置在解冻室的中部或进车端的侧面。6.4.3沿解冻室长度每隔30m左右,应设置温度遥测测点一组,每组测点温度表分上、中、下三点均匀布置。6.4.4解冻室的中部和两端应装设供电焊机及照明行灯用的电源插座。6.4.5蒸汽解冻室设计要点:6.4.5.1解冻室的总耗热量包括:加热煤的耗热量,加热车辆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耗热量。6.4.5.2室内上部设计温度可按100℃选用;下部设计温度不宜超过70℃。6.4.5.3解冻室入口蒸汽压力不应小于0.6MPa。若有条件利用二次蒸汽时,可在回水系统设置二次蒸发器。6.4.5.4室内管道系统应采用同程式布置。连接每一加热排管的供汽管及凝结水支管的公称管径不应小于DN25。加热排管与各支管的连接,应考虑热膨胀的补偿措施。7化学建筑7.1化学水处理建筑7.1.1电渗析室、反渗透间、蒸发器间、过滤器及离子交换器间,夏季宜采用自然通风。在设计采暖和通风时,宜考虑设备散热量。7.1.2酸库及酸计量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5次的机械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电动机应为全封闭型。7.1.3碱库及碱计量间宜采用自然通风。当酸碱共库(间)时,应按酸库要求设计通风,按碱库要求设计采暖。7.1.4石灰乳搅拌器间及凝聚剂搅拌器间宜采用自然通风。当工艺采用干法计量时,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5次的机械排风装置。7.1.5石灰库宜采用机械除尘的方法消除石灰粉尘。石灰库、消石灰间的换气次数不应少于每小时10次。 电动机应为全封闭型。7.1.6石灰库司机操作小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应保持小室内为正压。7.1.7通风柜工作口的风速,宜采用0.5m/s。7.1.8化验室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6次。7.1.9氨、联胺仓库及加药间,应设置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5次的机械排风装置。通风机及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7.1.10天平室、精密仪器室、热计量室、微量分析室等,宜根据工艺要求设计采暖通风或空气调节装置。7.1.11化学集中控制室宜设空气调节装置。7.1.12酸碱库及计量间,氨、联胺仓库及加药间,化验室等散发腐蚀性气体或贮存腐蚀性药品的房间,其采暖通风设备、管道及附件,应采取防腐措施。7.2油处理室7.2.1过滤间宜采用自然通风。7.2.2再生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0次的机械通风装置。排风系统的吸风口宜靠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散发处。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通风机和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7.2.3油通风柜的通风可参照7.1.7条设计,但通风机和电动机应为防爆式。7.3制氢站7.3.1制氢站宜采用自然通风。7.3.2电解间、贮气间的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每小时3次。自然排风口应设在顶棚的最高点。当顶棚被梁分隔时,每档均应有排风措施。7.3.3电解间、贮气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7次的事故排风装置;室内吸风口应设在顶棚最高处。通风机及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7.3.4采暖管道及散热器与各种贮气罐(瓶囊)的距离不宜小于1m,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7.4制氧站7.4.1制氧站宜采用自然通风。7.4.2催化反应炉部分、贮气瓶间、惰性气体贮气囊(罐)或贮槽间的自然通风,应参照第7.3.2条设计;事故排风应参照第7.3.3条设计。7.4.3采暖管道及散热器的布置要求,可参照第7.3.4条。7.5乙炔站7.5.1乙炔站宜采用自然通风。7.5.2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车间的自然通风,应参照第7.3.2条设计;事故排风应参照第7.3.3条设计。7.5.3采暖管道及散热器的布置要求,参照第7.3.4条。7.5.4发生器间、电石渣处理间应选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7.5.5电石库、中间电石库严禁装设采暖设备和管道。7.5.6设在屋顶的通风帽应设有防止雨、雪侵入的措施。电石库、中间电石库的通风 帽,还应有防止凝结水滴落的措施。7.6汽水取样间7.6.1汽水取样间宜按每小时10次换气设计排除室内余热和余湿的机械通风装置。7.6.2汽水取样间的干盘仪表室宜设空气调节装置。7.7凝结水精处理间7.7.1凝结水精处理间宜采用自然通风。7.7.2凝结水精处理控制室宜设空气调节装置。8其他辅助及附属建筑8.1油泵房8.1.1油泵房为地上建筑时,宜采用自然通风;油泵房为地下建筑时,应采用机械通风。在寒冷地区,冬季利用自然通风造成室内温度过低时,地上油泵房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气流组织应均匀,并应避免死角,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8.1.2油泵房的通风量取下列两项计算结果较大值:8.1.2.1排除余热所需的风量;8.1.2.2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0次。油泵房的通风尚应符合空气中油气的含量不超过350mg/m3及体积浓度不超过0.2%的要求。当油泵房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时,排风量应比送风量大10%~20%。当冬季采用热风系统时,可按每小时10次换气确定的风量选择送风机和加热器。8.1.3油泵房的通风系统应安全可靠。在布置通风系统时,应考虑通风系统故障停运的情况下,利用侧窗补风或排风的可能性。8.1.4油泵房的风机和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8.1.5通风机室的门不得直接通向油泵房。8.1.6油泵房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应设在远离排风口、且空气比较新鲜的地方。进、排风口不宜设在同一侧的墙体上。8.1.7油泵房通风的排风管不应设于墙体内。通风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穿墙处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墙的管道与防火墙之间的间隙必须用非燃烧材料填塞。8.1.8通行和半通行的油管沟应考虑通风设施。通风量可按排除油管沟内的余热量计算,排风温度不大于40℃。通风机及电动机应为防爆式。8.1.9油泵房通风系统的风道及附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8.2水泵房8.2.1水泵配用电动机布置在泵房地上部分时,按电动机本身的要求决定通风方式;但当电动机容量大于1000kW时,宜采用机械通风。水泵配用电动机布置在泵房地下部分时,宜采用机械通风。8.2.2电动机的通风量应按5.11.2的规定计算。8.2.3当水泵房采用机械排风时,尽可能将风管接在水泵电动机的排风口上。排风系统可根据需要增设室内排风口;当增设室内排风口时,排风管上应装设切换阀。8.2.4冬季采暖热平衡计算时,电动机散热量应按冬季最少运行台数考虑,并应计算 冷水管道的吸热量。8.2.5当阀门间为独立建筑时,应考虑防冻措施。8.3灰浆泵房8.3.1灰浆泵房通风量宜按消除设备散热量进行计算。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宜采用机械进风、自然排风。8.4循环水处理室8.4.1循环水处理室的加酸间、加药间、化验室及酸库的通风可参照7.1设计。8.4.2加氯间和充氯瓶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5次的机械排风装置。室内吸风口尽量贴近地面;室外排风口应高出屋面。采暖通风设备、管道及附件,应采取防腐措施。8.5生活污水处理站8.5.1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6次的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8.5.2加氯间及充氯瓶间通风应按8.4.2设计。8.5.3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各类泵房,宜采用自然通风。8.6工业废水处理站8.6.1含油污水处理间应设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6次的机械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通风机和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8.7环境保护监测站及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基层监测站8.7.1仪表间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采暖通风或空气调节装置。8.7.2通风柜的通风可参照7.1.7设计。8.7.3化验室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6次。8.8热工实验室和校表间8.8.1精密仪器贮存间宜设空气调节装置。8.8.2校表间宜根据工艺要求设空气调节装置。8.8.3通风柜的通风可参照7.1.7设计。8.9金属试验室8.9.1X光透视室及γ射线室应设全面换气的机械通风装置。通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5次计算。X光透视室排风系统的室内吸风口宜设在距地面0.5m处。8.9.2X光透视室及γ射线室的采暖通风管道穿墙孔洞位置,应选择在远离辐射源、不受射线直接照射、同时又远离工作人员或人员逗留时间较短的地方。管道穿过防护墙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在管道穿墙孔洞的四周和背面应用铅板防护;管道穿墙后应立即转弯,该弯头应用铅板围护。8.9.3暗室宜设全面换气的机械通风装置。通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15次计算。进、排风口应有遮光措施。当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时,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页窗,百页窗内部应刷黑皱纹漆。通过百页窗的风速应小于2.0m/s。暗室排风系统的室内吸风口宜布置在水池附近。8.9.4金属试验室内通风柜的通风可参照7.1.7设计。 8.10修配厂8.10.1铸工间、锻工间和热处理车间可根据需要设置通风天窗,并可根据需要设置局部送风装置。8.10.2盐浴炉和锻工车间的加热炉上宜设排风罩。8.10.3焊工间可在固定工作台处设置局部排风装置。8.11材料库8.11.1电气和热工设备库、化学药品库和危险品库,宜考虑通风换气。对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物品储藏库,应按要求设计库房的采暖通风。8.12机车库8.12.1机车库可根据自然通风要求设置通风天窗或风帽。8.12.2机车库宜设排烟罩,其位置及高度应根据各种类型机车的烟囱确定。罩面风速可采用0.7m/s。9加热站与热力网9.1热负荷9.1.1采暖通风热负荷包括以下几项:9.1.1.1采暖热负荷;9.1.1.2通风空调热负荷;9.1.1.3其他热负荷(如解冻室热负荷等)。9.1.2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以上三项热负荷可按附录F的方法进行估算。在整理估算出的热负荷时,应按照采暖通风用户使用热介质的种类(蒸汽或热水)、参数(温度、压力)分门别类统计汇总。9.1.3在估算热负荷时,应考虑电厂扩建所需的热负荷。9.2加热站9.2.1当采暖热媒为热水时,对于凝汽式电厂或只供应蒸汽的热电厂,应设置采暖热网加热器。当集中供热热电厂向外供应的采暖热水温度、压力符合电厂及生活区采暖系统要求时,可以不另设采暖热网加热器。9.2.2采暖热网加热器的容量和台数,应根据采暖通风空调的热负荷选择。若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时,任何一台加热器停止运行,其余的加热器应满足60%~75%热负荷的需要(严寒地区取上限)。设计时应根据电厂扩建和汽轮机抽汽能力等因素,确定是否预留热网加热器安装位置。9.2.3热网循环水泵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各水泵应有相同的特性。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网设计参数相适应。水泵的流量应根据热网设计负荷和设计供回水温度确定,水泵的扬程应包括采暖用户室内系统阻力、室外管网阻力、热网加热站内管道及设备阻力。水泵的流量及扬程均应有15%的富裕度。9.2.4热网加热器凝结水应回收,应回到除氧器或疏水箱;当凝结水不能自流回收时,应设置凝结水泵。9.2.5热网系统的正常补给水量,宜为采暖热网系统循环水量的1%~2%。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 总硬度:小于或等于35mm/L(以CaCO3表示);悬浮物:小于或等于5mg/L;pH值:大于7.0(25℃)。9.2.6采暖热网系统的补给水,可以采用除过氧的软化水、锅炉连续排污水、蒸汽采暖系统的凝结水。9.2.7热网补水设备的容量应按热网循环水量的4%设计。9.2.8热水网补水定压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采用开式膨胀水箱、直接补水、补给水泵或其他方式。定压点应设在便于管理并有利于管网压力稳定的位置,通常设在热网循环水泵吸入管段上。9.2.8.1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时,开式膨胀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为直接连接用户系统中最高充水高度与供水温度相应的汽化压力之和并应有0.02~0.03MPa的富裕压头。膨胀水箱的容积宜根据系统的水容量、运行中最大水温变化值和系统的小时泄漏量等因素确定。露天布置的膨胀水箱应有防冻措施。9.2.8.2当补给水能够直接而可靠地补入热网时,可采用直接补水系统定压。直接补水系统的压力可根据水压图决定。9.2.8.3采用补给水泵定压时,补给水泵应设2台,其中一台备用,备用补给水泵应能自动投入。补给水泵的扬程应根据水压图决定。9.2.9热网循环水泵、补给水泵、热网加热器的凝结水泵和蒸汽管网凝结水泵的出入口应安装阀门和软接头,并在出口侧安装止回阀。热网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宜装流量计,水泵入口回水总管上应装除污器,供回水总管上均应装压力表和温度计。9.2.10直接补水或采用补给水泵补水时,应有维持热网水压的自动调节装置。间歇补水时,系统的压力降不得导致汽化,系统中应有泄压装置。9.2.11热网加热器、循环水泵、补给水泵、凝结水泵、分水器、集水器及分汽缸宜集中布置在加热站内,并可设置集中控制表盘。9.3采暖锅炉房9.3.1距主厂房较远,采暖热负荷较大,不能从厂区采暖热力网上接管供暖的生产辅助建筑,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采暖锅炉房作为热源或是采用其他采暖方式。9.3.2选择锅炉容量时,应综合考虑燃料发热量不足、间歇采暖、补水热损失、室外管网散热漏损等不利因素,留有一定裕量。锅炉不设备用。9.3.3锅炉房布置时应满足下列尺寸要求:锅炉前端到锅炉房前墙的净距离不宜小于3.0m,锅炉侧面和后端的通道净距不宜小于0.8m,锅炉上最高操作点到屋架下弦的净距不应小于0.7m。9.3.4如果锅炉本身不能够满足所在地区的消烟除尘排放标准,应设置除尘器。排放标准见表9.3.4。9.3.5锅炉的烟道、风道、烟囱出口断面尺寸按表9.3.5推荐的流速确定。9.3.6金属冷风道采用厚度为2~3mm的钢板制作,热风道和烟道采用厚度为3~4mm的钢板制作。9.3.7热水锅炉上应设置突然停电时能安全补水和放水冷却的设施。表9.3.4锅炉烟尘排放标准 9.3.8以热水采暖锅炉为热源的供暖系统宜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表9.3.5推荐流速表(m/s)9.3.9供暖系统的补水宜采用处理过的软化水,总硬度应小于或等于35mg/L。补水量为系统循环水量的5%。9.4热水管网9.4.1热水管网应采用双管闭式循环系统。9.4.2热水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按本期负荷设计;但当扩建建筑物位置及面积已明确时,亦可将其负荷计入热水管网的设计流量。9.4.3进行水力计算时,采暖热水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取K=0.5mm。9.4.4热水管网主干管径的比摩阻宜取40~80Pa/m。9.4.5热水网支干线、分支线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但热水管道内最大允许流速应小于3.5m/s。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m。9.4.6进行热水管网水力计算时,应注意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方法:9.4.6.1减少管网干管的压力损失,在计算时宜选取较小的干管比摩阻,适当增大干管管径。9.4.6.2增大用户系统的可调节性,可在采暖用户引入口处安装手动流量调节阀、平衡阀或调配阀。9.4.6.3根据水压图要求,在热网分支管处或采暖用户引入口处安装调压孔板或流量调节阀门。9.4.7热水管网与采暖用户宜采用直接连接。 9.4.8进行水力计算时,应综合考虑各建筑物内采暖系统的水力工况,并应绘制水压图。热水管网的水力工况应符合下列规定:9.4.8.1系统的静压值,应为直接连接用户系统中的最高充水高度与供水温度相应的汽化压力值之和,并应有0.02~0.03MPa的富裕压头。9.4.8.2当系统运行时,应保证系统中任何一点不汽化,回水管的运行压力线不应低于用户系统的充水高度。9.4.8.3在任何情况下,系统的压力不应超过设备的工作压力。9.4.8.4用户与系统连接处的资用压力(供回水压力差)须大于用户系统的总阻力;但当用户入口的(资用)分布压头超过该用户系统压力损失值过大,以至影响热网系统阻力平衡时,应消除其过剩的分布压头。9.4.9绘制水压图时,系统各点的压力损失可以按下列数值取用:9.4.9.1循环水泵压出段和热源内部的压力损失:0.08~0.15MPa(8~15mH2O);9.4.9.2热源内部的除污器及除污器至循环水泵入口的压力损失:0.02~0.05MPa(2~5mH2O);9.4.9.3热网干管、支干管比摩阻Δp(Pa/m):DN≥250时,Δp=60~100Pa/mDN<250时,Δp=30~60Pa/m9.4.9.4分支管Δp≤300Pa/m;9.4.9.5用户压力损失(资用压头)可按如下估算值取用:直接连接的散热器系统0.01~0.02MPa(1~2mH2O);直接连接的暖风机热风幕系统0.02~0.05MPa(2~5mH2O);混水器连接的采暖系统0.08~0.12MPa(8~12mH2O);有新风机组的采暖系统0.05~0.06MPa(5~6mH2O)。9.5蒸汽管网9.5.1采暖用蒸汽管网,宜采用开式系统。凝结水宜回收利用。9.5.2负荷变动较大或常年运行的蒸汽管道(如解冻库、输煤系统蒸汽除尘及生活用汽等蒸汽管道)应与采暖管道分开,采用单独系统。9.5.3进行水力计算时,管道内壁粗糙度取值如下:过热蒸汽管道0.1~0.2mm饱和蒸汽管道0.2mm压力凝结水管道1.0mm9.5.4蒸汽、凝结水管道内允许的最大流速按表9.5.4选取。在计算管径时,若考虑有扩建发展增加流量的可能性,宜选取较低值;如管道的允许压力损失较大时,宜选取较高值。表9.5.4管道允许最大流速 9.5.5蒸汽热力网应根据管线起点压力和用户需要压力确定允许比摩阻,选择管道直径。9.5.6蒸汽热力网压力凝结水管道设计比摩阻可采用50~100Pa/m。9.5.7当采用余压凝结水回收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9.5.7.1应按汽水混合状态选择凝结水管径;9.5.7.2应保证最不利用户的疏水器前后压差大于疏水器性能规定的最小压差值;9.5.7.3不同环段凝结水合流点的压力,应取得平衡。9.5.8余压回收系统凝结水管道的计算流量按以下原则计算:对于分支管线,其设计流量等于所担负用户的蒸汽管道设计流量乘以该用户凝结水回收率;对于主干管线,其设计流量等于各分支管线流量之和。9.5.9当采用加压凝结水回收方式时,各加压凝结水泵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9.5.9.1根据全厂蒸汽采暖建筑物的分布及热负荷分布情况,合理地布置凝结水泵站。9.5.9.2每个凝结水泵站内应设凝结水箱,其有效容积应大于小时凝结水量的1/2,但不宜小于2m3;凝结水箱上应设排汽管,排汽管上不应装设阀门。9.5.9.3每个凝结水泵站内应设凝结水泵两台,其中一台备用;流量应大于该用户最大小时凝结水量的1.1~1.2倍,扬程应包括管网阻力及凝结水泵站到主厂房总凝结水箱处进水管道的标高差,并应留有0.02~0.05MPa的余量。9.5.9.4凝结水泵应采用液位信号器自动控制启停,高水位时自动开泵,低水位时自动停泵,并应考虑进行现场手动启停的措施。9.5.9.5凝结水泵中心距凝结水箱最低液位必须有一定的安装高度,以防止水泵入口产生汽蚀。9.5.10加压回收系统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按以下原则计算:对于分支管线,等于其所担负采暖用户的凝结水泵的流量;对于主干管线,等于各分站凝结水泵流量之和。9.6管网布置与敷设9.6.1厂区采暖通风的供热管道,当根数不多、管径较小时,可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当通过不允许开挖地段时,该段可采用半通行地沟;当有生活用汽、汽水双热源 或与其他工艺管道合沟敷设时,可采用半通行或通行地沟敷设。供热管道也可架空敷设。9.6.2热网主干管应通过热负荷的密集区,管道的走向应平行或垂直于道路或建筑物,并应少穿越主要交通线。当通过铁路、公路时,宜采用垂直交叉;若垂直交叉有困难时,交叉角不应小于45°。9.6.3供热管道不应穿越因汽水泄漏会引起事故的场所、建筑扩建场地和料场,且严禁与输送易挥发、易燃烧、易爆炸、有化学腐蚀性或有毒物质(如氢气、氧气、乙炔气、酸、氨、氯等)的管道同沟敷设。9.6.4燃气管道不得穿入热力网管沟。当自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时,应加套管或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套管应伸出管沟(检查室)以外,每侧不应小于1.0m。9.6.5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且垂直净距小于300mm时,燃气管道应加套管。套管两端应超出管沟1.0m以上。9.6.6管沟敷设的有关尺寸按表9.6.6决定。9.6.7管道坡度不应小于0.002;对于架空敷设的管道,当设坡度有困难时,可以不设坡度,但蒸汽管道应加强疏水。9.6.8管沟盖板或检查室盖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2m。人孔应高出周围地坪设计标高100~150mm。9.6.9通行地沟人孔间距不宜大于100m,半通行地沟人孔间距不宜大于60m。每条沟的人孔数目不应少于2个。表9.6.6管沟敷设的有关尺寸(m)9.6.10热水、凝结水管道的高点应安装放气管和阀门,放气管直径应按表9.6.10选择。9.6.11热水、凝结水管道的低点应安装放水管和阀门,放水管直径应按表9.6.11选择。表9.6.10放气管规格(mm) 表9.6.11放水管规格(mm)9.6.12蒸汽管道的低点和垂直升高的管段前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同一坡向的管段,顺坡时每隔400~500m,逆坡时每隔200~300m,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9.6.13地沟内热力管道的分支点阀门附件处,热水和加压凝结水管道的排水放气点及蒸汽管道的疏水和起动排水装置处,应设置检查井。检查井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9.6.13.1检查井应有集水坑,集水坑应有排水管接至下水道;9.6.13.2检查井的大小和井内管道、附件的布置应满足安装及运行维修的要求;9.6.13.3检查井宜设人孔,人孔直径不小于600mm。9.6.14厂区架空供热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和交叉净距见附录G。供热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见附录H。供热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见附录I。9.7管材、管道的连接与保温9.7.1热力网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管道与设备阀门等需要拆卸的附件连接时,应采用法兰连接。对于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0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9.7.2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5℃地区,架空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凝结水管道放水阀门及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10℃的地区,架空敷设的热水管道设备附件均不得采用灰铸铁制品。热力网蒸汽管道及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30℃地区架空敷设的热水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9.7.3弯头的材质应不低于管道钢材质量,壁厚不小于管道壁厚。焊接弯头宜双面焊接。钢管焊制三通、支管开孔应进行补强。9.7.4热力网管道所用的变径管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其材质应不低于管道钢材 质量,壁厚不小于管道壁厚。9.7.5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GB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执行。9.7.6供热介质设计温度高于50℃的热水和蒸汽管道、设备及阀门应保温。地沟内敷设的凝结水管道可以不保温。9.7.7保温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以下主要技术性能:9.7.7.1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值不得大于0.12W/(m·K),并且应有明确的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对于松散式或可压缩的保温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9.7.7.2密度不应大于400kg/m3;9.7.7.3除软质、散状材料外,硬质预制成形制品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3MPa;半硬质的保温材料压缩10%时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2MPa。9.7.8管道保温层的厚度,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介质温度在100~250℃之间时,其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低于35℃的要求。9.7.9阀门、法兰等部位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9.7.10保温层外应有性能良好的保护层,保护层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应满足施工、运行的要求,对于预制保温结构还要适应运输的需要。9.7.11架空、不通行地沟内敷设的供热管道,其保温层应有良好的防水层。9.8热补偿与强度计算9.8.1热力管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如自然补偿满足不了需要时,应设置补偿器。宜采用弯管补偿器,但当采用弯管补偿器布置有困难时,可采用其他类型的补偿器。9.8.2当采用L型和Z型管道转角自然补偿时,转角不宜小于90°或大于150°,并要验算短臂是否满足要求。9.8.3采用弯管补偿器时,DN≤125mm的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煨弯制作;DN>125mm的管道,宜采用焊接或热压弯头拼装制作。弯管补偿器尽可能布置在两个固定支架之间的中部位置,在补偿器两侧不小于45倍公称直径处各设置一个导向支架。9.8.4当敷设热力管道场地狭小,且工作压力不大于1.6MPa时,地下敷设和低支架敷设的管道,可采用套筒补偿器。采用套筒补偿器时,应计算各种安装温度下的补偿器安装长度,并保证管道在可能出现的最高最低温度下,补偿器留有不小于200mm的补偿余量。套筒补偿器应布置在固定支架处。9.8.5采用波纹管轴向补偿器时,宜布置在靠近固定支架处,并应根据要求设置导向支架。9.8.6采用球形补偿器,且当补偿管段过长时,宜采取减少管道摩擦力的措施,亦应在适当地点设导向支架。球形补偿器必须是两个一组使用;要正确分段和合理确定固定支架位置,以减少固定支架的推力。9.8.7活动支吊架最大间距应取管道的强度和刚度两个允许值中的较小者。9.8.8固定支架的最大间距,应根据所选用补偿器的补偿能力、支管连接点的允许位移及管道所允许的刚度来确定。9.8.9热力网管道的许用应力、管壁厚度计算,采用现行SDGJ6—90《火力发电厂 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的方法进行。9.8.10地上敷设和地下管沟敷设热力网管道的补偿值、作用力和力矩以及应力验算采用现行SDGJ6—90《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的方法进行。9.8.11管道作用于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运行状态,按下列规定计算:9.8.11.1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包括管道由于活动支座摩擦力产生的轴向力、内压力不平衡力(当安装套筒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时应考虑产生此项荷载的可能)、补偿反力等。9.8.11.2计算固定支座轴向推力时,应考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水平荷载的抵消作用。考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水平荷载摩擦力、补偿器反力引起的水平荷载抵消时,水平荷载较小一侧荷载数值应乘以0.7的系数。9.8.11.3当固定支座承受分支管道引起的侧向水平荷载时,侧向水平荷载按本条第一款的规定计算;当有双向分支管时,只考虑荷载较大一侧支管的水平荷载。9.8.12在选择管道支架型式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9.8.12.1管道和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并能满足管道热补偿的位移要求。9.8.12.2不论何种敷设方式,均应设置固定支架以承受管道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固定支架应安装在牢固的结构物上。9.8.12.3管道伸缩时,轴向或横向位移的管段,应装设活动支架或刚性吊架,以承受管道的重量和确保管道运行稳定。附录A火力发电厂各建筑物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续表 附录B火力发电厂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最大伟热系数[W/(m2.K)]附录C运煤皮带转运站机械除尘抽风量L(m3/h) 续表续表 续表续表 续表 附录D碎煤机机械除尘抽风量(m3/h)(一)改进前反击式碎煤机(二)改进后反击式碎煤机(三)改进前不可逆锤式碎煤机(四)改进后不可逆锤式碎煤机(五)HS-700环式碎煤机其风量为6000~7000m3/h。附录E原煤斗机械除尘抽风量(m3/h) 注:1.煤堆积密度ρ=1t/m3。2.吸风面积:1)撒煤车:煤箅子除落煤管部分敞开外,其余全部封闭,并按两边同时卸煤考虑;2)犁煤器:按两个卸煤口净面积的1/3考虑;3)吸风速度:1m/s。附录F火电厂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估算方法F.1采暖热负荷F.1.1主厂房采暖热负荷Q1−3Qq1=−(tnwt)×10kWF.1.2输煤栈桥、天桥的采暖热负荷Q2−3Qq21=−L(tnwt)×10kWF.1.3翻车机室热负荷Q3−3Qq3=−tn(ttw)×10kWF.1.4其他建筑物采暖热负荷Q4−3Qq4=−fnF(ttw)×10kW式中tn——室内采暖计算温度,℃;tw——室外采暖计算温度,℃;q——主厂房采暖热指标,按单机容量查表F.4-1,W/℃;q1——输煤栈桥、天桥的采暖长度热指标,按皮带宽度等条件查表F.4-2,W/(m·℃);qt——翻车机室采暖热指标,按单、双台查表F.4-3,W/℃;qf——其他建筑物的采暖面积热指标,根据建筑物名称查表F.4-4,W/(m2·℃);L——输煤栈桥、天桥的长度,m;F——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F.2通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Q=RQtk1n式中Qtk——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kW;Qn——通风空调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kW;R1——计算建筑物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的系数,可取0.3~0.5(对于安装热风幕的翻车机室、卸煤沟,可取1.5~2.0)。F.3解冻库热负荷解冻库所需热负荷可按每一车位1.0t/h蒸汽量概略估算。F.4火电厂各建筑物采暖热指标见表F.4-1~表F.4-4。表F.4-1主厂房采暖热指标q注:①室内采暖计算温度tn=5℃。②汽机房的热指标中已包括了煤仓间。③上表中的数据为一台机组的,如果是二台机组,热指标数乘以1.80,三台机组,乘以2.70,四台机组,乘以3.60。④表中数据已考虑了冷风渗透和温度梯度的因素。表F.4-2输煤栈桥、天桥采暖热指标q1 注:①天桥室内采暖计算温度tn=10℃,输煤栈桥地上部分tn=10℃,地下部分tn=16℃。 ②输煤栈桥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无保温,输煤栈桥地上部分为预制拱壳,内衬50mm珍珠岩,地面150mm炉渣保温。③不考虑通风热损失。表F.4-3翻车机室采暖热指标 qt注:A、B、C三档分别对应如下室外采暖计算温度:A为-14~-32℃;B为-5~-13℃;C为大于等于-4℃(下同)。表F.4-4附属及辅助建筑物采暖热指标qf 续表 附录G厂区架空供热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交叉挣距(m) 附录H供热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m)附录I供热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m) 附录J本规定用词说明一、执行本规定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必须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规定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东北电力设计院 参加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山西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按所负责的章节先后为序)主要起草者:王建勋毕魁臣李淑王君 赵世芳赵多祥万慕芸康慧(按负责章节先后为序)主要审定者:李静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