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3.29 KB
  • 2022-04-22 13:37:23 发布

HGJ201-1983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pdf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部标准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HGJ201一83 化学工业部文件(83)化荃字第1429号关于颁发《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的通知我部委托第十化工建设公司修订编制的《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HGJ201一83),业经会审定稿,现予批准颁发为化学工业部部标准,自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起实行。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本建设局负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部标准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HGJ201一83主编部门:化工部第十化工建设公司批准部门:化学工业部实行日期:1984年1。月1日 编制说明根据化工部(81)化基施字第364号文的安排,部委托化工部第十化工建设公司编制了《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本规范是针对化工工程建设中起重施工的特点,吸取了近十几年来在引进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经验而进行编制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多次征求了有关施工单位的意见,参考了国内的相关标准,经过反复修改后,召开审定会,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六章二十六节。第一章为总则,对起重施工作出一般规定;第二章为起重机具,对起重施工中所使用的桅杆、卷扬机、索具等起重机具提出技术要求和使用规定;第三章为工件的装卸与运输;第四章为工件的吊装,对几种吊装法作出技术要求和一般规定;第五章为桅杆的竖立、移动与拆除;第六章为起重施工的技术管理。由于起重机具和起重技术在不断发展,希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提供改进意见,以便今后补充、修订。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本建设局负责管理。具体条文的解释工作,由化学工业部施工技术研究所负责,有关洽询事宜,请与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中路化工部施工技术研究所联系。化学工业部基本建设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目录第一章总则·............................................,..........................................·一(7)第二章起重机具·············‘·············卜···,····,·····················⋯⋯,······.·..·..一(2)第一节桅杆,.....................................................................................·一(2)第二节麻(棕)绳····················,···························································⋯⋯(2)第三节钢丝绳···‘··············,,·······‘··,·······‘·,···········,,··········,,·。·······,········一(3)第四节滑车及滑车组,·····.........................·,,·······,········,,······,···一(4)第五节卸扣(卡环)....................................................................................(4)第六节绳卡〔卡子)·,···········,,········,······‘···········,,········,,,········、····⋯⋯(4)第七节护绳环与护绳轮·······,··········,········..................................·,·······一(5)第八节专用索具··································”······价······························⋯⋯(5)第九节卷扬机及绞膺··········,,·········.......................................................、二(6)第十节手拉葫芦(倒链)..............................................................................(6)第卜一节千斤顶·..................·................................................................(7)第十二节缆索起重机·····“··”············”·‘,’·,····‘·“·,,,.,’·····,·····、·,·····‘一(7)第十三节地锚.......,·,’···...........................................................................(7)第三章工件的装卸与运输·.........................................................................(9)第一节工件的装卸,,,···,·······,,,’,“··甲甲·····“,-,,,·“‘··,,,····‘··,。·,··‘·⋯(9)第二节工件的运输...................................................................................(9)第四章工件吊装··‘····················、··········.···.···‘·········”,······。···......⋯⋯(11)第一节一股规定“‘’,-’·“丫”’·‘·,,一“·甲,⋯‘一’二‘二‘·,·⋯“‘,,一·‘甲,(11)第二节提升(m移)法吊装·······································,·········....................·一(12)第三节扳转法吊装,···················,····················,,··········,,··········,....···⋯⋯(13)第五章桅杆的竖立、移动与拆除····4··,,,····.4·····⋯⋯,,,··⋯⋯,,..⋯,,,,.⋯⋯,(15)第一节桅杆的竖立·...................................................................................(15)第止节桅杆的移动,,····················,··⋯⋯,’,,····,·。‘·,···········,········‘··,·······一,(15)第三节桅汗的拆除,....................·,.,········,,,·········,···········,,········.............(16)第六章起重施工的技术管理····。····························.·······················.·····⋯⋯(l7)第一节施工方案的编制····‘····,卜,········,··,·······,,······‘··,,····4···,,··········,,·······一(17)第二节吊装前的检查,··········,···········,································,··········,·······一(17)第三节起重吊装的指挥········、··································、······················。·······⋯⋯(18)第四节安全注意事项·,,··‘、·,,··‘·-····‘。··,,,···。,.·,,·······‘········‘·。·,,,·····‘一(18)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化工工程建设的起重施工。第1.0.2条一起重施工可按工件重量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一、大型:80吨以上;二、中型:40吨至80吨;三、小型:40吨以下。第1.0.3条用定型起重机械(如履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进行吊装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必须遵守该定型起重机械的操作规程。第1.0.4条施工单位及人员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熟悉并执行现行的有关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规章制度。第1.0.5条所有起重机具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本单位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不得超载使用第1.0.6条参加起重工作的实际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年满18周岁,经医疗部门检查认为身体健康,适合登高作业条件者;二、具有必要的起重知识,熟悉有关规程、规范,胜任本职工作,并经有关单位进行考试合格者。 第二章起重机具第一节桅杆第2.1.1条金属桅杆的制造和验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一、制造合格证;二、制造图,使用说明书;三、材质合格证(包括焊条、铆钉、螺栓);四、制造工艺及质量验收技术记录(包括焊工考试合格证);五、载荷试验证书。第2.1.2条钢桅杆的制造和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和国际《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论执行。第2.1.3条钢管桅杆应使用低碳无缝钢管,钢结构桅杆应使用低碳镇静钢或合金钢等焊接性能良好的钢种制造第2.1.4条桅杆的使用应遵守该桅杆性能的有关规定凡倾斜使用、底排下垫有滚杠或桅杆底部受有较大水平力时,应在底部加封绳。桅杆倾斜角不宜大于100.第2.1.5条桅杆的组对应按安装说明书进行,其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长度的1/1000,且总偏差不得大于20毫米。第2.1.6条所有连接螺栓必须紧固,不得有不满扣现象,严禁使用材质不清、制造质量不合格的螺栓。第2.1.7条安装螺栓时,应对螺纹部分预先加润滑脂润滑。第2.1.8条拧紧螺栓时,应使用相应的扳手,逐次对称交叉进行。第2.1.9条桅杆应定期进行检修,刷油及润滑;着重检查主肢及连接件有无损伤或变形,节点处的焊缝或铆钉,连接板是否完好,以及转动部分的磨损情况。发现缺陷必须消除,并将检查情况及处理结果记人机具档案。第二节麻(棕)绳第2.2.1条麻绳只适用于设置吊装工具及轻便工件的移动和起吊,或吊装工件的手拉溜绳。在机械驱动的起重机具中,不得使用。第2.2.2条麻绳不得向一个方向连续扭转,以免松散或扭劲。发现上述现象时,应及时消除。第2.2.3条麻绳使用中,严禁与锐利的物体直接接触,如无法避免时应垫以保护物。第2.2.4条麻绳在当作跑绳使用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当作绳扣使用时,不得小于12 第2.2.5条麻绳不得与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第2.2.6条麻绳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不得受热受潮。第三节钢丝绳第2.3.1条起重施工用的钢丝绳,除某些特殊用途外,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交捻或混捻的钢丝绳,第2.3.2条钢丝绳的使用安全系数K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作拖拉绳时,K>3.5;二、当作卷扬机跑绳时,手动卷扬机为K>4;机动卷扬机为K>5;三、当作捆绑绳或吊索时,可根据荷重大小、受力根数、弯曲程度、有无护绳装置等情况来决定其安全系数,一般为6-100第2.3.3条放开新钢丝绳时,要防止发生扭结现象,为此,应将钢丝绳放在转盘上,随着转盘的转动放开钢丝绳。-第2.3.4条钢丝绳插接长度一般为绳径的20-30倍,较粗的绳应用较大的倍数第2.3.5条接长的钢丝绳不应用于起重滑车组上。如必须接长时,则应保证下列要求:一、绳接头的连接,经试拉证明确实可靠;二、绳接头能安全顺利地通过滑轮绳槽。第2.3‘条切断钢丝绳时,为避免绳头松散,应预先用细铁丝扎紧切断处的两端,切断后立即将断口处的钢丝焊在一起。第2.3.7条钢丝绳严禁与电焊导线或其它电线接触,当可能相碰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第2.3.9条钢丝绳不得与工件或构筑物的棱角直接接触。第2.3.9亲钢丝绳不得成锐角折曲、扭结,也不得由于受夹、受砸而成扁平状。第2.3.10条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修整、如发现磨损、锈蚀、断丝等现象时,应降低其受力。折断之钢丝应从根部将其剪去,以免刮伤邻近钢丝。在一个捻距内断丝达到下列数量时,即应报废:(6X19+1)者10根;(6X39+1)者20根;(6X61+1)者30根。第2.3.11条为了避免钢丝绳生锈及减少其磨损,应经常保持清洁、千燥、含油。用过的钢丝绳应根据其含油情况决定是否涂脂。第2.3.12条钢丝绳应涂以粘稠的“钢丝绳表面脂”,可将上述油脂加热到80-100℃时对钢丝绳进行浸涂第2.3.13条钢丝绳在涂脂前,先以竹片刮去油垢.再用汽油或苯擦净绳的表面,涂脂必须在钢丝绳干燥和无锈的情况下进行。第2.3.14条现场暂时不用的钢丝绳或过长的钢丝绳(整根钢丝绳使用的多余部分,例如拖拉绳长出的部分)应盘卷整齐,放在垫物上。第2.3.15条钢丝绳应存放在库房内,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 第四节滑车及滑车组第2.4.1条滑轮的轮槽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痕,凸凹等缺陷。第2.4.2条滑车的选用应符合H系列通用起重滑车(QB1204一71)中的有关规定。第2.4.3条滑车在使用时应经常检查,重要部件(轴、吊环或吊钩)应进行无损探伤,当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更换其零件。一、滑车上发现有裂纹或永久变形;二、滑轮槽面磨损深度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0o;三、轮缘部分有破碎损伤;四、吊钩的危险断面磨损厚度超过10%;五、轮轴磨损超过轴径的2%;六、轴套磨损超过壁厚的10%.第2.4.4条滑车所有转动部分必须动作灵活,润滑良好,定期添加润滑剂。第2.4.5条滑车组两滑车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轮径的5倍。第2.4.6条当滑车贴着地面使用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泥沙进入轮内,遇有滑车必须在地面上滑行时,则应垫一翘头钢板,以保护滑轮。第2.4.7条吊钩上的吊索有自行脱钩可能时,应将钩口加封。第2.4.8条严禁用焊接补强的方法修补吊钩、吊环及吊梁的缺陷。第2.4.9条滑车使用后,应清洗干净,涂以防锈油,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第五节却扣(卡环)第2.5.1条卸扣应用优质低碳钢或合金钢锻成并经热处理,严禁使用铸钢卸扣。第2.5.2条卸扣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尖角、夹层等缺陷。不得利用焊接补强方法修补卸扣的缺陷。在不影响卸扣额定强度的条件下,可以清除其局部缺陷。第2.5.3条使用卸扣时,应注意作用力的方向不要歪斜,螺纹应满扣并预先加以润滑。第2.5.4条卸扣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应进行无损探伤,发现有永久变形或裂纹,应即报废。第六节绳卡(卡子)第2.6.1条绳卡的U形螺栓宜用A3钢制造,螺母可用A4钢制造。第2.6.2条绳卡的螺纹应是半精制的;螺母可用手自由拧人,但不得松动。第2.‘.3条上螺母时,应将螺纹预先润滑。第2.6.4条绕结钢丝绳时,当绳在不受力状态下固定,第一个绳卡应靠近护绳环,使护绳环能充分夹紧;当绳在受力的状态下固定,第一个绳卡应靠近绳头,绳头的长度一般为绳径的10倍,但不得小于200毫米。绳卡的使用要求见表2.6.4. 表2.6.4绳卡接头使用标准适用绳径卡杆直径绳卡数量绳卡间距绳卡型号(毫米)(毫米)(个)(毫米)Y1-67.4-8M6370Y2-88.7-9.3M8380Y3-1011Mlo3100Y4-1212.5-14M123100Y5-1515-17.5M143120丫6-2018,8-20M164120Y7-2221.5-23.5M184140Y8-2524--26.5M205160Y9-282831M225180Y10-3232.537M246200250Yl-4039-44.5M248Y12-4546.5-50.5M278300Y13-5052--56M309300第2.6.5条钢丝绳搭接使用时,所用绳卡数量应按表2.6.4数量增加一倍。第2.6.6条两绳卡间的两根钢丝绳的长度应相等。拧紧螺母时注意不要拧得过紧,以便各绳卡受力均匀。第2.6.7条安装绳卡时,应使U形螺栓弯曲部分在钢丝绳的末端绳股一侧。第2.6.8条关键部位的钢丝绳在用绳卡夹紧后,可在两绳卡间将两绳用白铅油划一横圈,或于最后一绳卡前将尾绳留长一些,以便观察在受力后有无滑动。第七节护绳环与护绳轮第2.7.1条为了保护钢丝绳使其经久耐用,宜在钢丝绳急剧弯曲的部位安装护绳环或护绳轮。第2.7.2条护绳环和护绳轮的表面应光洁平滑,不得有毛刺、疤痕、切纹、尖角、裂纹、夹层等缺陷。第2.7.3条护绳环的选用应符合船用索具套环(GB560-65)的规定。第2.7.4条护绳轮目前尚未形成标准系列,制造时一般采用低碳铸钢或钢板。绳槽根径一般为绳径的3-5倍。第八节专用索具第2.8.1条为满足某项工程施工而单独设计的专用索具,必须满足其特定的使用要求。第2.8.2条专用索具应根据其最大受力进行各构件的设计、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5 第2.8.3条设计时应保证所有部件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安全系数,并应符合有关规第2.8.4条索具的结构应简单、合理,并保证连接可靠,运转灵活,装拆方便。第2.8.5条专用索具的焊接件,应符合有关焊接规范的要求。第2.8.6条焊后需热处理的部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其内应力。第2.8.7条索具制成后须经检验和负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第九节卷扬机及绞磨第2.9.1条卷扬机必须由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的熟练人员进行操作,并切实按规程执行。第2.9.2亲卷扬机应经常维护,定期检修。每次使用前也应进行检查,以保证运转正常。第2.9.3条为减少钢丝绳在卷筒上固定处的受力,余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少于3圈。第2.9.4条拉力10吨及10吨以上的卷扬机宜带排绳装置。第2.9.5条卷扬机工作时,由卷筒到最近一个导向滑车的距离,不得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且导向滑车的位置应在卷筒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受场地条件限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则应采取以人力调整导向滑车位置的可靠措施。第2.9.6条卷筒上缠绕多层钢丝绳时,应保证钢丝绳始终顺序地逐圈逐层紧缠在卷筒上,钢丝绳的最外一层应低于卷筒两端凸缘高度一个绳径第2.9.7条卷扬机应使用双绳地锚,并从两侧加以固定。地锚埋设后要按其使用负荷进行预拉,必要时加以调整,以免工作时发生卷扬机偏扭现象。第2.9.8条卷扬机的电气部分应保证正常工作,并应接地或接零。第2,.,条绞磨只能在接电困难或受力很小的情况下使用。第2.9.10条纹磨芯子最细处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倍。第2.9.11条绞磨应有防止倒转的棘爪装置,纹磨受力后应能保持端正平稳。第2.9.12条每台绞磨应设一专人负责指挥操作,全体操作人员工作时应全神贯注。暂停时,应将钢丝绳以绳卡固定或用钢管将磨杠别住。第2.9.13条回绳时,应紧握绳尾,反向推动磨杠。第十节手拉葫芦(倒链)第2.10.1条手拉葫芦使用前应事先检查,转动部分必须灵活,链条应完好无损。不得有卡链现象,制动器必须有效,销子要牢固。第2.10.2条手拉葫芦吊钩的检查和使用,应符合本规范本章第四节中有关规定。第2.10.3条手拉葫芦在使用时,受力必须合理,保证两钩受力在一条轴线上,严禁多人强拉硬拽。装链时,应将链条摆顺第2.10.4条手拉葫芦如需工作暂停或将工件悬吊空中时,必须将拉链封好以防打滑。第2.10.5条设置手拉葫芦时,应注意周围环境,避免泥沙、水及杂物等进入转动部位。 第2.10.6条手拉葫芦放松时,链条不得放尽,一般应留三个扣环以上。第2.10.7条使用手拉葫芦吊装时,应逐渐拉紧,经检查无问题后再行起吊。第十一节千斤顶第2.1攀1条千斤顶使用气前应进行检查,并定期维护保养,以保证性能良好。第2.11.2条螺旋千斤顶及齿条千斤顶的螺杆、螺母的螺纹及齿条磨损超过20%时,不得继续使用。第2.11.3条气温在一5℃以上时,液压千斤顶应采用10号机油。气温在一5℃以下时,应采用锭子油或变压器油,且必须清洁、充足。第2.11.4条千斤顶底部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使作用力通过承压中心,以防受力后千斤顶发生倾斜。顶部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以防工件受损。第2.11.5条使用千斤顶时,应随着工件的升降,随时调整保险垫块的高度。第2.11.6条用多台千斤顶同时工作时,宜采用规格型号一致的千斤顶,且载荷应合理分布。每台千斤顶的额定起重量不得小于其计算荷载的1.2倍。千斤顶的动作应相互协调,以保证升降平稳、无倾斜及局部过载现象。第+二节缆索起重机第2.12.1,条架设缆索起重机应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承重绳的规格、承重轮的绳槽半径等必须符合方案要求。第2.12.2条承重绳应有调节其垂度的装置,垂度应符合方案要求,一般垂度为跨度的1/15^1/20,如果承重绳是一根以上时,必须设有平衡装置。第2.12.3条缆索起重机使用前必须进行10%的超负荷动载试验。第2.12.4条承重绳上应涂有稠厚的润滑脂和石墨粉的混合物,并定期添加。第2.12.5条经常检查跑车各部件磨损情况,转动部分是否灵活,轴承内应有足够的润滑剂。第十三节地锚第2.13.1条埋入式地锚应根据施工地区的土质情况,土壤的比重及地耐力等条件,设计并编制适合当地使用的地锚标准图册。第2.13.2条吊装方案中每个地锚均应编号,对于位置要求准确的地锚,应在图上定出坐标位置,以绳扣出土点为准。开挖前应在地面上作出较大的十字中心线,便于回填时保持位置正确无误。第2.13.3条决定地锚位置时,基坑的前方,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得有地沟、电缆、地下管道等。第2.13.4条埋设地锚时,必须按方案要求进行,所有埋人材料均应进行防腐(混凝土例外)。回填土前,应组织有关人员检查,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第2.13.5条地锚在回填时,应使用净土,每填高300毫米夯实一遍,回填高度应高出基坑周围地面400毫米以上。第2.13.6条地锚的四周不允许挖掘水沟,严禁浸水,以免降低承载能力。第2.13.7条在山区施工中,地锚的位置在前坡时,应选在自然或人工开出的局部小平地上。坑口前方的挡土厚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三倍。第2.13.8条旧有地锚使用前,必须掌握其确实情况,如吨位大小,受力方向,埋设日期,部件材质,现状等,不得盲目使用。第2.13.,条采用压重式地锚,除进行计算外,应经试验后,方可使用。安全系数不小于3a 第三章工件的装卸与运输第一节工件的装卸第3.1.1条工件采用吊起法装卸时,应按本规范第四章工件吊装有关规定进行。第3.1.2条圆柱形工件采用滚动法装卸时,应考虑其强度及刚度,并根据其直径、长度、壁厚、重量等条件搭设枕木垛、滚道或钢梁滚道,一般多采用两条滚道。滚道上层应有足够宽度,并和工件内部有圈环的位置对正,以免损伤工件。第3.1.3条滚道的坡度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200e滚道搭设要平整、坚实,接头应错开。第3.1.4亲工件过长或器壁较薄容易产生变形时,滚道的数量和宽度应适当加大,当采用三条或三条以上滚道时,各滚道应找平,各枕木垛的承载能力也应近似。第3.1.5条工件滚动速度不宜过快,可采用滑车组以拖拉机或卷扬机牵引。第3.1.6条滚动法装卸时,工件运动的相反方向应有制动措施。第3.1.7条采用排子、滚杠在坡道上进行装卸时,注意防止滚杠自行滚下。排列滚杠时,应用木棍插入管内,不得直接用手,以免压伤手指。第3.1.8条用滚道法装卸时,应考虑到工件行至载体边缘时的受力情况。如载体为车辆时,可在载体受力一侧的下面用枕木垫实;如为船舶时,应将钢梁一端的支点设置在船体的中心轴线上,防止偏重。第3.1.9条用顶升法装卸工件,宜选用有足够强度的钢梁配以千斤顶,待工件顶起后撤去车辆,再放至地面,操作时防止工件在梁上滚动。第3.1.10条装车时,应使工件的重心处于载体的恰当位置上,不得左右偏移或滚动。第二节工件的运输第3.2.1条大型工件运输前,应对路面的宽度、承载能力、桥涵、弯道以及沿途障碍等进行调查核算,确保工件能安全顺利地通过。第3.2.2条工件运输时,路面受压部分距路边不得小于1.5米。第3.2.3条工件运输时,与输电线路的距离应符合电气安全规程的规定,否则应采取停电或其它安全措施。第3.2.4条细长或薄壁的工件在运输时,应采用适当的胎具或加固措施,以防止工件产生永久变形几第3.2.5条运输拖车应有可靠的制动装置。第3.2.6条大型工件运输时,为防止工件在载体上移动或晃动,应用钢丝绳或手动葫芦等封车。运输路途较远时,钢丝绳应采用绳卡紧固。第3.2.7条大型工件采用排子运输时,路面应坚实平整,工件重心应落在排子中心稍后 一点,以利滚杠进入。遇有下坡时,排子的后面应有制动索具。第3.2.8条排子可用硬木、型钢或钢木混合制成,其尺寸大小、承载能力应根据工件的重量及几何尺寸来进行设计。第3.2.9条无论采用拖车或排子运输,都必须备有尺寸合适、数量足够的楔木。第3.2.10条对于细长、壁薄和易变形的工件,应注意其支承条件。在采用两个排子运输且沿途有弯道的情况下,应采用转盘排子或在排子上加旋转装置。第3.2.11条排子的几何形状应整齐规则,底面平坦,以防止滚杠跑偏。为使滚杠易于进入排下,排子的端部可做成半径逐渐加大的曲面,平滑过渡到底部平面。第3.2.12条添加滚杠时,必须放正且间距均匀,一般两滚杠间的中心距为300毫米左右;排子拐弯时,应尽量加大其转变半径。第3.2.13条雨天运输遇到滚杠打滑时,可在枕木上撒一层干砂。 第四章工件吊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1.1条吊装方法要根据工件、机具、人力以及现场条件等不同情况,选定最佳方案。第4.1.2条在考虑吊装方案时,还要结合工件的强度、刚度、局部稳定性等选择最有利的受力条件,对工件进行详细的计算,必要时应采取补强加固措施,在确保安全施工。第4.1.3条高大工件宜采用整体组合吊装,例如工件上附设的梯子、平台、管线的组装,以口及保温和刷油等作业,可在地面完成后一次吊装就位。第4.1.4条对于体大、特重且不太高的工件,宜在工件的基础上就地组装,避免动用不必要的重型吊装机具,以提高经济效益。第4.1.5条为避免大型工件拼装后不便移动,其拼装工作宜靠近起吊位置。第4.1.6条大、中型工件吊装方案的主要条件,应在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审查会上作出决定,由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商定工件的吊装方位、吊点高度、吊装吨位、吊耳型式等技术条件,以便在工件制造时即将吊耳及加固措施等一次完成。第4.1.7条利用工件本身的开孔(如管口、人孔等)作为受力点进行系吊时,应对工件进行核算,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第4.1.8条不带吊耳的工件用捆扎或其他兜系的方法吊装时,应做到绳扣出头位置准确,以利工件顺利就位。第4.1.,条圆柱形工件用捆扎法吊装时,应注意不要压伤或擦伤工件,可在系绳处沿圆周整齐地缠以用坚硬的垫木连成的护带,以为散绳扣对工件的压力,并增加其间的摩擦力。垫木的大小视工件重量、壁厚等情况而定。第4.1.10条桅杆的拖拉绳不得少于5根,并按指定方向设置。回转桅杆的拖位绳不得少于6根,并均匀分布。第4.1.11条拖拉绳与地面的夹角一般为30。左右,最大不得超过45".第4.1.12条桅杆竖立的位置应准确,并应调整各拖拉绳的张力,使其符合要求,以便工件顺利就位。第4.1.13条人字桅杆的拖拉绳可适当减少,两杆间的夹角宜在30。以内,并应加设封绳。第4.1.14条为使两套提升索具能同速运行,受力均匀,应用同一规格型号的卷扬机。当吊装难度较大的工件时,预缠在每台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绳的圈数,层数应当相同。第4.1.15条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跑绳应采用双头抽动的方式,以防止滑车偏斜。不得已时方可采用隔轮花穿的方式,但应适当加大上下滑轮之间的净距。第4.1.16条多轮滑车仅使用其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能力应按使用轮数计算。滑轮应对称穿绳,以免偏载。11 第4.1.17条利用框架或设备系结吊索进行工件吊装时,应对它们的强度、刚度进行核算。当其顶部所受水平力超过设计的承载能力时,不允许在框架或设备上直接系结拖拉绳来抵消水平力,而应将此绳系结于上滑车的吊梁处,用以直接消除水平力。吊装时应用仪器监测,以控制吊索的垂直度。第4.1.18条在框架或设备顶上竖立桅杆时,应对它们进行核算,并消除其超载的水平力。同时,应将桅杆底部封牢。第4.1.19条大型工件吊装时,宜对桅杆的弯曲度进行观测,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节提升(滑移)法吊装第4.2.1条提升法吊装常用吊车、桅杆等机具或利用己完工的框架设置滑车组将工件悬空吊起就位。第4.2.2条当采用两台吊车合吊高、细工件时,吊车型号、规格、臂长、工件半径宜相同。每台吊车只能按在该工况的75%的承载能力使用。当设有平衡装置或合吊对偏载不敏感的粗矮或细长卧式工件时,可按所分配的载荷选择吊车。第4.2.3条吊车使用的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必要时可敷设走道板。纵向使用履带式吊车时,可在履带前垫以枕木加强其稳定性。汽车式或轮胎式吊车支腿下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第4.2.4条采用单桅杆倾斜吊装时,应使滑车组对准基础中心。吊起后,工件不得接触桅杆。第4.2.5条采用直立桅杆曳引法吊装时,滑车组、曳引地锚和基础中心,三者应在同一平面内,否则应设两处曳引地锚。曳引点应选在动滑车的吊环上。第4.2.6条当桅杆低于工件采用侧偏法吊装时,应根据桅杆以及场地的具体情况确定桅杆竖立和工件卧置方位,并选定吊点(吊点应在工件卧置时的上部中心线上,吊起后则转向桅杆)及曳引点的位置和方向,以便工件垂直就位(即三力能汇交于一点)。工件直径较大时,宜用门式桅杆,如仍使用单桅杆,则应对工件脱排前后的突然转动采取适当的措施。第4.2.7亲用等高双桅杆吊装工件时,两桅杆应按吊装方位竖立,其底部中心连线应通过基础中心,且两桅杆距基础中心相等。第4.2.8条当两桅杆高低不等时,则应计算每根桅杆底部中心至基础中心的距离和每个吊点(吊耳)的高度,以使工件吊起后能对正基础。第4.2.9条两桅杆应调整到同一平面内,并使吊装受力后两桅杆都保持垂直状态或稍微向内有一共同的倾角,但不得外仰。第4.2.10条当工件较高,两桅杆间的某些拖拉绳妨碍工件立直时,在工件抬头后可将暂不受力的拖拉绳解去,待工件吊装就位后再将其张紧。第4.2.11条一牵引和制动滑车组的操作应配合良好,以使主吊索具随时保持在垂直平面内。第4.2.12条牵引和制动应选取吨位大、轮数少,比主吊速度快得多的滑车组,以免到达吊装最后阶段时,起吊滑车组的卷扬机频繁启动、停止。第4.2.13条为了防止滑车组工作时产生扭转,可将和其连接的吊装绳扣尽量缩短,或12 对滑车组采取防转措施。第4.2.14条制动滑车组与地面夹角应尽量小,以免增加工件脱排时各部位工具的受力。第4.2,巧条工件应按方案规定位置脱排,不得强行提前。第4.2.16条牵引与制动用地锚位置应准确,应与基础中心、尾部挂点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以利排子沿直线前进,并防止脱排时工件摆动。第4.2.17条当两套起吊索具共同作用于一个吊点(吊耳)时,应加设平衡装置或受力平衡监测装置。第4.2.18条当工件吊起后,利用倾斜桅杆使工件就位时,桅杆后面的拖拉绳应用滑车组来控制,桅杆底部应封牢。无铰轴桅杆倾斜时,须调整封绳受力。如为双桅杆,两者倾斜速度应协调一致。第4.2.19条回转桅杆的动臂上,应装设性能指示器。第4.2.20条回转桅杆的起重滑车组工作时必须垂直地面,不得倾斜使用。第4.2.21条回转桅杆的工件升降、转杆、起杆等项操作应逐一进行。第4.2.22条回转桅杆从它的零位(正中位置)向两侧旋转的总角度不宜超过1800,工作完成后应即转回原位。第4.2.23条回转桅杆在工作完毕后,应将副杆转至零位,并收拢上端靠近主杆,滑车落至地面或挂在固定的地锚上。较长时间不用时,可用绳扣将副杆顶部和主杆拢在一起。第三节扳转法吊装第4.3.1条扳转法吊装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工件转动而桅杆(工具)不动,简称单转;另一种是随着工件转起而桅杆转落,简称双转。第4.3.2条扳转法吊装的工件和工具,宜采用铰腕装置,对大型构架则必须设置铰腕,并对构架进行受力分析,各柱脚必须用杆件封牢。第4.3.3东扳转塔类工件时,在裙座基础环板处加焊铰腕。下铰腕则利用工件的推力使其紧压在基础上但应对基础的挤压强度进行核算。第4.3.4条吊装塔类工件,由于地脚螺栓高出基础面,就位时较为困难,应在确定方案时,对基础结构采取相应措施,如预留螺栓孔或埋入锚板等。·第4.3.5条设置铰腕的基础应进行核算,确定是否加固.构架的几个基础可以用环梁连在一起,起到加强目的。单个基础可在铰腕处加两套可调节的制动索具,以平衡水平推力,其夹角一般不大于3000第4.3.6条装在两个基础上的铰腕其同心度和水平度,在浇灌基础时应配合检查。第4.3.7条转动体(桅杆或工件)如无铰轴控制其前后位置时,制动索具应能调节其长度,以控制其受力。第4.3.8条工件较长采用多吊点扳转法时,应有调节受力的措施。第4.3.9条工件两侧的耳绳应和起扳索具的系点在同一标高处。工件扳起时,两侧耳绳应具有一定张力,但不必过紧。调整时应先放后收,缓缓操作,以免工件摆动。第4.3.10条采用双转法施工时,连接前后索具的销轴应平卧在桅杆顶部的轴座内,当13 桅杆转至预定位置时,销轴能自行滑出轴座,而由预设在工件和桅杆之间的滑车组将桅杆放至地面。第4.3.11条为防止工件被扳到自动回转角时突然前倾,应提前100-200使制动索具呈受力状态。随着工件的继续扳起而放长索具。重心通过铰腕后只须慢速放长制动索具,工件即可平稳就位。第4.3.12条应在工件及桅杆上设置使指挥者容易看到的角度指示器,以利于判断它们所处的位置。第4.3.13亲扳起及制动滑车组均应具有足够的工作(收缩及伸长)长度。第4.3.14条采用扳转法吊装对施工场地上各项设施的相对位置要求较严,如工件中心线、桅杆以及主锚点的位置等都应在通过基础中心的同一垂直平面内。两侧耳绳(双转时为两对)锚点的连线也应通过铰腕轴中心,且垂直于上述平面。因此,各项设施在施工时均应用仪器测量定位,作出记录,并在吊装前进行复查。第4.3.15条工件及桅杆的顶部均应装有标尺。扳转时,应用经伟仪对工件及桅杆进行监测,随时将偏斜情况报告指挥者,以便及时调整耳绳。 第五章桅杆的竖立、移动与拆除第一节桅杆的竖立第5.1.1条桅杆的选用应根据全装置的起重吊装任务、工期进行全面考虑,其原则为:一、根据能满足最大工件的吊装要求及其施工方法选用必要的吊具;二、桅杆竖立的位置应符合吊装程序的要求;三、桅杆移动的路线应为最短,并应为其它工程施工创造条件;四、对于某些妨碍桅杆竖立、移动或工作的基础或构筑物,在制定施工规划时,应安排土建、吊装综合进度计划,待吊装作业完毕,再进行基础施工或先施工地下部分;五、施工场地布置,应为桅杆竖立和拆除留有必要的场地。第5.1.2条对桅杆竖立位置的土质以及周围地下有无管道、沟穴、电缆等情况,应预先查明,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第5.1.3条桅杆地基应坚实平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作好排水设施。第5.1.4条桅杆地基上所垫方(枕)木应不少于两层,垫枕木的面积,应能保证桅杆地基面的压强不超过该处土壤的地耐力。第5.1.5条根据桅杆移动的方向,在桅杆底座(排子)下面宜安放滚杠,滚杠可选用圆钢或厚壁无缝钢管,其长度应较排子的宽度长500^-700毫米。如采用钢排直接在地面上拖动时,垫木上应铺一层钢板。第5.1.6条受力较大的桅杆,滚杠应排列得密一些,一般滚杠的中心距离为其直径的2倍,并在滚杠间打入楔木,桅杆移动时先将楔木打出,并将滚杠间距逐渐加大。第5.1.7条桅杆竖立前,应将其顶部索具设置齐全,并清洗、检查,做好记录。第5.1.8条桅杆竖立时,备有吊耳的桅杆,可直接系吊耳进行吊装;不带吊耳者,应选择刚性较大的节点,并在四周围以方木,每根方木均应先用铁丝紧绑在主肢上。其它要求详见本规范第四章有关条款。第二节桅杆的移动第5.2.1条桅杆移动时,所经道路应坚实平整。第5.2.2条走道铺设的上层枕木,应沿移动方向平整排列,并把接头错开。不用滚杠直接拖拽时,应根据地耐力确定钢排的大小。如需加铺钢轨时,轨面上应涂润滑脂。第5.2.3条桅杆移动的前倾幅度,当采用间歇法时,不应超过桅杆高度的1/5;当采用连续法时,为桅杆高度的1/2。一1/15,第5.2.4条桅杆移动时,侧向倾斜幅度不得超过桅杆高度的1/300第5.2.5条桅杆侧向偏斜情况,应指定专人监视,及时向指挥报告,以便调整。 第5.2.6条桅杆移动时,其底部应设置制动索具,随时注意其受力情况。第5.2.7条桅杆移动距离较大时,要注意某些拖拉绳由干受力方向的逐渐改变,而起不到稳定桅杆的作用,此时应由事先准备的另一拖拉绳代替之。第5.2.吕条调整拖拉绳时,应先放松后收紧,对称地进行,勿使拖拉绳受力过大第5.2.,亲在桅杆移动的全过程中,拖拉绳不得与障碍物碰刮,并应事先采取措施。第5.2.10条移动中的桅杆暂停时,应先将其调整到垂直状态,并将绳索卡牢。当桅杆达到终点或需隔夜休息时,应将所有拖拉绳调至受力状态,把紧绳卡,切断卷扬机电源。第三节桅杆的拆除第5.3.1条桅杆的拆除通常采用与竖立桅杆相反的顺序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分段正拆或倒拆的施工方法第5.3.2条桅杆的拆除可借助于吊车、桅杆、现场高大建筑物或高塔等进行。第5.3.3条采用回转法放倒桅杆时,工件底部的推力是逐渐增大的,应根据方案要求提前检查制动系统的工作能力。第5.3.4条用提升法拆除桅杆时,底座的牵引必须在吊装滑车受力的情况下进行。第5.3.5条拆除桅杆时,为了减轻附件的重量及降低重心高度,可先把有碍澡作的或不再使用的拖拉绳拆去。 第六章起重施工的技术管理第一节施工方案的编制第‘.1.1条在编制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即应制定出该工程的吊装规划。第6.1.2条大型工件吊装前,应编制施工方案,中型工件应编制施工技术措施。但也可根据本单位的经验,现有机具装备能力,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件的吊装难度等具体情况,提高按工件重量划分的等级,以达到安全施工之目的。第6.1.3条施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概况(工件的重量、几何尺寸、重心位置、施工方法和施工要求等);二、施工机具最大受力时的强度和稳定性核算(已经考验过的机具可省略);三、平、立面布置图(包括周围环境、地上、地下障碍物),工件运输路线,拼接、吊装位置,桅杆竖立与拆除的位置及移动的路线,卷扬机、地锚与索具的布置,电源及吊装警戒区等;四、主要施工机具、材料一览表;五、劳动组织及岗位责任制;六、工件强度的核算;七、对吊装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要求;令、操作步骤的要求;九、施工指挥命令下达程序;十、安全注意事项。第6.1.4条施工方案应视工件的重要程序,报请有关领导部门审批,并向参加起重吊装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二节吊装前的检查第6.2.1条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应组织大检查,主要内容如下:一、施工机具的规格和布置与方案是否一致并便利操作;二、机具的合格证以及清洗、检查、试验的记录是否完整;三、隐蔽工程(如地锚、桅杆地基等)的自检记录;四、工件的检查、试验以及吊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否都已完成;五、工件的基础,地脚螺栓的质量、位置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六、基础周围回填土的质量是否合格;七、施工场地是否坚实平整;八、工件运输所经道路是否已经按要求整平压实;九、桅杆是否按规定调整到一定的倾角,拖拉绳能否按分配受力; 十、供电部门是否能保证正常供电;十一、气象预报情况;十二、指挥者及施工人员是否已经熟悉其工作内容;十三、辅助人员是否配齐;十四、备用工具、材料是否齐备;十五、一切妨碍吊装工作的障碍物是否都已妥善处理;十六、其它有关准备工作是否就绪。第6.2.2条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起吊。第三节起重吊装的指挥第6.3.1条凡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根据指挥者的命令进行工作。第6.3.2条指挥者应把信号向全体工作人员交待清楚,必要时可进行预演。哨音必须准确、响亮,旗语应清楚,工作人员如对信号不明确时,应立即询问,严禁凭估计、猜测进行操作第6.3.3条在某些吊装作业中为了正确、及时地下达信号,可在指挥者领导之下,设一分指挥,分管若干岗位的指挥工作,但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第6.3.4条指挥者应站在能看到吊装全过程并被所有施工人员全能看到的位置上,以利直接指挥各个工作岗位,否则应通过助手及时传递信号。第6.3.5条指挥者及操作人员应使自己的视觉、听觉不受阻碍。第6.3.6条吊装过程中,任何岗位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者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第四节安全注意事项第6.4.1条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先将工件放回地面,故障排除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第6.4.2条吊装时,应动作平稳。多台卷扬机共同工作时,启、停动作要协同一致,避免工件振动和摆动。就位后应及时找正找平,工件固定前不得解开吊装索具。第6.4.3条吊装过程中如因故暂停,必须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强现场警戒,尽快排除故障,不得使工件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第‘.4.4亲严禁在风力六级和六级以上进行吊装作业。大、中型工件吊装,不得在风力五级和五级以上时进行。第6.4.5条吊装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索具附近及其它有危险的地方停留。第6.4.6条拖拉绳跨过道路时,距路面高度不得低于5米,并加醒目标志。与带电线路的距离应符合电气安全规程,并搭设护线架,以保证安全。第6.4.7条吊装时,任何人不得随同工件或吊装机具升降。特殊情况必须随同升降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负责人批准。第6.4.8条施工人员不得攀沿拖拉绳或其它绳索上下。18 第6.4,条吊装作业区应设警戒线,并作明显标志,吊装工件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通过。第6.4.10条进行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所带的工具应栓上保险绳,防止脱手坠落。第6.4.n条高空作业区内严禁抛掷物件,只能用绳索栓系传递。第6.4.12条较大工件吊装时,应有钳工、电工等负责卷扬机的维护工作。第6.4.13条吊装难度较大的工件,宜在上午起吊。第6.4.14条在已投产的厂区施工时,应提请生产部门在工作时不得排放有毒、刺激性的气、液体,否则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第6.4-15条卷扬机停止工作后应切断电源,下班时应取下熔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