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38 KB
- 2022-04-22 11:48:3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新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解读张辰支霞辉朱广汉陈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是对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的局部修订。2011版规范从目前我国城镇排水建设运行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对排水体制、低影响开发(LID)、排水标准、雨水调蓄和渗透设施等一系列重要内容的补充和修订,解决了原规范中排水标准偏低、无防治城镇积水措施、无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等问题,充分体现了我国城镇排水系统在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防止城市内涝灾害、保障城镇排水安全等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对新版设计规范的局部修订条文进行详细解读,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关键词《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城市内涝低影响开发排除积水雨水调蓄Interpretationforthepartialmodificationintheneweditionof“Codefordesignofoutdoorwastewaterengineering”ZhangChen,ZhiXiahui,ZhuGuanghan,ChenYun(Shanghai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Group)Co.,Ltd.,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Codefordesignofoutdoorwastewaterengineering”(GB50014—2006,2011edition)isthepartialmodificationofthenationalstandard“Codefordesignofoutdoorwastewaterengineering”(GB50014—2006).Basedonthecurrentrealityofthemunicipaldrainag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inthetownsinChina,the2011editioncodesupplementedandmodifiedaseriesofimportantcontentsincludingdrainagesystem,lowinfluentialdevelopment,dischargestandard,rainwaterregulation,andleakingpreventionequipments.Itsolvedtheproblemsinoldcode,suchaslowdischargestandard,nomunicipalwateraccumulationpreventionmeasures,andnocomprehensiverainwaterutilizationfacilities.Thismodifiedcodedemonstratedtheimportanceofthetownmunicipaldrainagesysteminimprovingpollutionpreventionefficiency,preventingurbanrainwaterlogging,andsecuringthemunicipaldrainagesafetyinChina.Theinterpretationofthepartialmodificationintheneweditioncodecouldofferthereferencesfortheengineersandtechnicians.Keywords:Codefordesignofoutdoorwastewaterengineering;Partialmodification;Urbanrainwaterlogging;Lowimpactdevelopment;Accumulatedwaterdrainage;Rainwaterregulation引言近年来,我国城镇排水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镇排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城镇扩张速度过快,市政排水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化发展,导致管网建设滞后、设计标准偏低、污水收集系统不健全、收集率较低等现象;极端气候条件导致部分城市内涝严重、受淹事件频发,还有管网雨污混接严重、城市面源污染加剧、雨水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等问题。城镇排水系统的实际状况表明,原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的排水管渠方面亟需进行局部修订。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0]43号文下0
达的编制任务,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智慧给排水工程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参编,对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进行局部修订。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由于分流制实现了雨水的独立收集,具有投资低,环境效益高等特点,所以规定除降雨量少的地区外,新建城区应采用分流制,在条文说明中建议降雨量少一般指年均300mm以下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镇的旧城区一般已经采用了合流制,所以规定同一城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同时规定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按照规划的要求实现雨污分流改造,不仅可以控制初期雨水污染,而且能有效减少由于雨水量过大造成的溢流;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地区,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减少合流污水污染。1.2关于低影响开发(LID)的补充规定2011版规范的总则中首次规定了应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雨水综合管理,“雨水综合管理应按主要修订内容本次局部修订的重点是排水体制、低影响开发(LID)、排水系统重现期标准、雨水调蓄和水量计算、排水管渠结构等相关内容,旨在提高污染治理效率、促进雨水综合利用、保障城镇排水安全。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排水体制的修订:补充规定除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应采用分流制,补充规定现有合流制排水地区有条件应进行改造;(2)对雨水综合利用内容的补充:补充规定应按照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理念进行雨水综合管理,补充规定综合径流系数较高的地区应采用渗透、调蓄措施;(3)对排水管道设计重现期标准的修订:适当提高了重现期标准,补充应校核排水系统排除地面积水的规定,补充规定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4)对排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补充修订:补充规定塑料管使用的条件,增加截流井的计算等。此外,本次局部修订首次增加了雨水调蓄池和雨水渗透设施的相关内容。1照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控制面源污染、防治内涝灾害、提高雨水利用程度。”面源污染是指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排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强度开发,势必造成城镇下垫面不透水层的增加,导致降雨后径流量增大。地表积累的大量污染物,如油类、盐分、氮、磷、有毒物质和生活垃圾等,在降雨过程中雨水及其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地面污染物,通过排水管渠或直接进入地表水环境,造成地表水污染。低影响开发(LID)的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延缓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合理利用景观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以此达到控制城镇面源污染的目的。在我国的城镇建设规划中,应积极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通过采用渗透、调蓄等措施减少雨水径流量,减少进入分流制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的雨水量,减少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次数和溢流量,不仅能有效控制面污染,还可达到防治内涝灾害、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的目的。关于排水体制的补充规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的总则中对我国城镇排水体制进行了补充规定(划横线部分为新增内容,以下同):“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后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除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的1.1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有关于雨水设计流量计算的补充规定2011版规范对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做了补充规定:“采用推理公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应按1.3条件的应按照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给水排水Vol.38No.2201235
下列公式计算。有条件的地区,雨水设计流量也可资料不多,因此多采用年多个样法。现在我国许多地区已具有40年以上的自记雨量资料,具备采用年最大值法的条件。在使用年最大值法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大雨年的次大值虽大于小雨年的最大值而不入选的情况,该方法算得的暴雨强度小于年多个样法的计算值,因此在采用年最大值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时,应对年多个样法重现期和年最大值法重现期的对应关系进行充分论证。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城镇降雨等特性参数也发生变化,建议5年~10年宜收集新的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我国目前仍采用恒定均匀流推理公式计算雨水量。恒定均匀流推理公式基于以下3个假设:在计算雨量过程中径流系数是常数,汇流面积不变,在汇水时间内降雨强度不变。而实际上这三者都是变化的,而且推理公式适用于较小规模排水系统的计算,随着技术的进步、管渠直径的放大、水泵能力的提高,排水系统汇水流域面积逐步扩大,需要修正推理公式的精确度。数学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流量过程线的设计方法,指设计流量的取值系根据设计暴雨条件下,经地表径流计算或管网汇流计算所得的流量过程线求得,同时根据最大洪峰流量计算求得管径。发达国家已采用数学模型模拟降雨过程,把排水管渠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并用数学模型对管网进行管理,使其精确度大为提高。为此,本次修订提出,有条件的地区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也可采用数学模型法。关于雨水管渠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新版规范对雨水管渠设计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主要内容如下:“3.2.4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1年~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年~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经济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1.6关于控制综合径流系数的补充规定按照总则确定低影响开发(LID)理念,2011版规范规定:“应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1.4地区宜采用规定的上限。特别重要地区可采用10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的地区应采用渗透、调蓄措年或以上。”施。”本条的修订强化了低影响开发的规划理念,强还提出应校核排除地面积水的能力,“3.2.4B应校核城镇排水系统排除地面积水的能力,根据城调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应充分考虑雨水的管理和利用,应尽量采用渗透、调蓄等措施减少雨水进入分流制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本条规定了应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可减少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次数和溢流量,有效控制城镇面源污染。此外,通过雨水蓄渗和渗透设施、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等多种方式,有效对雨水径流量进行调节,不仅可有效防治内涝灾害,还可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缓解我国城镇水资源日益缺少的矛盾。镇特点、积水影响程度和内河水位调控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般根据重现期校核排除地面积水的能力,重现期一般采用3年~5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5年~10年,经济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宜采用规定的上限,目前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分期达到标准。特别重要地区可采用50年或以上。”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特大暴雨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引发洪涝灾害频繁,为有效防止城镇地面积水、保障城镇安全运行,需要对我国城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进行重新修订。美国、日本等国在防止城镇内涝的设施上投入较大,城镇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5年~10年。本次修订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将一般地区的重现期调整为1年~3年;重要地区为3年~5关于暴雨强度公式的补充规定本次修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取样方法和校核做了补充规定,增加:“宜采用年1.5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根据气候变化,宜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关于暴雨强度公式取样方法,目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年最大值法。由于以前国内自记雨量36给水排水Vol.38No.22012
年,同时规定经济条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宜采用规定的上限,特别重要的地区可采用10年或以上。还对城镇排水系统校核排除地面积水能力进行了补充规定,通过水力计算,按该排水系统内城镇道路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进行校核,如校核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系统设计,包括放大管径、增设渗透措施、建设调蓄管段或调蓄池等措施。保证城镇排水系统排除地面积水的能力,保证城镇的安全运行。在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计算方面,建议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地区排水管渠的折减系数m可取1,还应采取雨水渗透、调蓄等措施,从源头降低雨水径流产生量,延缓出流时间。蓄池的位置,应根据调蓄目的、排水体制、管网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围环境等综合考虑后确定”;“雨水调蓄池应设置清洗、排气和除臭等附属设施和检修通道”。在排水系统中设置雨水调蓄池,主要基于三种考虑:即控制面源污染、防治内涝灾害和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合流溢流污染物及分流系统的初期雨水已成为内河主要污染源,在排水系统雨水排放口附近设置雨水调蓄池,将溢流污染物或初期雨水暂时储存在调蓄池中,待降雨结束后,再将储存的雨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雨水径流量增大,雨水调蓄池的设置对于削减洪峰流量、降低下游雨水干管的管径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提高区域的排水标准和防涝能力,减少内涝灾害。雨水调蓄池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河道、池塘、人工湖、景观水池等现有环境条件,充分体现低影响开发的规划理念,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雨水调蓄池用于控制面源污染时,有效容积应根据气候特征、排水体制、汇水面积、服务人口和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水体的流量、稀释自净能力等确定;用于削减峰值流量时,有效容积应根据排水标准和下游雨水管道负荷确定;在雨水利用中,调蓄池有效容积根据流量过程线计算,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合理确定雨水调蓄池容积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除了调蓄目的外,还需要根据投资效益等综合考虑。关于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的补充规定2011版规范对排水管道和附属构筑物增加了防止渗漏和控制混接的补充规定。在“一般规定”中规定“污水管道、合流污水管道和附属构筑物应保证1.7其严密性,应进行闭水试验,防止污水外渗和地下水入渗”以及“雨水管道系统与合流管道系统之间不应设置连通管道”。污水管道设计为保证其严密性,应进行闭水试验,防止污水外泄污染环境,并防止地下水通过管道、接口和附属构筑物入渗,同时也可防止管渠渗漏造成道路沉陷,所以本次修订增加了“应进行闭水试验”。由于目前在我国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的地区普遍存在严重的雨污混接现象,为防止因雨污混接带来的管道污染,因此对雨水管道与合流制管道系统之间不得设置连通管进行了特别规定。在“水力计算”、“管道”、“检查井”、“雨水口”、“截流井”等部分也都分别进行了相应补充。特别是对接口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应采用柔性接口,有些管道不应采用刚性基础,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必须采用柔性接口等,目的是防止渗漏,保证排水管渠的输送效率。关于增加雨水渗透设施的相关规定新版规范中新增加了“4.15雨水渗透设施”部分,对雨水渗透设施用于雨水径流量消减做了规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综合考虑雨水径流量的削减。1.9人行道、停车场和广场等宜采用渗透性铺面;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路面标高,形成下凹式绿地”;“在场地关于增加雨水调蓄池设置和计算的规定2011版规范中新增加了“4.14雨水调蓄池”部分,首次对雨水调蓄池的设置和计算进行了规定:“需要控制面源污染、削减排水管道峰值流量防治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设置植草沟、渗透池等设施接1.8纳地面径流。”雨水渗透设施包括下凹式绿地、渗透性路面、植草沟、渗透池等,这些能够有效地的消减服务区内的雨水径流量和径流峰值。大力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在城镇排水系统中的使用,不仅能够通过消减雨水流面积水、提高雨水利用程度时,宜设置雨水调蓄池”;“雨水调蓄池的设置应尽量利用现有设施”;“雨水调给水排水Vol.38No.2201237
转盘滤池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的应用阳佳中张学兵孟广蒋岭(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成都610081)摘要随着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的逐渐提高,转盘滤池由于其达标快、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等优点,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应用得越来越多。介绍了转盘滤池的分类、工作原理、特点及选型参数等,比较了各种滤池形式的特点,并针对转盘滤池易堵塞、抗冲击负荷较差等缺点,着重探讨了设计参数的选取,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转盘滤池深度处理设计参数设备选型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实施以增加水源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出水能够回用于灌溉、补充景观水体和回灌地下水或直接进入天然水体等不同用途。如何选择合适的深度处理工艺要综合考虑水质水量、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用地、运行费用等因素。近几年来,转盘滤池作为一种新型过滤设备,由于其占地面积少、出水达标快、运行及土建费用低,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水处理领域应用的转盘滤池有多种形式,生产厂家也很多,国内的厂家有浦华环保、国祯环保等,进口的厂家有美国的Aqua,德国的Huber,法国的Veolia等。转盘式过滤器按照过滤介质、材质,主要分为纤维毛滤布滤盘过滤器,聚酯丝网滤盘过滤器以及不锈钢丝网滤盘过滤器等。转盘滤池按照过滤器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外进水形式和内进水形式两种。外进水形式是指进水通过转盘过滤后,经中心集水管排出,大于滤布孔径的颗粒被截留在转盘外;内进水形式是指进水由中心进水管流入,经转盘过滤后,由外部的集水槽排出,大于滤网孔径的颗粒被截留在转盘内。0转盘滤池介绍1转盘滤池分类1.1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量达到减少初期雨水污染、防止内涝灾害的目的,而且通过雨水蓄渗、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等方式可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体现了我国城镇规划建设中低影响开发的重要理念。涝灾害、保障城镇排水安全等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对推动我国城镇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早日实现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目标、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本次局部修订还没有彻底解决城镇防洪排涝问题,通过排水管渠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随着极端气候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城镇防洪排涝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通过科学技术的研究,采取措施防止城镇洪涝灾害的解决途径和方法,设计规范是应用技术的总结,通过实践检验和积累经验后将再修订排水设计规范。2结语与2006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相比较,2011版规范主要是对排水管渠的内容局部修订,通过对排水体制、低影响开发(LID)、排水管渠重现期标准、雨水调蓄和渗透设施等一系列重要内容的补充和修订,解决了排水设计标准偏低、无防治城镇内涝灾害措施、无雨水综合利用措施等问题。《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局部修订充分体现了我国城镇排水系统在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防止城镇内&通讯处:20092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E-mail:zhang-c.zs@smedi.cn收稿日期:2011-11-2138给水排水Vol.38No.220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游泳池给排水设计规范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复习题
-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zbqishi详解
- JTG-T D33-201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地漏相关条文探讨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泵站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关键技术应用
- mht 5036-2017 民用机场排水设计规范
- 煤炭工业给排水设计规范
-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初稿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修改明细说明
- 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关键技术应用
- sy-t 0089-2006 油气厂、站、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初稿_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