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6.00 KB
  • 2022-04-22 11:43:32 发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9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5 目录第一章总论4第一节项目背景4第二节编制说明4第三节提出理由及过程5第二章项目区概况8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0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四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置12第一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12第二节配置制度13第三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指导标准16第四节工作制度17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19第一节工程方案19第二节给排水设计方案22第三节采暖设计方案24第四节电气设计方案25第五节弱电、自控29第六节热力及医疗气体供应30第六章节能减排措施3295 第一节绿色施工总体框架33第二节绿色施工要点33第三节环境保护技术35第四节节材与材料38第五节节水与水资源41第六节节能与能源利用43第七节节地与施工用地45第七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48第一节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48第二节安全生产措施56第三节项目消防58第八章医疗垃圾处理61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64第一节环境影响概述64第二节主要污染源分析64第三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65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66第五节环境保护应急预案68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71第一节项目建设的组建原则和步骤71第二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体系71第三节项目管理7295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与管理75第一节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概述75第二节项目实施76第三节工程招投标76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0第一节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80第二节融资方案81第三节资金使用计划81第十三章财务评价82第一节财务评价82第二节财务数据分析83第十四章社会评价87第一节社会影响分析87第二节互适性分析88第十五章风险分析89第一节项目建设风险89第二节经营管理权风险90第三节资金风险90第十六章社会经济效益92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94第一节结论94第二节建议9595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3、建设性质:新建项目;4、建设单位:XXX;5、建设规模: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土建及附属工程1400平方米;6、项目总投资:XX万元;7、主要经济指标经济指标单位数值总投资万元XXX建设工期月12建筑面积㎡1400第二节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的通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9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件》《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国家颁布的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程、规定要求;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2、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2)可研报告的编制范围、编制深度等满足有关规定要求。(3)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标准和节约建设用地、节能、节材等要求。(4)结合阿拉善右旗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地方经济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功能适用、简朴庄重,建设规模适当的原则。(5)对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交通、消防、给排水、供电、人防、智能化、环保及室外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6)项目总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符合今后的工作需要。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产生过大的影响。第三节提出理由及过程根据“2015年阿拉善盟盟委(扩大)会议精神”,在总结我旗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卫生部95 制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我项目提出的过程顺时顺势。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宣教和计划生育指导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宗旨;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是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服务导向。其发展的意义在于:第一、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阿拉善右旗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第二、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调整阿拉善右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第三、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参保职工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帮助参保职工合理享受有效的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增进职工健康,减少发病,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95 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第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民心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早日实现富盟强旗的愿景。95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一、位置境域项目区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位于北纬38°38′~42°02′,东经99°44′~104°38′。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38.76公里,东接阿拉善左旗,南邻甘肃省金昌、山丹、张掖、高台、临泽、金塔诸市县,西连额济纳旗。二、地形地貌全旗地势南高北低,总趋势西高东低,中间地段趋于缓和。平均海拔1200~1400米。南、西南部有龙首山脉、合黎山,中部有雅布赖山脉,西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在山地与沙漠之间有戈壁、丘陵、滩地纵横交错,其中沙漠占46.6%、山地占6.5%,丘陵占33.4%,戈壁、滩涂占13.5%。三、气候阿拉善右旗属暖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阿拉善右旗四季分明,年均气温8.4℃,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5.4℃。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1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1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年平均大风78天。四、历史沿革1949年9月,阿拉善旗和平解放,和硕特旗人民政府成立,归宁夏省管辖。95 1954年4月改名为宁夏省蒙古自治区,同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合并于甘肃省,改称甘肃省蒙古自治州。1955年,改称甘肃省巴彦浩特蒙族自治州。1956年4月,巴彦淖尔盟成立,下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60年8月,中共阿拉善旗西部地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筹建阿拉善右旗,由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旗双重领导。1961年5月25日,中共阿拉善旗西部地区工作委员会撤消,建立阿拉善右旗,驻呼和达布苏(今雅布赖盐场旧址)。1965年9月,旗址迁至额肯呼都格。1969年7月,划归甘肃省武威地区管辖。1979年7月,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79年11月,额肯呼都格镇成立,旗府所在地地名由此沿用至今。1980年4月,阿拉善盟成立,阿拉善右旗归阿拉善盟管辖。2006年,阿右旗将原有的9个苏木镇调整撤并为5个。2011年5月24日,阿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五、行政区划阿拉善右旗辖3个镇、4个苏木:巴丹吉林镇、雅布赖镇、阿拉腾敖包镇、曼德拉苏木、阿拉腾朝克苏木、巴音高勒苏木、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旗政府驻巴丹吉林镇旗府所在地巴丹吉林镇。95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力、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价值及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国人把健康称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国民的健康水平,因为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关系到中国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地区间卫生发展不平衡,旗卫生、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卫生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存在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现象,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同社会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卫生服务事业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不单纯是医疗和健康问题,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9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卫生事业不能健康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就不能为人民群众解除看病难的后顾之忧,那么也就不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投入资金支持基层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和县医院建设,初步形成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框架。从2001年起,国家开始利用国债资金加强卫生领域的薄弱环节。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公共卫生事业严重滞后等问题,更加突显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003年国务院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并相应按年度安排了国债资金。由此,卫生领域的项目建设正有步骤按计划全面展开,通过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的实施,将从整体上改变我国卫生领域基础条件差、设施落后的面貌,提高应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人疾病的防治能力,同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阿拉善右旗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对深化卫生医疗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对推动阿拉善右旗社会发展,改善卫生医疗服务设施落后现状,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该地区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项目的建设将促进阿拉善右旗卫生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本项目各项建设条件良好,财务评价各项指标满足行业要求,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95 第四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置第一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一、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筑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必须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断丰富城市社区建设内涵。二、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须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要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中医和西医卫生资源。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四、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地市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3-5万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方便覆盖的区域,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择优鼓励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经过结构和功能双重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5 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床位、基本设备、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卫生人力应按适宜比例配置。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坚持社区参与的原则。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运行应引入竞争机制。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原则是:区名+所在街道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第二节配置制度一、基本功能1、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2、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3、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4、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5、提供急救服务。6、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7、提供会诊、转诊服务。95 8、提供临终关怀服务。9、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10、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11、提供康复服务。12、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13、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14、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15、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16、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17、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二、基本设施1、其中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2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2、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居民需求、社区资源等可设置适宜种类与数量的床位。3、具备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工作的基本设备以及必要的通讯、信息、交通设备,具体内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95 4、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的配备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三、科室设置设有开展全科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信息资料管理等工作的专门场所。四、人员配备1、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2、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3、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1、各类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2、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3、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4、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5、家庭卫生保健服务技术操作常规。95 6、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7、会诊及双向转诊制度。8、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9、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10、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11、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12、社会民主监督制度。13、其它有关制度。第三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指导标准一、基本功能1、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实施健康促进。2、开展免疫接种、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3、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工作。4、提供院外急救服务。5、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6、提供双向转诊服务。7、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8、提供康复服务。9、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工作。10、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宣传服务。95 11、提供个人与家庭的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12、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1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二、基本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设诊断室、治疗室与预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设施,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三、人员配备1、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2、根据功能、任务及服务人口需求,配备适宜类别、层次和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辖区人口每万人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培训。3、待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后,按有关规定执行。四、管理制度参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第四节工作制度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开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95 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2、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全过程、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3、接受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4、负责领导制订中心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5、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社区站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6、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开展安全、有序的双向转诊服务。7、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医德,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医疗事故和差错发生。8、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组织领导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晋职晋级、奖惩、调动及提升等工作。9、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10、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检查督促财务收支情况,审查预、决算,审查物质供应计划。11、及时研究处理社区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意见。95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一、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促进质量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服务水平,推动阿拉善右旗卫生服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二、建设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以卫生服务为主题。2、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方便施工原则。3、统筹兼顾,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建设规模。4、项目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护环境,留有发展余地。第一节工程方案一、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l《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0850009-2006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现行有关专业的设计规范、规定等;95 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设计要求。二、建筑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人文、自然等因素。1、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设计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满足日照、通风、消防、卫生等情况下,尽量紧凑布局。这与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大同小异,其主导思想就是建筑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做到最小,物质的循环做到合理、节能、重视环境的概念,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考虑到卫生服务中心建筑将来的发展、扩建等,使之能像有机物一样自然生长,而对原来的建筑破坏降低到最低限。2、智能化概念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的功能十分复杂,智能化的设计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服务人员使用方便,减少物流、人流的长距离运行,同时能使物质的利用,如空调、电力等达到最大程度的合理,有效地利用。智能化设计有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消防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其他布线系统等。3、人性化设计使卫生服务中心建筑不再仅是就医、诊疗的场所,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化的空间。三、设计原则、功能及布置1、设计原则本项目95 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前提下,首先强调功能的合理性以及主要标准层设计的合理性、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病人就医路线简捷便利、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医疗抢救与消防疏散分流。也就是建筑设计必须做到医护人员效能流线与患者及其家属效能流线分开,互不干扰;洁净物品和药品、餐车等与污染物品,如废弃物等的交通流线完全分开,互不交叉,设计合理流线。结合现状需求及未来发展,按功能分区进行建筑布局;根据卫生服务中心规模,将门诊大厅与出入院大厅集中布置,中心药房、服务设施等可供全院共用,节省面积,体现资源共享的理念。2、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根据生态建筑的理念,最大限地利用原有的景观、地形和地貌等,在规划和单体设计中予以利用;根据不同性质的使用空间,空间的尺度和位置,创造适合不同空间、不同人群室外环境;室外空间的设计尺度和色彩上与室内空间设计不同,同时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规划建筑与原有建筑物保持合理的功能分区,洁污路线清晰,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及工程卫生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2)平面布置95 高效和人性化的路网结构;总体路网规划中,采用规整的路网结构辅以环道(兼作消防通道),体现了现代卫生服务中心的严谨高效和人性化。路网形态布局则顺应了建筑群中各单体的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道使相关的人流线,物流线尽可能缩短,达到通畅,便捷的目的。功能合理,布局灵活;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住院病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住院环境,病人能有最迅速、最便捷的看病路径,做到病房可为病人提供—个舒适的医疗环境。各个病房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医疗功能齐全、联系便捷、空间丰富的医疗群体建筑。后勤保障区,使得医疗与后勤保障各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卫生服务中心建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建筑在空间组织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空间,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场所。结合阿拉善右旗总体规划,将建筑定位在2层左右。虽然用地条件良好,仍然将建筑适度紧凑布局,并在满足日照、通风、消防、卫生等情况下,尽量紧凑布局。第二节给排水设计方案卫生院生活消防给水水源皆由院区给水管网供给,从城市自来水管网引入二根DN200给水管与院区给水管网连接。院区内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排水管网为雨污分流,生活排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95 1、生活给水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2、生活热水系统:院区热交换站供给,配水管网采用同程机械循环系统。3、污水排水系统:排至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出。门诊排水设辅助通气管,病房设专用通气排水系统,粪便排水在室外设化粪池。4、饮用水给水:按楼层设电加热饮水机。5、冷却循环水采用机械循环方式,由消防水池补水,配置超低噪音冷却塔,冷却循环水系统设电子水处理器、机械过滤器,循环水泵出水管及冷却塔进水管上设电动闸阀,冷却塔设在屋顶。6、设水泵房,内设消防水池、生活水箱、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消防加压泵、循环水补水泵,空调冷却循环水泵设在冷冻机房内。7、卫生间排水、各机房集水坑皆设水位自动自控潜污泵,双电源供电。8、材料选用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铸铁管;污水、雨水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室内:生活用水、热水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消火栓管道采用焊接钢管;自动喷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水箱采用搪瓷钢板水箱、生活水箱采用不锈钢材质。9、消防给水95 从城市自来水管网引入二根DN200给水管与卫生院给水管网连接。卫生院内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在室外环状管网上设室外消火栓,楼内设消火栓消防系统、自动喷水系统。设消防水池,配置室内消火栓泵及自动喷水泵。室内消火栓管道连接呈环状;自动喷水系统设报警阀。10、污水处理本项目产生的污水、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由院区污水管网汇入院区内污水处理池集中处理,达标后再行排放到市政管网。第三节采暖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GJ173-2009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98-200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二、热源、供热参数及热负荷确定1、冬季采暖热源:采暖热源由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换热站提供,供热热媒参数:80~60℃热水。(1)通风设计①卫生间内均设通风器,通风量换气次数10次/h计算;②存放易然易爆物品的库房可设防爆风机通风换气。三、主要设备及材料选择1、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当管径小于等于DN32mm,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DN32mm采用焊接。95 2、管道阀门:当管径小于等于DN40时采用铜阀或闸阀;管径大于DN50时采用蝶阀。3、敷设在地沟内及不采暖房间的热水管道均应保温,平均厚度约40mm,保温材料可选用岩棉管壳保温。四、热网设计和敷设方式供热管网采用枝状布置,为闭式双管制循环系统,管网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方式。为保证管网安全运行,在管网分支处设置检查井,并在井内设置切断阀门。供热管网管材选用螺旋焊接钢管,钢材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五、管道防腐及保温各保温材料其质量、性能均应达到标准的规定要求。为节约能源,减少管道的热损失,热水管道保温厚度应采用经济保温厚度,供热介质温度按热力网的介质温度选取,直埋敷设的管道根据埋深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土壤平均温度。预制直埋保温管,在保温预制前应涂以高效耐温的防水、防腐剂氰凝(TP-1),抗压强度,抗渗透强度等均应符合行业标准。常温下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0.035W/m·k,热水管网保温层厚度为40~50mm,平均密度为60~80Kg/m。第四节电气设计方案一、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包括:电气负荷计算,高、低压电气系统,电力及照明系统设计原则,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原则;不包括红线外的10kV95 电源线路设计。二、供配电系统1、电气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根据公用专业提供的用电设备资料,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电气负荷。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采用负荷密度法计算照明电气负荷。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考虑最大负荷时的同期系数。根据电力部颁发的《供电营业规则》的要求,本工程采用低压电力电容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变配电所内集中补偿。2、供电电源及电压因本工程含有大量一级负荷,所以按一类负荷供电。本工程需要两路电缆专用线,电源电压为10kV。另外卫生院内存在着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还需设置一台800kW的柴油发电机。低压动力设备、照明的电压采用220/380V,局部照明一般采用24V。3、供电系统本工程从院内的变配电室引来三路220/380V电源供给照明负荷及动力负荷用电。三、配电设计1、导线、电缆的选择及敷设方式各变配电所的出线均采用电缆沿桥架或埋地敷设至用电设备或电气竖井。95 所有一级用电负荷的配电干线均采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耐火电缆NH-YJV-0.6/1kV,沿桥架或在电气竖井内敷设。桥架为封闭金属桥架,并刷防火涂料。各层配电、照明箱引出的支线均穿焊接钢管暗敷或穿钢管、金属封闭线槽在吊顶内明敷。室外高压电缆采用YJV22-8.7/10kV型电缆直埋。室外低压电缆采用YJV22-0.6/1kV型电缆直埋。四、照明设计1、照度标准及光源照明电压一般均为220V。照明光源以荧光灯为主,特殊场所采用白炽灯。病房采用漫反射式、高显色性光源灯具:诊室、护理单元通道和病房等场所的照明设计,宜避免卧床病人视野范围内产生直射玄光;病房及其走廊设夜间脚灯;大厅以简洁明快的荧光灯为主。因卫生服务中心以荧光灯为主,所以选用与灯管匹配的高性能电子镇流器,以提高功率因数至0.9以上。2、照明方式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应急照明和疏散照明。设置疏散照明的场所:走廊、楼梯间、大厅、安全出口等。3、照明管线为BV型导线穿钢管暗敷或穿钢管、金属封闭线槽在吊顶内明敷。五、室外线路和室外照明95 室外高、低压供配电线路均为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室外照明分路灯照明和庭院照明,路灯以金属卤化物灯为主,庭院灯以节能灯为主。六、电气安全1、在配变电所两路10kV电源进线上装设避雷器,防止雷电波侵入;在各变压器出线柜上装设避雷器,防止操作过电压;各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2、本工程采用公用接地。以建筑物基础中钢筋网为联合接地体。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所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高低压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桥架、线槽、电缆金属外皮等均应接地。3、高压10kV系统按照不接地系统考虑。4、低压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5、设置隔离变压器及绝缘监察装置。第一次故障时发出声光预警信号。6、为用电安全,各建筑物需作总等电位联结。在变配电所内分别安装一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把所有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接地干线等均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连通。7、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接地方式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Ω。七、建筑物防雷1、根据国家《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GB500594)中的分类标准,本工程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95 2、为防直击雷在本工程屋顶装设避雷网,网格不大于10m×10m,并利用建筑物外圈柱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极;屋顶避雷网,引下线,接地极均连通。3、为防雷击电磁脉冲,本工程所有的设备、管道、构架等金属构件,就近与接地装置相连;进出本工程的正常带电导体均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在电子设备配电箱中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第五节弱电、自控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建筑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采用总体保护方式设置火灾探测器、报警按钮等。本系统采用集中报警控制方式,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消防控制室可以接收各种火灾报警信号(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防火阀等),并显示报警部位及发出声光报警,系统收到报警信号后可自动或手动启动各种相应的消防设备。消防控制室设有消防专用电话交换机,并设有专用火警外线电话。2、广播系统本建筑内设置一套广播系统,广播机柜设在消防控制室。在公共活动区等处均设有扬声器,在病房亦设置背景音乐。本系统为公共广播与消防广播兼用,平时播放通知、背景音乐,当发生火灾时,消防联动主机可强制切断背景音乐,启动火灾事故广播,并能控制广播的区域。3、综合布线系统95 本工程设置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支持电话及计算机数据通讯系统,可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系统。与外部网络相连通,可提供各种网络通信服务(如远程医疗、网上挂号等)。系统垂直干子系统语音干线采用3类非屏蔽双绞线,数据干线采用光缆;水平支线子系统均采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中心机房设在首层。4、电表、冷水表表远传计量系统为了实现各护理单元的独立核算,本工程在每个护理单元设有电表、冷水表远传计量系统,管理主机设在首层消防控制中心,可实现抄表自动化,并可随时对各表的使用进行监测、计量和计费。5、医用呼叫对讲系统在病区的护理单元设置医护呼叫对讲系统。呼叫主机设在护士站,通道上方安装有呼叫显示屏,病房医疗槽及病房卫生间内安装有呼叫对讲分机。第六节热力及医疗气体供应1、锅炉房及蒸汽供应卫生服务中心空调加湿、营养厨房、消毒、洗衣、热交换站等用蒸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建锅炉房供应。蒸汽间接加热的凝结水予以回收,营养厨房、消毒、污洗的凝结水不予回收。2、热交换站及热水供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均由锅炉房提供蒸汽经热交换站汽─水热交换成不同温度的热水,热水供应分别为空调、采暖、高区生活热水、低区生活热水。95 3、氧气供应新建氧气站一座,液氧经过气化器蒸发为气态氧气,同时设氧气汇流排作为应急备用气源,通过氧气自动控制切换箱自动切换,供气压力为0.8MPa,用管道送到大楼与楼外的高压氧仓,在适当楼层内装设氧气二级稳压箱,出口压力保持0.4MPa,供给病房、抢救、观察、输氧等装置,经过湿润器供病人吸氧。95 第六章节能减排措施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节能减排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鼓励各地区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绿色施工原则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95 第一节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第二节绿色施工要点一、绿色施工管理(一)组织管理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2、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二)规划管理1、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2、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明确的节水措施。95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节能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三)实施管理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全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四)评价管理1、对照本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五)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服务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95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第三节环境保护技术一、扬尘控制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95 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7、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二、噪音与振动控制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三、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四、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95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³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五、土壤保护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95 六、建筑垃圾控制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100吨。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七、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4、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第四节节材与材料一、节材措施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95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1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二、结构材料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构件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5、优化钢构件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构件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6、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95 三、围护材料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四、装饰装修材料1、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2、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95 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4、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5、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6、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五、周转材料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4、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5、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6、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第五节节水与水资源一、提高用水效率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95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7、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施工、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8、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二、非传统水源利用1、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2、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95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5、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三、用水安全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第六节节能与能源利用一、节能措施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5、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二、机械设备与机具95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三、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四、施工用电及照明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95 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节能评价表项目名称总消耗量供热(GJ)新水(m³)电(万kw﹒h)合计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834.620.23388.3汇总834.620.23388.3折算系数0.03410.08571.229折合标准煤28.460.02108.52136.98第七节节地与施工用地一、临时用地指标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二、临时用地保护1、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95 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三、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并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4、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构件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土地。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6、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5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95 (1)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2)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95 第七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第一节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本项目的建设与经营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与卫生法规标准,从生产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中,特别关注生产安全与卫生可能发生的事故,并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一、设计标准及规定本项目根据国家现行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劳动保护设施“三同时”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相应防范措施,使其达到工程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程企业设计噪音卫生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国务院关于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3、《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4、《关于生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5、《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暂行规定》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20087、《工程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0088、《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20089、《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二、主要不安全因素及职业危害因素95 1、自然危害因素有:暴雨、洪水、雷电、地震、酷热等。2、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有:电气事故、机械伤害、操作事故、运输设备伤害等。3、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危害有:粉尘、烟气、噪声、CO等。三、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噪声、粉尘、平台作业、运转设备及电力等也有可能对员工造成伤害。针对项目不安全因素,结合起重机的生产特点,依据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及法规,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采取如下防范措施:(一)防自然灾害措施1、建筑物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防止暴雨积水浸入室内,雨水排水管网按当地暴雨公式设计。2、厂址标高设计考虑不低于该地区历年最高洪水水位。3、正常非带电设备金属外壳、构架等均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管道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插座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安全插座。4、防地震:本工程所在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技术改造房屋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5、防暑、防冻措施:冶炼控制室、操作室、计算机室内设置空调机组降温,在冬季,地面以上的各种管道、水池等处设计防冻保温层。地下管道埋藏深度应大于当地冻土深度(>65厘米)。(二)电气安全保障措施95 1、装置中爆炸危险区域内电力装置的设计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要求进行。2、生产过程中大量动力设备需要使用电力作为能源,一旦漏电,就有可能造成员工触电,发生伤亡事故。为减少停电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本项目采用两路电源供电,同时设有保安电源。3、各种电气设备的非带电金属外壳,如控制屏、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等,设置可靠的接地、接零,防止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管道等,其防静电接地电阻小于4Ω。4、装置中的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机、按钮、照明灯具等均选用相应的防爆电器设备。5、重要场所如主控室、变压器室等,除正常设置220V照明灯外,同时还装备事故照明灯。携带式照明灯具的电压不得超过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外的灯具电压不得超过12V。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6、装置内电气线路采用电缆,电缆采用电缆敷设为主,进入设备采用钢管埋地或小槽盒,电缆沟中采取填砂措施,防止在其中形成爆炸性环境。7、户外安装的电气设备,均采用防爆设备;高低压配电间及值班室内的电气设备均采用非防爆设备。8、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一旦生产装置或辅助设施的电气设备和电气配线发生故障时,不会损伤设备,并能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95 9、设防爆检修动力箱,供停工时检修用电。10、为确保夜间生产的安全,装置区低层及建筑物内设分散照明,以保证达到规定的照度要求。11、装置区设手动报警按钮及专用电话,报警系统接入联合装置主控室。12、除对所有的电气设备设置防触电接地外,还在高处的建筑物和设备上安装避雷装置。(三)机械设备安全1、所有运转设备的裸露部分,或设备在运转中操作者需要接近的可动零部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2、生产装置有较多的操作平台,如防护措施不当,有可能造成跌落,导致员工伤亡。因此,对所有的走廊、平台应设置防护栏,防止操作人员跌落。3、各种坑、井、池均设防护栏杆,沟设置盖板。所有交叉动作的机械设备均设有安全连锁装置。(四)安全供水1、该项目厂外供水由项目建设区域自来水站提供。2、厂内供水泵房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设有备用泵,备用率为100%。3、循环冷却水系统设有水压、水温、水位监控和报警装置。(五)防雷及防静电接地1、95 装置区内的构筑物、塔类的防雷措施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所有工艺设备(包括转动机组、塔、框架、管线等设备)均应可靠接地。2、接地网的设置(1)接地系统情况;工作、防雷、保护及防静电的接地装置应可靠地相连或共用,整个装置区的接地装置构成一个封闭的接地网。选用镀锌钢材为接地系统用料,并在变电所与装置间的接地网交接处设接地井。(2)特殊设备的接地;仪表控制室设置单独信号接地系统。(3)接地电阻;工作接地装置、保护或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均要求不大于4欧姆。仪表单独信号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3、避雷针及接地装置与道路、建筑物出入口及其它接地体的距离均大于3m。避雷设施与安全阀的水平距离大于3m,并高出安全阀1m。(六)消防措施1、沿装置周围环行道路设置环状消防水管道及SS150-1.6型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60米,须满足消防车灭火系统的要求。2、装置内的主要危险设备(如加热炉、反应器、分馏塔等)附近设置了消防水炮,水炮可喷柱状和雾状水。水炮的设置位置距保护对象保持一定距离且保证水流能够喷到保护对象。消防水炮周围设保护设施,以免其被碰坏。3、装置压缩机棚及加热炉附近设置了箱式消火栓,供岗位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冷却保护。95 4、在装置区设有一定数量的小型灭火器。变配电所各房间均配置MT5型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5、在装置区主要通道和消防通道设置火灾报警按钮,在控制室变配电室等处设置智能感烟探测器,信号引至自控值班室火灾报警控制器,然后再电话将火警报至厂消防站。6、在装置区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以确保装置和人身安全。此外,便于操作工在装置界区内安全巡检和工作用,在装置区设置必要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器。7、在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电缆夹层防止热量积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设有机械排风措施。(七)防腐措施1、钢构件防腐本装置所有钢构件均需做防腐处理;本装置钢构件的防腐处理采用防腐涂料。2、管道防腐埋地管道防腐均按特加强级处理,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结构。3、设备防腐(1)凡化学腐蚀严重部位,一般应选用不锈钢或不锈钢复合钢板,催化加氢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2)凡选用的材料在使用中有可能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情况,设备制造完毕后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八)卫生保护措施95 设计中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针对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的部位及程度,在防尘、防毒、防暑、防寒等诸方面采取不同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1、总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到采光、通风、日晒情况及有害有毒气体与主导风向的关系。2、有毒有害物质的装卸及检修时,为便于操作人员的安全在装置内配备有防毒面具。3、为了利于防暑在休息室、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高压电容补偿室、监控室、UPS室等人员等房间设有空气调节措施。4、生产过程中所需注入的化学药剂均采取密闭或隔离操作,加料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毒面具,以防止对人体的危害。设置密闭式采样器,以减少可燃有害介质的扩散。(九)噪声控制措施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较多的运转设备,如输送物料的机械设备、制造真空的真空泵、空气压缩机、风机等,均有较强的噪声产生,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在55—85dBA之间。如对噪声的防范措施不当,有可能造成接触噪声员工的听力下降、神经衰弱。在优先选用噪声低的优质机械产品的同时,对于产生噪音较大的设备尽量配置消声器。在管道配置中避免管道共振长度,使由于震动产生的噪音降到最低。为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避免操作人员长期置身于噪声环境中,该区域的值班室、休息室采取双层门窗等独立设置的隔音效果良好的房间,必要时配置降噪耳塞防护措施。95 装置内的噪声源主要有:压缩机及其相应的驱动机、机泵、空冷器及加热炉等。相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噪声:1、机泵尽量选用低噪声防爆电机。2、空气冷却器选用低转速风机,使噪声控制在90分贝以下。3、加热炉的喷嘴安装消声罩,风道部分采用保温隔声材料。4、凡易产生噪声的各排放点均设置消音器。(九)通风、防尘、防毒1、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加热设备,使用蒸汽对物料进行加热,如对加热设备和热管道保温不好,有可能造成员工的烫伤。所以,对加热设备及其热管道进行保温处理,在防止烫伤的同时,节能降耗。还应对高温室采用机械通风,从室外吸进新鲜空气经过滤后由风机送入室内,吸收室内热量后,自然排放。2、生产过程中有粉尘产生,这些粉尘一旦被吸入人体,有可能造成员工的结膜、呼吸系统受损。为此,所有可能产生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场所,都要安装吸尘装置,同时,做到增湿降尘,而且要对容易产生粉尘的燃煤进行洒水减尘。热源炉采用微负压操作,防止粉尘泄漏,同时为操作人员配备口罩等劳保用品,确保其产生的粉尘浓度符合规定。3、在容易发生有害气体泄漏的区域应加强通风,并设置有害气体自动报警装置和便携式报警仪,工人操作时应配戴防护面具和氧气呼吸器。对中毒者应迅速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取半卧位休息,严重者送医院治疗。95 (十)其他劳动安全卫生措施1、需要高空作业的地方设有操作平台、栏杆、梯子及操作保护栏杆,在易滑倒的平台地面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2、为防止高温、高压气体的泄漏阀门、法兰尽可能采取密封措施。3、设备和管道放净口除设切断阀外,还在开口端设有丝堵,表面温度超过60℃的管道在距地面或平台高度2.1m,四周0.75m以内均设防烫隔热层。4、平面的竖向布置充分考虑到气象、暴雨、洪水等情况下可能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十一)厂区绿化为给生产及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设计考虑了绿化投资,在主、辅厂房的四周、道路两侧及成块空地上植树种草,绿化不仅可美化环境,而且可以吸有害气体、净化环境、降低噪声、改善小气候、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第二节安全生产措施1、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安全卫生的规定,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的原则,将各有害因素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按文明生产要求组织生产,在系统调试安装过程中做好安全保护工作。95 2、本项目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辅料品种较多,成分复杂,噪声也能对人体构成威胁,因此对于安全和工程卫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及法规去设计。公司内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防机械伤害等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并对上岗工人组织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杜绝一切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3、工艺布置应有利于安全生产和有效操作,并按消防安全规范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安全门,为便于事故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在主要安全通道设置事故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配备消火栓、消火箱、灭火器等消防设施。4、所有电源、电线安装均由有资质的电力部门负责实施,低压动力线路及供电照明设施皆要有过热、过流保护,各用电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措施,特殊设备有防静电措施,确保操作安全。建筑物避雷、接地措施要符合有关规定,建筑物防雷接地、用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及通讯设备安全接地等可共享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0欧姆。5、对所有存在危险因素的区域均放置警示标志,对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实行定期体检,及时掌握职工的身体状况,预防职业病的发生。6、建筑装饰采用阻燃材料,设置带离子感应探头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建立应急照明系统和疏散标志。7、职工的劳动用品及其它防护用品的配置和发放均按劳动部门的规定执行,根据各岗位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劳动保护用品,以确保职工劳动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95 8、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纳入公司统一管理,安全责任到人,并加强预防性检测。对新招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在岗工人的安全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9、项目设计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从根本上杜绝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对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同时在相应的岗位上设置急救用品,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能够使中毒人员得到及时抢救。10、在总图运输设计中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规定,保证建筑物及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并在装置和建筑物之间设环形道路,保证消防安全通道。11、设置医务室、浴室、休息室等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对空闲地进行绿化,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12、自动控制设计以集中检测为主,重要参数引至冶炼控制室,随时观察生产过程变化,对确保安全生产的参数设置越限报警。此外,为保证安全生产,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自动调节系统,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第三节项目消防(一)设计原则95 在项目建设中尽量用火灾危险性小的生产工艺,采用阻燃性建筑材料,做到预防为主。同时明确重点消防对象,采取恰当措施,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做到及时扑灭,快速疏散有关人员,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总图运输设计中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规定,保证建筑物及装置之间的安全距离,并在装置和建筑物之间设环形道路,保证消防安全通道。(二)主要防范措施1、根据生产运输及厂区消防要求,对厂区四周区带之间,设置环形的主、次道路网,既是运输道路,同时兼作消防车道,主、次干道的宽度能够保证消防车辆畅通无阻。2、消防给水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考虑。厂区设生产消防双路给水管网,道路一侧每隔不大于120米处设置地上消火栓。按有关规范配置室内外消火栓,并还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干粉灭火器。3、配电室和冶炼控制室入口处设置砂箱和灭火器材。火灾报警电源和消防电源均采用两路电源供电,而且火灾报警装置由保安电源供电。4、本项目火灾危险部位电器均采用防爆型,其防爆性能达到有关安全规程中的防爆要求。5、按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厂区所有设备和管道设置可靠的防静电和防雷接地设施。6、在厂区较明显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严禁烟火标志,对一些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当心火灾,当心爆炸”等消防标志。具体调协均按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进行安排。7、预防措施:定期检修消防设备及器材。定期对消防人员进行培训,人员要持证上岗。95 第八章医疗垃圾处理一、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2、根据从阿拉善右旗卫生院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特点及医疗、生活水平等,合理论证医疗废物产量,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3、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接收、检验、贮存等全过程实行监控;对收集的医疗废物根据其来源、性质及污染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类贮存和处理。4、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特殊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劳动保护,在中的范围内,合理设计、节约用地。5、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做到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垃圾的分类医疗垃圾可分为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两大类。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包括办公垃圾、外包装等未接触患者的非医疗垃圾和病员生活中的废物。医疗垃圾:医疗垃圾分为回收性垃圾和不可回收性垃圾。1、不可回收性医疗垃圾95 不可回收垃圾主要为带有传染性和潜在传染性的废物。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条件,其不可回收的医疗垃圾主要有以下几种:(1)受到污染的医疗废物,如床单、手套、擦布及治疗区的其他污染物。与血及伤口接触的石膏、纱布、棉签、敷料、绷带及衣物等。(2)药物废物:主要是过期的、废弃的药品,疫苗、血清,淘汰的药物等。2、可回收性医疗垃圾可回收性医疗垃圾主要是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管等。还包括检验科室产生的可回收性垃圾,如玻片、部分玻璃培养皿等。三、医疗垃圾的收集处理措施为减少医疗垃圾的污染危害,有效的对医疗垃圾进行收集,在医疗废物的产生场所就进行很好的分类收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结合旗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设计收集措施如下:1、生活垃圾包括办公垃圾、外包装等未接触患者的非医疗垃圾和病员生活中的废物。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用黑色塑料袋收集后,送往垃圾场。2、包括污染的纱布、棉签、敷料、绷带、化验科的各种标本盒病理标本等常规的不可回收的医疗垃圾。在门诊、治疗室、换药室等可能产生医疗垃圾的地方按量的多少放有加盖的脚踏塑料桶,桶内套有黄色塑料袋,并标有醒目的“医疗废物”标志。3、对于产生医疗垃圾量较大的区域和医疗废物贮存间,必须设置垃圾筒,并套有黄色的塑料袋,袋上标有醒目的“医疗废物”95 的标志。4、对于针头等一次性锐器物,需在治疗完成后取下,投放于黄色的利器盒四、医疗垃圾搬运与集中转运路线的设计分散的废物袋要定期收集集中。废物袋应每日运出病房或科室,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搬运时间,无标志的废物袋不应搬出,而且应保证安全防止泄漏。封好的锐物容器或废物桶搬出病房或科室之前应设有明确的标志。卫生院内废物应在病区、科室与废物中心存放地之间设计规定转运路径,以缩短卫生院内废物通过病区与其他清洁区的路线。使用专用的手推车讲废物袋(箱)运至废物中心存放地。95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环境影响概述1、施工期间大气及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基本不产生影响,主要影响于施工人员;水环境污染对周边农田的影响也不大。因此,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防止对周边水域的污染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2、要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地方法规和行业、企业要求及本工程相关环保要求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督管理,使本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低限度。第二节主要污染源分析(一)大气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施工现场砂石料扬尘;运输车辆的二次扬尘;作业机械车辆尾气排放;闪光对焊、电弧焊时产生的光污染。(二)水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1、施工区域: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和废水;砼养生用水;施工机械等的废油料及润滑油;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可能造成的白色污染等。2、生活宿舍区:生活污水及粪便污水;冲洗机械车辆的油污水;场地的洒水、冲洗污水等。(三)噪声污染源95 施工机械设备,材料加工设备,振捣机械,空压机和柴油发电机组;流动源有运输车辆、吊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砼运输车等。(四)固体废弃物施工中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弃土弃渣(砂石渣、建筑垃圾、钻渣等),钢筋焊接尤其采用双面电弧焊所剩余的焊条头,模板填充缝隙的胶性材料、泡沫材料等,砼养生的薄膜塑料布,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垃圾。第三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坚决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杜绝环境污染和扰民。2、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的环保工作。3、项目部和各工区(班组)专兼职环保员签订环保责任书,将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5、加强对污染气体、污水、废渣、粉尘、垃圾等的管理,制定环境保护措施。6、各工区(班组)都应自觉遵守、执行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和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7、做好环境记录(包括影像资料)的文档管理,详细记录施工前后的环境状况、各种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等。8、工程项目竣工后,应及时修理和恢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做好环境绿化工作。95 9、对造成环境破坏或污染事故的工区(班组),处以500-2000元的罚款。对环保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工区(班组)和个人,视情况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一)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是控制机械车辆尾气污染、扬尘污染以及煤烟污染。1、控制机械车辆尾气污染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保证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完全达标。施工运输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大件或突击运输选择夜间进行,减少污染。2、控制扬尘污染(1)对易产生扬尘的砂石料,进行遮盖或适当洒水,淘汰落后工艺,降低粉尘排放。(2)施工、生活区道路要定期洒水降尘。未铺装的施工便道在无雨日、大风条件下极易起尘,因此应在早、中、晚来回洒水,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尘量。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保证其良好的路况。(3)土方、水泥等散装物料运输和临时存放,应采取防风遮挡措施,以减少起尘量。3、控制煤烟污染95 (1)严格执行《低硫优质煤及制品》标准,强推广使用低硫低灰优质煤。加强对民工租住房屋的燃煤管理,推广使用气体燃料。(2)发展液体燃料。采用轻柴油替代小煤炉、分散锅炉的生产和生活用煤。(3)积极利用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热水、采暖尽量使用电器设备。4、施工过程中受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是施工人员,对于施工人员,我们采取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减轻其危害。(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采取沉淀池沉淀措施处理,不得超标排放。2、泥浆池及其他施工污水,须进行过滤沉淀后排放。3、砼养生用水,因脱模剂大多采用油性脱模剂,养生时大量用水将脱模剂冲洗稀释,因此养生用水必须集中回收,经过简单处理后再循环使用,确保不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4、修建可冲洗厕所并设化粪池,厕所污水及其他生活污水排入“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二级处理,达到国家废水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三)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尽可能减少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音。1、有噪声的施工尽量避开夜间施工。95 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如有必要加设隔声屏障,使用隔声材料或结构来阻挡噪声传播。3、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采取禁(限)鸣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四)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措施1、建立严格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废弃物设专用场地堆放,集中管理。2、生活区设置若干垃圾桶,集中贮放生活垃圾,定期由运至指定的垃圾场处理或进行深埋。3、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边角料、包装袋等及时收集、清理,运至垃圾场掩埋。4、对机械设备废弃物的管理,加强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制度。在维修或保养机械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废弃物回收制度,对维修或保养机械过程中产生的废零件、废手套、废棉纱等废弃物,指定专人负责回收,并设立收集废弃物的专门容器。(五)能源控制措施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加强材料管理,专人负责对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管理,杜绝“长流水、长明灯”,同时控制纸张使用数量。第五节环境保护应急预案(一)组织机构1、项目部成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环境应急处置及相关的一切事宜。95 2、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策划组、应急行动组和后勤保障组。应急策划组负责应急事件信息接收、核实及汇总,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并策划、起草应急处置方案;负责现场调查事故原因、污染性质及发展过程,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向领导小组报告。应急行动组负责现场污染控制、搜救、抢险、清理等工作,及时将情况报告给领导小组;负责现场交通秩序、治安秩序,做好人员防护和疏散、撤离等措施。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环境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资金、通信以及交通、处置工具,做好现场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指挥对受害人员的现场急救和转移。(二)工作程序1、任务受领及要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接到污染事故报警后,应立即通知应急策划组、应急行动组赶赴现场,当出现重、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领导小组应全部到达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应急处置(1)现场污染控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与相关部门配合,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区域和人员;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2)现场调查与报告污染事故现场勘察;技术调查取证;95 按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程度认定事故等级,共分四级。根据《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进行报告;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三)后勤保障1、通信保障应急时各类信息的下达与上报,确保通信畅通。2、运输保障运转的确认和调度由后勤保障组组织实施。平时各应急车辆须保证100公里以上的行车用油。(四)其他保障1、医疗保障。应急过程中如出现人员中毒或受伤,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或及时与医疗单位联系,组织现场救治。应急终止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转院或继续治疗。2、生活保障。应急领导小组拟定计划,由后勤保障组统一组织实施。95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第一节项目建设的组建原则和步骤项目的实施,应符合国内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审批程序,同时协调与各有关单位的合作,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由旗人民政府建立以旗民政局为主的专门机构,作为项目执行单位,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委派专人担任项目的法人代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指挥执行等均由法人代表负责。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安装等履行单位,应与本项目执行单位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项目建设单位应与项目工程承建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于履行前通知有关各方。第二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体系(1)组织机构设立本项目由项目主管并负责实施。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开展,如期完成,在旗政府的统一协调、领导下,遵循“分级管理,责任明确,协调高效,确保质量”的原则,各尽其责,协调工作。(2)组织机构职能构成95 项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申报、项目前期的准备和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组主要职责是负责资金拨付以及资金的使用监管。项目工程实施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的工程招标、施工管理以及工程决算。项目领导小组的各成员部门要按照各自的主要职责、部门职责和服务内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分工又协作,同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做好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工作。第三节项目管理一、基本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投入大、标准高、涉及面广、问题繁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原有建筑条件,发挥施工单位和协作单位各自的优势,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有序进行,以节省投资,加快进度,争取早开工,早完成,早见效益。二、质量管理项目批准后,承建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开展施工建设。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参建单位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95 同时,根据工程特点,项目应从装修设计、设备安装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坚持质量高标准,质量控制规范化,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要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过程中,招投标选定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抓好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把住材料、设备选用关和开箱检验关,要将主要材料、设备的产地、品牌、性能列成表格,纳入合同,对有疑问的材料还要做理化、力学试验,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严把工程质量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要结合建设条件及项目资金情况,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优势,节省投资,加快进度,争取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益。一是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对参建单位和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二是项目建设由要求专业的施工队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施工人员需获得必要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应将各项目村的情况建立档案,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等。四是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设过程中,接受发改、建设(房管)、财政、审计等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项目建成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三、进度管理根据工程前后逻辑顺序组织工序交叉和立体交叉施工,以提高效率,控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设计实验与施工要交叉进行,可采取流水施工,多工种要交叉作业,立体交叉施工,以确保工程有序进行。四、现场管理95 工程建设期间,将会有多支队伍共同施工,形成联合作战的格局。要确保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文明施工。要以系统、合理、可行原则,加强现场管理,组织科学文明施工。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制定不同的总平面图,以总平面图为依据检查文明施工的落实情况。结合施工现场周边为城市繁华地区,人员拥挤、复杂的情况,对出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以保证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五、项目实施准备工作:编报项目建议书及批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估、论证、批复、准备设计资料等。勘察设计:场地测量勘察、初步设计及审批、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仪器、设备采购,落实协作关系,装修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等。竣工验收:交工验收,投入使用。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周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交叉。95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与管理第一节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概述招标投标是国际上通用的交易方式,是一种规范化的竞争手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全面工程方面招标投标,有利于运用竞争机制,使资金得到经济的、有效的使用,确保招标项目质量优化。1、招标制度有助于技术引进的成功性、实用性,激发企业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企业原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建立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于是不断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通过招投标了解和成功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以领先者的姿态从容面对市场新一轮竞争。2、招标是企业提高投资效益,无偿获得经济、科技信息,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得到落实,但投资决策并未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由此,会产生一系列弊端:投资总量难以调控,投资结构不够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投资效益低下,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贷款资金本息不能如期收回。3、招标制度能够降低引进技术设备的价格。95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方为了经济利益,市场份额,企业信誉等各方面考虑,都力争中标,而价格是否较低是评标的中标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投标方往往在投标过程中竞相压价,争取中标。4、招标程序规范、操作简单、节省时间费用和劳动力。由于当今科学技术更新快,产品更新升级换代的周期缩短,因此,有时时间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效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规范的招标制度完成工程和设备的采购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5、招标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特性保证了企业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平性竞争与择优选定是招标投标的基本属性,是招标过程的首要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采购行为将进一步规范化,招标投标制度将会越来越多来地运用于各个领域,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二节项目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实行业主负责制。由业主委托设计,筹措建设资金,组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按合同法有关要求,组织该项目的施工及生产。第三节工程招投标1、招标投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中有关规定《关于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示范法》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第30号《工程项目施工招标管理办法》2、招投标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开原则要求项目招投标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实行招标信息、招标程序公开,即发布招标通告,公开招标,公开中标结果,使每一个投标人获得同等的信息,知悉招标的一切条件和要求。2、公平原则要求给予所有投标人平等的机会,使其享有同等的权利,并履行同等的义务,不歧视任何一方。3、公正原则要求评标时按事先公布的标准对待所有的投标人。4、诚信实用原则招标投标当事人应以诚实、守信的态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维持招标投标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5、独立原则招标人和投标人都应当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应自主决策,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干涉。6、接受行政监督原则95 招标投标活动的核心是竞争,招标投标的过程实际上是竞争的过程,招标投标双方当事人都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在招标投标的全过程,要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3、项目招标范围本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工程监理等均应采用招标方式。项目招标包含工程各阶段的参建方,招标方式全部为公开招标。通过公开招标可在较广的范围内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技术经验丰富、服务优良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安装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商。公开招标可增加竞标的透明度,防止劣质产品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还可使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在招标类别中的主要设备和重要材料由于种类繁杂专业技术性较强,采用委托招标的形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代理招标。4、组织程序及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业主单位要设置专门的招标部门,按程序组织实施招标过程,业主单位即买方要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投标过程,委托设计单位编制招标技术文件。评标要成立专家组,负责对投标书进行技术商务评审,评审结果上报评标委员会审定,整个招标采购过程要经过有关单位的监督管理。5、招投标组织形式95 为保证工程项目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有序的原则下进行,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由有关部门组成专门机构整体把握、控制、调整。在资格预审阶段,由专门机构组织“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进行资格预审评审工作。参加人员有:有关领导、有关专业技术及财务经济专家,5人以上单数组成。评标工作应按照严肃、认真、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竞争优选、严格保密的原则进行,保证所有投标人的合法权益。评标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专家组成,成员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大于成员总数的2/3。这些专家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同等专业水平。评标委员会的评标工作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监督。6、公开招标程序如下:(1)招标申请;(2)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编制;(3)刊登招标通告、评审通告;(4)资格预审;(5)发售招标文件;(6)现场勘察与标前会议;(7)投标文件的编制与递交;(8)开标、评标、定标;(9)谈判签约。95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建安工程费用参照项目当地近期类似工程的预、决算资料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估算。3、项目前期费按《国家计委关于发印(建设项目前期工程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号)计取。4、环境影响评级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计取。5、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国家发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取。6、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02]1980号)计取。7、建设单位管理费参照财政部[2002]394号计取。8、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计取。9、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办法。10、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执行《内蒙古建筑工程管理费用定额》并参照当地实际造价和有关文件规定。1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95 第二节融资方案本项目总投资为XX万元,项目全部资金均为申请中央投资补助方式。第三节资金使用计划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结合项目实施计划,拟定项目建设期为一年,投资估算在一年内全部投资使用。95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第一节财务评价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根据项目财务、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计算有关财务评价指标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超过了基准收益率的盈利水平。式中: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t—第t年的静现金流量n—计算期2、投资回收期(Pt)静态投资回收期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或自有资金所需要的时间,考虑项目在财务上的投资回收能力。静态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考虑了现金收支的时间因素,能真正反映资金的回收时间动态投资回收期(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年累计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值3、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95 财务内部收益率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累计等于零的折现率。式中:i1—试算的低折现率i2—试算的高折现率∣NPV1∣—低折现率的现值(正值)的绝对值∣NPV2∣—高折现率的现值(负值)的绝对值第二节财务数据分析一、经济效益评价遵循的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95 前期工程算表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计算公式金额(万元)编制依据1工程审计费2建设单位管理费3建设工程监理费4建设项目前期工程咨询费5工程勘察设计费6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7招标代理服务费8合计95 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估算价值比例(%)建筑工程费装饰装修费安装工程费其它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1.1建筑工程1.2装饰装修工程1.3设备及安装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前期工作费2.2无形资产3预备费3.1基本预备费3.2涨价预备费4其他费用5建设投资合计95 建筑安装工程费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建设面积(㎡)单位造价投资额(万元)1主体建设工程新建2装饰装修工程新建3安装工程新建4合计95 第十四章社会评价第一节社会影响分析本项目属于公共卫生项目,公共卫生项目的特点之一是受益面广,是面向全社会的,受益者不受年龄、阶层、文化和收入的限制;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存,以社会效益为主。1、项目建设能满足阿拉善右旗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就医需求,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响应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方便当地患者住院治疗,减少转院治疗的麻烦,减轻旅途经济负担;有利于缓解当地农民“因病致贫、因贫致病,越病越贫、越贫越病”的矛盾,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2、项目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延长人均寿命。阿拉善右旗卫生院加承担着阿拉善右旗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任务,项目实施后有助于提高我旗医疗事业的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及时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保障身体健康,免受病痛折磨,从而延长当地人民的寿命。3、改善医疗设施环境,提高区域紧急救护事件处理能力,为群众与国内外游客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可靠保障,并通过及时得当的紧急救护服务维护阿拉善右旗的旅游形象。4、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安定团结95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是党和政府的第一责任。卫生院作为公共服务的必要组成部分,就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能。第二节互适性分析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医疗救治、救死扶伤、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肩负着很大责任和义务。当地不同组织结构、利益群体都非常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当地各配套供水、供电等部门对本项目也给予大力支持,提供供给服务。所以,本项目与所在地的社会互适性较好。95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第一节项目建设风险1、风险识别项目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建设施工风险重要来自建筑企业水平,其中包含承揽项目的建筑队伍人员素质、装备能力、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等。技术风险:本项目中建筑物设计所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等在施工中带来的风险。组织管理风险:由于项目组织结构不当、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或是主要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导致项目不能按计划建成投产,投资超出估算。2、风险危害主要危害表现为工程质量不合格、工期拖延、工程造价突破预算、施工过程中出现大的安全事故、与周边居民不能和谐相处等,造成工程不能如期投入使用,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3、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工程招标采购工作。实行公开招标,选择资质等级高、社会信誉好,同时投标方案成熟、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工程报价合理的施工、监理企业参与本项目的工程建设。从源头堵住由于施工企业能力不足可能造成的风险。95 第二节经营管理权风险1、风险识别项目的经营管理风险实质在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经营者的行为疏忽,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医疗设施和管理制度等。2、风险危害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医疗水平、设备质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给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带来影响,造成经济损失。3、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水平,积极改善服务态度。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设备配套,加强队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培训和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激励医疗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应用科技成果,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医疗质量是病人的生命,病人到医院就诊,首选的条件是医疗安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有赖于医疗力量的持续改进,以合理的投入谋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大的可持续发展,让病人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最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互相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第三节资金风险1、风险识别95 项目批复延误、物价上涨与价格调整、材料供应、工程量变更与设计变更,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造成施工队伍计量超合同、材料超供应等方面带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一定的资金风险。2、风险危害若施工成本控制不好,将可能造成债务成本和工程费用增加。3、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工程量计量、结算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调整工程的费用,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相距财务收支管理,节约财务支出,实现经营先进流量最大化,以达到尽快回收项目投资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防范资金风险。95 第十六章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阿拉善右旗人民就诊条件可以全面改善,卫生服务业务可实现专科化,这对提高阿拉善右旗的卫生服务技术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引导居民建立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社区家庭为单位,以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向个人和家庭提供健康体检、医疗咨询以及义诊为一体的连续、方便、有效而经济的卫生服务,增强社区居民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病的病发率,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旗内及周边地区居民医疗方面现存的一些弊端,提供现代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模式,大大提高医疗行业的工作效率。且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多个新的就业岗位。医疗卫生事业担负着救治病伤人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任。卫生事业是造福于边疆群众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阿拉善右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各民族身体健康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的建设将惠及阿拉善右旗及周边地区广大各族人民群众,是一项让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的“民心工程”95 。有助于阿拉善右旗完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各乡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旗级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切实保障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以精湛的技术服务社或,以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使医疗服务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实现阿拉善右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社会效益明显。1、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良好,科室设置趋于合理、完善,医疗水平相应提高,满足广大人民的医疗健康需求,大量的常见病、部分疑难病均能诊疗处理,承担更多数量的就医、住院人数,医疗收入相应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医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和利用,降低了医疗成本。这不仅给卫生院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当地人民减轻了医疗负担。95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第一节结论随着我国城镇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要求,已成为城镇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阿拉善右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新的工作也不能正常进行,影响了疾病的确诊率,治愈率,许多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治,客观条件造成了大量的病患不得不转移到别的地方就医,既不利于病人的身体康复,也阻碍了我旗医疗事业的发展、社会效益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后劲减弱。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卫生服务能力明显不能适应阿拉善右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明显地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阿拉善右旗卫生服务系统中龙头作用的发挥,明显地落后于全盟经济实力相近甚至落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水平。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高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等方面综合服务能力,引导当地医疗事业向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从而对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各专业多元化服务,推动阿拉善右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有着较大的意义。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本项目的建设95 不但可提高阿拉善右旗及周边区域的整体医疗水平,而且可使阿拉善右旗在医、教、研、保等方面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加快前期工作,积极落实迁建资金,抓好工程迁建管理,尽快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第二节建议1、进一步优化建筑功能与规模,使该项目各功能区更科学合理,并切合未来实际需要。2、建议尽快落实资金,以保证资金按时到位,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尽可能节约投资,并且主要设备提前定货,确保建设进度。3、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审计与监察力度。4、认真总结已建工程的经验并应用于本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保证投资不超支,力求节余。提高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5、建议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提前建成,加快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6、建设中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按预期计划得到控制,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