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9 KB
  • 2022-04-22 11:20:45 发布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浅谈混凝土工程常见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1).docx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混凝土工程常见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杨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130610130湖北黄石435003)摘要:混凝土项目是绝大多是建筑工程的重点,由于混凝土构成材料多样、施工复杂和养护难度高等原因混凝土结构会在不同区域、部位和节点上出现各种质量缺陷,不但影响了建筑外观的整体美感,而且影响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是建筑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行业需要对混凝土质量缺陷进行科学地研究和探讨。本文对常见的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控制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措施,,用来以供从事混凝土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参考.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组成材料配合比控制0引言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工程是施工的主体部分,出现混凝土质量缺陷会导致大量的工程投入的浪费,形成不必要的巨大损失,因此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具体的混凝土施工中,我们应该提高对质量问题的控制意识,在对混凝土质量缺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找到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找到有针对性地修补各类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措施,形成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控制措施和办法1.引起混凝土工程上质量常见缺陷的因素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质量缺陷有物理缺陷和化学缺陷两个方面因受力因素和施工因素引起的为物理缺陷,属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为化学缺陷。主要表现在:1.1材料选配不当。常见因素有主要有水泥过期或品种选用不当;混凝土配合比不良;水泥、骨料含有过量有害杂质;碱—骨料反应;外加剂使用不当;水泥水化热过高;钢筋性能指标不佳等。1.2施工违反操作规程。常见因素有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良;塑性混凝土下沉;施工缝接茬处理不好;初期养护不当;初期养护不当;钢筋骨架构造不当如主箍筋配置、主箍筋间距、主筋搭焊接锚固、铺筋和预埋件问题等;施工中随意踩踏配筋,致使保护层变薄;模板支架下沉或不稳;过早拆模等 1.3构件受力变形使内应力超越材料强度。常见的受力有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状态;变形有因过大不均匀沉降、因收缩和温度变形受到约束等。1.4环境因素影响。主要是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差异;混凝土和钢筋受腐蚀等;地震作用;火灾侵袭或构件表面灼热等。钢筋混凝土工程常见的缺陷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混凝土出现可见裂缝(2)材料的强度降低,构件的承载力或截面刚度减小(3)混凝土不密实,容易腐蚀或剥落,影响其耐久性(4)混凝土出现锈斑,鳞落,减重甚至断裂钢筋混凝土工程常见缺陷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出现可见裂缝。其他现象最终的不利表现,也往往归结于出现了不允许的裂缝。2.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2.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施工单位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4~2.6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  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2.2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2.3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2.4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4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4.1配合比控制原则(1)水泥用量按构件混凝土强度设计确定满足标号要求的水泥用量应受限制(2)水量力求最少又符合和易性要求。因为用水量W愈小,混凝土强度愈高,水泥用量愈少,体积变化率愈小。但施工中用水少会出现搅拌不匀振捣不实的困难所以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W/C最小水泥用量C、适宜用水量W、坍落度应满足规定要求(3)石子的最大粒径主要受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最小间距等的限制(4)选用石子用量最多砂石级配合适可以使混凝土密度最大与混凝土水灰比W/C和石子最大粒径相适应的砂率S。4.2确定合理的设计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按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和满足施工的和易性要求。混凝土混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混合物在拌和、运输、浇灌、捣实、成型等一系列操作中在消耗一定能量条件下使混凝土达到稳定和密实的一种工作性能。以最小能耗达到最稳定、最密实的程度是最佳工作性能。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砂石材料特性和水灰比W/C调整最佳砂率S使混凝土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即具有较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混凝土比较容易拌和均匀且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漓析现象。4.3根据正确设计配合比施工(1)及时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正确地换算成施工配合比(2)材料应进行称量计量一般不使用体积配合比(3)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相符否则及时调整配合比。5.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运输是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采用运输搅拌车轮式或轨式运送其运输能力应与搅拌设备的搅拌能力配合适宜。应确保运输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即保持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经搅拌后相互掺和均匀的性质要求不发生分层离析、严重泌水、不漏浆、不吸水、不初凝、无过大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并能保证施工必须的稠度。装料前要清除容器内粘着的残渣装料要适当。运输设备使用前须潮湿。混凝土应随拌随用运输时间应尽量压缩并应减少不必要的翻装倒运必须在水泥初凝前灌注完毕。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与拌和灌筑能力相适应。混凝土的供应宜根据施工进度需要加强协调调度确保连续均匀供料。(1)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成后应清洗干净。当泵送混凝土运距大于500m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否则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强度下降。同时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1.5m,否则应设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若出现故障须及时处理。(2)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保持运输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且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3)混凝土的运送时间一般不超过45min以防止产生离析和初凝,禁止在运输途中加水已经达到初凝的混凝土不得重新搅拌使用。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存有抗渗和抗冰冻性能,使得其成为当前建筑施中的主要结构形式和方法,然而由于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们对混凝结构认识的不够彻底,使得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够,以至于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质量隐患,造成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缺陷和质量影响因素(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2)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3)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7.混凝土施工成型与养护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浇筑人模后,内部还存在着很多空隙。为了使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所要求的外形和足够的强度与耐久性,必须使新人模的混凝土填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成型过程),并使混凝土内部空隙降低到一定程度以下(密实过程),具有足够的密实性。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需要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与养护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7.1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前,应做原材料的送检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混凝土试配,同时做7d和28d的抗压试件,并先做样板,经过验收混凝土外观满足要求,再全面实施施工7.2混凝土的捣实在浇入模内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过程,保证混凝土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它性能能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捣实方法有人工捣实和机械捣实两种。人工捣实是利用捣棍、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等来使混凝土成型密实的一种方法。它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差,只能用于缺少机械和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人工捣实时,必须特别注意做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一般宜控制在15cm左右。捣实时要注意插匀、插全。机械捣实的方法有多种,在建筑工地主要采用振动法和真空脱水法。7.3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应包括养护方法、养护时间等。实践证明,养护措施可得益于好的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但是养护不好则会损害混凝土拌合物;同时,养护充分不能补救不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正常发展。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可采用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手段。主动控制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厂,例如,采用蒸汽、红外线等方法以增加热量来进行控制;被动控制通常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它仅能用选择浇筑温度和模板温度等手段有限地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的热量。(1)混凝土需要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所谓及时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没有失水前就进行养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及时养护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气候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混凝土刚初凝就要进行湿养护),如果在养护时表面已出现失水现象,则需要在养护前对表面因失水造成的缺陷先行进行处理再养护,以保证养护的效果。所谓充分养护主要是要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混凝土都不失水,不失水则养护是充分的,否则就是不充分的,养护越充分则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越少,反之,养护越不充分则存在的缺陷就越多。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在浇筑后第二天开始洒水,每天2次~5次次,既不及时也不充分,造成裂缝众多。(2)冬季混凝土的养护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最好避开,如必须要施工的应加强保温。常用的有: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在其上部加盖草帘子的方法进行养护。或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混凝土养护剂同塑料薄膜覆盖一样质量稳定保水效果好,与塑料薄膜相比,比较经济,只要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或涂刷,混凝土养护剂可防止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耐磨性,当然,洒或涂刷混凝土养护剂后仍需要盖草帘子。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8.结束语在建筑工程中,要正确分析和对待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工艺进行质量控制,尤其是工程建设者在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工作中更应加强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1]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2]谭明斌,混凝土质量缺陷控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3]徐羽凡,新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M].化学工艺出版社,2004[4]何伟,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02[5]吴洁,杨天春.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惠燕青,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中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科技,2008:108-109[7]程勇胜,浅谈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档案,2004:34-35[8]马利强,浅谈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质量问题及检测[J].大众科技,20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