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一章习题.doc 9页

  • 92.00 KB
  • 2022-04-22 11:14:18 发布

经济法第一章习题.doc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也就谈不上行为能力B.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不包括人格利益C.自然人有权利能力,但不一定有行为能力D.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答案】B【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人格利益和智力成果。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是()。A.人的出生B.事实行为C.自然灾害D.时间的经过【答案】B【解析】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根据是否属于表意行为,分为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选项B属于人的行为。3.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行为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D.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答案】A【解析】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不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益的民事行为有效。4.甲、乙、丙、丁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各项,关于甲、乙、丙、丁实施的民事行为效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甲订立的遗嘱,有效B.乙购买价值5元的削笔刀,有效C.丙接受赠与、奖励等纯获益的行为,有效D.丁订立《合同法》规定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效力待定【答案】A【解析】选项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对于其他行为(主要表现为单方行为),则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遗嘱。5.古董商王某从事古董买卖数年,2011年2月王某发现粉刷工李某手中的烟袋锅价值不菲,提出以200元的价格购买。李某想这个烟袋锅不值钱,说:“300元就卖给你了。”王某便以 300元的价格买回烟袋锅,后以5万元的价格卖出。根据相关规定,王某与李某买卖烟袋锅的行为属于()。A.有效民事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C.效力待定民事行为D.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答案】D【解析】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实施的民事行为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本题中,古董商王某利用优势以及李某没有经验购买烟袋锅,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6.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定期限内行使,如果超过该期限,当事人请求变更或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该法定期限为()。A.6个月B.1年C.2年D.5年【答案】B7.张某一直想以3万元的价格购买李某祖传的古画,李某因价格较低未同意。2011年2月李某妻子突患疾病,李某找到张某欲出卖该古画,张某得知李某妻子患病,故想以1万元购买该古画。李某无奈以1万元的价格将古画卖与张某。下列各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张某享有撤销权B.张某和李某均享有撤销权C.撤销权人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变更或撤销的请求D.在撤销权行使期间最后6个月内,如发生不可抗力致使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撤销权行使期间中止【答案】C【解析】(1)选项AB: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只有受损害方才有权撤销;(2)选项D: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8.根据相关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代理可以是有偿,也可以是无偿,行纪必为有偿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法律行为C.委托授权为要式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D.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指定代理【答案】C【解析】委托授权为不要式行为,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或者其他方式授权。9.下列各项中,关于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责任承担的表述正确的是()。A.代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三人不承担责任 B.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承担责任C.代理人与第三人平均承担民事责任D.代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三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答案】D【解析】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代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三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10.王某一直代理甲公司与张某签订合同,2011年8月20日,王某代理权终止,甲公司立即通知了张某。2011年9月20日,王某以甲公司的名义与张某订立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根据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张某可以行使催告权,催告甲公司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B.张某可以行使撤销权,使合同归于无效C.构成表见代理,该合同有效D.构成滥用代理权【答案】A【解析】本题中,王某代理权已经终止,仍旧以甲公司的名义与张某签订合同,构成无权代理(选项D错误);因甲公司已经通知了张某,故张某已经知道王某代理权终止,属于恶意,不能主张撤销权(选项B错误),亦不构成表见代理(选项C错误)。而催告权不管是否善意,均可以行使(选项A正确)。11.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变更、可撤销【答案】A12.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下列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不是1年的是()。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D.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答案】D【解析】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及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4年。13.2000年1月1日,张某被汽车撞伤,但不知具体加害人为谁;2000年1月7日,张某被确诊为脑震荡;2000年3月1日,张某病愈出院;2005年3月1日,张某得知当年撞伤自己的是赵某。则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张某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起算。A.2000年1月1日B.2000年1月7日C.2000年3月1日D.2005年3月1日【答案】D【解析】对于因侵权行为发生的赔偿请求权,计算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时,必须要求请求权人知道侵害事实和加害人。在本题中,张某于2005年3月1日 方得知加害人,故诉讼时效期间自2005年3月1日起算。14.2008年1月1日王某欠张某的12万元到期,但王某未按期偿还,张某忙于事务亦未向王某主张债权。2009年7月20日,张某出差遭遇泥石流无法行使请求权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张某享有胜诉权的最后日期为()。A.2009年1月1日B.2010年1月1日C.2010年1月21日D.2011年7月20日【答案】C【解析】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在本题中,适用普通诉讼时效2年,诉讼时效期间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2009年7月20日张某出差遭遇泥石流无法行使请求权20天,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诉讼时效中止,故在原来诉讼时效期间的基础上顺延20天,张某享有胜诉权的最后日期为2010年1月21日。15.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的是()。A.回避制度B.公开审判制度C.两审终审制度D.独任审理制度【答案】D【解析】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16.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两审终审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并非所有的案件都必须经过两审B.一审判决都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C.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D.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答案】B【解析】如果一审判决、裁定作出后,当事人不上诉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一审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17.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关于一审判决和裁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解决的是诉讼中的程序事项B.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但一般一个案件只有一个判决C.判决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但裁定只能采用书面形式D.所有的一审判决都可以上诉,但不是所有裁定都可以上诉【答案】C【解析】选项C: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18.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对一审法院驳回起诉的裁定有权在一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期限为()。A.裁定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 B.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C.裁定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D.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答案】B19.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一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期限为()。A.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B.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C.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D.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答案】D20.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B.仲裁委员会之间有隶属关系C.中国仲裁协会是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D.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答案】B【解析】选项B: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法律渊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B.行政法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C.部门规章由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制定D.司法解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答案】AC【解析】(1)选项B: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2)选项D: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2.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有()。A.国家B.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C.在我国居住的美国人D.甲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答案】ABCD【解析】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选项B属于法人中的机关法人;选项C属于公民(自然人),既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一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选项D属于其他组织,其他组织指不具有法人地位,但是可以以自己名义从事法律活动的主体。3.根据规定,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A.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法律行为生效的前提B.法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原则上认定该合同有效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D.继承人自继承开始后未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答案】ABD【解析】选项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和智力发育程度相当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他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4.根据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A.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B.因胁迫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C.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D.因乘人之危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答案】AD【解析】选项BC: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5.根据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有()。A.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C.受欺诈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D.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答案】ACD【解析】选项B:属于无效民事行为。6.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对附条件民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有()。A.可以是自然现象B.可以是人的行为C.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D.必须是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答案】ABC【解析】(1)选项AB: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2)选项CD:所附条件应具备下列特征,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条件必须合法。7.下列各项中,关于委托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受托人必须以委托人的名义活动B.委托不要求以意思表示为要素C.委托涉及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当事人D.委托涉及委托人、受托人、第三人三方当事人【答案】AD【解析】(1)选项A:在委托中,受托人既可以以委托人的名义活动,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活动;(2)选项CD:代理涉及三方当事人,即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委托则属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人和受托人。8.根据规定,下列各项关于代理的表述,正确的有()。A.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法定代理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双方代理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自己代理D.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答案】CD【解析】(1)选项A: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指定代理;(2)选项B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自己代理。9.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项中,关于代理的表述正确的有()。A.无权代理中,相对人的催告权属于形成权B.无权代理中,相对人的撤销权属于形成权C.无权代理中,只有善意相对人才享有撤销权D.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无效【答案】BCD【解析】选项A:无权代理中,催告在性质上属于意思通知行为,不属于形成权。10.下列各项中,属于形成权的有()。A.催告权B.追认权C.撤销权D.解除权【答案】BCD【解析】催告在性质上属于意思通知行为,不属于形成权。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11.《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下列各项关于“两个月”的表述正确的有()。A.若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主动审查是否超过两个月B.若已过两个月,胜诉权消灭,但实体权利不消灭C.可以因主客观原因中断、中止或延长D.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答案】AD【解析】该两个月属于除斥期间,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消灭;除斥期间不适用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1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表述,正确的有()。A.附条件的债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之日起算B.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清偿期届满之日起算C.国家赔偿案件,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造成损害时起算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答案】ABD【解析】选项C: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算。13.下列各项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正确的有()。A.当事人就撤销合同之诉主张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B.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合同订立时起算 C.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则诉讼时效期间不开始计算D.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再受法律保护【答案】ACD【解析】(1)选项A:可撤销合同受除斥期间的限制,故一方当事人就撤销合同之诉主张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选项B: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3)选项CD: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则诉讼时效期间不开始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再受法律保护。14.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诉讼时效中止事由的有()。A.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B.权利被侵害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死亡C.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D.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答案】ABD【解析】选项C: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而非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15.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有()。A.申请仲裁B.申请破产C.申请强制执行D.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答案】ABCD【解析】提起诉讼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下列事项均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1)申请仲裁;(2)申请支付令;(3)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4)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5)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6)申请强制执行;(7)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8)在诉讼中主张抵销;(9)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16.张某欠李某20万元,王某欠张某20万元,债权债务均到期。但张某怠于行使对王某的债权,导致无法偿还李某的20万元。李某以王某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下列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正确的有()。A.李某对张某的债权,诉讼时效中断B.李某对张某的债权,诉讼时效不中断C.张某对王某的债权,诉讼时效中断D.张某对王某的债权,诉讼时效不中断【答案】AC【解析】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17.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回避制度。A.审判人员 B.书记员C.翻译人员D.鉴定人员【答案】ABCD【解析】回避制度除了适用于审判人员和人民陪审员以外,还可以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等。18.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判决为终审判决的有()。A.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B.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C.适用破产程序审理的案件,作出的一审判决D.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作出的一审判决【答案】ABCD【解析】(1)选项A: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2)选项B:二审为终审,从二审判决、裁定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3)选项CD: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19.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下列一审裁定可以提起上诉的有()。A.不予受理的裁定B.驳回起诉的裁定C.回避申请的裁定D.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答案】ABD【解析】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20.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有()。A.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B.当事人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没有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而后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C.当事人通过书面协议放弃原本有效的仲裁条款,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D.仲裁庭只能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争议事项进行仲裁,对仲裁协议约定范围以外的其他争议事项无权仲裁【答案】BCD【解析】选项A: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