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习题,答案.doc 30页

  • 117.00 KB
  • 2022-04-22 11:22:28 发布

马克思习题,答案.doc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二、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错误,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还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将黑格尔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错误,这种观点否认了马克思哲学在研究对象方面的伟大变革,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对象上进行了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却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杂质,并发展到全新的高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旧哲学进行彻底的变革的产物,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更是哲学史上的创举。上述命题的错误在于它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质的区别,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发展中的伟大的变革。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扬弃”。举个例子,马克思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就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扬弃,还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剩余价值理论学说就是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伟大创造。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所以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批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苍白幸运的偶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错误,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但是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无产阶级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思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所以错误三、问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3、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图景,为新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4、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新哲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的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的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欧洲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理论。6.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然后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指出:无产阶级“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科学性的根本原因。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2)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将之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实践结合起来,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鲜明旗帜。 3)马克思主义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也具有高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旗帜。8.怎么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9.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的理论品质。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11.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是什么?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分析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所描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刚来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而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请回答:(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对待自己的理论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他们从来没有将自己的理论看作终极真理,而是主张理论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2)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及其规律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这一说法不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通过人类长期实践证明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问题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通过实践,思维反映存在又反作用于存在,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辩证统一的基础。实践是驳斥唯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武器。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应该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首先,人工智能是通过物理的、生物的手段对思维的模拟,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和超过人的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仍是思维和实践的产物,模拟者不能替代被模拟者,对人类思维活动一般过程和共性的模拟并不能代替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其次,人工智能自身不具备社会性,它使用功能中的社会性是由人赋予和设定的,因而它不会自觉考虑实施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最后,人工智能没有自身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因而也就缺乏促使自身的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而人类思维则是随社会实践和自身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作为人脑的延长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但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根本上是受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l)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4.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根源于“物质的本性”(恩格斯语)、事物的内在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进、上升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方向和总体趋势,下降、倒退则总是暂时、局部的现象,它只能干扰而不能消除前进上升的必然性;新生事物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遭受挫折甚至夭折,但它在另外某个地方、某个时候又以“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新事物必然最终战胜旧事物;发展存在于物质形态、物质反映形式、物质运动方式的前进演化中,存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切领域的运动过程之中。在事物的前进运动中,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实现了真正的发展,是发展的决定环节,因此它是发展的实质。 5.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是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片面认识。主观能动性及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认识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两个基本方面。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以正确认识世界为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我们有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性,都是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为基础,不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只有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所欲为,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才会产生主观主义,进而导致唯心主义。只要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起来,就可以避免和克服主观主义,不会导致唯心主义。6.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错误;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既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其中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也就是先有意识还是先有物质的问题,二是意识与物质的联系与作用。哲学观念的一切重大差异皆有这两方面而产生或归结为这两方面。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怎样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一、区别⒈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⑴静止的相对性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著的变化状态,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即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即事物的运动变化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⑵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事物都自始至终地贯穿着运动。简单地说,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①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因而作为物质存在方式的运动也是永恒的。 ②静止本身也是运动,只不过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一,我们说某一事物处于静止状态,指的是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但它还在进行着其它形式的运动。第二,事物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在进行着量的变化。我国明代哲学家王船山说的好:“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二、联系运动和静止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彼此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相对静止中有着绝对运动的一面,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三、错误倾向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否认运动的绝对性,片面夸大相对静止,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如“飞矢不动”命题,他把正在飞行中的箭看成是一个个静止的点,认为静止点的总和不能产生运动。一是片面夸大运动的绝对性,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静止的存在,否定事物质的稳定性,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从而导致不可知论。如克拉底鲁的“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3.为什么说实践的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达到使客体被人认识、改造、掌握和占有的目的,从而在实践中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实践中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称其为人,才表现为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具体表现在:(1)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2)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人的意识,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所以,实践构成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4.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及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包括横向的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包括纵向的与历史未来的联系。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另一方面事物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即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区别而相对独立地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相对独立存在是互为前提的。·联系的多样性:从大的方面说,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所谓矛盾,在辩证法中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恩格斯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毛泽东更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换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永恒发展5.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思想?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①。(2)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现代科学凭借科学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3)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向着共产主义迈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6.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首先表现为相互联结、相互制约。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或抽象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以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7.怎样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8.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2、二者的辩证关系: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3、意义: 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B、它对四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9.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从实践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手段10.怎样理解历史趋向与主题选择的关系?1)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含义。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应当作出选择。(2)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论述题1.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答: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但也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及其实践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及其实践产生的前提。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人类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二,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是由数千万年前的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由猿到人进化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其根本的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当古猿第一次使用自制的工具生产食品时,他便将自己同其他一切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宋,使自己成为人。而劳动实践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第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四,人类社会既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原因所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这种物质活动所体现的物质性,即它们本身固有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关系”,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2.怎样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答:(1)要明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两个基本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舞的一个特殊部分,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在自然界发展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所以,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2)要理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第二,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与物质世界的客观辩证的发展图景。3.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答: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层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什么理论意义?答: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种本原。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未解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我们对未知世界只是不知其情状,其存在并不是未知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必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五、分析题1.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说宋国有个养猴的人,他常常省下自己的口粮喂猴子,不久家里粮食所剩无几,他试图减少给猴子的粮食供应,便于猴子商量道:“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好不好?”猴子们听了都站了起来,十分生气。过了一会他改口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行吗?”猴子们听了哥哥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原理分析这个故事。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质变基础上又展开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形式具有多样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事物的构成成分在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事物数量的增减会引起质变,事物的构成成分在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质变的基本形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爆发式飞跃;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所谓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所谓非爆发式飞跃,是指不通过对抗的形式,而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朝三暮四故事中的养猴人,掌握了猴子的习性后,在劝说猴子的过程中,对将要提供的栗子,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新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处理各种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实同形异的假相,以免受其迷惑。2.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因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耕耘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摘自《公子·公孙丑上》问题: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答: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质变基础上又展开新的量变。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准备的观点是突变论,否认质变,只承认量变是庸俗进化论,二者都是错误的。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庄稼的生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期待事物一蹴而就,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要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必须首先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3.白马非马:马固有色,故有白马是马无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黑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摘自《公孙龙子》问题:白马非马说,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答:白马非马说割裂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共性与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的辩证关系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一般、共性只是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这种共性、一般不可能包含个性、个别的全部内容和所有方面,一般只包含了个性、个别的某一方面,某些特点,任何事物的个性都比共性丰富。 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共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一般、普遍也只能通过个性、个别、特殊才能显示出来。其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白马非马说区分了白马与马之间差别,也就是看到了个别与一般的差别,指出个别不等于一般,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是,白马非马说夸大了这种个别与一般的区别,把这种不同看作是唯一的特性,没有看到,作为个性的“白马”与作为共性的“马”之间的联系,个别不能离开一般,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辨析题1.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答:本判断是错误的。在认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这就是说两者都坚持可知论的立场。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结合起来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三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说明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2.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答:本判断是错误的。(1)材料中的“感”是指人的感知或感性认识“物”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2)材料的大意是感知也依赖于客观事物有了客观事物才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没有客观事物哪里会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呢?这段话表达了如下观点第一人的感知依赖于外界客观事物第二人的感知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该材料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答:首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其次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5.“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答: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真理没有阶级性但是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或选择6.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既相区别又相互促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深入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把握。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要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协调统一三、简答题1.简述认识的主体与主观意识、认识的客体与客观事物的区别答.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主观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主观意识只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一种属性与认识主体概念是有区别的。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的认识对象即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征是客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客观事物指一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客观事物中只有已经成为人的实践和认识对象的那一部分才是认识的客体而没有成为人的实践和认识对象的部分不是认识的客体。第二认识的客体不仅包括物质客体而且包括精神客体。作为认识对象的精神客体尽管与客观物质有关但其本身并不等同于客观物质2.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于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认识一旦形成便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功能。其中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实践获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使实践导致失败。(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达到更高级的程度3.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答: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论路线。(2)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坚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先验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坚持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反对先验论4.简述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以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1)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们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它们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相适应。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阶段都是割裂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是错误的。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答: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表明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其内容是确定的。真理的内容不因人、因阶级而异。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制造和改变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6.为什么说真理的多元论是错误的?答: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的一元论认为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只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所谓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多元论认为真理可以是多重的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也能获得多个真理。真理多元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否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真理多元论是错误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元论的观点就是要强调真理来源的唯一性强调获得真理性认识途径的唯一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7.如何理解价值范畴?答:价值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其中人作为价值的主体需要是其本质特性。如果离开了价值主体的需要就投有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客体是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事物的属性和功能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价值范畴具有客观性主体的存在及其需要、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和功能都是客观的生成价值的实践也是客观的价值具有主体性是主体内在尺度的表达主体所处的时代、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差异造成价值取向等个性化客体只有与之符合才有价值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任何价值主体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价值主体的需要的内容、实现的手段和满足的程度价值客体的开发利用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是多维度的。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答:(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仅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6.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主要是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主要是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以正确认识世界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辩证运动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过程。7.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辩证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结合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本性决定的(2)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并且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向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篇章。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和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与时俱进”并在党的十六大上将其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走向新境界注入了强大动力。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新概括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继承前人又不墨守成规的理论勇气和魄力突出了时代精神和创新要求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烈要求和坚定意志。(3)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强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新的历史任务。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四、分析题下面是摘自毛泽东的《实践论》中的几段论述:材料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材料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材料3:制定认识或理论是否合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材料4: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得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材料5: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材料1论证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材料2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3阐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2)分析材料4、5,作者认为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料4、5认为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大脑加工厂”的加工制作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二、辨析题1.在信息时代,社会的本质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额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关系的关系,显然网络关系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重要的社会关系,但不能把网络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物质关系,所以它不能算是社会的基本关系。2.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错。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力要素。科学技术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只要物质文明搞上去,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正确认识社会。所以,精神文明不会因为物质文明的提升而直接提升。4.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错:这是唯心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历史,是劳动的历史5.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正确,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 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等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6.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其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一起,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三、简答题1.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有哪些?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最重要的原理。(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4、作为上层建筑主要形式的国家,表面看来仿佛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实际上却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阶级统治的工具。(5、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6、实现共产主义绝对必需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2.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和基本的方面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3)人口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有利或不利、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决定论”片面夸大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错误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3.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理论意义?答: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2.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4.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实质和消亡?答::国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是随着阶级的消亡和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这种过渡形态,国家才将“迄今所夺取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变为他们自己的“有组织的力量”,国家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代表。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5.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答:①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就人类历史总体而言的,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种形态的依次演化。②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就具体国家和民族而言的。由于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些民族、国家并不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而是表现出了某种跳跃,即越过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形态向前发展。此外,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转变中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其特点,也属于社会形态与社会发展道路之多样性的表现。③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并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多样性不能背离统一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6.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答: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7.如何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答: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8.如何理解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后期,向新社会制度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还出现了新社会制度的萌芽。这时的社会改革,虽然以维护旧社会制度为主旨,但又往往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萌芽成分的内容。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既是对改革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又为改革开拓道路,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总之,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和革新,不断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史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答:1对生产方式的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践。10.如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合力作用的结果?答:1唯物史观主张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及其作用时,哟啊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该简单化。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张过程中有着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等特殊作用,但他们会受到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限制和引导3用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历史人物作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名群众的意愿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①历史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的统一,②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与政党之间的关系、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有尊重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不能夸大其词搞个人崇拜 四、分析题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材料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材料3: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1的中心思想。答:社会形态的更新是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在本质上,他是人民必然的历史选择: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能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这种历史选择性逻辑地包含四层关系。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能够选择的可能性空间。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先进社会形态的现实存在等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在历史给定的可能性空间中活动的,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在追求自己目的的矛盾冲突中呈现出来的,它本身就是社会规律作用的体现。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取决于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实践力量的对比,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历史主动性发挥的态势。人心向背是不可抗拒的。第四,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活动是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性的集中表现。材料2的中心思想。答:生产力决定一切材料3的中心思想答:一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二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2)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答:社会形态的更新是前进而曲折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演进,又表现为历史的进步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通常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最完善的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的地方突破。比如,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就是明显一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过程也有某些类似的情况。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出现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又要知行合一,学会融会贯通,走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才能在当今列强环饲的情况下愤而雄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辨析题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答:“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的论断正确。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强调的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态。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对应的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必然要有市场,但是有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只有当市场机制对价格和生产者的经营活动能直接起调节作用,从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答:“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这一说法不准确。 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3.劳动时一切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答:“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这一说法不准确。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却不是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因为,劳动并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但有劳动这一要素,而且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对创造社会财富做贡献,因此,劳动和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但就价值创造而言,劳动者的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要把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区别开来。4.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答:错。劳动不能成为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劳动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简单地讲,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就是劳动者是自由的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同时工人自由得一无所有,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有独立的存在。但是,劳动却不能独立存在。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身体中发挥总用时才是劳动。5.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答:“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这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这一理论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或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共同协力,创造了价值,因而三种要素各自的所有者都应取得相应的报酬: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这一理论显然是错误的,其根源在于混淆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本质和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通过劳动创造出包括c、v、m在内的价值,但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的报酬,而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过资本主义流通过程,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得到了实现,并在不同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利息、地租就是同一剩余价值转化的不同形式,是不同剥削集团之间分割剩余价值的结果。“三位一体”理论把资本主义各种收入源泉硬化为不同的生产要素,割裂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歪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答:“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资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开始建构资产阶级国家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就需要有两种统治,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持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1.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萌芽的两个途径。答:手工业者的分化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技术的革新有的手工业者破产,而有的却大发利市,于是乎破产的沦为雇佣工人,而发了财的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工厂的老板。于是资本注意生产关系就诞生了。商业资本——生产资本这个要对比才好说,在古代中国商人赚了钱就会回乡买地成为地主(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而在近代以来的西方,商人赚以后会把资金投入到手工业或者工业,成为工业资本家或包买商,这样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2.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答:(1)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矛盾的,任何人都无法同时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3)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的属于所有者不错误的。3.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答:作为价值规律作用实现形式的价格波动,向商品生产者提供了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动的信息,指导着商品生产者配置资源的方向、结构和数量。因为商品价格的高低和涨落,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当某种商品因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上涨,以至价格高于价值时,生产这种商品就比较有利可图,某些商品生产者就会把生产资料和动劳力转投到这个生产部门;反之,当某种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导致价格下降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利益受损,甚至无种可图,某些商品生产者又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抽出,转移到别的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去。这样,通过商品价格变动的信息,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调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资源的配置4.简述劳动的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答: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它阐明了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利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三、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5.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决定的?答: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6.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7.简述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区别。答:有机构成与价值构成不是同一东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而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只有在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价值构成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个条件下,资本的价值构成才是资本的有机构成。8.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答: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9.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答:分权制衡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制衡”10.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答: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进行合法社会制度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方式的制度性规定。综合考虑一国政党数目、政党关系和政党执政方面等因素,可以把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进一步划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四分析题材料1:“资本既然存在,也就统治着全社会,所以任何民主共和制、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改变事情的实质。”——摘自《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材料2:“资产阶级平时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5页材料3:“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1)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选举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吗?答:)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2)资本主义能够真正实行分权制吗?答:“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 (3)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是什么?答;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的竞争。答:答:此说法错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6.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答: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它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垄断价格包括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高价和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低价。从本质上说,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垄断价格抑制了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价值仍然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而只是对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与商品价值总额相等。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3.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法人股东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是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基于雇佣劳动的社会资本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4.职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工人的地位。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采取了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持股计划就是这种缓和劳资紧张关系的典型的激励制度。职工持股计划使一个企业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但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也就没有改变工人的被剥削地位。5.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从起点上就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制度。答: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与一切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它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尽管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了它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最终替代,但与之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对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推动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它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也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进步。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社会主义制度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它不仅没有消除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还为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的国有化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直接的物质前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入口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如列宁指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1.为什么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垄断?答: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和日益集中,这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利润;规模巨大的企业造成的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企业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实质。答:形式:(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它既可以通过国家利用财政收入投资建立,也可以通过国有化的方式将一些私人企业变成国有企业,但是最终日的都是为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的。(2)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它既可以由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建立,也可以由国家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形成,还可以由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总体上说,这种结合仍然是为了解决单纯的私人资本难以解决、需要由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的问题。(3)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促进和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在现实经济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这种在私人企业外部的调节控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可以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无论采取国有经济的形式和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形式,还是国家在私人垄断企业外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总之,所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3.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答:从根本上说,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要求调整和变革与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不适应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出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和否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依然存在,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法。资本占有社会性提高,但资本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但并没有改变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基础,资本主义财产占的鸿沟在继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4.为什么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答: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政治生活。5.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实质。答:国家资本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就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6.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新变化的表现。答: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新变化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国家行政机构权力得到加强,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到政府首脑。第二,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通过个人或团体、政党,以集体行为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第三,法制建设得到强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7.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中产阶级。答:·中产阶级指主要由具有共同社会特征和价值观的专业人士、企业管理者、官僚和一些农民技工组成的一个庞杂多变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队伍壮大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层变化的重要表现。“二战”结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干预的加强,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中产阶级不直接拥有生产资料,主要凭借技术专长和知识掌握生产资料的实际控制权,并对工人阶级行使管理和监督权。中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中产阶级作为资本职能的执行者而依赖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有一定矛盾;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没有资本的所有权,他们作为劳动者中的一部分与资产阶级有矛盾。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中产阶级往往倾向于改良而反对革命;在劳资矛盾和冲突中,中产阶级往往发挥着调和矛盾的作用,是推动社会趋于稳定的力量。中产阶级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地位是不稳定的,在竞争中常常一部分成为资产阶级,另一部分人会沦落为无产阶级。 8.为什么说资本积累推动着资本主义对自身的否定?答: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资本积累促使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会冲破私有制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使资本的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资本积累造成的生产管理社会化,削弱甚至排斥了私人资本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种矛盾在资本积累中不断发展、激化当这种发展激化使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释放时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9.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对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影响。答:资本主义各国存在着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使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另一方面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因此可以继续存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10.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答: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在: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二、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更多的自由。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四、分析题材料1:据报载,早在17世纪中叶,股份制就开始从资本主义合作制企业中产生。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后,股份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股份公司十倍、数十倍、成百倍地增加。股份公司迅速四扩展到工矿业、流通业、公用事业等几乎一切经济领域。材料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队股份制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们指出:“股份制——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企业。”请回答:(1)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形成对资本主义的意义。(2)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实质。答:1)材料l表明,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的发展,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对社会化大生产的束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有利于集中资本进行大规模生产。(2)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的出现,与一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改良”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观上为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做准备的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