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00 KB
  • 2022-04-22 11:37:27 发布

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doc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填空题: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出自古代教育家孟子。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论语。4.在教育学发展史上,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5.“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教育学”,这句话出自日本的田蒲武雄。6.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科学是普通教育学。7.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8.“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以为教育学的本质中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果冻过程本身”,这句话出自法国教育家贝斯特。1.根据“泛智”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为学生设计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2.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3.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4.布鲁纳主张,在教育内容上,要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习方法上,使用发现法;再教育时机上,要尽早接受教育。6.皮亚杰认为,儿童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发展遵循着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原理,这种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6.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7.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8.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中,面向现代化是主体和核心,是出发点和归宿。1.人口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分,可以区分为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容在于3.人口的数量、结构、地域分布、质量均影响教育发展。4.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我们既要追求教育民主化,又要追求教育的终身化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1.考虑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2.教育学通常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六个阶段。1.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2.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3.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1.现代教育有三种基本形态,按其生产的历史顺序分别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2.现代社会教育两种基本类型社会举办型、学校兴办型。3.各级各类学校中,各级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层次。1.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2.所谓的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的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17 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选择题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C说文解字2.“教育史为人的未来的完满生活做预备”,这句话出自B斯宾塞。3.教育的本质是D培养人的活动。4.在教育学发展史中,通常被看成是系统教育学专著的是B《普通教育学》。5“教育学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这句话出自教育家D亨德森6.“我直接把教育学定义为教育的科学”出自B贝斯特7.在教育学发展史上,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科学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C《普通教育学》。1.按A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学教教育过冬划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活动。2.学校文化除了具有无形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个性的特质外,还有A软约束性的特性。3.学生处于探索的心理状态时教学过程属于a楚b系统c联合清4.近代教师职业受()学校影响5.“新学校”师生关系是(b师生平等)6.学校教育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具有()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B1986年公布。4.2001年6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当前学制新规范作出了新规定,要逐步实现向B六三学制过渡。1.教育史上,在教育内容上,第一次将各有作明确的区分,并极为重视体育的是B洛克。2.卢梭认为,进行道德教育的时期应该在D第四阶段。3.赫尔巴特把全部教育过程划分为A管理、训育、教学三个阶段。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赞科夫认为B教学促进发展。5.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A导向思想。1.斯宾塞设计的课程体系包括的课程有ABCDEA.生理学、解剖学课程B.历史学课程C.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D.文学、艺术、音乐、绘画、雕刻等审美方面的课程。E.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课程。2.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包括ABCA.以高速度进行教学B.以高难度进行教学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D.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3.杜威对教育性质判断的几个命题是ACDA.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生长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进1.人类社会来已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2.社会生产对教育的制约虽是根本,但它并不直接决定教育,直接制约教育的是B人口数量3.为21实际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教育应确立的主题是D学会关心4.政治斗争激烈,或采取重大的政治面貌措施、政局发生大变动时,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为C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等等等多选1.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17 C身体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2.教育目的受的影响和制约A生产力B政治制度D人口3.教育优先发展的坚持的理论根据在于教育是一种的产生。A全局性B先导性C基础性1.规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的是C培养目标2.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教育目的观是A文化本位论3.我国飞教育方针通过立法第一次完整的规定是在中。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1996年国际21实际教育委员会递交的咨询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核心思想是B学会学习的四大支柱思想。5美国确立了以普及科学知识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的文献是A1985年第七章1.以下那些事教育内容的特征A排列组合B形成价值C连续性2.以下哪个不是课程计划的基本部分a教学科目b学科开设顺序d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3我国课程标准的框架包括a课程目标b内容标准c术语解释D实施建议1.教育途径的基本形式指A教学2.咨询与指导主要内容包括ABCD全选3.加纳德教授多元智力学说指D字最多的1.“教师”术语的教育学意义是指B教育者2.教师职业是随着的产生而产生的B学校3.古代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ABDE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ABCD3学生身心发展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是B少年时期名词解释第一章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者关系。教育方针:是由国家或者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提出的,带有法律效力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总体规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研究教师如何更加科学、有小弟培养人的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教育思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政党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者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发的教育行为指南。第二章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微观组织文化”。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17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受到的这种教育的总和,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实行教育制度的一体化。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广义)。教育方针:指的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课程计划:对学校课程的总体安排,是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是学校必须执行遵照的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较直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研究性学习: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手机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指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育途径:指教育者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渠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咨询与指导:就是为咨询者和被指导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教师教育:指综合教师培养和教师进修之职能的一个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的连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教育。以人为本:指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回归的教育思想。自我教育: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修改。简答题第一章1.如何认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答: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作为教育的对象存在于教育活动的要素之中。第一,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第二受教育者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第三,受教育者还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受教育者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主体表现在多个方面: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智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这也是其主体性的表现。6.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2.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有哪些?17 答:改革后的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3.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检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第二章1.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及发展的过程。答:一般认为,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现代学校的特点:1.学校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2.学校教育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学校教育逐步民主化。4.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开始携手并进。5.终身教育思潮开始发端。6.现实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1.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2.追求教育的多样化。3追求教育的国际化。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2.简述学校活动的运行机制。答:学校教育活动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承担着自己的使命。这样一种持久的活动,有自己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工作系统、监控系统。1.动力系统。学校教育活动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由需要、动机和目的等构成。从个体教育的角度看,个体的活动是由动机激发的,动机是现实教育活动的直接动力。所以,激发动机是教育活动(特别是学习活动)的关键一步。从长远的观点看.而要和动机只有转化为目标,才能维持长久的活动,因此,教育活动重要的动力来源还是教育目标。全面激发学生的动机是教育活动得以维系的前提,也是施教者的重要任务。2.工作系统。工作系统是教育活动运行的主体部分,它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一施教者、求教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展开的过程。在工作系统中,施教者要调动求教者求知的积极性,实现教育内容的传授任务,指导和协调求教者的活动,促成求教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求教者会主动求教,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改造自身,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阶段及未来趋势答:趋势,1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2.追求教育的多样化3.追求教育的国际化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第三章1.简述杜威的教育过程论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从做中学"17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2、思维与教学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杜威认为,教学过程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答: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20实际50-6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强调儿童认知结构的研究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对知识结构的理解,提倡发现学习和早期教育。(1)在教育内容上,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2)教学方法上,使用发现法(3)早期教育3.素质教育的特征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学的贡献确认了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的个别差异性等5.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指人的身心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和谐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具有个别差异性6.论述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胜利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大小与其本身师傅符合常态有关5.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2.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3.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4.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5.环境因素对人影响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和组织性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5.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1.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特点?17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第二,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第三,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特点:1.现行的教育方针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意志。2.现在的教育方针是对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教育方针的继承和发展。3。现行的教育方针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2.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答:全面发展的人的量的方面规定性——之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第二,全面发展的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第三,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规定性——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1.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当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教科书的编著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答:1.教科书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从其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2.教科书不是现成知识或真理的罗列,而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能力。3教科书应该是开放性的,能引发学生长生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4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出学生的情感。5.教科书的编写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6教科书的编写要给教师留有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余地。1.谈谈你对教学基本任务的时代新发展的理解。答: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完成下列任务: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在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2.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2.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作用。答: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试述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中的内容。答:1研究型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信息技术教育4劳动与技术教育。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答: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2.现在家庭教育有哪些特点。答:1家庭教育的先导性2.家庭教育的感染性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4.家庭教育针对性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3.学校教育有哪些特点及局限性?答: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作用的全面性4.内容的系统性5手段的有限性6形成的稳定性局限性:学校教育并没有占据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和空间。第二,学生生活被制度化、非主体化和符号化。1.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答: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出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3.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2.当代学生观有哪些?答: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二、尊重的教育理念。三、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四、依法施教的理念五、自我教育的理念。3.学生的本质有哪些?答: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3.学生是售价与的对象1.教师专业化:17 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的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1.校内进修:在任教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的以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目的的教研活动。2.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3.双轨制:是一种学制类型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子女走的是从预备学校到中学再到大学的道路而劳动人民的子女只能走从国民学校到职业学校再到就业这条道路这两个体系如同铁路的两轨绝不相交。4.简述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1)直观性原则(2)巩固性原则(3)循序渐进性原则5.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1)它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2)它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它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4)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10.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虽然是根本的,但它并不直接决定教育。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的是政治经济制度(1)社会政治经济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2)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目的(3)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4)政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的结构。6.教育现代化的自身内容包括那些?:(1)教育观念现代化。2)教育内容现代化。(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5)教师素质现代化7.简述人的身心发展动因?答: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的本质是一系列矛盾的存在,做为类本质的人自身的矛盾,在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本我”与“自我”的矛盾、“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因此,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   规律: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③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a.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b.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最佳期和关键期,发展有不平衡的方面。④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受遗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12.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有什么特点?(1)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2)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 (3)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12.课程改革之后的学校教育包括哪些内容?8.教师职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主要变化?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的变化是深刻的:(1)教师职业职能的变化:以学会生存为根本职能。(2)17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3)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经过严格训练、持续研究以获得和维持专业知识和技能。(4)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教师职业者必须是终身学习者。(5)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1.简述道尔顿计划中教师工作方式的特点?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第一项是自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教师不可以用课时表硬性规定学习的时间与内容。第二项是合作,学校成为实际的社会组织,学生在这里相互交往合作学习共同生活第三项是时间预算,儿童学习采取包工的形式自己做学习计划。学校有实验室这是道尔顿计划必备的一个实验条件。学生有指定的作业是学生学习后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学校有记录表用于记录指定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不再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要工作他们的工作是组织管理指导学生的学习。14.简述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本?2.简述教师职业人的特点?答:首先,作为职业人,社会对他们的行为有着很高的标准和严格而又多方面的规范。   其次,教师作为职业人,其一言一行都应遵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不履行就会给社会他人带来灾难与伤害。也给自己带来痛苦。对于教师职业人来说,爱心责任心是时刻都应具备的。教师的崇高就在于他们有爱心和责任心。教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教师职业不是私人的事而是社会的道义的公益活动。3.简述教师“教育概念”的意义?(1)“教师教育”概念作为教育的专用语,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70年代后,以欧盟各国为重心在世界各国被采用(2)“教师教育”概念替代了“师范教育”概念。这种替代其意义在于教师教育的重心由职前阶段转向了职后阶段教师教育由阶段性和终结性转向了终身性和持续性(3)“教师教育”概念是统合了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概念的新概念(4)“教师教育”概念已实现教师的终身教育为目标,包括职前、入职、职后三阶段的教育,而且追求三阶段教育的连续性19.论述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答: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教育者是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老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等等。我们这里主要指学校教师。他们的主体性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他们承担着社会所赋予的教书育人的任务,那么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必然会带给学生这个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陶冶,对学生的社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引导者。教育者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应教会学生学习。三、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任何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来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为了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高的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以往和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和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四、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如何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学生确立积极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这一切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教师应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尽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五、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能力提高的学习者。社会在发展、进步,人类知识也在剧增,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教学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才能带给学生最新、最前沿的信息。论述题 17   1、 如何认识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p125 答: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现有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而超前投入;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社会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各国明智政府的一个战略选择。从教育与人、与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看,只有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才能使教育先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1)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的生成性,但发展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2)人的主体地位对教育优先发展具有客观的规定性。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人力资源的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3)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这种基础性不仅表现在教育对生产力这种社会底部要素有基础作用,对文化艺术、军事国防等顶部要素也具有基础作用。(4)全局性指教育的重大作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教育就应该摆脱工业社会复制标准件似的教育模式,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才,这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5)另外,由于教育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有远见的国家与政府不惜重金,加大力度发展教育,改革教育、积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2.面对未来社会,教育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答:(一)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的具体内容在于:1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2强调学习。3扩大基础教育得手段和范围。4改善学习环境。5加强伙伴关系。总之使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身心发展程度的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二)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发挥学习的主体性,1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重点,调整教育目标。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3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4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三)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学会关心”是教育对种种问题的应答,实质是要求人们能够反思过去,承担起对未来的责任,合理运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促进人类社会的话可持续发展为在全民教育中适应“学会关心”的时代要求。(四)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对国家而言,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必须重视以下两点:1改变单一的以学校教育、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打破同步化、集中化,逐步构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教育系统。2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对个体而言要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自我寻找学习的动力源,掌握学习策略。(五)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意教育的本土化。 实现教育国际化,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解决国际上通用人才的标准界定和具体化问题。2加强教育上的国际交流和合作。3在教育内容上,选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素材,4加强外国语教育,外语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工具。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展中的主导作用。P18217 答: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从宏观上看,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经济的需要,要考虑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对教育的要求,同样,进入教育的微观领域,教育也必须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状况、教育自身的条件、家庭和家长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与之有关的若干因素和条件。如何作到呢?①积极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探索的能力。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A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B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C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建构能力相匹配。总之,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大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②不断提高教育现有的自身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等。教育的物质条件是教育赖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教育管理水平同样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一方面,现在的大多数学校已基本具备了教育的物质条件,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作用,作到优化组合,以经济、实用、便利为原则。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各自教学专业的特点,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去,如网络教学,电化教学等等;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思想水平,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进修,充实自己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把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交给学生。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的管理过于集中,束缚了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加之招生制度造成的应试教育倾向、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造成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工资拖欠等等,这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③注重家庭环境的因素,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是天然的合作者,不仅表现在时间的起继性,还表现为空间的互补性。因为影响教育的家庭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的人际氛围等。(只有在学校和家长的齐抓共管下,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从真正了解学生,从而关心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④加强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教育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有机组合部分,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育人功能;政治制度的开明程度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取向;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强化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而消极败落的社会风尚会抵消甚至消解教育的作用;积极进取的民族心态是国民教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对策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P260答:(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学科本位,科目太多缺乏整合的现象;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倡导建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分注重接受学习的现象;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5.联系实际,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如何指导、组织学生学习?P260答: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教师必须在观念和教学方式上有革命性的变化:(1教学观念。强调教学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师生互动和参与的比重加大。17 (2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强调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参与者。作为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和实验中,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学科的观念,加强学科研究,促进专业发展。(3)教师常规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的共同探究知识。(4) 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5)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6.你在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典型心理问题是什么?是如何指导的?经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P286  答::第一种答案:在我的教育工作中,而曾经遇到过一个学习很马虎的孩子,在考试时,他经常不该错的题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不该丢的题却丢了;平常本来不该交交错的作业交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错了,为此没少挨批评。他也在心里提醒自己,千万别再马虎了,又要挨批评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还是错了,她真是苦恼极了,却很难改掉这个坏毛病。对这个学生,我采取的方法是:首先,让她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告诉他,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在最初学习阶段,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另外,也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检查,告诉他,自己要督促我自己检查,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教师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心理咨询与指导的内容包括:(第二种答案:1)、 学习方面:如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突然下降、观察事物不准确、思维混乱等;(2) 生活方面:如过分懒惰、依赖、偏食、对新环境无法适应;(3)人际关系:如社交恐怖、过分害羞、不合群、师生关系紧张、经常性说谎等(4)发展方向:如怎样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智力、选择自己的人生定位等。心理指导措施:(1) 直接咨询:面对面的直接咨询服务。(2) 间接指导:通过教师、家长间接解决问题。(3)、 协调沟通:协调有关部门或校外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如建立热线等。(4)、 营造情境:心理咨询指导人员努力营造情境,使学生消除心理阴影,重新建立信心。本章收获:心理指导的意义: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状况、生理状况、人际关系、社会环境迅速变化时期,面临学习、求职的等人生重大课题的考验,心理上承担较大的压力。加之当前学校、家庭的不恰当的做法,容易出现意志力薄弱、缺乏正常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心理困难,甚至厌学、惧学。而学生的求知和成才,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教育内容也是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内化,才渗透到学生的人格特质中。通过心理咨询和指导,对青少年人格发展进行认识、评价和调控,并不断地使他们改变自我对人格发展的态度和要求,可以使其认识到人格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7. 结合本地社会、家庭和学校在教育问题上配合的现状,谈对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的思考和建议。(1)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以外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294页)(2)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其具有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298页)(3)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又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它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302页)以上三种教育力量应整合。(305页)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他们也各自有着难于克服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三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实现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1)  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   (2)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17   (3)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   总之,家庭、社会、学校这三种教育力量是各具特色的,彼此之间难以相互替代,只要把这三方面协调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就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益。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新体制探索——社区教育(1)社区是以一定区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社区教育有协调育人、环境优化、组织协调、管理监督这四个功能。(308页7.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目前教师职后教育的政策和实施的看法P370答:我国目前教师职后教育处在“工程型”或“素质型”阶段。“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全员培训的工程。该“工程”是以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培训重点;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为首要内容;把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全培训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认真做好提高学历层次培训;把骨干教师培训摆在突出位置。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目前我国教师职后教育的政策是认同的,希望对教师的职后教育要踏踏实实认真进行,让广大一线教师通过职后教育有所得,对教育教学确有帮助,不要搞形式主义,教师花了金钱、精力却一无所获。8.当代学生观发生了重大改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生的认识?答:对学生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至今,对学生的认识即如何看待学生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存在的前提,是推进教育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的课程适合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二)尊重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和问题探源,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我国的教育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人的忽视,尊重的教育恰恰是把人看作是教育的出发点,坚持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并依据教育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三)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表明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同时又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个体,教育之所以进行就是以学生的可教育性为基础,教育应看到学生的未完成性,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环境和机会。特别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持久的希望,会给学生更强的发展动力。(四)、依法施教的理念。依法施教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相继出台和实施,使我国的教育逐渐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使社会上每个人,家长和学校中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依法施教,(五)、自我教育的理念。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审视自我教育,其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反馈和自我发展的阶段,9.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谈谈教育者如何针对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答:①主体意识增强。教育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无论在教育观念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这里的主体主要指三个方面: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②信息获取方式多样。现代社会媒体极度发达,学生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光碟等,特别是网络的发展,让学生坐在家中挥舞小小的鼠标可以知晓天下事。③受多元文化冲击。信息化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呈现了全球花特征。我们教育者,应该吸取优秀的文化,对学生正确的诱导。④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在同辈群体中个体的地位和得到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这也是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表彰优秀的。 17 1.“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CA.《中庸》B.《论语》C.《学记》D.《说文解字》2.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A)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A.《大教学论》3.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间题的教育学专著是德国赫尔巴特的(B)B.《育学》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E)17 A.教育者C.教育内容E.教育手段B受教育者1.“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论语。2.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差距。3.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培养。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ABDE)A.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B.追求教育的多样化D.追求教育的国际化E.追求教育的终身化。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B)1986年颁布。3.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B),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B.癸卯学制1.学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微观组织文化。2.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它标志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颁布。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i规定:凡年满6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5.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两个基本特征。1.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ACDA.直观性原则B.前景教育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2.教育史上第一个特别重视体育的人是B洛克3.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CDEA.清楚(明了)B识记C联合D系统E方法4.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模仿C教育即生长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E.教育即训练5.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ABEA.高难度原则C.掌握学科结构原则B.高速度原则D.发现学习原则E.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BCEA.教育即生活B.社会即学校C.生活即教育D学校即教育E.教学做合一7.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A.文艺教育式C.学校式E.家庭式B.社会式D.生计教育式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上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奇。3.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训的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4.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马卡连柯5.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与《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6.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发现法。17 7.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有效教育方法是???8.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9.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做好准备。10.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五育”指的是: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德教育和。。。。教育。11,由实业、实利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来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他提出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是???1.从根本一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AD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BA.人口数量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社会文化3·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CDE)A.教育目的C.教育发展规模E.教育质量B.教育内容D.教育结构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B政治经济制度5.受教育权利是受(B)制约的。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6.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制约和影响(BD)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D社会文化本体7.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通过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ABC的产业地位。A基础性B全局性C先导性8.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ABCDE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D教育管理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l.典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A教师中心B儿童C书本中心D社会E活动中心2.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A.平等B.自由C.合作D.时间E.集体讲授3.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教师专业精神B.教师专业知识C二教师职业道德.D教师专业能力E.教师专业态度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A.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B.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C.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D.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E.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1.我们对“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指职业,第二方面是指社会角色,第三方面是指教育者2.近代以来,教师之间实行分工制度。制度有两种:一是级任教师制;二是科任教师制3.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指: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中心4.在道尔顿中学,学生的作业按月作出安排,它是师生之间一个月的,也是一份包工合同。5.传统的教师职业是传授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是教人学会学习。17 6.美国的教师职业就业,首先需要持有效的教师许可证,还需要参加聘任考试,方能成为正式的教师。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权威文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性职业”。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CDEA.无歧视刷B.保护儿童原则C.儿童利益最佳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DEA.生存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E.安全的权利B.婚姻的权利D.受教育的权利3.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彼此都有各自典型的特征,这表现出学生的身心发展的(B)特点。A.连续性C.稳定性B阶段性D.可变性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是处于速度发展时期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2.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3.学生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不足。4.所谓学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5.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自然就是以学生为本。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