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73 KB
  • 2022-04-22 11:30:34 发布

河海大学商学院考研专业课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真题参考答案.docx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河海大学2004年《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答:所谓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以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以合理地组织生产和劳动为手段的企业。(详解:这个概念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07年又一摸一样的考了一次,还是放在名词解释里面,参见07年真题。请大家注意课本P60的课后习题,可以发现,这个概念是课后习题明确要求必须理解的。相关阅读材料请参见课本P54韦伯对资本主义企业的三个观点。)2、答:所谓专制式人治管理,就是指企业中存在一个权利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详解:虽然这个题在以后的真题里没有直接出现,但它却是解答如何在中国企业中进行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如04年真题第四大题透视题。这个概念出现在书中P13,可以通过透视0-4来加深理解。)3、答:所谓文化激荡,是指不同时空之间文化的冲撞、融合,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进步和社会破坏之总称。(详解:这个词汇在以后的真题里也没有出现,不过请不要忽视了这个词,何教授之所以考这个词,是因为《转型》这本书就是基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写的,文化激荡是《转型》的立足点,只有通过文化激荡,中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才能够融合,才能够进行协谐创新。概念出现在课本P11,注意这个概念为全文的谋篇布局定下了基调——中西方管理的融合)4、答:所谓管理转型,是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详解:请注意,这个概念也是出在概论里,从历年真题来看,很多名词解释题就是来自概论,所以在复习概论这一章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名词解释。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也不必过多的强调了,因为《转型》的书名就包含了这个概念,并且在06年的真题里又考了一次,是重中之重的词汇。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请参考课本P5,管理转型一定要联系社会转型来理解,这两个概念是分不开的。)5、答:所谓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详解:这道题在05年真题填空第一题中也有涉及,可以说是理解管理程序学派的基础。在这个概念中,尤其要注意“高效率”这个词,这是管理程序学派所提倡要达到的目标,他们的五个职能,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的。此题在课后习题P93有明确的要求,必须进行背诵和理解。)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1、答:所谓管理科学学派,是指主张努力将科学应用于管理之中的学派,在该学派中,数学和其他科学工具被充分地用作帮助解决重要的问题——把有限的资源最优地分配、运用来实现既定的目标。(详解:这个词虽然在课后习题里没有明确的要求,但请注意05年真题填空题第3题,也是考的管理科学学派。相对来说,这个学派的知识点很少考问答、分析等大题,所以考生要注意把握住学派的精髓——将数学方法等科学技术应用于管理之中。这个概念请见课本P99,注意这个学派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关系。)2、答:所谓公司文化,它可被分为两个层面,在较深而不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代表着基本价值观念,它们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改革难度较大、代表企业最稳定的核心部分;在较浅而较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改革起来虽很难,但与基本价值观念相比稍为容易些。【详解:在看到许多名企提出的带有口号性的公司文化后(如柯达公司:在化学影响和电子影像方面成为世界一流),我们要注意公司文化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还包括了日常的公司处事风格,是严谨、是轻松、是激情抑或是沉稳,这些才是更容易被大家所感受到得。这个概念08年又考了,可见何教授始终是钟情于考一些重点词汇啊,也不管以前考过没有。另外,见课本P159,课后习题也对这个概念做了要求,在课外要试着找到一些企业的公司文化看看。这个概念相见课本P150。】3、答: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能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能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出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和开阔的思维方式,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详解:学习型组织在以后的真题中没有再考到了,但我认为还是很重要的概念,要理解这个词,首先要把握住这种组织的核心支撑点——创新。正因为要创新,就必须不断吸收最新的知识,于是学习型组织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够让成员一起共同学习来完成企业目标的组织。在课本P198也明确要求掌握这个词,所以啊,还是老调重弹,课后习题是出题源,要好好准备的。)4、答:所谓宗族,是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详解:终于考到古代管理思想了,还是秉承全书立足点,在讲到管理时首先要讲到社会文化,宗族就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这个概念有助于理解后面的中国古代“人治”管理思想,正是有了宗族关系这个桎梏,才使社会群体甘于服从明显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法”。这也是古代的“法”与现代的“法”的最大不同,古代的“法”是建立在宗族制度上的,现代的“法”却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民主立法。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也不想重复课后习题的重要性了,请参见课本P209。)10、答:所谓内仁外礼,是指通过出自人们内心“仁”的道德修养和来自外部社会“礼”的强制来规范、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有序、稳定和统一。(详解:这个概念并非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这里是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要注意“内仁外礼”是具有“自组织”与“他组织”协谐功能的社会组织化方式,详见课本P223。参见06年第四大题综述题第二题,何教授是很重视这个知识点的,这也是他引以为豪的自己的观点。另外见课本P227课后习题)一、阅读理解。1、答:文例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首先,提倡用道德来管理企业,将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管理之中去,形成追求德行的管理。其次,道德能塑造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理念,而这是管理最深层次的追求。再次,道德管理是在塑造人性,而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只有把握住员工的人性,才谈得上管理。举例说明这个观点:某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关于优秀职员的描述:忠于公司、忠于企业、忠于人格。这里的企业文化管理其实就是一种道德管理,它强调员工的忠诚,将优秀员工的人格价值观定位于忠诚。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员工自觉塑造自己忠诚的道德准则,因为只有如此才是优秀员工,才有机会升迁。在“忠诚”的人性假设之下,公司管理就能放心把公司发展计划和员工分享,而不担心个别员工将自己的计划泄露给竞争对手。这就是道德管理。2、答:在中国企业中要提倡德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首先,形成道德的标准。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有怎样的道德规范,这是企业首先要考虑的事,并将这种标准写入企业文化中,广泛传播,让员工了解优秀的职员应该是怎样的,公司提倡的是怎样的员工品德。其次,领导要以身作则。领导不仅要管理日常事务,还应该是员工的道德学习榜样,让员工明白,只有忠于这种道德,才能不断得到公司信任和重用。假如领导自己不忠于这种道德,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谈道德管理只能是虚话。最后,道德管理不是如出勤制度般的硬性管理,它是关于人性的深层次管理,只能通过长期的熏陶和培养。它最终会成为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这才是管理是否具有延续性和是否成功的关键。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注解:阅读理解题不必过多的扩展,首先要明确题意,到底说了什么,最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一一罗列出来,使何教授能明白你看懂了题。然后在阐述自己对文段的理解,这个理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总之,要依据题意,紧扣文章中心来举例说明。另外,注意这里的“道”和老子的“道”以及孔子的“德”都是有区别的。老子的“道”是对天地自然万物规律的一个抽象概括,当时老子对自然万物、四时变化规律也说不清、道不明,于是他含糊地归之于“道”;孔子的“德”强调的是“仁”、“和”,反对争执,崇尚服从,是为统治阶级设计的一种阶级统治工具。而当今提倡的“道德”,具有了更为广阔的意义,代表了一种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用于企业管理中,则指企业所崇尚的行为准则。)三、综述题。1、答:“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企业工人和管理人员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的革命。这场思想革命有以下四层含义:(1)工人与雇主必须建立共同富裕的思想。(2)变斗争为合作,把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3)工人与雇主亲密合作,提高劳动生产率。(4)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企业中的一切工作。该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之上的。即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具有利己本性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无不以追求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动机,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仅会达到自身的最高目标,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经济人的理性是以最小投入去寻求最大产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开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管理知识。对转型时代的中国具有深远意义。特别是在沿海的制造业上,运用工时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工作标准程序,达到流水性生产。差别计件工资制能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产量,清除消极怠工现象。任务管理制能明确分配任务,使每个工人都知道自己做什么,什么时候应该完成。以上这些科学管理制度对当今中国企业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注解: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启蒙,他第一个提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管理,在他之前的管理都是靠经验的积累。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管理”就是指的是泰罗制,这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所以在回答这题时,着重从六条泰罗制上来行文。)2、答:儒家治国模式的含义:德治教化——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发扬美好光明的德行,并用以教育感化人们,使之亦能去其旧染之污,以达至善至美。修身治国——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性,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今提倡的“以德而治”与古代“德治”的不同:首先,内涵不同。当今的“以德而治”中的“德”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在新时代下摆脱了封建枷锁而提出的新的道德观;而古代“德治”提倡愚忠愚孝,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主要是在个人的修养。其次,目的不同。当今的“以德而治”的目的是在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而古代“德治”是帮助封建君主统治帝国的工具,是束缚民众思想的一种手段。最后,体系不同。当今的“以德而治”是“依法治国”的有效补充,是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指导之下的;古代的“德治”是儒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只强调礼法的约束,而没有法制的保障。(注解:这题在前面的阅读理解中也做了相应的阐述,从《转型》这本书来看,何教授喜欢从社会文化这个基础来阐述管理理论,所以在做题时我们也最好遵循他的这个思路:首先要说说古代和现代的社会关系的变迁,封建社会的君主统治与现在社会的民主立法的差异,在社会文化基础上来阐述“德治”的不同,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四、透视。答:同意。但文中对MBA去向的分析是现象层面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民企或国企相对外企的区别分析之上的。没有去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1)从国家宏观教育方面来讲,MBA是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的硕士教育历来是精英教育,更遑论说热门的MBA教育了。中国对MBA的需求达到了惊人的30万人,而我国本土每年才培养仅约2万人。需求和供给的严重不平衡,导致竞争力较差的国企和民企无法招聘到满意的MBA人才。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要先满足基础教育,在前几年把义务教育的学费免除之后,全国各地的小学和初中生的教育费用开始由国家买单,于是,国家很难拿出更多的财力投入到研究生的精英教育中,于是,高昂的学费使许多优秀贫困生忘而却步。而从学校方面来说,国家的补贴跟不上,学校将要承担所有的教育费用,每年还要拿出高额奖学金和助学金,使学校无法将学费压低来吸引更多人才。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2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从民企国企的管理方面来讲,由于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起步晚,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真正接触到管理学理论,在经历经济改革之后,中国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管理的春天。但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的企业管理才刚起步,还处在少年时期,各种管理体制还不成熟,在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人治管理”思想的残余。管理体制的落后,是MBA们感到管理的艰难。在外企只要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就行,而在国企或民企,MBA们还要摸着石头过河,去寻找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并不是所有MBA们都有这种能力和魄力的。弄得不好反而把企业搞的乌烟瘴气,而面临被解雇的风险。于是,更多习惯学习和避免风险的MBA们选择在了外企。(3)从管理学学科发展的方面来讲,我国的管理理论的建立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工商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套管理思想能很有效的应用在西方企业,但在我国的企业却不一定适用,由于我国“人治管理”思想还很严重,任人唯亲的现象还很普遍,这样严重限制我国管理思想的创新。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学习国外的管理理论,使MBA们始终没有底气来完成中国管理理论的开拓。只有在实践之中探索,才能发展出适用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而现在学习的西方管理理论,使MBA们向往在外企做管理,在中国企业实践的有限,就更进一步束缚了中国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于是,更多的MBA流向管理学源头的国外企业。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首先要提高研究生教育投入,吸引更多的优秀贫困生进高校从事中国管理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其次在中国企业要反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做到靠业绩而不是靠血缘来获得提升,从而吸引有理想的MBA留在国企开创自己的事业;最后,是对中国管理学学者的要求,在吸收国外现在管理思想的同时,不能照搬不能守成,而要进行管理创新。(透视或分析题是分数的大项,也是最能体现个人思想的题目,解题技巧其实很简单,就是“抓题”。何谓“抓题”,就是根据最后所提出的问题来组织语言,就像此题中根据问题分1、2、3点来阐述,然后具体的内容就完全是自己的发挥了,我也只能给出相对合理的答案,而并不是唯一的、绝对正确的答案。做这种题,要善于联想发挥,结合平时所看过的知识来回答。)河海大学2005年《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生产率,效益,效率。(详解:这题是管理程序学派所提出的管理概念的扩展,这五项职能应该区别于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职能,考生容易将这两个职能表述弄混淆,法约尔的五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泰罗,法约尔,韦伯,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官僚制理论。(详解:这题虽然是一道简单的填空题,但它把古典管理理论的三种管理理论放在一起考。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自己也应该经常这么做,把同一时期的管理理论或思想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与总结。)3、最优化,无限理性,令人满意,有限理性。(详解: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把同一时期的管理理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总结,这样能比较不同学派的差异,有利于大家对这些学派进行概括和理解。因为差异正是他们各自的特色。)4、德治教化,修身治国;内仁外礼,持中求和。(详解:这是儒家古代管理思想的框架,不仅是儒家,大家也应该把道家、法家的思想框架列出来,说不定下次就是考道家或法家的。)5、结构:Structure策略:Strategy制度:System作风:Style人员:Staff技巧:Skills最高目标:SharedValue(详解:“7S”架构是麦肯锡顾问公司提出的架构企业的7种要素,这个表述是如此简练地就像剥皮去肉一般,把公司的骨架给分离出来,一个公司正是由以上7种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系统。)二、阅读理解。答:本文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有:(1)管理实务按有无管理程序和操作步骤分为程序性和非程序性管理实务。(2)管理的基本程序是架构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3)非程序型管理实务总是客观存在的,它与程序性管理实务相依存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管理实践之中。(4)在处理非程序性实务时,管理者依靠个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个人经验,按其自身习惯化了的工作方式为解决问题而做出决定。(5)管理方法大多是一种既具科学结构特征又带经验成分的“半科学——半经验”方法。(6)管理人员要掌握处理非程序性管理实务的“半科学——半经验”方法。(详解:以上是对文章所提出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是不是有点像小学时候做阅读总结各段大意一样?其实要做的工作就是这个,把各段内容梳理一下,找到重点句子,摘录下来就行了。)我同意以上的观点。可以举个例子说明: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比如一个管理者遇到这样一个突发事件,车间某技工突然生病缺勤,而他所负责的工序其他技工并不会。这时,管理者不能按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程序一步步来。因为企业要按时开工,不能等着管理者做好计划,再组织人手去处理,再调整人事等等,这样企业的损失就大了。如果管理者过去处理过这类事件,他就能按照过去的处理经验按部就班地处理现今这起突发事件。但如果他过去没碰到这类实践,他就要结合以往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迅速从其他工厂调配人手或咨询原技工是否能让相近工种的技工暂时顶上等。所以,在管理中总是会碰到这些突发事件,这些是要通过结合“半科学——半经验”方法来处理的,管理者应该掌握处理非程序性管理实务的方法。(详解:这道题其实是很简单的,把文章主要观点摘抄——其实就是抄重要句子——然后提出一个很普遍的、即使不是现实事件的例子就行了,顺便加点自己的分析,就更完美了。其实思路是很简单的啊。)三、案例分析。答:文章列出了总裁A做的几件事:(1)春节时要求技术人员拜访客户,听顾客的责骂,并录音。(2)把出差用过的机票当作奖状发给员工,还要求对家人说这是“浪费奖”。(3)发给生产主管M一双皮鞋,将其下放的生产线上调查研究。(详解:按照惯例,把文章主人公做了什么先分条列出,方便接下来进行分析,这些行为要能概括主人公的行为风格和处事原则。)这些事反映了总裁A对待员工的态度:首先,A对员工不太尊重,虽然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将自己的事做好,共同为工厂的效益努力,但是他的方法过于老旧,是典型的家长式领导。A没有考虑员工的感情,只是考虑到如何让厂子的效益提高,所以他会要求员工春节时去“挨骂”。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A的这种做法只会使员工对他反感,这样下去A的管理工作反而更难进行下去。其次,在转型时代的中国,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工作对员工来说不再是过去的铁饭碗,做得不开心员工会选择离开。A的做法对员工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侮辱,这样下去,上下级之间必然会离心离德,很多工作就无法开展,甚至导致员工的大量出走,造成人才的流失。再次,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在转型时代的管理中,应摆脱封建式的人治思想。如果员工哪方面有过错,按照制度处罚就行了,不能凭借自己的好恶来随意处罚员工,A的管理很明显带着人治管理的残余。在转型时代的中国,人治管理残余还很普遍,在引进西方先进管理制度的同时,中国管理者首先必须切除自身人治管理的尾巴。最后,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未来企业追逐的最重要的资源。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是未来厂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不仅要尊重人才,还要实行各种激励制度,吸引新人才的到来,留在现有人才。如A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的做法,只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在未来知识经济的竞争中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详解:这种题总是有一定得套路,大家做多了就会发现,题目列出来的主人公的这么多“劣行”,其实说的就是一个意思:人治管理。这在后面的真题中也时有出现,我们现在吸收了西方管理理论后,开始看到封建人治管理弊端是如此的严重,所以我们就要狠下心去批判还带有这种残余的管理者,使其真正进步。最后还谈到了竞争,这是提高到企业生存的高度来说的了,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有这个空间意识,可以拔高,也可以抓细节,深入阐述,总之,就是要批评人治残余。)四、综述题。1、答: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合乎规范地生活,强调平均与共存,达成以有序、统一和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内部和谐状态,实现预定的目标。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积极协调地工作,强调效益与效率,达成以斗争、变革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外部竞争优势,实现预定的目标。中国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古代农业社会的管理与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管理在中国现实管理中并存。如在沿海地区的公司中就普遍采用了以斗争、变革和创新为特征的现代管理,公司公开招聘,各个员工竞争上岗,实行激励机制,促使人们积极协调地工作。而在不发达地区,有些地方企业任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实行家族式管理,这种家族企业就是希望人们按家长的指示去做,强调平均和共存,目标是企业和家族能有序和稳定。(详解:这种题的思路是先把文中提到的概念完整地解释一下,这就可以得到一半的分,然后才开始联系现实进行论述。这一题中,只要求写出两个社会形态的管理,但考生还是要掌握第三种社会形态:未来知识社会管理。在分析此题中,重点就是发现地域发展差异、企业发展差异,从中得出两个不同社会形态的管理概念依旧存在于中国一个大社会之中,归根究底是因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全,还不够深入。)2、答:在韦伯所说的官僚制中所具有的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特征是指在韦伯所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中,人人只是享有形式上的平等,提倡不考虑人的因素的明确的权利和职责,人已被职位这种法定的权责所规范,并按此规范去工作,没有憎恨和激情,因此也没有爱和狂热。(详解:同样,把题中所提到的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概念写出来。这在书中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P82有详细说明,但没有精准概括,只是描述性地说明其含义,我们要自己总结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在官僚制结构中,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异化,排除一切非理性的因素,而管理者则被职位所异化,在某个职位上你不再是你本来的自我而是在行使你所在的职位所赋予你的权利。我们可以看到按照韦伯的官僚制所说,管理者在职位上只有权利,只有责任,不带入个人感情,工作没有积极也没有消极,只是被职位所规范,按制度去干,没有激情,没有能力展示,只有职责或任务。这样:(1)抑制了人们工作的热情,造成形式主义,抛弃了个人工作风格、工作能力和个人魅力。(2)人与人之间只有工作关系和职责关系,成员之间关系淡漠,人际关系生硬,不利与公司人员的团结和工作的开展。(以下是何教授上课时所叙述)中国当代主流文化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而形式主义非人格化可以说是韦伯所说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物,现在将二者进行比较:形式主义非人格化强调人的无情无爱,毛泽东思想强调人在工作中要充满激情;形式主义非人格化强调用体制制度约束人,毛泽东思想强调用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内外兼修;形式主义非人格化追求效率,毛泽东思想强调和谐。两种文化的不同导致其必与中国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详解:这道题难度很大,首先就是“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这个概念比较难理解,要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抓住“非人格”这个词,就是人只是成了工作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螺丝与螺丝刀等相互配合的零件的关系,生硬、冷淡是这个词所具有的感情色彩。另一方面,解答此题还要能够了解中国主流文化,其实要不是何老师说从毛泽东这方面说,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所以这题难度是很大的,大家以后遇到这样的题,尽量使用书本上的语句来概括和总结。分析部分不会的话,最好多写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就行,也能给分的。)河海大学2006年《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与简答题。1、答:所谓管理转型,是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详解:这题在04年就考过了,何教授再一次的考,一方面,是书名就叫做《转型》,另一方面,管理转型促使何老师写了《转型时代的管理学导论》,基于这个认识,相信大家对这个概念应该加倍重视了吧。)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1、答: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干。(详解:这个概念原文中最后表述是“去干”,但何老师上课时强调要改成“干”,把“去”划掉,说实话,我也不是太明白这一个字的差别,但我这里要说明,如果按我这样答题,何老师会对你印象不错哦,他喜欢别人用他的观点答。)2、答:法约尔的企业六项活动是:技术活动、商业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详解:这个概念有点偏,但还是应该掌握的,见书P72,图2-3给出了法约尔的管理体系框架,管理活动只是属于企业活动中的一块,这个概念使我们跳出了管理的局限,开始审视整个企业的活动。)3、答:韦伯理性五要素:分工、组织的等级结构、常规化趋向、官员的形式主义非人格化和作为组织目标有效运行。(详解:这个题08年名词解释又考到了,为什么这个简单的概念会被反复提出来考察呢?我们要注意,韦伯在《转型》这本书中,不仅出现在了韦伯的“官僚制”这一节,还出现在了书中P54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一节,可以说,韦伯所表述的资本主义精神就相当于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度一样,是管理的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理解韦伯理性,就成为了解西方社会关系的基础。)4、答:孔茨的管理五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详解:这个概念上一年已经考过了,06年又连续的考,呵呵,我想在这个概念上我不想多说什么了,这也体现了河海专业课考试精神——送分。)5、答:管理科学学派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把有限的资源最优地分配、运用来实现既定的目标。(详解:管理科学学派也就这几个考察点,内容都集中在P99第三段,呵呵,这个学派是秉承泰罗的“将科学的态度应用于管理之中”。)6、答: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念界定:我们把主要服务与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组织的社会组织需要、由宗法观念演生而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治国之道”称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详解:这个概念是这样界定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这种思想为宗主统治族群服务,是统治阶级管理下层平民的一种工具,其中所说的治国之道就是这种工具。此题详尽的表述还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请见书P210。)7、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答:所谓无为而治,乃指治理国家时应依循社会发展规律而顺其自然的作为。治国主体既不对人民强加妄为,做到减少外部控制而使民自作自息、自生自灭,又要尽力消除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使民无知无欲而不能为或不敢为,两者互为补充构成道家无为而治。(详解:这个概念是道家的精华所在,也是道家阴柔的体现,他们提出的无为,是使民无为,是一种愚民之策,百姓什么都不懂,当然就没有人能够推翻君王的统治了。可叹中国民智为何如此难以开发啊,就是从古至今统治者所奉行的愚民之策。君主只让百姓学习根本于社会进步无用的八股,而杜绝技术、技巧研究,视之为“诡道”,从思想上束缚了民众,是一种最残酷、最高级的思想囚禁。)二、阅读理解。答:文章的观点可整理如下:(1)人是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有潜力的资源。(2)必须对人进行管理,挖掘出人的潜力。(3)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详解:这题的主要观点很清晰,文中已经给出了,进行摘抄就行了。)德鲁克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他指出:人力资源是最未有效利用的资源,同时也是最有希望提高经济效益的资源。因此,企业能否运作,归根结底取决于它促使人们尽职尽力完成工作的能力。(详解:用书中原话进行回答,是解答更加标准。)要想促使人们尽职尽力为企业出力,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重视人力资源。认识到,未来的企业竞争将会是人才、知识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人才。(2)人力资源被德鲁克提升到最重要的资源的地位,而且指出人力资源是最未有效利用的资源,所以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仅仅是对人进行管理),挖掘人的潜力。使员工的能力充分发挥来为企业出力,管理人员的首要工作就是如何让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把几乎所有能力都用到企业的发展上。(3)为了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德鲁克还提出要使工作适应于人,人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任务和职责,而是从事一项有乐趣的事,一项和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相符合的事,这样员工才能把热情投入到事业中去。企业还要创造条件让员工能够完成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使员工在企业中感到有所成就。(详解:这题是考到了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在《转型》书中,对德鲁克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何似龙老师对德鲁克的理论是极其欣赏的,所以大家在复习德鲁克的理论时,要重点掌握: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德鲁克认为管理的三项职能。)一、透视。1、答:在春都帝国倒塌的过程中,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错误有: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1)春都的主营是做火腿肠的,在销售额下降的时候,为了寻找新的企业发展方向,未经可行性研究就同时投资8个项目,造成公司大量举债的局面。春都不寻求主营业务的技术突破而开始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食品产品的生产,这首先就有很大的风险,而且还同时上马8个项目,对风险的漠视是管理者投资盲目的表现。(详解: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管理简直惨不忍睹,这些企业能发家完全是因为赶上了好时代,风险管理的落后简直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2)大量基础设施的建造和设备的采购进一步抽空春都的资产,这时管理者还未觉醒,盲目的投资和仓促的决策导致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详解:有了上面的愚蠢,这一条就不难理解了,现在看到这些案例,就有不忍再看下去的感觉,一家企业创业是多么艰难,但倒闭却是如此迅速。)(3)就算在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的时候,政府还把许多资不抵债的企业硬分配给春都,管理者也来而不拒,使债台高筑,最终导致春都的陨落。(详解:为什么叫做宏观调控呢?就是因为企业有其自身的发展战略,是不能由国家进行干预的,国家只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在企业这种微观层面上,是绝对不能硬派任务,乱点“鸳鸯谱”。)1、答:如果我是集团最高领导,当政府在企业收购时干预决策,我是坚决反对的。(1)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并不知道春都的具体情况,春都的销售额不断下降,资金匮乏的时候,政府还强加干预春都并购其他资不抵债的企业,最后只能是把春都也拖垮。(2)春都应把自己的主营火腿肠的业务做强,引进先进的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而不应将自己的主营业务放置不顾,来接受政府的拉郎配,同时上马那么多自己并不熟悉的项目。(3)作为企业应该自主决策,政府只能是起到宏观调控经济的作用,对具体企业的干预是计划时代的遗留,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决策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找到客户的需要和诉求点。在决策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仓促决定的决策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详解:要完美地解答这题,建议大家看看郎咸平的《整合》这本书,网上有电子书下,其实这题就两个矛盾点:一是企业应该“做专”还是“做大”,二是政府是否应该插手企业的管理。关于第一个问题,就本题来说,“做专”似乎应该更好,在郎咸平的《整合》中也是强调企业应该将精力放在企业本身的整合上来,提高企业效率。但在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做大”而成功的企业例子,华润集团做的就不错。这是因为“做大”能够有效对冲风险,一个行业亏损,可以通过另一个行业的盈利来进行弥补,这样,但究竟应该进入哪些行业,是要经过严格的市场调查和研究来决定的。而并不是如春都一般的愚蠢决策。)一、综述题。1、答:西蒙把决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探查环境,寻求要求决策的条件,即“情报活动”。第二阶段: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即“设计活动”。第三阶段: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条特别的行动方案,即“抉择活动”。第四阶段: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对抉择出的方案进行检验、修正和评价,即“审查活动”。“管理就是决策”的真正涵义就是:管理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举例如企业制定计划是决策,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决策,组织中的干部配备是决策,实施管理控制的时候采取措施来纠正偏差也是决策。(详解:此题书上就有原文啊,像这种送分题,是一定要拿到满分的。详见课本P110。)2、答:所谓内仁外礼,是指通过出自人们内心“仁”的道德修养和来自外部社会“礼”的强制来规范、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有序、稳定和统一。本书把社会组织过程中人们行为得到协调的原因来自外界,即由他人控制而达到行为协调者,称为“他组织”;反之,人们若因具有共同理性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导致心理默契而自觉协调个体行为者,便称为“自组织”。从使用这两个概念就可以看出,“内仁外礼”是一种具有“自组织”和“他组织”谐协功能的这话组织化方式:首先,儒家不仅把人解释为“爱人”,规定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受仁,而且把人作为个体处理人与人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准则。所以,先秦儒家的“内仁”在强调发挥个人主观精神、强调道德修养重要性的前提下,仁所包含的诸多心理因素、情感原则和道德精神均成为人们内心体验和实践的道德范畴,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是“内仁”的社会“自组织”作业。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其次,在夏、商开始,礼与刑共同构成了法。到西周经周公旦制作“周礼”后,礼不仅变成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遵循的准则,也已成为安定国家社稷、抚恤人们大众、利在千秋万代的根本大法。“礼”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一切层面,其作为一种法律的一种形式而具有强制性权利并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因此礼作为外在的制定和规范,产生了制约人们行为的力量,并获得了“他组织”的功能。最后,考察仁礼的一体化,即“内仁”和“外礼”的整合关系。一方面,仁是礼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只有“克己复礼”才算是仁,才能实现仁。于是,仁礼一体,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仁是内心自觉,礼是外在控制,它们互为因果、相伴相生,产生了“内仁”“外礼”之整合关系,形成“自组织-他组织”谐协特征。(详解:这题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内仁外礼”概念的扩展,为什么说这个概念是具有“自组织-他组织”谐协特征,书上也是有明确说明的,但需要自己稍微概括下,我已经帮大家概括好了,你们只要好好理解背诵就行了。前面说过了,这个观点是何教授的得意观点,所以大家要好好看看哦。)河海大学2007年《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概念与简答题。1、答:所谓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以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以合理地组织生产和劳动为手段的企业。(详解:这个在04年就考过了,老题了啊,应该能倒背如流了吧?)2、答:所谓法约尔的统一指挥原则,就是指对一件具体的工作或事件而言,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这是最早由法约尔提出的,也是一项普遍的、永久必要的原则。(详解:这个要说一下,此题书上P77有明确的阐述,但是在背诵这个概念的同时,请比较并背诵统一指挥的概念,并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3、答:所谓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是指在韦伯所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中,人人只是享有形式上的平等,提倡不考虑人的因素的明确的权利和职责,人已被职位这种法定的权责所规范,并按此规范去工作,没有憎恨和激情,因此也没有爱和狂热。(详解:这个也是老题了,发现07年的师兄师姐真是好啊,前3个就有两个是原来就考过了的,这个题前面已经详细阐述了,注意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观点,奠定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石。)4、答: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人员,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这个05年也是考过的,所以说啊,07年何教授肯定偷懒了,呵呵)5、答: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干。(详解:老题,不多说了,注意最后是“干”,而非课本的“去干”。)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1、答:所谓理性决策模式,就是假定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在这种模式下,决策的典型阶段包括: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寻找出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评价所有方案,排出次序;最后抉择。这种决策绝对要求排斥超理性因素。(详解:这个概念前面几年没有考过,我们看课本P116,经纪人理性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人性基本假设,所以理性决策模式,就是指以经纪人的理性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决策。)2、答:所谓管理谐协创新,乃指由以下一组操作所组成的过程和方法:(1)博采众说:以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了解和研究古今中外一切管理知识。(2)把握多极:从所采众说中分析、剥离出各种不同观点、思想、因素、基因,研究发掘各极可能依赖的文化根基。(3)允中谐协:公平地对待各极,在“三个是否有利于”根本判断标准基础上,沟通各极,统摄各极,相反相成、相对互补,以求谐协创新。(4)知权通变:在谐协创新的诸多管理知识中,审时度势,根据文化差异和实际情况,以求通变和付诸实用。(详解:这个概念很难背,要通过反复记忆来达到。并注意这四个小概念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其实通俗点说,就是先把各家的拿来,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然后找到各家之间的差异,分离出各家的观点;再就是要把对自己有用的重新组合;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现实变化。说着说着,怎么感觉有写本科论文的感觉啊,东拼西凑算不算谐协创新啊?呵呵)3、答:儒家古代管理思想的思想出发点:治国就是治人。(详解:这个说法是如此概括和简练,就像《大话西游》最后罗家英的一个字“走”,竟是如此悦耳,呵呵,好背吧,我也喜欢。不过还是要注意理解这就是人治残余的根源,竟是如此的源远流长。)三、阅读理解答:首先,上文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几点:(1)工业资本主义原动力的核心是企业的整体组织能力。(2)这种整体组织能力包括企业内部的物质设备和人的技能。(3)事实上,这种组织能力就是管理能力。(4)资本主义企业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才干,而不是企业家的才能或资金。(5)最后,我们总结得出:工业资本主义动力核心之企业整体组织能力的根本是管理。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详解:这个材料是出自原文的P51,以上总结是我参照毛兵兵师兄的观点,在此说明。毛师兄总结的比我详尽啊,在这么一段思路不怎么清晰的材料中能分条地提取出主要观点,真的是很牛。)其次,我们得到的启示有以下几点:(1)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管理对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2)反思中国当前企业管理,专制式人制残余和霸权主义干扰两支大钳延缓了我们管理前进的步伐,更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3)中国当前企业应该意识到从管理上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一味地拼成本、比价格、赛资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竞争愈来愈激烈,谁在管理上更胜一筹,谁就主宰未来!(4)目前,迫在眉睫的是对管理进行创新,加强管理学科与技能的培养,迎来中国当代管理知识真正的春天。(详解:在解题的时候,还有一个技巧,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时候,可以反思当前中国的企业管理,从而又一次批判“人治”残余,呵呵,唉,就是这么老套。)三、案例分析。答:1、首先,我们把“济炼”的管理手段与儒家治国模式相比较:(1)儒家治国模式的具体含义是:德治教化——发扬美好光明的德性,并用以教育感化人们,使之亦能去其旧染之污,以达至善至美。修身治国——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性,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2)在“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中,在赵培录的工作动员讲话中渗透这教化的内容,痕迹很浓,“责任是企业对员工应尽的义务”、“责任是对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这些都响应了“德治教化”。(3)在“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中,也能找到“修身”的内容,赵培录的讲话中有“责任就是每一名员工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强调企业员工要加强自身的使命感。从自身做起,把个人的责任感提高了,企业整体责任感就上来了,这些都响应了“修身治国”。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详解:解答此题,首先把儒家治国模式写出来,再到原文中去找与之相符的语句,思路是很简单的。)1、其次,我们把“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与儒家社会化组织方式相比较:(1)儒家社会化组织方式:内仁外礼、持中求和。(2)所谓“内仁外礼”,是指通过人们内心“仁”的道德修养和来自外部社会“礼”的强制来规范、协调人们行为,以达成社会的有序、统一和稳定。(3)在“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中有这样的表述“一个失去责任感的人或组织,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甚至会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誉和尊严,“反过来说,只要员工有责任感,就会得到社会认可,还有信誉和尊严,那么这是“有责任”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准则,好比古代对君子要求的“仁”,这就响应了“内仁”。(4)在“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中,也是有奖惩制度的,这里配套的奖惩制度好比古代“礼法”约束,违背了责任文化体系就要惩罚,所以这就响应了“外礼”。综上所述,“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就是中国古代传统管理的逻辑延续与内容重构。(详解:和上面同样的思路啊,大家通过这种联系,以后遇到此类题,就是这样去做,先把概念列出来,然后再到原文去摘录,再附加几句自己的观点,就行了。)一、综述题。1、答:(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定义: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2)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走向操作化的八个步骤:(从描述走向操作的概念请看课本P138透视3-9)确定要别人干的事情。确定要别人干多少。科学地挑选工人,让工人从体力上能完成定额。寻找出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培养工人,让工人掌握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干设法让工人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干设法让工人能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干不断检查、纠正、协调,使工人真正地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干,真正地完成任务。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详解:这八个步骤很重要,是何教授上课时反复强调的,也是在课本里所没有的,如果考这个,呵呵,有我资料的师弟师妹们就有福了,是吧。这八个步骤层层递进,思路清晰。)(1)顺延下来,可以得到科学管理的任务: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原来的,单凭经验的方法。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之成长。第三,雇主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干。第四,资方与工人之间在工作上应共同承担职责,不应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而应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详解:这个是课本就有的,但请注意,这里第一次提到了资方与工人应该合作并且共同承担责任,这在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1、答:(1)总体上来讲,中国并不存在像西方古典管理理论那样的古代管理理论,因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是建立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即资本主义工商业之上的,但是中国几千年古文明传承,深深烙印在我们骨子里并影响我们的只有古代的治国之道,我们把这种治国之道称之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2)我们把反映治国主体且被治国主体长期用作治理国家的古代管理思想称为“古代主干管理思想”。(3)韩非集法家之大成,提出了完整的法家思想——抱法、处势、用术。这些思想都有明显的谋略化倾向。“抱法”就是法治思想,但是注意这里的“法”是统治者所制定;“处势”,是用一种具有绝对权威的强制力统治人民;“用术”就是用一些诡计,君主用来驾驭群臣的东西。以下分别举例说明,它们对当今中国工商管理的负面作用。(4)假如A企业老总制定“企业员工迟到扣100元”的规章制度,有一次员工甲因事迟到,老总快刀斩乱麻,罚款100元,开始有一次老总自己迟到了半小时,没有任何处罚,试想下面员工从心里服气吗?其实工商企业有那么多规章制度被破坏,并不是来源于员工,而是上面的领导层。这一例说明“抱法”的负面作用。(5)假如某单位领导有审核批示某工程的权力,对这一工程进行招标,结构最后入围的是企业甲与企业乙,从施工管理水平来讲,企业甲比企业乙更胜一筹,但是企业乙与领导B关系好,于是领导B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最后把这个工程给了企业乙。就是某些人手中掌握了某些特权,有“势”,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1)“用术”更能体现谋略化倾向,比如领导C除工作手段之外,揣摩员工的心思,用弱用之术来驾驭员工,比如话只说到一半,经常不露声色却暗地收集证据,这样都会使员工不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工作上,社会资源严重偏废。以上(4)、(5)、(6)分别对“抱法”、“处势”、“用术”进行了举例说明,面影响,中国工商企业人治的思想非常严重,加上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真正倡导竞争,作为跨世纪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详解:这道题出得很好,要答好这一题是需要很深的功底的,至少要对“抱法”、“处势”、“用术”这三个词有充分的认识,这道题是参照毛兵兵师兄的观点做的,他真的很强,实话说,如果我当时考这一题,我就要傻了,因为我对这三个文言词汇并没有充分的了解,更遑论说讨论他们在现实管理中的负面作用。再一次对毛兵兵师兄表示敬佩。)1、答:(1)中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2)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管理转型的实质是进行管理创新。(3)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愈能运用其传统文化,其管理创新愈成功。我们在大量引进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时候,应该深刻地进行反思,那一套理论与我们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点有没有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我们自身身上。(4)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当今中国,由于独立自主的管理实践探讨和理论研究的不足,管理知识生产队伍的稚嫩和全民族思想解放程度的不高,迫切需要管理创新。(5)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而国际间企业的竞争除了资金、技术外,很大程度是管理水平,管理出效率、效益。中国的企业也迫切希望中国管理界迎来真正的阳春三月。(6)以下举例海尔集团的管理创新进行讨论。海尔集团张瑞敏是一个大家所熟悉的成功管理者,以下举例说明其管理创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工作法。张瑞敏倡导海尔上下员工,每天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每天监督自己完成,这样工作不会拖累,天天如此,这样就一天一天进步。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大鱼吃小鱼”,复制海尔企业文化,第一个走进哈佛商学院的中国案例。(1)对于很多民营企业在初期,特别是江浙一带制造业,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进行创新,会使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例如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劳动定额计件工资制等。(这种需要举例的题是很常见的,我当时准备的时候是看周三多书上的案例以及那本书的参考书上的案例,尤其要注意海尔和华为的案例,这两个名企的案例基本是通用于任何一道举例题,就看你理解透彻不透彻了。看了案例要学会与题目相联系,对号入座。)河海大学2008年《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概念解释。1、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答:所谓任务管理制,是指每天给每一个工人都要分配一项具体的任务,并附有关于这项工作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详细书面指示以及确切的时限规定。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的工人获得特别高的工资,而超过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工人将获得一般的工资。(详解:这题出的有点偏,当时我一打开试卷就看到了这题,没详细的背过,大意还是知道的,于是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还是过关了,呵呵,其实遇到没有背熟的概念不要担心,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何教授会很宽容地给分的。)1、答:韦伯理性是指官僚制的五要素:分工、组织的等级结构、常规化倾向、官员形式主义非人格化、组织力争实现的高效运作目标。(详解:老题,考过好多次了,但不要轻视,下次可能还是会考的,何教授喜欢反复考重要的概念。)2、答:所谓计划职能,就是对未来各种行为做出抉择的职能,是五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编制计划包括选择任务、目标和完成计划的行动方案,计划是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到达将来预期目标之间的一座桥梁。3、答:提供知识以找出应用现有知识创造效益的最佳方法,这就是知识管理。(详解:这题当时也没背到,郁闷地全靠自己写,连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当时知道是德鲁克提出来的,但具体内容硬是想不起来,于是我就按字面理解来进行阐述。其实书上是有的,但比较隐蔽:P144,最后一段,第三行。如果你们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也试着从字面理解来写吧,会给分的,虽然不可能是满分了。)4、答:所谓公司文化,它可被分为两个层面,在较深而不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代表着基本价值观念,它们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改革难度较大、代表企业最稳定的核心部分;在较浅而较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改革起来虽很难,但与基本价值观念相比稍为容易些。(详解:这题是要背地滚瓜烂熟的,考的太多了,其实大家看真题应该参考98-09的,这样能够获得更多启发。)一、简答题。1、答:所谓社会人,是指对社会和个人来讲,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人群中相互竞争;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的。如某人在选择工作时面临这样的选择:一份工作是待遇2000/月,但职员之间关系冷漠,彼此间竞争激烈,另一份工作是待遇1500/月,但人员之间和睦相处。如果这个人选择后一份工作,则他就是社会人。(如选择前一份就是经济人)(详解:这种举例是不需要真实案例的,只需要虚拟种情况,能说明问题就行了。)2、答:西蒙把决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探查环境,寻求要求决策的条件,即“情报活动”。第二阶段: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即“设计活动”。第三阶段: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从可资利用的方案中选出一条特别的行动方案,即“抉择活动”。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第四阶段: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对抉择出的方案进行检验、修正和评价,即“审查活动”。西蒙认为管理科学学派的经济人的无限理性决策模式是做不到的,他提出令人满意准则。所谓令人满意准则,是指人们在决策时难以实现最优,常常只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这种题背起来是有点烦的,但如果抓住前后之间的关系就好背一些了。可以自己梳理下四阶段的思路:首先搜情报,然后计划,对不同计划进行甄选,最后对甄选出的计划进行审查。这就是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背诵会轻松点。)1、答:德鲁克这样界定管理:这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的机制,它管理着企业,管理管理人员,管理工人和工作。如果略去其中一项,我们就不会再有管理,也不会有企业和工业社会。他认为管理的三项职能是管理企业、管理管理人员、管理工人和工作。所谓管理企业是指管理一家企业意味着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不只是经济的产物,也是一个创造者,他只有能真正控制经济环境,并且采取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来改变这些环境,才算是实施了管理。所谓管理管理人员,是指管理人员是企业的基本资源,并且是企业最稀有的资源,强调机构中人的重要性是企业的客观需要,否认或者轻视这种重要性是在葬送企业。所谓管理工人和工作,是指人力资源是最未有效利用的资源,同时也是最有希望提高经济效益的资源,因此企业能否运作,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促使人们尽职尽力完成工作的能力。(详解:这题我是背到了的,因为我详细的准备了课后习题,说实话,这题还是有点偏的,没想到会考这题,到请看课本P145的课后习题,第一题就是这个,我认真准备了,所以当时考试的时候“笔耕不辍”呵呵,再一次强调课后习题哦)2、答:所谓流程再造,是指针对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是由以下三种力量推动的:首先,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的顾客面临极大丰富的消费品市场,再也不是“二战”之后商品极端匮乏的时期了。其次,竞争日益加剧,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步撤销,没有一家公司在本国地盘能得到保护而免遭来自国外的竞争。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最后,如哈默和钱皮所说,“在未来的世界中,唯一可以预言不会过时的,就是已经出现的迅速而又无情的变化。上述三种力量迫切要求企业从以任务为导向安排工作岗位,转向以流程为中心去安排工作。(详解:我个人认为08年的试题难度是最大的,这题也有点偏,在课本P81一大段文字中,要注意到那三个“首先”、“其次”、“最后”呵呵有点难度,我当时也没背到,是按自己的观点写的。何教授居然很给面子。)1、答:儒家治国模式的含义:德治教化——发扬美好光明的德行,并用以教育感化人们,使之亦能去其旧染之污,以达至善至美。修身治国——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性,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详解:既然是简答题,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种题千万不要花太多笔墨,题目要求什么,就答什么,不要去展开,否则做到后面就没时间了。)三、阅读理解。答:从海尔的管理可以看出他们的管理中使用着“有科学依据的影响”之手段。(1)日清日高的素质管理。在海尔的管理中,要求每个员工每天制定目标,并努力去完成当天定下的目标,绝不拖欠,第二天再在第一天的基础上制定更高的目标。从而随着自己越来越高的目标的不断达成,个人的能力也就不断提升。这种人才培养机制体现了“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我们知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如果自己不提高,所谓不进则退,终会被社会淘汰。这种管理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使员工在企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2)否定自我,创造市场。在海尔的管理中,提出以变制变的创新策略。在这种管理中,他要求员工不守成,过去取得的成绩是过去的,随着社会发展,只有否定现在的自我,重新起步,不断创新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这种管理符合法约尔所提出的“创新”的管理原则。(3)吃休克鱼的扩张方式。海尔对企业扩张管理有自己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海尔的兼并目标是主要选择技术、设备、人才素质均优良,只是管理不善,处于休克亏损状态的企业。这样,海尔把自己先进优秀的管理方法带到兼并的“休克鱼”企业中去,能马上使“休克鱼”复苏,从而达到扩大自身规模的目的。这种吃“休克鱼”的管理方法,体现了文中所说的管理方法和技术。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详解:这种案例分析,没办法,就是要看案例,如果没看案例是肯定不会的,海尔、华为的案例是最经典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做题时可以在脑袋里搜索,案例里面的企业管理方式和经验符合题目要求的哪条,对号入座就行了。)四、案例分析。1、答:在公司总裁没有指派目标时,分公司经理能制定目标。首先,要对过去几年的产量、销售量、营业额、利润率等目标量进行核算,还要结合宏观经济形式来制定未来的目标。其次,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不同部门的目标要分开核算,不能几个部门制定一个目标,这样当没有完成目标时会造成各部门互相推诿,最终影响目标的执行。最后,制定目标前要与各部门的经理进行协商,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询问未来制定的目标是否有较大可能完成。如果分公司经理自己制定目标而不与各部门商量,可能制定出脱离实际的目标出来,各部门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对分公司的目标管理来说,总公司应给予帮助,及时提供总公司的情况和信息。比如总公司应提供总公司在未来的总体目标,希望分公司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总公司去年的销售情况如何,今年有望达到多少;本行业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如何,各自的市场份额情况怎样等这些信息。2、不是最佳方式。一方面,我会和总公司充分的交流,了解整个公司的整体情况、行业的发展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总公司的发展目标等信息;另一方面,我还会和各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了解分公司去年的实际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以及盈利情况等。最后综合各处得来的信息统一制定目标,且目标要好衡量,如果没达成要能找到具体原因,不能给各部门有互相推诿的机会。(详解:这种题就真的和课本关系不大了,是最好做的题,也是最难做的题,没有完全准确的答案,只是大家通过题意发挥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看法,分条给出,思路要清晰。)一、综述题。1、答:西方现代管理理论是包括管理科学学派、决策论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和经验学派在内的各种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是在西方工商企业崛起时产生的,所以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工商企业的管理。中国是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更有着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史,文化的差异注定了中国当代企业的管理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理论,只有被称之为古代管理思想的各学派思想,这就决定着中国当代企业的管理不得不借鉴于西方现代管理理论。(详解:说明中西方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缺一不可。)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比如在某企业中,对工人的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制,实行任务管理,实行职能工长制。公司的领导者决策参照西方管理理论的决策程序,管理工作是按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职能进行。这些是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培训中,强调要对公司忠诚,要提高自身修养,还应该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行事,这些运用了儒家、法家等思想。这两种不同的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运用在一家企业的管理体系内,相辅相成,西方管理理论偏重于员工外部的约束和协调,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则侧重于员工自身的个人修养,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指导着公司的管理。(详解:这个例子有很多,但抓住中西方管理各自的侧重点。西方管理理论讲求制定科学的制度是企业有效率的运行,而中国管理思想强调内修身以养德,侧重内在修养,所以这题就能这样回答。)2、答:法家古代管理思想的法治与我们当今提出的依法治国是大不相同的,原因在于两者“法”的意义完全不同。首先,韩非的“法”是说赏与罚,没有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准则,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但今的“法”,有义务也有权利,更多的是保障人的很多权利不受侵犯。其次,韩非的“法”的立法权属于君主一个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今的“法”的立法权归属立法机关,不属于某个个人。最后,韩非的“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来鱼肉民众的;当今的“法”是保障民众权利的。如果把“以法而治”和“依法而治”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去,“法”理解成一种强制性的规范,我们可以看到,“以法而治”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服从,如果敢于违抗或抵制,将会遭到惩罚,“以法而治”的法主要是规定如何惩罚员工;而“依法而治”的目的恰恰相反,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各项利益和权益,使员工放心地为企业做事,这里的“法”的内容主要是规定着员工所享有的权益。在企业中,既需要惩罚制度也需要权益制度,所以,两种“法”在企业中将会有不同应用。法家主张的法可以用来处罚违反了公司制度的员工,如迟到扣薪等;当今政府的“法”则可用来维护员工的利益,如按法定节假日休假,加班应发给加班费等。(详解:这道题想强调的是,这题考的是对《转型》课本的理解,这种题目书上是没有的,就是写自己所理解的,只要表达清楚就行了,不必强求全面,把一两点深入探讨下去也行,比如举个例子说明啊,都是可以的。)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河海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概念与名词解释(共48分,6*8=48)1、所谓管理文化,就是一种带有管理哲学根基(如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念等)和具体结构的管理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管理转型管理创新时,还必须添加创新方法成分。管理文化的主旨可以表述为: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第一,谈及管理文化,总是指嵌入某种社会文化的管理文化;第二,管理文化代表现实层面和哲学层面组成的知识体系;第三,当管理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时,同时应包含有能把各知识要素整合成一个体系所必须的结构,或者说已经给出如何将各组成知识的要素整合成知识体系的方法技术;第四,管理转型的核心是管理文化的根本变革,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管理文化的创建。1、科学管理的开发技术由被人们广泛地称为“泰罗制”的各种制度所组成:工时研究差别计件工资制任务管理制“职能工长”监督方式例外原则成本会计法。2、法约尔把社会组织维持健康和正常的条件称为管理原则:是一种尺度,具有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把握尺度是一门艺术,也是管理人员主要才能之一;管理原则因人而异。3、韦伯理性五要素包括:分工,以固定方式将职责划分给官员。组织的等级结构,将上下级以权威和职责的方式联系起来的结构。常规化趋向,运用规则体系是组织常规化运行。官员的形式主义非人格化,排除个人感情,只依照职责办事。作为组织目标的有效运行。“官僚制”的目标是使组织有效运行。4、列举五个生产与作业管理决策:质量战略。产品战略。流程战略。选址战略。布局战略。5、所谓圣吉的五项修炼,是指以下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的远景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6、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管理:管理就是由一个人或多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促使人们合乎规范地生活,强调平均与共存,达成以有序、统一和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与组织的内部和谐状态,实现预定的目标。7、管理协谐十六字创新:博采众说:以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了解和研究古今中外一切管理知识。把握多极:从所采众说中分析、剥离出各种不同观点、思想、因素、基因,研究发掘各极可能依赖的文化根基。允中谐协:公平地对待各极,在“三个是否有利于”根本判断标准基础上,沟通各极,统摄各极,相反相成、相对互补,以求谐协创新。知权通变:在谐协创新的诸多管理知识中,审时度势,根据文化差异和实际情况,以求通变和付诸实用。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二、阅读理解答:在当今中国企业中,上文叙述的现象较为普遍。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服从文化”是HW的企业文化之一。RZF的个人意志高于企业制度,可以说,RZF的话就是企业制度。第二,“骂文化”是与“服从文化”相呼应的HW另一个企业文化。上级与下级不是合作关系,而是完全意义上的统属关系,上级对下级常常趾高气扬地怒骂,而下级却只能忍气吞声、骂不还口。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1、这种现象的传统根源是专制式人治管理。所谓专制式人治管理,就是指整个社会或该组织存在着一个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的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从文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RZF正是HW中权力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和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正是这个最高领导者的存在,使HW的发展始终贯穿着RZF的个人理想、对员工的严格要求、企业的前进方向。为了实现这一切,都需要员工的“服从”。2、专制式人治管理对当今中国企业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从正面来说,由于专制式人治管理完全是依靠最高领导者的个人能力,所以如果最高领导者个人能力强,且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及反思能力,那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决策效率,从而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决策的执行上去。从反面来说,专制式人治管理因为是完全依靠个人决策,所以对最高领导者依赖性高,如果这个最高领导者在决策时失误,极有可能带给企业巨大的损失。并且由于上下级存在森严的等级观念,很可能造成管理层的官僚主义,导致企业的腐败。3、专制式人治管理必然出现思想的钳制,在迎来管理转型的中国,要想解放思想,就必须努力剪除专制式人治管理残余的尾巴,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不是依靠人管人,而是通过制度管人,真正做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迎来中国管理真正的春天。三、案例分析。答:知道这个故事,在那个时期,各个厂商因为物资紧缺,生产出来的商品不愁卖不出去,所以都是只注重产量而忽视质量。而海尔却独树一帜,在那个年代,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76台冰箱砸掉。正是因为这个前瞻之举,使海尔率先赢得了名声,在之后的改革开放中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可以说,张瑞敏是极其具有远见的。在那个物质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砸毁的虽然是76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台次品,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况且还是一个当时效益不好的企业。张瑞敏为什么要背着如此大的压力做这种惊世之举呢?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张瑞敏的这个举动,使海尔第一次为世人所知,而海尔注重质量的形象却深刻的留在了消费者的脑海中。可以说,张瑞敏的这个惊世之举成就了海尔,也给当时中国企业第一次带来了质量管理的春风。如果想做成功的企业,就不应该将次品处理给本厂员工。分两种情况来说明:第一,如果张瑞敏不砸76台次品冰箱,而是将之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员工,那么就是默认了这76台产品的出厂。如果传出去,消费者知道这样的次品也能出厂,而且不能保证下次会不会就直接流入了市场,这对企业声誉是极大的打击,以后消费者都不会再买海尔的产品了。同时,由于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处理给员工,很可能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了威胁,这是得不偿失的。第二,如果张瑞敏当众砸掉76台冰箱次品,并且由生产这些次品的一线工人来砸,这样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对外做了极好的宣传,消费者听说海尔宁愿砸掉次品也不让它们流入到市场,以后就愿意相信海尔的质量,相信流入的市场的肯定是合格品,这个广告价值就远远超过了76台次品冰箱的价格。其次,对内起到了警示作用,不砸不足以警示工人认真生产,狠抓质量。特别是由生产这些次品冰箱的工人来砸,就更是起到了警醒作用,如果下次再生产出次品,可能就不是只砸冰箱,很可能是砸饭碗了。正是因为以上的区别,张瑞敏才考虑将76台次品冰箱当众砸掉。四、综述题。1、答:中石化济南炼油济南分公司(简称“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于2005年4月18日正式实施。责任文化的核心为:企业使命――把握发展机遇,打造高效企业,提升员工价值,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愿景――成为竞争优势突出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综合企业。企业精神――责任炼油企业。核心价值观――负责,高效,务实,进取责任文化要求我们怎么做?思想上――全员高度重视(重在落实,积累和创造;人人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上――全员积极参与(高层是口号,中层是关键,员工是主体)机制上――制度,培训,奖惩要配套(制度要跟上,培训要到位,奖惩要保证)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企业开始注重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在学习西方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的同时,结合我国儒家管理思想,提出了以上的责任文化体系。首先,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所谓企业文化,它可被分为两个层面,在较深而不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代表着基本价值观念,它们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改革难度较大、代表企业最稳定的核心部分;在较浅而较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改革起来虽很难,但与基本价值观念相比稍为容易些。正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层次的指导作用,而且一经建立就很难改变,所以济炼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来指导和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其次,儒家治国模式的具体含义是:德治教化——发扬美好光明的德性,并用以教育感化人们,使之亦能去其旧染之污,以达至善至美;修身治国——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性,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赵培录的工作动员讲话中渗透这教化的内容,痕迹很浓,“责任是企业对员工应尽的义务”、“责任是对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这些都响应了“德治教化”。在“济炼”的责任文化体系中,也能找到“修身”的内容,赵培录的讲话中有“责任就是每一名员工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强调企业员工要加强自身的使命感。最后,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济炼提出的责任文化体系,正体现了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和中国儒家管理思想的冲撞和融合。2、答:社会转型即社会形态的转变,而管理转型,所谓管理转型,是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中国社会处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引发管理转型,管理转型支撑社会转型。管理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同步是确保和加速社会转型成功的重要条件。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平均每年GDP以8%左右发展。反观管理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但无论是行政管理理论,抑或是企业管理理论,在政府或企业中的应用还不深入。这与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化水土不服有关系,同时,也与中国封建“人治”管理残余清除不彻底有关。生产力是经济基础,管理理论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发展赶不上经济基础的发展,就必然要产生社会问题。“毒奶粉”事件就是因为政府监管机制缺失,企业质量管理存在漏洞。这就是“毒奶粉”等事件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些社会不和谐现象,就必须从症结下手,从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改革开始。中国具有200033 刘慧编写版权所有严禁翻版联系方式:luihui30@163.com多年的封建统治,在政府以及企业内部还留存着顽固的封建“人治”管理残余,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地强加于政府和企业管理之中。还必须从企业内部进行改革,切除“人治”管理残余的尾巴。这样才能使先进的管理理论有效地应用于中国本土政府机构和企业之中。通过这种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