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 MB
  • 2022-04-22 11:34:53 发布

黄达金融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 1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交易成本上看,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而不取决于主观愿望。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2)货币原本同斧头、猪、牛一样是商品,但由于固定充当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因此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一般性代表。货币并非财富本身,但有人将其夸大为“唯一的”财富,为了获得它而不择手段,甚至谋财害命,因而货币被看作是万恶之源。其实货币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交换其他商品的媒介,由于人们对其态度不同,而被赋予了感情色彩。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答:(1)当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时,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就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二是易于分割,即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等;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之间进行交易。事实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就在不同程度上具备这样的特征。随着交换的发展,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世界各地历史上比较发达的民族,先后都走上用金属充当货币之路。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而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金属货币流通及其以前货币形态的演变基本上遵循了上述四个特征的要求,1 随着商品交换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其形态越来越先进。(2)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之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因为:①金属货币的产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币材的日益匮乏使人们开始寻找可以适应成倍增长的经济量的货币形式。②金银的国际分布极不平衡,动摇了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等贵金属流通的基础。③在金银复本位条件下,金贵银贱引起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极大地撼动了复合金本位的根基,随后的金本位制虽然克服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但因银退出了主币行列,所以使得原来就不足的货币金属量更显匮乏。④货币信用理论的发展和奥匈帝国打破“黄金桎梏”的实践使各国商业银行开始大量发行银行券,公众则因金属货币流通、携带及保存的不方便而逐渐接受了银行券。同时各国都意识到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浪费,也鼓励和支持银行券的流通。⑤经济危机使各国在贸易、金融等方面纷纷树起了壁垒。尤其是在古典重商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认为金银即国家财富,因此,各国都把金银作为战略物资管制起来。另外,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财政赤字使各国进一步管制黄金并大量发行不兑换银行券和纸币。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答:(1)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观,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从历史和逻辑上讲,货币的各个职能都是按顺序随着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2)货币的职能最少不能少于三个,即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购买和支付手段、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①现代的经济生活中,作为交易的对象都具有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示的价格。马克思把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定名为价值尺度。交易对象如果不具备用一定金额表示的价格,则无从设想交易如何进行;或者说,没有价格的对象就不称其为交易对象。②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这时,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补充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③当具备给出价格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一经产生,便立即具备了用来积累价值、保存价值、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职能。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2 答:如何界定货币,由于时代背景、观察角度、观察深度、侧重于理论剖析与侧重于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需要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像货币这样的经济范畴,如不从不同视角、不同深度来认识其性质,不可能有稍许全面的理解。(1)马克思从职能角度给货币所做的界定较简明完整。那就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马克思论证货币起源的思路及有关行文,可以归结出这样的界说:货币是商品世界中排他性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定商品;进行简化,则成为“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现在的问题是,各国的货币运动都与最后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商品——黄金——割断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把一般等价物拘泥地解释为某种商品,而是解释为某种“等价形态”,那么一般等价物的界说依然可以沿用下来。至于其不断深化的内涵,无疑需要加以探讨。上面讲解了两条:其一,货币是普遍被接受的作为购买、支付的手段(隐含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前提);其二,货币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以此来回答货币的界说或定义的问题。综合以上两点,或许可以说达到起码的要求。(2)自凯恩斯经济理论流行以来,“流动性”几乎成为货币的同义语。在凯恩斯那里,流动性的概念则仅仅赋予货币。如果就“流动”的性能来把握,与任何商品比,与任何有价证券相比,货币的流动性都是最高的。在现在的经济文献中,“流动性”有时指的就是货币,有时指的范围比较大,如包括国家债券等,需注意区分。(3)将货币看成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通常所说的“价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从劳动价值观的视角来看,生产劳动是否是社会分工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必须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来检验:假使商品生产者的产品不能卖掉它,即不能用它获得货币,证明这样的生产劳动不为社会所需要;反之,产品能够卖掉,即能够换成货币,则证明这样的生产劳动的确是社会所需要。正是这些货币信息,使得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指挥着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列宁特别重视这一点,并把货币表述为“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撇开是否遵循劳动价值论的区别,在西方经济学中,从货币信息指挥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把货币界定为“选票”。一个社会生产什么东西,要取决于货币选票: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购买还是不购买,这是投不投选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选票。(4)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通常是从能否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角度出发来具体确定界限。但是在这个大框子里,有的可以立即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如现钞、支票存款,有的却不那么方便。由于存在着区别,所以对能起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作用的货币也要划分为若干组。国际通用的是M1,M2,M3,……系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各国大多采用的M1直接称之为货币,它主要包含通货、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和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把M1之外可构成M2的称之为准货币,如定期存款等。(5)从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货币。货币是根植于商品经济关系,体现并服务于商品经济关系,但却不具有任何可能更改商品经济关系潜力的经济范畴。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答:(1)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在现代社会,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2)当今世界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六大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货币发行3 准备制度的规定。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答:从古代开始有可以称之为货币制度的制度,几千年来货币制度都是与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一般说来,有秩序的、稳定的,从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客观条件的货币制度,是国家追求的目标。要求能够有效地操纵货币制度,也包括为了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控制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但这样的观念和准则却在20世纪中受到严重的挑战。先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但相当长的期间,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中,各国的货币主权依然还是得以保持;有的货币如德国马克等,还很有与美元分庭抗礼的态势。在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还曾同时存在着社会主义世界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货币制度。但到了20世纪的后十年,货币制度对主权的挑战却沿着以下三个趋向而迅速强化:(1)欧洲货币制度的建立。欧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放弃原有的国家货币制度,共同使用欧元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从而丧失了很大部分货币主权。对于传统的货币制度观念,这是直接的挑战。(2)货币局制度。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地区)所发行的货币完全与其外汇储备挂钩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基础货币要由百分之百的外汇储备来支持。货币局规定本币对某一外币的固定汇率。货币局不是中央银行,它不能持有任何国内资产,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货币局制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实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3)美元化。美元化是指一国以美元代替本国货币流通,放弃铸币税和发行银行在本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进行最后救助的可能。本国货币让位于美元,意味着货币主权的完全丧失。这一进程,有可能进一步推进。综上所述,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货币制度服务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为了实现其目的必须对货币制度进行有效的操纵。但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给这一关系带来了新的内容:欧元,货币局制度,美元化等说明货币制度有可能独立于国家主权,即国家主权对货币制度的有效控制不是必须的。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答:(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然会伴随着商品的消亡而一起消亡。货币消亡之后,其核算社会劳动和媒介产品交换的任务,将由劳动券来承担。但货币消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恩格斯曾指出,商品货币消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一个是社会能够直接以社会化的形式将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运用于生产之中。当然只有到了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生产资料完全的社会占有和劳动完全的直接社会性。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实现,货币也就不可能消亡。(2)“货币永恒论”的观点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作为社会计算的工具和决定生产行为的选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车轮,货币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永恒存在,货币不会消亡,所变换的只是其形态而已。当然这一论点是在社会经济条件稳定的前提下得出的。实际上,货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而客观存在的。货币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交易成本上看,节4 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而不取决于主观愿望。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只有出现了另外一种交易媒介,能够以之更经济地解决整个社会庞大的交易需求,货币才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不管最终货币是否消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守经济规律,不能人为强行取消货币,否则只会导致经济混乱。第二章信用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答:(1)过去对信用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解是,信用相当于“借贷”或“债”的概念,等等。(2)按照下面的方式来界定信用比较好: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指借贷行为。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是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现实生活中有时也有无利息的借贷,但这是由于某种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而采取的免除利息的优惠,是一般中的特殊。西方不少国家的银行对企业的活期存款也往往不支付利息,但存款者可以享受银行的有关服务和取得贷款的某些权利,实际上还是隐含有利息的。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答: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发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则之一。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答:(1)将现代经济说成信用经济是对现代经济的一种描述。信用经济是从金融的角度提出来的,体现在现代经济的特点上:①信用关系无处不在。现代经济关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打着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的烙印,商品货币关系覆盖整个社会。信用货币代表着央行对货币持有者的负债,而持有货币就是拥有债权,货币从金属货币发展为信用货币也就意味着信用关系覆盖着整个社会。不仅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都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对于企业经营单位来说,借债与放债,也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国内的经济联系中是这样,在国际经济联系中更是这样。政府几乎没有不发行债券的,而各国政府对外国政府,往往是既借债又放债;银行通过办理个人储蓄,吸收企业、政府存款,发放贷款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5 个人依靠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及房屋。在经济不发达的过去,负债是不光彩的事情,现在则相反,若能获取信贷,正说明有较高信誉。②信用规模日趋扩张,并加速扩张,这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主体拥有债权债务的规模在年复一年的加速扩张,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财富积累的结果。债台高筑是信用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已不是贬义词。③信用结构日趋复杂化。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为了规避风险,大量信用工具和衍生工具应运而生,使得信用关系和信用结构复杂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信用网络越来越复杂。信用活动同时就是交易活动,任何一个买卖都是信用关系的重新变动,这种变化每时每刻都在进行。④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离不开信用。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调控,而在调控过程中信用是必不可少的。国家一般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控。财政政策尤其是积极财政政策必须有国债筹资作为基础,而货币政策的各种工具无不利用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的信用作为传导。⑤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的飞速发展。个人、企业、政府和有经济联系的国外各单位,它们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有些是直接发生的,但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媒介而形成的。作为媒介要聚集资金,从而形成它们的债务;作为媒介要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诸如贷款等方式分配出去,从而形成它们的债权。信用媒介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合理分工的表现,它的出现使信用成为联结整个经济的网络。因此,现代经济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而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使经济加速,使经济的影响面很宽,信用对经济的渗透力很强。(2)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论述,譬如,大学里的助学贷款、各商业银行为在校大学生们办理的可以透支的信用卡。4.记住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模型。对于它的重要性你有什么认识?答:(1)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称之为“资金流量核算”、“资金流量分析”。经济生活中微观行为主体是由不同的类型构成的。如果把不同类型的主体分别归入几个部门,则每一个部门的活动结果,在货币收支对比上不是盈余,就是赤字,而很少是零。最基本的部门划分是分为政府部门、个人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国外部门和作为中介的金融部门。在这种分析体系中,是把部门内部的资金流动略去了。作为这个体系的特征是在分部门的基础上建立起数量模型。其最简单的形式如下表:资金差额:部门收入消费投资进出口盈余(+)/赤字(-)1.政府部门Y1-C1-I1=F12.个人部门Y2-C2-I2=F23.工商企业部门Y3-I3=F34.金融部门Y4-I4=F45.国外部门-X+M=F5合计Y-C-I-X+M=0模型中的F指资金的盈余或赤字,这是从通过信用调剂的资金流动角度所考察的差额,通称为“金融盈余”或“金融赤字”。根据上面的分析,经常的、大量的赤字是出现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也通常是资金的需求者。国外部门的F或为正,或为负;个人部门的F则多为正;金融部门的F则有正有负。不论哪个部门,有盈余,如上面曾分析过的,在信用关系存在的条件下,必然表现为债权,即实际上必然已经“贷出”;赤字之所以能够成立,实际上是负有债务,即必然已经“借入”。这就是说,一个部门的债权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6 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债务;反之,一个部门的债务也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债权。所以,各部门的F相加应该等于零。但实际统计中,由于误差和遗漏,则很难等于零。在这种分析体系中,是把部门内部的资金流动略去了。事实上,有的部门内部的资金流动也极重要,如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流动,等等。为此,需要在几个部门之下再划分亚部门。但统计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往往不易实现过细的划分。(2)资金流量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经济的宏观控制很有意义。通过对过去年份的统计与分析,可从中找出信用运动的规律,进而可以对整个经济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对未来年份的规划和预测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规划是否有足够的财力保证,并进而重新考虑整体规划的合理性,以便作适当的调整。5.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我国目前为什么大力推广票据的作用?答:(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它包含了销售与借贷两方面,作为信用制度的基础,调节资金余缺,对经济有润滑和促进作用。但其在方向上是严格单向的,规模上也受到局限。商业信用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是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企业。②商业信用的发生必包含两种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或者说是两种行为的统一。③商业信用在生产资本循环和周转过程中为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服务,与产业资本循环密切相联,其增减变化也受产业资本循环的影响和制约。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态提供给企业的信用。它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信用形式。与商业信用比较,银行信用具有如下特点:①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则是企业。银行成为专门经营信用的企业和信用中介。②银行信用在规模、方向和时间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由于银行一开始就是以借贷行为这一单纯的债权债务关系出现,并不受商品流转方向制约,而且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因此,银行信用彻底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中,货币资金可以自由地调剂,并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也不受商品流通规模的限制。银行信用既可聚小额的、闲置的货币为巨额的资本力量,以满足社会再生产对大额资本的需求,也可使大额的货币资金分散满足较小数额的货币需求;既可把短期资金集中起来利用其稳定的余额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求,也可以将长期的货币资本分散满足效益可观的、短期的货币需求;如此等等。因此,银行信用较之商业信用有绝对优越的灵活调剂功能,这也是银行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主要的信用形式的原因所在。③银行信用可以满足生产发展所引起的对于流通中追加货币的需求,可使信用相对于社会再生产而发生“膨胀”。银行办理商业票据贴现靠的是它们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当这些货币资金不能满足贴现业务的需求时,银行发现可以签发自己的票据来代替企业家的票据,银行的票据即银行券。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券日益不限于用来代替商业票据流通,而是被更广泛地用于信用业务之中独立地发挥作用,并最终和货币融为一体。(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现代信用制度中,在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银行信用均居于主导地位,但却并不否认商业信用的基础地位。两者之间有其固有联系。①从信用发展的历史来看,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产生,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且与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相联系。没有商品经济就不会有商业7 信用,而没有商业信用的充分发展就不会有银行信用。②商业信用直接和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相联系,在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单位之间,它的发生有其必然性,甚至不必求助于银行信用。因此,即使在银行信用发达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并在银行信用的促进下得到进一步完善,二者在总体上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商业信用不断呈现票据化趋势,而票据则成了部分银行信用的工具,如票据贴现、票据抵押贷款等等。同时随着银行信用的发展,大银行不断集中借贷资本,为垄断组织服务,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结合,从而促使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也进一步融合渗透。总之,两种信用各具特点,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应充分利用两种信用,相互配合,以促进经济发展。(3)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票据的作用,这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形势和票据的特殊性决定的。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商品交易频繁,以往仅使用现金结付已经不能满足扩大的交易活动,因此,必须大力推广使用票据,这不仅可以节省点数的麻烦和时间,而且十分安全。票据还可以通过背书作多次转让,在市场上成为一种流通的支付工具,减少现金的使用。以票据作为支付工具,代替现金支付,可以达到迅速、准确、安全的目的。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信用活动也开始蓬勃起来,出现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等一系列信用形式。信用活动的发展必然要求票据的出现和发展。因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切商品交易并非都是交易与付款同时进行的现货交易,常常是在交易之后的一定时间再予以付款的,它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交易。这时票据就成为利用商业信用时所不可缺少的工具。而背书制度使票据的信用从狭窄的直接交易人之间的信用扩大为社会信用。因此,有学者把票据称为“人的信用证券化”。③商业活动的频繁,必然导致现金流量的不足,这就要求具备融资功能的票据的出现。这主要通过票据贴现来实现,票据贴现是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售换现金。银行按市场利率,先行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尔后以票面金额付给持票人。银行以贴现方式收下票据,可再向中央银行或其他银行贴现以取得资金,称为“再贴现”。票据贴现,解决了资金流转的困难,使票据持有人的资金从票据的形式转变为现金形式,从而加速资金周转,促进经济的发展。6.在我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答:(1)外资,是与本国资本相对而言的,即在本国境内使用,但所有权属于外国人(包括外国法人和自然人)的资本。在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有外国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融资四种。①外国直接投资(FDI)是指非居民对我国的公司型或非公司型企业投资,并由此获得对企业的管理控制权的投资形式。其具体方式包括:在我国开办独资企业、收购或合并我国企业、与我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对我国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投资(通常为10%以上)、利润再投资。我国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此外,还有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形式。②对外借款主要有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贷款等。一般将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统称为优惠贷款。外国政府贷款也称为“双边政府贷款”,具有一定的援助性质,期限长,利率低。但是债权人对贷款的投向有一定的限制。目前我国的外国政府贷款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非营利项目。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由国际8 金融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向我国政府或企业提供的贷款。国际商业贷款则是我国从境外商业性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券是一种广泛采用的筹资渠道。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债券种类繁多。如我国发行的在美国市场上以美元计值的扬基债券,在日本市场上以日元计值的武士债券等。除债券外,还包括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等等。④股票融资是指境内的企业以现有资产或以新设立的公司的名义在境外发行股票并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融资活动。最近几年,境外股票融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利用外资手段。此外,还有项目融资、国际金融租赁等利用外资的方式。(2)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并不必然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外资、外债规模都会影响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借用外债,迟早要还本付息,并且要支付外汇。利用外债的规模过大,势必增加以后平衡外汇收支的难度,甚至于陷入债务陷阱,失去信誉。利用外债,要求有相应的配套资金,偿债时还需筹措还本付息的外汇资金。如果外债规模过大,可能迫使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收支失衡,带来需求膨胀的后果。因此,需要结合各国国情,对利用外资情况进行管理。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利用外资的规模使之处于偿还能力之下,并引导外资流向资金短缺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并不必然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利用外国资本对发展本国经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措施。它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国家财税收入。实践也已充分证明,利用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7.为什么把股份公司与信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于股份公司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给予极高的评价?答:(1)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存在以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股份公司的资本是靠发行股票集聚的。而股票能够发行出去,其前提是必须存在巨大的货币资金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的拓展,使持有货币的公众极大地增加;与此同时,信用关系的迅速发展使那些只有少量剩余货币的公众改变了只把它们存在箱子底的习惯,而是寻找有利的投放场所。于是,一个不仅有大额货币资金进入,也有为数众多的小额货币资金进入的信用市场形成了。有了这个市场,以票面金额不大为特征的股票就可成为小额货币持有者的投资对象,当然,也不妨碍它们成为大额货币资金的投放对象。信用关系的发展,还使得只是短暂不用的货币进入信用市场,通过灵活的信用调剂,得到利用。以小面额为特征的股票还具有可以方便转让的特点,这就使得短期资金也成为支持股份公司发展的力量。股票能成为广泛的投资对象,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股票持有者对公司的行为只负有限责任。当开发一个巨大的事业时,有可能进行投资的一般公众,事实上无法掌握甚至无法了解事业进行的状况。如果还要求任何投资者都负无限责任,则无法利用进入信用市场的大量分散的小额、短期的资金。然而,在一般信用关系中,贷者对借者的经营活动不负任何责任:如果借者无力归还,贷者的损失也不过是贷出的金额。当信用关系在经济生活中日益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时,信用关系中的原则就会在客观需要时移入投资领域,于是就有了既是投资又只负有限责任的股份制。并从而克服了大事业必须由分散的小额资金来支持,而小额资金所有者如果要他们负无限责任就不可能投资的矛盾。(2)资本,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资本的所有权,即资本属于谁;二是资本的职能,即赚取利润的职能,这个职能只有通过资本的运用才能实现。这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资本家本人运用自己的资本,实现资本的职能;也可能是分离的,如资本家委托旁人经营,而实现的资本收益由资本家分一部分给经营者。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出现了具有本质意义的发展。9 从所有权来说,一个股份公司的资本不仅不是一个人的资本,也不是几个人的资本,而是很多人的资本,因而这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资本。在这种形势下,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必然要分离的。如果说,一个资本家独资或几个资本家合伙,他们可以选择是自己经营还是请人经营,那么在股份制下,众多的股东是一般不可能自己直接经营的。在股份公司发展的基础上,经理人员形成了一个阶层,他们不是资本的所有者,而只是执行资本的职能。在这里,资本的所有权已不再是发挥资本职能的前提。资本从私人的变成“社会的”,资本的所有权必然要与经营权分离,经营也不再以所有权为前提,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所有权制度,即从私有变为真正的公有,并不会对经营组织的过程产生不可克服的障碍。所以,对于股份制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8.1997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答:(1)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消费信用开始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现阶段加快发展消费信贷也表现出其特别的积极意义:①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1997年到2000年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遇到了一定困难,表现在物价指数上是相当一段时期的持平甚至负增长,加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出口难以有太大作为,因此必须扩大内需。而当时在短期内收入无法有大的增长,消费信贷便成了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较快,但是国际收支极度不平衡,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也是当务之急。②启动新的消费热点,改善人民生活。目前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但又难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对汽车住房等奢侈品的消费。因此必须借助消费信贷,形成消费能力,加快启动消费热点,提前进入下一个消费阶段,提高生活水平。③配合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当前我国陆续出台许多改革措施,对个人生活形成冲击。例如住房改革取消了实物分房;教育产业化要求每个享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必须交纳学费等等。商业银行适时推出的住房贷款和教育贷款起到了很好效果。如果没有消费信贷作为各项改革的润滑剂,改革就很难平稳进行。④促进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脱媒”现象的威胁,对企业贷款业务逐渐萎缩,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坏账增多,银行不得不惜贷。消费信贷成为了商业银行又一个利润增长点,有利于资产多元化,分散风险。(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以下几种:①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二手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住房转让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②个人消费类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权利质押贷款。③个人助学贷款。(3)助学贷款是我国的新型教育辅助政策,主要是解决我国贫困学生教育问题的,适用的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这些学生可以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此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无需担保,申请的条件是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贫困证明。我国的助学贷款也属于消费信贷的一种,是关于教育消费的信贷,是学生借助自身的信10 用资源和预期的未来收入,利用自己的信用资源完成学业的一种提前消费行为。在中国农业银行等网站,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归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第三章金融1.你是如何理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论断的?答: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也正在逐步转变为金融经济。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反映出来:(1)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经济货币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测量经济货币化的三个常用指标来看,实际金融资产存量/国民生产总值、实际金融资产存量/有形财富总量以及人均实际货币量(广义)都比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大提高了。从全球看,金融资产交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热点,其规模已经超过商品交易。它不仅能满足商品交易规模扩大的需要,而且还同社会经济发展机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已经形成。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银行作为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的中心地位依然保持,银行作为社会分配中心、经济信息中心和资金调剂中心的地位已经形成。同时,一个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已经产生。在这个金融体系中,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在不断健全,其调控手段不断完善,调控效果也不断提高。其他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合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各种投资基金以及各种有关金融咨询的中介机构等,都在不断增加和发展。他们也成为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成员。在资金融通和信用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金融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核心作用。(3)金融创新方兴未艾,货币形式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浪潮正在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前推进,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也不断产生。随着新的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货币形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电子货币已经出现,信用卡等支付手段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货币,这些新型的货币以其便利性和安全性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它们加速了社会资金周转,减少了货币流通费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发生转移。现代经济中,由于货币形式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已经不是为了交换商品或预防未来不确定性支出的需要,而是更注意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持币本身所带来的收益。货币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资产,而不仅是交换媒介。借助于发达的金融工具,经济主体在追求实物资产增长的同时,可以比较方便地追求金融资产的增值。经济主体持币动机的转移,是现代金融与现代经济增长结合的产物,它使经济因此而获得了更多的增长点。(5)金融调控已经成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只是被动地推动着生产的发展,而在金融经济中,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着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流转,从而使货币作为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引导着生产要素的转移。正因为有了这一变化,以实行货币政策为主要方式的金融调控就比传统的市场调节显得更有效。利率水平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它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手段,中央银行也因此而成为现代经济中主要的宏观调控主体。(6)金融深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特征。金融深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谓“金融深化”,就是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供求情况,并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由于在经济活动中,金融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金融深化必然会不断促进经济良性增长。金融深化的实质是要求实行金融体制的改革,以便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11 的核心作用。因此,金融改革发展已经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广泛开展。2.如果你是国内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你是否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对口”的专业?答:国内高校的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对口专业。在美国高校,金融学主要分为微观金融学(Finance)、宏观金融学(MacroFinance)以及金融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SecuritiesMarketMicrostructure)三个大的方向。宏观金融学(MacroFinance)是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的领域。宏观金融学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AssetPricingAndCorporateFinance)、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MarketAndIntermediations)等等。这类研究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和经济系内。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涵盖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伴随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学科交叉成为突出现象,金融学概莫能外。实践中,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由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学(Financial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学(LawandFinance)”。因此,如果在国内高校学习金融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来选择在美国的“对口专业”,如学习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同学可以选择经济系,学习证券投资的同学可以选择商学院的金融系,而学习金融工程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对应的金融工程专业。3.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有何异同?为什么对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答:(1)中文的“金融”的理解。“金融”是由中国字的“金”与“融”组成的词汇。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它的范围大体包括: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资本市场,保险系统,以及国际金融等领域。如用经济学的术语来概括,通常所理解的金融,就是指由这诸多部分所构成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既包括宏观运行机制,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这可以认为是“宽”口径的金融。也有一种理解认为“金融”仅指资本市场,仅指资本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相对于上述的日常习惯观念,这样的观念狭窄得多,仅指这个范围内的微观运行机制。这可以认为是“窄”口径的金融。(2)西方人对finance的理解。西方人对finance的诠释,大体可归纳为三种口径:①最宽泛的是诠释为: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这是最为普通的用法。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政府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归之为publicfinance,即“国家财政”;工商企业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归之为corporatefinance,即“公司理财”;个人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归之为personalbudget,即个人收支。这种诠释所概括的范围大于“金融”在中国涵盖的范围。②最狭窄的诠释:金融概括了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在国外的经济学界,这样的用法通行。近年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对“金融”的狭义解释,即来源于国外对finance的这种用法。③介于两者之间的口径的诠释为: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12 等。一些国际组织采用这样的统计口径。(3)把中文的“金融”与西文的finance相比较,如图3-1所示。图3-1“金融”与“finance”词义涵盖范围比较从图可以看出,“金融”与“finance”并无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中文的金融与西文的finance所包含的内容都在不断演进。所以,中文“金融”与西文finance不能强行使之简单恒等。(4)对于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很多概念的界定和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背景和不同的理论流派来看,往往就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对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不同的界定。(5)对于学术概念的不同理解,往往难以存此废彼,定于一尊,必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很多学术概念的不同理解也并不是完全的排斥关系,通常会有某些共同点,有可以相互吸收的合理的部分。4.金融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代金融涵盖了哪些领域?答:(1)金融范畴的形成源于货币和信用的发展。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前,货币范畴的发展同信用范畴的发展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流通中的货币形态其大轮廓是:最初的实物形态;尔后的金属铸币形态;再后的信用货币形态。信用的产生是与财富非所有权转移的调剂需要相联系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并存。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作为财富凝结的货币在借贷中日益占据了重要地位。信用的发展,对于货币的流通确实起过强大的作用,但总的看来,货币与信用仍然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西欧产生了现代银行。银行家签发允诺随时兑付金银铸币的银行券。银行券流通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地代替铸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同时,在银行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既不用铸币也不用银行券的转账结算体系和在这个体系中流通的存款货币。一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贵金属铸币全部退出流通。到20世纪30年代,则先后实施了彻底不兑现的银行券流通制度。这时,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则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时时影响着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分布。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则产生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这个新范畴就是金融。(2)伴随着货币与信用相互渗透并逐步形成一个新的金融范畴的过程,金融范畴也同时向投资和保险等领域覆盖。投资(investment),其古典形式,是个人出资或合伙集资经营农工商业,将本求利。而伴随着金融范畴的形成过程,投资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以股票交易为特征的资本市场。13 保险(insurance),包括财产保险(propertyinsurance)和人身保险(1ifeandhealthinsurance),其存在的根据是危险、是风险、是生命周期均独立于货币、信用之外。但早期的保险业务,往往是与贷款业务同处在一个金融机构之中——保险的集中货币资金与货币资金的贷放直接结合。很快,保险集中的货币资金虽然主要不再用以直接贷放,但却主要投放于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保险资金所占的份额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单之类的保险合约也成为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至于其中的人寿保险,从其产生伊始,就是保险与个人储蓄的结合,一直到今天。而在后来发展的相互人寿保险(mutuallifeinsurance)的形式中,保险又与投资结合起来。所以,从不同角度,保险均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因素。此外,信托(trust)与租赁(leasing)等等,或几乎完全与金融活动结合,或大部与金融活动结合,成为金融所覆盖的领域。综上所述,金融涵盖的范围有: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5.金融的宏观方面与金融的微观方面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答:(1)金融的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是指金融所涵盖的两个不同方面。其中金融的宏观方面主要侧重于金融运行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④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震荡;⑤名义经济与实际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⑥货币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⑦国际金融的制度安排与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等等。金融的微观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具体的金融市场制度和体系,金融中介组织的作用和功能,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创新等方面,它与各个经济主体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金融市场的分析;②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分析;③对具体金融工具的设计,交易规则的制定;④论证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相互渗透的必然趋势;⑤金融功能分析,即通过揭示稳定的金融功能来探讨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等等。金融的宏观方面与金融的微观方面的关系如图3-2所示。图3-2金融学科体系(2)金融的微观方面与宏观方面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相反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不能够说某个事物完全是金融的宏观方面,或者是微14 观方面的,而应该说每一个金融方面的事物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方面。金融的微观方面是宏观方面的基础,没有微观的金融经济主体的运行就不可能产生宏观的金融现象,就达不到宏观的经济效果;同时金融的宏观方面又是金融微观主体活动结果的综合,宏观金融的调整必须通过微观主体的行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把握了宏观的金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做出经济政策决策,促进经济发展。6.自己做一个金融体系图表和一个金融学科体系图表。答:(1)金融体系如图3-3所示。图3-3金融体系图(2)金融学科体系如图:第四章利息和利率1.为什么利息成为收益的最一般的形式?举一个例子,说明收益的资本化。答:(1)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于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显然,没有借贷,就没有利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的或将会取得的收入。与此相对应,无论借入资金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分成利息与企业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于是,利息就成为一个尺度:如果投资额与所获利润之比低于利息率,则根本不应该投资;如果扣除利息,所余利润与投资的比例甚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利息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马克思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①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被广而化之,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在货币资本的借贷中,贷者之所以可以取得利息,在于他拥有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而借者之所以能够支付利息,在于他将这部分资本运用于产业营运的过程之中,形成价值的增值。一旦人们忽略整个过程中创造价值这个实质内容,而仅仅注意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可以带来利15 息这一联系,货币资本自身天然具有收益性的概念,便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②利息虽然就其实质来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同利润率有一个极明显的区别:利润率是一个与企业经营状况密切联系而事先捉摸不定的量;而利息率则是一个事先极其确定的量,无论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情形如何,都不会改变这个量。因此,对于企业主来说,“一旦利息作为独特的范畴存在,企业主收入事实上就只是总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所采取的对立形式。”利息率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制约企业主收入的多少。在这个意义上,用利息率衡量收益,并以利息表现收益的观念及做法,就不奇怪了。③利息有着悠久的历史。信用与利息,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观念和利润观念存在以前很久”就存在了,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的看法。因此,无论货币是否作为资本使用,人们毫不怀疑,它都可以带来收益。(2)收益的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正是按照这样的带有规律性的关系,有些本身并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于多大资本的事物,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例如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格,从而不具备决定其价格的内在根据,但土地可以有收益,于是就可以取得地价。比如,一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00元,假定年利率为5%,则这块土地就会以每亩2000元(=100元÷0.05)的价格成交。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B)越大时,其价格(P)会越高;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利率(r)越高,土地的价格(P)将越低,这就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土地价格形成的规律。同理,有些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因收益的资本化而视为资本,以工资为例,若一个人的年工资为6000元,当市场年利率为5%时,他的资本额可达12万元,这便是在西方经济学里被称为“人力资本”的范畴。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化规律起作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也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2.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答:(1)从理论上说,利率水平的决定取决于以下因素:①平均利润率利润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可分割的总额,当资本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着利润总量,平均利润率越高,则利润总量越大。而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息率要受到平均利润率的约束。因此平均利润率越高,则利率越高。②借贷成本它主要包括两类成本: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二是业务费用。银行再贷款时必然会通过收益来补偿其耗费的成本,并获得利差,所以它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就必然要求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和业务费用之和,否则银行就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当然,银行还可以靠中间业务的手续费等其他收入去弥补成本。③通货膨胀预期物价变动主要表现为货币本身的升值或贬值,物价下跌,货币升值,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在金融市场上,由于本息均由名义量表示,借贷双方在决定接受某一水平的名义利率时,都考虑到对未来物价预期变动的补偿,以防止自己因货币实际价值变动而发生亏损。所以,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趋于下降。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可贷资金的数量。当中央银16 行想要刺激经济时,会增加货币投入量,使可贷资金的供给增加,这时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下降,同时会刺激对利率的敏感项目,如房地产、企业厂房和设备的支出。当中央银行想要限制经济过度膨胀时,会减少货币供给,使可贷资金的供给减少,利率上升,使家庭和企业的支出受抑制。⑤商业周期利率的波动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在商业周期的扩张期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下降。⑥借款期限和风险由于期限不同,流动性风险、通胀风险和信用风险也不同,所以利息率随借贷期限的长短不同而不同,通常利息率随借贷期限增长而提高。为了弥补这些风险现实发生后无法收回贷款本息所造成的损失,贷款人在确定贷款利率时必须考虑风险因素,风险越大,利息越高。资金从投放到收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购买力的风险、利率风险、违约风险和机会成本损失风险等等。⑦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从总体上说,平均利润率等因素对利息率起决定和约束作用,但市场利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市场上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就会上升,供过于求时,利率则要下降。⑧政府预算赤字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水平将会同方向运动,即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利率将会上升;政府预算赤字减少,利率则会下降。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状况国际贸易状况的变化通过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两方面影响利率的变化。在产品市场上,当净出口增加时,会促进利率上升;当净出口减少时,会促进利率下降。国际资本流动状况对利率的影响与国际贸易状况的变动在货币市场上对利率变动的影响相类似。当外国资本(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短期的证券投资)流入本国时,将引起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导致利率下降;当外国资本流出本国时,将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⑩国际利率水平由于国际间资本流动日益快捷普遍,国际市场趋向一体化,国际利率水平及其趋势对一国国内的利率水平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二者体现出一致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其他国家的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的影响;二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的影响。而欧洲货币规模的增大和范围的扩大,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的加强,也会降低国内利率水平或抑制国内利率上升的程度。(2)利率的决定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利率决定论、实际利率理论、货币供求论、可贷资金理论和IS-LM利率理论。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对利率的决定的分析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为起点的。马克思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即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认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否则归职能资本家的部分就会等于零,这样平均利润率构成了利率的最高界限。至于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从理论上说是难以确定的,它取决于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但不管怎样一般不会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因此,利率的变化范围一般总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17 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此外,法律、习惯等也有较大作用。马克思的理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②实际利率理论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被称作实际利率论,该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其中,生产率用边际技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点。图4-1说明了这种关系。图4-1实际利率论图中,I为投资曲线,I线向下倾斜表示投资与利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S线为储蓄曲线,S线向上倾斜表示储蓄与利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I、S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利率r0为均衡利率。若当投资不变而边际储蓄倾向提高使S线右移至S'时,均衡点决定的利率就会从r0下降至r1;当储蓄不变而边际投资倾向提高使I线右移至I'时,均衡点决定的利率就会从r0上升至r2。③货币供求论凯恩斯把利息定义为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因此决定利率的是货币因素而非实际因素。他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时,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会增加,当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当货币需求减少而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共同决定的。该理论如图4-2所示。图4-2货币供求论图中的货币供应曲线M因由货币当局决定,故为一条直线;L是由流动性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曲线,两线的相交点决定利率。但L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表明当M线与L线相交于平行部分时,由于货币需求无限大,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应,货币都会被储存起来,不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这就是凯恩斯利率理论中著名的“流动性陷阱”说。④可贷资金理论18 由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倡导。他们一方面反对传统经济学对货币因素的忽视而将利率的决定仅限于实际因素;另一方面又批评凯恩斯只强调货币供求而否定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的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用公式表示,有:DDL=I+ΔMSSL=S+ΔMD式中,DL为借贷资金的需求;SL为借贷资金的供给;ΔM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S变量;ΔM为该时期内货币供应的改变量。显然,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呈负相关关系。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DSI+ΔM=S+ΔM这样,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之上。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按照这一理论,则货币供需力量对比的变化即足以改变利率,因此,S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如图4-3所示。图中的M0是尚未增加ΔM的货币供给量,SM1是增加了ΔM之后的货币供给量。图4-3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特别是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及资金流量统计建立之后,用可贷资金理论对利率决定做实证研究和预测分析,有其实用价值。⑤IS-LM利率理论IS-LM模型是由希克斯首创,由汉森补充和发展而成,它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全面均衡来阐述了利率的决定机制。只有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满足储蓄等于投资、货币供应量等于货币需求时,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才能确定。如图4-4所示。图4-4IS-LM利率理论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所决定的收入和利率就是使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E点以外的其他任何收入利率组合都是不稳定的,都会通过商品19 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整达到均衡。3.了解我国金融机构计息的方式。在什么场合用单利,什么场合用复利?答:计息是指利息的计算。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一般采用两种计息方法:一是对年、对月、对日计息法,即对一笔存款或贷款,先按整年、整月和整日分别计算利息,然后相加计算出整个存款期或贷款期的全部利息;二是日积数法,即以本金乘以天数算出日积数,再根据日积数乘以日利率得出全部利息。结息是指利息的实际给付。金融机构对一笔存款或贷款,并不是每天支付或收取利息,而通常是集中在特定的日期才实际收付利息。对于实际收付的利息,因取息人有了支配权,又可以存入金融机构或进行其他投资而产生新的收益,因此,即使同样的年利率水平,因结息时间和频率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实际利率。我国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仍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存贷款利息的计算和结算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我国金融机构的计息、结息规则曾经做过多次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从1999年4月1日开始实行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对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的计息、结息规则做出了详细规定。(1)存款的计息与结息规则。根据我国现行利率政策,活期储蓄存款每年结息一次,结息日为每年6月30日,利息并入本金起息,因而活期储蓄存款计息带有一定的复利性质。活期储蓄存款未到结息日清户时,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利率计息到清户前一日止。定期储蓄存款按存入日挂牌公告的利率采用计息,利随本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逾期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除约定自动转存的外,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其余部分到期时按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1年期以内(含1年)相应档次的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打折计息,打折后低于活期存款利率时,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存期内按照存单开户日银行挂牌公告的利率计息,利随本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逾期期间不计息。单位活期存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未月20日为结息日。金融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收取的保证金,按照单位存款计息、结息。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当年归集的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结息后转入上年结转户;上年结转的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3个月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公积金存款的结息日为每年6月30日。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20日为结息日,按结息日的利率计息,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对欠交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从欠交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至交足准备金为止,遇罚息利率调整分段计息。(2)贷款的计息与结息规则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短期贷款,按贷款合同签订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短期贷款在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20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20日为结息日。短期贷款的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贷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贷款(包括贷款合同生效日起一年内应分笔拨付的所有资金)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每满一年后(分笔拨付的以第一笔贷款的发放日为准),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20 定货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中长期贷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20日为结息日。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按季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逾期贷款或挤占挪用贷款,从逾期或挤占挪用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到清偿本息为止,遇罚息利率调整分段计息。对贷款逾期或挪用期间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按季(短期贷款也可按月)计收复利。如同一笔贷款既逾期又挤占挪用,应择其重,不能并处。如果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除支付按照实际贷款期限计算的利息外,再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金额不超过提前还款日至借款合同到期日之间应付的利息。因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借款人提前偿还贷款也是一种违约行为,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予以补偿,并在第一百一十三条对补偿金额做了明确规定。借贷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时对提前还款问题另有约定的,应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执行。贴现按贴现日确定的贴现利率一次性收取利息。同理,再贴现按再贴现口的再贴现利率一次性收取利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再贷款按合同利率计息,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再贷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20日为结息日。对再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计收复利。4.目前在我国的利率体系中,哪些属于市场利率?哪些属于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答:市场利率是指在某一时点,金融市场上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官定利率是指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行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部门的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调整以下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利率、罚息利率、同业存款利率、利率浮动幅度、其他。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确定以下利率:浮动利率、内部资金往来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允许确定的其他等量利率。可见在我国,目前以官定利率为主,尤其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利率范围有限,主要是在同业拆借等领域。目前,我国没有行业利率。5.倘若你在银行有一笔储蓄存款,当储蓄存款利率下调时,你会根据怎样的判断做出反应?答: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储蓄目的、储蓄收益要求进行调整。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回答。6.利率与收益率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度量收益率?答:(1)收益率是收益与投入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金的比率。收益率实质就是利率。作为理论研究,这两者无实质性区别。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是习惯的原因——使两者出现差别。收益率的适用范围比利率广泛。(2)收益率包括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现实中,有些金融交易行为是根据一定的利率设计的,但未标明。把这个隐含的率算出来,也称之为收益率。收益率的度量取决于名义利率、购买价格、面值和发行价格等因素。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可以写成:r=i+p,式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它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只要存在物价水平并非保持不变的条件,市场各种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如果出现物价下降的通货紧缩局面,则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上升。如果收益率保持不变,其实际收益上升。反之则下降。购买价格与收益率成负相关关系,即购买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反之则越高。面值和发行价格主要是通过影响购买价格和出售价格来影响收益率的。21 从本质上讲,收益率取决于收益与投入本金,凡是能够影响收益和投入本金的因素都能影响收益率。7.什么是市场形成的基准利率?它起什么作用?答:(1)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基准利率必须是市场化的利率:一方面,只有市场机制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无风险利率;另一方面,也只有市场机制中的市场化的无风险利率,其变化才可以使全社会其他利率按照同样的方向和幅度发生变化。(2)通过基准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可以了解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另外,基准利率处于利率体系的核心主导地位,它不仅是稳定利率体系的“锚”,更是调控利率体系的“纲”。“纲举目张”,整个利率体系将随之调整。根据各国的实践经验,能够充当基准利率的只能是位于整个利率体系的底部,风险最小,最满足公众流动性偏好,最能引导公众的预期,最便于央行操作,传导效果最好的利率。目前世界各国的基准利率大致分为短期国债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再贴现率等,央行通过对这些利率的调控就能实现对整个利率水平,乃至对经济的调控。显然,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有实质性突破,并能获得持续的进展。反之,如果没有规范基准利率的主导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就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8.票面利率、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异同何在?答:票面利率是指金融工具的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金融工具的票面利率主要受基准利率、发行者资信、偿还期限、利息计算方式和资本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等的影响。收益率指当期收益率,即用债券的票面收益除以债券当时的市场价格所得的收益率。它与票面利率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计算比率时,前者的分母是债券面值,后者的分母是债券的现行市场价格。到期收益率是指在如下两者的金额相等时所决定的现实起作用的利率:(1)到债券还本时为止分期支付的利息和最后归还本金折合成现值的累计;(2)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到期收益率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当投资者以票面价格买入金融工具并持有到期时,票面利率、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相等;当投资者以低于面值的价格购买金融工具并持有到期时,其票面利率低于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而收益率高于到期收益率;当投资者以高于面值的价格购买金融工具并持有到期时,其票面利率高于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而收益率低于到期收益率。当投资者购买价格与票面价格不一致,同时没有持有到期时,其票面利率、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往往不相等。9.什么是利率的期限结构?运用期限结构理论解释为什么收益率曲线会有不同的形状?答:(1)同一品类的不同期限的利率构成该品类的利率期限结构,所以期限结构是利率与期限相关关系的反映。利率期限结构只能就与某种信用品质相同的债务相关的利率,或同一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务相关的利率来讨论,加入信用品质等其他因素,期限则无可比性。对于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解释主要有:人们对利率的预期,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的流动程度等。(2)比较经典的期限结构理论有预期理论和市场隔断理论。其中预期理论又可以分为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和偏好理论。收益率曲线有四种基本图形,即向上倾斜状、向下倾斜状、水平状、驼峰状。各种理论对收益率曲线形状的解释如下:①纯预期理论认为远期利率或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变化决定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一定时间的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了当前市场对未来一系列短期利率的预期:当22 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时,会有上升的收益率曲线;反之,收益率曲线是下降的。②流动性理论认为,期限长的债券价格波动的风险大,人们必然对这部分风险要求补偿。只有长期投资收益率高于短期投资平均收益率时,人们才会选择长期投资工具。于是期限越长的债券,到期收益率越高,收益率曲线一般向上倾斜。只有在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以致使流动性补偿无法抵消预期利率下降的程度时,才会出现下降的收益率曲线。③偏好理论接受了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会影响收益率曲线的观点,同时认为影响收益率曲线的另一个因素是不同期限资金市场的供求。当一个特定期限的资金市场上供求严重不均衡时,交易双方才会转向供求状态并非严重不足的其他期限的资金市场。这种资金的流动则会影响收益率曲线,使其表现出或者向上、或者向下、或者水平、或者驼峰状的形态。④市场隔断理论认为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基本是不流动的,这是金融机构的特定业务运作所导致的对资金期限的特定要求使然。不同金融机构有不同的负债性质,因而对资金的期限有特定需求。这种不同期限市场上资金流动的封闭性,决定了收益率曲线可以有不同的形态。10.从中国债券网查一查我国国债市场上利率期限结构的计算方法。答:由读者自己亲自查证。11.什么是利率的投资弹性与储蓄弹性?影响利率的投资弹性与储蓄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果这两种弹性都比较强,利率将有可能对宏观经济发挥怎样的调节作用?答:(1)储蓄的利率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储蓄的利率弹性是指储蓄的变化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就个人储蓄而言,利率的变化对储蓄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储蓄总额相对于利率的提高,可以是增加,也可以是减少;储蓄总额相对于利率的下降,可以是减少,也可以是增加。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未来的消费——储蓄,来替代当前的消费。这一效应反映了人们有较强的增加利息收入从而增加财富积累的偏好。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收入水平由于利率提高而提高时,希望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准的偏好。一般来说,一个社会中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由于相互抵消,尽管利率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别来看都很强,但利率的弹性却可以很低。至于储蓄的利率弹性方向——是正还是负,显然也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结果。(2)投资的利率弹性及其影响因素。投资的利率弹性是指投资的变化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程度。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厂商对资本的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形成的。如果资本边际效益大于市场利率,可以促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但是,同样幅度的利率变化以及利率与资本的边际收益的对比对于不同厂商投资的影响程度可以是不同的。如在劳动力成本——工资不随利率下降而降低的情况下,对劳动密集型的投资,利率弹性就小些;对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利率弹性就大些。另外,期限较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利率弹性会大些。存货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复杂,由于存货的增减更主要的取决于产品销售及其他成本,利息成本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有较大幅度的利率变化,才能引致存货投资量的明显变化。(3)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但是利率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利率的投资弹性和储蓄弹性。如果这两种弹性都比较强,利率在调节宏观经济过程中将发挥较大的作用:如果利率提高,会使社会的储蓄提高,投资减少,有利于控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如果利率降低、将使社会的储蓄减少,投资增加,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所以极大,基本原因在于:对于各个可以独立决策的23 经济人——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来说,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基本的准则。而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益。在利益约束的机制下,利率也就有了广泛而突出的作用。以我国为例,在过去的中央集中计划体制下,由于市场机制受到极强的压制,利率没有什么显著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利率也开始被重视。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人、个体经营者及非国有经济的其他各种成分,由于具有独立的决策权,所以可明显看出利率的作用在逐步提高。而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还没有形成的条件下,利率的调整很难起到引导作用:利率调高不能促使其节约人力、物力消耗和加速资金周转,利率调低则更会促成浪费。当企业无力从自己的盈利中解决一个相当部分的再投资需要(如扩大规模、更新改造和增补流动资金等)时,只要还得继续经营,多高的贷款利率也难以使贷款需求降下来,即企业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此时利率难以对宏观经济产生调节作用。12.我国实施管制利率的原因是什么?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我国目前正在对利率实行市场化改革,你是否了解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步骤?你对推进这一改革的必要性是如何理解的?答:(1)我国实施管制利率的原因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的放开,将引起非常大的震动,对此,金融管理当局必须高度重视。在目前,我国市场化特别是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之所以依然实行管制是因为以下原因:第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比重仍然较大,金融监督机制虽然有一定改进,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此时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银行间的恶性竞争,产生金融风险。第二,我国银行资金主要流向了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与否,将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前提下推行利率市场化也不是不可以,但结果是资金将改变流向,更多的资金将流向效率高的民营企业。第三,利率市场化是汇率市场化的前提。利率市场的开放应与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的开放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并有整体安排。第四,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应扩大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培育和发展包括商业票据在内的票据市场;完善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运作机制。第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发达,如金融期货市场等套期保值市场。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需要金融期货市场来规避和分散利率风险,这是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2)利率管制有下述几个弊端:①导致利息负担与收益的扭曲。政府对利率管制的显著特征是将管制利率控制在市场利率以下。由于存款者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与借款者所支付的利息成本相对偏低,造成利息负担与收益的不均。利益的最大损失者是存款者。②导致信贷配给制。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非利率的贷款条件可分为三类:一是借款者的特性,如经营规模、财务结构、过去的信用记录等;另一类是银行对借款者就借款活动所做的特别要求,如:回存要求、担保或抵押条件、贷款期限长短等;第三类属于其他因素,如企业与银行和银行个别职员的关系、借款者的身份、借贷员的个人好恶、回扣的有无和多少等。这些非利率贷款条件是利率管制环境下银行解决超额资金需求的常用手段。在信用分配的标准中,一些标准有助于银行减少信贷风险,如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规模、贷款期限等;但也有许多因素不但有悖于资源配置的原则,而且还会助长银行这一垄断行业的不正之风,例如补偿余额、索要回扣、以借款者身份为标准、裙带之风等等。这些标准的存在,一方面变相提高了银行的有效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则为银行及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寻租、腐败创造了条24 件。换言之,利率管制所导致的信贷配给的存在,除了会降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外,还会产生败坏银行甚至整个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③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本产出比率。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利率与边际生产率相等,低于均衡边际生产率的企业会因其支付不起利息负担而退出借贷市场。换言之,由资本使用人之间自由竞争所决定的利率自动地将资本限制于那些报酬高的用途上,而将报酬低的投资予以淘汰。利率的这种功能对于资金供给是经济发展瓶颈的国家尤为重要。为了将资本分配于每一单位投资净报酬率最高的用途上,应让利率执行其自然的功能,使资本分配到最具生产力的各种相互竞争的用途上。但如果政府武断地规定一个低的利率并任意对资本加以分配,完全限制竞争性利率的选择机能,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一些资本分配到生产率较低的投资项目上,使每一单位投资的净生产率降低,更加重了资本供给缺乏的严重性。④降低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若金融当局对金融部门的存贷款利率进行管制,必然影响资金供给来源。因为存款利率太低,效率低下而又有资金盈余的单位将会进行自我融资而不存入金融机构,结果会导致金融部门萎缩而阻碍金融发展,进而影响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速度。⑤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如果政府人为地将存款利率压得很低,表面上看降低了银行的成本,但实际上银行吸收同样的存款量可能付出的成本更高,或在付出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吸收的存款量减少。为了多吸收存款,银行就可能采取各种隐蔽的方式提高存款利率,如赠送各种礼物、奖品、提前支付利息等。这种行为一旦被监管者发现,银行就要为此付出代价。若要通过合法行为增加存款的吸收,银行只能通过非价格竞争手段,如改善服务的方式进行,如增加服务时间,增设分支机构、网点,改进技术设备等等。这些措施可能在原利率水平下增加存款流入量,银行的利息成本曲线有可能降低;但由于服务时间的延长和服务质量的改善,必然增加营业费用。政府对银行贷款利率的管制,通常会导致两种情况发生:一是如果规定的贷款利率低于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则银行就会减少贷款数量,增加对证券的投资;或通过非价格竞争手段,使隐含贷款利率提高。二是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银行既不能投资于证券,也不能违反规定变相提高贷款利率,则唯一的结果是银行的收益减少,甚至发生亏损。如果政府对存贷款利率同时进行管制,银行既可能采取前述几种行为方式来应对管制,也可能因为利差基本固定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花费精力去改善经营管理、增加收益。⑥黑市盛行。由于利率管制的存在,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水平,资金需求量超过资金的供给量,促使银行根据各种非利率因素进行主观的信贷分配,这种主观的信贷配给方法不但会降低资源使用的效率,而且必然使一些企业得不到低利率银行贷款,只能求助于黑色借贷市场,以满足其资金需求。这也是在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黑色借贷市场的主要原因。官定利率水平离均衡利率水平越远,资金黑市就越猖狂。⑦导致整体经济的不稳定。上述的利率管制的弊端必然影响一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稳定。(3)利率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25 自主确定拆借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1)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要用三年时间,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步骤渐进地实现利率市场化。尔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正式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1年,放开了全国社保基金协议存款利率。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5月,央行再一次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后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2003年8月,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2倍。2003年9月21日,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即由6%调高至7%。2003年12月,央行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2004年1月1日起,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同时明确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2004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2004年10月28日,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时,就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但仍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其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中国利率市场化报告。央行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设想是:统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26 控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005年3月17日,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同时,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5月16日,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2005年7月21日,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注入了新的内容。200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的有关事项。2月9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2006年9月6日,央行决定建立报价制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2007年1月4日,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上海银行业间同业拆放利率)开始正式投入运行。Shibor是央行打造中国式“联邦基金利率”、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2007年前11个月利率互换交易本金额超过2000亿元;2007年债券远期交易券面总额超过2500亿元,是2006年的近4倍;2007年11月1日,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正式推出;《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正式发布,并已有多家不同类型机构签署。由此看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品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都已实现了市场化。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存、贷款业务仍会是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关键。2004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的一年,年内不仅适时升息,而且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空间,并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由此,我国在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已经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4)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①从国际实践的角度来看。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通过国际视角利率市场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比较,已经证明利率市场化在实现内外均衡、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要转变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就必须扬长避短,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②从加入WTO的角度看。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在2006年底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因此,中国的银行将最先面临外资银行的空前挑战。入世后,在华外资企业和外资银行可以到国际资本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部分中资企业也可以向外资银行融资,这就促使了本币和外币的融通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也加大了利率管制的难度。而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面对的现实情况是沉重的历史包袱、高比例的不良资产、盈利能力差等,再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的利率管制政策和欠发达的金融市场,这些都不利于商业银行吸收大额存款和到资本市场去融资,从而提高了资金成本,降低了资本边际效应,丧失了资本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商业银行执行由中央银行按期限长短确定的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利率水平27 与贷款风险不相匹配,形成利率倒逼机制,银行贷款利率偏低,创利空间狭小,加上以前高利率和保值储蓄吸收的存款兑付,使应付息形成大量赤字,造成不少银行实际亏损,从根本上制约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资本扩张→资本积累→资本再扩张”的发展思想。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与外资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展开新一轮较量又谈何容易。不在改革中“创新”就在竞争中“淘汰”,为适应这一开放形势,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③从外汇管理的角度看。从理论上说,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不仅境内和境外的外币利率不应当存在稳定的利率差,而且人民币利率和境内外币利率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之间也难以形成稳定的利率差。首先,如果境内外币利率低于境外利率,必然推动境内外币资金的外流。其次,人民币利率和境内外外币利率的差额,也会诱导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资金转换和境内外的资金流动,特别是境内外币利率与人民币利率的差异,必然诱使居民在毋需承担资本外逃的成本和风险的条件下设法将本币转换成外币。这样,本币利率与境内外币利率之间的稳定的利率差就难以存在。因此,有效的外汇管理是近年来,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保持人民币利率、境内外币利率和国际市场利率之间较大的、比较稳定的利率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外汇管制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国际经验表明,目前还不存在一种在长期内持续有效的外汇管制政策措施。因此,通过外汇管制维持本外币之间的稳定的利率差只能视为在特定经济发展阶级的特定政策的产物。随着中国加入WTO,境内外资金流动的规模更大,流动方式更为复杂,继续依靠简单的外汇管制措施可能难以继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个阶段,不失时机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得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的渠道成为可能。④从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包括国有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产业升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央最近提出给予中小企业“国民待遇原则”,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目前的利率管制政策,也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做过调整,但由于上浮幅度扩大,下浮幅度未变,结果是中小企业的借款成本仍大大高于大型企业,严重阻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如何克服这一瓶颈,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助推器,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众望所归。第五章外汇与汇率1.比较外汇与本币的异同。一国居民持有的外汇在本国境内是否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为什么?答:(1)一般地,可以将外汇定义为一切外国货币。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外汇,主要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现代的经济是由债权债务网络全面覆盖的经济——任何经济行为主体都是在这个网络下活动的;相应地,任何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都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币都不过体现着债权债务关系,任何货币的支付都不过反映着债权债务的消长、转移。就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这样,就联系着全球经济体的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也是如此。非常明显,外汇的流转,不过是应收应付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转移和结清。外汇作为货币,与本币都是债权债务证明,这是没有区别的。如果要加以区分,那就是外汇还包括股票这类所有权证。而在论及国内货币时,所有权证则不包括在货币之内。债务凭证和所有权证,统称为金融资产。所以,更确切地,应将外汇界定为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它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2)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理论上外汇与本币的职能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但事实上居民持有外汇在本国境内能否行使如同本币一般的职能,还要取决于本币是否已经实现了完全可28 兑换。而即使是实现了完全可兑换,也只是允许本币及外汇的自由进出境和相互自由兑换,并未赋予任何外汇在境内日常交易中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职能。这些职能只有本币才能执行,这是国家主权赋予本币的特殊权力。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美元化、欧元的出现使得外汇取得了在本国境内货币的各种职能,但这只是局部现象。2.了解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为什么说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答:(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2)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指:人民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汇;外汇可携出或汇出境外;人民币可自由进出境;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人民币;无论是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包括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1996年底,人民币就实现了在贸易等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目前我国已实现了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参照基金组织编制的《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将资本项目分为7大类共43项的分类,我国资本项目中可兑换的有8项,占18.6%;有较少限制的有11项,占25.6%;有较多限制的有18项,占41.9%;严格管制的有6项,占13.9%。整体来看,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已实现了部分可兑换,严格管制的项目小于20%。2005年,中国又开放了一些资本项目,比如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外国投资者,允许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允许中国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在境外运用等。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依然实施外汇管制,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因此,人民币并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人民币最终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现在人民币在经常项下是可兑换的,在资本项下也是逐步放开的。虽然在资本项下还没有完全可兑换,但是也是逐步放开的。3.根据几种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概括一下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1)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经常账户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是各国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差额,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力也最大。当一国对外收支经常项目处于顺差时,该国货币的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其汇率趋于下降。②通货膨胀的差异。若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而外国物价水平不变时,则该国货币购买力下降,其货币对外汇率就趋于下降;反之,则上涨。当两国均出现通货膨胀时,若国内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国外的,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反之,本币汇率则趋于上升。③利率差异。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亦然。④汇率预期。对汇率的心理预期正日益成为影响短期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交易者预期某国的通货膨胀率将比别国高,实际利率将低于别国,经常项目收支将出现逆差等,则交易者会预期到该国货币汇率将呈跌势,并将纷纷抛售该国货币及其所表示的金融资产,使其汇率下跌。⑤外汇干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很多,其中政府对汇率的短期干预具有更直接的效29 用。如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发表直接左右公众心理预期的声明等。各国还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来影响汇率的变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与“紧”的搭配上。⑥经济增长率。汇率的变动,最终是经济增长率的较量。从长期看,当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快于另一国家时,该国的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则下跌。(2)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①外汇市场市场供求即国际收支状况我国外汇市场一直实行强制的结售汇制度,各外贸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无论所得还是所需外汇必须到外汇银行进行结售汇,近来外汇管理局虽然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留汇比例作了一定程度的放开,但总的来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还不是真实的意愿需求,并且我国外汇管制一直是宽进严出,加上我国近年来外汇收入猛增,导致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本币汇率一直有上升的趋势。②我国主要经济贸易伙伴国家的汇率水平及其变化我国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港元、泰铢等,这些地区与我国大陆之间的贸易进出口数额巨大,因此在我国一篮子货币里权重较大,这些货币的币值水平和变动会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币的汇率水平。③中央政府对汇率的调整和管理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波动较大,并且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金融隐患,因此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调整管理,使得它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水平是在前一日的汇率中间价的基础上上下一定幅度的浮动,具体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各个币种,以及外汇市场上牌价、现汇和现钞的不同的浮动范围。④外汇市场上市场主体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由于我国汇率主要在外汇市场上形成,因此汇率水平除了体现上述几个因素以外还与人们的预期有关,比如当前因为预期人民币升值,所以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有所上扬。⑤人民币与各种主要外币的利率差异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自由频繁的今天,各种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追逐利润,利率无疑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人民币虽然尚未完全可自由兑换,但人民币汇率显然要受到各主要货币利率影响,特别是美元利率的影响。4.自己设计一些例子,说明一国物价和利率的变动是怎样影响汇率的。答:(1)物价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是币值的两种表示方法。其中,货币对内价值是指货币的购买力,相当于物价的倒数;对外价值则是指与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也就是汇率。从理论上说,两种货币所以能相互兑换,在于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分别在各自领域行使货币职能。换言之,不同种的货币,由于均具有其对内价值这个同一的、可比的基础,所以才能相互兑换,才有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因此,一般而言,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其对外价值。当本国物价上升,由于本国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相应的汇率也应下降。然而,外汇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外汇供求对比的波动必然引起货币价格也即汇率的相应波动。不同种货币有可比的基础,而不可避免的供求变动又使汇率不仅仅决定于货币对内价值这惟一的因素。这就导致一国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存在较大幅度的偏离。(2)利率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论实行何种汇率制度,汇率与利率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当两个对30 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而当利率引起大量资本在国际之间转移时,汇率即会受到影响。外国资本流入的国家,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的国家,外汇供不应求,本币贬值。如实施的是钉住汇率,那就要货币当局调节外汇供求。对此并非任何国家都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给予保证。即使外汇储备充足保证汇率稳定,这些实施钉住汇率的国家和地区,在利率上也只能跟着钉住货币的那个国家的利率水平走,或是在货币供应量上发生直接变化,结果都可能导致物价水平变化,从而再影响到这些国家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5.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汇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和产出都有一定的影响。(1)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此外,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还要求进出口需求要有价格弹性——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进而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引起交易数量的改变。当然,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的制约。(2)汇率对物价的影响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从出口商品看,汇率下降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小的情况下,出口扩大会引发国内市场抢购出口商品并从而抬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甚至有可能波及国内物价总水平。(3)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因而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但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在存在本币对外币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则可能引发资本的内流,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如果金融体制不健全,短期内汇率剧烈变动有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4)汇率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汇率的变动既然能够影响进出口、物价和资本流出入,不难看出,它对一国的产出和就业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当汇率有利于刺激出口和抑制进口时,出口品生产的增长和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增长会带动总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同时,生产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行业的利润增长,甚至会引起一国生产结构的改变。相应地,不利的汇率会使出口急速缩减,而该国的出口又关系整体经济的发展,给生产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不利的汇率会使进口增长,严重时则会冲击本国的生产并从而增大失业队伍。有利于资本流入的汇率,对于缺少资本的国家是好事;有利于资本流出的汇率,则是资本过剩的国家所期望的。缺资本,有资本流入;资本过剩,可以找到有利的投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就业。6.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各自的利弊是什么?汇率市场化是否意味着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31 答:(1)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同时又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的、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的利弊:①固定汇率制的优点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在固定汇率制下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汇率的波动范围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这就便于经营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也使进行这些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损失较小,从而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易的进行与开展,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固定汇率制的缺点:第一,汇率基本上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汇率变动有着影响国际收支的经济作用,因而汇率可充作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既然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或汇率的波动范围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汇率自然就基本不能发挥其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第二,固定汇率制有牺牲内部平衡之虞。由于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这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和失业扩大化,或者使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严重化。另外,维持汇率波动官定上下限所采取的干预外汇市场的措施,也会有同样的后果:软货币(或称“弱币”,即汇率有下降趋势的货币)发行国货币当局进行干预,一方面会使其外汇储备流失,另一方面又会形成紧缩性的经济影响;硬货币(或称“强币”,即汇率有上升趋势的货币)发行国货币当局进行市场干预,会形成扩张性经济影响,使该国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加快。第三,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当一国国际收支恶化,进行市场干预仍不能平抑汇价时,该国最后有可能采取法定贬值的措施。这会引起同该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也采取法定贬值的措施,从而导致外汇市场和整个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只有经过一段时期以后,才会平静下来。在未恢复相对平静以前的这段时期内,经营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都可能抱观望态度,从而出现国际经济交易在某种程度的中止、停顿现象。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①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优点:第一,汇率能发挥其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上下浮动而加以消除。第二,只要国际收支失衡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必要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不会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的实现。第三,减少了对储备的需要,并使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这是因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干预外汇市场和稳定汇率的义务。这一方面使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另一方面又使各国不必保持太多的外汇储备,从而能把节省的外汇资金用于本国经济的发展。②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缺点是汇率频繁与剧烈地波动,使进行国际贸易、国际信贷与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交易的经济主体难以核算成本和利润,并使他们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所造成的外汇风险损失,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浮动汇率制的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为外汇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这必然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2)汇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汇率市场化是指由供求力量决定汇率水平。但是,由于汇率对一国经济和政治的重要作用,政府对于汇率通常是或多或少会加以适度调节,不进行任何有目的的干预是少见的。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完全的浮动汇率是不存在的。32 7.我国对现行汇率制度的标准是怎么表述的?你是否知道当前国内外环绕中国汇率制度的不同见解,有何评价?答:(1)我国对现行汇率制度的标准表述为: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当前国内外环绕中国汇率制度有不同见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已成为焦点,讨论激烈。例如,美财长斯诺、欧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日本金融学家黑田东彦都认为中国经济以每年近10%的高速发展,人民币明显被低估了。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中国应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且,在未来20年内,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都应该保持不变。汇丰银行企业、投资银行与市场研究部、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rupRaha也认为人民币在最近一段时间不要进行任何改变。对各种上述观点的评价:①国际收支,非严格地说,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顺差。在外汇市场上,国际收支顺差就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小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逆差,在外汇市场上就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我国长期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并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而美国则长期国际收支逆差。从这一点上来讲,人民币应该升值,美元贬值,我国的汇率应该调整。②汇率的变动,最终是经济增长率的较量。从长期看,当一国经济增长率快于另一个国家时,该国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则下跌。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保持在7%以上,而同期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3%。因此,从经济增长率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也需要调整。③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发表直接左右公众心理预期的声明对汇率的短期干预具有更直接的效用。我国的人民银行长期通过结汇制和外汇市场干预来维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使外汇市场难以形成均衡的市场化的汇率。这使人民币的汇率调整的幅度难以确定。④预期有时候能对汇率产生重大的影响。预期多种多样,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就经济方面而言,预期包括对国际收支状况、相对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或相对的资产收益率以及对汇率本身的预期等等。预期通常是以捕捉刚刚出现的某些信号来进行的。因此,有意地或无意地发出一些与之相对冲的信号,有时可以改变预期的方向。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预期人民币将升值,热钱大量涌入中国,使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但热钱的趋利性和羊群效应使中国短期内不得不保持汇率稳定,以维护国际经济安全,避免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⑤财政赤字的增加或减少,也会影响汇率的变动方向。财政赤字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和需求增加,因此,赤字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但和国际收支等其他因素一样,赤字增加对货币汇率的影响也并非是绝对的。如果赤字增加的同时伴有利率上升,则其对货币汇率的影响就很难说了。长期以来,中国和美国都出现了财政赤字,这使两国的汇率变动难以预料。但中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美国却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从这一角度来讲,人民币汇率应当保持稳定,以抵消上述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因素。33 由此可见,上述关于人民币的种种观点,都有正确之处,但都太过于强调某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需要权衡各种观点,明确利弊,才能找出比较合适的方案。第六章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是一个包括许多子系统的大系统;子系统之间也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试画一张图表形象地说明这个体系。答:金融市场是一个大系统,包罗许多具体的、相互独立但又有密切关联的市场,可以用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下图按金融交易工具的不同对金融市场进行了分类,并表明了各子市场之间的关系,仅做参考,读者也可以尝试按其他标准进行分类。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基础资产投资于原生金融工具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图6-1金融市场体系2.货币市场为短期融资市场,资本市场为长期融资市场,你如何理解这两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答:货币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1)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区别①期限的差别。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均为一年以上,最长者可达数十年,有些甚至无期限,如股票等;而货币市场上一般交易的是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最短的只有几日甚至几小时。②作用的不同。货币市场所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工商企业的短期周转资金;而在资本市场上所融通的资金,大多用于企业的创建、更新、扩充设备和储存原料,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筹集长期资金则主要用于兴办公共事业和保持财政收支平衡。③风险程度不同。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由于期限短,因此流动性高,价格不会发生剧烈变化,风险较小;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由于期限长,流动性较低,价格变动幅度较大,风险也较高。④资金来源不同。两类市场的融资目的和风险程度决定了其资金来源必然存在区别。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中,公司和银行通常将其暂时性的资金盈余投于货币市场以获取利息,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则大量持有资本市场证券谋求投资收益。(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34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划分远非如其名称所显示的那样泾渭分明,事实上,从其他角度分析,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合的。①资金相互流动。由于这两类市场的进入退出不存在什么重大的市场障碍,因此,许多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利用这两种市场,当他们自己的境遇和金融情况发生变化时,他们在货币或资本市场的活动程度也会及时转变,于是资金常常从这类市场流动到另一类市场。在目前先进的通讯设施、齐全的金融工具条件下,通过对不同金融工具的利率信息以及包蕴其中的成本收益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市场主体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两类市场间权衡抉择,利用货币市场的资金滚动(使用固定期限首尾相连的货币市场工具)来筹措长期资金,或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短期融资。事实也正是如此,市场主体在等待较为有利的资本市场情况的时候,往往为长期资本需要而涉足货币市场寻求临时资金,许多金融中介机构和中间人(如商业银行、经纪人和经销商)更同时活动于两类市场。②利率同向变动趋势。利率是货币和资本的价格,其变动反映两类市场的资金供需状况。现代利率理论认为,长期和短期利率之差代表风险贴水,利率水平的高低只与间隔时间的长短有关,因此,当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长短期利率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会同步变化。长期实证数据表明,二者虽然并不严格同步变动,但基本上仍具有同向变动的趋势。当然,就某个特定时期、某种特定金融工具来看,货币市场利率倾向于敏感和易变,而资本市场工具(特别是股票)价格显得更加变幻无常,但从总体和长期的角度看,这两类市场在利率方面相互关联,以至实际上等于一个市场。③资金存量相互影响。这一点显而易见,两类金融市场既然相互贯通,那么这一类市场资金的增减必然会影响另一类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其资金存量。中央银行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传统货币政策的实施,控制货币市场上基础货币的投放量,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和放大作用影响资本市场,从而达到其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④金融工具相互重合。两类市场的金融工具并非截然分开,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二者的分别日见模糊,一些衍生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等已很难指明究竟属于哪类市场工具。3.把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加以比较,有何差别?答:(1)我国货币市场与发达国家货币市场的差别①货币市场的交易规模偏小,对经济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制约。首先是货币市场成员单位偏少,没有达到应有的覆盖面,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或很少参与货币市场交易。其次是通过货币市场成员单位代理的金融机构偏少,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没有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使得其掌握的部分资源形成浪费,缺乏资金时,通过内部调剂速度慢、成本高。再次是货币市场的交易量偏小,直接或间接参加货币市场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覆盖面不广,直接造成了货币市场交易规模偏小。②货币市场的媒介和工具还不够丰富,各种媒介和工具之间的连通性和协调性还不强。目前货币市场依赖的交易媒介以债券为主,其中又以财政部国债、开发行债券为主,品种较为单一。债券回购市场中缺乏其他如企业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品种的媒介,票据市场中主要媒介是银行承兑汇票,基于商业信用的商业承兑汇票很少。③微观交易主体的信用问题仍制约着货币市场业务对经济金融的促进作用。企业与企业的诚信、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诚信、交易对手之间的诚信都对货币市场业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个别失信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了票据流通不畅、货币市场资金链条中断,而且还会沉重打击市场人气和信心。④货币市场缺乏中介沟通,信息不对称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由于货币市场成员单位地处全国各地,特别是各地方性金融机构分布广泛,即使总部都在大城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之35 间也由于存在竞争关系,相互的信息沟通也不够充分。能上网实时进行报价的单位普及率不高,即使能上网报价,由于缺乏相互的了解,也不敢贸然选择对手进行交易。目前货币市场的有形市场少,如票据回购市场只是一个无形的市场,没有报价系统,只有靠有限的几个交易员通过电话、传真和网络进行相互询价,以完成交易。⑤货币市场还受到汇划问题的制约。目前,中央银行的电子联行和各金融机构的资金汇划渠道存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平衡的问题,经常出现电子联行技术性故障造成汇路不通的现象,或由于操作程序复杂,影响资金实时汇划,从而影响了货币市场的操作效果。⑥货币市场成员单位大量持有低利率国债和无限制增加持债额度也蕴涵了一定风险。货币市场成员长期大量持有低利率特别是固定利率的国债,又缺乏利率期权交易等衍生金融产品的支持,一旦利率走势逆转,势必产生利率风险。由于货币市场成员的趋同,一旦市场资金供求形势紧张,债券变现非常困难。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持债额度占总资产运用的比重越来越高,如果无限制的增加,也会影响存贷款等主要业务的发展,影响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作用,并且对货币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市场风险加大。(2)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际资本市场的差别①证券市场结构不合理。从一级市场来看,国债比重过大,股票比重过小,企业债券和基金比重太小,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国债占60%,股票占25%,而企业债券和基金仅占5%。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市场经历了一个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发行品种日益多样化,销售体系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形势,采取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和投资需求,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方针,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在高水平上。我国的股票市场比债券市场晚启动10年,但股票市场发展速度迅猛,为国有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一些企业筹资者热衷于股权融资、轻视债权融资,圈钱动机明显,增加了股票市场的供给;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投身股市的热情,增加了股票市场的需求,供求关系的推动使股票市场双向扩容,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股票发行受额度控制,行政色彩浓重,供给增长速度小于需求,导致股价上升幅度过大,市盈率偏高,泡沫不断膨胀,价格扭曲,无法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②股票市场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的股票市场,一个明显特征是把股票分为A股、B股、H股、N股等等,使股票市场处于严重分割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A股市场比重过大,B股、H股、N股比重过小;A股与B股差价过大,尽管放松了对投资B股的限制,但A股、B股的投资条件仍有较大区别。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封闭市场,设立B股市场旨在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相沟通的管道,形成一个利用外资的窗口,但仅发行100多只B股是难以实现设计者的初衷的。③债券市场结构不合理。目前在我国的债券市场上国债占有绝对比例,企业债券所占比例微弱,是一个结构不均衡的市场。国债市场尚未形成标准化、有序化、经常化的发行机制,国债发行额度没有规律,随意性较大。标准化国债市场应具备三种基本功能,即财政功能、金融功能和调控功能,我国国债的发行过度偏重于财政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导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发行手段和流通等各方面与标准化工具相差甚远。这样就为国债二级市场的流通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国债一级市场发行活跃,但二级市场流通不畅,相当一部分国债在发行时就被规定为不可流通,为数不多的可流通部分则分散在居民手中,由于缺乏交易网点而处于不流通状态,国债交易多数属于回购性质,缺乏流动性的国债占资本市场存量的60%。企业债券所占比重过低,但近年来有增长趋势。企业债券相当于国外的公司债券,是指由企业发行并按约定的条件(如期限、方式等)还本付息的债券,是企业进行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也是资本市场主要的金融手段之一。在美国,企业债券在各种证券融资方式中居首36 要地位,从企业外源融资上看,通过债券融资为同期股票融资总额的16倍以上。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长期萎缩不前。2001年底,国债余额16047亿元,而企业债券余额仅有879亿元,与国债余额之比为1∶18。2000年国债发行规模为4657亿元,A股融资额为1499亿元,而企业债券发行额仅83亿元,远远低于国债规模和股票规模。但近年来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增长迅速,2007年底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达到5059亿元。由于债券市场结构不合理,由此产生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一是企业资金短缺不但得不到缓解,而且日趋困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意识增强,大多数企业难以继续从银行得到大量信贷资金,而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育,利用债券市场融资几乎不具有可能性。因此,我国大批企业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陷入经营困境,企业投资能力明显下降,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改造,市场竞争能力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二是债券市场结构不合理影响金融产品创新。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企业债券利率是制约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利率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债券是机构投资者的组合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当前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以企业债券为基础的创新和机构运作难以有效展开,不但影响资本市场机制在资金有效配置方面的效率,而且严重阻碍各类投资主体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效率。④基金市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证券投资基金是重要的金融产品,也是完善的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基金市场是由三种基金组成:一是1998年之前发行私募基金经过规范之后上市的基金,又称为老基金,这种基金与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以委托理财形式存在的私募基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属于金钱信托基金;二是1998年以后发行的封闭式基金;三是2001年以后发行的开放式基金。基会管理公司在投资策略上完全不同于散户,一般采取组合投资、专家理财、长期投资、注重投资产品的成长性,对稳定市场,减少股票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其他投资者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基金品种少、规模小,无法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⑤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性。资本市场层次单一,金融产品种类少,投资者选择空间小。2000年就呼之欲出的创业板市场发生搁浅,至今还没有推出规范的场外交易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尚未完善。资本市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很少,公司债券、可转债、金融衍生工具等发展滞后,投资者规避风险的空间小,这是导致价格扭曲、市盈率偏高、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原因。转轨时期行政色彩浓厚,以审批制为特征的股票发行制度,使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获准上市,而一些符合条件的民营优质企业却没有上市,供给结构扭曲,使证券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股票市场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除沪、深两交易所之外,自发形成了一些场外交易市场,如以内部职工股为交易对象的一级半市场,以老基金为交易对象的场外基金市场等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场外市场进行规范,老基金经规范后进入场内进行交易。1998年5月,为了贯彻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取消包括STAQ、NKTS在内的全国26家证券交易中心,将股票交易集中在沪深两个交易所。到20世纪9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由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组成的证券交易市场。结构单一的资本市场不能满足我国多层次、多样性筹资者和投资者的需要,是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的表现,影响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不符合高效率的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4.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是直接在一级市场上筹集资金,那为什么还必须同时有二级市场的存在和充分发展?答:(1)一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凡新公司成立发行股票,老公司增资发行37 股票,政府及工商企业发行债券等,都构成发行市场的活动。在发行市场上,发行人或者自己直接,或者借助中介机构的帮助发行证券。由于中介机构有丰富的经验和大量信息,绝大多数的证券发行均通过它们完成。发行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一个无形的市场。发行市场在发挥融资功能的同时,还发挥价值发现与信息传递的功能。好的发行市场能够相对准确地确定金融资产价值。(2)二级市场,是对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当股东想转让股票或债券持有人想将未到期债券提前变现时,均需在流通市场上寻找买主。当希望将资金投资于股票或者债券等长期金融工具的人想进行此类投资时,可以进入流通市场,从希望提前变现的人手里购买尚未到期的证券,实现投资。股票流通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有场外市场;债券二级市场则主要以场外市场为主。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如果没有流通市场,许多长期融资将无法完成。流通市场同样具有价值确定的功能。(3)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自然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有了发行市场,还必须有二级市场,否则,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一级市场萎缩以致无法存在。另外,如果一级市场价值发现功能较弱,也会影响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的效果。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使一级市场定价普遍偏低时,会促使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助长过度投机,不利于市场正常发展。5.金融衍生工具是在怎样的经济背景之下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衍生金融工具一经出现,认为它的出现使得金融市场投机之风盛行的议论就极为强烈。但衍生工具的发展势头并未因之而减弱。你能给予解释吗?答:(1)金融衍生工具,顾名思义,是指一类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原生的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债券、存单、货币等。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事情,其迅速发展有特殊的经济背景:第一,20世纪70年代,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普遍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使金融交易面临的风险增加。规避风险成为投资者的一项重要需求。第二,各国政府逐渐放松金融管制,金融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现有的金融工具同质度高,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金融机构为了占领市场,积极开发各种工具以满足投资者的各种需求。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第三,期权定价公式的问世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斯科尔斯和默顿在20世纪70年代初,推出了他们据以获奖的期权定价公式,解决了期权定价的难题。许多相关领域的定价问题也连带获得解决。(2)衍生工具的发展促成了巨大的世界性投机活动。目前世界性的投机资本,其运作的主要手段就是衍生工具。衍生工具的交易实施保证金制度。在这种交易中的保证金是用以承诺履约的资金,相对于交易额,对保证金所要求的比例通常一般不超过10%,因而投机资本往往可以支配5~10倍于自身的资本进行投机操作。无疑,这对金融市场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冲击力量。衍生工具的投机,成功,可以获得极高收益;失败,则会造成严重后果。在国际金融投机中,投机资本利用衍生工具冲击一国金融市场并造成该国金融动荡和危机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但是,衍生工具的发展势头并未因此而减弱,这是因为:①迅速发展的金融衍生工具,使规避形形色色的金融风险有了灵活方便、极具针对性且交易成本日趋降低的手段。这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②衍生证券所具有的杠杆效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有了衍生金融工具后,人们在投资组合管理、筹码转换、盈亏锁定、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少量的衍生证券交易就可取代大量的现货交易,从而节省大量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38 6.我国曾经有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吗?对于改革开放之后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的波折和现状你有什么了解?答:我国衍生工具市场是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发展的,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经历了多次的突破和磨难。曾经存在或现在仍然存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外汇期货、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国债期货等,除国债期货外,其他几类交易都未形成较大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相继被迫取消。在我国衍生工具市场上郑州、大连和上海三个商品期货市场在经历了1994年和1998年两次整顿和规范后,取得了在中国发展衍生工具市场的成功经验。目前,三个交易所共有七个品种,但主要集中在大豆和铜两个品种,而且大连大豆已经发展成为在该品种交易量上仅次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而位于全球第二。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由于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及股指期货的尝试全都失败,使得我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主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仍然空缺。国债期货是我国最早进行试点的一个金融衍生工具。1992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先后共有12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的品种。1993年12月北京商品期货交易所也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随后广东、武汉等地也先后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国债期货交易在经过最初的一段冷清之后,从1994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渐活跃并迅速膨胀,最终导致1995年2月著名的“3.27”违规操作事件。1995年5月17日下午,证监会不得不发出通知,决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1992年6月1日,上海外汇调剂中心率先推出外汇期货交易,但由于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在严格的外汇管制环境下,投资者的参与意愿严重不足,再加上市场流动性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最终被迫停止了交易。1993年3月10日,海南证券交易中心首次推出深圳A股综合指数期货,由于投资者对这一类衍生产品了解甚少,投机盛行,并出现了大户联手交易,打压股价指数,同年9月底股指期货全部平仓,停止交易。1994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特批深交所的6只权证,即厦海发、闽闽东、湘中意、吉轻工、桂柳工、武凤凰A权转配部分继续交易。12月前后,这6只权证分离为A1权证和A2权证,其中A1权证交易在规定时间内除牌,但A2权证交易拟延期至1995年底,后又延至1996年6月,之后6只A2权证停止交易,真正意义上的权证市场不复存在。2004年证监会批准了国内多家银行经营金融衍生品的资格,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大推广个人金融衍生品的力度,推出了多种外汇理财产品。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还在试行的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是1998年启动的可转换债券,以及近年来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而重新使用的权证。7.近几十年来,投资基金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投资基金近些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但主要是各种证券投资基金而罕有货币市场基金,为什么?答:(1)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证券投资活动。投资基金之所以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与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金融风险程度、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等等有关。在金融市场不发达、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的社会中,因为交易品种少,交易技术简单,证券投资者即便不是专业人士,也可以应付自如,甚至取得不错的业绩。但随着证券市场品种增加,交易的复杂程度提高,专营此道的专业人士与其他人相比,在经营业绩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将个人不多的资金委托给专门的投资管理人集中运作,也可以实现投资分散化和降低风险的效果。此外,各国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为集合式基金运作模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2)我国罕有货币市场基金的原因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不足,这是制约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最大原因。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之所以发展较快,是因为其货币市场具备了下述条件:一是有着丰富的货币市场工具可供投39 资;二是有着不同类型的众多市场参与者;三是利率是市场化的;四是有着优化的结构和层次,比如不同的信用级别与不同的税收优惠程度;五是清算系统高效便捷。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时间短,不具备以上条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①货币市场工具少。目前我国货币市场没有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本票、具有不同税收制度安排的市政债券等工具,短期国债也比较少,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组合对象范围由此受到较大限制,收益必然也受到影响。②市场主体的同质性会导致流动性问题。我国货币市场主体实力相差悬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一旦市场预期发生变化,会出现有行无市的流动性问题,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的进出。③市场利率存在一定的扭曲。由于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加上市场主体的非理性炒作,利率结构不合理、利率水平存在扭曲现象,这可能导致货币市场基金承担一定的利率风险。④货币市场参与者资信差别大,存在违约风险。⑤清算系统的效率有待提高。我国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还处于建设完善过程中,效率较低,不能完全满足货币市场的发展要求,这也会影响到货币市场基金的清算效率。另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也是影响货币市场、进而影响到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个转轨的金融市场中,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在事实上也会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经营管理和稳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其次,货币市场基金相关法规不明确,也会制约货币市场基金在未来的发展。8.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特别是养老基金,发展迅速。它们对于金融市场可能给予的影响应作如何估价?对于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状况你有何了解?答:(1)养老基金是一种用于支付退休收入的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养老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上的养老保险资金,委托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用于产业投资、证券投资或其他项目的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从当前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市场的经验来看,养老基金不仅在安定社会经济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且还能刺激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未成熟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由于养老基金非常庞大,作为机构投资者,它对资本市场有着强烈的影响。为了遵循谨慎投资的原则,一方面,它有能力要求更好的信息披露,改善会计操作及增加市场透明度,从而实现更健康安全的收益,并提高市场效率。当然,它还会对市场施加影响,使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如改善结算系统,提高及时调整更新的价格信息以及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为分散系统风险,其多元化投资原则和中长期的投资标准还会创造出对新的金融工具和替代性的投资选择的需求,特别是对中长期债券的需求。发展养老基金还有助于通过提供可替代银行的长期性的融资来源,来分散银行业的危机给经济带来的风险。在降低一国外债依存度方面,养老基金作为一项长期的国内融资来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国内市场避免过度的所有权国际化。当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加上大量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国内融资的成本就会降低,这将吸引更多的筹资者在国内寻觅资金,加快国内储蓄作投资的转换。同时,养老基金自身也具有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养老基金的增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养老基金开始将投资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从而增加了经营风险;第二,养老基金容易受到一些消息的影响,做出相似或相同的举动,这种基于不确定性而非风险的行为将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第三,由于对养老基金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各国对养老基金的检查和监督也特别严格,这迫使基金管理者经常采取行动以避免业绩不好,从而对资本市场产生不良冲击;最后,随着基金的成熟,基金资产组合的最优结构也随之变化,需要增加具有固定回报率的债券的比例,以降低到期不能支付的风险。这样,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增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40 (2)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概况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按照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理事会负责管理社保基金,制定社保基金的投资经营策略并组织实施;选择并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对社保基金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托管;对投资运作和托管情况进行检查;负责社保基金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编制定期财务会计报表,起草财务会计报告。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则按照投资管理政策及社保基金委托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并运用社保基金资产进行投资,并编制社保基金委托资产财务会计报告,出具社保基金委托资产投资运作报告。社保基金托管人负责保管社保基金的托管资产,执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指令,并负责办理社保基金名下的资金结算;监督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发现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指令是否违法违规,并向理事会报告。基于社保基金的特性要求,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50%。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在一家银行的存款不得高于社保基金银行存款总额50%。②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③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按照该办法的要求,理事会直接运作的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目前,理事会通过市场化选择,共挑选了10家境内投资管理人,3家托管人,并积极进行境外委托投资。自建立以来,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从2001年的805.09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623.70亿元,8年增长近七倍,发展速度较快。自2003年6月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开展股票投资以来,全国社保基金境内股票投资累计约600亿元,2008年底还持有股票市值余额约900亿元。9.什么是风险投资,对于风险投资你能归纳出几个要点吗?答:风险投资是由专门的投资机构向具有发展潜力和高风险的中小科技企业或高成长企业提供权益资本,并辅之以管理,追求最大限度资本增值利得的投资行为。(1)风险投资的特征①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这是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现为风险投资项目的高失败率。由于风险投资承担了高风险,也就要求有投资的高收益,这种高收益主要以资本利得的形式获取。②风险投资主要是指产业投资。风险投资并不泛指一切以高风险为特征的投资,而是主要指与一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相联系的高风险的产业投资,而其他高风险的投资如证券、期货、房地产开发等投资不在此列。③投资对象是成长性较好的新建企业或中小型企业。风险资本选择投资对象,首先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成长性,这一点区别于普通投资主要投资于技术和产品较为成熟、市场相对稳定的企业。④风险投资的投资周期长。风险投资从投入到退出,其投资周期一般为3~7年甚至更长。由这一特性所决定,风险投资一般流动性较差。⑤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长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家通常要参与被投资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投资家在向风险企业注入资金后,还要直接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可以说,41 伴随着资金投入,风险投资还向被投资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2)风险投资的功能风险投资作为特殊的投资活动,除了具有普通投资的功能外,更为引人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科技事业发展的“推进器”。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企业的科技水平是其考察的关键方面之一。在实际中,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行业、企业或项目。因此风险投资活动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了科技事业发展。②未来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器”。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极具发展潜力、前瞻性的高新技术行业,风险投资家们凭其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寻找未来的经济热点,并通过风险投资活动使这些行业中的一些新领域得以不断进步和实现产业化,进而发展成为一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风险投资活动对整个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点的发现和培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③政府资金投入的“放大器”。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领域,政府必要的资金投入具有很强的政策示范效应。政府利用风险投资机构向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资金,经过风险投资家的有效运作,会吸引更多的非政府部门投资者提供资金,使实际投入的资金放大。④投资风险的“调节器”。风险资本来源是多元化或分散化的,这使得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散到了许多投资主体身上;风险资本以组合方式投资,能够分散和降低风险投资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进而有效降低各投资主体所承担的风险;通过风险投资家的有效运作,还能够降低风险投资经营管理的风险,并使承担了高风险的投资主体获得较高的回报。⑤新企业的“孵化器”。企业初创阶段,技术和产品往往仅初具雏形,甚至还仅是一个观念上的产品,因此投资风险极高,很难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有了风险资本对新建企业的扶持.才使新企业得以“孵化”,踏上创业之路。而且,也正是因为有了风险投资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些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成功。(3)风险投资的意义①风险投资为新兴高科技产业提供融资服务。对于新兴高科技企业而言,由于规模小,各方面不成熟,它们很难从银行与信托等机构那里获得融资。但是这些新兴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又意义重大,是未来经济的代表。风险投资可以为新兴高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问题。②风险投资为高科技企业注入了管理内涵。企业管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者绝大多数都是技术的天才,但不一定是管理天才,新兴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缺乏管理能力,风险投资家以其精通的金融知识和管理知识填补了高科技企业这方面的空缺。③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知识经济是以无形的创造性知识为基础,创造性知识向实际生产转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资本,而为知识经济提供资本的就是风险投资。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之初具有明显的高风险性,只有风险投资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金融服务的要求。(4)风险投资的投资过程第一,交易发起,即风险资本家获知潜在的投资机会。第二,筛选投资机会,即风险资本家在众多的潜在投资机会中初选出小部分做进一步分析。第三,评价,即对选定项目的潜在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第四,交易设计。交易设计包括确定投资的数量、形式和价格等。一旦交易完成,风险资本家需要与企业家签订最后合同,并进入最后一步。第五,投资后管理。这一步的内容包括设立控制机制以保护投资、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募集追加资本、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和发行上市。42 (5)风险投资的退出途径风险资本退出的途径有多条,包括公司上市、兼并收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转卖、亏损清偿、注销等。10.建立创业板市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对之寄予很大的期望。但一直举步维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答:(1)创业板市场也称“二板市场”或“第二交易系统”,是与现有证券市场即第一板或主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设立或准备设立创业板市场,以建立一种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中小企业及其他企业融资的一种新的资本市场。中国需要创业板市场,这是因为:①创业板市场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资金支持。资金来源不可能单靠财政拨款,而银行贷款不仅成本高,而且对许多正在成长的企业并不提供资金支持。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使他们能够分享高新技术发展的成果。从国外资料看,创业板市场的回报率,大大高于主板市场回报率,更高于储蓄存款回报率。②创业板市场的建立是资本市场国际竞争的需要。目前,除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外,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发展创业板市场,这符合资本市场国际竞争的需要。③创业板市场的建立有助于主板市场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创业板市场,有助于推动中国主板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中国主板市场由于缺乏经验,存在不少不规范、不合理的东西,正需要逐步完善。④在全球金融危机动荡未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的背景下,创业板的开设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微观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但是“融资难”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一些以外贸出口为主业的中小企业已经达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资本市场作为资金支持的后盾,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设立创业板这个资本市场平台,将实力强大的国内外金融投资资本与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联系起来,实现金融资本与成长企业的有机结合,推动中国经济复苏与发展。(2)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过程:2000年4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设立二板市场有关问题的请示》,就二板市场的设立方案、发行上市条件、上市对象、股票流通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问题提出了意见。2000年5月16日,国务院讨论中国证监会关于设立二板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国证监会意见,将二板市场定名为创业板市场。2000年9月1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创业板市场发展战略委员会、国际专家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和发行上市部等八个职能部门,标志着创业板市场的组织体系基本建立。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意见》提出,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004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就创业板规则和创业板发行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3月31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5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筹备十年已久的中国创业板正式开启。43 (3)虽然建立创业板市场一直是热门话题,但在我国一直举步维艰,这是因为:①创业板市场的监管过于严格,上市条件太高。②缺乏足够的成长型公司,以至于创业板市场没有足够的上市资源。③文化原因作祟,中国人不爱冒险,追求新奇事物的劲头没有西方人那么大,自然对创业板的兴趣欠缺。④创业板市场缺乏竞争。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迅速成长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体系,并且与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激烈的竞争。⑤法律及其他障碍使得大的机构投资者难以对小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结果是创业板市场成了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11.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会对一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对一国国内金融市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1)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为各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经营资产、规避风险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同时还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促进了资本的流动,从而提高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2)促进国际合作和协调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是防范和处理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机制。由于金融危机通常具有较强的国际扩散效应,仅仅依靠单个国家的努力难以奏效,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相互依存关系的提高,需要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来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3)削弱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使一国的货币政策受到溢出或溢人效应的影响,即本国的货币政策未能或仅能对部分国内经济变量发生作用而使货币政策不能实现最终目标,或是外国的货币政策干扰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使一国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失效或偏离预期的政策目标。(4)增加了金融风险的传播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增加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加强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资本的流动容易加剧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而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激烈的竞争会迫使金融机构追逐利润最大化,经营高收益、高风险的业务,一旦经营不善也可能引发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扩大了信息的传播,使各国金融市场相关度提高,也使金融风险传播的范围扩大、速度加快。一国的金融风险可能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甚至一个金融机构的操作失误会影响同际金融市场的正常走势,而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可能直接引起一国、甚至多国发生金融危机。12.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无疑会加快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对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宏观管理当局应当对哪些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答:(1)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一体化潮流中,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国际化进程加速。下列因素会对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①利率是否市场化尽管我国的利率体制向市场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利率市场化水平无疑是处于较低层次。具体表现在:占社会融资绝大比例的存贷款利率决定权仍然在国务院,这使货币政策的内时滞延长,利率水平对市场的反映迟钝滞后;严格的利率计划控制,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不相适应;利率变动基本反映了国内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但与国际收支状况基本割裂。金融市场国际化要求利率市场化与国际接轨,因此,利率市场化与否直接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44 ②人民币是否完全可兑换我国目前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但尚未实现资本项目的完全可兑换,而资本项目的管制直接影响国际资金的流动。③金融调控方式目前,我国的金融调控方式与国际惯例不符。在金融市场调节上,以行政命令为主,而市场化的经济调节手段十分有限。而金融市场的国家化,要求金融调控方式间接化、市场化、法律化。④宏观政策与综合环境政策和环境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两大基石。目前,我国的对外金融政策总体上是有所松动,但离国际化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对国际化金融机构、工具和人才的交流,项目的单独与合作开发等均约束重重。同时,经济、文化、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综合环境因素也严重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面对现代世界信息网的形成和飞速发展,我国金融业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化、国际金融信息的获得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⑤人才问题人才是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表现在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的人不多。同时在人才使用方面,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我国要实现金融市场国际化,必须解决上述问题。(2)宏观管理当局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①推进利率市场化根据我国国情,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体系,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和合理的利率结构。②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适当放松对资本流动的出入境的管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督,使国内金融市场资金与国际金融市场资金可以自由流动。③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理顺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丰富调控手段,减少使用行政手段。通过利益引导、法律规范来实现金融监管的间接化和法制化,增进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完善金融监管。第七章金融市场机制理论1.种种金融工具的交易,几乎都不按票面值进行,为什么?你是否知道钞票也有不按票面计价的情况?答:(1)有价证券绝大部分都有票面价值,简称“面值”,即注明该有价证券代表多少货币单位。但它们在交易中均有不同于面值的市值、市场价值,也常称“市场价格”、“市价”。各种有价证券之所以几乎不按票面价格进行,是因为这些有价证券的票面价格是将其持有到期时的最终收益,而市场价格是在有价证券交易时买卖双方的协商一致的价格。根据无套利原则,市场价格等于未来收益按适当贴现率折算的现在价值。一般情况下,在交易时,如果这些有价证券没有到期,证券买方应该补偿卖方持有期间产生的但尚未发放的利息,交易双方通过在票面价格中扣除部分利息来确定其交易价格。因此,票面价格一般不等于市场价格。(2)钞票本身就是衡量价值的,一般情况下,它没有到期日,因此,通常钞票是按面值计价的。2.尤金·法马的市场效率假说,其基本思路是什么?运用这一假说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1)有效市场理论是法马提出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是指市场根据新的信息迅速调45 整证券价格的能力。如果市场是有效的,证券的价格可以对最新出现的信息做出最为快速的调整,表现为价格迅速调整到位。市场效率说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弱有效、中度有效、强有效三种。弱有效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了过去的价格和交易信息;中度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反映了包括历史的价格和交易信息在内的所有公开发表的信息;在强有效市场上,证券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的和不公开的信息。市场效率理论认为,证券的价格是以其内在价值为依据的;高度有效的市场可以迅速传递所有相关的真实信息,使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市场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券的价格与证券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强有效的市场中,证券价格应该与预期价值一致,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在高度有效的市场中,想取得超常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信奉有效市场的人的做法是按照市场综合指数组织投资,因为试图通过掌握和分析信息来发现价值被低估或高估的证券,基本上做不到。如果市场是弱有效的,即存在信息高度不对称,提前掌握大量消息或内部消息的投资人就可以比别人更准确地识别证券的价值,并在价格与价值有较大偏离的程度下,通过买进或卖出,获取超常收益。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设法得到第一手的正确信息,确定价格被高估或者低估的证券,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强有效市场的获利空间小,而弱有效市场的获利空间很大。在弱有效市场条件下,即使一个技术不娴熟的投资人也有可能轻而易举地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2)运用这一假说时,应该注意有效市场假说的论证前提,即把经济行为人设定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这样的理性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理性地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做出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但是由于人们限于先天的心智结构、后天的知识储备,以及有关信息的获得等原因,理性是不完备的、是有限的。而且人们并非是生活在纯粹的经济联系之中;除经济联系之外,还有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方面的联系,使人们具有多样化的行为动机。多样化的行为动机必然会对只按经济的理性判断所应采取的行为造成冲击。一旦该假说的论证前提不满足,那么其结论与现实金融活动会产生背离。行为金融学提出了人类行为的三点预设,即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和有限自利,并以此为根据来解释理性选择理论为什么会有悖于金融活动的实际。另外,运用该假说时应当正确理解其含义。有效市场假说并不是指投资者可以随意选择投资组合。即使市场符合有效市场假说,股票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投资者也必须按照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3.下面哪种证券具有较高的实际年利率?(1)票面金额为100000元,售价为97645元的3个月期限的国库券。(2)售价为票面金额,每半年付息一次,息票率为10%的债券。解:(1)票面金额为100000元,售价为97645元的3个月期限的国库券的实际年利率为:1000009764512−r=×=9.65%976453(2)售价为票面金额,每半年付息一次,息票率为10%的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10%2r=+(1)−=110.25%2可见,售价为票面金额,每半年付息一次,息票率为10%的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较高。4.某公司发行5年到期的债券,票面面额为1000元,售价为960元,年息票率为7%,半年付息一次。试计算:(1)当期收益率。46 (2)到期收益率。(3)持有3年后,将该债券以992元的价格出售,则该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为多少?解:(1)当期收益率21000(1+3.5%)×r=−18.98%=960(2)到期收益率1010003.5%×1000960=+∑t=1rrt10(1++)(1)22根据上式可以解出其收益率r,具体求解比较繁琐,在此仅列出计算式。(3)实际收益率610003.5%×992960=+∑t=1rrt6(1++)(1)22根据上式可以解出其收益率r,具体求解比较繁琐,在此仅列出计算式。注:上述计算均按照复利计算,单利计算比较简单,读者可以自行计算。5.对于金融资产——无论是原生工具还是衍生工具——的评估,都提到“内在价值”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本质内涵是什么?答:有价证券的内在价值,即理论价值,指证券未来收益的现值,它并不等于实物资产的账面值。债券,其本身并无对应的实物资产。股票,有其对应的实物资产,但具有同样估值金额的实物资产绝不等于对应的股票有同等的内在价值。一个被普遍使用的估价内在价值的方法是对该项投资形成的未来收益进行折现值的计算,即现金流贴现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理念是,既然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取得投资收益,那么,未来可能形成收益的多少就在本质上决定了投资对象的内在价值高低。用现金流贴现法计算证券价值包括如下三步:第一,估计投资对象的未来现金流量;第二,选择可以准确反映投资风险的贴现率;第三,根据投资期限贴现。市场中,金融资产的价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等于其内在价值。6.如何理解金融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的对称原则?试通过对一些金融工具特征的简要分析,来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答:(1)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大。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可以大致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此外还有道德风险。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只要投资,就必然冒风险。进行风险无所不在的金融投资尤其是如此。当然,人们不会因为投资有风险就不去投资,只不过是选择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项目投资罢了。因为投资需要承担风险,所以就需要相应的风险补偿。对于风险补偿,因人而异。理性的投资者被认为是风险规避即风险厌恶者,但各人厌恶风险的程度也还不一样。相比较而言,风险厌恶越甚即越保守的人,对于同样的风险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就会比较高;反之亦然。因为人们的风险偏好(厌恶)程度不同,从而不同的人所要求的风险补偿也不同。对同一个投资者而言,承担的风险越大,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就相应越高。(2)例如政府债券的总体风险就小,因为国家的信誉高,违约风险小,政府债券的规模大,其二级市场大,流动性好,所以政府债券比同期限的公司债券的利率低,也即收益率47 低,比股票的收益率就更低,因为股票的风险比债券要大得多。7.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大小和收益高低,人们早就凭借经验进行估计,并懂得对资产进行“选择”和“组合”。为什么说只有当对风险的科学度量成为可能,才有资产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的发展?答:认识风险,衡量风险的大小,是投资决策程序中的第一件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风险的估计还是十分粗糙的,只能大概地用高、中、低的词汇衡量。这种不能量化的衡量结果给机构投资人,尤其投资基金的资产组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瑞·马科维兹提出资产组合理论,使投资风险的衡量可以数量化。这是对现代金融理论的重大贡献。度量风险,首先需要知道投资收益率,然后,如果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那么,用数理统计的语言描述,投资风险就是各种未来投资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所谓期望收益率,就是未来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乘以它们出现的概率,然后相加的值。知道了期望收益率,就可以用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度表示风险。资产组合理论认为,在一定统计期内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率变化及其发生的概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于是,测算标准差的意义就是:已经知道投资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即可计算收益率发生在一定区间的概率。同样,在了解资产组合的风险之前,需要了解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相当于组合中各类资产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权数是各资产价值在资产组合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知道了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以后,就可以评价该组合的风险。在讨论有价证券价值确定的内容中,应选取与风险相匹配的贴现率,以计算有价证券的价值。在风险可以科学度量的基础上,结合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才得以发展。8.也许你过去听到过期权定价模型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这个定价模型的贡献,人们是怎样估价的?答:1973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期权交易市场在芝加哥刚刚开业不久,“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理论诞生了。期权定价理论的出现,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以后的年份中,这个定价模型被应用到认股权证、可兑现债券、可赎回债券和许多其他金融工具上,成为不仅在金融领域,而且在整个经济学中最为成功、最具实用价值的理论。在期权定价理论出现之前,金融理论研究无论是侧重宏观问题还是侧重微观问题,其最终用意总是围绕政府如何选择政策这个核心问题。而期权定价理论的诞生,揭开了金融理论走向市场为千百万投资者服务的历史,使筹资和投资人对风险的估值成为可能。在金融业务日新月异的今天,期权定价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21世纪微观主体的金融决策和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恐怕是确定无疑的。9.有人说,金融市场的均衡就是由无套利均衡体现的。你对这样的论断是怎样领会的?答:金融基本的内涵是借贷,这蕴涵着金融市场具有“空头”的机制。与借入现款来购买金融产品比较,“买空”是以负债的义务持有金融产品;与借入金融产品出售比较,“卖空”是以负债义务持有应收权利。所以“空头”头寸意味着在平仓之前的负债金额。在此,借贷和“做空——建立空头头寸”,在本质上是一回事。而套利就是在借贷这个基础平台之上对买空与卖空的结合运作。由于套利均衡机制的存在,当不存在套利机会时,金融市场就实现了均衡。首先是空头机制的作用。对于价格被低估的金融产品或复制组合,套利者将建立现金空头大量购入,从而产生巨大的需求;对于价格被高估的复制组合或金融产品,套利者将建立证券空头大量出售,从而产生巨大的供给。由于套利是无风险的,所以套利者将倾向于无限放大套利头寸。这就会产生巨大的供需压力,并使失衡的价格迅速复位,套利机会消失。48 其次,在一般商品和服务市场中,一旦价格失衡,众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会采取行动,但每位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只能少量地调整自己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市场将他们的调整行为集结起来,供需量才会有大的调整,并从而推动价格复位,套利则不然,一旦发现套利机会,只需要少数套利者,就可以利用空头机制建立巨大的套利头寸来推动失衡的价格复位。因此,套利重建均衡的速度远高于一般商品与服务市场供需缺口的调整。10.风险客观存在,但可以推导出风险中性定价。对于推导的基本思路,你能理解到怎样的程度?答:股票折现值公式为:TCtPV=∑tt=1(1+r)式中,PV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Ct是各时段t=1,2,…,T,(T可以包括∞)的现金流;r是折现率。r可以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但是套利均衡分析认为,涉及风险补偿的折现率是难以找到的。因为人们的风险厌恶程度不同,从而不同的人所要求的风险补偿也不同,这就无法找到一个可以代人折现公式的统一的、共同的折现率。而在有风险中性的人所构成的假想的风险中性的世界里,人们的风险偏好不同而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折现率的难题不复存在;对于任何现金流,都可以统一地采用无风险利率作为折现率。对于未来预期的收入现金流的汁算,无套利均衡分析认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下的现金流的概率分布,在风险中性世界甲也会不同于真实世界的概率分布,而应是一个风险中性概率。对于一个金融市场来说,如果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如果有足够的金融商品可以充当构筑动态复制组合的零部件,那就意味着风险中性具有存在的允分必要条件。在假想的风险中性世界里的折现公式为:T*E(C)tPV=∑tt=1(1+rft)以此方式计算的假想世界里的现金流的价值就是该现金流所代表的金融产品的价值。具逻辑推理是:当套利机会出现时,因为它给予人们无风险套取利润的机会,所以不管发现套利机会的人的风险偏好如何,都会采取套利行动。就是说,套利活动与人的风险偏好无关;消除套利机会后的均衡价位也应是与人的风险偏好无关。既然可以认为无套利均衡价格就应该是现金流的折现值,在假想的风险中性的世界里得到的折现值,在真实世界里也就应该依然有效。根据上述思路计算的均衡价格,称为“风险中性定价”。实践中更简明的归纳为:(1)所有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均为无风险利率;(2)无风险利率是任何预期的未来现金流最为适当的折现率。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1.“金融中介”所指的范围有大有小,通常使用的口径有几个?答:“金融中介”是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林林总总,统称为金融中介,也常常统称为“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1)联合国统计署的分类①按经济活动类型分类,把现今世界上的经济活动分成17个大类。金融中介,是其中的一大类,包括的内容是:49 a.不包含保险和养老基金的金融中介活动。货币中介:中央银行的活动;其他货币中介,主要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性质的活动;其他金融中介:金融租赁活动;其他提供信用的活动,主要指类如农业信贷、进出口信贷、消费信贷等专业信贷的活动。b.保险和养老基金——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障。包括:生命保险活动、养老基金活动、非生命保险活动。c.辅助金融中介的活动。金融市场组织,如证券交易所的活动;证券交易活动,这包括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之类的活动;与金融中介有关的其他辅助活动。②按中心产品的分类,共分9大类。金融产品属于服务性质的产品。“金融中介、保险及辅助服务”包括的内容是:a.金融中介服务——不包括投资银行服务、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包括:中央银行服务、存款贷款服务、中间业务的服务、金融租赁,等等。b.投资银行服务。包括:投资银行服务、证券买卖服务、证券承销、包销服务,等等。c.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障。包括:生命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服务、非生命保险服务,等等。d.再保险服务。e.金融中介辅助服务。与投资银行有关的服务,如合并与收购服务、公司理财和风险投资服务;经纪服务、证券交易的处理和结算服务;金融资产管理、信托、委托服务;与金融市场有关的营运服务和管理服务;f.保险和养老基金辅助服务,等等。(2)国民核算体系SNA对金融业按机构的分类这种分类,是从交易主体或资金收支角度作为识别不同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具体划分是:中央银行;其他存款公司;不是通过吸纳存款的方式而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并利用这些资金获取金融资产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消费信贷公司等;金融辅助机构,如证券经纪人、贷款经纪人、债券发行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以及经营各种套期保值的衍生工具的公司等;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2.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分类有种种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为什么很不容易?答:金融中介包括的范围极广。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与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有各种类型的银行;在直接融资领域中,为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经纪服务的金融中介,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基金以及证券交易所;与它们并存的另一大类是各种保险事业;从事信托、金融租赁、土地和房地产金融活动的,在金融中介系统中也都是重要环节。在当前世界市场经济生活中,所有的金融中介构成一个极其庞大、极其多样性的大系统。要想明确哪些产业应该划入金融中介的领域,以及在这一领域内如何有条理地分门别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联合国统计署统计分类处把金融中介按照经济活动类型、中心产品分别进行了分类,国民核算体系SNA也对金融业进行了按机构的分类。这种分类,是从交易主体或资金收支角度作为识别不同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用于满足统计需要的分类是极其精细的。这些种种分类只不过是提供从不同视角观察一个复杂大系统所形成的不同的分类和描述,并希望从中给出一个轮廓印象。50 因此在种种教材和著述中,对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介绍不尽相同是完全不足为怪的。3.试分门别类说明我国当前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并同主要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共同之处有哪些方面;主要差异可归结为几点。答:(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一格局将持续向现代化的方向演进。具体构成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其他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等;投资银行、券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申银万国、华夏、国泰君安、海通、南方;农村信用合作社: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合作社4万余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信用合作社1689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财务公司:华能集团财务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财务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东方租赁有限公司等;邮政储蓄机构:邮政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等。(2)西方国家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可粗略地概括为众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其中,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其大体可分为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这两个构成部分。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构成极为庞杂。比如,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基金组织、消费信贷机构、金融公司、租赁公司等都包括在内。证券交易所也可归属于这一类。①我国当前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同主要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共同之处有:金融机构体系逐渐完善,基本上涵盖了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金融机构种类,形成了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租赁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的完整的金融体系。②我国当前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同主要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差别有:a.我国的金融机构类型较为单一,业务过于单调,功能不足。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收入来源过于依赖利息,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小,不良资产过多。b.改革浪潮中也涌现出众多的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如租赁业、如城市信用合作社等。在推进改革和活跃经济方面,它们做出了不应忽视的贡献。然而,大多先天不足,基础不牢,违规操作,经营混乱,从而长期处于不断整顿、不断规范的过程之中。就资金调剂这一领域来说,尚有不少方面缺乏金融中介的服务,或服务质量满足不了需求。c.资本市场的金融中介,十多年来发展迅速。但反映着市场本身的局限,中介机构的51 类型简单,如只有券商和证券型投资基金。而且在风险、违规之中,清理、重组,潮起潮落,尚未能在投资人的心目中对之树立稳定可靠的信心。d.保险业从无到有,就自身而言,机构、业务成倍增长。但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国际保险力量的竞争,机构的规模大多偏小,机构的组织类型和服务产品则显单调。4.比较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上金融中介的异同,试分析这两种金融中介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答:(1)直接金融指资金短缺单位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向资金盈余单位发行股票债券等凭证融通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在此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因此被称为直接金融。它可以节约中介成本,获得长期稳定资金,同时在法人治理上发挥作用。但是门槛较高,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间接金融指资金盈余单位把资金存放或投资到银行等中介机构,再由这些机构以贷款或直接投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单位的一种融资形式。它可以动员零星存款,减少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实现期限转化,同时通过资产多元化降低风险,但对中介机构更为依赖。(2)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两个领域内的金融机构有很多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在资金运动中的地位不同。直接融资机构只是协助地位,而资金流通的双方是实际供求者。间接融资机构处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双重地位,把资金流通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都处于主体地位。②承担风险不同。直接融资机构不承担风险,全部风险由资金供求单位承担。间接融资机构由于处于法律合同主体的地位,要承担所有投资风险,但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进行分散。③职能不同。直接融资机构在投资运作中主要行使设计投融资方案、咨询和管理,代理投资等职能,并不作为主体进行投资。而间接融资机构则作为投资主体直接行使投资职能。④资金运用利润分配不同。直接融资机构的投资收益是事前固定的,可以是一个固定数额,也可以是一个比例,而受益的剩余部分归投资者所有。相反,间接融资机构则占有了大部分投资利润,只需支付给资金供给者一个固定数额。(3)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我国目前有数量较多的证券公司,如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申银万国、华夏、国泰君安、海通、南方,投资基金也发展迅速。在间接融资市场上,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数量较多的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间接融资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承担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本。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行,我国间接融资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猛,为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缓解了直接融资市场的压力。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5.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答:(1)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一格局将持续向现代化的方向推进。具体构成是: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和在华外资金融机构。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呈现“大一统”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上成为我国唯一的银行,垄断了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②1979年开始,我国金融机构体系进入了逐步恢复、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陆续恢复了几个主要的商业银行。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办理中国人民银行原来办理的全部工商信贷业务和城镇52 储蓄业务,形成现代“双层”银行体系框架。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国家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目前,处于我国金融体系主体地位的是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它们的前身分别是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为改善垄断经营局面,提高效率,2003年末,又开始对几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分别获得外汇储备注资,交通银行也得到国家政策支持。之后,几家银行按照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在境内外进行IPO的路径进行改革。经过改革,四家银行在各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不断缩小。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自1986年国家决定重新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在筹建之初以国有资本为主,而且大多没有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近些年则先后实行了股份制改造。1998年我国开始出现了以城市名命名的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建,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124家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其他未上市商业银行也都在积极创造上市条件,以期加速向现代商业银行的方向发展。1994年以前,国家的政策性金融业务由当时的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承担。1994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及遵循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原则,相继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2007年初,按“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对政策性银行进行改革,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国家开发银行将最先被打造成商业银行。1999年3-10月,我国先后建立了四家由国家投资的特定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截止2001年底,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1.4万亿不良资产,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到2006年3月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8663.4亿元。目前,随着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接收的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工作接近尾声,它们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对业务范围和经营方法进行调整。比如,开始向商业化转型,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快多元化步伐,同时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债券和股票初露头角,并开始柜台交易。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飞速发展,各类证券公司、基金组织随之发展起来。截至2008年4月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06家,总资产约1.8万亿元,净资本约3100亿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国泰证券等。但我国证券公司与国外投资银行存在明显差距,不能充分发挥投资银行的职能,而且规模小、竞争力低。近年来,部分证券公司向投资银行的过度已在酝酿中。我国的投资基金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较为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产生于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后,首先推出的是封闭式基金,2000年开始推出开放式基金,近几年,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在我国也有发展。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各类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机构迅速发展起来。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1988年以前,保险业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后来,保险市场主体逐步增加。1988年3月和1991年4月,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建立。1998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撤销,业务由其三家子公司管理。近年又成立了政策性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等。许多外国保险公司也纷纷来华设立分公司及代表处。⑤此外,我国金融体系范围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种类不断增加,例如,在原来基础上进53 行改革后的农村信用合作社、06年末新增的三类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近几年也有非常迅速的发展。为对迅速发展和日益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进行有效监管,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也开始发展并不断完善。1992年10月,中国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3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监管职能相继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中分离出来。(2)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呈现出多样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①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金融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显著,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日益要求开通越来越多样化的渠道为之服务。不同金融中介根据其自身特点提供给社会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应了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要求,高效率地发挥其带动整个经济的能动作用。②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是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也不断向市场化、商业化过渡。无论是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分离、政策性银行与专业银行分离、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及股份制改造、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还是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都体现了政策性与商业性分离、不断提高效率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目标,不但增强了专业性、提高了自身竞争力,而且有效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③金融机构的现代化和逐步向国际接轨的趋势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提高国际竞争力而做出的不断努力。国外的金融机构体系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无论在制度还是管理方面都已经成熟,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只有在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才能少走弯路,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尽快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资金平台。④在未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将继续向着多样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并且根据实际经济状况不断自我调整、完善。同时,金融创新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我国商业银行不断突破分业经营界限,逐步向综合经营的方向推进。6.为什么说,金融中介机构多样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有庞大的金融机构体系,为什么还广泛存在着“民间借贷”?答:(1)金融中介机构多样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金融这个范畴,它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理由是借助自身的一些特定功能,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显著,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日益要求开通越来越多样化的渠道为之服务。由于不同的金融中介经营规模、业务领域、职能特征不同,提供给社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如果金融中介系统的结构过分简化,就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由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政治,社会与观念习俗等诸方面极为多种多样,各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各异。但金融机构必须适应不同的客观条件实现多样性的发展则是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否则,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就难以保证金融高效率地发挥其带动整个经济的能动作用。(2)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民间借贷方式简单灵活,对借款者有较大吸引力。民间借贷具有独特的融资优势:一是民间借贷以信用借贷为主,借贷方式简便。借贷一般发生在亲戚、熟人、朋友之间,无需抵押、担保手续,只要借款人立据后即可取得资金,手续简便快捷。二是民间借贷条款约定比较灵活。与银行贷款相比,在期限、利率约定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期限可根据借款者用54 款时间而定,利率定价也基本上达到了市场化,借贷双方任何条款均可协商,基本不存在“霸王”条款。三是民间借贷顺应商机。个体工商户、企业往往在资金方面需求较急,而从银行取得一笔贷款需多部门审批,时间较长,等资金到位后,借款者有时已错过商机,民间借贷正是在正规融资渠道与商机的不匹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四是民间借贷利率的高收益集聚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使资金需求者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成为可能。②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促进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高度集中的“分级授信”管理体制,使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机构信贷权限越来越小,对当地中小企业取得信贷资金支持的难度不断加大。随着近年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信贷授权政策对基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刚性制约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越来越格格不入,客观上造成了地方中小企业不得不多渠道寻求资金支持,使地区民间借贷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③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刺激了农区民间借贷。近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农区网点撤并,专门服务于农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农区居民在资金紧张时只能向民间借贷寻求资金支持。7.你是否了解我国在几个国际金融机构中的活动状况?答:(1)我国与国际清算银行的往来中国人民银行早于1984年就开始在国际清算银行存款,并与其建立了正式业务联系,以后每年中国都派有代表团出席该行的年会。1994年克罗克特就任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之后,积极推进该行的国际化进程。他首先扩大了中央银行行长例会的规模,有选择地邀请非股东中央银行行长出席会议。随着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也多次受邀派代表参会,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中央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及各国中央银行的交往。1995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同志在访问瑞土期间曾正式访问了国际清算银行,为增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1996年7月8日,国际清算银行董事会通过决议,批准向中国、新加坡和香港特区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售股份,当年9月,中国中央银行正式加入国际清算银行。近年来,中国每年派代表参加国际清算银行召开的中央银行行长例会以及一些专门委员会的各种会议,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热点问题,适时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成就。这些会议也为我国开展双边和多边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双方高层往来频繁,及时就重大问题交换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友好关系的发展。(2)我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往来中国是IMF的创始国之一,但在1980以前,中国在IMF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占据。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合法席位也相继得到恢复。经积极交涉,1980年4月17日,IMF执行董事会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之后,我国在IMF的份额由原来的5.5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1983年23.9亿特别提款权。1992年在第9次份额总检中,我国的份额再增至33.852亿特别提款权,占基金总份额的2.35%,位列第11位。2001年2月5日,IMF理事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的份额增加至63.69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83亿美元),我国在IMF的份额也从11位上升到第8位。自1980年以来,我国与IMF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国与IMF的各种业务往来也在不断增加。双方的合作主要有以下方面:①IMF通过提供贷款支持我国国际收支的改善。如1980年,我国宏观经济失衡,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逆差扩大,为此,IMF向我国提供了4.5亿特别提款权的第一档信贷和3.05亿特别提款权的信托基金贷款。两种贷款我国分别于1983年和1990年全部还清。又如1986年,我国再次向IMF借入5.97725亿特别提款权的第一档信贷,促进了我国经55 济的稳定增长,该借款亦于1991年还清。②IMF通过提供多次技术援助与人员培训,帮助我国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在IMF的援助下,我国已在建立外债管理指标与统一监测制度,改进国际收支编制方法,加强中央银行作用,推进税制改革及完善税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③我国也定期与IMF磋商与交流。例如:向IMF提供本国国民经济统计数字,介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意向,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1980年11月、1986年11月和1990年1月,我国先后与IMF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1997年9月还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召开了IMF和世界银行的年会,这些会议就各国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增长,IMF的地位、作用及其改革,以及中国银行业务、防范金融危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产生了积极影响。④我国按IMF要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并参与IMF的实际救援工作。1994年我国推出了汇制改革与货币自由兑换的措施,并于1996年实现了货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1997年东南亚发生货币危机后,我国从大局出发,坚持了人民币汇率不贬值的政策,并积极参与了在IMF框架下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资金援助计划。这些举措受到了IMF及其他成员国的普遍赞扬。(3)我国与世界银行集团的往来①与世界银行的往来中国是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席位长期为台湾当局所占据。1980年5月15日,中国在世界银行和所属国际开发协会及国际金融公司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80年9月3日,该行理事会通过投票,同意将中国在该行的股份从原7500股增加到12000股。我国在世界银行有投票权。在世界银行的执行董事会中,我国单独派有一名董事。我国从1981年起开始向该行借款。此后,我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逐步展开、扩大,世界银行通过提供期限较长的项目贷款,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改造、能源、农业等国家重点建设以及金融、文卫环保等事业的发展,同时还通过本身的培训机构,为我国培训了大批了解世界银行业务、熟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向世界银行认购了44799股的股份,占该行总股份的2.87%,位居第六。至2000年底,我国共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约345亿美元,分别用于230个建设项目。②与国际开发协会的往来1980年5月15日,中国在该协会的席位也得到恢复,在协会中享有投票权。国际开发协会主要向我国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用于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③与国际金融公司的往来1980年5月15日,中国在该公司的席位也得到恢复。我国按规定认缴股金并享有投票权。目前,我国与国际金融公司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从1987年该公司开始向我国中外合资企业提供融资开始,援助的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涉及到包括中外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含乡镇)、私营企业及实行股份制的企业等,为我国这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及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4)我国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往来1966年亚行创建时,台湾当局以中国名义参加。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台湾当局已不再向该行借款。1986年2月17日,亚行理事会通过了接纳中国加入该行的第176号决议,同年3月10日中国成为亚行正式成员国,台湾当局以“中国台北”名义留在该行。中国认缴股本11.4万股,约值13亿美元,占该行股本总额的7%,是亚行的第三大认股国。在1987年亚行年会上,我国当选为亚行董事国,并于同年7月正式在亚行设立执董办公室。我国成为亚行成员国后,双方的合作发展很快,而且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亚行主要通过向我国提供有关信贷业务,对我国的工业、环保、扶贫、基础设施等56 领域的发展予以支持,贷款金额已超过30亿美元。亚行也通过有关技术援助,对我国在制定可行性报告、人员的技术培训及聘请咨询专家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国除了在信贷方面与亚行进行合作外,还多次与亚行联合举办经济研讨会,开展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如加入亚行后第4年,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的亚行理事会第22届年会,增进了我国与亚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1991年12月我国在北京举办了亚行第7次圆桌会议,题为“消除贫困的社会经济政策”,广泛地讨论了消除贫困的问题,加强了消除贫困政策的制定与经验交流工作。此外,我国也应亚行邀请,派遣人员到国外参加研讨会或接受短期培训,我国有关人员也由此进一步了解了国际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以及亚行的业务状况,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与技术操作水平。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1.一个金融机构是否是存款货币银行,其判断的基本标志是什么?答:在金融中介体系中,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DepositMoneyBanks),而不论其具体采取的称呼为何。西方国家的存款货币银行主要指传统称之为商业银行或存款银行的银行;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他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存款货币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判断一个金融机构是否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基本标志是该金融机构能否发挥资金借与贷的中介作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职能分工体制下的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差别在于:(1)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2)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1年以下的短期工商信贷为其主要业务。2.存款货币银行经营哪些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这类业务为什么越来越受到重视?几类业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制约关系?答:(1)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①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存款货币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这些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外来资金两个方面。其中,自有资金所占比重较小,主要是吸收外来资金,包括吸收存款、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及发行金融债券。在这些业务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②资产业务是指存款货币银行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包括贴现、贷款、证券投资和租赁业务。其中,贷款业务在其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③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并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也称无风险业务,主要包括传统的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业务、承兑业务、信托业务、代理融通业务和银行卡业务等。④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通常所说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即狭义表外业务。表外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新技术的发展和政府对监管的放松为银行开拓表外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银行面对来自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贷款客户的竞争压力,也迫使其必须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尤其侧重对有风险业务的拓展。从发展规模看,不少西方国家大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已大大超过其表内业务量;从收益看,不少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远远超过其表内业务收入。(2)几类业务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57 ①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信用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传统业务。其中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运用其自有资金及负债或银行信用转变而成的业务,代表了银行对其营运资金的运用,也是商业银行赖以取得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和筹集资金,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所有中间业务都是建立在信用业务基础上的。客户委托商业银行办理各项中间业务,大都是该客户与该银行有存款或贷款联系,双方具有信用业务的关系。中间业务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商业银行信用业务的发展。因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使银行合理占用客户资金,大大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扩大实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相交织,又可以促进资产业务的不断扩大。在存贷利差小的微利时代,商业银行的所有中间业务又是赖以取得手续费收入的主要业务。③中间业务(含表外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在业务范围的外延上具有交叉性,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卡、信用证和承兑等业务的归属上。就其性质而言,银行卡业务、信用证业务和承兑业务既属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又因其会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或转化为表内资产、表内负债而可归入表内业务之列,因此,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有可能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商业银行表内资产或表内负债,从而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业务或表内负债业务。3.从现代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出现,演进到今天的存款货币银行体系,——对于这个一百多年的全过程试予简明的描述。答:(1)1845年在中国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即英国人开设的丽如银行。从这以后至19世纪末,英国以及各帝国主义列强的银行,相继到中国设立了一批分行。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信用事业的创始。这家银行是以商办面目出现的股份银行,但实质上受控于官僚、买办。1904年成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又改为中国银行);1907年设立了交通银行,亦为官商合办性质。与此同时,一些股份集资或私人独资兴办的较典型的民族资本商业银行也陆续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几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的私人银行业有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仅在1912—1927年间就新设立186家。中国的私营银行业终究是发展起来了。(2)1927年以后,在国民党当政期间,系统地开始了官僚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事业的进程,其中包括以多种形式渗入和控制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旧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除由国民党政府直接控制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外,有被人称为“小四行”的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它们是官商合办的商业银行;有江浙财团的“南三行”——浙江兴业、浙江实业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它们也受到官僚资本的控制;有被人称为“北四行”的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它们虽未被官僚资本直接控制,但实际上也并非是全然独立的。此外,还有几家较大的商业银行以及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它们也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控于国民党官僚资本银行体系。(3)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并开始了人民币的发行。新中国成立之后,接管了国民政府设立的国家银行和官僚资本银行,并通过公私合营完成了对私营金融业的改造,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的国家银行体系,这个体系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银行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传统的“大一统”银行体制已经被现代的多层次的银行体制所代替。改革从设立独立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专业银行开始。首先是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2月恢复,随后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58 行也分别从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分设出来。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中央银行,同时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负责办理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全国工商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到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做出了将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及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使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的决定。除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外,中国还批准成立了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还在原来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还组建了一批城市合作银行。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也大大加快。最后形成了目前的中国银行体系。它是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外资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完整的存款货币银行体系。4.存款货币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为什么它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主要的、主导的、主体的地位?答:(1)存款货币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存款货币银行能够作为借与贷的中介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2)存款货币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这是因为:首先,存款货币银行分支网点多,并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吸收存款,形成巨额资金,这是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上单个投资者难以比拟的。其次,存款货币银行是国民经济中的支付枢纽,提供支付工具和信用工具,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单位一般都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完成货币收付。再次,存款货币银行是同业拆借市场的主要成员,并通过贴现、转贴现介入票据市场,从而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在有些国家允许存款货币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证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进入和退出无疑是影响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5.一些西方国家的金融业,近年来经历了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过程,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体制变迁的?对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格局、背景及当前的发展变化趋势,你又有怎样的看法?答:(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向坚持分业经营的美国、日本等国纷纷解除禁令,默许乃至鼓励其大中型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日本于1998年颁布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即被称为“金融大爆炸(BigBang)”的计划,允许各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1999年10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代表分业经营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业互相渗透并在彼此的市场上进行竞争。这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目前世界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先后走上了混业经营的道路,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是金融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革。混业经营通过多样化、综合化的业务经营,可以调剂银行各项业务盈亏,减少乃至避免风险,有助于经营稳定,分散风险;通过吸收资金的负债业务,可以使银行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获得大量长期资金来进行更多的业务活动,特别是长期信贷和投资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很多银行机构网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增强银行竞争地位。尽管混业经营有如此多的好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中的具体情况,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格局短时间内还很难打破,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加大银证、银保间的合作,以弥补这一缺陷。(2)我国于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应该说这个体制在当前的经济条件和市场基础的情况下还是很适应的。虽然就国际潮流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经营来看,银行的全能化趋势确在日益加强,59 分业向混业的转化日益加速。但这要求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自身的治理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达到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宏观调控水平及金融监管体系的提高与完善;相关经济、金融法规的健全;证券市场乃至各类市场运行机制的日臻成熟,等等。从这样的角度分析,这些条件我国现阶段仍在培育之中,尚未完全具备。因而,选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定位存款货币银行于职能分工型是有其原因的。当然,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与生俱来的桎梏也显而易见。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使其利润来源渠道减少——主要限于存贷利差;同时则难于以多元化资产结构分散风险。过分地强调分业经营,也使我国的保险业发展相当缓慢,信托业从发展到现在则呈现萎缩的态势,金融中介机构多样性的发展也得不到鼓励,等等。总之,分业经营不仅使我国的金融机构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和国际竞争力,而且降低了资金的配置与使用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的深化,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必须严格划分的凝固化了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我们应该一方面要求坚持分业经营与分业管理的基本框架,同时松动管制,并支持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并逐步向综合经营的方向推进。6.金融创新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创新活动形成一种趋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意义何在,同时带来了哪些问题?答:(1)金融创新是西方金融业中迅速发展的一种趋向。其内容是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均进行了明显的创新、变革。这个趋势从20个世纪60年代后期即已开始,70年代各种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到80年代已形成全球趋势和浪潮。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及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乃至整个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金融创新之所以会形成一种趋势,是因为这种创新浪潮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的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特别是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得经济的发展不断突破时间、地域以及各种社会传统的界限,涌现出更多、更新的为人类文明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行业、部门、模式和手段。在这种形势下,当然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于为之服务的金融事业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新的要求,原有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操作方式、金融市场组织形式和融资技巧等就会在一些方面显得笨拙、落后,不怎么合理并缺乏效率。这就必然导致突破原有樊篱的金融创新。而且,由手经济发展变化所提出的客观需要不仅是强劲的,而且是持久的,所以金融创新的浪潮也仍在不断地推进。(3)反映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已对并将继续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①使得金融工具多样化、灵活化。创新的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且金额大小均有,适合不同投资者需要。②使金融机构传统的分工格局被突破,彼此业务全面交叉。如商业银行普遍开始涉足证券业务;不少其他金融机构也开始办理支票存款这类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金融业务日趋综合化、全面化的格局在形成。③使一些国家在既成事实面前被迫放宽某些金融行政管制或取消、修改一些法令法规。这又成为推动和鼓励金融创新的因素。(4)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增加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复杂性。由于创新后的金融工具大多增强了支付的功能,这必然增大了货币当局在宏观调节中对货币层次划分标准及控制上的难度,容易对货币供应量做出错误判断。另外,金融创新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国际结算的速度和成本大大降低,但同时也使各国金融体系联系得更加紧密,金融风险的传递更加迅速,一旦一国发生问题,将造成全球性危机。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的60 重要产物,但是其本身操作的复杂性以及保证金制度的杠杆效应增大了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7.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有一种说法:网络银行将最终取代传统银行。你怎样认为?答:网络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1)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方便、快捷、超越时空。传统银行基本上是在柜台内为客户提供直接服务,这就要求客户只能在限定的营业时间内到银行接受各项服务,时空限制极为严格。而网络银行能够提供全球24小时的“AAA”式服务,即可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实时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②各项成本低。网络银行可以少设甚至不设分支机构,而且其雇员要比传统银行少得多。③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网络银行不仅提供大部分传统银行业务,还提供一些全新的业务,如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信息,经济、金融新闻等)、详细而低成本的投资理财服务、投资咨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等。④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方式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传统银行一般是单方面开发业务品种,向客户推销产品和服务,客户只能在限定的业务范围内选择接近自己需要的银行服务项目。网络银行摒弃了传统银行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方式,采取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方式,即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务。此外,网络银行还具有信息透明度高、存款利息高等优势。(2)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的劣势有以下两点:①安全问题。互联网的公开性势必威胁到网络银行的安全性,而安全性问题是决定网络银行成败的关键。对于精通网络操作技术而又熟悉银行业务的不法者而言,能够以极低的成本,伪造和复制网络银行的金融产品和信息,并可以假乱真,非法侵吞巨额资金。②法律规范问题。网络银行的发展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与之适应。而目前全球关于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有关这方面的金融法规很不健全。如对网络银行的设立及日常经营活动的规定、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与转移、金融监管部门对网络银行的监管、网上如何确保银企的信用关系等问题,都还缺乏明确规范的法律框架。(3)应该说,网络银行较之传统银行有许多优势,但并不是说网络银行就能够取代传统银行。即使在美国,网络银行现阶段也还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困难。例如赢利能力弱,银行业务产品种类少,IT技术投入较大,客户忠诚度低等。如果没有传统银行的支持网络银行也会出现发展的瓶颈。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被加拿大银行收购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多项调查表明,安全也已成为网络银行乃至其它形式的电子商务客户的最大顾虑。网上银行业无法解决与客户的沟通交流问题。比如信用卡业务,银行必须与客人直接接触,才能了解客户年龄、财政状况等真实资料,这是网上虚拟世界所无法做到的。同时,“网上银行”绝非保险,万一发生线路故障,客户必须打电话或以其他方式通知银行进行维修。所以,从目前来看,网络银行无法最终取代传统银行。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你过去听到过什么议论,现在对其严重性怎样估价?答:(1)过去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议论主要有:2002年春,时任央行行长的戴相龙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为25.3%。2004年8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低于20%。但这一说法甚至没有得到国内研究者的认同,不少研究者指出,这个资料具有不可比性,一是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没有包括已经转61 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5888亿不良资产,如果加上这一块,估计不良贷款率就需修正为35%;二是中国国有银行对贷款仍沿用“一逾(逾期贷款)二呆(呆账)”的办法,而非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办法,这也使得名义上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至于国际金融界关于中国银行的坏帐比率更是众说纷纭,比中国政府公布的数位要高许多。国际债信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于2003年11月26日发表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标准普尔估计,2002底中国金融体系不良资产可能几乎占据贷款总额的一半。在说明中国不良资产比率估计为44%至45%时,标普强调:①所采用的指标为不良资产率而非不良贷款率;②百分之四十五的不良资产率是当前数位,并不包括一九九八年早已剥离的一万四千亿不良贷款。这一比率虽然较之标普以前百分之五十的估计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不仅与2000年世界前二十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资料的银行)3.27%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去甚远,而且也远远高于亚洲危机前东南亚各银行的水平(东南亚各国银行在金融危机前不超过6%)。标准普尔还作出另一项预估:中国银行体系的呆账以及银行再资本化的费用约65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2)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大幅下降3.7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81%,比年初下降5.24个百分点。9.你是否了解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生的背景?它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不良债权的成因,你考虑化解不良债权的主要途径何在?答:(1)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背景如下: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以及国有企业各种改革方案的不断探索,中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不良贷款增长很快。银行信贷风险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隐患。在吸取1997年亚洲一些国家化解金融危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提高入世后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长远考虑,中国政府决定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银行的不良贷款,以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1999年,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中国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二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成本。(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方面采取的措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政府出资设立。为了有效地集中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用多种投资手段,并被赋予一些银行所不具有的权力,如自主决定豁免贷款企业部分本息的权力等。资产管理公司对从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过来的不良债权的处理方法在不断探索之中。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有:①债转股;②将债权公开拍卖;③将债权直接出售给第三方。其中,“债转股”是重要的方法。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债转股”后,资产管理公司将通过对企业的持股或控股,派员参加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状况,实现股权的保值和增值。(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所以应从银行及社会全方位地引入新方法、新机制,拓宽思路,提高抵御各种信贷风险的能力,使不良资产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除了银行要强化内部管理,选择优质客户,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外,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创造与完善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引入债权—股权转换机制利用债权—股权转换机制,把我国银行由于企业无力还债而形成呆滞的不良债权转化成62 有价市场上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可转让的商品,通过以某种方式在新的债权债务主体及投资主体间流动,最终转化成对企业的股权投资,由此而同时实现从银行外部处理银行不良债权和减轻企业债务的目的。②银行与拍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银行已普遍强化了信贷风险管理,实行抵押担保贷款。银行与拍卖公司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在银行贷款环节上,会起到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企业、贷款人资信不佳,银行抵押资产变现能力差,法院执行慢的条件下,银行与拍卖公司的联手互动,既能完善信贷退出机制,解决银行信贷资金难以安全退出的问题,又能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回笼。③运用商业性中介机构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但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金融)资产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将该组资产预期现金流量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其实质是以借款人向银行归还贷款的现金流向资产证券化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投资者的最终收益在于这些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大小的能力。如果被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不可预见和不稳定的,那么证券的发行人或担保机构就不得不承担投资者本金和利息的责任。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在积极筹划或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方案,这将有利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减轻负担,使之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10.对于存款保险制度,赞成者认为是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关键性制度,国家必须给予财力支持,反对者认为这一制度是道德风险的根源,不利于银行体系的健康运作与发展。对这样对立的见解,你的判断是什么?答: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整个银行体系设立的一道“安全网”,它是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的各种措施,保持公众的信心,抑制挤兑,减少银行的连锁破产,从而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对存款保险制度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夸大该项制度的作用。从纯粹的理论出发,存款保险制度本身是否能够实现促进金融系统稳定的目标,并没有明确结论,它至少还需要其它的条件,如有效的金融监管等。其实,存款保险制度只不过是对市场机制和监管当局金融监管制度的一种补充,要想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及时发现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加强监管才是最关键的。可见,存款保险制度不是万能的,它既不能取代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职能,也不能取代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和政府出资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能。作为清偿赔付的保证制度,储蓄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仅仅是保护储户利益在银行等储蓄机构出现财务危机时免遭过于严重的损失,并由此提高储户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最终避免整个金融体系因为个别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造成储户的悲观预期从而引发银行挤兑传染而陷入危机,仅此而已。从根本上讲,存款保险制度只是一种心理支持制度。它以“保险”的承诺,给存款人特别的心理慰藉,使存款人一般不会轻信传闻而非正常地到银行提款,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商业银行挤兑的风险。但是,心理支持毕竟有限,保险金集中的程度更有限,一旦银行经营问题严重且具有普遍性,存款保险制度就会由于心理支持不堪重负和保险金不足以补亏而濒于崩溃。因此,片面依赖于存款保险制度而放弃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金融体系现存风险的积极化63 解,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存款保险永远只能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而不是根本的保障制度。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任何理想化设计及宣传都将是十分有害的。过高期望存款保险制度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是不现实的,在银行体系出现系统危机时,有限清偿赔付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无效的,因为系统危机超出了存款保险制度安排的预算约束。因此,正确定位存款保险制度目标,合理赋予存款保险制度职能,把存款保险制度从防止个别银行的破产等力不能及的俗务中解救出来。这一方面可以削弱基于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存款保险制度不堪负重,是有效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应有职能的必要条件。11.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把握?为实现经营原则的资产一负债管理,其理论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答:(1)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一般说来,安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安全有保障。但它们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流动性强,安全性好,盈利率一般较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往往流动性较差,风险较大。因此,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经常面临两难选择:为增强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就要把资金尽量投放在短期周转的资金运用上。这就不能不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为了增加盈利,就要把资金投放于周转期较长但收益较高的贷款和投资上。这就不可避免地给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安全性带来威胁。对此,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2)为实现经营原则的资产一负债管理,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1)资产管理理论①观点:商业银行在负债处于被动的前提下,通过主动调整其资产结构,在现金、证券、货币等各种资产持有形式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来协调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②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其不可预期的提取存款的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应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业务应集中于短期和商业性贷款。第二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于本世纪初提出,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在保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盈利。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产生于40年代末,认为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收入,就不至于影响流动性。它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志,并以此来重新协调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从而使商业银行跳出短期性的局限,开始向长期性经济活动大量渗透,促进资产业务的多样化。上述几个阶段,是以对资产流动性的不同理解,来扩大银行资产业务规模和范围,目的是在保证必要的流动性水平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盈利水平。但因影响流动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又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2)负债管理理论①背景:20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银行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需要拓展资金来源,以取得更多的资金。②观点: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因此,银行无需经常保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所以,负债管理的核心是:银行主动以借入资金来保持银行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64 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③评价: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商业银行主动以负债去适应或支持资产,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的缺陷:a.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b.因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c.由于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而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①背景:20世纪80年代,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政府金融管制的放松导致金融业竞争更加激烈,利率上升,银行融资成本提高。银行一方面需要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防风险的能力,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取得收益。②观点:该理论认为应该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作对应分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达到合理搭配,尽可能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均衡,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12.商业银行应该树立怎样的风险管理观?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商业银行应该树立的风险管理观:风险实际是无处逃避和躲藏的。而且,跌宕起伏的金融环境其实给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成功的关键是学会驾御与管理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的全部内容是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高超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显得特别重要。(2)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即属于投资决策的环节。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点:①对于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方针以及具体项目进行风险评价。②风险管理也要延伸到资金投放的过程之中:已投入的某一或某些项目的贷款由于种种原因从风险较低变为风险较高,或者相反,显然,进一步的决策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③对风险升水的追求构成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④风险管理不只是风险的计量和据以进行经营决策的问题,与之同时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对内部人员行为的监督与管理。第十章中央银行1.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需要有中央银行?学习以下各篇之后对这个问题会有较多的理解,希望把它列在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之中。答: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有中央银行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在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各家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因当时实行金本位制,各家银行只要保证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能随时换成金属货币,就可以稳妥经营。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银行经营的问题,商业银行可能无法保证自己所发银行券的兑现。此外,因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流通往往有很大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确保其兑现。(2)票据交换、清算的需要。随着商业银行间相互支付量的增加,每天收受的票据数量在扩大,由各银行自行轧差清算成为问题,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期限不断延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上升。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挤兑与破产事件。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4)金融监管的需要。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65 管理。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一般的政府机构很难胜任,要由专业性的机构来对全国的货币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担负统一发行,票据清算,提供再贷款与金融管理任务。这就是现代的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试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其特定的职能。答:(1)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却不是获取利润,而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②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各国建立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中央银行制定实施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超然地位和特权地位。这种地位借助法律来实现,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③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④中央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高。中央银行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现金、短期公债、部分能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旨在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⑤中央银行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一国中央银行在他国只能设置代理处或分理处而不能设立分支行,不能在他国发行货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不能与他国商业银行发生任何联系。(2)由于各个国家的金融制度、信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其中的项目多寡以及包括的内容颇不一致。这里仅就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负债项目概括成表10—1,旨在概略表明其业务基本关系。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记载得到概括反映。中央银行一般是一国通货的惟一发行银行,因此,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负债的一个主要项目。作为银行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包括准备金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贴现及放款;作为国家的银行,它在业务上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接受国库等机构的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通过持有政府债券融资给政府,以及为国家储备外汇、黄金等项目。表10—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示要资产负债国外资产流通中通货贴现和放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外汇、黄金储备对外负债其他资产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合计合计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三大职能,具体体现在:①发行的银行66 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一般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银行券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了资金实力。②银行的银行作为银行固有的业务特征——办理“存、放、汇”,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集中存款准备、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③国家的银行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作为国家银行的职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黄金的买卖和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3.通过对我国近20年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内容与比重变化的分析,试归纳出:(1)职能变迁的原因及特点;(2)与发达市场国家中央银行的异同点。答:(1)我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读者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变迁的原因是按照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国内和国际金融发展的新形势,中国人民银行需要不断减少其他职能,而越来越专注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服务。中国人民银行职能变迁的特点是商业银行业务全部剥离,金融监管职责逐步转移出去,专注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2)中国中央银行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相同点如下:中央银行一般是一国通货的惟一发行银行,因此,流通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负债的一个主要项目。作为银行的银行,它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包括准备金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贴现及放款;作为国家的银行,它在业务上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接受国库等机构的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通过持有政府债券融资给政府,以及为国家储备外汇、黄金等项目。虽然各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主要项目基本一致,但各项目所占的比重却有明显不同。中国中央银行与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构成比例上的差别反映了央行货币投放渠道及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不同。①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的货币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这与中国的外汇体制实行结售汇制度紧密相连,国际收支中顺差产生的外汇全部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来买入。而美国的中央银行就没有这一任务。②美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财政部证券,这是美联储大量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结果。这种资产结构反映了美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美联储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特征。而中国的金融市场比较落后,可供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证券商量少,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较少,资产项目中的证券类资产也就较少。4.既然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为什么还要强调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答: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因为:(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必须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来进行,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和自身业务的特点,这是由经济与金67 融的关系和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2)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中央银行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部门,虽然要按政府确定的目标和意图行事,但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行政管理机构,它的调控对象是货币、信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调控手段是技术性很强的经济手段,需要中央银行机构与人员具有熟练的业务、技术与经验和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稳定性。(3)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有所不同。政府工作的侧重点经常是根据情况不时变化,经济工作虽然也是政府贯彻始终的中心工作,但社会问题往往是政府时时关注的。而在经济工作中,政府的重点也经常予以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地区平衡发展问题、行业调整与产品结构调整问题、扶贫救灾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都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又是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时变化的。如果中央银行完全按政府指令行事而缺乏独立性,一是可能出现用货币发行弥补政府赤字,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问题,二是可能降低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运行的波动。中央银行虽然要对政府的工作重点予以配合,但这种配合不能违反金融活动的基本规律。为了保证经济、社会长期的稳定协调发展,中央银行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稳定货币币值这一基本原则或目标进行的。稳定货币币值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稳定性和社会性,是中央银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央银行通过稳定货币,为政府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环境和保障。虽然稳定货币有时可能与政府的短期工作重点发生矛盾,但符合政府的长期目标。因此,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于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是有益的。(4)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能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补和制约关系,增加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避免因某项决策或政策失误而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损失。(5)中央银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还可以使中央银行和分支机构全面、准确、及时地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而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统一,增加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时效性和提高中央银行运作的效率。总之,从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担负的重要职责看,中央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现代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证明,中央银行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是强有力的,也就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保持经济、金融稳定和维护社会公众信心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能够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金融业和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自主地、及时地形成决策和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这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5.为了判断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弱,人们设计了一些度量的标准。你认为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状况如何?答:(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由于各国的国情与历史传统不同,各国对中央银行确定的法律地位也有所不同。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大小。有些国家把稳定货币明确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并授予中央银行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特权,不受政府制约。当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与政府的经济目标出现矛盾时,中央银行可以按自己的目标行事,这种类型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就较强。而有些国家法律对中央银行的授权较小,因此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较弱。②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一般说来,隶属于国会的中央银行,其独立性较强,而隶属于政府或政府某一部门(主要是财政部)的中央银行,其独立性就弱一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68 ③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④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主要是中央银行对财政部是否允许透支及透支额的大小,中央银行对政府融资的条件是否严格、限额及弹性大小、期限长短等。⑤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的组成,政府人员是否参与决策等。这几个方面在各国的中央银行法中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2)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这就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宏观调控部门。该法第5条第1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该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1997年4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法律在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必须接受国务院领导的同时,也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给予了一定范围的授权:该法第7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13条第1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第5条第2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第5条第1款(前已引用)规定以外的“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另外,法律还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业务活动作了更大程度的授权。在负责人方面,《人行法》第10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行长一人,副行长若干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在经济与财务方面,《人行法》第八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由于中央银行资本中没有任何私人份额,故中央银行不代表任何私人利益。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第三十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由此可见,中国人民银行在与政府的资金往来及财务方面,享有较大的独立性。从上述法律规定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的,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等,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完全的独立性。同时在货币政策操作、业务活动等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更强一些。如果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地呈逐步增强的趋势。①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政地位看,在1962年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虽然在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升格为与国务院所属部委同等的地位,但在1969年7月又决定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与财政部系统合并,一套机构两个牌子,业务分别管理。1977年底,国务院决定自197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作为国务院部委一级单位与财政部分设。之后,虽然国务院的部委机构多次变化,但中国人民银行都一直保持了国务院部委机构的地位。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的机构设置大幅精简,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并且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其地位进一步增强。69 ②从实际运作看,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在国务院领导下履行其职责,但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提出的方案一般都能得到国务院的顺利批准,并在执行中还能得到国务院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中央银行的具体运作上,国务院越来越重视其自主操作。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6.为什么中央银行组织支付清算系统的职责日益受到重视?一个方便、快捷并保持顺畅运行的支付清算系统对经济生活有何重要意义?答:(1)商业银行办理结算业务除需采用相应的支付工具、结算方式以外,还需借助银行同业的协作,才能最终实现客户委办的结算业务。另外,出于自身需要,银行也会与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大量的业务往来。因此,银行同业之间也会产生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资金的划转。为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对账与确认、收付数额的统计轧差、全额或净额清偿等一系列程序,即所谓的“清算”。尽管银行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双边清算机制实现相互间的资金清算,但在一个复杂的、拥有许多参与者的金融体系中,单纯依靠银行间的双边清算实现巨额资金转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顺利实现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转移,除需要借助清算机构、支付系统及支付工具以外,还需要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提供支付清算服务。尽管各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构成不同,但银行同业间的资金转移一般都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最终清算实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票据交换及清算若不能得到及时、合理处置,会阻碍经济顺畅运行。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所以其组织支付清算系统的职责日益受到重视。(2)支付清算系统对经济生活的意义①由一国中央银行主持下的支付系统是现代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设施”。它可以形容为资金的高速公路,当道路宽阔、畅通、覆盖面大时,资金在债权债务人之间的流动就顺畅,经济体运行就健康。如果不通畅,例如用于支付的资金在支付系统中被金融机构无偿占用的时间过长,就会付出过高的清算成本,资金运用的效率就会降低;一旦发生局部的堵塞和服务中断,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偿,就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支付系统。②安全、高效的支付系统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支付系统都是通过缜密设计、合理建设和规范运行来规避和控制各种金融风险的。支付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可以发现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能主动预警。比如支付系统可以监测各家商业银行清算账户的日间透支额和日终透支额,一旦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支付系统就会要求商业银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支付效率。③高效的支付系统还可以为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服务。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都需要以完整、可靠、及时的金融信息为基础。支付系统提供的信息来源于真实发生的每一笔支付业务,因此可以为中央银行分析金融形势、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服务。从另一个角度讲,支付系统又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工具和渠道。比如通过支付系统可以改变货币供给量,扩大或缩小现钞和硬币的发行量;通过提供便利或设置障碍,支付系统还可加快或放缓货币流通的速度。近年来流行于欧美支付系统的DVP(deliveryversuspayment)服务,是将支付系统与一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系统相连接,使中央银行的债券买卖与金融机构的账户处理同步完成,这就有效地缩短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交易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时滞。④如果是通用货币的支付系统如美元、欧元、日元的支付系统,它们还会对全球经济或区域经济发挥作用,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70 7.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的角色,其重要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为什么?答:最后贷款人一词是巴奈霍特于1837年在其《伦巴街》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意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向中央银行融资是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否则便是发生困难银行的破产倒闭。在19世纪中叶前后,连续不断的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恐慌或支付链条的中断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线,而要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应该让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者的责任。最后贷款人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当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出现支付危机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全力支持,以防银行挤提风潮的扩大导致支付链条中断以至引起金融恐慌甚或整个银行业的崩溃;(2)为商业银行办理资金融通,使其在同业拆借方式之外,增加银行资金头寸短期调剂的渠道,提供最终保障;(3)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多种资金支持方式,调节银行信用和货币供应量,传递和实施金融调控的意图。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主要采取为这些机构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的方式,在特别需要时,也采取直接提供贷款的方式。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需要,可以主动采取降低或提高再贴现率和贷款利率的措施,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尽管随着金融体系与制度的发展,有些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不是由中央银行一家承担而是与另外专设的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分工负责,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及由此决定的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基本属性并未改变,而且还在不断增强。第十一章金融体系格局——市场与中介相互关系1.有关现代金融体系两种格局的分析甚多,对主要观点试加以归纳。答:(1)金融功能由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来实现。在现实世界中,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必然同时包括这两个部分。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这两者的重要性却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这两者在金融体系中所占地位的对比有着不同的格局。(2)有关现代金融体系两种格局的分析很多,其主要观点有:①通过金融资产的结构来考察银行与资本市场在资金融通中的相对重要性,并据以分析金融体系的格局。这是有关现代金融体系两种格局最具有影响力的分析。根据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银行与资本市场在资金融通中所占的比重,通常把美、英的金融体系称为“市场主导型”,而德、法、日则被称做“银行主导型”。②从各国企业是如何融资的角度剖析金融体系的格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的学者据此得出了一个不同于上述观点的结论:在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中,企业内部资金是最重要的;在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而股权融资的比重通常较小。这一结论使得金融体系的划分变得比较困难——至少从企业融资的角度来看,各国的金融体制差别并不大。数字也表明:从企业实际融资的角度可以否定金融体系存在实质性的区别。③从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的差异看金融体系格局。根据各国资金流量核算的资料,对其家庭金融资产的构成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可以说明不同金融体系的存在。一个国家金融体系格局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受到人为政策管制的影响。而体制一旦形成,就会出现路径依赖——体制变革的成本通常大于维持原有体制的成本。2.两种金融体系格局,是否是对立的?是否是一个好,符合金融发展的规律;一个不那么好,不怎么符合金融发展规律?是否是一个效率高,可以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一个效71 率不那么高,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较弱?……归纳种种优劣比较的论点,你认为对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分析为好?答:两种金融体系格局是指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1)两种金融体系格局并不是对立的,二者都符合其所在国家的金融发展规律,对推动本国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二者不存在严格的优劣比较。现代金融理论常常假设金融市场是最好的金融运作的形式,金融市场发达的体系,要比主要依靠银行的体系,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言下之意,像美国这样的金融体系是最好的。但是,不仅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主要是依靠银行体系推进经济增长,而且直至今日,主要依靠银行体系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增长也还在取得不俗的表现。这似乎又提供了一个反证。的确有这样的推导,即当市场处于“完善”状态,即对资源配置充分有效时,金融中介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但是要使这样的判断成立,必须假定市场上的所有交易者都有能力自己构造投资组合。显然,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假设条件的。同时,伴随着金融市场交易的扩大,实际生活显现的趋向并非个人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行为日益增多,而却是个人的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行为日益向借助于金融中介参与市场交易的行为转变。(2)对于金融体系格局优劣的论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①从风险分担与管理方面的优劣比较金融市场提供了风险分担的机会,允许个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可以对冲各种特定风险,进行风险互换。美国金融体系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为一般投资者提供大量不同的金融产品,因而提供了大量分散风险的机会。而在德国,股票交易的种类和数量很少,没有多少可供分散风险的机会;在这里存在的是大量无法对冲风险的银行存款。但是,金融中介也可以提供金融市场所无法提供的风险分担功能。流动性弱的长期投资收益高,流动性强的短期投资收益低。但是投资者可能担心短期流动性不足,而不愿意接受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金融中介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大量具有不确定的短期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集中起来,根据大数法则来提供流动性,同时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长期投资,并使分散的存款人分享长期投资带来的高收益。金融市场却没有这样的能力。②从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劣比较美国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要求广泛公开信息,同时还有众多的分析师密切关注企业与市场的动态,分析、处理这些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决定是否进入某个产业,这有助于企业进行投资决策。这显示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配置功能。相反,在德国,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严,因此有关企业的公共信息较少。如果单纯从市场的角度看,这种体制显然不利于资源配置。但是,在德国这种少数大银行占支配地位的金融体制中,金融中介机构有对金融市场的替代功能。银行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中拥有大量相关企业的信息,它们可以直接对相关企业提出建议,也可以间接用于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给予支持。如果从利率、股市行情等金融信息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在形成信息这方面的优势则是金融机构完全不能代替的。③从监管方面的优劣比较银行代理监管理论认为企业的股东需要监督管理者,但是股东数量很多,单个股东承担监管的成本就极不合算。如果股东雇人来监管管理者,雇来的这个人本身又需要被监管。这类难题,金融中介可以解决。假设一家银行对很多企业提供资金,由于企业数量大而且分散,根据大数法则,银行可以减少风险,为存款者提供固定的收益——存款者无须监管银行。至于银行监管企业,由于单个企业是由单个银行进行监管,监管成本也可实现最小化。对这样论点的质疑是:像德国这样的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人们对企业经营规范有较大72 的共识,这对于监管传统产业也许够用。但当新的产业不断出现时,则一时难以形成一种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共同意见。美国式的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之下,人们缺少共识。股票市场刺激很多人来研究、关注企业的管理行为;投资者研究得出的信息大多是私人性的,他们各自据此买卖股票,获取利益。对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产业来说,这却是更合适的形式。④从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劣比较一个活跃的能够实施企业控制的市场,对于确保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市场机制一方面能够使得资源集中在有能力的管理团队中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惩戒经营不善的管理者,防止资源浪费。但是,在这种机制下,投资者投票的简单随意性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意收购,不利于管理者进行长期决策。银行主导型体系保证资金提供者对融资企业具有一定的控制权。这种权力来自于资金提供者或者是企业的大股东,或者是企业的主要贷款者。监督功能可以由单个银行来执行;公司治理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不但提供融资,而且控制公司的监事会,并凭借内部信息优势,发挥实际的控制作用。这有利于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减少监督成本。(3)就金融体系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或者说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来看,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始终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处于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这两大部分的运作,也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基本任务。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经济过程。这样的过程,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劳动交换等基本过程一样,共同推动了货币范畴、金融范畴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越发展越复杂,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也相应的越发展越复杂。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越复杂,越要求为之服务的金融体系提高效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高的客观要求。可以说,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演进,推动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演进,推动市场与中介对比格局的发展、演进,简言之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演进,基础力量就在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客观要求。也正是这方面不断提高的要求成为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提高金融中介效率、调整市场与中介对比格局以提高金融体系整体效率的基本动力。当然,这里说的“提高效率”,包含着以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为代价的要求;或者说,是要求效率与代价的统一。从这样的基点出发解决金融体系格局这一课题的理论论证,无疑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路程要走。因此,不应该过分强调哪种金融体系的优劣,而应该根据各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提高金融效率比争论孰优孰劣更有意义。3.试搜集一些数据,用来分析我国金融体系中市场与机构的对比格局及其发展变化。也可翻翻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文献,看一看当时我国流行的有关金融体系格局的是怎样的观点;到今天有了怎样的变化?答:请读者自行查证。4.影响金融体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制约和影响我国金融体系格局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1)影响金融体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信息技术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了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原来在金融体系中处于绝对优势的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越来越多地受到直接市场融资的竞争压力。②战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经常发生,利率风险加大;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瓦解,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浮动汇率制,汇率风险加剧。于是贸易和金融领域极其需要发展新的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这种客观需求刺激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急剧地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③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压迫下,不断突破政府的各种管制,创造和使用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同时,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各国政府的管制思想本身也在发生73 变化,基本趋势是放松管制,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但由此增强的银行业的竞争力量,在更为迅猛的资本市场扩充面前依然显得柔弱。(2)制约和影响我国金融体系格局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有:①人为政策管制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是以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体系进行的。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资本市场正式进入中国金融体系。从此以后,企业筹集资本金的问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此后,企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严格管制和种种弊端,使其一直发展缓慢。②银行体系实力强大,金融市场发展缓慢。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资本金、营业网点上拥有绝对优势,依然是各经济主体融资的主要渠道。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仅起步晚,而且功能不完善,存在种种问题,这使得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难度依然比较大,难以成为融资的主要途径。5.你是否同意在不久的将来“银行会消亡”的观点?答:银行不会消亡,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货币金融学的理论,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转账结算体系创造了流通的信用货币。在现有的货币形态下,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实际上就构成了资本市场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基础,没有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资本市场的运行就是无源之水。(2)从“参与成本”角度的剖析,西方传统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摩擦的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明显下降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例的增大。然而实际却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原因在于金融创新的进程越来越快,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操作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性,获取和使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付出参与成本。总的说来,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信息充分从而有可能进行资产组合动态管理的投资者,面对过高的参与成本也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直接操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难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3)从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角度来看,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越来越是投资者生死攸关的急迫要求。银行具备在这方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增大的需求,这就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为自己的中心职能。(4)商业银行仍然处于支付系统的核心。商业银行存款的突出特点是最为确定以及能够迅速由存款人划转,所以,商业银行存款被作为支付的主要方式。通过指令,人们既可以办理商业银行账户之间的直接支付,也可以办理各种间接的支付。即使由于“脱媒”(指资金融通或金融交易不通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体)现象而产生新的支票便利的领域(如货币市场基金领域),也仍然需要通过结算银行进行有关清算。另外,虽然新的货币交易形式(如电子货币)正在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可能是在传统的银行系统之外,但是这些新的交易工具也需要依靠银行系统来进行清算。(5)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体系的资金,涵盖处于银行体系中的各种货币资金。商业银行要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提供货币资金转账结算服务,因此,除现金漏损外,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它们的资金实际始终都是处于银行体系之中的。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下,银行体系中货币资金量的增减主要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有关。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范围的扩大等,并不能成为商业银行衰落的理由。74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直接融资对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确实是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体现在总量上,而是主要体现在结构上。一方面是主体结构。居民和企业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后,它们的资金就由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变成了开户证券公司在商业银行的结算存款,资本市场的变化可以引起银行存款结构的变化。以下现象可以作为例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存款项下的数额激增,其起伏波动的状况大都与股票市场的动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期限结构。在过去没有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居民的长期积累主要是以银行长期储蓄的形式存在,而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改变银行存款的期限结构.缓解银行长期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状况,从而减轻银行的付息压力。(6)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银行提供的是一种稳妥的、符合各个阶层需要的资金融通方式。商业银行在筹集和运用资金上具有积少成多、续短为长的特点,可以为不同数量、不同期限的资金提供不同形式的融通,因此,尽管证券市场的便利性、收益性、灵活性等极具诱惑力,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短缺者和盈余者出于对安全性、流动性的考虑而选择银行。二是商业银行能够为一部分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尽管直接融资市场能提供许多融资便利,但总会有一部分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获得支持其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并且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会,所担负的分红压力比偿还贷款的本息压力可能还要大。因此,相当多的企业仍需向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融资。(7)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分析的结论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迈耶关于公司融资结构跨国比较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发行股票不是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发行可交易债券与股权证券,也不是工商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间接融资远比直接融资更重要;银行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米什金认为,只有大型资信良好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被高估了。这个结论被广泛引用,以论证商业银行依然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而从金融业的实践角度看,一方面,无可置疑地,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发达国家金融业中的地位在下降。以美国为例,商业银行目前虽然在所有金融机构中依然是位居首位,但其相对份额也已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其地位已由绝对主导变为相对重要。到1997年底,美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只占所有金融服务企业总资产的36%左右。另一方面,尽管商业银行收益的波动性加大了,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如美国商业银行从1990~1997年的年平均股权收益率达到12.91%,可见商业银行也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正在衰落。6.对于银行存在理由的论证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试理一理有关这方面理论观点的发展脉络。答:(1)西方传统的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对于这两者通常归纳表述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摩擦的存在。其思路可以概括为:①如果一个人要直接投资贷出自己的货币资本,那么,他要在可能的借款人中选择可靠并有发展前途的对象,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收益,要设计贷款契约,贷出后要监控其使用,要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简言之,为了贷出,要付出可观的交易成本。银行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能够节约交易成本。②交易成本大多与信息不对称相联系。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收益,这要收集信息;要在贷出后监控其使用并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这要收集信息。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银行,不仅可以节约信息收集成本,而且可以加工出来高质量的信息产品——依据信息加工出可供选择的决策判断。由此还可以相应设计有利于协调满足不同要求的金融产品。假如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也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的摩擦不复存在,银行中介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但事实上,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明显下降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75 市场比例的增大。然而实际却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2)从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角度分析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越来越是生死攸关的急迫要求。于是银行家有了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为之服务的客户群。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消除或回避,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分散或转移,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予以治理。银行具备在这方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增大的需求,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为自己的中心职能。(3)从参与成本(participativecost)视角的剖析在一个长期存在的“完全市场”假设中,意味着所有投资者能够无摩擦地参与市场,或者说市场处于充分参与状态。但这样的假设并不存在于生活之中。投资者要想参与市场,要付出学习成本,用习惯用语就是要“交学费”。需要投入精力,学习市场运作,了解资本收益的变化,监视市场的动态。不仅要懂得如何进行资产组合,而且要实时地调整组合,如此等等。特别是金融创新的进程越来越快,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操作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性,获取和使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付出参与成本。总的说来,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信息充分从而有可能进行资产组合动态管理的投资者,面对过高的参与成本也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直接操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难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4)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从货币支付系统的角度来看,间接融资作为金融的一项功能,是有其继续存在的根据的。而服务于货币支付体系各个环节(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环节)的机构就是银行。只要间接融资的功能不废掉,执行这种功能的金融机构也就不能不依然存在。(5)Diamond-Dybvig模型。这是由两位美国教授Diamond和Dybvig提出的。对于银行存在的理由,这个模型是最为标准的规范模型。该模型认为:第一,银行开办活期存款可以通过在那些需要在不同时间消费的人们之间进行较好的风险分担来改进竞争性的市场;第二,提供这种改进的活期存款合同有一个大家不希望的均衡(银行挤兑),处于这种均衡状态时,所有的存款人都很惊慌并且马上提款,包括那些……本来是愿意把钱继续存在银行里的人。第三,银行挤兑引起实际经济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健康的”银行也会失败,这造成贷款被收回,生产投资被终止。7.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吗?它们各自在哪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或绝对优势?答:(1)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相反,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市场之间还出现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务的证券化发展;银行在资本市场中扩充经营范围;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向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扩张。市场与机构、机构与机构相互渗透和界限日益模糊的趋势是明显的。这一趋势,较之银行衰落的趋势,更能代表金融发展趋势的主流。(2)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各自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性。表现在:①从是否可以对冲风险进行风险分担方面,金融市场具有绝对的优势。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风险分担的机会。市场允许个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可以对冲各种特定风险,进行风险互换。但是,银行所拥有的却是大量无法对冲风险的银行存款。②从是否可以在分担风险的同时获得收益方面,金融中介拥有绝对的优势。流动性弱的长期投资收益高,流动性强的短期投资收益低。但是投资者可能担心短期流动性不足,而不愿意接受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金融中介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大量具有不确定的短期流动性需76 求的投资者集中起来,根据大数法则来提供流动性,同时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长期投资,并使分散的存款人分享长期投资带来的高收益。金融市场却没有这样的能力。③从利率、股市行情等金融信息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在形成信息这方面的优势是金融机构完全不能代替的。美国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要求广泛公开信息,同时还有众多的分析师密切关注企业与市场的动态,分析、处理这些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决定是否进入某个产业,这有助于企业进行投资决策。这显示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配置功能。相反,在德国,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严,因此有关企业的公共信息较少。如果单纯从市场的角度看,这种体制显然不利于资源配置。④在监管传统产业方面,金融中介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解决企业的代理监管问题。假设一家银行对很多企业提供资金,由于企业数量大而且分散,根据大数法则,银行可以减少风险,为存款者提供固定的收益——存款者无须监管银行。至于银行监管企业,由于单个企业是由单个银行进行监管,监管成本也可实现最小化。⑤在监管动态变化中的产业时,金融市场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当新的产业不断出现时,一时难以形成一种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共同意见。美国式的市场主导金融体系之下,人们缺少共识。股票市场刺激很多人来研究、关注企业的管理行为;投资者研究得出的信息大多是私人性的,他们各自据此买卖股票,获取利益。⑥从管理资源是否可以被有效利用方面,金融市场存在优势。一个活跃的能够实施企业控制的市场,对于确保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市场机制一方面能够使得资源集中在有能力的管理团队中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惩戒经营不善的管理者,防止资源浪费。⑦在是否可以有效保证资金提供者对融资企业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上,银行主导型体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这种权力来自于资金提供者,或者是企业的大股东,或者是企业的主要贷款者。监督功能可以由单个银行来执行;公司治理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不但提供融资,而且控制公司的监事会,并凭借内部信息优势,发挥实际的控制作用。这有利于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减少监督成本。8.试从投资者与筹资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通过金融机构与通过金融市场投资、融资的优劣。答:(1)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a)通过金融机构投资的优点是能够方便迅速低廉地获取必要的信息,节省交易费用,减少投资风险,取得比较稳定的投资收益和较高的流动性。通过金融机构投资的缺点是,收益比较低,需要支付一部分服务费用,而且金融机构有时也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风险。(b)通过金融市场投资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参与交易,避免了向中介支付服务费用,而且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通过金融市场投资的缺点是风险比较大,需要投资者获取信息和承担所有的风险。(2)从融资者的角度来看(a)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快的获得所需资金,节省时间,通常的融资成本也比较低。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缺点是可能需要提供担保,资金用途可能不能随意更改。(b)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优点是能获得长期资金来源,能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金的作用,加速资本积累。缺点是融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而且融资条件较严格,融资成本也比较高。9.结合前面章节学过的关于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内容,试剖析现代银行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是如何相互渗透的?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交叉和融合的情况?77 答:(1)现代银行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银行业务的证券化发展在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经济联系均可在证券化的形式中得到表现。证券化对经济生活所覆盖的范围日益扩大。就金融领域来说,银行业务,特别是资产业务的证券化有了迅速地发展。如抵押贷款中抵押品的证券化,消费信贷的证券化,应收账款的证券化,甚至不良资产也可进行证券化的操作。这样,银行的运作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就交叉在一起。通过资本市场,银行解决了贷款资金长期占用与保持流动性的矛盾;资本市场也相应地扩充了自己的领域。②银行在资本市场中扩充经营范围就西欧大陆全能性银行来说,本来一直从事有关资本市场的经营活动。但在典型的分业经营的美国,银行的经营实际上也占资本市场业务总量的相当份额。在美国,利率和外汇衍生工具市场上,银行,特别是大银行,已成为主要交易商,它们所持有的这类合约占总额的绝大比重。在传统利息性收入明显下降的压力之下,银行不断为自己开拓新的盈利途径,在资本市场中扩充经营范围。③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向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扩张银行向金融市场渗透,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也不断侵入银行的传统势力范围。市场与机构、机构与机构相互渗透和界限日益模糊的趋势是明显的。这一趋势代表金融发展趋势的主流。(2)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在以下方面存在着交叉和融合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8月19日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进行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在1999年10月26日允许批准的保险公司以不超过上半年总资产的5%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在二级市场买卖已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在一级市场配售新发行的证券投资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2000年2月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年7月4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首次明确了商业银行可以进行代理证券业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从2000年10月起开始执行,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短期贷款。2003年12月29日,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信托投资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各出资不超过2000万美元,完成对福建亚洲银行100%的收购,并把银行的名字改成平安银行。2004年6月1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实施,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再保险、华泰保险、平安保险、太平保险、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及新华保险旗下纷纷成立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其中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集团、泰康人寿、华泰财险、太平人寿、太平洋保险、新华人寿等七家公司均已下单A股市场。中行通过其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出资人来筹建汽车金融公司。几年来,中银国际和中银集团保险公司都曾以外资金融机构的身份,绕开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在内地设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开展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业务。10.在第二章就已经提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这组分析框架。在中介与市场相互渗透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运用这组框架是否遇到了困扰?答:根据资金从资金盈余方流动到资金短缺方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融资划分为直接融78 资与间接融资。资金供给者(融资人)和需求者(筹资人)直接借助于金融工具实现的融资活动称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的需求者分别与类似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实现的融资活动。对于这两者的界定,最常见的表述是:两者的区分是以资金从融资人转移到筹资人手中的过程中是否需要通过一个金融中介机构作为界限。按照最初使用这对概念时的背景来说,界定中的“中介机构”指的基本是银行类的机构。直到今天,“中介”指银行的用法仍然相当普遍。所以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这对概念来讨论20世纪中叶开始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迅速扩大和传统银行融资方式受到严重挑战的消长变化是很方便的。然而,当中介的形式越来越繁多并对中介机构越来越作广义的理解之后,如何界定这对概念就出现了不少纷乱之处。当中介并不仅指银行而且也指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基金之类的金融中介机构时,假如仅以是否通过中介来区分,由于类似股票、债券这类交易,罕有不通过金融中介的服务来进行的,那么间接融资的概念将覆盖绝大部分融资活动。显然,这样的判断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就有种种对如何界定加以修正的说法:比如,强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分应该以融资过程中是否改变金融工具作为决定性标志。再如,强调最终的融出资金者和最终的资金筹集者这两者是“直接”还是“间接”交易。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创新,面对机构与市场日益相互渗透成长,这样的概念划分越来越变得难以做到严谨、明朗。勉强用以讨论问题,往往会把过多的精力牵扯到概念的修修补补方面。11.金融功能分析框架对于金融的功能是怎样归纳的?答:对于金融系统基本的、核心的功能,金融功能观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如图11-1所示。图11-1资金融通过程示意图(2)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金融体系能够将风险合理地配置到有承担能力且愿意承担的部门和经济行为主体。(3)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完结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各类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使形形色色的货币支付日益便捷、安全、快速、节省。这就保证了经济的润滑进行,节省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4)提供了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股份公司、银行、投资基金等等,都是集中小额资金、短期资金以解决巨额资本需求的形式。而巨大的营运资本可以通过股票形式把所有权细分;巨大的债权则可以通过基金形式把债权分割,等等。(5)提供价格信息。金融领域的价格信息,如利率、汇率、股市行情等,对于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的重要性人所共知。而金融体系则提供了这些金融信息形成的机制。(6)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这是金融体系在涉及金融工具设计、公司治理等79 多个方面的功能。在公司治理的问题中,存在着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委托-代理问题。如果银行对贷款要求抵押担保,就会使借款人谨慎使用贷款。由于技术进步,降低了对抵押担保品价值的评估成本,这类金融业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有助于减少轻率取得贷款的道德风险。如代理人的利益与公司的股票价格挂钩,像代理人股票期权分红的做法,则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一致,有利于缓和委托-代理的矛盾。12.从宏观分析角度,或者说从社会经济运行整体的角度,应该怎样概括金融的功能?这需要结合以下各篇的学习来分析归纳。答:(1)创造货币,形成货币供给,为经济运行提供支付手段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存在能够创造货币,形成货币供给,为经济提供流动性,保证经济发展有足够的货币来支撑。(2)为经济发展聚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金融的最基本特征和作用就是聚集资金和分配资金,调节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金融机构利用自己庞大的金融机构和良好信誉,把资金盈余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变成高效、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通过借贷、投资等方式,按照信贷原则和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又投入到急需资金的部门,支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促进经济发展。(3)调节经济运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说来,货币供应量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使物价稳定。金融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松紧银根,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价格(利率)和结构,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1.为什么说现今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找一找是否有不是信用货币的货币。答:(1)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这一过程的萌芽早就存在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这一过程的不可逆转决定于商品经济覆盖整个经济生活,也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则是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的20世纪。现代信用货币,其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当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流通着的钞票都是银行券。关于银行券,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集中在中央银行,所以银行券的持有者就意味着握有对中央银行的债权。不论在法律形式上如何规定,人们总是把中央银行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别是这样。所以,人们认定,持有钞票就是持有对国家的债权;在人们心目中要求国家对钞票负责。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有作为辅币的金属硬币。硬币已不是过去意义的金属货币,并不是以自己所含金属的价值流通。现在世界各国,硬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于信用货币。伴随着银行券的流通,不以现钞形态存在的货币也出现了。在19世纪和更早的年代,人们曾广泛讨论商业票据和支票由于背书流通所发挥的货币功能。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们则已明确认识到:银行活期存款,其本身就应视为货币。至于商业票据和支票,由于背书流通的现象逐渐减少,已不再讨论它们是否是货币的问题。银行活期存款,其根本特征是随时可据以签发支票用以购买和支付,同时也有权从中提取钞票。活期存款的名称多种多样。我国在出现新式银行以后多年,习惯称之为支票存款。实际上,由于管理习惯,活期存款有种种名称。如我国机关单位在银行中的经费存款账户就80 是一种活期存款账户。此外,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由于金融创新,有些存款不叫活期存款但实际有活期存款的功能。如美国的NOW(可开出相当于支票的“转让支付命令”的账户)就是一例。这类账户上的金额,就其实际功能来说,无疑应同活期存款一样视为货币。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大多不能据以签发支票。直至进入20世纪,人们并没有统一的见解把它们明确地视为货币。但是,如果不把它们视为货币的存在形态,微观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就是不完整的。而且宏观调控的实践,也会使人认识到,如果不把它们视为货币供给而只考察钞票和活期存款,那就很难解释这两部分货币之间的相互转化。现实生活中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它们之间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如储蓄,最初多是小额定期,后来不仅发展了活期储蓄,而且有了可以签发支票的储蓄。如大额存单是定期的,但在货币市场上可以买卖,已不完全是本来意义的定期存款。至于美国的ATS,更是一种可以自动地从定期存款账户向活期存款账户转移款项的制度。所有上述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称之为“存款货币”。(2)今天的货币形态,与历史上几千年只是简单的几种形态统治流通的情况不同,不仅极其多样,很难一一列举,而且变化迅速。但无论其形态如何多样,变化如何迅速,任何形态的货币,无一例外地都是信用货币。2.在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之前,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发行自己的银行券,停止银行券发行后则保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不论是发钞票还是创造存款货币,银行是否自己就可以任意支用?这方面你曾存在过什么疑问,现在还有什么疑问?答:不论是发钞票还是创造存款货币,银行都不可以任意支用。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在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之前,一般存款货币银行都可发行银行券。发行银行券的银行,需要保证随时可按面额随时兑付金币、银币。关于存款货币银行发行银行券的收入支配问题,其关键是存款货币银行是否直接占有了发行收入。很显然这类行为是不存在的,钞票发行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银行以自己负债的增加换取资产业务和收益的增加,而且最终存款货币银行是要为自己的负债行为偿还的。所以虽然理论上这部分收入是存款货币银行并归存款货币银行所有,但实际上银行并不能任意支用这部分的收入。3.能否不去翻检教材、笔记,拟出一份说明整个金融体系创造货币的纲要?答: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一是存款货币的创造层次,由存款货币银行的分散决策和它们的自我约束机制来实现;二是基础货币的创造层次,由中央银行的集中决策与宏观调控来实现。(1)存款货币的创造层次①存款货币的创造必须具备两个紧密联系的必要前提条件:其一,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其二,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第一个条件使存款货币银行可以从存款中拿出一部分提供贷款或持有证券,由“原始存款”创造出大量“派生存款”;第二个条件使应收应付差额都可以在各种银行间的同业往来帐户或在清算中心开立的账户结清,银行不必准备百分之百的资金以应对所创造的存款提取的需要。②在以上两个前提下,存款货币银行收到原始存款后,只需对其所吸收的存款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其余存款可以作为贷款发放出去,收到这一贷款的客户又可以把这一款项存入另一存款货币银行,另一存款货币银行留出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之后又可以把其余款项作为贷款发放出去,以此类推,在原始存款一定的情况下,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增加,增加的这一部分即存款货币银行创造出的派生存款。(2)基础货币的创造层次81 ①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对于创造信用货币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因而统称为基础货币。②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是客户通过提兑其在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而形成的,而这又以存款货币银行先要从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提取现金为前提。已经存在于流通过程中的现金就是过去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上陆续提取现金而形成的。因此,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得到补充,以便使之既能保证现金的不断提取,又能保证创造出经济生活所必需的越来越多的存款货币。要使准备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二是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三是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3)由此看来,基础货币与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基础货币及其量的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存款币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量。中央银行创造的基础货币是存款货币银行原始存款的来源,存款货币银行由于部分准备金制和银行清算系统的存在可以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派生存款,从而在基础货币数量不变的前提下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货币供给数量增加,不断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4.也可设计一个货币创造的游戏,找几位同学,分别扮成参与货币创造的各个角色,看看是否能使你更深刻地领会货币创造的机制。答:略。5.如果中央银行不规定法定准备金率,存款货币银行是否就可以无限制地创造货币了?答:存款货币的创造规模,受制于若干因素。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为:ΔD1K==ΔKcrtre++×+dt其中,K为存款创造乘数;c为通货比率;rd是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t是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是定期存款比率;e是超额准备金率。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零的情况下,即rt和rd均为零,此时存款乘数还要受到通货存款比率c和超额准备金率e的影响。因为贷款、存款、货币支付并不一定都通过银行完成,所以会有一部分现金流出存款货币银行系统之外。同时,银行为了应付客户可能的提现要求,也要保留一部分准备金。假设通货存款比率为零,银行也不保留任何准备金,同时金融体系高度有效,此时从理论上讲,货币的创造是无限的。但存款货币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受到货币需求的影响,即实体经济中对这部分货币是有需求的。否则,存款货币银行即使有创造货币的能力,也并不一定能创造出货币;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制造,促成通货膨胀,则会受到客观经济过程的惩罚。综上所述,基于存款货币银行所受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即使在法定准备金率为零的情况下,存款货币银行对货币的创造也不是无穷的。6.有以下两种可能的行为:(1)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2)该商业银行的客户用支票存入同等金额的款项。试比较这两种行为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是相同还是不同?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一些。如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的同时,在该银行存款的一位客户从其账户上提走了同等金额的现金,那么基础货币量与该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金额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如,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与其从公众购入同等金额的债券,这两种行为对基础货币82 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答:(1)基础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用公式表达为:B=R+C,式中,B为基础货币;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可为流通服务的信用货币。(2)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必然同时伴随着基础货币同等数量的增加,而商业银行的客户用现金存入同等金额的款项不会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只是改变了基础货币的构成结构,增加了银行的存款准备而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所以,这两者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不同。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一笔款项的同时,在该银行存款的一位客户从其账户上提走了同等金额的现金,此时基础货币会增加,等于该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的款项数额;但该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金额并不会发生变化。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与其从公众购入同等金额的债券,这两者对于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是相同的,都相应的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但是二者对于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入债券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而从公众手中购入债券则增加了流通中的现金。7.现在,在我国的周边国家,有相当数量的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这是否是说,我国有相应数量的铸币税收入?与之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有以万亿计的美元:中国人分散持有的美元为数也相当可观。这是否是说,我国也实事上向美国缴纳铸币税?答:铸币税就是发行者凭借其发行地位所获得的纸币按面值换取物资的价值超过其发行成本的差额。一国货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可以给该国家带来巨大的铸币税收入。(1)在我国的周边国家,有相当数量的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这样我国就有相应数量的铸币税收入。(2)目前我国拥有数额巨大的美元,因此,美国从我国获得国际铸币收入相当可观。8.银行体系为什么能够为经济生活提供它所需要的任意数量的货币?这种可能性的经济根据是什么?要求什么样的政治前提条件?答:(1)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第一个层次在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在这个层次上,众多的存款货币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面对着众多顾客随时随地提出的形形色色的货币需求。它们如何有区别地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取决于它们自己根据安全、流动、盈利的准则,衡量利弊得失所作的判断。这就是说,在这一层次上创造多少存款货币是由许许多多存款货币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无数的时点和地点上,通过自我约束机制分散地决策的。正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分散决策,才有可能针对千差万别的需求,随时随地、机动灵活地供给货币;而存款货币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则使它们不能不认真地对客户所提出的需求进行评价和筛选,并从而事实上把住了货币供给是否真正符合客观需求的第一道关口。然而,存款货币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并不是保证货币均衡的充分条件,或者更强调地说,单纯依靠这一机制来保证货币均衡是绝对不充分的。于是,要求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为银行体系补充了准备存款,使银行体系能够不断地进行货币创造,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2)这种可能性的经济根据是在正常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要求现金增加发行的基本原因是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增长必然也同时要求存款货币有足够的增长为不断扩大的流转服务。所以,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以便使之既能保证现金的不断提取,又能保证创造出经济生活所必需的越来越多的存款货币。(3)其政治前提是中央银行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准备存款。扩大资产83 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权力。在中央银行体制下,所有的存款货币银行,其资产业务的开展以负债业务的开展为前提是一般的原则。但对中央银行来说,则完全排除了这一原则的约束。中央银行在国内信用交易的范围内,没有类似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也没有任何一个在它之上的机构可以保存它的存款;中央银行也不需要通货库存,通货就是它印制和铸造的。中央银行扩大了资产业务,立即或经过一些迂回途径,必然相应形成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存款货币银行从准备存款提取正当营运所需要的通货,中央银行则随时给予保证。简言之,中央银行的任何资产业务均会有商业银行准备存款和通货发行之和与之对应。这就是中央银行运作的规律。当然,中央银行的行为也并不是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就“技术层面”、就可能性来说,中央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存款货币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可以是无限的。但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约束则是强有力的。没有货币需求,存款货币银行不需要补充准备存款,有能力也无从发挥;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创造,促成通货膨胀,则会受到客观经济过程的惩罚。9.现代信用货币创造机制彻底突破了贵金属供给数量的限制并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应如何分析?答:(1)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金本位制的局限性和其为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的必然性:①货币供给的制约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增长之间的矛盾是导致金本位制崩溃的内在原因。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必须以黄金的充分供应为前提,而黄金有限的供应量制约了金本位制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尽管部分准备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不足的困难,但黄金准备数量仍然制约货币的供给,二者成正比关系,当黄金准备不足时,货币发行也难以满足需求。②从国际经济关系看,金本位制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以没有贸易管制及外汇管制,没有关税壁垒,物价有充分弹性,货币供给量受黄金数量的制约为前提的,而这些条件往往无法满足,货币的数量与黄金的增减失去了必然的联系,金本位货币制度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政府的干预下是名存实亡了。③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通,使各国经济紧密相联,不利于各国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则突破了金本位制的这些局限性。首先,节约了货币材料和货币流通费用:与以往金属货币相比,现代信用货币的币材都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节约;纸币的印制和流通费用比金属货币的铸造、运输、保管费用要低得多;况且,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越来越多的交易采用非现金方式进行,转账结算和电子货币的成本更是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费用。其次,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货币需要量,由于货币的介质更易于运输和携带,结算技术的提高,货币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单位货币能够媒介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比以往要多得多。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货币能够实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使经济摆脱了贵金属货币供给数量的限制,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的贸易联系都具有巨大的意义。10.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构成的双层次货币创造机制,至少到目前为止,是既能从微观角度又能从宏观角度满足货币需求的机制。试论证之。答:(1)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第一个层次是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第二个层次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中央银行。(2)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显示了正是纯属微观的金融行为具体地导出了宏观经济的结果,体现着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是公司、公众、政府机构为一方,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为另一方,84 环绕一笔一笔具体的货币存、取、借、贷,所进行的诸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程。但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金融行为为经济生活连绵不断地提供了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构成货币供给范畴。货币供给,面对的是经济生活整体,是宏观经济总量指标。与之相对应的是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比,构成宏观金融的核心。这涉及市场需求是旺盛还是不足,利息率是趋高还是趋低,对外币的汇率是趋强还是趋弱,特别是价格水平是坚挺还是疲软,是上涨还是下跌,从而,币值是可以保持稳定还是陷入难以控制的波动,等等。这属于金融的也是经济的宏观方面。(3)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也必须通过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来实现。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失去均衡,从而客观经济生活从金融的宏观方面提出调整要求时,其实现也不能绕过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即只能通过利益机制影响参与金融行为的公司、公众、存款货币银行这诸多微观经济主体,分别决策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宏观均衡状态的改变。第十三章货币需求1.回顾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脉络,扼要说明各阶段所做出的理论贡献。答:(1)纵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其脉络可作如下描述:①对货币需求考察所面对的具体货币形态,是从金到摆脱金;从纸币到一切可称之为货币的金融资产。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马克思及其前人重视的是贵金属。不过,到了马克思从事研究这一问题的时候,他也用了相当的篇幅分析纸币的规律。费雪的方程式建立的时候,金币本身在视野中已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存款通货则已经受到重视。至于凯恩斯所指的收益为零的货币,明确地就是指现钞和支票存款;而货币主义所说的货币,其边界已是M2或较之更大的口径。②引入了对货币需求的微观角度的考察。宏观总量作为这一问题考察的出发点是费雪及其前人一贯的思路。在这样的思路下,个人对货币需求的动机虽然也有所分析,但却并未由此建立微观行为主体的货币需求模型。开始于剑桥学派的思路则是一个大转折,那就是把微观行为主体的持币动机作为考察货币需求这个宏观经济范畴的出发点。③扩大对货币需求观察的范围。仅从宏观角度考察这一问题,那么纳入视野的就只是商品实现的需求和各种支付的需求,从而需要的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而考察角度转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则显然不只有交易的需求、支付的需求,还有保存财富的需求。这样,所需求的就不只是起流通职能的货币,还有起保存价值职能的货币。④货币需求函数,从f(Y)发展为f(Y,r),并不断纳入更多的自变量。这样的演变过程说明,任何精辟的货币需求理论均受其时代条件的局限,只能构成这一理论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客观经济生活不断发展,这一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并无止境。(2)欧文·费雪发展了一种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需求理论。在这种理论中,对实际余额的需求同实际收入呈正比例,对利率波动不具有敏感性。费雪的这个理论蕴含着这样的观点:货币速度即货币周转率是个常数。这就产生了货币数量论,其内容是总支出仅仅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古典剑桥学派的理论观点试图回答个人要持有多少货币的问题。这种理论观点也认为对实际余额的需求是与实际收入呈正比例的,但与费雪的分析不同的是,没有排除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古典学派的货币速度实际上可视为常数的观点与实际不相符。在大危机期间货币速度急剧降低后,对经济学界来讲,货币速度不是常数这一事实就更清楚了。85 凯恩斯提出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从而扩展了剑桥学派的理论观点。这三种动机是:交易动机、谨慎(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他将其归结成流动性偏好理论,并认为,货币需求的交易成分和谨慎成分同收入呈正比例,而货币需求的投机成分则对利率及关于利率未来动向的预期极为敏感。所以,这种结论蕴含着这样的观点:货币速度很不稳定,不能视为常数。后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的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进行了发展,使其更合理。他们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交易成分、谨慎成分以及投机成分都很重要。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使用了与凯恩斯和古典剑桥经济学家一样的分析方法。弗里德曼将货币视做任何一种资产,运用资产需求理论得出了对货币的需求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恒久性收入的函数。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对利率的变动是不敏感的。他的货币速度可预测(尽管不是常数)的观点,转而导致了货币是总支出的主要决定因素的数量论结论。2.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对于货币需求的大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试举出西方国家对这一规律的实际运用。答:(1)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利率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二是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从而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市场利率决定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在现代经济中,可供人们选择的资产持有形式有多种,货币只是其中一种。与其他各种资产的持有形式相比,货币虽然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而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按期限长短有高低之分。市场利率决定和影响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从而决定或影响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一般而言,市场利率上升,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而放弃其他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收益即机会成本增加;市场利率下降,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而放弃其他货币金融资产的收益即机会成本减少。因此,市场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市场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市场利率决定和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市场利率与有价证券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如前所述,市场利率下降时,人们将相应增加货币持有量,并准备在证券价格下跌后,以较低的价格买进。反之,人们将相应减少货币持有量,并准备在证券价格上升后,以较高的价格卖出。(2)西方国家对这一规律的实际应用是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需求量和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3.金融资产交易是如何影响货币需求的?在货币需求理论模型中是否应该把金融资产交易的需求包括在内?如果认为应该,函数式应如何建立?答:(1)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型中,货币需求是一个与金融资产——债券——交易需求相对立的范畴:在他那里只有“对货币的需求”而没有“对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需求”。在其后继者那里,货币需求又变成了一个与金融资产交易需求互补的范畴:收入给定,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多了,对货币的需求就少;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少了,对货币的需求就多。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模型里,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则是作为特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而被纳入考察的范围。他们虽然都考察了金融资产价格和收益率对微观主体持有货币的影响,但考虑的都是:在一定的收入之下,持有实物资产、货币资产和货币之外的其他各种金融资产的分配比例。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型中,在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模型中,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模型中,持有可带来收益的金融资产都是持有无收益货币的负相关因素。(2)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这块货币常年处于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旁边,游离于实际经济过程,是货币家族中的特殊成员,而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86 就经济整体运行来看,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它的性质、使命,不外乎是服务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与服务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居民长期手持现金和银行储蓄、企业预定用于投资的存款等等,没有区别。而且,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与居民长期手持现金、与居民银行储蓄以及与企业预定用于投资的存款之间,频繁转化,相互消长,联系也极为明显、紧密。从这样的视角切入,对货币需求起决定作用的商品服务供给PQ或者是收入Y,无疑也制约着金融资产交易所需的货币。至于利率,在金融资产领域中的作用极大;对于金融资产定价,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在决定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数量方面能起什么作用,则不清楚。总之,如何将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需求纳入货币需求模型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问题。4.你觉得应如何建立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应如何考虑利率因素?答:(1)建立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应该考虑的因素:首先,我国既要重视宏观货币需求,又要重视微观货币需求。中国过去研究货币量侧重于客观需要量,即如何根据经济增长、流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而供应货币。而西方经济学则侧重于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上两种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其次,重视我国货币需求结构的构成。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即由企事业单位和家庭个人为维持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产生的需求;二是投资(机)性货币需求,它主要受利率及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再次,重视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根据西方的货币需求理论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影响我国现阶段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收入的分配结构、物价水平、利率因素、货币流通速度、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企业与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及制度因素等等。此外,我国还应重视对经济体制改革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增强国力,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提高人民对货币的需求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我国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从而相应导致货币需求量的变化:一方面是货币需求总量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不同类型主体的货币需求变化。(2)根据上述分析,总体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M=fYPIIu(,,,,)dbm式中,Md为总体货币需求量;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国民收入;P为价格水平;Ib为银行存款利率;Im为金融资产收益率;u为随机变量,它包括了经济生活中许多可能出现的、偶然造成货币需求变动的因素,以及市场供求状况、制度性因素等。根据理论推断,货币需求量与实际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和银行存款利率呈同方向变化;而与实际金融资产收益率呈反方向变动;货币需求量与随机变量的关系不确定,即有的随机因素可能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加,有的随机因素变动则可能导致货币需求减少。(3)利率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对个人货币需求来说,目前在我国利率对个人交易货币需求的影响不大。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目前个人的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即使是有高利率的吸引,人们也不会压缩正常消费和减少交易货币需求。第二,我国的金融市场上欠发达,货币证券之间的转化即使不考虑交易成本,也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因而利率再高,人们也不会压缩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扩大投资需求。但是利率对个人的储备货币需求和投资货币需求却是重要的决定因素,随着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个人这两方面的需求会变小。87 对企业而言,利率是决定企业交易货币需求和储备需求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企业自有资金率较低,借入资金占很大比重,如果借入资金利率很高,会直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那么,企业就会压缩用于增加存货的投资,从而持有相对多的货币余额。同时,也会增加满足储备动机的货币需求。利率对企业投资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是,也在存款利率较高时,特别是高于金融资产收益率和预期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欲望会受到抑制,使存款货币余额上升,投资性货币需求增加。5.为什么应该将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结合起来考察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答: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就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将机会成本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问题的典型表现。其目的在于说明利率和价格变动这类因素对货币持有主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收益或损失,以及这种潜在收益或损失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是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而判断总体货币需求的变动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关键。从宏观角度估算货币需求,需要利用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宏观模型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反映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不考察各种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主要是关心市场供给、收入这类指标的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其着力点在于建立可以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则在于根据可以解释货币需求的变量(其中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和一些重要的机会成本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这两者是不能偏废的。在看到微观货币需求模型的优点时,也必须注意不能轻视宏观分析。抽象推论,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其总和就是总体的货币需求,似乎通过估算微观主体货币需求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即可。事实上这是行不通的。假如要这样估算,那就必须:(1)区分微观主体的各种类型,如企业、事业、个人,个人还要分工人、农民等;(2)每一种类型又要区分为多少组,然后是抽样调查、分析计量、逐层汇总。姑且不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能否承担得起,也不说所需的时间可能使得计算出来的结果已大大失去时效,就是难以避免的误差累积也无法令人相信计量出来的结果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说,无论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分析有多大进展,有如何重要的意义,也不能排斥宏观角度分析的作用及其独立地位。所以,重要的是研究中两者的相互推动,实践中两者的相互配合。6.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有哪些是应该考虑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内的,有哪些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用以判别的界限在什么地方?答:(1)现代货币理论侧重于从微观主体的行为考察货币需求,探讨微观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和货币需求量的决定。以凯恩斯作为先导的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认为,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则认为,经济中的许多变量,如价格、股息、债券利息、恒久性收入等都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货币学派继承并强调了凯恩斯关于货币是一种资产的观点,如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息”。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中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需求的数量决定着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过多或过少,而无论过多或过少,又会引致经济活动的过度扩张(过热)或是经济水平的降低(衰退)。(2)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哪些是应该考虑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内的,有哪些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判别的决定界限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因素的持续稳定性,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存在并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并保持稳定,一个易变和不稳定的变量是很难纳入模型的;二是相关因素的普遍性,因素对人们资产选择行为和货币需求要具有普遍的影响,对单个个体的影响不能随意扩大而纳入模88 型,变成影响整体的变量。(3)基于此,利率、财富、流动性、收入等影响微观需求的因素应该考虑在货币需求模型以内,而暂时性收入、风险偏好程度等因素不应该进入模型。7.是否需要构筑一个全球货币需求函数?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其他国家,甚至出现世界性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从全球角度考虑货币需求,从而也要从全球角度控制货币供应量,即控制“世界货币供应量”,寻求世界货币需求与世界货币供给的平衡。但是,构建全球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对不同国家发挥作用的途径、产生的效果等差别很大,不能简单地将各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加权平均。而且对这一问题考虑的进展取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各国对风险控制的能力,以及国际协调努力的程度等诸方面。当考虑到世界问题时,显然,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了。8.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货币需求发生变化的文字颇多,有的是严肃的学术探讨,有的则属于一般的联想。你看到过这方面的议论吗?从中形成了怎样的认识?答:(1)信息技术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已经和即将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信息技术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货币需求的结构将发生变化。由于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以前经常使用现金进行支付的交易将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现金需求的增长应相对减缓。②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增强。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既具有交易功能又具有投资功能的新型账户。而投资性货币需求受利率、汇率等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造成整个货币需求量的不稳定。③货币流通速度将发生变化。由于电子货币便捷的支付功能,货币媒介商品和服务交易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从而某些口径的货币的流通速度将显著改变。(2)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使对货币需求的管理和预测复杂化,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应该积极应对这种变化,提高货币供给的可控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十四章货币供给1.研究货币供给,首先必须弄清楚货币所包含的范围,这是题中之意。然而,现在区分货币与非货币成为一个难题。为什么?答:(1)金融创新的影响。货币当局对不同口径货币的监测和控制,会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相应地做出反应。银行的金融创新就是典型的例子。比如,定期存款到期前不便于流动,于是创造易于变现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定期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自动转账制度;储蓄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等等。这些都使得流动性加强了,并大大突破了原有货币层次的界限。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区分货币与非货币也就越来越困难,以致各国货币统计口径过一段时期就不得不进行调整。(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繁荣,使得许多具有支付手段职能的工具曾出不穷,这些支付工具是否应该列入货币的范围;如果列入,应该如何监管、如何监测,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经济生活的参与者涉及整个社会,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工具错综复杂,如何区分其是否属于货币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中国,由于金融管理比较严格,金融工具不仅种类少而且也较少变动,从而各层次货币供给间的界限也比较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更便于中央银行的监测和调控。但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这样的状况是不会一直维持下去的。2.为什么要把货币供给划分为几个统计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1)所谓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89 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从而使流通中货币形式多种多样,货币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性”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给,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2)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供给口径的具体层次划分上有许多不同观点,但在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这点上,看法却是一致的。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说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因此,“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现实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3.可翻阅几个国家中央银行的公报,对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货币供给口径有何异同点作些分析,并印证层次划分的依据。答:(1)我国的货币主要做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中,M1,称为狭义货币量;M2,称为广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2)美国现行货币供给各层次的定义为(已加以简化):M1=处于国库、联邦储备系统和存款机构之外的通货+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不包括存款机构、美国政府、外国银行和官方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其他各种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性质相近的存款(如NOW、ATS等)。M2=M1+存款机构发行的隔夜回购协议和美国银行在世界上的分支机构向美国居民发行的隔夜欧洲美元+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储蓄和小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金额(MMMFs)等。M3=M2+大额定期存款+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等。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3)日本,现行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则为:M1=现金+活期存款(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M2+CD=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CD是指可转让存单。“M3+CD=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放信托存款广义流动性=M3+CD+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4)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货币供给口径,其中没有M1:M0=银行发出的钞票和硬辅币+银行在英格兰银行中储备存款余额M2=私人部门(指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和居民)中流通的钞票和硬辅币+私人部门在银90 行的无息即期存款+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中的小额英镑存款M4=M2中的前两项+私人部门的有息英镑即期存款+私人部门在银行的定期英镑存款(包括英镑存单)+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和存款(包括英镑存单)M4c=M4+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的外币存款M5=M4+私人部门持有的金融债券、国库券、地方当局存款、纳税存单和国民储蓄以上几个国家具体的货币供给层次都验证了本章课后习题详解中题2关于货币流动性是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的基本依据。4.在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供给调控机制中,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哪些工具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哪些工具可以作用于乘数?答:(1)货币当局通常运用众所周知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并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①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或出售债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使基础货币或增或减。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随之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亦随之减少。不过,是增减通货,还是增减准备金,还是两者在增减过程中的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减的规模也有所不同。②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再贴现率变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机制是: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会相应减少贷款数量;贴现率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则会产生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③法定准备率也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准备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会扩大货币供应量。(2)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率可以作用于货币乘数。5.能否根据本章所学原理分析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答:(1)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靠两种行为:一是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二是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银行的准备金是基础货币,其中超过中央银行法定准备率规定的金额,是银行还没有依据它发放贷款的部分,因而没有存款货币的创造。在准备金总额不变时,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的保有数量,货币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任何体制下的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均有超法定比率部分,问题只是为什么有时要增加超额准备金,有时却要减少超额准备金。在市场经济中,主要动机有两个:一个是成本和收益动机;另一个是风险规避动机。保存超额准备的行为,不论起于何种动机,均意味着对准备存款比例的制约。在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准备存款,也即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动机也是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91 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显然,市场利率的高低,正相关地影响从银行借款的多少;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高低,对于商业银行借款数量的多少,则是负相关的。(2)我国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目前,我国央行向各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一定的利率,但这一利率低于市场的贷款利率,这使各个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有一定的收益的。如果考虑到呆坏账对银行贷款收益的侵蚀,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甚至优于银行贷款。因此目前大多商业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意味着货币创造乘数的减小,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少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央行票据来调整自己的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再贷款从中央银行获取准备金。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贷款增加存款准备金时,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扩大货币供给量;反之,则减少货币供应量。6.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否有所变化?答:(1)一般来讲,决定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是它们对资本的需求,从而对贷款的需求。这主要来自两方面:①经营的扩大或收缩。经营扩大要求补充资本,补充资本的投入一般要求从补充货币资本开始。如果企业对货币资本的投入靠的是自身的积累,这不需要补充贷款;反之,则需要追加贷款。追加贷款,就不能不影响货币供给。至于企业是否要扩大经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是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发展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等。假设缺乏经营积极性成为某一时期企业行为的普遍特点,那么,再低的利息率也往往不能刺激对贷款的需求,货币供给也就缺乏扩大的基础。②经营效益的高低。一般说来,不管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还是整个经济比例、结构有问题,都会造成资金周转率降低。信贷资金占用时间延长,在相同的产出水平下会相对增加对贷款的需求并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则会减小对于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压力。经营效益不好,以致出现亏损,企业不得不采取减缩经营乃至破产清理行为,那就会勾销一部分贷款,从而相应收缩一部分货币供给。如果企业仍然亏损经营,并继续要求得到贷款支持,其结果则是货币供给不得不被迫增加。(2)传统上国有企业的贷款需求总是迫使商业银行被动地增加贷款供应,中央银行在企业和商业银行贷款需求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实行松动的迁就性的货币政策,结果就会出现货币供给被动地适应货币需求的现象,这样中央银行对于货币的数量控制目标总是难于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必然会给货币供给带来深远的影响。首先,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盈利意识增强,使成本约束机制开始逐步发挥作用;其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进行,企业对于利率越来越敏感,利率的变动会对企业的资金需求产生影响;最后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也扩大了企业在面临资金瓶颈时的选择范围,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减轻了传统上对于商业银行的压力。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货币供应机制,对于解决长期依赖困扰中央银行的“倒逼机制”有重要影响。而国有企业的最终改革完成将改变这些,最终提高货币当局对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7.你可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居民行为对我国货币供给的现实影响?答:譬如:在我国目前的转轨体制下,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使居民对收入前景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从而持币动机增强,致使货币乘数有缩小趋势,导致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增加。8、应该怎样看待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判断会对政府92 的决策和公众的政策建议产生怎样的影响?答:(1)经济学家们通常用“货币供给究竟是外生变量(即外生性)还是内生变量(即内生性)”这样的命题来判断货币当局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9.货币需求有用于交易及储存财富的区分,决定了向经济供给的货币有充分流动的和不流动的两级以及中间过渡的种种状态。明确这样的认识,对于分析货币供给的动态特征有何意义?可结合“超额”货币问题进行思考。答: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供求关系,而且还是货币作为价值储存和金融资产积累的关系。作为交易的媒介,不断收付,是现实流通的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需求规模会逐步扩大。但今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也是去年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的货币,而且明年还会在流通中积极起作用。因而其增加幅度直接受制约于经济增长率。而作为金融资产积累的货币,却是暂不流通的货币。于是新的货币积累不断加到原有的货币积累上面,越积越多,可以大大快于经济增长率。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这样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上述模型有经济生活的根据,反映经济生活的规律,那就可以加以扩展:由个人的收入扩展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个人的货币储蓄率扩展为社会的货币储蓄率,由个人持有货币余额扩展为某一时点的货币总量,由个人持有货币的增长率扩展为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简言之,上述模型的论断可用于解释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当金融资产处于货币单一形式时,货币增长率总是高于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但高出的幅度,将趋于下降,其极限位置就是经济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在这一过程中开始的阶段,超额货币现象出现;而随着货币增长率越来越逼近极限位置,超额货币将趋于消失。第十五章财政收支、公债与货币供给1.试剖析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并力求尽可能全面地列出赤字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多种可能途径。答:一般政府财政赤字的弥补有三种办法:增税、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如下:(1)增税,属于紧缩政策。但从短期效应来说,它并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从个人、公司征收到财政手中的货币,在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是必然要支出的。当这部分货币用于购买时,货币又流到公司、企业;用于转移性支出时,如用于福利开支,则流回到个人。货币供给总量不变。增税之所以被视为紧缩性政策,是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当然如果增加课税所得收入的货币不再支出,那就会直接压缩货币供给量。(2)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债券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93 不过,对于公众(包括个人和企业)的购买还是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意味着M1的相应缩减。政府用以再支出,不论用于机关、企业还是个人,通常会形成M1的供应。这就是说,具体到M1,其供给规模是不变的。另一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的减少。所以,当财政支出形成M1时,虽然按M2计的货币供给总规模不变,但M1的规模却增大了。这对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均衡,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3)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方式弥补赤字。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债券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债券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债券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债券的收入再支出,则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如果国库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相同。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功能。概括地说,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一方面已完全排除了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直接操作;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状况依然有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2.是否货币供给的一部分用于弥补赤字,就必然造成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试作理论推导;也可结合1998年以来的我国经济状况进行剖析。答: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增减变化是否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必须准确地理解赤字的大小对整个经济中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减变化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假如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其他可以引起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这样的判断自然可以成立。但问题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决定货币供给增减的原因并不限于财政收支状况这一个因素。通过信贷运作形成货币供给的机制——信贷的扩张与紧缩直接左右着货币供给的数量变化。所以,就整个经济观察,至少必须假设信贷的活动不改变已有的货币供给规模,才可以讨论:财政赤字是否必然引起货币供给等量的增加。实际生活中,制约货币供给增减变化的还有其他因素。如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不论是由对外贸易收支,是由非贸易收支,还是由资本的流出流入所引起的,对货币供给的增减变化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比如,从1994年年中到1997年年中,不少学者担心,外汇储备的急速增大会使基础货币从而使货币供给过分超常增长,反映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所以,赤字与货币供给总量之间只有在极其特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一对一的关系,这个特定条件即“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其他条件使得供给增加了,那么由赤字所增加的货币供给,只不过是货币供给所增加的总量中的一部分;只有当这一部分在总量增大中是绝大部分时,其他因素才可忽略。但这绝非普遍的、必然的规律。假设其他条件造成货币供给减少,在这样的条件下可出现三种情况:(1)赤字引出的货币供给恰恰与其他条件所引起的供给减少相等,货币供给总量不变。(2)赤字引出的货币供给还不足以补足其他条件所引起的供给的减少,货币供给总量在赤字存在的情况下也会有所收缩。(3)赤字引出的货币供给大于其他条件所导致的货币供给的减少,货币供给总量增多,但增加部分小于赤字的金额。上述的其他条件不论是使货币供给增大,还是使货币供给减少,都使货币供给的增减变化不会与赤字存在一对一的关系。以我国为例,1998年第一季度,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明朗,外贸出口下滑,经济增长趋缓,价格水平明显趋降。经济本身提出了“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方面的措施虽然连续、密集地使用,但产生94 不了扩张的效应,进一步的操作余地也已相对狭小。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政府部门在当年8月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以启动经济增长。综上所述,货币供给的一部分用于弥补赤字,并不必然造成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3.在市场经济中,国债是如何联结财政和金融的?对这个联结环节可能发挥的作用应作怎样的估价?答:在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国债是财政与金融的主要联结点。首先,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主要是通过发债的途径。不涉及赤字弥补的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它们本身并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不涉及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也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国债发行虽然并不全部直接卖给中央银行(或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转到中央银行),但却是现代社会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各国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吞吐货币,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其次,国债是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力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操作手段。国债作为财政性信用工具,既能实现财政调控,又能实现金融调控:政府在国债市场上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实施财政调控;中央银行则利用国债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基础货币和信贷规模,进行金融调控。可见,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实施过程都同国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债是政府将相对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结合、协调运用、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最后,必要的国债规模还是金融机构调剂头寸之所必需。国债由于其安全性好、流动性高,成为商业银行最适宜的二级储备。适度规模的国债发行量,对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商业银行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时必须有期限等特征符合要求的国债以供操作。4.财政赤字若不以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而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就绝不会造成货币供给过多吗?答:以上观点不正确。不涉及赤字弥补的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它们本身并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例如财政征收各项税收,实际上是把货币资金从企业和个人转移到财政,然后又通过财政支出转移到企业和个人,货币供给总量并不发生变化。不涉及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也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动。如果弥补财政赤字是靠向社会公众借款,也只是通过财政的“手”从社会公众那里拿来一部份收入,再通过财政支出放回到社会,货币供给总量不变。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就是发行国债。国债发行虽然并不全部直接卖给中央银行(或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转到中央银行),但却是现代社会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各国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吞吐货币,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如果国债的一部分直接由中央银行承购,那就等于财政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这立即使基础货币增加,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所以,在剖析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时,考察它对基础货币增减变化的影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国债发行对货币供给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活动力强的那部分货币在整个货币供给中所占比重的增减变化。5.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并分析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答:(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1981年1月1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财政部为平衡财政预算,开始发行国库券,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截止1997年,连续发行了17年。95 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国发行了3年期的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总额为55亿元。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行额为80亿元。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除1988年发行的是3年期和5年期债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到1991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带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为3年,发行对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年继续发行。1988年,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和石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期限为5年,198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2)一般来讲,国债发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货币的供给。用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国债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国债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国债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其具体的过程是公众开出商业银行的支票或商业银行开出由自己支付的支票,这都使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中的准备金减少。但财政支出之后,这些准备金又会恢复。准备金不变,创造货币的规模也不会变。但是国债同时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也是货币当局进行公开时常操作的重要手段,这样国债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国家的货币供给,而且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货币当局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程度和对政府赤字的态度。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国债,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国债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地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国债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国债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国债的收入再支出,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效果。6.对于货币供给形成机制,有作财政主导型和信贷主导型区分的。如果采用这样的区分,试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并剖析各自的优劣。答:(1)财政主导型货币供给形成机制是指在形成现代货币制度之前,由财政主导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财政状况决定了货币供应量。在这段历史中,市场中通货铸币的铸造或纸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垄断的。这时没有独立的货币当局,而是由国家财政铸造和发行货币。在这种财政与货币发行不分离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将货币发行作为一个重要的财源。而货币的发行常常被作为满足财政支出的手段。如果国家发生了财政赤字,则可以通过多发行货币来筹资。在铸币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只能铸造成色不足或小于形制规定的铸币。这类劣币在流通中必然不能按面值流通;但财政在支出时却是按面值使用或高估使用。由此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此外也必然会导致币值下降,官方规定的币值难以维持。这一问题在96 国家发行纸币的时代也同样存在。也就是说,只要财政主导发行,该问题就必然产生,这正是财政主导型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根本缺陷。(2)信贷主导型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是指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以后,银行券作为通货流通,不再由财政控制货币供给而是由银行信贷体系实现货币供给的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这种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指导思想是结束过去财政对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支配,并使财政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从货币供给中来弥补自己的亏空。实践中,现代货币供给制度基本上实现与财政脱钩。很多国家货币当局与财政部门使分离的,相互独立。而财政赤字主要由增税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当然,虽然已完全排除了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直接操作,财政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财政与信贷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3)财政主导型和信贷主导型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发行和创造与财政的关系。财政主导型货币供给形成机制是由财政负责发放货币,因此国家可以用铸币收益来弥补财政赤字,由此常常造成货币贬值的恶果。而信贷主导型货币供给形成机制实现财政与货币创造发行之间的相对独立,财政赤字主要由政府增税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这样虽然也会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但是这种独立性保证货币创造不再受财政的控制。这也正是信贷主导型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优势之处。由此不难理解世界各国都强调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趋势。7.近年来,国内外时常谈论中国的“或有债务”。你认为,中国的或有债务应该如何实事求是地统计?答:我国国家财政的或有债务大体涉及:(1)欠发工资而形成的债务。由于财政困难,行政事业单位拖欠工资已屡见不鲜,曾一度全国有过半数的市县不能按时发工资。这种债务均在基层单位,对中央政府来说并不构成直接债务,但对整体财政而言,无疑是显性直接债务的一部分。(2)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挂账。长期的粮价倒挂成为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粮价倒挂形成的亏损年复一年地挂在账上,再加上国有粮食企业经营不善,粮食亏损挂账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棉花亏损挂账、外贸企业亏损挂账等。(3)乡镇财政债务。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财政困难是全国普遍性问题,除少数发达地区乡镇没有赤字外,多数乡镇都有债务。(4)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所形成的债务。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估计,1994年我国隐性养老金债务为当年GDP的46%~49%左右,劳动保障部预计,“十五”期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多达4500多亿元。失业救济的负担也不断加重,初步估计,按照目前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和社会新增失业人口计算,需领失业救济金的人口约为3000万人,如按照每人年均3600元(月均300元)和平均每人一年失业期计算,一年需要救济金1080亿元。(5)其他公共部门的债务。1996年底,我国非国债债券余额为3018.27亿元,其中近80%属于政策性金融债券。从1999年的情况来看,国家开发银行债务余额(当年9月)为4889亿元,铁路部门债务为1000亿元左右。就外债情况来看,2000年6月底,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外负债合计为525.2亿美元,加租赁公司及其他事业单位的13.3亿美元债务余额,共计538.5亿美元,若考虑“巧借巧还”未登记的部分,这个数字则更大。这些债务因为隐含了政府的担保,基本上也是公共部门的负债。(6)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自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政府在1998~2002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贴息贷款,估计由于配套资金而形成不小数目的或有债务。(7)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我国金融机构的国有性质决定了不良资产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作为债权人的国有银行和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债权债务双方都是国有的。国有商业97 银行的高不良资产率,与国企的高负债率以及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增高是三位一体的,从而形成庞大规模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8)国有企业未弥补亏损。从账面上看,财政用于企业的亏损补贴从1989年的598.9亿元下降到1999年的290亿元,但实际上未弥补亏损额却在增加。由于国有企业的亏损大多以银行不良资产形式体现出来,国有企业未弥补的累计亏损拖累了银行,使相当一部分贷款变成不良资产,甚至成了坏账。(9)对供销社系统及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援助。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不少省市已由财政出面担保向银行贷款来清偿这方面的债务。8.如何估价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答:从根本上讲,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取决于其对国家财政状况的影响。或有债务是一个边界相当模糊的概念,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需具体剖析。概括来说,或有债务必须要求国家财政资金予以补偿的,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向上的压力;可以自行化解的一般而言对货币供给不产生影响。需要补偿的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产生的压力,根据其补偿比例、补偿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补偿比例越大,补偿时间越早,产生的压力越大。具体分析如下:目前,列举的属于国家财政的或有债务大体涉及:(1)应由财政弥补的国有经济的亏损累积,其相当部分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对于这部分或有债务,由于其要求财政给以相当比例的补偿,对货币供给产生的压力较大。但是,财政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间逐步安排补偿,并鼓励银行通过发展自行化解一部分,因此,其对货币供给的现实压力较大。(2)未列入财政收支的公共部门的债务,如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因为公共部门由于其非营利性决定了依靠其自行化解的难度较大,这部分或有债券是财政资金必须予以补偿的。所以,其对货币供给的压力很大。(3)社会保障基金的欠账。社会保障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社保基金的欠账对财政资金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通过规范社保基金的运作,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对于巨大的缺口仍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社保基金的支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4)粮棉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累积,表现为在银行的“挂账”;从改革开放起,地方财政发债、集资尚未清理部分等等。这些或有债务就性质来说本不应属于财政的或有债务。可是基于政府的道义责任、公众的期望、政治的压力,如“安定团结”的需要等,也不得不由政府当作财政的债务来“兜底”,需要在长期逐步安排补偿。因此,从长期来讲,这些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产生向上的压力。综上所述,或有债务是通过影响政府的财政状况来影响货币供给的。如果政府资金充裕,那么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不产生影响;如果或有债务造成了政府财政赤字,并且政府通过国债等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那么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不同或有债务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不同,要求补偿的时间不同,因此,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具体的剖析对于论证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非常必要。9.从保证货币稳定和经济稳定出发,无论是对赤字还是对国家的未清偿债务,在国际上都有一些警戒线。应如何评价这些警戒线的权威性和适用性?运用这些数量界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1)国债作为一种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它的发行要受到诸多客观经济因素的制约,如社会的应债能力、政府的偿债能力、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等等。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国债发行警戒线有国债依存度、国债负担率和国债偿债率:98 ①国债依存度(publicdebtdependency)。它衡量的是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可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当年净发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一般是不超过20%。②国债负担率(plablicdebt—to—GDPratio)。它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额相当于同期GDP(或GNP)的比重。可用公式表示为: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累积额÷当年GDP)×100%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一般是不超过60%。③国债偿债率(governmentdebt—serviceratio)。它衡量的是当年到期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可用公式表示为:国债偿债率=(当年国债的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一般不超过10%。(2)对国际通常采用的警戒值不应该绝对地理解。它们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经验指标,并不一定与各国的具体情况吻合,特别是难以适应对各国某个特定时期国债适度规模的判断。此外,单从某一指标并不足以得出国债规模是否适度的结论,决定或影响一个国家国债规模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各种经济条件和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不能简单地用某一国债规模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是否适度。而且有时出于种种原因,各种指标之间还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因此,运用这些数量界限时,要注意综合几个指标分析,并结合国家的具体经济状况合理判断国债规模。第十六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1.货币供求与市场供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同等的货币供给可能有偏大或偏小的市场总需求;同等的市场总供给又可能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你能否就我国近年这方面的情况谈谈自己的认识?答:(1)货币供求与市场供求之间的关系①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②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③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④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不可能由此消除差额。⑤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2)同等的货币供给可能有偏大或偏小的市场总需求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货币。而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业务,其中主要是贷款活动创造出来的。因此,有这样的逻辑关系:银行贷款活动调节货币供给规模,货币供给规模又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显然,如果货币供给是适当的,由它作为载体的总需求也是适当的。因为这样的货币供给和总需求可以保证产出得以出清。然而可能出现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这就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另一种情况是,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或产生财政赤字,要求提供补充的货币供给予以弥补,或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直接投放过多的货币。结果货币供给过多并从而造成总需求过旺的局面。(3)同等的市场总供给可能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系可以最简括地划分为两个方面:商品、服务运动的方面和货币运动的方面。货币方面的任务就是保证商品、服务的实体方面正常运转。显然,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这是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99 出发点。然而,宏观的货币需求是通过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体现出来的。只有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才能直接引出货币供给;能否使货币供给为流通所吸纳,也取决于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企业有紧迫的投资需求,需要更多的货币,则往往超出收入提供的可能去争取追加的货币;反之,投资的需求较小,不那么需要货币,则收入的货币就会变为静静面对流通而不流通的货币储存。个人的消费需求,是旺盛还是疲软,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引出类似的现象。当然,无论是企业的货币需求还是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于总供给。总供给决定收入,而收入是货币需求函数最具有决定作用的自变量。对宏观、对微观均系如此。但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有其独立性。对任何一个微观主体来说,相对于自己的收入,对货币的需求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因而,微观的货币需求——指可以实现的货币需求,其总和在实际上并不总是等于由市场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对于货币供求是否均衡是如何判断的?对于市场供求是否均衡是如何判断的?货币供求均衡是否就意味着市场供求均衡?答:(1)货币均衡的两个判断标志,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是否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是否稳定。利率稳定是货币供求平衡的直接反映,而物价稳定可反映出商品市场上商品与劳务能迅速转换为货币,因而也是货币均衡的标志。(2)如果暂时避开利率,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均衡的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如果总供给给定,则过大的总需求必将引起价格的上涨;不足的总需求则导致价格水平的下降。就价格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升降是使失衡的供求重新取得平衡的市场机制:价格下跌,会刺激市场需求;价格上扬,则会抑制市场需求。(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即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原因在于:其一,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满足交易需求而作为流通手段(包括流通手段的准备)的货币,即现实流通的货币形成市场需求;而作为保存价值的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则不构成市场需求,或者说它是潜在的需求而不是当期的需求。这种差别可表示如下:货币供给=现实流通的货币+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市场需求=现实流通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其二,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或使之出清,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对积蓄财富所需的价值保存手段并不单纯取决于市场供给,或至少不单纯取决于当期的货币供给——用于保存财富的货币有很大部分是多年的积累。这种差别可表示如下:市场供给÷货币流通速度=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对现实不流通货币的需求。如果简单理解,可以说市场总供需的均衡关系是与处在现实流通状态的货币的供需关系一一地对应着。但也应该注意,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可以而且事实上也是在不断转化的。这就意味着,现实不流通的货币量对这个均衡也有作用。所以,在思考市场均衡与货币均衡有紧密联系的命题时,必须明确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断深入认识在这对有所区别的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种种复杂关联。3.在现实生活中,货币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断?市场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断?是否根据物价与利率就可以判断均衡存在与否?试举几个我国经济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答:(1)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依据价格和利率来判断货币供求是否均衡:当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均衡利率或商品价格水平偏高时,表明货币供给多于货币需求;当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均衡利率或商品价格水平偏低时,表明货币供给少于货币需求。100 (2)在现实生活中,依据物价的变动来判断市场供求是否均衡:当价格上涨时,表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当价格下降时,表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3)利率与物价只是判断均衡存在与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不具有决定意义。这是因为:就利率来说,均衡利率究竟应是百分之几,并不能通过逻辑的推导得以解答。尽管可以根据利率的历史水平,根据利率本身的动态——是在不断地波动还是相对稳定,根据当时经济环境的状况——各方面的关系是相对协调还是相对紧张等等,凭经验进行判断。但如此做出的判断显然不具有客观权威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做定论。而且在利率理论中,货币供需决定说只是其中之一。同时,不论持何说法,几乎都承认,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对于利率的形成均有作用。就价格来说,价格反映货币供需对比的时滞有时很长,往往要经过几个月,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冲淡甚至抵消。另外,实际生活中也还有不少其他因素影响价格水平。所以,除了价格水平的波动极其剧烈从而可以据之做出货币均衡遭到破坏的结论外,幅度不大的波动,至多可以说明货币供需的对比发生了变化,但要做出多少较为准确的判断则不大可能。总之,货币是多还是少会有不同的显示,需综合考察。仅凭借单一的信号判断均衡是否存在,很容易陷入片面性。4.无论中外,均衡——不论是货币均衡还是市场均衡——总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可能时时保持均衡的态势?如果不能,那么人们实际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答:(1)不论是货币均衡还是市场均衡,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时时保持均衡的态势。因为无论是货币均衡还是市场均衡的实现都需要符合严格的假设条件,而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时时都得到满足。另外,影响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市场供给、市场需求的因素很多,而且各个因素都是动态发展的。(2)人们实际追求的目标是当货币失衡和市场失衡时,存在由失衡向均衡过渡的调节机制,而不会使失衡的状态长期存在,而价格和利率就具有这种调节功能。高利率会促使货币供给增加而抑制货币需求;而低利率则会促使货币供给减少和增加货币需求。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导致收益预期的变化,从而引起经营规模进而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变化,结果会导致货币供求的变化。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也会调整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当价格上涨时,促使市场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当价格下降时,促使市场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5.如何看待货币的能动作用?增加货币供给有扩张效应,效应的界限何在(可结合货币需求一章有关可使用资源结合的货币需求思考)?缩减货币供给有紧缩效应,但紧缩货币供给并不一定能够使市场实现平衡,为什么?答:(1)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现在已被广泛认可的是联系潜在资源、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①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②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③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时,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这三个阶段可用图16-1表示。101 图16-1货币的能动作用图16-1中,横轴代表产出增长率,纵轴代表物价上涨率,A和B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A是货币供给只具有实际产出效应而无物价上涨效应阶段的临界点;B是货币供给增加既有实际产出效应又有物价上涨效应阶段的终点,也是货币供给增加只具有物价效应而无实际产出效应阶段的起点。(2)B点实际上是一定时期产出增长的极限点。达到这一点,意味着经济体系中的现实可利用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如果没有达到,可以认为,在实际GNP水平与潜在GNP水平之间还存在缺口。一般说来,存在实际GNP和潜在GNP之间的缺口是对多数国家经济成长状态的描述。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经济增长率很难达到使潜在资源被全部利用的程度,因此,总会存在一定的潜在GNP损失。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当货币供给扩张的作用超越A点之后,由于产出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着物价的上涨,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力等因素就会对政策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3)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少总需求的规模以求得解决,似乎是更简捷的途径,事实上也是国内外常见的政策主张。然而,复杂的现实生活并不像抽象推理那样简单。而当需求扩张不是突发的并成为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内在因素,即正常生产已经事实上是在需求扩张的支持下运作时,单纯的紧缩,即使是极其严峻的紧缩,也不会产生使供求均衡的效应。通常的机制是,总需求缩减,实际再生产缩减,从而总供给缩减,供需的差额仍然不能由于紧缩需求而取得均衡。比如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的两次力度较强的紧缩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紧缩后的一两年里经济都曾出现程度不同的下滑。至于紧缩货币供应、紧缩总需求的物价效应,一般情况下是直接的。物价上涨无论其具体原因如何,纵然不是由过多的货币供给引发的,却都是由货币供给的迅速增加支撑着。因而,紧缩至少在短期内能对物价上涨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从较长时间考察,如果紧缩也抑制了实际的经济增长,那么,供求矛盾解决不了,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依然难以缓解。6.如果肯定货币扩张的产出效应,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有何意义?在一些西方国家,通常具体估算产出潜力,并作为增加货币供给的根据。它们根据的是否就是这个道理?答:(1)如果肯定货币扩张的产出效应,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水平的上涨。相关的政策制定者就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在不推动价格水平上涨的情况下,提高实际产出水平,即货币政策是有效的。(2)在一些西方国家,通常具体估算产出潜力,并作为增加货币供给的根据,他们所依据的原理就是货币扩张的产出效应。社会资源的状况不同,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也不同:①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②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102 ③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这三个阶段可用图16-2表示。图16-2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A和B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7.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自己提出了一个“三平”理论。试以现在习用的理论概念,对“三平”追求的目标和三种平衡的具体要求和意义加以诠释。答:(1)市场总供需均衡是“三平”理论追求的目标。“三平”,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2)财政收支平衡的含义是:①财政收支平衡,则不会引出过多的货币供给;②财政的结余,作为信贷资金来源,有利于减轻扩大信贷并从而扩大货币供给的压力。至于如何保障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要求的实现,核心的问题是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或者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处理好了,财政收支就容易做到平衡。信贷收支平衡的实质应被理解为理论意义上的货币供求平衡。在“三平”理论中信贷收支平衡被认定为起“综合反映”的作用,货币供求的对比状况正是对经济生活的一种综合反映。物资供求平衡在“三平”中被论断为“基础”。所谓物资供求平衡,是指当时被称为市场的平衡——消费品和部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需平衡。今天看来,理论上既应包括作为商品的消费资料的供求平衡,也应包括当时不被看作商品的生产资料的供求平衡。物资的供应主要是由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等部门的生产状况决定的;物资的需求则是由一定时期的现实购买力所体现。所以,物资供求平衡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3)“三平”理论所要论证的是“平衡”,亦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被看作为实现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理想条件。这无疑是正确的。应该说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以这种理论为指导的宏观决策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该理论也表现出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第十七章开放经济的均衡1.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项目”和“统计的错误与遗漏”,它们相互之间在数量上怎样构成一个平衡表的关系?答:(1)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包括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状况,是贸易和投资以及其他国际经济交往的总和。其中既包括用外汇收付的经济交易,也包括以实物、技术形式进行的经济交易。国际收支反映的是某一段时期的经济交易流量情况,与国家资产负债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报表,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它是反103 映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状况的重要文件,也是一个国家在制定外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时的重要依据。通常,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划分为四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以及净误差与遗漏。①经常项目。它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货物贸易主要指通过海关进出口的所有货物,服务贸易则包括各种形式的商业服务和一部分政府服务,这两个子项目的出口都可以从国外收取外汇。收益项目包括劳动报酬和投资收益(利息、股息、利润、红利等)两项。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转移,指的是不以获取收入或者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②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记录的是资本性质的转移和专利、版权、商标等资产的一次性买断、卖断。金融项目记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③储备资产。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持有,或由财政部门持有的可随时直接使用的金融资产。④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每一笔经济交易要同时记入有关项目的借方和贷方,数额相等。但是在实践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是通过对各个子项目的统计进行的。由于统计数据来源不一、时间不同等原因,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额。为此,就需要有一个平衡项目——净误差与遗漏。当贷方大于借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借方;当借方大于贷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贷方。换言之,正是由于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平衡表总可以实现平衡。2.在复式簿记下,以下的国际交易应如何计入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1)一位中国居民从美国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50000美元的商品,并约定3个月后付款;(2)3个月后,中国居民用他在纽约的银行存款付款;(3)美国居民用这笔资金购买了中国的B股股票;(4)美国居民购买的中国B股股票获得了600美元的红利。如果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它们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额影响是什么?答:(1)借:商品进口50000美元贷:短期资本流入50000美元(2)借:短期资本流入50000美元贷:本国在外国银行存款50000美元(3)借:外国在本国银行存款50000美元贷:证券投资50000美元(4)借:外国在本国银行存款600美元贷:证券投资收入600美元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影响:项目借方(-)贷方(+)差额商品50000-5000050000间接投资+5060060050000其它投资50000-600600合计10060010060003.什么是国际收支的失衡?失衡是否一定是坏事?国际收支中有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是顺差还是逆差的问题,是否顺差就是好,逆差就是不好?104 答:(1)在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时,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个项目区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交易: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前者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人由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如商品和服务的输出与输入、赠予、侨民汇款和长期资本的流出和流入。后者是指在自主性交易产生不平衡时所进行的用以平衡收支的弥补性交易,如向国外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借用短期资本、进口商取得分期付款的权利以及动用国际储备等。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那么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为失衡。(2)国际收支失衡不一定都是坏事,应该分析引起失衡的原因。比如一国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常需要进口大量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而受生产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出口一时难以相应增长,因而出现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不过,只要能确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适度引入外资,广泛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发展生产和出口,是有可能逐步调整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因此,在经济安排得当的条件下,这种国际收支失衡具有过渡的性质,不是坏事。(3)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会直接影响对外交往的能力和信誉,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如果有大量逆差,则会外汇短缺,本国币值下跌,短期资本外流。严重时会导致货币危机。国际收支顺差也是失衡。由于外汇供过于求,本币汇率上升,则会抑制出口,并增加国内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持续有大额顺差,不仅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而且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抗议和报复。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现。认为只有逆差出现才是失衡,是片面的理解。国际收支平衡,需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去把握:①保持年度收支平衡,对于保证当前的对外收支能力,是必要的。但对国际收支平衡作较长期的考虑,则可突破必须保持当年度平衡的约束,作战略性安排。②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安排国际收支的出发点是最大限度地推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形成一个适合现代化要求的经济结构。为此,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上有赤字是可以允许的。4.美国经常存在大量贸易逆差并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其他国家如果处于类似的状况,人们通常作消极、悲观的估价;而对于美国,人们的判断却是它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出入?答:这种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产生的:(1)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是享有特权的货币,是各国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国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印刷美钞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通过扩大生产和出口获得美元。可见,美国政府可以从美元发行中获得巨额的铸币税。(2)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是其经常账户长期逆差的必然后果,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储备购买美国的国库券,是外资流入美国的主要途径之一,使得美国在经常项目逆差的同时存在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巨额顺差。(3)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逆差之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悲观情绪,在于人们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持有良好的预期。这种预期认为,由于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美国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要高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收益,因此会有资本源源不断的输入美国,以弥补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从而使美国可以长期保持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5.外汇储备少了,缺乏调节国际收支的力量;外汇储备多了,则意味着自己的财富被别人占用。你认为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并有可能持续地保持之?答:(1)国际储备是一国或地区官方拥有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传统上认为,105 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是应付国际收支失衡、维护汇率稳定。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动用本国的储备,平衡外汇收支;当汇率出现不正常波动时,可以动用储备,影响外汇市场供求,使汇率变动保持在经济发展目标范围之内。在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储备越来越被看作是信心的标志。储备越多,表明偿付能力越强,同时高的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投机者也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在一些转轨经济体中,国际储备还常被用做改革基金,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支付困难。通常国际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外汇储备四个部分。其中以外汇储备为主要组成部分。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外汇储备的第一个作用在于使一个国家能够应付对外贸易中对外汇需求的波动。在这一点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使用特里芬(Triffin)法则。该法则认为,一个国家为了保证进出口中的外汇需要,应该保持相当于3~4个月进口总额的外汇储备,以使该国在进出口上不至于出现大的外汇短缺。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特里芬法则的水平。外汇储备的第二个作用在于保证外债还款方面的外汇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该国的外汇储备应该能够满足短期外债到期而债权人不予展期所产生的外汇需求。传统思维里关于外汇储备的第三个作用,是外汇储备应该足以抵挡短期资本流动(包括炒作性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外汇需求。因为中国的资本账户是不开放的,从理论上讲,国际短线投机者无法利用资本的跨境流动来对人民币进行攻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应付这种需要是足够的。(2)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是调节国际收支和市场总供求的重要手段,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这主要是因为:①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可能增加对货币均衡的压力。②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相应的资金存在国外,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所以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对于资金短缺的国家来说是不合算的。③外汇储备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值而在短期内蒙受巨大损失。(3)适度外汇储备水平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外信誉和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能力、外债的还本付息以及国家通过调整国内外经济和外汇管理来影响国际收支的有效程度等因素。一个常用指标是认为应该维持相当于一国3~4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另一个是最后清偿率指标,是指外债余额与国际储备的比,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130%。不过这类指标只有有限的参考价值。全面考察外汇储备是否适度,必须结合各自的国情特点。如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又极为复杂,保有较大数量的外汇储备,是审慎决策所必要的。对外汇储备的管理:①要考虑资金安全;②要考虑保持流动性,即保证储备资产能够灵活兑现,以备随时运用;③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资产多样化的原则,应把一部分资产投资于稳定成长的证券上,以获取收益。6.国际资本流动,无论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影响都是多渠道、多方面的。试就所学知识,重新论证我国利用外资的方针以及对利用外资的管理。答:(1)外资,是与本国资本相对而言的,即在本国境内使用,但所有权属于外国人(包括外国法人和自然人)的资本。利用外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有外国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融资四种。多年来的鼓励利用外资政策,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促106 进作用。它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国家财税收入。实践也已充分证明,利用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开放型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外资的特殊照顾逐渐成为一种政策的扭曲,这种扭曲产生的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面对这些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纠正和调整。(2)目前,我国在利用外资上,给予外资种种优惠,有国家政策明文规定的,也有各级政府私下承诺和直接表现出来的。虽然程度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其类型主要有税收优惠、土地优惠、财政扶持、特殊规定、特殊服务等。这就使得外资企业在国内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的核心是各种税收减免,同时也包括在操作层面所给予的各种特殊照顾。(3)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对外资有强烈的偏好,其扭曲的心态和政策,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外资对内资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使其投资与运营成本大大低于国内同类企业,利润明显高于国内企业。这使得外商投资企业有实力在我国实行低成本扩张,并通过低价收购、低价销售等手段打压排挤国内企业。外资凭借其超国民待遇,在竞争中占有先机。外资挟政策优势对内资企业形成了“挤出效应”,使得内资企业尚未参与市场竞争,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其次,内资企业外资化。外资在国内经营活动中享有“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等超国民待遇,对内资的流向产生了不合理的引导,促使一部分内资外逃,以“外资”的身份重新流回国内,享受税收优惠。当前民营企业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通过境外融资和返程投资,这些企业都可以进行外资登记,享受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事实上,目前一些内资企业获取“利润”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合资”或者想方设法变成“外资”,因为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差异比有些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还要高。第三,诱发资本投机,导致假外资、返程投资大量出现。在大量优惠政策的催生下,“假外资”、“假合资”和“返程投资”的现象不断增加。这样一是造成财政收入减少和公共利益损失。虚假外资导致中央和地方税收减少,土地批租收入大量流失,并人为加大了企业经济运作成本,其实质是以牺牲国家和公众利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二是虚假外资会引发一系列外汇不法活动,如过渡性资本外逃、非法外汇交易等,不利于金融稳定。三是在境内资本通过造假实现外资化的同时,也预设了在外汇形势逆转时大量外逃的合法渠道,从而给国际收支平衡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四是虚假外资使利用外资统计数据大量失真,误导宏观经济决策。第四,资本项目外汇大量顺差,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利用外资政策的扭曲和外资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资本项目下出现大量顺差。资本项目的顺差也直接加剧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2006年10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一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严重削弱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外资的大量涌入,也给人民币带来了较大的升值压力。这些都给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带来较大隐患。(4)引进外资是一把双刃剑。外资流入能补充国内资金不足,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当前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凸显出来,必须调整相关政策,加强对外资的管理:首先,统一中外企业的税收。国家应尽快建立中外商投资企业统一的所得税制度,统一计税的法律依据和税率,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但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涉外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在税制并轨后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和存在。因此,建议新税法采用新老企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对于新税制实行之前设立的涉外企业可以仍然沿用过去的老政策,过去承诺和签订的协议要继续执行到期满;对于一些在新税法颁布执行后设立的属107 于高新技术领域或其他能够填补国内行业空白的企业,或者在国家鼓励投资地区设立的企业,国家仍将通过制定特惠目录的方式来对这部分企业实施税收减免优惠;对于国家限制类产业、项目在新税法中应予以明确,并运用税收杠杆进行限制。其次,改变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必须完成“硬指标”,是产生中外商投资企业不公平市场环境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应把握好市场经济下自身的定位,成为市场规则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应尽快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改变地方政府将引资作为政绩考核依据的做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管理,规范外资引进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从注重“量多”向注重“质优”转变,从以优惠政策引资的模式向以完善的投资环境引资方向发展。再次,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外资流入的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一是完善金融市场和投资融资体制,疏通融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渠道转化,避免因融资难而盲目引资的不合理资金配置状况。二是推进利率、汇率体制改革,加强本外币利率政策、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间的协调,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控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外汇管理。把好投资资金流入登记和结汇管理关口,重点监控出资人与汇款人不一致的资金流入;加强对资本金结汇后人民币流向的跟踪检查,严厉打击外商投资企业套汇充作资本金等违法行为。四是建立实时跨境资本流入流出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外汇资金流入变化,提高外汇收支管理的有效性。最后,从国际经验看,市场经济国家对外资的区域性优惠大都集中在各种问题区域,如落后地区、萧条地区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资实行的区域性优惠政策恰好相反,过去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增长迅速的东部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向东部倾斜的区域性优惠政策虽有较大改变,但目前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方面实际获得的优惠仍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其结果是国家的外资政策在较大程度上加剧了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当前必须对东西部采取不同的利用外资政策,一方面提高东部地区利用外资的门槛,另一方面对东部资金向西部转移给予信贷、税收、财政贴息、土地供应等方面的优惠,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总之,应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妥善处理好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平衡、利用外资与用好国内资金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7.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引进外国资本,都有一个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配套问题。而就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来说,无论是人民币资金还是外汇资金,都需要从金融领域筹资。这必然涉及汇率与利率。能不能设计一个例子说明这样的复杂过程?答:假设有一国内出口商,在国内生产商品出口到国外,赚取外汇收入。从出口创汇看,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和收购必须先垫支人民币资金。例如,生产出口品要垫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要购买原材料和设备,销售出口品要占用大量商品储备资金。只有先垫付了人民币,生产出来产品,才谈得上收入外汇。出口商收入外汇后,再按照我国外汇管理规定,将外汇卖给银行,由银行支付人民币,即结汇。经过结汇,外汇资金又转化为人民币资金。在这一过程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相对增多,如果数额足够大,则会影响汇率,使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外汇资金转化为人民币资金,偿还了先前垫支的人民币之后,剩余的部分即为出口企业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以人民币资金的形式存在,如果数额足够大,也会影响本国利率,即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使本国利率下降。该例仅做参考,请读者自行思考进口用汇的情况并尝试分析资本收支与人民币资金互相转化的情况。108 8.分析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货币供给可能给予的影响。结合我国国际收支和汇率制度的实际,试分析1994年以来,对外因素对于维护人民币的稳定所造成的强大压力以及我们的对策。答:(1)由对外经济交易引起的国际收支,必然影响国内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状况。这种影响又因汇率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外汇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层次上:商业银行活动与中央银行活动。商业银行购入外汇时,外汇资产增加,由购买外汇而支付的本国货币相应地形成银行存款负债增加,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当商业银行卖出外汇时,外汇资产减少,由于客户要动用本币存款购买外汇,银行存款负债减少,货币供给量相应缩减。所以,在一国外汇收支顺差时,商业银行购入的外汇大于售出,外汇库存净增长,货币供给量也表现为净增加,反之,则货币供给量净减少。与此同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有义务防止汇率变动超出允许的幅度。如外汇供给过大,外汇汇率贬值,中央银行必将出面干预,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外汇。其结果是商业银行把部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相应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加强派生能力,有可能扩大货币供给量。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外汇收支有顺差,则构成增加货币供给的压力。当然,如果国际收支是逆差,则会相应缩减货币供给。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来调节,从而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货币汇率会贬值,顺差国的货币汇率会升值。市场汇率的变动,又会引起外汇收支顺差或逆差反方向变化,并使原来出现的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有可能短暂存在。因而从理论上说,在浮动汇率下,不致于因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的长期存在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长期收缩或扩张。不过,政府没有维持汇率的义务并不等于政府不能干预外汇市场。当政府为了实现某种政策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时,自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2)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也可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己的方向变动。现阶段,我国在外汇管理方面实行结售汇制,规定企业、单位和个人收入的外汇,全部或相当部分要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由银行付给本币;其所需外汇,在经常项目以内,则以本币向银行购买。因而,外汇收支与货币供给量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出现外汇收支顺差,就会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出现外汇收支逆差,则要相应减少货币供应量。随着国际收支规模急速的扩大,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已不完全决定于国内银行信贷规模,根据开放经济下我国的货币供给模型:NFA+NDC=Ms,可知:决定MS的因素既有国内因素NDC,也有国外因素NFA。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央行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货币供给大量增加,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风险,央行又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收回部分货币供给,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就完全的开放经济来说,中央银行尽管有大量外汇储备,但相对于上万亿美元的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来说,单靠它调节汇率,无疑是杯水车薪。在实际经济中,中央银行有能力影响汇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布政策从而改变私人市场行为来获得的。即外汇操作不能仅仅依靠外汇的买进卖出,而是要与“宣示效应”进行配合。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过度投机。9.试归纳:影响总供求的对外经济联系因素都有哪些?答:总供求状况是经济均衡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判断其存在与否的主要标志。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影响总供求的变量扩大了。影响总供求的对外联系因素主要有商品进出口、资本流出入、非贸易收支和汇率。109 (1)商品进出口商品出口表示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构成扩大总需求的因素;商品进口则表示增加国内商品可供量,构成扩大总供给的因素。将进出口因素引入,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的公式可扩展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2)资本流出入资本流入,如同国内投资支出一样,会扩大总需求;资本流出,表示部分投资流向国外,国内投资需求减少,总供给相对扩大。如果计入资本流出入因素,总供求均衡公式扩展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资本流出-资本流入)(3)来自非贸易收支的影响。我国习惯上指以下收支的影响:第一,侨汇收支。它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类似于资本收支。第二,服务收支。服务进口时,国外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内工作,其所得报酬一部分流往国外,一部分在国内用于购买商品和支付服务。前一部分与侨汇支出类似。后一部分则相当于国内居民消费支出。至于服务出口,我国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去国外工作,其所得报酬部分汇回国内,相当于侨汇收入;另一部分在国外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不影响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第三,其他收支,包括各种出入国境者的收支。它对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类同侨汇收支。(4)汇率汇率反映本币与外币的折算关系,不同的折算比率对总供给和总需求有不同的影响。如外汇按汇率折成本币恰与出口商品的原来的本币价值(出口成本加一定的利润)相等,这意味着本币投放形成的社会需求,与用外汇购进的进口商品供应可以基本适应。如外汇按汇率折成本币小于出口商品的原本币成本,就要发生本币投放形成的社会需求大于用外汇购进进口商品的价值,成为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因素。为消除这种影响,就要采取弥补亏损的措施。如外汇按汇率折成本币大于出口商品的原本币价值,则用外汇购进的进口商品增加,有助于缓和原来的社会总供求紧张现象。第十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如何界定这两个概念,分歧甚多,但也没有妨碍它们的广泛使用。你在这方面有什么见解?答:(1)通货膨胀一般的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要点:①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②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③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④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跳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向,即一次性的物价上涨不是通货膨胀。(2)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循着定义通货膨胀的同一思路,通货紧缩也应该是对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经济过程的概述——不是偶然的、一时的,而是成为经济走向、趋势的物价疲软乃至下跌。110 2.西方和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种种理论概括。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你认为归纳为几条较为适当?答: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归纳为三条比较合适,即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和供求混合推动说。(1)需求拉上说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可以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上作用的有两方面:①实际因素,如投资需求增加;②货币因素,或货币需求减少,或货币供给增加过快。这样的分析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假定前提的。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总供给同等规模的增加,物价水平可以不动;如果总供给不能以同等规模增加,物价水平上升较缓;如果丝毫不能引起总供给增加,需求的拉动将完全作用到物价上。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18-1加以说明。在图18-1中,横轴Y代表总产出,纵轴P代表物价水平。社会总供给曲线AS可按社会的就业状况而分成AB、BC与CS三个线段。图18-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①AB线段的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这意味着供给弹性无限大。这是因为这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失业人群。当总需求从D1增至D2时,总产出从Y1增至Y2,而物价并不上涨。②BC线段的总供给曲线则表示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这意味着闲置资源已经很少,从而总供给的增加能力也相应较小。此时,在需求拉动之下的产出扩张将导致生产要素资源价格的上涨。因此,当总需求从D2向D3、D4增长时产出虽也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同时物价开始上涨。③CS线段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社会的生产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即不存在任何闲置的资源,Yf就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出。这时的总供给曲线就成为无弹性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当总需求从D4增加至D5时,只会导致物价的上涨。(2)成本推动说这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成本推动的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垄断价格(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论)。①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工会迫使厂商提高工资,并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后,工会又要提高工资,又会对物价上升产生压力,形成工资—物价螺旋上升。②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了获取垄断利润而人为提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理论模型在于论证: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所以,总需111 求给定是假设前提。既然存在这样的前提,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下降,相应的则必然是就业率的降低。因而这种条件下的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18-2表示。图18-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图18-2中,初始的社会总供给曲线为A1S。在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生产成本上升,使总供给曲线从A1S上移至A2S、A3S。结果,由于生产成本提高,导致失业增加、实际产出缩减。在产出由Yf,下降到Y2、Y1的同时,物价水平却由P0上升到P1、P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旨在说明,在整个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物价上涨的原因。这种理论也试图用来解释“滞胀”。(3)供求混和推动说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很难分清: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过度需求——物价上涨——提高工资——成本(工资)推进通胀。“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当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存在时,就业的难题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期缓解矛盾。这样,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就会成为现实。供求混合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如图18-3所示。图18-3实际上是将图18-1和18-2综合在一起所得的结果。由于需求拉上(即需求曲线从D1上升至D2、D3)和成本推进(即供给曲线从A1S上升至A2S、A3S)的共同作用,物价则沿CEFGI呈螺旋式上升。图18-3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3.试设定一些基本前提条件,分别对通货膨胀的种种效应进行数量分析。无论这样的尝试是否成功,都有助于加深认识。答:(1)强制储蓄效应假设:一个社会中有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每个部门持有100万元;该社会的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商品,每个售价1元,若三个部门均把所有资产都用来购买这种商品,则每个部门均能消费100万个。可将货币数量看作名义收入,商112 品数量看作实际收入。现在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300万元,央行增发了300万元货币,使整个社会货币总量增加一倍。此时,家庭和企业仍是各持有100万元(名义收入不变),政府则持有400万元。由于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货币的增加只能导致该种商品价格上涨,由于货币总量是原来的2倍,则该种商品的价格也变为2元(通货膨胀率100%)。如果家庭和企业仍按原来的模式(即把所有货币都用来购买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则只能各自获得50万个该种商品(实际收入减少),此时,政府可以用其所拥有的400万元获得200万个该种商品。政府的消费量增加了100万个,刚好是家庭和企业减少的消费量的和。这减少的一百万个商品就是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强制储蓄部分(2)收入分配效应假设:一个社会只有工人和企业家两个群体,工人的收入来源是工资,而且工资数额基本固定,不能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立即变化;企业家的收入来源是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随企业利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该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有原材料成本和工人工资,规定企业家的收入是企业净利润的10%。初始时刻,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个售价20元,原材料成本为每个10元,设该企业每月销售量为100万个,每月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总额为500万元,则企业每月净利润是2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企业家可获得500万元*10%=50万元的收入。这时各群体的收入的名义值和实际值相等。在某一时刻,通货膨胀发生,设通胀率为100%。此时,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变为40元/个,原材料成本为20元/个,设销售量不变,仍是100万个/月。由于工人工资固定,暂时不能随物价变化而调整,总额仍是500万元/月。则此时企业每月净利润是4000万元-2000万元-500万元=1500万元,企业家可获得1500万元*10%=150万元的收入。通货膨胀发生后,工人的实际收入变为500万元/(1+100%)=250万元,减少了250万元;而企业家的实际收入变为150万元/(1+100%)=75万元,增加了25万元。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使收入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重新分配,靠固定工资生活的工人的实际收入减少,从企业利润中获得收入的企业家的实际收入增加。(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假设:一个人有10000元存款,30000元负债,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12000元。当不存在通货膨胀时,其资产净值之和为-8000元(负债为负值)。这时的资产净值既是名义值,也实际值。某时刻出现了通货膨胀,设通胀率为100%。为简化分析,不考虑利息因素,该人资产的名义值是10000元存款,30000元负债,货币值可变资产变为12000元*(1+100%)=24000元,总资产名义值为4000元;而实际值为,存款:10000元/(1+100%)=5000元,负债:30000元/(1+100%)=15000元,货币值可变资产其实际值仍为12000元,则实际资产净值为2000元。通货膨胀使不同种类资产的实际价值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即资产结构调整效应。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反通货膨胀一直是世界各国的重要施政目标,有时甚至是首要施政目标。造成这样局面的经济背景是什么?答:二战后,反通货膨胀成为各国重要的施政目标,其经济背景是二战后通货膨胀的经常发生,并且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由于战争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廉价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使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战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113 国家为了稳定物价,克服通货膨胀,都采取了一定程度的紧缩政策。在20世纪60年代,通货膨胀率一直在1%~2%之间徘徊,然而在此之后,经济开始受到高通货膨胀率的困扰。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率已经高达5%,而到了197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两位数。在1975~1978年期间,通货膨胀情况曾一度有所缓解,可是在1979年和1980年,通货膨胀率又达到了10%,随后在1982~1990年,通货膨胀率再次降至5%,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率则降至2%。1989~1999年这10年中,在拉丁美洲国家中,阿根廷、巴西和秘鲁爆发了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表现为价格水平的持续升高,也导致了工人罢工,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过去几十年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政策制定者已经逐渐意识到通货膨胀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并越来越关注将物价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实际上,物价稳定越来越被当作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人们希望物价稳定,是因为不断上涨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引起了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有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例如,当整体价格水平变动时,商品和服务价格所传递的信息就更加难以解释,从而消费者、工商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复杂。不仅民意调查显示了公众非常厌恶通货膨胀,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货膨胀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价格不稳定最极端的例子是恶性通货膨胀,如前些年阿根廷、巴西和俄罗斯的例子。许多经济学家把这些国家的较低增长归因于它们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5.在世界各国反通货膨胀的实践中,是否可能实现或实际提出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答:在世界各国的反通货膨胀实践中,不可能实现或实际提出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货币供应的数量应以达到零通货膨胀为最佳原则,这样不胀也不缩,可保持物价稳定。但实际上,零通货膨胀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通缩效果。这是因为,不同商品之间相对的交换价值,即它们的比价总是会发生变化。零通胀率必然会有某些商品价格上升,某些商品价格下降。商品价格的上升如果是由成本上升引起,受市场需求的限制,成本上升必定快于价格;而商品价格下降如果是由市场需求的下降引起,则价格下降先于成本,也快于成本;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使企业出现亏损,而一旦亏损,则可能产生债务拖欠。如亏损引起企业破产,则可能产生一连串无法解开的债务链条,在商品和货币的流通中形成堵塞,从而引起商品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流通速度的下降会产生通货紧缩效果。所以其对宏观经济并非有利。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则有利于不同商品之间比价的调整,因为它使对商品社会需求的增长在总体上略快于商品供给的增长,使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可保持不降,即使是成本明显上升的商品,也会因需求拉动价格增长而不致亏损。因此可避免宏观经济出现债务链条和流通速度下降等堵塞效果。如能将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5%的范围内,不仅有利于商品价格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使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规模得到充分的扩大。而每年3%~5%的物价涨幅对于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是完全能够承受的。6.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否可能出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成长?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新经济的标榜之下,的确有高经济成长与近乎无通货膨胀的结合,并从而有无论做任何有利于经济成长的事都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论断。你对这一论题有何思考?答:(1)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成长,或称零通货膨胀经济成长,这只是人们的理想。在现代经济中,绝对的“零”通货膨胀率,换言之,物价水平丝毫没有波动,是极难出现的。所以,这里所说的不存在通货膨胀或零通货膨胀率,实际上是用来表述极小的,如不超过1%、2%的通货膨胀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势头持续不败与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持续走低的局面。似乎进入了这样的境界:做什么有利于成长的事情也不致刺激起通货膨胀。于是,在世纪之交,不少人宣称,美国零通货膨胀时代的来临。进入本世纪,美国持续十年的经济增长中断说明,零通货膨胀成长依然是一个有限的过程。(2)美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想的局面,最主要的解释是高科技使经济增长大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成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114 培育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为调节种种过去难以解决的诸如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相互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有从经济全球化来解释的。经济全球化为缓解各国国内的矛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环境,而美国挟其经济实力首先受益。归功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成熟,也是一种说法。这些说法,有的不过属于政论层次;有关的实证分析则在于累积对经济联系深入观察所获取的新的认识;至于揭示本质联系的规范分析,终归会从新经济的实际引发而向前推进,但要假以时日。(3)就通货膨胀问题来说,半个世纪的发展一波三折:先是通货膨胀与就业交互替代的过程;尔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与低成长并存的滞胀;随之又有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成长的结合。经济生活本身提示,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的相互关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7.20世纪末,长期处于通货膨胀压力下的中国,突然陷入通货紧缩。虽然不断有大量的分析,但其成因依然是有待研究的课题。学习本课程后,你有什么见解?答:20世纪末,国突然陷入通货紧缩的成因:(1)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生活不安说。在计划经济时代,职工受到终身雇佣及医疗、住宅、年金等多方面的保障。但是,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后,人们经常面对失业的风险,再加上对晚年生活的担心,为应付不测而不得不限制自己的消费,拼命增加储蓄。②收入分配不平等说。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成果并没有平等地被加以分配,特别是沿海与内陆地区、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现象也愈演愈烈。③借贷说。尽管中国经济的主角正由以往的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过渡,但银行业由四大银行主导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其融资对象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民间企业依旧面临资金困难问题,结果导致潜在的投资机会无法变成现实。当局再三指示增加向民间企业的融资,但由于银行拥有巨额不良贷款,惜贷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2)供给过剩供给过剩的的原因有下列说法:①竞争加剧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物品匮乏,卖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渗透,企业对消费者的需求反应敏感,物品充足的买方市场诞生了。②劳动生产率提高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特别是通过直接投资和委托加工等方式,中国获得了海外的生产和经营技术。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中国已经拥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③劳动力过剩说。由于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工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即使提高,也不会引发工资上涨。同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环,大量的剩余工人被解雇的情况下,城市的失业率也居高不下。(3)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由此也决定了通货紧缩有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两方面的原因:就供给结构而言,其矛盾集中在,一方面大量的低效和无效生产能力难以淘汰;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低效和无效的生产能力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而淘汰,便会加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导致价格持续低迷和价格机制失灵;同时,低效和无效的生产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被淘汰,便会造成资源的无效占用,从而挤占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的资源,限制其规模扩张和竞争力的提高。另从需求结构看,我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化比较慢,消费结构升级仍然存在较多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约束。从实际消费看,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还没有真正形成,如汽车消费、住房消费等增长开始加快,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有限。这些新消费热点的发展还面临相当多的115 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限制因素,有相当大的潜力还有待不断挖掘。实际消费结构升级缓慢,必然对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形成压力,从而加剧通货紧缩。(4)体制性因素结构性矛盾之所以不断积累和难以解决,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改革的滞后和不到位。这里重点分析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对通货紧缩的作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之所以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传导机制出现体制性梗阻,如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体制性的贷款乏力,贷款多集中于国有大企业和偏好于持有大量国债,不注意金融产品的创新,以适应贷款需求的变化,而是过于“求稳”;与此相关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缺乏实质的推动力;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善,间接融资比例仍然过大,风险过度集中,直接融资比重提高缓慢等。以上这些不过是金融体制性问题的表象,金融体制问题实质是没有建立真正市场化的商业银行体制,银行股份制改革滞后于一般的国有企业。这样的金融体制已严重不适应社会对货币和各种金融产品的需求,结果只能是货币投放了或贷款增加了,但资金却在表面循环,无法进入到实体经济中运转。因此,才形成了表面资金过剩、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严重“贫血”的现象。实体经济资金供血不足,必然导致社会投资的萎缩,这一点再与结构性问题造成的资本回报率下降结合,构成了通货紧缩的金融体制性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体制性因素造成或加剧了通货紧缩:①现有税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企业的税赋相对较重等,如对汽车实行10%的消费税、燃油税改革迟迟不能实施、在生产环节征收增值税等;②社会信用发育相当不完善使得社会的交易成本过高;③投资体制改革滞后,限制了民间资本的成长,造成了投资的低效率和民间投资需求不足。(5)外部性因素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刺激出口。而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出口增长缓慢,减少了外国需求。日本经济衰退,欧洲经济增长缓慢,又致使我国外部需求减少并出现萎缩。8.已有的理论,大多认定通货紧缩对经济成长极为不利。但1998~2002年的中国实际却是通货紧缩与高经济成长相结合。是怎样的经济条件造成了这种结合?答:通货紧缩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或萧条,我国的通货紧缩实际上反映为经济增长率的适度下降或持续调整,这就是所谓的“缩长”现象(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实际增长率持续地低于潜在增长率。对潜在增长率尽管难以给出准确的量化指标,但多数学者都承认每年“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长肯定大大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一般估计,当前我国的潜在增长率水平为9~10%。经济增长持续地低于潜在增长水平,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靠的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强有力支撑。面对中长期结构大调整的形势,凯恩斯主义的扩张型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我国主要体现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避免通货紧缩转化为长期的萧条(包括抑制周期性衰退)。因此,经济增长的“缩长”组合是积极的宏观政策与经济结构中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2002年以来出现的经济回升而物价却持续下降的矛盾现象,也说明了两点:一是当前经济增长回升不是内生性的,主要是靠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和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这些外部因素所推动;二是说明经济回升的力度不够大,不足以阻止价格的内在下降趋势。可见造成通货紧缩与高经济成长相结合的经济条件是:(1)有效需求不足。这既反映为消费需求不足,又反映为民间投资增长缺乏内在动力。当前构成内需主要部分的消费仍然缺乏内在增长动力。另外,民间投资信心和内在动力均不足。这主要是因为:①长期性的消费需求不足和物价的持续下降,明显增大了民间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民间投资的现实收益率及预期收益率下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高;②民间资本市场准入仍然受到体制性和政策性的壁垒限制;③民间企业的社会融资成本相对较116 高,且渠道很窄。(2)近几年来,有效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明显,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使劳动力和资金资源闲置问题相当突出。2001年以来,社会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现实矛盾。“九五”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呈不断减少趋势,而农村非农就业总规模则出现了绝对减少,特别是去年以来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就业不足必然带来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和社会收入差距拉大,从而加剧通货紧缩;反之,通货紧缩也会加剧就业不足和需求不足。近几年来,资金闲置明显增多,资金收益率不断下降。主要反映为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大量的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意味着作为最为稀缺的资源—资本的利用率低下,最终抑制有效需求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也意味着资金的大量闲置。此外,国家为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也更多地转化为储蓄,而不是投资,这方面造成的货币闲置估计占货币供应量的15%。(3)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自1998年起实施积极地的财政政策,效果显著,6年累计投放了8000亿元的建设国债,完成的工程量约为4万亿元。这些特别的建设国债在投资过程中形成了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拉动作用。在税收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调整策略,如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企业设备实行投资抵免税,提高出口退税等。在货币政策方面,自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8次降低利率并辅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鼓励贷款等政策。9.据你分析,国际上议论颇多的世界性通货紧缩局面有没有可能出现?答:(1)通货紧缩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具有自我强化特性:一般表现为首先是世界一重要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危机,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随之商品价格迅速下跌,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减少,工资降低,失业增多,货币供应的紧缩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减少相互作用,使得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加剧然后又引起另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由此将通货紧缩向前推进一步,于是另一个国家的通货贬值引起更大的世界性通货紧缩,在需求缺乏弹性的条件下,接连有一些国家货币贬值。于是就可能形成了世界性通货紧缩。(2)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局面是可能出现的。有学者认为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开端是东南亚货币危机,1998年秋全球主要国家均陷入通货紧缩。东南亚货币危机,及其为防止货币危机而采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错误政策,使得东南亚已经陷入通货紧缩。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扩散到俄罗斯,结合俄罗斯脆弱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投机商的“市场操作”,造成了俄罗斯实质性的货币金融危机。东南亚危机使本已在90年代初陷入经济衰退的日本陷入了更深的通货紧缩和萧条中,日元大幅度贬值冲击全世界。日本正处在通货紧缩扩散的关键位置,日元的大幅度贬值将使世界性的通货紧缩加深。澳大利亚、加拿大、拉美国家随后都进入通货紧缩状态,本来与东南亚经济走势相反的美国经济,在1998年也呈现出通货紧缩的迹象。这样再结合世界经济增长率1998年将下降到2%左右,和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仍处于普遍持续下跌,以及全球性生产过剩态势的增强,这都表明世界性通货紧缩到1998年8月份已经成为了现实。注:关于世界性通货紧缩的详细情况,读者可以参阅杜厚文、黄泰岩的主编的《通货紧缩下的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和陈岩的《正视世界性的通货紧缩》(中国证券报,1998年10月6日)。第十九章货币政策1.世界各国货币政策或采用“单目标”,或采用“多目标”,考虑的依据是什么?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你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作怎样的表述?答:(1)在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上,各国多有不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等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核心是就业和物价稳定;日本银行在117 1998年新银行法实施前,是把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对资本设备的适当需求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实际收入的合理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是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德国,货币当局更注重对币值和物价稳定的保护。从实践来看,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也有所不同。20世纪30年代以前,虽然还没有后来的宏观政策概念,但也可以讲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币值和汇率。到了40年代中期,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盛行以后,英、美等国相继以法律形式宣称谋求充分就业是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这样,货币政策目标就由原来的单一目标转化为稳定币值和实现充分就业。自50年代起,由于普遍的、持续的通货膨胀,在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稳定的分量又加重了。但针对新的情况,提法有些变化,如把稳定解释为将物价上涨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等等。到了5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中经济增长理论广泛流行,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从6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使维持固定汇率发生困难。随后在70年代,伴随着两次美元危机,一些国家又将平衡国际收支作为一项货币政策目标。70年代中期以后,“滞胀”促使一些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先后转为以稳定货币为主。有的国家还提出了“低通货膨胀增长”或“无通货膨胀增长”的方向。另有少数国家一直以稳定为目标,如德国、日本在实践中也一直重视稳定货币。由此可见,有几项货币政策目标得到了较广泛的承认,实际上都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就各国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的目标选择来说,有的是明确突出一个目标,有的则明确追求几个目标。对于前者,称之为单目标;对于后者,称之为多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币值。其实,在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国家,在各国家的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可变的。但从现代货币政策实践的几十年也可看出,任何国家,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无论是如何规定的,稳定币值都是其中的一个目标。(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规范表述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显然,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但是,我国理论界对于中国货币政策应有什么样的目标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有以下观点:单一目标观点,这又可分成两种相当对立的意见。一种是从稳定物价乃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强调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惟一目标。另一种是从货币作为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出发,主张以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稳定物价。双重目标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同时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两方面的要求。强调它们两者的关系是:就稳定货币而言,应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稳定,即在经济发展中求稳定;就经济增长而言,应是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即在稳定中求发展。不兼顾,则两者的要求均不能实现。多重目标观点,鉴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加快,就业和国际收支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有人提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诸方面,即目标应是多重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种观点似乎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更为符合。2.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近年来有些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由是什么?答:(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是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目标区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并根据对未来中长期通货膨胀的预测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118 以实现长期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其特点是直接采用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在通货膨胀控制得比较好的国家,这是当局所认定不可避免的(如对调动潜在生产力所必需的)通货膨胀率;对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则是当局认定可能实现的反通货膨胀的目标。如果预测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或目标区,则采取控制性的政策,以把可能高于目标的通货膨胀率压下来,使之落于目标之上;如果预测的趋向相反,则可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等等。通货膨胀目标制,较之采用货币供给量、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增加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通过解释实现公众最关切的通货膨胀目标所需的代价和手段,则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这样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明确的单一目标主张。采用通货膨胀目标要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状况的变化有灵敏的反应,这无疑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长期货币政策目标。正确预测通货膨胀率的难度较大,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又有较长的滞后期,而且各种经济冲击对物价也会产生短暂的影响。所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国家并不排除中央银行在特殊情况下,以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等短期货币政策目标为重心,允许短期内偏离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真的偏离目标区这样的情况,中央银行必须做出解释。(2)近些年来有些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由是因为其有以下优点:①通货膨胀目标制使货币政策能关注国内因素,并能处理对本国经济的冲击。②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并不严格要求货币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稳定,因为它不依靠这样的关系。通货膨胀指标允许货币当局使用所有的可用信息,而不仅仅是一个变量,来决定货币政策的最佳设置。③通货膨胀目标制易于为公众所理解,因而是高度透明的,使公众能够准确地理解货币政策发出的信号。④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强了中央银行的责任感。以通货膨胀为指标也具有潜在降低中央银行推行过分扩张的货币政策、试图扩张产出和就业、从而陷入时间非一致性陷阱的可能性的能力。⑤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通货膨胀目标制似乎能改善通货膨胀冲击的影响。以通货膨胀为指标的制度的成就相当好。以通货膨胀为指标的国家似乎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预期,大大优于缺乏通货膨胀指标的情况。而且,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一旦降了下来,就保持低水平;制止住通货膨胀之后,在随后的经济周期扩张期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没有反弹。3.关于是否必须把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纳入货币政策目标考虑的范围之内,是近些年的热点问题,存在着肯定与否定的两极见解。货币当局一般持否定意见,但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又好像并未全然无视资本市场的状况。你对这一问题是怎样分析的?答:(1)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中具有资源配置、价格发现等重要作用,因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货币政策操作对资金供给、市场利率产生影响,那就必然影响资本市场的价格,并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其他的微观经济行为,诸如民间投资、消费等等,最后则会在产出和通货膨胀等方面表现其宏观经济效应。因而有些人认为,货币当局应对资本市场的运行负有干预的责任。其实质性的要求是,当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下滑,应采取降低利率、扩张信用等措施,以阻止下滑;当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过高,应采取提高利率、紧缩信用等措施,以防止过热。(2)对于干预资本市场的主张,货币当局是明确持反对立场。一般情况下,货币当局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至于资本市场的走势,不在他们调控的职责之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资本市场的态势,但其出发点不是为了去干预资本市场的走势,而是因为资本市场的态势,通过如下的途径,作用于货币政策所要调控的目标。他们的119 基本思路可简单概括为:资产价格→财富效应→支出效应→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压力、失业压力→货币政策做出反应具体的分析是,当股市连续攀升时,金融资产价格的迅速提高,使得人们的财富显著增加;财富的增加意味着预期收入的提高,于是刺激了当前消费支出,扩大了支出;旺盛的支出增加货币需求,增大的货币需求要求扩张货币供给;如果依据货币需求供给货币,就会使通货膨胀的压力超过实际经济的承受能力。为此,必须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可见,货币政策的反应是直接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做出的,而不是以调整资本市场为出发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货币政策决策的依据和追求的目标必须是可以把握和度量的经济过程。通货膨胀、就业、经济成长等当前过程多少是可以把握的:变动前景虽有不确定性,但波动范围大体可以预期。至于资本市场,波动、震荡,变化于朝夕之间。以之作为政策目标,缺乏可操作性。(3)当然,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确实有影响。比如,长期利率与股市存在相关关系;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也可能隐含着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从理论上讲,资产价格至少可以作为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过程中的监测指标之一。实际上,货币当局对之也十分关注。但种种不确定性,难以在决策过程中建立确定性的数量制约关系。至于在非常情况之下,中央银行通常会毫不迟疑地采取紧急措施,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以保证资本市场不至陷入崩盘境地。但是,这并不意味中央银行在一般情况下也应积极干预资本市场。4.试列表说明可能运用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它们各自作用的特点。当前我国货币当局对政策工具是怎样动用的?答:(1)表19-1货币政策工具及特点主要作用特点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调节货币总量,影响整个宏观经济)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准备金率很小幅度的调整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由于调整效果强烈,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利率变动一定程度反映了央行的政策意再贴现政策向,有一种告示效应。但运用起来比较被动,而且利率高低也是有限度的,频繁调整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运用起来较为主动、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对公币供应量进公开市场业务行微调。但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规模较大的短期国库券数量以及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主要作用特点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调节特殊领域的信用,间接影响宏观经济)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消费者信用控制以控制,在通货膨胀时期能起到抑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120 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抑制证券市场上的过度的投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的放款予以限制,以抑不动产信用控制制房地产的过度投机。中央银行对国家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优惠利率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贷款利率以支持其发展。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预缴进口保证金的存款,以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其它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作用特点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控制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直接信用控制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直接信用控制手段针对性强、见效快,但是行政干预有时能够损害市场效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优点是较为灵活,但前提是中央银行在金间接信用控制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作了明确规定: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①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调控金融的重要工具,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正式启用这一工具。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实现间接调控宏观金融的需要,199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原有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把原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缴来一般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原来的13%下调到8%,由各金融机构总部存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存款准备金利率由原来的7.56%下调到5.22%。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规定缴存存款准备的对象为金融机构;规定存款准备率;规定计提准备金的办法为“按旬计算,见五上缴”。②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持有《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在中国人民银行单独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只要其信贷资金营运基本正常,还款资金来源有保障,均可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办理各种贷款(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日拆性贷款)及再贴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再贴现业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自1994年11月起正式开办再贴现业务。其后,我国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业务在规范中不断发展:商业汇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汇票融资功能不断增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结构逐步改善且趋于合理。至1997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并把扩大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业务作为加快改进金融121 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政策措施。为了规范再贴现业务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暂行办法》,对再贴现对象、再贴现总量安排及结构投向、贴现利率及其业务操作程序等作了具体规定。③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又称公开市场业务,一般指中央银行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和外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活动,它由本币公开市场操作与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两部分组成。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始于1994年4月1日,规定持有或需要外汇的企业,须按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挂牌价将外汇卖给银行或从银行买汇,外汇指定银行再根据自己的头寸情况,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调剂外汇头寸。中国人民银行为调控外汇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稳定,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操作室,依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制定的交易规则买卖外汇,调剂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头寸。本币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以国债回购形式于1996年4月9日正式开展本币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以国有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为国债交易对象,国债交易利用招标方式进行,国债回购清算严格依据《国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国债回购交易会计核算手续》办理。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以买卖国债的形式调控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开市场操作,又于1997年4月12日颁布了《公开市场操作暨一级交易商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公开市场操作日常工作负责者作了明确界定,并对债券交易、一级交易商的条件与审定及其权利与义务、资格变更与终止作了详细说明。④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a.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b.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c.制定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d.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5.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哪些?试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传导的?效果如何?答:(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托宾q传导机制、早期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财富传导机制和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思路是: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M→R→I→E→Y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上述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因为它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2)托宾的q理论122 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沿着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把资产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沟通货币、金融机构一方与实体经济一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产价格以及利率结构等因素。传导的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PE;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它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将影响投资行为。过程可以表示为:M→R→PE→q→I→YPE为股票价格;q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其他符号同上。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货币学派论证的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M→E→I→Y式中的M→E,是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愿意持有的货币必然使支出增加:或投资于金融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性,不能由类如利率传导、货币数量传导的分析所代替。该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紧缩效应。①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银行贷款不能全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有价证券发行所替代。如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他们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因而,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就能影响总支出。假设中央银行决定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售出债券,商业银行可用的准备金R相应减少,存款货币D的创造相应减少,其他条件不变,银行贷款L的供给也不得不同时削减。结果,致使那些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特定借款人必须削减投资和消费,于是总支出下降。过程可以描述如下: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R→D→L→I→Y全过程的特点是不必通过利率机制。②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研究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影响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减少净现金流;利率的上升将导致股价的下跌,从而恶化其资产状况,使可用作借款担保品的价值缩小。这种种情况,会使银行减少贷款投放。一部分资产状况恶化和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不仅不易获得银行贷款,也难于从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果则会导致投资与产出的下降。M→R→PE→NCF→H→L→I→Y式中,NCF为净现金流;H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他符号同上。5)财富传导机制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对产出的影响可表示如下:PE→W→C→Y式中,W为财富;C为消费。问题是,要把它确定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是如下过程的确定性得到论证:M→PEM→r→PE货币供给和利率会作用于资本市场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货币当局通过对货币供给和利123 率的操作,有可能以怎样程度的确定性取得调节资本市场行情特别是股票价格的效果,还不十分清楚。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净出口,即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改变汇率,并在一定的贸易条件下影响净出口。这样的机制可以描述如下:M→R→re→NX→Y式中,re为汇率;NX为净出口;其他符号同上。(2)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制定的年度国民经济增长计划与物价涨幅控制目标以确定相应的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这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控信贷规模和现金发行量以影响国民经济的过程说明,信贷总量和现金发行总量作为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变量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点,它直接影响到联结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关键环节,即社会投资总规模的大小。如果投资规模扩大,则直接引起个人收入增加,进而引起消费和储蓄增加,最终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在近年来的利率体制改革中,我国已经建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发行试行招投标制,国债一级、二级市场上的利率也已经放开;在1997年6月建成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就绝大部分利率、特别是利率的形成机制而言。但是,迄今为止,利率市场化的目标还远未达到,这就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实际运作中缺乏利率这个重要环节。(3)从近几年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无论是从1997年到2002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还是从2003年开始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效果来看,都不理想,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利率没有市场化,企业的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6.资本市场的价格能否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部分?问题的另一种提法:资本市场的价格在怎样的意义上可以视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部分?答:资产市场的价格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构成部分,下面就是两种思路:(1)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把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的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货币理论应看作是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进行资产结构管理的理论。也就是说,沟通货币和金融机构一方与实体经济一方这两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产价格以及关系资产价格的利率结构等因素。传导的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变动导致实际投资的变化,并最后影响实体经济和产出。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影响实际投资的机制在于:股票价格是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是企业市场价值依以评价的依据,而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的重置成本——按现行物价购买机器、设备进行新投资的成本——相比较,将影响投资行为。托宾把q定义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如果q值高,意味着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厂商将愿意增加投资支出,追加资本存量;相反,如果q值低,厂商对新的投资就不会有积极性。因此,q值是决定新投资的主要因素。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M→r→PE→q→I→Y式中,M为货币供给;R为利率;PE为股票价格;q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I为投资;Y为总收入。(2)资本市场的态势也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作用于货币政策所要调控的目标。以资产价格上升为例,基本思路可简单概括为:资产价格→财富效应→支出效应→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压力、失业压力→货币政策做出反应124 金融资产价格的迅速提高,使得人们的财富显著增大;财富的增加意味着预期收入的提高,于是刺激了当前消费支出,扩大了支出;旺盛的支出提出了增大的货币需求,增大的货币需求要求扩张货币供给;如果依据货币需求供给货币,就会使通货膨胀的压力超过实际经济的承受能力。为此,必须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这样的链条是存在的,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货币政策的反应是直接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做出的,而不是对链条的起点。7.货币政策可能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它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所显示的作用强,而在治理通货紧缩方面所显示的作用极为有限?试联系我国近年货币政策的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答:(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货币政策是要求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以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是要求主动通过金融工具逆风向地调节有效需求,并认为在与其他政策配合下可以克服经济波动。货币学派认为,相机调节货币供给的金融政策,由于要在长期时滞之后才能生效,那么是否有效实际上难以肯定。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的对消作用,货币政策无效。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是在凯恩斯主义政策虽曾一度取得某种成功但也同样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货币政策稳定,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2)利用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成效显著。虽然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通货膨胀最终都表现为货币供给过多。所以,只要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紧缩政策,控制货币供给增长,通货膨胀会程度不同地得到抑制。而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而有力的:中央银行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工具,对于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能够起强而有力的制约作用,并进而制约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严峻的紧缩货币政策也能实现压缩现有货币供给量的要求。在20世纪,各国利用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取得比较丰富的经验。在治理通货紧缩方面,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很明显。主要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从经济基本面分析,导致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的原因本身比较复杂,货币政策不大可能直接作用于这些基础层面。比如,收入差距的拉大,消费者未来收支预期的改变等可能导致消费增长缓慢;技术进步、产品创新等加快了老产品的淘汰和新产品价格的降低;某些改革措施,如降低关税等,也必然降低进口品的价格,等等。二是从中央银行扩张货币供给的能力来看,与紧缩货币供给的能力来比,不可同日而语。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除了货币当局的决心和行动还要取决于两个环节:一是商业银行;二是厂商和消费者。为了扭转经济的过冷,货币当局力求扩张;而在过冷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正是缺乏扩大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厂商正是缺乏扩大投资支出的积极性,消费者也同样正是缺乏扩大消费支出的积极性。不仅他们的行为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所以,即使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易收到扩张的实际效果。(3)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情况基本支持上述判断。1994年,中央银行根据年初确定的方针和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运作,金融形势总体上是平衡和健康的。但物价过高、通胀严重的状况仍然存在。199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方针,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收缩专业银行信贷能力、调高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等措施,同时着力减轻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的上升势头。在此基础上,1995年和1996年,央行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国民经济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率逐步恢复到适度区间,有效地避免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大起大落。从1997年、1998年开始,经济发展的态势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过去一直令人忧心的通货膨胀被通货紧缩所代替。为了摆脱通货紧缩趋势的困扰,自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宣布7次降息。但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突出。2002125 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宣布降息。经过连续8次降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它已经从1996年开始下调前的10.98%下降到1.98%,下调幅度达80%以上。不仅是利率,在直接用资金支持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方面,中央银行的政策取向同样是很积极的。但显然可见的是,连续数年实施的实质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扭转经济疲软的状态中所起的作用并非强而有力。这表明宏观经济理论一再论证的货币政策本身的局限性:对于治理通货紧缩,不能期望它能发挥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能发挥的同等作用。8.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必须配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些分析。答:(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需求管理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于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失衡回复均衡。就短期均衡来说,关键是调节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者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推出了宏观经济干预政策。由于金融体系扩张乏力,才把财政政策推到反危机政策的首位。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长期的萧条局面暂时被战争带来的繁荣所代替。有效需求不足不再是主要矛盾,应付巨额的预算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反而成为迫切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凯恩斯主义者进而提出“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即根据经济的冷热,交替实行紧缩和扩张政策。后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强调需要注意的紧迫问题,并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适用性的特点,或采用松财政政策与紧货币政策的搭配,或采用紧财政政策与松货币政策的搭配。当然,特定的经济形势也会要求“双松”或“双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配合,需要搭配实施,是由于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在经济萧条的形势下,要想通过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需求不足,以促使经济转热,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在经济过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缺乏扩大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厂商缺乏扩大投资支出的积极性,消费者也同样缺乏扩大消费支出的积极性。不仅他们的行为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所以,即使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也不易收到扩张的实际效果。财政政策则不同,财政扩大投资是私人厂商无须自己冒投资风险却可以获得维持乃至扩大经营的好机会。投资支出以及带动的消费支出,再加上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所直接引出的消费支出,对于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可是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需求过旺,以克服通货膨胀和虚假繁荣,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在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方面的作用是强有力的,既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工具,又对创造存款货币的商业银行能够起到强有力的制约作用。这就会进而制约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并会程度不同地使通货膨胀受到抑制。而财政政策,要紧缩就有很大的难度。对所有国家来说,财政支出有极强的刚性,不仅难以绝对压缩,甚至压缩增幅也并非易事。税收和支出政策的调整均需通过立法程序,而增税和减少福利支出这类问题,是很难获准通过的。总之,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相互搭配使用,可能使副作用有所缓解。(2)就我国的宏观政策搭配而言,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国家可以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根据具体国情合理选择和运用两大政策,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自加世纪80年代起,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在采取两大政策“双紧”搭配使用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较多地运用了货币政策的调节,因为货币政策侧126 重于总量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币值较为有效,因而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经济重心转移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货币政策作用开始弱化,财政政策的优势开始显现,因为财政政策着重结构调整,在调整经济结构、突出发展重点、调节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较为有力。以上原因导致了中国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即目前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的宏观调控方式。因为两项政策的发动机制不同、传导机制不同、所适应的宏观经济条件不同,近年来,落入人们视线的多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不凡,成效显著,然而,从积极的财政政策看过去,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效用的发挥起到了根本性的支撑作用,两项政策相互协调,才能最终达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虽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各有侧重,但绝不是取舍问题,而是两大政策的组合使用问题。9.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对比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其背景如何?总体效果又如何?从中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启示?答:(1)自改革开放以来直到1997年,我国经济可以说一直处于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下,因此,控制货币就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财政在同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力求收支平衡,减少财政赤字。就财政政策而言,主要是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由于紧缩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对经济的影响相当猛烈,因此,从对宏观经济的日常调控来看,财政政策的作用比货币政策要弱一些。但是,从1997年中期开始的通货紧缩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财政政策的态度。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效应迅速、明显,尽管它可能在抑制需求的同时也会减少供给。对于治理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作用极不理想,因为即使在货币供给没有减少、甚至增加的情况下,市场物价下跌、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仍然难以改变。1998年8月,财政部决定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以拉动有效需求,从此开始了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自1997年以来,尽管国民经济一直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压力,但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维持在7%以上,不能不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突出财政政策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因为如果没有货币政策的积极配合,或者说,如果没有信贷的相应扩张,没有货币供给的适量增加,光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行的,因为有效需求的增加总要借助于购买能力的增加表现出来,所以货币政策的配合始终是必要或必需的。(2)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近20年的时间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比格局的演变,不仅是由于总体经济形势的转折性变化——从膨胀转入紧缩,还有更为深刻的背景,即财政与金融的实力对比在这20年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多年来,财政政策一直不是宏观干预政策舞台上重要的角色,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资金分配格局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是中心。不仅行政国防、文教卫生靠财政拨款,发展国有经济和支援农业的资金也主要来自国家财政。在经济决策中,财政有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无论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的规模,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的调整等等,财政的态度对于如何安排均有决定性的分量。但改革开放不久,财政作为货币和货币资金流转的集权代表,在改革中首当其冲——很多改革措施都伴随有财政分权的要求。财政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我国预算收入占GDP的比值下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财政的相对实力也是最低的。而另一方面,金融扩张速度突出。(3)正是财政与金融的这种特殊的实力对比,支持了1998年以前几乎是货币政策独挑大梁的局面。这个十分特殊又并不理想的格局,在1996年出现了拐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停止下滑并开始回升。这就为1998年财政政策真正成为宏观调整政策的两大支柱之一提供了基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27 7%以上。(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在拉动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这就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削减宏观调控的效应与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10.从1997年以来,关于我国人民币是应该升值还是贬值的争论持续不断。你持何种看法?答:参见第5章课后习题详解第7题。11.在货币领域,对内的政策目标与对外的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冲突?是否能够使之统一?答:(1)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还要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并且伴随着稳定通货和平衡国际收支实现经济的适度增长和充分就业。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汇率政策。粗略地说,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然而,若一国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工具就无法使用。这时,仅剩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例如,国际收支发生赤字,外部均衡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如果这时的国内经济处于疲软、萧条状态,从国内角度则需要实行扩张性政策。在这样的形势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紧缩,则难以同时扩张;要扩张也难以同时实现紧缩。两方面的要求确实无法同时实现。同样,当一国国际收支盈余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时,财政货币政策也会左右为难。(2)蒙代尔指出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与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也存在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内外两方面的经济目标。比如,紧缩性财政政策趋于降低利率,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利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利率提高会改善资本账户收支,而本国利率下降则会恶化资本账户收支。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取向如果都是紧缩,对国际收支也会分别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只要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使用,就有可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12.在货币政策存在国际传导的背景下发展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试对不同的论点进行剖析,并对推进国际政策协调的前景作些估计。答:(1)库珀的政策溢出效应理论,库珀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的客观存在,论述了在现代国际经济环境下,各国分别独立地制定、推行宏观政策必然导致的一些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各国政府都不愿意单方面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造成资本流出,加大国际收支逆差,而是采取单方面紧缩的政策,结果造成世界经济的紧缩态势。②在倾向于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对外均衡之际,各国政府都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结果造成世界范围内实际利率过高,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不合理。③各国政府一般认为商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而忽视各自的扩张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这些政策将通过影响商品的贸易条件而使总需求扩张,引发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④各国政府为实现本国既定的经常项目目标,采取非协调的经济政策会对世界经济起破坏作用。库珀认为,在存在政策溢出效应的情况下,政策协调能极大提高各国的福利。他主要是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一是从“价格”角度论证。在实际经济运行当中,大国行为对世界市场上的各种价格都128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利用自己对各种价格的影响,大国将使价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有关通货膨胀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根据蒙代尔的政策组合理论,一国应该实行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组合以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这就要求该国货币的升值幅度与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相配合。然而,其他国家的政府和私人部门却无法把握货币贬值的结果,不能对货币贬值幅度进行合理预期,也就难以选择适当的经济决策。一个是关于实际产出与就业的。当资本具有高度流动性而名义工资变动表现为黏性的时候,一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增加国内产出与就业,同时实际汇率降低,本国货币贬值。其他国家的实际汇率则相应上升,货币升值,造成紧缩的压力,对产出与就业产生不良影响。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目的就在于防止或是尽量地减少这种“以邻为壑”情形的发生。二是从公共产品的角度论证。当世界上存在N个国家N种货币的时候,最多只能有N-1个国家能够自主地实现国际收支的目标。形象地说,不可能所有国家都实现国际收支的顺差;至少有一个国家必须接受收支逆差的事实。在自由竞争的世界经济中,每一个国家都会自主地制定政策目标,但是至少有一个国家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将不断地调整经济政策以实现预期目标,其结果将是政策失去连贯性,并导致实际利率与汇率的不断变动。针对自由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最为完美的这种情况,库珀认为可以把实际汇率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可以对全球福利的提高有巨大贡献的公共产品。为了提供这种公共产品,各国必须进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经济学家承认,库珀所阐述的政策溢出效应是实际存在的。但是对于国际政策协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福利水平,政策协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以及协调的效果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就在库珀进行政策溢出效应分析的同时,哈马达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国与国之间合作均衡以及非合作均衡的福利比较。(2)反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马克思·高登就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无体系,赋予各经济主体充分的自主权,是完美的。他主张,在该体系下各经济主体(包括政府)应该自由地选择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汇率安排,自由决定是否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而不必过多地顾及别人。罗兰德·渥贝则更直接地提出,各国政府应在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方面相互竞争。彼此间的竞争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协调意味着削弱政府间的竞争,可能加大错误政策的实施范围。当每一个经济体规模都非常小的时候,每个国家的政策调整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操作,对其他国家来说影响十分有限。在这种条件下的“分权化”政策也许是最优的选择。然而当大国越来越多,各国经济逐步走向开放时,每一个国家的政策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及国家之间经济结构。这时,完全否定国际政策协调的必要则显然与生活实际脱节。但是,不同的观点也不应完全置于视野之外。假如世界只有几个大国,进行政策协调,互利、互惠,似无可置疑。而当几个大国和众多中小国家并存之际,由于国家或经济实体的利益、实力、当前追求的目标等等差异极大,国际政策协调对参与者所可能带来的效益绝不是等一的。因而不能简单认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范围越大、深度越彻底越好。换言之,在肯定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必要的同时,还应该对当前效应和长远效应作全面的分析。(3)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经济内外均衡的目标,而有必要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政策的国际协调。但有些最为基本的问题,如货币本位、汇率制度的安排、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清偿力等进行制度的安排,即形成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安排时,可以采取正式的协议或条约,也可以采取承认实践中已经形成的规则和惯例的形式。129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货币制度协调的前景取决于以下内容:第一,国际基础货币的选择。建立新的国际货币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各国就选择基础货币达成广泛的国际协议,这是决定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货币制度的根本问题。第二,汇率制度的国际协调,这是国际货币制度协调最为紧迫和关键的问题。在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浮动汇率制度已经合法化,“稳定的但可调整”的汇率制度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以下方面进行国际协调:首先,各国对外汇市场的共同干预。金融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巨额的频繁流动成为一种日常现象,面对巨额资本的国际流动,单个国家往往无能为力,必须实行若干国家特别是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联合干预,必须就联合干预的时机、规模、方式进行国际协调。其次,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各国要协调经济政策,以缩小在资本收益方面的差异。实现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能保障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实现第二个要求,则为汇率的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实现这两个要求的暂时的国际协调是容易解决的,长期的协调行动如何坚持下去,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制度协调的难点,因为国际协调行动往往会与本国的利益相抵触。第三,SDR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国际协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扩大SDR的“发行”,以便不断提高其在储备资产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是解决SDR分配同“份额”挂钩的不合理做法。第二十章IS-LM模型与总供求均衡模型1.试运用IS-LM模型分析前面几章有关宏观均衡的两三个问题。答:请读者自行选择几个问题进行分析。2.如果应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论证宏观经济政策,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1)IS-LM模型的建立,是以典型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IS-LM模型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引入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但如何把这一模型运用于中国的经济生活,进行深入的分析,却并非易事。其中所碰到的基本问题就是经济条件、经济背景的差异。且不说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难以通过这个模型进行研究,就是在今天的中国,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得到极大发展的情况下,对这个模型的运用仍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利率,在中国的经济中起不了这个模型依以建立的杠杆作用。①利率虽已逐步影响货币需求,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小。到目前为止,实际使用的预测货币需求的模型仍然只是对利率进行简单的考察甚至于不做考察。②货币供给已逐步影响利率水平,但它们中间仍无直接的决定作用。到目前为止,货币供应的变动和利率的变动还难以直接地连结起来。③尽管投融资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利率对于支出,特别是对于投资支出,仍难以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到目前为止,利率还不能说是决定投资支出的主要变量。在如此等等的情况下,目前要想直接套用IS-LM模型来分析中国的经济形势,难以做出有价值的判断;要想直接套用IS-LM模型进行决策,可能是纸上谈兵。当然,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特别是一旦利率的作用提升到具有对主要经济变量产生决定性影响之际,IS-LM模型的运用自然会有日益广阔的场所。(2)不过,设计IS-LM模型的诸多理论概括是具有一般意义的。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这些概括都是客观必然的反映。中国已向市场机制转轨,这些理论概括应当说有其指导意义。其中如:①市场需求对市场供给的拉动作用。模型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从短期进行考察,需求的增长将带动产出和收入的增长,而供给将随着需求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②货币供给是市场需求的载体。在模型中,没有货币供应的增加,或者说没有LM曲线的移动,单纯依靠财政扩大支出增加总需求,必然导致利率的上升,使需求的增长受到限制。所以,货币供给是需求的载体,需求的持续增长必然以货币供应的增长为必要条件。130 ③货币供给作为外生变量在短期内能够影响产出,因而必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④在短期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作为扩大产出的手段。但在长期中,单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难以促进产出的持续扩大,等等。(3)因此,掌握IS-LM模型的分析思路对于考察宏观问题很有帮助。必须提醒的是,IS-LM模型的论证,如上面所介绍,有许多设定。这在论证模型中是极其必要的。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不只是转轨经济,发达的市场经济也同样,经济环境较之模型的设定要复杂得多。所以,对模型概括的很多结论不能不顾条件地加以运用。只要设定的条件发生变化,结论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前面有关章节曾论述过:①市场需求并不总是简单决定市场供给,至少往往并非等量地拉动供给;②货币供给并不总是简单决定市场需求,至少往往并非等量地增减市场需求;③货币供给也不简单是一个外生变量,比如紧缩货币供给量易,扩张货币供给量难,两方颇不对称;④财政政策不影响货币供给的设定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成立;通常会多多少少给货币供给的数量带来变化。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1.不同的金融监管理论在论证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时,既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又有交叉之处,试分析比较。答:(1)社会利益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分散于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这种利益的职权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去行使。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市场存在着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会导致自然垄断和社会福利的损失,还因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带来不公平的问题。历史的经验表明,金融体系存在着外在不经济,社会公众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国家有必要对金融业进行监管。通过管制来纠正或消除市场缺陷,以达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目的。只要监管适度,就可以在增进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同时,将管制带来的成本降到最低水平。(2)金融风险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特别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金融业高风险的表现:首先,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其次,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连锁效应的可能。再者,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适当的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3)投资者利益保护论这种理论认为,为了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需要进行金融监管。由于在金融活动中存在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会导致交易的不公平。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会利用这一优势来损害信息劣势方的利益。为了防止债权人利益受损,国家需要通过金融监管对信息优势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为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4)管制供求论管制供求论将金融监管本身看成是存在供给和需求的特殊商品。在管制的需求方面,金融监管是那些想要获得利益的人所需要的。在管制的供给方面,政府官员提供管制是为了得131 到对自身政绩更广泛的认可。由此可见,是否提供管制以及管制的性质、范围和程度最终取决于管制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5)公共选择论公共选择论同样运用供求分析法来研究各利益集团在监管制度提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强调“管制寻租”的思想,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寻求管制以牟取私利。监管者将管制当作一种“租”,主动地向被监管者提供以获益;被监管者则利用管制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2.结合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想一想我国应当如何解决降低监管成本和避免监管失灵的问题。答:(1)一般来说,金融监管低效率的原因既有可能是金融监管程度不够(监管成本较低)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金融监管的成本过高引起的,节约监管成本也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现既定的监管目标下,成本最低的金融监管才是最优的金融监管。因此,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在追求既定的监管目标时不应忽视监管成本的高低,必须认真地进行监管成本一效益分析,努力降低监管成本。金融监管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执法成本。这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在具体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它表现为监管机关的行政预算,也就是以上提到的显性成本或直接成本。执法成本的一部分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承担,其余部分由政府预算来补充。由于金融监管当局关注的是监管目标的实现,而较少考虑降低监管成本,从而有可能造成监管成本过高的现象。②守法成本。它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额外承担的成本损失,通常属隐性成本。它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在遵守监管规定时造成的效率损失。如为了满足法定准备金要求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抑制从而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等。③道德风险。金融监管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投资者相信监管当局会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定,会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易于忽视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评价和选择,而只考虑如何得到较高的收益。这就会导致经营不良的金融机构照样可以通过提供高收益等做法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无疑,这会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第二,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使得存款人通过挤兑的方式向金融机构经营者施加压力的渠道不再畅通。存款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高利率吸收存款,并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活动。这也会人为地提高金融体系的风险。第三,由于金融机构在受监管中承担一定的成本损失。因而会通过选择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方式来弥补损失。监管失灵指政府管制并不必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监管成本,避免监管失灵,必须根据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改革监管成本的负担方式,让被监管者承担一定数量的成本。这正是金融监管借以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施加监管,使被监管者从事不良活动的成本上升,促使他自发地将其行为的负外部效应内部化,达到约束被监管者行为的目的。同时,促使其规范经营,减少各种不合规行为。②加强行业自律,使监管费用由行业内部承担。要健全银行业同业组织,完善同业自律制度,充分发挥同业组织的监管职能,使部分行业监管费用由行业内部承担。③加强对国外先进监管制度的引进。制度是一种公共品,对别的国家设计的先进制度的引进,既可以增加制度资源,同时又可以降低制度设计的成本。④完善监管制度的实施机制,降低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成本。要变过去“运动”式的现场检查为制度性的定期现场检查,采取措施消除监管制度实施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132 ⑤注重突出监管重点。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由全面监管向重点监管集中,以提高监管的效率。当前要突出加强对资产风险和创新业务的监管,即由支付风险监管向资产风险监管转变,由传统业务的监管为主向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等创新业务的监管为主转变。⑥完善监管方式和监管法律体系,以合规性监管为前提,风险性监管为主导;监管目标兼顾安全和效率;健全监管法律体系,既要适应国内金融行业现状,又要满足混业监管过渡期以及内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并轨的需要,同时加强对金融监管执法工作的监督,避免监管失灵。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分离与金融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市场自发出现了混业经营现象,与分业监管发生了越来越多的抵触,加之国外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实行混业监管势在必行。因此,监管体制上,要由分业监管转为混业监管,以明确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率,避免监管失灵。3.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怎样的联系?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多种类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引进了外资金融机构。为了适应这种局面,我国金融业监管经历了从集中统一监管到分业监管的变迁,相应的,金融监管部门也经历了从单一监管机构到多个监管机构的发展。最初,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机构负责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但是现在,我国不再只依靠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而已逐渐形成了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三足鼎立”之势的监管格局。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大致来说,我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4年开始,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主要目标,围绕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工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成为最主要工具,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成为主要任务。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证券市场的发育、信托机构等的存在,银行和保险业的竞争,尤其是宏观金融失控和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使得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人们对金融监管是否一定要隶属于中央银行开始产生争议。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证券业的部分监管职能从人行分离出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明确其基本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局势和中国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我国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标志性的改革是建立跨省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1998年,在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与所办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经济实体彻底脱钩,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实现分业经营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先是于1998年6月将对证券机构的监管职能移交给证监会,后又于11月将对保险业务、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能分离出去,移交同年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银行、证券、保险实现了分业监管。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是按照银行的产权133 性质分设监管部门(依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信用合作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来分别设立)。第四阶段: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有关金融监管职能,批准国务院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我国建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目前,实行分业监管的金融制度,主要是为了减少信用扩张风险,防止资金过多流向证券和房地产部门而助长投机、导致经济秩序紊乱。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商业银行的运作规范化,以及金融业内各行业间将相互开放、相互进入的金融发展格局,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创建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制度必须建立在市场运行法则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效率和稳定性兼顾的目的。金融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活动的特征亦是不同的,因而监管制度应该能在发展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整、自我适应,既要防止监管松懈带来的风险扩大化,又要避免不计成本的监管带来的负面效应。实施具有弹性的监管策略,就是依据经济、金融发展状况,适时变革金融监管制度,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4.监管当局的监管、行业自律和金融业的内部管理,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怎样理解?答:金融行业自律,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促进彼此的协作,与官方金融监管机构一起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因此,行业自律也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相结合是指在加强政府主管机构对金融业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从业者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一种外部监管,金融从业者的自我约束则属于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单纯的外部监督并不一定能实现良好的监管效果,加强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可以减轻监管机构的负担,提高市场监管效率。政府监管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世界各国共同奉行的原则。5.与《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哪些重大的变化?试分析这些变化将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何种影响?答:(1)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复杂,它摒弃了以往一刀切的资本监管方式,提出了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几种不同方法,供各国选择。《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创新:一是除最低资本充足率8%的数量规定以外,新协议提出了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两方面要求,从而构成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二是除计算信用风险的标准法外,新协议允许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使用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计算资本充足率;三是在计算信用风险的标准法中,采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废除以往以是否为经济组织成员来确定风险权重的不合理做法;四是把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2)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的影响首先,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战略思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给出了明确方法。使商业银行由重视资产总值转变为重视资本和资产的比率。从扩张性的经营战略转化为谨慎性的经营战略。由过度注重银行的短期盈利性发展到较多地关注流动性和安全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各国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体系指明了方向。新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内部评级法(IRB法),允许134 管理水平高的银行采用IRB法计算资本充足率,从而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紧密结合起来。其次,拓宽了管理的对象。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一般只局限于对资产负债表内项目业务的控制。而不涉及表外业务的监督,这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表外业务风险被忽视。协议开发了能兼容表内外业务的监管系统,解决了如何统一管理表外业务的难题。使商业银行的管理对象从表内业务拓展到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并行。再次,改变了商业银行管理措施的着力点。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系列管理措施的着力点都集中在如何筹措资金和扩大市场份额上。协议的颁布和实施,将人们注意的焦点引向了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之上,如何不断增加资本、提高资本的充足比率已成为各国商业银行一系列管理措施的着力点。最后,更加全面的资本管理理念。从微观上讲,新协议对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均提出了配置相应资本的要求。从宏观上讲,鉴于银行自律管理的有限性,新协议强调监管当局的准确评估和及时干预,强调银行资本管理的透明度和市场约束。新协议的最大特点和创新之处就在于第一次真正的将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挂起钩来,银行不再是被动地去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是从强化内部风险管理着手,实现资本水平和风险水平的合理匹配。6.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所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答:(1)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以下变化:①要求建立完整的资本监管框架。新资本协议明确了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的责任,建立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程序和标准,强化了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并强调了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市场约束的效果,从而形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②改进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新资本协议摒弃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单一做法。银行可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在外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法中选择,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选择内部评级法,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选择外部评级法。③扩大风险覆盖种类。1988年版的资本协议只对信用风险进行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④拓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适用范围。近年来银行间产权关系日趋复杂,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强调了并表监管,以消除由于银行集团内部相互持股造成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估的影响,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范围扩大到银行集团内部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和银行集团的持股公司。⑤各国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资本状况的监管方式和重点出现了重要变化,监管规则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旧协议局限在基于银行过去和现在的资产负债情况,监测由其反映的风险水平,衡量资本充足率是否符合量化的审慎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具有较强的“合规性”色彩。新协议转向了审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合理和有效,关注的是银行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及其管理能力,监管重点从原来的单一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来。而且,新协议更加强调各国监管当局结合各国银行业的实际风险对各国银行进行灵活的监管。这主要是巴塞尔委员会注意到不同国家的具体金融环境和体制差异,因而开始强调各国监管机构承担更大的责任。新协议中,许多风险衡量的水平和指标需要各国监管当局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可以自主确定不低于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可以这样说,新资本协议更全面、更敏感地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代表了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手段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监管的理念,有助于促进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和公平竞争。135 (2)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巴塞尔协议》的制定和逐步推广,为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提供了依据,对防范与化解银行业的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银行业发展和创新的步伐却从未停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运行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这表现为在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在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以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为主的市场风险频频发生,诱发了国际银行业中多起重大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不足。第二,危机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迫切感到重新修订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尽快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以便能更好地反映银行的基础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第三,技术可行性。近几年学术界以及银行业自身都在银行业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一些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新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复杂得多,但也较为全面。它将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新协议不仅强调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重要性,还通过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以期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二十二章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1.就金融国际化论证对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必要性。答:就金融国际化角度来看,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风险的国际化需要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一方面使得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多样化和复杂化,增加了金融机构经营的不确定性。同时,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也导致金融风险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不仅扩大了风险传播的范围,而且加快了传播的速度。而且银行同业支付清算体系把所有银行联系在一起,造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基于营业日结束时多边差额支付的清算体系,使得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可能酿成全面的流动性危机。在金融风险国际化的情况下,任何一国的监管机构都无法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监管,迫切需要各国之间的协调和合作。(2)金融国际化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需要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无论金融国际化的程度到达哪一层次,对于一国的金融监管当局而言都是严峻的挑战。①在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之间,矛盾日益加深。就国际金融监管角度来看,当金融活动的监管还是单个国家政府的事情,金融监管行为还被限制在国家主权地理区域之内的时候,就意味着无法对国际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面临监管真空的危险。②金融国际化加大了监管者和被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差异。本来,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日趋复杂,国际经营和交易业务大量以表外业务的形式开展,监管机构根本无法及时完整地获得信息。这就使得监管者实施有效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③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不断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使得监管机构面临崭新的监管对象。表外业务大量增加,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现,如此等等都导致监管部门无法进行及时136 有效的监管。④金融机构的集团化和业务综合化与金融监管分散化之问的矛盾。金融集团复杂的业务结构和风险结构本身,就使金融监管极为困难。问题还在于,目前许多国家实施的还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这就使如何对进入本国的国际金融集团实施有效监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意味着各国的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协调与合作,否则,无论是对个别国家还是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有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3)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要求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金融监管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由于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监管当局做出的不协调的监管决策很可能会导致世界范围内严重的低效金融产出,影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以,这就需要各国监管当局充分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在政策上的相互协调。(4)监管竞争和监管套利的存在要求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相对存在的是各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差异。在一个存在金融监管差异的国际市场中,有可能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监管竞争;二是监管套利。无论是监管竞争还是监管套利都可能影响监管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2.弄清金融监管溢出效应、监管竞争和监管套利这些概念的内容,把握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复杂性,理解金融监管国际协调面临的困难。答:(1)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是指任何一国针对本国金融机构所做出的监管决策将影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而会波及该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经营行为,而各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联系使得这种行为的调整可能会影响该机构的合作者或交易对手,进而会对他国的金融机构产生影响。由于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监管当局做出的不协调的监管决策很可能会导致世界范围内严重的低效金融产出,影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金融监管竞争是在一个存在金融监管差异的国际市场中,有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所谓监管竞争,是指各国监管者之间为了吸引金融资源而进行的放松管制的竞争。监管竞争有可能影响监管的有效性。监管竞争也有其正面效应,那就是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监管趋于同一的水平。金融监管套利是在一个存在金融监管差异的国际市场中,有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所谓监管套利,是指被监管的金融机构利用监管制度之间的差异获利。监管套利也有其正面效应,那就是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监管趋于同一的水平。(2)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复杂性双边的金融监管协调缺乏一种稳定的机制予以保障。谅解备忘录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只有一些零散的信息交流活动。多边的国际协调主要靠国际性的监管组织,而这些组织的权力有限;它们通过的决议、原则、标准对成员国并没有法律约束力,有时流于理念上的探讨。即使在欧盟,虽然实现了部分的统一监管,但金融监管权力却仍然分散在各国监管当局手中。(3)金融监管国际协调面临的困难第一,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上,国家行动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即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导向来处理国际经济关系。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中,如果协调可能引致收益,则各国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如果不合作甚至违背合作的承诺能带来更大的收益,则国家也有足够的动机不合作或违约。在现实的国际监管制度安排下,对各国的违约或者说不合作,没有相应的惩戒制度。第二,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意味着各国在监管政策方面失去了选择自由,即各国无法根据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灵活地制定监管政策。如果本国在监管制度安排上的目标和国际协调137 制度所追求的目标不一致,自主性的丧失将影响本国目标的实现。而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统一监管将使各国在不同程度上让渡本国的监管权力。对任何国家,主权的让渡都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第三,各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不同,发展的目标不一样,发展的理念也各有差异,这不能不使各国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上面临困难。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金融发展上的差异和金融监管上的不同要求更使得国际协调困难重重。目前各国金融监管制度各不相同,即使采取同样的监管制度,具体的法律安排上也还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提出了协调的需要,但同时又成为协调的障碍。第四,国际三大金融监管协调组织纷纷提出了各自领域内的监管标准,希望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各国政府采纳这些标准。由于各国发展水平不一,国际监管标准的选择往往采取最低标准,但允许在最低标准之上实施更高的标准。这种选择一方面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监管差异引致的监管竞争和套利。而且,监管标准的制定是协调各国利益的过程。程序烦琐,时间跨度长,难以根据现代金融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从而落后于发展的需要。第五,三大国际金融监管组织,不像世界贸易组织那样可以通过对成员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来建立国际规则,也不具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样通过援助来施加政策压力的实力。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多边论坛,不拥有实质性的决策和执行权力。3.金融监管国际协调虽然面对种种困难和阻力,但总的说来是不断发展的趋势,这意味着存在合作的共同基础。试加以分析。答:金融监管国际协调虽然面对种种困难和阻力,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现代金融的国际协调和统一化发展趋势将不断加强,监管的标准规则、信息技术以及机构体系的统一化也将得到提升,局部的统一监管局面将继续推进、扩展,全球金融监管则将进入全面协调和统一监管并存的格局。(1)国际金融监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一,随着各国金融的不断发展和深入,金融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金融风险也日益暴露。金融机构的良好运行与整个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一旦发生经营失败或是危机,则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社会动乱。各国金融风险的长期积聚则可能演化为金融危机,直接导致经济的衰退甚至酿成社会危机。因此金融监管成为各国保证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金融机构的集团化和业务综合化,促使全球金融的联系日益加强。金融集团复杂的业务结构和风险结构本身,就使金融监管极为困难。此外许多国家实施的分散化的金融监管,使如何对进入本国的国际金融集团和本国进行跨国经营的金融集团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竞争加强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形成了高度的依存关系,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而广泛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更是推波助澜,使得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一步加深。第四,国内金融的发展促使金融风险日益受到关注,而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增强。各种金融风险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扩散也越来越广泛。一国孤立的实施监管,即使是最严格的监管也难以完全防范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的监管当局认识到在金融全球化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只有采用合作发展的方式才能抵御全球范围内金融风险的爆发和蔓延。第五,金融国际化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实际是促使各国监管机构进行合作的基础。金融活动与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的国别化造成了监管真空的危险,加大了监管者和被138 监管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不断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使监管机构面临崭新的监管对象;金融机构的集团化和业务综合化与金融监管分散化之间也存在矛盾。要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必须进行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所以,金融监管国际协调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阻力,仍具有不断发展的趋势。(2)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如下:第一,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作用不断增强,金球范围的监管合作意向越来越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将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一种重要的常规制度安排。第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范围将扩大:一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加入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体系中来,新兴市场国家将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领域将不断扩大,协调的内容将不断扩充。第三,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将不断完善,国际社会将在不断完善现有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向建立统一的标准迈进;制度性框架和监管将日益成为各国金融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第四,世界范围内某些领域的统一监管将取得进展。在国际范围内,由于国家众多及金融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全面地实现统一监管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在局部领域实现统一监管还是有可能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资本标准正在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这实际上就是统一监管的一个雏形。至于区域性的统一监管,在欧盟也将逐步推进。第五,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协调的重视将使得现有的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组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也将对这些国际协调组织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们的组织结构和监管架构可能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此外,随着这些监管协调组织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金融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金融利益的考虑,将会更加介入这些国际金融协调组织。第六,金融业务的融合和金融集团化发展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趋势,与此相对应,金融集团的合作监管将成为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重点。这也会推动对所有金融业务监管实施统一协调的国际性组织的建立。现有的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联合会的国际协调组织格局也可能向统一性的协调组织方向演化。4.你是否知道我国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情况?答:金融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金融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中国金融业想在世界金融业占有一席之位,必须顺应金融国际化的潮流,使我国的金融制度、监管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政府与监管当局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已经逐步开始与国际社会在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中国于1996年加入国际清算银行,这使得我国能及时了解国际金融界主要决策者的政策取向,更好地把握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动态,扩大我国金融监管人员与国际银行监管人员之间的亲密合作,促进我国金融业监管水平的提高。虽然中国不是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但是我国这些年来一直以《巴塞尔协议》为指导,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并在制定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过程中作为联合小组的成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还不断加强与国际证券市场及其监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自1993年6月至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新加坡等24个证券监管机构签署了监管合作备忘录。中国证监会还于1995年7月11日加入了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并于1998年当选为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在此期间,中国证监会积极履行相关义务,并引进了IOSCO的监管目标、原则和理念,用以规范中国的证券市场。2000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此外,我国于1980年分别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又于139 1986年加入亚洲开发银行,与IMF、世界银行集团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往来十分频繁。我国与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在银行业务、防范金融危机等重要问题上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探讨,加强了协调与合作。这些为我国加强与其他成员国进行双边与多边协调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在金融监管和国际协调与合作方面还属于初级阶段,需要继续不断地加以深化。5.对于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国际组织、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层次这些距离日常生活较远的事务,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相关信息?答:可以通过访问下列网站获取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相关信息:国际清算银行:www.bis.org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http://www.iosco.org国际保险监管官联合会:http://www.iaisweb.org/第二十三章金融与发展1.什么是“金融发展”?怎样观察和度量金融发展的水平?答:(1)金融发展(financialdevelopment),作为一个专用术语,按照戈德史密斯的解释,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一般来说,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等的组合,形成发展程度高低不同的金融结构。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就越多,金融的效率就越高。(2)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对于金融发展的程度,一是根据对金融发展的释义,通过对金融结构状态的数量指标来度量;二是通过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来度量。①金融部结构指标:a.主要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b.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c.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d.主要金融机构相对规模;e.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之和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f.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对比;g.国内部门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指标:a.金融相关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b.货币化率: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货币化率,通常采用货币供给量与GDP的比值来间接表示。但有时出现比值大于1的情况。这样的间接表示法已不适用。除了以上提到的指标外,还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构造适宜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2.自己动手搜集、整理一些有关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数据,并试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作总体估价。答:表23-1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中的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相关律(FIR)。表23-1中国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相关比率变动情况单位:元年份M2LSFIGNPM2/GNPL/GNPS/GNPFIR1999119897.993734.331879.4245511.680579.4148.79116.3339.56304.68140 2000134610.499371.154343.8288325.388228.1152.57112.6361.59326.802001158301.9112314.750515.6321132.294346.4167.79119.0553.54304.382002185007.0131293.947316.6363617.5103935.3168.79120.0554.54341.382003219226.8158996.252618.2430841.2116603.2169.79121.0555.54342.382004243756.9173473.148128.8465358.893144.0170.79122.0556.54343.38注:(1)有价证券S包括国债、保费收入与股票市值;(2)2004年的数据截至2004年9月;(3)2004年GNP由自年初累计的GDP数据代替。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经网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证监会网站以及中国保监会网站数据整理。图23-1中国金融相关率变动趋势通过表23-1和图23-1,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相关率快速提高。可以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经济的货币化,目前正进入经济金融化的初期阶段。我国的金融业在规模和结构方面获得快速发展。金融资产规模结构正趋于优化,由原来的现金与贷款规模为主,转变为现金、贷款总额、债券、股票市值和保费余额等多元化金融资产格局。金融深化不断加强,金融抑制得到改观。有必要指出,由于各国的经济、金融结构与发展模式不同,以及一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使得诸如货币化率、金融相关率等一系列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不能通过简单的纵向或者横向比较而轻率作结论。比如,货币化率指标M2/GDP从1978年的0.29稳步上升到2005年末的1.63左右,已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却不能由此得出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高于美国的结论。3.在集中计划体制下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极大差别,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的发展对于推进经济发展所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作怎样的估价?答:(1)在集中计划体制下,金融压抑的现象比较严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金融资产单调,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一是以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的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以落后的农村为中心的由钱庄、当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极不发达;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低,金融效率低。直接融资市场极其落后,并且主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具而存在;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无法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金融业的价格管制和数量管制同时存在,不但利率、汇率受到严格管制,信贷资金的规模和投向也是受到管制的,基本上不存在规范意义上的金融市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讲,并不是这类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到几乎不需要金融调节的程度,而是由于体制的选择所决定。中央计划高度集中141 地统一分配资源必然力图排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其实行的金融压抑政策更是起直接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高,金融市场亦比较完善,具体表现在:市场结构合理,金融工具多种多样,规模庞大。交易工具丰富,交易主体多元化,价格信号机制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功能全面,法律制度完善等等。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可能存在金融压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仍发挥主要效能,市场经济体制为金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或基础。基于上述原因,在集中计划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极大差别。(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以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这个作用是金融的基本功能之一,金融业越发达,市场迅速积聚资本的功能就越强。在金融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不仅可以帮助迅速集中国内资源,还可以迅速调动国外资源,推进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全球一体化。第二,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因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发达的金融体系为投资人提供了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和理想的金融市场。在充分竞争和较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价格相对趋近于其合理水平,投资人的理智决策有助于将资源从不善经营管理的企业导向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进而有助于提高社会总体投资水平。以实物资产进行储蓄,在投资用途上不易转换。因此,投资对于储蓄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金融资产储蓄的依赖。金融业的发展可以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使品种多样化、收益率提高,从而提高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兴趣,增加金融资产储蓄的份额。尽管社会的总储蓄水平并未提高,但储蓄结构的改善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带动投资的增长。当然,如果金融发展可以帮助提高社会的储蓄水平,无疑会更加有助于增加投资。4.在集中计划体制下,有金融压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有不少国家存在金融压抑;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问题较为普遍,但在发达国家,也并非完全不存在。这无不涉及国家对金融事业的干预。对于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如何认识才较为全面?答:在中央集中计划体制下,金融压抑的现象比较严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金融资产单调,银行业完全由国家控制,金融业的价格和数量管制同时存在,不但利率、汇率受到严格管制,信贷资金的规模和投向也是受到管制的,基本上不存在规范意义上的金融市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这类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到几乎不需要金融调节的程度,而是由于体制的选择所决定。中央计划高度集中地统一分配资源必然力图排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高,金融市场亦比较完善,具体表现在:市场结构合理,交易工具丰富,交易主体多元化,价格信号机制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等等。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可能存在金融压抑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仍发挥主要效能,市场经济体制为金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或基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在各种经济体制下都有可能存在,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别仅在于不同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的程度和方式不尽相同。在集中计划体制下,国家更多的采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直接干预,经济手段运用较少,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多的是采用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干预,国家干预仅作为市场机制作用的一种必要补充,整个经济运用的基础仍然是市场机142 制。综上所述,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着较大差别:在集中计划体制下,金融很难发挥其原有的积极功效,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能较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解决金融压抑问题时,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要以法律和规章的干预取代人为的行政干预,使以价格调节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从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经历看,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放松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但在放松管制的过程中若不注意建立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谨慎的监管制度,就会在信贷的分配方面出现失控或营私舞弊等现象,情况严重时会使许多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并面临破产威胁。5.金融自由化浪潮不仅席卷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并且也扩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其背景及必然性应如何理解?答:(1)各主要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始于60年代后期,在70年代初曾一度停顿,到70年代末又重新发展,并在8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潮。他们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有着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背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其金融自由化是在金融抑制程度比较低、金融业国际化程度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深化进程中出现的金融结构与金融管理体制矛盾与冲突,其本质是市场深化进程中的金融重构。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及加深与贸易方式的创新等因素的作用,世界市场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及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因分工的深化、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机制作用在不断地深化。它直接表现为竞争范围的延伸与程度的加剧。在金融领域,表现为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间以及不同类的金融机构间为了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盛行时期。在国家干预经济下,市场运行过程发生许多重大变化,市场机制起作用的范围与渠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或堵塞。在金融业方面,出于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反思,各国政府普遍认为过度竞争是导致金融业倒闭的主要原因,于是纷纷通过立法等措施,强化对金融业的监督控制,试图消除金融部门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维护金融长期稳健运行。这些措施促进了战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但也使金融部门由于过分管制而失去了活力。随着西方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管制抑或由于过严,抑或由于国际间或国内金融管制的不平衡,抑或由于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该国金融业正常的运行机制与效率,阻碍了金融业的正常竞争与发展,因而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2)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并且在80年代发展成为一股强劲浪潮。与发达国家相比,其金融自由化是在金融压抑普遍存在,经济水平落后,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提出为金融自由化提供了理论基础。麦金农和肖认为,金融压抑政策所带来的金融萎缩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金融萎缩和经济萎缩的恶性循环。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解除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不适当管制,通过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深化政策来促进金融部门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以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此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率自由化就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稳定计划的一项基本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后,发达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实施金融自由化,这使得金融资产从80年代开始迅速膨胀,金融全球化成为21世纪不可抗拒的趋势。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内在扩张的制度,当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日益融合,形成万能的金融资本之后,以金融资本143 为核心的全球扩张就不可避免。面对发达国家资本自由流动的要求,发展中国家普遍以放松资本管制作为快速跟进全球化的手段。对资本管制的普遍放松趋势出现在80年代初期,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坚持以外向型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达成经济增长而开始放松长期坚持的资本管制措施。综上所述,金融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对于解除束缚其发展障碍的要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体制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市场发挥作用的经济效率。因此,金融自由化的发生是必然的。只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的程度和产生根源不同,金融自由化的表现和效果也不相同。6.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对经济增长起什么作用?答:金融自由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最高级形态。从外延上看,金融自由化可分为对内自由化和对外自由化,前者指政府对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放松管制,以及推进国内利率的市场化;后者即金融国际化,表示一国放松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并取消外汇管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是充分发挥金融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必然举措。(1)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放松利率管制;②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③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④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⑤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等等。(2)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参见本章复习笔记。7.应如何领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联系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启示,在中国今后的金融改革中应如何处理好利率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资本市场的扩大开放以及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和监管等问题?答:(1)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进展状况相当不平衡。在已经进行的改革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世界银行对金融自由化改革所总结的主要经验教训有:①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否则,利率和汇率浮动,从而资金不规则的流动,会引起企业和银行的破产,造成种种经济不安定状况。②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假若一国的价格依然是保护价格或管制价格,在这种价格信号扭曲的条件下实行金融自由化,资金流动就会被错误的价格信号所误导,结果出现新的资源配置结构失调。③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在放松管制的过程中若不注意建立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谨慎的监督制度,就会在信贷的分配方面出现失控或营私舞弊等现象,情况严重时会使许多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并面临破产威胁。④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策时,必须预先判断出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集团利益的影响,并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的考虑,适当采用经济补偿手段。(2)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①要进一步完善金融调控监管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亚洲金融危机说明,国内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机制是否健全,是能否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金融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仍然隐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高;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遗留问题较多;社会上乱办金融,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股票期货市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各种违法违规活动比较严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的调控权,实现金融秩序的明显好转,显著提高金融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②对资本市场开放要慎之又慎。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国内经济、金融体制不太健全的时候,过早地开放资本市场,被外国投机资本钻了空子,酿成苦果。这说明一国开放资本市场,144 要与国内经济、金融体制是否健全相适应。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游资连成一气,规模宏大。他们熟谙国际金融,躲在暗处,对目的国的经济、政治形势了如指掌,抓住薄弱环节进行攻击,国家银行无法有效对抗国际游资的炒作,容易在短期内爆发信心危机,动摇国家经济基础。我国要充分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对资本市场开放要慎之又慎。③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调整汇率。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固定不变的联系汇率制,弊端较多,不能有效地利用汇率政策为本国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我国要运用好汇率政策,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调整汇率。④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步伐加快,一批新兴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进一步加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亚洲金融危机表明,金融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和保持社会稳定不可缺少的条件,金融安全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作为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在改革中既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又要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改革的道路,为我国整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第二十四章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1.金融脆弱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有什么关系?答: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了金融业具有容易失败的特性。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则是泛指一切融资领域——包括金融机构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中的风险积聚。金融风险,严格说来,是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意义相近,但着重点不同。金融脆弱性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与稳定、坚固、不易受到破坏、摧毁相对的状态。金融风险既用于微观领域,也用于宏观领域。金融脆弱性多用于对金融体系的讨论;但人们也常常剖析微观金融行为主体的脆弱性问题。“风险”一词的使用,在国内已相当广泛化,常常与脆弱性难以明确区分。金融脆弱,仅仅表明金融已经具有不稳定性,还不等于金融危机。由金融脆弱到金融危机有个演化过程。金融危机的爆发以金融脆弱积累到一定程度为条件,但最终在何时发生,还需要某一或某些触发点。某些突发的金融事件,如特大企业的倒闭、欺诈丑闻的揭露等造成公众信心的动摇,往往就是这样的触发点。早期的看法,如明斯基,十分强调经济周期对金融脆弱性的引爆作用。后来,淡化了经济周期的影响,认为即使经济周期没到衰退阶段,金融脆弱性也会在外力(如国际投机资本)或内在偶然事件(如某一特大企业倒闭)的影响下激化成金融危机。特别是在金融市场膨胀发展,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愈益独立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脆弱性具有一种自增强的趋势。2.关于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有种种假说,试结合前面有关章节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答:(1)从企业角度论述金融机构脆弱性的理论主要是“金融脆弱性假说”,该假说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地对金融内在脆弱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的贷款者,它们的内在特性使得自己不得不经历周期性危机和破产浪潮;而它们的困境又被传递到经济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经济危机。这一假说的分析依据是50年左右长波周期理论:在长经济周期的繁荣时期就播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具体可以解释为:在50年长周期的经济上升时期,贷款人(银行)的贷款条件越来越145 宽松,而借款人(工商企业)则利用宽松有利的信贷环境积极借款。随着周期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借款人,要维持运营和按期付息还本,必须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然而经济的长波必然迎来滑坡。只要借新还旧被打断,就将引起违约和破产。金融机构的破产迅速扩散,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迅速破灭,金融危机爆发。(2)从银行角度解释金融机构脆弱性,主要运用“安全边界”的推理。安全边界可理解为银行收取的利息之中包含有必要风险报酬的“边界”,它能给银行提供一种保护。然而,即使重视安全边界的银行家,在经济稳定扩张时却会不断地降低安全边界。这是因为:①银行家是否贷款,主要看借款人过去的信用记录。在经济稳定扩张之际,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借款人越来越多;②对长期投资项本身的风险,银行同样知识匮乏,因而决策实际是看旁人怎么做就随着做。在激烈的竞争中,是不乏抢占市场份额的同行的。当安全边界减弱到最低程度时,即使经济现实仅仅略微偏离预期,也会引起借贷关系的紧张。结果,债务紧缩过程开始,继而发生金融危机。(3)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可以为金融机构脆弱性做出一个更一般的解释。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的不对称。当存款人将他们的资金集中到金融机构,事实上是委托该机构作为代理人,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同时,相对于零散的储蓄者,金融机构也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监督和影响借款人。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效要受到两个前提条件的限制:第一,只有所有的存款人对金融机构保持信心从而不挤兑;第二,只有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才能赚得利润。然而,这两个条件并非绝对成立。挤兑往往是由于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引起的。意外事件的本身通常并不会使银行丧失清偿力。但是,纵然可以提供这样的信息,也难以左右存款人的行为;面对意外事件,每一单个储户的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立即加入挤兑的行列。由于信息不完全,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也不能保证高效率、低成本。事实上,向金融机构融资的借款人总是要比金融机构更了解其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特征。所以,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金融机构,仍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解决资产选择和储户信心问题,并从而生成金融脆弱性。3.关于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也有种种分析、论证,也应结合前面有关章节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答: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往往从价格波动的角度来研究。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重要来源。(1)金融市场据以对某种金融资产进行定价的是该资产将会带来的未来收入流量以及影响这一流量变化的各种风险因素。影响未来收入流量变化的各种因素难以被资产的持有者所尽知。但无论如何,对未来的收入流量总会有预期,否则价格也不存在。这样,任何影响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心理预期都会引起资产价格的波动。投机家索罗斯(Solos)据此提出一种说法:他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效率的金融市场,也不存在所谓的由资产内在价值决定的均衡价格。在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和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交易行为单向决定资产价格,资产价格也决定交易行为,中间的桥梁是市场心理。通过这种资产价格和交易行为之间的相互循环决定,于是资产价格间接地决定自身,形成了“市场决定市场的自我循环”:高的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攀升;低的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下滑。只有当这种单方向的市场能量释放完毕,市场运行趋势发生逆转,才开始反方向的循环。这种自我循环的运作必然造成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2)股市的波动性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主要来源之一。经济学文献主要从三个方面解释股市的过度波动:①过度投机。该理论强调市场集体行为的非理性导致的过度投机对资产146 价格的影响。当经济的繁荣推动股价上升时,幼稚的投资人涌入,使得股票价格上升得更快,以至于达到完全无法用基础经济因素来解释的水平。由于脱离了基础经济因素,市场预期最终必将发生逆转,导致股市崩溃。②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与股市相比,宏观经济的波动通常比较和缓。但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任何变动,哪怕只是显示了某种变动的迹象,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③交易和市场结构的某些技术性特征。以保证金交易方式为例,通过这种方式,投资者可以从事大规模股票交易,从而推动市场价格急剧变化;而当价格朝着对其不利的方向发展时,迫于保证金压力,投资者又不得不仓皇地强制平仓并导致股价大落。(3)汇率的过度波动性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汇率过度波动性,指的是市场汇率的波动幅度超出了真实经济因素所能够解释的范围。对于汇率过度波动性的解释,1976年多恩布什曾提出汇率超调理论。该理论指出,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面对某种初始的外部冲击,不仅资产的价格和商品的价格都可能过度反应,而且,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常常并不一致。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到汇率上,就会使汇率的波动过度。即使在固定汇率制下,也有汇率过度波动的问题。其惯常表现是货币的对外价值发生激烈的意外变化。当市场参与者对该货币的当前汇率的稳定性失去了信心时,他们就将抛售该国货币,使得固定汇率水平难以维持。4.金融自由化的方方面面都有加重、强化金融脆弱性的作用。但是人们并没有据以否定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方向。对于这样的矛盾,你认为应该根据怎样的准则决策?我国的金融改革,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总是表现为突然事件,却都经历了脆弱性的积累。金融自由化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实证研究证明:①金融脆弱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衰退、失误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由国际收支危机而来的波动性。②即使这些因素得到控制,金融自由化变量与金融危机概率之间仍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即使在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金融自由化也会单独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影响程度还不小。这就意味着,金融自由化会增加金融脆弱性。(1)金融自由化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都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但不能据以论证因循保守、自我封闭的思路。这里存在着利弊的总体权衡问题。核心是金融效率。金融自由化解除金融压抑,会使效率大大提高;而带来的脆弱性的增强,是效率提高的冲减因素。针对金融脆弱性的增强,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抑制。也许不可能全部予以抑制,但总会有所作为。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总会产生新的、可以缓解脆弱性的方法,而不必简单走重复过去压抑措施的回头路。简言之,只要所带来的效率提高不会被难以避免的脆弱性增强基本冲销,金融自由化的路还是值得走的。20多年的实践,论证了这一趋向的必然性。(2)中国金融的脆弱性是伴随市场化而来的。假如无视整体和全局,把脆弱性和市场化这种相关关系孤立地进行考察,做出停止市场化,消除脆弱性的论断是错误的,我国的金融改革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金融按照市场的轨道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改革任务的构成部分。就如同把经济整体改造为市场机制是基于以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来替代原有体制低效率的资源配置一样,金融改革与建设的核心目标也在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金融本身功能特点来说,则是要求形成一个能够高效率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安于低效率而不推进这样的转化,没有金融脆弱性;要求有高效率的金融机制,则金融脆弱性必然伴随而生。中国的实践说明,金融脆弱性的社会代价远不会吞噬效率提高所带来的好处,因而,坚持金融市场化,就不应因其必然伴随金融脆弱性而有所动摇。第二,在改革过程中金融脆弱性虽然不可避免地伴随而来,但对于脆弱性生成和积累的过程却不是无能为力的。认识并正视金融脆弱的内生性,并寻求得当的缓解、缓冲、疏导、控制的措施和途径,就会使这一过程较为平缓、渐进,就会提高可控程度。147 5.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什么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中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答:(1)金融危机的成因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以及本币高估等问题兴风作浪、肆意炒作,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存在深层次问题。第一,经济结构失衡,“泡沫经济”过度膨胀。亚洲发展中国家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相互竞争激烈,在欧美紧缩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出口开始下滑,进口势头上升,外贸赤字增加。如1996年泰国国内的私人消费按现价计算比1995年增长13.4%,货物和劳务进口同比增长14%,但出口却只增长9.2%。部分投资者盲目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如1996年泰国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总贷款额的50%,酿成“泡沫经济”。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现大量房地产积压,造成银行呆、坏帐激增。第二,在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盲目推动金融自由化,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投资比例过高,外国短期资本流入过多。九十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1994年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有关限制,如放宽入境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1996年,泰国的外债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流入的外资中有53%属于短期资本。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央行很难对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动进行调控,一旦外资抽逃,经济必受影响。第三,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未能及时地调整汇率。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与美元固定的联系汇率制度,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成功地进行了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增长,通胀率低,美元坚挺;东亚一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滞后,通胀率高于美国,货币明显高估,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时,他们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政策,而是实行高利率政策,指望吸引大量的短期外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使金融风险加大,最终爆发金融危机。第四,对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缺乏相应的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国际资本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全世界现货、期货和外汇交易合同日平均交易额为1.23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额的50倍。由于东南亚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和经济状况的恶化,其货币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目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有许多专家指出了这一迹象,但东南亚国家政府没有充分重视这些信息,当危机最终爆发时,显得措手不及,采用的调控措施失当,造成巨大的外汇损失。第五,政治腐败。亚洲有的国家政局不稳,有的政府更迭频繁,有的腐败蔓延,政府官员与银行、财团、大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也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2)金融危机的危害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会涉及方方面面,社会总会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屡受其害。亚洲金融危机则使一向欣欣向荣的亚洲经济倒退五六年,“东亚奇迹”黯然失色;①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日产生命公司、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公司接连宣告破产。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一次关闭了56家金融机构。即使一些银行幸而没有倒闭,经营上也会困难重重。首先是盈利能力下降;其次是不规148 范竞争增多;再次是银行体系的整体信誉下降,融资成本增加,等等。②财政负担加重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与千百万中小存户的密切联系,各国在发生银行危机时,财政都会出面救助。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仅重组其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就分别耗去了各国1999年GDP的58%、50%、29%、22%、7%。日本为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不止一次投入公共资金,给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③降低货币政策效率不稳定的银行体系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正常的联系规律。比如,货币乘数有明显变化;货币供给量的利率弹性有明显变化,等等。在金融动荡期间所出现的扰动,往往难以预计其摆动方向以及摆动幅度。这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困难。④债务紧缩效应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并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1997年由于银行抑制融资而直接造成的企业倒闭达226家。其中山一证券的倒闭、八佰伴的破产,都和融资困难有关。⑤金融危机的诸多不利影响最终都将打击经济增长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跌至-13.7%,马来西亚跌至-7.5%,韩国跌至-5.8%,泰国跌至-10.8%。(3)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通过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国际储备的变化、实际汇率、国内信贷、对公共部门的信贷、国内通货膨胀率、短期外债与GDP的比例、贸易差额、出口、货币供应增长率、GDP增长率、财政赤字等。把这些指标组合成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并力求恰当地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还有可能计算出在某一特定时间后的24个月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②稳定金融市场。一是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针对国际投资资本的侵入,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本外币资金人市干预,以稳定汇率。1997年5~10月,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先后动用近百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本币贬值。二是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成本。提高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拉高投机者在进行卖空投机操作时借入本币的成本。1997年5月,菲律宾中央银行将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1997年7月20日到8月18日,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由7%提高到30%。三是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199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国有企业将净利润的1%用于在雅加达股票市场上购买股票。更正规的形式是建立股市稳定基金。当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可运用基金进场护盘。四是保障金融债权,维护存款人信心。1998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向所有银行提供了储蓄业务和外债的全面保证,以维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1998年,日本修改存款保险法,允许储蓄存款保险机构设立特别结算账户,共可动用资金13万亿日元,使原先不在保险范围内的大额储蓄存款,也可以获得保险。③管理国际资本流动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在管理短期资本流动方面,最突出的建议就是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除课税手段外,还有很多直接管理资本流动的手段。比如中国台湾为防范国际游资对岛内经济的冲击,在平时就建有多层次的149 防范措施。其中如对于外汇进出台湾,就有每一家公司每年汇入汇出台湾资金的结售额度各为1000万美元的规定;对于外资投资于证券市场,有总限额的规定——外国机构投资台湾证券的总额度为7.5亿美元,有对单个外商的限额规定——最高不得超过2亿美元等等。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外国证券投资仅占股市总值的4%,兴不起大风浪。④重组和改革金融部门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部门难辞其咎。在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金融部门重组和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革被置于核心地位。1997年11月,泰国国会通过了6项旨在改革金融业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金融重组局”,负责各项金融重组事务。⑤推进宏观及结构性改革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1998年4月,马来西亚便为防止衰退而放松了财政政策。(4)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的原因,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①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就不存在国际短期资本急速抽逃从而引爆危机的机制。这在危机时刻是有其关键意义,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也不是决定性的。②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又较强。在中国,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80%,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占间接融资总额的70%。较小的金融市场和国家直接支持的银行信贷,是外部冲击较难动摇的。③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综合债务的特点是:银行不良资产多,但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外债却不高。若以政府内债、银行坏账以及外债表示国家综合债务额,那么中国国家综合债务率(国家综合债务额/名义GDP),在1997年为47%,1998年也低于50%。而同期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的这一比率则分别达114.3%、109.3%、92.7%、75.4%。美国的同一指标长期在70%,欧元区的标准为60%。④中国经济具有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才使得自身的金融脆弱性虽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之下,却能够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2000年三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虽然较之前数年有明显下降,但仍分别达7.8%、7.2%和8.0%;出口总值也依然持续增长。实体经济的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稳定的态势。(5)中国应该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①短期资本流动性很强,与此相比,外国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而且,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人力资本以及海外销售渠道。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所有这些相伴随的因素都与融资本身同等重要。因此,当一个经济实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时,迫切需要创造出一个政策框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资本流入,不鼓励短期贷款流入。②遭受危机严重打击的经济有许多短期资本流入被用来为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引起这些市场过热。如果允许银行将相当大比重的贷款投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则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将导致这些贷款成为呆坏账,银行体系变得极为脆弱。所以,当泡沫破灭,或者预期要破灭的时候,就会引起银行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发生逆转,触发货币危机。为了防止泡沫和金融危机,在放开资本市场的同时,加强银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③在开放经济中,追求与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政策的国家很快就会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惩罚。对于一个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主要的政策是维护自由市场制150 度,以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供需信息,制定并执行游戏规则,消除外部性。这样的政策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④在任何国家几家大的金融资本家联手对该国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操纵在法律上都是不容许的,但目前几家大的国际投机家联手对他国货币市场的冲击却尚无法律可以制止,使经济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货币市场自由化时的风险大增。面对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经济以提高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并改革和上述原则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度,有序地推行金融、货币市场的自由化来迎接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但为了避免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投机资本以大吃小的一个手段,国际间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构架,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兴风作浪也是非常必要的。6.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具有极强的国际传播效应,主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答:(1)金融危机的防范治理措施主要有:①建立危机的预警系统。②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包括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的成本,抑制投资操作,影响资本流出入,改善本币状况;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保障金融债权,维护存款人信心,等等。③管理国际资本流动。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这包括,直接性的资本流动控制,加强外债的管理,课征短期资本流动税——托宾税等。④重组和改革银行业。⑤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⑥调整经济结构。在新兴市场国家,主要是消除制约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因素。(2)作用机制①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采取种种措施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失。②针对国际投资资本的侵入,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本外币资金入市干预,以稳定汇率。对冲性干预确实能在一定时期内减少汇率波动幅度和打击投机。但一国(地区)能持续多久进行这种干预,要受该国(地区)外汇储备的规模、从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官方机构所能获得的外汇规模、从国际市场所能借到的外汇规模等等所制约。提高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拉高投机者在进行卖空投机操作时借入本币的成本。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或是建立股市稳定基金。当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可运用基金进场护盘,防止股市崩溃。向所有银行提供储蓄业务和外债的全面保证,以维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大范围的挤提存款。③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极强的冲击性,任其自由流出入可能会给一个经济体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金融危机时,对于国际资本流动有必要适当限制和政策引导。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使之转得慢一点,对稳定经济是绝对必要的。对流动资本征税是有助于减轻国际投机对本国经济的支配程度,而且对贸易和长期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冲击。④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部门难辞其咎。在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金融部门重组和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革被置于核心地位。发生了金融危机,必然伴生有巨额不良资产。要维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就得把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分离出去,同时充实银行的资本金。银行充实资本金的主要措施有动用留存利润、发行债券、提高坏账准备的提取率等。但政府注入资本,作为实现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非常措施,有关键意义,在许多国家都采用过。任何性质的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在内,均应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及时提高治理的水平。然而在乎时,因袭往往阻碍改进;而落后的治理水平,则意味着脆弱性的积累。金融151 危机的爆发,既揭示了公司治理落后必须予以改革的迫切性,同时又为突破陈规陋习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⑤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国内有效需求和投资,促进国内经济复兴。第二十五章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1.研究经济的货币方面、金融方面,必须时时紧密联系经济的实际方面;或者说,对于经济的货币方面、金融方面,是作为经济整体中与实际方面不可分割的部分进行研究的。学习这门课程后,你对这样的思路有怎样的领会?答:略。2.两分法的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中被广泛地运用,但要具体运用却不太容易。比如,什么是“名义”,什么是“实际”,你能时时事事都可分清吗?再如,什么是“货币方面”,什么是“金融方面”,你能清清楚楚地予以界定吗?不妨试试看。答:略。3.这是一个涉及“名义与实际”、“货币与实际”的问题:为什么微观主体的资产总和并非宏观经济体的总资产?答:名义与实际讲的是“一个”个体本身或“一个”集合本身的两个侧面——名义面和实际面;实际资产与货币资产构成的框架,则是存在于任一经济体——不论是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还是宏观经济整体——之内的两个有紧密联系却又能清清楚楚加以区分的并存部分。就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来说,实际资产与货币资产这两者都是实实在在的资产,这两者的和构成总资产;而从宏观角度考察则是另一种情况。一个经济体——一个封闭经济体模型,它的资产,它的财富,只是由实际资产构成,至于货币资产无论其数额如何大,那只是实际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它可以促进实际经济加速发展,但无论如何,却不能构成实际资产与实际财富的本身。当存在金属货币时,用于货币的金属是实际财富。但今天的货币,是用纸印制的,是账簿上记载的,是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如果说它们的形成成本也构成财富,那么这种财富的量很微小,在一般的经济理论分析中可以略而不计。颇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最简单的事例就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把货币供给量计入GDP的。4.我们今天所讲的虚拟资本是承接马克思所论证的理论概念。但我们今天所讲的虚拟资本,其范围只是马克思所讲的虚拟资本的一部分;而我们所承接的这一部分,较之马克思的时代则有极大的发展。你能把这些差别说清楚吗?答:关于虚拟资本,马克思有这样的概括:“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换一个说法,那就是,由资本化而存在的资本是虚拟资本。有时他还把这种虚拟资本叫做“幻想资本”,或“幻想的虚拟资本”。被马克思归入虚拟资本的有:商业票据、国家债券、股票。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第二十九章,他这样概括:“……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由债权(汇票),国家证券(它代表过去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构成的。”今天我们说的虚拟资本是指股票、债券这类有价证券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虚拟资本,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虚拟资本,在口径上有出入。股票、债券,这是包括在马克思的口径之中的;衍生金融工具,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还没有,不可能提到。然而,引文中有“汇票”。马克思所说的“汇票”,是指银行通过票据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商业票据;在那个时代,英国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票据贴现。作为商业票据主要形式的汇票,却不属于我们今天说的虚拟资本。5.今天所讲的虚拟资本有怎样的特征?可自己尝试归纳。答:虚拟资本是以实质资本为基础而存在的金融性资本,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具体来说,虚拟资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52 ①虚拟资本是一种资本,是用于经营获利的价值。货币的出现,社会信用的发展,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马克思说:“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没有货币就没有资本,更谈不上虚拟资本。同样,如果没有信用的出现和发展,就不可能有债券,不可能有股份公司、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也就不可能有虚拟资本。但货币和信用本身不是虚拟资本。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同资本有本质的区别,它只有在用于经营赚取利润的时候才转化为资本,才可能成为虚拟资本。信用自然不是虚拟资本,就是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有价证券,也只有在用于买卖和经营以赚取利润时才转化为虚拟资本。股票、债券等在未被当作买卖经营对象,没有通过买卖获取经营利润,仅由所有者保有,作为到期领取红利或利息的凭证时,它们还不是虚拟资本。同样,在外汇市场上,只有当人们把外国货币作为交易对象,作为赚取利润的工具时,外国货币才转化为虚拟资本。②虚拟资本以实体资本为基础。首先,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就没有虚拟资本。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股份制企业,没有发行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的经济实体,股票和债券等就不可能出现,虚拟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国家债券归根到底也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基础的。由此可见,虚拟资本不是虚无的,不等于虚假资本。其次,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虚拟资本虽然可能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甚至大额利润,但它不能创造价值,它的利润最终来源于实体经济,就总量而言,它的利润只能是实体资本利润的一个部分。如果发行股票、债券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发生亏损,前景也不看好,则这种股票、债券的价格就可能下降,投在这些股票、债券上的虚拟资本也就可能发生亏损。③虚拟资本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以上市股票为例,投入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实体,以劳动力、厂房、机器、原料、成品等形式处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不断创造新价值和利润,发挥着资本的作用。而与此同时,这些股票又在资本市场流通转让,频繁交易,被用于获取交易利润(价差),充作同实体经济相对立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衍生金融工具,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一套资本变为几套资本,前一套资本是实体资本,后一套或几套资本就被称为虚拟资本。④虚拟资本有独特的运动规律。同实体资本不同,虚拟资本可以大跨度迅速运动,以捕捉赚取利润的机会。同时,虚拟资本的利润虽然来源于实体资本,且其总量只能是实体资本利润的一部分,但就其某一部分的利润率而言,却可以大幅度地脱离相关经济实体的利润率。虚拟资本的最佳获利点,有时在实体经济利润率高的地方,在特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实体经济利润率比较低的地方。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国际投机资金集中冲击那些利润率下降、经济已出现问题的国家和地区,以图获取暴利而导引出来的。6.考察近几十年来各国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发展的态势,谈谈自己对虚拟经济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闲置货币资本化。这是虚拟经济的最初阶段。例如,当某人持有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而另一人却急需生产经营资金时,前者便可将其闲置货币让渡给后者去使用,后者则承诺对借入资金按期还本付息。这种借据或借贷凭证便成为虚拟资本的雏形,贷方据以获取利息收益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2)借贷行为中介化。这一阶段的标志就是银行的产生。在这一时期,货币资金借贷主要不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而是表现为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借贷。此时,对广大的存款人而言,其持有的能够带来利息的存款凭证就是虚拟资本。因此,借贷行为的中介化实际上意味着虚拟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由于能够扩大社会的资金借贷规模,提高社会范围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因而,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证券交易的市场化。随着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客观上要求形成一种便于有价证券实现流动性的机制或场所,于是,证券市场应运而生。虚拟资本交易的市场153 化可以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4)虚拟经济国际化。进入20世纪后,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开始出现,虚拟资本的发展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贸总协定推动下最终形成的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更加便利了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从而使虚拟资本交易日益呈现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可以促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使资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5)金融工具创新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8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迭创新高,使得虚拟经济的运行愈发脱离实体经济而扩张。据报道,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仅为3%左右,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左右,但国际资本流动却增加了25%,全球股票的总价值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4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28.2万亿美元)的4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1.5亿美元以上,约为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必须明确的是,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实体经济是第一位的,虚拟经济是第二位的。虚拟经济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虽然虚拟经济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虚拟经济也有可能产生“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需求产生剧烈震荡,并可能成为监管和税收的“盲区”。因此,虚拟经济会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发展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有益的设施。对于可以代替实体经济运行的虚拟经济部分要有条件地发展,力求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要转变宏观管理的观念,逐步取消金融管制,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增强透明度,确保虚拟经济健康运行。第二,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第三,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第四,根据虚拟经济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其价格变化更多地受心理预期所影响,因而具有比现实金融交易更大的风险,因此,其系统性风险日益突出。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风险管理。在加强风险管理中,要针对虚拟经济中存在风险投机交易行为,对虚拟经济的风险适当加以限制,不仅要对虚拟经济的风险加强管理,而且要对风险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予以防范,并实现技术上的保证。第五,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督管理。虚拟经济的发展可能会给现实经济提供经济金融犯罪的可乘之机,为此,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督管理,适时制定有效的虚拟经济法规,颁布相关的税收和会计准则,防止通过虚拟经济进行非法金融交易、盗窃资金、“洗钱”等金融犯罪。确保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挥积极作用。154 第六,建立和完善实体经济结构调整。虚拟资本的发展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形成竞争和替代。为了适应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还要在企业改革、金融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采取相关政策措施,要努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重组银行业,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运行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宏观调控手段方面,要努力采用市场化手段,发挥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发展虚拟经济创造条件,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区分货币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基本的根据是什么?答:货币中性还是非中性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论题,其焦点在于在货币已被广泛使用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因素能否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概括地说,如果货币因素不能改变实际资源配置,货币是中性的;如果能改变实际资源配置,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8.结合费雪方程式,分析货币中性论的前提、结论及缺陷。答:(1)费雪方程式是表示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费雪方程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费雪方程表明,由一定水平的名义收入引起的交易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费雪认为,假定V(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费雪得出货币中性的前提假设是在货币数量发生变动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因取决于经济体制和交易习惯等因素而保持不变,市场上商品的相对价格不会发生变化。结论是: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并使价格总水平变动,但不会改变相对价格。只要相对价格不变,各个市场行为主体进行选择时的格局就不会改变。从而,整个经济中实际资源配置也不会因货币数量变动而变动。这样的货币中性概念,可称为货币数量论的概念。对它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即“货币面纱”。(2)货币中性论的缺陷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①在货币数量变动时,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是各个具体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而各个具体的价格是分别由各种商品的供求决定的。当货币数量增加而推动价格上升时,卖者会调高自己商品的价格。由于各自掌握信息的不对称而对涨价的预期有差异,由于各自在市场所占份额有太小而对调价的反映有强弱;买者也会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调整需求,但由于各自的收入受工资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有所不同,因而需求调整在总量水平上会有差异;又因各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低不同,因而不同商品的需求在数量上也有区分。因此在货币数量影响价格的过程中,买卖双方的这些可能的行为特点说明相对价格不能保持不变。②货币数量增加,通常采取增加发行或扩大贷款的方式。增量货币通过政府部门、通过银行企业,直接或间接进入市场,而不是平均地、成比例地进入一切市场。相对价格也不能保持不变。9.货币的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是怎么论证出来的?可试用IS-LM模型进行论证。答: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在短期是非中性的,而在长期则是中性的,坚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货币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1)货币学派的观点。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经济增长中“货币最重要”,155 物价、就业、产出等变化都是源于货币的变化,只有正确的货币政策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他们认为货币量变化会直接影响经济,无须通过利率传导,所以最重要的是控制货币供给量。但货币学派所谓的“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也只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经济趋向于充分就业,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引起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变动,因此,货币学派认为对于长期经济的变化而言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货币是中性的。根据这一观点,货币学派提出政府制定最佳的货币政策就是使货币供给以固定的速率增长,并且在任何经济形势下都维持这一速率,即实行“单一货币规则”。货币学派认为只要坚持这一规则,就能排除由于货币供给反复无常的变动使经济造成的不稳定,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因此,只要货币供给稳定增长,名义GDP也能稳定增长。(2)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虽然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理性预期的假设,但不接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市场出清和工资、价格有充分弹性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拉动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黏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迅速使市场出清,经济要恢复到正常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此,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新凯恩斯主义承认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也承认预期对于总供给的决定也是重要的,但不承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无效性和货币中性的结论。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预期到的和没有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都能影响总产出和经济周期,只不过在不同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10.中性货币政策与非中性货币政策是不是完全对立的?中央银行在具体决策时,能不能兼顾货币中性和非中性两个方面,以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答:对于货币中性或非中性的探讨,必然引出:货币政策应该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对应于货币短期非中性,货币政策应该是非中性的。货币政策是对诸多货币因素的安排,目的是改进实际资源的配置。非中性货币政策依据于这样的判断:货币因素在影响价格的同时,能够影响产出和收入。非中性的货币政策是以相机抉择的方式来实现的,就是选择适当的政策目标和工具,并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其优先次序和轻重缓急。对应于货币中性,应当有中性的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政策工具应以保持和改进这种均衡为目的。中性货币政策与非中性货币政策是不是完全对立的,对应于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短期内,货币政策应以消除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如过高的物价上涨率,过高的失业率等为目标;而长期内,应以保持资源均衡配置,如物价稳定,就业充分等为目标。资源配置均衡是动态的。以保持动态均衡为目标,货币政策的中性就应包含有更多的内容:货币数量增长;货币量增长率应与实际经济变量相适应。比如,人口的增长,科技进步带来的资本与劳动力匹配率的变动,经济增长导致的人们消费与储蓄格局的变化等等,都会使实际的货币需求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货币名义量的变动应该与之相适应,方能求得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货币的中性或非中性,表面看起来完全对立。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样的对立并不那么尖锐。中央银行在具体决策时,兼顾货币中性和非中性两个方面,方能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156'